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熱賣排行榜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周易帛書今注今譯(上下)【POD】

張立文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25/06/01 出版

湖南馬王堆出土的周易帛書,言簡意賅,晦澀難懂,帛書又屢用假借字、異體字,更增其詰屈聱牙。本書先校勘原文,辨謬誤,明假借、異體、缺損之字,以求真也;次加注釋,考證文字,揭示內涵,以明義也;次加今譯,翻譯準確,雅俗共賞,以求信也;再予總釋,縱橫比較,貫通全卦,以求通也。為周易教學研究不可不讀之書。

9 特價81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道家哲學主幹說(第1版)

陳鼓應  著
五南 出版
2025/05/25 出版

中國哲學史上一本重要的著作享譽全球的道家文化國際學者、當代新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本書既有對宏觀議題的整體詮釋與應用,也有對郭店簡本《老子》、《呂氏春秋》、《淮南子》……等個案的深入分析,作者提出道家在中國哲學居於主幹地位的學術創見,具有重大學術價值,也是中國哲學史上的重要著作。  一九九○年一月,作者在發表《論道家在中國哲學史上的主幹地位——兼論道、儒、墨、法多元互補》時,提出「道家哲學主幹說」的觀點,引起了學界至今三十多年來很大的關注,包括1.是從專業哲學(包括理論建構、思想方法的推衍及重要概念的分析)進行討論,並沒有擴大到文化方面。作者認為,在文化方面,儒家是主導、主流;但在專業哲學方面,道家是主體。2.是從史論、概論和方法論等方面進行系統論證,形成本書,也是作者多年來理性思維的結晶。  本書包括導言、方法論、概論、史論等四篇、十三章,即從「得意忘言」的詮釋方法到譜系學方法的應用;論道與物關係問題:中國哲學史上的一條主線;「理」範疇理論模式的道家詮釋;郭店 簡本《老子》所呈現的重要哲學問題——由改寫哲學史的觀點談起;道家在先秦哲學史上的主幹地位;從《呂氏春秋》到《淮南子》論道家在秦漢哲學史上的地位;道家思想在現代……等,  系統地提出道家在中國哲學處於主幹地位的學術創見,是中國哲學史上具有「學術典範」的重要著作,也是讀者了解「道家思想」不可或缺的一本書。

95 特價5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老子:王弼注校証(第1版)

陳錫勇  著
五南 出版
2025/05/25 出版

按,老子,最好注本為王弼注,清、《四庫全書提要》云:「弼以老、莊說《易》,論者互有異同,至於解《老》則用其所長。故是注,詞義簡遠,妙得微契。《老子》注本,此為最古。」──陳國慶《漢書藝文志注釋彙編》封面書法題字:圓融源榮畫字  今所見王弼注者,多以《老子道德經》名之,若《世說新語》凡語及王弼者唯以《老子》說之,而王弼注者乃《老子》而非《道德經》,清四庫館臣不能明之,而近人樓宇烈《老子道德經注‧校釋》因之。故其正文、注文多有相歧異者,又有後人見王弼注殘缺而妄補者。  故作者據帛書本、郭店本《老子》參校《韓非子‧解老‧喻老》等,以正《老子》底本,然後能証王弼注之是非也。唯樓氏《校釋》為詳盡,故多據以為說,蓋首創者難為功也。自一九九九年著《老子校正》以來,凡所論者皆與《老子》相關之論文,今撰「《老子》王弼注校証」,是正底本、明是非,但求不誣古人,不誤今人也。    本書分上、下篇,收錄《老子》八十篇章。各章架構為:一、《老子》原文;二、王弼注;三、作者校正王弼注。

95 特價4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先秦道家哲學中「自然」的理論意義(第1版)

洪千雯  著
五南 出版
2025/05/10 出版

本書探討先秦道家的「自然」思想,內容扎實、討論深入,並且能與學界相關研究做出對話。是目前有關先秦道家「自然」思想方面最完整加以討論的著作。——臺大哲學系系主任 林明照  「自然」作為哲學範疇是始於先秦典籍。而《老子》的思想體系中,「道」是最高範疇,而老子雖然論及「自然」,但「自然」的定位為何?似乎仍有待釐清。  「道」是老子學說的基石,自然主義則是老子學說的靈魂,離開了這兩個東西,我們就無從了解老子的思想。——前臺大哲學系教授 陳鼓應  「自然」似乎應該有機會成為與「道」、「理」、「性」等概念同等重要的定位,但事實上卻沒有。本書因此嘗試論證「自然」為道家核心範疇同時闡釋其意義。擬分別就先秦《老子》、《莊子》、《文子》、《列子》、《黃帝四經》、《管子》、《鶡冠子》、《呂氏春秋》以及漢代《淮南子》等九本典籍進行探討,進而體現老學、莊學、黃老道家、稷下道家等思想體系中,「自然」始終居於先秦道家核心定位,並呈現其內蘊的哲學意涵。

95 特價51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王陽明全集(3):傳習錄附詩集

王陽明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5/05/09 出版

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其首三卷為語錄,公存時,徐子曰仁輯;次二十八卷為「文錄」,為「別錄」,為「外集」,為「續編」,皆公甍後錢子洪甫輯;最後七卷為年譜,為世德紀,則近時洪甫與汝中王子輯而附焉者也。王陽明是我國明代中葉著名的哲學家,也是一位重要的教育家。他上承孟子,中承陸象山,發展了與程朱理學分庭抗禮的心學(又稱「陽明學、王學」),不僅在明代中後期風靡一時,而且對日本、朝鮮等國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王陽明全集(1):年譜

王陽明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5/05/09 出版

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其首三卷為語錄,公存時,徐子曰仁輯;次二十八卷為「文錄」,為「別錄」,為「外集」,為「續編」,皆公甍後錢子洪甫輯;最後七卷為年譜,為世德紀,則近時洪甫與汝中王子輯而附焉者也。王陽明是我國明代中葉著名的哲學家,也是一位重要的教育家。他上承孟子,中承陸象山,發展了與程朱理學分庭抗禮的心學(又稱「陽明學、王學」),不僅在明代中後期風靡一時,而且對日本、朝鮮等國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王陽明全集(2):文集

王陽明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5/05/09 出版

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其首三卷為語錄,公存時,徐子曰仁輯;次二十八卷為「文錄」,為「別錄」,為「外集」,為「續編」,皆公甍後錢子洪甫輯;最後七卷為年譜,為世德紀,則近時洪甫與汝中王子輯而附焉者也。王陽明是我國明代中葉著名的哲學家,也是一位重要的教育家。他上承孟子,中承陸象山,發展了與程朱理學分庭抗禮的心學(又稱「陽明學、王學」),不僅在明代中後期風靡一時,而且對日本、朝鮮等國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王陽明全集(4):書牘奏議篇(上冊)

王陽明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5/05/09 出版

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其首三卷為語錄,公存時,徐子曰仁輯;次二十八卷為「文錄」,為「別錄」,為「外集」,為「續編」,皆公甍後錢子洪甫輯;最後七卷為年譜,為世德紀,則近時洪甫與汝中王子輯而附焉者也。王陽明是我國明代中葉著名的哲學家,也是一位重要的教育家。他上承孟子,中承陸象山,發展了與程朱理學分庭抗禮的心學(又稱「陽明學、王學」),不僅在明代中後期風靡一時,而且對日本、朝鮮等國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王陽明全集(5):書牘奏議篇(下冊)

王陽明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5/05/09 出版

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其首三卷為語錄,公存時,徐子曰仁輯;次二十八卷為「文錄」,為「別錄」,為「外集」,為「續編」,皆公甍後錢子洪甫輯;最後七卷為年譜,為世德紀,則近時洪甫與汝中王子輯而附焉者也。王陽明是我國明代中葉著名的哲學家,也是一位重要的教育家。他上承孟子,中承陸象山,發展了與程朱理學分庭抗禮的心學(又稱「陽明學、王學」),不僅在明代中後期風靡一時,而且對日本、朝鮮等國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圖解易經的智慧經部【隨書附贈《易經》中的「卦」、「爻」智慧及「易學人物傳承表」拉頁海報】

唐頤  著
華威 出版
2025/05/07 出版

讀懂群經之首《易經》並運用於生活中《易經》的卦爻將是人生道路上的明燈【本書特色】◎主題式解說:將龐雜的易經卦象分為十六個主題,再分析每一個卦爻辭,全書完整列出原文,搭配精闢的白話語譯及註解,讓讀者輕鬆看懂易經卦爻要闡述的智慧。◎影響深遠:介紹東西方由易經概念發展出來的文物,以及中國各朝代研究易學的文人、術士,展現出無論在文化、風俗、生活、思想等各層面,皆受易經影響深遠。◎精美插圖,輔助閱讀:以三百張圖片、六百餘幅古圖與精美手繪插圖輔助解說,讓易經卦爻更容易被理解。【本書簡介】《易經》內容博大精深,它是一部凝結遠古先民睿智卓識的經典著作,歷經年代久遠,使其當之無愧地成為經典中的經典,哲學中的哲學,智慧中的智慧。當人們在生活中經歷種種磨難、凶險、復興、亨通等境遇時,《易經》六十四卦的爻辭總能啟迪人們的智慧,使之找到最佳的應對策略。˙學術思想的根源《易經》經歷文王與周公的研究,又經過孔子的整理,其學術價值因此被後人看見,也成為諸子百家學術思想發展的根源。˙圖文相輔的現代讀本《易經》分為經部與傳部兩部分,本書內容以經部為主。雖然《易經》中的經文好像很難懂,又有一堆奇怪的符號,往往讓人望而卻步,所以特地用插圖搭配易懂的白話文,引導讀者看懂內容,進而運用於生活中。˙內容包羅萬象,是人生智慧的寶藏內容涵蓋範圍極廣,包含天文、地理、兵法、哲學、算術、醫學等領域,哲學家看到的是思辨、文學家看到的是歷史、軍事家看到的是兵法、數學家看到的是算術、平凡的百姓看到的是待人處世,是一部內容豐富,蘊含智慧的經典著作。

9 特價44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海德格與道家的會通

賴賢宗  著
新文豐 出版
2025/04/25 出版

《海德格與道家的會通》一書探討海德格與道家的會通,並不只是哲學家之間的理論對話而已,更重要的是本體詮釋 (道論),回到中西哲學思想的開端,來重新進行哲學省思與會通,從而展開對於生存、生態與生活的當代詮釋。海德格的謝林詮釋之中的超存有學 (meontology) 、海德格的存有思想以及他在存有思想之轉折接納道家禪宗,此三者具有內在的關聯;本書闡釋海德格與老子莊子的思想會通、科技與生態、藝術與真理的課題,這些在二十一世紀仍是人類生活與生命哲學之重要問題。

95 特價91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孟子旁通(一):梁惠王篇(上、下)

南懷瑾  著
老古 出版
2025/04/18 出版

論語、孟子二書,為兩千多年來中國知識分子必讀的標竿聖典。也是影響中國人最重要的兩部書。因此,復興中華文化,提綱契領,也非從孔孟精神奠基不可。繼「論語別裁」後,劃時代的鉅著,為中華文化留下再生的種子,內容綜羅諸子百家思想精華,貫通古今中外歷史人事,洭眾流於海,為這個時代提出了救世的方針,為人生提供了修養的原則,更重要的是──驗證五千年來歷史人事。司馬遷謂:「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恰足以讚之。

9 特價38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天理良心:朱子學與陽明學的對話論文集

淳熙年間,呂東萊(祖謙)搭了一座橋,簡單化的搭起了一座橋,用來溝通那位「泰山喬嶽」與「壁立萬仞」。八百四十七年來,三十代的人眾口紛紜,仍鉅細無遺繼續討論「泰山喬嶽」高,還是「壁立萬仞」高?討論還在繼續,沒有終點,許多人似乎忘了那座橋。直到有人再度提醒那座橋,提醒再了解那座橋。提醒:也可以簡單化,了解那座橋,簡單了解「人人需要一座橋」,一座「溝通歧見的橋」。東萊說「……世之所謂相反者,無如水火,而其理初未嘗有異……聖人使人於同之中觀其異,異之中觀其同……」、「人之相與,雖道合志同之至,亦不能無異」、「君子須當於異中求同」,七百年之後,大儒錢穆之學也「貴求與人同,不貴與人異」,唐君毅為學「求合於人,見人之是」,牟宗三融會儒學與康德,皆有「求同存異」,合於鵝湖之會搭橋的目的。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諸子菁華錄(2):道家篇

張純一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5/04/11 出版

《諸子菁華錄》,收錄了先秦至隋代的諸子類著作的精華。這本書的編纂者在編纂過程中,從眾多文獻中選取了那些切於實用的部分,並將其整理成冊,以便於讀者學習和應用。《諸子菁華錄》的內容涵蓋了儒家、道家、法家等多個學派的經典文獻,其中儒家類作品佔據了較大的比例。該書的編纂者還特別注重實用性和可讀性,力求使讀者能夠從中獲得實際的指導意義。因此,《諸子菁華錄》不僅是一部學術性的彙編,也是一部具有實用價值的工具書。

9 特價4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忤時談莊子

樂唯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5/04/11 出版

莊子以其瑰麗、詭譎、洸洋之語言,鋪陳出一種神秘、超越、嚴肅而深若淵泉的哲學形態;其所觸及的命題卻是所有哲學所關懷思考的,此乃作者同時述及西方思想家的原因,如柏拉圖、柏格森、斯賓諾薩、盧梭、牟斯爾、賴維納斯等等。不作全方位的比較,祇清晰點出莊子與彼等之同和異。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諸子菁華錄(4):雜家篇、兵家篇

張純一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5/04/11 出版

《諸子菁華錄》,收錄了先秦至隋代的諸子類著作的精華。這本書的編纂者在編纂過程中,從眾多文獻中選取了那些切於實用的部分,並將其整理成冊,以便於讀者學習和應用。《諸子菁華錄》的內容涵蓋了儒家、道家、法家等多個學派的經典文獻,其中儒家類作品佔據了較大的比例。該書的編纂者還特別注重實用性和可讀性,力求使讀者能夠從中獲得實際的指導意義。因此,《諸子菁華錄》不僅是一部學術性的彙編,也是一部具有實用價值的工具書。

9 特價4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諸子菁華錄(3):法家篇、墨家篇

張純一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5/04/11 出版

《諸子菁華錄》,收錄了先秦至隋代的諸子類著作的精華。這本書的編纂者在編纂過程中,從眾多文獻中選取了那些切於實用的部分,並將其整理成冊,以便於讀者學習和應用。《諸子菁華錄》的內容涵蓋了儒家、道家、法家等多個學派的經典文獻,其中儒家類作品佔據了較大的比例。該書的編纂者還特別注重實用性和可讀性,力求使讀者能夠從中獲得實際的指導意義。因此,《諸子菁華錄》不僅是一部學術性的彙編,也是一部具有實用價值的工具書。

9 特價4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諸子菁華錄(1):儒家篇

張純一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5/04/11 出版

《諸子菁華錄》,收錄了先秦至隋代的諸子類著作的精華。這本書的編纂者在編纂過程中,從眾多文獻中選取了那些切於實用的部分,並將其整理成冊,以便於讀者學習和應用。《諸子菁華錄》的內容涵蓋了儒家、道家、法家等多個學派的經典文獻,其中儒家類作品佔據了較大的比例。該書的編纂者還特別注重實用性和可讀性,力求使讀者能夠從中獲得實際的指導意義。因此,《諸子菁華錄》不僅是一部學術性的彙編,也是一部具有實用價值的工具書。

9 特價4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易經今用

王少農  著
天蠍座製作 出版
2025/04/01 出版

說易「易」就是變易、變革,《易經》提倡變革,並指導人們去應對變革、引領變革。《易經》上說:「改命,吉。」這就是讓人們勇於改變自己的命運。「易」就是容易、簡單,《易經》將一切還原為簡單,指導人們用簡易手段獲取勝利。《易經》上說「匪夷所思」,就是說很多看似複雜的問題其實可以簡單化解。「易」就是交易、交換,《易經》指出:沒有失去就沒有擁有,我們必須學會交換。《易經》上說:「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就是說只要我們善於動用天地四方(即「六位」)的資源,就可換取成功的自由境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在中國最高學府清華大學東門,立著一塊巨大的長條青石。上面鐫刻著《易經》的一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字體堅硬如鐵鑄龍蛇,熠熠生輝。這就是著名的清華校訓,每一位到清華學習和參觀的人看到這句鐫刻在青石上的校訓,都會為這種濃郁的氣氛感染。在清華的西校門裡面,還立著來自《易經》的另一句名言:「人文日新。」 為什麼清華大學會如此信奉《易經》,把它的名句當作校訓、格言?這是有其傳統的。早在西南聯大時期,這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就已經是它的校訓。幾十年來,清華人以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在各個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時也成為一股公認的社會力量,在政界、學界、經濟界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領頭作用。 清華的力量來自「自強不息」的《易經》精神,清華的力量源自《易經》。不僅如此,我們整個傳統文化也曾受惠於《易經》,《易經》的自強不息精神已經成為全體國人的精神財富。 以往人們提起《易經》,以為它是本算卦的書。其實,《易經》主要不是在講算卦,而是講如何奮鬥成功。它是一部偉大的哲學書,一部偉大的成功學經典。《易經》的精華即在於它的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幾千年來,《易經》深邃而直白的智慧不斷指導我們走向成功。 時代變了,但社會進步的規律不變;成功者不斷湧現,但成功的規律不變。清華如果喪失了「自強不息」精神,將不再是清華。 《易經》的自強不息精神是巨大財富,是中華民族的元氣所在,是我們走向成功的智慧之源。就在此時此刻,而不是遙遠的明天,我們必須更好地運用《易經》去創業,去獲取成功。《易經》簡介:《易經》中國古典文獻之一,是古代中國巫師用於推演未來吉凶禍福的卜筮書,用一套符號形式系統描述事物的變化,表現了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和宇宙觀。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舊學新傳:新亞研究所學人誌

本論文集選取「舊學新傳——新亞學統及文史哲學術研討會」中有關新亞先賢創所及治學的論文。除此以外,邀請本所員生就先賢學行,撰寫紀念文章。內文主要記述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全漢昇、陳荊和、王韶生、嚴耕望、孫國棟、金中樞、廖伯源、鄺慶歡等教授的生平與學術。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舊學新傳:新亞研究所七十周年所慶論文集

楊永漢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5/04/01 出版

本論文集選取「新亞研究所七十周年所慶國際學術研討會」各與會教授、學者的文史哲論文。論文集涉及的範圍非常廣闊,其中有關文天祥的詩歌闡釋、《老子》章句、新儒家內涵、佛教及基督教的發展與解釋、經濟史、西方哲學等,會上都有過激烈討論,尤其是有關哲學方面,是研討會中罕有的畫面。由於發表論文者多是碩學鴻儒,水平甚高,編委會經歷超過一年得整理才出版。是次結集論文出版,期與學界交融與討論,互相砥礪。

9 特價10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舊學新傳套書:新亞研究所學人誌、七十周年所慶論文集(兩冊合售)

萬卷樓 出版
2025/04/01 出版

《舊學新傳》均選取新亞研究所學術研討會中,各學者所發表的文、史、哲相關學術論文,編輯成冊。《新亞研究所學人誌》主要記述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全漢昇、陳荊和、王韶生、嚴耕望、孫國棟、金中樞、廖伯源、鄺慶歡等教授的生平與學術。《新亞研究所七十周年所慶論文集》涉及的範圍非常廣闊,涵蓋文天祥的詩歌闡釋、《老子》章句、新儒家內涵、佛教及基督教的發展與解釋、經濟史、西方哲學等,相當精采、豐富。

9 特價13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近思錄

華夏出版 出版
2025/03/07 出版

《近思錄》是依朱熹、呂祖謙二人的理學思想體系編排的一部著作,從宇宙生成的世界本體到孔顏樂處的聖人氣象,循着格物窮理,存養而意誠,正心而遷善,修身而復禮,齊家而正倫理,以至治國平天下及古聖王的禮法制度,然後批異端而明聖賢道統。全面闡述了理學思想的主要內容,故此書實可謂囊括了北宋五子及朱呂一派學術的主體。《近思錄》一書,在理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為確立儒家道統,傳播理學思想起過重要作用。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關尹子研究

蕭登福  著
文津 出版
2025/03/01 出版

《關尹子》一書,《列子》、《莊子》已明引,其文字和今本《關尹子》同,劉向校錄該書並撰序,《漢志》有載,葛洪曾撰寫後序並載述各篇篇名、主旨,所說皆與今本同,足見《關尹子》非偽書。 & 關尹子以為萬物皆由一氣所生,一氣散而為萬物,萬物聚合為一氣;氣聚而生,氣盡而死。既皆由氣而來,所以並無真正之生死,亦無實有不變之萬物、時空。人能掌握氣,運用氣,即能隱形現形,變易萬物,召喚風雨,改變時空。而其要妙則在於「以神存氣,以氣存形」。 & 又,關尹子以為由一氣而有陰陽、五行,因五行而生五臟與精、神、魂、魄、意五神。由五神而衍生:性、心、意、識、情等察照及認知作用。性未萌,心已萌,意紛亂;由意而起認知美醜是非之識,由識而起喜怒哀樂之情,因情而為外物所囿。修道在以智去識,棄意返心,由心返性,察照萬物而任運自然。 & 關尹子的「變識為智」,和佛教的「轉識成智」不同;佛教是以識為認知本體,將八識轉變成四智。關尹子以識為認知作用而非本體,是以智遣識,返回心性之觀照自然。佛教轉識成智,出自玄奘編撰的《成唯識論》,成書於唐高宗朝,其說也晚。有可能是玄奘取相近之名相以譯經。

9 特價7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古老哲學,哲學流派與經典著作:當先賢思想交鋒,文明如何選擇?歷史早已給出答案!

複刻文化 出版
2025/02/26 出版

從仁政到法治,從無為到權謀 探索儒、道、法哲學精髓,汲取人生治世之道 思想碰撞、智慧交鋒 諸子百家碰撞激盪,留下影響千年的智慧遺產 ➤千年思想的璀璨光芒 中國古代哲學承載著千年的智慧與思辨,影響著社會、政治、文化,甚至現代人的思維方式。從孔子的仁政、老子的無為、韓非的法治,到百家爭鳴的思想交鋒,本書以清晰的脈絡,深入探討儒、道、法及諸子百家的思想,回溯這些學派如何在歷史中發展,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 ➤儒家仁政:道德與秩序的平衡 儒家思想強調仁義、禮制與君子之道,影響中國社會數千年。從孔子的「克己復禮」、孟子的「民貴君輕」,再到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逐步成為主導中國文化與治理體系的思想基礎。本書深入剖析儒家如何結合道德、倫理與政治,影響古代社會秩序的建立與運行,進一部探討這些理念在現代社會的適用性。 ➤道家無為:順應自然的哲學智慧 老子與莊子代表的道家思想,主張「道法自然」、「無為而治」,強調順應萬物運行,不強行介入。本書帶領讀者領略《道德經》與《莊子》的深刻寓意,探討「無為」並非消極無為,而是一種順應時勢、靈活應對的智慧。從古代帝王治國策略到現代企業管理,道家思想依然能提供啟發,讓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平衡與從容。 ➤法家法治:嚴刑峻法中的治理哲學 與儒家講求德治不同,法家主張以法律約束社會,強調獎勵與懲罰的嚴格執行。商鞅變法、韓非理論與李斯的政治實踐,使法家成為秦國崛起、統一天下的關鍵力量。本書詳細探討法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分析其對後世法律制度與政治治理的影響,帶領讀者思考法治與人性之間的微妙平衡。 ➤百家爭鳴:思想的激烈碰撞 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競相發表主張,構築了中國思想史上最輝煌的時代。本書不僅探討主流的儒、道、法思想,也涵蓋墨家兼愛、兵家權謀、縱橫家的外交策略等不同學派的智慧。透過對這些思想的分析,讀者將能理解古代哲學如何影響社會發展,同時在思想交融中形成豐富多元的文化底蘊。 本書特色:本書深入探討中國哲學的發展脈絡,從儒家仁政、道家無為、法家法治到百家爭鳴,剖析經典思想如何塑造中國社會與文化。書中結合歷史背景,解析哲學概念,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使讀者能輕鬆理解。本書不僅是對古代智慧的回顧,更引導讀者思考這些哲學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適合所有對中國思想文化感興趣的讀者。

9 特價26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漫畫莊子寓言哲學(長銷經典版)

周春才  著
晶冠 出版
2025/02/25 出版

用漫畫解析《莊子》寓言的思維、哲學的天籟,讓你一看就懂!蘇軾:吾昔有見於中,口未能言。今見《莊子》,得吾心矣! 魯迅:其文則汪洋捭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從李白、白居易到唐玄宗、陶淵明、蘇東坡,甚至明代的金聖嘆,皆深受《莊子》影響,愛不釋卷,逍遙遊於其中。為什麼這麼多人讀《莊子》呢?莊子既是智者、哲人,也是隱士與天馬行空的思想家,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莊周一生著書十餘萬言,書名《莊子》。這部文獻的出現,標誌著在戰國時代,中國的哲學思想和文學語言,已經發展到非常玄遠、高深的水準,是中國古代典籍中的瑰寶。莊子的想像力極為豐富,善於運用各種譬喻,活潑風趣,睿智深刻,能把一些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周春才的《漫畫莊子寓言哲學》藉由淺顯易懂的用字、簡潔的線條描繪《莊子》,使其內容更通俗生動,兼具實用性、資料性與保留價值。

79 特價2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文學的療癒力:療莊子的自在人生(第1版)

傅孝維  著
五南 出版
2025/02/25 出版

《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在追逐「擁有」的路上是沒有盡頭,縱欲會傷身,當節制來平衡,順應自然規律才不會帶來精神內耗。莊子認清生命的本質與限制,不受刻板價值的束縛,破除偏執,減去貪得,放下強求,心就有餘裕,日子就自在了。  史懷哲醫師曾說:「讓成長來打造你的理想,那麼生活就不會奪走你的理想。」(Grow into your ideals so that life cannot rob you of them.)把壓力變動力,不滯於物、不困於心,超越困境,活出通透和熱愛的人生,即使在黯淡日子也不放棄,只要心不老,一切辛苦都值得付出,盼望破蛹化蝶的來到。莊子在受挫困頓中體悟人生意義,學習大鵬鳥飛向不同層次、看見不同境界,找到生命的另一條路:讓心逍遙自在!

95 特價30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易經話說天地

王定彰  著
博客思 出版
2025/02/17 出版

《易經話說天地》──以自然現象為門,進入《易經》的世界自然現象與人文的橋樑  《易經話說天地》是一部試圖用全新視角解讀《易經》的作品,作者王定彰以自然現象為切入點,將《易經》的卦象具體化為現代人熟悉的風雲雷電、地震、火山等地球科學現象,進一步聯繫到人文意涵。這種方式不僅降低了《易經》的入門門檻,也讓讀者更能感受到其哲學深度和象徵之美。  本書以「現象賞卦」為核心方法,強調從觀察自然界現象入手,探索《易經》的基本元素和哲學內涵。前言中提到,八卦所涵蓋的天地、水火、山澤等,與地球上的自然運行息息相關,這讓《易經》成為一部跨越古今的大自然啟示錄。這樣的解讀不僅引人入勝,也讓《易經》具備了一種科學化的基礎,特別適合熟悉自然科學的現代讀者。結構清晰,內容豐富  《易經話說天地》結構嚴謹,從各卦象的分析到整體八卦原型的探討,讀者可以循序漸進地了解《易經》的哲學和象徵意義。全書將六十四卦按章節逐一分析,並輔以現象與人文的對照表,具體而實用。  在每卦的解說中,作者以具體的現象為例,例如以颱風眼的形成來說明「天地交」的道理,或以火山爆發隱喻怒氣的爆發,這些自然現象和卦象的聯繫既生動又有啟發性。特別是「熱帶氣旋長成強颱」的片段,不僅將自然現象的動態刻畫得淋漓盡致,也將其引申為天人合一的哲學寓意,讓人對《易經》的象徵力有更深的體會。科學與人文的對話  作者對地球科學的知識運用十分熟練,能將其與《易經》的哲學結合,提供一種嶄新的解讀方式。例如,他將《易經》的卦象視作自然現象的象徵,並指出了解基本地球科學知識是進入《易經》的門檻。這種觀點對於現代讀者來說,是一個啟發性的視角,讓《易經》不再只是一部古老的哲學典籍,而是一種能與自然科學對話的智慧體系。  這種跨領域的對話體現在書中多處細節。例如,作者提到北投與關子嶺的溫泉差異、黃石公園的泉水特色,這些現象在古代雖無專有名詞,但透過《易經》的語言和比喻,仍然能被形象地描述與理解。這讓讀者不僅看到自然的多樣性,也看到古人如何用簡單的語彙表達複雜的現象。  《易經話說天地》是一部充滿創新視角的著作,將《易經》從古老的哲學典籍轉化為一部與自然科學相呼應的智慧之書。王定彰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打破了《易經》的晦澀與神秘,為現代讀者提供了一條新的探索之路。其以現象賞卦的方式,不僅深化了對自然現象的認知,也提供了一個人文哲學的全新視角。  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其橋接了自然與人文的深層對話,無論是《易經》愛好者還是地球科學的學習者,都能在其中找到共鳴。然而,書中也略顯不足的是,在科學與哲學之間的轉化過程中,部分推論可能過於跳躍,對不熟悉《易經》或科學基礎的讀者來說,可能需要更多的輔助說明。  總之,《易經話說天地》值得推薦給任何對《易經》或自然現象感興趣的讀者,特別是那些想以全新方式探索古老智慧的人。這是一部跨越時空的啟示錄,引領我們重新審視自然、人文與人生的深層聯繫。

9 特價61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當科技遇上人文:打破框架,打開心靈

劉富臺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25/02/13 出版

為什麼晚上天會黑?是因為宇宙在高速膨脹。太陽從東邊昇起、西邊落下,是錯誤的觀察。我們的觀察與見解,常常會錯誤得不可思議,原因是有太多的框架束縛著我們。打破自我中心、偏見思維、科學迷思及狹隘意識框架,解開束縛,才有機會看清宇宙人生的真相。&融合科技與傳統文化,打破框架、打開心靈,重新審視宇宙人生&本書像一篇宇宙人生論文,打破框架觀察,看清問題本身;先提出認識問題的理論模型,再來實驗、判斷、證實理論模式是否正確,然後再將「故事」說明清楚,加強對問題的認知。書中,作者運用近代物理及科技原理來解讀儒道釋經典,並舉出相通之道理。諸如《大學》與物聯網系統有一對一對應;《老子》開宗明義全在講量子力學;《心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和量子力學的「粒子波動雙性說」不謀而合,基本上在講「量子力學及量子心理學」;《金剛經》所說「無我相,無所住」此一觀察準則,在物理學上就是大幅度地改變時、空的觀察位置及其參考點,也就是要「跳出問題本身」來觀察。佛家《起世經》所說天界,很可能就是宇宙中暗能量、排斥力場之主體。此外對於人工智能的發展與老莊思想、維摩詰經「不二法門」理論與實驗表演的關連,在在體現出,當科技遇上人文,多元且迷人的真知奧妙,實在令人驚嘆不已。

79 特價4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八德集義(下)

葉夢麟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5/02/10 出版

1. 本編遵照 總統「整理中國文化遺產與改進民族習性」訓詞,摘錄經文,以闡揚三民主義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發揮民族精神。2. 上編摘錄四書,編首冠 國父遺訓;下編摘錄五經,編首冠 總統言論;以明八德大旨。3. 經文中八德,但見一二字,即摘錄其一章或全篇;既以闡揚八德,亦可作經選讀,可作格言觀。一篇之中,如忠孝等目並見;既錄入忠目,即不錄入孝目。經文首冠○號,末註篇名,以識別一章或一篇之起訖。

9 特價6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八德集義(上)

葉夢麟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5/02/10 出版

1. 本編遵照 總統「整理中國文化遺產與改進民族習性」訓詞,摘錄經文,以闡揚三民主義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發揮民族精神。2. 上編摘錄四書,編首冠 國父遺訓;下編摘錄五經,編首冠 總統言論;以明八德大旨。3. 經文中八德,但見一二字,即摘錄其一章或全篇;既以闡揚八德,亦可作經選讀,可作格言觀。一篇之中,如忠孝等目並見;既錄入忠目,即不錄入孝目。經文首冠○號,末註篇名,以識別一章或一篇之起訖。

9 特價6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明公啟示錄:范明公解密《道德經》5——從帛書《老子》探索永處不敗之地的人生法則

布克文化 出版
2025/02/08 出版

面對名利、財富、生命,應該如何掌握陰陽平衡之理?面對財色名食睡,為何要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面對武力及修行又該如何拿捏取捨?得道者又如何放下外界分別,實現內外和諧,修二為一呢?且看《道德經》如何以大道指引我們的行為,達到成功所需要的完美、決心、進取、毅力和勇氣,但達到極致時要知時退讓的智慧,以做到清淨無為,使事情符合大道之運行而自然順遂。《道德經》全書只有五千餘字,卻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內容更是涵括百家、包容萬物,被後人尊奉為治國、創業、齊家、修身、為學、處世的寶典,更對中華文化的哲學發展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因此有「萬經之王」之稱。本書為帶出《道德經》中深奧的智慧,引用帛書老子版本,以<道經>及<德經>分篇詳細講述:◎<道經>講述的是宇宙根本,道出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揭示了陰陽變幻的微妙。◎<德經>講述的是處世方略。道出了人事的進退之術。作者更同時融入儒釋道觀點,縱橫交錯引領出背後的大智慧,讓無論是高官大吏、富商大賈,還是販夫走卒、平民百姓,總能在書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特色1:釋義深入淺出,適合初學者入門:用淺近的方法引生大眾的信仰,是大乘經典的一大特色。@特色2:運用現今社會情況帶入經義:以其慣有的現代筆法來執寫此部經典,無論是治學修身、處世待人,還是經商置業、從政為民;無論是高官大吏、富商大賈,還是販夫走卒、平民百姓,總能在書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特色3:運用易經及多本經典輔助說明道德經更深入義理:本書不單單只是詮釋道德經表面字義,更輔以多本經書,例如易經等等多本經典加以輔助說明,讓義理更容易貫通理解。序修道,從清淨淡泊開始!面對名利、財富、生命應該如何掌握陰陽平衡之理?面對財色名食睡,為何要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所有的答案都在《道德經》裡。正所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凡事有度,陰陽平衡,可以長久。大成若缺,大盈若盅,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呐,乃大智慧也。」意思就是:聖人只做自己,立好規矩。聖人有德信,善者善,不善者亦善;信者信,不信者亦信。精英階層教化眾生,在精神領域的力量上不斷的昇華和圓滿;老百姓踏踏實實,安心安定於當下的生活及工作,這才是一個國家富強以及繁衍生息,生生不息的根本,稱之為「安居樂業」。如此,方能上下皆安,上下無怨。天地運行,無非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若想改命,唯有修行,道乃一心而已。一切唯心所造,無論是佛法,道法,還是儒學,請牢記這一點,一切都是你的心想要的。外物、外面的環境、外面的所有遭遇,都是心的投射。人居天地之間,天地因人而存在。儒學上講:「格物、致知、誠意」,都是為了正心。心正了,身就修了,家就齊了,國就治了,天下就平了。《道德經》描述得道者的境界,是修行的境界,也是精神領域的境界,一般來講都用水或者嬰兒比喻,因為人最原始就是從嬰兒開始,即所謂的「返璞」。所以要修行,就要返璞歸真,從起修的時候開始,就不向外執著,不向外妄想,從清淨淡泊開始起修。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論語情:為你搭起《論語》與日常生活的橋梁

李家雄  著
書泉 出版
2025/01/03 出版

本書引領我們從生活層面去了解孔子,將國學與生活環環相扣,架構成「生活論語」。在孔子的《論語》中處處有生活裡可依循之軌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則融有《論語》之引領與反饋。反覆閱讀《論語情》,即可了解,不論是趨吉避凶,還是為人處世,都能找到指引。孔子集思想家、教育家、藝術家、政治家……於一身,門人以其言行彙編論纂所成之《論語》,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是學子士人的金科玉律,其中亦不乏是普羅大眾可據以自勵自勉的雋語;其師徒間、時人間之施教、勸勉、互動,甚至是批判的模式,都足以發人深省。《論語》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資料。孔子曾經「終日不食」、「終夜不寢」地思考,結果毫無意義,還不如起而行之。有鑑於此,是以有《論語情》之成書,從此書中不難深刻體悟到:要求自己,尊重別人,惜取生命本義,即使是日常生活細節也不輕忽。我們時刻存有關愛世界之心,惟更要務實耕耘個人生命,調整自己的身心於和諧生息之中,自能連結人際不疏離。藉由《論語情》與大家分享之、共勉之。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朱熹的「天文考古學」研究:遠古文明的生活記憶

陳永寶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5/01/01 出版

天文考古學在本質上是一種關於人生的「生死學」。這種「生死學」傾向於「生生」。在儒家看來,「生生」的重心在第二箇「生」,側重於「死後之生」。這是儒家特有的辯證法。在朱熹看來,喪禮、祭禮中,逝者「死亡」只是表象,重點則在參加「死亡」儀式中的祭拜者。逝者雖然離開人世,卻在參加葬禮裏的人們心中形成一個「實在的靈魂」。這種「實在的靈魂」往往在參加祭拜的人心中附加一種「超自然的神力」影響,成為保佑家庭和美的保障。於是,逝者的「靈魂」完成了死後的「新生」。「他們的新生」並不是構建一個與現存的世界疏離的「新世界」,而是以一種獨特的存在方式與現存世界共融。常見的占卜、符咒、風水和宗教,則成為了溝通逝者與後世子孫的工具。

9 特價4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百回中國思想史

萬卷樓 出版
2025/01/01 出版

思想史的敘事重點不僅關注核心文本或代表人物的哲學觀點,還深入探討這些思想如何被形塑體現於特定的文化脈絡中,以及如何影響了當下或是後來的時代。簡單來說,思想觀念的發展並非單向度的過程,而是人與環境互動的結果。在不同的歷史條件和社會背景下,每個時代的主流觀念可能有很大部份是當時社會、政治和經濟框架的投影,但每個時代也都會出現不甘於隨波逐流的特異之士,運用他們無窮的想像、創造力和企圖心,創發出一系列改變世界的重要思想或觀念。我們閱讀思想史的目的不僅是追溯過去思想的變遷,更是一趟瞭解人類是如何與其所處世界互動的觀念體驗之旅。《百回中國思想史》一書是身處AI時代的我們參與這趟體驗之旅的最佳指南之一,本書以歷代重要思想人物和他們的代表思想為主題,展現他們為人類思想世界不斷開拓出新疆域的不斐成就。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生命與學問喚醒:唐君毅先生與牟宗三先生哲學思想的闡釋

韓曉華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5/01/01 出版

本書分成甲部與乙部,甲部是唐君毅先生哲學思想的闡釋,共五篇文章。從兩個進路闡釋唐君毅先生的哲學思想,其一以唐先生的思想與不同的哲學家對特定哲學問題(「身心問題」與「宗教問題」)作出比較討論;其二以唐先生對古代中國思想家(荀子與墨家)作出「即哲學史以言哲學」的詮釋之論述。透過兩個進路的闡釋展示了唐先生哲學思維的獨特性,即「綜合式的辯證性思維」。乙部是牟宗三先生哲學思想的闡釋,共四篇文章。是對於牟先生哲學思想較少人注意的議題作出討論,包括牟先生宋明理學詮釋系統的「性宗」部分、牟先生的「哲學語言」觀,牟先生情理兼俱與自證證他的方式的「歸宗儒家」及牟先生對「人格教國」的可能諍辯。這樣透過不同面向的分析展示了牟先生哲學思考的分析性,即「分解式的超越性思維」。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儒家思想與存有三態論

林安梧著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5/01/01 出版

《儒家思想與存有三態論》是林安梧教授繼《道家想與存有三態論》之後的另一力作。「存有三態論」包括「存有的根源」、「存有的開顯」和「存有的執定」,這三個層次共同構成了存在的完整圖景。「存有的根源」是指存在本身,亦即本源之「道」。《易經》「一陰一陽之謂道」,《論語》「志於道」是也。它強調天地人我萬物,通而為一,原是「寂然不動」的。在這一層次,存在被視為一種無限的可能性和潛能,是所有現象和事物的本源。「存有的開顯」指的是存在於具體事物和現象中的展現,這即是《論語》「據於德,依於仁」,《易經》「感而遂通」。這是從「境識俱泯」進到「境識俱顯」,在這一層次,存在通過人類的文化、社會和倫理實踐得以具體化,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關愛。「存有的執定」是指人類經由語言文字來論定其對象物,進而通過制度、規範和倫理來確立和維護這個世界,《易經》所謂「曲成萬物」是也。這或者可以理解為禮樂制度和倫理規範。然而,「存有的執定」雖通過制度與規範確立社會秩序,卻可能因過度制度化而異化,使人與存有的根源脫節,導致價值虛無化與現代性危機。為解決此問題,林安梧提出「存有的歸復」,強調人須回歸存有的源,通過「氣的感通」,重建與天地萬物的整體性連結。存有的歸復不僅具有療育功能,更能恢復存有的連續性,達到存有三態的動態平衡與和諧。林安梧特別注重「場域性」,主張人在天地人互動的存有網絡中「參贊化育」,既繼承儒家「天人合德」、「一體之仁」的傳統,又融合道家「道法自然」與佛教「緣起性空」的思維。《儒家思想與存有三態論》一書強調了存在的多層次性和人類在其中的積極作用,也為生態及環境倫理提供了哲學基礎,解決當代社會價值虛無化的困境,被視為「後新儒學」的重要里程碑。

9 特價86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道」破人生!以莊子為名的人生課:體驗莊子式淡然,學會在繁忙生活中擁抱自我

崧燁文化 出版
2024/12/18 出版

剖析《莊子》中的象徵寓言,巧妙轉化為生活中的哲理幫助現代人在繁忙、壓力重重的生活中找到內心的平衡學說、理想、修德方式、對人生命運的思索生動的敘述風格+幽默的筆觸,古典哲學也能如此易懂有趣!▎莊子的思想與「道」莊子的思想核心圍繞著「道」,主張「道」是萬物的本質,且超越生死、世俗的價值觀。他提倡「逍遙遊」的生活態度,認為人應該隨順自然,不被外物所束縛。本書探討了莊子如何以「道」為中心,創造出充滿詩意與智慧的理想世界,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超脫世俗的價值觀。書中對莊子的哲學核心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說,從「道」的原則到「遊」的態度,勾勒出一個豁達的莊子形象。▎人生與命運的思索莊子筆下的世界充滿寓言式的反思,表現出對生命短暫、命運無常的認知。他認為人類不應該過度依賴追求名利,因為命運不可控。本書深入剖析了莊子對人生命運的理解,從現實層面解讀其「相忘於江湖」的態度,並探討他如何看待個體生命在整體宇宙中的渺小。作者對莊子在命運面前所持的豁達態度作了精彩的詮釋,使讀者在面對自己的人生困惑時能找到一絲指引。▎理想的破滅與超然態度莊子曾幻想理想世界的存在,但當理想與現實背道而馳時,他選擇保持內心的「逍遙」與「無為」。莊子主張不要強求,而是要坦然接受生活中的缺憾,這種「不爭」與「不執」的態度在書中得到了生動呈現。本書以莊子的思想為基礎,結合當代社會現象與個人困境,使古代哲學在現代語境下煥發出新的意義。【走進莊子的世界】作者將莊子描繪成一個充滿智慧的思想家,他的文章如同電視連續劇般生動,帶領讀者從北冥的鯤到天上的鵬,感受莊子想像力中的自然與人性的張力。本書展現了莊子如何在幻想中引領讀者進入自由與超脫的世界,使人們深刻體會他那特立獨行、獨具魅力的思想世界。本書特色:本書以幽默的方式闡述了莊子思想的豐富層面,既介紹其生平背景和思想根源,又深入剖析其「道」的學說、理想與現實的衝突。作者運用鮮活的故事和易於理解的語言,將看似晦澀的哲理以生動的方式呈現,讓讀者彷彿置身莊子的寓言世界。全書不僅連接當代社會與人生命題,更探討了自然與人性。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論語.大學.中庸

孔子  著
天蠍座製作 出版
2024/12/04 出版

《論語》是一本以記錄春秋時期思想家孔子言行為主的言論匯編,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先秦儒家思想的一手資料。《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全文文辭簡約,內涵深刻,影響深遠,主要概括總結了先秦儒家道德修養理論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儒家政治哲學也有系統的論述,對做人、處事、治國等有深刻的啟迪性。《中庸》是中國古代論述人生修養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學專著,是儒家經典之一,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戰國時期子思所作。其內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把誠看成是世界的本體,認為至誠則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並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過程和認識方法。

9 特價3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梁啟超啟蒙思想的東學背景

鄭匡民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24/12/01 出版

戊戌變法敗後,梁啟超亡命東瀛十數年。這期間,他矻矻於日本明治維新後之「東學」的探研,孜孜於其中近代西方思想文化學說的汲取,並辦報申論,廣布國內,希冀啟蒙,以造《新民》。由是,欲憑西學本義,卻假東學魂靈,故梁氏筆下的啟蒙,即不免含有異樣色彩。然其含有者何,又異樣者何,本著即以此為要,尤以東土文獻為據,既條理脈絡,指陳釐定,也提要辨析,就史論說,從而自成篇構,亦將梁氏研究再推進了一步。梁啟超的啟蒙思想,雖是源之於西洋,卻是受之於東洋,成其特點所在。本書將對梁啟超啟蒙思想的東學背景作深入的研究。

9 特價61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章太炎之諸子學略說:探索諸子百家的思想源流,一場與聖賢的深度對話

章太炎  著
複刻文化 出版
2024/11/13 出版

深入諸子學派,展現思想的博大精深 從文言文中汲取智慧的養分 解析古聖先賢的言行舉止 穿越千年歷史傳承而來的中華文化 【學習先秦諸子的智慧結晶】 本書是著名學者章太炎治學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凝聚他對儒、道、墨、法等先秦諸子百家學說的深入研究與精闢見解。本書基於他長期對中國古代哲學的研究,關注於先秦時期各家學派的思想起源、發展與影響,以考據和分析,呈現諸子百家在中國思想史中的地位與意義。本書不僅是章太炎的代表作,也是學習先秦諸子思想的重要資料,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儒家經典解讀】 在本書章太炎對「儒、道、墨、名」四家的思想起源和歷史發展進行深入解析,尤其著重闡釋儒家思想的真諦。章太炎先生對儒家經典如《論語》、《孟子》進行分析,從孔孟思想入手,論述儒家學說如何從孔子的創立發展到孟子的發揚,並進一步探討儒學在歷史中的演變與影響。在《孟子大事考》的部分,章太炎詳細梳理孟子的著述、世系、門徒及其後學,針對孟子思想的核心問題提出見解,幫助讀者更好理解儒家學說。 【從哲學理念到社會價值】 章太炎先生在書中還深入探討其他重要的諸子學派,尤其是道、墨、名三家思想的歷史發展與思想特點。對於道家思想的探討,章太炎追溯老子、莊子等道家經典中的哲學理念,分析道家思想的演變與其對後世的影響;對墨家的剖析,則聚焦於墨子「兼愛非攻」等核心思想的意義與價值;至於名家,章太炎進一步探討名家在辯論技巧與邏輯思維方面的貢獻,指出其思想對中國哲學以及辯證思維的深遠影響。 【法家思想的剖析與應用】 在對法家學說的分析中,章太炎先生聚焦於商鞅、管仲等法家代表人物的思想,探討法家思想在先秦時期的形成過程及其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深刻影響。書中的《讀管子書後》一篇,揭示法家思想在國家治理中的價值與實踐。章太炎不僅對法家的代表性著作進行剖析,還結合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論述法家學說的得失,並透過與儒家學說的比較,提出獨到的見解。本書整體脈絡清晰,結構嚴謹,對先秦諸子學說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剖析,是研究中國古代哲學與思想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 本書特色:本書為章太炎先生對先秦諸子百家學說進行研究的成果,書中匯集儒、道、墨、法、名等學派的發展與思想並對其進行探討,透過對經典的解讀,深入各家學說,分析不同學說的思想脈絡、特點以及演變過程。本書藉由豐富的內容和精彩的論述,展示諸子百家思想的多樣性以及其對後世的深遠影響,具有重要的學術與參考價值。

79 特價23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Old Sage, New Robes: A Fresh Perspective on the Confucian Analects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24/11/01 出版

Confucius’ students included political advisors, military strategists, educators, businessmen, philosophers, warlords, and kings. How could he possibly teach his way so calmly and gracefully through states and kingdoms of hegemons vying for regional power? Who was this man!?This is a book by two masters, one ancient and one contemporary, both enigmatic. The lives of Confucius and Master Nan Huai-Chin (Nan Huaijin), in many ways, parallel each other. Both lived through tumultuous times, both had to leave their home state and wander only to return in old age to their birthplace. They were teachers, learned in many fields and arts and in life itself, but not scholars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rather, they were masters of all they engaged in. They had student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were advisors of statesmen of all ranks and were flanked by loyal followers. They both seamlessly wove together the worldly and the spiritual. And both were most concerned about the decline of people’s virtue,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culture, and of the general order of society. I believe this is why Master Nan could go beyond the words of the ancient texts to see the man who spoke them, to understand the events of those ancient times, and to grasp the significance of his life’s work.

9 特價18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淮南子》天文、地理、感應的思想源衍及其王政旨趣

李慶豪  著
新文豐 出版
2024/11/01 出版

《淮南子》體系恢弘,然因其思想的多襲前修、駁亂龐雜,故自來罕受見重。本書擇採《淮南子》天文、地理、感應等三類記述,聚焦考建它們在周秦漢思想史之定位,並探索寓諸其中之王政旨趣,期能藉此,使《淮南子》思想的獨特性、關懷意向的終始統貫性,皆獲彰明。於此目標外,本書也將帶領讀者細味《淮南子》所記包含:星事宜忌、鬼神律令、空間幻異、感通化民……等之繽紛?奇的系列文字,以玩索意蘊,逐步探入此部經典的思維世界。(典範集成.思想7)

95 特價8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莊子,南華經:天下第一才子書

秦榆  著
海鴿 出版
2024/10/30 出版

★ 最有系統化的莊周思想入門讀物★ 天下第一才子書,才子必讀,欲成才者必讀!■ 莊子——中國人兩千年來的心靈導師!莊子一生都在追求至道,返璞歸真,鄙視功名利祿,求得自身的逍遙。在當今社會,有和莊子一樣的逍遙心態,會讓你保有一份閒適,一份快樂。莊子的「無為而無不為」,可以打開你心靈的枷鎖;莊子的逍遙處世,可以讓你的人生更輕快。在喧囂的生活中尋求一份逍遙,讓自己的人生變得自在,不失為一種高妙的做人心態。■ 清初文學評論家金聖歎評定「六才子書」,以《莊子》為「天下第一才子書」!《史記》:「故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莊子善於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將複雜難解的人生哲學化成淺顯易懂的生活道理,本書對莊子的思想對現代人的積極作用進行深入細緻的描寫和論述,期盼給讀者一個最逍遙自在而超脫世俗的莊子。■ 精闢語譯、原文釋評、經典案例,輕鬆讀懂《莊子》!本書以精闢語譯加上原文釋評,同時輔以經典案例,對《莊子》進行詳細解釋與深刻剖析,並且收錄《莊子》最重要的兩篇——〈逍遙遊〉與〈齊物論〉,使讀者徹底領悟莊子的哲學思想和人生智慧!

79 特價2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保證不腦殘的歷史智慧(修訂版):九十位知名導師用故事教你逢凶化吉

複刻文化 出版
2024/10/09 出版

►先保全性命方能洗刷冤屈!狄仁傑「認罪」告發酷吏濫刑 ►當眾人皆輕賤質子子楚,呂不韋卻一眼認定「奇貨可居」 ►司馬懿假裝重聽又手抖,「糟老頭」終獨攬魏朝軍政大權 從古代智者的經驗中汲取力量, 應用於當今世界的挑戰與機遇! ▎古代智慧:修身與處世的深刻啟示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無數智者以其非凡的才智和處事哲學,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智慧結晶。這本書從歷史故事出發,精選了眾多古代人物的事蹟,深入探討如何在各種環境中修身養性、掌控人生的藝術。每一個故事背後,都是一堂深刻的人生課,這些智慧無論是應對逆境、成就事業,還是在人際關係中進退自如,都值得現代人深思與借鑑。 ▎堅定信念:修身與人生選擇的關鍵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個人的信念和修養始終是決定命運的重要因素。書中多位人物的故事展現了如何在困難中堅守原則、提升自我修養。例如:有些人面對逆境時,選擇忍耐與隱忍,並最終在恰當的時機取得成功;而有些人則展現了在高壓環境下保持誠信的品德,並以此贏得了尊重與名聲。這些故事不僅啟發我們在逆境中不忘初心,更教會我們如何在個人發展中持續提升自我。 ▎智慧取勝:掌控人生局勢的技巧   人生充滿了無數未知的挑戰,如何在這些挑戰中脫穎而出,是每個人都需要思考的問題。書中的人物透過精妙的策略,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化險為夷的高超智慧。例如:一些故事強調了在面對強大的對手時,如何善用智謀、策略以小博大,最終反敗為勝;而另一些故事則揭示了如何在錯綜複雜的社會環境中,運用機智化解困境、贏得人心。這些策略不僅適用於古代官場,更對現代職場和生活有著深遠的啟發。 ▎進退之間:人際關係的巧妙應對   成功的路上,離不開與他人的互動和合作。如何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進退自如,如何在權力鬥爭中保全自身,是古代許多成功者的共通智慧。書中多個故事展示了主角如何在關鍵時刻選擇隱忍退讓,避免了不必要的衝突與損失;而在合適的時機,他們又會果斷出擊,抓住機會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這些故事向我們揭示了人際交往中的進退之道:有時候退一步,是為了以更好的姿態前進。 ▎借古鑑今:智慧的永恆價值   這些源自歷史的智慧不僅僅是古代故事,更是現代社會中依然適用的處世之道。每一個古人的經歷都像是一面鏡子,映射出我們如何在當代生活中處理問題,如何在面對選擇時做出最佳反應。書中的每一則故事,都蘊含著一種人生哲學,無論是關於個人成長、社會處世,還是如何在逆境中堅守信念,這些智慧都具有永恆的價值。透過這本書,讀者可以在古代智者的啟發下,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之道。 〔本書特色〕 本書以中國古代人物的事蹟為例,展現了從個人品德修養到官場智慧、從成就功名到隱忍退避的多重哲學課題,揭示如何在困境中自我提升,在爾虞我詐之間化解危機,並以獨到的視角分析如何實現事業與人生的平衡。讀者從這些故事中汲取啟發,掌握古人處事謀略,提升自身應對挑戰的能力,歷史愛好者尤其不能錯過。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哲學史(上)

蔡仁厚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24/10/01 出版

本書依循當代新儒家所開顯的思想價與義理規路,貫穿數千年的思想腳步,一程一程走下來。全書上下二冊,分五卷共三十七章。作者將中國哲學史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先秦時期,可視為「中國文化原初形態的百花齊放」;第二階段是兩漢魏晉,可視為「儒學轉型而趨衰與道家玄理之再現;第三階段是南北朝隋唐,可視為「佛教介入,異質文化的吸收與消化」;第四階段是宋明時期,可視為「儒家心性之學的新開展」;第五階段是近三百年,可視為「文化生命的歪曲、沖激與新生」。各章舉列專人(哲學家)、專書(哲學典籍)、哲學問題或學術事件作哲學史探索,條分縷析,娓娓道來。

9 特價4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哲學史(下)

蔡仁厚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24/10/01 出版

本書依循當代新儒家所開顯的思想價與義理規路,貫穿數千年的思想腳步,一程一程走下來。全書上下二冊,分五卷共三十七章。作者將中國哲學史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先秦時期,可視為「中國文化原初形態的百花齊放」;第二階段是兩漢魏晉,可視為「儒學轉型而趨衰與道家玄理之再現;第三階段是南北朝隋唐,可視為「佛教介入,異質文化的吸收與消化」;第四階段是宋明時期,可視為「儒家心性之學的新開展」;第五階段是近三百年,可視為「文化生命的歪曲、沖激與新生」。各章舉列專人(哲學家)、專書(哲學典籍)、哲學問題或學術事件作哲學史探索,條分縷析,娓娓道來。

9 特價4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莊子思想的生命教育與價值實踐

蕭麗芬  著
五南 出版
2024/09/25 出版

長期以來,道家思想在教育哲學上缺席,更何況是近二十年來因教育改革而提倡的「生命教育」領域。  儒、釋、道三家思想有「生命學問」與「實踐智慧」的特質,莊子內化老子的宇宙根源之道,而以「人」為主體,內蘊著生命價值的實踐精神,將價值根源上溯於天道自然,使一切的存在價值不至落空;當人們提升生命境界時,便能擴大生命範圍而不再以「自我」為中心,才能對真正的價值有一個清明的思辨能力,此時便能感通於天地萬物,與自然造化合而為一,進而作正確的價值判斷與選擇,達到天人物我的和諧關係。本書在於以生命的「價值實踐」為脈絡,主要以莊子思想為主,輔以老子思想,將老莊思想運用於「教育」,尤其是「生命教育」的領域上,開發屬於莊子思想的生命教育哲學,為現代社會及教育亂象,有一覺察、反省的可能性。

特價4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3/33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