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1107_為什麼要說對不起(王宏哲
1106_2026手帳年曆

熱賣排行榜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動物原鄉

顏重威  著
晨星 出版
2002/05/09 出版

野地生態的豐富之旅 走訪青海湖鳥島、內蒙烏梁素海、蒙古大草原、關中平原的黃河灘地、金門慈湖、台南七股,介紹擁有豐富鳥況的開闊自然野地生態;深入山區荒野,探訪四川成都的熊貓、三官廟的深山鳥況、西雙版納地區熱帶雨林景觀。 & 珍稀野生動物大探尋 深入自然保護區,捕捉珍奇動物的身影,有鄱陽湖的白鶴、鹽城的丹頂鶴、草海的黑頸鶴、陜西的朱環、七股的黑面琵鷺;作者更深入了四川山區,探尋人見人愛的熊貓。 & 人與自然共存的大智慧 在進入自然保護區進行生態觀察的同時,作者也提出了人與自然的依從關係。在陜西花石村山溝農家生活、江南周莊水巷的介紹裡,更傳達出人類與山共居、與水為鄰的大智慧。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基因科技

時報文化 出版
2002/02/04 出版

《美麗新世界的誘惑──基因科技與人文的對話》是國科會人文處、中研院社科所及時報文教基金會繼「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基因科技的人文議題」之後,再度針對 「幹細胞研究」、「基因與生物科技產品研發」、「複製人」、「基因檢驗」四大議題,邀請國內生物科技界的科學家、醫學生命倫理方面的人文學者、基因安全管 制及智慧財財產權方面的法律專家所規劃的系列演講,並將演講內容集結成冊。人類應用科學與科技創造更美好的生存環境,但科技的無線發展也成為人類帶來不可 預知的隱憂,美麗新世界一書強調的,不是科學的進步,而是...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與自然相遇的人

范欽慧  著
晨星 出版
2001/11/26 出版

採集大自然心聲,素描土地人與大自然互動的故事 與大自然接觸,就像是開啟心中的一扇窗,引領人進入生命最美麗的綠野 土地人與大自然的美麗邂逅,動人的故事便一篇一篇的紀錄下來…… 在過去一年的時間中,作者採訪了超過兩百位的動植物學家、生態學家、教育文化工作者,並走遍山林,蒐集了各種蟲鳴鳥叫聲。 本書將作者的「自然筆記」編成兩部分:「大地足跡」、「俯仰綠野的人」,介紹了作者所接觸的自然人、事、物。 「大地足跡」,寫出了人與自然的互動中所得到一些啟示與動人小故事。 「俯仰綠野的人」介紹了沈振中、珍古德、廖東坤……等十二位在綠野山林與大自然生態親密接觸的人,藉由他們故事,領悟一種生命最美麗的綠野!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自然觀察

植原彰  著
稻田 出版
2001/09/14 出版
9 特價20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生物科技大商機

嚴麗娟  著
聯經 出版
2001/05/15 出版

無庸置疑的,生物科技對人類日常生活帶來了重大的影響。Genetech、Immunex、Amgen和Biogen等公司掌握了科技和智慧的關鍵,他們將藉此控制人類基因的命運,帶領科學邁向新療法的另一個高峰。本書作者熟悉生技產業,並記述了已臻成熟的生物科技。從1970年代,生物科技歷史的萌芽期,直到目前各種創新療法與日俱增的蓬勃期,書中生動描述了生技產業的發展,包括產品開發、新穎的業務模式、關鍵性的實驗,以及這些要素要如何一步一步引領生物科技邁進市場。未來生物科技將會因此延伸到更廣闊的範疇。現在我們看到了生技產業即將實踐最初的承諾,為世界帶來改變。本書經由詳實的記載和第一手的訪問,描繪出生技產業背後的動力;同時,本書揭露了科學和利潤之間微妙的關係,透過故事和內行人的洞察力,在科學、管理及金融等各個層面,為投資人、企業家及對生物科技有興趣的讀者探討能夠孳生高額利潤的管理技巧,說明成功的生技公司所應具備的條件。在生技產業大有可為,卻又風險處處之際,幫助讀者們了解這門產業,並從中獲利。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生死科學

成和平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1/04/01 出版

生死學之研究可以解開生命的謎題,使人們找回內心的安定。研究生死的相關問題,不僅是醫師們在專業上必須重視的課題,一般社會人士也應有所認知。生與死的探討,將成為二十一世紀世界性的風潮與焦點。  這是一本談論生死奧祕的入門書,以淺顯易懂的詞句,闡述生死與科學之間的關連,沒有專業背景的人一樣可以輕鬆閱讀。  本書以宏觀科學的角度,詳細分析生死的奧祕,並提出整合性理論,乃當今最接近生死真相的鉅著。書中羅列醫學、大腦科學、宇宙科學、物理學、生命科學、心理學、太空生物學、超心理學、靈魂現象研究等九大系統與生死相關的最新資料,內容翔實,立論中肯,為生死學教育開創了一條嶄新道路,也提供給徬徨空虛的人們一帖清新踏實的妙方。

9 特價17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醫護.生物化學

翟建富  著 、張絲珍  著
五南 出版
2000/11/30 出版

本書內容涵蓋了傳統生化(醣類、脂類、蛋白質、能量及代謝);分子生物學以及現代生化學在臨床上的應用等。本書的另一特色是將理論與臨床應用結合在一起,讀後將有學以致用的效果。此外本書撰寫,文字望求簡潔,並輔以充份的圖解說明,以收事半功倍之效。緒論中各章節回顧了生化學的過去、現在與將來,並闡釋出現代生化學為臨床醫學發展的基礎,對初學者定有莫大的啟發作用。

特價5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惡魔的科學

新雨 出版
2000/03/15 出版

複製是惡魔的科學?  複製羊「桃莉」的誕生,不僅是生化科技中最具衝擊性的發展,也引發是人對複製人的疑懼。其實,生化科技應用範圍極廣,涵蓋了醫療、醫藥、器官、糧食、畜產、能源、環境及電腦等。  本書作者輕部征夫教授為研究生化科技的先趨,透過他權威且平易的解說,你將對此改變人類未來的尖端科學有另一番見識。 作者簡介  輕部征夫,東京工大研究所工程學研究博士。專攻生物工程學、生物電子工程學,尤其在生化感應器、生物元件的研發上聞名全球。曾得到市村學術貢獻獎、法國政府教育有功獎、竹田科學獎等。現任文部省(教育部)學術審議繪生化科學部專門委員。 譯者簡介  宋昭儀,畢業於輔大日文系、東吳日文研究所,曾任日本文摘企劃編輯、電子時報研究員,目前從事專職翻譯的工作。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你能懂-生命複製

吳宗正  著 、何文榮  著
大塊 出版
1998/09/07 出版

本書由國內專家-東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暨生物技術研究所副教授吳宗正博士和明日工作室的資深主編何文榮共同執筆。兩位作者以複製羊桃莉為起始,以生動活潑的方式配合有趣的插圖,說明生物複製的基本原理,以及基因工程在生物科技上造成的突破。 「你能懂」系列一向標榜「2小時掌握一個知性主題」,本書秉持原始精神,用最淺顯的文字和最容易理解的說明方法,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瞭解如:細胞核、基因的運作,何謂DNA指紋與染色體比對,生命密碼的解讀,並且站在這個基礎上,共同思考人類的未來和生命的真義。

9 特價13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第二個命運

大塊 出版
1998/06/01 出版

基因決定一切  一如雪花對自己的形狀無從置喙,我們天生也有體型、膚色和髮色的限制。雖然我們花了無數的金錢、時間和心神,想要依目前文化流行的理想改造它們,卻只見它們恢復天生的模樣。我們努力改造體型,但是大部份的人都失敗。我們依然會以原來的方式飲食,也會維持幼時甚至再子宮時那般的運動量。科學家發現,這一切的原因是在於體重受到基因的影響更勝於一切。  實驗已經證實,有某種形式基因的老鼠縱使幾乎不給食物,也依然會長胖。人類也有與老鼠幾乎相同的肥胖基因,有些人較難控制體重,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意志較弱或者吃的太多,而是因為他們的基因限制設的較高。  人年老之後,身體機能的衰退到底會有多快,也是由基因控制,科學家最近已經能夠以基因工程控制較低等動物的壽命,可以延長一倍甚至於五倍之多。 作者簡介  狄恩.哈默,在美國國家防癌學會生化實驗室從事研究,帶領該研究室的「基因結構與機制」研究小組。

9 特價22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物種起源

達爾文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1998/01/01 出版

物種起源及變異  關於物種起源,完全可以想像得到的是,一位博物學家如果對生物的相互親緣關係、胚胎關係、地理分布、地質演替以及其他這類事實加以思考,那麼他大概會得出下列結論:物種不是被獨立創造出來的,而和變種一樣,是從其他物種傳下來的。儘管如此,這樣一個結論即使很有根據,還不能令人滿意,除非我們能夠闡明這個世界的無數物種怎樣發生了變異,以獲得應該引起我們讚嘆的如此完善的構造和相互適應性。  博物學者們接連不斷地把變異的唯一可能原因歸諸於外界條件,如氣候、食物等。從某一狹義來說,正如以後即將討論到的,這種說法可能是正確的;但是,譬如說,要把啄木鳥的構造、它的腳、尾,如此令人讚嘆地適應於捉取樹皮下的昆蟲,也僅僅歸因於外界條件,則是十分荒謬的。在檞寄生的場合下,它從某幾種樹木吸取營養,它的種子必須由某幾種鳥傳播,而且它是雌雄異花,絕對需要某幾種昆蟲的幫助才能完成異花授粉,那麼,要用外界條件、習性、或植物本身的意志的作用,來說明這種寄生生物的構造以及它和幾種不同生物的關係,也同樣是十分荒 作者簡介  查爾斯達爾文,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他從小即熱衷蒐集植物、昆蟲標本,19歲按照父親意願進了劍橋大學。並於1838年創立了自然選擇的理論。  葉篤莊,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農實科畢業。曾任華北農科學研究所編譯委員會主任。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生命的暗號

村上和雄  著
佳言 出版
1997/12/16 出版
9 特價1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遺傳學

Steve Jones  著
立緒 出版
1996/09/01 出版

遺傳學  遺傳學是一門極新的科學,它開始於一百多年前,孟德爾的遺傳學說曾被用來做為優生學及種族主義的藉口,最近遺傳學呈爆炸性發展。在本世紀結束之前,科學可望訂出人類所有的三十億個DNA密碼。  遺傳學入門從孟德爾學說一直介紹到最近的人類基因圖計劃及先天性疾病的治療。藉助Borin Van Loon精彩的漫畫,本書說明DNA是如何發現的以及一些基因不顧宿主的自私行為。現代沒有人能忽視遺傳學的發展,不管喜不喜歡,許多人必須做與遺傳學有關的道德決定。  Steve Jones是倫敦大學學院遺傳學教授。1991年他在BBC廣播電台Reith講座發表「基因語言」的系列演講,受到極高的評價。 作者簡介  Steve Jones  倫敦大學學院遺傳學教授,多年來,致力研究蝸牛、蛞蝓和昆蟲的遺傳和演化。曾在BBC廣播電台Reith講座發表「基因語言」的系列演講。

9 特價17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環境生物學

都留信也  著
科技圖書 出版
1995/02/01 出版
9 特價22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鹽是天然的醫生

西英司郎  著
大展 出版
1994/05/01 出版
9 特價12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趣味生理問題

書泉 出版
1993/01/01 出版
9 特價27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微生物學

戴佛香  著 、繳新生  著
五南 出版
1992/07/10 出版

微生物學  全書分二十九章,為適合現代醫事專校之需要,

95 特價3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生物化學

沈同編著  著 、王鏡岩編著  著
科技圖書 出版
1991/09/01 出版
9 特價40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恐龍生態圖鑑

京甫 出版
1991/08/01 出版
9 特價14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漫談優生學

朱嘉銘  著
科技圖書 出版
1990/07/01 出版
9 特價9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微生物學 (上)

戴佛香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1981/03/01 出版

本書取材實用,立論精確,文筆通順,譯名謹嚴,圖表清晰,以致病微生物為研究對象,最適於大學醫學院各系課程之需及臨床醫師日常參考之用。全書分上下二冊,上冊為總論,下冊為各論,每冊均附有英索引,專攻查考。 & 總論分九章,敘述微生物世界,微生物學之起源,研究技術,細菌之形態、構造、生長、代謝、遺傳、分類、寄生物與宿主之相互關係,及人類對傳染病之防禦機轉等。 & 各類分三章,分節介紹: (一)致病菌,包括十八個重要種屬;(二)黴菌,主要敘述致病黴菌之性質、分類及其所引起之疾病;(三)最後一章為病毒,介紹各種重要病毒之實際問題為主,先簡述一般實驗診斷,再討論各種主要之DNA及RNA病毒,至於尚未納入分類之病毒,如肝炎病毒、慢性傳染病毒及腫瘤病毒,則列為其他病毒類而討論之。

79 特價300
立即代訂
下次再買
頁數13/13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