1101~1105_深夜食堂30
1103~1105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相關主題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攝影靈感都是偷來的!影像大師的逆向學習之路,從模仿和觀察啟發偉大作品

創意市集 出版
2018/09/06 出版

攝影師拍照應該要像個小偷! 大膽去偷!從別人的照片中找出端倪,把偷來的想法重新消化轉成你的創作。 專業攝影師教你看懂經典照片,棚內設置、佈燈打光、Lightroom+ Photoshop修片方法,全圖解一次偷到好。 沒有什麼攝影靈感是憑空想出來的,就像所有的藝術家一樣,攝影師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深受前人的影響。如果你正在尋找拍攝風格,從不停模仿的過程中,獲得屬於你自己的靈感,便是最強大的練習。本書作者格林透過「偷取」想法、重新定義和詮釋,發展出一套自己的拍攝流程,這樣的過程也能有效提升拍攝品質。 電影、書籍、歷史和傳奇經典攝影師的照片,都是他匯集靈感點子素材的來源,他會講解這些照片拍攝的原型概念,以及這樣拍對結果會產生的可能影響。更在「逆向思考」一章中,教我們如何從光線的方向、軟硬程度、亮部/陰影(暗部)的位置讀取照片傳給你的訊息,這也是整個學習攝影的過程中,最重要的關鍵技能。他會在每個章節的開始,先介紹偷想法和尋找靈感的經過,並在後面詳細分享所使用的器材、拍攝過程及後製處理。你可以下載本書所有的素材一起練習。 從現在開始攝影旅程,找出自已的攝影風格。也許不久之後,也會有人開始「偷」你的點子。

9 特價80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生活攝影一本通:9位攝影達人的原創寫真(第2版)

郭立源  著
上奇科技 出版
2018/08/23 出版

只想拍自己喜歡的照片有什麼不可以? 多一點觀察、加一些想像、就能更添一層心動, 讓9位攝影達人教你掌握基本技巧,用四方框隨手拍出你的生活態度!本書讓您透過鏡頭展開和自我對話的精彩旅程,從歷練中擷取生活的片刻光彩,鋪陳的卻是生命中的動人詩篇。 玩攝影,你屬於哪一派?快利用這順手即得的小確幸,展開專屬個人的華麗冒險吧!「影像不會像小說那樣,透過冗長的文字去描繪某一場景、敘述某一事件的某個時刻。影像本身記錄的便是這一個時刻,將所有一切濃縮在一張小小的照片中,即使過去很多年,當你看到照片時,還會為當時的情景所感動。」——By 鐘樓怪人

9 特價58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好攝影

林俊吉  著
五南 出版
2017/12/01 出版

攝影展現每個人的觀點,也是對外發聲的管道。希望本書讀者在磨練基礎技術能力的同時,也能探究影像的真實本質。每個人都能成為創作者,而不只是拍照者。 本書是由臺北藝術大學「磨課師課程推動計畫」的兩門線上課程,「攝影—影像造形與敘事」及「攝影與行動」所發展而成。前部是攝影技術入門, 共分成「相機」、「光圈」、「景深」、「快門速度」、「測光與採光」、「影像語言」六個部分,不分相機的廠牌及規格,介紹攝影的原理,初學者參考這本書之後,應該會對攝影有基本的認識。最終章加入進階的攝影美學,即藝術創作上可能的表現方式,收錄臺北藝術大學七位教師的攝影作品與創作理念。

95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背起相機看武漢

時際創意 出版
2017/11/30 出版

兩岸青年眼中的美麗江城台漢攝影大家鏡頭下的九省通衢黃鶴樓、江漢關、晴川閣、長江大橋等景點盡收眼底武漢,一座因水而生,依水而興的美麗城市,時際創意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與武漢台資企業協會合作,邀請兩岸青年與攝影愛好者背起相機,走訪武漢三鎮,用細膩又敏銳的視角,記錄武漢遼闊的江景、古色古香的城鎮、自然率真的人文,一張張觸動人心的影像,配上情味雋永的字句,構成賞心悅目的篇章,留下對武漢江城的深深眷戀。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影像的閱讀

麥田 出版
2017/11/18 出版

藝評巨匠約翰•伯格影像觀看分析 經典文集& 絕版多年 全新再現 ------------------------------------------------------ 《影像的閱讀》是一本精采萬分、見解不同凡響的影像評論集結,為約翰‧伯格的讀者們不可錯過的選集。 當代藝術評論大師伯格在這本文集中,探索我們如何以觀察者的角色,揭露眼下所見之物的嶄新意義層次。我們如何藉由凝視動物園中的動物,提醒我們自己勿忘人與獸之間因現代化而失去的天然關係 ? 戰場的影像是否會透過視覺加倍駭人,造成二度傷害 ? 媒體如何利用攝影的特點?寂靜如何激發、孕育賈柯梅蒂的創作 ? 羅丹的裸雕與視覺影像的關係為何 ? 透過這些與觀看息息相關的核心提問,伯格提供了讀者自各個角度閱讀影像的方法思維。 這是一本獻給希望懂得解讀影像、真心想「看」的朋友不可錯過的好書。

9 特價31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讓商品價值再進化

隨著科技的推陳出新,電腦與相機器材的進化,為影像認知帶來巨大的變化及影響。攝影師永不間斷地持續學習,也成為一種強化本質學能的必然功課,倘若您有意朝向此一領域發展,訓練自我在任何艱難環境中都能盡量以正面心態因應,是極其必要的一環。 從事攝影接案並非僅需具備相關拍攝技能和器材而已,除了最根本的攝影本質學能應打下足夠基礎外,凡可能與接案內容產生相關的領域,都需要在平日進行一定程度的涉獵。倘若行有餘力更應予以專精強化,這可讓業務洽談的深度與廣度都能獲得強化,對自我行銷、案源推廣及強化專業度上都很有幫助。 本書能升級你腦中的構圖力,學習未知的、無限的構圖技巧!

9 特價44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揭開攝影的奧秘:譜出光影、姿態與色彩的協奏曲(第二版)

Jay Maisel  著
上奇科技 出版
2017/05/26 出版

Jay Maisel被譽為有史以來最有天賦的攝影師。不僅止於此,他更是多位攝影師的心靈導師、教師和開拓者。對於那些覺得Jay的教學改變了他們的眼界,並幫助他們建立自己攝影風格的人來說,他是一位英雄,同時也是一位活著的傳奇。Jay的作品遍及世界各地,每一次當他站上台,他的教學風格和演說總是獲得起立喝彩和好評。 現在,Jay把他這一輩子在鏡頭後面用驚人的洞察力和學習時刻的作品集結成本書,傳達街頭攝影中最重要的三個元素:光、姿態和色彩。本書每頁均利用一些新的事物來挑戰你,讓你重新思考你原本對攝影的概念。這不是一本關於光圈或感光度的書,而是一本啟發觀察,讓你學習如何從平凡事物中找到非凡的書籍。沒有人能像Jay這樣透過文字或視覺上來傳達這一切。 本書是這個時代真正的攝影天才之一的開創性作品,它可以是一把重新定義你自己的鑰匙,透過你的鏡頭,開啟你對這個世界另一層的理解、欣賞和創造力。如果你已經準備好打破阻礙你拍出夢寐以求類型的相片的屏障,而你也準備好學習真正攝影的精隨,本書將是一切的關鍵!

9 特價55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正方形的鄉愁

阮義忠  著
攝影家 出版
2017/05/05 出版

不到的姿態,聳立在你面前。 每隔個一陣子,它就會讓人冷不防得吃個大驚,彷佛被作弄了一般。 台北變得太快太花枝招展了,以至於我的相機往往只能捕捉到它那正在變魔術般的花招,而無法找出幻象的漏洞,一窺它真實的面目。

9 特價16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攝影曾經

葉怡暄  著
漢世紀數位 出版
2017/04/01 出版

攝影者用甚麼與被攝物對話?用甚麼去詮釋他的被攝物,光線一直是攝影者的最洽當的伴侶與服務者,多一點的光線從右端出現,會使景緻更有生命力,那就挪動自身的立點,往左,然後按下快門,記錄了對象物的神秘性,和揭露那個時刻的天文界的傳奇。或者是對神秘界線的興趣,那作用在地球上的太陽光,細膩地、殘酷地、毫無保留地落下,深為所感,是有觸感地拍攝,保留住一個時間點的當下,攝影者。

9 特價1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老相機退役,仍在映照歷史

吳鋼  著
輕刻 出版
2017/02/24 出版

萬物更迭,新舊交替 在時間洪流沖刷下,相機終將只能成為一抹背影 歷史巨輪不會停止轉動,科技進展的腳步也不曾停歇 當年的「流行」,轉瞬已成「古典」 一如既往的是,那堅持記錄真實的本質 它們致力於真實地記錄歷史,卻在不經意間被歷史所紀錄。 攝影術的發明使人們眼前所見景物得以真實的被保留下來,為原本的日常掀起波瀾,並拜法蘭西學院偉大且慷慨的決定──向全世界免費開放攝影術的科學發明專利──之賜,這股旋風迅速流行於世界各地且蔚為風潮。 本書從攝影術發明者和他們使用的相機談起,根據攝影的發展歷程展開論述,追溯至世界上第一台相機、第一台在市場上銷售的相機、最早的中國照片、三腳架的變遷…… 圖片豐富、文字細膩地將攝影技術發展、攝影器材變化等這些屬於相機過往的大小事詳實記錄,鉅細靡遺地陳述這些經典相機的演變和圍繞它們產生的背景故事,客觀忠實地呈現了那個時代的發展軌跡。 在現今這個數位化的時代,這些曾經的「使用品」,早已成為束之高閣供人欣賞緬懷的「收藏品」;設備的更新、技術的發展無窮無盡,在享受現代層出不窮高科技產品的空檔,不妨向最原始的起源探求:一窺現代相機的前世,以攝影時面貼取景器、半蹲馬步的身段瞇眼細看,便會驀然發覺,其過往榮耀的餘光,至今依然閃耀。

9 特價35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紅旗271奇跡

陸田三郎  著
健真國際 出版
2016/10/01 出版

中國文革時期的工業奇跡「紅旗20型相機」第一本專書介紹,揭開「271奇跡」的秘密 ◎世界第一本專題介紹中國文革時期的工業奇跡-紅旗20型相機。 ◎日中對譯內文、日中英專業術語對照,有利提升日語學習興趣及能力。 ◎全彩印刷,豐富圖文史料。 ◎全面收錄珍貴史料,紅旗20型相機中文版、英文版及簡易版說明書。 中国の文化大革命のさなかに、不思議なカメラが製造された。あの時代にふさわしく「紅旗20」と名付けられた。製造を指示したのは、あの江青。製造台数はわずか271台と伝えられる。まだ貧しかった中国がドイツの名機ライカをモデルにした超高級機だった。果たして、どんなカメラだったのか。現物を詳しく紹介するとともに、その性能を実際の撮影で点検し、「271の奇跡」を明らかにする。 在中國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期間,不可思議的相機誕生了,還有個符合那時代的名字「紅旗20」。下令製造的是那位江青,據說製造數量僅有271台。在當時還很貧窮的中國,這是台模倣徠卡名機的高級相機。到底是怎樣的相機? 作者研究、收藏中國古典相機,歷年來多次走訪中國各地,遍尋各大收藏市場、蒐集中國古典相機資料,並在日本相機雜誌上發表多篇研究文章和相機評論。讓紅旗20誕生的文化大革命,起端(1966年8月8日)距今剛好滿50周年。這本札記,讓我們對照著實物照片,透過實際拍攝來檢視它的性能,揭開「271奇跡」的秘密。

9 特價31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另一種影像敘事:一個可能的攝影理論

麥田 出版
2016/08/13 出版

美學理論大師約翰.伯格與專業攝影名家尚.摩爾 合力探究攝影本質經典之作 與班雅明《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巴特《明室》、桑塔格《論攝影》同列當代影像思考鉅著 * 文化批評大師薩依德:「非凡無比,引導性與原創力十足優異」 * 攝影家張照堂 推薦序 「在眾聲喧嘩的現今出版品中,這本書獨特、厚實而靜謐,但不用懷疑它蘊含的火花與光彩。」──攝影家 張照堂 「本書可以是一位攝影工作者對其工作實踐的反思紀錄;一位藝術史家對攝影理論的初步探勘;一場嘗試廢棄文字說明,僅用影像訴說故事的大膽實驗;以及一本向山區勞動者的堅毅果敢反覆致意的著作。」──譯者 張世倫 關於攝影,我們不停思索:何謂真實?攝影是紀錄,抑或是謊言?什麼是照片?照片意謂什麼?影像如何生成,又如何使用、詮釋?影像與文字間有何關聯?圖說是理解之必要,抑或是想像力的扼殺?為何不含文字說明的照片,猶能令人感動莫名?我們能否捨棄文字,純然以影像思考、敘事? 當代美學評論大師約翰.伯格與瑞士攝影名家尚.摩爾聯手述說,取理論為架構、擷影像為觸媒,延續華特.班雅明、羅蘭.巴特、蘇珊.桑塔格的影像思考傳統,為讀者揭示攝影本質。 全書以文佐圖,為攝影提出另一種獨特的敘事法則:尚.摩爾以自身拍攝經驗,書寫其身為攝影家之反思。一張照片,便是一處「相遇之所」,身在其中的攝影者、被攝者、觀看者,環環牽繫。這般循環往復的連結迴圈,啟發了另一種遊走於紀實與想像間的獨特攝影敘事之道。約翰.伯格接著進一步提出一則關於攝影的理論,比較攝影與繪畫間差異,詳論相片的觀看之道。而後則是兩人想像力的合作成果,由一百五十張不帶任何文字說明的相片串接而成,透過連續影像呈現,訴說一位農婦的生命故事。最終則試圖歸結該連續生命影像卷軸的終極敘事意義。一連串照片,其意義不在紀實,不發隻字片語,只有純然影像:它們訴說生命的故事,誘發記憶與回想。 攝影敘事之道,由此而生。

79 特價33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攝影的異義

麥田 出版
2016/01/07 出版

面對這張相片,我們要不是不予理會,就是得靠我們自己去把它的意義填滿。這張影像就和所有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影像一樣,召喚觀看者做出決定。──約翰.伯格 傑夫.代爾,選編約翰.伯格的影像散文集 伯格的批評文字與創作某種虛構的真實故事攜手並進。當伯格悉心檢視照片裡的故事,包括明白揭露與隱藏其下的故事,並將它們哄誘出來時,說故事者的天職與懷抱便取代了影像評論家與質問者的工作。伯格書寫的不只是相片的意義,也說出了異義。 本書收錄的文章包括伯格出版過的書籍,以及先前未曾集結出版的展覽文章或是為展覽專刊撰寫的前言和後記。

79 特價28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荒木經惟 寫真的愛與情

荒木經惟  著
大家 出版
2015/07/01 出版

「沒辦法,因為我已經走到這樣的境界了。」 & 自罹患前列腺癌以來,荒木經惟的人生便宣告走向新的階段。儘管治療期間他仍拍攝不輟,長久陪伴的CHIRO卻先一步離世,使荒木在喪父、喪母、喪妻之後,失去世上唯一的陪伴,成了孤身一人。 & 然而,病痛與孤獨對這位創作者並非只是剝奪。就著本書中八十九幀捕捉畢生愛與情的照片,荒木經惟重新訴說每幅影像所凝結的當下,以及潛游於景框內外的情感與記憶。因為罹患了癌症,才更了解死於同一種癌症的父親。過去總是拍下陽子的陰暗表情,因為那是令男人不安的,女性魅力的極致。 & 過往的攝影觀,以及拍攝死亡的意義,也在本書中獲得重新審視。荒木藉著札戈斯基的「鏡與窗」理論說明,他的攝影如何拍下街道與人物,又如何反映出渴望入鏡的自己。CHIRO的逝世則讓荒木再度遇上捕捉臨終容顏的機會,也讓他思索「捕捉生命臨終的掙扎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正如同這位攝影家不斷改變、覆寫過去的話語,我們對於他與他的影像的認知,也總是一再修正。自創作《遺作 空2》《CHIRO 愛死》以來,荒木影像中的生與死愈發緊密交纏,若我們渴望得知眼前這個捕捉生/死/愛手法更加凝鍊的荒木經惟從何而來,以及他未來的去向,便無法跳過這本揭示他如何「走到這樣的境界」的,荒木經惟私小說。 & & ® 私小說‧寫真私語 & 「拍攝死前一刻總伴隨某種莫名的罪惡感。不禁讓人思考,捕捉生命臨終的掙扎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又不是在戰場上拍照,對於捕捉這樣的時刻……我感到很猶豫。」 & 「照片本身便足以表達一切。有些照片確實『呈現了些什麼』,你要說這樣的照片是『好照片』倒也不是,但這些照片每一張都有『我』的存在」 & 「看到這樣的照片就會明白,所謂攝影,就是在自己存在的地方、生活的場所拍下照片。如果到了新的地方,就在新地方拍就好。」

9 特價40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這就是當代攝影(增修版)

大家 出版
2015/03/18 出版

◎ 談論當代攝影的重量著作,2004年出版至今熱度不減 ◎ 244幅代表性影像、227位最重要的當代攝影家 & 以全新的目光,洞察攝影,洞察世界 八大分類,讓當代攝影的面貌變得無比清晰 & 一次大戰後,匈牙利藝術家納吉(Laszlo Moholy-Nagy)曾預言:「不了解攝影的人,未來將成為文盲。」但他那時卻無法預見,幾十年後數位相機將如何席捲全球,更無法預見,80年代之後的攝影創作,將掀起何等翻天覆地的變化。 & 影像的語言不斷推新,攝影的疆界不斷拓寬,攝影家集體推動的當代攝影像一具越滾越大的巨輪,悍然挖掘我們的集體意識、個人心靈。冷冰冰的肖像、亦真亦假的場景、直率到難以直視的裸照、如同業餘攝影的拙劣照片、吃剩的食物、吵架的家人……這些影像都堂堂出現在攝影集、美術館中,引起熱烈討論。我們或懾服於攝影家無懈可擊的美學手法,但也常對著某些影像大惑不解,懷疑這些照片的價值。當攝影變得越來越難定義時,我們如何看待這些似乎沒有規則可循的當代攝影? & 在這本令全球注目的攝影書中,策展人夏洛蒂.柯頓從攝影的動機與理念出發,將攝影分為八大類,精闢的見解讓當代攝影的發展脈絡變得無比清晰。在「親密生活」中,看起來像是以傻瓜相機拍出的真誠照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與家人、密友的關係。「編導式攝影」展現攝影家驚人的場面調度,將一則則都市寓言濃縮在一幅影像上。「冷面美學」力求超越人類肉眼的侷限,展現恢宏的史詩格局。「紀實攝影」已走出媒體,在藝術界找到新的表現舞台。攝影集與傳統底片沖印的文藝復興、網路的力量,更一再為攝影注入新生命…… & 當代攝影家展現驚人的創作能量,但這件事的意義,卻不是建造出一座座供人膜拜的藝術神殿。攝影的可貴,除了美學價值,還有內容意義。攝影家以他們的視角和手法,刻畫出生活中各種統馭著我們的無形力量,那是我們和身邊人事物的情感羈絆,是我們難以破除的恐懼和偏見,是社會、政治力量龐大的手……這些力量交織成密密麻麻的網,無時無刻牽動著我們,而我們卻難以看清。攝影家的意圖,無非就是把這些無形的網化為影像,讓我們以肉眼目擊。於是,當我們隨著作者的敘述,看清每張照片的意義和手法時,也等於換上攝影家的眼睛,對自己的生命,對身邊的一切,有了全新的洞察。 & (修訂版增修40頁,包含〈序言〉及第8章〈物質與材質〉)

79 特價4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馬格蘭眼中的馬格蘭

大石國際 出版
2015/02/04 出版

全球第一本馬格蘭社影通訊社正式授權 一窺世界上最偉大圖片社的內心與靈魂 69位攝影師作品,見證攝影出版的里程碑 & 《馬格蘭眼中的馬格蘭》堪稱十年來最重要的攝影書,也是攝影出版的里程碑。「馬格蘭」攝影通訊社代表了新聞攝影界最崇高地位,攝影師的眼界、想像力和過人之處,在書中表露無遺! & 《瑪格蘭眼中的瑪格蘭》以攝影師為章節,重新喚起早年馬格蘭獨特創作環境的精神:在這那個時候,四位創社攝影師就會互相編選對方的照片。 & 本書延續這個模式,由某一位攝影師編排另外69位攝影師中的一位或兩位,並以他自己的文字說明挑選與編排的理由。另外並附有每一位攝影師的生平簡介。 & 本書收錄413幀彩色與黑白的精彩照片,這些照片都是由攝影師互相推選出來,一方面為傳奇性的瑪格蘭攝影通訊社留下雋永的紀錄,另一方面則是透過瑪格蘭攝影師一雙雙挑剔的眼睛,領略一張偉大照片而以成其偉大。 & 從挑選出來的作品來看,證明這是一套美妙、新鮮而多樣的攝影作品選輯。藝術與新聞攝影的二分法常被用來描述馬格蘭內部兩種分裂的風格,而在本書當中,這種分裂完全消失,浮現的是紀實攝影的多樣手法。這種特質的攝影超越了傳統的分類概念。 & 本書重點 & 不認識馬格蘭,別說你懂攝影! & 最負盛名的馬格蘭社攝影通訊社,紀錄人性、戰爭、進步、變遷與故事。 & 69位攝影師,413幀彩色與黑白的精彩照片,新聞攝影經典作品。 & 融合藝術與新聞攝影的分類概念,呈現超越了傳統的嶄新里程碑。 & 全球第一本馬格蘭通訊社正式授權集繁體中文攝影集。

79 特價110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攝影師之念:讓影像透過文字與設計來述說動人故事

尖端 出版
2014/06/26 出版

※所有影像工作者,無論攝影、編輯、美術都絕對要看的一本書! ※無論靜態或動態影像,「故事」是讓作品脫穎而出的唯一準則與真理! ※藉由「設計」,影像、版面、文字將共同擄獲讀者的心、眼、魂! 拍好照片,你只成功了一半。 透過策劃與編排,讓影像與文字一同勾勒出拍攝者的意念與想法, 帶給觀者更深一層的感受,才是攝影的終極目標! 如同寫作,攝影也需要「起、承、轉、合」。 如何讓影像本身就能夠述說動人故事,便是關鍵之所在! 【透過閱讀,你我將能夠臨摹當代大師的心法與意念,一同登上攝影的巔峰!】

9 特價46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再寫攝影

郭力昕  著
田園城市 出版
2013/10/23 出版

──他對當代攝影深闢且充滿力道的詰問 帶領我們重新反思「攝影」之本質與價值所在 & 「一張士兵中彈瞬間的照片, 告訴了我們對西班牙內戰什麼樣的認識? 它為何可以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照片? 『偉大照片』的因素或內涵是什麼? 我們對歷史的認識、戰爭的政治起因、萬骨枯的脈絡, 能夠從一張張『作為賭博的攝影』裡,得到答案嗎?」 一張好照片的「好」可以是審美的,但這種「好」的判斷同時也是充滿社會與文化意義的;而一張照片的意義能否被閱讀出來,則端視這些社會與文化的意義是否被層層剖析、觀看、書寫,以及閱讀。 當攝影已經成為一種全民運動,攝影存在的社會意義則更不容小覷。它可能成為行動者的工具,也可能成為藝術家探問、觀察我們身處社會的行動,甚或是發聲的渠道。除了隨手拍照這樣的行為之外,我們為何拍照?拍下了什麼?同時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如何談論這些拍攝?在數量氾濫的影像中,我們又能夠如何、可能以什麼樣的視角閱讀它們? 本書是影像文化評論者郭力昕睽違十五年的攝影評論集,收錄了三十篇自《書寫攝影》出版後以來、包含近年於《攝影之聲》雜誌中發表的影像評論文字,從攝影議題、攝影家作品到攝影書,作者正面直視環繞十年來的攝影創作、論述與文化裡的相關現象,發出極具批判性的詰問與高度反思的回應。 ──論超現實攝影: 「攝影的現實主義與超現實主義,其實有著互為表裡的雙重特性:現實主義攝影裡的超現實性,與超現實主義裡的現實性。……超現實主義的攝影創作所描述或再現的,經常是現實的面貌。」 ──論攝影與色情: 「一幅身體的繪畫,『赤裸』可以同時是感官的和概念的;在一張照片裡,羅體即便是為概念而概念,我們也先被撲面而來的身體經驗,佔據了注意力。……因此,攝影裡身體與性的『是藝術還是色情』,恐怕就不是真正的問題;……比較需要思考和檢視的提問方式也許是:攝影裡的身體、性、色情或情色,是否被問題化。」 ──論攝影與記憶: 「記憶在具有主體性的人身上,才能發生意義。一個人若不敢或懶於建造自己的主體意義,或不願意面對構成自己主體存在的各種生命經驗,或者將自己的身體與經驗工具化、交易化,這樣的人在進行攝影行為時,照片恐怕產生不了什麼有意義的記憶。……藉由照片輔助記憶的我們,必須先將生活攝影的開放性,與經驗的多重可能性連結起來,影像或許才能游入它的經驗主體中,發生記憶的豐富作用。」 ──閱讀張照堂: 「若以西方之『現代主義攝影』的文化語境和創作概念,來看待或套用在張照堂的攝影上的話,我以為會是一種偏離了台灣特定脈絡的閱讀或詮釋。另一方面,張照堂攝影藝術裡,同時存在的溫暖人文質地、與剃刀班冷凝鋒利的雙重性,也使得這位藝術家的獨特與豐富,不再需要『現代主義攝影家』」這類以西方攝影美學為尊的冠冕;並且這樣的描述既不準確,亦不能完整地說明張照堂作為攝影家的多樣內涵。」 ──閱讀陳順築: 「對照著陳順築多年來熱切投入的家族影像與記憶創作,『迢迢路』的影像特質,也許無意間變成一則有趣的、弔詭的辯證式寓言:攝影家一直在路上,看見、離開;他一路尋找『家』、定義『家』,或想家,其實卻又一直『在家』;身體也許一直在旅行、移動、漂泊,但同時似乎又未曾離開過他的某種一以貫之的精神座標與藝術傾向。」

9 特價34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寫真的思考 攝影的存在意義

流行風 出版
2013/02/21 出版

一位被譽為日本攝影史上不可缺乏的人物。 研究好友荒木經惟的攝影作品超過20年。他不是攝影大師,也不以自己的攝影技法聞名,但是所有的日本攝影大師都關注他的言論,所有日本攝影新人均拜讀他的著作。日本攝影評論權威─飯澤耕太郎,首度授權台灣繁體中文版「寫真的思考」。「攝影是什麼?」荒木經惟 畠山直哉 土門拳 柴田敏雄 東松照明 關口正夫 三浦和人 伊波利得.貝亞德 (Hippolyte Bayard)貝倫妮絲.阿博特(Berenice Abbott) ……等國際攝影大師的作品中到底有什麼共通點或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如今影像創作氾濫的年代,每一位攝影師,其生長的環境、立志於攝影的動機、攝影的對象、作品製作發表的時代等要素都大異其趣。作者根據三十年來的觀察,以歸納性的處理方式,最初不先定義攝影到底是什麼東西,而是透過觀察攝影大師們的工作和作品讀者挖掘鏡頭背後的深層攝影意識,去感知凡人無法理解的攝影層面,在攝影技術與藝術的夾縫之間,逐步邁向攝影大師之路。

9 特價37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複多與張力:論攝影史與攝影肖像

林志明  著
田園城市 出版
2013/02/04 出版

──「攝影」的意義是什麼?「它」從何而來?懸置在無盡擺盪之中,攝影讓人困惑卻又著迷的獨特複多性與張力特質邁向數位影像時代後,台灣本土第一本最具理論深度的跨領域影像論述;重量級影像藝術論述學者林志明跨越十年的文字集結攝影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呢?一般所熟知的「攝影」的起源,是以1839年法國人達蓋爾公布其攝影技術的年代為開始;然而早在1927年涅普斯已經拍出了公認現存最早的一張照片。攝影發明者爭論並不僅存在於達蓋爾與涅普斯之間,英國攝影家塔伯發明卡羅版攝影術,不同於使用暗箱成像的達蓋爾版,成為第一個可以從事影像複製的攝影術。這些發明權爭奪,賦予了「攝影」這個媒材∕技術複雜的身世,但也致使攝影自身產生了豐富的文化意含與解讀可能,這即是本書中所希望提出的「複多」概念──說明的即是在「攝影」作為一個研究對象所含帶包括多重起源說法、定義的多樣性,以及它的系譜無可避免地橫跨在文化、社會、歷史等各種不同領域中、並且無法彼此化約的特殊豐富性。從「複多」作為起點開始,攝影究竟是一種對真實的複製技術,還是一種「由光產生描繪」的藝術形式?是作為一種文化實踐,還是一種社會史料?它是自然產生的魔術,還是超自然的幻象?在對攝影試圖進行定義時,也會因為其作用的不同而含帶多樣的問題焦點。內含在「攝影」自身的複雜性質,不僅讓攝影史的書寫脫離傳統的藝術史建構、也讓攝影與其所複製的「真實」之間構成既緊密又極具張力的關係。從「攝影」這種複多而又極具張力的特質作為提問核心,本書首先試圖從攝影史的書寫方法論探討進入,援引知名的傅柯考古學取徑、台灣攝影史的試探進入作為「輯一:攝影史研究」的主要篇章,然後透過討論「紀實攝影」、「攝影肖像」以及安迪華荷的名人肖像作品,討論「攝影」作品在意義上的擺盪;並且同時收錄作者援引佛洛依德〈詭異〉一文,以及布希亞的攝影觀,整合了全書的理論探問。本書為影像藝術學者林志明近十年的研究書寫集結,也是進入數位攝影時代,第一本由台灣學者撰寫、針對攝影影像專注著力的論述專著。

9 特價31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攝影達人的思考:100位攝影達人×100張大師級照片×100個激發靈感的秘密

1x.com  著
遠流 出版
2013/01/01 出版

要增強攝影功力,你需要更多靈感!要有更多的靈感,就從學會攝影達人的思考開始!100位攝影達人現身說法 100張大師級作品完美呈現,13種攝影類型包羅萬象 100個激發靈感的秘訣,從取景、構圖到拍攝、後製,不藏私大公開!Look. Learn. Be inspired.觀看。學習。激發靈感。攝影無關乎配備,而是關乎想像、觀點。因此要成為一位真正的攝影者,必須不時創新,思考拓展視野的方法。1x.com的圖庫就像一座寶藏,埋藏著許多知名攝影師以及具有潛力的攝影新秀的美麗作品。我們從中嚴格選出了100張美得令人屏息的頂級照片,集結成你手上這本難得一見的傑出作品集,同時並一一邀請這些攝影者從幕後出來現身說法,詳盡講解靈感捕捉的訣竅、拍攝的過程、技巧與所使用器材,絕對讓你大開眼界。盡情欣賞這些作品,研究影像背後的故事,這裡就是靈感的湧泉,讓你可以一再回頭汲取,而且可以立刻增進攝影功力。 --攝影師現身說法,分享拍攝時的幕後花絮,從取景的藝術眼光到拍攝的細節技巧完全公開。 --技巧解說清楚、明確、易懂,完全解析每張照片的概念、取景、成像、設定、地點、設備、相機條件、光線,以及影像編輯等等。 --囊括13種攝影類型,每種類型皆邀請該類型攝影專家深入說明拍攝訣竅、概念與注意事項。本書是你在攝影上最好的投資,頁頁都充滿靈感,而且結合了拍出好照片的工具和知識介紹,能幫助讀者成為更好的攝影師與藝術家,發揮內在的攝影潛力。本書特點★2012年亞馬遜書店最暢銷的攝影類書籍★詳細說明每張照片的拍攝過程★集結知名攝影師作品,包括:Markus Reugels(水滴微距高速攝影專家)、Alexandre Buisse(戶外冒險攝影師)等★全球知名攝影社群論壇暨網站1X.com首次出書★匯集100位傑出攝影者的拍攝智慧★結合攝影集與攝影教學書的優點★可以隨意翻閱,看到哪頁就從哪頁開始學起1x.com給攝影學習者的小建議1.打破規則前,要先知道有哪些規則,並精通這些規則2.打規則的目標,永遠都是為了加強照片的理念與傳遞的訊息3.要勇於實驗,有時要拋開規則,瘋狂一下,發揮創意,發現未知的新大陸4.試試結合不同技巧,永遠要開發新角度,傑出的攝影者能把任何主題變成自己的風格5.若要讓攝影技巧進步,就是不斷地拍,持之以恆6.作品必須來自內心,映照你的靈魂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好攝成癮談微距攝影

王銘滄  著
碁峰資訊 出版
2012/09/28 出版

發掘「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的美好 喜歡拍照的你,正面臨有時間卻沒題材可拍,有題材卻沒時間可拍的窘境嗎?如果你有這樣的困擾,不妨試試微距攝影吧!微距攝影的入門門檻不高,受到時間、天候的限制也少,你不必跋山涉水「衝景」,也不用擔心因為氣候變化難以預測而「槓龜」。只要有一點點空暇的時間,哪怕是中午的休息時間,也能在路邊的小公園,享受攝影的樂趣。 本書以淺顯直白的文字,一看就懂的示意圖,解說微距攝影的點點滴滴。作者更在本書中大方分享多年來從事微距攝影的私房秘訣,是一本一窺微距生態攝影不容錯過的參考書。 本書精采內容包括: .相機的基本操作設定技巧 .各種預算組合的微距器材搭配 .如何在路邊的公園找到拍攝主題 .生動構圖,捕捉完美角度 .簡單易懂的閃燈補光技巧 .跳燈、環閃、離閃補光的應用時機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目擊的力量:新聞攝影150年

流行風 出版
2012/09/25 出版

不願面對的真相,他們用鏡頭追根究底;不忍卒睹的事實,他們用生命留下紀錄。他們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歷史的創造者。這是150年來,54位傑出新聞攝影師的故事。150年來,世界各地都有許多勇敢的攝影師,用他們的熱情與生命換得了一張張轉瞬即逝的而令人動容的歷史影像。從911到日本震災,從南亞大海嘯到中東危機,這些震撼人心的新聞事件,在在證明了攝影對當代社會的重要影響:不論是痛苦的悲劇或歡欣的慶祝,透過鏡頭的捕捉與新聞媒介的傳遞,千里之外的人們也能為彼此同悲同喜,甚至甘苦與共。《目擊的力量:新聞攝影150年》收錄了54位古今中外頂尖新聞攝影工作者的精華之作。從記錄了包括清帝國在內的第一位戰地攝影師 — 貝亞托(Flice Beato)、擁有「最佳戰地記者」之譽的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到見證了二十世紀後半葉最血腥戰役的唐.麥庫林(Don McCullin);從桃樂絲.蘭格(Dorothy Lange)一系列美國中西部貧窮白人家庭紀實影像,到馬丁.帕爾(Martin Parr)一系列對大眾消費文化的影像針砭,攝影使我們得以旁觀他人之痛苦,也能反思自身的荒謬與無知。在這用手機也能拍「新聞」的年代,或許借鏡前人才能從目前新聞媒體文化的諸多亂象梳理出新聞攝影真正的意義與價值。

9 特價61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這才是攝影:跨越百年歷史的不朽影像剖析

流行風 出版
2012/08/16 出版

歷時一個世紀.精選全球80位名攝影師.收錄超過90張留名青史的經典之作全球五大洲,八大國家攝影人共同推薦,2012年最具收藏價值的經典攝影書籍  安瑟.亞當斯-雄壯風景攝影作品曼.雷-充滿實驗精神的不朽影像荒木經惟-詭譎的情色氛圍羅伯.卡帕-戰地攝影的悲傷布列松-寫真一瞬間的堅持全球五大洲,八種語言同步製作 (台灣、北美、英國、澳洲、西班牙、保加利亞、俄羅斯、法國、義大利、日本)全世界有超過百萬名攝影愛好者創作出無數的攝影作品,但卻只有少數的影像能夠獨特新穎,吸引注眾人的目光,並且超越時空永留千史。《這才是攝影》選出令人驚讚的80名在各個領域、歷史上具代表性的攝影師,重點式地闡述其攝影作品的獨到和成功之處,以及為人稱讚和超脫的攝影技巧;經由倫敦攝影傳播學院的院長法爾.威廉斯的專業解說,將一張歷史上為人稱道的好照片徹底剖析:一張絕佳的照片到底包含了何種重要的特質,跨越超過百年的攝影歷史,帶領讀者們在懂得拍照之時,也懂得去詳解和辨別何謂重要的攝影作品,以及在人像、風景、裸體寫真、新聞攝影、超脫影像創作…等不同的領域中,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攝影精神和創作品質。書中提及攝影師如下:安瑟.亞當斯(Ansel Adams) 荒木經惟(Nobuyoshi Araki) 伊芙.阿諾德(Eve Arnold) 蜜芮安.巴克斯卓(Miriam Backstrom) 羅傑.拜倫(Roger Ballen) 蒂娜.巴尼(Tina Barney) 賽西爾.比頓(Cecil Beaton) 伊恩.貝瑞(Ian Berry) 理查.畢林漢(Richard Billingham) 瑪格麗特.伯克-懷特(Margaret Bourke-White) 比爾.布蘭特(Bill Brandt) 布拉塞(Brassai) 賴瑞.布洛斯(Larry Burrows) 安德魯.布希(Andrew Bush) 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 亨利.卡提爾-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克拉斯.克來門特(Krass Clement) 布魯斯.戴維森(Bruce Davidson) 萊涅克.迪克斯特拉(Rineke Dijkstra) 威廉.伊格斯頓(William Eggleston) 沃克.伊凡斯(Walker Evans) 菲.高德溫(Fay Godwin) 吉姆.郭德堡(Jim Goldberg) 南.戈汀(Nan Goldin) 保羅.葛拉漢(Paul Graham) 恩斯特.哈斯(Ernst Haas) 賈桂林.哈辛克(Jacqueline Hassink) 佛羅倫斯.亨利(Florence Henri) 路易斯.海因(Lewis Hine) 霍斯特(Horst P. Horst) 艾瑞克.哈斯金(Eric Hosking) 喬治.霍寧根-胡恩(George Hoyningen-Huene) 菲力浦.瓊斯.葛瑞費斯(Philip Jones Griffiths) 速尼.瓊森(Sune Jonsson) 柯比.卡茲(Colby Katz) 安德烈.柯特茲(Andre Kertesz) 喬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 桃樂絲.蘭格(Dorothea Lange) 葛雷絲.劉(Grace Lau) 蘇珊.里波(Susan Lipper) 艾斯克.曼尼科(Esko Mannikko) 曼.雷(Man Ray) 羅傑.梅因(Roger Mayne) 蘇珊.梅塞拉絲(Susan Meiselas) 波利斯.米凱洛夫(Boris Mikhailov) 李.米勒(Lee Miller) 芭芭拉.摩根(Barbara Morgan) 尼克拉斯.尼克森(Nicholas Nixon) 賽門.諾福克(Simon Norfolk) 馬汀.帕爾(Martin Parr) 吉列斯.裴瑞斯(Gilles Peress) 安德斯.彼得森(Anders Petersen) 馬克.包爾(Mark Power) 馬克.里龐(Marc Riboud) 德瑞克.瑞傑斯(Derek Ridgers) 蘇菲.希斯黛雨貝(Sophie Ristelhueber) 湯瑪斯.魯夫(Thomas Ruff) 塞巴斯提奧.薩嘉多(Sebastiao Salgado) 奧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 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 瑪格麗特.斯摩德(Margriet Smulders) 克里斯.斯帝爾-柏金斯(Chris Steele-Perkins) 愛德華.史泰欽(Edward Steichen) 喬.斯騰菲爾德(Joel Sternfeld) 阿爾弗雷德.史蒂格利茲(Alfred Stieglitz) 班哲明.史東爵士(Sir Benjamin Stone) 保羅.史川德(Paul Strand) 約瑟夫.休德克(Josef Sudek) 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 賴瑞.薩爾坦(Larry Sultan) 沃夫岡.提爾曼斯(Wolfgang Tillmans) 傑夫.沃爾(Jeff Wall) 尼克.瓦普林頓(Nick Waplington) 吉莉安.魏爾林(Gillian Wearing) 維吉(Weegee) 威廉.魏格曼(William Wegman) 愛德華.魏斯頓(Edward Weston) 麥諾.懷特(Minor White) 蓋瑞.威諾格蘭(Garry Winogrand) 唐納文.衛理(Donovan Wylie)

9 特價40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相機用語基礎知識:想拍出好照片,攝影人一定要懂的99個結構關鍵

陳宗亨  著
流行風 出版
2012/07/26 出版

沒有看過這本書,別說你瞭解自己手上的相機!瞭解相機結構設計,才能深入而完整地掌握相機功能,隨心所欲拍出漂亮照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拍出好照片,充分瞭解自己手上的相機,是精進攝影技術的不二途徑。SLR、DSLR、雙鏡反射式、旁軸、RF連動測距、EVIL、類單眼、4/3系統、M 4/3系統、機背、中片幅、大片幅、針孔、玩具、輕便型相機…這麼多種相機,你知道自己適合哪一種相機嗎?感光元件、觀景系統、五稜鏡、安全快門、曝光補償、對焦鎖定……相機越來越「聰明」,但是從結構設計到內部設定,你真的知道每個相機元件的含意及使用方式嗎?從基礎原理開始,一一為你剖析各種相機的基礎設計原理、結構特色、軟體設定與使用注意事項,幫助你充分利用相機的優點、避開缺點,得心應手拍出心中理想的作品。

9 特價297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風景攝影。光影描繪:12種自然光源 x 23種取景應用

可莉迪蘭  著
流行風 出版
2011/12/15 出版

不是寫真集,也不是技術手冊。當文字無法順暢傳達意思時,照片就能發揮功效。照片只是個表達工具,在語言失去功效時,便能派上用場。照片不該用於紀錄,而是重現人的情緒和感受。誰是這本書的訴求對象?這本書是為了那些把攝影當成嗜好的人而寫的,利用拍照來平衡工作上的疲累,並藉著專業的照片技巧來傳達情感。書中包含利用12種自然光線,唯美地捕捉一天之內以及不同季節的光源,以及23種自然界的經典風景攝影,例如海岸、湖泊、山林…等。其目的不是當成拍出優異和漂亮照片的技術手冊,而是設法整理出特點,讓照片得以出類拔萃,以全新的角度來介紹低光風景攝影,並希望能刺激到所有攝影愛好者,以結合攝影和後製處理,創造出可表達情感的照片,呈現所看到場景時的深刻感受。一張照片之所以能脫穎而出,靠的不是昂貴的相機和頂級的鏡頭,也不是靠技術,而是在於攝影者是否有能力,藉著照片分享自己的體驗給其他人,讓他們感受到想描述的情境。所以在《風景攝影。光影描繪》中,讀者將不會看到太多Photoshop或數位影像處理的說明,不過還是會有些小提示,告知該在何時使用包圍曝光,並如何在電腦上進行後續處理;也會有提示說明為何拍攝位置對於照片效果非常重要。作者的裝備:這些是典型的、雄心勃勃的、認真的業餘攝影師所需的裝備,不用花大錢就能獲得想要的照片成果。.1台有點過時(買了4年)、很好用的業餘級數位單眼相機(Canon 20D).3顆中階等級的鏡頭,涵蓋不同的焦距(1顆Tokina的12-24 mm廣角鏡頭、1顆Canon的18-55 mm標準變焦鏡頭,以及1顆Canon的28-200 mm望遠變焦鏡頭).1個耐用的Manfrotto三腳架,以及1個小巧的Novoflex 三腳架,各搭配FLM的球形接頭。.灰色漸層濾鏡(搭配Crrokin濾鏡轉接環).直角觀景器,.快門線.相機背包,除了相機和配件之外,還能容納其他需要攜帶的小東西,例如記憶卡、充電器、快門線、清潔刷、手電筒和乾糧。

9 特價40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畫裡有話:李少白論經典攝影作品的誕生

李少白  著
流行風 出版
2011/04/21 出版

照片是給人看的,言外之意,任何關於照片的話語、文字都是不必要的,是多餘的。如果需要文字的註解,也就代表著這幅作品還不夠好,才需要加以補充。然而,每次看到欣賞的攝影作品,除了觀看外,卻也不防會去思索更深沉的東西,像是作者是怎樣的人?為什麼要這樣拍攝?他透過作品想要告訴我們一些什麼?因為在一幅好的作品背後,一定藏著創作的秘密。本書由著名攝影家李少白先生編著,精選了他幾十年來的攝影作品,同時由作者本人對於創作過程中的思想、領悟和體驗來進行分析、講解。可以讓攝影愛好者了解一名專業攝影家是如何觀察、思考和創作的。

9 特價34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攝底片‧重度迷戀

蘇若涵  著
流行風 出版
2011/04/12 出版

銀鹽介質 x 隨身相機 = 生活中最真實的幸福味!底片攝影很簡單,還能與世界接軌!  進入數位時代,誰還在用底片?  這年頭,用底片拍照的人越來越少了。如果不能即時檢視,拍壞了怎麼辦?如果拍壞了,不就浪費錢了嗎?用底片拍照還要掃瞄才能放上網路,不是很麻煩嗎?  然而,底片有太多數位攝影無法比擬的優勢:  每一支底片都有屬於自己的色溫度,用過才知道,那溫暖的黃粉嫩的藍清澈的紅,CCD或CMOS都無可取代;  每一支鏡頭都有屬於自己的調性,和底片搭在一起,就是源源不絕的創意驚喜。拿出底片,寄給另一個攝影師交換重曝,就能一起在不同時空中創作出獨一無二的驚喜。  拿出你的底片相機吧!那是一種冒險精神,一種對未知毫不恐懼的自在,以及對攝影本質的堅持。

9 特價32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霧中的風景

李昱宏  著
田園城市 出版
2010/07/01 出版

攝影是一種模糊的圖像,它朦朧、飄移、覆蓋了真實,同時也令人想望。本書專注於分析攝影,以少見的東方思維為切入點,援引了中國詩經中關於「賦、比、興」的概念帶入解析裡,亦將文字學中的六書概念與之相互運用。作者試圖以一種解析的方式去看待攝影,其中包含了符號學,解釋攝影的意義。書中提到,在某種程度上分析攝影事實上是種包裹著奇幻糖衣的惡夢,因此它足以令人感到迷醉與嚮往。比喻為惡夢,是因之於一個攝影者,認為攝影本身便能言傳,但解析與觀看的方式卻會因觀者而異,這與每位觀者不同的記憶(The Past Perfect)相關。如從不同的角度觀看,攝影即是一種模糊的圖像,猶如霧中的風景一般。除此之外,內容中的部分亦討論圖像的旅行──流轉的意義,企圖釐清圖像之於一種文化產業的現象,特別是關於觀光與旅行,一個旅者對凝視的議題感到興趣,因為在圖像的旅行中,所牽涉到的不僅僅是觀看的問題,它與意義的轉變也有著相關的連結。例如在第肆的篇章中,試圖以August Sander的作品為出發點,論述肖像攝影在攝影中的面向,而在第陸的篇章中,以Charlie White的作品,論述關於後現代攝影的種種面貌。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攝影的詩意:名家李少白的思考與創作

李少白、何星  著 、張震  著
博碩文化 出版
2010/04/30 出版

攝影家厄恩斯特.哈斯說:”我希望我拍出來的照片,能夠少一點報導性,  多一點幻想性;少一點解釋性,多一點暗示性;少一點散文性,多一點詩意性。”  “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用相機作詩的人!”攝影家李少白說。  好照片的三個基本原則  (1) 普遍性原則:一幅好的照片要有一個主題。它可以講出一個故事,可以交流一種思想,或表達一種感情。  (2) 突顯重點原則:一幅好的照片總是把觀眾的視線吸引到能夠表現主題最重要的事物上面。  (3) 簡潔明瞭原則:好照片只攝取那些對表現主題至關重要的東西,而排除或壓縮其他對主題有分散作用的東西。  攝影不僅僅是使用相機去記錄身邊的點點滴滴,更多的時候則是要使用相機去發現和記錄我們身邊那些“看不見”的影像。本書作者李少白先生恰恰是善於發現和捕捉這種“看不見”的影像之攝影家。本書在講解過程中,採用新穎的問答形式和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紹了枯燥的攝影基本技術,全面細緻地解答了廣大攝影愛好者在拍攝中可能遇到的諸多問題。在講解一些基本的拍攝技法,如構圖、用光以及各類主題應怎樣拍攝等基本要素的同時,對攝影過程中應該如何觀察和思考,如何以攝影家的眼光判斷攝影作品成功與否等方面闡述了獨到的見解。全文從始至終貫穿了李少白先生多年藝術創作過程中獨有的創作之道,透過攝影家對各種問題的分析,使讀者對攝影的認識從只是簡單的記錄昇華到藝術創作的階段,並在作品中詳細描述了如何將其他的藝術形式與攝影相結合的方法。  本書適合所有攝影愛好者及喜歡藝術創作的讀者閱讀學習。初、中級的攝影愛好者可以透過閱讀本書掌握攝影家的拍攝技法,分享攝影家的實戰經驗,學會如何才能拍出自己滿意的作品。專業級攝影愛好者及攝影發燒友則可以透過閱讀本書,提高對攝影藝術層面的理解,掌握攝影家在藝術創作過程中那些超越攝影技巧本身、獨具藝術內涵的觀點和觀察方式,從而以攝影家的境界去進行思考和創作。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攝影接案成功術

習永錚  著
流行風 出版
2009/11/26 出版

【方向】給想要以攝影接案為生的業餘攝影師:詳細介紹從業餘跨入專業攝影接案工作時,攝影者本身應有的心理準備與專業技能。給接案攝影師:以資深接案攝影師的專業角度,分享職人成功心法,幫助接案者在市場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9 特價37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大師談數位攝影:黑與白

喬小兵  著
佳魁 出版
2009/06/04 出版
9 特價37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灰色的隱喻:時間、機會、攝影與決定性瞬間

李昱宏  著
田園城市 出版
2009/06/01 出版

攝影是一種濃縮,它有封存時間的力量,能從時間流裡擷取某個瞬間,儘管雖然有時以一種含蓄的方式展現,我們卻無法否定它反映真實的驚人魅力。在攝影中,機會與瞬間密不可分,一如布列松所言:「在所有的表現形式裡,唯獨攝影可以捕捉到瞬間,攝影師總在找尋他個人認知的那個纖細、無可取代的瞬間,而捕捉瞬間的這個特色也成為相機最獨特的標誌。一位作家可以天馬行空的寫作,時間的順序對作家而言不至於構成任何的障礙,然而對攝影師來說,瞬間一旦消失,它便永遠的消失了。」雖然攝影的起始在西方,書中內容源自作者多年的學術研究和攝影經驗,以少見的東方思維為切入點,藉由詮釋攝影的本質和緣由,連結至屬於東方的禪意概念,分享自己對攝影的熱情和身體力行之後歸納出的私房觀點。亦特別針對法國攝影大師布列松所提出的「決定的瞬間」(the decisive moment)概念,書寫自己的理論研究論證與反思觀察,與喜歡攝影的朋友一同體驗在灰色隱喻中的迷人魅力!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銀鹽熱

陳傳興  著
行人文化 出版
2009/01/22 出版

本書封面以感溫油墨印刷,用手觸摸即變色,溫度將決定你所看到的。當人們開始使用數位相機,也就是拋棄了底片、暗房等主導傳統攝影的銀鹽系統。這時候其實有一個巨大的認識論斷裂在背後產生。對本書作者來說,傳統相機的光學暗房腹腔被取消,數位相機作得輕薄短小,這過程如同失去子宮,如同聖母瑪麗亞般的無孕生子;但弔詭地是,生產過程從我們眼前消失,竟然反而是讓圖像的神聖性消逝。在這個轉換變遷的時刻,四週滿佈銀鹽的焦慮。作者要轉身面對這些焦慮,追溯影像在台灣歷史中所呈現出來的意義,更要深究銀鹽系統的深度意涵。因為,雖然銀鹽系統支配了攝影歷史近百年,但幾乎沒有任何一本攝影史,專門討論底片的關鍵意義。底片一直都頂多是屬於攝影科技史的細節,無法對影像思維或攝影美學有任何影響。作者這幾年的努力便是挖出這些攝影的深度面向。不單是純粹符號學的解讀,而是將攝影機具、底片發展與歷史、政治與經濟放在一起討論,除了找出底片造成的認識論斷裂,更利用豐富精彩的台灣攝影資料,將之擴展成台灣主體的全面問題。於是在本書中可以看到民政廳長楊肇嘉當年登新高山(今玉山)的攝影相片、相簿,以及他使用的各種高級攝影相機,也能看到美麗島事件期間,藏匿在X光片盤中的各式珍貴底片。從這些細節的分析,讓我們一睹曾未見過的台灣歷史面貌。本書作者曾在阮義忠先生訪談所著的《攝影美學七問》負責其中「五問」的回答者,訪談內容對海內外都產生深遠的影響,不但讓該書持續再版,也在中國大陸發行,引起熱烈迴響。在其上一本著作《憂鬱文件》中關於《明室》一書的深度書評,也成為理解羅蘭‧巴特的經典文獻。本書集結作者近十年出版的攝影評論,延續跨越美學、社會史的書寫風格,為台灣讀者帶來最震撼的影像思考。

9 特價19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攝影藝術簡史

鄭意萱  著
藝術家 出版
2007/06/18 出版

每一張照片,都有自己的故事。述說著攝影者的心情與當下的一刻。從攝影藝術的角度來看,這些不僅僅是個人的故事,而是一個家庭、社會或一個文化、時代的縮影。遠自1839年的第一張照片,到21世紀各式媒材混合的照片,近兩百年來,攝影不但豐富了人類的藝術創作,也成為藝術中的要角。攝影藝術的地位,已無庸置疑。其實,攝影藝術的發展還頗戲劇化的。儘管攝影術革新了人類的影像文明;在開頭的一百年,攝影與藝術並沒有適切地吻合、銜接,攝影乃以應用層面為主;甚至到了人手一機的時候,它的創作也只停留在紀實攝影的簡單變化間。直到達達、超現實主義藝術的啟蒙,攝影才真正進入藝術的殿堂。而兩次世界大戰也影響了五十年以上的紀實攝影創作。直到戰後二十年(1970年代),攝影進入了觀念藝術、地景藝術、錄影藝術等……,也不再避諱色彩,開始了系列式、拼貼式、圖文式、裝置型的跨影像創作,導演出編導與矯飾攝影,再造就攝影藝術新的起跑點;之所以在1980年代成為純藝術領域的主角。當然,1980年代的各類文化運動更少不了攝影創作:在反(舊有)文化、反(既定)概念的同時,攝影藝術的成果快速地抵達巔峰,也再混合了更多的媒材與技法。而在1990年代(或過去的十餘年間)攝影藝術堂而皇之為主流藝術,也是1970年代發的芽,於1980年代成長茁壯得來。不過二十餘年的光景吧!在所有的藝術型態當中,攝影算是應用層面最廣的了。小至個人,大至工商廣告、新聞、太空與醫學各方面。而這些層面不但沒有反斥藝術上的價值,倒是拓展了它的藝術創作。今天,時尚、廣告、人像或新聞紀實之間的攝影,在在融入了攝影藝術,各以創意取勝。而攝影藝術獨有的真實、仿真實與影射真實,也變成真實世界裡的不可或缺。在這本書裡,每一張照片,不但有自己的故事,它們也承先啟後地代表著攝影與藝術、與人類間的歷史。這些照片,也是我們的故事。 本書為精簡扼要的攝影藝術史手冊,按照時順,共有12個篇章,闡述著攝影與攝影藝術的發展,包含代表作、各種流派、專有名詞、術語等;同時也探討了攝影與其應用面,以及與其他藝術、與社會文化的關係。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攝影課:攝影美學的養成

李昱宏  著
藝術家 出版
2005/10/01 出版

換句話說,本書的內容在強調攝影的創意而非技術面的探討,本書所傳授的毋寧是一種可以見招拆招的攝影心法,而非僵硬的工具知識,誠然台灣的攝影工具書的出版已經蔚為風氣,但是坊間卻依然很少見到探討攝影美學的書籍,也因此,藉由本書的出版,希望能激發攝影的愛好者,更重視、關注這個領域。本書共設計了十二項單元。包括(1)何謂攝影?(2)構圖(3)顏色及色調(4)景深、前景與背景(5)對稱的美感(6)形狀與質地(7)光(8)時間(9)自然主義與寫實主義(10)以相機說故事的技巧(11)人物的素描與故事的架構(12)故事的終點。每個單元都有教學目的,以及客觀的教學評量,希望能提供教師與學生互相學習和教學相長的地方,也希望透過它,能讓讀者在攝影美學方面得到啟發,進而可以運用這些知識在視覺傳達及設計方面有所斬獲。另外,在器材的使用上,即便具備一部單眼相機或是簡單的數位相機,對於本書課程的學習也就足夠了。

9 特價25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攝影.電影.攝影:狂戀光

王瑋等譯  著
麥格羅希爾 出版
2000/02/03 出版
9 特價112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攝影疑難診療室

島田 子  著
新形象出版 出版
1999/07/01 出版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藝術散步:旅法藝術家攝影訪談錄

黃小燕  著
台灣攝影 出版
1999/03/01 出版

藝術散步 我們與藝術家一起散步,閒談,一起深掘埋在土裡的種子-質-已開花結果的植物仍需要顧及埋在泥土陰霾深處的根實:灌溉、施肥、去蕪存菁.......。於是,開始了我們的「藝術散步」。 散步,可以行動,可以沉思,可以發現,可以遺忘,是思想與生活的實踐,身體與精神,欲與智的並行。 這本書是作者與旅法藝術家的攝影訪談錄,對話是藝術家多年的生活累積、心情點滴,讀來清新雋永,能帶給讀者很大的啟發。照片部分表達出不善言語的藝術家的另外一面。 作者簡介 文:黃小燕,畢業於巴黎國立高等裝飾藝術學院-空間藝術系繪畫組。現為藝術創作工作者。 攝影:Jeff Hargrove 巴黎第七大學比較語文博士預備班,現專職攝影。

9 特價4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攝影創作手冊

秦愷  著
雄獅圖書 出版
1998/09/01 出版

攝影創作的武功秘笈  當一個初學者想要進入攝影創作的世界,在多樣化的創作風貌下,該如何踏出第一步?在這個攝影傳播迅速的時代裡,每天都有一大堆的影像刺激著我們的視覺,若想要嶄露頭角,則必須具有獨到的創見、豐富的攝影表現,以及有效的市場行銷。「攝影設計」,就是一套既完整又能滿足攝影創作的運作系統。  具有德國國家職業攝影師頭銜的秦愷,集結多年來精湛的攝影作品,並從「攝影設計」的角度,以輕鬆的筆調,介紹基本的攝影概念;自攝影意念的形成,到作品的完整呈現,都做了詳實而有系統的介紹。本書不同於坊間一般的攝影書籍,而是攝影創作的登門之梯,讓讀者得以窺見攝影世界裡多采多姿的寶藏。 作者簡介  秦愷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畢,德國目尼黑國家攝影設計學院畢。通過德國國家攝影師國家考試,設立秦愷攝影有限公司,承接各大外商廣告公司知名商品拍攝。曾任教於文化、銘傳、世新等大專院校、視丘攝影學院及圖騰攝影教室。舉版辦過「雨林」、「金門浮影」等攝影展。

9 特價43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完全攝影手冊:完整的攝影課程

麥克約瑟夫  著 、大衛桑德  著
新形象出版 出版
1997/01/01 出版

  累積三十餘年攝影經驗的國際知名攝影家麥可約瑟夫,在這麼多領域都有傑出的表現,歷經名人人像攝影到越戰報導攝影,他對攝影專業方面擁有相當豐富的知識,也因此,本書可說是近年來最具影響力的攝影指南之一。  本書編排設計上為一部攝影進修課程,為無論對於初入門者、業餘攝影愛好人士或者專業攝影而言,都具有同樣之吸引力。內容由最基本的軟片、相機及鏡頭開始談起,到燈光、配備,接下來更深入專業的經紀、版權、場地、安排道具等等問題,作者將詳細為您解答各種攝影上的疑難雜症。在版面的安排上,精心編排的熟百多張照片,可供您便捷地參考對照,本書可說是一部兼具實用建議及專業技巧的百科全書,還詳細載入了每張照片之技術細節及所使用之技巧。  多年經驗的累積,作者將為您娓娓道來每張攝影作品背後的故事。各版面規則地自成一完整單元,循序漸進帶領讀者進入實際的攝影世界,您將和作者一起面對各種不同的難題,從滾石合唱團的專輯封攝影,到安排一百個以上的演員的歡宴場面等等。本書從頭到尾,對各項攝影基本要領有清楚的講解,想拍出好照片?這是一部不可或缺的攝影指導書籍。

9 特價88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建築攝影藝術:中國古代建築篇

樓慶西  著
藝術家 出版
1994/11/30 出版

建築之美  建築攝影,它們的用處多半是做資料以為文物建築保護和建築設計時的參考和依據;但也經常是用來供欣賞和作宣傳的,因為一些著名的古代和現代建築往往成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標誌,能反映出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歷史和文化。當然也有的建築照片是留作紀念用的,藉著旅遊欣賞那些著名的城市、廣場、建築和古跡,在建築前拍照留念已成為不可或缺的活動了。多少人就是在翻閱這些有紀念意義的照片時,提起記憶的風帆、沉緬在幸福的往事與回憶中。  所以建築攝影不僅是在建築專業工作者所應具有的專門技術,也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日益扮演其一定的重要角色。在照相器材日益發達的時代,建築攝影似乎不用再教,但如果我們仔細察看一下這些照片,還是大有優劣之別和文野之分的。也就是說,拍攝建築物仍然是一門學問,是大有必要下功夫研究的。  本書就是專門闡述如何拍攝中國古代建築的一些相關問題,它的內容自然也適用於拍攝其他建築,希望在建築攝影創作中能發揮積極的作用。 作者簡介  樓慶西  1930年生,浙江杭州人。  1952年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建築系。長期在清華大學從事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教學工作,講授中國古代建築史、中國古代建築的裝飾、建築攝影等課程。主要著作有《中國古代建築》、《中國美術史.建築藝術編.宮殿建築》、《梁思成傳》、《中國古代建築小品》、《中國宮殿建築》;參加梁思成教授《宋營造法式》的研究和編著工作;負責《頤和園》、《北京亞運建築》等專著的攝影。現任清華大學教授,建築學院建築歷史與文物建築保護研究所所長。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游本寬 影像構成展:BEN YU PHOTOGRAPHIC CONSTRUCTIONS

游本寬  著
游本寬 出版
1990/03/01 出版

本書大胆嘗試影像組曲的可能性,藉此向傳統攝影提出挑戰。書中影像除了顯現文化、色彩與符號的刺激;在影像排列與三度空間的展現方式,也為攝影藝術中固有受限的小尺寸和無實體感,提出了有趣和複雜的解決方式。將攝影成品延展於三度空間的展示手法,理念上是脫離現代主義追求「平面」(flat)的攝影侷限;多幅影像組合成件的作品,由於立體裝置的分割空間,產生前景,背景的新關係(懸在空中的作品視覺上重疊於週邊的作品),隨觀者的走動,使得組合成的影像一再產生新的視覺語言;由小幅單元排列組合的視覺語言,切斷敍事的連續性,使際合機緣的變化有了無限可能。此外,使用影像去解析影像,甚至批判影像,更是本書引人入勝的地方。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2/2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