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不退轉法輪經講義 第二輯

平實導師  著
正智 出版
2024/03/20 出版

世尊弘法有五時三教之別,分為藏、通、別、圓四教之理,本經是大乘般若期前的通教經典,所說之大乘般若正理與所證解脫果,通於二乘解脫道,佛法智慧則通大乘般若,皆屬大乘般若與解脫甚深之理,故其所證解脫果位通於二乘法教;而其中所說第八識無分別法之正理,即是世尊降生人間的唯一大事因緣。如是第八識能仁而且寂靜,恆順眾生於生死之中從無乖違,識體中所藏之本來無漏性的有為法以及真如涅槃境界,皆能助益學人最後成就佛道;此謂釋迦意為能仁,牟尼意為寂靜,此第八識即名釋迦牟尼,釋迦牟尼即是能仁寂靜的第八識真如;若有人聽聞如是第八識常住、如來不滅之正理,信受奉行之人皆有大乘實證之因緣,永得不退於成佛之道,是故聽聞釋迦牟尼名號而解其義者,皆得不退轉於無上正等正覺,未來世中必有實證之因緣。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圖解藥師經:以慈悲的十二大願,助眾生消災延壽、隨心滿願

張宏實  著
橡實 出版
2024/03/18 出版

修習《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的最佳讀本 & 只要修持藥師法門,就能滿足世俗富貴名利、 遠離危厄凶險、趨近安穩吉祥, 獲得現世的身心安康與喜樂,從而悟得終極智慧。 & 本書將經文拆解為55個單元進行分析, 並介紹相關儀軌及其中的24股智慧能量, 同時深入探討有關藥師佛和十二神將的典籍及文化, 帶領讀者認識藥師佛的慈悲與智慧。 & 藥師佛的十二大願特別著重於利益現世眾生,促進現實社會的繁榮;其願望是解除眾生因「無明」而引起的生理疾病和精神痛苦。 & 經中不斷叮嚀,「只要」呼喚祂的名號,即可下載琉璃光清淨的能量,進而啟動每個人內在潛藏的動能。 & 《藥師經》是一本非常適合新時代人類的神聖經典,可以啟動我們原始身體的能量,來面對身心靈的負面能量。現今寺院流通的版本,包含了:1《藥師經》、2〈藥師咒〉、3藥師儀軌三大部分,內容相當完整,能夠為人們提供心靈和身體的滋養與修護。 & 這部經典的指導老師是釋尊,為眾生開啟了一系列藥師講堂。在釋迦牟尼佛的慈悲協助下,修行者在諸佛菩薩(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救脫菩薩)、人類聖者(阿難)、山林自然精靈(十二神將)的協助下,精進地前進智慧道路。 & ★藥師法門的核心要素 1.藥師琉璃光本願功德 2.十二神將饒益有情結願神咒 3.拔除一切業障 & ◎《藥師經》的組成結構 第一部分:釋迦牟尼佛與文殊菩薩的宇宙智慧對談 描述了地球上的聖者釋迦牟尼與宇宙神聖意識體文殊師利菩薩對談,這是地球真實人類與宇宙智慧體的對話,首先談論了藥師如來尚未成佛前的十二大願,這是一系列自覺(自己覺醒)、覺他(協助他人覺醒)的美好願望,也包含自利、利他的修行實踐,完整涵蓋眾生心靈層面與物質層面的祈請與滿足。接著,談論下載藥師佛智慧能量的方法:藥師法門,除了先前提及「諸佛的名號」的聽覺聲韻與「像法轉時」的視覺影像,又添增了「儀軌」的重要性。最後,談論藥師如來的神聖淨土「淨琉璃世界」,那裡居住著藥師佛、日光菩薩與月光菩薩,這三位宇宙智者在神聖的空間會散放慈悲的光芒,讓眾生獲得智慧,遠離苦惱。 & 第二部分:阿難與救脫菩薩的對談,關於困難與病危的拯救 透過阿難的提問和救脫菩薩的回答,指導人們如何避免九種不幸的死亡,以及當死亡來臨時,重病患者和陪伴家屬應該如何面對。當人們面對這些嚴峻的生命困境時,宇宙神聖意識體藥師如來都會前來協助。 & 阿難與救脫菩薩的生死對談之重點,在於「病危」與「死亡過程」的「解難」。經中提供相當完備的拯救計畫,非常精采,步驟明確且有效率。修行者以虔誠的心靈依據救脫菩薩的指導,按部就班完成藥師儀軌,即可協助親人回復到完美健康的身體,這是因為藥師如來的威神力。最後,救脫菩薩講談的內容不僅止於個人的病痛困厄,還延伸到國家的危難,也擴及所有眾生的困難。 & 第三部分:十二藥叉神將的日夜陪伴與守護 這是關於十二藥叉神將的能量下載,經文寫著「只要」修行者虔誠呼喚了十二藥叉神將的名號,就能擁有「世俗間」遭遇危難時的保護能量。該法門是透由十二藥叉的「梵音名號」所產生的振動能量,來保護娑婆世界的眾生。 & ◎本書精選學習主題 .病院急救包:藥師救護身心靈的寶物& 這是為了突發狀況而準備的。當親人或自己突然住進醫院,遇到緊急狀況,無需讀完整本書,請先閱讀這個單元,立刻直接進入藥師法門。人生難免病痛,而且住進醫院更是辛苦的事。此刻,不妨轉換心境,將病痛視為修行的機會。醫院即是寺院,門診即是講堂,病房即是禪房。在病房中,可以準備一尊小藥師佛像(或平面相片)。於憂慮或病痛時,面對著藥師佛像念誦〈藥師咒〉,能夠將負面情緒轉化為更多的平靜和安寧。 & .十四位宇宙神聖意識體的連結:名號與形象 《藥師經》中充滿許多神聖的智慧能量,以藥師如來為首,總共24股智慧能量。祂們是來自宇宙虛空中抽象的神聖智慧體,由菩薩層級的智慧總代表文殊菩薩開始,祂恭請釋迦牟尼佛說法。此外,宇宙星體(日月光菩薩)、地球自然環境(十二神將)、生命危急時的拯救能量(救脫菩薩),也引人注目。每一位菩薩或神將都充滿動能。不妨記住諸佛菩薩的梵音名號意義(或稱佛號),對名號的念誦就是一種能量振動,這些有意識且有智慧的宇宙心智會不斷地產生振動,讓正面能量於誦讀中轉入自己的身體。漢譯名號、梵語拼音、梵語的原意拆解、形象,都是這個精選學習的重點。 & .探訪世界文化遺產:融入寺院的實修旅程 《藥師經》的另一個龐大篇幅,就是摘要了「藥師儀軌」的精髓。如果依據「藥師儀軌」的核心概念,去規畫一個城市的修行空間,那麼現代的日本京都是最相近的。自唐代以來,在京都就有藥師十二寺,並且一一對應於藥師十二大願。 &

79 特價59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光師父說心經5 了解苦的實相

慧光法師  著
維摩舍 出版
2024/03/18 出版

有信心, 佛法才對我們有幫助, 如果只是聽一聽, 雖然理解, 卻沒有將它納受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這是沒有用的。 & 《心經》第五冊前半部,慧光師父詳述了《大般若經》與《心經》的源由,以及鳩摩羅什、三藏法師等大師對譯本的貢獻。當時的法師對佛法的理解、擁有的學識及實踐的力量等各方面都令人尊崇,對國家社會的發展有極大的影響。反觀現在佛教正在衰微中,佛弟子應自我反省。學習經典的目的不在背誦,而在實踐。 & 佛曾囑咐阿難:「你若遺忘我所說的其他教法,其罪尚小,但若忘失此經一句,則罪過大大。」有《般若經》流傳之處,即為有佛在此說法。所以《大般若經》的傳承,關乎佛法是否興盛,而《心經》則是《大般若經》的精華。 & 本冊後半部,慧光師父為讀者解釋了業障、功德、苦。 & 佛法所說的苦,是指苦的果報。了解苦的實相很重要,因為了解故能以正念面對,而不起煩惱。「德」是起心動念、言行舉止的品質。有沒有功德,要看自己的心。我們的本性如太陽一般,只是被煩惱的烏雲遮蔽,如果我們的心愈來愈清淨,與法相應、與真理實相相應,自性的光明就會顯露出來,照耀一切。 學佛,就是要成佛。 本書特色 《心經》短短二百六十字,是佛二十二年講經全部的精華。 為使一般大眾認識佛法的核心,慧光法師以清晰的邏輯能力及理解力,既深且廣地闡釋了《心經》,並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帶讀者一步步進入《心經》浩瀚的智慧,《光師父說心經》書系由此誕生。法師將為所有願意探索生命的讀者,直指人生問題的根源,並展開真正解脫的旅程。 &

79 特價2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寫.阿彌陀經【A4好寫大字本】:練習人生中的信願成就與自在放下

張明明  著
漫遊者 出版
2024/03/13 出版

淨土不只在他方,更在當下此時此刻。 阿彌陀經解決的不只是往生未知的焦慮,更多的是透過堅定的心念信願,對現世人生指引學得安樂自在。。 「處處彌陀佛,家家觀世音」。 流傳甚廣的這句俗諺,說的就是彌陀法門在東亞地區的盛行風貌。 〈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稱呼,不單單只是宗教意涵,其中更包含了無量的祝福心意。 ‧ 人生在世有各種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 無常與苦伴生,人總是感到不快樂,各種生命困苦中,死亡是障礙的極致,面對死亡的不安,對往生之後的無從知曉,更是人生最徬徨無從處理的問題。 《阿彌陀經》裡講述了一個往生之後的美好境地:「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在那裡,沒有種種煩擾的苦,只有光明無量的樂。 阿彌陀的梵語「Amita」,意指「無量」,阿彌陀佛同時也是「無量光佛」、「無量壽佛」。 而阿彌陀經裡的世界,是安樂淨土,光明無量。 如何能到這樣的世界? 唐朝詩人白居易的《念佛偈》說了一個簡便易行的方法:「何以度心眼。一句阿彌陀。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旦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 專心信願的唸誦,臨終之後可以去到阿彌陀經的極樂淨土 淨土彌陀法門成為大多數人對死後未知世界的指引,可以將「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阿彌陀經》解決的並不只是往生未知的焦慮,更多的是對現世人生的指引,除了有心念還要有信願。 有口無心不行,有心無願不行,回到當下一念,念念不離心,學得安樂自在。 【關於阿彌陀經】 《阿彌陀經》為淨土三經之一(另外二經是佛陀在耆闍崛山所說《無量壽經》,王舍城所說《觀無量壽經》)。 這部佛經最大的特色是「無問自說」。不是弟子啟請而是佛陀主動宣說,因為此經「易行難信」,必須由佛陀自行開示,否則無人能信。 姚秦 ‧鳩摩羅什的《阿彌陀經》譯本,稱為《佛說阿彌陀經》,也是流傳最廣最通行的譯本。《寫‧阿彌陀經》的摹寫範本,採用的即是鳩摩羅什的譯本。 《寫.阿彌陀經》A4好寫大開本,共可書寫“九次”《阿彌陀經》。 透過書寫阿彌陀經,練習信願成就。 ※※※※※※※※※※※※※※※※※※※※※※※※※※※※※※※※※ 藉由專心摹寫,收斂自己紛雜的心緒, 在呼吸落筆之間收束意念,修習定的工夫。 在方格框架之間寫下靜與動的平衡,心也得到了安然自在。 一筆一畫,為自己或別人祝禱祈願,豐盛自我的內在生命。 【特殊裝幀設計】 ◆裝幀採用糊頭包裝,每一本皆是手工裝訂,選用不易殘膠的膠裝,可撕可保存。 ◆封面採用特選〈厚磅美術紙〉:紙紋細緻且保有手感,搭配燙金工藝,呈現雅致沉靜美感。 ◆內頁使用高級米色高級道林紙:易於書寫,墨不透背。適用鋼筆、原子筆、鋼珠筆、自來水筆等各種用筆。 &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彩色漫畫版〉

玄奘 出版
2024/03/08 出版

★ 生動鮮明圖像,跨越文字障礙,更能體悟佛理;祈願如來正法廣布,使法水長流五大洲,佛光普照三千界,悉發無上菩提心,同圓種智。 普賢菩薩十大願中說:「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隨順時代的變化,佛教經典以漫畫方式呈現,提供大眾閱讀文字以外的另一種選擇,能深入不同階層的眾生,是一種善巧方便的法門。 淨土第一經《無量壽經》,講述阿彌陀佛的成佛因緣,以及發願內容。阿彌陀佛在修行菩薩道的階段,曾經立下四十八個大願,在願力護持下,「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具足一切法門,有情眾生只要真心實意希望到阿彌陀佛建設的佛國世界,臨命終時都能得到接引,前往沒有痛苦和煩惱的安樂國度。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是《無量壽經》的核心,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特別獨立成書,希望透過漫畫的善巧方便法門,讓每個人都能貼近阿彌陀佛的心,願願念念都是慈悲吉祥的光明力量。 ▌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個願望: 四十八大願,每一個願望都是為了救度眾生脫離輪迴苦海,都是彌陀的無量慈悲。第十八願指出,任何人只要至心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即可往生西方。第二十大願甚至說,只要人們聽到「阿彌陀佛」的佛號,心繫阿彌陀佛淨土,一定可以往生極樂! 本書特色 ● 局部上光:以膠膜貼合在紙張的表面上光,讓帶有玻璃般光澤的立體雕紋,使法寶更為精緻。 ● 全書特殊雷射膠膜:帶有閃亮光澤效果,使法寶更為精緻。 ● 環保100%植物油墨:採用優質環保無毒印刷油墨,避免使用揮發性溶劑,符合清潔生產趨勢,愛護地球又安心 ● 內頁輕薄易翻,閱讀不費力:紙質蓬鬆輕量,翻頁手感佳,閱讀不費力。 &

91 特價6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天台四教儀集註

蒙潤大師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4/03/08 出版

蒙潤大師在序文中說:「自昔至今,注釋者眾,或略而不備,或博而太繁,矧又節去正文,但標初後,苟非精通者,莫之能閱也。」蒙潤之批評十分中肯。上述諸書,不但注釋詳略失當,而且不錄徵引全文,只錄其開首與結尾文字之做法,也不可取。若對原文不熟悉、拙於記誦之學人,是實在難於研習的。 蒙潤大師為方便初學者,將各家注解及所引經文,擇其精當者,一一匯集,注於《四教儀》正文之下。蒙潤在序文中述其集注的動機說:「今集諸部之文,注於其下,將無便於披覽者歟!」集注之目的,是為了便於初學者披覽。《四教儀集注》一出,習台教者,咸奉為圭臬,其餘各家注解遂隱而不彰,絕少問津者矣。

9 特價6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太虛大師開示語錄(1):雅言篇

太虛大師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4/03/08 出版

《太虛法師文鈔》,太虛著,王明福、謝健、張善長編校。一九二七年中華書局出版。是太虛的佛學論文集。原擬作十編,依次為雅言、世論、佛學、講錄、註疏、書札、章草、制議、雜文、韻語等。後編印出版三編。第一編「雅言」,收有《致私篇》、《宇宙真相》及《無神論》等二十篇,為以佛法作隨俗雅化之言之作。第二編「世論」,收有《論周易》、《論荀子》和《論墨子》等二十三篇,為以佛學評論世間學術之作。第三編「佛學」,收有《教觀詮要》、《佛教史略》、《佛法導言》等四十篇,為闡發佛教教理和教史之著作。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十善業道經〈彩色漫畫版〉

玄奘 出版
2024/03/08 出版

★ 生動鮮明圖像,跨越文字障礙,更能體悟佛理;祈願如來正法廣布,使法水長流五大洲,佛光普照三千界,悉發無上菩提心,同圓種智。 普賢菩薩十大願中說:「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隨順時代的變化,佛教經典以漫畫方式呈現,提供大眾閱讀文字以外的另一種選擇,能深入不同階層的眾生,是一種善巧方便的法門。 《十善業道經》是自《海龍王經》〈十德六度品〉別行抄出,重新翻譯而成的經典,北宋施護所譯《佛為娑伽羅龍王所說大乘經》為其同本異譯。 經中記述佛於龍宮為娑竭羅龍王宣說十大圓滿妙法,令眾生修集善業福德,了達因果,斷除諸惡道苦。娑竭羅龍王為觀世音菩薩脅侍──龍女之父,常隨佛會,護法佑民,與娑婆世間因緣深重。 佛所宣說十善業,兼重身、語、意三者。遠離身三業(殺生、偷盜、邪淫)、口四業(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三業(貪欲、瞋恚、愚痴),即是行於十善業道路,能得人天樂果,進而通達三乘聖果。一切佛法皆依此根本安住,故佛門不分顯教、密教,乃至世出世間法,均以此經為修行礎石。 &

9 特價7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彩色漫畫版〉

玄奘 出版
2024/03/08 出版

★ 生動鮮明圖像,跨越文字障礙,更能體悟佛理;祈願如來正法廣布,使法水長流五大洲,佛光普照三千界,悉發無上菩提心,同圓種智。 普賢菩薩十大願中說:「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隨順時代的變化,佛教經典以漫畫方式呈現,提供大眾閱讀文字以外的另一種選擇,能深入不同階層的眾生,是一種善巧方便的法門。 心地清淨,福慧自臨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欲廣福田,須憑心地。想收穫甜美多汁的人生果實,必須由圓滿的善意生起。縱使遭遇毀辱逆境,仍然施以精勤不倦、老實懇切的呵護。長此以往,身口意三業清淨,福報自然降臨。反之,雖然沒有貪、瞋、癡的行為,但是存有貪、瞋、癡的念頭,例如:嫉妒、褊急、傲慢、報復等意惡;種下這些惡念種子,又怎麼能期盼長出的不是毒樹荊棘呢? 遭逢挫折變故時,不妨以俞淨意先生的故事為典範,徹底斷過遷善,發勇猛善心,修德積善,則境隨心轉,一切逆境惡緣必將轉為順境善緣。 &

9 特價8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1~9冊-台美版(不分售)

宣化上人  著
法界書苑 出版
2024/03/07 出版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1)‧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2)‧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3)‧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4)‧世主妙嚴品第一之四】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5)‧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五】 《華嚴經》所見就見無邊法,也見無際空,是豎窮橫徧,滿一切處。《世主妙嚴品》是講世間主和出世間主種種微妙不可思議的莊嚴境界、莊嚴國土、莊嚴佛刹。有五卷,是序分,也可以視為本經的「序品」。這個序分的「眾海雲集」,有同生眾、異生眾,共41眾:同生眾,是指20位菩薩;異生眾,是指雜類諸神眾、八部眾、欲色界諸天眾。41眾,各有10位,就有410解脫門,就有這麼多的行法。所以,清涼國師在《疏》上說到:「每一句經文就是一個行法,例如世主妙嚴品具無量無邊解脫門,有意修者隨取其一,即受用無盡也。」 《華嚴經》在在處處都顯說著「依住廣大心」,華嚴大教旨趣沖深,猶如大海之沖和深廣;華嚴大法性海圓融,有海印炳現之圓鏡體性。一字一句皆是饒益行,皆是成就眾生的大光明藏。宣化上人說:「這個解脫門,我們想不想入呢?我們要想入也可以入,我們不想入就不能入,一切唯心造。志在諸佛,就成諸佛;志在菩薩,就成菩薩。佛說這個法,就是教眾生依法來修行,能明白這種法門,能入到這種法門的境界裏。」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6)‧如來現相品第二】 「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如實就是一真法界的真理,「如」是諸法的本體。「來」是法的用,從體起用,所以叫如來。如是靜,來是動,而華嚴經的境界,是動靜一如,也就是動不礙靜,靜也不礙動;這種互相無礙的境界,就是如來。現相是佛所示現的相。佛本來是無相的,因為要教化一切眾生的緣故,所以在無相之中現出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這一品在華嚴經裏是屬於第二品,是說明如來因何現相的道理,所以叫如來現相品第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7)‧普賢三昧品第三、世界成就品第四】 普賢菩薩所得的這種三昧,是一切三昧之母,能生出一切三昧法。這種三昧,能普徧包含容納十方法界。三世諸佛的智慧光明海,也是從這種三昧中所生出來。十方所有諸佛國土、法門,及一切道場都安立在這三昧中,示現出這種種的境界。這個世界海,是給眾生預備的。眾生能在這世界上生存。眾生有種種無量之多,所以叫眾生海。在這世界,有了眾生,眾生有智慧,便要修行,修行之後,便會成佛。一切諸佛是由眾生所成就的。所有諸佛,猶如大海,故為一切諸佛海。法界不是只有一方,而是在十方,所謂盡虛空徧法界,故為一切法界海。普賢菩薩都能觀察明了這一切的境界。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8)‧華藏世界品第五】 「華藏」,華是蓮華,藏是收藏,又有出生的意思。在這裏有蓮華的種子,所以生出蓮華世界。若是具足來說,應該是「華藏莊嚴嚴具世界海」,簡略為「華藏世界」。因為這個世界,是以蓮華為莊嚴,所以叫華藏世界。華藏莊嚴世界海,為甚麼因緣而成就?這是徧滿一切處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在往昔世界海微塵數劫的時候,都親近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的諸佛。他在每位佛的道場中,清淨而修行,沒有染汚心。華藏世界海是他淨修世界海微塵數大願之所莊嚴清淨的。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9)‧毘盧遮那品第六、如來名號品第七、四聖諦品第八】 〈毘盧遮那品第六〉,是講毘盧遮那佛的因緣。在無量無邊諸佛刹海中,經過微塵數劫海那樣長的時間,用種種願力,能圓滿普賢菩薩所發的一切行願。〈如來名號品第七〉,是文殊師利菩薩在普光明殿,承仗諸佛大威神力而演說的,是說在因地修行,必定能得到圓滿的果位。〈四聖諦品第八〉,是講苦集滅道,若能依照四聖諦法去修行,便可以證聖果、入聖流。 &

9 特價18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龍王藏(第四冊)

洪啟嵩  著
全佛 出版
2024/02/23 出版

《龍王藏》史上第一部暨最完整的龍王經典、真言、修法總集! 國際堪輿名家 楊光祚老師推薦:龍年無上轉運——供奉《龍王藏》,千萬龍王、龍族歡喜守護! 古老力量象徵的龍族,過去僅片面存在於傳說與神話中,其實龍族與地球、人間息息相關,雖與人類看似不同的存在生命體,卻與人類共享大自然物質實相,在地、水、火、風、空五大之中,都有無量的龍族居住。 龍王有不同形象與善惡之分,在佛經中有具福修行的龍王,亦有「非法行龍王」。經典中記載,當龍王身心不安時,會出現種種天地異變,產生瘟疫等種種疫疾。當人類的心識困擾,透過訊號、電頻傳達,在虛空中交織成陰暗的網絡,以及地球自然環境的破壞,乃至於重大的天災人禍、戰爭、核子武器等,都會不斷造成龍族身心的折磨,進而引發其瞋心,而引發地球的更大生態破壞與災變。 佛陀從誕生、悟道、傳法乃至涅槃,龍王都一心守護著佛陀,並時時出現在佛陀傳法大會中莊嚴道場。許多龍王亦是菩薩的化現與真修實證者,佛陀也為許多龍族授記成佛。經典中多次形容龍宮的情景,亦有說佛法隱沒時,龍宮即為護持、祕藏佛典的地方。相傳龍樹菩薩即是或大龍菩薩接入龍宮,開七寶藏,授與諸方等深奧經典。 值此時代因緣,史上第一次龍王相關經典經教的集結——《龍王藏》,將佛陀對諸龍的深刻教法,完整留下,一使人與龍族皆具足智慧、慈悲,二幫助龍族遠離眾困,具足福德威力,守護地球人間,三更護佑擁有此套法藏者,了悟佛菩薩所開啟的龍王祕藏,不僅蒙佛護佑,更生生世世永受龍王福佑。祈願一切人類、諸龍,乃至一切有情,都能成就共善、共榮,得證大覺成就。 本書特色 ▌史上首部龍王相關經藏、真言咒語、修持法軌總集,珍藏者獲諸尊龍王無盡福佑。 ▌由國際禪學大師洪啟嵩親自主持編藏,並重新書寫諸龍悉曇梵字真言。 ▌收錄諸龍相關真言,除了原經中的漢文音譯之外,並加上梵音之羅馬拼音及悉曇梵字完整呈現。 ▌深入了解神祕的龍族,看居住於地、水、火、風、空,乃至外星系的龍王,與人間的密切關聯。 ▌解開龍王與風調雨順、天災地變的關鍵密碼,如何守護龍王身心安穩喜悅,開創人類、龍族共榮、共覺大未來。 &

79 特價6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

心空法師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4/01/31 出版

這部經之講解,乃心空法師二十餘年來潛研經中教義的心得,法師曾應各叢林及各地方佛經講堂、講座之邀請,而闡揚般若經中之妙理講解,亦有一、二十年之久矣。 此經原包括在《大般若經》六百卷中,第五百七十七卷的獨立經卷。辭有盡,理無窮。能斷除眾生一切的煩惱,脫離日常生活的苦厄,到達心地安樂之境界,可為成佛作祖之舟航,化度眾生,速離苦海之寶筏也。

9 特價2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湛然空寂:惟明法師開示語錄(5)

惟明法師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4/01/31 出版

作者自謙讀書不求甚解,只觀其大意,因此對於經書、語錄精簡部份——序、跋、碑、記、論、述、偈、章等,較為留意。透過這些,可以欣賞作者的精心傑作,及以此為橋樑,瞭解經文大意、思想重點。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於方便初機者,不計譾陋,輯出若干篇(共分三輯:闡教篇、禪宗篇、集錦篇),算是野人獻曝!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不退轉法輪經講義 第一輯

平實導師  著
正智 出版
2024/01/24 出版

世尊弘法有五時三教之別,分為藏、通、別、圓四教之理,本經是大乘般若期前的通教經典,所說之大乘般若正理與所證解脫果,通於二乘解脫道,佛法智慧則通大乘般若,皆屬大乘般若與解脫甚深之理,故其所證解脫果位通於二乘法教;而其中所說第八識無分別法之正理,即是世尊降生人間的唯一大事因緣。如是第八識能仁而且寂靜,恆順眾生於生死之中從無乖違,識體中所藏之本來無漏性的有為法以及真如涅槃境界,皆能助益學人最後成就佛道;此謂釋迦意為能仁,牟尼意為寂靜,此第八識即名釋迦牟尼,釋迦牟尼即是能仁寂靜的第八識真如;若有人聽聞如是第八識常住、如來不滅之正理,信受奉行之人皆有大乘實證之因緣,永得不退於成佛之道,是故聽聞釋迦牟尼名號而解其義者,皆得不退轉於無上正等正覺,未來世中必有實證之因緣。

79 特價2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佛說無量壽經義疏

慧遠大師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4/01/08 出版

《佛說無量壽經義疏》,凡二卷,或一卷。隋代(淨影寺)慧遠撰。又稱《無量壽經疏》、《大無量壽經疏》、《大經義疏》、《淨影大經疏》。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七冊。係康僧鎧所譯《無量壽經》之註釋書。於文前舉出二藏二教之教判,以《無量壽經》為菩薩藏頓教所攝;次釋經名,分科經文,一一解釋文義。本書為《無量壽經》現存最古之註疏,其分科及三願分類等方法,為古來之淨土諸家所引用。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直心淨明:惟明法師開示語錄(4)

惟明法師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4/01/08 出版

作者自謙讀書不求甚解,只觀其大意,因此對於經書、語錄精簡部份——序、跋、碑、記、論、述、偈、章等,較為留意。透過這些,可以欣賞作者的精心傑作,及以此為橋樑,瞭解經文大意、思想重點。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於方便初機者,不計譾陋,輯出若干篇(共分三輯:闡教篇、禪宗篇、集錦篇),算是野人獻曝!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千古跫音聽阿含

心保和尚  著
佛光文化 出版
2024/01/05 出版

根源佛陀的聖言 直斷無明生死大患 千古流傳 度一切苦厄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近年於各處講說《阿含經》,以幽默、生活化的方式,闡述佛陀的智慧,針對生命、生活、生死問題,給予安頓身心之方,帶領大家一同領略千古法音。 每個人都有困難, 透過無我,可以突破。 很多煩惱是自己想出來的, 它本來沒有, 不過我們很厲害,可以無中生有; 本來可以自在, 但是就把自己搞得很苦惱, 佛陀有什麼辦法呢? 只能說I am sorry! ~心保和尚 「阿含」義譯是「佛陀傳來的聖教」,以佛法核心教義,揭示凡夫到聖者究竟解脫之道。生活裡遇到人、遇到事情,我們用什麼觀念來處理?可能貪小便宜、計較、對立,甚至打罵、毀謗、煩惱……。佛陀又是怎麼處理?他以慈悲、智慧、忍辱……讓煩惱少一點,甚至不生煩惱。 我們不想煩惱,煩惱會帶來痛苦,因此要清楚苦從哪裡來?知道原因,還要知道去除煩惱的方法。經典就跟地圖一樣,可以導正、引導到目的地,心保和尚透過《阿含經》選讀,為大眾點明消除煩惱、趨向自在的SOP。 &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好讀 雜阿含經 第二冊:緣生緣滅原來如此(卷十一至卷二十)

法鼓文化 出版
2023/12/28 出版

★《好讀 雜阿含經》為「台大獅子吼站」20年來讀《雜阿含經》的成果集結。 ★ 本冊主題為「緣生緣滅,原來如此」,佛陀為我們分析煩惱與因緣的關係,並教導我們如何使煩惱不再生出。 兩手拍在一起時擊出掌聲,但一拍完聲音就不見了,因緣生、因緣滅。 每天的生活都充斥著十二因緣,這些因緣也造就了人的一生,以及無盡的輪迴。 佛陀教我們觀察自己的身心是如何的生起、滅去。感官接觸外境時的貪瞋癡是如何緣起的?知道貪瞋癡是如何緣起的,也就可以知道如何減少貪瞋癡的再次生起。 藉由在生活中一次一次地觀察,自然會知道自己習氣是如何養成的,也就知道如何趨善避惡、趨吉避凶。 本冊尚有舍利弗、目犍連、阿那律、大迦旃延、阿難等精彩的相應內容。 第490~500 經,記錄了舍利弗尊者的說法。舍利弗尊者以「智慧第一」聞名,這些經記錄了舍利弗尊者以智慧清楚地說明法義,精準地辨析什麼才是正法,並指引出確實可行的修行之道。 第501~534 經,是跟目犍連尊者相關的經文。目犍連尊者以「神通第一」聞名,神通是以禪定為基礎而產生的,這幾經即記錄了目犍連尊者超凡的禪定與神通,及藉由神通所見到的六道真相。 阿那律尊者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以「天眼第一」聞名。他的天眼通為什麼這麼厲害?因為他勤修四念處。《雜阿含經》「阿那律相應」的內容為535~545 經,記錄了阿那律尊者的說法,也記載到阿那律尊者常向大家說修習四念處的好處。 此外,第546~555 經、第556~565 經,分別記錄了摩訶迦旃延尊者及阿難尊者的說法,亦切莫錯過。 讀者在閱讀時可以神遊其中,將自己融入經中,歡喜隨喜,成為古代追隨佛陀求法的佛弟子,解脫之道,就從菩提樹下一一開展。 ◎ 好讀亮點:讓經藏變得容易解讀 .原文標點/清晰註解 .白話導讀/圖表解說 .對應經典/以經解經 .讀經拾得/生活應用 ◎ 線上共讀 《雜阿含經》忠實記載佛陀最初的根本教法與叮囑,從人天善道的修持,到究竟解脫之道,是研習佛法的必讀經典,只要識字就能讀。《好讀 雜阿含經》以現代人易懂易學的方式,讓佛法核心教義變得容易閱讀、人人想讀。初學者在閱讀本書時,可先由「導讀」學習基礎知識,以方便進入經文的情境中、領會佛陀的開示。 若在讀經當中有疑問或想法,除了就近請教寺院或法師,Facebook的用戶也可加入「大家來讀經」facebook.com/groups/budadigest/社團,一同研討。沒有Facebook帳號的同學則可上「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buddhaspace.org上的「獅子吼讀經班」版,線上讀經班於每週末進行線上語音討論。 本書的線上版另有「進階辨正」,提供複雜或有疑義的詞句分析及詳細辨正資訊。這些資訊由於較為深奧或蕪雜,並沒有在印出的書本上,有志尋根究柢者可逕行參閱線上版。

9 特價76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好讀 雜阿含經 第三冊:實修實證 自在解脫(卷二十一至卷三十)

法鼓文化 出版
2023/12/27 出版

★《好讀 雜阿含經》為「台大獅子吼站」20年讀經會成果集結,以現代人易懂易學的方式,帶大家深入研讀《雜阿含經》。 ★ 本冊主題「實修實證、自在解脫」,為佛陀教導的實修方法;並節錄《相應部尼柯耶》經文中譯,以補足漢譯本「念處相應」、「正勤相應」……等佚失,讀者切莫錯過。 & 從人天善道的修持,到究竟解脫之道,《雜阿含經》忠實記載佛陀最初的根本教法與叮囑,是研習佛法必讀的經典,只要識字就能讀。 & 本冊為佛陀教導實修的方法:觀呼吸、四念處、七覺支、八正道,以及止觀、三三昧等,都是相當重要的修行法門,值得細細品嘗、用心實修。 & 其中尤以四念處是禪修的重要基礎,經上說多修習、勤修習四念處能夠讓眾生清淨,超越憂悲苦惱,通達正道乃至體證涅槃。 & 為方便讀者熟悉《雜阿含經》所提到的古印度重要國家和城市,能隨著佛陀弘法行腳的足跡,學習法義,本冊新增「佛陀時代城邑地圖」供對照參考。 & ◎好讀推薦 《好讀 雜阿含經》是由科技人成立的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多年以來進行線上讀書會、經過長期相互切磋琢磨而完成的一部古典今讀現代註釋書。其嚴謹和精準很符合科學精神,而其無私的法施更是佛法的實踐。 ——釋恆清(台大佛學研究中心創辦人) & 《好讀 雜阿含經》深入淺出、古今輝映,是劃時代、開創性的讀經會成果,也是電子佛典未來的發展方向。 ——釋惠敏(法鼓文理學院校長) & 《阿含經》是三乘共依的聖典,中觀系的《中論》、《大智度論》都引用《阿含經》說明緣起中道深義,瑜伽系的《瑜伽師地論.攝事分》更廣釋《雜阿含經》,可見大乘論師對《阿含經》的重視。本書綜合讀書會之討論,並參照漢譯各版三藏以及南傳的相對應經文,簡明扼要以白話加註解說,值得參考。 ——釋厚觀(福嚴佛學院院長) & 本書於自學研讀《雜阿含經》者,猶如一本小型的工具書,更匯集了多位善知識的修行心得,提供讀者現實生活中的觀察與應用實例。 ——釋自衍(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 & ◎好讀亮點:讓經藏變得容易解讀 ‧原文標點/清晰註解 ‧白話導讀/圖表解說 ‧對應經典/以經解經 ‧讀經拾得/生活應用 & ◎線上共讀 《雜阿含經》忠實記載佛陀最初的根本教法與叮囑,從人天善道的修持,到究竟解脫之道,是研習佛法的必讀經典,只要識字就能讀。《好讀 雜阿含經》以現代人易懂易學的方式,讓佛法核心教義變得容易閱讀、人人想讀。初學者在閱讀本書時,可先由「導讀」學習基礎知識,以方便進入經文的情境中、領會佛陀的開示。 & 若在讀經當中有疑問或想法,除了就近請教寺院或法師,Facebook的用戶也可加入「大家來讀經」http://facebook.com/groups/budadigest/社團,一同研討。沒有Facebook帳號的同學則可上「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http://buddhaspace.org上的「獅子吼讀經班」版,線上讀經班於每週末進行線上語音討論。 & 本書的線上版另有「進階辨正」,提供複雜或有疑義的詞句分析及詳細辨正資訊。這些資訊由於較為深奧或蕪雜,並沒有在印出的書本上,有志尋根究柢者可逕行參閱線上版。 &

9 特價10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妙法蓮華經七譬喻大解密

楊常振  著
大千出版社 出版
2023/12/22 出版

無上最高的騙術,將您帶回空性無著的家 大乘第一本經典《妙法蓮華經》 聖嚴法師曾經在開示提到,像常振居士這樣的情形,猶如過去辟支佛性好寂靜,在山洞修行很怕吵雜聲。要解決這個問題並不困難,就是將她所理解的佛法分享出去,這種影響即可逐漸消失。 這就是作者將自己異於常人理解的《妙法蓮華經》七譬喻核心義理,分享給讀者的因緣。本書可說是現代版的女龐婆吐真言,不可不知的現代人實修訣要。 一切因緣多變化 善用變化成蓮花 蓮花自成隨緣開 願眾生成佛無礙 本書解經內容《妙法蓮華經》七譬喻:「第一品:譬喻品、第二品:信解品、第三品:藥草喻品、第四品:化城品、第五品:衣珠品、第六品:安樂行品、第七品:如來壽量品。」由於按聖嚴法師的開示,作者過去生有可能是辟支佛的境界,喜歡獨處、較難融入社會生活。從解經的方法及觀點,即可知道她是如何從害怕接觸大眾中走出來,進入「佛氏門中,不捨一人。」的菩薩境界。猶如《悲華經》中的彌勒菩薩,於佛前發願,不念我者尚不捨之,況於念我者哉。 大乘經典的《妙法蓮華經》最主要是佛陀如何引導不受後有的阿羅漢,從了生死中不害怕生死,進入空性的境界,在生死即涅槃中成為「究竟佛」。其實佛教並沒有大小乘之分,都是後人按其發展的判設,只能說是權巧方便讓讀者明白境界的層次。 細細品嘗作者的另類解經觀點,其中有許多是直接碰觸現代人的問題,當您遇到到了!應該如何轉化解套,成為自己修行的生命因素,在境界中能夠將能所學的佛法起作用,不必因為名相的門檻,而障礙自己。 作者一直希望用不同傳統的方法,讓更多現代人學習佛法,超越自己的侷限性,找到自在無礙的覺性生活。 &

79 特價23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虛妄與真實:楞伽經導讀(1)

于曉非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3/12/15 出版

★ 喜瑪拉雅FM收聽量最大、最受歡迎的佛教節目文字版首次出版發行! ★ 繼暢銷書《金剛經導讀》後,于曉非先生最新力作! & 本書是于曉非老師從二○二○年十一月開始,在「喜馬拉雅FM」APP上,推出《楞伽經導讀》音頻課程。現在,依據這個音頻課程,陸續整理成文字稿編輯出版。 & 依據《解深密經》佛陀三時判教,《楞伽經》屬於第三時教法的經典。第二時教法是佛陀立足於凡夫境界為凡夫說法,其傳承在印度形成「中觀見派」,傳來中國漢地是「三論宗」;第三時教法是佛陀立足於聖者境界為凡夫說法,其傳承在印度形成「瑜伽行派」,傳來中國漢地是「唯識宗」。 & 「唯識學」素以名相繁複而著稱,讓很多學人望而卻步。其實,抓住綱領、契入核心就可以避免入海算沙之弊。《楞伽經》以「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這四根理論支柱,撐起了佛陀三時了義教法體系,極為簡潔清晰,甚為殊勝,佛子不能不讀。 & 本課程以《楞伽經》實叉難陀漢譯本為據,同時對照《楞伽經》梵文原本,力求如實準確地理解表達佛陀真實法義。& & &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虛妄與真實:楞伽經導讀(2)

于曉非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3/12/15 出版

★ 喜瑪拉雅FM收聽量最大、最受歡迎的佛教節目文字版首次出版發行! ★ 繼暢銷書《金剛經導讀》後,于曉非先生最新力作! & 本書是于曉非老師從二○二○年十一月開始,在「喜馬拉雅FM」APP上,推出《楞伽經導讀》音頻課程。現在,依據這個音頻課程,陸續整理成文字稿編輯出版。 & 依據《解深密經》佛陀三時判教,《楞伽經》屬於第三時教法的經典。第二時教法是佛陀立足於凡夫境界為凡夫說法,其傳承在印度形成「中觀見派」,傳來中國漢地是「三論宗」;第三時教法是佛陀立足於聖者境界為凡夫說法,其傳承在印度形成「瑜伽行派」,傳來中國漢地是「唯識宗」。 & 「唯識學」素以名相繁複而著稱,讓很多學人望而卻步。其實,抓住綱領、契入核心就可以避免入海算沙之弊。《楞伽經》以「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這四根理論支柱,撐起了佛陀三時了義教法體系,極為簡潔清晰,甚為殊勝,佛子不能不讀。 & 本課程以《楞伽經》實叉難陀漢譯本為據,同時對照《楞伽經》梵文原本,力求如實準確地理解表達佛陀真實法義。 &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認識與存在:《唯識三十論》解讀

濟群法師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23/12/14 出版

水本來只是流動的液體,是低溫將它們凍成了冰。執著就像低溫一樣,將妄想凝聚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世界。 唯識學是一種認識論,其修行是從改變認識入手。每個人只能生活在自己認知的世界中,離開自己的認識,這一世界就不存在了。除了個體之外,宇宙中還有無量無邊的眾生。每個眾生都有自己的世界,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世界雖然複雜,但歸納起來,不外乎「認識」與「存在」兩方面。《唯識三十論》正是解決認識與存在的關係。世親菩薩撰寫本論,就是為了破我法二執,以顯唯識中道之理——世間萬有只是心識的顯現,當證得我空、法空,就是看到宇宙人生的真理。 《唯識三十論》的思想主要由四部分組成:1.八識,2.諸法唯識,3.三性、三無性,4.瑜伽止觀。現代人研究唯識,往往停留在前三項,忽略了唯識止觀的部分,這就使唯識趨向哲學化。但在學佛過程中,「見」和「行」是缺一不可的。唯有「解行相應,教觀並重」,才是正確的修行方式。所以本論也是強調學佛需「解行並重」的論典。 《唯識三十論》雖然只有短短三十個偈頌,但文約義豐,正所謂「含萬象於一字,約千訓於一言」,既是一部唯識學概論,也是唯識學集大成之作。本書附篇亦介紹唯識重要論典《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辨中邊論》、《攝大乘論》等,讓我們對唯識有更全面的認識。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開啟內在智慧的鑰匙:《六祖壇經》解讀

濟群法師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23/12/14 出版

禪宗,一種直指人心的生活意境與精神高度壇經,一把最快速開啟內在智慧寶藏的鑰匙 「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這些令人耳熟能詳的句子,顯示《六祖壇經》沒有太多的名相術語。而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風範行止所要示現的是:人不靠外在物質名利,以自己內在本有的智慧,就可以活得莊嚴精采。 《六祖壇經》是禪宗最重要的經典之一,也是漢傳佛教中唯一被尊為「經」的祖師著述,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等地所說之法,由門人記錄、匯總並流傳於世。 從修行意義上說,《壇經》開顯的方法,能使我們以最快速度開啟內在智慧,親見本來面目。換言之,這是一條修行捷徑,故稱頓教,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法門。 從本質來說,佛法是簡單而非複雜的,是直接而非迂迴的,能化繁為簡,因為佛法修行的重點不在別處,而是在我們的心。只是由於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佛陀才會應病與藥,開示種種法門,演說諸般經教。但他所做的這一切,不是為了建立一套龐大的哲學體系,而是從不同的契入點,引導我們將目光轉向內心,轉向這個和我們生死相隨但又始終面目模糊的心,進而看見心的本來。 濟群法師講《壇經》,根據內容增加了重點標題,有系統的分析與講解,讓讀者可以更清楚其中講述了哪些問題;既讓我們的知見更清楚扎實,也可幫助我們,活出智慧與精采的人生。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寫觀音、見觀音】觀音鈔經套組(7本入)

法鼓文化 出版
2023/12/13 出版

廣大靈感,不可思議。 讓人滿願,不再徬徨。 ◆ 書寫觀音,與千手觀音心心相印! ☆ 收錄溫暖慈悲的觀音經咒七種 ☆ 一字一句,寫出觀音無盡的慈悲與妙用 1.《心經》——最精要的佛學概論 2.〈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極富哲理又易懂的經典 3.〈大悲咒〉——智慧與慈悲的觀音密碼 4.《延命十句觀音經》——消災解厄真妙法 5.〈六字大明咒〉——妙用無盡的觀音心咒 6.〈準提神咒〉——神咒之王、福佑滿願 7.〈白衣大士神咒〉——救苦救難、廣大靈感 ◆ 鈔經的五種功德 一、親近如來 二、攝取福德 三、讚法修行 四、受天人等供養 五、滅除罪障 ◆ 平安鈔經「觀音鈔經套組」——寫觀音、見觀音 《平安鈔經本》系列,為方便現代人硬筆書寫習慣,採用填寫空格的方式抄經,上欄為經本的原文,下欄為抄經的空格。在抄經時,體驗安定身心的方法,得到平安的力量。 ‧ 25開筆記本型設計,容易隨身攜帶,時時都能書寫祈福、鈔經安心。 ‧ 經本原文,對照空格,可完全攤平書寫。 ‧ 附有抄經禮儀及圓滿功德解說,方便用功。 ‧ 當下寧靜,觀音菩薩帶你修行。 &

9 特價16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乘起信論講義

圓瑛法師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3/12/08 出版

《大乘起信論》,略稱《起信論》,是大乘佛教的一部論書,法性宗的提綱挈領之作,相傳為馬鳴菩薩依據《楞伽經》所造,依據真諦三藏之弟子曹毘為其所作傳記,此論為真諦於太清四年(公元550年)譯。篇幅凡一卷,是自隋、唐起對漢傳佛教影響很大的一部論著。 & 自唐代開始,出現質疑,認為此論是在中國所寫作,非由馬鳴所造。學者望月信亨、梁啟超、歐陽竟無、呂澂等人皆主張此經是在中國創作。境野黃洋、宇井伯壽、湯用彤等人則主張是由印度傳入,在中國譯出。 & 本論主要闡述了於大乘佛教生起正信的理論,簡明扼要地概述了如來藏唯識學派思想,體現了漢傳佛教部份宗派所推崇的即身成就見性成佛之宗旨。 &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妙法蓮華經冠科

蕅益智旭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3/12/08 出版

「古德講經,喜用科判,將經文詳細分大綱章節細目,使各段經文含義,目之了然。有了科判,使究經者,對經文字句易解。 & 《法華經》有多種版本,唯獨經過蕅益大師科判這一本版本,盛行流通,普遍令人喜讀。然《法華經》之科判非蕅益大師獨創,古之講《法華經》者,有光宅法雲、天台智者、嘉祥吉藏、窺基大師等人,都用科判辨析經文。湛然尊者還以科表方式將天台三大部分科判文,非常細微。 & 而蕅益大師特別熟透天台大師的三大部釋文。依之消化刪減,如其將二十卷《法華玄義》節要成上下二卷《妙法蓮華經玄義節要》,另有『妙法蓮華經綸貫』一文,依據天台五時八教釋義《法華》稱妙之所以。以上所舉諸師詮釋經文科判,推得蕅益大師對《法華經》的詳細科判,是依據《法華文句》與《法華文句記》二書的分類判文方法。再詳加己之體解以細目章節分類,寫在《法華》經文上方空白處,以及經文行間空隙處。 & 至其內容,大略依據文句分通、別迹本二門的大綱。自〈序品〉放光處至〈安樂行品〉,為迹門『開權顯實』。自〈從地涌出品〉至〈分別功德品〉為本門『開近顯遠』。〈隨喜品〉至〈常不輕菩薩品〉為流通段。自〈如來神力品〉至〈普賢菩薩勸發品〉,是總的流通本迹二門。 & 推薦好評 & 迹門所說是菩提伽耶樹下成道的近代釋迦文佛,本門表明的是久遠成道的釋迦文佛。表示佛法慧命的代代傳承,永續流芳。」——台南湛然寺 雲庵師父 &

79 特價6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萬法歸心

惟明法師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3/12/08 出版

作者自謙讀書不求甚解,只觀其大意,因此對於經書、語錄精簡部份——序、跋、碑、記、論、述、偈、章等,較為留意。 透過這些,可以欣賞作者的精心傑作,及以此為橋樑,瞭解經文大意、思想重點。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於方便初機者,不計譾陋,輯出若干篇(共分三輯:闡教篇、禪宗篇、集錦篇),算是野人獻曝! &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學著做菩薩:《瑜伽菩薩戒品》講記

濟群法師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23/12/07 出版

「發菩提心」就是開發覺醒的心 「行菩薩行」就是把菩薩品質變成自身人格 & 菩提心、菩薩行和空性見,是大乘菩薩道的三大內涵。其中,又以菩提心為核心,這是崇高的利他主義願望,是積極入世,幫助眾生解除輪迴痛苦,引導眾生走向覺醒的精神。 & 發起願菩提心之後,接著是行菩薩行。如何使菩薩行更有效,使願心真正落到實處?就形成了菩薩戒,以戒律對菩薩的行為作出規定。 & 「瑜伽菩薩戒」出自《瑜伽師地論》。按照漢傳佛教的觀點,作者是彌勒菩薩,因為這些內容是通過無著菩薩傳出的,根據藏傳佛教的觀點,就是無著菩薩所造。本論由玄奘三藏翻譯,共一百卷,介紹了菩薩的種種修行,如施品、戒品、忍品、精進品、靜慮品、慧品等,瑜伽菩薩戒就出自〈戒品〉。當年玄奘排除萬難西行前往印度求法,在那爛陀大學戒賢論師座下聞法。最主要目的,就是學習《瑜伽師地論》。 & 佛學經論中講到戒律的不少,例如出自《梵網經》的「梵網菩薩戒」,是盧舍那佛為釋迦牟尼佛及諸大菩薩所說,其見地和要求很高,屬於大菩薩的境界,做起來自然也很難。相比之下,瑜伽菩薩戒是彌勒菩薩為娑婆世界的眾生所說,更為善巧,也更容易落實。本書引導我們完整學習〈戒品〉,可以使我們對瑜伽菩薩戒有深入了解,進而走向入世的大乘菩薩道。 &

79 特價3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華嚴經》十住品六種譯本比對解析(全彩版)

果濱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3/12/01 出版

本書全部字數接近10萬字,《華嚴經》的〈十住品〉出自八十《華嚴經》的第十六卷,這個〈十住品〉,前後被傳譯了700多年,非常的特殊。詳細說應該有七個譯本,因為東晉‧祇多蜜譯《佛說菩薩十住經》與劉宋‧求那跋摩譯《佛說菩薩內戒經》,兩者譯本有99%是相同的,所以扣除一個譯本,成為六個譯本,本書即以此六個譯本作詳細的比對曁研究。詳細說應有七個譯本,扣除一個譯本外,本書以六個譯本作詳細的比對曁研究。「十住」是《華嚴經》所說大乘菩薩修行階次最開始的源頭,然後再經「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等共「四十一位」而成就佛果。既然是修行的起始點,所以「十住菩薩」法義在《華嚴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礎意義。本書還特別探討了「十住菩薩」與佛的「十力之智」梵文轉譯問題。

9 特價4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華嚴經》淨行品一百六十二大願解析(全彩版)

果濱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3/12/01 出版

本書全部字數接近10萬字,《華嚴經》的〈淨行品〉,幾乎是被關注、被印刷、被整理、被講授、被書寫、被誦念、被修持、被共修最多的其中「一品」內容。傳統分類皆作〈淨行品〉有141願,但據筆者將〈淨品行〉四種「漢譯本」(不加入藏譯本的比對)重新分類整理後,總數應可擴充歸納到162願的。藥師佛與地藏菩薩有執持「錫杖」的特徵,均未見載於任何顯密的「純經典」中,本書引《藏經》證明「佛如來」與「菩薩」皆有執持錫杖的情況;那藥師佛與地藏菩薩有執持「錫杖」的造形,就不足為疑了!本書還附有「海印三昧」與「佛華嚴三昧」的經文詳細比對解釋。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華嚴經》四聖諦品與人生一百一十種苦解析 ( 全彩版 )

果濱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3/12/01 出版

本書全部字數約有8萬多字,將東晉.佛馱跋陀羅譯的六十《華嚴經‧四諦品》與唐.實叉難陀譯的八十《華嚴經‧四聖諦品》做一詳細比對與解釋。唐代澄觀大師的《華嚴經疏鈔》對「四聖諦品」共440個名相定義,只解釋了72個;亦即註了16%的名相,其餘84%都沒註,本書已將全部名相作出詳註。佛說人生有「八苦」,透過經論可計算出共有110種苦,願眾生皆能知「苦」而發願「求生淨土」之「道」;知「苦」而應發願往生阿彌陀佛前,世世與佛相值遇。「四聖諦」理除了小乘經典的重視外,在大乘經論中也對「四聖諦」進行更深的義理闡釋,如《華嚴經》、《勝鬘經》、《大般涅槃經》、《思益梵天所問經》、《中論》等。

9 特價3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平安鈔經組合:金剛經(4本入)

法鼓文化 出版
2023/11/23 出版

開發內在潛能,修習般若智慧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金剛經》闡釋般若智慧,而般若智慧強大的力量就像金剛一樣,所以這部經亦稱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這裡所指的金剛,是指能破一切,卻不受任何東西影響,這就是空,也就是《金剛經》中所說的「無相」。 它是最易開啟智慧力的經典,特別在心力脆弱時,能帶給人們無畏的信心與力量,放下恐懼、放下貪戀、放下依賴……,放下一切執著,降伏一切煩惱。 透過抄寫《金剛經》,實踐《金剛經》的教義,終可達至福慧圓滿,與金剛智慧心相印。 —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 ◆ 鈔經的五種功德 一、親近如來 二、攝取福德 三、讚法修行 四、受天人等供養 五、滅除罪障 ◆ 平安鈔經組合《金剛經》(4本入) 《平安鈔經本》系列,為方便現代人硬筆書寫習慣,採用填寫空格的方式鈔經,上欄為經本的原文,下欄為鈔經的空格。在鈔經時,可體驗安定身心的方法,得到平安的力量。 ‧25開筆記本型設計,容易隨身攜帶,隨時都能書寫祈福、鈔經安心。 ‧經本原文,對照空格,可完全攤平書寫。 ‧附有鈔經禮儀及圓滿功德解說,方便用功。 ‧每本可抄寫1遍《金剛經》。 &

79 特價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A4好寫大字本】:與觀世音菩薩心念相應,開智慧,除煩惱,化解惡緣,所求願滿

張明明  著
漫遊者 出版
2023/11/22 出版

✎解決人生各種問題,你只需要一本普門品✎ 只要讀過《西遊記》大概都知道,唐僧師徒一路西行,遭逢考驗需要幫助的時候,孫悟空召喚的總是「觀世音菩薩」,而菩薩都能回應悟空需求,助他解決西行求經路上的一道道磨難。 從古到今,從小說到現實,千年以來,觀世音菩薩就是支持大眾處理現世困厄的最強心靈支撐。 為什麼觀世音菩薩具有這樣強大的力量?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短短2062字的經文裡,描述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現,尋聲救苦回應的都是現世問題的解決法。 ♦解除各種人生難關 (火難、水難、黑風難、刀杖難、惡鬼難、枷鎖難,怨賊難) × ♦破除「貪、嗔、癡」三種迷惘 × ♦滿足求子希望(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千處祈求千處現✎ 一千六百年來,觀世音菩薩跟普門品幾乎是東亞流通最廣的信仰,其中最大的推手,據說是北涼河西王沮渠蒙遜(西元368~433 年)。 沮渠蒙遜曾經患病難治,法師曇無讖勸他唸誦〈普門品〉,果然病癒,沮渠蒙遜以舉國之力推動〈普門品〉,從此之後便「處處彌陀佛,家家觀世音」。 大悲拔眾苦,觀世音菩薩的形象深印眾人心中,無論是不是佛教徒,幾乎都願意親近祂。透過書寫讀誦普門品,練習安心自在,自利利他。 【關於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出自《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五品。 《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被稱做「經中之王」。 有梵、藏、漢、英、日等各種語言翻譯。 漢譯本中流傳最廣的是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的譯本。 《寫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採用的也是鳩摩羅什的譯本。 藉由專心摹寫,收斂自己紛雜的心緒, 在呼吸落筆之間收束意念,修習定的工夫。 在方格框架之間寫下靜與動的平衡,心也得到了安然自在。 一筆一畫,為自己或別人祝禱祈願,豐盛自我的內在生命。 【特殊裝幀設計】 ◆裝幀採用糊頭包裝,每一本皆是手工裝訂,選用不易殘膠的膠裝,可撕可保存。 ◆封面採用特選〈厚磅美術紙〉:紙紋細緻且保有手感,搭配燙金工藝,呈現雅致沉靜美感。 ◆內頁使用高級米色高級道林紙:易於書寫,墨不透背。適用鋼筆、原子筆、鋼珠筆、自來水筆等各種用筆。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法鼓經講義第六輯

平實導師  著
正智 出版
2023/11/22 出版

本經解說佛法的總成:法、非法。由開解法、非法二義,說明了義佛法與世間戲論法的差異,指出佛法實證之標的即是法——第八識如來藏;並顯示實證後的智慧,如實擊大法鼓、演深妙法,演說如來祕密教法,非二乘定性及諸凡夫所能得聞,唯有具足菩薩性者方能得聞。正聞之後即得依於 世尊大願而拔除邪見,入於正法而得實證;深解不了義經之方便說,亦能實解了義經所說之真實義,得以證法——如來藏,而得發起根本無分別智,乃至進修而發起後得無分別智;並堅持布施及受持清淨戒而轉化心性,得以現觀真我真法如來藏之各種層面。此為第一義諦聖教,並授記末法最後餘八十年時,一切世間樂見離車童子將繼續護持此經所說正法。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地藏經(卷中)硬筆鈔經本

陳一郎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23/11/08 出版

佛陀入滅前,將娑婆世界的我們,託付給地藏菩薩, 只要能生起一個小小的善念, 地藏菩薩便會護念我們,直到成佛。 《地藏經》是一部生命使用手冊—— 《地藏經》是一般人最熟悉的一部地藏法門經典,不但文字優美、內容豐富,而且將地藏菩薩救度眾生的本誓願力和慈悲,介紹得非常清楚。 聖嚴法師認為:「地藏菩薩的大慈悲願,能夠解決一切凡夫眾生生前、死後的問題,提供成佛之前的所有修行法門。」不論生病、惡夢、臨終、往生……,《地藏經》提供了從生到死的完整生命關懷。 地藏菩薩的本誓願力,便是使眾生滅除所有重罪,心得到自在安穩;若心不自在安穩,這種人便是業障深重,應該要修行地藏法門,能除罪消業,從障礙中得解脫。 鈔經之時,專念一意,等於修習禪定。 「抄寫一遍,勝過閱讀十遍。」 ——聖嚴法師 《祈願鈔經》系列,因應現代人書寫的習慣,特別請書法名家陳一郎以硬筆楷書書寫。透過鈔經,在安定身心的同時,還可體會書寫的藝術美感,練出一手好字。 本書內容亦包含經典的解說,可以快速掌握佛典經義,於鈔經的同時,更可深入體驗佛陀所說之法。 方便攜帶的開本,可誦讀、可抄寫,無論自修用功,或是為別人祈福發願,都能寫出安心的力量。 .可抄寫1遍 《地藏經》卷中 .特別收錄:聖嚴法師解說的鈔經意義及《地藏經》題解 鈔經的五種功德—— 一、親近如來 二、攝取福德 三、讚法修行 四、受天人等供養 五、滅除罪障 &

9 特價11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踏上成佛之道:金剛經講記

釋寬謙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23/11/08 出版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讀懂人生遊戲規則,破解人生棋局, 鍛鍊出金剛心!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世間的智慧是加法,愈廣博愈聰慧;《金剛經》的智慧是減法,愈放下愈自在。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是不可能不生的,所以不是要我們不生心,而是要「無所住」。 靠山山倒,靠人人倒。我們不要安住在無常的「相有」,而要安住在平等的「性空」,安住在因緣法的平等性,是最可靠的。 《金剛經》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使用「無」字,不是要這些相消失,而是指出這些相,其實是無差別相,都是平等相,如聖者所驗證的「諸法實相」,即平等平等相。 佛陀與弟子須菩提一次次的問答,都在顛覆、擊碎我們的執著,讓我們能駕馭自己的心念,減一分煩惱,多一分智慧,悟佛所悟。成佛的奧祕,就藏在《金剛經》的字裡行間裡。 本書為寬謙法師多年解說《金剛經》的精華集成,由「般若」與「唯識」的雙重視野切入,輔以法師擅長的精彩圖表解說,透徹說明修行次第。 修行就是修心,《金剛經》可以擦亮我們的智慧心,人生的覺醒點,就從踏上成佛之道開始! &

79 特價2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地藏經(卷下)硬筆鈔經本

陳一郎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23/11/08 出版

佛陀入滅前,將娑婆世界的我們,託付給地藏菩薩, 只要能生起一個小小的善念, 地藏菩薩便會護念我們,直到成佛。 《地藏經》是一部生命使用手冊—— 《地藏經》是一般人最熟悉的一部地藏法門經典,不但文字優美、內容豐富,而且將地藏菩薩救度眾生的本誓願力和慈悲,介紹得非常清楚。 聖嚴法師認為:「地藏菩薩的大慈悲願,能夠解決一切凡夫眾生生前、死後的問題,提供成佛之前的所有修行法門。」不論生病、惡夢、臨終、往生……,《地藏經》提供了從生到死的完整生命關懷。 地藏菩薩的本誓願力,便是使眾生滅除所有重罪,心得到自在安穩;若心不自在安穩,這種人便是業障深重,應該要修行地藏法門,能除罪消業,從障礙中得解脫。 鈔經之時,專念一意,等於修習禪定。 「抄寫一遍,勝過閱讀十遍。」 ——聖嚴法師 《祈願鈔經》系列,因應現代人書寫的習慣,特別請書法名家陳一郎以硬筆楷書書寫。透過鈔經,在安定身心的同時,還可體會書寫的藝術美感,練出一手好字。 本書內容亦包含經典的解說,可以快速掌握佛典經義,於鈔經的同時,更可深入體驗佛陀所說之法。 方便攜帶的開本,可誦讀、可抄寫,無論自修用功,或是為別人祈福發願,都能寫出安心的力量。 .可抄寫1遍 《地藏經》卷下 .特別收錄:聖嚴法師解說的鈔經意義及《地藏經》題解 鈔經的五種功德—— 一、親近如來 二、攝取福德 三、讚法修行 四、受天人等供養 五、滅除罪障 &

9 特價11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地藏經(卷上)硬筆鈔經本

陳一郎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23/11/08 出版

佛陀入滅前,將娑婆世界的我們,託付給地藏菩薩, 只要能生起一個小小的善念, 地藏菩薩便會護念我們,直到成佛。 《地藏經》是一部生命使用手冊—— 《地藏經》是一般人最熟悉的一部地藏法門經典,不但文字優美、內容豐富,而且將地藏菩薩救度眾生的本誓願力和慈悲,介紹得非常清楚。 聖嚴法師認為:「地藏菩薩的大慈悲願,能夠解決一切凡夫眾生生前、死後的問題,提供成佛之前的所有修行法門。」不論生病、惡夢、臨終、往生……,《地藏經》提供了從生到死的完整生命關懷。 地藏菩薩的本誓願力,便是使眾生滅除所有重罪,心得到自在安穩;若心不自在安穩,這種人便是業障深重,應該要修行地藏法門,能除罪消業,從障礙中得解脫。 鈔經之時,專念一意,等於修習禪定。 「抄寫一遍,勝過閱讀十遍。」 ——聖嚴法師 《祈願鈔經》系列,因應現代人書寫的習慣,特別請書法名家陳一郎以硬筆楷書書寫。透過鈔經,在安定身心的同時,還可體會書寫的藝術美感,練出一手好字。 本書內容亦包含經典的解說,可以快速掌握佛典經義,於鈔經的同時,更可深入體驗佛陀所說之法。 方便攜帶的開本,可誦讀、可抄寫,無論自修用功,或是為別人祈福發願,都能寫出安心的力量。 .可抄寫1遍 《地藏經》卷上 .特別收錄:聖嚴法師解說的鈔經意義及《地藏經》題解 鈔經的五種功德—— 一、親近如來 二、攝取福德 三、讚法修行 四、受天人等供養 五、滅除罪障 &

9 特價11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正法難聞

惟明法師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3/11/08 出版

《法海點滴》係由作者的閱經札記、學佛心得等彙編而成,內容散漫無章,屬隨筆性質,然其重點則在闡發佛法要義。 & 本書分上中下三編。上編「閱經錄片」,內容以阿含經為主,在每擷一段經文後,附有筆者的一些心得感想。中編「珠璣集」,係將佛經祖語精簡部分,加以分門別類;屬於閱經札記。下編「禪悅錄」,為筆者較早時期的學禪心得,內容多引證祖師語錄。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在家必讀內典(木刻珍藏版)

歐陽漸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3/11/08 出版

一九三一年,戴季陶曾請宜黃歐陽漸編《在家必讀內典》,刻版印行,以為居家學佛者誦讀。是書凡十有五經,其中男子必讀者七種,為:《父母恩重難報經》、《大方便佛報恩經.孝養品》、《佛說孛經》、《演道俗業經》、《善生經》、《十善業道經》、《優婆塞戒經.受戒品》;女子必讀者七種,為:《鹿母經》、《銀色女經》、《玉耶女經》、《長者法志妻經》、《七女經》、《月上女經》、《優婆夷淨行法門經》。而以《四十二章經》殿尾,為男女所共讀。

9 特價5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三十七道品講記(大字版)

聖嚴法師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23/11/08 出版

通往覺悟之路的地圖 能夠修成三十七道品,就能得解脫而證涅槃 佛陀鼓勵我們依此修習,以建立清淨的梵行, 並久遠流傳,讓大眾得到安樂與幸福。 那些努力不懈地追求正法與戒律的人, 將超越生死流轉,止息一切痛苦。 這是成佛道路上的三十七種資糧、佛法的基礎修行方法。共分七個階段,依次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以及八正道。「道品」又稱「菩提分」、「覺支」,皆為追求智慧之意。《自誓三昧經》云:「三十七品具足佛事。」若能依此三十七法,循序修習有成,即可獲得解脫。 原則上,三十七道品屬於聲聞法,但從大乘佛法的立場來看,它則是成佛的菩薩法。由於是次第法而非頓悟法門,自古以來少有禪師講解三十七道品。聖嚴法師在本書中嘗試將此次第法門,做為頓悟法門的基礎,以及修行的著手處,希望能利益更多不同根器的學佛者。 「古來傳統的禪師們是很少講三十七道品的,因為這是次第法,而非頓悟法門。我則試著把次第法門當成頓悟法門的基礎,能頓則頓,不能當機開悟的人,就從三十七道品來著手修行練習,之後再用頓悟的禪法,與三十七道品接軌,那就很容易得力了。」 ——聖嚴法師 &

9 特價30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華嚴鏡映哲學:《華嚴經》覺悟經驗的詮釋與開展

郭朝順  著
新文豐 出版
2023/10/27 出版

華嚴宗相信《華嚴經》為「如來始成正覺」時覺悟經驗之直接展現,從而建立了以覺悟思想為中心的圓融哲學。此一哲學理論既納入《華嚴經》的佛教文化理想,同時也處理了「世間法與出間世間法如何可以平等不二」的佛教哲學基源問題。本書以「鏡映」為詮釋策略,揭示杜順、智儼、法藏、澄觀、宗密等五位祖師之傳承系譜的建立過程,經典詮釋的思想繼承及轉變,構成了一套華嚴宗對《華嚴經》的經典詮釋史,呈現對《華嚴經》與華嚴宗新理解。(典範集成.宗教8)

95 特價7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龍王藏(第三冊)

洪啟嵩  著
全佛 出版
2023/10/20 出版

《龍王藏》史上第一部暨最完整的龍王經典、真言、修法總集! & 本藏特色: ▌史上首部龍王相關經藏、真言咒語、修持法軌總集,珍藏者獲諸尊龍王無盡福佑。 ▌由國際禪學大師洪啟嵩親自主持編藏,並重新書寫諸龍悉曇梵字真言。 ▌收錄諸龍相關真言,除了原經中的漢文音譯之外,並加上梵音之羅馬拼音及悉曇梵字完整呈現。 ▌深入了解神祕的龍族,看居住於地、水、火、風、空,乃至外星系的龍王,與人間的密切關聯。 ▌解開龍王與風調雨順、天災地變的關鍵密碼,如何守護龍王身心安穩喜悅,開創人類、龍族共榮、共覺大未來。 & 古老力量象徵的龍族,過去僅片面存在於傳說與神話中,其實龍族與地球、人間息息相關,雖與人類看似不同的存在生命體,卻與人類共享大自然物質實相,在地、水、火、風、空五大之中,都有無量的龍族居住。 & 龍王有不同形象與善惡之分,在佛經中有具福修行的龍王,亦有「非法行龍王」。經典中記載,當龍王身心不安時,會出現種種天地異變,產生瘟疫等種種疫疾。當人類的心識困擾,透過訊號、電頻傳達,在虛空中交織成陰暗的網絡,以及地球自然環境的破壞,乃至於重大的天災人禍、戰爭、核子武器等,都會不斷造成龍族身心的折磨,進而引發其瞋心,而引發地球的更大生態破壞與災變。 & 佛陀從誕生、悟道、傳法乃至涅槃,龍王都一心守護著佛陀,並時時出現在佛陀傳法大會中莊嚴道場。許多龍王亦是菩薩的化現與真修實證者,佛陀也為許多龍族授記成佛。經典中多次形容龍宮的情景,亦有說佛法隱沒時,龍宮即為護持、祕藏佛典的地方。相傳龍樹菩薩即是或大龍菩薩接入龍宮,開七寶藏,授與諸方等深奧經典。 & 值此時代因緣,史上第一次龍王相關經典經教的集結——《龍王藏》,將佛陀對諸龍的深刻教法,完整留下,一使人與龍族皆具足智慧、慈悲,二幫助龍族遠離眾困,具足福德威力,守護地球人間,三更護佑擁有此套法藏者,了悟佛菩薩所開啟的龍王祕藏,不僅蒙佛護佑,更生生世世永受龍王福佑。祈願一切人類、諸龍,乃至一切有情,都能成就共善、共榮,得證大覺成就。 &

79 特價6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平安鈔經組合(19):永嘉證道歌(4本入)

陳一郎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23/10/18 出版

永嘉證道歌:心中無事的自在修練 《永嘉證道歌》為唐代永嘉玄覺禪師所作,為禪門最重要的經典之一,清楚說明了開悟前後的修行方法與態度,弘傳極廣,影響深遠。 它就像一把智慧之劍,斬除修行路上的各種荊棘,讓我們不為煩惱所惱,不為生死所困,心中無事而超然自得。 — 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 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 — 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永嘉證道歌》不僅告訴我們要如何修行、如何過生活、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同時也告訴我們如何在佛道上自己幫助自己,以及如何在進入禪門後去幫助別人。基於以上這些理由,《證道歌》成為禪門中的經典,它和《信心銘》、《寶鏡三昧歌》和《六祖壇經》同樣重要並影響深遠。」 ——聖嚴法師《智慧之劍──《永嘉證道歌》講錄》 ◆ 鈔經的五種功德 一、親近如來 二、攝取福德 三、讚法修行 四、受天人等供養 五、滅除罪障 ◆ 平安鈔經組合《永嘉證道歌》(4本入) 一字一句,書寫祈福,體驗安定身心的方法,得到平安的力量! ‧附有鈔經禮儀及圓滿功德解說,方便用功。 ‧經本原文,對照空格,可完全攤平書寫。 ‧攜帶輕便,隨時隨地都能鈔經安心。 ‧每本可抄寫3遍《永嘉證道歌》。 &

9 特價9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讀懂準提法門

法鼓文化 出版
2023/10/18 出版

準提菩薩以「滿願」著稱; 神咒之王〈準提咒〉更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 準提法門為優質的大乘密教行法,顯密二教融通相成,易學易修, 其修持效驗頗受僧俗二眾所肯定,可滿足各層次的學佛需求。 從消災祈福的人生願望,到福慧圓滿的佛果菩提, 在誦念神咒的加持之下,皆得以快速實現。 本書兼顧教義解析,及儀軌、壇場、當代實踐等修持的務實面向; 已持誦或對〈準提咒〉有興趣的讀者,務必一讀。 聯合推薦 本書對於準提法門的論述,不但完備整全,並且深入細緻,除了經典的文義疏解之外,也涵蓋了經咒儀軌的修行與禮懺方法,包括:經典的持誦指引、壇場的布置要點、儀軌的修法次第、「身、口、意」三密的修持相應等,可說是面面俱到。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書中對於自力修持與他力加持,有不少論述,最後總結強調自他二力相輔相成,不宜偏廢。——釋慧開(佛光山寺副住持暨南華大學講座教授兼人文學院院長) 最後一篇〈準提法門的現代啟示〉,讓我最是讚歎。聞、思、修最終要落在踐行的環節,就像手中握著大把地圖,並不能代替我們行走。現代修學意義與價值的提振,告訴人們,只有實修才能認識宇宙,安頓人生。 書寫者突出準提法門的現代價值,就如同將一條魚放入水中,看到牠的游動。準提法門不是「文物」,不是「化石」,而是萬古傳燈,依然活靈活現。——溫金玉(中國人民大學淨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暨香港珠海學院佛學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國清兄對「準提」教法的儀軌施設、歷史發展、版本考據各方面,研究全面而細緻,既嚴守學術矩矱,同時保守修行歸趣。而此書著墨於準提教法的生活實踐,及其人間淨土宗旨的抉發;舊籍新詮、老樹新枝,契理同時兼顧時代機遇,尤見用心。——林其賢(國立屏東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 &

79 特價2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寫.阿彌陀經【25k標準本】:練習人生中的信願成就與自在放下

漫遊者 出版
2023/10/12 出版

透過易行的念佛法門,親近阿彌陀佛, 念佛的同時也修習信願堅定,如此才能親近光明無量。 透過一邊摹寫一邊唸誦, 將《阿彌陀經》深印在身體記憶中,與阿彌陀佛心心相印,信願圓滿。 「處處彌陀佛,家家觀世音」。 流傳甚廣的這句俗諺,說的就是彌陀法門在東亞地區的盛行風貌。 〈南無阿彌陀佛〉的這一句稱呼,不單單只是宗教意涵,其中更包含了無量的祝福心意。 ‧ 人生在世有各種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 無常與苦伴生,人總是感到不快樂,各種生命困苦中,死亡是障礙的極致,面對死亡的不安,對往生之後的無從知曉,更是人生最徬徨無從處理的問題。 《阿彌陀經》裡講述了一個往生之後的美好境地:「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在那裡,沒有種種煩擾的苦,只有光明無量的樂。 阿彌陀的梵語「Amita」,意指「無量」,阿彌陀佛同時也是「無量光佛」、「無量壽佛」。 而阿彌陀經裡的世界,是安樂淨土,光明無量。 如何能到這樣的世界? 唐朝詩人白居易的《念佛偈》說了一個簡便易行的方法:「何以度心眼。一句阿彌陀。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旦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 專心信願的唸誦,臨終之後可以去到阿彌陀經的極樂淨土 淨土彌陀法門成為大多數人對死後未知世界的指引,可以將「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阿彌陀經》解決的並不只是往生未知的焦慮,更多的是對現世人生的指引,除了有心念還要有信願。有口無心不行,有心無願不行,回到當下一念,念念不離心,學得安樂自在。 【關於阿彌陀經】 《阿彌陀經》為淨土三經之一(另外二經是佛陀在耆闍崛山所說《無量壽經》,王舍城所說《觀無量壽經》)。 這部佛經最大的特色是「無問自說」。不是弟子啟請而是佛陀主動宣說,因為此經「易行難信」,必須由佛陀自行開示,否則無人能信。 姚秦 ‧鳩摩羅什的《阿彌陀經》譯本,稱為《佛說阿彌陀經》,也是流傳最廣最通行的譯本。 本次《寫‧阿彌陀經》的摹寫範本,採用的即是鳩摩羅什的譯本。 藉由專心摹寫,收斂自己紛雜的心緒, 在呼吸落筆之間收束意念,修習定的工夫。 在方格框架之間寫下靜與動的平衡,心也得到了安然自在。 一筆一畫,為自己或別人祝禱祈願,豐盛自我的內在生命。 【特殊裝幀設計】 ◆封面採用特選〈厚磅美術紙〉:紙紋細緻且保有手感的美術紙,搭配燙金工藝,呈現雅致沉靜美感。 ◆穿線裸背膠裝:180度完全攤平,每一頁都能平整展開,頁面服貼不回彈,方便書寫。 ◆內頁使用日本上質紙:易於書寫,墨不透背。適用鋼筆、原子筆、鋼珠筆、自來水筆等各種用筆。 ◆本版《寫‧阿彌陀經》共可書寫十一遍。 &

79 特價2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給自己最好的祝福:手寫經書組合套書(四冊):《寫.藥師經》、《寫.金剛經》、《寫.觀世音菩薩普

漫遊者 出版
2023/10/12 出版

本套書組合:《寫‧藥師經》、《寫‧金剛經》、《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寫‧阿彌陀經》 人的生活就是會面臨到這些無可避免的煩擾,不論是: 大病小病的身體不適, 工作家庭的迷惘不安, 求子求順的徬徨焦躁, 生命老去的未知恐懼。 解決這些煩擾,你可以用最簡單的方法,得到最有效的自我身心安頓。 只要動手寫!就能開始心願滿足 四部經典,照顧你的全身心生活 《寫‧藥師經》,寫出平安健康,滿願順遂。 《寫‧金剛經》,寫出自在圓融,破除迷惘執著。 《寫‧普門品》。寫出心願滿足,破解人生難關。 《寫‧阿彌陀經》,寫出圓滿具足,臨終安康。 一枝筆,一本寫經本。 一天寫一頁,用最簡單的方法,得到最有效的自我身心安頓。 本套書組合: 《寫‧藥師經【25k標準本】:受持讀誦、演說書寫,令諸有情,所求皆得》 《寫‧金剛經【25開標準本】:能斷一切執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圓融自在》 《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與觀世音菩薩心念相應,開智慧,除煩惱,化解惡緣,所求願滿》 《寫‧阿彌陀經:練習人生中的信願成就與自在放下》 ♦【關於藥師經】 《藥師經》全稱為《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藥師佛所發十二大願,對應世間苦難,願願都是為了「能夠滿足一切眾生的所需所求」。透過受持、讀誦、演說、書寫《藥師經》,隨所樂求,一切皆遂。 也是圓滿眾生「現法樂」的方便法門。 ♦【關於金剛經】 《金剛經》全稱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也譯做《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是釋迦牟尼佛在「祗樹給孤獨園」為長老須菩提宣說的經典。 《寫 ‧金剛經》採用鳩摩羅什譯本。經文附有句讀,方便邊寫邊唸誦,掌握節奏, 但格式仍依佛經原始版本,採連寫方式,不分章品。 張明明老師的書寫範帖,是臨摹溥心畬先生五〇年代所寫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是溥心畬先生應福建居士嚴笑棠之請而書,秀朗雅致、氣韻生動 ♦【關於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出自《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五品。 《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被稱做「經中之王」。有梵、藏、漢、英、日等各種語言翻譯。漢譯本中流傳最廣的是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的譯本。 ♦【關於阿彌陀經】 《阿彌陀經》為淨土三經之一(另外二經是佛陀在耆闍崛山所說《無量壽經》,王舍城所說《觀無量壽經》)。 這部佛經最大的特色是「無問自說」。不是弟子啟請而是佛陀主動宣說,因為此經「易行難信」,必須由佛陀自行開示,否則無人能信。 姚秦 ‧鳩摩羅什的《阿彌陀經》譯本,稱為《佛說阿彌陀經》,也是流傳最廣最通行的譯本。 【手寫經書系列特殊裝幀設計】 ♦封面採用特選〈厚磅美術紙〉:紙紋細緻且保有手感的美術紙,搭配燙金工藝,呈現雅致沉靜美感。 ♦穿線裸背膠裝:180度完全攤平,每一頁都能平整展開,頁面服貼不回彈,方便書寫。 ♦內頁使用厚磅高級道林紙:易於書寫,墨不透背。適用鋼筆、原子筆、鋼珠筆、自來水筆等各種用筆。 &

79 特價8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5/25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