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越玩越開心的數學遊戲
封面文案看到數學不要臭臉,讓你越玩越開心的數學遊戲,通通都在裡面!快點來一起玩數學吧!封底文案「鬼打牆」兩個送糧人頭一次送糧上山。他們趁著白天趕路,晚上為了不迷路就在山中休息。但因為他們行動緩慢,離預計的到達時間越來越近,而他們還有很長的山路沒走。於是他們決定夜間也要趕路。?為了抄近路,兩個送糧人決定從寬5千米的山谷中穿過。他們摸黑走了很久,按時間計算應該到達目的地了,但他們覺得很害怕的是,他們每次都莫名其妙地回到了出發點附近。如此反覆幾次,他們很是害怕,以為這就是人們經常所說的「鬼打牆」。於是只能停止前進,等待白天降臨。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
數學知識八達通
一讀就懂的數學百科確定核心選題,並將跟標題有關的內容,以有趣、充實的方式說明,讓閱讀慢慢的將知識潛移默化儲存於大腦並記憶。有了這本萬能的書籍,數學就能一把罩,集所有重點、精華於一冊。本書特色1.依照順序由淺入深慢慢入門,讓讀者可以清楚明瞭。2.集結所有數學課程中的重點精華。3.即使讀到還沒有上過的內容,也會如同讀故事書一般,深深地被數學所吸引。除了主要觀念之外,本書還有其他相關觀念的延伸。「數學知識八達通」這本書,不是一般分章節的數學教材,而是把所有相關的單元融合在一起,讓人充分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作者簡介石珠湜梨花大學研究所畢業。於教育研究院任職20年,專門開發從幼兒到國中數學的相關書籍,目前編纂的書籍大多為針對幼兒教學的數學書籍。在過去的20年中,他開發了「深度數學」、「創意思考力數學」等多種數學教材。此次「數學知識八達通」的編製,更從企畫到開發一手包辦、全程參與。崔淳美畢業於忠南大學。於企劃、開發兒童應用數學方面有10年經驗。參與的企劃有「深度數學」、「徹底驗算」及「創意思考力數學」等。沈珍京畢業於建國大學。於企劃、開發兒童應用數學方面有10年經驗。參與的企劃有「老師精選的數學書」、「深度思考力數學」、「立方體數學」、「觀念教科書」與「 數學研究生」等。編者簡介姜文奉畢業於首爾大學校 教育學院 數學教育學博士為韓國教育開發院的研究員,現任京仁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系教授。著作有「理解小學數學教育」及「理解小學數學的學習指導」等,譯作有「數學教育的哲學」及「數學史概說」等。羅丙昭畢業於首爾大學校 教育學院 數學教育科首爾大學校 教育研究所教育學碩士建國大學校 研究所 教育學博士曾擔任教科書及教育課程的審議委員,現為春川教育大學教授。著作有「小學數學教育」、「培養數學」、「可以培育出英才的數學手冊」及「利用謎題的創意延伸」等。繪者簡介Sampak由一群實力派的插畫家所組成的專業團隊。完成的作品有《小學教科書單字的祕密全10卷》譯者簡介楊小莎自由譯者國立大學廣電系畢業 韓文輔系一個喜歡悠游於文字創作的射手座女生。
溫柔數學史:從古埃及到超級電腦
數學的故事延伸了好幾千年。它歷久而彌新,最早可以追溯到字母發明時期,而至今天,新的篇章還不斷加入。數學從何而來?誰想出那些代數符號的?為什麼要用那些符號?π背後的故事是什麼?負數呢?公制單位呢?二次方程式呢?三角函數呢?在本書中有25篇獨立的素描,用輕鬆易讀的文筆,向教師、學生與任何對數學概念發展有興趣的人們回答這些問題。書後「思考與討論」包含每篇素描的習題與專題,幫助讀者加深對主題的瞭解,並且讓讀者看出這個主題在更寬廣的歷史長河中扮演何種角色。在25篇故事之前,則是一段數學簡史,鳥瞰整個數學史的全景,帶您認識形塑今日數學面貌的重要人、事、物。而在每篇素描之後的「延伸閱讀」,讓想要更深入瞭解本篇主題的讀者有個很好的起始點。【本書特色】◎2007年美國數學協會貝肯巴赫讀物獎(Beckenbach Book Prize)◎2007年美國數學協會最受歡迎十大好書首選◎亞馬遜網路書店五顆星書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推薦翻譯
誰的頭上亮了燈泡?看故事,玩數學
學數學不是只有認識數字或加減乘除喔!裡頭還有許多精彩的故事、迷人的數學明星、讓生活更有趣的小訣竅。這 本書就是要告訴你:數學超好玩! 「我是一個說謊的人」,請問這句話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一間每天都客滿的旅館,為什麼也永遠有空房呢? 誰是第一個測出金字塔高度的人? 「兔子數列」到底是什麼數列啊? 兩千多年前的人,要如何測量出地球的「腰圍」?數學其實不難也不無聊!透過這 些奇妙有趣的問題,讓你邊聽故事、邊玩數學喔!小朋友是不是常常在卡通裡看見,想出好點子的人頭上就會亮個燈泡? 本書就是想和大家分享,在數學上,誰的頭上曾經亮了燈泡,並藉由這些有趣的發現,進而啟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點亮孩子們腦中的創意燈泡!這是一本平易近人、豐富有趣,並完全有別於教科書的數學書籍,可以讓您與孩子輕鬆地認識數學史上的重要發現;在精彩的故事中習得 數學概念;在日常生活裡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相信您與孩子一定能從中得到愉快的閱讀以及學習經驗!得 獎 紀 錄‧第四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少年組特別推薦獎第1名) ‧新聞局第30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科學類)
數之起源
一部距今2193年的漢代竹簡,成書年代早早超越《九章算術》,它是中國數學史上迄今所知的最早數學文本─《筭數書》。 《筭數書》,這一部漢代竹簡書於1983年底到隔年初,連同陪葬的其他七冊竹簡,在中國湖北張家山第247號墓出土。它是中國數學史上迄今所知的最早數學文本,距離今(2006)年最少已有2193年的歷史了。過去,《九章算術》一向被視為中國現傳最古老的算學經典。不過,儘管它的部份內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紀甚至更早時期,但是,目前倖存的最早文本,卻只是南宋刻本,時間大約公元1213年或稍後,因此,真正『原典』(classical)的中國數學文本,非《筭數書》莫屬! 本書憑藉第一手文本──《筭數書》,透過它『踏實』的歷史敘事,以及它『不經意地』留下的先秦算學『論證』,除分享二千多年前中國人的數學智慧,再掌握其數學的內容及其脈絡,進一步思考算學與中國秦漢文明之間的關聯,釐清算學與文化(在歷史的脈絡中)的錯綜複雜關係。其撰寫目的有二:首先,提供一個簡易的說明,幫助讀者『貼近』兩千多年前的中國西漢初年的算簡,從容地分享這一部世界數學史的珍貴文本;其次,以『在地』(in context)的觀點,來還原一個有趣的數學故事,並期待它進一步成為瞭解中國漢朝文化的憑藉。
緊黎曼曲面引論(精)
本書主要討論緊黎曼(曲)面,但對非緊的黎曼面也有初步介紹,緊黎曼面的重要性是由於它們是緊複流形中最簡單的例子。緊複流行是近代數學的一個主要研究對象。無論在代數幾何、自守函數論,或微分幾何中,緊複流形都佔有重要的地位。同時,緊複流形理論中的技巧和想法,對多複變函數論也有重大的影響。所以,本書可以看作代數學很多方面的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