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1105_深夜食堂30
1103~1105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熱賣排行榜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明公啟示錄:范明公解讀儒學經典:圓滿儒學.大學篇

布克文化 出版
2024/06/15 出版

一起讀《大學》,開啟儒學之門! 一部《大學》開啟了儒學的大門,其實是開啟了修道之門,儒學的最高處就是道,修習的目的就是引人向道。 「一陰一陽之謂道」,現實中所有的問題,源自於分別心,亦即是都源自於非陰即陽、忽陰忽陽的走極端,天天在對錯中的分別、判斷和決策。 《大學》之明德,即萬事皆陰陽之規律。陰陽之理容易理解,真正能勘透、能現實運用,才是真正的知陰陽、明明德。因此,三綱領是根,是儒學之起修,明理後知起修,明理即明明德,起修處即是親民,如何修即是止於至善。抓住根後「吾道一以貫之」,隨時在為人處事中看自己是否符合道、符合一的標準。 序言 儒學是中華文明的主流、主脈,是一個完整的圓,亦即是「一」,只要涉及到中華傳統文化,肯定繞不開儒學。 圓滿儒學,是中華各類學問的總結,包含著諸經諸法,無論道學之《黃帝內經》、《道德經》,佛學之《壇經》、《維摩詰經》,孔聖人之《孝經》、《易經》等經典,還是格物、禪觀、性命雙修的方法和原理,盡皆包含於儒學之中。 儒學不僅是中華有史記載最早的學問體系,是夏、商、周文化的直系傳承,而且是中華禪文化的真正內含主體,通達儒學的理論方法後便知,禪僅是換上了西域佛法的外衣,傳承著中華先祖的智慧。所以,我們首先要正本清源,正我中華民族之本,清我華夏文明之源。 學習中華祖先經典智慧,一定要認準方向、認清本源,明白到底學什麼、為什麼學、所學的有沒有用,更要清楚中華在世界歷史上的真實地位如何、世界科技如何而來。事實上,中華文明曾經的巔峰,才是現今世界發展的真正基礎。中華的經典、中華的文明文化,不是無用的裝飾,更不是華麗的辭藻,而是最實用的、蘊含著改變世界的方法。 圓滿儒學博大精深,其中《大學》、《中庸》文章短而成體系,是精髓、是框架、是儒學全貌的總結與概括。框架梳理清楚,相當於先有了骨骼,再去學習儒學六經、《孝經》、《論語》等相當於血肉的經典,就有了方向,有了理解的主線思路。 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不管經典內容、傳承形式如何變化,中華的文明智慧都是「一」、都是道。學習經典就是告訴我們其理一也,「一」是根本、是本質,是我們追求的最高境界、終極歸宿。 一部《大學》開啟了儒學的大門,其實是開啟了修道之門,儒學的最高處就是道,修習的目的就是引人向道。「一陰一陽之謂道」,現實中所有的問題,源自於分別心,亦即是都源自於非陰即陽、忽陰忽陽的走極端,天天在對錯中的分別、判斷和決策。 《大學》之明德,即萬事皆陰陽之規律。陰陽之理容易理解,真正能勘透、能現實運用,才是真正的知陰陽、明明德。因此,三綱領是根,是儒學之起修,明理後知起修,明理即明明德,起修處即是親民,如何修即是止於至善。抓住根後「吾道一以貫之」,隨時在為人處事中看自己是否符合道、符合一的標準。 而我們所要銘記的根本標準,就是中華十六字真言(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無論儒學、道學、禪學,不符合真言即是遠道、背道,符合真言即是近道,能將我們帶向一、帶向圓滿、帶向整體。 中華十六字真言,最早提出了修心的概念,是堯、舜、禹禪讓傳位時所傳心法,理解透澈則可統治天下,代代相傳至儒學。因此儒學把中華的心法、心性講得非常透澈,《大學》三綱領八條目、《中庸》之中和,都是心的規律,都是從十六字真言中來。 我們講修行、修道,修的都是內心世界,無論是平衡,還是接納,都是針對形而上的部分,即是心的層面。只是現在用陰陽表述難以理解,所以後世才用心和行、形而上和形而下去理解。 儒學告訴我們的即是正心、修心,修的就是形而上的精神領域,一切都要接納,一切都要平衡。形而上不壓抑,形而下的現實世界中,該有力量時就有力量,該用霹靂手段時就雷霆萬鈞,有時就是需要極端。佛、道、儒都是修心,都是給予我們力量,讓我們不向外求,找到自己,我自己的力量發出來保佑自己。 因此,修行與經典學習一定要有體系,不是一個方法、一個理或一部經,而是一套博大精深、全面完整的體系,要一點點的修學。 《大學》、《中庸》是儒學體系的入門之道,豈只一本書能解讀完整!這本書僅是告訴大家一個框架、一套根本的思維模式,告訴大家中國的道,其實就是一種看待萬事萬物的角度,及思考問題的模式。 《大學》尋根講心,透過掌握規律,即明明德,開始親民,起修止於至善,做到三綱領則知止而後有定,然後依次靜、安、慮、得,即是整個儒家的修身之學。後面的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修身的延伸,推己及人,最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還是為了道,修的就是一顆心。 《中庸》講中,中庸即是陰陽達到平衡時的狀態。中國人任何事情都講究「中」,沒有中即是偏了、不平衡了。一篇《中庸》也是代表了儒學的最高境界,開篇講中和,就是在講正心,這就是中華智慧之根。 對鏡觀心修守中,中庸即是致中和,然而孔子曾經感慨,「道其不行矣夫!」真正能夠堅持修中庸的人太少啦!所以,我們當下就應該從中庸之道開始練習,守中致和,尋找恰當和適度。 這個尋找的過程,就是修的過程,就是儒家的修行。「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隨時在精微處尋那個「一」,永遠不要放下對「中」的追求,「君子而時中」,時時刻刻修守中,無限接近於中,真正把心用在行中庸之道上,就能得到儒學的精髓。 遵守三綱領的框架主旨,按照八條目的修行階段,一步一步的修尋回自我的中庸之道。前面的主旨和階梯就是《大學》,具體的修行即是《中庸》,我們要清楚的記住。不能隨波逐流,不能沒有主心骨,即使歷史走了彎路,也一定會回到正常的軌道。 中華文明都是在探究事物的本質,堅定於這個大方向,堅持在經典的學習中尋找「一」,堅持正心修身、守中致和,從而指導現實的抉擇,我們才能真正從經典中受益,真正實現長久,實現中華文明的復興、中華民族的崛起。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反者道之動

杜保瑞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4/06/07 出版

《反者道之動》一書,是杜保瑞博士這一年來繼《莊周夢蝶)之後,所撰寫的有關道家哲學研究系列的第二部著作。這本書是專論老子思想的。 & 回顧近二十年來,研究老子哲學的,頗不乏人。尤其是一九七三年冬,湖南馬王堆發現了《帛書老子)之後,對於這些帛書的解讀和注釋,一時激發了海內外學者的很大的興趣,於是老學之研究,又成為當代之顯學,但多囿於考據訓詁,其成就也祇限於此,較少注意老子哲學自身之研究。故在當代學人中,透過國學深湛的涵養與西方哲學方法論之訓練,能深入老子哲學思想系統中,列舉其基本範疇,剖析其根本概念,探究其語言指涉對象而揭示其思想奧秘的,限於學力與識力,可謂少有其人了。杜君此書,可說是彌補了這個缺憾,一方面精義入微的剖析了《老子》五千言的玄旨,而體味其妙道之義理;一方面順理成章的暢述其微言大義,而明天人之蘊、道德之要。在有無、體用、剛柔、强弱之際,杜君此書,往往透入奧窔扶疑解紛而一語破的。

9 特價61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南華真經正義

陳壽昌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4/06/07 出版

《南華真經正義》為陳氏見世著作中,唯一有系統性的注解《莊子》之著作,其作與同時期的莊子注疏家比較,陳氏之作以詮解《莊子》義理為主,與清代漢學風氣之影響,學者多以訓詁方法解《莊》,及晚清集大成之風氣,學者多搜羅眾家注解匯為一編,而少有自身之意見不同,陳氏在此學術氛圍之下,以詮解《莊子》之義理為進路,是相當獨特的。 & 而《南華真經正義》之注解特色乃援引多家思想來詮解《莊子》,約有四家思想風貌呈現於其注解之中,分別為老子思想、道教思想、佛教思想、儒家思想,而後又歸宗於老子思想,陳氏援引多家思想來作注解,也顯示出晚清時期集大成風氣之特色。

9 特價97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知行合一,王陽明詳傳:日本著名哲學家高瀨武次郎筆下的王守仁

清文華泉 出版
2024/06/05 出版

1915年日本廣文堂孤本首現 備受中、日、韓等東亞儒家文化圈好評! 從家世到講學,一書盡覽陽明全生涯 高瀨武次郎深入解讀,全面詮釋明代思想家思想【背景與意義】 本書由日本陽明學的代表人物高瀨武次郎精心撰寫,是對明代思想家王陽明生平和哲學的深入解析。這本書被視為介紹王陽明的最權威版本,不僅在中國,也在日本及韓國的學術界中產生了重大影響。高瀨的作品詳細記錄了王陽明的思想發展及其在不同時期的政治和社會活動,突出其哲學中的「知行合一」理念。 ▎家世與早年 首章聚焦在王陽明的家世背景和早年生活。描述了他的祖先王羲之的影響以及家庭教育對他思想的塑造。這一時期的故事和逸話揭示了王陽明性格的形成和早期展現的文學才華,為其後的學術和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礎。 ▎成長與學問 在探討王陽明的少年時代,本章闡述了他如何在文化豐富的越中地區成長,並受到當地生活的影響。這一時期,王陽明不僅展現出超凡的學術才能,還在政治和軍事上展現出早熟的策略思考。 ▎志向與初試雍門 本書描述了王陽明初步進入官場和學術界的掙扎,包括他早年的落榜經歷和對武學的熱衷。這些經歷深化了他對學問與實踐關係的思考,並逐步形成了後來的「知行合一」哲學觀。 ▎精神歷練與悟道 本章深入探討了王陽明在龍場的貶謫生活,這是他思想成熟的關鍵時期。在生命威脅和極端困境中,他實現了心學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其後學術生涯的核心思想。 ▎講學與靖亂的三個周期 書中分別詳述了王陽明三次講學和平定內亂的時期。這些章節不僅反映了他作為教育者和思想家的影響,也闡述了他如何將哲學應用於具體的政治和軍事實踐中,成功解決了一系列社會與國家的危機。 【高瀨武次郎解讀】 本書結尾回顧了王陽明思想對後世的影響,特別是在日本的明治維新中的應用。高瀨武次郎的評價和分析凸顯了王陽明學說的現代意義,並且指出了這一哲學對當代商業和政治領袖的啟示。 本書特色本書是首部由外國學者撰寫的王陽明傳記,深受東亞儒家文化圈的推崇。作者高瀨武次郎不僅是日本天皇的老師,更是日本陽明學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作品全面且深入地介紹了王陽明的生平與思想。全書結合《傳習錄》等經典文獻,突出了陽明學對明治維新及商業、軍事領袖的深遠啟發,對日本及全亞洲的陽明學研究具有重大影響。

9 特價3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呂思勉的先秦學術概論:思想流派考與諸子探源

呂思勉  著
複刻文化 出版
2024/06/05 出版

探索先秦時期學術思想,細述各學派核心, 分析百家思想的哲學觀點與精神文化, 結合古籍研究法,揭示學術發展脈絡! & ▎學術的緣起 本書著眼於先秦時期豐富多樣的學術思想,探討其發展與影響,首先探討了先秦學術的重要性,引領讀者進入這個古代知識的寶庫。從先秦學術的淵源出發,揭示學術思想的根源及其演變過程,使讀者對這個時期的思想環境有更深入的了解。此外,透過分析先秦時期的時勢背景,了解學術興起的社會脈絡,描繪當時的社會文化風貌,讓讀者更能感受到思想的薪火相傳。 & ▎學術源流與派別 書中進一步分析了先秦學術的源流及其派別,揭示了不同思想流派間的關聯與差異,以及其對後世學術的影響。作者介紹研究先秦諸子的方法,幫助讀者更容易理解學術研究的過程與價值。進入下篇分論部分,深入探討各個學術流派,包括道家、儒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兵家、農家等,逐一剖析他們的核心觀點與學術特色。 & ▎深入探討各大學派思想 道家以道德為中心,主張追求無為而治;儒家重視倫理道德,提倡仁義禮智信;法家注重法治,認為嚴厲法律是統治的根本;名家則重視名教對人心的影響;墨家提倡愛、非攻和節儉;縱橫家多以權謀之道為主;兵家訴諸軍事策略,講究勝戰的方法;而農家則關注農業生產對於國家繁榮的重要性。透過對各大學派的探討,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先秦時期的思想多樣性和內在原理,對於後世學術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 ▎探索先秦學術的多元領域 除了各大學派的思想外,書中也介紹陰陽數術、方技、小說等不同的學術領域,以及各種雜家思想。陰陽數術主要探討自然界的陰陽變化和規律;方技則是關於醫藥、建築等實踐技藝的研究;而小說則是反映當時的社會風貌與人文情懷。雜家則彙集了各種思想流派之外的意見,展現出先秦學術的多元性和開放性。這些不同的領域和思想在先秦時期百花齊放,為中國古代學術的多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後來思想家和文化創作者提供了豐富的啟迪與素材。 & 本書特色 & 本書全面解析先秦時期的學術思想與文化,深入探討道家、儒家、法家等主要學派的核心觀點,並對陰陽數術、方技等多元領域進行詳細的介紹。透過豐富的歷史文獻和嚴謹的學術分析,作者不僅揭示了先秦各學派的思想發展,也為讀者提供了理解這一時期文化豐富性的獨特視角,是研究中國古代哲學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 &

9 特價24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傅斯年的春秋策──先秦諸子與史記評述:話說先秦!諸子百家與史記之間的學術論辯

傅斯年  著
複刻文化 出版
2024/06/05 出版

◎探討戰國時期的各哲學派系及其思想 ◎論述孔子、孟子、荀子的倫理與政治理論 ◎研究古代文獻《史記》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分析儒、墨、道家等學派的基本觀點與爭議 透過對各學派的分析,揭開中國古代哲學的發展脈絡 ▎先秦思想的豐富脈絡 從春秋戰國時期到秦朝統一前的幾百年間,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啟蒙,稱之為諸子百家時期。這一時期,各流派思想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他們的思想和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本書詳細梳理了這些思想流派的起源、發展及其對後世的影響。從儒家的倫理道德到道家的自然無為,從墨家的兼愛非攻到法家的嚴刑峻法,再到兵家、農家等的各自特色,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向讀者展示了一幅豐富多彩的先秦思想風雲圖。 ▎歷史經典與思想對話 在深挖諸子百家思想的同時,本書也將焦點投向了《史記》──一部記錄了從黃帝至漢武帝、跨越了三千年中國歷史的鉅著。透過對《史記》的深度解讀,書中不僅呈現了諸子百家的思想紀錄、學說差異與歷史貢獻,更透過司馬遷的筆觸,展現了那個時代的思想鬥爭和學術辯論。從哲學乃語言之副產品的討論到論述春秋戰國之際為何諸家並興的原因;從色彩斑斕的戰國諸子系列分析到對《史記》中各流派的系統整理和評論,作者在勾勒先秦思想風雲的同時,也為讀者開啟了一扇洞察中國古代思想史的窗。 ▎歷代思想的融合與衝突¬ 本書不僅沿著史蹟的長河進行講述,更揭示了不同思想家的對話與碰撞。從孔子的仁愛主義到老子的道法自然,再到墨子的非攻與兼愛理念,各種思想之間的激烈對抗與和諧融合,構成了中國古代思想史上一幅極為生動的畫卷。此外,作者透過深入淺出的解說,揭示了這些思想如何影響了當時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結構,進而影響了千年中國的文化與哲學發展。在這些思想的交錯與較量中,不但展示了它們各自的鮮明特色,也突顯了中國古代社會的複雜性和多元性。 ▎《史記》深度的思想啟示 透過〈與頡剛論古史〉章節,作者不僅細膩地剖析了《史記》中的思想脈絡,更進一步對司馬遷的史學觀念及其意義做了深刻探究。從對革命性的「有錄無書說敘」到解析司馬遷如何將諸子百家的思想結合入歷史敘述之中,使《史記》不僅成為一部歷史記載,更蘊含豐富的哲學思想和生活智慧。透過這些精闢的分析,讀者能更深入地理解這部經典之作背後的思想價值與歷史意義,也能夠體會到中國古代文化在長時間的歷史洪流中,如何形塑和反思自身的發展軌跡。 本書特色 本書整理了傅斯年對戰國子家及《史記》的講義資料,不僅揭示了春秋戰國時期哲學派別的形成與發展,更探討了《史記》對後世史學研究的影響,開創了現代《史記》研究的新篇章。透過本書,讀者能夠深入了解各家學說的特點及其歷史地位,是學術研究與文化傳承的寶貴資源。 &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明清遺緒未真覺 論語別裁待商榷(之一) 字典有誤 學子必讀

于棟軒  著
樹人出版 出版
2024/06/01 出版

拙作書名予人有大言不慚的觀感,部分古代文化被許慎、朱熹等人誤解、扭曲,甚至徹底抹殺為半真半假的劣質文化,卻是無可否認的不爭事實。孔子完美無缺的教育理念變成了,出不了家門的截癱教育。香港的觀察家發現的實施了孝道教育的孩子,出門在外存在著無所適從的問題,就是被朱熹等專家扭曲了《論語》的結果。孝道教育出來的孩子,沒有強盜文化那種為所欲為的霸道,就顯得過分拘謹。真正地讀懂了論語,這個問題即可迎刃而解。當然讀書人可以不讀拙作,以西方文化主導對子女的教育,中國人的子孫可能像當前的美國一樣,成為吸毒搶劫的土匪強盜的傳人。強盜文化衍生的馬列主義的各種犯罪行為,就是這種文化的濫觴。美國的亂象並非觀察家認為的,是毛澤東的幽靈在該國飄蕩。卻實實在在地是西方強盜文化的馬列主義造反有理的陰魂,在主導著美國社會的政治思想。零元購打砸搶,就是西方的強盜文化加上弗洛伊德的性向教育的聯合產物。龍應台教授所看到的半真半假的東西,就是朱熹、南懷瑾大師等專家學者嚴重地誤解了古代文化的結果。儒家思想的核心部分,仁、義、孝、弟的精髓,全部被似是而非的解釋弄得蕩然無存。半真半假的說法,實在是過分地抬舉了中國文化的現狀,說它一無是處毫不為過。弄清楚半真半假的東西並非傳統文化本身的問題,遵循孔子道德教育的航向,中國人才不會成為殺人越貨、欺男霸女的土匪流氓。炎黃子孫就能以道德修養,複製昔日的輝煌。中華民族才能充滿希望,實現安泰和睦、民富國強。&◎《論語》以大公無私的犧牲精神,對中華禮運大同社會,消除了奴隸制度做出巨大的奉獻。◎作者詳細考證,正本清源,期待大家重返孝弟之道教育指引。◎仁德教育啟智賢,家庭幸福國泰安;以道德修養振興華夏、造福天下!&對儒家的核心思想仁義孝弟與孔子被徹底誤解而渾然不覺,卻氣勢洶洶地打倒了孔家店的革命鬥士,與威風凜凜地挑戰風車的唐吉柯德的智能不分軒輊。&馬列主義就是違背因果律的典型事例,對如此種瓜得豆的荒謬邪說,所有歐州人都渾然不覺,說明了西方文化的淺薄。&胡適以在蘇俄考察的動機,就是在處心積慮地為這種邪說背書,等於在為馬列主義製作了一件冠冕堂皇的皇帝的新衣。裁縫只能騙點小錢;胡適在名利雙收之後,卻已陷中國於土匪強盜統治的萬劫不復之地。&難道胡適不明白,搶劫殺戮不可能實現共產主義?土匪強盜可以造福人類的話,無須打倒孔家店,世上根本就不會有儒家思想的立足之地!&◎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9814848.pdf&&

9 特價1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原來莊子這樣說(增訂新版)

傅佩榮  著
九歌 出版
2024/06/01 出版

如何看待我們的潛能?如何透視生命的肌理?如何安放心靈?如何做真實的自己活出真性情?如何讓夢想點亮人生? 傅佩榮教授鑽研古今中外的哲學思想,恍然大悟,原來莊子幾乎是古今中外哲學家裡面最聰明的,他的書中常有創意十足又發人省思的智慧之語。 莊子原名莊周,戰國時代宋國蒙人,他與儒家的孟子處同一個時代,但兩人並無機會見面。莊子是道家老子的後學,他就是站在老子這位巨人的肩膀上,將道家哲學的光華全部展現無遺,對於「道」另有獨樹一幟的看法。 莊子的故事,乍聽偏向消極,所以有人說他放任、避世、反智、空談、唯我主義,但莊子的寓言,從夢蝶、魚樂,到大鵬、河伯,又讓人覺輕鬆有趣。他是出世的隱者?還是入世的智者? 傅佩榮教授用了十八個主題,介紹莊子的寓言,探討了莊子重要的觀點對現代人生的啟示,循序漸進,告訴我們,莊子的思想像是一個萬花筒,從每一個角度都可以看出其中繽紛與瑰麗,帶給我們豐沛的信心與勇氣。 本書特色 ★&& &傅佩榮透過十八個主題,深入剖析莊子思想。 &

79 特價2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道家思想與存有三態論

林安梧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4/06/01 出版

本書定名為《道家思想與存有三態論》,旨在經由道家經典的詮釋,闡發其深刻的哲學意藴,並關聯後新儒家的開創者林安梧所締造的「存有三態論」展開論述。「存有三態論」取資於儒道佛三教經典智慧,融通古今、匯通中外,對於現代性有深入反思的胡塞爾、海德格爾、馬丁布伯、馬賽爾、梅露彭迪諸家哲學,更是其對比反思的鏡子。「存有三態論」於牟宗三先生的「兩層存有論」,有評議、有轉化、有創造、有發展,更往上追溯,則是熊十力的「體用哲學」,以及王船山的「乾坤並建」的人性史哲學。可以這麼說,這部《道家思想與存有三態論》可以視作林安梧締造「存有三態論」的道家軌跡。

9 特價70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老莊與中國現代文學

雷文學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4/06/01 出版

本書是對老莊與中國現代文學關係全面梳理的一部著作,重點研究的現代文學大家達十八位之多。本書從哲學、文化、政治、社會、文學等多種視角全面展現了現代作家對老莊豐富複雜的態度,是對老莊與中國現代文學關係概觀的著作。本書充分注意「現代」這一獨特的文化環境,注意到作家們對老莊的態度與現代文化環境的緊密關係,充分關注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哲學影響了現代作家對老莊的態度。而現代作家將老莊與西方哲學相結合,打造出一種既積極有為又超然物外的現代哲學,尤是本書的獨到發現。

9 特價50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韓國朝鮮王朝《易》學研究

賴貴三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4/06/01 出版

本書正文論文十二篇。前三篇論文〈朝鮮王朝宮殿與廟城之政教義理〉、〈朝鮮王朝《易》學綜論〉與〈大韓民國「太極旗」國旗與先天《易》學探微〉,作為本書的導論,可以引領讀者、學者進入朝鮮王朝與大韓民國歷史文化的脈絡之中。後九篇論文,可以分別為三層次:第一層次呈顯朝鮮王朝中期十六至十七世紀三位性理學者栗谷李珥、恭默堂金濤與尤庵宋時烈的《易》學風貌。第二層次體現朝鮮王朝中後期十七至十八世紀三位性理學者槐泉朴昌宇、三山柳正源與正祖李祘的《易》學風華。第三層次彰明朝鮮王朝後期十八至二十世紀三位性理學者茶山丁若鏞、秋史金正喜與艮齋田愚的《易》學風範。期待同道學人、有志之士,本此基礎,觸類引申,進而舉一反三,開張朝鮮王朝洋洋大觀的《易》學傳世文獻與研究成果,是所至盼。附錄三篇,可與前文三層次九位學者的《易》學論述,觀照對揚。三篇論文作者都是筆者在臺灣師大國文學系、碩士班與博士班的授業門棣,師生教學相長,取資觀善,可以補充論述觀照鑒識之不足,感謝鼎助圓成,而後生可畏,靑出於藍,尤為歡喜期許。

9 特價64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甲辰儒學論集【POD】

潘朝陽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24/06/01 出版

本書是近年筆者撰述的六篇儒學論集,於甲辰青龍之年出版,它的主題有:一、儒家陰陽思想之玄學與科學的雙元性闡釋;二、荀子深刻的知性理性表顯的知識和科學徼向之思想和論述之詮釋;三和四、朱子的理學形態的教育觀點和教學規劃之闡述;五、探究從中州河南而經閩南漳州再傳來臺的臺灣儒學之地區性淵源;六、闡揚當代大儒馬一浮的書院教育觀,特別彰明了當代儒家的書院之教的孔孟以及宋明儒家的深遠傳統。本書就時間縱深言,上從先秦孔孟荀原始儒學之學術、德慧傳統而下及於朱子、清儒而迄於民國大儒,其中呈現了孔了之仁道慧命的恆長性和永續性;而就空間廣度言,則從中州擴延於閩南,此是儒學南傳;又從閩地東渡海峽而傳入臺灣,此則是儒學東傳的至華夏之最東和最新的疆域,使孔孟荀儒家光輝普照於太平洋之濱,其中華人文教化之意義盛哉!美哉!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一屆姜太公世界道家論壇論文集

萬卷樓 出版
2024/06/01 出版

本書為中華道家世界協會、姜太公道場、中國文化大學於二○二四年九月十六日共同舉辦「第一屆姜太公世界道家論壇」的學術成果。本次會議邀請海內外學者探討道家文化及發表相關論文,內容包含姜太公信仰的傳承發展研究、姜太公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姜太公文獻史料研究、多元化視野下的道家思想研究、道家思想與生態文明研究、道家思想與養生研究、道家與道教思想文化研究、道教與佛教思想文化研究等。透過本次會議讓世界看見臺灣和道家文化,了解中華傳統優良文化在臺灣。

9 特價14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王陽明,傳習錄大全集:知行合一的心學

王陽明  著
海鴿 出版
2024/05/29 出版

★ 最有系統化的心學入門讀物 ★ 喚醒內心,修練強大的自我本心 西鄉隆盛:「修心練膽,全從陽明學而來。」 曾國藩:「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 梁啟超:「王學絕非獨善其身之學。而救時良藥,未有切於是者。」 ■&& &要讀懂王陽明心學,世所公認從《傳習錄》開始! 《傳習錄》是王陽明的講學語錄,也是儒家的重要著作之一,其中包含王陽明的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和心學發展的重要資料。《傳習錄》堪稱「心學」第一書,被認為是王陽明最重要的哲學著作,對於知行合一、慎獨、致良知等哲學思想有深入討論,是我們感悟心學智慧必讀的經典。 ■&& &心者,萬物之根本,真理之所在——讓內在的修練技巧,成為實用的處世智慧! 正如儒家經典《大學》中所說:「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只有心靈達到寧靜而安穩的境界,人們才可以洞察萬物之規律。這個時候,考慮問題才會周詳,處理事情才會完善。真正的生活在內心,一切鬥爭皆是心戰。內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王陽明的心學思想,融合儒釋道三家之精髓,其「知行合一」的思想,不僅可以強化現代人自我調適的能力,並且可以縮減自我修養的過程,是現代人破除身心迷惘的一帖良方。自十五世紀以來,王陽明是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堪稱「立德、立功、立言」的聖人。 &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韓非子的智慧

秋圃  著
國家 出版
2024/05/15 出版

《韓非子》一書計二十卷、五十五篇(部分或為後學所著),書中合法、術、勢三派,明賞罰,厲刑名,取道家虛靜無為之說以自輔。《韓非子》的作者韓非,乃生於戰國時代的韓國公子,一生鑽研刑名法術之學。曾與李斯同師事於荀子,李斯亦自嘆弗如。由於他患有口吃,拙於辯論,因此專攻寫作;其文筆流暢清晰,結構嚴謹,巧用比喻,說理精闢,讀來酣暢淋漓,乃後世撰寫論述散文的重要參考對象。自古以來,非難韓非的人甚多,指責他崇尚權謀,凡事只著眼於利害、機心;然同樣不可否認的是,韓非對於人性有著極為犀利且深刻的觀察,時至今日依舊值得我們借鑑。因此,本書深入韓非思想的精髓,揀選佳句作為每節主題,從現代社會的角度出發,重新審析,汲取精要,除了有助於理解其在治人、待人方面的精妙處,也引領讀者思考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啟發更多活用的可能性。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儒家文化系統的主體辯證(2版)

黃光國  著
五南 出版
2024/05/10 出版

本書從西方科學哲學的觀點,回顧1980年代以來臺灣心理學本土化運動過程中,出現的五種文化主體策略,並且從文化、研究者、被研究者、及研究社群等四種不同主體的立場,分別討論這五種文化主體策略的利弊得失。 任何一個學術運動,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哲學基礎,便是找到了自己的「道」,這個學術運動便已邁向成熟階段,而逐漸脫離其「運動」的性格,除非有人能找出更強而有力的哲學來取代它。 華人心理學本土化運動邁向成熟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總結其成功經驗,繼續推展社會科學本土化運動。我們以「關係主義」作為預設,可以建構出一系列「科學微世界」,和「個人主義」的理論競爭,最終目標則是以儒家文化作為基底,吸納西方近代文明的菁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建立「儒家人文主義」的自主學術傳統。 &

95 特價4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鬼谷子大全

郭錦鋒  著
華威 出版
2024/05/08 出版

一本研究現實社會的政治、權變、謀略、計策與人生進取、經國濟世的智慧奇書。 《鬼谷子》雖獨具精深的遊說之道、權謀之術,但是歷代人對此書卻有著褒貶不一的評價,有人認為這是一本經世之作,此書中的觀點表明,只要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可以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去說服別人。這明顯的功利主義與儒家傳統的思想有所衝突,這正是歷史上對此書褒貶不一的主因。 《鬼谷子》其實是一部研究社會政治鬥爭與謀略的智慧奇書,在戰爭頻繁的春秋戰國時期極具實用價值。其中遊說術的成功運用,直接影響一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等諸多領域。《鬼谷子》一書歷來有「智慧禁果、曠世奇書」的美稱,富含處世進取、發跡的哲學之道,其中順應時勢、揣摩情意、見微知著、審時度勢等理論,對我們現代人小到為人處世、經商致富,大到治理國家、消除戰爭摩擦等,都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本書自問世以來,歷經許多朝代學者的詳細研析與注解,可見此書對後世影響之大。此書本就是智慧之作,再加上後世的詳細注解,其中的權變謀略的法術,使此書成為歷代乃至各國政治權謀家書案上的必備之作。 本書特色 ◎是一部謀略學巨著,現代成功學寶典,識人交友,縱橫社會必備的曠世之作。 ◎鬼谷子深諳權謀之道,遊走各諸侯國間擔任要職,後隱居山林,著作教學,門生眾多且出類拔萃,對戰國時期的政治、軍事格局產生極大影響。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道出古代鬼才的雄韜謀略,發人省思。 &

79 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循吏.山長.教官:清代臺灣儒學人物論

林耀潾  著
天空數位 出版
2024/05/03 出版

本書以清代臺灣儒學人物為探討主題,屬於個案式的研究。除陳璸為方面大員之外,其餘都是清代臺灣地方型的文教工作者,他們深受儒家思想的滋養,發而為著作,實踐為各種文教作為。他們是儒家思想的在地工作者,雖官卑秩微,居閒曹冷署,卻是社會意見領袖。本書之作即在發潛德之幽光,表彰他們的儒學貢獻。

9 特價29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陳道生易學與教育學論集

陳道生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4/05/01 出版

陳道生敎授(1931-2020)是臺灣師範大學敎育研究所首屆畢業生,為資深敎育學者。專攻敎育史學,對中國古代敎育制度與發展有深入研究。其後移興趣於易學,另闢蹊徑,結合文字學與數學,建構上古文化史發展輿圖,可謂獨樹一幟,亦予敎育史學嶄新的起源論述。為紀念陳敎授的成就,本書集結陳敎授畢生學術成果,共三十六篇,分為兩輯。第一輯「易學新論」,輯錄陳敎授的易學研究論文;第二輯「敎育學論集與其他」,包括敎育史與敎育研究法之論文、敎科書章節與演講紀錄等。本書另有附錄,收錄學者來信、同事與學生的紀念文字,以及事略與著作目錄等,藉以充分呈現陳敎授的學問及其為人,供後來者追緬惕勵。

9 特價10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談經說義論語發想

左震宇  著
博客思 出版
2024/04/29 出版

這是一本深入探討《論語》的書籍,作者透過對經典的解讀和思考,呈現了對古籍的重新詮釋和理解。在全球大疫情期間,作者與美國同修討論視訊上課時提出以《論語》為探討主題,作者通過自己的研究和思考,重新發現了《論語》中的價值和意義。 在書中,作者首先探討了《論語》的編排和結構,提出了論者對於其來源和作者的不同看法。根據《漢書》的記載,《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們根據平時孔子的言行紀錄整理而成的,而後世的論者則認為《論語》可能是經過幾代人的增刪整理而成。作者透過對歷史記錄和不同版本的比較,試圖理清《論語》的來源和成書過程。 此外,作者還通過對《論語》文本的分析,探討了其內容和主題。他指出,《論語》前十篇和後十篇在體裁和語氣上有所不同,可能來自不同的撰寫者,但整體上都體現了儒家的價值觀和思想。前十篇強調了人的修養和品德,後十篇則更多地關注於政治和治理。通過對《論語》文本的分析,作者試圖理解其背後的思想和意義。 作者還對《論語》的翻譯和詮釋也進行了討論,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他強調了翻譯的重要性,並提出了自己對《論語》的理解和解釋。通過對不同版本的比較和分析,作者試圖找出最接近原文意思的翻譯版本,並對其進行了解讀和詮釋。 總的來說,《談經說義論語發想》通過對《論語》的研究和思考,呈現了對古典文獻的重新詮釋和理解。作者通過對《論語》文本的分析和翻譯,試圖理清其來源和意義,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觀點。這本書不僅對《論語》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也為讀者提供了一個重新認識古典文獻的視角和途徑。#台灣博客思出版社編輯部 &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莊子陪你走紅塵【經典新版】

王溢嘉  著
有鹿文化 出版
2024/04/03 出版

出版十二年 文壇心靈醫師王溢嘉 莊子新詮暢銷經典 一本最好讀、實用的莊子工具書! 體會深刻彌新的大智慧,掙脫感官與思維的重重枷鎖。 讓莊子陪你逍遙走紅塵,重新觀照、定位自己的人生。 人世間的大智慧、小處世,兩千多年前的莊子已經給了我們最寶貴的建議。 一起來讀懂、活用莊子之道吧! 從莊子的時代到此時現在,世界並沒有太大不同,但人們卻依舊在人與事的利害糾葛裡,無能釐清眼前的路。 王溢嘉以一個現代知識分子的角度出發,耙梳出與現代人諸般處境相對應的觀點,用新穎活潑的方式,重新歸納、整理莊子的哲學,讓你我的人生能藉此減少許多疑惑、困頓與痛苦。 &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魏晉荀學

段宜廷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4/04/01 出版

從學術思潮來看,漢魏之際重刑法之學,正始時期倡道家學說,到了元康之時則玄風大開,一些魏晉名士,即便談到儒家思想,也只是拉上儒學的旗幟而已。因此目前所謂魏晉「儒道會通」的研究,實際上大都是站在道家的立場上,鮮少以儒家為主體。此即本書寫作意旨,本書意在指出:魏晉儒家,並未退出歷史舞台。本書用時代為分期,挑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八位儒者:荀悅、徐幹、杜恕、傅玄、裴頠、歐陽建、袁宏、王坦之。並用哲學分析的方式,分析這八位儒者的思想,實可溯源於先秦荀子。藉此說明,魏晉儒家的一些基本特徵都與荀學關係密切。證明以荀學為進路,不但可以合理地解釋該時期的儒家思想體系,同時還可以使魏晉儒家研究更為深刻化與系統化。由此可知,魏晉儒學的思潮氛圍,其實是以荀學作為主要表現的。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周易本義

朱熹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4/03/08 出版

《周易本義》是朱熹的重要著作,也是易學史上頗有影響的注本。其成書和流傳過程頗為曲折,學人們的評價也有所出入,值得介紹和分析。 《四庫全書》收入《周易本義》十二卷本,附四卷本。故有十二卷與四卷本之別。 本書初稿名《易本義》,是朱熹歷經二十餘年完成的重要著作,在中國哲學史和易學史上享有重要地位,一度成為科舉考試標準用書。比《易學啟蒙》成書早九年,所以書中有「詳見啟蒙」之說。

79 特價17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學講義

程兆熊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4/03/08 出版

大學之道,就是人世的大道。在這大道裡,一個人欲成其大,就必須層層上提。在明明德的一個層次上,那是知其一己;在親民的一個層次上,那是全其一己;在止於至善的一個層次上,那是完成其一己。人能有知其一己之知,即有其清明;有其清明,即有其明德。於此,明明德即是清明在躬,即是通體透明,是即毫無渣滓,即是此心朗然,亦即是無明的突破,又即是心靈的突顯。由此,而使其一己有其超越性,又使一切有其精神性。

9 特價2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華人左翼思辨(思想49)

聯經 出版
2024/02/29 出版

本期的專輯是「華人左翼思辨」。「左」的歷史、思考與實踐,與「華人」這個略顯曖昧的身分高度相關,亦與「中國」自清末以來的發展與變化有著多重交錯,卻又不能完全疊合的複雜關係。所謂「左」「右」其實是一個相對的問題,平等期待中也有自由的向度,自由的嚮往中也不乏對平等的要求。理念與實踐常有著理想豐滿而現實骨感的巨大落差,使得理念的意義與評價不能脫離現實與脈絡的尺度。與其將「左」「右」單純視為一種政治派別或是政治主張,不如從倫理與情感、歷史實踐與當代論辯等向度去求索其實質的意涵。本專輯共收錄九篇文章,論述了「左」的意涵、實踐與局限。

79 特價2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祖述孟子:王陽明「內聖外王」思想研究

張天治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4/02/01 出版

「內聖外王」是儒家一貫的理想追求,王陽明從心學的立場對之進行了獨具特色的解讀。對於成聖之根據,王陽明認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並以良知、心外無理、心外無物等概念、命題加以闡釋。對於成聖之工夫,王陽明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事上磨煉、集義、寡慾、不動心等修養方法。對於成聖之事功,王陽明主張由「本心」出政,尊王道而抑霸道,通過社會分工、安民、養民、教民等措施實現社會的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

9 特價4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看懂道家

呂冬倪  著
白象 出版
2024/02/01 出版

「道家」和「道教」並不一樣,本書除了簡介「道家」之外,主要是探討《莊子》的內涵。 & 【本書簡介】 ◎「道家」是中國諸子百家中的思想學派之一,也是「九流十家」之一,在春秋戰國時期以老子、列子、莊子為代表。 ◎西漢以「道家」思想治國,無為而治,休養生息,並成就文景之治,國家富裕,百姓安樂,其用大矣! ◎道家提倡「貴生、存生、養生」,輕視物質,以心靈的逍遙、萬物的齊一為最高價值,在此灰色時代,更需重視。 & ●本書共有三大單元,深入探討「道家」的內涵: •道家簡介,包括道家的起源、歷史、代表人物、派別、經典,以及老子與莊子的思想。 •道家的修行心法,包括:至人、神人、聖人的境界;真人之息以踵;如何心養、心齋、坐忘;囓缺問道於被衣等。 •探討《莊子》,共有三十三個小單元,全部以白話文的形式解說,並且註明常見典出《莊子》的四字成語等。 & & ●關於老子與孔子 老子的核心思想與報怨以德 孔子問禮於老子 孔子向老子請教道是什麼? 孔子請教老子有關尋求大道的方法 老子認證孔子得道了 & ●關於莊子 莊子的核心思想 莊子與老子思想的差異 道家的修行心法 莊子著書《莊子》

9 特價4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老子十二講

王邦雄  著
遠流 出版
2024/01/26 出版

生命的學問,有待生活的體驗與歲月的錘鍊來消化會通。本書將經典融入生活,放開理論架構的束縛,透過王邦雄教授對老子思想活潑生動的創見,將老學的精深幽微,流動在字裡行間的靈動智慧,一一說解。 & 全書共分十二講,以化解人生的困苦切入,講述老子的生命大智慧,每一話語皆從自家生命的深層觸動而發,真情實感,極具啟發性。在人心焦慮浮躁的年代,能為我們的人生指出清明的道路。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明公啟示錄:范明公解讀聖賢家訓──顏氏家訓教子篇

布克文化 出版
2024/01/25 出版

孩子長大以後變成什麼樣的人,是由父母決定的! 你知道中國早在兩千年前,就有了世界上最早的親子教養學嗎? 事實上,魏晉南北朝顏之推的《顏氏家訓》,就蘊涵了一整套完整的親子教養學,范明公老師以其豐富的中西方知識,揭開這本飽藏老祖宗智慧的經典面紗,新手父母千萬不能錯過! 序言 家訓是《明公啟示錄》九大系列中「精英教養學」的一部分。精英教養學包括從懷孕胎兒一直到孩子十八歲,主要講的是孩子的生理、心理方面的發展規律,做媽媽的應該如何養育孩子,能讓孩子在十八歲時身心健康,從而平穩步入社會。 教養學,不僅是養,還有教,先養育然後教育。「養」是媽媽的職責,而「教」可就是爸爸的責任了,即所謂「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孩子從三歲起,父親就得有意識開始進行家教了。家教教什麼?作為父親,孩子三歲以後只需管好兩件事,第一是安全,第二是規矩。具體要怎麼做,聖賢家訓中有一整套的理論及方法,而我將從《顏氏家訓》開始講起。 《顏氏家訓》是中華第一部成體系的、完善的家訓,把儒學經典應用在教育孩子上,從而教孩子怎麼做人做事,是經典的落實。此後的家訓,比如朱熹的家訓、朱柏廬的《治家格言》、曾國藩的家訓,都是在《顏氏家訓》的基礎上形成的。從顏之推開始,中華的精英階層逐漸形成了一種風氣,一種貴族大戶家家有家教、有家訓的風氣,這對整個中華的發展壯大是非常重要的。 本書並非是對家訓的逐句解釋,而是根據家訓的內容延伸出去,融匯心理學、腦神經科學、量子物理學以及儒釋道經典,跟現實直接關聯,能夠落實。自己看家訓,好像能看明白,但其實如果理不通,也很難解讀得清楚。本書會從各方面盡量多的角度、盡量深的層面解讀,把東西方的知識和智慧綜合起來,讓你知其重要性,讓你知道應該怎麼做,以及為什麼要這麼做。 孔子說自己七十歲時的領悟:「從心所欲不踰矩。」「從心所欲」是指心裡隨心所欲,「不踰矩」是有禮有矩、有教養。我們首先得是一個有教養的人,注重自己的細節,然後傳給孩子,改變孩子。從我們這一代開始,形成自己的家風、家訓,然後一代代傳承下去,我們的家族才能繁衍生息,才能真正興旺發達。人之一生,尤其是作為一個父輩男人,培養好自己的子女,才是真正的、最大的事業。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老子原論

王文隆  著
唐山出版社 出版
2024/01/10 出版

擺脫一千八百年來的迷思恢復《道德經》的邏輯結構完全脫離傳統道家的矛盾,建立一個普世的思考邏輯!本書提出「新典範的道」對《道德經》有明確邏輯的解讀,消除傳統道家的模糊邏輯。是近兩千年來重要的發現。這本書是談老子《道德經》的邏輯結構。原來的《道德經》有清楚的邏輯結構,但是被傳統道家扭曲了,以致邏輯模糊不清,《道德經》變成一部「深不可解」的書。《老子原論》是根據馬王堆版本來恢復老子原來的邏輯,包括「正反合」和「建立共識」的論述。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周易經傳通釋:象數為基礎解讀《周易》義理,引用管理學概念

宋家興  著
五南 出版
2024/01/10 出版

*研究易理為主、象數為輔,經由《易傳》奠定基礎,以企業管理角度在各卦當中進行推論與演繹。 *靈活運用卦、爻象變化的規則,以現今通用語言,解說各卦的卦辭、各爻的爻辭,推演出其所要傳達的深遠意涵。 *簡明扼要、易懂易學,適合各個層面人士研讀。 *本書附習題與解答,請讀者至五南官網,輸入書號:1F2K即可找到下載處。 象、數為基礎,解讀《周易》的義理 《周易》內容包羅萬象,但太過抽象且艱澀不易理解,若能將歷代學者所研究心得重點歸納,並以當今社會現實情境比擬,寫出一套讓一般人容易看懂並能夠接受的理念,必然可以將古人的智慧有效傳承。 本書論述的立場是站在象、數的基礎上,然後在義理方面下工夫,即以象、數當做研究工具來解讀《周易》的義理,同時也引用許多管理學的概念,充分闡述當下經世致用與待人接物的道理。且為作者多年授課時必備講義內容,經十年反覆撰寫而成。不僅是一本可作為教材的教科書,也是您遇到問題時,尋求解決的工具書,或是休閒時與人聊天的題材。 本書適用於一般大學中文系、哲學系,還有其他與管理知識有關之科系,各縣市社大、樂齡學習中心。 學者推薦 黃崇修 中央大學文學院哲學研究所 特聘教授兼所長 &

95 特價71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跟著老子去修行,用「道」闖關升級:無止盡的貪欲、人性間的猜疑、勾心鬥角的職場……以不變應萬變,做最真實的自己

楊煜萍  著
崧燁文化 出版
2024/01/03 出版

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有意義,浪費你的寶貴生命? 被同事、老闆、客戶的無理要求搞得焦頭爛額? 下屬、新人永遠狀況外,黃金給他都能成糞土? 如果有個方法能讓這些爛事變成你的成就,你願意嗎? 加入老子從兩千五百年前發起的練等邀請,讓你的生命開外掛! ▎Lv. 1:「無為而治」,是能力值的超級Buff 下屬老是出包?同事永遠扯後腿?該怎麼辦? ──Let it GO!讓他自由讓他飛,你會發現,事情好像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糟? 也許一切的原因出在「他不是你」,想法、方法都不一樣,給他空間,他自然就會開始展翅高飛。 ▎Lv. 2:「清淨守正」,是對抗惡意的無敵防護罩 流言蜚語漫天飛,空氣頓時髒兮兮也沒關係, 當你成為「清淨機」,還你一片樂土; 謠言打擊接踵至,堅守本心勇往直前謠言不攻自破! ▎Lv. 3:「柔弱勝剛強」,是人生通往滿等的絕世心法 人家跟你叫囂,你順應;上司的責備,低頭稱是! 這不是教你服從,是教你忍得一時,榮耀一世! 如水無定形,人家給你什麼形狀都能「隨變」,在哪邊都是你的主場!最後你會發現,能夠恆久居上者,皆是柔弱者。 ▎Lv. 4:「反者道之動」,做個大膽的保守者 巴菲特說過:「別人恐懼時你要貪心,別人貪心時你要恐懼。」 面對情況,以不變應萬變,抓住生命中的每一個谷底跟高峰,運用老子的道,成為人生的預言家! ▎Lv. MAX:「恆與善人」,生命是個副本,通關需要隊友 一場遊戲要通關,自己強當然很重要,但是隊友卻可以在關鍵時刻幫你擋傷害、補血急救甚至讓你更厲害,這才是人生完美通關的致勝關鍵。 跟人起爭執該怎麼修補?我就是很討厭對方怎麼辦?放心,老子是個最佳的領航員,進入他的世界,讓他帶著你一起修煉! 本書特色 本書涵蓋了《道德經》八十一章,每一章都有可以實際運用於生活中的舉例,讓你能夠清楚地看到《道德經》的古文內容如何與現代社會相呼應,如何幫助你解決實際問題。不論你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還是擁有豐富經驗的職場老手,這本書都能給你帶來啟發和收穫。 &

79 特價4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道今來四冊套書:易經白話生活譯、王老師講易經(上下)、未占有孚

王鎮華  著
田園城市 出版
2024/01/02 出版

從建築到文化,到「在裡面」的天人生活,我找到回家的路,找到主體。祂像兩口淤塞的古井:「德」與「道」。疏通後,德心自明,道法自然。井水接地泉、通天光,水清寒冽,入口心凜。明來有水,我已看到「往來井井,井收勿幕」的好景象。—— 王鎮華 中道今來《易經》套書,凡四冊。 第一冊《易經白話生活譯》,是王鎮華老師三十餘年治易心得,透過六十四卦的註解與翻譯,從「天人之道:錯綜20組」、「心台文主體位」六大系統,確立以震為首的第五種卦序,建構「一道二路三特性」的周易文化體系。 二、三冊《王老師講易經》,是2014至2015年,在奉元書院三十五堂易經的七十萬字錄音文字稿。每一卦都是生命的入手處,王老師期許能夠兩頭開發,從中道打出來,再從六十四卦打進去,重新接上中道文化的源頭。 〈益.九五〉「有孚惠我德」、〈隨.九四〉「有孚在道」,德與道,就是易經的主軸、核心。第四冊《未占有孚》,收錄十二篇易經相關文論,呈現王老師「天然首學在中道,明德由道位中行」,生命主軸三道心光的體證歷程。 &

9 特價40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開天闢地──老子

代曦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4/01/01 出版

人們常問:「能不能推薦一本看得懂的道德經?」本書就是最好的答案。世人皆知《道德經》的書名源自於上、下篇的「道」與「德」字,筆者以破題的手法探究,發現了德字的奧祕,始知書名就出自第一章。此書不僅透過問答方式,完整了《道德經》前後文的關聯性,亦旁徵博引,藉由比較東、西方的不同觀點,自創世記至萬有引力,提供新穎的思路,帶領讀者深入解讀哲學經典──《道德經》。

9 特價46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周易》鄭解

鄭吉雄  著
聯經 出版
2023/12/28 出版

本書彙輯作者鄭吉雄二十年所撰《易》學論文凡十八篇,以類相從︰上編「字義詮解」五篇、中編「義理象數」七篇、下編「歷史源流」六篇。書中總結十要旨︰重建經傳關係、一字多義暨語言哲學、檢討《周易》古史觀、《易》非占筮紀錄、象數分論重探、儒道同源於《易》、經傳作者疑義、《易》道主剛與天文星曆、《易》卦人體取象、《周易》寰宇視野,並由三大法則的兩個層次與太極之二儀歸一談起,總論傳注傳統及東西《易》學範疇,思考知幾其神、境界相融、詮釋循環之義。作者治學,珍重自得,治《易》持論,亦多異於流行學說,故書名「鄭解」,以示一家之言。

79 特價7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朝鮮儒學的「心說論爭」研究:朝鮮性理學的後期發展與朱子學的當代詮釋

陳繪宇  著
新文豐 出版
2023/12/22 出版

本書旨在藉十九世紀「心說論爭」,展示朝鮮性理學發展至末期的面貌,並思考朱子學中可能蘊涵的道德動力問題。本書梳理了心說論爭中四位代表儒者的主要思想:奇正鎮「理一分殊」、李恒老「明德主理」、李震相「心即理」及田愚「性師心弟」,前三者代表退溪學在朝鮮末期的發展,田愚則代表栗谷學在朝鮮末期的思想。二造討論的焦點在「心」之概念,並直接關聯至對「工夫論」的不同理解,有助於思考朱子學中可能蘊涵的道德動力問題。(典範集成.思想6)

95 特價60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呂思勉的理學綱要:理學與社會,互動與影響

呂思勉  著
複刻文化 出版
2023/12/06 出版

深入理解宋明理學的精髓,探索傳統思想的重要起點 連接古代哲學、佛學與理學 躬行實踐,超越空談理論 ◆理學的重要性 呂思勉在此介紹理學在中國哲學中的地位和價值,強調其強調道德和倫理的角色,以及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理學的基本原則 深入探討理學的核心原則,包括道德、人性和倫理觀念。呂思勉詳細闡述了這些原則在理學中的作用,強調通過個人修養來實現個人和社會和諧的觀點。 ◆理學源流派別 研究理學的源流派別,包括濂溪、康節、橫渠、明道伊川、晦庵、象山等不同的學派。呂思勉透過分析這些學派的思想特點和代表人物,展示理學在不同時期和地區的演變。 ◆理學的演進 深入研究了不同的理學流派和儒家思想的演進,詳細介紹相應的學派、思想家和其重要觀點。例如,篇四討論濂溪之學,篇十二則關注陽明之學,並探討其核心思想和對儒學的貢獻。   ◆明代的儒家思想 回顧了明代時期的儒家思想,呂思勉介紹該時期的諸多儒家學者,並分析他們對理學的貢獻和影響。 本書特色 本書為對理學有深入研究興趣的學者和讀者的寶貴資源,以清晰的結構和詳實的內容,全面呈現了宋明理學的發展和精神,不僅為學術界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也為普羅大眾提供一個深入了解中國儒學的機會。 &

9 特價26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康德、儒家與中西融通:李明輝教授榮退誌慶論文集

學生書局 出版
2023/12/01 出版

李明輝1953年出生於臺北市。於1986年取得德國波昂大學哲學博士。原為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退休後改聘為該所兼任研究員,曾任(廣州)中山大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主要著作有《儒家與康德》、《儒學與現代意識》、《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康德倫理學發展中的道德情感問題》(德文)、《儒家思想在現代中國》(德文)、《孟子重探》、《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儒家人文主義――跨文化的脈絡》(德文)、《儒學:其根源與全球意義》(英文)、《康德與中國哲學》,並翻譯多部康德著作。2023年正值李明輝教授從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榮退,並適逢其七十壽慶。編者敬邀常與李明輝教授交相問學、素有情誼之學界友人與門生故舊,一起撰寫論文,集結成論文集,以紀念此一中國哲學界之盛事。有鑑於李教授學術成果之特性,本論文集的主題訂為:康德、儒家與中西融通:李明輝教授榮退誌慶論文集。收錄論文之研究方向,主要分為三大子題:一、康德與當代新儒學論衡、二、韓國儒學研究、三、儒學的現代詮釋與反思。論文集開頭之引言與導論,亦分別對李明輝教授之主要著述與思想重點予以介紹。期望藉由本書工作表彰李教授畢生致力於學術研究而累積之卓越成就與學術影響,並提供相關領域學者在當代新儒學、中國哲學與中西哲學比較等層面之研究參考。

9 特價5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康德、儒家與中西融通:李明輝教授榮退誌慶論文集【精】

學生書局 出版
2023/12/01 出版

李明輝1953年出生於臺北市。於1986年取得德國波昂大學哲學博士。原為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退休後改聘為該所兼任研究員,曾任(廣州)中山大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主要著作有《儒家與康德》、《儒學與現代意識》、《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康德倫理學發展中的道德情感問題》(德文)、《儒家思想在現代中國》(德文)、《孟子重探》、《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儒家人文主義――跨文化的脈絡》(德文)、《儒學:其根源與全球意義》(英文)、《康德與中國哲學》,並翻譯多部康德著作。2023年正值李明輝教授從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榮退,並適逢其七十壽慶。編者敬邀常與李明輝教授交相問學、素有情誼之學界友人與門生故舊,一起撰寫論文,集結成論文集,以紀念此一中國哲學界之盛事。有鑑於李教授學術成果之特性,本論文集的主題訂為:康德、儒家與中西融通:李明輝教授榮退誌慶論文集。收錄論文之研究方向,主要分為三大子題:一、康德與當代新儒學論衡、二、韓國儒學研究、三、儒學的現代詮釋與反思。論文集開頭之引言與導論,亦分別對李明輝教授之主要著述與思想重點予以介紹。期望藉由本書工作表彰李教授畢生致力於學術研究而累積之卓越成就與學術影響,並提供相關領域學者在當代新儒學、中國哲學與中西哲學比較等層面之研究參考。

9 特價81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重訪張灝與林毓生

聯經 出版
2023/11/16 出版

張灝先生跟林毓生先生先後在2022年4月和2022年11月去世。他們兩位跟殷海光先生有深厚的師生之情,也進一步發展了殷先生的自由主義信仰。兩位先生過世之後,殷海光基金會在今年分別以「林毓生先生的學術貢獻及社會啟蒙」以及「自由主義的傳承及影響:殷海光、張灝與林毓生的中文論述」為題,邀集了多位學者以及相關人士組成圓桌論壇,本期共收錄了6篇論文,以示追思與紀念。本期還有「公共哲學」、「思想評論」專欄,以及一篇長文,為中國三年的防控作了見證。

79 特價2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梁啟超  著
複刻文化 出版
2023/11/08 出版

深入探討清代學術的發展,揭示學者如何應對政治變遷 強調儒學傳統和新思想的交匯,闡釋學術遺產的延續與傳承 清代學者的努力影響了學術傳統,梁啟超談中國學術史! 當代談到清代學術,我們不得不提及這個充滿變革和創新的時期。清代學術發展受到了政治、社會和文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使得它呈現出多樣性且多維度的特點。 ▎清代學術:歷史背景與主要特點 清代學術的特色之一是其多元性和多方位發展。在清朝統治下,中國社會經歷了重大的政治、文化和社會變革。這種背景下,學者們積極應對時局,展現出極大的學術熱情和創新精神。 ▎學術與政治的交織 清代學術與政治密切相關,政治因素對學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清朝統治者對學術有一定的干預,以確保學術體系與政權相互配合。學者們經常需要在政治壓力下調整研究方向,以應對時局的需求。 ▎儒學傳統的延續與發展 儒學一直是中國傳統學術體系的核心。在清代,儒學傳統在學者如顧亭林、王船山和朱舜水的推動下持續發展,同時也受到陽明學派的影響。這些學者在經典文本的研究、註釋和批評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保存和傳承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新思想的興起與發展 除了傳統的儒學,清代也湧現出一些新思想。一些學者如黃梨洲和王寅旭對先秦哲學和科學領域進行了深入研究,為中國的思想多元化和現代化打下了基礎。 ▎跨學科研究的興起 清代學者不受學科的限制,積極開展跨學科研究,包括歷史學、地理學、曆算學、音韻學等各個領域。這種綜合性的研究方法為學術界帶來了豐富的成果,也促進了不同學科之間的知識交流和合作。 ▎學術遺產與傳承 清代學者的努力在中國學術史上留下了重要的痕跡。他們的研究工作和思想成果對後來的學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推動了中國學術傳統的延續與發展。 【一部深刻而精闢的學術著作】 本書透過對清代學術發展的細緻探討,讓讀者深入理解了這個充滿變革和創新的時期。作者對學者們如何應對政治與社會變遷,以及如何保持學術獨立性的努力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揭示了清代學術背後的思想脈絡和影響。 書中生動呈現了儒學傳統的持續演進,並闡釋了陽明學派等新思想的興起,這些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塑造和影響至今仍然顯著。同時,書中還強調了跨學科研究的重要性,清代學者們跨足多個領域,為中國學術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重要的是,這本書強調了學術遺產的延續與傳承,清代學者的努力和成就在中國學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並對後代學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總之,這本書是一部豐富而深刻的學術之作,不僅對清代學術歷史有深刻洞察,也為我們理解中國學術的演變提供了重要參考。 &

9 特價52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孟子講義

程兆熊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3/11/08 出版

我人實可以看出孟子的大心靈和大智慧,亦可以看出我整個民族的大心靈和大智慧,而不能不致其無窮之讚嘆。這不忍人之心,就是道心。這道心一方面使肉身成道,一方面又使道成肉身。就肉身成道上說,那是「人皆可以爲堯舜」。就道成肉身上說,那是「以中國爲一人,以天下爲一家」。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那便是「目擊而道存」。不是大心靈,會接觸不到;不是大智慧,會道將不來。而我國家民族之先王,能有此不忍人之心,行「斯有不忍人之政」,以成就其任何國家民族所沒有的全副理性的政治,而讓「治天下可運之掌上」,則正完全反映了我整個民族的大心靈,並完全表現出我整個民族的大智慧。同時,孟子本人以及我整個國家民族的大氣概,亦正植基於此大心靈和大智慧之上,以生以長,而可與天地同其久長。這是孟子個人性情上一個絕大無比的肯定,這也是我國家民族精神上一個絕大無比的肯定。只因此一肯定,便端正了歷史的大方向,並掌握了人類的真命運,以使其踏上美妙的途程,而有其真正的步伐。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人文與民主的省思

陳弱水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23/11/07 出版

這本書收集了我的二十篇文章,大部分是這三、四年內寫的,比較舊的文章當中,也有幾篇曾在近年修訂,整體來說,反映了我新近的認識和想法。這主要是一本思考性的文集,但也有回憶文章,還有三篇是學術論文,因為主題與本文集相符,而且有當代涵義,也收在這裡。 本書取名為《人文與民主的省思》,主要是根據書中文章的題旨。本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人文篇」,共有七篇文章,涉及人文學術、人文教育和人文現象,除了具體問題的討論,也嘗試對人文學的根本性質有所探察。第二部分是「民主篇」,也收了七篇文章,幾乎都和近年香港與臺灣的情勢有關,但其中含有不少關於自由民主體制與民主防衛的原則性論述。第三部分是「余英時的學術與思想」,收有五篇文章,這些文章性質不一,不全是有關學術與思想的闡述,但余先生的整個生命都離不開他作為學者和公共知識分子的身分,所有的文章自然都有這兩項元素。另外有一篇學術論文,主題屬於「民主篇」,由於文章很長,當作本書的附錄。 除了反映文章的內容,本書取名為《人文與民主的省思》還有另一層意義。余英時晚年特別重視人文與民主的關聯,在他生命的最後十餘年,一再討論和闡發這組觀念,本書的書名也想和余先生的人文民主論說有所呼應。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古代哲學史:時勢生思潮,史事與哲學的密切交織

胡適  著
複刻文化 出版
2023/11/01 出版

時代背景×文化環境 以系統性和歷史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 詳細分析儒、釋、道等中國古代哲學思想 【共分為三大主題】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分別闡述了中國哲學發生的時代、古代哲學的終局以及古代哲學之中絕。作者對中國哲學史進行深入剖析,全面梳理了中國哲學發展的歷程,從中發掘出其中蘊含的深刻思想和哲學智慧。 ▎那時代的思潮(詩人時代) 大凡一種學說,絕不是劈空從天上掉下來的。我們如果能仔細研究,定可尋出那種學說有許多前因,有許多後果。這個前因,所含不止一事。第一是那時代政治社會的狀態。第二是那時代的思想潮流。這兩種前因、時勢和思潮,很難分別。因為這兩事又是互相為因果的。有時是先有那時勢,才生出那思潮來;有了那種思潮,時勢受了思潮的影響,一定有大變動。所以時勢生思潮,思潮又生時勢,時勢又生新思潮。 ▎古代哲學的終局 周赧王十五年至秦始皇十七年,乃是中國古代哲學極盛的時代。除了「別墨」、惠施、公孫龍、孟子、莊子、荀子這幾個重要學派以外,還有許多小學派發生於前四世紀的下半和前三世紀的上半。因為這幾家學派成熟的時期大概多在前三世紀的初年,故統稱為「前三世紀的思潮」。這一篇所說,以各家的人生哲學和政治哲學為主腦。 ▎古代哲學之中絕 乃中國古代哲學忽然中道消滅的歷史。一般人都把古學中絕的罪歸到秦始皇焚書坑儒兩件事。其實這兩件事雖有幾分關係,但都不是古代哲學消滅的真原因…… 本書特色 本書深入探討了中國古代的哲學發展,內容涵蓋了老子、孔子和墨子等重要哲學家,不僅分析他們的主要思想,還描繪了他們的生平與哲學方法。書中對於「焚書」事件的詳述和《始皇本紀》的引用,充分展現了中國古代哲學與歷史事件的密切交織。 &

9 特價26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哲學十講:從儒、墨、道至宋明理學,回顧中西古典哲學的演變

李石岑  著
複刻文化 出版
2023/11/01 出版

從中西哲學比較到各流派的社會背景和核心思想, 不只重現歷史,更詮釋了中國哲學的流變與當代意義! ▎中國哲學和西洋哲學的比較研究 本章融合了兩大哲學傳統的發展脈絡,並從發展過程和思想實質兩方面進行比較,為讀者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角度,從而更好地理解中西哲學的異同與交錯。 ▎儒家的倫理觀 從儒家思想的社會背景開始,本章深入挖掘了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特質,並在最後部分探討了儒家與新儒家的關聯,展現了儒學思想的延續和發展。 ▎墨家的尚同說及其實踐精神 墨家,以其獨特的尚同說和實踐精神聞名,本章不僅探究墨家的起源和社會背景,還深入分析了墨子的主要思想和形式論理。同時,也指出墨家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的深厚影響。 ▎道家的宇宙觀 本章從《老子》的產生背景開始,解讀了道家的自然主義、辯證法等核心思想。此外,也從社會背景的角度,評價了道家思想對中國哲學的貢獻。 ▎名家之觀念論的辯證法與形式論理 名家與墨家的差異、其辯證法的特點以及觀念論的核心概念都在此章中進行了詳細探討。透過對惠施、公孫龍等人的分析,更能深入理解名家的觀念論。 ▎《中庸》的哲理 《中庸》作為儒家經典的代表,本章從與《孟子》的關聯入手,探討了《中庸》的基礎理論、修養法等核心思想,並分析了其在中國哲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禪家的哲理 禪宗作為佛教的一個重要分支,本章首先澄清了佛法與禪的關係,然後進一步研究了《參同契》、《五位頌》等重要文獻,並探討了禪家對後世思想界的深遠影響。 ▎什麼是理學 探究宋代思想的背景,本章重點介紹了理學的發展和晦庵的思想體系,同時也對晦庵思想進行了深入的批判。 ▎體用一源論 船山思想是清代哲學的代表,本章從船山的哲學體系出發,深入分析了他的性論、對理和欲的看法,以及其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 ▎生的哲學 本章結合清代的社會變革,著重於戴東原的「生的哲學」思想,並從王顏兩氏對戴東原的影響中提煉出該思想的精髓。 本書特色 本書是全面概述中國哲學發展與特色的著作,深入探討中國哲學與西洋哲學的比較、儒、墨、道、名等各家的核心思想,以及其在中國歷史與社會背景中的演變和影響,是一部集結了中國哲學精髓、學術深度和廣泛視角的重要著作。 &

9 特價61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船山易道思想研究

林柏宏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3/11/01 出版

有別於早期唯心論船山學、唯物論船山學,以及近代理學式船山學與心學式船山學,本書選擇以兩端而一致之辯證思考來剖析船山學,確立其氣學之義理定位。兩端而一致之辯證思考源自船山易學乾坤並建之觀點,這樣的思考又開展出道器合一、理勢合一、理欲合一等重要內容,顯而易見,易學是船山學之核心,重中之重,理解船山絕不能繞開船山易學,所以本書欲透過對船山易學之建構,來體現船山學之特質與意義。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天地間只一氣流行:以道家、日本、韓國、越南為範圍

王俊彥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3/11/01 出版

本書名為《天地只一氣流行:以道家、日本、韓國、越南為範圍》,是繼《元氣之外無太極:宋明清理學中的「氣論」研究》、《「備包有無,本在於有」的氣論──以由經學而理學為範圍》二書以儒家歷代的氣論為著述範圍出版後,本書又針對道家、道教、五行、易經及日本、韓國、越南等領域的氣論做整理與詮釋。冀對儒、道二家,及東亞地區有關氣論的思想,有一初步的、概括性的認識。其中《老子指歸》、《老子河上公章句》、《想爾注》的氣論,是漢代老子的氣論。「唐代道教的氣論」,是唐代發揮老子的氣論。〈劉鳳苞《南華雪心編》的氣論〉二文,討論清代注莊的氣論。伊藤仁齋,與山田方谷二文,討論日本的氣論。李珥與丁茶山二文,討論韓國的氣論。阮達德是越南的主氣論者。《周易參同契》則是傳統氣論的重點著作。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新解鬼谷子:中國智慧的禁果

時英 出版
2023/10/30 出版

鬼谷子傳世之著作有《鬼谷子》、〈本經陰符〉、〈持樞與中經〉。《鬼谷子》世傳有十四篇,其第十三、十四篇已失傳,餘十二篇為本書十二章,分別是:捭闔、反應、內揵、抵巇、飛箝、忤合、揣情、摩意、權術、謀術、決術、符言。 《本經陰符》七篇收入本書第十三章,〈持樞與中經〉為第十四章。《鬼谷子》一書從內容看,在中國諸子百家中極具特色,歷來被稱為「智慧禁果、曠世奇書」,乃至「中國第一詐書」或「第一謀書」。無論如何指稱,都難以包容該書之全部意涵,它是亂世之學說,亂世之哲學,亂世政治鬥爭之無尚大法,講求實用主義,以進取爭勝之寶典。 《鬼谷子》已流傳數千年,在歷史上有正負等不同評價。但不可否認的,作為一部「謀略學全書」,一直為歷代之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等,及所有企圖爭天下的人,列為「必讀寶典」和「必修功課」;乃至進入現代社會後,該書之思想精華仍廣泛運用在政、經、軍、心,甚至人際公關、國際外交、大國爭勝等領域人士所必讀之智慧寶典。本書深入註解,力求將我中華文化珍貴之寶典,再承續發揚,古為今用。 &

9 特價27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頁數5/33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