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1107_為什麼要說對不起(王宏哲
1106_2026手帳年曆

熱賣排行榜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運動障礙的物理治療評估策略

楓葉社文化 出版
2022/05/04 出版

~物理治療師臨床信心大增的思考診斷祕笈~ ★日本亞馬遜物理治療叢書銷售冠軍 ★超過100個5星至高好評 ★日本知名物理治療教授工藤慎太郎為首,10位專業治療師及復健科醫師傾囊相授臨床診斷思考分析 【各章重點】 ①&& &記載全身上下基本構造(解剖學)與機能(運動學)相關內容。 ②&& &列出主要在臨床常見症狀,進一步針對患者的主訴症狀分析。 ③&& &【step1】記載什麼情況下會施加機械應力,並對照患者的問診結果來確認。 ④&& &【step2】說明產生疼痛組織的解剖學構造、機能、觸診及檢查方法。 ⑤&& &【step3】若前述檢查呈陽性,推斷後續必要的檢查測量、運動治療又為何。 《運動障礙的物理治療評估策略》是由十位日本物理治療專業人士編篡,全面性從病患敘述疼痛、觸診、再到判斷病症等一系列診斷思考過程總輯,各章節首先介紹基本構造及機能性,再提供相關常見病症及對應疼痛測試,層層遞進已達到正確判定疼痛原因,再提供治療方針及要點。 本書為一本新手可以成為面臨臨床實務的思考指南,也能夠作為專業物理治療師彙整歷年實務中所遇到的種種判定,重新統整及整理實物治療脈絡。 本書特色 ◎動作╳解剖學╳運動學:3步驟分析「怎麼動會痛」、「哪裡疼痛」、「為何疼痛」 ◎96組誘發疼痛測試:身體部位「檢查」、「判斷」、「機能分析」、「注意要點」搭配超過500張診斷實務、解剖圖與疼痛策略分析樹狀圖,一目瞭然 ◎【肩】、【肘、【脊椎】、【足】等從首到足部共24組物理治療診斷思考完整分析,搭配樹狀流程圖表,可針對最大可能誘因查閱治療關鍵 ◎右肩旋轉肌袖斷裂、媽媽手等 7大部位病例觸診判定與【學到賺到!】思考提示 專業推薦 凃俐雯|超越復健診所副院長 陳姿逸|啾c物理治療師 蔡孟婷|物理治療師、手護健康運動中心負責人 &

79 特價71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消化好,活得好

南門書局 出版
2022/04/30 出版

吃好、常動、多按摩,提升消化力,活出人生健康態度!怎樣吃粗糧能打造「金剛不壞」腸胃?為什麼胃不舒服,是喝粥幫了倒忙?一定要做胃腸道檢查嗎?無屁或臭屁多,表示什麼?「三高」和消化也有關係?慢性胃炎、便祕和大腸激躁症如何調養?你知道什麼是消化力嗎?哪些情況警示消化力變弱了?消化出現問題,身體會發出哪些訊號?哪些疾病和消化有關係?怎樣才能提高身體的消化力?別著急,在本書中你都將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癌症會消失:從發現到治癒的九大醫療關鍵

陳立川  著
柿子文化 出版
2022/04/21 出版

不做正統醫療的癌症病人, 存活時間竟然比有做的人長4倍!? 毒理學博士給你最有希望的重生對策! 癌症不可怕,做錯選擇才糟糕! 集結全球高治癒率疾病療法, 關心健康的人都該閱讀的救命啟示! & 研究報告指出: 腫瘤醫師若得到癌症,他們也不想接受手術、化療、放療…… 於是,毒理學博士勇敢揭開癌症醫療的真相,提出最有希望治好你的重生對策! & 專精於癌症預防與另類療法的毒理學博士──陳立川,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癌症中心從事五年研究後,轉而研究另類癌症療法,他曾編輯發行關於整合醫學及另類醫學的英文雜誌《整合健康與自癒》,並任教於美國華府首都整合醫學大學。如今,他融合許多證實有效、高治癒率的輔助醫學、另類療法、傳統醫療、自然療法和整合醫學等,帶領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救命方法! & 不承認失敗又隱瞞真相的醫療黑洞處處存在,你要小心了! & →【癌症醫師其實不願接受正統療法】《胸腔》期刊的報告顯示,超過一半的放射科醫師不願接受化療,但他們卻鼓勵病人接受這個連自己都不相信的療法。 & →【愈治療、癌症愈嚴重】加州大學癌症專研學者哈定.瓊斯博士的追蹤調查指出:拒絕正統治療法的病人(而且也沒找尋另類療法),比聽醫師建議的乖乖牌存活時間長達4倍! & →【醫界的白色恐怖】牙醫師不得跟病人講汞齊有致癌疑慮,美國牙醫協會甚至會派假病人去刺探牙醫師,有違者常因此失去執照。 & →【金錢取向的健康體制】布忍斯基醫師所治好的腦瘤患者人數,比全美國醫師都還多,但學術界、醫界、媒體卻為了抗癌藥的利益聯合迫害他,抹黑其治癌事蹟。 & →【癌症基因的迷思】安潔莉娜.裘莉因遺傳性的基因病變而切除乳房,引起一陣跟風,但事實上,絕大多數乳癌都不是遺傳性的。 & 世界級另類和自然療法大公開,癌症有救了! & →【恢復健康從牙齒開始】每顆死牙齒都是製毒大工廠,98%的成人癌症患者通常有二至十顆不等的死牙齒,需找可配合的醫師,盡力去除。 & →【葛森療法恢復免疫力】以營養找回自癒力,不但能增加體力、爭取時間讓腫瘤消退,就連配合主流療法使用,也能收到減低化療劑量、大幅縮減副作用之效。 & →【修復消化道,讓食療發揮功效】腸胃健康,食療才能成功!改變咀嚼習慣、葛森蔬果汁、使用消化酵素、有機飲食、避免食物過敏源等,都有助於修復被破壞的虛弱腸胃道。 & →【立即進行排毒】得癌症是因為免疫系統被毒素壓抑住了,除了中西方自然藥物、蟄合治療,紅外線桑拿浴、吃地瓜葉、攝取綠藻、補充維生素C、多喝水等,你也最好也要搭配運用! & →【以色斯醫生的全身溫熱療法】癌細胞在攝氏42度便會損毀,健康細胞則可承受至45度。全身溫熱療法配上低劑量化療或電療,能倍增病人的存活率,在歐洲已漸被視為主流。 & →【最實惠的呼吸療法】深呼吸比活動更能促進淋巴循環,有時甚至可高達十到十五倍。搭配觀想和彈跳床上漫步,更可加速療癒! & →【最新的高劑量維生素C療法】美國堪薩斯大學發現,從靜脈注射高劑量維生素C,能殺死癌細胞卻不傷害正常細胞,還能減少正統療法的副作用。 & 臨床實例的救命鐵證,提供的療法真的有效! & →麗莎依建議清除補牙銀粉,子宮頸癌腫瘤便由惡性轉為良性,並在拔掉三顆根管牙齒、努力排毒後,癌症不曾復發,迄今十幾年。 & →比爾患有攝護腺癌,攝護腺癌的PSA指數是1046,並檢測出體內鋁含量過高,以臭氧蒸汽浴排毒兩個月後,PSA指數迅速掉到64。 & →研究葛森療法的報告指出,搭配葛森療法的癌症病人中,有肺擴散的病人抽肺積水的次數較少;有腦擴散者多活四個月;乳癌病人局部復發次數少且無擴散轉移;有肝轉移者多存活一倍的時間。 & →以色斯醫師從臨床發現,高達40%的癌症患者死於心臟病,但在扁桃腺切除後,死亡率卻降到5%──扁桃腺毒素是造成心肌死亡的主因。 & 本書特色 & ★世界級救命療法大公開:癌症療法研究專家集結全球真正有效的療法,給你完整的救命抗癌建議。 & ★15個精心整理的抗癌圖表:有助於了解癌症危險因子、各種療法、就診資訊,並歸納當前的病情和醫師診斷,帶領病友邁向完全療癒之路。 ★9個逆轉癌症的專業步驟:從分析檢驗報告,排毒、飲食、選擇療法、到心理療法的建議,全面照護抗癌的各種需求。 ★11個踢爆黑心、介紹有效抗癌法的真相直擊:了解有效抗癌法的始末,不做黑心醫療下的受害者。 & 該療癒的是整個人體系統!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做對這些事,糖尿病好控制(Q&A好讀增訂版)

游能俊  著
凱信企管 出版
2022/04/06 出版

糖尿病權威醫師—游能俊,傾力之作,長銷數萬冊! 在台灣,超過數萬人的糖尿病患者/患者親友, 都在用這一套方法照顧糖尿病! & 2022 QA好讀增訂版 ★讀者最關心&糖友們必知的75個糖尿病保健問題 ★控醣、減糖最新知識 ★飲食、用藥、運動必備觀念 資訊全面更新、更好讀易懂,預防、保健、照護更安心, 是照顧自己/親人必備的醫療保健參考書。 & 全球約每10個人就有1人有糖尿病;每8秒就有1人死於糖尿病, 已名列全世界前十大殺手。 在臺灣,糖尿病患者已經突破230萬人, 面對這襲捲全球的流行病,精準預防及控制很重要! 權威醫師,同時也是宜蘭愛胰協會榮譽理事長──游能俊醫師教你, 預防X保健X飲食X運動X用藥X疑慮,一次全方位講清楚、說明白! & ▍觀念/用藥/飲食/運動/生活習慣/日常照護,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完善好執行 例: ◆糖尿病患最新正確吃醣法,同樣能享受美食,還能做好控糖的重點? ◆如何有效地運動、增加肌肉量,不僅能有效地預防糖尿病,同時也能預防肌少症 ◆糖尿病患者正確的身體護理與重要、但易忽略的保養細節? ◆低GI食物有哪些?低醣適量蛋白質的健康飲食法以及健康好料理的黃金比例?   ▍重要三大黃金功能齊備,讓你逆轉糖尿病 1.提供正確知識X2.釐清錯誤觀念X3.教導運用技巧,並以QA方式呈現, 分類清楚、閱讀容易,遇到任何問題,隨時翻書查找,問題迎刃而解; 是目前市面上最全方位照護的糖尿病寶典! 例: ◆Chapter2 ﹝不發病知識篇﹞: Q3低醣和生酮飲食不一樣 ◆Chapter3﹝控制血糖篇﹞: Q4量測血糖的正確時機? ◆Chapter5 ﹝黃金飲食篇﹞ Q3糖尿病人的如何選對醣? & ▍導正網路上錯誤的方法與觀念,糖友們必備 糖尿病患者X照護者遇到最多的疑慮,全收錄,不必再從網路上隨便找答案,以訛傳訛。 ◆生酮飲食可以治療糖尿病? ◆健康的兩份醣飲食系列影片內容&衛教內容(提供QR CODE) ◆血糖高低起伏時該怎麼辦? ◆服用保健食品真的能有效降血糖嗎? ◆糖尿病患外食該怎麼吃?幫糖尿病的長者在準備三餐時,該注意的事項? & 本書特色 & ▶最完善!權威醫師X專業營養師,雙師搭配,給糖友們最完整照護。 ▶最好讀!Q&A問答設計,大字體,查找方便好閱讀。 ▶最易懂!圖解X列表,保健知識清楚呈現,醫學常識白話描述。 &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腦霧:腦退化自救、預防失智,腦科醫師教你大腦重置,提升專注、記憶、思考三大腦原力(增訂版)

鄭淳予  著
三采 出版
2022/03/25 出版

2022起最值得關注的流行症狀: 席捲全球數百萬人的健忘失神、倦怠渙散, 小心!神經性發炎和腦退化風險不是老人專屬現象,8~80歲都要注意! & 在後疫情時代,人人都應正確理解腦霧,避免錯誤的資訊、網路消息造成的誤解和恐慌! & {腦霧} 是「大腦三原力」產生失調、退化的症狀表現。也是大腦如同處在混沌的濃霧之中,沒有辦法清楚的思考,就算我們試圖集中精神,使盡全力,但由於身處濃霧當中,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搞不清接下來該往哪裡去。 & 只要三分鐘,即刻自我檢測腦霧指數,腦神經專家將教你大腦自救,擊退各種擾人狀況:思考混沌、失眠多夢、注意力渙散、頭昏頭重、身心倦怠、痠痛緊繃...... 以下狀況超過3個就要小心有「腦霧現象」: □ 出門常常忘記帶鑰匙、手機、錢包? □ 無法集中精神做該做的事?& & □ 有時會忘記到底刷牙了沒? □ 日常生活變得提不起勁,興致缺缺? □ 打開電腦卻忘記要查甚麼? □ 很難清楚的溝通及表達? □ 剛剛才講完的話,轉頭就忘? 【腦霧 QA】 腦霧一定會永久腦損傷嗎? 不!腦霧當然有可逆機會,本書分享許多具體「改善腦霧」的方法和策略,透過關注自身疾病、睡眠、生活、飲食等調理,腦霧很有可能痊癒!透過本書將讓更多人正確理解「腦霧」,避免錯誤資訊、網路消息造成 的誤解和恐慌! 腦霧會造成失智嗎? 腦霧不是致病原因,是症狀表現和身體警訊,我們更要關注「為什麼會 腦霧?」這意味大腦正受到某種威脅,或是發炎感染、疼痛,或是情緒 疾患、睡眠紊亂等,讓腦神經系統暴露在退化風險中!書中清楚釐清腦霧和失智的差異和關聯。教你關鍵自救法,降低失智和失能風險! 腦霧是疾病嗎? 「腦霧」是描述一群綜合症狀的表現,長期失眠、發炎疼痛、憂鬱焦慮、更年期、腸胃疾病⋯⋯都可能導致健忘失神、倦怠渙散的「症狀」。書中分享易導致腦霧的疾病,清楚說明疾病和症狀的關係。 新冠腦霧是什麼? 是罹患新冠肺炎後,可能產生「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的表現之一,一起了解病毒可能如何傷腦?什麼又是神經性發炎? 本書特色 1. 增訂關於「新冠腦霧」所引發的種種狀況,幫助讀者釐清病毒可能如何傷腦,如何面對與預防。 2 .以簡單易懂的文字幫助讀者建立正確觀念並破除大腦相關迷思。 3. 清晰的解說示意圖一看就懂。 4. 附有腦霧指數、有效睡眠、寂寞指數檢測表,協助檢視自己的狀況。 5. 提供正確飲食、睡眠姿勢、緩痛按摩訣竅,以及呼吸冥想音頻導引QRcode。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糖尿病讓血糖降下來乾貨分享

陳偉  著
南門書局 出版
2022/03/25 出版

糖尿病是一種生活方式病。糖尿病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學會與「糖」共舞。糖尿病患者每天都需要通過飲食、運動、藥物等手段來控制血糖。除了按醫生要求藥外,其他手段也要求患者好好配合,所以這是一種不能單純依賴醫生而更多依靠自已的疾病。其實說了這麼多,無非是想告訴患糠尿病的朋友們,你的健康你做主,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一樣可以享受高品質生活。乾貨分享:協和專家力薦的有用靠譜知識大公開。熱點問答:糖尿病門診問得最多的問題解疑答惑。陳偉有話說:醫生沒空說的徹底說清楚。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高血壓讓血壓降下來乾貨分享

胡大一  著
南門書局 出版
2022/03/25 出版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發病原因可能與生活方式相關。因此,對待高血壓,我們該有的態度就是:病沒來的時候,預防;病來了,積極治療。積極調整生活方式:低鹽、低脂、低糖飲食,禁菸禁酒,不熬夜,生活規律,適當運動,監測血壓,遵醫囑服藥。本書從高血壓的飲食調控、運動調節、日常生活調理、合理用藥、心理調適等方面給出指導,並與讀者分享降血壓實用知識。乾貨分享:協和專家力薦的有用靠譜知識大公開。熱點問答:答疑高血壓患者最關心的問題。胡大一有話說:醫生沒空說的這裡徹底說清楚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痛風自我管理

張奉春  著
南門書局 出版
2022/03/25 出版

做好自我管理5個維度。吃:科學搭配,健康飲食。動:簡單方便,易於堅持。防:分期阻擊避免疾病發展。調:對症護理,合理用藥。測:自我監測,尿酸不高。本書不僅僅是預防疾病的發生,還在於逆轉或延緩疾病的發展。通過自我監管尿酸值、合理膳食、科學運動、目標管理和併發症特殊管理等五個角度,幫助患者做到避開健康危險因素,將疾病控制在尚未發生之時的一級預防;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而防止或減緩疾病發展到二級預防;以及防止傷殘,促進功能恢復,提高生存質量,延長壽命,降低病死率的三級預防。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沒來由的病痛,胃都知道答案:腹中出現巨石、沒感冒卻咳嗽不斷,胃發出的警訊,你注意到了多少?

丁彬彬  著
崧燁文化 出版
2022/03/21 出版

咳到肺都要掉出來了,竟然是「胃食道逆流」導致? 魚刺不小心卡在喉嚨,喝酸的東西有用嗎? 口腔潰瘍怎麼也好不了?你的腸胃可能正在發炎! & ★大量豐富的文獻資料,為理論提供有利依據☆ ★專業醫師的臨床經驗,揭開消化道疾病的神祕面紗☆ & 一個看似漫不經心的舉動,竟對造成身體莫大的損傷; 藥物能治療我們的疾病,也可能反過來攻擊人體器官; 口腔和胃看似距離遙遠,卻有千絲萬縷的關聯; 消化道裡頭潛藏著哪些祕密?丁彬彬醫師將帶你一探究竟! & ◤消化科醫師的胃診間:醫生,救救我!◢ & 【異食癖】6歲的小女孩思思,因嚴重腹痛而被母親送來醫院,小女孩的腹部不正常隆起,經過胃鏡檢查後赫然發現——裡面竟有一顆由毛髮聚集而成的石頭! & 【乾吞藥丸】老楊患有多種慢性病,一直有定期服用藥物,一次卻突然痛苦地衝進急診室大喊:「我不行了!」造成老楊劇烈疼痛的罪魁禍首居然是——一顆小小的卡在食道的阿斯匹靈。 & 【胃食道逆流】小柏從半年前開始忽然劇烈咳嗽,去看了耳鼻喉科和呼吸內科皆找不到病因,也不是過敏,胃鏡檢查也一切正常,問題究竟出在哪?經過24小時食道pH監測,發現患者的胃酸正在逆流…… & ◤面對民間訛傳和農場文資訊,請用科學回擊它!◢ & 謠言一:當魚刺卡在喉嚨時,喝醋可以軟化它? 【真相】如果醋的酸度足以軟化魚骨,那也能損害消化道黏膜;貿然飲食可能反而致使魚刺通過咽喉進入食道,更難取出。 & 謠言二:胃鏡很可怕,會造成十二指腸穿孔? 【真相】日本是世界上胃鏡普及度很高的國家,而根據日本內視鏡學會併發症對策委員統計,胃鏡檢查併發症的發生率僅為0.012%。 & 謠言三:胃鏡不衛生,泡水擦乾就給下一個人使用? 【真相】內視鏡消毒有嚴格的標準,需施行「高層次消毒」,針對特殊感染者還有專門的內視鏡和清洗消毒設備。 & 謠言四:泡麵在油炸的過程中產生丙烯醯胺,導致人們罹患胃癌? 【真相】澱粉類食品在高溫(高於120℃)烹調下容易產生丙烯醯胺,但泡麵中丙烯醯胺的含量僅為每公斤15~80微克,這種微小含量不會對人體產生太大危害。 & 更精彩的內容 幽門螺桿菌的發現一波三折,研究人員居然不惜以身試「菌」? 胃鏡的具體流程有哪些?有無痛胃鏡嗎?事前需要準備什麼? 胃癌前有徵兆嗎?什麼原因造成癌症形成?癌症能預防嗎? & 本書特色 & 有鑑於部分人由於缺乏醫療常識,誤信錯誤的資訊和偏方,甚至上了虛假廣告的當而致病或者延誤治療,作者欲透過本書導正社會大眾的觀念,並從中掌握可靠的醫學知識。本書以消化系統中的口腔、胃為主,點出了現代人常患有的疾病,詳細介紹疾病與消化系統的關聯,並搭配作者親身接觸過的個案經驗,幫助讀者更好地預防和治療。

9 特價26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名醫傳授髖關節疼痛自癒術

楓葉社文化 出版
2022/03/08 出版

~顛覆「髖關節痛治不好」的舊有常識~ 不用動手術,靠自己就能治癒髖關節疼痛, 從現在起,自疼痛中解放! 上樓梯或爬坡都能健步如飛! & 檢查看看,你有這些症狀嗎? □從地上或床上站起身時,髖關節有疼痛症狀和異樣感覺 □因腰痛前往醫院看診,但X光片顯示腰部正常無異狀 □走路30分鐘以上,覺得髖關節疼痛、不舒服 □髖關節痛到無法站著做家事或工作 □睡覺翻身時,因髖關節疼痛而醒來 □穿襪子、剪腳趾甲等動作漸漸變得困難起來 □上下樓梯時都覺得髖關節疼痛,必須扶著欄杆才會舒服些 □隨著年紀增長,下肢長度變短,身高也逐漸變矮 & .「髖關節疼痛」會造成什麼問題? 當髖關節和腰、膝等關節開始老化並誘發疼痛,站、坐、走路等日常動作將逐漸受到限制,導致活動減少,肌肉退化。 每天承受慢性疼痛也會造成身心壓力,導致駝背,讓整個人顯得老態龍鍾。 & 髖關節是連接軀幹和兩側下肢的重要「樞紐」。髖關節疼痛會造成「樞紐」無法發揮正常功用,當身體無法維持平衡,腰部和膝蓋也會連帶承受相當大的負荷,誘發腰痛或膝痛。 & 除此之外,關節老化也會提高罹患內臟疾患、自律神經失調、精神疾患等風險。 本書將透過日常生活中就能簡單實踐的方式,幫助你逐步改善髖關節疼痛的問題。 例如在家就能進行的【3天運動課程】,放鬆關節周圍的肌肉並矯正歪斜; 持續進行【抖腳晃腿體操】、【雙腳交叉行走】等簡單動作,能維持髖關節的健康。 & 飲食方面,則可以多運用富含葡萄糖胺和軟骨素的蝦米製作【消除髖關節疼痛湯】等,並留意減少攝取會使身體變冷、水毒增加、熱量蓄積的食物。 & 此外,還能從中醫方面下手,以【簡易炙療】溫熱患部,改善不舒服症狀;書中更公開有效緩解髖關節疼痛、減緩肌肉老化速度的【五大中藥方劑】。 & 多數人遇到髖關節疼痛問題,往往束手無策,以為最終只能靠手術解決。 本書提供運動、食療、中醫等多方面自我治療方法, 讓因髖關節痛而困擾的你,找到一線曙光! & 本書特色 & ◎透過理論、食療、運動、中醫多管齊下,向髖關節痛說再見! ◎搭配豐富的照片圖解,一目瞭然! ◎書中提供的方法非常容易實踐,不論是誰都能輕鬆嘗試!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如果不是那一次檢查,我已不在人世:贏得十倍存活率的癌症真相

今周刊 出版
2022/03/03 出版

十大名醫聯手超前攔截癌症 林肇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醫學中心院長/邱文祥.亞洲泌尿外科醫學會祕書長/陳昭旭.台大醫院皮膚部皮膚保健及外科主任/陳晉興.台大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瑞裕.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甲狀腺醫學中心主任/康仲然.林口長庚醫院頭頸部腫瘤科主任/黃俊升.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楊培銘.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賴瓊慧.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饒樹文.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序) 這本書很可能拯救你及身邊親友一命! 正確的癌症篩檢方式,是早期發現癌症的最佳利器。 「癌症,對於現代人來說,可以說是『慢性病』,如果早期發現,控制得宜,即使罹患癌症也能度過相對健康的餘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醫學中心院長/林肇堂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篩檢,我們在意的不是有多少人罹患肺癌,而是會死多少人。肺癌只要一篩檢,存活率就有機會從八%提升到八八%。」──台大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 「國人比較常遇到的大腸直腸癌,五年存活率零期是百分之百;一期大概九三%,二期有八二%;三期也有六九%,早點發現真的很重要。」──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饒樹文 【他們的真實故事】 ˙不抽菸、沒有家族病史,前副總統陳建仁因為定期健檢發現早期肺癌,術後痊癒,不需化學與標靶治療,現在仍站在國家健康衛生的最前線。 ˙楊先生在四十多歲時因肝硬化就診,發現肝臟有兩公分大的腫瘤,在開刀切除後,即使住在金門,他仍堅持定期追蹤,中間復發三次,但因早期發現,得以治癒,最後過世時並非因為肝癌,而是其他的疾病,而那時他已將近八十歲。 ˙三十三歲的周小姐,因為腹部不適就診,經過內視鏡檢查診斷為胃腺癌,同時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就決定手術切除,之後接受幽門螺旋桿菌根除治療,已十年沒有復發。她的姊姊因此也同步接受幽門螺旋桿菌篩檢,結果呈現陽性反應,經過內視鏡檢查發現有高度細胞病變,在接受幽門螺旋桿菌根除治療及內視鏡黏膜剝離術後,迄今胃癌不曾復發。 「三十年前,假如你的親友罹患癌症,似乎等於宣告死亡。但在三十年後的今天,假如你的親友罹患了癌症,首先要問他,得了什麼癌症?假如是肺腺癌,接著要問他是第幾期;如果是第一期,你應該告訴他,算是幸運,早期發現可以早期治療,而且五年存活率是八八%;假如是第四期,那就很不樂觀,因為五年存活率只有八%。這兩個相差十倍的五年存活率數據,告訴我們癌症篩檢的重要性,希望這本書可以幫你、也幫你的家人及早對抗癌症。」 ──《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 與癌症共存的時代正式到來,透過權威醫師的第一手觀察,正確精準的篩檢知識,盤點最新療法,面對一生有四成的罹癌機率,重新找回健康的自主權。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身心蛻變的力量:我的憂鬱人生與佛法

吳章安  著
白象 出版
2022/03/01 出版

一位身陷重度憂鬱到康復轉而自助助人的十年獨白,而佛法是協助認知調整很好的工具。 & 【本書簡介】 ◎配合充分的藥物醫囑,透過不斷落實迷你習慣的認知調整,是邁向康復的不二法門。 ◎知己知彼,重新認識自己、了解憂鬱症則是成功康復的基礎。 ◎平時常用心情溫度計掌握情緒狀態,運用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官網了解相關知識與訊息。 & 走出憂鬱低谷,迎向不一樣的人生 十年親身經歷,寫成一本憂鬱症與佛法書, 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生活型態與內在心理調整、 對生命信仰的整合…… 以智導情,勤修佛法,跳脫憂鬱的泥沼, 康復,從「心」開始! & 一本適合憂鬱症病友、家屬、同事、照顧者研讀的正能量好書 從發作到痊癒,吳章安以自身的經歷詮釋精神官能症六大階段症狀: 蘊釀期、發病期、治病期、調適期、康復期、成功期, 有別於一般精神疾病衛教書籍,正面分享過來人的生病經驗: It’s OK to not be OK ! & ★特別介紹 第六章、生命探索讀書班與正信佛法的領略: 生命探索讀書班的介紹、佛學與學佛、佛法基本觀念與常見名相的領略。 第七章、佛法應用到日常生活及病友的心得: 學佛心得日常實踐體驗分享、聖嚴法師佛法佳句在日常生活的應用、佛法應用於協助病友的心得分享、唯識學之八識在身心健康運作之應用。 ——外境與別人完全無法被掌控,脫困的解答勢必回歸到自己的行動與心,有了否定式思考帶來的嶄新念頭,才能提供改變乃至脫困的機會。 &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7105122.pdf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阿茲海默症預防、逆轉全書:【ReCODE療法終極版】第一個擁有最多實證,能成功逆轉阿茲海默症,提高認

如果 出版
2022/02/23 出版

唯一能成功逆轉認知能力的方法,不是特效藥,而是能針對失智原因進行調整的個人化療程 *《紐約時報》暢銷書《終結阿茲海默症》作者提出的最新ReCODE療程計畫,希望能幫助想預防及逆轉認知衰退,或單純想激發腦力的人 *六十歲出現阿茲海默症狀的人,其實四十歲時大腦就已經開始出現變化,你現在就應該開始,阻止讓病情惡化成真正的失智症 2017年,全球公認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研究權威戴爾‧布萊迪森博士公開劃時代的ReCODE療法,這項療法在美國已實證可改善初期阿茲海默九成的症狀,重症患者也能看到逆轉。在全世界都獲得廣大的矚目和迴響,是徹底改變對阿茲海默基本常識的一種治療法。 ․阿茲海默症不是一種疾病,它是大腦對應各種衝擊的保護反應 阿茲海默症不像肺炎是單一原因引起的疾病。它其實是大腦長期處在不良環境中,以製造類澱粉蛋白自我保護引發的一連串認知衰退反應。發炎、胰島素抗性、毒素、病菌感染、營養不良、荷爾蒙與神經生長因子不平衡等都可能導致此一結果。因此,要改善阿茲海默症狀,要先知道是哪一種或哪些種原因對大腦造成傷害,之後才能針對處理。 ․45歲之後,人人都該進行「認知鏡檢測」,針對大腦功能進行優化 六十歲出現阿茲海默症狀的人,其實四十歲時大腦就已經開始出現變化。布萊迪森博士提出的認知鏡檢測,結合各項醫學常規的血液、生化、基因及腦容量檢查,為腦部所處環境及腦功能狀態提供具體的檢查建議,並提供能維持最佳腦功能的生化數值指標。愈早發現認知衰退的成因並進行調整,認知功能改善的情況就會愈好。 ․更進階、更精準,能針對個人需求進行調整的Recode療法終極版 布萊迪森博士自從二○一一年前開始以ReCODE療法治療第一個病人以來,已累積了數百位成功案例。ReCOD療法從整體醫療的概念,將目前已知所有可能造成阿茲海默的原因一一細分,並對照「認知鏡檢測」結果,結合飲食、斷食、營養補充品、排毒、運動及生理監測、適當的藥物,針對個人最需要補足的部分,對大腦環境進行優化,以提升認知功能。 書中完整公開了療法的細節,從如何執行,該根據什麼指標進行個人化的調控,如何確認該進行療程中的哪些部份等,都一一具體描述,無論對專業醫療人員、想改進自身認知功能的一般人,都有很大的幫助。 ․一套全新的阿茲海默治療典範 這套計畫已有1500餘名醫師接受訓練,於三十餘個國家使用,已成為新的治療典範。書中描述了許多病患的自身經歷,讓我們看到他們是如何成功逆轉認知衰退,讓生活再度回到常軌。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人人都不想得的疾病,但藉由這個療程,現在我們可以不必被動地等待自己是不是會得到阿茲海默,我們有很大的能力去改變自己的未來。 本書特色 ☆首創將阿茲海默分為六型,理解不同類型的可能成因,進而對症下藥 ☆根據最新醫學研究,用科學化的生化檢查數值結果,幫助打造個人化療程 ☆更具體詳盡的「有酮彈性12/3」飲食法、有針對性的營養補充建議、運動、大腦訓練及QA ☆提供因毒素暴露或細菌感染造成認知問題的詳細解決方案 ☆分享醫案,完整公布病患治療經驗,及採行的每一個療程環節 &

9 特價55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腦癒力:最強大的大腦神經功能鍛鍊術【暢銷版】

李政家  著
新自然主義 出版
2022/02/23 出版

【隨書附贈】逆轉腦霧、抗失智運動圖卡 重啟弱化老化的腦神經功能, 消除疾病與焦慮,增強記憶力、預防失智症! •脖子一碰到衣服標籤就靜不下來、坐不住,代表大腦發展出問題! •手腳冰冷、整天昏昏沉沉、爬沒幾階樓梯就氣喘吁吁,是大腦缺氧缺糖警訊! •眼睛發癢、容易有痰、鼻塞、有慢性過敏,是大腦發炎的反應! •消化不良、坐不住或成人背部怕癢,長期容易導致脊椎側彎、腰痛! ☉「功能神經學」不使用藥物和侵入性治療 在台灣,「功能神經學」對許多人來說還相當陌生,生病了,只能求助傳統西醫的治療,但許多慢性病及文明病,實際上是科技進步與生活形態的改變,例如電磁波、藍光、加工食品、環境荷爾蒙等,使大腦無法獲得有效率休息及深層修復,導致大腦失衡進而弱化人體的自癒能力。 其實在國外,「功能神經學」已經有一套全人理論與實際作法,是融會大腦神經科學的獨特醫學,有助於避免大腦退化,同時活化大腦。換句話說,當大腦平衡了,疾病就會遠離你。 「功能神經學」主要是透過各種外在的刺激方式或特定的功能性復健運動,活化病人的大腦神經迴路,因而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也因為不使用藥物和侵入性的治療方式,因此著重在早期預防找出問題的根源。除了刺激活化、復健運動,還須配合改善日常生活環境和各種生活習慣,例如避免飲食、污染源、電磁波、光照、日常用品中的有毒物質等等。 ☉大腦第一怕缺氧、第二怕缺糖 李政家博士指出,「氧氣」和「葡萄糖」是腦細胞所需要的基本養分,但過多或過少都不行!常見的手腳冰冷、正餐前感到焦慮恐慌、飢餓時會身體發抖,甚至貧血、睡眠呼吸中止症、氣喘等,都是大腦缺氧缺糖的警訊。 由於大腦和身體四肢都屬於身體的末稍,如果你有手腳冰冷的現象,將導致血管內血糖和胰島素過高,表示此時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進入身體的末端,包括你的大腦。 一旦葡萄糖供應不足,便會分解釋放出大量蛋白質,並且堆積在附近的大腦神經元,更多的腦細胞因此相繼死亡,於是造成大腦退化。同樣的,末稍循環不良會導致細胞氧氣供應不足,直接影響了大腦的功能,加速細胞退化。 ☉隨時給大腦新刺激、攝取好油、排除干擾因子 身為青壯年的大腦,退化速度比起上一代情況更嚴重;青少年甚至更小的兒童,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已經是他們生活的必需品,造成情緒障礙、過動的孩子比率變得很高,這真可說是一種文明的代價。想要讓大腦回春、活化,務必將維持大腦系統健康的三大要素牢記在心。 ●要素1:持續的外界刺激活化→例如減少依賴衞星導航和通訊軟體,練習使用地圖促進方向感,增加實際人際溝通互動的頻率,甚至要營造特定的環境,像是多去大自然走走。 ●要素2:攝取好油,提供大腦神經細胞所需要的養分→像是夏威夷豆、胡桃等堅果,以及富含Omega-3的魚油,能抑制發炎反應,對於促進大腦的成長和修復受損的大腦具有關鍵效果。 ●要素3:排除生活中干擾大腦細胞的各種因子→包括食物中的人工色素、阿斯巴甜、味精、裝潢或家具常見的甲醛,以及生活中不知不覺接觸到的重金屬等,都隱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分分秒秒影響大腦。 ☉對衣服標籤敏感、怕癢,代表大腦發展出問題 大腦分為左右兩邊,左腦屬於邏輯、細節、理性、智商;右邊屬於藝術、創造力、感性、人際關係,雖然右腦具有控制身體兩側的能力,但左腦只具備右側身體的能力。 左右腦各自有發展的關鍵時期,例如0~3歲是右腦發展時期,大肌肉的運動、非語言的人際互動,都是強化右腦發展的活動;3~7歲是左腦發展時期,小肌肉的精細動作、語言學習、邏輯的訓練等。左右腦的發展有如爬樓梯般,必須一階一階、循序漸進。當大腦出現問題時,將導致身體肌肉張力異常,並且會伴隨自律神經失調的現象,影響內臟正常功能的運作 「功能神經學」提供幾個簡單的原始反射,來測試身體肌肉張力變化的形態,就能得知大腦發展時程是否完整,例如:戴手環或手錶時會坐立難安、對衣服標籤敏感坐不住、背部怕癢……等,容易導致注意力不集中,長期容易導致脊椎側彎、腰痛等脊椎問題。 ☉從臉部特徵、體態、步態,看出大腦是否失衡 想了解自己的大腦狀態?李政家博士提供自我檢測的方法,不必去醫院照X片或核磁共振影像,就能知道大腦退化的跡象,進而提醒自己從小地方改善,將失衡處的大腦給平衡回來,活化自己的大腦,健康自然好。 自我檢視時可以利用鏡子或親友從旁協助,觀察究竟是右腦還是左腦有不平衡的徵兆,現在就開始吧! ●觀察1:臉部→大腦會直接影響臉部肌肉的張力,可以透過照鏡子或是拍照觀察臉部幾個重要特徵是否有左右差異,就可以得知左右腦的狀態,例如額頭皺紋左右邊不一樣、眉毛一高一低、眼瞼下垂、法令紋一深一淺、舌頭往外伸出時會偏向某側。 ●觀察2:體態→頭偏向某側、肩膀一高一低、手臂貼齊腰間時,手肘較為彎曲、大拇指無法和褲子的縫線貼齊、大腿膝蓋或腳掌往外轉。 ●觀察3:步態→走路時手臂擺動幅度較小、腳掌下垂,經常被絆倒、原地踏步走時無法維持定點。 ☉大腦活化術,挽救弱化、失衡的左右腦 人體擁有的12對腦神經與腦部不同區塊,各自掌管著不同的功能,藉由外來的刺激與訓練能活化腦神經,因此我們可以針對弱化的大腦區域,或是根據自己想要加強的部分,進行特定活動去刺激腦細胞的活化。 本書分別提供活化左腦及右腦的技巧,找出自己可以持之以恆的項目來做,不久之後將會發現大腦愈來愈靈光,甚至會顯現在五官、體態以及步態上。 如果是右腦弱化,可以透過下列幾種方式活化右側大腦: ●活化右腦1:使用比較強烈、刺激的味道,透過左邊鼻孔吸入,例如洋蔥。 ●活化右腦2:利用照明光源由左側45度角照射,進入眼睛,透過視神經活化右大腦。 ●活化右腦3:練習只讓聲音從左耳進入,例如耳塞塞右耳,耳機放左耳聽音樂。 ●活化右腦4:左手左腳練習做「畫8字型」的運動。 ●活化右腦5:左手大拇指重複、快速的與其他手指指尖碰觸,同時數數1234、4321。 如果左腦弱化,可以透過下列幾種方式活化左側大腦: ●活化左腦1:練習右側咀嚼食物,例如口香糖,每次2~3分鐘。 ●活化左腦2:每天練習用右手拿牙刷或電動牙刷刷牙。 ●活化左腦3:聽節奏感較強的音樂,例如進行曲、流行樂。 ●活化左腦4:使用精油或是比較芳香的味道,透過左鼻孔吸入,例如薰衣草、水果香味。 ●活化左腦5:利用照明光源由右側45度角照射,進入眼睛,透過視神經活化左大腦。 李博士不僅只談疾病與治療,更多的是致病的原因以及自療的方式,衷心希望本書能讓讀者的觀念更進化,學會不依賴藥物、調整生活、聰明飲食,使自己越來越健康。 本書特色 ●旅美行醫20年,也是暢銷書作者的李政家醫學博士,繼《疾病,從大腦失衡開始》帶動新一波討論功能神經學的熱潮後,再度為處在疾病邊緣的你我,打造最全面、最專業、立即實踐的啟動大腦平衡身心健康手冊。 ●李政家博士集功能神經學、脊骨神經學、免疫預防醫學和量子自然醫學,以及多年臨床經驗,探索生活中的過敏原、干擾因子,和環境因素對我們的影響,並且從細胞粒線體產生能量的角度切入。只要生活習慣的小小改變,就能改善自己的健康狀態,重新掌握自己健康的主導權! ●賴徵瑞(寶島聯播網執行董事)、趙哲暘(台灣牙科睡眠醫學會理事長)、劉仲成(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館長)、王羽暄(身心療癒師/台灣行動瑜伽協會創辦人)各界推薦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血糖肥肉一起甩:吃對黑巧克力,血糖、血壓一起降!、吃越多瘦越快

栗原毅  著 、高橋弘  著
出色 出版
2022/02/11 出版

✦清晰易懂,深度認識糖尿病及巧克力的第一本書 ✦導正觀念──你所知的糖尿病常識可能是一場誤會 ✦超乎想像的巧克力食療,吃的開心又健康& ✦專業給推!作者為前哈佛大學醫學部副教授、麻布醫院院長╱醫學博士 ✦Twitter瘋傳,世界各地明星藝人爭相嘗試,話題沸騰的劃時代減肥法! ✦吃貨最愛的免忌口減肥法! 《吃對黑巧克力,血糖、血壓一起降!:誰說糖尿病、高血壓、肥胖患者不能吃甜食?》 & 史上最幸福的糖尿病食療法! 每日25公克黑巧克力,有效減少30%的糖尿病發生率! 高純度巧克力有效降低糖血化色素、 促進胰島素分泌,吃了也不會令人發胖。 & ✦罹患糖尿病,靠吃黑巧克力改善病情?這是真的! 近年來,大家都在大肆宣揚「減醣」,而「控制醣類攝取」對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是世界公認。因為醣類正是引發高血糖、造成糖尿病的主因。醣類食物消化後會轉化為葡萄糖被人體吸收,釋入血液,使血糖含量上升。一旦攝取過多醣類、血糖含量升高,人體就必須分泌大量胰島素來處理這些血糖。如果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分泌胰島素的機能會超出負荷、發生故障,造成胰島素分泌不足(功能變得遲緩),無法發揮效用,這就是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注意醣類的攝取,也要留意身心壓力,因為一但壓力過大,也是讓血糖升高的重要因素。而黑巧克力除了含有豐富膳食纖維和脂肪,不會讓血糖急速上升,亦能舒緩壓力,因此吃黑巧克力有助改善糖尿病病情是有醫學根據的喔! & ✦你知道嗎?其實糖尿定患者也能適量飲酒 一旦罹患糖尿病,許多醫師都會建議戒酒,就算不反對病人喝酒的醫師也會再三叮囑別喝含糖分的釀造酒,選擇威士忌或燒酎等蒸餾酒,而且不要喝太多、吃太多。不過飲食的諸多禁忌,其實只會造成病人莫大的壓力。 & 酒精的確熱量很高,但它是所謂的「空熱量」(empty calorie)食物,一進入體內就會立刻被燃燒掉,並不會囤積在身體裡,而且一喝酒,肝臟就會使用葡萄糖來分解酒精,所以血糖值會不升反降。糖尿病的大敵是壓力,而酒精有助於消除壓力。以黑巧克力當下酒菜,佐以威士忌、白蘭地或紅酒,享受小酌之樂也是不錯的。 & ✦吃黑巧克力對預防改善心臟病和腦中風也很有效! 根據巧克力對糖尿病或心臟療效的整合分析報告,指出吃巧克力可讓心臟病發生率減少37%,讓糖尿病發生率減少30%,讓腦中風發生率減少29%。 《吃越多瘦越快:1+1抵消卡路里減肥法》 & 減肥方法試過上百種,總是無法持續又復胖? 試試吃貨最愛的免忌口減肥法, 「想瘦」和「想吃」,兩種願望一次滿足! & 本書不教你如何計算卡路里、如何運動,而是透過「對的飲食方法」進而達到減重效果。「抵消減肥法」,讓你不挨餓、免忌口,也不擔心復胖或是無法持之以恆。 & 抵消減肥法的4大要點: & ✦實施咀嚼訓練,效果馬上看得見 細嚼慢嚥是減肥的基礎!練習「仔細咀嚼後再吞下」的「咀嚼訓練」,能夠增加20倍的「攝食產熱效應(DIT:Diet Induced Thermogenesis)」,大幅提升減重效果。吃一口嚼30下以上,不僅能延緩血糖值上升,還能提高滿足感,吃少少也能吃飽飽! & ✦活用「燃燒系維生素」和「燃燒系植化素」的威力 有些食物含有燃燒系營養素,搭配高卡路里食品一起吃就能活用在減肥上,想吃就吃免忌口!例如,燃燒系維生素可以將醣類與脂質等加以燃燒,只要在飲食中加入一些富含此種維生素的食物,就能輕鬆燃燒卡路里,養成易瘦體質!燃燒系植化素則是植物中的天然機能性成分,除了減肥效果之外,也有各種健康效果和美容效果,讓你美美地瘦下來! & ✦抵消「怪物卡路里」和「殭屍卡路里」 想要減肥成功,一定要打敗這兩大魔王才行!「怪物卡路里」是指在高卡路里食材中加入更高卡路里的食材所做成的食品,像是披薩、丼飯、炸物等;殭屍卡路里則是營養價值低、熱量卻超高的垃圾食物,像是泡麵、糕餅零食、酒類等。只要消滅這兩大強敵,就能讓減肥的成功率大幅提升! & ✦調整「進食順序」&注意「飯後血糖值」 現今的減肥法,不僅要小心卡路里,更要注意飯後血糖值,避開高GI值食品,以免分泌肥胖荷爾蒙。只要調整一下進食順序,依照蔬菜湯→海藻、菇類→肉類、魚類→飯麵類的順序來吃,就能提高代謝力,降低整體飲食的GI值,讓減肥大業事半功倍! &

79 特價56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腰痛難民:好不了的腰痛,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徵兆!【收錄腰痛伸展操,4個動作治好慢性腰痛】

池谷敏郎  著
聯經 出版
2022/02/10 出版

長期腰痛,總是好不了? 引發腰痛的原因很多,絕不只是肌肉疼痛! 來自日本內科名醫的獨家見解,原來情緒、個性及天氣,也會引發疼痛! ──收錄腰痛伸展操,4個動作治好慢性腰痛── & 你是身陷腰痛,卻總是找不到原因的人嗎? 本書是為了下列對象所寫: & ‧因腰痛前往骨科就診,仍無法痊癒。 ‧因腰痛而按摩,但不見起色。 ‧腰痛已持續一個月以上。 ‧腰部沒有受傷,卻突然腰痛。 ‧找不出原因的腰痛,擔心是其他疾病……。 & 若長期腰痛無法痊癒,極有可能是其他疾病所致,「腰痛」只是外顯症狀罷了! & ★腰部是會說話的器官,常是重大疾病的徵兆 作者池谷敏郎雖是一名內科醫師,但在診間也常遇到腰痛患者,甚至每三名患者中,就有一人會腰痛。事實上,因腰痛而確診其他疾病,包括腎結石、帶狀疱疹、癌症骨轉移等,並不少見。與其擔心自己「或許不是單純腰痛」,徹底找出病因,接受治療才是上策。   池谷醫師在書中具體說明「哪一種腰痛,是疾病的徵兆」、「腰痛該看哪一個科別」,及「該做何種檢查才能判斷腰痛成因」等,幫助大家正確辨別並接受治療。 & ★腰痛如何改善?掌握三大原則,有效解痛 池谷醫師也曾因為久坐看診及肥胖,導致長期腰痛,影響生活,對於腰痛患者的苦惱,更是感同身受。身為過來人他建議,若想治好腰痛,不妨這樣做: & 1.徹底接受檢查  先至骨科就診,若查不出病因,再依據疼痛位置,至相關科別治療。 2.撰寫腰痛日記 每天記錄腰痛部位、強度及心情等,幫助找出致痛原因。 3.做腰痛伸展操 與其躺著休養,不如每天伸展,才能強化肌力,改善疼痛。 & 如果你是深受腰痛之苦的人,在閱讀本書之後,相信身心一定能獲得改善。 & 本書特色 & 1.由內科醫師角度說明「腰痛成因」。 2.收錄各式腰痛案例,提供經驗分享。 3.醫師獨創伸展操,改善腰痛最有感。 &

79 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徒手治療椎間盤突出:不開刀的預防、保健與物理治療方法

晨星 出版
2022/01/27 出版

脊椎不正,百病叢生! 脊椎一旦開始退化,就是不可逆的! 肩頸腰背痠痛→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手腳痛麻→四肢無力→最後連活動、行走都可能有困難,甚至癱瘓! & 別讓20歲的你,就有50歲的脊椎! & 這是一本由專業物理治療師撰寫,從解析脊椎的結構,到可能傷害到脊椎的各種原因,並以幾十年的臨床經驗,教大家如何避免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傷害脊椎的動作和姿勢,最後再將正確的治療方式和觀念介紹給大家,希望讀者們能夠不要因錯誤的治療,使脊椎受到第二次傷害,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 本書分成以下幾個部分: 認識結構: 要保護我們的脊椎,一定要先認識我們的脊椎,作者用簡單的文字搭配清楚的圖解,讓我們能更容易清楚的認識支撐我們身體最重要的「龍骨」。 & 致病原因: 在身體裡的脊椎為什麼會受傷?會受什麼傷?因為脊椎很長,作者特別分別從頸椎、胸椎、腰椎三大部分來做解說。 & 該怎麼治療: 受傷了怎麼辦?這是大家最關心的一個部分,作者同樣就頸椎、胸椎和腰椎三大部分,教大家如何舒緩,以及尋求正確的治療方式。 & 日常照護: 這一個部分作者以大量清楚的圖片做示範,教大家做正確的姿勢、做對的舒緩運動,以及傷害發生時,該如何將傷害減到最輕。 & 本書特色 & ◎特別收錄作者首創發明的CKT method 軟組織療法「CKT技術」,是融合多種徒手技術精華的一種創新革命性徒手技巧。 & ◎全書以淺白易懂的文字,加大量繪圖輔助說明,讓讀者清楚知道脊椎的位置,以及在什麼狀況下會受傷。 & ◎作者針對脊椎可能發生的病症,以及適合的治療方式,做了清楚而詳細的說明,同時,叮嚀在什麼狀況下不適合做物理治療,避免患者延誤治療時機。 & ◎本書整理日常生活中,可能傷害脊椎的所有原因搭配圖示說明,讓讀者更清楚比對自己的日常作息。 & ◎在本書中,作者也清楚的告訴我們,物理治療可以幫助我們的部分,以及方式,尋求一位良好且值得信賴的治療師,才能夠得到最正確的治療。 &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護心時代:心血管不暴走!國際血液醫學權威教你守護健康的七堂課

伍焜玉  著
遠流 出版
2022/01/26 出版

沒人能否認心臟與血管對人體的重要性, 但你真的認識它且好好保護它了嗎? 心肌梗塞、血栓、主動脈剝離、狹心症、中風…… 翻開這本書,全面進化你的心血管疾病預防知識! & ☆最權威!──國際血液與免疫醫學專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力作,兼具科普知識與實用方法。 ☆最全面!──完整介紹各種常聽到卻不見得認識的心血管相關疾病,從成因、用藥到預防方式。全方位認識如何守護心血管。 ☆最警世!──心血管的罹病年齡逐漸下降,成為全民警訊。即刻開始認識心血管,從了解到持之以恆的預防行動,永遠不嫌早。 ☆最前瞻!──最新國際心血管相關醫學研究與未來發展可能大公開。 & 心血管疾病大多是可以預防的, 從現在開始,一起守護心血管,守護我們的人生! & 心臟與血管系統是人體的生命中樞,一旦停止運作,短時間內就能奪走生命。近二十年來,心臟病總位居國人十大死因前三名;十大死因中與心血管相關疾病更占了三到五項。為免遺憾發生,每個人都應該具備心血管的相關知識,為自己或家人的健康把關。 & 基於這樣的理念,國際血液學權威──伍焜玉院士,將其豐厚的心臟、血液、血管醫學相關知識,結合最新研究,完整且全面性地介紹心血管系統在人體中的運作模式,帶你認識血管硬化、血栓、心肌梗塞、狹心症、主動脈剝離、血管瘤、腦中風、糖尿病等等耳熟能詳卻令人聞之色變的問題。一次認識多種快速奪魂的疾病成因、治療方式,並學會提早預防的方法,更能了解最新醫學研究趨勢與未來發展。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數位過勞:睡眠專科醫師的56個休息提案,修復online/offline切換倦怠

西多昌規  著
三采 出版
2022/01/21 出版

視訊會議、遠距教學、居家上班、異地辦公… 線上彙報、線下操作、下一秒又要兩方整合… 精神科醫生警告 數位過勞的隱形壓力正在侵蝕健康。 & 後疫情時代,有效放鬆才是生存之道! & 新冠疫情肆虐,企業紛紛以遠距工作來應對,各式數位溝通軟體順勢誕生。 TEAMS、ZOOM、LINE、Google Meet、Google Classroom、Messenger… … 看似方便,卻也將我們的工作與生活緊緊綑綁在一起。 & 疫情趨緩,工作、學校、家庭、生活彷彿回歸正常, 但數位生活的後遺症,卻持續衝擊著每個人… … !!沒秒回訊息就被懷疑打混! !!主管各種花式查勤、工作報告寫不完。 !!上班時間還沒到就開始交辦工作 !!人醒著就開機,幾乎是24小時待命 !!家務工作兩肩扛,沒有喘息的一刻 !!公私時間無法明確切割,儀式感只是自我安慰 ↑↑↑這樣的日子能不累嗎↑↑↑ & 遠距工作的方法,有軟硬體技術可以解決; 數位生活的各種過勞心累,卻是威脅健康的巨大危機! & 精神科-睡眠科雙專科醫生警告: 隱形壓力正在侵蝕你的心理健康! & 《不被情緒左右的28個練習》作者 西多昌規從理論切入、方法著手 給你56個排解遠距壓力的方法,解決你數位過勞的累、倦、厭。 ▎3C時間大增,眼睛好疲累:20•20•20自我提醒 ▎無止境的線上會議好焦慮:適時靜音關閉畫面 ▎主持線上會議超緊張:事前準備、安排幫手、不要求完美 ▎多工作業心靜不下來;手機放抽屜、閉眼3分鐘、視線拉遠五公尺、起身走走、快速整理 ▎快速充電的方法:12點到3點的沙發小睡15分鐘 ▎大腦太亢奮:漸進式放鬆法(緊繃5秒、放鬆5秒) ▎整天坐著硬邦邦:安排站立式辦公桌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重建之手:熱血整形外科醫師的診療手札

朱育瑩  著
台灣東販 出版
2022/01/19 出版

說到整形外科,多數人都會直接聯想到專為貴婦、大牌藝人等消費頂端的客群所提供的高價醫美整形,但實際上整外主要是修復先天缺陷與重建創傷。在外科路上總是抱持滿腔熱血的朱醫師,要以多年從醫經驗分享各種整形外科故事,這當中有暴走荒唐、有哭笑不得、有傷觸及心,最後醫師感觸地說:比起醜陋的缺陷,最恐怖的還是人心。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骨科延壽密碼:老而彌堅不是夢,再生醫學掌握自體修復的關鍵!

戴念國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22/01/18 出版

以前是藥物治標不治本的時代,現在則是再生醫學時代! 傳統的治療方式,面對高齡化慢性疾病與退化等無法解決的問題,再生醫學將醫療帶入全新境界! & 隨著年齡增長,膝關節也在持續磨損與退化。 當有好的骨關節,就擁有繼續健康長壽的本錢。 & ◎愛美人士避之惟恐不及的脂肪,竟是啟動再生醫學的關鍵 脂肪,在過去是愛美人士想除之後快的部分,以使身體能有美麗的曲線,但是現在它在骨骼、神經、肌肉系統的退化或是疾病損傷中有相當多的可運用性,是再生醫學重要的材料,提供骨科患者改善與康復的生命密碼。   ◎改善骨關節退化發炎治療,置換人工關節老套了 骨關節發炎,在過去無法避免它持續性的損壞,到最終必須走向置換人工關節的命運。其實,只要策略運用得當,最後情況是可以逆轉的。 & ◎骨科疾患再生密碼 再生醫學的核心治療方法,是基於細胞相關生命力量的療法,有可能使患者就該病症恢復健康甚至痊癒,在過去大多數用於慢性疾病的藥物無法做到這一點。未來由於再生醫學的進步與普及,人工關節的置換將可望大幅減少與避免。 & 名人推薦 & 楊敏盛 敏盛醫院集團總裁 武東星 國立暨南大學校長 葉明功 前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署長 吳濬哲& 前中山醫院院長 陳建良& 國立暨南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戴念梓& 細胞治療權威暨三軍總醫院教授

75 特價2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糖尿病有救了(暢銷10年紀念版):完全逆轉!這樣做效果驚人

柿子文化 出版
2022/01/12 出版

100萬人親身實證推薦,最有效的糖尿病求生指南! 不必戒主食、不必算熱量、 不必花大錢、不必一輩子挨針吞藥, 一次解決糖尿病和肥胖問題! 不吃主食糖尿病就會好(×)→好碳水化合物反而可以甩掉糖尿病(○) 放心吃好脂肪(×)→脂肪囤積在細胞會妨礙胰島素運送葡萄糖到細胞(○)  戒主食、忍受飢餓、定期打針吃藥…… 糖尿病卻只能勉強控制? 顛覆傳統治療,效果比其他糖尿病飲食法好N倍! 你知道「碳水化合物並不會導致糖尿病」嗎? 糖尿病的問題其實不是出在碳水化合物(糖分和澱粉),而是身體如何處理碳水化合物。只要能修復身體吸收和使用碳水化合物的能力,不但可以放心享用碳水化合物,還能減輕糖尿病病情,甚至不藥而癒。 全球知名健康專家、美國責任醫療醫師委員會創辦人尼爾.柏納德醫師給你的超有效糖尿病療癒指南──《糖尿病有救了》。 只要投入書中的飲食計劃,你不只能有效控制糖尿病、阻斷後續併發症,甚至連醫師都可能看不出你曾得過糖尿病!方法簡單、有效,還能一週減重0.45公斤…… 就是比藥物更快速有效! 令人振奮的真實案例…… 范斯的體重過重和糖尿病導致他有勃起障礙,書中的方法讓他輕鬆減去27公斤,糖化血色素從9.5%降至5.3%,並經醫生診斷不用再服降血糖藥物。 讀者羅伯特照著指引改變飲食後,五天內就使得空腹血糖值從170降至115毫克/公合,糖化血色素也一路往下滑。 罹患糖尿病的羅實行了書中的飲食方式,在十個月後瘦了18公斤,也不再需要服用降血糖與視神經病變的藥物,一同改變飲食的妻子也跟著瘦了16公斤。 南西的第二型糖尿病嚴重到必須同時服用兩種藥物,改變飲食後的短短三個月後,糖化血色素從8.3%降至6.9%,也停止服用其中一種藥物。  如果你有以下症狀, 就一定需要這本糖尿病求生指南! 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老是紅燈食物、綠燈食物分不清,只覺得這輩子就要完蛋了! 如果你身邊有人得到糖尿病,不想再讓他痛苦下去了…… 如果你是糖尿病相關醫師,正在尋找一種不必一輩子挨針、吃藥的療法幫助病人。 如果你還沒有被判糖尿病,但卻過度肥胖、常覺得疲累不堪、口乾口渴、常跑廁所。 如果你現在沒啥大病大痛,平生就愛吃餅乾、甜點、精製食品、高熱量、高油脂食物,而且無肉不歡,討厭吃蔬菜和水果…… 如果你一直很健康,但希望能繼續保持,永遠甩病活下去! 為什麼為我們最好排除食物中的膽固醇? 牛奶蛋白質會讓第一型糖病發作、更惡化? 義大利麵出乎意料之外是你我都可以吃的低GI值食物? 含水量高的食物會提醒大腦吃飽了(但光喝水沒有用)? 吃一頓健康的早餐能幫你對抗讓你生病的食物的誘惑? 專家傾囊相授,推翻無效的舊糖尿病飲食,徹底解析能救你的新糖尿病飲食,帶你找回健康,找回全新人生! 醫學證實!最輕鬆、最有效的甩病飲食指南, 降血糖、減體重、從頭到腳變健康,還能餐餐吃得滿足! 本書特色 3大飲食原則,熱量就會自然落在標準範圍裡:將植物油降到最低、選擇低GI值食物、避開動物性脂肪和蛋白質,就不必再對食物的分量與熱量斤斤計較。 4種新食物群,輕鬆享受美食:蔬菜、豆類、全穀類、水果,糖尿病飲食超Eazy。 84個飲食、生活祕訣,糖尿病Out:從吃的到用的、從心理的到生理的,給你一定會用得到的療癒撇步,貼心提醒不忘掉! 3週時間,立即見效:味蕾的記憶只有3週,只要下定決心投入3週飲食計畫,不但改善看得見,垃圾食物也將無法再誘惑你。 55道食譜+糖尿病常見用藥:從早餐、沙拉、主菜、湯品、甜點一應俱全,健康不用擔心挨餓&不好吃;認識醫生常開的糖尿病用藥和服用的目的,與醫師溝通不會霧煞煞。 1張給醫護人員的專用Memo:給有想結合飲食計劃和藥物治療對抗糖尿病的病人的醫師和護理人員,委婉告訴病人只要「盡力就好」,等於害他們誤入歧途。 超實用表格:「血糖值記錄表」、「纖維質檢查表」、「常見食物快速GI值對照表」、「每日、一週菜單建議」、「糖尿病常見用藥」等資訊和一覽表,方便查閱和自我檢查。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血壓的祕密:經脈醫學科學化天才醫師、經脈血壓計世界專利發明人郭育誠,透過血壓量測,取得十二經脈資訊,達成遠距醫療診斷與日常保健

郭育誠  著
布克文化 出版
2022/01/06 出版

如果,量血壓就知道今天身體適不適合跑步! 如果,量血壓就知道是不是感冒了! 如果,量血壓就知道吃下去的營養品適不適合自己! 如果,量血壓就知道自己五臟六腑的狀況! &&& &&& 真有這樣的神器嗎?只要量測血壓,便知身體大小事。 &&& 更重要的是這些資訊就像去醫院做各種檢查,得出的檢查報告,上傳雲端平台,可以作為醫師治病診斷的依據,那麼是不是以後在家就可以看病呢? ■作者以近三十年的經脈醫學科學化與漢醫臨床研究心得,透過超過五十幅珍貴的脈診科學數據圖表解析漢醫頻率的世界,以及常見疾病的治療原理。 ■以當代科學語言剖析漢醫獨特的萬物一體系統觀,闡述漢醫診療的四大層面(外感病毒、循環代謝、飲食、情志)。 ■從百萬筆經脈資訊驗證《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的病理與藥理模型,以及古代漢醫的減法養生。 ■關心自己健康的讀者可以透過相關中西醫診所,協助取得與運用經脈血壓計,實踐日常保健與遠距醫療。 & ****** 血壓,可以告訴我們這麼多身體的資訊嗎?這是什麼原理呢? & 古代漢醫沒有各式各樣的醫療工具或儀器時,可是在千年前,已經知道透過類似量測血壓的方法,取得身體的資訊。也就是說醫者可透過手觸橈動脈搏動處,感應脈的血壓波形,得知心肝脾肺腎的氣血虛實。 & 現在一般血壓計量測的血壓波,是利用示波法讀取血壓波的高低點,顯示收縮壓、舒張壓與心率。可是每秒有五百點,每一個波約有六百點,只取這六百點中的高低兩點,其餘的五百九十八點資訊全都棄而不用,然而其中所蘊藏的訊息,透過傅立葉分析,才明白漢醫已經歸納這為五臟六腑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分別代表不同頻率的血壓波,以及由同樣頻率組成的組織與器官。 & 為什麼西方醫學只使用每一個波中的高低兩點呢?其他五百九十八點不用呢?由此反映出兩種不同的系統觀。 & 對西方醫學來說,人體如同精密機器,於是發展出各式醫療儀器,精準看見人體的有形病變。西方醫學從解剖學中誕生,主要是急診、外科的重症醫學。當他看到X光片、電腦斷層,或MRI,某個部份的空間位置出血,或是任何的症狀,最快速的方式便是打開身體,看要怎麼處理,摘除或是換一個,這是外科系統。 & 對漢醫來說,人體如同交響樂團,各個器官系統及組織,各自不同的頻率共振,彼此皆為倍數關係,共振出每個人獨一無二的生命樂章,擷取草木礦物有情頻率治病。 & 舉例來說,當西醫診斷出一位病人身體器官發炎如盲腸炎時,會怎麼處理呢?外科的方法就是摘除、清創。內科碰上病人感冒、喉嚨痛或發燒,則給消炎藥或類固醇,改善發炎;然而對漢醫來說兩者皆過與不及。 & 原因在哪裡呢?不管是外科或內科,對複雜的整體資訊所知有限。 & 西方醫學的基本架構,必須完整清楚三度空間的坐標,然後從三度空間的坐標,標示不同位置上面的生理功能,因此內科跟外科都是以部位來分的。胸腔內科跟心臟內科有什麼差別?當然是空間位置的不同,其中便有不同的器官。 & 漢醫系統不是三度空間,漢醫的生理基礎是透過十二經脈,它的坐標系統是十二度空間的。因此,十二度空間可以捕捉到的人體訊息是更為豐富,而以三度空間看十二度空間,當然會迷路。 & 外科基本看法是人體每一個器官皆會保留五倍的備載容量,所以一旦發生問題時,移除有問題的部分,剩下的預備容量仍可維持器官本來的功能。 & 漢醫在這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呢?首先我們會問,身體有四倍到五倍,甚至到六倍的備載容量,能完全啟動嗎?隨著老化過程,人體備載容量其實越來越少。 漢醫的專業便是平衡與調整,調整備載容量的狀態,符合當下身體的需要,不會過與不及。隨時透過脈診獲得的動態訊息,便能幫助我們回應治療。 & 過去二十五年來對漢醫經脈醫學的科學化研究,終於明白與看見漢醫背後的「波的世界」,完全不同於西方醫學的「物質世界」。 & ***** 如果,量血壓就知道是不是感冒了! 這是神話嗎? & 每當臨床上,透過經脈血壓計量測看見「外感」指標,為了讓病人容易理解,我常說「你感冒了」, 病人常一臉困惑,接著說「可是我沒有打噴涕、流鼻水啊」! & 漢醫的「外感」包含冬天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腸病毒、一般微生物感染,物理性條件如放射線輻射、嚴寒、酷暑、燥濕等等,也就是說當人肉眼不可見,身體尚未感覺時,漢醫便已經開始處理身體的失衡,病人對感冒的理解,多半停留在西醫症狀出現指認的世界。 & 新冠病毒是不是外感呢?當然是。 & 治療變化迅速的外感,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早已明確提出系統性的方法,從無形到有形。當病從無形的氣分病開始時,到病情逐漸加重血分病,不加治療便會出現西醫所謂的有形、看得見的症狀,醫聖分成六類病證,以六種方法對應治療。 & 新冠肺炎強烈地告訴我們,很多人感染病毒時皆無症狀。正如同我們透過經脈血壓計的量測早已看見病人有外感,然而病人渾然不知。我們的意識沒感知症狀不代表沒事,沒症狀可能像關羽即將失去荊州,烽火台無法發揮作用。沒有烽火台很危險,有烽火台之後沒反應更加危險,關羽失荊州就是他覺得已布下烽火台,結果烽火台竟然被偷襲了失去作用。 & 漢醫脈診把脈之後,捕捉著依然還是無形的身體資訊,跑出十二經脈的坐標系統。幾千年前漢醫便掌握人類於演化上的獨特地位,人是十二度空間,人有十二條經絡,更嚴格講,還有奇經八脈。 & 生命一直在演化,從哺乳類之前早就跳脫三度空間,小白鼠只有六條經脈,因此它的頭抬不起來。人可以站立,變成有十二條經脈。這其中的演化其實已經運用許多物理的原則,建構出一個新的系統觀。 & 而這些系統從細胞代謝甚至在細胞內胞器的層次,便深深受到頻率的調控與制約,也因頻率與諧波的多寡決定了物種演化的方向與效率。 & 除了晝夜週期性的規律,粒線體與內質網的協同功能,呈現出細胞內獨立自主十二小時的生理時鐘。在人體中,體溫、血壓、認知表現、荷爾蒙循環與睡眠型態都存在十二小時的生理時鐘。 & 這是非常抽象,非常前端的醫學觀念,漢醫其實是比西方醫學的內科學還要前衛的,因為從物理學徑向共振理論,推導出人體十二經脈與諧波的對應,從而掌握生理病理的系統知識。甚至,可以直接用一個血壓計,捕捉無形與動態,得到人體完整的資訊。

79 特價4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麥吉爾腰背修復手冊:脊椎生物力學權威,從評估成因,到運動方法,帶你找回核心的力量,永遠脫離背痛

堡壘文化 出版
2021/12/28 出版

30年研究經驗,數千名臨床醫師與專業人士指導經驗, 科學化脊椎生物力學研究權威, 傳授你最詳盡的脊椎保健知識。 & ●推薦序:何立安博士——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總教官。 ●翻譯:賴泰屹老師——美國運動醫學會NASM即時口譯講師,資深肌力與體能教練。 ●審訂:吳肇基醫師——骨科專科醫師,粉絲專頁「大夫訓練」編輯。 & 長年背痛求助無門? 脊椎問題一定要開刀? 你還在做仰臥起坐嗎? & 所有背痛都有成因——你的挑戰在於如何確定背痛的具體成因並解決它。 & 在現代的醫療系統下,由於醫生每天可能需要看診超過四十位病人,每位病患分配到的看診時間少於十分鐘,結果就是,醫生被迫濃縮重要的評估與說明,難以精確與徹底診斷出病患的背痛機制與成因,使得病患沒有一個確切解決其背痛的指南。 & 本書會指導你透過自我評估,找出疼痛觸發的機制,接著告訴你如何避開這些觸發點,還會傳授你無痛的訓練方式,也就是作者的「核心三大」運動,並讓你擁有一本能跟醫師一起討論研究如何康復的指導手冊,最終達成讓脊椎恢復最佳狀態的終極目標。 & 此書內容會一步一步指引你讓脊椎恢復最佳狀態。 & 你將會學習到: & ◎從椎間盤突出到坐骨神經痛,背痛的明確起因以及惡化方式。 ◎你有哪些日常動作可能會引發背痛,或刺激背痛惡化。 ◎健康動作模式,幫助你生活無痛,讓你可以持續做那些你喜歡做的事。 ◎策略和運動方法,幫助你找回並持續擁有一個健康且健壯的脊椎。 ◎手術會讓你更好或更糟?一個絕對必要的手術前檢視清單,釐清你是否需要手術。 & 這本書適合所有曾經為背痛所苦,但總是無法根治的你。不管你是因為年紀增長,雖然吃喝正常,但上下樓梯如果不扶扶手,就會寸步難行,還是因為長期久坐,不管按摩針灸或是SPA,腰背狀況就是時好時壞,永遠沒有完全無痛的一天。讀了這本書,你將會理解麥吉爾教授超過30年將科學研究結合臨床實務背後的指導指南,並有能力將這技術運用在自己身上。 & 你值得能自在的掌控自己身體,像以前一樣能輕鬆的坐到地上和孩子玩耍。難道,能好好的睡一覺不該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嗎?而不是一翻身就痛到醒來,跟目前身體的疼痛共存並不好玩。 讓你的脊椎恢復功能,需要你的紀律與決心。你將需要改掉一些以往的壞習慣,也需建立一些新的習慣。你值得讓你自己知道,要如何安然無酸無痛的度過一整天。該是時候了,找回你人生的主導權;該是時候了,讓你的脊椎能重新開始;該是時候了,找回那走路有風的你。 & 本書特色 & ★書中所有內容都來自於嚴密謹慎的科學實證 ★超過50張圖片解說,一般人也可輕鬆閱讀 ★除講解脊椎問題與解答,並提出許多實際病患例證與運動員恢復表現案例

79 特價47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鍛鍊聽力就能延緩失智症:日本名醫教你最有效的聽力與大腦鍛鍊法,全面預防及改善健忘、重聽

中川雅文  著
晶冠 出版
2021/12/28 出版

每5人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的時代已經來臨! & 【失智跟聽力有關係!!!】 知名醫學期刊的分析報告中提到,失智症9大風險因子中,名列第一的是45到65歲的聽力受損,占9%! & 長時間戴耳機聽音樂、講手機後,耳朵會感到發燙刺痛嗎? 是否經常在不知不覺中,就把電視音量調得很大聲呢? 別人跟你講話時,總得聲嘶力竭嗎? 注意!這不僅僅是耳朵老化、聽力受損的徵兆, 輕忽聽力障礙,「失智風險」恐增2~5倍! & 時常忘東忘西、記憶力變差,對於事物的理解力變得困難,甚至出現幻覺、妄想、躁動、日夜顛倒、甚至語言和行為暴力等。 & 這樣的「失智症」,實際上和聽力有著深切的關聯性,這樣說的話可能會嚇到各位吧。 & 20項鍛鍊耳朵與大腦的訓練法╳5種訓練計畫組合 全面預防及改善健忘、抑鬱型重聽、噪音型重聽、生活習慣型重聽 & 身為耳鼻喉科醫師的作者中川雅文,在臨床上發現有許多「因聽不清楚而吃苦頭」的求診病患,也同時有著「忘東忘西的情況變得嚴重」的症狀。除此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也曾於2017年發布相關研究。分析報告提到,失智症9大風險因子中,名列第一的是45到65歲的聽力受損,占9%。 & 延緩失智不是老年人的專利,造成失智症的「大腦垃圾」,會從40歲左右開始慢慢地在大腦累積,想在這個長壽的時代,健康多活幾十年,不妨與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從耳朵開始預防失智症」,你只要: & ①反覆鍛鍊能讓身體與大腦產生記憶:每日簡單做4-5個聽力訓練運動,就能排出大腦垃圾,延緩記憶衰退、減少失智風險。 ②戒菸:「吸菸」是傷害血管的最壞習慣。 ③「好好吃!」能讓耳朵變健康:過度的限醣飲食,是讓大腦停止活動的NG飲食習慣。 ④1天只要走4000步,就能讓大腦不堆積垃圾。 & 本書特色 & ★詳細全圖解,簡單!不累!跟著練習,耳聰目明不失智! ★作者具備專業背景,是日本耳鼻喉科、腦神經生理學權威醫師,以及國內專業人士失智症權威白明奇醫師推薦作序。   益腦推薦& & 本書的特點在於有許多圖表,閱讀容易,重點很容易進入讀者的大腦,讓讀者可以身體力行、並成為習慣。──白明奇教授/成大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成大醫院行為神經科主任及失智症中心主任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睡眠外科權威、長庚醫院李學禹醫師告訴您如何:熟睡迎接每一天!

李學禹  著
方舟文化 出版
2021/12/28 出版

胖﹅累﹅病﹅醜﹅十大惡疾全和「睡不好」有關 你的睡眠品質,到底出了甚麼問題? 跟著本書 評量╳診斷╳治療╳預防╳鍛鍊 每天早晨醒來都能神清氣爽、容光煥發,心情美美迎接每一天 「你的睡眠品質及格嗎?」 「你的血氧濃度達標嗎?」 「你知道自己的呼吸道有堵塞嗎?」 「你知道自己會打鼾﹅半夜呼吸會突然中止嗎?」 「假日補眠起床後,依然感到全身疲憊嗎?」 睡眠間的「沉默缺氧」是全身疾病的源頭 發炎體質&& ●半夜頻尿&& ●頑抗型糖尿病& ●難控制的高血壓& ●慢性阻塞性肺病 ●失智& ●咽喉胃酸逆流 九成以上的人對打鼾缺氧﹅呼吸中止等睡眠障礙問題無病識感! 瞭解自己的呼吸道情況,戰勝睡眠缺氧,治好睡眠障礙 身上許多慢性病也會跟著好轉﹅甚至消失,讓全身健康一起變好! 睡眠是人類生理機能得以正常運作的重要過程,它掌管著人體新陳代謝中所需要的休息、補充與再出發。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統計,全台將近500萬人有睡眠困擾;換算下來,國人平均每五個人中,就有一人有睡眠障礙,打鼾、睡眠呼吸中止、不易入睡等問題,會造成睡眠過程中呼吸經常中斷、身體間斷性缺氧,睡眠中人體應該進行的自我修復機制受到影響,會逐漸形成發炎體質,導致全身器官無法正常運作,進而百病叢生。 本書作者行醫三十年醫學實證心血集成,全齡關注,全身守護,為病患不斷追求精準診斷與臨床技術突破,名列世界前2%頂尖科學家,首創「混合手術」在一次手術中同時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及其他共病,如肥胖縮胃等,改變當代睡眠手術模式,媒體報導評為「台灣之光」!「整體治療」則是強調以人為本,量身訂做個人治療方案,指導民眾作好生理時鐘的調整、經鼻呼吸、口咽肌肉訓練、睡姿療法與體重控制等這些自我健康管理。對於鼾聲診斷系統精準度的研發亦不遺餘力,學理與技術並進。並提供最新治療技術資訊給讀者,最重要的是從「呼吸道阻塞」這種人體最大病根著手治療,不只能消除擾人的鼾聲,更能同時改善全身九成疾病,各種睡眠障礙﹅慢性病都能跟著好轉。 本書最新醫療資訊完整詳實,速查即懂,內容包含:自我睡眠狀況評量、常被一般人忽略的鼾症病理解說﹅居家睡眠﹅醫院睡眠檢查﹅免開刀保守治療﹅智慧型止鼾輔具﹅先進微創手術﹅呼吸障礙預防與復健法,皆可依個人症狀與治療情況做最佳配套選擇,發揮最高醫療效力。 & 作品特色 1.最新﹅最專業止鼾科普知識,臨床證據醫學,內容值得信賴 睡眠醫學界權威專家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案例﹅表格﹅插畫,向普羅大眾解說最新止鼾健康觀念。身為業界首屈一指的權威,作者對於健康知識的考究無庸置疑,內容值得信賴,除了專家建言更有個人詮釋視角,為同類作品中最有觀點﹅出類拔萃之作。遠離打鼾,順暢呼吸﹅消除疲勞就看這一本! 2.喚醒國人對打鼾的病識感,作者一生懸命,提高台灣睡眠呼吸治療之世界成就 作者戮力擴展睡眠醫學在台灣之發展,以治療睡眠呼吸障礙病患為終生志業,可說是此領域最具代表性的意見領袖。 3.提倡睡眠檢測,以最新科技解決民眾睡眠障礙 論文發表﹅新書出版﹅媒體專訪,忙碌的外科手術﹅教學之外,作者透過各種管道,推廣居家睡眠檢測與智慧睡眠科技,助廣大民眾一夜好眠。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Hydrogen Immunotherapy Makes Cancer Disappear

赤木純兒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21/12/21 出版

Advice from a Japanese Authority on Immuno-Oncology about how to Enhance Your Immunity Swiftly and Build a Robust Body Immune Deficiency, Antineoplastic Drugs, and Radiotherapy Are Unfavorable for Cancer Treatment The First Ever Exposition of “Hydrogen Immunotherapy” .The Globally First Attempt to Fight Cancer by the Application of Hydrogen, with over 400 Evidence-Based Cases Included .Significant Prolongation of the Life Expectancy of Many End-Stage and Recurrent Cancer Patients Hydrogen Activates Human Immune Cells! The probability of developing cancer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extension of the average human lifespan. There i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literature demonstrating the diverse bioactivities inducible by oxyhydrogen inhalation, including anti-inflammatory, anti-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and antineoplastic effects. Evidence has also suggested that hydrogen may be used to mitigate the side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hemotherapy, or to inhibit the growth of cancer cells and xenotransplanted tumor. In addition, the application of oxyhydrogen in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 may not only reduce the symptom associated with difficulty breathing, but also exhibit the critical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This book is the first collection of the research and comments made by a Japanese immuno-oncologist on “hydrogen immunotherapy.” Apart from the promising and extensive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treatment, hydrogen is helpful to prolong the healthy lifespan when used in daily care and health maintenance as well. Recommended by Dr. He-Chang Kuo, M.D.│professor of the School of Medicine of Chang Gung University Dr. Ming-Hsien Huang, M.D.│vice superintendent of E-Da Cancer Hospital Dr. Wen-Chang Lin, Ph.D.│chairman of Epoch Energy Technology Co. and Ota Hydrogen Biotech

66 特價31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皰疹最新治療法

蕭悧悧  著
晨星 出版
2021/12/12 出版

最新、最專業的皰疹治療與診察知識,快速控制皰疹病情,預防失智 & 對症下藥! 找出潛伏皮膚炎症狀下的皰疹病毒! 有過唇皰疹的各位,您的慢性皮膚炎、蕁麻疹有可能是皰疹病毒引起的, 若不能儘早確診,放任病毒在體內累積,會引致膠原病、血管病變。 & 本書所採用之「關鍵2分鐘細胞檢查法」榮獲日本皮膚科醫學會及健保局的大力推薦! 作者於2006年級開始採用「關鍵2分鐘細胞檢查法(QTT)」,並於業界經10多年的施行,快速且正確地於病症前期便篩檢出許多皰疹病例。 2020更由日本皮膚科醫學會向健保局提出高度醫療技術再評價並獲准。 & 控制皰疹就是預防危險疾病! 受到病毒數量、患者的神經健康度、年齡或皮膚特性等原因,並非所有罹患帶狀皰疹的的患者身上都會出現併發症,但一旦出現併發症,則需特別注意,它們很容易就會以後遺症的形式殘留在患者身上。 醫界最新研究更證實,膠原病、血管病變、失智症與皰疹病毒息息相關,控制皰疹就是預防上述危險疾病! & 本書特色 & 1.打破傳統迷思正確預防帶狀皰疹 2.清楚梳理帶狀皰疹與其他疾病關係 3.關鍵的早期診斷:2分鐘細胞學檢查(QTT),快速確診隱藏皮膚敏感症狀下的非典型皰疹病例 4.如何有效治療帶狀皰疹 5.收錄作者最新醫學研究發現與治癒各種疑似皮膚病問題其實是皰疹病毒的案例。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踮踮腳尖!10秒消除足底痛

冨澤敏夫  著
楓葉社文化 出版
2021/12/01 出版

早上一下床足底就傳來一股刺痛、 走路時足底總會一陣一陣抽痛…… 這些問題,只要每天持續「踮踮腳尖」就能解決! 你是否有以下症狀呢? □無法單腿站好站穩。 □覺得上下樓梯很辛苦,必須扶著欄杆。 □走路速度變慢。 □走久容易疲累。 □步伐變小。 □經常被路上的高低落差絆倒。 □從椅子或座墊上站起身時,會發出「嘿咻」的出力聲音。 □膝蓋以下的部位容易浮腫。 □膝蓋以下的部位容易冰冷。 □雙腳間的距離愈來愈大。 如果符合其中三項以上,代表你的足底肌力已經退化,請特別留意! 兩隻腳的足底加起來,總共才占人體整個體表面積的2%,卻承載了我們全身的體重。 站立、坐下、走路、跑步、工作、運動……等,都是在足底的支撐下才能完成。 一旦足底的肌肉(足底肌群)開始老化,難免容易出現受傷、疼痛等現象。 若不及早處理,恐怕會誘發足底筋膜炎、莫頓神經瘤、扁平足等各種足底疾患。 ◆「足底肌力退化」主要有六個原因 ①缺乏運動 人類的身體有個鐵則,長期不使用的部位功能會日漸退化(廢用症候群)。 ②不良姿勢和不良走路方式造成足底負擔 姿勢不良會使重心轉移,導致重量偏向足底某一部分,造成足底肌群的肌力失衡。 ③肥胖 體重的龐大負荷會造成足底肌力大幅下降。另外,據說增加的脂肪細胞會分泌使體內疼痛或炎症加劇的「壞物質」,因此加速足底疾患的惡化。 ④增齡 肌肉不具「蓄積」功用,一旦失去活動身體的習慣,便會逐漸萎縮。六十歲的下肢肌肉量比二十歲時減少20%左右,八十歲時減少30%左右。 ⑤關節和肌腱僵硬等先天體質障礙 這些組織的形狀、可動範圍、柔軟度因人而異,因此有些人的足底和足踝動作難免會受到限制。 ⑥因運動或工作而過度使用 跑步等運動,或者持續站著工作,都容易因為過度使用足底某特定部位的肌肉、關節或韌帶,進而引起足底各種問題。最常見的就是足底筋膜炎。 近年來,深受足底痛折磨的人日益增加,原因多是出在足底的「老化衰退」! 隨著年紀增長、體重增加,足底負擔愈來愈大,逐漸無法發揮正常功能。 若不及早處理,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本書中介紹的「10秒鐘踮腳尖」運動非常簡單、不花時間,在家一個人也能輕鬆進行。 就算是生活忙碌、抽不出時間的人, 或是意志力薄弱、容易半途而廢的人, 都能夠輕鬆地將「10秒鐘踮腳尖」運動養成習慣! 關於「10秒鐘踮腳尖」之所以能夠發揮效用的原理,以及患者經常會產生的疑惑, 書中都有專門章節一一為讀者解答。 另外也收錄了患者的真實經驗談,並針對「10秒鐘踮腳尖」的效果做驗證。 如果想要知道自己的症狀可能是哪種疾病,書中也有關於「足底筋膜炎」、「莫頓神經瘤」、「扁平足」、「拇趾外翻」等造成足底痛的常見疾患介紹,幫助你了解自身的問題並對症下藥。 「持之以恆比什麼都重要!」 ──這就是本書作者.冨澤敏夫院長開發「10秒鐘踮腳尖」的初衷。 請不要小看這個只需「10秒」的小小運動, 只要能夠每天持續累積這短短的「10秒」, 就能靠自己的力量治好疼痛,再次輕鬆邁步向前走! 本書特色 ◎日本整體院院長傳授超簡單的「10秒鐘踮腳尖」運動,不費力、不花時間,懶人也能輕鬆養成習慣! ◎真人示範動作,一目瞭然,照著做就對了! ◎介紹引起足底痛的「足底筋膜炎」、「莫頓神經瘤」等常見疾患的成因,以及預防足底痛的姿勢與走路方式,徹底掌握讓疼痛不再復發的訣竅!

79 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看懂風濕免疫:教你正確對抗風濕、應變新冠病毒!

張德明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21/11/23 出版

前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張德明醫師集大成之作! 匯聚各類風濕科疾病介紹,從事前預防到後期治療,知識、照護一蓋不缺! 本書將深入探究風濕科疾病,以期幫助病人恢復健康生活! 令許多年輕女性聞之色變的全身性紅斑性狼瘡到底可不可怕? 什麼是修格連症候群?風濕病的併發症有哪些?要如何治療、預防? 患有風濕病,可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嗎?會不會有不良影響? 風濕病多為締結組織疾病,所產生之病狀幾乎可涵蓋全身各類器官,也因組成及功能的不同,發生病變時會出現全身或局部性症狀。然而在關節病變類型的疾病構成上,風濕病就包含了100種以上的病症。 從日常中不注意的細節開始,關節慢慢發炎,紅、腫、熱、痛,病變成其他類型之風濕科疾病。 除了風濕疾病,近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本書更專門介紹新冠病毒與疫苗,以及風濕疾病與疫苗接種的關係,讓人對新冠病毒及疫苗更加了解,選擇適合自己的疫苗接種。 相比患病之後的治療,擁有健康的身體,事先的預防更為重要。大家都知道斷食、運動,除了可以減肥,也可以讓身體健康、長壽,但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呢? 日常飲食與營養,和風濕病的具體關係為何?糖與咖啡固然可以讓人心情愉悅與振奮精神,但大量食用會有什麼壞處? 張德明醫生將看診多年精華,以及現行風濕科疾病的預防與病因撰寫在書中,詳細介紹風濕科疾病成因、病狀,風濕科疾病現今的診療方法、臨床症狀,以及未來可能發生的併發症等等,本書都將帶你一一覽閱!更有內容講述風濕科疾病之患者是否能皆種新冠疫苗等相關話題,本書帶領民眾了解風濕科疾病臨床症狀、病因,讓讀者對自身的健康更加了解。

66 特價2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最重要的小事,不容輕忽的耳鼻喉症狀!--別讓病毒笑你傻,跟著醫師提升自我健康防護罩

張益豪  著 、陳亮宇  著
橙實文化 出版
2021/11/23 出版

「顧好耳鼻喉,不怕恐怖病毒找上你」暢銷改版 & 潛藏在日常生活中你意想不到的40個身體警訊, 我們最常忽略卻又最重要的耳鼻喉科大小事。 & 打了個噴涕,但卻都說「只是過敏」——難道過敏真的是兇手嗎? 睡覺卯起來打呼,但總單純覺得是因為太累——是還要單純多久? 咖啡、甜食讓你胃食道逆流嗎?但你知道它們對身體的攻擊招式不止這樣嗎? & 耳、鼻、咽喉這三部位看似個別獨立,實則彼此相連、互相影響, 這是本為你解答生活中有關於耳鼻喉和過敏的所有疑難雜症。 千萬別忽略困擾你多時的耳鼻喉相關毛病,這是身體要傳達給你的重要訊號! & 本書特色 & 耳鼻喉科的疾病可說是每個人這一輩子最常遇到的疾病, 例如感冒、鼻竇炎、扁桃腺發炎、耳朵發炎、聲音沙啞、支氣管炎等等。 藏在這些看似小病的背後,是我們預想不到的重症前兆?! & 你以為的身體小毛病卻是大警訊, 千萬別忽略困擾你多時的耳鼻喉相關毛病, 這是身體要傳達給你的重要訊號! 要如何根治耳鼻喉的疾病?& 所有疑難雜症解決方法就在這裡! & 關於耳鼻喉的小問題大警訊: 關於感冒的疾病和過敏 1.咳之色變的武漢肺炎,該如何自保? 2.奪命的流感,盛行的季節該注意哪些事? & 關於過敏的疾病 1.我到底是感冒?還是過敏? 2.三個步驟,立刻減少塵蟎,遠離過敏! & 有關耳朵的疾病 1. 小心,耳黴菌要了你的命! 2. 為什麼我突然一邊耳朵聽不到了!竟是突發性耳聾發作 & 有關鼻子的疾病 1. 嚴重打呼,半夜窒息!要人命的睡眠呼吸中止症 2. 你以為的長年小鼻塞,卻可能是癌症的警訊! & 有關喉嚨的疾病 1. 口臭,並非是牙周病,可能是扁桃腺結石惹的禍! 2. 我的咳嗽,為什麼一直好不了?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趣味免疫學

石原新菜  著
晨星 出版
2021/11/12 出版

傾囊相授不藏私, 醫師告訴你快速提升免疫力的最佳方法! & 養成提升免疫力的生活習慣,不僅能降低流感和新冠肺炎等傳染病的風險,也有助於預防糖尿病、高血壓、癌症等疾病。透過本書了解生活中「本來就應該這麼做」的事,簡單細微的改變,就能提升你的「健康等級」! & ◎免疫的關鍵「腸道環境」 ◎提升免疫力效果最強大的零食 ◎「吃愈多,攝取的營養也愈多」是錯的! ◎用薑汁紅茶來守護健康 ◎提升免疫力的最佳食材、下酒菜 ◎久坐不動真要命! & 本書特色 & 1、趣味圖解閱讀系列新作!最新加入健康系列!「提升免疫力」,簡單來說就是「提升健康等級」。只要透過日常習慣的培養,例如:三餐不要吃到十分飽,維持八分飽即可、即使再累也一定泡澡、每天睡滿七小時、常保笑容和感恩的心、保持正面思考,以及提醒自己多攝取蔬菜和魚肉……,不僅能降低流感和新冠肺炎等感染疾病的風險,就長遠看來,也有助於預防糖尿病、高血壓、癌症等生活習慣病。 & 2、快速提升免疫力的最佳方法!專家告訴你在家就能立刻實踐的提升免疫力方法,透過豐富的插圖,從飲食、姿勢、運動、作息、打掃、社交等,多面向告訴你輕鬆就可做到的訣竅。 & 3、依症狀分類,有助於提升免疫力的食材表:有感冒、慢性疲勞、眼睛充血、皮膚粗糙、口腔發炎、寒性體質、肩膀僵硬、腰痛、花粉症、胃痛、食慾不振、失眠、焦慮、掉髮等症狀時,應該吃什麼食材加以改善?本書提供給你最好的食療應對!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強韌關節,運動零傷害:小心!錯誤的運動習慣將磨損軟骨、破壞關節!足、膝、髖、脊椎、肩、肘、手,七大部位完整強化!

方言文化 出版
2021/11/10 出版

深蹲、伸展、瑜伽、棒式支撐……看似安全,其實暗藏危險! 預防運動傷害,從強韌關節做起! 獨創「關節.皮膚體操」,擺脫疼痛與失能! & ►跟著YouTube上的示範影片拉伸、活動肢體,反而容易造成關節傷害?為什麼?& ►每日勤做伸展操、深蹲卻莫名腰痛;規律慢跑引發膝蓋疼痛……如何調整? ►上健身房鍛鍊心肺、負重增肌,但老覺得越動越痛、越練問題越多,怎麼辦? & 為了強健體魄、塑身減重,你每日維持良好習慣、勤做各類運動。 但你不知道的是,錯誤的運動操作與生活習慣,將不斷磨損軟骨、傷害關節健康! & 人體活動力的關鍵在於肌肉、筋膜、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可動性」; 軟組織必須既有彈性,也要有韌性;能被牽拉,也要有回縮的能力。 由於軟組織牽動著關節的活動,由此可知,健康的關節必須強韌,絕非越軟Q越好。 & 當人體因錯誤的運動與生活習慣出現歪斜,關節周圍組織的支撐力就會下降, 導致全身關節連動困難,長久下來便會引發各種失能傷害,例如: 鬆筋症候群(日本歌后宇多田光亦患有此症)、肘外翻、膝反屈、鬆弛肩等。 & ★小心!看似安全的運動與生活習慣,可能就是疼痛元凶! 現代人深知樂活健齡的重要,運動風氣日益盛行,人們也越來越愛動;& 透過串流平臺分享,相關健身影片、健康資訊很容易就能取得; 時至今日,幾乎任何人都能輕易挑戰深蹲、伸展、瑜伽、負重訓練等。 然而由於多數人都是邊看影片邊跟著做,很容易因動作不確實造成難以回復的傷害。 & 本書針對一般人常做的皮拉提斯、慢跑、硬舉、仰臥推舉、 飛輪、網球、羽毛球、搬運重物、揹背包、就寢姿勢等, 精準提出導致關節受傷的問題點;並藉由近百幅的詳盡圖解, 提供歪斜矯正對策,更收錄關節復位與強化支撐法,以及獨創的「關節.皮膚體操」。 & ★獨創「關節.皮膚體操」,強化韌性與支撐力、遠離運動傷害! 人體關節之所以缺乏韌性,不光只有肌肉僵硬、肌力下降的問題, 「皮膚的動作」也會對關節活動度帶來極大的影響。 & 近年來,醫學界已發現——皮膚的感應器會直接與大腦連接,並作用於許多器官。 在動作表現上,運動傷害較少且表現出眾的人,皮膚動作也十分「順暢」。 例如,肩膀周邊的皮膚動作良好的人,通常也沒有肩頸僵硬問題。 這是因為皮膚底下的筋膜能活動自如;同時也象徵此處關節的韌性與支撐力較佳。 & 為此,作者獨創可強韌關節的「關節.皮膚體操」,迄今已指導數千人,成效斐然。 全書收錄10種依「部位別」分類,最具代表性的皮膚體操,並詳盡圖解說明操作方式; 更依據各種常見「健身項目別」對症下藥,清楚點出錯誤動作,並提供關節照護對策。 &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關於強韌關節的常見問答: & ►你的關節還好嗎?足、膝、髖、脊椎、肩、肘、手部七大部位立刻檢測! ►起立蹲下、活動脖子、折手指時聽到的嘎吱響聲,代表了什麼意義?& ►睡眠品質不佳、醒來總覺僵硬痠痛?起床前後各三招,活絡關節,解痠止痛超有感! ►運動前後如何正確伸展?選購新鞋時須注意哪些要點,以避免關節受傷? ►抬起重物時該怎麼做才不怕腰傷?辦公室久坐的腰痠背痛怎麼改善? ►如何搭配痠痛貼布強化關節.皮膚體操?腰部、肩部,橫貼、直貼都OK! & 修正造成反效果的錯誤運動,找回不傷關節的正確動作! 現在就跟著專家一起改善歪斜、復位傷處、免除疼痛、預防受損! & 本書特色 & ◎日本關節復位專家,教你透過簡單的動作強韌關節,有效改善歪斜、復位傷處。 ◎破解錯誤的運動方式與生活習慣,找回零傷害的正確動作,即刻免除疼痛、預防受損! ◎獨創強化關節支撐力與可動性的「關節.皮膚體操」,迄今已有數千人以上受惠,成效斐然。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腦逆齡指南:頂尖神經科學家教你改變生活習慣,修復再生大腦細胞,長保健康活力、思緒清晰,遠離失智威脅!

商周出版 出版
2021/11/06 出版

掌握飲食、運動、補水、抗壓、營養補充、健腦遊戲……等簡單訣竅, 就能促進腦細胞再生、增加腦部血流量,提升大腦健康與認知能力! 由於目睹摯愛的父親飽受帕金森氏症折磨,神經科學家克莉絲汀.威勒米爾博士於是投注最大熱情,致力改善人們的認知健康。她從事科學與臨床研究多年,更曾成功幫助比賽時難免會發生腦震盪的橄欖球員修復腦部損傷,提升大腦功能。 在這本健腦終極指南裡,威勒米爾博士透過自身、橄欖球運動員和其他患者的體驗深入淺出解說,告訴我們只要簡單改變生活習慣,就能增進認知健康,提振活力,順便甩掉一些多餘的脂肪。她也經由研究與實例分析,說明大腦基本知識,教我們如何調整日常飲食、補充營養,並且利用體能活動和健腦遊戲修復過去的認知損傷,幫助我們找到長久可行的大腦健康攻略! 各界好評: 我經常希望有一本可以提供給病人的手冊,介紹一些我們有信心能增進腦部健康的方法。現在有了。 ——美國西德斯西奈醫學中心神經外科學系主任兼教授 &基斯.布雷克(Keith L. Black)醫學博士 本書充滿智慧、希望和無數精妙方法,讓你擁有更健康的大腦和更美好的人生。我跟威勒米爾博士共事超過10年,深知她充滿奉獻熱忱,而且善於表達,這點從本書的字裡行間不難看出。我高度推薦本書。 ——阿曼診所創辦人兼執行長,《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 丹尼爾.阿曼(Daniel Amen) 威勒米爾博士這本書提供簡單可行的祕訣,教導讀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活用認知訓練。& ——《女性阿茲海默症防治每週通訊》(The Womens Alzheimers Movement Weekly Newsletter)& & 這是一本方便操作的指南書,教導我們活出健康的大腦。& ——《哈潑時尚阿拉伯版》(Harper’s Bazaar Arabia) 本書是一流的腦部健康指南,能夠滋養你的身心靈。 ——國際級靜坐導師,《紐約時報》暢銷書《超覺靜坐的力量》(Strength in Stillness)作者 鮑伯.羅斯(Bob Roth) 神經生物學家威勒米爾初試啼聲,精心匯集一系列積極主動的可行策略,幫助讀者維持並促進認知健康……任何人想要提升心智能力,讀這本書必定獲益良多。&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當代心智健康市場已經過度飽和,往往讓人無所適從。做為一名優秀運動員,我知道不能輕信坊間某些一味追求速效的產品或策略,因為那些商品聲稱有助腦部健康,卻提不出具體可行的方案。威勒米爾博士用淺顯易懂的解說,一步步帶領讀者開發頭腦的力量。只要有心,任何人都能打造最理想的認知功能。想要改善腦部健康,本書能提供仔細、適切又必要的方法。& ——美國女籃奧運金牌得主 &夏米克.霍德克勞(Chamique Holdsclaw) 我在國家橄欖球聯盟打職業賽多年後,決定深入探索我最重要的器官:大腦。我有幸遇見威勒米爾博士,她是這方面的專家,熟悉最先進的研究成果、知識與實用方法,幫助我們為大腦找回全新的生機與活力。她秉持無人能及的熱情與無私奉獻,協助運動員修復腦部功能。我非常開心,因為你也有機會分享多年來她傳授給我的寶貴智慧。 ——前美國國家橄欖聯盟後衛球員,福斯體育台球評 伊曼紐爾.阿喬(Emmanuel Acho) 對於想要提升大腦功能或逆轉重複撞擊造成的腦部損傷的人,本書是不可或缺的指南。展讀威勒米爾博士精心發掘、善加利用的新祕訣,也許能拯救你的腦部功能。 ——美國運動經紀人,《紐約時報》暢銷書《經紀人》(The Agent)作者 李伊.斯坦伯格(Leigh Steinberg) 隨著健康導向的穿戴裝置成為趨勢,我們預期生理攻略會是2021年的熱門話題,本書問世恰恰證實這個預測。頂尖神經科學家克莉絲汀.威勒米爾博士告訴我們,只要簡單改變生活習慣,就能為腦部注入滿滿能量,進而提升認知表現,避免記憶喪失。& ——綠身心健康情報媒體網站(mindbodygreen)& & 本書解開頭腦的神秘面紗,敘述我們所知道的,以及持續的探索。& ——《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進階評論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終結胃水腫:少喝水,救健康

今中健二  著
世茂 出版
2021/11/03 出版

老是倦怠、頭痛,找不到身體哪裡出問題嗎? 有可能是「胃水腫」在作怪。 減少攝取水分身體反而會變好? 讓專業的中醫師來告訴你,醫院不教,卻真正有用的家庭「胃」學。 & 你聽過「每天喝水2公升有益健康」嗎?這句話已經過時了。 在身體不太流汗的情況下,一天喝超過500毫升的水就已經「太多了」?! 水分攝取過多會導致「胃水腫」? 「胃水腫」到底是什麼? & 如果「有益健康」的水分, 其實是造成你身體上各種不適的原因, 該怎麼辦? & 頭痛、腰痛、高血壓、糖尿病、口內炎、生理痛、肥胖、貧血、不孕症、肺炎、癌症、青光眼……你有這些症狀嗎? 這些症狀,都有可能是因為攝取水分過多而導致的! & ◎有「不定愁訴症候群」的A小姐減少飲水量後,迅速消除了原因不明的「莫名覺得不舒服」! & ◎減少喝水並改善飲食後,B先生原本被醫生宣告難以降低的「青光眼」數值轉眼間就改善了! & ◎每天運動增加排汗量並減少飲水後,C先生從只剩3個月壽命的「癌症」當中奇蹟康復! & Q.「膝蓋痛」的原因也是出在「胃」? A.幾乎所有的膝蓋痛,原因都來自「胃水腫」的水分。 來自胃、通過經絡而擴散的水分來到了膝蓋,水腫阻礙血液的流動,因而出現疼痛。 & Q.「泡得發脹的內臟」會引發癌症? A.若水腫從胃擴散出來,影響其他內臟產生水腫的情況,身體會因而損害。 本來應該平穩運作的健康內臟,會因為我們對胃水腫的置之不理,造成機能損傷、引發各式各樣疾病,有時甚至會發展成癌症。 & Q.頭痛時請喝杯咖啡? A.咖啡有「降水的效用」。咖啡會降低積存在頭部的溼熱,緩和腦中模糊的思緒,或是改善頭痛,可以一口氣解決頭部的不適。 & Q.養成習慣每天早上「照鏡子」,就能遠離疾病? A.養成好習慣,經常檢查舌頭觀察「胃是否有水腫」,就能隨時知道自己「攝取水分是否過量」,並立即改善。之後還可能因此察覺身心出了問題,並順利克服。 & Q.只要看舌頭,內臟的情況就一清二楚? A.舌頭與內臟原本就因經絡,而有著直接與間接的深刻關係。透過檢查舌頭的「顏色」「形狀」「厚度」等,就像直接拿起內臟觀察一樣,能了解內臟目前的狀態。 & Q.「腹瀉」是身體自然的「排毒作用」? A.腹瀉卻是一種天然的排毒(解毒)作用。身體判斷「必須快速排出有毒物體」所引起的腹瀉,是有益的現象。且現代人很容易「喝太多」或「吃太多」,偶爾腹瀉正好可以排出日常過度攝取的營養。 & Q.朝手機畫面吐氣可以預防胃水腫? A.肺會推動全身的活動,專注呼吸,就能有效調節身體各部位、改善不適症狀。 當我們攝取過量水分導致體內水腫時,一邊想著「想排出體內的水」,一邊持續大口吐氣,如此一來,就能確實減少體內的水分。 & 實際診斷超過4000人的經驗以及2400年的臨床研究証實 ──顛覆一般人對喝水概念的健康研究!

79 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眼睛問題知多少

王孟祺  著
晨星 出版
2021/11/01 出版

3C世代最完備的眼科保健專書 小孩迷手遊、爸爸盯股市、媽媽狂追劇 現代人3C不離手,眼睛常常感覺怪怪的嗎? 「長時間」、「近距離」、上網、看電視、打遊戲、滑手機,甚至通宵熬夜,導致眩光、流眼油、眼睛刺痛、紅腫、視力模糊、老花眼、飛蚊症、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各種眼疾及病徵層出不窮。 本書專業、詳細地說解現代人因眼睛常態加班過勞而出現的早衰現象與各種病變,並提供完整該如何保健、預防與治療,才能長期保有健康明亮的靈魂之窗的具體方法,同時,深入淺出的學理說明與症狀統整,讓你隨翻隨查,面對眼睛的問題不再霧煞煞。 眼科權威王孟祺醫師告訴你如何照護你的眼睛,並且培養正確的眼睛檢查與診療觀念 ◆眼睛生活保養術 從眼鏡選擇、運動生活到飲食起居,九大護眼原則,保護你我的靈魂之窗。 ◆眼睛怎麼了? 症狀、病理說的清嗎? 眼睛出毛病的原因百百種,這次是不是你想的哪一種?就診時,病情描述愈正確 ,對於診斷與治療愈有幫助。 ◆是老了? 還是使用過度? 老花眼、白內障提早降臨,出生3C時代的你我是否也已成為視力早衰族群的其中一員? ◆良好術前溝通觀念 「三思八問」,做好接受手術的周全考慮,幫助你術前不害怕,術後不擔憂。 本書特色 1.從眼球構造到保健、診療,深入淺出的說明配上詳細的圖解,種種眼睛病徵讓你一看就明。 2.選擇眼鏡、適度運動、健康飲食、良好作息加上九大護眼原則,是不可錯過的眼睛保養術。 3.細心體貼的術前心理建設,幫助你安心做好周全術前考慮,不再懼怕與排斥眼科手術與診療。

9 特價3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疲倦的青少年:孩子天天喊「累」?先別罵他懶,這可能是我們稱為「疲倦」而忽視的病。

大是 出版
2021/10/27 出版

★★★★★亞馬遜讀者評價五顆星! ◎將近1/3的美國青少女,每週至少有兩天因疲累而影響上學。 ◎在英國,每100個青少年就有一個因疲勞而失能,無法正常參與社會活動。 ◎有7%的荷蘭男孩,疲累時間持續三個月之久。 這是已就醫而累計的數字, 未就醫而誤稱為「疲倦」的青少年,實際不知為數多少倍。 我的孩子天天都睡很多,還是一直喊「累」? 或者,沒有明顯想睡,但做任何事都沒有活力, 連爬個樓梯都覺得很辛苦! 帶他去醫院做了各種檢查,就是找不到原因。 青少年深受疲勞所苦的比例,越來越高, 不免讓人懷疑,是不是有什麼「神祕疾病」暗中奪走他們的精力? 全美排名第一的梅約(妙佑)診所的小兒科醫生費雪,找到了解答! 他發現,生活忙碌固然會導致青少年疲勞,但其中有一半以上, 是POTS(姿勢性直立心搏過速症候群)惹的禍。 什麼是「姿勢性直立心搏過速症候群」? 就是「當姿勢從躺下變成直立時,因為脈搏太快而產生的惱人症狀」。 父母要怎麼判斷小孩有無此病?要開刀嗎? 有藥可以治嗎?怎麼做才能康復? ◎以下這些疾病,都有可能引起你身體的疲勞: 甲狀腺功能障礙、糖尿病、低血糖、腎上腺疾病、 荷爾蒙失衡、肝病、發炎性疾病或病菌感染…… 所以,莫名疲倦時,要先找醫生做全面性檢查。 萬一都查不出原因,可能就是POTS。 ◎POTS──姿勢性直立心搏過速症候群: POTS會使自律神經系統無法正常管控血流,最終導致疲倦, 而青少年患者中,女性占2/3。 過去大家不了解這個疾病,因此常誤判成憂鬱症。 明顯症狀是:患者會一直喊累,又睡不著;身體的某些特定部位會痛; 起身時會頭暈,有時甚至會有短暫15秒看不見, 有的患者會出現腦霧:腦袋就像被棉花糖包住一樣,思緒一整個模糊, 雙腳會腫脹並發青、心悸到心臟快從胸部跳出來……。 ◎有可能完全康復嗎?當然! 全美第一的梅約醫院有一套完整治療計畫, 例如,強化鹽分攝取、利用傍晚運動(站立的運動最有效), 或是服用乙型阻斷劑等藥物(本書有列表)。 最重要的是──大部分患者都會康復, 患者蘿拉經過作者的完整治療後(她在書中與父母一起分享治療經過), 已從一個疲倦而虛弱的病人,現今成為醫學院學生。 推薦者 自律神經失調症協會理事長、《早安健康》專欄醫師/郭育祥 審定 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 台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小兒科主任/顏俊宇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黃瑽寧

79 特價2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血液狂想曲2

史丹福  著
花千樹 出版
2021/10/25 出版

曾經血液癌症是一個強大的殺手,患者無藥可醫,必死無疑……幸好因為科學家不屈不撓的努力,治療血液癌症的新藥物與日俱增,病人終於有了抗爭的機會。這些藥物是甚麼?它們如何擊敗血液疾病?平日受傷的時候,鮮血從傷口不斷湧出,除了等待救援,血液會如何自救?捐血與輸血後,血液的命運是怎樣?機構如何處理收集到的血液?它又如何變成可以救人的成分?《血液狂想曲2》三段樂章會先以血液癌症的療法切入,引領大家在音符中認識標靶療法、免疫療法、細胞療法等新療法,再認識血液中的「止血小隊」——血小板及凝血系統——的工作,最後與讀者一同探索捐血和輸血背後救人的過程及意義。同系列的《血液狂想曲 1 ——走進血液的世界》入圍香港教育城舉辦的第十八屆「十本好讀」中學組候選書之一。

79 特價46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不再憂鬱操作手冊:12週邁向終生安適健康的旅程

舉手網絡 出版
2021/10/15 出版

★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葛雷哥里.詹茲最新力作! ★ 葛雷哥里.詹茲為 CNN、FOX、ABC、CBS 和 New York Post 等全球各大傳媒常駐專業嘉賓! ★ 詹茲博士創辦的 The Center: A Place of Hope 被票選為全美前十大憂鬱症治療機構! ★ 美國亞馬遜5顆星滿分好評! 跟著葛雷哥里.詹茲博士,一起來趟擺脫憂鬱、邁向希望與恆久緩解的12週旅程。 光是藥物和治療解決不了折磨你或你心愛之人的憂鬱時,還是有得醫治的希望。這本根據葛雷哥里.詹茲博士新創的《不再憂鬱》所寫的互動式操作手冊,將為讀者提供尋找整全治療取向所需的工具。你將一週接著一週,分別一一檢視憂鬱症的情緒、身體、智性、關係和靈性的原因,並且依據你的個人境況和病史,努力制訂專屬於你的個人計畫。 發現新的前進道路──最終在感到失去希望時找到寬慰。

9 特價1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不再憂鬱:踏上終生遠離憂鬱症的美好旅程

舉手網絡 出版
2021/10/15 出版

★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葛雷哥里.詹茲最新力作! ★ 葛雷哥里.詹茲為 CNN、FOX、ABC、CBS 和 New York Post 等全球各大傳媒常駐專業嘉賓! ★ 詹茲博士創辦的 The Center: A Place of Hope 被票選為全美前十大憂鬱症治療機構! ★ 美國亞馬遜5顆星滿分好評! 終於,為憂鬱症所苦的人們有了新希望。 幾十年來,憂鬱症的標準治療一直未曾改變,開給憂鬱症患者的處方通常是抗憂鬱藥物或談話治療。僅此而已。但有多達三分之一的憂鬱症患者無法受用於標準治療。因此,他們只得一直尋找真正、恆久的緩解。 在《不再憂鬱》一書中,葛雷哥里.詹茲博士提出新的前瞻方法。憑藉他創新的全人取向──這已使他的中心成為美國十大憂鬱症治療機構之一。詹茲博士帶給我們可以恆久緩解憂鬱症的治療、操練和生活型態改變;實際做法是致力於解決憂鬱症的情緒、身體、知性、關係和靈性的原因。 憂鬱症不全然相同,憂鬱症的患者也不全然相同。《不再憂鬱》將幫助你找到遺失的那一片拼圖──這片拼圖在你克服無助感和無望感的過程中能發揮重大作用,且能帶你一路走向恆久的喜悅。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高血壓,你吃對了嗎?(二版)

陳偉  著
大都會 出版
2021/10/14 出版

低鹽飲食+補充鈣與鎂+控制體重+適度運動=全方位控制血壓 高血壓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 依據衛生福利部最新資料指出, 18至39歲的民眾,高達36.6萬人罹患高血壓! 其中約有2/3的民眾不知道自己是高血壓患者, 這又跟年輕族群外食機率高、吃重鹹息息相關。 高血壓無明顯症狀, 卻容易引發心臟病、腎臟病、腦中風等疾病, 是典型的沈默殺手。 關於高血壓,你知道…… 高血壓會遺傳嗎? 血壓高就是高血壓病患嗎? 有高血壓就一定要服用藥物控制嗎? 如何穩定情緒,不讓血壓升高? 高血壓可以攝取多少量的糖? 高血壓患者可以喝酒嗎? 高血壓患者應該遠離哪些食物? 該怎麼吃才能穩定血壓? 陳偉醫師有多年的臨床經驗, 推薦具有顯著降血壓功效的11種營養素以及105種常見食材, 搭配簡單又美味的食譜,以及料理功效, 讓你吃的健康,攝取充足營養,不須擔心高血壓!

75 特價3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當我說想死的時候,生命卻對我微笑:憂鬱症患者從自殺到接受不完美人生的故事

金賢真  著
橙實文化 出版
2021/09/23 出版

讀者五顆星真心推薦! 「請珍惜這份”愛自己”的陌生感覺。」 作者在家被虐、工作被欺,任何荒唐事都遇過 但是「生活越是窘迫襤褸,微笑的力量就越強大」 只要你還活著,就請記得…你才是這世界最重要的存在! 既然還活著,不如就笑笑的過 生活越是窘迫襤褸,微笑的力量就越強大 過去的你不被自己接受,所以選擇逃避,最後心卻生病了。 嘗試過瀕死的經驗後,才發現對自己最苛刻的其實就是自己! 我們不能選擇家庭和過去,但可以選擇未來要如何走完人生。 而人生注定不會完美,但也因為不完美才叫人生! 本書特色 「請珍惜這份”愛自己”的陌生感覺。」 長久受憂鬱症和失眠所苦的作者,時常暴飲暴食,更會割腕試圖摧毀自己, 如今她已能從容地講述自己的故事,因為讓她堅強挺過這種生活的最終還是「微笑」。 也希望透過自己面對憂鬱症的故事,帶給有相同境遇的讀者力量。

79 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恐怖的自體免疫疾病療癒聖經+90%女人都會忽略的恐怖疾病(免疫力套組)

柿子文化 出版
2021/09/09 出版

對抗疾病和病毒, 你更需要不生病的免疫系統! 《恐怖的自體免疫疾病療癒聖經》 ◆《紐約時報》暢銷書,亞馬遜網書逾千名讀者5星推薦,第一本自體免疫疾病的飲食生活完整指南、第一本解說採用原始飲食使自體免疫疾病復原的鉅作。 ◆患有自體免疫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或單純想了解飲食如何影響腸道健康、激素及免疫系統,都要詳讀! ◆本書應該要出現在你家和你醫師家的書架上,以及每間醫院的候診室。 ◆全臺熱銷20000本! 太可怕了! 全球有近4億人有「自體免疫疾病」的疑慮…… 自體免疫是現代社會的流行病,美國人罹患的慢性病中,自體免疫疾病就佔了一半;全台至少也有逾100萬人受這個慢性風暴所苦! 目前已有超過100種疾病被確認為自體免疫疾病(第一型糖尿病、乳糜瀉、類風濕性關節炎、再生不良性貧血、多發性硬化症、牛皮癬、橋本氏甲狀腺炎、重肌無力症、紅斑性狼瘡……),還有更多疾病的起因被懷疑與自體免疫相關(阿茲海默症、失智、纖維肌痛症、帕金森氏症、精神分裂、漸凍人症、自閉症系列障礙、某些種類的癌症……)。若你有下列情況,可能與早期自體免疫疾病有關: 。過敏。減重沒效。易發生感染 。低血糖 。記憶問題。酵母菌感染 。偏頭痛 。睡眠障礙。消化系統問題 。膽囊疾病。經前徵候群 。反覆發生頭痛  。睡眠障礙。甲狀腺問題 。體重莫名改變 。肌肉無力。焦慮和沮喪 。肌肉或關節痛 。極度倦怠。莫名不適(常不舒服) 。腺體水腫。血壓改變(通常是變低) 。長疹子或有其他皮膚問題   有紮實理論、有科學實驗、有臨床實證, 愈早開始這樣吃,完全根治的機會就愈高! 醫療研究人員仍無法全盤了解原因和染病途徑的自體免疫疾病,莎拉‧巴倫汀醫學博士運用醫學界現有的研究、親身對抗自體免疫疾病之戰,並累積數千個病例,提出這套扭轉疾病的「原始飲食生活攻略」,讓大眾得以「主動」逆轉病痛──愈早開始採納這些建議,完全扭轉病情的機會就愈高! 【原始飲食是什麼?】 ●達成最佳健康狀態的最佳飲食方式:舊石器時代祖先生存時就存在的食物+最新、品質最優良的營養素和生化研究提供的飲食建議。 ●全食物:限定於能提供最高營養密度的食物──現代人吃得很「好」但營養不足。 ●三不吃:不吃會引起發炎反應或造成激素失衡的食物,不吃會引起腸漏症或讓腸道生態失調的食物,也不吃已知與慢性疾病有絕對關聯的食物。 ●具體內容:以高品質的肉類、海鮮、蔬菜及水果為基礎,及小部分允許的堅果和種子(如某些蔬果內的種子)。 【醫學博士親身實證!這麼多疾病都消失了……】 莎拉‧巴倫汀醫學博士從青少年開始就有許多健康大小毛病:脹氣、水腫、胃痙攣和腸躁症引起的便祕、偏頭痛、焦慮症、輕微抑鬱症、成年期哮喘、嚴重過敏、胃食道逆流、輕微膽囊疼痛、粉刺、倦怠、關節痛、跟腱炎、腕隧道症候群、經常性肺炎和鼻竇炎、溼疹、乾癬性頭皮屑,並於2003年確診扁平苔癬,同時還臨界高血壓、糖尿病前期,深受靜脈曲張之苦。 由於這些不適和病痛,巴倫汀醫學博士很早就開始服用各種藥物,直到她開始執行「原始飲食生活攻略」後才得以改善,最後,她的自體免疫疾病和其他疾患都不再需要採取治療手段,不再需要任何藥物! 【如何「原始飲食」?】 ●盡量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飲食:易造成胰島素抗性和發炎反應。不用擔心刪去全穀類,它不是高營養密度食物,蔬菜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比穀類高10倍,蔬果的纖維也比它多且優質。 ●富含脂肪:尤其是椰子、酪梨、橄欖中的油脂和優質的動物脂肪,飽和脂肪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糖才會。 ●可吃蛋黃,但不要吃蛋白:蛋白中的蛋白質常成為細菌蛋白質的載體,使其跨越腸道障壁,刺激免疫系統。 ●避免大量茄科蔬菜(茄子、燈籠椒、馬鈴薯、枸杞、辣椒……):通常含「配糖生物鹼」這個皂素,易導致腸漏症,並刺激免疫系統。 ●大部分水果都可以吃,但需限制量:就算是水果中的天然果糖,每天最多仍不要超過10~12克,太多果糖會引起胰島素抗性及發炎反應,可能也會導致腸漏症及損傷肝臟。 ●選擇低到中升糖指數(GI)的食物:可調解血糖濃度及胰島素抗性。 ●避免大部分種籽、種籽油、堅果、堅果油、穀類(玉米也算穀類)、仿穀類(奇亞籽、蕎麥、藜麥……)和豆類:可能有植酸、凝集素、麩質、omega-3及omega-6脂肪酸吸收失衡、抑制消化酵素等問題,影響腸道健康、營養吸收。 ●避免乳製品:含蛋白酶抑制劑,可能會引起腸漏症;乳蛋白不好消化,還是大腸桿菌偏好的食物;乳製品有高度致敏性…… ●避免可能含環境雌激素食物的食物:亞麻子、大豆、全穀類、玉米以及飼養過程有施以激素之動物的肉和蛋。 ●避免加工食品及其當中的成分:即使是纖維素,也建議從蔬果中攝取,纖維素補充品不需要甚至不建議。 ●適量的鹽:不建議精製鹽,請選擇富含微量礦物質者。 ●避免添加糖和人工甜味劑 ●避免酒精,咖啡只能「偶爾」1杯,可適量攝取綠茶和紅茶。 《90%女人都會忽略的恐怖疾病》 ◆美國已超過8000萬人、臺灣則超過80%的女性都曾感染念珠菌! ◆不只女性,男性、老人、兒童也都會受感染! ◆一旦感染深化為念珠菌菌血症,便有極高的死亡率! ◆可能併發其他疾病和感染,如HIV、皰疹、慢性疲勞症候群和癌症等等! 經千萬人實證有效的免疫調校基礎工具 創造能量‧正確消化‧清潔毒素‧征服感染 ★飲食營養權威經25年親身實證研究所得 ★暢銷超過200,000本,非廣告的口耳相傳,只因為真的有用! ★眾多醫學營養專業人員及藝文知名人士讚譽推薦 ★美國Amazon讀者4.5顆星評價,健康飲食念珠菌類銷售第一名 疼痛、疲勞、不舒服,怎麼做都好不了, 那你可能被念珠菌感染了…… 身體裡同時並存著好菌與壞菌,如果你經歷疼痛、不適、疲勞或其他症狀,無論你做什麼或你看過多少醫師都不會消失,就很可能是在不知不覺中被壞菌感染了,其中最教人防不勝防的,就是念珠菌。 念珠菌症是全身性真菌感染,它可以透過壓倒免疫系統對身體造成嚴重破壞,使患者容易受到其他類型的疾病侵襲和感染。 已有成千上萬人在與慢性疲勞、抑鬱症、體重問題、賀爾蒙失調、自體免疫疾病等病症作戰鬥爭多年後,從人體平衡飲食法中獲得了改善助益,治癒念珠菌症的症狀,進而提升免疫力。 ◎誰應該看這本書? 全人照護的從業人員,手邊有念珠菌症和其他免疫不全症的病患。 開抗生素、避孕藥、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皮質醇和類固醇等給病患服用的醫師,人體平衡飲食可有助於患者恢復體內生態,預防生病。 懷疑或確定自己有念珠菌症、慢性疲勞症候群、癌症、愛滋病等免疫不全症的人。 懷疑或確定自己有食物過敏,或者經常消化不良的人。 經常皮膚起疹子、便祕或有經前症候群(PMS)的人。 深受頭痛和肌肉關節疼痛所苦的人。 永遠看起來都很疲累、緊張或憂慮,或者有點健忘的人。 對香菸、香水等化學氣味敏感的人。 有服用避孕藥的人。 有一些無論怎麼做都無法緩解的症狀,因此感到困擾和沮喪的人。 有濫用藥物的經驗,如大量使用抗生素或非法毒品的人。 想常保孩子和所愛之人的健康。 想避免種下惡因,以免多年後爆發癌症、愛滋病、心臟病等病症的人。 ※什麼是人體平衡飲食法? 人體平衡飲食著重在人體內的環保平衡,藉由飲食控制,一方面把血液導向鹼性且富含礦物質,進而殺光壞菌和投機的寄生生物;

9 特價80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搶救睡眠大作戰

友野尚  著
楓葉社文化 出版
2021/09/08 出版

~簡單安眠技巧分享╳生活習慣與意識改善~ 睡前不能做哪些事情? 愈認真的人愈容易失眠? 日本睡眠諮詢師親授「睡眠優先」法則, 帶你擺脫失眠,享受精神飽滿的的生活! 想要告訴那些因為工作忙碌、辛苦育兒、滿腦子煩惱, 想要睡覺,但卻睡不著的人! 只要實踐「睡眠優先」的生活, 人生就會變得燦爛無比! 將睡眠放在生活的首要位置, 就能獲得思考更積極正面、生活品質上升、 工作更有效率,以及養顏美容的效果。 為了讓因為睡眠障礙而苦惱的人可以順利安睡, 本書用簡單明瞭的方式說明睡眠相關知識。 內容包括 .透過5分鐘就能完成的動作,打造容易入睡的身體 .利用「反推日程法」,養成以睡眠為優先的生活習慣 .了解運動和進食的黃金時間,依照身體步調生活 .多攝取含有「色胺酸」的食物,讓白天活力充沛,夜晚安然熟睡 .對時間、人脈、內心、資訊、房間進行整頓,解決造成失眠的根本原因……等。 希望讀過本書的人,都能順利擺脫失眠,迎來光明的人生! 本書特色 ◎從觀念、生活習慣、飲食、心理等方面多管齊下,解決各種因素造成的失眠問題! ◎對症下藥!針對難以入睡、容易驚醒、白天困倦等各類型睡眠障礙,提供相應的解決對策! ◎提供20種只需要5分鐘就能做到的安眠小撇步,忙碌的你可以從這裡開始嘗試改善睡眠!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最強睡眠法:掌握「血清素」自然睡得好!給失眠的你6大舒眠原則X擺脫睡眠負債,每天都好睡

墨刻 出版
2021/08/19 出版

日本最強睡眠講師親身實踐、破解迷思, 教你提升睡眠品質,保持最佳工作效能& 是上班族必備的科學睡眠法 掌握自己的睡眠品質,才能在工作、生活上成為贏家! 提升睡眠品質&✔ 每日睡滿7~9小時、起床曬太陽、營養均衡的三餐、補充乳清蛋白、泡澡15分鐘、睡前冥想或伸展身體 降低睡眠品質 ✗ 假日補眠、為了好睡而喝酒、在床上看手機、睡前吃東西 睡眠不足的結果 皮膚暗沉、變胖、姿勢變差、身體疲累、反應遲緩、工作效率低落 作者西川有加子身為日本擁有450年歷史、知名寢具製造商「昭和西川」的副董事長,從事睡眠工作11年來,參考各大科學相關數據,並親身實測驗證歸納出最有效的舒眠法,完成這本一生實用的睡眠書。 作者親身進行睡眠相關的實驗性研究,把當時醫師、科學家寫進論文的內容或已出版的書籍,逐一驗證相關研究,並反覆實踐有效果的方法。雖然她不是醫師,也不是科學家,但身為一個久病成良醫、自己的痛自己治的專家,更能體會有睡眠困擾的人們的心情,也絕對有能力,開出最對症下藥的睡眠處方。 書中公開了作者平常以「睡眠講師」身份,在多場講座中所傳達分享的全部知識。內容共分兩大主軸,一是「奪回始終不足的睡眠時間」,也就是「償還睡眠負債」這個迫切的課題。第二個重點則是「提升睡眠品質」,協助讀者擺脫「睡不好」的狀態,將睡眠品質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裡。要實踐這個目標,必須整頓生理時鐘,以利大腦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製造睡眠荷爾蒙「褪黑激素」的原料)的分泌。 本書由睡眠的本質切入,從根本提升人們的工作表現。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表現出色,不僅關乎工作成果,同時也是大大左右我們人生品質的重大課題。 本書特色 ☀作者以親身進行睡眠相關實驗性研究的經驗,逐一驗證相關研究,並反覆實踐有效果的方法。 ☀身為一個久病成良醫、自己的痛自己治的專家,作者更能體會有睡眠困擾的人們的心情,也絕對有能力,開出最對症下藥的睡眠處方。 ☀清楚說明睡眠的醫學原理及新常識,可有效提升睡眠品質。 ☀針對上班族以實際方法來提升工作效率。 ☀用實際方法教讀者如何助眠及舒眠。

9 特價34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餓死癌細胞救命必讀聖經:讓醫師和研究人員震驚並受到啟發的抗癌寶典

柿子文化 出版
2021/08/16 出版

本書揭示: 癌症早就有藥醫,而且是普遍易取得的藥! 直接逆轉,再末期的癌症都有機會痊癒! 成千上萬癌症患者改變生命的契機! ◆善用雞尾酒療法,讓癌末只剩幾週的生命也能逆轉存活! 作者在廣泛且深入的研究後,發現癌症有幾個食物來源:葡萄糖、麩醯氨酸、脂肪酸,癌細胞還會透過飽和脂肪流竄全身。 要殺死癌細胞,尤其是癌症末期,就必須餓死癌細胞,但同時也要把對患者的傷害降到最低。於是作者展開了「餓死癌細胞飲食法」,不攝取糖分和其他癌細胞喜愛的食物,同時還補充強效營養品,如小蘗鹼、鞣花酸、碧蘿芷、薑黃素、共軛亞麻油酸等等。 作者的雞尾酒法,其中所使用的藥物都是存在已久的解藥,而且都很便宜。這些藥物早已廣泛應用於其他病症,包括: ‧常見的糖尿病降血糖藥二甲雙胍(metformin) ‧經常用來降血脂的汀類藥物(statin) ‧中風病患服用的待匹力達(dipyridamole) ‧消炎藥阿斯匹靈 ‧治療胃潰瘍的希每得定(cimetidine) ‧以及後來的艾雷克(etodolac)等等 統合作者用來消滅癌細胞的武器,包括了大家不熟悉的常見藥物(雞尾酒療法)、餓死癌細胞飲食法及營養品,結果,「砰!」她的癌症完全痊癒了,從2004年至今都沒有復發。 ◆一個令人信服的抗癌真實故事,啟發藥物協同治療癌症的積極研究 從1994年到2004年,潔恩與兩種具有轉移侵襲性的末期癌症(子宮頸癌、白血病)作鬥爭。即便受到專業醫師的質疑、怒責、排斥,但她仍利用所學的醫學知識,進行大量研究,並結合運用自然療法、運動和飲食方法,制定出了一個讓癌細胞餓死的金三角配方,同時她研究匯集了獨特的舊藥雞尾酒療法,結果她的癌症消失了,不只讓癌症專業醫師震驚不已,至今更已超過20多年維持著健康狀態! 她堅定使用「非常規」藥物來對治癌症的效應,讓許多專業癌症治療研究人員也受到極大的震撼與啟發,並積極投入研究。 現在,她正在爭取將非處方癌症藥物視為有效的癌症治療方法,並在議會中協助修改了「非專利」和「非標籤」藥物的立法,並繼續推動龐大的癌症藥物基金會,用於研究這些藥物。 ◆餓死癌細胞的方法 潔恩依據自己所找出的餓死癌細胞金三角理論,斷絕癌細胞營養的來源,統合癌症雞尾酒療法,再搭配其他營養補充及輔助方案,最終成功讓癌細胞餓死並消融! 飲食: ‧實行低升糖飲食。不可以作弊!不吃任何單醣食物! ‧在罹癌期間偶爾實行間歇斷食(限時飲食),但不要持續太久。每個星期斷食一兩天,或者從晚上六點到隔天早上十一點或十二點不進食。把每餐的分量減少,尤其是晚餐。 運動: 每餐吃飽飯,都要給自己十五分鐘,收緊臀部快走!盡量多做運動,但不要「過量」,以免降低免疫力。 非處方癌症藥物: 首推的餓死癌細胞藥物,包括阿斯匹靈、二甲雙胍、親脂性汀類藥物、待匹力達、甲苯咪唑、去氧羥四環素和耐克螺。 營養品: 搭配強效營養補充品,強化自體免疫力,並主動出擊找出癌症變異機制,以做有效的對應。 其他在調整生活習慣及積極心態的建立等等方面也要注意,這跟服藥一樣重要。 ◆抗癌的必讀新經典! 如果你希望自己有更好的選擇,而非一味被動的接受最後通牒,這本書會告訴你如何掌握自己的命運。也會回答你在探索補充性癌症治療時,所面臨的所有緊迫問題: 你應該服用哪些「非處方」癌症藥物和補品? 你應該嘗試生酮飲食嗎? 你應該吃素嗎?脂肪安全嗎?你應該多少運動?什麼時候運動?…… 同時也解釋了為什麼每個患者都需要個人化的方法,以及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醫生與專業人員也都應該閱讀這本書,因為從潔恩和醫生的互動裡,我們可以理解病人有多麼努力尋找答案,有多麼需要從醫生身上獲得幫助、指引、體貼和同理。

9 特價35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鄭凱倫醫師甲狀腺結節健康大解密:國內第一本甲狀腺結節診治照護完全解析Q&A!

鄭凱倫  著
原水文化 出版
2021/08/07 出版

甲狀腺結節權威醫師,全面解析病友關心的健康大小事!& .突然發現結節怎麼辦?該做哪些檢查? .甲狀腺結節該怎麼治療?一定要開刀? .變大就是惡性嗎?良性會不會變成惡性? .生活飲食上是否有所限制?不可以吃碘? 破解結節.惡性腫瘤的成因、檢查治療、追蹤保養、飲食須知等, 並詳細解說傳統&新型微創手術如燒灼手術以及海扶刀等優缺點。 最新!甲狀腺無疤痕手術 三大醫學會理事長.專家.名人強力推薦 隨書加值收錄15支醫學衛教影片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腦X檔案:從神經科學解密大腦運作與怪奇病例

立緒 出版
2021/07/30 出版

經典案例 ╳ 最新研究 網紅神經科學家丁曼博士 探究大腦祕密,就像閱讀偵探小說 每天都看見人生跑馬燈的女孩 沒有痛覺而咬爛手指的嬰兒 左手被惡靈附身的女子 只刮半邊鬍子的男人 & 異手症.猝睡症.臉盲症.睡眠癱瘓症.命名失語症.半側空間忽略症.運動/視覺失認症.高度優異自傳式記憶.癲癇.憂鬱症.強迫症.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 & & 破解大腦「詭」故事.最受歡迎的腦科學入門 「理解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學習更多有關大腦如何運作的知識。」 & 語言、運動、睡眠、記憶、快樂、恐懼……與人類的生命息息相關,每天都必須倚靠這些功能的順暢運作,才能讓人之所以成為人,但卻鮮少有人瞭解,大腦如何創造出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奇蹟? & 如果人格的基礎和行為的理由可追溯至大腦,那麼理解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學習更多有關大腦如何運作的知識。同時,現代人因生活壓力遽增以及壽命增加拉長老年時期,其所導致的腦損傷和腦變異比例也日益增加。當大腦無法正常工作,失眠、認知障礙、注意力缺乏、失智、憂鬱或成癮等問題亦隨之而來,我們迫切需要為寶貴大腦建立一道基本防禦。 & 神經科學儼然成為現代人必備的基礎科普背景,因此亟需一本好入門的導讀,幫助我們快速增進對大腦運作機制的基本認識。據此,本書將和生活密切關連的腦活動分為十個主題,每個領域皆搭配相關病例解說,透過最新研究方法深入剖析神經科學研究的經典案例,不僅打開讀者眼界,同時也為大腦的不可思議釋疑。 & 本書內容涵蓋神經元到神經迴路、腦區的分工與專責、腦與心智及身體的連動,以及神經物質與成癮的關係,對大腦的複雜性予以系統性地闡述,精采易消化,讀來就像高知識含量的短篇偵探小說,隨著作者破解謎團的過程,揭露令人驚訝的大腦怪奇物語。

9 特價35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0/47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