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名家名句精選辭典
跨先秦、漢、魏晉、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 精心彙編五千句以上的詩、詞、曲名句 包含內容鑑賞和原作收錄涵蓋範圍齊全 是欣賞名家名句不可或缺的實用工具書 本書特色共計六點: .內容豐富:共收錄5000句以上的名句,附上鑑賞和原作。 .分類清楚:分為詩詞曲三卷,並以朝代和名家進行分類。 .釋義完整:每一句皆完整釋意,並對特殊字句加以解釋。 .解說詳細:收編完整的原詩和提供明白易懂的鑑賞。 .查詢迅速:層次分明,版面清楚,容易查詢與閱讀。 .附錄完整:名家姓氏筆劃和名句首字筆劃兩種附錄方便索引。
實用詞曲選:賞析與創作
太史公司馬遷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萬卷書」中,詞、曲自是中華文化燦爛之一頁。於韻文教學中,古典詩、現代詩,尚能引起注意,而詞曲之教學常為附庸,甚難深耕廣耘,未知其間頗有賞析創作空間,為深化此一教學品質,故編輯本書,除分詞、曲兩大部分,並有概述、賞析、創作三項,使讀者能由賞析而創作,領略詞曲之美。 詞的部分包含詞之概述、代表作家與作品、詞之內容分析,以及詞之寫作——由創作歷程而技法舉隅,使愛好者於賞析詞篇外,起興而執筆,自無難處。 曲的部分則有曲之概述、曲之代表作家與作品、曲之內容分析,以及曲之技法舉隅。由用字運句而設問、比喻、誇張等技巧之例舉運用,使讀者有所遵循。
詩經風雅輕鬆讀(親子互動嬉遊書4)
中國文學浩瀚博大,源遠流長,但是古文未必艱深難懂,古文也可以親近現實生活。方芳女士很有心,從古文中找智慧,為新世代的孩子選編了這一套淺顯易懂,循序漸進的語文學習書,就像是為了孩子鋪設了美麗的花崗石,引領小朋友走入花繁蝶舞的文學花園。秦嘉華【國語日報編輯、校對組長】詩經將是宋?學習的重點之一,雖然從前在學校沒讀過幾篇,但總依稀記得詩經裡優美的文辭,難怪古云:「不學詩無以言」,可惜有興趣想學習的人,卻往往會被幾個不當用的古字給嚇到而生怯。透過芳芳的解說,我才知道,原來詩經是古代的歌謠,有很多疊句,配合書中簡易的情境說明及文字遊戲,詩經其實並非高不可攀!廖芬蘭【文德國小讀經志工、帶領孩子讀經唱詩並教唱日語童謠】芳芳不但讓小朋友?音韻讀出或覺,還設計了好些項目,要小朋友邊玩邊思考,那些有趣的畫圖和文字遊戲,讓大人也想回味童趣。知道有人和我一樣在作推動古文詩歌的事,真是「德不孤,必有鄰」;十多年前我們剛開始推廣「中華兒女唱唐詩」之初,就有朋友說:這是「種福田」的工作。我現在也要告訴大家,芳芳也是在作種福田的工作,希望小朋友受到福蔭,也是功德無量!趙雪芹【中華兒女唐詩新唱主唱】
東坡以詩為詞論題新詮
東坡「以詩為詞」,跨越文體的界限,成就了詞的勝境,也影響了詞學的走向。本書採詞學文體論的觀點,以「東坡─以詩為詞」為核心,論析東坡由詩到詞的創作歷程,評述其融詩入詞所開創的清雅意境,並深入研究因之而引起的詞學論爭課題,如詞情之有無、蘇辛詞「豪」之辨、詞為詩餘的正反論說等。所論皆能探其本源,知其流變,更藉各種概念的比較分析,相互參照,釐析詞之為體在詩、樂間的本質特性,重新認識東坡詞之意義、評定其詞史地位。本論文探討東坡早期作詞的創作歷程,東坡清雅詞境的取向,詞情的論證與取向,宋代詞學中蘇辛詞「豪」之論,宋人詩餘觀念的形成,均甚有可觀。且主題明確,切入點亦頗新穎,能釐清詞體、詞論等詞學觀念;又引證詳略合宜,敘述文字順達,章節安排亦稱允當。(評介人:蘇淑芬,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
新解宋詞三百首(軟精裝)
詞,又名曲子、曲子詞、詩餘、長短句;起源於唐,成熟於五代,至兩宋而大盛。由於宋朝經歷了偏安、亡國等重大變故,因此在作品的風格上,有明顯的階段性變化:晚唐五代時,詞作的風格較為華麗奢靡,作詞者專事書寫豔思戀情。到了宋初,詞壇的發展基本也是沿著這一途徑。北宋中期,由於受到古文運動的影響,使詞作的題材有了擴展,藝術價值亦跟著提高。北宋後期,蘇軾以詩為詞,打破了詞為「豔科」的傳統觀念,開創了豪放詞的詞風,並使這類文體在文學史上取得了正統地位。南渡之後,詞人遭遇山河變色之創,大多感時憂國,但因為國勢衰頹,無力作為,只能藉著詞作,抒發滿腔憤懣之情;南宋中期,偏安局面已成定勢,享樂之風興起,有姜夔開「清雅」詞之先河;南宋末期動盪加劇,王朝統治岌岌可危,詞人創作的內容擴及社會各個層面,風格也更加多樣,婉約詞、豪放詞、清雅詞並行發展,在王朝末世,最後一次綻放淒美豔絕的花朵。
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
清代的詩歌「箋釋學」非常興盛。唐代詩人別集之箋釋,以杜甫詩、韓愈詩、李賀詩、李商隱詩為最多。諸家箋釋,幾乎都以「詩史」、「比興」為本質觀,以「知人論世」、「以意逆志」為方法學。顯示清初以來,詩歌箋釋有一同趨之思潮,形成類化之批評型態;其中李商隱詩之箋釋尤具典範性。本書即以李商隱詩之箋釋為示例,全面而深入反省批判清初朱鶴齡以下,歷經馮浩以至民國張爾田等,凡三百餘年之箋釋學史,以考察其源出與流別,辨析其方法之效用與歧誤而調適之。當有助於學者對清代詩歌「箋釋學」之明解。
古典新詮:中國古典詩詞賞析文集
本書收集了五十六篇有關中國古典詩詞的賞析文章,分為四大部分:「中古詩」、「唐宋詞」、「二主詞」、「古典與自然」。前二者是對魏晉南北朝及至唐宋時期的詩詞進行具體的篇章鑒賞;「二主詞」是通過對南唐二主--李璟與李煜詞的系列分析,在探究其詞的藝術奧秘之餘,亦展現了南唐從昇平到衰微再到亡國的歷史(也是文學)演變過程;「古典與自然」則是以某一自然物象為焦點,通過?多作品,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來進行綜合歸納的論析。本書作者對古典詩詞的賞析甚為用心,力求從中得出一些新的東西--新的感覺、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或新的結論。
晏殊.晏幾道詩詞欣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 & 晏殊-《浣溪紗》 手燃紅箋寄人書,寫無限、傷春事。 & & 晏幾道-《留春令》 & 晏殊詞工於造語,音調和諧,詞受馮延巳影響很深,其詞中所吟詠的「愁」,多屬春風秋月的閒愁,不似晏幾道有親身經歷的「愁」。
台詩三百首:台灣古典詩選
「台詩三百首」(台灣古典詩選台華雙語注音讀本)係選自鄭成功入主台灣之後三百多年間,描寫台灣本土的古典詩。有台灣先民的生活感情風貌,祖先開墾台灣的血淚史,土地與歷史的腳跡。 這些作品有六、七萬首,是台灣文化及台灣文學的根源。楊青矗用六年時間從中精選三百四十一首,加以註解、欣賞分析(意境分析),使台灣人有精選的台灣本土古典詩可讀。本書注有台語讀音,並翻成台語新詩對照,也可作為用台語讀書及寫作台語語文的教科書。本書是台灣文化史上的大工程,台灣文學與文化的寶藏。 呂副總統秀蓮為本書撰寫「珍惜先人的文學智慧」一文為序,她在文中說:「此書優於『唐詩三百首』之處,乃其與台灣歷史、土地、先民開墾與反抗暴政的血淚及台灣人民生活的情感緊密地融合為一體,四百年來的台灣心,土地情,本書選收各種題材,且有藝術成就的古典詩呈現出來。」這些也是「唐詩三百首」及中國歷代詩作讀不到,特具台灣特色的作品。每首詩也有詩人感受人生哲理的境界。詩人許達然教授撰序說:「台詩三百首匯集成四百年來台灣群體生活的史詩」。
台詩三百首(15片CD)
「台詩三百首」(台灣古典詩選台華雙語注音CD)係選自鄭成功入主台灣之後三百多年間,描寫台灣本土的古典詩。有台灣先民的生活感情風貌,祖先開墾台灣的血淚史,土地與歷史的腳跡。 這些作品有六、七萬首,是台灣文化及台灣文學的根源。楊青矗用六年時間從中精選三百四十一首,加以註解、欣賞分析(意境分析),使台灣人有精選的台灣本土古典詩可讀。本書注有台語讀音,並翻成台語新詩對照,也可作為用台語讀書及寫作台語語文的教科書。本書是台灣文化史上的大工程,台灣文學與文化的寶藏。 呂副總統秀蓮為本書撰寫「珍惜先人的文學智慧」一文為序,她在文中說:「此書優於『唐詩三百首』之處,乃其與台灣歷史、土地、先民開墾與反抗暴政的血淚及台灣人民生活的情感緊密地融合為一體,四百年來的台灣心,土地情,本書選收各種題材,且有藝術成就的古典詩呈現出來。」這些也是「唐詩三百首」及中國歷代詩作讀不到,特具台灣特色的作品。每首詩也有詩人感受人生哲理的境界。詩人許達然教授撰序說:「台詩三百首匯集成四百年來台灣群體生活的史詩」。
IE七工具《實施IE的方法》
IE技術厚實而深厚,解釋起來複雜且煩瑣,本文作者日本實踐經營研究會以簡單的理論,深入淺出的說明IE的原理,何謂IE(Industrial Engineering)?簡言之即「是為使工作作得更輕鬆、更快、更便宜的技術」。如何做好IE?必須徹底消除「浪費、不均、勉強」,既然要實施IE,必須擬定完整計畫,認真、全力以赴,同時也應將IE的思考擴及到IE的工作層面,甚至日常生活中,才能生產出真正有價值、有智慧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