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2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當代小說修辭性語境差闡釋

祝敏青  著 、林鈺婷  著
萬卷樓 出版
2018/09/01 出版
9 特價61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孫紹振解讀學簡釋

賴瑞雲  著
萬卷樓 出版
2018/09/01 出版
9 特價63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漢字的華麗轉身:漢字的源流、演進與未來的生命

大塊 出版
2018/08/29 出版

讓我們共同使漢字更華麗, 也因漢字而更華麗。 & 漢字數千年來,傳承著中華文明,推動著文化運行,與常民生活共存。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與大塊文化合作的《漢字的華麗轉身》,期望藉著蒐集、探討1949年前、後至今漢字形體的演進,以及記錄近代漢字對生活樣貌的影響,讓新時代讀者更能感知漢字及其文化底蘊,與漢字文化的精神更加貼近。 本書邀集了三十一位學者專家、作家、藝術家、設計師、圖文創作者、文創工作者、文化研究者……以撰文或受訪等形式參與,細細描述、分享他們所觀察與體會的漢字文化演變,從商代晚期甲骨文開始,談到民國初年的漢字形象,再延伸到今日的臺灣、香港,切入角度多元,有學術、歷史、政治層面的討論,也有藝術、設計、生活方面的應用。 經過為時一年多的策畫、採訪,透過這本書,我們明白:面對新時代的浪潮,漢字正在匯集各方潮流帶來的能量。漢字的每一次轉身,衣衫飄轉間,漾出的是百花齊放的華麗。漢字從古至今都有著源源不絕的生命力。 *梳理漢字的過去:記錄漢字的演進,以及與政治、社會、文化、生活互動的歷史,展現漢字文化底蘊。 *正視漢字的現在:探訪投入漢字文化推廣、保存的人們,發掘漢字在當代的生機。 *想像漢字的未來:網羅漢字文化相關產業、設計、文創工作、藝術創作的故事,描繪新時代漢字面貌。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古微書研究以編纂與天文曆法詮釋體系為對象

戴榮冠  著
元華文創 出版
2018/03/31 出版

本書特色 讖緯之學,盛行於東漢,歷代屢經戰火及禁燬,幾成絕響。但讖緯思想在長久的發展中,早已滲透在中國思想及日用民俗之中,深深影響中國古代學術的演進。明人孫瑴專門輯佚讖緯,並編纂《古微書》;清代輯佚讖緯之書對此籍幾乎無不參考。故該書對於清代讖緯研究風氣之影響,不可謂不大。 本書以《古微書》為研究對象,探索早期讖緯輯佚之方式與規模,並以天文曆法為對象,以提綱挈領的方式,掌握孫瑴闡釋讖緯內涵之道,同時論及讖緯詮釋之開展;與清人對該書之評價。透過對《古微書》的具體內容與歷時性探討,深化讖緯內涵的探究。

9 特價567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國學發凡

台灣中華 出版
2018/01/10 出版

本書分經學、史學、子學、文學四大類述之。作者將我浩繁之國學典籍廣徵博采、且統其類,又提要鈎玄、力求其簡,欲使今究學者不至望洋興嘆,能夠由簡入繁鳥瞰國學之梗概,是為研究國學之津梁。 本書特色 1.本書分經學、史學、子學、文學四大類述之。作者將我浩繁之國學典籍廣徵博采、且統其類,又提要鈎玄、力求其簡,欲使今究學者能夠由簡入繁鳥瞰梗概,是為研究國學之津梁。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錢玄同評傳

吳銳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1/01 出版
9 特價50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心物感應與情景交融

郁沅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1/01 出版
9 特價39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梁漱溟評傳

景海峰  著 、黎業明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1/01 出版
9 特價39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學概論.國學略說

章太炎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1/01 出版

本書由「國學概論」和「國學略說」兩部分構成,均為太炎先生晚年講授國學的成熟之論。全書文字淺顯易懂,旁徵博引,既接地氣,又不失高雅,堪稱國學入門的首選讀物。「國學概論」主要論述中國經學、哲學、文學的發展演變,及其階段性特點、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可謂是中國經學、哲學、文學的一部綜論。「國學略說」主要講述了小學、經學、史學、諸子和文學五個國學門類的基本知識,見解獨到,鞭辟入裡,是登堂入室的最佳指引。

9 特價4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嚴復評傳

歐陽哲生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1/01 出版
9 特價4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劉師培評傳

方光華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1/01 出版
9 特價4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馮友蘭評傳

李中華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1/01 出版
9 特價46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錢穆評傳

郭奇勇  著 、汪學群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1/01 出版
9 特價46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蔡元培評傳

張曉唯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1/01 出版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熊十力評傳

宋志明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1/01 出版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辜鴻銘評傳

孔慶茂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1/01 出版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 上冊

桑兵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1/01 出版
9 特價23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顧頡剛評傳

顧潮  著 、顧洪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1/01 出版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章太炎評傳 上冊

姜義華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1/01 出版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章太炎評傳 下冊

姜義華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1/01 出版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羅振玉評傳

羅琨  著 、張永山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1/01 出版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學概論(第2版) 下冊

劉毓慶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1/01 出版
9 特價2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學概論(第2版) 上冊

劉毓慶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1/01 出版
9 特價2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康有為評傳

董士偉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1/01 出版
9 特價2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 下冊

桑兵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1/01 出版
9 特價23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研農聞思錄

杜忠誥  著
遠景 出版
2017/11/20 出版

(一) 從人從書,舉杜忠誥,有四個字不能逃過:「全」,是縱橫於書海,未嘗稍漏。這裡有用力之全,有工夫之全,有知見之全,在書法領域,從見地到行履,他皆一一涉過,處處都有他履踐的足跡,諸事想瞞過他也難。而這足跡,何只在書寫本身,對文字學的鑽研,乃至由此接於背後之人文觀照,更使他的「全」不同於一般諸體皆擅的全。--林谷芳 (二) 在藝術的學習上,模仿學習便是「偷」,擺明是「偷」,公開地「偷」……同樣是偷,也有三不等的偷法,小偷能偷三、兩家;中偷能偷十來家; 大偷能偷幾十家;至於「神偷」,不但偷盡古今來大戶人家,還偷到宇宙造化 ( 大自然 ) 去。明明是偷,卻似本有,完全不著「偷」的痕跡。這是學習的最高境界。--杜忠誥

9 特價27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論語新解讀

韓廷一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16/08/01 出版

★以非常口語化的詞彙注解《論語》,跳脫出傳統文言文方式,非常淺顯易懂。 ★從現代的觀念來解讀《論語》,重新解釋經典,更加生動有趣。 《論語》是舊的 但是讀法可以是新的 儒學經典裡的智慧 用現代人的語言重新解讀 再現孔夫子及其弟子的 課堂問答現場 《論語》記載著孔子以及其弟子的言行紀錄,是本語錄體。 更是研究孔子學說暨儒家思想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始資料。 四書五經,乃儒家學術思想中心、固有文化之寶典:如《中庸》為本體論,《大學》為方法論,《易》是知識論,《詩》《書》是文學論,《春秋》是歷史論,《禮》《樂》是文化論,《孟子》是民生論;唯有《論語》最生活化、實用化,常在「詩云、子曰」的字裡行間,收到潛移默化之效,達到移風易俗之用,是為生活論,其「功力」比之《聖經》常有過之而無不及。 作者以創意式概念,注釋孔子與弟子間的對話,重新賦予新氣象、新生命,使得「孔家店」諸子們,擺脫嚴肅的聖賢外殼,賦予更親切、更活潑、更生動的形象,永遠深入在我們的生活裡。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四庫全書館研究.上冊

張升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6/04/01 出版

本書通過對四庫館全面的研究,糾正以往一些相關論述的錯誤。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相關史料的發掘、爬梳和分析,進一步推進四庫學研究。四庫館的設置及其運作模式,對於乾隆及以後清廷各修書館的設置與運作,具有直接的影響。通過探討和總結四庫館的設置與運作模式,可謂研究中國古代設館修書現象提供絕佳的範例。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學常識簡表:經、史、子、集四大樹狀圖表

五南 出版
2014/11/21 出版

十二年國教,中學生最佳輔助教材.國學系統化 史上最精準、化繁為簡、清楚條列的國學常識 針對國中大會考、高中升大學,應考前最佳系統化複習,靈活、融會貫通的經、史、子、集四大樹狀圖表,縱橫數千年的中國文學。

95 特價1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學常識

曹伯韓  著
五南 出版
2014/03/25 出版

本書分成「概說」、「語文」、「古物」、「書籍」、「經學」、「史地」、「諸子」、「佛學」、「理學」、「詩賦詞曲」、「散文和駢文」、「新被重視 的文學」、「科學及藝術」十三個章節。全書以淺白易懂的方式,全面且有系統的介紹國學領域相關知識,是影響力最深遠的國學教材。 & 本書特色 & 國學大師曹伯韓著,適合中文系師生、國學愛好者及研究者參考 以淺白易懂的方式,全面且有系統的介紹國學領域相關知識,是影響力最深遠的國學教材。

95 特價333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國學概論

章太炎  著
五南 出版
2014/01/25 出版

本書為章太炎先生民國十一年四~六月間在上海市講授國學的集結,全書將國學有系統的分成經學、哲學、文學三種派別論述,深入淺出、條理清晰,可作為中國經學、哲學、文學的簡史,是中文系學子和喜好中國經典學術者不可或缺的書籍。 書末另附有〈白話與文言之關係〉、〈論經史實錄不應無故懷疑〉、〈論讀經有害而無弊〉、〈再釋讀經之異議〉四篇講稿,可供讀者參照。

9 特價22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圖解國學常識(全新修訂版)

正中書局 出版
2013/05/30 出版

中學最佳國文科輔助教材◆知識系統圖解化方式,輕鬆建立國學系統◆重要觀念表格化類比,學習記憶更有效率◆分門別類由淺入深化,基測學測高分保證【國學常識 奠基篇】「國學」大體區分為經、史、子、集四類,本篇逐步充實開展國學相關內容,徹底掌握國學的基礎知識。【文學觀念 貫通篇】「文學」涵蓋領域廣泛,如今古文、各類文體、文論、詩詞曲、傳奇小說等,本篇分項類比相關的文學內容,徹底掌握歷代文學的演變與特色。【附錄】彙整評量試題,附有詳細解答與說明。讀者可先自我測驗,再對照解答,自學輔導。 本書特色高中職及考用排行榜暢銷書,基測學測、國家考試高分必讀寶典!每週一小時,每週5天,6週徹底搞定國學常識!42張圖解、56張列表、160題試題、國學常識完全攻略!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學治學方法

杜松柏  著
五南 出版
2013/03/25 出版

 學術的講求,可分兩部分:一部分是道、是體;一部分是術、是用。孔子云:「下學而上達。」下學乃治學的方法,即「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子入太廟,每事問」、「發憤忘食」等是也。本書之作,在以國學為範圍,提供治學方法,期能由術得道,由用顯體。本書包括七章:從開宗明義,講治學的一般概念,到讀書與治學、資料蒐集與圖書文物利用、思維術與治學、治學的基本方法、學術論文寫作、工具書的分類介紹等。讀書乃治學之基礎,治學必由讀書以知曉學術流變。前輩學人治學方法的借鑒、研究資料的搜集與圖書文物的利用以及治學的思維諸方面,都於國學治學關係甚大,本書在這些方面皆論列詳備,而尤能提綱挈領,不陷於冗累,可謂國學入門的上佳讀物,循此可一窺國學治學之門徑。

95 特價52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經部二冊

臺灣商務 出版
2012/12/01 出版

沉埋二百餘年罕為人知 進呈乾隆皇帝御覽書稿本書特色◎ 清乾隆舊抄本,原書原樣呈現◎ 分部編製總碼以利檢索◎ 菊12開精裝,黑色緹花布面燙金◎ 雙色印刷增添明亮度與舒適感◎ 數位防偽技術突顯版權專屬性◎ 四庫總目雛型,對四庫學及目錄學卓有貢獻四庫學研究必備文獻臺灣商務印書館 X 國家圖書館《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是一部二百多年前為呈給乾隆皇帝御覽的書稿,現藏於國家圖書館。這是乾隆三十八年《四庫全書》開始編修以來,各書提要第一次的彙輯,分以經、史、子、集四部,每部之中再依類別歸屬編成「總目」,是故此書應可說是日後《四庫全書總目》的原型。各部首冊首葉浮貼「初次進呈鈔錄經部」、「初次進呈鈔錄史部」、「初次進呈鈔錄子部」、「初次進呈鈔錄集部」箋條,提要撰寫形式與《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總目》之提要相同。此書稿原件一套線裝48冊,約4000多頁,1871條提要,以行楷鈔寫,端正清麗。今次本館與國家圖書館合作,重編為經部2冊、史部2冊、子部2冊、集部3冊共計9冊,除第1冊增編「總目」之外,每冊均編製「單冊目錄」,並依經、史、子、集四部,分別編製總碼以利檢索,外裱黑色緹花布面燙金精裝而成。原書內頁框線晦暗不明,經加製紅色框線,以雙色印刷,增添書籍的明亮度與舒適感;並結合數位防偽技術,藉以突顯此書版權的專屬性。臺灣商務印書館為秉持保存文獻,宏揚文化之初衷,並紀念本館在臺六十六週年館慶,經徵得國家圖書館同意合作出版此書,期使此一文化瑰寶,得以化身千百,沾溉世人。編纂時間與價值據臺大中文系教授夏長樸〈《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初探──編篡時間與文獻價值〉(《漢學研究》30卷2期,頁165-198)文中之考證與說明,《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編纂年代應為乾隆四十五年五月至四十一年正月間彙編而成,晚於各書分纂類稿,早於《四庫全書薈要》、七部《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總目》。其文獻價值為:1.探討《四庫全書總目》編纂過程提供更多資訊;2.討論分纂稿、《四庫全書》書前提要與《總目》提要差異之參考;3.比對《初次存目》與閣本《四庫全書》書前提要、《總目》提要,可看出四庫館臣編輯《四庫全書》過程中,存有刻意加入某些學術觀點的現象。

79 特價252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史部二冊

臺灣商務 出版
2012/12/01 出版

沉埋二百餘年罕為人知 進呈乾隆皇帝御覽書稿本書特色◎ 清乾隆舊抄本,原書原樣呈現◎ 分部編製總碼以利檢索◎ 菊12開精裝,黑色緹花布面燙金◎ 雙色印刷增添明亮度與舒適感◎ 數位防偽技術突顯版權專屬性◎ 四庫總目雛型,對四庫學及目錄學卓有貢獻四庫學研究必備文獻臺灣商務印書館 X 國家圖書館《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是一部二百多年前為呈給乾隆皇帝御覽的書稿,現藏於國家圖書館。這是乾隆三十八年《四庫全書》開始編修以來,各書提要第一次的彙輯,分以經、史、子、集四部,每部之中再依類別歸屬編成「總目」,是故此書應可說是日後《四庫全書總目》的原型。各部首冊首葉浮貼「初次進呈鈔錄經部」、「初次進呈鈔錄史部」、「初次進呈鈔錄子部」、「初次進呈鈔錄集部」箋條,提要撰寫形式與《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總目》之提要相同。此書稿原件一套線裝48冊,約4000多頁,1871條提要,以行楷鈔寫,端正清麗。今次本館與國家圖書館合作,重編為經部2冊、史部2冊、子部2冊、集部3冊共計9冊,除第1冊增編「總目」之外,每冊均編製「單冊目錄」,並依經、史、子、集四部,分別編製總碼以利檢索,外裱黑色緹花布面燙金精裝而成。原書內頁框線晦暗不明,經加製紅色框線,以雙色印刷,增添書籍的明亮度與舒適感;並結合數位防偽技術,藉以突顯此書版權的專屬性。臺灣商務印書館為秉持保存文獻,宏揚文化之初衷,並紀念本館在臺六十六週年館慶,經徵得國家圖書館同意合作出版此書,期使此一文化瑰寶,得以化身千百,沾溉世人。編纂時間與價值據臺大中文系教授夏長樸〈《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初探──編篡時間與文獻價值〉(《漢學研究》30卷2期,頁165-198)文中之考證與說明,《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編纂年代應為乾隆四十五年五月至四十一年正月間彙編而成,晚於各書分纂類稿,早於《四庫全書薈要》、七部《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總目》。其文獻價值為:1.探討《四庫全書總目》編纂過程提供更多資訊;2.討論分纂稿、《四庫全書》書前提要與《總目》提要差異之參考;3.比對《初次存目》與閣本《四庫全書》書前提要、《總目》提要,可看出四庫館臣編輯《四庫全書》過程中,存有刻意加入某些學術觀點的現象。

79 特價268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子部二冊

臺灣商務 出版
2012/12/01 出版

沉埋二百餘年罕為人知 進呈乾隆皇帝御覽書稿本書特色◎ 清乾隆舊抄本,原書原樣呈現◎ 分部編製總碼以利檢索◎ 菊12開精裝,黑色緹花布面燙金◎ 雙色印刷增添明亮度與舒適感◎ 數位防偽技術突顯版權專屬性◎ 四庫總目雛型,對四庫學及目錄學卓有貢獻四庫學研究必備文獻臺灣商務印書館 X 國家圖書館《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是一部二百多年前為呈給乾隆皇帝御覽的書稿,現藏於國家圖書館。這是乾隆三十八年《四庫全書》開始編修以來,各書提要第一次的彙輯,分以經、史、子、集四部,每部之中再依類別歸屬編成「總目」,是故此書應可說是日後《四庫全書總目》的原型。各部首冊首葉浮貼「初次進呈鈔錄經部」、「初次進呈鈔錄史部」、「初次進呈鈔錄子部」、「初次進呈鈔錄集部」箋條,提要撰寫形式與《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總目》之提要相同。此書稿原件一套線裝48冊,約4000多頁,1871條提要,以行楷鈔寫,端正清麗。今次本館與國家圖書館合作,重編為經部2冊、史部2冊、子部2冊、集部3冊共計9冊,除第1冊增編「總目」之外,每冊均編製「單冊目錄」,並依經、史、子、集四部,分別編製總碼以利檢索,外裱黑色緹花布面燙金精裝而成。原書內頁框線晦暗不明,經加製紅色框線,以雙色印刷,增添書籍的明亮度與舒適感;並結合數位防偽技術,藉以突顯此書版權的專屬性。臺灣商務印書館為秉持保存文獻,宏揚文化之初衷,並紀念本館在臺六十六週年館慶,經徵得國家圖書館同意合作出版此書,期使此一文化瑰寶,得以化身千百,沾溉世人。編纂時間與價值據臺大中文系教授夏長樸〈《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初探──編篡時間與文獻價值〉(《漢學研究》30卷2期,頁165-198)文中之考證與說明,《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編纂年代應為乾隆四十五年五月至四十一年正月間彙編而成,晚於各書分纂類稿,早於《四庫全書薈要》、七部《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總目》。其文獻價值為:1.探討《四庫全書總目》編纂過程提供更多資訊;2.討論分纂稿、《四庫全書》書前提要與《總目》提要差異之參考;3.比對《初次存目》與閣本《四庫全書》書前提要、《總目》提要,可看出四庫館臣編輯《四庫全書》過程中,存有刻意加入某些學術觀點的現象。

79 特價284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集部三冊

臺灣商務 出版
2012/12/01 出版

沉埋二百餘年罕為人知 進呈乾隆皇帝御覽書稿本書特色◎ 清乾隆舊抄本,原書原樣呈現◎ 分部編製總碼以利檢索◎ 菊12開精裝,黑色緹花布面燙金◎ 雙色印刷增添明亮度與舒適感◎ 數位防偽技術突顯版權專屬性◎ 四庫總目雛型,對四庫學及目錄學卓有貢獻四庫學研究必備文獻臺灣商務印書館 X 國家圖書館《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是一部二百多年前為呈給乾隆皇帝御覽的書稿,現藏於國家圖書館。這是乾隆三十八年《四庫全書》開始編修以來,各書提要第一次的彙輯,分以經、史、子、集四部,每部之中再依類別歸屬編成「總目」,是故此書應可說是日後《四庫全書總目》的原型。各部首冊首葉浮貼「初次進呈鈔錄經部」、「初次進呈鈔錄史部」、「初次進呈鈔錄子部」、「初次進呈鈔錄集部」箋條,提要撰寫形式與《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總目》之提要相同。此書稿原件一套線裝48冊,約4000多頁,1871條提要,以行楷鈔寫,端正清麗。今次本館與國家圖書館合作,重編為經部2冊、史部2冊、子部2冊、集部3冊共計9冊,除第1冊增編「總目」之外,每冊均編製「單冊目錄」,並依經、史、子、集四部,分別編製總碼以利檢索,外裱黑色緹花布面燙金精裝而成。原書內頁框線晦暗不明,經加製紅色框線,以雙色印刷,增添書籍的明亮度與舒適感;並結合數位防偽技術,藉以突顯此書版權的專屬性。臺灣商務印書館為秉持保存文獻,宏揚文化之初衷,並紀念本館在臺六十六週年館慶,經徵得國家圖書館同意合作出版此書,期使此一文化瑰寶,得以化身千百,沾溉世人。編纂時間與價值據臺大中文系教授夏長樸〈《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初探──編篡時間與文獻價值〉(《漢學研究》30卷2期,頁165-198)文中之考證與說明,《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編纂年代應為乾隆四十五年五月至四十一年正月間彙編而成,晚於各書分纂類稿,早於《四庫全書薈要》、七部《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總目》。其文獻價值為:1.探討《四庫全書總目》編纂過程提供更多資訊;2.討論分纂稿、《四庫全書》書前提要與《總目》提要差異之參考;3.比對《初次存目》與閣本《四庫全書》書前提要、《總目》提要,可看出四庫館臣編輯《四庫全書》過程中,存有刻意加入某些學術觀點的現象。

79 特價379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禮元錄《毓老師說》

河洛圖書 出版
2012/10/21 出版

新覺羅毓鋆 1906-2011毓老是禮親王代善的裔孫,末代皇帝溥儀的伴讀,曾代表滿洲國與希特勒開會。民國卅六年,遭蔣中正主席監禁到臺灣,高齡一○六歲,是大半生在臺灣的滿清王爺,也是近代最傳奇的神秘人物!毓老師全名「愛新覺羅毓鋆 」,大清開國功臣禮烈親王代善第十一世孫,父親命名「金成」,「毓鋆」為宣統皇帝溥儀御賜嘉名。毓老師生於清光緒三十二年夏曆丙午年(西元一九○六年),與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同年生,六歲進入毓慶宮成為溥儀伴讀,師事陳寶琛、羅振玉、王國維、鄭孝胥、柯紹忞、康有為等名儒,曾留學日本、德國。毓老師在滿洲國擔任御前行走,參贊機要,銜命訓練滿洲兵,負責內政、治安、軍事、外交等工作,曾奉諭見過希特勒、墨索里尼。在紛亂的民國初期,毓老師自言「四十四年間經二帝五朝八雄十代」;因身份特殊,毓老師與國共重要人物、當年政軍界名人均有接觸,也因曾手握滿洲軍政實權,足以影響東北政局。國民政府敗戰時,毓老師繼張學良後,於民國三十六年臺灣發生二二八事件不久,被國民政府送至臺灣。毓老師在民國三十六年赴臺東農校當教導主任,民國四十七年左右正式收西方洋博士弟子,開始講學,民國五十六年八月擔任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教,隔年兼系主任。民國五十八年八月離開中國文化學院。毓老師在中國文化學院時,許多教師都到附近的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吃免費午飯,毓老師不去。歷史系黎東方教授家人是北方人,常請毓老師吃餃子,毓老師回報他,就講些清朝典故,成了黎東方教授名著「細說清朝」的部分資料來源。民國五十九年,毓老師在四維路開始收臺灣的大學生弟子;民國六十年遷至臥龍街,正式以「天德黌舍」之名對外招收臺灣的大學生,講授經、子、史等典籍。毓老師小時候受教,十三經全得背熟,初讀經書,經文得唸百遍,民國六十年至一○○年的四十年間,開課百餘班,以論語為例,至少讀過千遍。故而訓勉弟子書讀百遍自通,讀經不要囿於後人註解,要直看原典。由於讀書百年,教學六十四年,讀經千遍也不厭倦的毓老師,在世時間比孔子長三十多年,治學也比熊十力先生長二十餘歲,毓老師講經有令後儒難以企及的高度。毓老師講六經義理,一以貫之,脈絡分明,以「元」為夏學思想之源,以「時」說孔子之學,以「中」發揮中國往聖相承道統。毓老師認為能留傳至今的中國古書,幾乎都是可用的實學,讀古書要以古人智慧來啟發自己智慧。毓老師教學以古證今,常有讓弟子心神俱醉的新義,像顏淵篇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毓老師說:「足食就是搞好財經,足兵就是搞好軍事國防, 民信之矣即上頭講話,能讓人民信服。」毓老師這一解讀,讓人覺得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談統御之術滿前衛的,今人搞政治還不如他呢!毓老師最令弟子信服的是,遠離摯愛和故土的苦痛,所淬鍊出來的睿智,授讀經書時,有時用語體白話比原文更傳神。像論語微子篇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毓老師解讀:「你這有德的鳥阿,為何會缺德呢?」荷蓧丈人說子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毓老師解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哪個老師教的?」讓聽課弟子鬨堂大笑。也就因為毓老師講經通神,聽課弟子對毓老師述而不作,未免遺憾。不少弟子曾請教老師,老師說得客氣:「不寫書,因講都未講明白,不欺人!」其實,毓老師六十四年的教學,雖然自己未曾著書,但這不成遺憾的。論語一書中,孔子固然談了詩、書、禮、樂等六經之文,但佔全書比例不大;這就是說,論語所收篇章,大抵非孔子論六經之語,而是孔子自己的人生之論、體道之語,且非孔子本人親自為文,而由孔門弟子聞道記錄成書。參照論語,毓老師不只有述,也有作;課堂上的訓誨之語,如能集錄成書,即是毓老師之作。於是我們十六名毓門弟子,輯錄了「禮元錄」。西元二千年前後,毓老師在授課時說:「唐宋以後著書盛行語錄體,大儒朱熹有『近思錄』、王陽明著有『傳習錄』、顧炎武著有『日知錄』,將來要出版我的第一部叫『禮元錄』。」毓老師先前在課堂中曾說,有意寫「思痛錄」、「知勉錄」、「用知錄」等書。老師六十整壽,洋博士弟子出版了「無隱錄」祝壽,也用「錄」字為書名。恭錄弟子覺得毓老師旣然「親定」他的第一部書名叫「禮元錄」,又口說想寫幾本語錄,於是參照「傳習錄」,不只書名曰「錄」,篇章亦為某某錄。毓老師先祖是大清禮烈親王代善,毓老師念茲在茲的是「長白世澤,禮烈家聲」、「世間凡事禮為尊」;毓老師又以「元」字為夏學之原,元是體,中國文化是元文化,是夏學的奧質。大易乾元統天,人法天,所以人得奉元,而奉元必得禮元(禮有尊之義),所以毓老師的第一部書自定為「禮元錄」。但是,「禮元錄」的書名有些深奧,毓老師曾說著書要讓大家都能讀能懂,所以恭錄弟子擇選「毓老師說」為「禮元錄」的附題。「毓老師說」是古語的「毓子曰」。(毓門第子應尊稱毓老師「子毓子」)「說」不只是說經,也毓老師的立說。「禮元錄」集十二個語錄,「思痛錄」、「訓勉錄」、「用知錄」為老師曾經有意撰寫的語錄名,「政事」、「識往」、「司鐸」、「奉元」、「述學」、「問心」、「立本」都是老師常提撕弟子的字詞。毓老師自言一生對不起太師母、師母,他的兩性相處之道情真意摯,思慕後的心頭點滴令人動容。毓師母寫信給毓老師有「倚門閭而望穿雲樹」之句,毓老師聞毓師母亡故,招魂小詩有「倚欄未了知心語」之句,我們特別輯錄了「倚欄錄」。在十二個語錄中,「倚欄錄」的份量最少,但老師的感情最真也最深。「禮元錄」收輯的語錄,最早的一則是庚子年(民國四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毓老師書勉弟子黃大炯的「學不可緩」,最後語錄則是老師作古前夕,即二○一一年元月二十五日,由編者所恭錄的滿人皇族出皇后,姻親紮紅帶子,有別於室的黃帶子。毓老師在文化學院任教時,年過六十,毓老師的哲學體系已然建立,爾後的哲學思想鮮有變動,充其量只在智海中起微瀾,所以我們不記載筆錄時間和記錄者,但涉及特殊性,必須作較清楚交代,就以括弧作按語簡略說明。毓老師的思緒圓融一貫,有些文句既可放在司鐸錄,也可放在問心錄或用知錄、思痛錄,編者的選擇排序,只能說是方便檢索閱讀而已,準確性當有不足之處。像毓老師談智慧,我們彙集於「用知錄」,但幾則智慧之言觸及了毓老師的傷痛處,我們編入了「思痛錄」;毓老師論說的孔子之學,有關大易、春秋部分收錄在「奉元錄」,論語義解則集中在「述學錄」,而申明時之用和時之義的文字則編在「用知錄」。有些讀友或許會將「禮元錄」和論語作比較,認為「禮元錄」文字淺顯,不需如論語般作註,這個說法需要解釋。毓老師因時因勢而發的感情、言談深刻且幽默,有些話又意在言外。再說,今日讀來頗為不易的尚書、易經、論語,都是當時的語體文本,我們所恭錄的某些語錄文句,像「烏鴉落在豬身上,只見別人黑不見自己黑」、「勘破世情驚破膽」、「萬般不與政事同」、「蝸年角上校雌雄,石火光中爭長短」,「行家看門道,力巴看熱鬧」……,已然分不清是毓老師之說,還是毓老師引自俗諺或其他故實,可預見未來,「禮元錄」可能要如論語般詳細加註。所以我們先以括弧作了小註解。相信有些求知熱切的朋友,會為了無緣進入奉元書院讀書引為憾事,白培霖、莫沛儒恭錄了毓老師講授易經的三章實錄,讓讀者得以欣賞毓老師講課的精片段。毓老師課六十四年,毓門弟子近兩萬名,每個弟子都有筆錄,若要廣收合集,為數必定可觀,我們只是起了頭。「禮元錄」彙集毓老師言教一八五一則,恭錄第子為王鎮華、白培霖、李濟捷、沙平頤、林義正、阮品嘉、吳榮彬、陳文昌、賈秉坤、黃大烔、黃德華、黃忠天、劉君祖、顏銓潁、顏維震、許仁圖等十六人毓老師曾慨嘆說,他是滿族旗人,是被孫中山先生所打倒的韃虜,他到臺灣六十四年,是臺灣人口中的外省人,而他一輩子講授的是中國文化-文化大公無私,誇越了國界、種界,為天下人所公有,而非一國人所能獨佔私有;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文化屬於愛好者、使用者。毓門弟子在毓老師作古後,成立了「中華奉元學會」,由徐泓師兄率眾師弟接下毓老師的棒子,還組成讀書小組,孫鐵剛師兄領眾,進行經文的筆記整理,未來整理出來的文字面世,讀者當可見到毓老師富美的百官廟堂。黃大炯師兄細細校定了「禮元錄」,改正了不少文字。黃師兄還有兩個建議,一是周知所有學會師兄姐,請各師兄姐提供所記的老師語錄;二是書中輯錄名的差異性不明顯,致使不少語錄彙集無法完整統合,有改進的空間。黃師兄的建議甚是,但「禮元錄」已確定在老師冥誕日出版,周知

79 特價2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昭明文選

簡宗梧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12/06/19 出版

《昭明文選》是中國第一部具備各種體裁的文學總集,由南朝梁武帝的太子蕭統,在東宮蒐集近三萬卷圖書,再邀集當時著名的許多文學家一起編綴而成,共有三十卷。蕭統把文學作品加以分門別類,精選最有成就的作家,挑出最具有代表性的篇章,讓人們能夠以較少的時間,去欣賞眾多傑作的精華。本書盡量顧及各種體類的篇章,選二十加以譯註、賞析。

7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超白話國學常識一本通

陳愫儀  著
文經出版社 出版
2012/04/30 出版

國學常識可說是中學生的學習國語文時,是否有興趣與成績好壞的關鍵,也是他們認識經典、觸類旁通理解其他史地公民等的社會學科的基礎。然而,現今課本中的國學常識,往往配合不同出版商的不同教材,分散於各篇課文的延伸學習或補充資料中,既缺乏整體脈絡,也無時間序的考量,以致零碎又毫無關聯,學生為了應付考試,只能死背硬記。本書作者擔任作文教師多年,她從歷年基測與學測考古題中,歸納整理出100個中學生必須知道的國學常識,分為人名、書名與專有名詞三大類,按時間別排列,寫成了本書。兼具教師與作家雙重身分的作者,使本書有了其他相關書籍所沒有的親切風趣與簡明扼要,讓讀者能在輕鬆的心情下,有效且系統地吸收國學常識。不論是國中生、高中生、大學生,或是文史工作者、中小學教師,及對國學有興趣的人士,都有易記快懂的強效。本書特色不必惡補苦讀,無須死背強記,基測、學測、指考、預官、高普考各類考試一體適用。就像閱讀金庸小說一樣,不知不覺國學常識功力大增。本書六大特色一、超白話的敘述即使是不喜歡國文的學生,也能看懂每一單元的內容。二、只說故事不說教無須死背強記,輕輕鬆鬆就能對國學常識留下印象。三、歸納整理一本通把不同版本,分散於各篇課文裡的資料,彙整打包,一目瞭然。四、考古題都在這裡針對中學程度,無論基測、學測、指考等各類考試,一體適用。五、愛上國文的第一本書親切風趣的文筆,讓同學在不知不覺間愛上國文。六、輕薄短小,易查好記100個項目分為人名、書名與專有名詞三大類,按時間別排列,簡明扼要。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三十而立—教育部頒訂核心古文30篇(題本)

陳美儒  著
正中書局 出版
2012/04/15 出版

經典輕鬆解,「核心古文」全收錄,高分一把罩!學測指考高分保證,公職進修必讀寶典!深入淺出易讀易懂,自修應考所向披靡!◆系統化之引導閱讀,輕鬆掌握學習重點。◆基礎知識與文意理解並重,以觸類旁通。◆輔助表格提綱挈領,建立完整國學概念。此書是陳美儒老師累積三十多年的教學經驗所編寫而成的古文攻略祕笈,依年代順序而排,以文學的發展、作者作品和軼聞典故、國學常識為經緯分布,在系統化、循序漸進的引導下,以嚴謹的歸納方式搭配幽默風趣的筆調,一步步深入文章核心,不僅能建構完整的文學史知識,亦能掌握命題關鍵。對面臨大學學測、指考或國中基測的學生而言,此書拉進了學生與古文經典的距離,是國文科補充教材第一選擇!不為考試,作為想增進文言文理解能力的讀者而言,此書打破時空限制,帶領讀者悠遊浩如煙海的國學世界!【內容豐富、架構完整 】-賞析與導讀-深度認識作者-課文結構分析表-重要字義辨正-經典成語-佳言名句要記得-國學常識精要-文化與文學-人文典故‧趣味聞-稗官野史‧軼事典-國學實力大補帖特色唯有建中資深名師、大學學測、指考委員陳美儒老師,才能帶您明晰透徹閱讀古文,領略古文世界的真、善、美!先秦諸子百家齊鳴、哲思不群;漢魏六朝文采瑰麗、美不勝收;大唐一代文學巨星閃耀、才情兼備,光芒璀燦四射;宋代匯聚江流、三蘇快意人生;明清小說章回,落筆角度、情感表達曲徑通幽;歷經多元文化衝擊的臺灣,綻放出另一種生命活力。 三大保證❖學測指考、公職進修,必讀寶典、高分保證!以教育部頒定課綱核心古文三十篇為主體,再搭配配增強學習、充滿感染力,絕對具加值加分效應的「延伸閱讀」三十篇,必考古文全收錄,通盤理解應試重點,高分一把罩! ❖深入文章核心,建構完整的國學知識,切中命題關鍵!馭繁於簡,將文章架構、歷史背景、典籍特色等深入剖析,系統化引導閱讀,重點歸納完整,迅速掌握國學及文學重點知識,記憶自然深刻有味,是輕鬆應考的必備寶典! ❖經典輕鬆解,厚植文言實力,國學能力倍增的最佳讀物!融會經史子集的精華,帶您縱貫古今貼近古人的風采,偉大文學宗師、思想巨擘,千錘百鍊、震古鑠今的不朽經典名作也能落實在生活意境中,看到古文不再詰屈聱牙!

9 特價1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閒雲書齋國學論文集

吳碧玲  著
白象 出版
2011/12/27 出版

本書為作者於中文研究所碩士班修學之論文結集。作者於中文研究所修業期間,或潛心於古聖先哲之智慧哲思;或遊心於墨客騷人之幽情感懷;浸淫其中而費心鑽研撰寫之論文凡有十餘篇。各篇自擬題、搜集典籍資料、深入分析、歸納整理,至撰寫成篇,皆嚴謹從事,精心撰寫析論,頗費心血。雖參考學界諸前輩大師之著作,然亦頗有自身之體悟,故屢有殊異於前賢之精闢見解,是以頗得其授業教授之讚許也。本書收錄論文凡十三篇,十二萬餘字,內容包含孟荀思想、宋代理學、唐詩宋詞研究、小說及史記之研究等文史哲領域。作者密藏十餘年,今始集結成書,公諸世人,獻給學界,頗值得參考。本書特色◎十二萬字精心撰述之文史哲國學論文集◎精闢之析論,展現作者獨到之見解◎曾獲汪中等多位國學大師讚譽◎密藏十餘年,今始集結成書獻學界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人應知的國學常識2

華品文創 出版
2011/01/10 出版

不知您是否意識到,也許您說的每一句話裡都包含著“文化”——“五穀雜糧”有哪五穀?“六親不認”是哪六親?“株連九族”都包括誰?為什麼買“東西”不說買“南北”?為什麼“敗北”不說“敗南”?為什麼說話算數叫“一言九鼎”,換成“六鼎”“七鼎”行不行?……這些問題,都可以在這本《中國人應知的國學常識》裡找到答案。這裡所說的“國學”,與“中國傳統文化”同義,它不僅寫在典籍裡,更活在我們的生活裡、流淌在我們的血液中。除了經典常識、制度法律、教育科技,傳統的民生禮俗、戲曲曲藝、體育娛樂……也是本書要介紹的內容。無論您是什麼學歷,無論您是什麼年齡,無論您從事的是什麼專業,只要您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愛好者,您都可以從本書中獲得您想要的—— 假如您是學生,您可以把它當做課業之餘的休閒讀物。假如您身在職場、工作繁忙,它“壓縮餅乾式”的編排方式,或許能成為您瞭解傳統文化的捷徑。假如您退休在家,您會發現這樣的閱讀健康有益,滋養心靈……本書特色中國文化的“十萬個為什麼?”可以帶在身邊的“國學老師”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此書邀請各領域的專家研究者以深入淺出的文字,配上精美的圖片解說,讓您輕鬆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最佳讀本。我國古代有大學嗎?古代的“博士”與現在的有何不同?古時學生拜師要送禮嗎?什麼是科舉制?八股文是什麼樣的?什麼樣的人稱為秀才?為什麼進士登第被稱為金榜題名?古代稱什麼樣的人為“孝廉”?我國古代為什麼常出現“人情大於王法”清官就一定能依法斷案嗎?什麼是“冤”、“枉”?古代對盜竊行為如何處罰?古代法律對“欠債還錢”有哪些規定?清朝有哪些著名的文字獄?古代也有版權保護嗎?“巾幗不讓鬚眉”的“巾幗”為什麼代指女性?元宵節吃湯圓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古時人們為什麼喜歡養金魚?在古代粽子除了食用還有啥用途?古人如何表演“吞刀吐火”雜技?比賽取得第一名為什麼叫“奪魁”?陰曆、陽曆是怎麼來的?“五湖四海”指的是哪五湖、哪四海?“不敢越雷池一步”的“雷池”在哪裡?“和尚”能隨便叫嗎?為什麼說“色即是空”?為何說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漢字是誰造的?“走馬觀花”的“走”是什麼意思?“衣冠禽獸”之說從何而來?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寫給年輕人的簡明國學常識

鄒濬智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10/09/09 出版

上課翻看,老師稱讚大專院校與國高中國文教師一致推薦這本由年輕學者寫給年輕人看的書,具備了親切、輕鬆、簡明扼要的優點,能夠有系統地讓讀者吸收國學常識,並且易記易懂,不論是國中生、高中生、大學生,或是文史工作者、中小學教師,及對國學有興趣的人士,本書都是最棒的選擇。在今天中學的國語文學習中,國學常識是必要的一環,它是認識經典、觸類旁通理解相關中華文化的基礎。我們可以說,國學常識是整個文化知識的基礎架構。然而,國學常識的學習往往配合教材,分散於各篇課文的延伸學習或補充資料中,零碎,缺乏彼此的關聯,沒有整體脈絡,也無時間序的考量。為了應付考試,學生只能靠參考書或國文教師的補充資料,片段而零散地學習與記憶。若能有一本有系統、有脈絡、親切好讀、符合時代感的國學常識書籍,將有助於學生讀者的理解,也有助於老師的整體教學。本書即以此為目標,將國學常識分為「國學中的真、善、美」三大部分,即歷史、哲學與文學,涵括經史子集四部,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宛如敘述故事般娓娓道來。同時,透過活潑的標題,讓人一目瞭然經典的特色與定位,進而掌握國學常識的脈絡。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圖解國學常識

陳鐵君  著 、陳文之  著
正中書局 出版
2008/05/25 出版
9 特價31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國學導讀

劉兆佑等  著
五南 出版
2007/04/30 出版

「國學」,就是指我國固有的學科。本書旨在論述國學的名義及內涵、研究國學的方法、資料與研治國學所需修讀的基本學科等。「國學」的內涵,就是從事國學研究的內容。藉其「經」、「史」、「子」、「集」四部圖書的研究,得獲取豐富之研究資料及精確使用資料之方法。

95 特價80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博學與雅緻:明道管理學院通識教育研討會

許淑華  著
萬卷樓 出版
2007/03/01 出版

本書為明道管理學院通識教育的研討會論文集結,共收錄9篇論文。收錄不同方向的論文,期使讀者更廣泛的閱讀。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現代應用文與論文寫作綱要

黃連忠  著
萬卷樓 出版
2006/09/01 出版

本書有一項重要的特色,就是將「論文寫作綱要」與「現代應用文」合編在一起,著眼點是基於「論文寫作」其實也是應用文書的一環,因為除了書信、公文等傳統範圍的應用文書之外,論文寫作的格式與思考論證問題的方法,卻可以提供應用文書創作的深層啟發。本書的成立是一種嘗試,也希望藉著應用文教材補充一些論文寫作的方法與格式,協助閱讀者建立學術的思維與創造優美又具深度的實用文書。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3/4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