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醫學院院史正編(精裝)
本書共有平裝本($550元)、精裝本($650元)2種版本。 本書以深入淺出的筆調,介紹自清末發軔的中國軍醫養成教育開始,歷經滿清王朝、北洋軍閥政府、南京國民政府、八年抗日戰爭等時期的軍事醫學發展與軍醫 貢獻;並詳述抗戰結束後整合軍醫機構創設國防醫學院,於國共內戰晚期由上海輾轉遷移至臺灣,在水源地院區紮根立足五十年的經營歷程,以及晚近遷建內湖院區 開創新格局的願景。仔細品讀內容各篇章,讀者將對國軍軍醫成長脈絡的演進、軍事醫學體系在臺灣醫學史的地位,了然於胸。
醫學之書
繼《數學之書》、《物理之書》之後, 「史上最強系列」再推出人類醫學史的重大事件類百科! 科普界全能鬼才皮寇弗全新力作 250則趣味故事+詳解醫學歷史+精采圖片 從閱讀中學習的醫學百科 一本圖文並茂的醫學百科.一本博古通今的醫學歷史 一本趣味橫生的醫學故事.一本條理分明的醫學資料庫 關於醫學世界裡最重要、最有趣的故事盡在其中 依我個人的看法,生物有其極限,組織與細胞各有其功能, 但醫學能夠不停的從中發掘出奇蹟,這讓我們懷抱著希望: 蹂躪人類健康的恐怖疾病,有一天大部分終將成為歷史。 ─皮寇弗 第一次眼睛手術是什麼時候執行的?水蛭療法真的有用嗎?冷凍起來的人將來有可能復活嗎? 這些只是這本充滿美麗圖片的書中,幾個讓人深思的問題而已。讓全能科普鬼才皮寇弗帶領你一起探索壯闊的醫學歷史之旅,從一萬年前到現代醫療史中250個最有趣的里程碑,在這趟時間之旅中包含了各式各樣奇特有趣、不可思議的事件,例如從史前時代的環鋸術,到現代以古柯鹼進行局部麻醉,讓我們從中獲得更多的醫學知識。書中也介紹了許多對於醫學有深遠影響的思想家,包括歐洲文藝復興時代最著名的法國醫生帕黑、心理分析的先驅奧地利醫生佛洛伊德等。 本書以年代安排,每個條目由簡短的摘要組成,同時還附上一兩張絕佳的彩色圖片。在每一頁底下的「圖說」與「參照條目」中,還可以獲得更深入的資料來源。 本書特色 1.豐富條目:250項醫學史上重大里程碑一次收錄。 2.編年百科:條目依年代排序,清楚掌握醫學發展演變。相關條目隨頁交叉索引,知識脈絡立體化。 3.濃縮文字:每篇700字左右,快速閱讀、吸收重要醫學觀念和大師理論。 4.精美插圖:每項條目均搭配精華全彩圖片,幫助記憶,刺激想像力。 5.理想收藏:全彩印刷、圖片精美、收藏度高,是醫學愛好者必備最理想的醫學百科。 &
好命的女人懂得愛自己:陪她迎接青春期、懷孕、生產、更年期
這是一本全方位想成為好命女人都要懂的保健書。妳究竟要以什麼樣的態度,來迎接青春期的朝氣、掌握懷孕時的魅力、預防及改善更年期的不適,做個終身擁有快 樂心境的幸福女人。透過具有醫務相關背景的柔性女子施艾慧,及專業護理人員們,以如與妳(你)對話般輕鬆口吻描述著,讀來不費功夫,除了妳自己閱讀外,也 可以讓男性的你從中了解心愛的她一舉一動、一顰一笑正表達著什麼情話呢? ★全方位關照女性自青春期、懷孕、生產、更年期將會遇到的身心不適症狀。 ★難以啟齒的親密關係、婆媳好關係,讓你成為好丈夫,不再成為夾心餅乾。 ★掌握最新詳實的產假、陪產假、各縣市生育津貼申請方式。 ★提供育兒妙招,婦幼館、親子館一覽表,夫妻陪同孩子盡情玩樂。 ★國內第一本兼具女性與男性角度所寫之女性保健書。 ★每個章節末貼心為男性整理簡短重點「疼愛她的貼心方式」,讓你快速瀏覽,從此刻成為能懂她心的好男人。 ★醫護專家審訂推薦 王麗玲(基督復臨安息日會醫療財團法人附設臺安產後護理之家護理長) 周輝政(臺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黃松雄(臺灣海峽兩岸醫事交流協會理事長)
疫警時空:那些糾纏名人的傳染病
人類的歷史,本身就是疾病的歷史,而傳染病正是其中的主角。 禽流感、登革熱、狂犬病、霍亂、瘧疾、SARS……這些令人討厭甚至恐懼的疾病,不僅沒有在11文明社會銷聲匿跡,而且一直與人類如影隨形,還不時地一鳴驚人、一舉奪命。本書將把這些瘟疫一一細細解剖,把牠們的來龍去脈、前世今生探索透澈。 然而,每一場瘟疫的降臨,都不是細菌、病毒之輩一手獨力導演的。天災人禍,人禍天災,誰也離不開誰。瘟疫是在執行人類的罪與罰,前車之鑑則是人類最好的自省材料。歷史上的風雲人物,不論是瘟疫的殉難者,還是瘟疫的抗爭者, 無不講述著一段段驚心動魄、振聾發聵的故事,從中可窺見那些花樣年華是怎樣地傷感消逝,那些壯志雄心是怎樣地灰飛煙滅,那些本該精彩紛呈的人生是如何地黯然落幕,那些殘缺無助的軀體是如何地絕地反擊。一切都是為了讓這遠去的身影繼續發出啟迪的光芒,照亮讀者的心。 本書特色 ★巧妙結合人物與疾病史,生動講述各種驚心動魄、振聾發聵的故事。
醫學統計方法及技術應用
這幾年各國傳統醫學的研究逐漸引起國際上的重視,台灣這幾年在傳統中醫的研究上的質與量也有顯著的進步。然而,對於中醫現代化的這個大目標而言,我們當走的路還遠。國內的醫學研究長久以來都是針對西醫而設計,而中醫的診斷方式與西醫大為迥異,中醫資料的形態也以類別資料為主。所以,我們也必要針對這些以類別資料為主的醫學來設計相應的統計分析方法。本書在於介紹一些實用的統計方法,並且利用免費統計軟體R來分析一些實際的中醫臨床資料。另外,我們也將由三大研究團隊來介紹中醫的學理,現代化儀器的輔助以及中醫研究未來的展望。本書當然也適用於許多臨床醫學的研究分析,可以提供一大部分的統計實用方法。
病患奇談,行醫妙事一籮筐
本書所收錄文章大多是作者在《星洲日報》「天下行醫妙事多」所寫的專欄文章。作者自醫學院畢業已十九年,行醫十幾年,深深感受到行醫的「經驗」遠比學醫的知識來得重要。本書記述了作者看診時,所遇到各式各樣不同社會背景的病人,就醫時所發生的趣事,比如一位有過動症的小男孩,來就醫時,趴在診療桌上擺出了怪異的姿勢問醫生說:「你看我是不是一條蟲?」林林總總行徑怪異的病患,且聽作者娓娓道來。 本書特色&&&& 描述行醫時所遇到各式各樣具有特色性格的病患,內容生動有趣值得閱讀。
人體解剖生理學 速查事典
醫護人員實用夥伴,個人最佳通識讀物! 精密圖解&重點式條列 一目了然,人體構造與機制原理! & 人體構造奧妙且精細,每種系統互相搭配運行,構成我們理所當然的日常活動。本書將針對人體全身系統進行解說,搭配圖解,讓讀者可以迅速了解每個器官與組織的位置、結構與功能。此外,貼心彙整如體溫、脈搏血壓,以及睡眠評估等醫護人員必備的基本知識。 書中條列重點,深入淺出地解讀複雜人體構造。一般讀者可藉此了解自己的身體,亦能方便醫護人員溫習專業知識。 本書特色 人體各大系統,依器官名稱條列說明。 全彩骨骼、肌肉‧器官,精細解剖圖。 特別收錄!體溫、呼吸.....生命徵象判別方式。 附詳細中‧英文索引。
府城醫學史開講
懷抱滿腔熱誠及堅定信仰,多位西方醫師來到十九世紀末的南臺灣。他們帶來的不僅是聖經和西藥,更是臺灣現代醫學的濫觴。十九世紀末葉,當臺灣多數地區的人仍仰賴藥草及部落巫醫解決身體病痛時,臺南府城已開始見識截然不同的診療方式。臺南,是臺灣最初的首府,是政治與社會的中心,也是最早引進西方現代文化的重鎮。一百多年前,諸多西方人士遠渡重洋而來,手捧《聖經》及藥罐子,引進西方醫學,奠定臺灣「白色巨塔」的基石。日本占領臺灣後,日本醫生開始投入臺灣醫學之研究,同時,臺灣的年輕士子亦開始學習西方醫學,或赴日本習醫,甚至遠至美國求學,臺灣現代醫學的自此日益茁壯。朱真一醫師有感於臺灣早期醫學史著作的不足,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遍查資料、走訪相關人士,撰寫成本書,透過馬雅各(Dr. James L. Maxwell)、戴仁壽(Dr. George Gushue-Taylor)、安彼得(Dr. Peter Anderson)等醫療先驅的行誼及事跡,帶領讀者探尋臺灣現代醫學最初的篇章,並釐正坊間臺灣醫學資料的錯誤。作者亦談及歐美醫師對臺灣語言的貢獻,以及他們如何看待一八六○、七○年代南臺灣的族群問題等,讓讀者能從多元的觀點,了解最貼近我們生活的臺灣歷史。
一目了然!用漫畫&圖解讀懂人體構造的奧秘
你知道人出生的時候全身共有幾塊骨頭嗎?長大成人之後全身又只剩幾塊骨頭呢?關於人體的構造和功能,都將在本書中一一說明合理到令人驚訝的骨骼構造、維持生命的臟器運作、主宰身體所有行動的頭腦構造、充滿神秘色彩的生命誕生之謎,人類的身體究竟是如何維持這些複雜的機能呢?而人體的構造又是由哪些東西所組成的呢?在本書當中將以精細的插畫解說人體的構造,並且以漫畫與插圖來講解人體是如何運作的。本書特色◎詳細而專業的文字敘述◎以淺顯易懂的漫畫來講解健康常識◎以人體構造彩色插圖輔助閱讀
健康與社會:華人衛生新史
《健康與社會:華人衛生新史》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祝平一主編,乃華人社會衛生史研究之進階讀物,適於對醫療史或衛生史有興趣的研究生和學者。 《健康與社會:華人衛生新史》以個案研究提出華人衛生史研究的可能徑路,以西方公共衛生體制進入華人社會為主軸,探討這一歷史過程中,台灣、香港與中國衛生觀念與實作之變遷。論題含括西方公衛體制輸入後,華人衛生體制的建立與變遷、衛生的實作和概念、操作衛生體制的物質文化、傳染病的防治、衛生體制如何形塑身體與主體、健康不平等與性別等議題。 本書精采內容含括了討論華人社會衛生史上的公共衛生(Public Health)、近代中國醫院的誕生、19世紀中國通商港埠的衛生狀況、清代的痧症、民國時期的肺結核與衛生餐檯、日治時期臺灣公共衛生、DDT與二次戰後台灣的瘧疾根除、美援下的衛生、民國時期的心理衛生、蘭嶼達悟族的精神醫療變遷與展望、當代中國農村衛生保健典範變遷、中國計畫生育等,皆為一時之重要研究成果。
帝國的醫師:萬巴德與英國熱帶醫學的創建
人稱「熱帶醫學之父」的英國醫師萬巴德,是現代醫學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對象皮病與瘧疾的研究,為昆蟲病媒(insect-vector)概念的建立做出重大貢獻。萬巴德早年曾擔任大清帝國的海關醫官,在打狗任職時與第一位來臺醫療傳教士馬雅各共事,並於廈門完成最重要的研究工作。他隨後與康德黎創辦香港華人西醫書院,是今日香港大學醫學院的前身,孫中山則是該校第一屆畢業生。萬巴德長期擔任英國殖民部的醫學顧問,協助擬訂大英帝國的殖民醫學政策。他創立的倫敦熱帶醫學校是歐美頂尖的醫學研究機構。本書使用大量的原始資料,包括未出版的書信、日記與手稿,詳述萬巴德一生事業,勾勒其時代背景,剖析他的科學成就,是迄今對萬巴德最詳盡、深入的傳記研究。
一本通醫學突破
股市菜鳥運用定法交易獨門功 翻身變股神!股市菜鳥想要翻身在股市致富,只要用對方法,永遠不嫌晚,永遠都不遲!朱家泓就是最好的實例!2009年及2010年他每年從股市獲利逾1倍,2011年雖有歐債危機,他在股市獲利也有4成,同年從期指及選擇權交易則賺更多。其實,在這之前,他曾當了22年的股市菜鳥,在股市賺少賠多、賺多賠更多!57歲那年,他徹底覺悟,從「心」開始,花了1年精通技術分析,花了3年時間克服人性,同時,做到相信技術分析就像信「神」一樣,因而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每年看圖選股賺1倍密技,自此開啟他在股市的致富之門!他的技術分析課,教室往往爆滿,連走道上都排滿座位,擠得水洩不通;有人甚至從美國特地請長假回來上課,有人則每周從台中、桃園坐高鐵來上課;即使是技術分析基礎課程,有人一上他的課就是2遍、3遍,甚至5遍以上,只為了能夠精通他的股市致富之道。他的第一本技術分析基本工具書《抓住飆股 輕鬆賺》,一上市即成為財經暢銷書,迄今已經再版7刷了!在上課學員及《抓住飆股 輕鬆賺》讀者的催促下,而今,他再次無保留地推出技術分析操作進階工具書《抓住線圖 股民變股神》,希望讀者除了學到「技術分析基本功」之外,也能學到他的「定法交易獨門功」及「格遵紀律無我功」,體悟出股票賺錢的道理,邁向股市高手之路。已年過60歲的他堅信,「天助自助」,學習股票沒有年齡限制,沒有性別限制,沒有學歷限制,沒有貧富限制,沒有職業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學。想要擺脫在股市一直賠錢的輪迴、邁向股市致富之路,他的故事及定法交易獨門功,你一定必學必看!
疾病的歷史
什麼是流行病?什麼是造成疾病流行的原因?流行病對於人類社會和文明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人類如何因應流行病所帶來的衝擊?「疾病」是一種客觀存在還是一種文化或社會建構?人類如何看待、詮釋、利用或療癒「疾病」?疾病是人類共同的生物性經驗之一,其存滅與盛衰,和人類社會的發展、文明的變遷,有著緊密而複雜的關係。我們不僅隨時隨地在「感知」,也在「製造」疾病;不僅在「界定」(frame),也在「建構」(construct)疾病。本書所收錄的十三篇論文,企圖以若干個案說明人類看待、認識、詮釋、利用或療癒「疾病」的古今之變,並探索疾病史研究的可能途徑、課題、材料、方法,以及寫作方式。
一生必須知道的醫學故事
醫學相關科系學生必讀醫療相關從業人員必看關心健康的人不能錯過多知道一些醫學故事,您就比別人多懂一些保健常識。有了財富,有了地位,有了學識,你是不是忽略了正確的健康觀念?沒有了健康,人生的一切都將歸零。讓我們一起來翻開這本書,感受醫學的脈搏,聆聽健康的福音吧!
天花之死:根除全球殺手的內幕
天花在人類的每個時代均扮演重要角色,沒有一種疾病這麼令人害怕,也沒有一種疾病有能力殺死成萬上億人,原本天花疫苗的研發,看似人類對於天花有所防衛抵抗,但在1947年,兩個天花病患在紐約被發現後,一切改觀。所有過去關於天花的夢魘重新回到大眾間,而科學家和病理學家們必須徹底除去這項人類的心頭大患,目標是:零。本書特色★ 人類防疫戰爭中最偉大的成就──根除「天花」!★ 一個扣人心弦、鼓舞人心的偉大故事!
心血管生理病理學
世界各國包括臺灣在內,每年都投入相當多的研究經費、專家人力與時間進行心血管疾病相關之研究;然而,不斷推陳出新的醫療儀器與藥物,雖然讓臨床診斷、評估以及治療方法有大幅進展,距離人類能完全克服心臟血管疾病之夢想仍有一段艱辛的前路待行。面臨如此課題,致力於生理學教學與研究,蜚聲國際的心臟血管生理學權威──陳幸一教授認為,必須先對基本之心臟血管生理與病理學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方有足夠能力再論尋求深入預防與治療之道。此書將心臟血管生理系統做了完整的彙整,首先將人體複雜的心臟血管系統依照各個組成器官分門別類介紹,包括心臟、血管、血球等;在各器官中又依照結構、生理、病理等次序深入淺出的說明,全書討論心臟血管正常生理機能與調節,並闡述循環系統病理之產生機轉,有助於醫界人士及大眾了解心臟血管系統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原因。讓讀者得以從最簡明的解析方式汲取複雜艱澀的心血管生理病理概念。
微生物免疫學
本書共分為三個部分,即基礎篇、免疫篇與感染篇。第一部份主要討論微生物的構造功能與生長代謝、消毒與滅菌的基本概念與方法、抗生素使用與抗藥性的傳播。第二部分說明免疫學,它涵蓋著基本概念---「我」與「非我」的不同、「特異」與「非特異」間的界別、「正常」與「異常」的區分;內容則包括免疫系統、過敏反應、自體免疫疾病三個專章。第三部分則是與臨床有關的傳染病,書中按照組織與系統,將常見的微生物感染症分門別類地加以敘述,亦將病原菌化整為零地放在各章中說明(不似一般書籍以微生物為主地描述疾病),其目的除了使同學於再次學習微生物學時仍有新鮮感外,更重要的是期盼能將臨床的實際情景與書本的理論知識相配合。
生物醫學的科學哲學
二十世紀是人類科技突飛猛進的年代,科學上驚人的成就使人類的生活發生劇變,科技快速地滲入我們人類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特別是在生物醫學這個領域,從孟德爾建立遺傳法則開始到華生和克力克共同建構了DNA雙螺旋的結構模型後,短短地幾十年就把遺傳學的研究推向基因工程的新紀元。科學家發展出來複製、基改生物(GMO)、基因治療、幹細胞研究等生物科技,此一生物醫學的發展趨勢肯定會延續於二十一世紀往後的年代。事實上,科學的啟蒙於人類追求個體生存與繁衍後代的過程中,所以科學知識是隨著整體人類文明的而遞嬗而「演化」不已。就此而論,科學是沒有所謂「最後真理」的思想,也就是任何「獨領風騷」多年的科學理論,在當時也都只是「暫時的真」,隨著科學的進展是隨時可能被修正或拋棄,此一科學的本質在當下各級學校的科學教育是幾乎完全被忽視的。因此,作者於討論「何謂科學?」和相關的科學哲學理論之後,提出作者認為最能幫助讀者學習科學、特別是生物醫學、的學習策略:概念構圖(concept mapping)和認知V-圖(epistemological V-diagram)供讀者參考與應用。
醫療倫理諮詢:理論與實務
面對醫病溝通惡化的困境,相關醫療倫理委員會的設立,意味著醫界對於環境變遷的警覺與重視。為了協助醫療倫理觀念的推廣並促成務實行動方案,本書特別引介臨床倫理諮詢等概念與透過實際案例,來累積相關的知識與技能。本書特色:以製作專題的形式分享初步的研究心得與成果,期待對時局有所幫助,也希望進一步集結同好,豐富目前臨床倫理諮詢相關研究的範圍與深度。本書最後提供相關議題的臨床實際案例,供讀者參酌討論,透過理論與實務的探索,希望建立一個具有全球視野,又能兼顧臺灣在地社會情境與歷史文化脈絡的倫理委員會運作模式。
護理研究
本書為護理研究者,提供了明確的定義、正確的執行方法以及成果分析的判斷,是在校生及即將踏入研究領域的護理人員之最佳參考讀本。 現在護理人員被預期是比以前更能將研究過程的完整理解和研究結果應用於病人的評估和照護上,本書寫出引起學生間研究的熱誠,以當代護理科學和理論為基礎,和直接針對的方法,能幫助學生在一個基礎的層面下,熟練評估研究,以及設計和進行研究。本書特色:■ 即使是最複雜的研究概念,都簡化為「實用」格式。■ 討論的組織架構包括了定義、例子、實務應用、重要的評價,和每一個研究概念總論。■ 支持各式學習型態的圖畫、圖表及練習。■ 實證基礎護理實務和流行病學研究的新章節。■ 一個全面性但簡明的評估格式以評值量性和質性的研究報告。 本書採用一種重實效的方法對一個經常恐懼的題目,讓它成為一種無價的資源,在臨床實務上促進學生對研究結果的有效應用。
長期照護概論
第三版《長期照護概論》將呈現全新的面貌,有更豐富的內容及更多精緻的圖例與翔實說明,可以增加讀者的興致而提高學習效果,是護理照護領域的最佳參考書。 本版《長期照護概論》的內容是一本以一種鼓勵讀者將自己貼近本書內文的方式來書寫,符合現代、接近真實生活的運用資源。強調採取同理的態度,焦點放在個案之個別化的需求,來實施促進健康恢復的照顧措施。文中除了凸顯心理社會與身體層面的需要,重視有效溝通與獨立自主能力的發揮,同時強調對文化因素的覺察,以及提供特定年齡層的護理措施。 本書除了豐富完整的內容外,更透過豐富的圖片及詳盡的程序步驟說明,可以讓讀者易於吸收且學習正確的護理技術。此外還包括章節相關的測驗試題,有助於學生自我評值學習成效,並且搭配網路資源,也提供教育者相當豐富的教學資源。 本書適用的範圍涵蓋:長期照護與基本護理學之授課參考教材。適合閱讀的族群包括:在長期照護機構中工作的護理人員、護理助理員,與長期照護及基本護理學相關之專業授課教師及在學學生等,為一本對於從事相關長期照護護理之實際工作中,相當實用且具有參考價值的工具書。
兒科護理學
一本簡潔又解釋清楚的基礎核心教科書,並經過教師、護生及新近護理畢業生的肯定並認可其內容是相當重要的,能有助於你在課業學習及臨床實務上獲取優異的表現。兒科護理學主要是針對學習兒童照護的護生們提供重要的教學主題,書中以有效的學習習慣為起始,著重批判思考的價值,提供有力的架構以達成章節中的學習目標。透過詳細地閱讀此書必可了解: ● 疼痛管理的技能。 ● 一般的生長與發展。 ● 跨文化的觀點。 ● 其他更多的內容……。此外本書有完整的教育學理念貫穿其中,包含清晰的說明、加註重點、章節大綱、問題討論、專有名詞彙編及註解,協助你在課堂及臨床的運用能快速及確實地精通概念。本教科書內容的設置不但以學生的需求為主,同時也可以作為兒科臨床護理人員臨床的輔助學習資源。其內容簡潔且附加註解,解釋重要的概念及描述相當清晰。
心身醫學:基礎照顧手冊
很多常見的醫療問題,都是因為生活型態、情境壓力與心理社會因素而惡化的功能性或慢性疾患,患者必須做些行為改變才能管理或減輕疾患的症狀。心身醫學要求患者積極主動地參與復原與健康維持的過程。生理回饋與臨床心理生理學為心身醫學提供了有力工具,熟習自我調整技巧是維持健康的主要工具。 本書共分成四個部份, 第一部份詳盡的介紹了心身醫學的模式與概念,包括心身醫學、實證醫學、臨床心理生理學與整合醫學、另類醫學與互補醫學、安慰劑效果,及其在生理回饋治療的應用等; 第二部份介紹基本的臨床工具,包括神經回饋、神經治療及腦波圖生理回饋、催眠治療、針灸治療等; 第三部份以常見疾病的應用為主,包括頭痛、氣喘、冠狀動脈疾病、新陳代謝症候群等疾病; 第四部份則介紹心身醫學教育中的各個層面。 本書內容豐富詳盡,深入淺出,非常適合學生及專業人士進修閱讀之用。
奇妙的嗅覺與費洛蒙
嗅覺為動物最奇妙的感官之一,不同的氣味具有不同吸引力,而且會影響情緒、工作、好惡,甚至與性慾、疾病有關。 但最奇妙的還是「費洛蒙」,這是動物經由嗅覺的「神秘聯繫方式」。研究者發現,雌蛾的費洛蒙可以飄過千山萬水,吸引數公里外的雄蛾前來交配;母豬一聞到「豬哥涎」,立刻、僵立的準備交配姿勢。就人類而言,費洛蒙也是人際吸引力的要件之一,最明顯的是新生兒可以很自然地找到母親的乳頭吸吮,媽媽也能憑氣味找出親生兒。其他在異性與同性間的吸引力就更不用說了。 人類費洛蒙的來源包括身上的有毛部位、腋下、胸部、生殖器及其附近、腳部等,通常都依作用之不同,分為釋放體、引體、調節體與訊號體等四種,各有不同妙效。譬如有人在催收帳單上噴令人厭惡的費洛蒙,竟然可提高繳款率等。 多數費洛蒙都無味、無形,攜帶著個人的重要訊息,二十四小時在空中飄盪,一旦找到目標,便不知不覺地將訊號傳遞出去;這就是我們對周遭所有的人,包括鄰居、摯友、同事,甚至是公車上鄰座的乘客,都讓人沒來由地覺得容易親近或厭惡的原因;熱戀中人更是隨時都聞得到對方的氣味,一刻也不想分開。因為費落蒙訊息主要是在鼻子內交換,無聲、無味,而不像其他感官的運作那麼光明正大,其力量不可小覷。 現在已經有很多費洛蒙商品,宣稱只要噴一下,就能讓你喜歡的對象意亂情迷,甚至成為萬人迷。至於實情如何?有何禁忌?請看本書。
洗手戰疫
一八四七年,進入維也納總醫院生產的婦女,平均每六人就有一人死於產褥熱。在細菌和消毒觀念尚未形成的時代,惡露受阻、乳汁轉移、空氣中盤旋惡氣等今日看來匪夷所思的想法,卻是醫界當時公認的病因。一旦染上此急症,幾乎等同於宣告死亡。 一位來自匈牙利的醫師史模懷斯(1818-1865),解開了產褥熱肆虐之謎,發現醫生救命的雙手,同時也將屍體和病人傷口的感染物質,帶到下一位健康產婦身上,成了致命殺手。但只要一個簡單的洗手消毒動作,就能預防悲劇發生。 術前洗手這個重大發現,一提出就遭到強力駁斥;一個輕而易舉的小動作,竟然面臨醫護人員固執抵抗,甚至引爆維也納醫界的新舊對立。多少產婦無謂犧牲,原本可以及早制止……。 史模懷斯懷抱理想卻屈辱而終,最後死於精神病院。這段幾乎被人遺忘的生平,一直困惑著今日耶魯大學外科臨床教授許爾文‧努蘭(Sherwin B. Nuland),他正是《死亡的臉》、《生命的臉》、《器官神話》作者。從二十一世紀外科醫生的角度,怎麼看待史模懷斯的一生?史模懷斯所面臨的困境,到底是來自醫院人員的官僚惡習、白色巨塔內的黑暗鬥爭、醫生專業的傲慢,還是某些個人性格的缺陷使然? 對努蘭而言,史模懷斯一連串關鍵的錯誤決定,不但阻礙了個人事業邁向成功,也辜負了醫界對他使命的殷殷企盼……。
醫學是什麼
是一本介紹醫學歷史、醫學倫理,以及從事醫業者必須具備哪些學問,和醫業的各細分工,例如醫師、藥師、護理師、醫檢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專家等的書藉。對希望未來有志從事造福病人這個行業的青年才俊,是一本重要的參考書。而對剛進入醫學院或公衛學院的學生,本書是一本知己知彼的重要進階書藉。此外對醫學系學生末來選擇細分科亦有很大的幫忙。而對一般大眾,則是一窺醫學堂奧最實用完整的一本書。 除了專業的介紹,《醫學是什麼》也談到醫學與其他非醫學領域的關係,例如文學、美學、音樂、法律及犯罪偵查等。 過去有許多介紹醫學的書籍,《醫學是什麼》與眾不同的是,它涵藝的範圍最廣、最完整,讓讀者在讀完此書後,對服務病人、照顧社會大眾健康的行業,很快就有充分的瞭解。
十年健保回顧:地區醫院民眾求醫行為
本所於2UU3年八月一日正式獨立.成為台北盤學人學第--個人文科學研究機構,也是令台灣第一個正式從人文角度來觀察醫學現象的跨領域學術單位。 醫學人文無疑已足醫學的重要課題。它反映了社會的變化與需求。而醫學不只是純醫療,純自然科學的研究:小只是個人健康衛生,也是社會的、民族的健康問題;不只是肉體的範疇,還有關於心靈與精神:不只是技術機械觀點,它還能/應是美學、藝術。當我們打開這扇窗後,發現醫學不只是自然科學,醫學還能更豐富,更廣泛。基於觀照杜會與關懷工業文明侵襲下大眾的心理健康,弘智將致力於推出[大眾社會學叢書](白張家銘博士主編)與 [心理學與諮商叢書](由余伯泉博士與洪莉竹博士主編),前者包括《五種身體》、《社會的麥當勞化》、《認識迪士尼》、《國際全業與社會》、《網際網路與社會》、《立法者與詮釋者》、《社會人類學》、《消費文化與現代性》、《恐怖主義文化》、《血拼經驗》等等,後者包括《人際關係》、《認知心理學》、《身體意象》、《照護心理學》、《諮商概論》、《老化與心理健康》、《認知治療法概論》、《婚姻治療法概論》、《醫師的諮商技巧》、《教師的諮商技巧》、《社工實務的諮商技巧》、《安寧照護的諮商技巧》、《家族治療法概論》等等。
中國瘟疫史
中國人常自詡「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姑不論是否中國人自卑自大的自我陶醉或虛張聲勢的「司公嚇死鬼」,但觀之近年中國蓄意擴張軍備、非理性的民族情緒抬頭、盲流亂竄、非法移民偷渡猖獗、跨國犯罪……確然已帶給全世界各國莫大的精神威脅。中國瘟神之疑慮,如影隨形。果然,2002年底從中國爆發的SARS風暴,宣告最新一波的「華禍」來了!源自廣東佛山的新型肺炎,經由香港擴散全球,短短數月內,波及五大洲、三十一個國家。不僅東南亞的新加坡、越南、台灣,連北美加拿大的溫哥華都淪為嚴重疫區。而中國本身的香港、北京更災情慘重,幾近封城。據WHO統計(2003.6.2),全球SARS通報總病例數8379件(中國6075例,台灣679例),死亡病例數770人(中國616人,台灣81人)。 中國的社會風土本是惡性傳染病的大溫床,而從中國輸出傳染病毒,向來也有「輝煌」的歷史記錄。此波新型肺炎SARS,雖有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非典型肺炎等種種病稱,實則它是標準典型的「中國肺炎」,僅知其病原體是一種感染力超強的新型冠狀病毒,應和中國南方民眾嗜食野生動物有關聯。
亞細亞的新身體:性別、醫療與近代台灣
一百多年前,當近代醫學及其一切相關體制登陸台灣時,台灣的人民與婦女,沒有多少與之協商的機會,因為那是帝國勢力下的傳道醫學,或根本是殖民醫學本身。在沒有真正的協商下,缺席、被動或不參與「醫療的近代台灣」大事業,也算是種反抗吧。到了一百多年後的今天,當近代醫學要重新書寫它的進步史時,已是解嚴後的台灣。台灣當代的婦女、性別研究者、女性主義者、S T S 行動者等,這次卻不能缺席或被動。就如Haraway的機器動物人Cyborg─那跨越、流動在技術、醫學、身體、性別之間的複合有機體,我們需要主動挑戰,進行跨越公、私領域的大協商,並經營前近代、近代、還有近代之後三者間的對話。我們真的需要突破;台灣婦女,還有旁邊新近也被纏繞的台灣男人,真需要從一片片近代醫療所纏繞的技術之繭中,破繭而出。幸運話,曾經纏繞身體的技術之繭,在未來反而可以化為機器動物人自由飛翔的技術羽翼。
再生醫學圖解
「再生醫療」的相關研究目前已積極地走向實用化的階段,它是利用人體的再生能力來治療身體因生病或受傷喪失的器官機能。雖然現今仍有諸多課題尚待釐清,但在卓越的技術發展之下,許多的研究領域已接近臨床應用的階段,成果指日可待。它之所以能有今日的發展,主要原因是現代醫療技術早已捉襟見肘,無法再救助多數人的性命。本書試著透過對多家企業所進行的採訪來探討並檢視再生醫療目前所面臨的課題、必要性以及進入實用階段的可能性。然而,再生醫療發展的過程中,也迫使了我們必須對面與跨越整個社會機制及對生命意識出現改變等等的重重現實阻礙。所以在推動再生醫療之際,就必須同時兼顧必要的倫理、法律、制度、把關底限等條件的整合。總而言之,對於再生醫療的未來除了寄予無止盡的期待之外,新的技術革命勢必將帶動整個再生醫療事業蓬勃發展。希望本書能為對先端醫療動向有興趣的讀者供做參考之用。
護理生命教育:關懷取向
生命教育至少具有五種取向:倫理教育、生死教育、宗教教育、生涯教育、健康教育,《護理生命教育—關懷取向》一書,即是結合關懷倫理學及生死教育的專業生命教育著述。作者以應用哲學學者身分,長期與護理學進行知性對話。全書包含六篇文章,圍繞著應用哲學意義下的關懷倫理學與科學哲學加以發揮,希望彰顯護理科學的人文關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