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1107_為什麼要說對不起(王宏哲
1107_李珠珢的主場日記

相關主題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俠骨柔情:匠人心安理得的美學與實踐心法

王俠軍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18/05/08 出版

匠人‧君子‧ 俠客 八方新氣創辦人王俠軍 發掘器物的生命態度 尋找和諧的昂然姿態 淬鍊30餘年的「慢做」心法 & 「一切都來自對瓷器美學進化深沉的激情, 於是有了甘願做歡喜受的認命姿態!」——王俠軍 狂狷的俠客行 談創意、談美學、談人生,《俠骨柔情》是大師王俠軍淬鍊三十餘載的美學心法。本書從尋找和諧昂然姿態的君子思維、精進修煉的慢工細活法則、尋找器物生命態度的道寓於器,一路論及斟酌閑情的茶席天地……,堪稱是一部匯聚「八方新氣」創意思考和大師養成的美學大作!老工藝該如何傳承,怎麼創新?新時代匠人在面對這個快速運轉的時代,如何沉澱自我,找到最心安理得的匠人思考與實踐心法,書中皆有最深層的感知和解讀。

66 特價29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瘋玩世界級博物館:樂高、哈利波特到法拉利,全球超人氣博物館亮點

原點 出版
2018/05/03 出版

從樂高、嚕嚕米到哈利波特的華納兄弟工作室 從法拉利、LV、吸血鬼、畸型標本到G點博物館 最美、最酷、最怪、最好玩,這些體驗,博物館都有! 玩遍北歐、俄羅斯、杜拜等全球近140間超人氣博物館、美術館亮點 博物館癡的壯旅─鬼才、傳奇、風格、經典、親子 帶你瘋遊世界文化! ◎10大熱門主題,不論你是時尚迷、賽車迷、童話迷、怪奇迷、北歐掛、親子掛,通通看過來! ◎旅行i上MUSEUM,有博物館的旅行,最精彩!達人精選最新、最搶眼的137+世界級主題展館 ◎達人帶路的快速攻略指南,精華路線、套票優惠、必看展品、必試體驗、必拍景點……全提醒 ◎比一般旅遊書更深入的介紹,及背後精彩故事,幫助你決定是否值得一遊?! 橫跨19個國家、50個焦點城市 世界級文藝浪潮「最新攻略指南」 2位博物館旅行達人,精選10大熱門主題一次收錄 親子|藝術|設計|建築|科技|美食|文化|獵奇|工藝……, 今天的博物館,什麼都能收藏,什麼都能體驗,只怕你還不知道。從冰淇淋、巧克力到啤酒,從LEGO到嚕嚕米,從法拉利到賓士,從肉刑到G點,從藝術到設計,從軍事到情色,最酷炫的建築,最有趣的親子活動,最怪奇的收藏,是旅行中最大開眼界的亮點。如何透過最精彩的內容,打開最大視野?是兩個瘋博物館的旅行達人的夢想,他們歷經8年體驗發掘,精選出137間此生必去的世界級博物館。 ◎親子共遊的首選:讓全家玩得盡興,還能啟發孩子創造力 比迪士尼更夯、更能啟發孩子創造力的首選,非丹麥樂高樂園莫屬了。裡面有孩子最愛的海盜、西部冒險樂園和忍者世界,玩累了還能發揮想像力組合賽車參賽,而全球唯一的樂高體驗館,更預計在未來開幕。另一個讓大人小孩都忍不住驚聲尖叫的哈利˙波特華納兄弟工作室,就在英國。入學結業的禮堂場景到必看的斜角巷,虛弱的佛地魔模型,所有場景栩栩如生,再現眼前,還能體驗施法訓練體驗、怪口味的奶油啤酒冰淇淋,超級精彩吸睛。就算你不是超跑迷,也可在法拉利樂園,體驗賽車級最快的雲霄飛車,就像成人版的迪士尼世界,更有迷你版的賽車學校,讓全家玩個盡興。 ◎極速跑車迷必訪朝聖地:見證汽車的誕生、造訪頂級造車工業 身為賽車迷的作者之一杜宇,首推世界頂尖造車工藝國——德國,在慕尼黑BMW博物館裡,可欣賞到智慧科技所打造的極速跑車,並體驗賽道奔馳的快感、或前往德國西南部的斯圖加特,那裡有保時捷博物館特展911經典跑車讓人回味,更可拜訪四輪傳奇的賓士博物館,見證汽車的誕生。 ◎一生一定要走一趟的北歐博物館:家具、設計、雕塑……應有盡有 旅人心中紅翻的北歐世界,除了必看充滿手感的家具家飾設計外,還有建築女帝設計的Ordrupgaard有機型博物空間、天海一線的Louisiana雕塑花園或是結合水道美景的Astrup Fearnley博物館等,讓人驚艷!北歐經典的童話故事,更是每個大人小孩的夢想!尤其是全家人必遊的丹麥品牌樂高LEGO樂園、童話大師安徒生博物館、體驗海洋生態的藍色星球水族館,還有芬蘭可愛精靈嚕嚕米博物館等。 ◎博物館大蒐奇,甚麼都有,甚麼都不奇怪 人人都好奇的主題,如超熱門的德國巧克力博物館工廠、義式手作的冰淇淋博物館,還有以科技打造的啤酒博物館,結合五感體驗又能寓教於樂。世界唯一的冰島陰莖博物館,300多件大大小小陽具堪稱一絕,除了性觀念較開放的阿姆斯特丹,保守的莫斯科更讓人驚奇,其中G點情色博物館以大膽作品、荒淫出奇的凱薩琳二世女皇私密珍寶為最大賣點;隱藏在阿爾巴特街上的肉刑博物館,超過百件的嚴刑拷具和各種難以想像的恐怖死法,光看就叫人毛骨悚然! 還有,近年崛起的當代熱潮也不容小覷,更是全球網紅打卡景點,像是巨大白色搶眼浴缸—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巴黎時尚新地標Louis Vuitton Foundation抑或是宛如外星飛船的Kunsthaus Graz博物館等爭奇鬥豔,都是博物館吸引遊客的行銷法則! ◎熱門話題,中東文化之島崛起 而2017年底,耗費10多年興建的阿布達比羅浮宮Louvre Abu Dhabi盛大開幕,由獲普立茲克獎的Jean Nouvel設計操刀,吸引了無數的博物館迷前往朝聖。在幸福島Saadiyat Island上尚有Zaha Hadid、Norman Foster、Frank Gehry及安藤忠雄等人設計的頂尖建築,尤其令人期待!

9 特價35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藝術評論與策展論述

廖仁義  著
藝術家 出版
2018/03/13 出版

★ 二十年美學研究首次集結,一本專屬臺灣的當代美學文集。& 作為一位臺灣美學研究者、策展人及藝術教育推廣者,《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藝術評論與策展論述》為廖仁義自1998年投入學術研究至今,歷來美學觀點與藝術評論創作精華的首次集結。全書以清晰的藝術知識與優雅的寫作文采,呈現作者二十年來自身美學的思辨軌跡,以及對臺灣藝術發展的細膩思量,是部以臺灣藝術為經緯,融合理論研究、展覽策劃與創作評析的當代美學文集。 ★ 為臺灣的當代藝術發展與美學文化標下註記 全書分三部分觀察美學在臺灣當代藝術的演繹方式:第一篇「審美觀點的探索」,首先爬梳西方藝術書寫的歷史脈絡,再檢視臺灣藝術研究的發展狀況,為全書審美觀點建立明確的立論基礎;第二篇「臺灣策展論述的視野」,收錄作者多年來為臺灣藝術家策展所撰寫的展覽理念及執行過程,闡述美學觀點在藝術現場的運用與詮釋;第三篇「藝術評論的實踐」則收錄25篇作者針對不同創作媒材、甚至不同世代臺灣藝術家所寫的藝術評論,以當代的審美視角,觀看各種向度的藝術創作,為讀者點評美學在臺灣當代藝術領域的真實表現。

9 特價40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原創在氣

涂光社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2/01 出版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和:審美理想之維

袁濟喜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2/01 出版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一點也不正經的希臘眾神們:讓有趣插圖帶你輕鬆了解希臘神話故事

台灣東販 出版
2018/01/26 出版

讓人覺得「畫這樣也可以!?」 卻意外好懂的希臘神話故事書! 坊間有無數以神話為題材來解說名畫的書,但多數都是以解說名畫為主,導致各個軼聞趣事沒有連貫性,讓人很難掌握神話的大致樣貌,而且眾神之間的關係也很難理解。至於講述神話故事的書,又因為只有文章敘述,感覺很冗長,根本看不完……。 不同於一般從名畫介紹開始切入希臘眾神的故事,本書是從「世界的開端」、「希臘眾神的物語」到「英雄們的物語」,以漫畫描繪故事為主,交織西洋名畫與雕刻作品。 有趣之餘更能充實藝術知識,不只輕鬆好懂,更讓人印象深刻! 希臘眾神、英雄間的豐富性格、愛恨情仇與精采故事,等著你一窺究竟!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關於宗教畫創作的100個故事

李予心  著
宇河文化 出版
2018/01/19 出版

如果你怕美術史+宗教藝術,那你很難不去喜歡這本書! 100幅中西方經典宗教畫,100個呼之欲出的故事…… 藝術+信仰≠崇高尊貴的美 它其實可以很親切、讓你如癡如醉! 藝術來自人們對美好的渴望,信仰引領人找到安心的力量。 帶你穿越時空,揭開宗教畫上千年來的神秘面紗。 以虔誠為名的背後,懷藏了多少個精彩軼事……& 自千年以前,人們有了宗教,藉此理解世界的奧妙,挖掘生命的意義,進而滿足自我的內在需求。為了闡釋及發揚教義,宗教畫應運而生;隨著時代推進,繪畫技巧、繪畫的社會功用、創作者於繪畫的體現,亦隨之時移勢易,踵事增華。 若你細查品味,宗教畫不單是表現信仰與美感,而是承載了時下的人文素養、歷史更迭的軌轍…… 不論是西方還是東方的宗教畫創作,同樣都凝滯了無以抹滅的生之精華;於信仰下,亙古不變的是對生的熱情、對美的憧憬、見證靈魂的存在…… 本書精挑細選中西方100幅極具代表性的宗教畫創作,邀你一同品味流芳百世的瑰麗經典……一翻開書,便一發不可收拾,絕對捨不得闔眼!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弗拉基米爾.諾山

林暄涵  著
薪展文化 出版
2018/01/05 出版

諾山為我們展現了烏克蘭的平民生活,和他們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態度。看他的畫就像聽到烏克蘭民間樂器巴揚和班多拉琴的演奏,也好像聽到了那裡的少男少女悠揚的歌聲,以及老人們講述著黑土地的鄉村夜話……諾山的作品,親切而自然。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清淡美論辨析

韓經泰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1/01 出版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神思:藝術的精靈

張晶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1/01 出版
9 特價4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境.會.元.勻:許博允回憶錄

遠流 出版
2017/12/30 出版

許博允的一生就是台灣文化藝術發展歷程,他舉辦超過一萬場次藝文活動、參與人數超過一千萬人次、與101國來往。他引介大師羅斯托波維奇、傅聰、西班牙男高音多明哥,默劇一代宗師馬歇馬叟…;舉辦二王一后的〈跨世紀之音〉音樂會;邀請中國大陸「中央芭蕾舞團」和「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等…來台演出。 書中作者除了平實地道出許博允的其人其事,呈現出一部台灣藝文交流史,也透過一個一個的小故事,將這些大師們不為人知的一面展現在世人面前。 書名《境•會•元•勻 》的聯想與解讀: 境~背景、環境、 情境、處境、 心境、事件 會~因緣、機緣、 交流、匯集、 錯綜盤纏、 聚合流變、 激盪創新 元~初心、源起、 創始、大、 宇宙 勻~山又是山, 水還是水, 平和、無擾。 自我、自在

9 特價59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圖像與法國工藝

李明明  著
遠流 出版
2017/12/28 出版

本書以西歐早期的銅版圖像為起點,探討中國藝術如何傳入法國;並探索自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間,中國圖像在法國生活藝術中所扮演的角色。分別通過銅版插畫、壁毯、陶瓷和紋飾等工藝藝術,瞭解其歷史淵源,並以風格分析的方法,探究中國圖像如何被詮釋,如何被視覺化,又如何被引進上層社會。論述的宗旨不止於圖像在法國工藝藝術中的分布流傳,而是希望為中法文化交流史提供一個自藝術角度的思考方向。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一心一藝7:巨匠的技與美

遠景 出版
2017/12/01 出版

《一心一藝:巨匠的技與美》第七輯收錄十五位匠師的深度報導,包含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指名之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其保存者,囊括土水修造、大、小、細木作、剪黏泥塑、石板屋、造王船等技藝。本書不只介紹匠師的生命歷程、師承流派與生活知識,並從中發掘、記錄匠師的技術、藝能,以及其值得學習的人生經驗,期能藉此保存並推廣無形的文化資產概念,並彰顯臺灣人「頂真」的工藝精神。

9 特價23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藝術精神

大牌出版 出版
2017/04/07 出版

媲美達文西和雷諾茲,影響了近百年繪畫者的藝術啟蒙經典! 全球發行唯一中文版! 水彩名家簡忠威審定推薦‧專文解說 每個人心裡都住了一位藝術家, 若沒有這些內心藝術家,世界將會停滯不前 ──從技法到心法,寫給所有藝術學子的美學手札── 真正理解藝術就會知道,藝術其實是每個人平常都會涉及的領域。 藝術,說穿了,就跟把任何把事情做得更好有關。 唯有讓藝術精神進入人們的生活,讓藝術不是生活附屬品, 而是每個人生活最不可或缺之物,才得以彰顯藝術的偉大。 羅伯特.亨萊,美國藝術家暨藝術教育家。深信藝術與生活密切相關,也與每個人相關。最為人所知的事蹟是,帶領「八人畫派」(The Eight)這群寫實主義畫家,開創「垃圾桶畫派」(Ashcan School)。以都市日常生活的習俗為題材,將視角移轉到各社會階層,反映了一個「真實的美國」。對於美國藝術的發展具有深刻的意義,體現了美國藝術的獨立性與創新性。 這位充滿熱情、在藝術指導上天賦過人的老師,他所提倡的藝術理念,啟發了不計其數的知名畫家。他心懷偉大願景,帶領藝術學子認識法國畫壇、卻提醒學生要有藝術家的自重、努力發現自我、別害怕擁有個人觀點與風格。並集結有限資源,舉辦第一個美國獨立畫展,給年輕的獨立藝術家有機會公開展示畫作,不再受官方掌控限制。在那個年輕藝術家四處碰壁的時代,亨萊所爭取的藝術自由,可謂是美國畫壇的一大進步。 而他對學生最常的要求與提醒就是:以藝術是作為盡情生活的工具。畫出你的感覺,畫出你心中所見,畫出你所認定的真實──讓創作「引起世界的騷動」! 我想談論的是美與快樂 欣賞生活的美好並不容易 藝術的存在就是為了讓你盡情生活,活出自我 本書收錄羅伯特‧亨萊的隨筆文稿、信箋片段,以及與學生的對談語錄。完整呈現亨萊對藝術的教學脈絡,主題涵蓋繪畫創作的概念與技法,一般藝術研究與藝術鑑賞。處處可見亨萊寶貴的專業建言與智慧見解。 本書集結書信與隨筆分為五部,全方位洞悉「藝術精神」── 。美,始於感動|美無法複製,卻無所不在。美就是觀看者心中的愉悅感。 。技法,始於觀看|先回應自己的主題與感動,忘記技法存在,自然綻放光芒。 。藝術,始於生活|從生活中發現真理,以藝術作為盡情生活的工具。 。風格,始於找到自我|大膽探索、勇於冒險,當一個真正的學生。你可以跟自己學到更多! 。大師,始於自我學習|善用天賦,全心投入。欲成就大師者,以善用本身所有為先。

9 特價40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教育美學:靈性觀點的藝術與教學

馮朝霖等  著
五南 出版
2017/03/25 出版

就「美學」言,包括靈性美學、心靈繪畫、合一經驗、崇高感受、審美經驗、審美歷程、自我創造、精神流變、靈性救贖。 就「教育」言,包括全人教育、人格教育、藝術教育、審美教育、道德教育、課程與教學、教學藝術、協同合作、另類教育。 因此,重視美感經驗、追求靈性成長、喜歡哲學思考、關心教育改革的讀者,尤其藝術/文化工作者、美學/教育研究者、各級學校教師/教育行政人員、有志成為教師的人,相信都能從中開展美學視野、豐富人文素養!

95 特價5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的,台灣家書

林磐聳  著
遠流 出版
2017/02/23 出版

德國紅點設計、日本G-Mark設計大獎評審, 台灣最具國際知名度的平面設計大師林磐聳, 持續10年不間斷繪寫「我的台灣家書」, 描畫的主題只有一個:台灣; 傳達的也只有一個:對故鄉土地的深刻感情。    被列為「世界100位平面設計名家之一」的林磐聳,是台灣首位以設計領域獲頒「國家文藝獎」(美術類)獎項的藝術設計大師,過去10年來他一直持續在做同一件事,那就是:用明信片書寫台灣家書。    至今,這些明信片已經累積超過2000多張。 & 每一張上面畫的都是台灣,每一張都是了他生命旅程的見證。    「雖然之前陸續畫過台灣圖象的作品,但動機和意識並不強烈,但在勾勒黃金葛圖像時,思緒卻在一筆一畫中,逐漸清晰了起來。」    2005年春節返鄉時,林磐聳看到已逝父親生前種植的黃金葛依舊蓬勃茂盛,綠意盎然,對於父母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百感交集之下,以手邊自來水毛筆與影印紙,細細畫下滿佈青翠綠葉的台灣島嶼圖像,畫完後大感暢快,也興起更大的創作熱情。    此後他便開始採用最簡易、單純的工具,如毛筆、針筆、鋼筆,以最簡樸的技法,將每天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一一畫成台灣島嶼的圖形,以和尚抄寫經文般專注的虔敬的精神,日復一日進行日記式的圖像記錄。    經由這樣的創作歷程,林磐聳有了不同的體會,常常在受邀出國參加各種活動時,對於故鄉有更深刻的情感:他發現,越是人在他鄉的時刻,越是會深刻注視自己的原鄉。    在旅途中最容易攜帶與取得的媒材便是明信片,林磐聳於是將心中總是思念的「台灣」為圖形,用簡單的畫筆,將現場瞬間意象的感受或想法,結合當地特有的圖像元素,畫在明信片上、寫在明信片上,然後郵寄回台灣給自己,以郵戳上的日期和地點,做為一種時空的見證。    本書詳述林磐聳創作上凝聚於內在的意念感受,如何具現於外在風格的表現形式,並剖析他的「台灣家書」的內在意涵,闡釋他對於創作的信念,同時收錄他多幅精彩的作品,分享他所「看見」的台灣圖像,還有供讀者試畫的頁面,希望邀請所有讀者一起來加入台灣家書的書寫行列,一同完成屬於生活在這個島嶼上你我的記憶。   & 本書特點 & 【解析大師的藝術思考】 被譽為當代台灣設計界教父的林磐聳,在本書說明自己在藝術設計上的思考模式,例如「簡單的事,做久了就不簡單」,以及如何尋找靈感的「發現」三段式創作想法。 & 【闡釋對於藝術的信念】 作者特別闡述了自己的信念,以及為什麼他堅持要做這件事,如何把自己的生命、時間全部放入,不停地用細密小點畫著,讓每個點點都是累積。 & 【說明台灣家書的概念與內在意涵】 從早期以視覺傳達訊息的設計目的,衍生至深層自主體現內在的思維過程與感情底蘊,台灣家書發展的歷程與作者內心深處細微的全幅感受,一一呈現。    【與自己家鄉建立連結】 作者多年來點滴累積的作品,包括寄自全世界各地的台灣家書明信片,地點遍布歐洲、中亞、非洲、美洲、東南亞、日、韓、大陸等,不管身在何方,全是以台灣島嶼圖形,結合當地特有的元素,既是一種與故鄉建立的連結方式,也是由台灣輻射自全球各處的印記。    【生命記錄的呈現】 蓋有全世界各地的郵戳,上面註明著地點與日期,可以藉此有時間與空間的記錄,確認自己與現場的時空關係,加上手寫文字與圖像,這等同於一種生命的記錄,不論是開心的、抑鬱的、抒發胸懷的、崇敬的、喟嘆的,瞬間的心思意念都被保留下來。    【創作手法大公開】 介紹從素描開始的點畫法、如何應用毛筆本身的特性畫出濃淡深淺,以及彩色暈染與拼貼的創作密笈。    【傳遞手繪的溫度】 作者的台灣家書主要用個人的手寫文字,搭配徒手描繪的方式,將花草植物、雲層、海浪、山脈、裝飾圖案、抽象造型、地理景觀、民俗美術等元素,以寫實風格、超現實風格、表現主義、神秘主義、拼貼風格等呈現,其中有大量結合台灣特有元素的圖形,包括百合、朱槿、蝴蝶蘭、中央山脈、東海岸石頭等。    【建議與示範】 作者特別示範幾款容易上手的台灣島嶼造型的畫法,並建議也想書寫台灣家書的讀者,只要採取行動,寫下自己「感動」、想要與人分享的話語,因為「感動」就是他本人創作最重要的原動力。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一心一藝6:巨匠的技與美

遠景 出版
2016/12/02 出版

《一心一藝:巨匠的技與美》第六輯收錄十五位匠師的深度報導,包含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指名之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其保存者,囊括土水修造、大、小木作、石作、彩繪、鑿花、剪黏泥塑、石板屋、泰雅織物修復、造王船等技藝。本書不只介紹匠師的生命歷程、師承流派與生活知識,並從中發掘、記錄匠師的技術、藝能,以及其值得學習的人生經驗,期能藉此保存並推廣無形的文化資產概念,並彰顯臺灣人「頂真」的工藝精神。

9 特價23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物中看畫

揚之水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16/11/01 出版

中國的藝術,自古以來是生活的藝術,早期的「載道」,其道,為禮樂制度。而初創時期的禮樂制度本身即是一種合於生活節奏、合於人情冷暖的藝術,貼近生活,自然也貼近人情。在今人所謂「獰厲」的造型與紋飾中,其實有很多溫暖,乃至溫柔的東西,漫溢於《雅》《頌》的虔敬與自省恐怕與它是一致的。而彼時禮與人情的貼近亦即禮的日常化生活化,便最是令人嚮慕。觀「物」所追蹤的古人之日常,也每每使人感到瑣碎中有着諧美和秩序。

9 特價7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藝術家風華:藝術創作評述與作品解析精選集

劉龍華  著
劉龍華 出版
2016/10/01 出版

56篇深入訪談臺灣藝術家專文,以獨樹一格的藝術評述解析,穿透藝術家的靈魂,精準解讀藝術家心路歷程。 ◎從作品透析作者,還原藝術原創思維與技法的精微痕跡。 ◎讓藝術家無法沉默,讓觀賞者很難不看懂藝術。 ◎以溫婉而有深度的文字,穿透藝術家的靈魂,帶來完美的詩性感受。 56篇深入訪談專文,透過作品賞析、創作理念、美學觀點分享,多元、多角度解析藝術家的內心世界,藝術類型含括繪畫、雕塑、陶瓷、攝影,展現多采多姿的臺灣藝壇盛況! 作者劉龍華身為建築師、畫家、史學博士生,創作之外,亦從事攝影,多角化的思路與人生閱歷,導引他的創作方向和意境,近年更將觸角由平面攝影轉向紀錄藝術家創作的攝影工作,至今藝術家專訪影片已完成達百餘片,除為藝術家的心路歷程做出精準的解讀外,也讓觀眾更貼近藝術家的心靈,散播美學種子,成果豐碩。 他的評述解析穿透藝術家的靈魂,最終以溫婉而有深度的文字做出表達,帶給讀者一種完美的詩性感受。 他的藝術論述集合了中外美學精要,也常以詩詞風貌出現,把藝術家的作品意境詮釋得淋漓盡致,做出許多「背離作者原意的創意性解釋」 作者認為深度訪談的樂趣無窮,透過和藝術家們的互動學習、文獻蒐集、撰寫評述文稿、剪輯錄製旁白、解析受訪者之內在風華,強化觀眾與藝術家之間的溝通橋梁,這是專輯製作之所以能夠延續的根本動力。 而作者更以一位宏觀創造者的角度,把每一位受訪藝術家的專輯都視為自己的創作,直到完美極致,不僅提供大眾認識與欣賞台灣藝術家們的風華與才情,同時也巧妙運用理論解說藝術家們的作品,這也為台灣藝術的理論與實踐在統合上做出無形的連結。 本書收錄當初作者為這些精英藝術家撰稿的原貌,佐以圖片解說,盼與熱愛藝術的朋友們分享。 在順序安排上,先將七十歲以上的資深藝術家文稿列入第一部分,以表敬意。 而後第二部分之文稿安排並無高低優劣之分,全數以圖文的視覺節奏為基本考量方向。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導視設計系統指南

上奇科技 出版
2016/09/29 出版

標誌新美學,符號心意象 走上馬路,你先看到的會是什麼? 各式媒介如何吸引你的目光進行廣告宣傳、交通指示? 從生活瑣事到城市景觀,龐大的資訊鎖在一眼即能辨識的設計中, 無形的圖案怎麼能立即化為你認知的一部分? 讓本書喚起你所需要的敏銳度! ✓社會科學專業X人文藝術觀點深度頗析 ✓設計重點課程-導視的原理原則/設置流程/構成元素/素材工藝 逐一攻掠 ✓專案實務應用-商場/辦公室/展覽意象,世界各類型範例信手拈來

9 特價58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異境之書(安伯托‧艾可最後人文藝術巨作)

聯經 出版
2016/09/14 出版

全球知名小說家、哲學家、歷史學家、文學評論家、美學家、記號語言學權威 《美的歷史》、《醜的歷史》、《無盡的名單》、《玫瑰的名字》等書作者 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留給全世界讀者的最後人文藝術巨作 集知識、藝術、美學、想像於一書的經典作品 從遠古到現代‧人類想像力的藝術史 地平說、烏龜說、對蹠點 所羅門王聖殿、示巴女王之國 無頭人、大腳人、半獸人 亞特蘭提斯之謎與姆大陸 聖杯傳奇、尤利西斯歸國記 安伯托‧艾可透過《異境之書》 引領讀者進入一則又一則的神話傳說、傳奇幻境! 人類對這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和理想性,總想前往未知的地方一探究竟;如果是雙腳難以抵達或者根本無法抵達之處,就交給無拘無束的心智想像去冒險,填補地圖上的空白,也為這世界灌注熱情和理想。 從遠古到近代,不論是文字記載或口述傳說,都充滿無數關於奇境、異域、理想國、失落的大陸、奇人異獸與遠方族群的傳說,歷代藝術家也盡情發揮想像力,將這些傳說的境域繪成圖像,滿足人們的好奇心。 義大利中世紀藝術史大師安伯托‧艾可蒐羅數百幅關於虛構之地與神話世界的圖像,將它們的傳說與故事娓娓道來,呈現人類想像力和世界觀的變化歷程,兼具趣味性、藝術性及知識性。

79 特價11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與藝術大師對話

藝術家 出版
2016/06/07 出版

揭開19位藝術大師們鮮為人知的私下生活與真實面貌! 「在當代日本藝壇如果有一個傳奇,那個傳奇裡面,如果有一位永遠美麗的女神,那女神,就非長谷川智惠子莫屬了。……」------知名策展人 陸蓉之 長谷川智惠子 (Chieko Hasegawa),是當代日本藝壇的傳奇人物,也是現今日本畫廊圈經營日、洋繪畫第一把交椅的「日動畫廊」的副社長,更是日本西洋畫商協會創立六十年來唯一的女性理事長。自她十九歲嫁入經營藝術事業的長谷川家族之後,智惠子得緣訪問、來往多位世界著名的藝術大師,從超現實主義大師達利、米羅、夏卡爾、德爾沃、培根、畢費,到雕塑巨人亨利‧摩爾、曼茲等。也因為智惠子獨特的個人魅力,更有安迪‧沃荷、梅原龍三郎等人為她繪製肖像,成為諸多大藝術家的謬斯女神! 本書收錄長谷川智惠子與19位藝術大師的訪談交流、互動故事和每位藝術大師的經典作品,字裡行間充滿著生動精彩的畫面,更邀請到知名策展人陸蓉之女士為長谷川智惠子作文,回顧她精彩、美麗的人生。藉由書中照片的臨場影像,引領讀者透過這位在日本藝壇人稱「美麗C夫人」的眼睛,共同感受她所捕捉到的,世界級藝術家們細膩、瘋狂、不為人知的一面! 19位受訪藝術大師: .安迪‧沃荷 Andy Warhol && & .梅原龍三郎 Umehara Ryuzaburo && & .薩爾瓦多‧達利 Salvador Dali .胡安‧米羅 Joan Miro&& & .皮耶爾‧克里斯汀 Pierre Christin .亨利‧摩爾 Henry Moore .皮耶爾‧勒西厄Pierre Lesieur .塞薩‧巴達基尼 Cesar Baldaccini .舟越保武 Funakoshi Yasutake && & .傑阿柯莫‧曼茲 Giacomo Manzu & .巴布羅‧畢卡索Pablo Picasso && & .保羅‧德爾沃 Paul Delvaux & .法蘭西斯‧培根 Francis Bacon .馬克‧夏卡爾 Marc Chagall && & .亨利‧馬諦斯 Henri Matisse .皮耶爾‧蘇拉琦 Pierre Soulages & .安德烈‧布拉吉利 Andre Brasilier .貝爾納‧畢費 Bernard Buffet .流政之 Nagare Masayuki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圖說中國工藝美術史

尚剛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16/04/19 出版

.文史讀者可以一書掌握中國古代藝術品風格變化 .專業而通俗,雅俗共賞 .脈絡清晰,講解精彩,既能有助修養,又能增加知識,對藝術品收藏者也有幫助 圖片數量大,精美,內容豐富好讀。 朝代為經,工藝為緯,實物為證。一件器物,一段歷史。帝王喜好,臣民追風。作者以精彩凝練的分析,宏觀專業的視角,訴說了歷史帷幕下古老的審美衍生與流變,又從藝術的角度提煉出一段中華文明史。 讀者能從中體驗一段中國數千年文明的衍變之旅,又能了解每件器物中蘊藏的藝術價值。對於審美、修養、收藏都大有裨益。

9 特價76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身體記憶52講

蔣勳  著
遠流 出版
2016/03/30 出版

這是一本生活之書,與自己,與親人,與伴侶。 學習耕耘自己的身體,也給另一個身體多一點依靠和擁抱。 & 大腦的記憶會遺忘,而身體的記憶 卻永遠烙印在皮膚、肌肉、骨髓之中。& ──蔣勳 & 此身難得──我們的身體是上天賜予的最大禮物;但是,你有好好和自己的身體做朋友嗎? & 52,是一年的週數總和,也意味著,一年365天都要愛自己的身體,無論內外,身心,動靜。 & 我的身體有一種嚮往:是埃及的均衡紀律,希臘的肌力動感,印度的柔軟伸展;是佛朗明哥的收緊,肚皮舞的放鬆;還是西方的向上飛揚,或東方的下沉踏實? & 我的身體有一種渴望:我用呼吸感覺氣的流動,以重心穩定著自我;在每一次摔倒後再站起來,從每一天行走中學習從容;然後,以手掌相觸的喜悅、擁抱環護的祝福,傳遞體溫,告別荒涼。 & 懂得時時做身體的功課,充分地活出自己,在不同的年齡感受生命的美好可能,在收放之間找到平衡與圓滿,終會知道,自己身體的美是他人不可取代的。 & 「是身如燄,從渴愛生」,此書獻給所有渴望身體美麗的朋友!

9 特價30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種子船的奇幻漂航:一場跨越國境的創作之旅

林舜龍  著
遠流 出版
2016/02/26 出版

跟著藝術家前往偉大航道,展開尋寶之旅! & ★首次由公共藝術家現身說法,結合創作心路與跳島旅行歷程的圖文書 ★70多幅藝術家手繪圖+10多幅趣味故事地圖+上百張超生動創作紀實攝影 ★北川富朗(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藝術總監)專文推薦 當世界不再是以國家政治分割的權力版圖,而是以人類文化串連的生命地圖時,這會是更美好的星球。&&& ──林舜龍 & 由國際知名策展大師北川富朗所策畫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及「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不僅是文藝知青旅遊必要親臨的勝點,更是全世界懷抱理想主義與土地關懷的創作人最希望參與的藝術盛會。出身台灣的藝術家林舜龍多次受邀發表創作,2013年他以「跨越國境.海」為名的種子船計畫參與「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獲得非常大的迴響,不僅作品獲選為該屆藝術祭專刊封面,2016年作品種子船更將被主辦的香川縣高松港永久收藏展示,甚至列入日本中學生的美術教材中,是極其難得的殊榮。 & 這本書,就是藝術家將這個結合跳島旅行、公共藝術創作、藝陣表演劇場與社區營造的多面向藝術行動,以「書」的形式重新轉化的創作演出,藝術家豐沛的能量,透過風格強烈的文字與手繪淡彩速寫,圖文並茂完整呈現一場精采的公共藝術創作過程,不僅讓閱讀者彷彿親臨創作現場,跟著藝術家一起參與瀨戶內藝術祭,進而發現,原來透過藝術的力量真的可以跨越地域與世代的藩籬,喚起人與人之間共生共存的情感連結。這也正是這場獨特的紙上漂航行旅將帶給讀者的寶藏。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古代視覺藝術全覽(19th前)

潘東波  著
相對論 出版
2016/02/16 出版

本書屬《古今視覺藝術系列書》之①,但卻不是其中第一本出版的書,書系②的《20世紀視覺藝術全覽》才是,出版於2002年,當時只是一個單行本。為了追求藝術發展的來龍去脈,才有本書的續貂。這一來直到2007年才完成,也沒有想到它不是上一本的320頁可以解決,而是432頁收場。精要、簡明、齊全,讓讀者花最少的錢,得到最完整的全貌,這是我們的承諾。所以塞進所有該有的﹝不但要說「畫」、還要人性化的說「人」,遇有典故也不能省略﹞。因此版面上看來擁擠不算,文字更要精簡到一字不多,選圖總是幾經掙扎方能取捨。上述的修訂,正好與書系③《當代視覺藝術全覽》出書之際,同時完成。少數原先的錯誤加上部分藏館的更動、遷移,以及譯名的不盡精準確的,都趁此機會一一查證。始知:盡信書不如無書!

9 特價80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黑色的故事:徹底改變人類文明史的顏色

時報文化 出版
2016/01/13 出版

「黑不是顏色!」──達文西 「黑是種力量。」──馬蒂斯 「黑色是色彩之后」──雷諾瓦 「所有顏色中最美的就是黑。」──丁托列托 ▍徹底改變人類文明史的顏色,藝術家和時尚設計師最愛的首選 ▍ 黑色,並不在色彩光譜中, 然而它為什麼能同時代表著黑暗、邪惡以及時尚、魅力? ★橫跨文學、科學、藝術、時尚,種種有關黑色的祕辛、神奇的故事!★ 古代埃及人以黑色代表死亡; 受到非洲黑人奴隸影響,歐洲白人把黑色當作負面、邪惡的顏色; 二十世紀初期可可香奈爾發表「黑色小洋裝」; 現代,黑色成為藝術家及時尚設計師最鍾愛的顏色,經典的代表! 一種顏色為什麼能同時代表著黑暗、邪惡以及時尚、魅力?對無數的藝術家和設計師有著無限的吸引力?「黑色」在歷史上甚至曾被認為根本不是一種顏色,卻對視覺文化有了鋪天蓋地的影響! 這本書不只是關於一種顏色的歷史,不僅是一本視覺文化的專書,也是對整個西方藝術文化發展史的速寫。本書上溯聖經時代、希臘羅馬古典時期,從宗教文本、神話、文哲作品、藝術品等各角度切入,去探索在世界古今各文化中和「黑色」撲朔迷離的曖昧關係,探觸領域橫跨:文學、語言學、種族、藝術、時尚、文化等多元主題。 本書特色 ★本書附有一百多幀世界名畫彩頁插圖。 國際媒體推薦 豐富的知識饗宴,廣泛蒐羅奇聞妙事,並以含蓄優美的筆觸寫就……在書中作者約翰.哈維廣灑寫作之網,遠至史前時代,旁及各類領域:藝術史、宗教(尤其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人類學、文學、時尚、紋章學、地理以及政治鎔鑄於一書,實在少見……這是一本有學問又有意思的書。──《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 約翰.哈維的研究廣博、令人大開眼界,呈現「黑的」多種層面……本書文筆生動,寫作用心,主題迷人。強力推薦。──《選擇》雜誌(Choice) 對於沒有或少有色彩、時尚、教育、人類學或藝術方面先備知識的讀者而言,本書是節奏緊湊的扛鼎之作……作者的文風優美凝鍊……以本書題材之廣、之密,加之資訊豐富,卻能如此好讀,實在難能可貴……針對如此複雜的主題,《黑色的故事》是本易讀好看的入門通識佳作。──《視覺研究》(Visual Studies) 本書圖文皆美,要論書的主題,沒有人比達文西更專精,說得更明白。這位義大利光影大師曾說:「黑不是顏色」,此話非關藝術見解(他的調色盤上可是有黑色顏料的,而且還經常使用),而是準確道出了事實:以科學的角度而言,黑即是全然無光,或可說是光被完全吸收。許多藝術家都認為「黑很美」:丁托列托說它「所有顏色中最美」,雷諾瓦說它是「色彩之后」,貝多芬則談過他所愛用的「黑和弦」。本書有一百幀插圖,是一本「照亮」知識之光的書。──《外交家雜誌》(Diplomat Magazine) 文筆極為引人入勝,字斟句酌、構句優美,知識雖淵博,文風卻可親,字裡行間滿懷熱情,讓讀者忍不住大啖書中文字。──「Tredynas Days」 若喜歡咀嚼能刺激思考的材料,讀讀約翰.哈維的新作《黑色的故事》。本書探索黑色(不過,黑是顏色嗎?)思慮周詳,包羅萬象,從黑與憂鬱、神祕經驗及死亡之間的關聯,到藝術家及設計師對於黑色的癡迷,無所不包。──《劍橋新聞》(Cambridge News)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洛港東帆:十八世紀中法海上絲路貿易港

澳門文化 出版
2016/01/02 出版

《洛港東帆——十八世紀中法海上絲路貿易港》展覽,以中法貿易港洛里昂、澳門、廣州等重要沿海城市為主線,介紹法王路易十四為拓展東方貿易而倡建的法國東印度公司和洛里昂港,並描述得益於十八世紀歐亞航海貿易興盛,在文化、藝術、宗教、生活方面所產生的影響;此外,歐洲的“中國風” 時尚也廣泛影響了當時的藝術品和日用品,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產物。

9 特價11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把生命吃下去

船的工作室 出版
2015/10/31 出版

從特別刊幻覺號到味覺號,這中間我們經歷了一個生命的誕生,湘茹的第一個小孩在「船的創作展.五分之三」開幕當天出生了,伴隨著小生命一寸寸地長大,我們開始思想味覺號可能聊的吃食與人類生命的關係,然而就在此時,我們卻不約而同經歷了家中長輩的生病與逝世,這段期間,台灣幾位優秀的藝術文化人才也接連忽然就過世了,著實感覺到生與死在每天的吃著與活著當中來來去去,沒有停下來過。 我們每天都會吃東西,吃下一樣東西,是不是代表了那樣東西的死亡?我們將另一種動物或植物殺死,烹煮成食物,死掉的生物被吃進肚子後,會不會藉著我們的生命而再度活下來呢?把另一種生命吃下去,以維繫自己的生命,這種延續生命的方式,好像是大自然的法則,然而放在文明社會裡,飲食文化是如何決定其它生物的生與死?哪些動物又應該如何活著呢? 在《船的創作誌#4》味覺號裡,我們用生和死來看待每天的吃食。每天我們吃下許多生命,有一天我們也會死去,死去後的身體有可能會成為其它生命的養分,然後再被其它生命吃掉。用這樣的態度面對生命的來去,好像就浪漫親密許多了。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一本就通:中國美術

楊琪  著
聯經 出版
2015/10/30 出版

由彩陶至繪畫,最全面剖析透視中國美術的傳承改革 & 從山水至人物,最細膩的介紹詳述中國繪畫的多采風貌 & 擺脫條列式的枯燥文本,圖文並茂地濃縮中國美術的 & 一本滿足讀者對歷代風格源流、名作深入賞析與名家生平逸聞的好奇知識。 & 這是一本為青年朋友寫的中國美術史,著力說明中國繪畫發展的過程、規律以及名垂青史的美術作品。作者楊琪以斷代區分,先詳細論述各時代的社會背景,再以畫家和作品為線索介紹中國美術發展的歷史及其規律,中間穿插對重要美術作品的欣賞,並分以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三大類別系統性地梳理了中國繪畫的發展過程及特色。 & 全書提綱挈領地介紹了三代以下至明清兩代的繪畫藝術的歷史,梳理歷代畫史脈絡、技法沿革、題材變遷以及重要的畫派、畫家等,文字簡明扼要,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美術史普及讀本。 & &《一本就通:中國美術》以朝代為經,藝術形式為緯,輔以詳盡生動的賞析、逸聞,完整介紹中國藝術史,從史前文物、歷朝雕塑到各類書畫的發展。能為初學中國藝術史的讀者清晰地勾勒中國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等主流藝術形式的興盛、延續與衰微,各章中對歷代政治、社會、人文背景的描述,使讀者能在宏觀的脈絡下看見中國藝術史的全貌,另一方面,歷代名家的生平事蹟,則為讀者呈現名作背後的創作歷程與藝術(個人)情懷。 & 無論作為個人閒暇閱讀的床頭書,或作為課堂教學之用,《一本就通:中國美術》都能使讀者輕鬆閱讀,一窺中國藝術千年的瑰麗成就。 &

9 特價4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藝術設計這回事

凌繼堯  著
五南 出版
2015/08/24 出版

史論結合、以論為主。 按照藝術設計的歷史流變考察其理論形態。 闡述藝術設計按其自身的邏輯發展的理論。 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和產品設計重要的根基。 & 產品是企業的生命,它有兩種基本要素:技術和設計。如果你不擁有先進的技術和優秀的設計,那麼,就只能在國際製造業垂直分工體系的末端做些加工項目。此外,優秀的設計能夠極大地提高產品的溢價能力,帶來巨額的經濟效益。同時優秀的設計也能培育人們的審美趣味,對人們的生活方式造成強烈的衝擊。

95 特價3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圖解生活中的美學

華威 出版
2015/07/08 出版

理性與感性交織出的美學 & 美學並不僅是一門學問,就像是陽光、空氣、水對植物的重要性一般,美學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培養美的眼光、審美的觀念以及了解美這個學問,就成為人生重要的課題之一。掌握美學的本質,探索藝術的奧妙,用心去認識、感受這門獨具魅力的學問。從中汲取美的養分,灌溉品味與各人風格,在食衣住行育樂中,用心去品嚐「美」所帶來的一切。 & 本書分為兩個部分介紹美學。上篇《美學的故事》從古希臘羅馬的萌芽時期至二十世紀,介紹各時期重要的哲學家的美學理念以及有關美學的一些小常識,讓讀者從中認識美學。下篇《生活中的哲學》主要從人生方向、學習態度、審美角度、各類藝術美學等方面,以實例故事和客觀的觀點探討美學,讓讀者從中激發出新思維,提升審美觀和開創、啟發對美的新視野。 & ˙人為何不能沒有美學? ˙如何培養自己的品味,創造屬於個人的風格? ˙美學是一種心靈感受,也可以用理性來思考嗎? ˙美學的範疇究竟包含了哪些? ˙如何學會欣賞萬事萬物的美? & 本書特色 & 開啟美學心視野,細嚐令人怦然心動的人事物,活出美麗人生! 提升審美觀,為自己打造藝術人生 品味美學的內涵與創意,讓藝術昇華你的心靈感受 & ˙細說美學史:詳盡介紹古希臘羅馬、中古世紀、文藝復興到近代哲學家的美學思維,藉由他們的故事輕鬆掌握美學的意義和精髓。 & ˙生活中的美學:透過簡潔的標題引出有關於審美的各種觀點,並列舉實例,讓讀者從中體會、重整對於美與生活藝術的思維,並開創屬於自己的生活美學。 & ˙圖表解說:透過圖畫、照片與名畫,讓你對哲學家的美學理論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輔以美學辭典,讓你對美學思想的認識更全面。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從羅浮宮看世界美術(二版)

蔣勳  著
東華 出版
2015/07/07 出版

本書特色 & ‧由建築、歷史、經典名作,深入了解羅浮宮 ‧依獨具代表的典藏品之年代及地區,詳盡介紹世界美術的演變 ‧精美的藏品圖片,並附有局部放大圖可看到作品細部 ‧深入介紹作者的創作背景,洞悉羅浮宮代表作品隱藏的含義 ‧隨書附贈經典「羅浮宮導覽」手冊小摺,貼心設計的隨身攜帶尺寸,讓您更方便參觀,不怕留下任何遺憾

9 特價43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今天學美學了沒

賀瑞麟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15/05/05 出版

理解美學學派流變‧快速掌握美學意涵 & 從繪畫分析到廣告創意、從城市景觀到家居園藝、從手機造型到動漫遊戲,處處可見美感元素; 但是你知道美學是什麼嗎? & 認識美學,一週時間恰恰好! & 「美學」對多數人來說,是個朗朗上口的字眼,但我們真的懂得美學的意涵,及其在生活中的實用性是什麼嗎? & 本書以一週讀懂的概念,透過單元規劃,一日一個層次,從美學基本概念、美學史、美學的形式、美學的實踐與應用等等,讓美學這個看似常見、實則模糊的概念,轉化為一般非科班的讀者可以理解、運用;並從中獲得進一步思考可能的學門。 & 隨選隨讀的開放式課程,一本讀通一生必備的知識入門 & 特色一 超越時空限制,隨時隨地輕鬆閱讀 特色二 打破知識藩籬,專業學門一看就懂 特色三 一週讀一科目,系統化學習好吸收 特色四 分析生活美感,實際運用美學原理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藝術力

藝術家 出版
2015/04/07 出版

這個權威性的概述將當代藝術——其美學策略、機構和驅動力——座落在現代主義革命、城市主義、新技術和後共產主義時代更深層次的背景下。葛羅伊斯結合了啟發性的分析與哲學的問題,直達今日的文化生產核心。—─伊沃納.布雷茲維克(Iwona Blazwick)倫敦白教堂藝廊(Whitechapel Gallery)館長 & 藝術力:衝突之間的權力平衡與協商 & 葛羅伊斯的論辯方式,既非哲學也非純粹美學,而是以現實為基礎的思想推演,因而包含廣闊(美學策略、藝術中的新、美術館、策展、藝術評論、藝術文件、作者權、都市生活、數位藝術、電影、後共產主義時代等),讀來相當引人入勝。 & 《藝術力》一方面從現代藝術的歷程出發,重新檢視前衛藝術的任務與其偶像破壞在當今究竟如何可能;另一方面,也從深陷在藝術市場與當代藝術體制中的藝術實踐,勾勒出一條足以與社會其他勢力抗衡的藝術之力。也許正是因為見證過蘇聯超級大權力的衰敗過程,葛羅伊斯相信觀念主義之後的時代,宗教、政治、藝術之間終將會有一種新的平衡。 & 《藝術力》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針對當代藝術體制與公眾間的命題,第二部份涵蓋戰爭、希特勒的藝術理論、共產主義社會的藝術、以及西方多元主義視野下的後共產主義等主題。共15篇專論,收錄葛羅伊斯在2000年到2007年間發表於期刊或是論壇上的重要論文。

9 特價25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如何看一幅畫

閣林國際 出版
2015/03/10 出版

面對一幅畫的時候,你會不會感到茫然無措呢?也取我們可以從藝術作品裡感受到一些情緒,但是仍然無法理解作品。 弗朗索瓦絲‧芭布 – 高爾充分考慮到觀看者面對藝術作品時細緻入微的觀賞方式,提供了豐富的背景知識。本書為一場精采的藝術之旅提供了權威的指南。畫作與現實世界的關係是怎麼樣的?藝術家是在美化自然,還是在扭曲自然?藝術家是想要令觀看者震驚,還是獲得安慰?隨著作者簡單而微妙的分析,每幅畫作的意義逐漸清晰起來。 如何看一幅畫的起始點就是作品傳遞給觀者的第一印象。而本書唯一的目的就是拉近藝術作品與人們的距離。如果你以開放的心態閱讀本書,你將學會用自己的方式看一幅畫。 &

9 特價359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藝域開花

何恭上  著
藝術圖書 出版
2015/02/12 出版

藝術家身在異國,更能創作出驚人火花﹖這本書收錄的是應韓尚平主編之邀,刊載於溫哥華世界日報藝文采風版的文章﹔所寫對象大部份是作者老友,比較熟悉他們的創作歷程,也加上身為藝術工作者所看、所見、所感,前後約時四年。 作者這麼說:「自己不善泳,却毅然躍入藝術洪流,既然浮沉其間,走過且讓它留下痕跡罷!感激上蒼開了條寂寞也艱辛的路,在藝術專業出版領域,我從學習到領悟,在圖書發行路上我從無到有,種種挑戰也像極這本書上介紹的畫家一樣,嚐過酸甜苦辣,藝域開花遍地美好!」

9 特價61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地圖藝術實驗室

遠流 出版
2015/01/01 出版

亞馬遜網路書店地理類第二名、 繪畫類第三名、地球科學類第八名 地圖不是只有引導方向 透過畫地圖,我們爬梳外在與內在的世界, 分享經驗、探索自我、建立更深的連結, 還可以述說故事、記錄夢想, 讓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找到自己的定位! 從古至今,地圖就是想像力與創意的具體化身:中古世紀的地圖經常會畫出海怪,當代的衛星地圖則可以即時帶你前往夢寐以求的時尚都市或壯闊荒野。 本書從地圖的想像力為起點,將繪製地圖的元素結合手作藝術,開發出52個活潑生動、簡明易懂又充滿想像力的藝術創作點子,適合課堂教學、團體課程、朋友相聚、讀書會或各種聚會的活動之用。 無論你是一個小團隊的領袖,或經常需要新鮮點子來帶學生,或只是憑著單純的好奇心要探索世界,都可以參看本書內的豐富點子,使你的團體活動永遠充滿迷人的趣味,成員個個熱情投入而欲罷不能--例如,一次原本普通的晚餐,若按書中指示,循著座位安排讓賓客一起完成一幅「今晚的社交地圖」,就絕無冷場了。 對於旅行者來說,本書提供了全新的旅遊觀點,讓你用視覺來記錄旅程中的事件。對於說故事的人來說,則可利用本書的技巧當成說故事的新方法。你對自己有興趣嗎?書中告訴你如何製作自己房間的個性化藍圖、自己每日的進餐軌跡圖,以及你幻想國度的神奇地圖。 本書獲得美國、加拿大的中、小學大量採用,作為團體活動與小組創意的基礎。作者在書中採用出乎意料之外的技巧和媒材,將常見的筆畫、墨水、毛線、公車票、馬賽克拼貼技術加以運用,做出魅力四射的茶漬仿古海盜藏寶圖、立體冒險圖等。甚至,連你的鼻子都能拿來畫出等高線! 不論你的年紀大小,不管你先前的藝術經驗多寡,只要按著書中的步驟,就可以做出創意十足的地圖藝術作品。接下來,更能發揮自己的新點子,不斷提升個人作品的層次。 本書特點 ★總共收錄52個與地圖有關的創意練習 ★適合課堂教學、團體課程、讀書會或各種聚會的活動之用 ★步驟詳盡、說明清楚,容易實行 ★提供點子來進行各項創意活動 ★可做為探索、建立連結、認識自我的練習 ★一種新的說故事方式 ★美國、加拿大的中、小學大量採用,作為團體活動與小組創意的基礎

9 特價28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史作檉講藝 藝術的終極關懷

史作檉  著
典藏 出版
2014/09/05 出版

人人都有一雙藝術家的眼睛。 「不論你曾崇仰何人何物,並以誰為師,最後你必須回到你自己本身。 藝術從未遠人,只是人遠離了他真正的自己。 在都市中,我們先失去了我們的眼睛,然後我們失去了一切。」-史作檉 本書為史作檉談論藝術美學文章集結,強調人人都有藝術家的眼睛,只在於人們失去了觀看的方式與純粹的初衷。 共分四大篇九章節,從藝術本質談起,援引賈克梅第、康丁斯基、蒙德里安、李德等藝術家創作,從繪畫、雕塑、音樂,旁述及顏氏篆書中的圖形特性,進臻至哲學美學、形上美學,淺明清晰,在一本書的閱讀時間裡就可在繁多的藝術理論中找到自己的「眼睛」與觀看角度。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靳叔品美 100+1

靳埭強  著
經濟日報 出版
2014/08/11 出版

身為香港著名設計師、藝術家,靳叔經常被問: 怎樣欣賞藝術? 他覺得欣賞藝術,就是欣賞生活,反之亦然。對生活有感悟,就有欣賞和創造藝術的能力。 這聽起來抽象,所以靳叔為大家寫了一百個欣賞的小故事,都是他藝術生活的札記,讓你看到這位藝術家如何從各種展覽、表演、作品,以至旅遊、逛街中,運用視覺、聽覺、味覺、嗅覺,體味生活中的美妙事物。 希望你也能從中領略藝術和生活的美。 重點推介 1.由香港著名設計師、藝術家靳埭強親筆撰寫,適合作為大眾藝術入門讀物。 2.得各大藝術館、博物館,以及多位著名設計師、藝術家慨慷授權圖片,使本書能展示超過 350 張彩色圖片,圖文並茂地進行藝術導賞。 3.書中涵蓋的藝術範圍廣泛,包括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展覽、書刊設計、建築、裝置藝術等。 4.強調生活和藝術的關係,書中提供多個可在生活中欣賞藝術的途徑,當中很多是免費的。此外,作者也分享如何從旅遊、逛街等日常生活中,感受藝術。

9 特價43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圖解美學

李佩璇  著
易博士 出版
2014/07/17 出版

我們都曾為了美而怦然跳動,在時間、空間彷彿凝固的一瞬間,因為那不可言傳的喜悅而忘卻一切。 由此,從感受美,到如何認識美、走進美,悠遊於美,甚至安頓於美,成為了一門別具魅力的學問。 在希臘神話中,一顆給「最美的女神」的金蘋果,挑起了三位女神的戰火,更引發了著名的特洛伊戰爭。「美」就像是這顆金蘋果,千古以來,人們始終為它爭 論不休。美是什麼?是主觀還是客觀?是絕對還是相對?人們對於這些問題的熱切探問與思索,不僅證明了美的魅力歷久彌新,更同時催生了這門迷人的學問──美 學,在十八世紀翩然現身。 美學告訴我們:人們的感性認識能力,和理性同樣重要。正如大哲學家黑格爾所說:「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可見,失去了感性,美就無從誕生。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撰述,加上簡明精要的圖解,邀請你以輕鬆自在的姿態進入美學的天地,一起探求美的本質,掌握美感的特徵,追索藝術的意義,了解中、西 方重要的美學範疇。或許,當我們善待自己的感性,將美成為我們生命中最豐盈而柔軟的思想養分;生活,就能精彩得像門藝術。 ●「美」讓人人切身可感,卻也常常茫然說不清楚。   開啟本書,讓有關美、美感、藝術的種種問題得到解答。 ‧美的事物有什麼共同特徵嗎? ‧為什麼人喜歡美的事物? ‧欣賞少女的美,算是一種美感經驗嗎? ‧為什麼同一件作品,有的人覺得美?有的人覺得不美? ‧美好的事物一定是令人感到輕鬆、愉快的嗎? ‧醜陋的東西也有美嗎? ‧品味是什麼?它如何形成的?有高下之分嗎? ‧人為什麼會想要從事藝術創作呢? ‧什麼才叫做「藝術品」? ‧「靈感」是怎麼一回事呢? ‧藝術一定都表現美嗎? ‧藝術和社會有什麼關係? ‧表現同一個故事的時候,詩歌和繪畫作品各有什麼特色呢? ‧一定要了解藝術家的創作背景,才能夠欣賞藝術品嗎? ‧為什麼同一個藝術品,不同時代的人會有不同的評價呢? ‧藝術品的意義和價值,是由誰決定的呢?是藝術家說了算嗎? ‧電影人人愛看,在美學上會如何評價呢?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們的前面是什麼?後擴展時代的臺灣當代雕塑2013 FORMOSA雕塑雙年展

典藏 出版
2014/07/16 出版

完整記錄高雄駁二藝文特區展出的,第一屆FORMOSA雕塑雙年展展覽記載,含策展人策劃起源,展覽專文評述,33組近50件展出品詳盡文字說明與圖片記錄。並且收錄2000年以來,臺灣當代雕塑發展重要事記,是當代雕塑發展探討的重要書籍。 全書收錄有策展起源與藝評觀點,以及33組展出作品完整圖文介紹。作品採三大主題分類:「自然演繹 環境變奏」「當代造像 異音複調」「日常觀想 生活『物』語」,詳細收錄當代雕塑在後擴展時代的多元開放姿態。 從展覽概念到展覽呈現,以圖文比例5:5的豐富度,重現當代雕塑歷程。

9 特價5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風:貿易風動.千帆東來

張錯  著
藝術家 出版
2014/06/16 出版

本書為張錯繼《雍容似汝》、《瓷心一片》及《風格定器物》後的最新力作。作者浸淫在文物的汪洋中,研究方向更為開闊,發產出了這條重新理解東西方文物及繪畫交流的新航向。   「中國風」(Chinoiserie)是什麼?它又是以何種形式影響著文化交流?作者在此書中藉著過去研究東西文學、宗教、哲學與歷史的豐厚成果為基底,以繪畫、布料、瓷器、服裝、建築等物質文化的角度出發,配合大量的文本,從中國輸出絲綢而與西方接觸開始,探索在文化藝術方面,西方人如何從被東方文化吸引、誤解東方進而了解東方;而東方人如何從拒絕西方到接受西方。本書佐以精采圖片,帶領讀者一窺藉由貿易而形成的「中國風」藝術風格,是研究中西方藝術交流與文化發展,不可錯過的著作。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美學原理

葉朗  著
華滋文化 出版
2014/04/24 出版

★這本書是作者將近五十年的美學研究成果的一個概括和總結!    本書繼承北京大學蔡元培、朱光潛、宗白華的美學傳統,立足于中國文化,以“意象”和“體驗”為核心,力圖融匯中西美學精華,回應21世紀時代的呼喚,最後歸結到提升人生境界。作者在書中注重視野的開闊,注重思想的深度和原創性,同時注重材料的豐富和趣味性,追求文字的清晰、簡潔和詩意。 本書不僅適合作為大學生和文化界、藝術界、教育界朋友們的讀物,同時也適合作為各行各業對美學有興趣的朋友們的讀物。讀這本書可以獲得理論的提升,人生的啟示,同時又可以獲得情趣的薰陶,審美的享受。 葉朗是宗、朱之後對中國傳統美學貢獻最巨大的美學家,其《中國美學史大綱》至今仍然是中國美學理論的扛鼎之作,其對中國人審美傳統的體會和闡釋比同時流傳甚廣的李澤厚的美學理論更有說服力,也更有生命力。

9 特價49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醜:萬物的美學

典藏 出版
2014/04/16 出版

美只有一種典型,醜卻千變萬化? 美得過火可能很無聊,有時還會讓人極度不安; 醜得冒泡可能很有趣,因為其無法預測而更加迷人! 什麼是「醜」?醜代表的是否只有表面皮相的涵義?如果世界上沒有醜,那還會有美嗎? ◆美麗是一種職場優勢嗎?醜陋應該被消滅殆盡嗎? ◆醜得像犯了罪?刺青和犯罪之間真的有什麼關連嗎? ◆鬆垮的皮肉和皺成一團的五官,鬥牛犬真的和美搭不上關係;但牠卻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吉祥物! ◆就如B52轟炸機或柯爾左輪手槍,某些設計精美的物件也可能是醜陋的,如果它是用來導致傷殘? ◆誰能解釋昆丁‧馬西斯所畫的《難看的公爵夫人》竟然是倫敦國家美術館最受歡迎的作品? 世上真有醜這種東西嗎?隨著時間演變,某件醜的事物又是如何變成了美的代表呢?它跟人類的品味有多少關連?醜真的是原本就自然存在的嗎?全球聞名的藝術、設計與文化評論家史蒂芬•貝利,在本書中對「醜」這個概念提出了質疑與解譯。 作者將幾世紀以來的藝術、設計和文化史巧妙地連綴交織,探索「醜」與它的相反面「美」這兩者的本質。他以時而戲謔嘲諷的絕佳文筆,質疑並解析世間萬物的美學基礎――從粗鄙噁心的感受到如天堂完美的設計實踐、從醜陋的科學到漂亮的方程式、從醜的自然到可能是美的工業革命、從量產的媚俗到壞品味的巧妙升級、從醜物賣不好到設計的神話……書內針對醜這個最挑釁的主題進行了精彩的正反辯詰,層層打破你對美醜的幻想,讀者在隨著本書穿越古今,重組美醜的意義、變遷與品味的同時,美醜之間悄然地位移了…… &

9 特價56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阿多諾美學論

陳瑞文  著
五南 出版
2014/03/25 出版

◆自叔本華與尼采以來,大概歐洲再也沒有其他的藝術哲學,所起的影響力堪與阿多諾相比擬……。阿多諾實質界定了一種基準,首度允許去談論現代藝術。──魏瑪(Albrecht Wellmer) ◆《美學理論》統合了衰亡、異化、否定、危機和解構等廿世紀最敏感的現象,藉前衛藝術的擺脫束縛,具有強烈要求顛覆一切系統的否定精神,事實上它所釐定的藝術理論面向,首度允許我們理解和談論前衛藝術。──吉姆內茲(Marc Jimenez) 阿多諾美學裡的「藝術」一直是負面的,不管是藝術他律系譜所指的附庸性,或是用來修飾前衛作品的「反-藝術」或「非-藝術」。他只相信作品政治,此既不是想像,也不是象徵;他只相信作品自身為慾望機器,此既不是結構,也不是幻覺;他只相信作品的實驗性,此既沒有詮釋,也不是意味深長,而是看作冒險的、陷入黑洞的經驗紀錄。   作品所言和所想,這是彰顯創作過程和以創作過程作為表現自身作法。此作法類似傅科的《知識考古學》的觀點:作品的真正功能,按其起作用的樣態,本身就是一種殊異的機器或生命體。作品提供聞所未聞的和不可見的力量,做為對抗資本主義社會體制。也是從這種批判功能,阿多諾視作品為臨床感性,具有(社會行動)真實力量的價值,本身就是問題性身分。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次世代的科技新美學

工業技術 出版
2013/12/12 出版

Dechnology是由design加上technology的新複合字,在過去台灣擁有先進科技,帶起台灣80年代的經濟奇蹟;而現在台灣又多了設計這項軟實力,不只是Made in Taiwan的東西走紅國際,Designed in Taiwan也越來越知名,當科技結合設計這兩項台灣優勢,我們更有機會一探未來的生活想像。從以前的「食、衣、住、行」四大領域當中,擴及到「時、醫、助、型」的新領域,將帶你跨越時空,資訊雲端化帶來的資訊整合與效率提升;一覽醫療照護的未來想像;那些你不曾正視的科技輔助與協助,暗地帶給人們無盡便利;還有彰顯自我風格的個人造型或新生活型態,都正在你看不見的四周悄悄醞釀且等著在未來大舉發酵。未來,你將難以定義。在《新世代的科技新美學》當中,從台灣頂尖技術單位到設計公司的新世代觀點,一次介紹超過百件的未來產品,以及前瞻這些未來商機。 本書特色 《次世代的科技新美學》從現在帶你預見下世代在你身旁即將出現的百樣生活新方式,從「食、衣、住、行」四大領域,加上重新定義的「時、醫、助、型」。同時結合台灣最拔尖的技術單位,加上一群出眾設計人,共同用美學觀點打造我們的未來新生活。關於這套未來新美學,悄悄在你我身邊瞬息萬變,想要抓緊次世代的關鍵點,在《次世代的科技新美學》當中帶你搶先一覽未來。 &

9 特價35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頁數5/8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