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自學脈診一本通【圖解版】

王桂茂  著
晨星 出版
2025/08/01 出版

脈象,就是透過察覺氣血變化,發現健康問題 用三根手指,掌握五臟六腑的變化 脈診,是中醫「望、聞、問、切」診病中重要的一環,是中醫辨證治療的重要依據。透過脈象可以得知一個人的氣血運行狀況,同時結合望、聞、問診的綜合評估,就能客觀評斷病證,對症治療。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脈象是心臟功能最直接的表現,而心臟的搏動、心氣的盛衰、血管的通利、氣血的盈虧,都直接影響各臟腑的功能。藉由察覺脈象的緩急、強弱、長短、虛實、滑澀、浮沉等不同現象,及時發現身體的毛病,必要時盡速就醫。 .數脈、疾脈、促脈跳動都偏快,如何區別? .女性經、孕、產等特殊時期診脈,該注意什麼? .診小兒脈與成人脈時,有何不同? 本書以簡單、實用的原則,有系統地介紹脈診的基礎知識和學習脈診的基本方法,帶領讀者認識28種常見脈象以及健康的平脈。同時,也會進一步學習如何辨證確診,並藉由特效方跟按摩方,用日常就能操作的辦法,自診自療,為健康把關。 本書特色 ◎介紹脈診的基本理論與技巧,如寸關尺定位、脈診指力與布指方法、脈診姿勢與注意事項。 ◎從診脈力度、脈位深淺、脈管彈性等,說明8種相似脈象與9種相對脈象的區分方法。 ◎28種常見脈象分析,圖文對照,清楚明瞭。 ◎102種對應的健康問題講解,從延伸辯證幫助初學者確診。 ◎88個調理特效藥膳方、77個舒緩穴位按摩方,自行緩解常見健康問題。 ◎附錄說明多種影響脈象的因素,婦女及小兒等特殊脈象的診斷方法。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

張仲景  著
大展 出版
2025/06/01 出版

內容簡介《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四大經典之一,為東漢末年醫學家張仲景所著,流傳至今版本多樣,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即為其中之一。《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包含了,六氣主客、傷暑脈證並治、熱病脈證並治、濕病脈證並治、傷燥脈證並治、傷風脈證病治、寒病脈證並治等篇,是與通行本《傷寒雜病論》不同之處,亦為本書特色。

9 特價29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醫脈診入門

范逸品  著
南門書局 出版
2024/02/21 出版

《中醫脈診入門六講(圖解版)》以28種常見脈象為軸線,介紹了每種脈象的特徵、脈理、臨診時的診脈訣竅、什麼疾病會出現這種脈象。臨床上單一脈象一脈象少見、多為兩種以上的脈象同時並見,對此書中介紹了28種單一脈象的兼脈,並結合望、聞、問診的主要症狀,四診合參,脈象、症狀互證,準確診斷疾病,並給了臨床常見用藥。同時作者也給了個人切脈體會和技巧,跟師學習,可達事半功倍之效,幫助讀者快速入門脈診。 本書特色 中醫診病有四大法寶,望、聞、問、切,其中切脈又是較為重要的一種診斷方法。透過切脈,不僅可以再次驗證望診、聞診、問診的準確性,而且能夠對身體極細微的變化加以感知和把握,進而做出準確判斷,指導治療。 本書採用圖文形式,分別介紹了脈診的發展歷程、脈診旳原理、正確診察脈象的方法和練習技巧,以及如何辨病脈與平脈,最後細緻介紹了6大類28脈的具體診察方法。 &

79 特價277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脈診入門基礎

大展 出版
2022/10/01 出版

中醫脈學書籍浩如煙海,汗牛充棟,言脈論脈者不勝枚舉。但有些文字艱澀難懂,有些理論高深莫測,其精華論述更難閱其詳,往往使初學者不知所云,無所適從。本書介紹了脈診基礎知識和辨脈診病,內容深入淺出,循序漸進,易記易用,重點突出,文字通俗,希望本書能夠成為基層醫生、青年醫生、中西醫結合工作者及眾多自學者、中醫愛好者的一本有實用價值的參考書。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方脈小品:中醫各科臨床診治要點

陳曉明  著
集夢坊 出版
2021/12/15 出版

師承五千年中醫文化,跟隨世中聯消化病專委會理事陳曉明醫師, 帶你不走彎路,快速掌握中醫臨床診治要點! & 正所謂「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唐代著名醫學家「藥王」孫思邈也曾於《大醫精誠》言及︰「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再再都強調著「親身實踐」與「中醫臨床診治」的重要性。 & 本書作者希冀能藉由本書,令中醫畢業生或年資較淺的中醫師一類的讀者,能更快完成從書本理論到臨床醫學的過渡,因此書中的理論空談較少,主要介紹所有作者在臨床診療上親身治療過的病證,教授讀者如何快速掌握臨床各科、各病、各證的「辨」和「治」。 & 本書將作者診療過的各類病證概分為五大章節(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其下再細分各類病證,小至常見的感冒、咳嗽、頭痛,大至較罕見的中風、癭病、暴聾,均有收錄。每種病證均會先有一小段統整病證介紹,讓讀者能從中快速摸清此種病證的別稱、外顯病狀,以及與其他病證的鑒別要點,其後再點出辨病、辨證要點,最後再根據各項病證的症狀搭配適用方藥。 & 在新冠疫情持續突變、發酵的當下,身為中醫師的作者也當仁不讓,將中醫理論延展至臨床醫學。本書獨家收錄: ●復必泰(BNT)副作用中醫診治指要 ●中醫教你防範新冠疫情 ●新冠患者後遺症診治醫案

79 特價36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施今墨對藥臨床經驗集

呂景山  著
大展 出版
2021/07/10 出版

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中藥學又是偉大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與疾病做鬥爭過程中的經驗總結。為繼承發揚祖國醫藥學 遺產,國醫大師呂景山將著名老中醫施今墨先生臨床用藥配伍的經驗,並結合自己的心得、體會, 整理成冊。該書收編對藥 282對,按照藥物的功能和主治,分為24類。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從食指看健康:王唯工科學脈診生活保健指南

王恬中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20/09/03 出版

食指可以診脈? YES!科學實驗發現,從食指可測量出更多末梢狀態, 立刻知道行為、食物對健康的影響,提供更適合的生活保健指南& ★首度公開:第○諧波(C0)到第七諧波(C7) ‧ 八大經絡的科學脈診解釋& 肺虛、腎虛、肝火旺不再是形容詞,而是確確實實從儀器上顯示的狀態; 不孕、心肌梗塞、感染發炎的趨勢也都能呈現在數值上。 多少證據說多少話,本書一脈相承,發揚王唯工科學脈診研究成果, 看過王唯工教授著作的讀者可以從中發現更多細節; 還不了解科學脈診的讀者,本書是最佳入門。 ※&&&&&&&&&&&&&&&&&& ※&&&&&&&&&&&&&&&&&& ※ 身體會說話,對症保健才有用!科學脈診保健新世代來囉~ 兼具中、西醫學背景,貫通生理學及營養學的王恬中,在本書中為大家帶來能真正「看見食物影響力」的指診脈象,以及結合東西營養學的飲食新觀念,並以通俗淺顯的文字,介紹科學脈診的研發過程;透過常見的病症現象與實例,說明科學脈診的原理,從前導到基礎理論,再至最新結果驗證,帶領讀者進入養生保健的新世代。& ▍為什麼新冠病毒在吸菸者身上會更嚴重? ▍原發性高血壓也能找到病因? ▍看似健康強壯的人為何更容易猝死? ▍生理期肺經無法提升的體質,懷孕機會就會明顯減少? ▍刻意喝涼茶降肝火,護肝不成反而傷肝? 透過科學脈診解開人體運作奧秘,找出原因才能治本,答案全都在書中!& 〔※科學脈診源於中醫診脈,利用儀器觀察量測經絡的變化,最大的目的並不是取代中醫來診病,而是確認人們是否有用正確的方法使用身體,才能在身體還沒有出現大問題之前,針對問題加以矯正。〕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從咳嗽到失眠,中醫常見病對症良方:疾病定義×辨證分型×實操指南……從診察到治療,建構中醫治病全方位藍圖

崧燁文化 出版
2025/09/17 出版

中醫特色療法彙編,辨證施治一手掌握食療茶飲,生活保健簡單可行從根本調理體質,找到最適合你的調養方法⚑ 結構嚴謹,內容豐富本書共分為九篇、五十五章,涵蓋內科、婦科、兒科、骨傷科、皮膚科、肛腸科、五官科、男科及針灸科等九大臨床專科,按疾病病名編目,針對常見病進行詳盡的中醫特色治療闡述。全書從疾病的流行病學、病因病機、臨床表現,到西醫與中醫診療方法、辨證分型、臨床調護與養生保健,系統性而全面地介紹了疾病的中醫診治思路。⚑ 中醫特色技術本書以「中醫特色」為核心理念,重點展示中醫診療中實用的非藥物治療方法,如針灸、拔罐、刮痧、艾灸、敷貼、穴位注射、耳針、穴位埋線等,並將傳統行為療法與藥膳食療納入調護系統,使中醫「辨證論治」的理論思想在實際應用中落地有聲。⚑ 融合古今本書撰寫歷時三年,主編吳紅彥教授結合古今醫學經典、文獻資料,聯合萬賢明主任的臨床經驗,取其精華、分類編輯,具體列舉臨床可操作的中醫技術,將經方應用、現代中藥制劑與傳統治療法有機結合,體現中醫臨床智慧與創新實踐。內容既有理論深度,又強調實踐可行性,兼具學術價值與實用功能。⚑ 適用廣泛,中醫臨床的重要參考本書定位明確,面向基層中醫臨床醫師、中醫藥技術人員與中醫專業學生,特別適合於中醫常見病、疑難病的辨證施治與調護參考使用。其不僅可作為中醫適宜技術培訓教材,也是臨床醫師提升中醫技能、開展特色療法的重要依據。針對各病種所編列的診治內容邏輯清晰,便於查閱與學習,具有很高的實用與指導價值。⚑ 弘揚中醫文化,推動傳承創新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瑰寶,本書的編撰不僅展示了中醫特色療法的臨床價值,更展現了中醫學術傳承與發展的成果。書中所列多項傳統治療方法與現代調護理念交融,對推動中醫藥現代化、標準化、科學化具有正面意義,為當代中醫人提供了一條可借鑑、可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與實踐路徑。本書特色:本書系統性整合中醫治療常見病的實用經驗,涵蓋九大臨床科別、55種常見病,詳述從流行病學到中西醫診療方法,特別強調中醫辨證分型與非藥物療法,包括針灸、拔罐、耳針、藥膳與養生調護等。內容依病名編排,操作性強,融合經典理論與臨床實踐,是基層中醫師學習中醫技術的重要參考書。

79 特價5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兒童健康中醫講堂:結合三焦能量觀及西方心理學,奠定孩子的好體質

李辛醫師  著
橡實 出版
2025/09/15 出版

親子互動是孩子健康的關鍵融合中醫與西方心理學,從人體能量原理,與體質、神質的鑑別說起,針對聽眾實例說明應對孩子生病的正確態度,延伸至日常生活型態調整、親子精神層面的互動,提供全方位的兒童照護建議。最重要的是:若家長能夠安心、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狀態就會穩定。作者李辛具有中醫及心身醫學背景,本書是作者遊學期間在上海、北京、漢堡、柏林的多次關於兒童健康的專題講座。講解的內容包含:人體的三焦能量、體質虛實寒熱的鑑別、中醫心身一元論、疾病和內在心理運作模式;如何使用中草藥,常用艾灸、敷貼和按摩;體質和神質(定、散、清、濁)的關係;親子間的U形能量流動、與孩子的內心交流、調整孩子飲食的原則等。作者認為兒童的健康不僅限於身體層面,還包含心理情感模式、精神特質、家庭環境、生活方式、父母的認知與精神狀態、教育文化的觀念與方法,這些都是讓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除了說明兒童健康方面的常識外,作者也提醒家長要學會觀察,覺知自己的狀態,安頓好自己的身心,就更能給予孩子,讓孩子更健康。◎中醫所說的「體質」,是指「能量的特質」當人體能量失衡時,會呈現出各式各樣的問題。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糾正一個個細節的偏差,而是要幫助人體的能量回歸到正常的狀態。◎辨清體質的九字真言有沒有:三焦能量的資源有沒有?通不通:經絡、臟腑等管道通不通?定不定:精神定不定?【附實用表格:三焦虛實自我評估表、增強體質的第一張處方、虛實寒熱體質判斷方法、三焦病鑑別及調理】◎疾病的「標」及「本」病有兩個部分,一個是病的標籤。那就是病有診斷、有病名,比如喘息性支氣管炎、肺炎、慢性食物過敏、鼻甲肥大、白血球減少等,這些都是現象、症狀、暫時的結果,我們稱之為「標」。另一個是病背後的原因,即病人的體質,我們稱之為「本」。在中醫來看,能量不夠、管道堵塞、氣機紊亂等,往往是這些病背後的原因,因為發生的位置不同、程度不同、組合不同而產生千變萬化的「病」。在這「本」之後,還有更深層的「本」,長期的飲食不當、不合理的作息、緊張、焦慮、壓力過大、情緒累積等,就像洋蔥,剝了一層,還有一層。中醫所說的「標」和「本」,「標」是現象,屬於物質層面;「本」是能量和資訊層面。身體沒有能量的時候,容易出現各種症狀,一旦能量運轉正常了,這些問題自然就解決了。中醫不是只考慮處理「標」,而是把視野擴大,找到一個點和整體的關係,在控制「標」的同時把體質調整好,永久地消除問題的癥結。在中醫看來,人體根據層次可以分成三個能量中心:最下面那圈稱之為下焦,是人體的深層部分,用以儲存精氣;中間的圈是中焦,就是要吃東西產生能量的部分;還有上焦,呼吸外來清氣,接受中焦輸布的水穀精微之氣,再輸送到全身。三焦不光是上、中、下位置的劃分,更應該看作外、中、內的劃分。大多數的問題其實是在能量層面。能量層面是肉體和精神層面之間的過渡。當我們的精神出現了一些小小的偏差,比如你不喜歡或拒絕某個人、事、物,這很常見,但如果你把這個不喜歡放在心裡或者緊緊抓住,一年、兩年、三年?即使是一個很輕微的東西,它也會對你的能量運轉產生一個很大的影響,最後會在肉體上形成一個結果。這部分在現代醫學也已經發現了,最常見的身心疾病有胃潰瘍、偏頭痛、皮膚病、高血壓、神經衰弱、失眠、甲狀腺等,這些都跟我們的精神或者內心有一個東西牢牢地抓住有關係。無論是你特別喜歡的,還是特別不喜歡的。◎中醫不只是治病的,而是調回常態的當人體能量失衡時,會呈現出各式各樣的問題。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糾正一個個細節的偏差,而是要幫助人體的能量回歸到正常的狀態。我們要忘掉所有的症狀,看他的基本狀態在哪裡。因為所有病的症狀和發展趨勢,都取決於人體的能量和管道。生病無非是神氣散亂、經絡堵塞、能量淤滯,然後在身體的薄弱環節按不同的程度和時刻爆發而已,等這些致病原因消除了,病就消失了。所以,不要擔心,都有恢復的機會。關鍵在於:第一,不要過度治療;第二,平時好好休養生息,吃正確的食物;第三,要合理運動,保持三焦的暢通。這是一切養生的基礎。所有的身心問題都可以先透過「放鬆」訓練來得到緩解。有效的治療不光是從物質層面著手,更要找到精神、心理、能量層面的源頭。比物質層面的補藥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面的補藥。◎家長與孩子的精神連結我們一般都會注意營養均衡,但一個生命能夠健康成長,最基本的要素不只是營養、乾淨的空氣、有能量的土地、健康的大樹和花草等,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是「與父母精神的連結」。對於小孩子,尤其是一歲以內的孩子,他們的個人意識還沒有成形,跟父母的關係其實是合一的狀態。精神的連結和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力有很大的關係,這個關注力既不能太鬆又不能太緊。身為父母,重要的是創造條件,給予孩子適當的關注力,給予孩子一個相對穩定的、自由的環境,讓孩子漸漸成長為一個完整的自己,這樣的孩子就能夠解決他遇到的所有問題。 我們所要學習的是,在孩子沒有大問題的時候,不要太緊張,去體會自己和孩子以及全家最舒服的狀態和節奏,一天能體會幾分鐘這樣的狀態,就能對你有很大的幫助。

79 特價41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怪奇詭病手札

王志恆  著
筆求人 出版
2025/08/29 出版

怪病‧奇醫‧奇藥中醫流傳數千年,現代人覺得稀奇古怪的病案,對古人來說可能是家常便飯;反之,在古代莫名其妙之事,今日又可能找到解釋。‧非洲國家烏干達據報爆發一種怪病,患者會像跳舞般,身體不由自主地擺動......會否是中醫書記載的「瘈瘲」?‧一時過度興奮,痰蒙清竅,變得痴痴呆呆,形成「腦霧」,古人如何救治?‧有人經過墓旁,受了冷風,毛骨悚然,夜間發夢見鬼,致成怪病。是鬼魅作祟,還是中醫所說,寒邪直中臟腑而成陰症?‧「畀鬼搣」,症狀是突然瘀青,甚至會出現指印或手印,中醫有何看法?‧千百年來,把怪病訴於鬼神宿孽。頑疾難治,是鬼祟所致,還是杯弓蛇影?‧一考試就頭暈、眼花、胃痛、肚痛,是「懶人多屎尿」,還是「七情內傷」?‧人受過大壓力,就會出現離魂現象,醫藥無效,「喊驚」反而有用?‧「鬼胎」是什麼?與鬼神交合會產「鬼胎」?正統中醫典籍也有記載。‧先天性的濕疹令父母頭痕,用五行角度看或有法可治?‧日本有多宗報告指出,青少年及孩童,服用後出現包括幻覺、嗜睡、意識障礙...他們吃錯了什麼藥?‧昆蟲入耳有什麼方法可治?昆蟲上腦情況更為危險!本書從真實病案、正統醫書、誌怪小說裡剖析過百種奇病怪案,解答日常生活的中醫疑問,兼談中醫的神秘學。

79 特價50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精神健康中醫講堂:心身醫學與形、氣、神的自我調理精要

李辛  著
橡實 出版
2025/07/02 出版

提高「神」的穩定、清晰,「氣」的充足、平衡,就能達到心身和諧、調治疾病的目的‧精神層面的卡頓與不快,是一切疾病和失調的開始,此為「神病」;留而不去,會影響到能量層面,此為「氣病」;這兩個階段是傳統中醫的長項。‧憂鬱症、焦慮症、神經衰弱或人際敏感等,屬於現代醫學裡的心身失調,在傳統中醫裡都屬於神病,要從神(精神)和氣(能量)的層次來處理。二○○○年,中醫師出身的作者李辛,開始為病人做心理諮詢,專注在典型的心理分析。後來作者把心理諮詢、精神分析跟中醫、靜坐結合在一起,發現這樣更能幫助患者。在十多年的行醫經驗中,他發現不同病症背後的原因有很多相似性,還連帶著具有共性的關於家庭、家族、社會、精神層面的問題,因而逐漸將精力轉到教育領域。本書是從作者近五年在各地開設的與「精神健康話題」相關的課程中,選出的六次具有典型和普遍性意義的內容並改編而成。前三篇內容來自2015年至2016年在黃山太平湖的五次精神健康遊學營時的講課;第四篇來自2015年7月在美國國際中醫微信群的專題講座「一個中醫眼中的憂鬱症」;第五篇來自2016年10月,在山東德州第二屆國際華德福幼教大會的分享,主題為「家庭、環境對兒童身心的影響」;第六篇來自2018年3月,在蘇州華德福學校的演講「兒童教育與精神健康」。【重要觀念】◎一旦建立了負面情緒、思維和行為模式的古堡,人體的失調就從容易轉化的「神」(精神、資訊)的層面,進入中醫關注的「氣」(能量)層面,經絡通道容易不流暢。◎所有心身疾病的第一階段,是內在開始有某種程度的封閉。只要最內在的這一層封閉能打開,就有機會往好的方向發展,最終痊癒。這一層的打開,一定要配合身體的運動。◎不瞭解人體運行模式的人,會把屬於「全心身」的問題,歸納在肉體的一小部分,實際上,心身的每個問題都在指出,整個生命體的運行和交流狀態出現了問題。◎所有的心身問題都可以透過放鬆來緩解和改善。在心身放鬆的時候,經絡系統會進入自動調適的狀態,讓不均勻的能量回復平衡,把衝突的程式慢慢地化解掉。◎如果缺乏自我觀察,我們的一生可能會在「自我認同+合理化+無意識反射+習慣性反應」的狀態裡打轉,處在習慣性的「當機」狀態而不自知,對更多的人、事、物都產生「有理由」的不高興,心身健康就會以更快的速度瓦解。【實用的自我調理方法】生活方式自調表、初級放鬆與覺察練習、中級放鬆與覺察練習、回溯練習、靜坐與全觀練習、中焦和下焦能量不足的自我艾灸法、神虛和氣虛之人的養生方向、運動要點【中醫眼中的心身失調與調理思路】看病的時候,先把症狀、中醫的病名、西醫的診斷分類先放在一邊,如實地看這個人,看他的神色形態,或者說看他的神、氣、形三個部分,來決定治療方向。中醫的長處,是從神和氣的層次來處理問題。即使已經到了現在西醫所說的軀體層次,仍然會首先考慮「神和氣」有什麼可以調整的部分。至於神志病則更需要重視神氣部分的調整。從觀察「神色形態」來說,一般容易得神志病的患者,主要有三類。第一類人是比較常見的,屬於神氣敏感型,長相和骨骼都比較清秀,肌肉不那麼厚實,看起來也比較乾淨,有的皮膚比較嫩、薄。另外,志意比較強的人,通常身形也會相對厚重緊致一點,甚至會顯得有一點「濁」,這是第二類人。第三類人是精血虧虛,失志或傷志的,也可能是第一類和第二類人的中晚期階段神氣和陰陽氣血都耗得差不多了。當一個人的能量、氣血不足的時候,其實他的情感、思維,甚至行動力和社會交往,都會處在一個低版本的狀態,會比較被動、消極。現代心理學著重在心理活動表現部分,從行為、情感、思維、認知上去處理和調整,中醫則擅長在心身活動背後的動力層面──神和氣上來調整,這是傳統中醫非常有潛力的部分。【靜坐與全觀】靜坐,是人體在相對靜態的時候,對精神和意識的專門訓練。首先是訓練注意力自然的集中,回到自己身心中。精神集中了之後,純度提高,運用它的能力自然也提高了。此外,人需要練習的是:從一個混亂不清且不自知的狀態,慢慢進入清晰覺察狀態的過程。即使在應對身外繁雜事物的時候,對周圍的變化也能知道,這就是所謂「感受力」和「穩定性」的同步提高。人的生命,除了肉體、精神,還有能量,西方叫Energy,中醫叫「氣」。氣和神的運行,其實是同步的。對於慣常耗散的現代人來說,養生最重要的方向是向內、回收。當神氣運行的方向改變的時候,能量層面的氣的輸布狀態和密度也會同時有變化,物質層面的身體也會慢慢有變化。就像乾涸了很久的小溪重新有流水了,那麼,只要這個狀態能夠持續,人體的內環境會漸漸恢復生機。

9 特價4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天然有效的人體空間醫學自我診療寶典:結合舌診、氣功、郭氏八穴、神奇草藥方,讓人體氣轉病消

謝繡竹  著
柿子文化 出版
2025/05/08 出版

透過「氣的玩耍」提升體能與身心平衡一套所有人都適合學習的簡單保健法創造人體空間能量的良好風水,促進人體的自我療癒力!近50年的臨床實踐研究超過30年的探索、經驗、體悟【療癒特色】.採用「內外一如」的概念架構、「治療多合一」的方法,診斷治療一把捉。.透過觀察舌象的變化,瞭解機體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以「小小方」、「郭氏八穴」及「自我回照法」,達成「公轉暢通」目標,使身心能量合一歸於公轉大道。.不抗拒疾病,而是利用疾病所表現出的能量,化解並轉化為生機。.在公轉大道上產生和諧穩定的氣流結構,創造內在空間通道的清、潔、淨、靜狀態。.使八大腺體的荷爾蒙分泌得以維持平衡,發揮淨化心靈之效。.靜定內心,安定心情,與神經系統一起調節人體的代謝和生理功能,從容調節壓力。⊕郭氏舌診診察人體能量風水郭氏舌診是空間醫學診斷病因的重要依據之一。首創以舌面「凸凹」來瞭解機體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並只要掌握五個簡單的治療步驟,就可以減少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郭氏舌診以預防為主,把自己舌頭拍照下來,看看舌照的舌面哪裡高(凸)哪裡低(凹),就知道自己身體的哪個部位將出現問題,是治未病的寶筏。在郭氏舌診中,看舌苔,就是覺察空間污染的方法,尤其在各臟腑後壁的大空間(指的是空間通道和外焦)的清、潔、淨、靜,可以幫助你促進整體健康並增強免疫力。⊕治病小小方以鬆柔方法化解疾病小小方,就是採用順逆顛倒理的思考法來以小博大,時而應用宣提升的方法來促進公轉的暢通,時而以至實至虛逆向思維,找尋問題的解決方法。在用藥上,只有三、四味藥,藥味精、藥量少,並採取順勢借力的方法,講究以小勝大、以柔克剛,借力使力,成為推動公轉循環的動力,郭老師稱之為「治病小小方」。小小方以鬆柔方法化去疾病的力量,通過公轉大道的路徑循環來分解疾病的力量,使疾病由強變弱,最後轉化成為推動公轉暢通的循環之動力。⊕郭氏八穴講求少針,透過共性來推動公轉暢通八穴分別是由百會、大椎、合谷、內關、長強、足三里、三陰交、至陰穴組成的。八穴講求少針,只要記住八個穴道,方法簡單,容易記住,屬於自力養生的方法,任何人按壓這八個穴道,皆能顯出它的功效。這八穴雖有不同的特性,但都有把身心能量連結到公轉大道上的共性,可以透過共性的結合,協力推動公轉暢通。⊕自我回照法是慢性疾病防治的救星自我回照法在公轉暢通上扮演了自轉的功能,有助於能量的回流,加大公轉的運動力。對於一些體質較虛弱、抵抗力較差的人,本身體質虛弱、大病初癒後、慢性病者來說,是自力養生療癒且有效的方法。自我回照法能有效解決在修練上所面臨的「退病」(排毒)的現象,也能改善體質虛弱、正氣不足、慢性疾病或久病康復之後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狀等,是一個簡單易學而又收效迅速的自力改善體質的養生功法。

9 特價44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疾病密碼:調理人體「內環境」,中醫識病、辨病、治病之道全解析

唐雲  著
積木文化 出版
2025/03/29 出版

疫病時代的警世之書 讓我們以中醫為鑒,重新出發 《走近中醫》之後,還要走進人體「內環境」, 長銷經典作者唐雲,醞釀十多年, 總結臨床心得,破解健康密碼。 【專業推薦】 孫茂峰/中華民國聯合中醫醫學會 理事長 李宗恩/《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養兒育女必備中醫知識》作者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遇到疾病的困擾,疾病是如何發生?我們平時走入了哪些健康誤區?怎樣才能既快又好地治癒疾病?本書從一個臨床中醫師的角度出發,用有趣易懂的文字,二十年親歷臨床案例,五十餘首中國古代、近現代名方,扁鵲、張仲景、張從正、李時珍等十餘位歷代名醫的治病故事,詳述中醫識病、辨病、治病全過程,闡明中醫之「道」,帶您解開疾病密碼。 輕鬆易懂而不失專業性 層層深入,揭開人體「內環境」的奧祕 中醫之「道」:調理人體內環境 疾病密碼:內環境失調產生的症狀 破譯疾病密碼的法寶:望、聞、問、切 身體的救援部隊:中藥 感染性疾病的源頭:風、寒、濕、熱、暑、燥   為什麼說中醫是一種平衡術? 望、聞、問、切的具體用法是什麼? 進補不當會造成體內慢性出血? 熬夜消耗的能量白天無法通過補眠彌補? 古人在沒有設備儀器的情況下,如何找到戰勝疾病的有效藥物? 全球氣候異常給人體造成哪些打擊?該如何預防? 中醫也有心理治療? 煩躁、易怒、頑固性失眠、鬱抑等精神疾病居然和體內的瘀血有很大的關係?   不要再病急亂投醫了! 疾病橫行,還有天道流行 順應自然、調適身心、善用中藥才是王道── 《疾病密碼》以風趣的字句貫穿古今,中醫辨證論治及藥性在許多故事中交織道來,為讀者開啓學習中醫之門,實為難得的好書!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作者   李宗恩博士 內容幽默輕鬆卻見解深刻,詼諧有趣又不乏新意,將中醫的理法方藥講得透徹淋漓又通俗易懂。這部能吸引我一口氣讀完的中醫書,沒有高深莫測與故作神祕,卻讓我們通過身邊最常見的現象和最普通的事例逐漸探知疾病與中醫的奧祕。 ──浙江中醫藥大學原副校長 連建偉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西醫結合:中醫治癌心法與策略(心法篇)

宏道文化 出版
2025/03/13 出版

◆認識惡性腫瘤◆中醫如何治癌◆中醫治癌方藥應用◆中醫治癌策略◆攻補與寒熱虛實判斷◆癌症血檢治療策略◆核心病機治癌策略◆中西醫合療的優勢與對策◆惡性腫瘤併發症的防治 傳統中醫治癌書籍,只見依證型表現給予處方,但腫瘤各階段虛實混雜,令人難以分辨及入手。本書提出核心病機的主張,從辨病+辨證+辨治療處境著手,提供完整的治癌策略。依據本書的治癌思想與策略運用,癌症治療不再是僅以西醫為主軸但中醫卻可有可無或僅能補強正氣之邊緣化,而是能與西醫並肩作戰,或補救西醫治療的損傷,或成為西醫治療遇瓶頸的後援,誠然在醫學環境上係屬重大的改變與突破。本書學術理論與臨床實務兼備,實為能真正解決問題的當代治癌醫書。★本書適合臨床多年專業中醫師的治療研究參考、醫學生或初階醫師的進修教材,及民眾對神經科疾病治療的知識探求。

9 特價7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嬰童醫理:從醫者素養到臨床技術,細述小兒醫學的診治精髓與要義

侯江紅  著
崧燁文化 出版
2024/12/25 出版

【融合名醫經驗與創新思路】從醫者素養到常見病症診療全面剖析將中醫理論、臨床實踐與醫學教育緊密結合一部以脾胃為核心的中醫兒科診療全書▎以「論」為綱全書結構嚴謹,分為上論、中論和下論三部分,主題清晰明確。上論探討小兒醫學的基礎,包括醫者素養、師徒傳承、育兒理念等內容,奠定兒科醫學的思想基石;中論專注於臨床技法,詳述治則治法、外治技術以及方藥的應用;下論則圍繞常見多發病症的辨證論治,結合案例剖析診治關鍵,實用性極高。此架構既突出小兒醫學的學科特性,又便於讀者系統學習。▎核心理念:脾胃為本本書多次強調「脾常不足」為小兒疾病的關鍵病機,詳細分析脾胃在小兒成長、免疫及常見病中的核心作用。從脾胃的保健到針對性治療,書中列舉大量案例與經驗,細述小兒脾胃相關病症如積滯、疳證、哮喘等的診治方法,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此核心理念不僅貫穿全書,也成為指導臨床的重要指引。【臨床實例與診治策略】書中融入大量臨床案例,如小兒久咳、溼瘡、血病等,詳細記錄病情特徵、診療過程及效果評估,直觀展現中醫診病的細節和辨證思路。作者將中醫理法結構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提出簡單易行的診療技巧,尤其強調四診合參的重要性,這對初學者和基層醫生具有極大的指導意義。【學術傳承與臨床教育】書中特別提到師徒關係與學術傳承的重要性,認為兒科醫生需多臨床、多思悟,學習名醫經驗,方能形成自我特色。作者主張以書為師,透過案例與理論的研讀,幫助後學者突破臨床局限,領悟兒科醫學的深層精髓,這為中醫教育提供了寶貴的啟發。【寫作風格與實用價值】全書語言平實易懂,論述深入淺出,既有理論的嚴謹性,又有臨床的實用性,適合各類讀者。無論是資深醫生還是初學者,都能從中獲得啟發,掌握實用技術。同時,書中對中醫理念與現代醫學差異的闡釋,幫助讀者更全面地理解中醫兒科的獨特價值。本書特色:本書彙集侯江紅教授數十載臨床經驗,闡述小兒醫學核心理念及中醫辨證與治療系統。全書以「論」為綱,涵蓋小兒醫者素養、常見病症診治及實用技法,理論與實踐結合,特別強調脾胃在小兒疾病中的重要性。書中詳述診治策略,結合實例與傳統中醫理法,為醫者提供名醫精髓與實用指導,是中醫兒科不可多得的參考佳作。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嬰童醫案:從經方到經驗方,細述兒科診療全過程的辨證、用藥與預防

侯江紅  著
崧燁文化 出版
2024/12/18 出版

從脾胃調理到疾病預防中醫經驗與現代醫學結合的小兒醫案集內容豐富×實用性強根據三十多年來的臨床經驗撰寫透過具體臨床實例傳授辨證思路與治療技術▎名醫經驗精華:五方治療法本書基於中醫兒科中的五大常用方劑──消積方、感熱方、咳嗽方、亞康方、嬰瀉方,這五種方劑經過作者的多年臨床驗證,適用於小兒常見病的治療。書中每個醫案根據患者的病情加減調配方劑,展現了方劑靈活應用的特點。此五方對於多種病症的應對能力展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尤其強調針對小兒的體質特點進行施治,既顧及病因病機,又調理脾胃以固本培元,這是中醫治療小兒疾病的核心理念。▎豐富臨床實例:貼近實踐書中匯集了數十年來作者親自診治的小兒病例,內容包括詳細的病史描述、症狀觀察、診斷分析和治療過程。每個病案都根據患兒不同的症狀和體質進行個性化調整,並附有療效追蹤,清晰地呈現了中醫「因病制宜、因人施治」的特點。此外,書中還兼具現代醫學病名和中醫證型的對照,使得傳統醫案的內容更易理解,從而幫助讀者更全面地了解每個醫案中的病因病機和治療思路,為臨床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參考。▎治未病的理念:預防為主,強調調理書中的治療思路不僅關注當前症狀的緩解,更重視疾病未來的演變,強調預防為主。此書展現了作者在臨床中的前瞻性判斷,注重在早期階段便透過方劑調理來預防病症的加重,符合中醫的治未病理論。此外,書中也提出了多種調理脾胃、補益肺氣的實用方法,幫助讀者掌握如何透過脾胃調理來提高兒童的整體體質,減少疾病反覆發作。▎貼合現代需求:便於理解與應用在文字表述上,本書簡明易懂,避免了過於艱澀的術語。書中部分病症採用了現代醫學名稱,這使得醫案中的中醫術語更為親切易懂。這種表述方式便於讀者,尤其是具有西醫背景的讀者,理解病案中的診斷和治療。此外,每個病案都詳細記錄了方劑的組成及其加減調整的原因,便於臨床醫師快速掌握,實現現學現用,幫助基層中醫兒科醫師快速應用於實際臨床中。本書特色:本書融合侯江紅教授三十多年兒科臨床經驗,以實例醫案闡明小兒常見病的中醫治療要訣。書中採用五種基本方劑加減靈活運用,針對不同症狀進行調理,強調因人、因證施治。每例醫案皆有實際病史紀錄和療效追蹤,突出「治未病」的理念,表現出辨證施治、內外兼治的特點。此外,還結合現代醫學名詞,便於讀者理解。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新刊王氏脈經:脈學經典,全面解析二十四種脈象,傳承千年醫理精髓

崧燁文化 出版
2024/12/04 出版

《新刊王氏脈經》是中國古代中醫學的重要著作, 作者為北宋時期的著名醫家王叔和。 《脈經》是現存最早的一部專門研究脈學的醫書, 集古代脈學經驗之大成, 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臨床指導意義, 對中醫脈診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新刊王氏脈經》在中醫學發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對後世的脈學研究影響深遠。它使中醫脈學理論得以更好地發展和傳承,並成為後世中醫診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中醫師們提供了系統的脈學知識框架。尤其是在宋、元、明、清時期,《脈經》成為中醫師學習脈學的必讀書,並在不同時期多次被刻印和刊行,以便廣泛傳播。 本書特色:本書為「典籍裡的中醫叢書」之《新刊王氏脈經》。力求復現原文,呈現中醫典籍美篇;中醫藥典籍源遠流長,版本多甚,文字有異,對書中異體字、通假字徑直統一,減少研閱阻礙;重在原文,少選釋注,僅加句讀,給發皇古義,尋覓先賢之㫖留下更大的理性思緒空間,利於學術探研。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難經.難經正義:陰陽、五行、六經辨證,精解釋疑古代醫學,指引診療之道

崧燁文化 出版
2024/11/27 出版

《難經》全書共八十一難,主要內容涉及《黃帝內經》中一些難以理解的醫理,並對其進行釋疑和補充。《難經正義》是對《難經》的註解和解釋性著作,為後世醫家對《難經》進行理解和應用提供了重要幫助。《難經》之所以稱為「難」,是因為其針對古代醫學中的一些疑難問題進行了解釋,因此被稱作「難經」。書中包含的內容豐富而深入,是理解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經典之一。《難經》提出了許多創新的醫學觀點,例如對脈診方法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並進一步發展了「六經辨證」等理論,這些理論對後世中醫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難經正義》對《難經》中各種醫學概念進行了解釋和闡發,補充了原文中可能存在的疏漏,並加以註釋,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難經》的深奧之處。《難經正義》通常會引用其他醫學典籍進行佐證和補充,並且會對歷代醫家的注解進行比對,得出更為全面和精確的理解。本書特色:本書為「典籍裡的中醫叢書」之《難經.難經正義》。力求復現原文,呈現中醫典籍美篇;中醫藥典籍源遠流長,版本多甚,文字有異,對書中異體字、通假字徑直統一,減少研閱阻礙;重在原文,少選釋注,僅加句讀,給發皇古義,尋覓先賢之㫖留下更大的理性思緒空間,利於學術探研。

79 特價23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把身體的脈 零基礎學中醫脈診:常見脈象、相似脈象、相對脈象及一般疾病脈診法,簡單易懂、一目瞭然,輕鬆理解中醫脈診之道

許慶友  著
遠流 出版
2024/11/27 出版

三根手指測疾病,神奇的中醫脈診中醫診斷疾病的方式:望、聞、問、切切=切脈=脈診 脈診難學又神祕嗎?其實只要掌握脈診的方法與技巧理解各種脈象的基本特點就能有系統的輕鬆學脈診 全書詳解7大類、29種脈象相似脈象、相對脈象、特殊脈象的區分方式以及30餘種疾病脈診法 沉脈、伏脈都在沉位,該如何區分?診小兒脈、婦人脈時該注意什麼? 脈證相逆時該如何取捨?常見疾病脈象是如何?該如何調養? 書中系統性地介紹了29種常見的脈象,並且在此基礎上提供多種相似脈、相對脈以及特殊脈象的鑑別方法,在針對每種脈象描述的同時,搭配生動圖片,讓脈象一目瞭然。本書除了有30種常見疾病的脈診方法,並針對此疾病給出了藥膳療法、穴位療法以及日常保養建議。另外,書中28種脈象的體狀詩和主病詩,也附有白話文講解,方便初學者學習。 【本書特色】.介紹脈診的基本理論與技巧。.收錄29種常見脈象、8類相似脈象、7類相對脈象的區分方法,以及30餘種一般疾病脈診法,圖文對照,一目瞭然。.從脈位深淺、脈搏跳動快慢、脈搏強弱等,教你如何快速區分相似脈象和相對脈象。.闡述真臟脈、小兒脈、婦人脈等特殊脈象的診斷方法。.提供脈象的體狀詩和主病詩,並附有白話講解。.補充一般疾病的藥膳療法、穴位療法以及日常保養等建議。 【專業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江文昕/中醫師.「我中醫你」社群經營版主呂桓毅/喜悅中醫診所主治醫師林昭庚/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張恆偉/恆元堂中醫診所院長詹永兆/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醫常見內分泌疾病診治心法(二版)

宏道文化 出版
2024/11/15 出版

◆甲狀腺、骨質疏鬆症◆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各種內分泌腫瘤◆高尿酸血症(痛風)◆類固醇正副作用、◆中醫從腎論治各種疑難雜症本書探討臨床常見的內分泌疾病,詳述中西醫生理、病因、病機、病理、中醫治療思路、病案治療、處方解析及基本衛教,並涵蓋感染、神經、免疫、五臟、精神、腫瘤、疑難雜症等跨學科及各層面疾病的整體治療與調理,理論與實務兼備。★本書為新北市中醫師公會教學用書,適合臨床多年專業醫師的臨床治療研究參考、醫學生或初階醫師的進修教材,及民眾對中醫婦科疾病治療的知識探求。

79 特價6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把脈自學聖經【操作篇】:透視「4D八綱圖象脈法」

王又  著
釀出版 出版
2024/10/28 出版

★從頭解說最基礎的「陰陽八綱」與「臟腑生理」 ★掌握類公式化的「28脈」,迅速歸類分析,將複雜多變的病症化繁為簡 ★比對前後「脈象圖」的差異,分析病程變化,作為診病用方的參考指標  「脈象」是中醫獨特的診察方法,但學習把脈最困難的地方在於,一切全憑醫者的主觀感受,若能夠將抽象的脈搏,轉化為客觀的具體圖象,不僅對於學習有所助益,更能打破中醫「不科學」的刻板印象,取信於患者。  本書延續《把脈自學聖經》的基礎知識,從頭解說最基礎的「陰陽八綱」與「臟腑生理」,並以作者王又自創的「4D八綱圖象脈法」,將傳統的28脈象依照「4D」(即:長、寬、深、速率)與「八綱」(即:浮/沉、大/小、遲/數、有力/無力)分析歸類,將指下脈象的主觀感受,轉換為客觀數據,使複雜多變的病症化繁為簡;再透過脈象紀錄圖視覺化學習,比對前後「脈象圖」的差異,分析病程變化,帶您從脈象變化輕鬆連結人體內在的生理與病理轉變!

79 特價28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神經康復醫師手冊:神經康復疾病診斷操作規範(簡體中文版)

周文亞  著 、黃邦良  著
漢世紀數位 出版
2024/07/01 出版

▲編寫說明▲ 《神經康復醫師手冊》源為《神經康復診療系統電腦軟體》的操作文稿。 為了便於神經康復醫師規範臨床康復治療操作,故對其中的臨床表現、實驗室及輔助檢查、診斷、病理、藥理等方面沒有作較多描述,較多的篇幅放在臨床處理上,特別是康復評定和康復治療上。 現將相關問題進行一些簡單說明: 1、為了貼近新的理論和實用技術,本手冊的各病種均參考了近年來的臨床診療指南、專家共識; 2、本書共分七個章節,對18種神經系統的疾病、症簡要診斷,康復評定,常規治療和康復治療進行了詳盡的描述。並對神經重症的一些合併症的診斷、評估處理進行了原則上的介紹。為了使年輕醫師規範掌握、瞭解神經系統疾病常用診療技術和康復本書增加了《神經系統疾病常用診療技術》和《常用康復訓練技術(專案)》和《常用康復治療技術(專案)》;並附有《神經系統疾病常用診療技術》、《常用康復治療技術》和《常用康復訓練技術》視頻資料。 3、為了符合中國國家衛健委關於“臨床路徑”的要求,整個診療程式均按照《臨床路徑》要求進行,並附有相關臨床路徑記錄表。需要說明的是,為了適應“康復醫院”特點,臨床路徑記錄表重點加入了康復治療工作記錄和康復治療師簽名。並將住院時間適當延長至“……以上”。 4、為了精准神經系統疾病的康復治療,本系統詳盡、系統的列入了康復評定項目及方法和量表,供醫師/康復評定醫師在電腦中點擊/連結獲取、使用。 5、為了更好防範醫療安全風險,我們在附表中增加了有一個“神經重症風險評估表”,以備風險評估、處理、防範。 6、為了方便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操作,本手冊增加了“康復計畫書”和“康復治療記錄單”,系統中操作要求列印、填寫、最後提交到病歷中(含紙質病歷)。書中附有表樣。 7、《神經康復診療系統》的醫囑是藍色標出。一方面方便在電腦中點擊生成。另一方面告訴讀者此可以成為醫囑。 8、正文中用藍色字體右上角列出的編碼為評定專案編碼,按照編碼,讀者可以查到相應的項目。電腦操作者可以獲取醫囑、表格和方法。例如:(1)評3-7-6是“運動功能評定裡‘平衡功能評定’中的‘Berg平衡量表評分標準’”;(2)治24-2-6是康復治療中“針灸按摩治療”中的“按摩‘推’法”;(3)訓13-4是“脊髓損傷康復訓練”中的“體位引流法”。 9、在電腦應用中,常規治療醫囑:用藥、常規注射、常規檢查、監護、常規護理操作等,用特定的醫囑表示方式,進入護理治療平臺;康復評定醫囑用另外一種醫囑表示方式,進入康復評定醫師平臺;康復治療醫囑又分康復治療技術和康復訓練技術,它的表示方式要分操作性醫囑和指導性醫囑。操作性醫囑是由康復治療師親自操作,指導性康復訓練醫囑可由康復治療師或護士指導下由病人/家屬/護工操作。進入康復治療師平臺。本書中知識供醫師操作時可做規範性參考使用。 10、與本《手冊》配套的三套光碟:《神經康復系統常用診療技術》、《常用神經康復訓練技術》和《常用康復治療技術》後續將一併於網路推出。 11、《神經康復診療系統》為電腦操作所用,並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更新、升級。《神經康復醫師手冊》可望成為臨床醫師、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熟悉、查閱用的參考書。 12、由於編者水準有限,編寫中不免存在一些這樣那樣錯誤和問題,請同仁、老師們批評指征。 本《手冊》是在何家聲教授的指導下,經其認真、詳細的審閱;朱廣傑教授為此做了大量工作,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神經康復醫師手冊》編寫組2024-2-16

9 特價27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肌膚算病【望診護膚篇】:三代中醫教你從皮膚解讀體質密碼,對症調理、控熱排毒,養出不老好膚質!

施丞修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24/04/16 出版

三代中醫20年臨床經驗集結, 大量案例實證── & 身體有什麼問題,看看皮膚就知道! & 皮膚是身體的晴雨表, 忠實反映「陰陽表裡寒熱虛實」之基礎體質, 透視你有看沒有懂的疾病密碼。 本書教你察顏觀色揪出體內病,及早正確調理, 就能預防初老與早衰! & ◆ 10大讓膚質變糟的養生迷思、生活習慣,徹底除錯! 治痘靠黃連解毒;手腳冰冷要吃薑、補氣用人參……這些你習以為常的養生觀念,可能是皮膚病愈來愈嚴重的主因。本書詳細解說各補品對應不同體質的使用方式,並分享正確的生活飲食習慣,幫助你聰明養生、健康生活! & ◆ 各種身體髮膚呈現的健康訊號,詳細解析! 下巴長痘痘,代表男性荷爾蒙旺盛;臉色黑青,恐怕腎問題;手腳長了小溼疹,代表體內有溼毒聚積……。中醫說:「病存於體內,症現於皮膚」,而上醫治未病,在身體發出小警訊時及時介入,養生防病宜早更要對! & ◆ 豐富漢方養生妙方,實用收錄! 對症設計各式外敷用藥、內調茶飲,包括:清熱解毒的蒲公英涼茶、能夠除痘的消炎擦洗劑;搭配豐富插圖解說穴道按摩,例如:活血按摩改善臉部斑點、梳子按摩刺激毛髮生長……。各種實用又簡單的養生小撇步,在家就能自己來! & 【 關於本書 】 & 皮膚是我們身體的晴雨表,忠實反映了深藏在五臟六腑中的問題。中醫治療皮膚並不直接治療表象,而是透過皮膚了解你的身體狀況,依據體質決定調養方針,如此才能達到真正的疾病預防與養生目的。 本書為施丞修醫師行醫20多年之精華,他將艱澀難懂的古中醫用平易近人的筆法重新包裝,解說望診的觀察技巧,帶您了解皮膚與身體所傳遞的健康訊號,並提供延緩衰老的生活建議與方法。 隨著身體愈來愈好,你會發現,青春與美麗,來自於由內而外的充盈! &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西醫結合:中醫常見神經科疾病診治心法

鄭淑鎂  著
宏道文化 出版
2024/03/12 出版

◆中風、腦水腫、頭部創傷 ◆腦腫瘤、頭痛、眩暈症 ◆老人失智、癲癇、巴金森病 ◆小腦萎縮、運動神經元疾病 ◆三叉神經痛、顏面神經麻痺 ◆坐骨神經痛、周期性麻痺 & 本書著重於中西醫學病因病機病理的推演、治療思路的探究,以及臨床病案的實踐,並歸納出各疾病的治療綱領,循序漸進且脈絡分明,將浩瀚艱深,令中醫師視為畏途的神經醫學,轉化成易理解及掌握的門診專長。 & 跨學科及各層面疾病的整體治療與調理,理論與實務兼備。 & ★本書適合臨床多年專業中醫師的治療研究參考、醫學生或初階醫師的進修教材,及民眾對神經科疾病治療的知識探求。 & 名人推薦 & 新北市中醫師公會陳建輝理事長& 推薦 &

79 特價6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西醫結合:中醫婦科診治心法(二版)

鄭淑鎂  著
宏道文化 出版
2024/01/03 出版

新觀念◆新思想◆新治法◆實際臨床經驗傳承 & 本書共分七大篇,第一篇探討月經諸病,第二篇女性不孕,第三篇男性不育,第四篇胎前產後,第五篇更年症及其併發症,第六篇婦科雜病,第七篇婦科常見惡性腫瘤。每個篇幅都明確說明中西醫生理、病因、病機、病理、中醫治療思路、病案治療、處方解析,及基本衛教,有條理、有系統、完整性的介紹婦科疾病,雖是婦科,卻涵蓋了感染、神經、免疫、五臟、精神、內分泌、腫瘤、疑難雜症……等跨學科及各層面疾病的整體治療及調理,理論與實務兼備。 & ★本書為新北市中醫師公會教學用書,適合臨床多年專業醫師的臨床治療研究參考、醫學生或初階醫師的進修教材,及民眾對中醫婦科疾病治療的知識探求。 & 名人推薦 & 新北市中醫師公會 詹益能理事長& 中華民國中西醫結合神經醫學會名譽理事長 李政育 教授 &

79 特價4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西結合共治肝膽病(下):以現代檢驗數據為本的中醫診治實錄

台灣醫家李政育以其四十多年臨床經驗與自創方劑,長年與神經科醫師合作, 並指導各有所學的中醫師,投入中西共治肝膽病研究; 書中鉅細靡遺公開獨特病例的成功診治過程與用藥思路,殊值同道參考。 中醫一向認為心、肝、腎是人體的三大主宰,但其功能絕不局限於臟器本身,而係互補互助,也彼此牽連影響;其中又以「肝」最關重要。 肝病曾被譏為國病,多數人只知ABC型肝炎和病毒性肝炎,最後可能變成肝硬化或肝癌;其實肝的生理、病理功能及變化極多,即使肝炎也還有很多種,如藥物性肝炎罹患率就有升高趨勢。而且五臟六腑既各有所司,更彼此影響: 最典型的是膽,膽汁由肝臟分泌,故名「肝膽相照」。此外,心與肝也會「相照」,可能出現心臟性肝病或肝性心臟病;肝病還會引發腎臟病,如「肝腎綜合癥」。肝病也可能引發腦血管神經病變,包括腦中風等。 本書對各種肝膽病之病因病機與治療思路、用藥準則,都做了詳細說明,可說是認識、治療肝膽病的最佳參考書。 &

79 特價3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西結合共治肝膽病(上):以現代檢驗數據為本的中醫診治實錄

台灣醫家李政育以其四十多年臨床經驗與自創方劑,長年與神經科醫師合作, 並指導各有所學的中醫師,投入中西共治肝膽病研究; 書中鉅細靡遺公開獨特病例的成功診治過程與用藥思路,殊值同道參考。 中醫一向認為心、肝、腎是人體的三大主宰,但其功能絕不局限於臟器本身,而係互補互助,也彼此牽連影響;其中又以「肝」最關重要。 肝病曾被譏為國病,多數人只知ABC型肝炎和病毒性肝炎,最後可能變成肝硬化或肝癌;其實肝的生理、病理功能及變化極多,即使肝炎也還有很多種,如藥物性肝炎罹患率就有升高趨勢。而且五臟六腑既各有所司,更彼此影響: 最典型的是膽,膽汁由肝臟分泌,故名「肝膽相照」。此外,心與肝也會「相照」,可能出現心臟性肝病或肝性心臟病;肝病還會引發腎臟病,如「肝腎綜合癥」。肝病也可能引發腦血管神經病變,包括腦中風等。 本書對各種肝膽病之病因病機與治療思路、用藥準則,都做了詳細說明,可說是認識、治療肝膽病的最佳參考書。 &

79 特價3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麻瑞亭治驗集

孫洽熙  著
今日軒 出版
2023/06/22 出版

《麻瑞亭治驗集》是清代名醫黃元御的五代傳人、著名老中醫麻瑞亭(1903~1997年)業醫60余年的臨床經驗精華之集成,根據麻氏的口述整理而成。全書包括治病總論和專病論治兩部分。治病總論,是麻氏醫術的理論部分,記述了麻氏在陰陽五行、天人相應、臟腑脈象、治療法則等中醫基礎理論方面的建樹。專病論治,是麻氏的臨床精華部分,其內容為麻氏擅治的70多個病證的理法方藥、原始要終。每個病證,均從脈?機理、辨證治則、處方用藥、方藥解析、加減變化、飲食忌宜諸方面詳細論述。每個病證之末,附以相應的醫案及類案,以印證羽翼正文。麻氏全面繼承并發展了黃元御醫術,其醫學理論、辨證診斷、處方用藥諸端,均具有鮮明的黃氏醫術特色,尤其是將《四圣心源》之“下氣湯”,發揮運用到了極致,此書可謂是黃元御醫學的臨床實踐記錄。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醫脈證治方

大展 出版
2022/09/01 出版

本書分兩篇,第一篇介紹了中醫脈診概述,描述了13種脈象特徵,分析了這些脈象在疾病中的表現,並用現代醫學理論剖析了這些脈象病理機制。第二篇為辨證論治,將各個脈象結合到疾病證候中,然後分別以脈象、病因病機、證候析、主要症狀、治療原則、處方用藥、臨床應用等方面加以詳述,將脈診和辨證論治融為一體,便於臨床應用。本書可作為脈診方面的工具書,適用於廣大中醫院校學生、中醫臨床人員。

79 特價4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一看就懂超實用,圖解中醫面診手診脈診:從臉部及手部外觀、脈象種類,輕鬆判別健康狀況,立刻調理改善

橡實 出版
2022/02/14 出版

輕鬆掌握中醫望診及脈診的訣竅 從臉部、眼睛、耳朵、鼻子、口唇、舌頭的顏色和形態; 手掌的大小、涼熱、青筋、顏色、掌紋、五指形態; 指甲的形態、顏色、斑點、紋路、半月痕; 以及28種脈象、40種常見疾病的徵象等, 迅速察覺疾病上身的蛛絲馬跡, 在第一時間進行穴位及藥膳調理, 就能避免疾病惡化,順利恢復健康。 人體的十二條經絡和任督二脈,都連接著五臟六腑,因此有「症現於四肢五官,而病存於五臟六腑」之說,透過觀察手掌和面部(臉部)器官,可以體察臟腑、氣血、筋骨、經絡、精氣的變化,進而判斷病因、病機、病勢、轉歸、預後等資訊,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面診、手診、脈診是中醫神奇的瑰寶,本書首先介紹面診、手診、脈診的基礎知識,接著詳細講解多種常見疾病的面診、手診和脈診方法,並針對每種疾病提供中醫外治和食療等方法。內容豐富、圖文結合、通俗易懂,讓零基礎的中醫愛好者也能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是一本實用的中醫自診自療指導書。 ◎面診入門知識 面診屬於中醫望診,主要是觀察面部形態、顏色、皮膚、瑕點分布等方面,從而得知臟腑、經絡、氣血功能的狀態,判斷人體全身與局部的病變情況。 中醫認為,五臟開竅於五官,可以透過觀察五官來瞭解五臟六腑的健康狀況。目為肝竅,所以肝臟有病多反映在眼睛上,如眼睛赤紅且腫,多為肝火或風熱所致;腎開竅於耳,所以腎臟有什麼異常,多會在耳部有所表現,如耳輪乾枯焦黑,多為腎精虧耗;肺開竅於鼻,如果肺部出現了病變,則鼻子也會有異常表現,如鼻翼翕動為邪熱蘊肺。 望舌診病主要觀察舌質和舌苔,舌質是舌的肌肉部分,舌苔是舌面附著的苔狀物,舌質可以反映五臟的虛實,舌苔可以察外邪侵入人體的深淺,正常人的舌頭呈淡紅色,舌苔薄白。舌頭異常一般從顏色和舌苔兩個方面來判定,如紅舌主熱,淡白舌主虛、寒,紫舌主瘀血,黃苔主裡證、熱證,白苔主表證、寒證。 ◎手診入門知識 手診是指運用視覺、觸覺等方式,透過觀察手的紋路、形態、變化、規律等方式,對人體器官的變化進行推測的一種輔助手段。 健康人的手掌呈淡紅色,色澤光潤,掌部肌肉富有彈性。如手掌呈白色,表示肺部出現疾病;手掌晦暗無華,表示腎臟有病變;手掌呈黃色,表示脾胃或肝臟有病;手掌呈絳紅色,表示心火過盛;手掌呈綠色,表示患有脾胃病或貧血;手掌大小魚際出現片狀紅赤,為肝掌,多表示患有慢性肝炎、肝硬化;手掌呈土黃色,雙側掌指黧黑,表示可能患有癌症;經常掌心冒汗,表示可能為神經衰弱;掌心出現瘀血狀紫色,掌心肉較軟,缺乏彈性,用手指按壓後遲遲不能平復,可能是危急信號,表示心腎功能衰竭。 指甲為筋之餘,肝主筋,望指甲不僅可以測知肝膽病,還可以瞭解全身其他臟腑的情況。正常指甲色澤淡紅,平滑光亮,以手壓之,放鬆後血色立即恢復,表示氣血充足,經脈流暢。指甲顏色不同,主病不同,如白色多主寒證、虛證,紅色多主熱證,黃色為濕熱薰蒸之故,青色多寒凝。 掌紋可分為主線、輔線和病理紋。有的是先天生成的,不易改變,反映先天的身體狀況,如生命線、智慧線和感情線。有的是後天各種現實因素造成的,會隨著身體健康狀況的變化而生長或消退,如健康線、過敏線或干擾線等。病理紋則是一些特殊的紋理,是身體出現疾病的比較明顯的信號,不同部位出現這些病理紋,表示相應的五臟部位可能出現了問題。 ◎脈診入門知識 脈象是手指感覺脈搏跳動的形象,或稱為脈動應指的形象。人體的血脈貫通全身,內連臟腑,外達肌表,運行氣血,周流不休。所以,脈象能反映全身臟腑功能、氣血、陰陽的綜合資訊。 脈象與肺的關係:肺主氣,司呼吸。肺對脈的影響,首先體現在肺與心,以及氣與血的功能聯繫上。一般來說,呼吸平緩則脈象徐和;呼吸加快,脈率亦隨之急促;呼吸勻和深長,脈象流利盈實;呼吸急迫淺促,或肺氣壅滯,則呼吸困難,脈象多細澀;呼吸不已則脈動不止,呼吸停息則脈搏亦難以維持。 脈象與脾胃的關係:脾胃能運化水穀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氣血的盛衰和水穀精微的多寡,表現為脈之「胃氣」的多少。脈有胃氣為平脈(健康人的脈象),胃氣少為病脈,無胃氣為死脈,所以臨床上根據胃氣的盛衰,可以判斷疾病預後。 脈象與肝臟的關係:肝藏血,具有貯藏血液、調節血量的作用。肝主疏泄,可使氣血調暢,經脈通利。肝的生理功能失調,會影響氣血的正常運行,引起脈象的變化。 脈象與腎臟的關係:腎藏精,為元氣之根,是臟腑功能的動力源泉,亦是全身陰陽的根本。腎氣充盈則脈搏重按不絕,尺脈有力,是謂「有根」。若精血衰竭,虛陽浮越則脈象變浮,重按不應指,是為無根脈,表示陰陽離散,病情危重。

79 特價356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中西醫結合治療神經性疾病

程維德  著
元氣齋 出版
2021/12/22 出版

育生中醫團隊與三總神經科合作,臨床發現 創傷性腦損傷、失智症、截癱與指癱、硬腦膜下血腫、 巴金森氏病、周邊神經損傷、神經膠質母細胞瘤等, 都可以中西共治而獲得改善。 生活或工作中只要受到較嚴重的碰撞,就可能出現創傷性腦損傷,進而造成腦病變,這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初期可能常感頭痛、注意力變差;接著出現抑鬱、短期記憶喪失,或強迫性行為;若已有認知障礙及震顫等症狀,或語言障礙、吞嚥困難、定向感喪失等,那就是失智症了。若嚴重傷害到神經系統,還可能造成截癱與指癱。 現在舉世都在做「神經再生」的研究,希望能解決神經損傷患者的痛苦。育生中醫團隊長期與三總神經科合作,臨床發現創傷性腦損傷、失智症、截癱與指癱、巴金森氏病、周邊神經損傷等,都可以中西共治而獲得改善。中醫師李政育與三總合作之「神經再生方」已取得專利,值得期待。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治癒假象:小病為何被治成大病,找對病因才能治好病

楊力  著
崧燁文化 出版
2021/12/13 出版

天下沒有治不癒的病,只有被耽誤的疾病。 & 很多人久病成醫,到藥局張口就說要什麼藥,是給自己治什麼病的, 可是藥吃得越多,需要吃的藥也就越來越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這就是治好病的學問,你會看病嗎? & ▎病同體不同──體質 •患有相同疾病,出現的反應卻大不同? •有的人超級耐寒,有的人卻異常怕冷? 體質,是指人體承襲先天遺傳並受到後天多種因素的影響,所形成的與自然、社會環境互相適應的功能和形態上相對穩定的固有特性。它反映身體內陰陽運動形式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由臟腑的盛衰所決定,並以氣血為基礎。 & ►小提示:體質與人們的養生保健、防病抗病有著密切關係,同樣的致病條件,有人感染生病,有人卻安然無恙。這說明體質決定著對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這就為防病抗病養生提供了重要理論根據。 & ▎病同因不同──病因 沉迷電子遊戲和愛吃烤肉串可能會誘發癲癇? 便秘就吃瀉藥效果只是一時可能會越瀉越祕! 病因,是指導致疾病發生的原因。主要包括致病因素和條件兩方面的作用,而致病因素是指能夠引起某一疾病的某種特定因素。條件是指在疾病的致病因素作用於身體的前提下,它決定著疾病產生發展的因素 & ►小提示:首先運用各種診斷方法,辨別各種不同的症候,對病人的各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其病因,然後再確定恰當的治療方法,否則不但不能治癒,還可能增加新的病症,甚至耽誤病情。 & ▎病同人不同──年齡 老年人更容易患慢性支氣管炎呢? 四十歲後的男性更容易出現腎虧? 人與人之間本身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這種差異不僅表現於不同的種族,而且存在於個體之間。不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對疾病的易感性也不相同。這就要求我們在防病抗病的過程中,應當以辨證的思想來對待,因人治病,才能有益於身體的身心健康,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 ►小提示:年齡與人體氣血及內臟盛衰有著極大關係,在生長、發育、壯盛以至衰老、死亡的過程中,五臟精氣由盛至衰,影響著人體的生理活動,從而決定著各年齡層對疾病的反應能力和類型。 & 本書特色 & 作者根據自己的經驗,結合患者經常提出的問題,為讀者介紹了中醫診病的精髓所在。本書將深奧的醫學理論包含在各種常見的病例中,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同時,書中還有中醫養生、常見病防治等知識,內容豐富,方法實用,適合所有對中醫藥感興趣的人閱讀。

9 特價3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醫易閑話:古傳中醫傳人胡塗醫,貫通醫道與易學的88堂醫易合一課(附「常見疾病象數方參考」書衣海報

胡塗醫  著
三采 出版
2021/11/17 出版

★古傳中醫傳人胡塗醫 ★繼全球熱銷300萬冊《問道中醫》後再創經典 ★首度公開出版,結合「古傳中醫」與「易學」的鉅作 ★醫道同理‧象數診治,深入淺出道醫養生之祕 & /隨書加贈/ ☆【書衣海報】常見疾病象數方參考,隨時唸常養生。 「本書把易經的基本八卦架構用來與中醫診病斷病環環相扣。 胡塗醫在本書仍然保持一貫喜怒笑貶的風格,常讓人會心一笑, 不知不覺中把中醫及易經的學問吸收入大腦知識庫, 真是名家一本書,勝讀萬卷書。」 ──台大榮譽教授 李嗣涔& 獨家力薦 & ◎貫通古今中西,第一本以古傳中醫深入解析「醫易同源」之理 八卦所涵蓋的「象數」,把宇宙萬物看成一個「天人合一」的整體。 醫易同理,通達術數、象數之理者,可養生修道,也可測病、診病。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藥王孫思邈 自古以來,真正的醫者通達「醫易同源」之說, 中醫聖典《黃帝內經》,更是處處體現著易學的思想。 古傳中醫傳人──胡塗醫, 他是道醫,以身證道,通過「返觀內察」,回歸生命本源。 他傳承自500年來醫家祕傳之養生精要,以淵源學識、幽默筆調、大量案例, 深入淺出演繹了易學與古傳中醫相結合的核心理念,例如為何易經八卦象數能夠治病? 為何真正的中醫開藥是「一劑知,二劑已」?古傳中醫不必「四診八綱」就能診病? 中醫與西醫到底有什麼根本上的差異?都能在本書找到解答。 & 本書特色 1.八卦象數、陰平陽秘,古傳中醫的醫易養生大道 象數,源自大易之理。天人合一、醫易同理,如何運用先天易數的能量, 影響人體後天陰陽變化,使人體達到陰陽平衡的狀態。 2.探悉術數、八卦,讀懂養生及整體信息 「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術數,既用易理來知天地陰陽變化,趨吉避凶, 自然能用來調理身心疾病,甚至應用於哲學、天文氣象, 通達象數之理,便能讀懂養生及通達天人合一的整體信息。 & 3.從卦象洞悉五運六氣,融會貫通養生之道 五運即每年的五行年運,六氣即寒、暑、燥、濕、風、火,六種天氣變化所帶來的「氣」, 懂得順應自然變化來調養,方能達到身心健康之效。 & 4. 辨別體質、藥膳食療,防治百病就從吃開始 「先食療,後藥物」是中醫養生治病之道。 中醫其實就是生活,天人合一,不懂吃,身體不會好。 從人的九種體質、食物的四氣五味,到常見疾病食療方,絕不藏私。 & 5.特別收錄〈醫易解惑QA〉 彙整大眾的問答精華集,無論是經書解惑、大道修行或各種疾病, 都能透過胡塗醫的回覆得到解答。 強力推薦 台大榮譽教授& 李嗣涔 前深圳發展銀行分行長&& 黃振東

79 特價6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徐靈胎醫話醫案選

大展 出版
2021/11/01 出版

本書選取了清代儒醫大家徐靈胎的3種醫學專著︰《醫學源流論》、《慎疾芻言》、《洄溪醫案》,堪稱徐氏著述中的代表作。《醫學源流論》對醫學諸多代表性問題作了簡要概括,立論精闢,許多篇章如「用藥如用兵論」等已成膾炙人口的名篇。《慎疾芻言》為徐氏75歲所撰,針砭醫界時弊,強調辨病精細,立法嚴謹,用方中肯。《洄溪醫案》為徐氏醫案專集,「其穿穴膏肓,神施鬼設之伎,足以垂醫鑒而活蒼生。」案後有名醫王孟英按語,畫龍點楮,為徐案增光添色不少。本書文理俱佳,頗多警語,敘述樸實,明白如話,適合醫學專業和中醫愛好者閱讀。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楊家兩代診治眩暈秘笈

楊怡祥  著
元氣齋 出版
2021/10/22 出版

只要從站立姿勢、寫字歪斜,加上眼振,即可診斷病在小腦或腦幹,或僅是椎基底動脈阻塞。書中細說眩暈症狀、病理、檢查與診治秘訣,患者切記「眩暈是可以治癒的」!找對醫師就不必受苦。作者從醫學生時代即跟著「台灣診治眩暈之父」楊蓮生教授看診,後又負笈美、日,跟隨權威全球頂尖大師學習,行醫至今四十餘年,看診超過百萬人次眩暈病患。如今只要觀察患者的「行為」即可診斷,八九不離十。其中以觀察「眼振」診斷危急重症最為神奇:眩暈病人如兩眼球一高一低,表示病變在腦幹,可能是出血或梗塞引起。雙雙下沉(眼球日落現象)表示病在丘腦,如「小兒水腦症」。「眼球快降緩昇」多為橋腦出血或腫瘤。出現向下垂直眼振表示病變在小腦蚓部;「蹺蹺板眼振」,病變在延腦,可能與後下小腦動脈阻塞有關;「眼陣攣」多為小腦腦炎。若眼球向內聚合如鬥雞眼,則病變在丘腦。一眼可外轉,一眼不能內轉,只能停留在中線,多為腦幹血管病變。頭部重創病人若眼球偏視與受傷不同側,表示病變在腦幹必死無疑;同側則病變在大腦尚有存活機會。本書不僅是頭暈目眩患者就醫之前必讀,更是年輕醫師正確診斷眩暈的隨身書,可為國內三百萬眩暈病人造福,避免因被誤診而受苦。

79 特價2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季秦安手診手療:家庭常見病手到病除

季秦安  著
大展 出版
2020/12/14 出版

季秦安先生是自然療法名家,在中國手療領域頗有建樹。他從事手部診療研究四十餘年,在繼承家傳絕技的基礎上,廣泛吸取古今中外各學派的有點,創立了診療合一、獨具特色的季氏手診手療法。該療法具有簡單、易學、易掌握、易操作的特點,同時具備不受時間、地點、環境、設備等條件限制的便捷性,與當今人們追求健康之道的宗旨相一致。 《家庭常見病手到病除(季秦安手診手療)》為季秦安先生的新作品!在本書當中,季老師為大家講述了為何雙手可以反映出人的健康狀況,如何通過解讀雙手來讀懂人體健康變化,並結合大量案例手把手告訴大家如何通過手療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諸多病症。本書簡單實用,一學就會,相信必將成為廣大手診手療愛好者的福音!

9 特價29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季秦安手診手療

季秦安  著
大展 出版
2020/07/01 出版

為何雙手可以反映出人的健康狀況,如何通過解讀雙手來讀懂人體健康變化,並結合大量案例手把手告訴大家如何通過手療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諸多病症,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動脈硬化、便秘、腰椎脊椎疼、小兒發燒等。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醫抗衰老寶典』套書(金網獨家)

元氣齋 出版
2020/07/01 出版

現在真的人生七十才開始「活過百歲不稀奇」,重點是怎樣抗老防衰、保持健康有活力?尤其要身心愉悅、絕對不能老年癡呆。中醫抗衰老協會特別請數十位中醫師就其專長,分別撰寫飲食、運動、針灸、氣功諸法,分成上中下三大冊,精裝本。

9 特價153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翻轉中醫:了解原理、明白體質,讓鄭集誠醫師透過「望聞問切」帶你找回健康

鄭集誠  著
大都會 出版
2020/04/01 出版

★不可不知道的天然醫學 ★關於中醫的「職業學、知識學、應用學」 ★身體各方平衡的專家,認識就在你我身邊的好朋友──「中醫」 &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處理不適部位雖然可以立即緩解當下疼痛, 但你有想過可能「治標不治本」嗎? 身體是天然的循環系統,各部位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若以房屋為身、磚頭為臟腑,一塊磚頭鬆動,有可能是整棟房屋都出現了縫隙, 一時的舒緩並不能根除病源,綜觀整體的全貌才能獲得真正的健康。 & 翻轉印象,了解中醫 中醫以「平衡」為核心,強調「過猶不及」,講求方方面面的和諧, 以天然、溫和的方式調節全身。 讓專業的鄭醫師帶你翻轉對中醫又慢且沒有很有效的印象, 認識這個老祖宗的智慧結晶──中醫學 & ◎中醫師的「職業學」──了解產業 以中醫的「望、聞、問、切」診療四步驟切入, 透過各式看診案例、工作內容說明、面臨困境等, 描述中醫所學為何、所用為何, 讓讀者更了解「中醫師」這項專業又貼近生活的職業。 & ◎中醫知識的「基礎學」──建立觀念 透過「陰陽」、「五行」、「經絡」、「精、氣」等中醫理論, 說明中醫對於身體的「平衡」等觀點, 讓讀者更加了解中醫治療的根據與理念, 破除刻板印象,降低不信任感,認識「中醫學」。 & ◎中醫調養與手法的「應用學」──將中醫落實到生活中 經由「疾病說明章節」內中醫觀點與治療方式, 了解中醫對各症狀的處理概念, 加上貼心食譜與常見QA,大大提升實用性, 讓讀者「在家就能調養」並「迅速解惑」將中醫落實到生活中。 &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左季雲證治實驗錄

左季雲  著
大展 出版
2020/04/01 出版

作者左季雲老先生為中國較早成立的北平國醫學院名譽院長,並聘為兩院的教授。左教授醫技精湛、治病奇效,生著書頗多。此書是他的精著之。全書共分兩編。前編包括中醫理論和臨床治驗醫案,如:別癥變癥、類傷寒辨、望診、切診、聞聲、問診——問寒熱及頭身,飲食、耳病、渴、婦科及兒科辨證;第二編辯證綱要、治法、診法、實驗辨證大法、切脈大要及諸病主要之表解等。

9 特價29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護鼻健腦一點通:常做「護鼻健腦操」改善學童過敏、更聰明

元氣齋 出版
2019/10/07 出版

學童的過敏性鼻炎盛行率已高達49.3%, 中醫界近年來用心推廣護鼻健腦操, 只要每天做兩次穴位點按, 既能減輕鼻過敏症狀, 還有助於集中注意力, 促進智力發展。 國人的過敏氣喘盛行率逐年升高,2007年的調查統計發現,大台北地區學童的過敏性鼻炎罹患率高達49.33%,已經夠令人怵目驚心;2018年新北市中醫師公會與學者專家,以新北市17個國小學童為對象,所做的過敏性鼻炎症狀調查,發現「時常打噴嚏」的過敏性鼻炎患者(國小學童)已突破10年前的上限,高達50.6%,影響睡眠占21.0%,影響學習或專心度也占15.4%。可見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氣喘的情況相當嚴重,也證實鼻病可能影響腦力發展,中醫「心腦相依」之說確有根據。 新北市中醫師公會於是配合健保署,推動過敏性鼻炎防治工作,由理事長帶領,赴轄區17所國小教導學童練習「護鼻健腦操」,只要每天按摩7到9個穴位,輕輕鬆鬆就能減輕症狀,還有強化腦力作用。如能盡量避開過敏源,並配合藥膳食療與運動,成效更佳良好。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西並治糖尿病臨床心法

李政育  著
元氣齋 出版
2019/09/02 出版

人體有分泌「升醣激素」與「抑醣激素」功能, 作者以40年的經驗與醫案說明,中藥確能改善糖尿病症狀。 書中還介紹各種檢驗名詞及其所代表的意義,值得參考。 作者應邀在「世界中醫藥學術聯合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演講時提到,「血糖」是人體調整新陳代謝的機制之一,各器官、系統或組織若受到傷害,或感染到病毒、細菌(外感)等,而出現異常時,大腦就會發出分泌「升醣激素」的指令,分泌較多血糖,以調節內分泌、修復損傷。若已完成任務,或分泌過量時,腎臟也會分泌「抑醣激素」,使血糖自動慢慢降低。 因此,輕微或暫時性的血糖或尿糖異常,不一定要立即服藥,只須改善生活型態,如飲食、作息、運動,往往可自動調整回正常。如一開始即予大劑量降血糖藥或注射胰島素,反而傷害腎臟,導致「醫源性腎衰竭」,這可能是洗腎患者愈來愈多的原因之一。 本書以許多醫案證明:中醫藥介入確實有助於改善糖尿病人的症狀,這是作者行醫40年的臨床心法,值得參考。書中以附錄介紹各種檢驗名詞及其所代表的意義,簡單明瞭、一看就懂,請留下來參考。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杏林碎金錄:30年皮外科秘典真傳

徐書  著
今日軒 出版
2018/10/12 出版

本書內容包括屢用家林為雄先生及南京中醫藥大學黃煌教授,並儘得真傳。本書內容包括屢用屢效方、十五味藥物心得、外科疑難病治療經驗、醫話、雜說五部分,闡述了作者多年行醫之心法,並通過大量病案實例,詳細介紹了中醫皮外科臨證過程中對方藥的使用方法及療效,對相關疑難病的獨特診療經驗及心得感悟等。本書內容豐富,醫案真實可信,理法方藥兼備,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和較高的學術價值,是一部難得的原創中醫皮外科臨證經典力作,適合廣大中醫師借鑒參考.

9 特價29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省視養神則目不病:中西醫結合之現代中醫眼科心法

元氣齋 出版
2018/03/14 出版

強烈主張「省視養神則目不病」、「眼不點不瞎論」。 大多數的眼瞼、眼球與眼底疾病,都可用中藥、 針灸與放血改善,並鞏固療效,預防再發! ※注意!眼病治療有很多禁忌,不可不知。 現階段台灣地區常見眼科疾病療法 & 現代人因從小盯著手機小螢幕、小字體,加上不知正確的保養之道,因此年紀輕輕就成為「眼科」的常客;從此為眼球疾病(白內障、雷頭風、角膜潰爛、血灌瞳仁、驚震內障、胬肉攀睛)所苦,近視不過「屈光障礙」之一而已。 & 其他眼底、眼瞼及視神經疾病還有很多。本書細說「中醫眼科心(新)法」,中醫為體,西醫的檢查數據及中藥、針灸為用,比全部依賴西醫院或眼科診所更可靠,且能鞏固療效。 & 這是海內外第一本現代中醫眼科心(新)法,請寶貝使用。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王光宇精准脈診帶教錄(第2版)

王光宇  著
今日軒 出版
2018/01/26 出版

本書通過對傳統脈象的全新剖析,系統地講解了如何通過脈診診斷疾病,糾正和辨析了傳統脈學論述錯誤與模糊之處,不拘泥于傳統之束縛,不墨守成規,解決了學中醫多年、行醫多年而不能達到以脈斷病,且始終心中了了、指下難明的困惑境界,使傳統脈診的模糊性變得清晰、明瞭、準確。 作者經過數十年的摸索,經過大量的臨床實踐,總結出了這套特殊的脈診方法。在本書中首次提出了&脈度&的概念,並結合臨床實際進行了闡釋。在脈象方面,作者通過詳細的講解和辨析,說明了部分脈象的確切性狀,使得我們可以清晰地認識脈象的本質。閱讀本書,可以幫助讀者短期內基本掌握其方法和技巧,並能運用於臨床。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脈法捷要:帶您回歸正統脈法之路(第三版)

劉建立  著
今日軒 出版
2018/01/26 出版

劉建立編著的《脈法捷要--帶您回歸正統脈法之路(第3版)》詳述了筆者研究探討脈學的思路及方法,把脈學和陰陽五行理論系統地結合起來,從寸口陰陽五行的屬性談起,把寸關尺、五臟、陰陽五行理論有機地統一起來。歷代脈學著作,特別是《脈訣》和《瀕湖脈學》編成的口訣,大多要求背誦記憶,且內容散亂,不利於臨床系統掌握。本書的特點是向讀者提供了一種診脈的系統思維模式,做到只要理解就能夠運用於臨床。本書的寫作深入淺出,有理有據,簡單易學,彌補了脈學研究方面的不足,並使之更實用化,適合臨床中醫及中醫院校師生閱讀參考。

9 特價25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危急重症.難治之病中西醫結合之中醫治則與臨床例舉

養沛文化館 出版
2017/11/15 出版

【掌握中西醫結合辨治精要】 各種危重症/腦水腫/低鈉血症 手術誘發低血壓與低血氧/惡性腦腫瘤 菊池氏病/類固醇作用之正負面 精神藥物性帕金森氏症/糖尿病 諸病皆有病癥、病象、主證、旁雜諸症, 皆可在多方學習下,融通中西古今,可找到治法方則, 結合中西醫之生理、病理、治法,找出辨論治方劑。 醫無中西之分,只是切入的角度不同,如何能將疾病治好, 顧及病人周全,減少後遺症,就是好的醫學。 為醫者應存養如天道至精至誠之心志, 力求醫術精湛,誠心救人,心存敬畏, 竭盡所能,方不負病家以性命相托。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圖解脈診入門

大展 出版
2017/08/01 出版

這本介紹了脈診的原理、脈診的方法、脈診技術要點等,對人體常用的28部脈的主病、特徵、脈理及鑒別等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還介紹了感冒、咳嗽、肺病、心臟疾病、腦病、胃病、肝病、腹痛、婦科、兒科等常見疾病如何辨脈診病的方法。 該書深入淺出、循序漸進,易學易懂,易記易用。特點是內容豐富,重點突出,文字通俗,圖文並茂。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6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