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設計美學原論
本書透過最近考古成果,從中華文明出發處,深入考證設計美學的源頭,也透過歷代設計作品、建築庭園作品、明清時期福建畫作等實例,淺出傳統設計美學實際應用的變化,於情、於理、於例詳細詮釋了傳統設計美學的原汁原味。 & 美學是一種意識形態,所以各個文明所孕育出各有不同的美學。然而設計美學卻是一種物質化的意識形態痕跡,每個文明的設計美學既有信念價值觀上的特點,更有善於變化且歷久彌新的設計藝術作品作為「這種信念價值觀特點」的印證。本書雖由傳統設計美學之數論、氣論、佈局論、意論、德論、占侯數論等六篇論文所構成,但在窮盡原論之餘,更重視這原論的衍生、近代變化與設計藝術作品實例的分析印證。 & 所以將六篇論文視為一個整體時,則能滿足盡論源頭之知,又能滿足變化應用之需。配合筆者已出版之《設計美學》、《敘事設計美學》,即將出版之《亞洲設計美學史論》,即將完稿之《福建設計美學史》、《台灣設計美學史》等書,想必更能盡情運用這種美學原汁原味於有形之中。
#tag沒有代表作(POP袋裝版)
特製厚磅透明粉紅色PE袋+網印,裝載聶永真五年來的精選作品…… & 林宥嘉/感官世界、五月天/第二人生、女孩與機器人/平行宇宙、曹格/荷里活的動物園、潘瑋柏/24個比利、田馥甄/ 渺小、李宗盛/山丘、蔡依林/Myself、吉田修一/再見溪谷、馬世芳/歌物件、陳俊志/臺北爸爸紐約媽媽、Eiki Mori/ tokyo boy alone、編号223/編号223、遺憾先生遺憾的包裹掉進了遺憾的海:黎煥雄劇場文集、photo zine「OSSU」/日本男児、莎妹劇團/Be Wild 不良、聶永真/不妥、The Big Issue封面、不只是圖書館VI、Porter CD… 林宥嘉/感官世界、五月天/第二人生、女孩與機器人/平行宇宙、曹格/荷里活的動物園、潘瑋柏/24個比利、田馥甄/ 渺小、李宗盛/山丘、蔡依林/Myself、吉田修一/再見溪谷、馬世芳/歌物件、陳俊志/臺北爸爸紐約媽媽、Eiki Mori/ tokyo boy alone、編号223/編号223、遺憾先生遺憾的包裹掉進了遺憾的海:黎煥雄劇場文集、photo zine「OSSU」/日本男児、莎妹劇團/Be Wild 不良、聶永真/不妥、The Big Issue封面/ logo、金馬50 logo、不只是圖書館VI、Porter CD…. & 8位國際級設計師共同側寫×萬字訪談爬梳創作軌跡 26張專輯包裝+42件書籍設計+逾35項字型、物件及平面視覺作品收錄 & & AGI瑞士國際平面設計聯盟 入選之前 與 之後 金曲獎最佳專輯包裝獎 第一次 與 第二次獲得之間 & 每一個需要被理解的聶永真符號 每一次他的名字被標記的理由 & 聶永真 #tag沒有代表作 2009-2014 作品集 & 他一開始以文字為媒介展露自己的才華,接著又帶著獨特的敏銳感受滲入影像展演。聶永真作品中不著痕跡的細節處理与極具企圖和張力的視覺展現,使得從2002年之後的華語流行音樂、書籍出版和藝文展演,因此而有了新的想像与樣貌。2009年起開始從創作源頭涉入更多詮釋和引導,熟練而從容地駕馭畫面、符號与素材,開拓了另一種觀看平面視覺与理解的角度。 出道以來第二本作品集《#tag沒有代表作》,收錄2009-2014年之間最需要被理解的、構成「聶永真設計」的圖像與符號,再藉各界合作者和國際知名設計師們所描述的聶永真設計之態度與精神,外加自轉星球編輯部爬梳聶永真五年間創作和生活後進行的深度訪談,試圖勾勒出名為「聶永真」的這名設計師最真實的工作現場及創作軌跡。 &
設計的心理學:人性化的產品設計如何改變世界
英文版銷售25萬冊,授權全球15種語言版本 拒絕令人崩潰的不良設計 & 如果你是設計師,請為產品的易用性而奮鬥。如果你是使用者,請支持安全、實用又賞心悅目的好設計。 & 如果在旅館裡弄不清楚怎麼開水龍頭,或者面對不熟悉的瓦斯爐或電燈開關時,即使再聰明的人也會手足無措。認知科學家唐納‧諾曼大膽地指出,錯不在我們,問題出在忽略了基本心理學的不良設計。雖然拙劣的設計俯拾即是,但是要設計出容易理解、方便使用、令人愉悅的產品並不困難。《設計的心理學》說明良好的設計是可能的,只要遵循根據人類行為歸納出的設計原則,引導使用者在正確的時機,採取正確的行動,得到令人滿意的使用經驗。 & 《設計的心理學》解釋這些基於心理學的設計原則,如何在日新月異的科技進化中歷久彌新。在這本充滿娛樂性及洞察力的著作裡,諾曼強調優秀的設計是最重要的產品競爭優勢,也是影響消費者行為的關鍵。經過時間的考驗《設計的心理學》將持續帶領設計者深入日益多元化的設計領域,協助使用者了解設計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以期共同攜手克服產品開發在商業社會需要面對的挑戰。
小唐說Listen to Tang
包裝雖小,也能成就大事,也將改變您的行銷傳播觀點。作者始終堅信那些放在產品上的圖像與文字,其實是一種與消費者溝通的「媒介」。能夠善用圖像及文字價值的產品,確實有辦法替產品做出「樣子、表情」,讓人看見它的想法、內涵、意圖。所以,那些擺在產品上的圖像與文字,絕不是你所謂的「包裝」如此簡單,而是企業可以用來和消費者對話溝通的媒介平台。 首位連續榮獲七次國家設計獎的包裝達人唐惠中,透過本書把自己將近三十年的設計包裝經驗分享給大家。
染:設計無限/設計實務流程解析
目錄 & 序 推薦序/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理事長 林宏澤&&& 4 推薦序/覺色廣告創意總監 涂宏志&&& 5 平面設計 瘟神榜&&& 14 +-&&& 20 女孩諮詢師&&& 26 毛毛&&& 32 游美館&&& 38 漢字不看字&&& 44 Daisy女性保健食品&&& 50 七娘媽&&& 56 天喜幼稚園&&& 62 出軌&&& 68 都市聊齋&&& 74 插畫設計 菌物女&&& 82 妖生&&& 88 多媒體設計 Be With You微電影&&& 96 蘋果之刺&&& 103 天外飛來一筆&&& 108
藝念集私:和諧與衝突的時尚空間對話
極擅長混搭風格與工藝裝置的藝念集私空間設計在《藝念集私-和諧與衝突的時尚空間對話》一書中,跳脫以往作品案例的呈現以縱切的方式將設計師對居住者的生活習慣、需求與風格的描繪,切分成不同的空間結構;從居住者生活空間局部重點,如樓梯、牆壁、櫃體、動線與採光的設計,呈現出藝念集私在空間設計中表達出不凡的獨特意念。 & 除空間設計外,在書裡也收入藝念集私在工藝裝置與軟件佈置方面出色的作品,包含傢俱工藝、混搭建材、情境製造、色調呈現,無不令人印象深刻。 &
欲望的教育:美意識創造未來
本書是《設計中的設計》之姊妹作。 前書闡述了原研哉對設計的全般思考,是為「理論篇」; 本書則含括其近年的設計活動足跡,是為「實踐篇」。 本書詳述日本國際級設計大師原研哉將設計理念付諸實踐的各種過程與軌跡。他透過設計,為日本的汽車業、觀光業、紡織業、都市住宅規劃等擘劃清楚的方向,並透過自身的美意識將「未來」前景訴說得淺顯易懂與充滿設計美感。 作者認為所謂設計就是「欲望的教育」,因無論商品或所處的環境,都是以人類欲望為土壤所長成的收成之物。倘若期待創造優良的商品或環境,首先需要肥沃的土壤,因此必須提昇人們的「欲望」水平,才會擁有美好的未來。而「設計」便擁有影響上述欲望底蘊的能力。作者並於書中連結日本文化背景,思考如何以日本特有的傳統文化、美意識為資源,將「價值」輸出到世界各國?透過繁體中文版的發行,將其傳達給臺灣讀者理解日本的境況並藉此思索臺灣自身。 出版於2003年的《設計中的設計》一書(繁體中文版2005年出版),是原研哉的代表出版品。他在本書的序文中提到《欲望的教育──美意識創造未來》是《設計中的設計》的姊妹之作。前書他論述了自身對於設計的全面性思考,所以可以稱之為「理論篇」;本書則詳述了從過去到未來的一連串設計活動軌跡,所以可視為「實踐篇」。 因此,我們可在本書中領略作者與日本汽車業、紡織業的精英們共同思考所擘畫出的產業遠景;也可一探作者對於觀光業發展的具體做法(近年來已成為藝術愛好者心目中的朝聖地「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其視覺設計規劃即出自作者手筆);作者甚至教導我們如何在地狹人稠的城市中,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美好家園。 本書兼具理論與實際,是原研哉的最新著作,不只是藝術相關工作者或愛好者不容錯過,關心國家行政規劃、產業前景擘畫的朋友們亦可一讀。
破設計Pro Design--17年實務經驗換來的9堂課
揭露實務操作的眉角x 剖析設計案中的矛盾與衝突 資深設計師分享多年來的實務經驗,解決學習設計卻苦無實務參考資料可閱讀的窘境。 & 本書透過作者多年的經驗累積,將設計實務操作的眉角完整揭露,重新定義設計本質到如何訓練設計師,以及剖析設計案為何充滿矛盾與衝突,設計師在產業的定位到底應該如何?設計理論與方法怎麼使用才正確?如何檢視設計師適任與否?設計評圖,標準是什麼?資深設計師的心智模式?等等重要的問題,這本書,提供了深入的探討與解答。 ◎官方臉書粉絲頁:www.facebook.com/prodesign130810&
設計師日誌-網格、版式、結構、字型,從基層建立你的設計靈魂
7天時間可以做什麼? What can we do in Seven days? 上帝用了7天時間來創造世界。 現在我們可以用7天的時間,跟隨設計師一起觀察和思考 體會平面設計的精隨 God had created the world in Seven days. Now we can follow designers to observe and learn the essence of graphic design in the same time 本書特色 設計並非隨心所欲,好的設計是要建立在設計的基礎中,在設計的框架中字由發揮,不會脫離、也不被框架所囿,是本書要傳達的概念。從網格、比例、版式設計、編輯設計、字型、間距、排列、資料提取等入手,包含理論基礎與許多設計師的作品分析。 Peek at it first !別急著開始設計!編輯X設計人的DESIGN BASIS ●The First Day---Mon./32℃~36℃/Clear Designers said “we need gridding”; there came traditional gridding. Designers made arrangement on pages and led the appearance of traditional layout. ●The Second Day---Tue./31°C ~ 36°C/breeze Designers said “Gridding framework should be freer!” For this reason, designing broke the l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gridding and led the appearance of modern gridding. The Third Day---Wed./30°C ~ 35°C/Thunderstorms/Cloudy day Designers said:& Details will be gathered together!& Design basis then unfolded. ●The Fourth Day---Thu./33°C ~ 35°C/Cloudy / Cloudy day Designers said “Designi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step by step in good methods!” Therefore, organization of data and design framework construction become necessary. The Fifth Day---Fri./30°C ~ 35°C/Clear Designers said “More cases should be presented to those longing for designing knowledge!” For this reason, designers provide various designing cases for us to discuss and inspire our ideas and inspirations. ●The Sixth Day---Sat./35°C ~ 38°C/Clear Designers said “We need case analysis to help us grow up while working”. And now, designers share their studying methods with us. ●The Seventh Day---Sun./33°C ~ 35°C/Clear/Cloudy day Designers said “We have shared our knowledge of gridding, basic design elements and cases”. Now let us finish our designing with the technologies learnt on the seventh day and present our works to the world.
去紐約上設計課:我們在設計學校的生存實戰紀錄
唯有去過紐約,大家才能拍電影,才能寫書,並不是因為紐約是個了不起的地方,只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紐約故事」。熱情紐約,打造出有設計慾望的你!三大名校:帕森、SVA、普瑞特 統統到齊,堪稱留學上課紙上實境秀!這裡,認同你稚氣未脫,不因為你是實習生而歧視;這裡,會說「很有挑戰性,很有樂趣」,而不是「很忙,很累,很難」;這裡,就算被折磨像廢人一般,也心甘情願;這裡,走過街角,就是一場設計洗禮,塗鴉藝術;這裡,就是紐約!畫汽車的A先生,做抽屜的B小姐,帶南瓜的C小姐,只要你想,在這裡就有無數可以展現自我實力的機會。你有多瞭解自己的風格?站上紐約大舞台你如何設計自己的人生?住在像飛機廁所大小的租屋;趕到像倉庫的教室上課作品被批評的體無完膚;連續熬夜沒有墨水列印半夜打電話求救;生活費每天都斤斤計較,一分一元不能浪費……但快樂充實完全取代一切,創意被開發,潛力被挖掘,去紐約上設計課,也去紐約大膽經歷,找自己!本書特色去紐約上設計課‧打開本書的7個理由:★頂尖三大設計名校:帕森、SVA、普瑞特,首屈一指的華麗教授團。★設計師,插畫家,紐約是最佳範本以及刺激點。★「設計必備用語」「街頭藝術」「散步路線」「學校環境」各種資訊一次打包。★特色課程親自參與實況報導,是推薦重點,也是親眼目睹設計學生最真實的生活指南。★詳盡的作業創意過程,激盪蓄勢待發的想像力與夢想力。★如何申請學校的實務操作,讓你清楚步驟,準備作品,提早一步適應選課規則。★從設計觀點打開看紐約的一扇窗,博物館,美術館,風格書店,最棒的藝術行走參考書。
為真實世界設計:人類生態與社會變遷
設計的最終職責在於改造人類生存的環境和工具,並藉以改變人類本身。但由於科學、技術與量產等層面皆出現根本轉變,促使變化顯得更為迅速、徹底且難以預料。如果有人喜歡殺人,他必須設法成為一名將軍,買下一做煤礦坑,或是從事核子物理學的研究。但是今日的工業設計早已使殺人成為一種大量生產的行為,藉由設計使全球每年將近百外人死亡或殘障,形同犯罪的危險車輛,選擇使用汙染人類呼吸的空氣的材質與生產流程等方式,設計師成為一種危險的生物。在大量生產的時代中,一切必須經過規劃與設計,因此設計成為協助人類塑造工具及環境,並進一步延伸至社會與人類本身最具權威的工具。因此設計師必須具備高度的社會與道德責任,設計必須成為一種得以回應人類真正需求,創新、富創造性、跨學科的工具,且更偏重其研究導向。同時,必須停止設計不良的物品與人工結構,不准再褻瀆地球環境。本書特色本書為設計流程帶來新思維,並開啟設計師與消費者之間的理性對話。設計不僅有能力,更必須成為一種鼓勵年輕人參與,藉以改變社會的方式。此外,本書目前是所有設計與建築學院必讀的教科書,亞馬遜書店上獲得五顆星的好評,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的經典,可說是全球最暢銷的工業設計專書。
Victor Tsai X 英式設計漫步
.設計的執行過程就是自我對話的過程。.在轉型的路上,害怕是理所當然,但是沒有嘗試,永遠都不可能跨越那道矮牆。.先強壯健全自己的心靈,而後幫助人們建立起幸福的心靈。.對於變化,我們需要的不僅是「觀察」,更重要的是「接觸」。.創新,重要的不是去改變設計的形式,而是去了解人們生活的型態。.做設計從行動中體認,不談過多的設計而是從萬物對話中學習,並且忠實的紀錄生活。.「發現生活」對於設計人而言非常重要,旅行就是培養發現生活的能力,增長設計人的人生厚度。.想要設計什麼,只要努力的去想,就一定會有想法,雖然這個想法可能會不成熟或者有很多問題,但總是個開始,由這個點去演化屬於自己的設計。本書特色●分享台灣與英國文化差異的設計探討●台灣與英國設計教育上的特色介紹●Victor Tsia分享個人獨到的設計思維●收納多張走入民間的英國生活照對於設計,想了解設計、如何用設計、建立設計思維、培養設計人文,這是一本對於設計深入淺出的探討,也是Victor Tsai自我對話的過程,誠摯的邀請讀者一同透過此書與作者對話。
專業設計師的私藏筆記:完美成本掌控大公開
※《好設計≠高預算:成本掌控大學問 》限量改版設計師、編輯必備用書美、日、英亞馬遜網路書店五顆星好評超推薦!專業設計師、編輯、印務公認「此書對於設計師未來的營收獲利之功勞不可限量。」超過300個免費主題網站資源:『線上免費字型』、『免費圖檔』、『設計師交流網絡』…完整收錄。優秀的設計師知道作品的價值並不一定和製作成本有關,不論到頭來到底砸了多少錢進去,好點子就是好點子。雖然龐大的印刷預算可以增進好點子的表現,不過並不可能把爛點子藏起來。好點子一定會發光,所以即使預算不高也絕對能大放異彩。在這本書裡面,我們將會挖掘、探討並揭露許多世界各地設計師所使用的業界祕訣,直接聽取創意團隊的說法、說明頁面視覺效果、如何實踐設計的方法、採用何種表面處理、以及怎麼樣在節省成本的前提下製作出有助於吸引新生意又讓客戶買賬的精美成品,也會探討如何充分發揮手上現有資源例如軟體、電腦、字型、紙張供應、甚至數位相機等的方法。以世界各地超過100家設計公司的省錢訣竅,教讀者從『規劃』、『設計流程』、『材料』、『印刷裝幀』這四個製作流程中取得最低花費和最大效益。
學設計名校150 好評增訂版:我們老師是大師!
出國學設計,生活找體驗你的設計人生,從現在開始衝刺!台灣第1本最完整的設計學校導覽書全新32頁設計故事增補30間設計名校深入設計之都 首爾飛越全球5大洲,踏上世界6大城,巡覽國際逾30個城市…「學設計.名校150」橫跨歐、美、中、亞、澳,縱走五大設計場域:建築、室內、工業、平面與時尚,帶你經歷 觀點X態度X資訊X文化 共構的四感體驗!2013年增訂版掌握韓流脈動,專闢2010設計之都南韓專區,並重點補強北歐、德國等地設計新星名校,提供更寬廣、全面的選校眼界。出發前,回歸設計的本質─生活,先帶你「認識環境」,聽聽台灣空間設計師陸希傑、高弘樹、張維勝等10位名人學長姐們在國外學到的設計關鍵字!還有更多名校畢業生的時尚留學體會!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設計窩!
設計大師:10 + 23 = ∞ 掌握全球企業品牌形象
美國和英國亞馬遜評價四顆星與國際接軌的必備珍藏精裝版Adobe、CANON、可口可樂、GAP服飾、微軟公司、無印良品、……等,世界知名各大企業相爭聘請的設計團隊和設計公司顛覆一般人對設計的認知,綠化、永續、環保的概念才是頂尖設計師將自身功力推上更高境界的中心思想。《設計大師:10 + 23 = ∞ 掌握全球企業品牌形象》擷取來自全世界十個國家中,當今23位知名領導設計師的親口導述,在品牌形象中的設計作品中,以不限類別、包裝、品牌、行銷和傳單以及各類發行品等設計產品,抒發他們的創作過程以及根本中心創意哲學思想。本書跨越設計的種類、品牌和形象,讓大家可以一窺真正的設計師如何在其領域中稱霸全球,不僅可給予設計有興趣的讀者們在品牌形象的設計上一種全新的觀點,每位設計大師還整理出對他們非常重要的五大設計法則,以供想要踏入這個領域或是新手設計師的最佳建議。書中提及設計公司:2 FRESHBLOK DESIGNCAHAN & ASSOCIATESDOYLE PARTNERSESSEX TWOCARIN GOLDBERG DESIGNGRANT DESIGN COLLABORATIVEALEXANDER ISLEY INC.KOEWEIDEN POSTMAMETHODOLOGIEMISTER WALKERPENTAGRAM GERMANYPENTAGRAM UKSTEINBRANDINGTOMORROW PARTNERSVANDERBYL DESIGNVSA PARTNERSCHEN DESIGN ASSOCIATESKUHLMANN LEAVITT, INC.LARSENSAMATAMASON, INC.SHINMURA DESIGN OFFICETANK CREATIVE INTELLIGENCE
漫遊英國設計:全球創意的起點
設計,讓生活更美好!這本書的內容,便是根據《Design 360°》特刊內容改編而來,以韓國為出發點,透過實地採訪,以圖文並茂+遊記式的文字(類似遊記式設計書),讓讀者全面瞭解韓國先進的設計理念、獨特創 意,傑出設計師,設計院校及設計資訊等,讓從未到過韓國的讀者在輕鬆的文字中既瞭解韓國的城市,又瞭解其設計理念。全書詮釋了平面、創意、視野、產品等各 個領域的設計心得,縱觀全書,讀者能夠全方位瞭解英國設計的理念與創意。
漫遊韓國設計:活力十足的設計之都
設計,讓生活更美好!這本書的內容,便是根據《Design 360°》特刊內容改編而來,以韓國為出發點,透過實地採訪,以圖文並茂+遊記式的文字(類似遊記式設計書),讓讀者全面瞭解韓國先進的設計理念、獨特創意,傑出設計師,設計院校及設計資訊等,讓從未到過韓國的讀者在輕鬆的文字中既瞭解韓國的城市,又瞭解其設計理念。全書詮釋了平面、創意、視野、產品等各個領域的設計心得,縱觀全書,讀者能夠全方位瞭解韓國設計的理念與創意。
漫遊日本設計:極致的簡約之美
設計,讓生活更美好!這本書的內容,便是根據《Design 360°》特刊內容改編而來,以專業新銳的視覺、圖文並茂的形式,講述的是日本設計的設計理念、創意方法。透過實地採訪,以各知名設計師的獨特視角介紹了日本的代表性設計產品、設計思路、以及日本特有的設計文化,網羅了日本藝術設計領域的經典案例,屬於傑出設計師的設計類圖書。全書詮釋了日本的視野、創意、平面、產品、設計交流等各方面的設計理念,如真實的建築夢想、穿越結構的風景、21_21設計美術館、創意孵化器、平淡不代表乏味、聆聽生活的聲音、好設計臻於至善、和物濃情等設計師的心得,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現給讀者,語言親切而富有內涵,點到卻引人深思,使讀者能夠在輕鬆的閱讀中自如穿梭流連於日本的設計美景。
設計的方法:100個分析難題,跟成功商品取經,讓設計更棒、更好的有效方法
■完整揭露100個業界、學界等待已久的「設計好方法」■方法分階段,從初期到完成,引導不同階段的設計思考■方法分目的,從靈感、創意、調查到評估,各有好方法協助尋找解答■跟i-phone、樂高、Frog Design取經,學習分析難題、解決問題的好方法■適用性最高,涵蓋平面、建築、數位、產品設計、廣告行銷及展示規劃。跟成功商品取經好設計,真的有方法!完整揭露產出「好調查→好靈感→好測試→好解答→好策略」的關鍵祕訣。平面︱建築︱網站︱電玩︱產品︱廣告︱行銷企劃︱商場展示,學界&業界,專業推薦必讀好的設計看似簡單?設計師常要在眾多商品的世界之外,找出產品利基或切入點。設計方法即在幫助設計者避開盲點與迷思,期能穿透複雜的人類行為而進入設計的想像,提供分析、構成、操作程序,辨析執行方式與評估的機制。本書的100個方法,彙整學理、學術研究及實務案例,可以交叉應用在不同設計層面,能幫助設計者破除觀察及實作的侷限,看穿產品、行為與心理的迷霧;超越量化與質性方法,為產品尋求亮點,達到適切與簡化。其實,設計,一點都不簡單。 ──鄧建國(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教師)不管是業主、產品設計師、廣告行銷企劃、工程師、設計學界,所有專業工作者,都不斷思索的問題:如何用方法激發團隊創意?什麼樣的調查法有助於貼近使用者需求?如何評估對手的優勢?不同產品該如何測試才能確知消費者反應?如何用方法協助,客觀地做出最好的設計決定?設計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從發想到上市,需要透過種種研究、調查、實驗、測試……,究竟哪些方法有效,哪些方法廣為業界採用?哪些跨領域方法,適合設計界取經?不同產品各有什麼樣的好方法,幫忙解決難題?本書作者鑒於業內面對複雜難題的迫切需要,廣泛蒐集傑出企業的實戰經驗與學界研究方法,書中提到的每一種方法和技巧,都將幫助設計者更加了解人,更聚焦在人身上,創造出更有意義的產品。iPhone用「衍生式」研究,建構出理想中的app元素,並用「啟發式評估」,設計出廣受歡迎的app。eBay用「A∕B測試」,對照買家對網站圖片大小的反應;再用「眼球追蹤法」確認廣告效益,擬定廣告策略。Frog Design用「群眾外包法」尋找靈感。樂高集團透過「創意工具箱」,激發設計時更深層的思考,並設計「客戶體驗稽核」,評定使用者的需求和重要性的優先順序,將這些轉換為更驚喜的設計。書中介紹了100種廣被設計人及學界採用的方法。結合了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企業管理學、工程學等多門學科和領域,從不同的目的,行為、態度,質化、量化,傳統、原創或改編,探索、衍生或評估等切入,更將設計分為五階段,標示哪些階段適合使用哪些方法,是設計人同步增加廣度和深度的一本實用工具書。不同目的背後,運用了什麼樣的設計方法?概念法,幫助設計師吸收新知,融會貫通。認知圖,適合用來分析複雜的問題,做為決策的依據。親和圖和KJ法,利用便利貼激發設計靈感和團體合作。競爭測試,評估競爭對手產品容易使用的程度和優勢。拼貼和意象看板,協助設計團隊更加了解使用者文化。情書&和分手信,可看出使用者在生活中對產品的評價和期望。角色扮演,能更貼近使用者的位置。而參與觀察法,更進一步深入同理心。Elito法,協助團隊將觀察轉化為故事,緊密結合公司業務的邏輯和設計的洞見。快速設計工作坊,讓設計師、利害關係人和開發人員,共同發想點子,形成絕佳的設計概念。
自然界設計力:了解隱藏於後的通用體裁與設計準則
透過此書,作者帶領讀者進行一趟詳細且兼容並蓄的旅程,分析大自然無窮盡的通用性。教您如何發掘出大自然的獨特性,並運用它來創造出精心設計且令人讚嘆的的訊息。本書是替各領域的設計師與創意發想者所撰寫,帶領您體驗一連串令人不禁讚嘆的時刻,並描述大自然、藝術、科學、科技和設計之間的關係。藉由闡述及實際案例,您將可以學習到自然界的演變進程,而那些每天隨處可見卻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模式與形狀,卻能被有效地運用在視覺訊息上。另外,還探討那些人類直覺地運用來了解世界的規則,以及學習如何在您的作品中具體化地運用大自然的模式與形狀來進行別具意義的設計。藉由理解與欣賞這些廣泛的關聯,您可以創造出更具美感和令人印象深刻的設計、涵蓋自然界通用經驗的交流建構,而這一切與您、我息息相關。* 教導如何辨識與整合設計中不可或缺的自然模式與形狀。* 涵蓋關鍵概念、認識目的、下定義,並提供練習幫助您將所學付諸執行。* Debbie Millman序文推薦-美國知名設計師,著有《像設計大師一樣思考》* 收錄並介紹街頭塗鴉藝術大師-Banksy、創意總監兼作者-原研哉(Kenya Hara),以及字體設計師-Erik Spiekermann等人。
頂尖設計師的自我經營學
設計系沒有教你的事 一本讓設計師等了十年的經營專書!◆本書首度披露設計師的後台人生。設計師如何解決問題而達到今天的成就?設計師是個當紅的行業,我們知道設計師光鮮亮麗的一面、他們秀異的作品、他們完美的理念,但他們如何去調適生涯中的挫折?如何面對現實?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設計師將告訴你:.該怎麼平衡理想與商業?如何經營獨立工作室? .沒有案子時,怎麼撐下去?.當天災人禍毀滅了你辛苦建立的事業,如何東山再起?.為了確保品質,你如何敢於不收新客戶?.身為工作室的主管,如何與同為設計師的員工相處?.獨立工作室如何兼顧家庭與事業?尤其是身為單親家庭的父親∕母親時。.該怎麼平衡理想與商業?如何經營獨立工作室?◆設計系學生除了要有展示作品的舞台,還需有進入設計職涯的引導。這是台灣書市正缺乏的書種。「設計」已經成為一股風潮,許多工作室紛紛創立,各類別的新秀設計師已經逐漸進入職場,然而,他們如何走下去?如何保持創意與毅力去經營自己的設計事業?本書談的是設計師的成功,還有設計師成功背後的後台人生。作者說的好,她所羅列的不只是設計師的名號,或是他們的名校背景,而是要成功必須經歷什麼:但是當我開始跟這些藝術家談話時,在很多案例中發現,「困難」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有人都在生命中面臨戲劇性的轉折,每個人都在掙扎下一步該怎麼作。很多人失去工作,有些人遇過洪水,我是說真的洪水。困境包括胸口疼痛、疲勞、破產、淚水、關係破裂,這一切全都是為了設計。他們仍然一直成長。……然而,本書所訪問的藝術家不只應當為他們的堅持不懈而受到敬佩。他們展現了另一種勇氣,願意和你我分享故事,使我們的情緒一如他們的得到淨化。他們讓別人看到真實的自己是一個做事並不完美的人,而不是如同一幅從遠方描繪的漂亮風景畫, 這不容易。友好的伙伴能幫助設計師找出專業與精神上的支持,並且要求保持同等的競爭力,來維持優秀創意。成功的背後會是什麼?本書的訪問不僅是詢問「如何成為設計帥」,還要詢問「如何勇敢的當一名平面設計師」。本書將披露成功設計師的生活、個人未來的願景,如何在競爭激烈的設計生涯中保有成就,同時又能創意不絕。 這樣的訪問將促使已經小有成就的設計師重新審視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所謂的「專業」又是什麼。銷售佳績◎誠品「藝術類」暢銷排行榜◎博客來「人文藝術」類暢銷排行榜◎金石堂強力推薦書◎博客來2008年度TOP「藝術設計」類No.14
不可不知的設計17招
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系畢的畢業專刊能夠成為專書出版,對整個台灣的設計人才具有極大的意義,因為年輕的人才得到一個發表的平台與窗口,而已經在業界的從業人員則能藉此機會,獲得年輕創意的洗禮與衝擊,這個出版品為業界與人才創造了一個彼此溝通的機會,為人才與人才間創造了一個彼此創意激盪的空間,這是過去台灣社會少有的,而也是台灣在設計能力上要能提升的關鍵所在。
設計雙城
開始飛行。從台灣到倫敦,再到巴黎,透過Stella的視角與足跡,你將看見設計巧思與小趣味總是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倫敦與巴黎兩座悠久城市,同時擁有古老的靈魂與由藝術設計感堆砌而成的新生命,正因如此,它們擁有了如此相似的背景,卻又各自發展成獨特樣貌,讓人更想要一窺雙城奧秘。你幾乎無法在短時間內看透這兩座城市所蘊含的豐富歷史傳承、新穎設計空間與思想是如何地影響了城市與人民,但是Stella讓自己花了近一年的時間,漫遊於倫敦與巴黎之間,仔細品味每一個景點的獨特氣質,細看雙城的精緻樣貌,並將她的每一份感受與眼見幻化為優美文字、圖片。於是你看見的不只是一本書,更是關於藝術設計之於雙城的過去與未來。
設計的語言
「你看到的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領會到了什麼。」─Henry David Thoreau設計無所不在,不管是你有沒有興趣,日常生活中都少不了它。無論是誰,在嘗試以一種新語言進行溝通的時候,都必需得先完整了解這種語言的基本規則;也就是說,必須要了解該語言的組成方式,包括定義、功能與使用方法等才可以用完善的方式深入對談。《設計的語言》這本書不僅是針對平面設計有興趣的人所撰寫的一本手冊,而是讓所有和設計相關的人以及專業,包含學生、設計師、美編、編輯…等任何會接觸到設計的人都可以藉由透過閱讀本書,深入瞭解平面設計語彙的基本元素與法則,知道這些要素包括哪些、為何重要、以及如何有效使用的方法。目前市面上類似的設計書大多將焦點和內容侷限在學生族群身上,往往只是為了闡述一個基礎概念。但是「設計的語言」突破思維,立分為26個章節,理同英文的26個字母,從視覺傳達元素中最簡單純粹的「點」、最具說服力的「線」、藉由藝術來獲得生命的「型體」、永恆動能又不斷改變的「光線」、最具衝擊以及溝通能力的「顏色」、「平衡」、「對比」、「比例」…等,包含了歷史設計里程碑(例如,彼得貝倫斯與AEG公司的品牌,赫伯特拜倫與包浩斯雜誌等)來詳解其中元素,以及探討其中重要設計原則。「設計的語言」和市面上的設計書完全不同,它跨越了學生經驗的界限,納入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設計師作品,讓讀者能夠看到這些成功的設計師怎麼將這些基本法則運用在作品上。由於同時檢驗了學生與專業人士的作品,這本完整的設計手冊終將會成為一本更具意義、更讓人印象深刻且更具?發性的參考工具,是你絕對不能錯過的一本跨世紀好書。感謝以下的設計師、設計事務所和設計學校提供製作此書素材:AdamsMorioka Inc.American University of Sharjah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Atelier Pastille roseBlok DesignC+G Partners LLCCarbone Smolan AgencyCollinsRodrigo Corral DesignLouise Fili Ltd.FormJohn GallHilmoJog LimitedLandor AssociatesMiriello GraficoMonnet DesignMother DesignThe Office of Paul SahrePentagramLaurent PinablePoulin + Morris Inc.Sagmeister Inc.School of Visual ArtsSense TeamSpotCo.Studio SondaSussman/Prejza & CompanyTriboro Design SolutionsUniversity of WashingtonVolume Inc.Wolff OlinsCatherine Zask
Gallery 11
固守嚴選標準:好創意與完美視覺的表現。每件作品的文字皆界說其設計背後的決策,如商業行銷與產品定位等。設計內容為:書籍、年曆、卡片、廣告行銷、CD專輯、環境空間設計、企業識別、插畫、周邊商品、包裝、促銷、海報、出版、自我宣傳、網站等。
現代設計史
本書共分九章:◤第一章緒論,乃在探究現代設計史起始時間的種種說法,以及產生的根源,與經濟、科學和藝術的關係等。◤第二章現代設計的濫觴時期,乃在探究現代設計產生的前提和社會歷史條件、工藝美術運動的主要成就及其影響等。◤第三章現代設計的肇始時期—新藝術運動,乃在探究新藝術運動與工藝美術運動的關聯及在歐美各國的表現。◤第四章現代設計演進中的裝飾藝術運動,乃在探究裝飾藝術運動的歷史淵源和風格特徵,以及與現代主義運動的關聯及在各國的表現。◤第五章現代設計的演進時期—現代主義設計,乃在探究現代主義美術與現代主義設計的關聯,以及在各國的表現、特點和地位。◤第六章現代主義設計教育體系的形成—包浩斯,乃在探究包浩斯成立的歷史背景、教學體系、奠定者及其生平成就、設計理念和影響。◤第七章現代設計的成熟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設計,乃在探究此時期各國的設計發展和設計風格。◤第八章現代主義設計的反思與變異時期—20世紀60、70年代的設計,乃在探究此時期科學藝術的發展及審美觀念的變化對現代設計發展的影響。◤第九章走向多元的後現代主義設計時期—20世紀80年代後的設計,乃在探究後現代主義設計的特徵和理論及其影響。
與亞洲29位頂尖設計名師接軌:500款藝術×商業作品賞析
你留意到這個現狀了嗎——在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中,西風東漸或東風西漸是經濟、文化互滲的必然現象。東西方這繁衍幾千年、完全不同屬性的文化根源,即便灌溉著相同的養料,在今天的大同世界中,依舊是一片異彩紛呈的景象。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何保有文化的獨立性是耐人尋味的問題。東方文化在19世紀前曾給西方甚至世界帶來深刻的影響,東方感的線描與著色給予了裝飾藝術運動極大的啟發,從而孕育了現代設計的起源。在西方視界中,東方是一塊古老和神秘的土地,周身散發著令世人著迷的奇異魅力。在這樣一片土地上成長起來的設計師,究竟遺傳了怎樣的東方基因?那些深深植根在東方設計師的骨子裡、血脈中的文化和信仰,究竟對他們的設計有著怎樣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些問題,一直在吸引著人們探索答案。《與亞洲29位頂尖設計名師接軌:500款藝術×商業作品賞析》便因此而生。透過對當下亞洲新銳設計師及其作品的介紹,不但能讓讀者看到設計師對國際化的認同和接納,而且更充分展示了亞洲設計獨特的群體個性,讓人感受到歷史賦予他們的性格已經深入血液。禪學、佛教、儒家、茶道、武士精神、書法、神祕、含蓄…。
現代性擦拭的艱難
擦拭在動作上有擦掉積累的灰塵--可以是擦去灰霧暗垢的表面使光鮮,或以橡皮擦清除寫錯的字句,這些是擦拭的動作。有些可以一次清理乾淨,有些擦拭比書寫還難以進行。dA夯11以「現代性」作為提問關鍵字──作為重疊在文化、文明、歷史、理論、形式上的現代性,是來自西方線性史觀的概念。而建築的現代性亦是以新建築的技術與態度尋求自我,尋求於原創的開啟。在位置上相對於西方、而文明上歷經殖民的台灣,透過現代性的擦拭、殖民主義的擦拭,我們如何觀察、商榷,乃至於重置現代性在台灣的意義?本期以【現代性論述】、【台灣建築的現代性歷程】兩個方向來鋪展,一方面從東亞地理性、代表現代主義的包浩斯,到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建築運動來檢視「現代性」的多重展現;另一方面也從台灣在日治時期的建築教育、戰後重要建築名家的作品與理念來檢視現代性在台灣的軌跡。而本期dA夯雜誌以「夯建築:當代台灣建築家專題」,推出一系列台灣當代重要建築師對談,首位推介的建築師即為以採用C型鋼、電管塑料等次材料作為建材著稱的邱文傑建築師。本刊邀請阮慶岳、王俊雄、郭肇立、陳泓易四位建築、藝術學者,來與從日常生活的技術中尋找其建築獨有的在地美學與哲學的邱文傑,進行關於技術、概念與現代主義美學的一系列討論。本書特色瓦楞紙書皮加上賽璐璐片的特殊裝幀實驗,以彰顯出本期夯建築的次材料精神。內文以不同大小規格、紙材的紙張組合,強調出現代性意義的多重展現。
台灣製造?台灣創造!
究竟什麼是設計? 設計是否是設計師專屬的領域?── 來自一個設計師自我思考的素人創意實驗!本書嘗試挑戰「設計」的範疇,並且相信好的想法可以來自你的鄰居或任何人。作者與108位不具任何設計背景、沒有設計繪圖經驗的素人們進行一對一訪談,每位訪談者在過程中進行快速設計並描繪圖稿。本書收錄這些訪談中45位素人的51個作品,展現出來自日常直觀創意。這些設計圖稿反映了一般人最直接的需求與想像,而訪談者──同時也是本書作者協助他們實現(realize)這些想像,完成極具創意的成品。這些訪談對象沒有一位是設計師,他們只是可能在路上遇見的普通人,但他們卻有如此讓人驚豔的想法, 他們,來自臺灣。還在「台灣製造」(Made in Taiwan)?不,我們已經邁向「台灣創造」(Created in Taiwan)的時代!本書特色這本書沒有目錄。我們選擇以直觀的方式來閱讀它。在書中的每一個素人設計案中,你會先看見完成的實品──它們可能富含創意與美感,像來自設計師的成品;然後你會看見草圖,來自素人的高純度直觀創意,以及作者以設計師的身分與此一設計概念的對話;最後你會看見這個作品的設計者,他∕她就像你我,像你我的兄弟姐妹,或者身旁任何一個人。
幽默創業力:搜主意設計好生意
不論是不是設計師,誰不想用創意撼動世界!只是,怎麼做?從【好創意】變身為【好生意】,讓設計人 何孟修 告訴你!創意向來就是要找尋特殊以及少數,要在密集的產品品類之中找到一個尚未被發掘完畢、開展極致、設計殆盡的傳說中的偉大發明,當然不是容易的事情。多數設計師在做的其實是把既有的東西變得更好看、更好用、更好賣,而不是在發明一個前所未有的嶄新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新產品」。這是個令人悲傷的現實,但不表示就是死路一條。當你天馬行空想到一個看似很酷的產品點子時,該怎麼辦 — 究竟這會是像10年前來勢洶洶平板電腦一樣死成一片,還是成為賣翻全世界的iPad?何孟修說:不是設計別人已經做過的產品就一定會失敗,重點還是你的創意能量是否足夠撼動這個世界。至於該如何從好設計中學到精華,壞設計中記取教訓,讓好設計變成好生意?就看這一本!
設計就是要與眾不同:從提升創意思考的能力開始
這是一本探討造形藝術設計、可以提升創意思考的書籍,由韓國基礎造形學會主導,延請了各領域中的專業教育者們來擔任作者,以超過2年時間的研究所執筆而成的心血結晶。本書共分為六章。首章「創意與造形教育」主要闡述創意的概念與理論,並提供創意問題解決與創意思考技法。其創意思考技法包括了腦力激盪、奔馳法、強制連結法、心智圖等;在「觀察與表達」章節中,則強調著重於觀察,並建議培養具深度的「哲學」及「思索」性的思考方式;在「創意思考與視覺化」章節中,則經由形象化、視覺化、立體模型製作、製作圖樣等同為視覺呈現及組合的過程,引出我們內心潛在的無限想法;在「色彩觀察」章節中,將焦點放在造形要素中的色彩之上,學習與色彩相關的觀察方法,以提升色彩造形能力;在「感覺的視覺化」章節中,透過感覺視覺化的活動過程來試探整理有關於造形的自身感受,並利用語言替換視覺影像,以溝通行動,誘導視覺分析力、語言思考批判與象徵體系、以及對於記號的加強理解;而在末章「成就獨創性概念的發想之特別秘方」中,則藉由設計師發想過程的闡述與一連串的實例解說,以培養特有的發想能力。
好設計也要有生意
◆深度訪談全球28位工作室創辦人,橫跨多領域,經營規模1到100人不說「法則」,談實際打造夢想的經驗提點!設計人當老闆的第一本書!28家頂尖設計工作室 x 28種經營夢想的軌跡 x 28種經營致勝的Know-How ! 工作室最初如何創業?命名和地點背後隱藏了什麼訊息?怎樣的空間規劃最理想?業務越多員工越多代表越成功?教學和演講對設計實務有影響嗎?要不要收實習生?創意人如何面對管理責任?職務如何分工?怎麼應付財務和法務問題?作品署名要掛工作室還是設計師?受不景氣波及怎麼辦?工作室的理念是什麼?……這些問題的答案,沒有人比成功的工作室創辦人更瞭解!◆由工作室創辦人訪談工作室創辦人本書作者東尼.布魯克(Tony Brook)與艾德里安.蕭納希(Adrian Shaughnessy)皆為國際知名的平面設計師兼工作室創辦人,兩人帶領讀者一窺當代頂尖平面設計工作室的內部運作秘辛。透過與各個工作室創辦人的深度訪談,從人事、客戶、財務、空間,到心理、創意、理念、過程等層面,言無不盡。受訪工作室橫跨多領域,規模從1人到100人,展現出特色各異的運作型態、生存樣貌與文化。想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卻猶豫不決,工作室有問題卻不知如何因應,或者對創意人如何憑工作室打造事業版圖充滿好奇,都可以從書中設計師的經驗之談,找到靈感與指引。◆工作室照片直擊本書蒐集豐富的圖片資料,除了受訪工作室的空間及作品照片,在「工作室群像」單元,更精選全球多家平面設計工作室的圖像,包括當代的工作室,以及設計史上的知名工作室,全書猶如一趟工作室參訪之旅,充分滿足讀者的好奇與想像。◆不可不知的工作室營運要項無償比稿或景氣衰退的因應之道為何?除了家具、照明、設備等硬體配置,是否曾想過過整潔、廚房、音樂播放,甚至接待訪客等日常事務的影響?這些都是建構工作室文化不可忽略的事項。本書最末的「工作室情報蒐集」單元,簡要提點三十七項關鍵營運條目,是超實用的工作室求生指南。
情感@設計:為什麼有些設計讓你一眼就愛上
你有沒有發現:同樣的葡萄酒倒在精緻的玻璃酒杯中,品嚐起來比較美味?車子洗乾淨、打過蠟後,感覺特別好開?新的研究顯示,有吸引力的東西的確會比較好用!每當我們接觸到一個產品,決定我們能否接受的不單是它有什麼功能,還包括它有多好看、有沒有忠實地反映我們的形象,或甚至喚起美好的回憶。這就是為什麼有人願意花大把鈔票買昂貴的手工錶、名牌包,而其實便宜的電子錶或提袋也能滿足相同的功能需求。為了解釋情感因素在設計領域扮演的角色,本書詳細探討情感元素的三種不同層面:包含本能的(產品的外觀式樣與質感)、行為的(產品的功能)和反思的(個人的感受與想法),並提出因應不同層面的設計原則;對目前越來越重視客製化與互動的設計與服務產業來說,情感設計將是未來發展的關鍵。雖然並非每個人都是產品設計師,必須知道日常用品之所以被喜歡(或討厭)的原因,但是追求美好生活是我們共同的想望。長期鑽研實用性設計、重視產品功能的諾曼博士在他的暢銷書《設計&日常生活》中說明了:為什麼生活用品不應該讓人困惑、惱怒,還有沮喪;《情感@設計》則解釋了為什麼它們也必須迷人、賞心悅目,以及充滿樂趣。
Gallery:全球最佳圖形設計 第六輯
全球頂尖設計連續出版物《Gallery-全球最佳圖形設計》中文版! 本書內容涵蓋:書衣、年歷、廣告、卡片、CD封套、環境展示、形象識別、插畫、雜項、包裝、銷售點、海報、出版物、促銷品、網頁等一切商業活動中的設計概念和執行。
Brand & Identity Design
Brand Identity Design收集了全世界120個設計案例,1000張以上全彩的照片。對於品牌設計者/工作室等需要的人,Brand Identity Design將會是空前無與倫比的參考資料書籍。
Touch Branding
一個品牌的設計,從LOGO到相關製作物品、包裝設計、色彩的應用;從現今潮流風行的企業形象識別,與包裝設計之間的關係做一番詮釋,並詳述品牌開發的規劃。
Gallery:全球最佳圖形設計 第八輯
《全球最佳圖形設計(vol.08)》主要內容:全球三千家刀鋒設計公司對接投稿,每期精挑細選兩百余件案例,并附創作說明。兩大近乎苛刻的選稿標準:奇思妙想之創意及完美的視覺美術表現。涵蓋設計師經常工作之項目,如包裝,形象識別,海報,出版物,環境展示,插畫,卡片,網頁,年歷等。一覽全球頂尖設計師們新近兩個月的大作,傾聽翹楚們毫無保留地相授創作秘訣!
Design Crisis
在現今,平面設計者常常把自己的作品中要傳達的訊息弄成讓人難以辨識的圖形,只有眼花撩亂,而不知要傳達什麼,失去設計的目的。而有的平面設計者則過份依賴電腦,失去了自己的獨立思維與創意,使其作品扭曲了他要表達的訊息。有的平面設計過於簡單粗糙,作品區乏個性、特性與獨立的風骨,毫無藝術生命...而這些都嚴重影響平面藝術的發展。今日,設計除了要突破全球時尚的樊籬,還要凸顯出設計的風格與文化力亮,讓設計在需求中完成它自身的價值。 & 《Design Crisis》就是要讓所有的平面設計者,當遇到瓶頸時,當創意走向絕路時,當不知所措時,可以翻閱此書來參考,做出真正超越平面、超越自我的作品,走上設計之巔! & 本書內容包括包裝設計、品牌形象設計、廣告創意設計等三方面,收錄有設計大師及全球頂尖設計公司作品,如英國的MADETHOUGHT、Jonathan Davies、999 Design;捷克的Liv Ducci Lab;阿根廷的NNSS;挪威的Mission Design;美國的Kevin J Furst、Jared Milam;澳洲的Büro North等。
Best layout of the world vol.02
BEST LAYOUT OF THE WORLD VOL.2收錄過去幾年中最突出的編排設計,超過30家世界著名的設計公司及設計工作室,書中刊載多達1000張彩色圖片為您完整展現這些案例作品的精彩細節,充滿時尚設計感的編排,圖文之間的完美協和,展示一個成功的編排設計,其色彩、攝影、插圖、字體、空間安排等因素的重要性,為您揭開設計領域的編排變革。
Publication Design at Gallery
本書是一本出版物設計的集錦,作品廣泛的覆蓋面包括書籍,雜誌,報紙,和其他各種印刷出版物。這些作品的內容使用類型和顏色,視覺圖像,和頁面佈局可以給我們提供很多的方式和靈感。這個是我們的榮幸,通過本書幫助您享受全球設計資源的美妙的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