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道家哲學中「自然」的理論意義(第1版)
本書探討先秦道家的「自然」思想,內容扎實、討論深入,並且能與學界相關研究做出對話。是目前有關先秦道家「自然」思想方面最完整加以討論的著作。——臺大哲學系系主任 林明照 「自然」作為哲學範疇是始於先秦典籍。而《老子》的思想體系中,「道」是最高範疇,而老子雖然論及「自然」,但「自然」的定位為何?似乎仍有待釐清。 「道」是老子學說的基石,自然主義則是老子學說的靈魂,離開了這兩個東西,我們就無從了解老子的思想。——前臺大哲學系教授 陳鼓應 「自然」似乎應該有機會成為與「道」、「理」、「性」等概念同等重要的定位,但事實上卻沒有。本書因此嘗試論證「自然」為道家核心範疇同時闡釋其意義。擬分別就先秦《老子》、《莊子》、《文子》、《列子》、《黃帝四經》、《管子》、《鶡冠子》、《呂氏春秋》以及漢代《淮南子》等九本典籍進行探討,進而體現老學、莊學、黃老道家、稷下道家等思想體系中,「自然」始終居於先秦道家核心定位,並呈現其內蘊的哲學意涵。
諸子菁華錄(2):道家篇
《諸子菁華錄》,收錄了先秦至隋代的諸子類著作的精華。這本書的編纂者在編纂過程中,從眾多文獻中選取了那些切於實用的部分,並將其整理成冊,以便於讀者學習和應用。《諸子菁華錄》的內容涵蓋了儒家、道家、法家等多個學派的經典文獻,其中儒家類作品佔據了較大的比例。該書的編纂者還特別注重實用性和可讀性,力求使讀者能夠從中獲得實際的指導意義。因此,《諸子菁華錄》不僅是一部學術性的彙編,也是一部具有實用價值的工具書。
文學的療癒力:療莊子的自在人生(第1版)
《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在追逐「擁有」的路上是沒有盡頭,縱欲會傷身,當節制來平衡,順應自然規律才不會帶來精神內耗。莊子認清生命的本質與限制,不受刻板價值的束縛,破除偏執,減去貪得,放下強求,心就有餘裕,日子就自在了。 史懷哲醫師曾說:「讓成長來打造你的理想,那麼生活就不會奪走你的理想。」(Grow into your ideals so that life cannot rob you of them.)把壓力變動力,不滯於物、不困於心,超越困境,活出通透和熱愛的人生,即使在黯淡日子也不放棄,只要心不老,一切辛苦都值得付出,盼望破蛹化蝶的來到。莊子在受挫困頓中體悟人生意義,學習大鵬鳥飛向不同層次、看見不同境界,找到生命的另一條路:讓心逍遙自在!
「道」破人生!以莊子為名的人生課:體驗莊子式淡然,學會在繁忙生活中擁抱自我
剖析《莊子》中的象徵寓言,巧妙轉化為生活中的哲理幫助現代人在繁忙、壓力重重的生活中找到內心的平衡學說、理想、修德方式、對人生命運的思索生動的敘述風格+幽默的筆觸,古典哲學也能如此易懂有趣!▎莊子的思想與「道」莊子的思想核心圍繞著「道」,主張「道」是萬物的本質,且超越生死、世俗的價值觀。他提倡「逍遙遊」的生活態度,認為人應該隨順自然,不被外物所束縛。本書探討了莊子如何以「道」為中心,創造出充滿詩意與智慧的理想世界,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超脫世俗的價值觀。書中對莊子的哲學核心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說,從「道」的原則到「遊」的態度,勾勒出一個豁達的莊子形象。▎人生與命運的思索莊子筆下的世界充滿寓言式的反思,表現出對生命短暫、命運無常的認知。他認為人類不應該過度依賴追求名利,因為命運不可控。本書深入剖析了莊子對人生命運的理解,從現實層面解讀其「相忘於江湖」的態度,並探討他如何看待個體生命在整體宇宙中的渺小。作者對莊子在命運面前所持的豁達態度作了精彩的詮釋,使讀者在面對自己的人生困惑時能找到一絲指引。▎理想的破滅與超然態度莊子曾幻想理想世界的存在,但當理想與現實背道而馳時,他選擇保持內心的「逍遙」與「無為」。莊子主張不要強求,而是要坦然接受生活中的缺憾,這種「不爭」與「不執」的態度在書中得到了生動呈現。本書以莊子的思想為基礎,結合當代社會現象與個人困境,使古代哲學在現代語境下煥發出新的意義。【走進莊子的世界】作者將莊子描繪成一個充滿智慧的思想家,他的文章如同電視連續劇般生動,帶領讀者從北冥的鯤到天上的鵬,感受莊子想像力中的自然與人性的張力。本書展現了莊子如何在幻想中引領讀者進入自由與超脫的世界,使人們深刻體會他那特立獨行、獨具魅力的思想世界。本書特色:本書以幽默的方式闡述了莊子思想的豐富層面,既介紹其生平背景和思想根源,又深入剖析其「道」的學說、理想與現實的衝突。作者運用鮮活的故事和易於理解的語言,將看似晦澀的哲理以生動的方式呈現,讓讀者彷彿置身莊子的寓言世界。全書不僅連接當代社會與人生命題,更探討了自然與人性。
莊子,南華經:天下第一才子書
★ 最有系統化的莊周思想入門讀物★ 天下第一才子書,才子必讀,欲成才者必讀!■ 莊子——中國人兩千年來的心靈導師!莊子一生都在追求至道,返璞歸真,鄙視功名利祿,求得自身的逍遙。在當今社會,有和莊子一樣的逍遙心態,會讓你保有一份閒適,一份快樂。莊子的「無為而無不為」,可以打開你心靈的枷鎖;莊子的逍遙處世,可以讓你的人生更輕快。在喧囂的生活中尋求一份逍遙,讓自己的人生變得自在,不失為一種高妙的做人心態。■ 清初文學評論家金聖歎評定「六才子書」,以《莊子》為「天下第一才子書」!《史記》:「故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莊子善於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將複雜難解的人生哲學化成淺顯易懂的生活道理,本書對莊子的思想對現代人的積極作用進行深入細緻的描寫和論述,期盼給讀者一個最逍遙自在而超脫世俗的莊子。■ 精闢語譯、原文釋評、經典案例,輕鬆讀懂《莊子》!本書以精闢語譯加上原文釋評,同時輔以經典案例,對《莊子》進行詳細解釋與深刻剖析,並且收錄《莊子》最重要的兩篇——〈逍遙遊〉與〈齊物論〉,使讀者徹底領悟莊子的哲學思想和人生智慧!
莊子思想的生命教育與價值實踐
長期以來,道家思想在教育哲學上缺席,更何況是近二十年來因教育改革而提倡的「生命教育」領域。 儒、釋、道三家思想有「生命學問」與「實踐智慧」的特質,莊子內化老子的宇宙根源之道,而以「人」為主體,內蘊著生命價值的實踐精神,將價值根源上溯於天道自然,使一切的存在價值不至落空;當人們提升生命境界時,便能擴大生命範圍而不再以「自我」為中心,才能對真正的價值有一個清明的思辨能力,此時便能感通於天地萬物,與自然造化合而為一,進而作正確的價值判斷與選擇,達到天人物我的和諧關係。本書在於以生命的「價值實踐」為脈絡,主要以莊子思想為主,輔以老子思想,將老莊思想運用於「教育」,尤其是「生命教育」的領域上,開發屬於莊子思想的生命教育哲學,為現代社會及教育亂象,有一覺察、反省的可能性。
老子.列子
《老子》《列子》兩部書是我國古代道家學說的代表性著作。道家作為一種思想流派,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的伏羲、神農二皇,到了春秋時,老子總結先賢的智慧,提出了無為無不為的理論,標誌著道家思想正式形成。此後列子、楊朱、莊子、鵑冠子等人在老子學說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更加深人而普遍的主張,使得道家思想不斷地發展壯大。因此,道家思想在中國歷史的舞台上長期占有一席之地,與正統的儒家思想既互相競爭又互相融合。本書把《老子》與《列子》兩部著作編在一起重新譯注出版,是考慮到兩者內含的道家思想有一定的繼承關係。古來研究道家思想的人,通常把《老子》與《莊子》放在一起討論,這無疑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單從文章內容上來看,《莊子》一書中的不少簡章均有可能摘自於《列子》,兩書中重複的內容,僅寓言故事就達到了《列子》的四分之一。所以,拋開《列子》來談論道家思想,這顯然是不夠全面的。總體來說,《列子》一書的思想,在《老子》「道」 的基礎上,有所繼承,有所發展。特別是在宇宙生成論與政治主張方面,兩者反映出來的觀點基本一致。所以,我們在研究道家思想時,有必要把這兩部書放在一起參考閱讀。 這樣既能對道家思想的核心內容有深人的理解,又能比較全面地考察道家思想的發展與流變情況。
達人心,達人氣:《莊子》心氣關係交涉中的和諧思想辯證
本書別於以往自「天和」、「人和」、「心和」的三分論述,在視《莊子》為一部具系統性之文獻的詮釋原則中,透過基源問題的提出,以及無為修養的實踐,統合《莊子》義理之內在脈絡與諸篇之間的橫向連結,予以證成「和諧」理論於《莊子》思想的優位性。並藉由此一「和諧思想」的托出,釐清《莊子》文脈中「氣」的分疏問題,同時括及對「心氣」關係的討論,而此論述亦影響著本書對於「和諧」理論建構的重要性。 本書特色 本書《莊子》「和諧」理論的建構,主要起自對「達人心;達人氣」一論題何以可能的探問,從而擴及整部文獻對於如何實踐「和諧」的義理貞定。
牟宗三道佛平議
本書之作,乃繼筆者《牟宗三儒學平議》之後而做,前書針對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之書,做牟先生對宋明儒學各家哲學理論詮釋意見的反思,本書之作,則針對牟先生對道家及佛教哲學詮釋意見的反思,在道家詮釋的反思部分,採取歷時性的專書檢討方式,藉由《才性與玄理》、《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現象與物自身》、《中國哲學十九講》、《四因說演講錄》、《圓善論》等書籍,分別進入牟先生各部著作的思想內涵中,確立他的討論模式,並予以解說及辯難。至於佛學部分,亦是採取的同樣的作法,但核心的討論就是落實在《佛性與般若》上、下冊的內容,討論時也是依據章節次序進行個別佛學主題的意旨討論。
反者道之動
《反者道之動》一書,是杜保瑞博士這一年來繼《莊周夢蝶)之後,所撰寫的有關道家哲學研究系列的第二部著作。這本書是專論老子思想的。 & 回顧近二十年來,研究老子哲學的,頗不乏人。尤其是一九七三年冬,湖南馬王堆發現了《帛書老子)之後,對於這些帛書的解讀和注釋,一時激發了海內外學者的很大的興趣,於是老學之研究,又成為當代之顯學,但多囿於考據訓詁,其成就也祇限於此,較少注意老子哲學自身之研究。故在當代學人中,透過國學深湛的涵養與西方哲學方法論之訓練,能深入老子哲學思想系統中,列舉其基本範疇,剖析其根本概念,探究其語言指涉對象而揭示其思想奧秘的,限於學力與識力,可謂少有其人了。杜君此書,可說是彌補了這個缺憾,一方面精義入微的剖析了《老子》五千言的玄旨,而體味其妙道之義理;一方面順理成章的暢述其微言大義,而明天人之蘊、道德之要。在有無、體用、剛柔、强弱之際,杜君此書,往往透入奧窔扶疑解紛而一語破的。
第一屆姜太公世界道家論壇論文集
本書為中華道家世界協會、姜太公道場、中國文化大學於二○二四年九月十六日共同舉辦「第一屆姜太公世界道家論壇」的學術成果。本次會議邀請海內外學者探討道家文化及發表相關論文,內容包含姜太公信仰的傳承發展研究、姜太公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姜太公文獻史料研究、多元化視野下的道家思想研究、道家思想與生態文明研究、道家思想與養生研究、道家與道教思想文化研究、道教與佛教思想文化研究等。透過本次會議讓世界看見臺灣和道家文化,了解中華傳統優良文化在臺灣。
原來莊子這樣說(增訂新版)
如何看待我們的潛能?如何透視生命的肌理?如何安放心靈?如何做真實的自己活出真性情?如何讓夢想點亮人生? 傅佩榮教授鑽研古今中外的哲學思想,恍然大悟,原來莊子幾乎是古今中外哲學家裡面最聰明的,他的書中常有創意十足又發人省思的智慧之語。 莊子原名莊周,戰國時代宋國蒙人,他與儒家的孟子處同一個時代,但兩人並無機會見面。莊子是道家老子的後學,他就是站在老子這位巨人的肩膀上,將道家哲學的光華全部展現無遺,對於「道」另有獨樹一幟的看法。 莊子的故事,乍聽偏向消極,所以有人說他放任、避世、反智、空談、唯我主義,但莊子的寓言,從夢蝶、魚樂,到大鵬、河伯,又讓人覺輕鬆有趣。他是出世的隱者?還是入世的智者? 傅佩榮教授用了十八個主題,介紹莊子的寓言,探討了莊子重要的觀點對現代人生的啟示,循序漸進,告訴我們,莊子的思想像是一個萬花筒,從每一個角度都可以看出其中繽紛與瑰麗,帶給我們豐沛的信心與勇氣。 本書特色 ★&& &傅佩榮透過十八個主題,深入剖析莊子思想。 &
道家思想與存有三態論
本書定名為《道家思想與存有三態論》,旨在經由道家經典的詮釋,闡發其深刻的哲學意藴,並關聯後新儒家的開創者林安梧所締造的「存有三態論」展開論述。「存有三態論」取資於儒道佛三教經典智慧,融通古今、匯通中外,對於現代性有深入反思的胡塞爾、海德格爾、馬丁布伯、馬賽爾、梅露彭迪諸家哲學,更是其對比反思的鏡子。「存有三態論」於牟宗三先生的「兩層存有論」,有評議、有轉化、有創造、有發展,更往上追溯,則是熊十力的「體用哲學」,以及王船山的「乾坤並建」的人性史哲學。可以這麼說,這部《道家思想與存有三態論》可以視作林安梧締造「存有三態論」的道家軌跡。
莊子陪你走紅塵【經典新版】
出版十二年 文壇心靈醫師王溢嘉 莊子新詮暢銷經典 一本最好讀、實用的莊子工具書! 體會深刻彌新的大智慧,掙脫感官與思維的重重枷鎖。 讓莊子陪你逍遙走紅塵,重新觀照、定位自己的人生。 人世間的大智慧、小處世,兩千多年前的莊子已經給了我們最寶貴的建議。 一起來讀懂、活用莊子之道吧! 從莊子的時代到此時現在,世界並沒有太大不同,但人們卻依舊在人與事的利害糾葛裡,無能釐清眼前的路。 王溢嘉以一個現代知識分子的角度出發,耙梳出與現代人諸般處境相對應的觀點,用新穎活潑的方式,重新歸納、整理莊子的哲學,讓你我的人生能藉此減少許多疑惑、困頓與痛苦。 &
看懂道家
「道家」和「道教」並不一樣,本書除了簡介「道家」之外,主要是探討《莊子》的內涵。 & 【本書簡介】 ◎「道家」是中國諸子百家中的思想學派之一,也是「九流十家」之一,在春秋戰國時期以老子、列子、莊子為代表。 ◎西漢以「道家」思想治國,無為而治,休養生息,並成就文景之治,國家富裕,百姓安樂,其用大矣! ◎道家提倡「貴生、存生、養生」,輕視物質,以心靈的逍遙、萬物的齊一為最高價值,在此灰色時代,更需重視。 & ●本書共有三大單元,深入探討「道家」的內涵: •道家簡介,包括道家的起源、歷史、代表人物、派別、經典,以及老子與莊子的思想。 •道家的修行心法,包括:至人、神人、聖人的境界;真人之息以踵;如何心養、心齋、坐忘;囓缺問道於被衣等。 •探討《莊子》,共有三十三個小單元,全部以白話文的形式解說,並且註明常見典出《莊子》的四字成語等。 & & ●關於老子與孔子 老子的核心思想與報怨以德 孔子問禮於老子 孔子向老子請教道是什麼? 孔子請教老子有關尋求大道的方法 老子認證孔子得道了 & ●關於莊子 莊子的核心思想 莊子與老子思想的差異 道家的修行心法 莊子著書《莊子》
跟著老子去修行,用「道」闖關升級:無止盡的貪欲、人性間的猜疑、勾心鬥角的職場……以不變應萬變,做最真實的自己
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有意義,浪費你的寶貴生命? 被同事、老闆、客戶的無理要求搞得焦頭爛額? 下屬、新人永遠狀況外,黃金給他都能成糞土? 如果有個方法能讓這些爛事變成你的成就,你願意嗎? 加入老子從兩千五百年前發起的練等邀請,讓你的生命開外掛! ▎Lv. 1:「無為而治」,是能力值的超級Buff 下屬老是出包?同事永遠扯後腿?該怎麼辦? ──Let it GO!讓他自由讓他飛,你會發現,事情好像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糟? 也許一切的原因出在「他不是你」,想法、方法都不一樣,給他空間,他自然就會開始展翅高飛。 ▎Lv. 2:「清淨守正」,是對抗惡意的無敵防護罩 流言蜚語漫天飛,空氣頓時髒兮兮也沒關係, 當你成為「清淨機」,還你一片樂土; 謠言打擊接踵至,堅守本心勇往直前謠言不攻自破! ▎Lv. 3:「柔弱勝剛強」,是人生通往滿等的絕世心法 人家跟你叫囂,你順應;上司的責備,低頭稱是! 這不是教你服從,是教你忍得一時,榮耀一世! 如水無定形,人家給你什麼形狀都能「隨變」,在哪邊都是你的主場!最後你會發現,能夠恆久居上者,皆是柔弱者。 ▎Lv. 4:「反者道之動」,做個大膽的保守者 巴菲特說過:「別人恐懼時你要貪心,別人貪心時你要恐懼。」 面對情況,以不變應萬變,抓住生命中的每一個谷底跟高峰,運用老子的道,成為人生的預言家! ▎Lv. MAX:「恆與善人」,生命是個副本,通關需要隊友 一場遊戲要通關,自己強當然很重要,但是隊友卻可以在關鍵時刻幫你擋傷害、補血急救甚至讓你更厲害,這才是人生完美通關的致勝關鍵。 跟人起爭執該怎麼修補?我就是很討厭對方怎麼辦?放心,老子是個最佳的領航員,進入他的世界,讓他帶著你一起修煉! 本書特色 本書涵蓋了《道德經》八十一章,每一章都有可以實際運用於生活中的舉例,讓你能夠清楚地看到《道德經》的古文內容如何與現代社會相呼應,如何幫助你解決實際問題。不論你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還是擁有豐富經驗的職場老手,這本書都能給你帶來啟發和收穫。 &
老子心註:心靈與白話註解
《老子》,又稱《道德經》,中國文化中道家哲學的老祖宗。本書從修行觀點來理解《老子》,並嘗試以白話易懂的語言來闡述。本書內容包括:老學導讀、八十一章的註解、十五篇白話附文、約六十六則佳句、十篇教學紀錄。透過本書,我們看到:無為是最高效的工作狀態,無為不只是道德問題,還是強大行動!透過本書,我們看到:老子認為人生不是直線,生命是一場接一場有無相生的圓形之旅,這就是道家學問的玄同世界與恍惚之道!
老莊思想與共生哲學
本書為華人世界(乃至全球)第一次以「共生哲學」角度挖掘、闡發老莊思想的創新之作。 近來,臺灣在新一波疫情(COVID-19)衝擊挑戰下,從政治意識型態的鬥爭,又擴張為「疫苗政治化」的人權與階級之爭。凡此種種,皆讓我們對人類未來、美中未來、東亞未來、臺灣未來,充滿憂患意識而不能不迫切呼籲「共生」。 「共生」(co-existence, co-living, co-becoming),是自然界的存在實情,也是生物界演化不歇的基本道理。用古典中國哲學的概念來說,「共生」乃「天道」運行與彰顯之所在。 正是緣起於「時代感受」與「共生需求」,筆者們即在中山大學發起「漢學之島:中山大學跨文化國際漢學的共生哲學」一平台(Forum)。 一是希望讓臺灣各執己見的是非立場,能夠展開辯證對話的轉化契機。 二是希望在跨文化視域下,積極開發古典漢學「通古今,通東西」的價值潛力,回應當前時勢所需的「共生哲學」之思想資源。 本書應是華人世界(乃至全球),第一次以「共生哲學」角度,挖掘闡發老莊思想的創新之作,邀集各方學者一同在平台對話的十個講次記錄,苦思困頓時局所結籽出來的第一顆果實。我們將「老莊思想」與「共生哲學」如此緊密鏈結起來,是接受時代刺激下的思想回應。可見,哲學概念的開採與興發,原就離不開時代的挑戰與回應。 &
赤子之心:老子道德經講義(德篇)
這是一本「跳脫宗教超接地氣」的老子《道德經》解說,我們都可以單純地覺醒 & 【本書簡介】 ◎真是有趣呀,世人稱他作「老子」,偏偏他老人家要教我們找回心中的小王子。 ◎看不見、尚未理解,所以靈性不存在?或許,我們只是忘卻赤子之心! ◎而,有一種赤子之心,是在看懂人世紛雜之後,仍然選擇童心未泯。 & 雪地裡,他,正幫他倒著熱水 流動的,會不會不只是茶水? 而是…溫暖與愛❤️ & 如果您有緣看到這本書,想請您們花幾分鐘感受一下 感受一下~大道至簡,直心是道場 感受一下~小孩子的幸福,就是這麼簡簡單單…… & 那位充滿童趣與想像力的人到哪兒去啦? 那位開開心心過日子的人兒,到哪兒去啦? 您們那閃耀著光芒的靈魂,又到哪兒去了呢? 您們是不是在不知不覺中,活成「別人期待你活成的樣子」? 想找回那個充滿童心的自己嗎? & ——不妨閱讀一下這本 《赤子之心:老子道德經講義(德篇)》吧! & 有興趣的朋友,也可再閱讀上冊 《好運的泉源──把人做好:老子道德經講義(道篇)》唷~ &
人人必讀的七本書:《莊子》、《老子》【辛老師的私房經典課2】
當你我自覺受限於小小空間,該如何掙脫? 當生活被社會價值定義捆綁,該如何解套? 辛老師從《莊子》、《老子》為大眾解答人生難題! 生命哲學家辛意雲從人本自然的角度重新逐字逐句解讀古籍經典,破除莊子消極、老子陰謀的誤解。讓大眾打開心的視野,能從日常生活真實體悟莊老的人生哲學,是你我在現實生活就能實踐的生命狀態。 莊子鑄造開啟自由的鑰匙,老子提供生命覺醒的大道, 跟著莊子、老子的思想智慧,找尋生之自由的幸福感! 莊子、老子在先秦時就意識到生命是一切的根源,人與自然需維持平等、和諧,並保持開放的心靈,才能回歸真我。人生在世有許多浮躁不安,在紛擾的外在環境中,我們要更專注於自主與覺醒,找到適合自己的路。辛意雲作為錢穆的關門弟子,承接老師的思想脈絡,以現代觀點講述莊子、老子。 莊子透過寓言想告訴我們的話: 〈逍遙游〉——超脫世俗價值的限制和眼光,放下比較心,拋開身外之物,不需刻意有為,就能發現最無限的自由。 〈齊物論〉——凡事都有一體兩面,有是就有非、有善就有惡、有美就有醜,但所有人都各執所見,議論不停,則會造成紛亂不堪,若能將一切條理清楚,就能從種種差別中釋放,成就無差別的自由,這也就是逍遙遊。 〈養生主〉——透過生命自覺,能看見自然的多樣性、複雜性,順著生命結構生活,就不會存在對立衝突,使自己保持完整與和諧的狀態。 老子透過微言大義想告訴我們的話: 〈一章〉——打開視野,不要再受限於經驗,挖掘其中的關竅,找到無限。 〈二章〉——萬物運行自有其道,我們要學習放下價值論斷,依循自然。 〈三章〉——不受外界意識與私心干擾,秉持謙虛的心,走向合乎義理之道。 〈四章〉——一切由此而生,又合為一體,是獨一無二的,更擁有最寬廣的包容性。 〈五章〉——依自然而行,保持生命力,順著天性發展,不要強扭事實、堅持自我。 〈六章〉——雖以不同的面目現身,但本質永遠存在,且綿延不絕地運行著。 〈七章〉——放下自己,成就他人,或許能在互通互補互享的過程中,找到真正的自我。 〈十章〉——無私成就一切,不自喜、不居功、不佔有,新生命由此而生。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提出人生中七本重要的必讀書, 熱愛閱讀的辛意雲老師親自為讀者大眾解惑~ 我們要如何了解傳統經典,從中汲取智慧?閱讀這門技藝,讓我們可以穿越時空,思索解讀。經典之所以為經典,不只可落實於現代或當下,亦可見其在時間脈絡中不朽的刻痕。辛老師承接錢穆先生提出人人必讀的七本書,包含:《論語》、《孟子》、《莊子》、《老子》、《六祖壇經》、《近思錄》、《傳習錄》,將這七本經典深入剖析,供讀者作為人生的閱讀參照。 辛老師曾受邀講述此系列課程,深入剖析,如今因應廣大讀者的期盼親自重新編寫增訂,特以三冊「辛老師的私房經典課」獻給大眾,期望能為讀者解惑之外,更可讓大眾理解傳統文化的奧祕,並落實於現代生活。 第一冊:《論語》、《孟子》建立了「人學」。(2019年12月出版) 第二冊:《莊子》、《老子》看見生命自由的真諦。(2023年9月出版) 第三冊:《六祖壇經》、《近思錄》、《傳習錄》了解宇宙與生命的內在秩序。(敬請期待!)
莊子:讓你順逆皆逍遙(上下冊不分售)
人生高低起落,讀莊子 & 莊子身處於戰國中期,那是強凌弱,眾暴寡,戰禍綿延,嚴刑峻罰,令人苦痛不堪的亂世。然而,莊子像是開天的巨擘,運用非凡的敘述方式著書,滾動日常平凡的語言文字,呈顯開闊明朗,坦然自在,沒有糾葛,沒有扭曲的生命氣質。南宋‧林希逸以為「天下不可以無此人,亦不可以無此書。」 關於《莊子》書中的思想,有學者認為包涵「無待(逍遙)、齊物、養生、處世、全德、內聖、外王」等系統。不過,或許也可理解為:書中論及精神自由、人生修養、政治理想的敘述,都是莊子藉之舉例以說明「道」。換言之,「道」是全書的主旨,由於「道」不遠人,它無所不在,處處皆在,是人們生命的真實,也是人們存活之環境的真實,所以莊子藉由生活中的所有面向,隨時舉例,以揭示「道」。 本書詮釋莊子義理,並不停留在文字之字面,然而本書並未標新立異,而是跟隨大道變動不居的本質以及渾全不割裂的整體性,說明莊子埋藏在字裡行間的洞見與智慧。 內容特色 ◎&&本書先介紹「莊子其人其書」,接著依序為《莊子》三十三篇。 ◎&每篇架構工整,體例統一: 篇名下,先提出莊子書寫此篇的緣由,莊子察見了什麼問題、想要解決什麼問題;然後逐段列出原文,解釋字義,並說明該段敘述文字字面的意思;最後詮釋涵藏的義理。 ◎以淺白文字進行說明,幫助讀者突破常識的片面知見,明瞭莊子並非發明一套哲學,也不是大眾所誤會的消極避世、虛妄空談,而是以整體做為觀察與思考的基準,不停滯在局部片段,時時和盤托出「真實」──不可切割的整體。 莊子哲理與小滕老師的提點讓我可以逐一走過生命中的順逆,回首來時路,不知有多少風雨也有多少晴,而今卻塑造出心頭的恬靜。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博士後研究學者 張家祥 & 縱有萬事、萬物、萬千困境,都將有萬事、萬物、萬千喜悅相應。莊子為風,願讀者與我均能為鵬,搏扶搖直上九萬里,其翼,若垂天之雲。 ▍醫師 官芸菡 & 《莊子》涵藏的義理與這個世界並不脫節,其中的智慧更與我們的日常息息相關,若是運用得當,生活中的大小事均能輕鬆應對,瀟灑化解各式困難。 ▍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學生 蘇尹助 &
老子別裁:依法而治
老子談政治所用的雖然是一般語言,但關鍵用詞卻寄寓了特殊意涵,形同加上密碼,例如無、有、柔弱、無為、不言、自然、反等等。如果不能拆解密碼,讀時僅只望文生義,《老子》這部書就會如同司馬遷所說的「微妙難識」,甚至引發諸般誤解。 本書破譯《老子》語言密碼,使五千言中奧義玄旨一一清晰呈現,就像引領讀者與老子當面晤談,輕鬆領會「君人南面之術」,知道那就是在教導我們「如何成為傑出的領導」。 掌權者必須依法治理,必須循制辦事;位置越高越要懂得謙卑,權力越大越要尊重法制,這是老子對所有領袖人物最懇切的教誨。 & 本書特色 破解老子語言密碼,再現老子本來面目, 從學術研究深入,向大眾悅讀淺出,兩千年誤讀誤解一舉廓清。& &
原來老子這樣說(增訂新版)
名聲、地位、權力、財富,只是增加個人外在裝備嗎?奉承與斥責,相差有多少?美麗與醜陋,差別有多遠?人的生命,宇宙萬物的存在,充滿變化,有生老病死,人生有什麼意義? & 老子,姓李名耳,是道家思想的創始人,在儒家之外,他開闢了另一條更為寬廣的道路。其所著《老子》(又名《道德經》)一書,不但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更影響歐美近代思潮。 & 道家所強調的不只是真誠而已,它更強調「真實」,亦即突破人類中心的格局,看到宇宙萬物的整體性,從永恆和無限的層面觀察世界,以無心的態度順其自然。 & 傅佩榮教授從老子的閱世之道、立身之道、治國之道、聖人之道、老子的道,依此五大主題,依序剖析道家的思想精華,說明老子的修養方法是虛與靜,以道為本源,由此孕生智慧,則人生的困境與虛無之感化解於無形;將人生依託在永恆不變的基礎上,再由此觀照人間,安排適當的言行方式。傅教授特別注重《老子》傳達的深刻哲理與智慧,以凸顯哲學「愛好智慧」的本義。 & 本書書末有《道德經》全文,並搭配最詳實精彩的詮釋,學著從道家的角度看待人生,讓一切順其自然,擺脫煩惱與束縛,活得更為自在、瀟灑和愉快。 & 本書特色 & ★ 傅佩榮以深入淺出文字,搭配《道德經》引用與解說,從另一個角度詮釋老子思想。 & &
莊子故事
莊子,姓莊名周,一說字子休,宋國蒙地人。他生於群雄爭霸的戰國時代,亦正值中國哲學思想史大放異彩之際。此時各家學說百花齊放,莊子的哲學觀則淵源於老子,但並非僅是因循相襲,而是獨創新意,另成一格。《莊子》一書共分三十三篇,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由莊子及其後學所作,以「藉外論之」、「藉古論之」等寓言、重言、卮言的方式來闡明莊學之要。本書為引發讀者閱讀興趣,將《莊子》內容以故事形態作有趣之鋪陳,同時以莊子的好友──惠施為引,為莊子所處的複雜時局提供了簡明的背景解說,使讀者對其生活更能感同身受。故事內容亦旁徵博引,與《戰國策》、《史記》、《資治通鑑》等記載相印證,以廣思益。每章末尾並附有「故事來源」,提供欲進一步了解原文的讀者作為參照。
道家的人文精神:從老莊哲學看社會關懷與生命實踐【經典修訂版】
榮獲全球華人國學大典獎 老莊大家陳鼓應從先秦思潮展開與當代社會的哲思對話 呈現給予當代社會的道家入門書 人文精神始於先秦,道家思想對生命的關注,在在流露著社會關懷,以多元形態為生命找到最適合的路。本書分為「道家的社會關懷」和「老莊的人文思想」兩個主題,作者陳鼓應貫通中西方哲學的文化視野,將對時代的領悟,融入經典的詮釋中。從道家的哲學意義重新思索生命,以自然無為的核心思想,站在人文角度,深入老莊剖析對當代的啟示。 在被鼓勵不斷前進的社會中,你感到安然自得嗎? 在複雜多變且紛亂不已的世界裡,你有所依歸嗎? 道家給當代人的10項建議—— ●生命是一切的基礎,愛護自己、保護自己,進而開拓自身的獨特價值。 ●尊重大自然,人類長期的掠奪必然會引發大自然更深刻地反撲。 ●萬物皆是平等的,每個個體都是獨一無二,從多元化中尋求和諧狀態。 ●不同族群、不同信仰應站在同理、虛心的立場,加強彼此對話。 ●人與人的交往需以「忠信」為依歸,「忠」為盡心、「信」為誠信。 ●柔弱勝剛強,兵器雖不祥,但人們相互的傷害往往更深。 ●掌握社會變化的節奏,主動參與社會的大小事。 ●秉持少私寡欲,「極簡」心態能常保知足的幸福感。 ●在全球化時代,保持開放的心靈,打開多邊思考。 ●心靈不受外物干擾,保持自由,活出真我。 本書特色 ★大量使用當代社會的情況解說老莊,兩千年前的人,跟我們的所思所想其實很像。 ★族群對立、氣候暖化、人際關係、文化危機等等熱門議題,都包含在老莊的討論中。 ★全新修訂,作者為新版增補序言。 榮獲全球華人國學大典獎 老莊大家陳鼓應從先秦思潮展開與當代社會的哲思對話 呈現給予當代社會的道家入門書 人文精神始於先秦,道家思想對生命的關注,在在流露著社會關懷,以多元形態為生命找到最適合的路。本書分為「道家的社會關懷」和「老莊的人文思想」兩個主題,作者陳鼓應貫通中西方哲學的文化視野,將對時代的領悟,融入經典的詮釋中。從道家的哲學意義重新思索生命,以自然無為的核心思想,站在人文角度,深入老莊剖析對當代的啟示。 在被鼓勵不斷前進的社會中,你感到安然自得嗎? 在複雜多變且紛亂不已的世界裡,你有所依歸嗎? 道家給當代人的10項建議—— ●生命是一切的基礎,愛護自己、保護自己,進而開拓自身的獨特價值。 ●尊重大自然,人類長期的掠奪必然會引發大自然更深刻地反撲。 ●萬物皆是平等的,每個個體都是獨一無二,從多元化中尋求和諧狀態。 ●不同族群、不同信仰應站在同理、虛心的立場,加強彼此對話。 ●人與人的交往需以「忠信」為依歸,「忠」為盡心、「信」為誠信。 ●柔弱勝剛強,兵器雖不祥,但人們相互的傷害往往更深。 ●掌握社會變化的節奏,主動參與社會的大小事。 ●秉持少私寡欲,「極簡」心態能常保知足的幸福感。 ●在全球化時代,保持開放的心靈,打開多邊思考。 ●心靈不受外物干擾,保持自由,活出真我。 & 作者的話 我對老莊思想做解釋時,有相當濃烈的時代感受被置入我的詮釋之中。我青年時代生活在威權體制下和道統意識的籠罩下,因此我有較強烈的反絕對主義、偶像主義和單邊主義的思想觀念,也反對凝固化、禁錮化和獨斷論的哲學系統。老莊開闊的心境能含容多元性、多樣性的價值,這不只是我對《老子》、《莊子》做文本的詮釋,這種理念也滲透到我內心深處。 這幾年世界發生了巨大變化——美軍已撤出中東,但傷害是難以恢復的;二○二○年新冠肺炎衝擊全球,整整三年的時間,人類都處於疫病的恐慌中,令我們重新思索生活與死亡的意義;二○二二年新冠疫情還未緩解,氣候危機、戰爭等問題,又讓世界陷入更嚴峻地挑戰。在我們追求無止盡地成長中,卻以環境與人權侵犯作為代價,這些國際大事都令我更加感受到道家的智慧,希望能藉著這本書的重版,讓我們深刻地反思尊重、關懷與生命。 本書特色 ★大量使用當代社會的情況解說老莊,兩千年前的人,跟我們的所思所想其實很像。 ★族群對立、氣候暖化、人際關係、文化危機等等熱門議題,都包含在老莊的討論中。 ★全新修訂,作者為新版增補序言。
走出莊子的逍遙路
游刃有餘的生命美學,自在自得的處世智慧 人生就是人心引領人物走入人間的一段行程,而身、心、靈三層次卻得面對諸多不得已與無奈何的試煉和考驗,其間生命承受的挫折和失落,與壓在心頭的悲苦和哀傷,莊子給出了無限的悲憫與真切的同情。& 國學巨擘王邦雄教授以幾十年的研究與講學工夫,結合實際生活經驗,用親切的話語,生動的譬喻,詮解莊子的理路架構與敘事觀點,將莊子最具代表性也最顯精采的段落,一一引據加以析論,並比較老莊思想與儒家思想的異同。從生命存在的處境與難關,到解開生死倒懸的執迷困苦,如何直面人生的問題、解消心知的執著、尋求身心的安頓,透過字裡行間的哲思義理與情意蘊涵,展現了莊子的生命理念與應世哲學,讓我們在家常日常的餘地空間中,走出自己的人生逍遙路。 &
我與老子在道德夢境中相遇
一場與老子徜徉「道德經」的夢境之旅,於焉展開和發展 ◎作者牛玄子在「辟穀斷食」階段,經歷了與老子夢中相遇的機緣,於是一場與老子徜徉「道德經」的夢境之旅,於焉展開和發展;後來於山中獨居遭遇大樹壓身、大難不死,有感而發,因而決定將這一場長達十年的夢境之旅,發願圓夢出版這套書,這是許多次接連的因緣,沒有虛幻、沒有矯情,只有一片初心和純粹。 作者看遍許多專家學著撰寫的「道德經」之我見和注釋,無法道盡他和老子對話的交心和真誠,誠如「虛懷若谷應無心,天長地久在無私」,以個人的寬懷審思大度,用實際的傳承和分享,反饋普世大眾,一切歸於一心一德,邀請大惑的讀者一起參與感同身受的心靈滌淨之旅,回歸嬰兒般純心無染的境界。 &
蔡志忠之圖繪道德經
臺灣國寶級漫畫大師蔡志忠2023年最新作品 禪意幽默的插畫,繪出道家老子的哲學世界 蔡志忠開啟了中國古籍經典漫畫的先河,在他的妙筆下,艱澀難懂的古文不再令人望而生畏。簡潔清晰的畫面、淺顯易懂的白話、風趣幽默的故事,跨越了語言文字、地域文化的隔閡,作品至今歷久彌新,譯本通行世界各國。而他本人曠達超脫的人生哲學,以及對經典獨到的見解也融會其中,展現出充滿智慧的心靈世界。 蔡志忠曾創作過〈老子說〉(收錄於《漫畫道家思想》一書),以漫畫形式解讀老子清淨無為的理念,這次的新作品《蔡志忠之圖繪道德經》,則是蔡志忠沉潛老子哲思後的精粹圖像。每一章經文均搭配一幅蔡志忠的手繪插圖呈現,每一幅圖都可以獨立成作品。漫畫筆法下的老子,形象靈動豁達,各有趣味與禪意,讓《道德經》有了新的意境與生命。 《道德經》,又名《老子》,是先秦時期的古籍,相傳為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所著,為春秋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性經典,亦是道教尊奉的經典。通行本一共八十一章。原典約五千餘字,是影響古今中西無數人的智慧寶典。此次《蔡志忠之圖繪道德經》也收錄三國時期曹魏經學家王弼的老子道德經注,是通行後世、研究老子最重要的注釋之一。
明公啟示錄:范明公解密道德經4——從帛書《老子》領略人生的取捨與平衡
為何欲擒故縱能成功? 為何柔弱反而勝過剛強? 任何人、事、物,為何一到巔峰就會走向衰弱? 其實,大道的運行原則恆久不變: 循環不已、陰陽交互作用、物極必返這些都是! 所以,我們該如何在混亂的人世間得道? 就是要重新建構一種新的思維模式。 & 《道德經》全書只有五千餘字,卻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內容更是涵括百家、包容萬物,被後人尊奉為治國、創業、齊家、修身、為學、處世的寶典,更對中華文化的哲學發展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因此有「萬經之王」之稱。本書為帶出《道德經》中深奧的智慧,引用帛書老子版本,以<道經>及<德經>分篇詳細講述: ◎<道經>講述的是宇宙根本,道出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揭示了陰陽變幻的微妙。 ◎<德經>講述的是處世方略。道出了人事的進退之術。 作者更同時融入儒釋道觀點,縱橫交錯引領出背後的大智慧,讓無論是高官大吏、富商大賈,還是販夫走卒、平民百姓,總能在書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 <本書特色> @特色1:釋義深入淺出,適合初學者入門:用淺近的方法引生大眾的信仰,是大乘經典的一大特色。 @特色2:運用現今社會情況帶入經義:以其慣有的現代筆法來執寫此部經典,無論是治學修身、處世待人,還是經商置業、從政為民;無論是高官大吏、富商大賈,還是販夫走卒、平民百姓,總能在書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 @特色3:運用易經及多本經典輔助說明道德經更深入義理:本書不單單只是詮釋道德經表面字義,更輔以多本經書,例如易經等等多本經典加以輔助說明,讓義理更容易貫通理解。 關鍵字:范明公,道德經,老子,人生智慧,人生哲學,解密系列,成功學 &
老子 無的哲學
老子的思想得自宇宙之原則,是超乎人類而與宇宙齊。其價值非儒家等思想所能比擬的。 & ◎上自宇宙,下至人世,一旦脫離宇宙道的原則,便會自行敗壞而失去和平。 ◎本書特就老子「無」的運用,闡明於大眾,閱讀之後,便能夠把握「無」的原則。 ◎老子的方法就是「任自然」,為自己而活,我們應該思考並推論自己該過怎樣的生活,讓自己活得很好。 & 許多聖人提出可供人們遵行,藉以維繫社會安定與和平的法則。但在相同的一個範疇中,一再的有不同的思想出現,便意謂這些思想效果不彰,是不足以為「常道」的。 & 老子跳脫「人」的框架,直接宏觀宇宙,理出一套不變原理原則——道,道既然可以行之於宇宙,人是道的產物,這套原理原則,無疑也是人世運作不變的「常道」了。 & 老子的思想,受到歷代帝王個人意志的掌控,一直未能形成政治體制,普行於天下,殊實可惜。如今,我們的社會正面臨嚴重的人文疲弱,環境汙染,貧富懸殊等失衡現象。這些現象,無非起因於貪欲,而競爭,而獨佔,而不均,老子「無」的哲學正是我們改善的希望。 &
好運的泉源——把人做好:老子道德經講義(道篇)
依循「道」理,打磨「德」性,把人做好,必能在修行的路上有所成就 ◎「道」指規律,宇宙運行的道理;「德」是順著道走,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新宇宙神權,用《道德經》帶領地球一切眾生,往太平盛世的方向走。 ◎本書蒙救世主王慈愛推薦序;新宇宙神權開示。 「落實心性」,就是將那些「正向,有助解脫苦惱」乃至「協助我們看清人生道路」等的觀念,圓融地運用於生活當中,善用它們來提升自己的心靈層次。 大道至簡,不需要把它複雜化,雖然有些時候,可能會因時制宜,而在言詮中加以說明,但其本質/基礎概念是「簡明的」,《道德經》也是如此。 《道德經》不是在叫我們練氣或談玄的書,而是在講「做人的道理」,能符合「宇宙運行的規則」就是「做人的道理」,我們都可以來理解看看,也都可以嘗試著去實踐。 「真心、真愛、真性情、真修實練」是當下永恆新宇宙的精神,包括「感恩到底,什麼都過了」,「真心、真愛、真性情」、「不計較」、「凡事內省」、「好聚好散」以及「我們本來就什麼都沒有」等,雖然看似簡單但很實用,因為大道至簡,但做得到,才是境界。
跨領域的道家哲學
古典道家哲學已然跨領域跨時代而來, 現代道家哲學也將跨文化跨疆界前行! 自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疫情迅速蔓延的趨勢已然普世化,加之變種病毒難以預測,更造成全球性的驚恐與憂懼。 歷來,哲學家對生命劫難與生活災殃的考察與探究,始終不遺餘力,而他們同等重視身體健康與心靈悅樂,也幾乎是雙轡並行的真實意向。回顧中國哲學,面對紛亂,老子與莊子一心盼望人人無災無難,無病無痛,而遠離禍害,回復我們本有的質樸、純真與自本自根的生命力--這正是道家意圖融洽人文與自然的療癒之道、健康之道。 本書以「道家哲學」為基本論域,由此而推擴出與道家哲學相關相應的跨領域論題。 從道家作為東方古文明的思想啟蒙,而後屢屢煥發特異之光采,終成為具有現代性與普世性的觀念蘊藏。其間,自先秦道家、魏晉道家,以迄當代道家,道家哲學之所以能夠跨時代、跨文化、跨領域,至今依然屹立不搖、活力不減,且一直受到跨界、跨域的學術關注,並引發新穎有趣的文化興味,實緣於其自本自根且意蘊無窮的「道思想」。 「道家哲學」深植人文、立基倫理、批判言說、深究生命,以至展拓出形而上的思考路向,同時發揮其對治身心靈的療癒效力,甚至啟動跨越學術藩籬的知性開發與德性培成,在在值得高踞文明浪尖的我們用謙卑而溫和的心情細細端詳,慢慢咀嚼,而這恰恰是作者透過本書前後呼應且一體通貫的意理脈絡,試圖探索「跨領域的道家哲學」真實底蘊的緣由。 &
老子導讀及譯註:你的第一本道德經入門書
老莊大家陳鼓應第一部普及經典讀本 以現代生活角度解讀《道德經》 原典、導讀、白話翻譯、注釋、賞析與點評 5大方向闡述《道德經》的微言真義 & 中國哲學的開山祖師、樸素的自然主義者——老子, 從「人」的角度,關心生活的幸福安寧,企圖消弭社會的紛爭。 作者陳鼓應以淺白、簡明的語言,逐字逐句解析老子,並汲取中西哲學的思想精華, 在紛亂的今天,帶領我們進入自然無為的道家智慧,重新找回生命的清寧。 & 武學大師金庸屢屢引用 幽默大師林語堂著述盛讚 影響中西方無數人的智慧經典 & 《道德經》要告訴我們的事: 凡事都有相互對立面,但同樣也是相輔相成的依存關係。 當思路卡住時,不妨試試逆向思維,有時無為更勝有為。 以靜制動,生活節奏越快,心要越慢,享受內心的清靜。 & 老子原來是女性主義者?! & 「我們反思中西方哲學與中外典籍,發現多半是以男性立場發聲,而老子將「母」、「牝」等概念賦予哲學意涵,有著以母體形容道體生育萬物、涵養萬物之意……在雌雄的辯證關係中突出了雌柔的主宰性。」——陳鼓應 & 老子身處的時代戰亂頻仍,他將對生命的體悟,寫就八十一章、五千餘言,敘述道、德的意義。《道德經》從生命的根源出發,講述人性觀、處世之道;也從對自然界、社會的觀察,領悟到萬物發展的規律,發展出樸素的辯證思想,其在哲學、文化、心理、宗教、政治甚至科學等方面,都有深遠的影響。 & 老莊大家陳鼓應以研究中西哲學六十年的精華,首度以生活觀點詮釋老子。依照八十一章原有的順序,分別予以注釋、白話翻譯,以及用淺顯的語言剖析老子的智慧。 & 進入老子的思想領域,有五大方向—— & (一)可道之道與不可道之「道」:形而下也可命名的「道」為「可道之道」,而老子將「道」提升至形而上的地位,也將「道」作為人類精神生命、思想生命的指標。 (二)有無相生:事物都有相反對立面,但也是相互關聯、相反而相成的。 (三)為無為:正反結合是老子的特色之一,意謂以無為的態度去處理事務。 (四)道法自然:意謂聽任事物自然發展,自由發揮出自己本有的樣貌。 (五)柔弱勝剛強:剛強的東西,由於彰顯外溢,而不能持久,以柔韌堅忍的態度處世,由於含藏內歛,反能夠長久。 & 本書特色 & ★原文以王弼本為主,另據其他古本和新出土簡帛文獻材料及近代校詁學者的考訂修正。 ★作者六十餘年研究心得,參考學界研究大方向,精細考訂,見解獨到。 ★透過本書,能夠了解到哲學、文學並不受時空的限制,兩千年前、兩千年後的人們,所憂慮的、所困擾的,竟是如此雷同。 &
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經》第肆輯
將《道德經》的智慧學以致用,解決心靈問題,改善生命品質。《老子的心事》,寫透老子;《老子的心事》,妙用老子;《老子的心事》經世致用,《老子的心事》古為今用,《老子的心事》為我所用。 德國著名漢學家、翻譯家顧彬先生在 2019 年法蘭克福書展現場,與雪漠老師對談時曾說,《道德經》的傳播經歷了四個階段,而走入平常百姓家,就從雪漠《老子的心事》開始。 雪煮《道德經》(51-58 章),本輯重在以《道德經》智慧,進行家庭建設和企業建設。 &
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經》第三輯
《老子的心事》第三輯雪煮《道德經》(43-50 章),本輯中首次分享 “中華無死智慧” 的奧秘 & 本書特色 & 將《道德經》的智慧學以致用,解決心靈問題,改善生命品質。《老子的心事》,寫透老子;《老子的心事》,妙用老子;《老子的心事》經世致用,《老子的心事》古為今用,《老子的心事》為我所用。 & 德國著名漢學家、翻譯家顧彬先生在 2019 年法蘭克福書展現場,與雪漠老師對談時曾說,《道德經》的傳播經歷了四個階段,而走入平常百姓家,就從雪漠《老子的心事》開始。 &
正是時候讀《莊子》完結篇:漫畫圖文+生活化事例解說三書套組
熱銷逾四十五萬冊《正是時候讀莊子》、《莊子,從心開始》、《穴道導引》 華文暢銷作家 蔡璧名最新作品—— 全面理解《莊子》的傾心/城之作 莊子寫給你的心靈自由與心內修復之書 原典逐句漫畫圖文+生活化事例解說 套書同步上市・心、身、情愛修鍊的終極處方 《正是時候讀莊子 完結篇:莊子的遊心、養身、學愛,真自由》 (定價550元) 如果傷是人生必然,有誰可以扶傷? 轉身遇見《莊子》,引領心靈、身體、情感的日常修鍊, 回到生命之初,身的鬆柔氣沉、心的空明靜好。 始於《正是時候讀莊子》終於《正是時候讀莊子 完結篇》。 臺大中文系副教授、作者蔡璧名二○一五年出版《正是時候讀莊子》,以漫畫重現經典,暢銷十餘萬冊、收穫廣大迴響。她以獨特的家學背景,融合深奧的國學與醫道,將鍾情其間卅餘載的《莊子》,深入淺出,用中國經典的智慧,提出人生修鍊終極之效的解答。 心,不要在不值得的地方停留 讓我們比在意外面的一百件事,更在意自己的心! 只要將「在意」轉向,所有的割裂之傷與錐心之痛,就此若有似無、雲淡風輕。 別忘記,我們一直都是自由的! 面對心傷、身累,我們可以選擇不貧窮自己的心志、不病苦自己的心情、不傷害自己的身體, 內向守護生命中無人能剝奪、干預、阻止的,如鏡如月之心。 在傷亂蔓延,看似止步不前的此刻,莊子的經典提醒我們: 專注內在自我的自主、自在、真自由,才能朝暮成長、勇邁直前。 現在,正是時候讀莊子! 《莊子,從心開始 完結篇(上)大宗師:關於自由的人生解答之書》 (定價680元) 自 由。天空之下的每時每刻,你都能選擇自己的「在意」。 讀《莊子》,觀照心、關注身、練習情,從日常練習成習慣, 一呼一吸、一念一步、一情一愛,因為自主,所以自由。 來自兩千多年前的莊子提醒:在人生前行的路上,你是否願意留幾分在意, 回望你的心、照看你的身,且能好好吃飯、好好睡覺,照顧好生活的根本? 從眾人到大宗師,無需追高,只要轉向內心,便能收穫〈大宗師〉裡關於自由的人生解答。 打開解答之書,選擇心靈自由的設定 〈真人至知〉——保養心身,安好活完此生,才是知識之海饒富滋味、可堪追尋的究極。 〈真卓恆物〉——明白滾滾紅塵中沒有你要定的人事物,只有你要定的心靈與心情。 〈道可得學〉——求「道」於「體道」者,無執於過去、未來,只用心於當下、安心地活在現在。 〈死生一體〉——珍惜活著,也珍愛死亡,視死亡為理所當然的歸宿,就像旅行的最後一天。 〈息黥補劓〉——掙脫成見,走出框架,把外逐的眼、耳,轉而向內,肯定更加逍遙自由。 〈大通坐忘〉——不再執意追求外面的高遠枝頭,內返自身,練習「減法的進步」。 〈霖雨十日〉——感謝生命中的逆境,才能喚起我們對更重要、更核心之事的注意。 始於《莊子,從心開始》終於《莊子,從心開始 完結篇》 臺大中文系副教授、作者蔡璧名將二○一四至今、超過百萬人次點擊觀看的「莊子」臺大線上課程,歷經十修,梳理成冊的課堂講錄。她以獨特的家學背景,融合深奧的國學與醫道,將鍾情其間卅餘載的《莊子》,深入淺出,以生活化事例、淺白的語言、每個人都能同情共感的經驗,獻給心累、身倦、情傷者收穫自由的解答。 逍遙,從心開始。自由,從心靈自主開始! 《莊子,從心開始 完結篇(下)應帝王:順物自然的心內修復之書》 (定價400元) 不讓傷亂走向衰亡, 轉身回到胎息之初,你我曾經的地方。 順物自然,心靈自主,夜夜好眠 沒人想要失控的人生,只是生而為人想要掌控的並不一樣。 莊子要掌控的,是真實內在的生命實相,安步於「心」、「氣」不斷升進的軌道之中。 在日常健心房裡,撫慰因為流浪而滿身是傷的靈魂。 打開修復之書,練習對外「順物自然」、向內「自事其心」 〈明王之治〉——不論冀望天下太平或生命太平,都是從「心」治理、從「心」開始,「優先治理心身」是不會 變的「根」。 〈神巫四見壺子〉——不將已經過去的影像收藏心中,因此能戰勝一切外物的攪擾,使心身不受傷害;雕琢復朴,當你把生命裡多餘的石塊鑿掉,才發現生命理想的原初型態就在其中! 〈渾沌鑿竅〉——當你鬆開對外在世界的貪戀、記掛,便不再害怕失去什麼。那曾因在意、有待於外而纏繞心身的五花大綁,才能真正解開。 始於《莊子,從心開始》終於《莊子,從心開始 完結篇》 臺大中文系副教授、作者蔡璧名將二○一四至今、超過百萬人次點擊觀看的「莊子」臺大線上課程,歷經十修,梳理成冊的課堂講錄。她以獨特的家學背景,融合深奧的國學與醫道,將鍾情其間卅餘載的《莊子》,深入淺出,以生活化事例、淺白的語言、每個人都能同情共感的經驗,這是獻給心累、身倦、情傷者的終極修復之書。讓向外奔逐已久的感官,莫忘返本,回家。 生命最重要的追求,不在生命之外。 莊子,從心開始!
定本老子校正
太史公曰:「老子者,楚人也,名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莫知其所終。」後人妄加「生籍」、「李耳」、「世系」、「尹喜」以亂之,唐鈔乃衍入《史記‧老子列傳》。《古史辨》以來學者或引而論辯之,是不知所見非太史公原文也。老子主「尚德說」,上篇首章曰:「尚德不得,是以有德,……尚德無為而無不為也。」此周初建邦以來唯「敬德保民」是務,而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若孔子亦曰:「為政以德。」此春秋時之通說也,故後來各章省「尚德」二字,如第五十七章引聖人之言曰:「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樸。」是謂:我尚德無事、尚德無為、尚德好靜、尚德寡欲而民自福、自化、自定、自樸也。此四句等列,而後學或以「無為」說之,是以偏概全而不明老子尚德說也。定是非,決嫌疑,所以校正《老子》,但求不誣古人、不誤今人,嘉惠後學者也。
其維哲人 告之話語:雜談老子思想及其大器應用之未來學
若有人宣稱2500年來無人確切了解的老子道德觀,已被成功破譯完整解讀,猜你會不以為然吧! 本書將以全然有別於以往前人的「解老」視野介紹並開示老子心目中的天人道哲世界。 & 今天世界的諸般亂相,大至國際的混亂衝突、中至社會的不安失序、小至個人的身心違和等,皆可藉由老子哲思的睿智與指引而有所開釋、有所作為、有所解脫,包括時下人文學科領域所謂的「哲學無用論」困窘,尤需要老子思想以為哲思突破和哲學超越。 & §§關於本書,你非讀不可的理由§§ & ★概念、觀念篇 魚生活於水中能無覺於水乎? 人生活於觀念中能盲視於觀念乎? 汙染不潔之水能災害群魚。 不道失德的觀念能苦難眾生 & ★實用篇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 ★未來學篇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 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經濟篇 有人問「禪」? 禪師曰:「可悟,難說」。 有人問「經濟」? 經濟學家曰:「易說,難悟」。 & 本書特色 & 1.每個篇章開端都有導讀,將本篇主旨點出。 2.老子的言論,不再讓人摸不著邊際。透過本書作者詮釋,讀者可瞭解老子智慧的意涵。 3.老子思想,不是僅是一門哲學,更是一門應用之學。通透瞭解老子的言論,有助於全人類面對未來世界的難題。
帛書老子 注疏
◎現行《道德經》是三國王弼篡改注釋版,現在你有一個機會讀到正典的《老子》! ◎《帛書老子》讓你和宇宙接上線,接收到遙遠宇宙所傳來的訊息,真正悟「道」。 ◎這是來自大自然和人類心靈深處的聲音,靜下來,傾聽它,它就是你本來的面目。遠離多欲,放下我執,你會發現,閱讀《老子》就像閱讀自己一樣的甜美。 & ●尋找老子的真實智慧 我們現在所讀的《老子》被大量的篡改與編修,離老子的本義已經很遠了! 出自馬王堆的《帛書老子五千言》與現今的通行本差異非常之大, 但卻貼近老子無上的思想與道義,本書就帶你一起進入《帛書老子》的世界! & ●解析參悟.修真明德 《帛書老子五千言》內容不僅富含老子的哲學思想, 更是一部指引修真明德者如何實踐道德的「道書」。 但該書因年代久遠,許多文字已經模糊不可考,也有很多缺漏處, 再加上書中使用了大量的修真字和古字,因此閱讀困難。 鄭元振博士,經由長期的文字考證、補漏,以及潛心修行的實煉體悟, 將《帛書老子》做有系統地逐段、逐字解析,並參悟帛書老子的「道」義, 對真正從事修行的修真明德者,本書可以起到很大的參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