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與作業管理(第三版)
本書延續前版的架構和特色:除說明生產作業管理相關專業之範疇,並透過「管理實務案例」與「工管小常識」之輔助教材內容,讓讀者學習到作業管理基本概念,亦可相互驗證理論與實務,期望讀者可以更容易的理解和正確的應用生產作業管理觀念。 作者融合多年教學經驗,,並曾輔導台灣兩岸近百家知名企業與機構,建構完整「生產與作業管理」架構。生產與作業管理已不是單純的生產技術或製造方法,而是生產系統扮演決策與回饋的關鍵角色,亦是目前生管人員必須要具備的技能。 & &本書優點特色 1.章前「管理實務案例」導讀,取材台灣本土製造業與服務業,分析該章重點並引發讀者興趣。 2.「關鍵字」單元,利於讀者熟記重要專有名詞與立即複習該章重要觀念。 3.「工管小常識」專欄,以案例或知識專欄的方式呈現重要觀點,提供讀者不同學習視野。 4.章後習題豐富,可作為考取「工業工程師」、「生產與作業管理技術師」證照,及「工業工程高考」之輔助教材。 &
實用會計學概要(第二版)
企業組織之帳務往來錯綜複雜,本書以服務業及買賣業為例,針對組織型態、應遵行之法令規章、會計處理程序及財務報表的編製與解讀做詳盡的介紹。 & 本書將會計基本概念融入實務情境中,以期初學會計的讀者能夠從案例中反覆練習課文中的觀念,提升學習成效。 & 本書特色 & 1.兩岸會計聯結—以現今兩岸經濟情勢之發展,不論是兩岸學術交流、或是本地學子將來就業之考量,本書聯結並比較兩岸之相關規定之作法,應可提供使用者更新且更寬廣的未來視野,是截至目前為止少見與大陸作聯結的會計教科書,這也是本書最大的特色。 & 2.會計專業倫理與職業道德—引導學生建立正確職業道德之基本觀念並明瞭其重要性及其應負之社會責任,並引入違反相關職業道德規範所應負的法律責任,以為警惕。 & 3.實務與實用—作者在事務所的專業實務經驗及大學的教學資歷總計30餘年,以此經歷編寫本書,在章節架構或內容範例及解說方式都有獨特的呈現;特別是羅列各種會計人員應具備的基本商業法規知識,使會計理論能與實務互相配合。特別是實例及習題的設計更是以實用性為最大的考量,以利學子將來進入職場時能輕鬆適應。
經濟學(第九版)【附歷屆試題光碟】
本書是為了初學者及專科或技術學院、科技大學的學生編寫的一本生活化、實用性、簡單易懂的經濟學教科書。 作者對學理的闡述力求淺顯易懂,並輔以生動的圖表說明以及豐富的實例探討,結合經濟現況實例與精闢見解,帶領讀者進入經濟學殿堂的核心,並準確從中學習。書中也並盡可能採用初學者或學生所能接觸生活上的例子與台灣發展經驗,提高讀者的學習興趣。 本書自1996年出版第一版以來,即受到大專院校們廣泛的歡迎與選用,咸認為本書是十分適合專技校院的經濟學課程教材。本書避免了艱澀的學術論說以及抽象的概念性討論,而以具體的實例,使經濟理論讀起來能生活化與務實化,讓讀者更容易領略經濟學的核心意涵。 第九版依最近與最完整的經濟學相關資料與數據加以修訂,並依最新的經濟實務更新部份實例探討。此外也大幅更新各章章末之「歷屆試題」,篩選出與該章內容相關的90~104年最新考古題。 隨書附贈「歷屆試題光碟」,收集了90~104年技術校院入學測驗試題,及90~104年各類研究所入學測驗經濟學試題,目的在提供學生自我練習的機會,驗證學習效果,以便在相關考試中獲取最佳成績,能讓有志於經濟相關領域的學子及人士能充分了解及運用經濟學的學理及知識。
國際金融法論-政策及法制
本書為作者從事國際金融法實務及於法學研究所教授該課程,所累積有關國際金融政策與法制之心得與經驗。本書析述國際金融市場發展、國際金融法架構、重大議題及契約實務,值為學界、金融界及欲瞭解該領域之有心之士參考。
管理學-概念、思考、實務(第二版)
本書以「規劃-執行-控制」三階段論為主軸,循序漸進引導讀者認識管理學的概念、啟發讀者對管理學的思考,並以實務案例加以印證。 全書分為四大部份:第一部份帶領讀者認識管理的基礎,包括組織與管理、管理思想的發展與演進,以及管理學中應注意到的環境、道德與社會責任;第二部份探討三階段論中的「規劃」階段,包括策略規劃、制定決策、組織設計及用人之道;第三部份以「成就組織的藝術」為題,討論三階段論中的「執行」階段,包括激勵、領導及溝通與衝突;第四部份以「學習與變革」為題,講述三階段論中的「控制」階段,包括管理控制、產品發展、技術創新與組織變革等。 作者編撰本書時,力求文句精練,避免冗長蕪蔓的敘述,並兼顧趣味與實用性,在書中穿插影視劇集的相關情節,討論劇情中蘊涵的相關管理思維。此外,每章開頭安排「笑傲管理」專欄,提示讀者該章主題,激發出觸類旁通的學習效果。 第二版配合最新開課及教學的趨勢,對第一版的內容加以大幅精簡,並依最新的管理學趨勢與案例加以修訂更新。
財務報表分析(第三版)(0806502)
財務報表分析是一門專門的技術。當財務報表對金融的影響力倍增時,分析人員除了對會計原則及財務報表內容有深入的了解外,如何從財務報表中擷取有用的資訊、如何分析各項數據、如何運用各項分析方法、工具來預測金融市場的變化,更是分析人員所需具備的專業能力。本書改版,延續第二版的章節架構,仍以本土個案為實例,引領讀者有效導入財務報表分析基本概念與方法,祈能幫助讀者學以致用。
保險行銷:兩岸實務與個案
作者將歷年保險行銷教學中所準備教材、講義與個案,做一有系統的整理撰寫 & 。內容特色主要有三點,其一是保險行銷的本質仍以行銷原理為基礎,故本書編排上先講述章節中必須理解的行銷理論,再以此為基礎延伸至保險行銷領域。 & 其二是保險行銷是一門實務性質學科,著重於應用層面,故本書在相關章節後面加入保險行銷實務個案,並附簡短的個案分析以供讀者參考。 & 其三是兩岸保險市場交流密切,保險專業就業市場不再侷限於臺灣,對於中國大陸保險市場的的理解已不可輕忽。所以本書在個案教材的選取上兩岸並重,中國大陸的個案亦盡量沿用中國大陸保險市場用語。
供應鏈管理(第二版)
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 SCM)是新型管理的理念,是從供應商、供應商的供應商、到企業自身、到配銷商、到客戶,以及最終客戶之間的關係,是合作、協同、資訊共用、全程優化、利益均霑、風險分擔的盈利夥伴關係。 在全球化競爭態勢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全球企業紛紛改變傳統的經營模式,努力擺脫單純加工或製造型態。故如何對整個供應鏈系統進行計畫、協調、操作、控制和優化,已是企業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 在學術界已有大量的研究論著,探討供應鏈管理SCM的概念框架及其理論與原理。 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供應鏈管理的概念及其應用,除了介紹SCM的基本學理之外,更因應技職院校的學習需求,著重於實務層面的應用。全書共計18章,前3章概術供應鏈管理的概念、意義與框架結構等基本學理,以及企業資源規劃(ERP)和供應鏈的理論基礎與模型;第4章起依序介紹供應鏈的夥伴關係管理、協同商務、協調管理、採購與委外管理、存貨管理、電子化管理、需求與供給、顧客關係管理、物流管理、設計鏈管理、配送管理、資訊科技、訂價與收益管理、產能管理;第18章則專章介紹全球化供應鏈管理。 作者在大專院校、補習班任教多年,對於教學及輔導學生應考很有心得,在業界的實務經驗也非常豐富。全書完整而系統化地提供物流領域的必備知識,不僅適合做為大專院校物流相關課程的教材,也為預備從事物流相關工作的人提供絕佳的指引,更是物流領域從業人員自學進修的寶典。並 第二版除了依最新相關資料修訂、更新內容之外,並加入符合時勢動態的個案。並在書末附錄中加入作者歷年教學經驗與猜題整理而成的高考航運考試「自由貿易港區之發展」及「兩岸物流」的出題導向與重點,讓準備參加相關領域國家考試的讀者事半功倍。
領導理論與實務:品德教育與倫理教育(第二版)
領導統御的本質是帶領一群人向更好的方向前進,讓這個世界更美好,而不是以心機和權謀得到、鞏固身為領導者的地位、權力、利益,或帶領跟隨者向這個世界掠奪更多資源來分贓。因此,領導學離不開品格教育與倫理教育。一個企業的領導人,就算將企業經營得很賺錢,就算很受到企業員工的愛戴,但如果他是帶著幹部、員工行不義之事,終究會有毀於一旦的一天。近幾年連續爆發的食安問題,特別顯示出倫理與品德對於企業經營的重要。 坊間許多書籍從孫子兵法、三國演義、日本幕府等歷史來闡述領導統御,但其中很多偏重於心機、權謀,這本「領導理論與實務」則是以品格與倫理為出發點,引導讀者認識領導學的各種理論,以及將品格與倫理觀念融入領導統御的實務應用。 本書共14章,分為理念、學理、工具、品格與實務五篇,循序漸進地將品格與倫理教育帶進領導理論與實務的探討中。讀者能從本書學到領導學的知識與工具,更能在學習這些知識與工具時,融入品格與倫理的觀念。 第一篇為理念篇,探討領導與管理的關聯,並融入倫理與品格的理念;第二篇為學理篇,經過第一篇建立理念之後,引導讀者認識一般領導理論、新近領導理論及新興的領導理論;第三篇為工具篇,談論人際溝通與關係、人際影響與領導協商、激勵理論與實務;第四篇為品格篇,探討倫理領導與經營倫理、品德教育紮根與推行、生命教育與修煉;第五篇為實務篇,介紹志工領導與服務學習、非營利組織領導、社會責任與公民責任等。 作者在序言中建議讀者在使用本書進行教學與閱讀時,由第一章循序往下展開,如此將可對領導理論與實務有更為系統性瞭解。每一章節在內文頁空白處,編排有重要名詞與重點摘錄的提示方框,以增加教學引導與閱讀學習的效果。各章節末尾,更是列有本章重點摘錄,以系統整理出本章的學習重點。 此外,也列有該章節的問題與討論,以期加深教師教學提問的課堂討論,以及學生讀者自行閱讀的思維整合,另附有教學解答可供授課教師參考。 本書架構嚴謹,文字精煉,學理闡釋深入淺出,除了做為「領導理論與實務」、「領導學」課程教材外,也可適用於「品德教育」與「品格教育」等課程使用。對於想學習領導與管理相關知識的大眾讀者、職場人士而言,本書更是值得推薦。 第二版因應領導學在學理上的新知,配合最新的時事與資訊,對內容加以修訂,除了補強並更新資料數據外,也新增了較新的案例,並適度添補各章章末格言。
經濟學(第二版)
經濟學包含個體經濟學和總體經濟學,是商管類科系必修的重要課程。許多經濟學教科書或為外國教材引進翻譯,或為名校教授編著,內容充實,理論闡述嚴謹透徹,但對技職院校經濟學課程而言,都難以在有限時數教完,也超過學生所能負荷。 本書為作者以多年任教經濟學課程之經驗與心得編寫而成,內容切合技職院校學生需求,著重於個體經濟學,用精闢簡明的闡述,輔以圖形分析,幫助讀者建立整體觀念,奠定紮實基礎。書中特別加強經濟學專有名詞的解釋與運用,好讀易懂,又容易記憶重點。 每個章節結束後附有歷屆試題練習題,其內蒐羅技術校院試題、二技、轉學考、研究所考試題目等供使用者參考與練習,除了可以加深基本觀念之外,也可點出學習上的盲點,讓使用者能充分練習與了解命題的趨勢。 本書於2011年初版發行後,承蒙許多學校教師的肯定與採用,第二版因應近年來全球經濟局勢的變動,以及隨之出現的各種情況與問題加以修訂內容、更新資料,並依相關考試的最新考題將各章的評量習題加以補充與更新。
金融市場(第二版)
金融市場是傳統商業活動的重要一環,隨著全球化的來臨,企業籌資活動亦日趨多樣化及複雜化,因此,「金融市場」這門課在許多大學院校財務、金融相關科系均為重要的課程。 本書架構根據當代金融市場體系分成四篇:第一篇金融市場概要,先以第一章金融市場導論引導讀者對金融市場建立整體認市,再分兩章介紹利率、匯率這兩項主要的金融市場價格;第二篇分成四章,介紹貨幣、債券、股票、共同基金等傳統金融市場商品;第三篇包含期貨市場、選擇權市場、金融資產證券化等三章,引導讀者認識這些衍生性金融商品;第四篇分為三章,介紹金融機構,並闡述金融風險管理與金融監理等議題。 本書具有下列五大特色: 一、內容架構系統化:以系統化的方式介紹當代金融市場體系,引導讀者建立完整概念。 二、章節摘要:在每章之前,繪出每章架構,對教學與學習有提綱挈領之效。 三、個案分析:每章以一篇金融個案分析作為導讀,將主題與實務個案結合,教學更活潑。 四、市場行情看板:在相關金融市場各章之前,提供市場行情看板,有助於瞭解市場資訊。 五、習題:章末編有習題,讓讀者課後自我練習。 本書初版發行迄今,經歷了2007年7月起,美國爆發的次級房貸危機(Subprime Mortgage Crisis),此亦引發世人對「證券化商品」、「銀行跨業經營」及「全球金融風險管理」等議題的討論。為有效防範金融機構「大而不倒」之系統性風險並保護消費者利益,故2010年7月美國簽署「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2010年9月,國際清算銀行發布「巴塞爾資本協定三版」,以促進金融市場穩健發展。2010年4月,標準普爾將希臘主權債務評等降至垃圾等級,引發歐債危機;2012年美國啟動第三次量化寬鬆「QE3」政策,以刺激經濟。 第二版依上述最新的發展與趨勢修訂內容,並更新最新年度統計資料及圖表,以符合時勢變化,除了為讀者最完整、系統化的金融市場概念之外,也提供最新的金融市場知識。
貨幣銀行學(第四版)
貨幣銀行學在商學經營科系中,佔有重要地位。隨著全球金融與經濟的快速結合,在過去,傳統的貨幣銀行學重視貨幣市場與外匯市場,現代的貨幣銀行學則強調需結合資本市場、國際金融市場進而與財貨市場的總體經濟活動有密切關係。 本書根據現代金融市場體系總體經濟活動的趨勢,將整體架構分為七篇,共計20章:第一篇貨幣概論,以3章的篇幅介紹貨幣的定義與演進、貨幣本位制度、貨幣供給;第二篇信用、金融體系與金融市場也包含3章,分別說明金融中介及金融體系、信用及信用工具、金融市場簡介;第三篇金融市場的價格則包含匯率、利率等2章;第四篇商業銀行共3章,分別介紹商業銀行之經營管理、銀行的演進及管制與未來、存款貨幣的創造;第五篇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分成3章介紹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目標、貨幣政策工具;第六篇貨幣理論亦分成3章,分別探討貨幣需求理論、貨幣供需對所得及利率的影響(IS-LM模型)、貨幣政策對物價與所得的影響(AD-AS模型);第七篇國際貨幣制度則以3章引導讀者認識國際貨幣制度的演進、歐洲貨幣制度、國際收支平衡表。 本書第一版出版於2001年,當年年底即發生史上最大金融詐騙案:安隆事件(Enron scandal)。為了挽救投資人的心,美國總統布希於2002年7月簽署一項嚴厲掃蕩企業詐騙的「沙賓法案」(Sarbanes-Oxley Act),公司治理成為重要議題。而在2004年7月我國成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則開啟中華民國金融監理一元化的時代。 另外,在1999年美國通過「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及2001年我國通過「金融控股公司法」後,顯示金融機構進入全球化經營的激烈競爭環境。2006年,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BIS)實施的「新巴塞爾資本協定」(Basel II),則顯示出公司治理及資本管制的重要性。尤其自2007年7月以來,美國爆發的次級房貸危機(subprime mortgage crisis),此亦引發世人對「證券化商品」、「銀行跨業經營」及「全球金融風險管理」等議題的討論。 本書第三版於2008年出版後,美國於2010年7月為了有效防範金融機構「大而不倒」之系統性風險並保護消費者利益,簽署「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2010年9月,國際清算銀行發布「巴塞爾資本協定三版」,以促進金融市場穩健發展。2010年4月,標準普爾將希臘主權債務評等降至垃圾等級,引發歐債危機;2012年美國啟動第三次量化寬鬆「QE3」政策,以刺激經濟。 第四版依上述最新的發展與趨勢修訂內容,並更新最新年度統計資料及圖表,以符合時勢變化,除了為讀者最完整、系統化貨幣銀行學概念之外,也提供最新的貨幣銀行學知識。
金融計算:Excel VBA基礎實作(10440)
麻煩的金融計算,用Excel即可輕鬆搞定! & 四大主題: ◎ 模型簡介及公式說明 ◎ Excel表單建置 ◎ 模型的運用範例 ◎ VBA程式設計 & Step by Step說明Excel表單建置與VBA設計程序,37個實務範例,幫助您輕鬆掌握、深入理解金融計算在商品評價及風險管理上的運作。 & 金融計算是一門結合財務工程與程式語言的學科,它不涉及複雜的公式推導,而是將財務工程最終導出的模型程式化,並運用在金融實務操作上。 & 本書選用Microsoft Excel這個最為人熟悉且運用普遍的計算工具,透過本書,讀者能學習到實務上常用的財務工程模型,並了解如何運用VBA將這些模型程式化,再透過Excel表單簡易操作並運用。書中的表單介面為作者累積多年教學與實務經驗所設計,透過表單的呈現,期望讀者能對財工模型有更深刻的理解,是一本最實用的金融計算入門書籍。&
企業倫理:邁向BE 企業倫理認證:最新版:附贈OTAS題測系統
台灣創新科技管理發展協會(ITM)偕同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與國內知名學者,一起推動企業倫理認證(簡稱BE):協助企業能有一套客觀的評量機制,並引領學子在就業前,具備應有的倫理價值與行為準則,期進入職場後能應用所學,以符合企業永續經營的目標。透過本書可做系統性思考企業倫理,並透過企業倫理認證的取得,進而善用核心價值來做倫理決策,探討不同決策對個人、組織與社會不同層面的影響。
經濟學32講(第三版)(0807802)
「如何學好經濟學?」經濟學是一門注重理解的社會科學。欲學好經濟學,首重基本觀念之掌握。經濟學者藉由基本概念,建立經濟變數間之理論關係,再經由實證資料之蒐集與分析,驗證前述之理論關係。本書理論解說清楚,資料豐富,能幫助讀者奠定良好的基礎。
管理學(第五版)
管理學一向為大專院校管理科系之最重要及最基礎的學科。目前有關之著作甚多,且無論在廣度及深度上都頗為可觀。管理學涵括層面廣泛,但「管理學」做為日後研讀各管理課程之基礎,若一本書中即對各項管理之內容詳加闡述,實難於預定課程時數完成教學,學生的學習成效也不佳,大部頭的「管理學」對教師與學生都造成負擔。 此外,目前坊間中外書籍取材不外乎規劃、組織、用人、領導與控制等層面。對於許多新型技術對管理的衝擊,如機動辦公室、超聯結組織等較少論及,會使學生感到課堂所學與一般商管現況落差太大。 因此,作者累積任教大專院校多年之經驗,並參酌有關著作及上課講義,融合新科技之應用,精簡而編成本書。 本書自初版發行後,由於內容精簡而實用,廣受各技職校院教師歡迎採用為學生指定教科書。本次改版,依最新管理趨勢加以修訂,除精簡部分過時資訊並針對各章節內容進行修正外,更新增了【企業的社會責任】及【管理與企業競爭優勢】兩章,期許讀者除了能增進管理學的知識外,更能從書本中了解企業的社會責任及企業競爭的優勢。使內容更佳周延完備。
績效管理(第二版)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說:「在二十世紀結束時,所有的管理理論都將重新洗牌,所有舊的理論都將不再被重視,唯一僅存的是『績效管理』。」績效管理有多重的目的,除了對員工的「加官」(升遷)、「晉祿」(加薪)等的人事管理作為依據外,更重要的是有「培育塑造」員工的功能,也就是實踐《禮記‧學記篇》「玉不琢,不成器」的工具。本書共分為十四章,先從宏觀面的績效管理導論起個頭,再陸續鋪陳出績效管理制度規劃、績效考核方法、目標管理制度、關鍵績效指標、多元績效回饋制、平衡計分卡的應用、各職位績效衡量指標、績效考核制度設計、績效考核行政作業、績效面談技巧、績效追蹤與改善計畫、績效管理發展,並以國內外著名企業實施績效管理的實務案例做為總結,且在各章節中,附有完整的作業流程圖表、規章制度、範例和小知識等資料,是一本理論架構完整、實用價值高、操作力度強、可現學現用的參考書籍,讀者受用也必多。
會計學Ⅳ課堂講義(2014年最新版)(0492101)
本書適用民國10 1.102年入學者二下「會計學IV」使用,圖書內容不僅參酌課綱及學測中心公告之考試範圍編撰,同時根據中華民國101年3月29日教育部涵訂「職業學校會計學課程綱要因應國際會計準則(IFRSs)差異對照表」完成修訂。本書釋例豐富且解說詳盡,主要之會計處理多以表格呈現,使讀者容易掌握重點,可作為會計學Ⅳ授課之補充講義,也適合讀者課後加強,作為提升實力之輔助教材。&
經濟學原理(第三版)(0814502)
本書內容力求理論驗證商業行為,以淺顯易懂的筆調並結合漫畫呈現基礎觀念,讀者可以更容易理解理論內涵。 文中較難理解的觀念,設計「小關鍵大重點」專欄,營造輕鬆的學習氣氛,與生活相關的議題相當豐富,有效奠定讀者的經濟直觀,此外精心設計的範例,協助讀者熟悉各章重點,進一步養成活用基礎經濟學知識的能力。
金融法(08157)
本書《金融法》乃摘錄金融法規中最常見之基本法規撰寫而成,內容涵蓋:證券交易法、期貨交易法、信託法、信託業法、銀行法及票券金融管理法等六大法規。各法規分別檢選精華及常用部分為內容撰寫而成。 為求讀者充分瞭解金融法規全貌,除以上述各法規為主要探討對象外,亦將法規所涉及之行政命令涵蓋在內。 本書寫作融入作者多年教學經驗,法規說明淺顯易懂,並提供詳盡實例供讀者深入探討,除提供金融學系、財務金融學系及法律系初學者研讀外,亦符合相關金融法規證照考取之需要。
成本與管理會計導論-3版
成本與管理會計是在科技與工商發達的今日所必須具備的會計知識,在競爭激烈的商場上,管理當局除了必須做好其本身的內部控制,更要有制定決策的能力,使企業價值達到最大。 由於成本會計不受到一般公認會計原則限制,因此是一門活用的學科,不易掌握其中重點,本書是採有系統的方法加以介紹成本與會計學的每一章節,使讀者能融會貫通,並了解此一學問的精神所在。 本書特色 以易懂方式,介紹成本與管理會計基本概念。 每章後均附習題與解答,加深印象,幫助考試。 詳盡解說成本與管理會計精華,提供完整概念。
賦稅法規-11版
本版新增修法規係收錄至102年8月26日總統正式公布及相關行政機關發布之最新法規。 修正法規:稅法施行細則(102.08.26)、稅務違章案件裁罰金額或倍數參考表(102.07.11)、所得稅法(102.07.10)、統一發票給獎辦法(102.06.28)、海關緝私條例(102.06.19)、國際金融業務條例(102.06.19)、高雄市房屋稅徵收自治條例(102.06.10)、稽徵機關辦理營業人自行印製收銀機統一發票注意事項(102.06.06)、關稅法(102.05.29)、營業稅電子資料申報繳稅作業要點(102.03.15)等。 本書特色 本書輯錄現行重要法規凡121種,共分基本法規、國稅、直轄市及縣(市)稅、重要釋字等4大類,是準備國家考試暨研習賦稅法規之最佳工具書。
經濟學(第三版)【附考題光碟】
本書適合初學者、專科或技術學院及科技大學學校授課或自習研讀之用,在各章節的安排上著重經濟學的全盤架構的掌握,每一個主題理論與實際結合,並掌握理論中心、模型結構,輔以圖形闡釋與範例說明,同時思考金融現象之關聯,是一本簡單易懂的經濟學教科書。 為了使本書更符合學生的需求,本書除了將新的時事案例加入例題之外,在課後習題的部分蒐集了各類考試的題目:個經的部分切實掌握計算題以及基本的觀念;總經的部分則以熟悉作圖和分析,以及許多模型的基本假設和其結論為目標。 除了課後的練習題外,在各書末並附有歷屆試題光碟,其內蒐羅技術校院試題、二技、轉學考、研究所考試題目等供使用者參考與練習,讓使用者能充分練習與了解命題的趨勢。 第三版針對歷屆試題加以修訂,加進最新的考題,讓讀者可掌握最新的命題方向。
會計學(第二版)
本書之編寫內容皆以會計實務作為前提指標,書中之會計科目至帳簿與報表,全以餐旅服務業及買賣業實務上所採用之格式為主,期予學生讀者於未來就業時,具有實務記帳應用之能力。 在章節的編序上可使學生對整個期末會計交易事項,自調整、結帳、編表以及加值型營業稅之介紹,有整體連貫的觀念,各章開頭以「本章大綱」與「學習目標」,提示讀者學習的重點和概念;內文中則穿插「小試身手」,並在章末提供「課後習題」,讓讀者參與實作,並於釐清觀念外,更能做為課作業或自行練習與評量之用。 另配合現行商業會計法令,使學生亦有實務上的認識,書末附上現行商業會計法和相關營業稅法,使讀者易於將法規融入各章學習之用,奠定日後更高階的會計學學習基礎以及理論與實務的配合。 本次改版係依據目前最新的會計相關法規及資訊進行更新,使讀者於實務上的觀念,有整體連貫的認識。相信藉由本書的學習,將可奠定讀者日後更高階的會計學學習基礎,並培養守法之觀念,在未來就業時具備實務記帳與應用的基本能力。
風險決策力:天下哪有白避的風險
作者是國內風險管理的權威,受聘包含保險、金融等諸多領域的諮詢顧問,目前為台灣信用評等協會秘書長,本書為其結合教學實務與社會觀察的心得,每篇文章更從專業角度加入思考延伸,適合一般大眾或專業學習使用,是生活風險與企業風險,以及財務管理的最好用書,更適合大學或研究所使用。作者認為,提升風險決策力,不只是為了降低可能的損失,積極面如果能善用可能的風險,做「危機入市」的縝密思考,更可以帶來許多轉機。作者打破傳統的學理論述和冰冷的數字分析,將你我可能面臨的生活或財務方面的風險,以最有趣的敘述形式,娓娓道來,從避免風險到運用風險,進而成為最大的贏家。本書適合大眾閱讀,是一本人人都讀得懂的好書,內容深入淺出,是非常用心的好書。
會計學Ⅲ課堂講義(2014年最新版)(0490001)
本書適用101年度起入學者升二年級使用,圖書內容不僅參酌課綱及學測中心公告之考試範圍編撰,同時根據中華民國101年3月29日教育部涵訂「職業學校會計學課程綱要因應國際會計準則(IFRSs)差異對照表」完成修訂。豐富及實用性強之設計,可作為「會計學III」課堂講義,也適合讀者課後加強,作為提升實力之輔助教材。
創業學:從執行力到幸福力
東出浩教、大久保秀夫,是早稻田大學商學院的兩位知名教授,主要開授創業學課程,培養許多新一代的日本創業家。作者認為,不景氣年代是創業的好時機,因此作者除了課堂上講授創業學的相關知識,並以實際行動栽培日本的新一代創業家。作者將其訪談日本的成功創業家的內容整理成書,闡述創業過程所需要具備的人格特質與堅毅性格,並精闢解說成功創業的各種細微精神,此外,作者更將每個創業家之所以成功的因素,從各種角度深入分析,能夠讓有志於創業或者想理解創業知識者有最好的參考用書。本書內容在日本引起轟動,被做為課堂上討論的參考用書,適合商業經營、創業經營等學生或一般大眾閱讀。
經濟學(第三版)(0801902)
1. 作者遣詞用字以「易學易懂」為出發點,使讀者能夠輕鬆理解經濟學的重要觀念。 2. 透過真實生活上的財經時事來詮釋概念,使讀者能夠很自然的學以致用。 3. 精心編製的豐富圖表,有助於提昇學習興趣與成效。 4. 各章後設計「問題與討論」,供讀者課後練習。& & 作者以日常生活中之問題為導向,藉此引導讀者了解各項經濟指標的由來與背後義涵。淺顯易懂的筆調將受歡迎的題材〈如台灣電影業投資海角七號、塞德克巴萊〉等融入理論中,營造出輕鬆理解重要觀念的氛圍。 本書內容涵蓋了「總體經濟學」與「個體經濟學」2大部分,其中總經在前,個經在後。文中精心編製豐富圖表與國內最新的經濟資訊,為本書的另一大特色,讀者可以藉由本書的學習,輕易讀懂各項經濟指標與財經新聞。 最後可透過各章後精心設計的「問題與討論」,來驗證所學。&
科技管理實務與應用(第二版)
本書作者潘東豫教授是美國著名紐約州壬色列理工學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RPI)科技管理博士,早期以研究國防組織再造、國防科技規劃與專案審核等問題為主,提倡利用「企業經營原則」解釋「國防經營管理」問題,近期則以台灣中小企業與微型企業為研究領域。曾任多家企業專案經理、總經理等職,現為中華民國國際工商經營研究社新竹顧問,管理教學與實務經驗均十分豐富。 作者以其豐富的實務及教學經驗,透過文獻的研究與探索,匯集各領域的管理知識編撰此書。全書理論與實務並重,深入淺出、條理分明,讓讀者輕鬆的掌握科技管理之奧義。 本書是為了初次接觸科技管理的讀者而編寫,除了有系統地認識科技管理的發展脈絡外,更著重於讓讀者面對未來產業科技化的發展趨勢,能具備必要的職場技能與管理技術,有效掌握科技管理的實務面管理情境。
會計學:原理與應用(第五版)【附習題詳解光碟】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金管會)於民國100年12月22日修訂「證券發行人財務報告編製準則」,並決定我國自民國102年起分階段採用國際會計準則。此一政策上之修訂,對各大專院校會計學教學也產生重大影響,為因應教學需求,本書依國際會計準則修訂編寫為第五版,期使能夠同時符合國際會計準則及國內會計實務要求。 為使讀者能更清楚瞭解新的會計準則,本書除了依照國際會計準則加以修訂外,並在各相關章節新增新會計準則與舊有會計準則差異之對照,讓讀者對於新舊準則之差異處一目瞭然,有助於反映我國財務會計準則制定方向。 本書是針對會計初學者而編寫,課文內容儘量淺顯易懂,並且於內容加註「說明」、「注意」等加強解釋,各章之後則附有相當豐富的課後習題,對教師教學成效及學生的學習效果均有顯著的提升,第一版出版後即受到許多任課教師歡迎與採用。 本書從第一版到第四版均另外出版習題詳解供學生及自學的讀者搭配選購。有鑑於會計學有許多練習,若讀者自我練習時沒有詳解可參考,會影響學習效果,而要連詳解一起購買則價格合計近千元,讓許多學生讀者陷入兩難。我們決定,第五版將習題詳解收錄於光碟中隨書贈送,只要花購買課本的錢,就能得到習題詳解。 除了做為課程教科書以外,對於有心於高考、普考、特考、會計技能檢定及轉學考等各種考試的讀者而言,本書除了內容編寫方式容易讀懂、瞭解以外,若能勤加演練習題並有習題詳解光碟輔助,對於會計學這一科一定會功力大增!
財務報表分析(4版)
財務報表係會計最終產物,而會計是企業所有活動的表現,故二者關係緊密。所以要瞭解企業之經營績效、財務狀況、現金流量及發展趨勢,最佳的方法為分析財務報表。不論是企業本身或是與企業相關的債權人、投資者,甚至政府機關,都需藉由財務報表分析的方式來分析公司,可見其運用層面之廣。 本書以淺顯的方式幫助讀者瞭解財務報表架構、財務報表上各資訊之來源、闡述各比率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以及如何運用比率分析瞭解、衡量企業等。此外,本書輔以實際企業財務報表實例,使讀者能更貼近實際情形,用以學習分析、判讀財務報表。章後並附練習題及解答,以加深讀者學習印象。本書特色IFRS國際會計準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財務報表的架構及資訊來源等。◎輔以企業財務報表實例,使讀者更貼近實際狀況。◎章後附練習題及解答,加深讀者學習印象。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學
本書為大學用的教科書,是早稻田大學商學院的教科書,作者為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堂堂滿座的最受歡迎教授,國內初步引進,適合一個學期課程使用,也可做為企業實務運用的參考,是瞭解人資管理相關論點、作法與趨勢的最佳入門書籍。作者大瀧令嗣先生,為早稻田大學商學院教授,服務人力資源管理領域超過三十年,長年在新加坡、中國與日本擔任企業人力專業顧問,並受聘星國政府經濟開發廳專業顧問長達十年,實務經驗非常豐富。本書為其結合人力資源理論的代表作,是作者目前的授課用書,更是日本許多大學非常風行的首選教科書。 本書維持日本教科書的一貫風格,簡潔精扼充實,「理論、實務、實作」三大面向應有盡有。內容緊湊生動,觀點深入新穎,比起國人自寫的教科書,尤其具備實務、國際性的視野。 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經營者而言,究竟是屬於支出成本的「負債」或屬於能夠產生價值的「資產」,作者提出「必須站在『人力資本』角度」的思考方向。本書定位為「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談到許多的多國籍企業的因應方針,對於商業國際化的現代經營而言,本書更有其先進觀點的眼界。
ECFA與兩岸和平發展機制
2010年6月,兩岸正式簽定「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兩岸經貿關係進入正常化的初步階段,更是兩岸政治關係邁向「和平與發展」的歷史性里程碑。ECFA簽訂初期,在台灣內部確實有爭議,在產業間也有「損益疑慮」,但是爭議或疑慮終究敵不過經貿互惠的現實考量。兩岸ECFA的協議性質,雙方官方雖然都強調是經濟議題與事務層面,但實質上,協議的內涵則關係到兩岸內部的公共事務與大眾利益,因此具有高度的政治屬性。這本書是翰蘆圖書公司與中正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共同合作出版的論文集。鑒於ECFA與兩岸發展息息相關,需要在合作機制上有更周延與縝密的考量,因此匯集台灣與大陸共18位學者合寫本書,多達15大篇文章,實為兩岸學者最用心的集思廣益和互相交流的研究成果,內容紮實,論述深入誠懇與直接,是國內非常重要的ECFA討論結集。
兩岸經貿:最新時勢分析與探討
在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台商一直扮演著協助其經濟開發的關鍵角色,因為同文、同種的優勢,加上已經熟練的成功外銷模式,使得台商很快在中國大陸闖出一片天,但隨著中國經濟成長由偏快轉向過熱,更甚而產生泡沫經濟與通貨膨脹的隱憂,使得中共不得不重新調控政策的實施,採取緊縮性的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嚴格管制土地的使用,頒佈新的外貿與外匯政策,並實施勞動合同法。 然而,在以上諸多政經變革過程中,兩岸經貿的關係仍是密不可分,中國大陸目前依舊是台商的最愛,也是我國最大的投資地區、第一大外銷市場與貿易順差的主要來源。 為了探究此一經貿現象,本書以政治經濟學的分析角度來考察,並做社會學的反省,分析兩岸間的相互關係,並以社會、國家、市場等方向為其探索的範疇,把握住所顯現的資本主義風貌。最後,我們更要特別關心的是在兩岸經貿資本主義的發展中,為政者及人民該如何面對正義與貧窮的問題,以利兩岸於密切的經貿合作關係中達到真正的互利雙贏。
成本與管理會計(一)(第二版)(0810101)
成本與管理會計是會計專業養成的重要核心課程之一,其最重要的目的在於讓學習者能提供經理人攸關、及時的資訊,以提升決策品質。本書內容介紹成本會計,除了要學習成本累積、分攤等傳統上屬於成本會計的知識外,同也要能為未來學習管理會計時融入管理情境,才能提供高品質的資訊給經理人,這是屬於管理會計的範疇。
國際貿易實務:第二版
這本國際貿易實務,正如書名所示,是一本相當著重實務面的教科書!本書編寫宗旨不在於培養讀者/學生成為國貿學者,而在於讓學生容易吸收、應用,在職場上得心應手。 本書作者以自身在美國長達20年的國際貿易實務經驗,用簡易流暢的文字編著本書,希望讓讀者輕鬆地瞭解進出口生意的流程及細節。 全書架構分為國際貿易概論、出口業務、進口業務、一般公司管理及包含三角貿易、電子商務、外匯、商展、法律服務、理財規劃等的PART V,並於附錄提供關於國際貿易的相關法令及國際公約與慣例。書中各章均提供許多案例探討,讓讀者更有臨場感。 現代科技突飛猛進,從個人電腦、傳真機、網際網路、電子信件、即時信息、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已經使我們進入了“資訊時代”。它使人們距離拉近,整個世界已變成一個地球村。國與國之間貨物的交換、買賣、服務在近數十年來大幅激增。國際貿易與跨國企業相當興旺,進出口生意所帶來的商機比其他任何行業還大、還多。 第二版延續第一版的編寫風格,並替換、增加了不少新的案例,希望能提供讀者一些寶貴的實務經驗,而對國際貿易有更深一層的認識。PART V中的“外匯”一章,也是第二版新增的內容,簡明敘述外匯市場,讓讀者懂得做匯差的避險動作,以免因匯率波動造成無謂的損失。
國際貿易實務問答精解
「國際貿易實務」,是多項公職、國營事業及國貿檢定的必考科目。坊間書籍雖多,但寫法傳統;國貿實務繁雜多變,雖屢成考試內容,但書市書籍並未及時更新。因此,真正適合考試、自學的用書其實很少。作者基於以上原因而完成本書:(1)以參加高普考、國營事業考、銀行考試的技職科大及社會人士為主要對象,並兼顧一般大學用書需要。(2)以問答精解方式,模擬考試或教學情境,並依性質分章歸類,幫助讀透過不斷練習養成答題實力。(3)資料直接取自ICC國際商會,以及最新期刊或文章,納入最新資訊及專有名詞,以應付各種考試。作者在技職科大任教多年,國貿人員高考及格,曾於中央信託局實際負責貿易業務。本書為其任教大學及在考試教學機構教學多年的心得總成,兼顧理論、實務,非常適合準備考試。以問答方式詳析各項重點,附有歷年國貿考古題、重要名詞解釋、公職國營考試仿真評量題。
從諾獎得主到凡夫俗子的經濟學謬誤
一些經濟學的通常性謬誤,不只公眾人士、本科生會產生,即使是經濟學者或諾獎得主,也都會發生失誤或誤解。這些謬誤常常造成人們反對技術改進,排斥移民、抵制貿易以及抗拒環保,不但影響經濟效率,同時阻礙社會發展。因此,如何導正這些謬誤已屬迫不及待。作者以最淺顯的語言闡述最深刻的觀點,期許一般讀者都能讀懂大部分的內容。作者更希望大學的經濟系師生及對經濟學有興趣的人士,經由閱讀而從中得益。黃有光教授,為國際間知名的經濟學者,雪梨大學經濟學博士,長年在澳洲蒙納士(Monash)大學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Winsemius 經濟系擔任教授。作者於1980 年被選為澳洲社會科學院院士,1986 年被選入(1700-1986)十名澳大利亞學者與全球十名華裔經濟學者,2007 年獲頒澳洲經濟學會傑出學者的最高殊榮,2012 年獲聘澳洲蒙納士大學榮譽教授。本書由中央研究院賴孚權教授寫序,並由學界邱俊榮(中央大學)、江莉莉(淡江大學)、蔡明芳(淡江大學)、柳婉郁(真理大學)、陳欽賢(台北大學)、洪福聲(政治大學)、謝智源(東吳大學)、楊雅博(高雄大學)等人共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