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1107_為什麼要說對不起(王宏哲
1106_2026手帳年曆

熱賣排行榜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夢回仲夏:夏夢的電影和人生

楊子宇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17/05/23 出版

●香港影壇50年代的“絕代佳人” ●金庸的夢中情人,筆下“小龍女”原型 ●巨星劉德華的伯樂恩師 夏夢(1932—2016),是1950—1960年代香港長城電影製片公司首席女演員,有“長城大公主”“絕代佳人”“上帝的傑作”等美譽。她曾紅遍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及東南亞等地區,也是香港進步電影的代表人物。1980年代後夏夢轉做製片人,開辦青鳥電影製片公司,其製作的《投奔怒海》《似水年華》是香港電影新浪潮的重要作品,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等多項大獎,並一舉捧紅影星劉德華。 本書廣泛搜集中國內地、香港,還有東南亞等地中、英文的文獻史料和檔案,這些有關夏夢的珍罕資料,幾乎都不曾出現在內地和香港兩地學者的視野裡。作者更親自採訪夏夢及其家人、電影界的前輩,通過客觀歷史背景研究,補以訪談和求證,以年代為脈絡整理了夏夢電影生涯。本書不僅填補了影人傳記的空白,更是尋回了那個理想年代的諸多珍貴記憶,配合所收錄的百餘幅珍貴插圖,學術性、檔案性和可讀性兼具,是難得的一本關於夏夢的電影書。

9 特價44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回到電影年代:家在戲院邊

左桂芳  著
爾雅 出版
2017/04/20 出版

《回到電影年代》細訴五○年代初香港和臺北兩地來來往往的影人藝事,以及所有早期電影的主角配角、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更神奇的是,幾乎左桂芳看過的電影,都能說出故事情節,她是臺北影壇的一則傳奇,也是一本活字典。她的筆力穿透時光舞台,寫下這本讓人回味無窮的電影傳記書,為影人留史,也為影迷留下珍貴的記憶。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這張海報,要賣2-000萬:經典歐美手繪電影海報

林維鍇  著
蒼璧出版 出版
2017/04/13 出版

本書精選了1959年之前歐美主要國家所印製的原版手繪電影海報。各國藝術家設計的電影海報格式不一,卻都各具特色,配合簡單的文字說明,讀者可以藉由這些精彩的手繪海報,一窺各個時期歐美各國藝術風格與電影潮流的演變。 此外本書也介紹了二十五張拍賣市場上高價的原版電影海報。所謂物以稀為貴,年代久遠而且數量有限的原版經典電影海報用「奇貨可居」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這二、三十年來,稀有的電影海報屢屢以數十萬美元高價在國際拍賣市場上售出,儼然成為電影文物收藏市場中不可忽視的明星商品。 早期原版電影海報印製的數量本來就不多,能夠經歷歲月的洗禮而流傳下來的更為稀少,其中保存完好得以躍上拍賣舞台的更是鳳毛麟角。因此數量稀少是這些高價海報的第一個要件,再來是作品本身或主演的明星必須夠經典、夠傳奇,才能成為收藏或投資的對象。表現主義經典默片《大都會》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這部電影的兩款巨幅長型海報,分別於2000年與2005年在拍賣市場上創下驚人的成交價,被稱為電影海報「皇冠上的珠寶」。不過整體來看,現今海報拍賣市場上最受收藏家喜愛的珍貴海報還是要屬1930年代前後的好萊塢恐怖片,尤其是《金剛》以及朗卻乃、波利斯卡洛夫、貝拉盧戈西主演的經典作品。1940年代好萊塢男星亨佛萊鮑嘉主演的《梟巢喋血戰》和《北非諜影》的各款海報也是拍賣會上的寵兒,比起上述作品「年輕」了許多,可見亨佛萊鮑嘉在海報收藏家眼中崇高的偶像地位。

9 特價71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微電影怎麼拍?短片製作DIY

井迎兆  著
五南 出版
2017/04/10 出版

本書簡單介紹什麼是微電影,言簡意賅地說明一部微電影製作所牽涉的流程與各方面技術,含預備、前置、拍攝、後製等期的工作到發行管道的內容與方法,從選材、編劇與拍攝的指引,到電影敘事概念與鏡頭語言的闡釋,還有數位影音基礎技術的介紹等,都涵蓋其中。讀完本書,能讓你對影片製作有全觀的認識,因而使你能掌握拍攝的方向。你可以跟著書學中作,作中學,那是認識電影最快速的路。 如果你有創意要發揮,有熱情要宣洩,有意念要舒展,拍微電影不失為一條完成上述任務最便捷的路,而且也是一種自我實現的具體作法。本書是電影拍攝入門與自學的捷徑,可以幫助你踏上實現拍電影夢想的第一步。 想拍微電影嗎?請先讀本書。

95 特價3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沒有人到過的地方:細田守的動畫世界

木馬文化 出版
2017/03/22 出版

做沒有人做過的題材,去沒有人去過的領域; 這才叫創作。 & 電影導演 宋欣穎、 奇幻科幻作家 伍薰、 電影剪接 陳曉東、 【中華科幻學會】理事長兼會長 難攻博士、 奇幻小說家 瀟湘神、 《虎爺》動畫製作團隊 虎爺山大王 ――誠摯推薦 & 在我心中,細田守才不是什麼動畫導演,他根本是個深不可測的大魔法師。 ――【中華科幻學會】理事長 難攻博士專文推薦 & ※特別收錄16頁彩色插圖,包含《跳躍吧!時空少女》、《夏日大作戰》、《狼的孩子雨和雪》以及最新作《怪物的孩子》,四部經典作品一次收藏! & 從《跳躍吧!時空少女》開始,細田守以三年一部電影的規律產量,帶來水準極高、題材多元的精彩動畫,儼然成為後宮崎駿時代最令人期待的動畫導演之一。他的電影究竟有何魔力,能征服日本甚至全世界的動漫迷?而在改編浪潮一波接一波之下,他又是用什麼方式尋找靈感,不斷為觀眾製作出高品質的原創作品? & ★靈感是聊出來的!?請大家「打開心靈的抽屜」! 「把製作人、編劇等等集合在一起聊天,然後不斷請大家打開心靈的抽屜,把裡頭所有東西拿出來,徹底了解每個人的想法。這麼做不但客觀,還能蒐集意見,挖到可當成創作靈感的媒材!」 & ★只有導演一個人喜歡的題材,行不通 「一個企劃能否成立,有個很重要的元素:自己覺得有趣的概念,是否也能讓製作人和其他工作人員覺得有趣?如果無法打動這些共事的夥伴,必定也沒辦法傳達給觀眾。」 & ★打安全牌換句話說,就是隨處可見 「如果想做原創,若不是稍微有點挑戰性的內容,觀眾可能連看都不想看。所以一定要讓他們看了之後大聲說:這跟其他電影都不一樣!要是不能做出這種水準,沒有人會多看一眼。」 & ★想要進軍全球,怎麼跨越文化的藩籬? 「我們常常都會提到所謂大眾題材。而大眾題材就是只要是身而為人就會面臨的問題。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對此有共鳴,不就應該拍成電影嗎?」 & 日本動畫界「怪物級」超級新星, 動畫大師「宮崎駿」接班人; 然而,他只想帶著冒險精神尋找無人發現的電影新大陸, 描繪出全新的地圖! & 本書以全方位解析動畫導演細田守的電影哲學。收錄役所廣司、宮崎葵等知名演員為動畫配音時與導演之間發生的趣事,並訪問到曾擔任《第八日的蟬》和《為了N》編劇的奧寺佐渡子、《神劍闖江湖》真人版導演大友啟史等人暢談對細田守作品的想法,一次了解細田守導演的十年動畫之路。 & 關於細田守 1967年生於富山縣。1991年進入「東映動畫」(現為「東映Animation」)後,在動畫師一職上表現傑出,後轉任動畫演出(近似副導演)。2005年離開東映,先後發表《跳躍吧!時空少女》(2006年)、《夏日大作戰》(2009年),兩部作品皆在日本國內外榮獲諸多獎項。2011年創辦動畫電影製作公司「Studio地圖」,2012年親自擔任導演、劇本與原作的《狼的孩子雨和雪》,更成為觀影人次達344萬、票房超過42億日圓的暢銷作。 & 關於「地圖工作室」―― 細田守與其電影的多部製作人齋藤優一郎共同創立的工作室。這個名稱代表細田守對電影的哲學――帶著冒險精神航向動畫世界中的未知領域,尋找無人發現的電影新大陸,並在那塊大地上,描繪出一幅全新的地圖。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因為愛你:卡蘿

黃智賢  著
印刻 出版
2017/03/16 出版

去愛,去達到你生命中的那一點,真正了解: 對,我真的愛她,我不能沒有她。 「就讓她們在一起吧!」 卡蘿,神祕、優雅自信而高貴,更有內涵和深度。 特芮絲,清純、純真,熱情而勇敢,安靜卻直率坦白。 相愛是很簡單的事,但在1950年,愛卻是如此艱難。 《卡蘿》是一部關於戀愛、關於初戀的電影; 是一部生命與愛的電影,是美麗、哀傷,又充滿希望的故事。 它也被譽為「美國的藝術」,歷經18年的困頓和磨難,因為一群人的堅持、努力與愛,才終於得以上映。這段艱苦籌拍的過程,讓人看見藝術之所以美麗,何等令人動容。 電影裡,沒有喋喋不休的口白,即使非常安靜卻充滿暗示和含蓄; 沒有華麗特效,只有詩般的意境、情感幽微低調且層次均勻。 卡蘿和特芮絲,不僅讓觀眾入戲太深,連最專業的影評也不專業地齊聲喊說:就讓她們在一起吧! 沒有鹽,就沒有生命,就是死亡。想要活出生命的本質,必須付出代價。 而在愛情裡,要歷經多長久的旅程,才能得到想要的? 只要你懂,什麼是愛。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超級英雄是這樣煉成的:蝙蝠俠崛起與進擊的宅文化

新樂園 出版
2017/03/08 出版

不只蝙蝠宅,所有創作者都該看這一本書 獻給凡人們的超級英雄/超級作品養成書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導演諾蘭:「蝙蝠俠沒有超能力。他是普通人,是奉行嚴格紀律、有著奉獻精神的人類。這正是他能成就傳奇、與我們共鳴的原因。」 ․解密超越七十五年漫長連載背後大成功的奧妙 ․解密蝙蝠俠的漫漫成長史,看大眾文化如何煉成他的金剛不壞之身 ․勇敢吐槽所有蝙蝠俠系列電影,大方調侃喬治克隆尼的下巴 ․細數所有性格又迷人的反叛角色 蝙蝠俠,一位沒有超能力的超級英雄。 他是花花公子布魯斯.偉恩,是打擊罪犯的城市救星,是美漫史上最陰鬱的正義使者。他不像其他英雄那樣充滿正能量,就連象徵物也覆滿社會陰慘的影子(一隻蝙蝠,天啊),卻最親近你我,最能觸動靈魂的核心。 這個在西裝下遍體鱗傷的富家子,究竟是如何煉成超級英雄的? 為什麼這個陰鬱的角色能風靡流行文化,相關電影一拍再拍呢?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黑暗騎士:黎明升起》,又為什麼是「解開蝙蝠俠電影魔咒」的關鍵作品? 原來,蝙蝠俠是部宅到骨子裡的作品嗎? 就讓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的書評家格倫.威爾登帶著我們,一起看蝙蝠俠這些年來的起起落落,和他絕對驚訝四座的創作歷程。 本書爬梳了蝙蝠俠的全歷史,釐清這角色在草創之初如何山寨各大英雄作品的精華,歷經諸多調整才漸漸具體形塑出主角布魯斯.韋恩的故事,發展出貫串全作的懲奸除惡核心價值,成為銷量足以與超人匹敵的大作。此外更深入美國漫畫漫長的發展歷史,回顧了蝙蝠俠與羅賓被當作同志標靶的那段日子,並觀察這系列故事風格怎麼因應讀者需求而改變,發展出撤換主要配角挽回讀者心的傳統(於是我們後來有了好多個羅賓……)。 當受歡迎的超級英雄跳脫紙本媒材、躍上大螢幕時,又是另一則故事了。威爾登從曾大受歡迎、風格歡樂的亞當.韋斯特版蝙蝠俠電視劇,一路暢談至再創作品高峰的克里斯多夫.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電影(蝙蝠俠:開戰時刻、黑暗騎士、黑暗騎士:黎明昇起),甚至大膽吐槽了蝙蝠俠演員喬治.克隆尼的下巴,更以獨到視角將過程中興起的網路社群、宅文化、同人圈與二次創作,甚至是閱讀少年漫畫的女性讀者增多現象,包含進蝙蝠俠引領的浪潮之中,探看你我之間流行文化的變革。 看完這本書你會發現,蝙蝠俠不是一個普通的虛構角色,他實實在在活在我們每個人心中,是千千萬萬人的化身。他反映了我們對自我的想像和社會的期待,是個戴面具的偵探、打抱不平的正義使者;是浪漫的青年、有錢有勢的社會名流,還是個純粹追求社會正義的純真少年,此外還有十足的宅精神,甚至一度與助手羅賓搞起了曖昧,從多方面刺激了讀者的想像,滿足了其他超級英雄不可能顧及的領域。 在今天這個由網路推動流行文化元素的社會裡,蝙蝠俠是多種文化的綜合體,始終牽引著千萬粉絲們的心。 看看以下列點,想想自己認識的蝙蝠俠。 你會發現,在蝙蝠俠的世界裡,我們從來都只探索過他的一小部分而已。

9 特價36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被我封殺的感傷:大島渚的電影告白

大島渚  著
大家 出版
2017/02/08 出版

導演與大製作人、影評人、音樂家、演員相愛相殺的電影故事 一代名導的創作姿態、美學選擇、表演理論盡在其中 「他總是選擇面對時代,選擇實驗新的電影形式並向前邁進。」──黑澤清 「活在深海裡的魚若不燃燒自己,哪裡都沒有光。」──大島渚 影史上,大島渚與黑澤明、小津安二郎齊名。 有些導演以鏡頭語言構築自己的世界,有些導演獨鍾世上的某塊風景, 大島渚,永遠是用電影去撞擊這個世界的導演。 「談到電影,他就是一團火球;但對於電影人、演員、工作夥伴,他會奉獻無限的愛情。」 在《被我封殺的感傷》,我們可以發現火種, 那是創作路上的迷惘,對體制的抵抗,創作者最深層的恐懼,為何不求完美的吶喊…… 我們還看到足以包覆火的似水柔情, 演員的諄告一語點醒了渾小子,大明星的嫣然一笑為他鬆開枷鎖,坎城艷陽下洗淨一身風塵的熱淚,師徒在片場上舉重若輕的對話…… 大島渚的文字一如他的鏡頭,永遠就戰鬥位置,大膽而直接地刻畫生死、愛欲、自由、犯罪等命題,對導演、電影、演員、表演作出真切思考,成就了最撼動人心的電影示範。 「導演需要的不是具衝擊力的素材或華麗技巧,不過是一雙明亮的眼睛和掌控力而已。」 「人類真實的、普遍的生活方式即是電影語言的基本。」 「不承擔重擔,又怎麼會誕生偉大的藝術家?」 「電影演員不可能扮演超越自己的角色。」 「所謂的表演,即是工夫。」 大島渚還說:「拍電影就是一種犯罪行為」 這本書即是他對自己犯的罪最深情的告白。

79 特價2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坐上導演椅:導演必學的說故事方式與成功手法

五南 出版
2017/01/25 出版

由於數位整合發展,電影攝製與電視節目製作的界限已不再明顯,再加上網路收看習慣逐漸養成後,影像製作領域已不再涇渭分明,節目完成後在多平台播放觀看已是趨勢。本書中所提的專業知識,可以無分別地應用在電影和電視製作上;也同樣代表書中的案例分享,適用在所有類型的影像攝製領域。 本書是影視導演,特別是電視導演行業不可多得的教材。本書由好萊塢一線導演的觀點,全面且細緻地講解了導演工作的細節及注意事項。值得一提的是,兩位作者均是美國知名女性電視導演。她們執導過大量黃金劇集,得到業界和觀眾的一致肯定。她們在書中不僅分享自身經驗,展示大量真實案例,還邀請了多位業界資深人士提供專業建議。本書既可為有志於成為優秀導演的讀者提供入門指導,也有助於影視導演與工作者開闊視野,進修提升水準,是一本絕對不能錯過的行業參考書。

95 特價4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跨國與自我的主體:日記電影研究

恆河出版 出版
2017/01/24 出版

本書透過第一手與國際上知名日記電影創作者及電影學者的訪談,企圖更為接近「什麼是日記電影」這個核心問題,同時,透過與台灣日記電影創作者的對談與論述,與歐美日記電影的研究及創作產生共鳴、連結與對照,藉此回顧台灣電影研究,進而反思自身。 《台灣、跨國與自我的主體──日記電影研究》一書分為「訪談 錄:製造台灣性」、「訪談錄:歐美的跨國性」與「專文:日記的主體性」 三個部分。「訪談錄:製造台灣性」中,收錄了7篇台灣跨世代的日記電影創作者的訪談錄:莊靈先生、陳宏一導演,以及2007年之後 由學院體系畢業的日記電影創作者林倩、李明宇、練建宏、蘇明彥與 陳穎寬。試圖藉由跨世代電影創作者的創作過程中,去拼湊出屬於台 灣自己的日記電影創作脈絡。 第二部分「訪談錄:歐美的跨國性」以米開斯為一開啟迷宮的線索。巴黎龐畢度中心於2012年12月舉辦米開斯的回顧特展「Jonas Mekas / José Luis Guerin: exposition Cinéastes en correspondance」,放映了米開斯的舊作與其他非常少見的作品,其中亦包含了《365 Day Project》的12台電視現場裝置。由於這個難得的機會,我 得以親自與米開斯訪談,透過與米開斯的訪談,更多日記電影的線索 漸漸地浮現。羅傑.歐丹做為長期研究家庭電影、個人電影的專家學 者,本書亦收錄我與歐丹所做之深度訪談,從電影學術研究的角度切 入日記電影創作,提供與創作者不一樣的觀點。同樣身為長期投身於日記電影創作的藝術家,喬瑟夫.莫 德(Joseph Morder)再提供了不同於米開斯的觀點,亦可從中觀察出歐美之間對於日記 電影創作之異同。〈通信:蘿拉.拉斯卡蘿莉/李明宇〉,在蘿拉.拉斯卡蘿莉與李明宇多次書信往返之下,完成了這篇文章,內容包含日記電影的作者、旁白與新科技的影響等等。 本書第三部分「專文:自我的主體性」收錄三篇日記電影研究者與創作者的文章。世新大學劉永晧副教授長期研究家庭電影與日記電影,〈從家庭電影到日記電影的研究與創作教學〉一文中,從研究與教學的觀點,回顧並整理了他過去對於日記電影的研究,同時也分析 討論了台灣新生代日記電影創作者們的作品,呈現出當今台灣日記電影在創作面的現況,亦是他在此領域研究與教學的開花結果。顏.博飛的〈從自我的再現到幾部日記電影:幾個標準或是主體的間斷〉一文,從創作者的角度出發,討論「我」的再現問題,並以顏.博飛自己的多部日記電影作品為例,以及這些作品的創作過程。李明宇〈日記電影中水平蒙太奇、括號結構與聲音間隙的美學可能:分析瓊納斯.米開斯的《阿維拉之歌》(Th e Song of Avila)一文,從旁白的問題切入,分析瓊納斯.米開斯的日記短片作品《阿維拉之歌》。文中討論了旁白聲音在日記電影中是如何以一種不同於傳統劇情片的方式在運作。 封面設計王志弘與內頁設計黃暐鵬。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聶隱娘的前世今生

時報文化 出版
2016/12/27 出版

從電影到文本,全面解析導演侯孝賢十年磨一劍的曠世傑作; 為何《刺客聶隱娘》足以躋身BBC二十一世紀百大電影之列? 「一篇好的論文或是一本好書,就像這世間越高深的道理,通常是以最乾淨淺顯、簡單明瞭的文字表達出來一樣。」 本書的目的在為讀者介紹好的作品,以裴鉶的〈聶隱娘〉與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為研究對象,且目標讀者群設定在大眾。書中作者群為海內外公私立大學教授:康韻梅、陳思齊、陳相因、桑梓蘭、林積萍、郭詩詠、黃儀冠,皆為一時之選,而收錄的文章也盡量不談高深晦澀的學術理論,務求向大眾讀者清楚地傳達我們對這部電影,及其原作、劇本和衍申的《行雲紀》一書是如何觀賞、分析與看待的想法。 最後的附錄則詳載了本書作者群分別與侯孝賢導演,以及朱天文與謝海盟兩位編劇的座談會內容。透過當時座談會的訪談與觀眾提問,讀者可以經由此間對話來更進一步瞭解導演和編劇的想法,並思考、印證或反駁本書各章、各作者論述的觀點。

79 特價2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激發你的風暴

國立中正 出版
2016/12/20 出版

「實際上,這些文章所組成的就是一則關於加速的忠告。並不是指文化的加速,那只不過是另一種型態的疲勞,總是在強調接著、接著、接著;而是指膨脹時間性的加速,另一種取得時間感的方法。這則忠告是他以一位作者和導演的身分,向社會主義者、藝術家和學生們大膽建言,一如他在此書中寫的文字,在裡面傳達的徵兆:一次新生的徵兆,的確是只有局部,但也是具有感染性的,藝術帝國主義的徵兆。」 & 「歐利維耶.畢的活力常常帶來刺激、使人不快。他專門在安份守己的魚缸之外激進。然而這股輕率冒失的活力,確切來說是瘋狂的活力,卻是芝麻開門的咒語。也因此造就這本文集主要的文學寫作目的。」 & 本書特色 & 本書作者歐利維耶.畢在2014年曾來台自編自導演出《小刀小姐深情酒館》,2016年台灣國際藝術節以《李爾王》再度來台,他除了是國際知名的導演之外,也身兼法國亞維儂藝術總監。本書是由他的四篇文章集結而成,分別以藝術、教育、政治和總論,探討他身處其中的感受與省思,文筆精鍊雋永,非常值得一讀。 & 道納廷.格勞

9 特價23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電影藝術與社會(三)批判理論明鏡下的電影社會史

史文鴻  著
電影雙週 出版
2016/12/02 出版

電影藝術與社會(三)批判理論明鏡下的電影社會史 大師經典作品、新浪潮及後續發展、東歐及第三世界電影的社會革命 二次大戰之後,世界電影出現了不少影響深遠的大師及其作品,需要深入審視理解。當然還有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出現,它成為繼法國詩寫實主義《第一册》及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第二册》之後,第三波影響世界電影的潮流,它更造就了德國新電影及美國新好萊塢的發展及嶄新表現形態。最後,聚焦東歐及第三世界電影,是非常重要,因為它們把登峯造極的電影藝術表現,結合了最深刻的社會政治批判及導引出翻天覆地的社會改革。這些都是本册全力探討的世界電影史中,最核心及最具影響力的潮流。

9 特價72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電影藝術與社會(一)批判理論明鏡下的電影社會史(2016年修訂版)

史文鴻  著
電影雙週 出版
2016/12/02 出版

電影藝術與社會(一)批判理論明鏡下的電影社會史 批到理論明鏡下的電影社會史《上》本書的目的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透過映象及聲音的分析方法,提供讀者對電影語言全面的認識,包括色調、構圖、鏡頭選取、剪接、聲音與影像的關係等;再進一步是探討經典電影之中,不同導演所表現的電影手法和風格、電影意念及其美感之複雜的判斷;最後是透過分析理解不同重要電影浪潮所表達的人生、社會及價值觀,及其如何繼承過去及推展出電影創作新的社會及文化意義。本書是整個研究及著作計劃的第一部份,由電影誕生到次大戰;第二部份會處理二次大戰至六十無代的法國新浪潮;而第三部份會處理新好萊塢、法國及德國後新浪潮的發展,至東歐的社會批判、解體及重新融和,最後是全面探討到第三世界的電影及社會思想的突破。

9 特價61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電影藝術與社會(二)批判理論明鏡下的電影社會史(2016年修訂版)

史文鴻  著
電影雙週 出版
2016/12/02 出版

電影藝術與社會(二)批判理論明鏡下的電影社會史 之人道主義電影的社會啟迪及二次大戰後好萊塢類型電影的黃金時代 這本書首先帶出第二次世界大戰那人類最黑暗的社會時期中,電影所發揮的人道主義精神,再引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電影的另一個黃金時代。它游走於藝術與商業之間,兩方面都有偉大的成就。義大利新寫實主義是明顯一種對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段人類悲摻的歷史及戰後社會現實的深切反省和批判,繼它的終結,義大利電影還走上更廣澗的發展道路,帶出更動人的電影意念、風格、議題及表現手法。另一方面,雄霸全球的好萊塢電影更把類型電影推到新高峰,本書處理了西部片、黑色電影及煽情劇這三類最有特色和藝術成就的表現形態。這裡對各經典作品的分析,遠比上一本來得精深詳盡,說明電影分析評論是要結合不同藝術及社會理論才可勝任。

9 特價61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一學就會的拍片課:拍出好短片的77個關鍵觀念及技術

大家 出版
2016/11/09 出版

拍出吸引人的影片,不是靠器材,而是靠想法, 但有了想法,還得有專業計畫及作法,才不會把好想法拍成爛影片, 好萊塢導演親自傳授, 不只建立觀念及技術,還有觀看練習,以及動手實作! 想用影片來做行銷、想成為Youtuber靠影片賺錢、想在Facebook上分享熱愛的生命片段? 其實人人都想。這是人人都想也人人都能拍片的時代,因此也是網路上爛片泛濫成災的時代。拍片不成問題,讓觀眾願意從頭到尾看完才是問題,讓觀眾看完後按下分享,則是更大的問題。 關鍵在於,學習如何拍出真正有效果的影片,你不能只學怎麼拍,還要知道別人怎樣看。而網路上大多數的免費影片都沒考慮觀眾怎麼看,因此重複犯下一些最普遍的錯,也就是,光是避開這些錯,你就已經贏過大多數影片。 本書可以是你拍片的第一本書。在你真的動手拍攝之前,先教你學會看影片,辨認出好影片的成功元素,也看出爛片失敗在哪裡。在你學會影片語言之後,再開始傳授好萊塢專業技術,並引導你擬定、完成拍攝計畫。 看了一堆內容還是不知道怎麼著手?沒問題,本書還附上許多實作訓練,讓你一步步克服對拍片的不安和疑惑。 全書分77章,隨便挑幾章看,就能學到新東西;一章章學,就是一系列專業課程,怎麼看都能進步。 本書內容有: .找出自己的想法:像導演一樣思考。 .拍攝計畫:思考影片要素、練習寫劇本、列出鏡頭清單、設置場景、畫分鏡表、如何有效地練習拍攝及剪輯、要達到專業水準需留意哪些細節。 .影片吸引人的要素:如何讓拍攝對象大放異彩、找出好場景、如何規劃影片及鏡頭長度、避開爛片的作法。 .類型影片的拍攝:音樂MV、採訪、求職、產品介紹、網路直播等類型影片的拍攝法。 本書內容沒有: .攝影機的操作方式、解析度、品牌與軟體比較、技術名詞、行話、特殊設備。 .本書的功能: .讓業餘拍片者、Youtuber了解,如何建立概念、用專業方法及技術來做事,幾個小動作就可以讓影片改頭換面。 .讓行銷企劃、創意人員知道,如何編排劇本、如何製作鏡頭清單,用專業語言跟拍片人溝通。 && & 只教你最簡單、最能馬上改善影片品質的有效方法! 記住,你是想把影片拍好,而不是變成拍片知識王。 本書特色 ▎業餘攝影、Youtuber:快速上手精采範例 範例1:有趣的youtube短片:麥特到底在哪裡 掌握一致性,就能讓你的Youtube影片觀看人次瞬間暴增。 www.stevestockman.com/what-in-the-hell-is-unity/ 範例2:家庭紀錄片:1個東西,50種拍法 業餘攝影者必修課,練習跨出舒適圈,從不同的角度拍攝。 www.stevestockman.com/filming-angle-improves-video/ ▎行銷企劃、創意人員:從熱門商業/行銷短片思考好廣告的精髓 範例1:大品牌:微軟 公關媒體、廣告企劃,最佳實例,學習如何借用品牌名氣,讓影片好上加好。www.stevestockman.com/viral-videos-work/ 範例2:小品牌:Blendtec 公司、品牌行銷,化腐朽為神奇,學習如何產出讓觀眾想主動轉寄的影片,提升品牌知名度。 www.stevestockman.com/how-to-promote-your-product-video/

79 特價3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高達的女人們

黑眼睛文化 出版
2016/10/30 出版

永遠領先的電影語言開創者 法國新浪潮碩果僅存的大師 從影響他生命的5位靈感女神 窺看這位叛逆者的創作秘密 林靖傑導演・黃亞歷導演・詹正德影評人・吳俞萱詩人、影評人榮耀推薦 【系列叢書介紹】 四方田犬彥作品選集 四方田犬彥是當代比較文學、電影史、漫畫論、符號學重鎮,薩伊德、達維希和巴索里尼的日譯者,也是旅行之王,跨領域的雜食家,觀點精闢入微,著作超過百本,在各個領域都具有深遠影響。前此中文出版包括《可愛力量大》、《心悅台灣》、《守望香港》(與也斯合著)等。黑眼睛文化精選他各方位的代表作,呈現這位文藝復興人的精彩人生與精闢觀點。 1.革命青春──高校一九六八(自傳) 2.高達的女人們(電影) 3.摩滅之賦(文化散文) 4.李香蘭與原節子(電影) 5.天才的餐桌(飲食文學) 6.摩洛哥流謫(旅行文學) 7.感恩日本書物(古典文學評介) 8.人生的乞食(詩集)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放逐的凝視

文海  著
傾向出版社 出版
2016/10/14 出版

★ 榮獲『2016年十大電影書』 談及電影,文海謙虛地說,他只是試圖展現出一些「公民」的形象。這令人肅然起敬的謙遜,為他片中的詩人英雄們表現出某種勇氣,而這種勇氣,也讓人們聽到和看到,在這個被霓虹燈、手機、摩天大樓和奧運會所粉飾的「當下」,中國歷史中一種沉甸甸的分量。這沉思的形式,是夜幕裡的詩句、冷靜下的決斷,它寂靜於文字間,這個形式即為電影。 ——法國龐畢度中心真實電影節藝術主席& 瑪麗‧皮埃爾‧杜阿梅(Marie-Pierre Duhamel- Muller) 鏡頭、思考,不倦地工作,文海用他的記憶之眼,為獨立紀錄片在中國的艱難進程充當見證。 ——貝嶺 作為中國獨立紀錄片重要導演之一,文海的著述有豐滿的歷史現場感,也有大量翔實生動的資料和訪談。 這是一本不可或缺的中國獨立記錄片和民間影展歷史的備忘錄。 ——美國紐約大學電影學系教授& 張真 文海不單熱血記載中國獨立紀錄片者多方艱難的歷程,也不時對尊重少數民族、女性及人權等等議題發出震天之響。 ——紀錄片導演& 黄明川

9 特價35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們這樣拍電影

大塊 出版
2016/09/30 出版

走進台灣電影的創作世界,不只看到電影故事, 更看到了電影背後的台灣精神! 橫跨35年、老中青四代電影人的深情告白。 感動人的,還是回歸創作的那一念單純熱情。 2002年適逢台灣新電影二十年,蕭菊貞拍攝了《白鴿計劃~台灣新電影20 年》紀錄片,採訪了當時參與新電影的影人,至今這部紀錄片已成為國內外硏究台灣電影的重要作品。2015年釜山影展二十周年,策劃了「亞洲電影的力量」單元,邀請亞洲十個國家的導演拍攝自己國家當代電影的發展。於是蕭菊貞又應邀拍攝了《FaceTaiwan-我們這樣拍電影》這部紀錄片,紀錄台灣電影從2001年最谷底的垂死邊緣如何在2008年創造戲劇性的反彈,而現在又遇到了什麼樣的抉擇?大師們如何再創高峰?年輕導演如何给自己爭到機會?電影如何面對台灣認同問題?如何吸引觀眾? 蕭菊貞紀錄的不只是台灣電影的現狀,也是電影中的台灣。但影片受限於時間長度,無法將這些電影人分享的故事豐富完整的呈現出來,希望將《白鴿計劃》和《我們這樣拍電影》兩部紀錄片的第一手訪談彙整,讓這群台灣電影人的不悔熱情和電影之外的真實人生留下紀錄。更希望這些內容對於想了解台灣電影發展的朋友們,提供一個回看的路徑與軌跡―― 橫跨老中青四代、51位電影人,分享他們不同階段的創作故事,走過了電影的繁華、凋萎,與迷茫。感動人的,還是回歸創作的那一念單純熱情。

9 特價52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讀懂電影語言

輕刻 出版
2016/08/20 出版

電影語言沒有特別的語法 這種語言 與其本身含意的背景資訊密切相關 每一個鏡頭都是從無數相關的畫面、構圖和布景裡面挑選出來的 當導演和攝影師在拍攝的時候 他們利用自身的經驗來創作畫面 進而完成他們的拍攝目標

9 特價43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數位電影製作概論(第2版)

丁祈方  著
麗文文化 出版
2016/08/03 出版

本書以「四端點,兩構面,一十字」的架構,從梳理與強調電影敘事中空間與時間、視覺和光影等的核心概念出發,在內文中搭配圖例與各樣式的表格和工作流程設計,將核心技術的演變和特點加以例證說明外,針對數位電影成像及後期製作工藝等相關知識,進行電影表現與技術運用的全面性論述。在理解系統性的數位電影製作特性後,進一步把啟發敘事與視覺上的想像、時空上的想像、S3D立體電影的想像和表演上的想像,等數位與想像力之關聯範疇,設定為本書的論述對象之同時,復以電影技術和藝術的一體兩面性,重申與再思電影作者要與時俱進理解電影藝術和科學,以知識管理的特性運用新的電影製作知識與工藝,豐富電影的想像力和藝術性。 本書特色 1.提供關於數位電影製作的由來、轉變與目前相關處理環節的重要知識,經由理解底片融合數位製作的原理,協助讀者建構起當代數位電影製作的必要理論基礎。 2.提供給有志從事電影工作的人,在實際製作與創作電影時對於創意視覺化、拍攝方式選擇的差異化、後製工作選擇與管理流程化時,能夠和想像力互相彰顯與呼應,並把它在電影製作的實務面上獲得應證與發揮,站在一個創作、製作者的立場延續電影精神,以開創電影表現的領域。 3.從敘事結構面、表現元素面和製作工藝面等,分別從傳統電影製作、記錄方式的數位化、後製作上的數位轉變、數位運用上的想像與映演和發行平台等幾個範疇,進行知識和觀念的梳理與闡明。各章節內容的梳理與論述依據,亦循著「四端點,兩構面、一十字」的架構,相互呼應,嘗試在數位化製作的體系中,建構一種適用的體系。

95 特價49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當電影導演遇上電影理論

五南 出版
2016/07/19 出版

本書試圖論證,一般的電影導演不僅都會對自己正在從事的藝術和職業有所自覺,他們當中有很多人甚且還賦予了這份自覺一種高度理論化的面貌。 閱讀本書,我們將會發現,這些由電影導演所提出的理論,往往都能兼顧嚴謹度和想像力;此外,這些由各門各派的電影導演所揭櫫的理論志業,無論其問世的時空是20年代還是當代,皆會和那些攸關電影的重點命題聲氣互通,血脈相關。 這些命題的涵蓋範圍甚廣,其中包括了一些和社會、意識型態、政治、藝術、美學、寫實主義、再現理論、語言、符號學、人類學、歷史、創作觀、執行方法等有關的諸多面向。我們不妨這麼說,幾乎任何一種知性的活動,都無法逃脫由上述這些面向所構築出來的網絡:一個隱伏其下的巨大網絡。 這個網絡,本書稱之為「電影導演的電影理論」。 事實是,一旦電影導演遇上電影理論,一旦電影實踐家開始去創發電影思想,其成果在活力充沛之餘,往往都會兼具實用的價值。

95 特價4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你不知道的六弄咖啡館

商周出版 出版
2016/07/14 出版

那是一段青春年少的回憶,有笑、有淚、有永難忘懷的好兄弟,而心中總是美好的她,有著最美麗的熟悉的側臉…… 《六弄咖啡館》是藤井樹的12部愛情小說,也是他第一部改編成電影的作品。 把自己的作品搬上大螢幕是藤井樹(吳子雲)多年的心願,也是眾多樹迷們引頸期盼的,而歷經三年漫長的前製作業、拍攝、後製,2016年7月,這個做了十多年的夢,終於成真。 《你不知道的六弄咖啡館》既是這部電影的拍攝紀實,也記錄了吳子雲投入電影製作、拍攝這三年來的點滴心情,全書共分六章 一、那年,此刻,我們熟悉的六弄咖啡館——劇情簡介: 精美劇照簡述故事情節 二、電影的靈魂——演員介紹: 五位重要演員的簡介,一手報導他們心中的《六弄咖啡館》,以揭露演員們對導演吳子雲的看法。 三、六弄咖啡館,不在六弄裡——導演日記: 吳子雲以日記的形式,彙整這三年的點滴心情,從改編劇本、選角、勘景、定裝、開拍……翔實記錄了所有的過程。 四、星空中的絢爛煙火——經典場景: 點出故事中最亮眼的畫面 五、剪不斷理還亂的導演剪接室——漏網鏡頭: 為了讓電影更有節奏感與張力,部分情節在剪接階段被捨而不用,在此透過紙上電影院的方式,讓讀者們看見「你不知道的六弄咖啡館」,不知道,因為電影看不到。 六、銀幕之外,亮閃閃的回憶——幕後花絮: 宛如電影膠卷一般,帶過六弄之外的畫面。 《你不知道的六弄咖啡館》,除了你在戲院裡能看見且一定會深受感動的紙上電影院之外,還以更多的幕後花絮等你來一窺拍片的甘苦。 隨書附贈光碟,收錄: 1. 電影遺珠(獨家收錄導演配音片段) 2. 幕後花絮及NG鏡頭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跟莎士比亞學創作:連好萊塢金牌編劇都搶著學的20 個說故事密技

商周出版 出版
2016/06/09 出版

首度解構莎翁名劇中的魅力元素, 向大師學習最精粹的寫作技藝! Amazon ★★★★★ 讚譽,最值得入手的編劇寫作書 連《教父》、《飢餓遊戲》、《雷神索爾》、《星際大戰》都有莎士比亞的影子, 讓無數電影大師追隨仿效的不敗創作手法, 教你打造扣人心弦的好故事。 本書首創以戲劇大師莎士比亞的經典劇作為例,深入檢視編劇寫作的基本要義。從莎士比亞最偉大的劇作中發現永垂不朽的主題,加以深入剖析並改寫成實用的寫作建議,進而為莎士比亞的創作何以能如此強而有力地憾動人心,提供精闢的洞見。 當中以大量當代賣座電影作為輔助範例,證實這些敘事技巧為何能一再打造暢銷劇作,每章最後並列出參考片單和三個小練習,讓讀者除了深入了解莎士比亞的魔力外,還能將這些技巧運用在自己的創作上,打造扣人心弦的好故事。 《羅密歐與茱麗葉》為什麼不但能在當代造成轟動,還能成為浪漫愛情故事的鼻祖? 《奧賽羅》並沒有特殊的歷史背景陪襯,只是個人的情感歷程,為何能成為莎士比亞最經典的悲劇之一? 所有的家族劇幾乎都以《李爾王》為原型,一齣好的家族戲該具備什麼基本元素? 讓人感動落淚很容易,引人發笑卻難如登天,打造成功喜劇的秘訣究竟是什麼? 以上問題,都可在本書中找到解答!

9 特價28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東西方電影 (增訂版)

魏時煜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6/06/01 出版

電影雖然是西方的發明,但在其誕生第二年已傳入東方。回望120年的發展,電影在亞洲地區與在歐美一樣有着深厚綿長的軌跡。然而,現時的電影教科書通常只側重西方,在講述世界電影的發展史時,亦少論及東西方電影之間的關係。《東西方電影》第一版在2014年7月出版,目的就是彌補現有電影史和教科書中這經常被忽視的內容,並探究電影技術相對滯後的發展中國家出現的電影「新浪潮」,以及電影史中經常遺漏的各國先鋒女性導演的貢獻。這本增訂版在上一版的基礎上,進一步補充各國重要的女導演及她們的作品,並納入到電影發展的表述之中,同時深入探討紀錄片發展中的大事件對於劇情片風格的影響。本書文字上力求通俗易明,內容不拘一格,包含鮮為人知的電影大師、電影運動、片廠制度背後的傳奇故事,讓讀者不會再把電影看成是孤立的、只為教化或娛樂為目的的媒體。對於初次接觸電影歷史的學生和電影愛好者,本書是一個入門讀本。而電影與人類的社會文化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透過電影發展史,讀者更能了解東西方文化的相互影響與滲透。

9 特價46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先讓英雄救貓咪2:好萊塢賣座電影劇本大解密

雲夢千里 出版
2016/05/05 出版

全球最多人討論的類型劇本創作入門 好萊塢類型電影的最高機密大公開 & 好萊塢鬼才布萊克‧史奈德再度推出類型電影編劇指南《先讓英雄救貓咪2》。史奈德以「故事的原型」為基礎,提出獨創的十大電影類型,並整理出各類型必備的劇情元素。書中也逐一破解五十部經典強片的劇情轉折,告訴你「想創新,就必須先認識傳統」。這也是所有好萊塢專業編劇能夠不斷推陳出新的最高機密!本書其他絕不藏私的犀利見解包含: & ◎雙人警探片和愛情片同屬「夥伴情」電影,因為兩位主角的生命都因彼此而完整。 ◎「超級英雄」電影的重點不在主角的超能力,而在他的與眾不同和所做出的犧牲。 ◎「傻人有傻福」的主角在故事中一定會獲得新的名字與身分,並藉此以小搏大。 ◎你在安排主角踏上「英雄的旅程」之後,首要之務是幫他找到能夠互補的好隊友。 ◎「犯罪動機」電影中的偵探為了查明真相,都會跨越善惡界線經歷墮落時刻。 ◎「阿拉丁神燈」故事中的魔法需要受到規範,劇情才不會荒腔走板。 & ★本書詳細剖析《異形》、《驚聲尖叫》、《瞞天過海》、《搶救雷恩大兵》、《王牌冤家》、《終極警探》、《鐵達尼號》、《斷背山》、《銀翼殺手》、《阿甘正傳》、《駭客任務》等五十部賣座電影。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以左,亞洲之右:實驗電影的亞洲實踐與研究

恆河出版 出版
2016/05/04 出版

本書出版構想從2009年發端,長達六年的醞釀與準備已呈現一個完整的面貌。繼《比台灣電影更陌生——台灣實驗電影研究》於2013年出版後,編著者吳俊輝以《台灣以左,亞洲之右——實驗電影的亞洲實踐與研究》,把長達十五年實驗電影的創作、研究、教學、推廣、國際與亞洲交流的實踐過程,作一豐碩的成果展現──跨越個人與集體、電影與當代藝術及前衛劇場、台灣與亞洲之間,最後才能將實驗電影的創作、策展、影展與展覽、跨領域藝術創作展演、亞洲交流、亞洲匯演、美學研究、書寫、論述、出版匯聚在一起。 亞洲的電影、藝術、文化的歷史與發展何其特殊而複雜,更何況是電影研究中極為陌生的亞洲實驗電影研究,要如何書寫亞洲實驗電影呢? 到底有沒有亞洲實驗電影美學嗎?如果有,亞洲實驗電影美學為何?如何進行亞洲實驗電影美學的研究?如何建構與發展亞洲實驗電影美學? 亞洲實驗電影的優勢為何?要如何找到亞洲實驗電影的位置與定位? 所有的提問,無不是本書於二十位的作者以實踐所做的回應。他們透過持續地自身歷史考掘與交互連結的對話才能進行書寫與建構亞洲實驗影像的脈絡與史料。本書就是透過一連串亞洲之間的相互提問、對話與書寫去進行亞洲實驗電影的探索,最終試圖提出一個非西方觀點的亞洲實驗電影的書寫與歷史脈絡,同時標示出台灣實驗電影在亞洲的位置關係,以及台灣作為實驗電影亞洲實踐的方法。 本書將台灣作為發散亞洲實驗電影的視線,悉心考察於亞洲各地區實驗電影暨影像發生源起與迄今之脈絡,並從諸多當代影像媒體、電影史、文化交流脈絡與影響、在地政策差異與社會變遷等等面向,以專論、藝術家論述、訪談、重要論壇記錄等形式,匯為書寫之巨冊,允為一亞洲地區內具代表性的實驗電影專書。 封面設計王志弘與內頁設計黃暐鵬。

9 特價5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侯麥

蔚藍文化 出版
2016/04/01 出版

★2014法國「影評人聯盟獎」 最佳「法國電影」專書 & 美學形式‧社會議題‧哲學反思 他的電影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 & 艾力克.侯麥,一名神秘男子 一位擁有複雜人格的全方位藝術家 法國新浪潮電影大師 首部傳記繁體中文版& 全球首譯 & 在《解放報》的專訪中,當被問道「您為什麼拍電影?」, 侯麥說:「我確信自己在拍電影的時候,能夠捕捉到從事其他藝術創作所無法呈現出來的幸福。」 & 兩位傑出電影學者描述了他精采的一生, 關於電影,關於法式品味,關於人生, 沒有什麼比這本書更能讓我們恍然大悟, 原來,那個世界的能量是如此巨大。 & 透過許多首度公諸於世的文獻,本書刻畫出一位偉大電影人的肖像: 侯麥是導演,也是作家、畫家、作曲家、製作人,偶爾還客串演員, 他探索美學形式,介入社會議題,勇於自我反思, 是名副其實的一人樂隊。 想了解法國文化,想深入電影的靈魂,這本傑出的傳記無法略過。 & 高翊峰(作家)∣聞天祥(影評人)∣彭怡平(藝術家/攝影家/作家)————專序推薦 小野(作家)∣胡晴舫(作家)∣陳玉慧 (作家/編導)∣陳雨航(小說家) 郭強生(作家/東華大學英美系教授)∣張毅(金馬獎最佳導演、琉璃工房創辦人) 張鐵志 (文化評論家)∣黃玉珊(電影導演)∣楊力州(導演)∣蔡明亮(電影導演) 詹偉雄(《數位時代》創辦人)∣蔡詩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羅智成(詩人/作家)——————真心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 侯麥說:「人生就是電影」 & 這個小圈子在巴黎過著追逐電影的人生,不過卻有許多人現身說法指出那段口袋空空的日子其實非常黯淡、辛苦。影癡們把時間用在戲院裡看電影、在酒館裡討論電影、在編輯台上寫稿、在小房間裡剪片,工作讓他們毫不得閒,被迫禁絕一切社交活動及咖啡館讀書會,外出只是為了維繫工作上的關係。後來艾力克.侯麥也表示:「對我們來說,沒有所謂的『美好歲月』、『美好時代』,如果有什麼值得說嘴的東西,應該就是尼贊所說的那句:『我絕對不許任何人說我們人生最美好的時候是二十歲。』那些年並沒有什麼不愉快,但的確挺黯淡的:我們只仰賴希望而活,那甚至不能算是活著。只要有人問我們:『那你們靠什麼過活?』我們總愛回答:『我們不過活。』人生就是大銀幕,就是電影。」 除了他十足法式、精緻的電影拍攝手法之外。 我們對艾力克.侯麥了解多少? & 《圓月映花都》、《綠光》、《我女朋友的男朋友》……他拍出了幾部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我們也知道這位電影人十分熱衷拍攝年輕、美麗的女子,也就是所謂的「侯麥女子」(rohmériennes);當然也不會忘記幾位他提攜過的幾位演員,例如法畢斯.盧奇尼、帕斯卡.葛雷果利……如今他們都在影壇上獨當一面。 & 但你可曾知道他生前拍攝的二十五部長片,在法國共吸引超過八百萬人次觀影,在世界各地有數百萬人捧場?你是否知道在艾力克.侯麥這個化名背後,隱藏著另一個名叫莫利斯.謝赫的男子?他熱衷自創分身,而且總是藏匿在電影作品背後。據說他母親到死前都還以為兒子是個中學老師。 & 這是一本首次問世的侯麥傳記,描述一位生活嚴謹的唯美主義者、虔誠的天主教徒並愛好各種美的形式、《電影筆記》總編輯與電視人、不參與的公民、法國大革命前舊制度的緬懷者,但最終卻把選票投給了綠黨。侯麥是個充滿矛盾的男子,對藝術的好奇成就他無以倫比的多樣性。 & 他是艾力克.侯麥 (Eric Rohmer, 1920-2010) & 小說家、影評人、國際電影大師、法國新浪潮電影代表人物。在校主修古典文學,一九四二年起擔任文學教授,一九五○年在曇花一現的電影雜誌《Gazette du Cinema》擔任編輯,一九五七─六三年(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堀起的年代)在影響力深遠的《電影筆記》雜誌擔任主編。 & 侯麥拍攝的電影由於製作經費都不高,且從第一部作品開始即是自己作品的編劇、導演和剪接,可說是新浪潮導演中最貫徹「作者論」的導演,法國電影界稱為「最自由的導演」。作品總是充滿濃厚的文學和哲學氣味,主要有《道德故事》系列、《喜劇與箴言》系列、《四季故事》系列等等。 & 侯麥曾形容自己的電影在於「思想而非動作」,處理的「不是人們做些什麼,而是他們在做這些事時心中的想法」,一九八三年他以《沙灘上的寶琳》拿下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一九八六年以《綠光》一片獲威尼斯影展最高榮譽「最佳影片金獅獎」及國際影評人費比西大獎。二○○一年,威尼斯影展評審團頒予侯麥「終身成就金獅獎」。

9 特價89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捕風者宮崎駿:動畫電影的深度

秦剛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16/03/30 出版

宮崎駿用作品營造出不勝枚舉的奇幻世界:王蟲、腐海、天空之城、龍貓、黑煤球、樹精、麒麟獸、無臉男、波兒……一個個故事中人神共處的世界,是宮崎駿以萬物有靈的視點,對我們所處的自然界存在原理做出的形象化詮釋。而人神共生的世界中,全部生靈與魔法都來自「風」的饋贈。「風動蟲生」,「風化萬物」。宮崎駿卓越的創造力所營造出來的,是一個「風」的世界。 —秦剛 宮崎駿被稱為現代日本的「國民作家」,在世界範圍內享有巨大聲譽。他賦予動畫片這一形式前所未有的表現力,通過動畫片傳達對人類現代文明的憂思、批判和反省。在宮崎駿的動畫片中包含著大量思想元素,如具有東方傳統的泛靈論世界觀、反戰反霸權的獨立情懷、勞動共同體的理念追求與想像、女權主義思想等等。

9 特價55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故事寫作大師班:好萊塢知名「劇本醫生」教你STEP BY STEP寫出絕不跟別人撞哏、兼具情感厚度與立體結

漫遊者 出版
2016/03/10 出版

與《作家之路》作者C. Vogler、《故事的解剖》作者R. McKee 並列當代好萊塢編劇教學三大導師! 全美最佳劇本寫作課程講義大公開 你私人的故事教練, 了解你所有弱點與挫折, 讓你終於可以完成一個有情感厚度的好故事, 從立體的人物,到觀眾猜不到的劇情轉折、不爛尾的結局, 全都寫好寫滿! 主題是故事的腦袋,人物是心臟和循環系統, 劇情開展是神經系統,故事結構是骨骼,場景是皮膚—— 你的好故事將是一個活生生的個體 有自己的名字與一席之地! 好萊塢知名故事寫作顧問集結30年經驗 傳授創作好故事的終極技藝 一套最精準、實用、有機的寫作技法, 22個步驟帶領你穿越創作的迷霧森林, 讓你腦海裡那個「非寫不可」的哏, 進化為別人寫不出來、世上獨一無二的好故事, 在「鬧故事饑荒的時代」被所有人看見! ■特魯比的劇本寫作課程是一套全新的系統, 讓創作者具備足夠競爭力,能在好萊塢脫穎而出。──美國電影協會 ■John Truby,他是誰? ˙好萊塢首屈一指的故事寫作顧問,「約翰・特魯比作家工作室」(John Truby's Writer's Studio)創辦人。 ˙為多家電影公司、電視台擔任故事寫作顧問和「劇本醫生」(script doctor),包括迪士尼(Walt Disney Studios)、索尼影業(Sony Pictures)、福斯娛樂集團(Fox Entertainment Group),以及HBO電視網、BBC等,「診斷」過的電影、情境喜劇、電視劇劇本超過一千八百部。 ˙許多好萊塢的成功電影出自他的學生之手,多位暢銷書作者、文學獎得主,也都上過他的課。 ˙編劇班學生的作品有《星際大戰》、《西雅圖夜未眠》、《驚聲尖叫》、《史瑞克》、《猩球崛起》、《神鬼奇航》、《X戰警》、《驚奇四超人》、《王牌對王牌》、《危機總動員》、《阿達一族》、《陰間大法師》、《料理鼠王》⋯ ■特魯比是好萊塢最受推崇的「劇本醫生」,本書可說是他傳授寫作課程三十年的精華。這一套故事創作終極技藝適用於電影、電視、舞台劇劇本,或是傳記、長篇和短篇小說。它告訴你: ˙故事是會成長的有生命體,別再只是套用類型(例如偵探片、愛情片或動作片),填上刻板的角色和劇情,寫出機械化、無可救藥的故事! ˙無論選擇什麼媒介或類型,都要將「說故事」視為一門嚴格的技藝,反覆演練,直到掌握精確的技巧。 ˙演練有機的寫作過程,最重要的是由內而外建構自己的故事,找出故事意念中的獨創之處,讓角色和情節隨著意念自然發展。 這套寫作課程包含22個實用創作步驟,幫助你發展出一個具整體性的好故事: 1.真實自我的揭露、需求和欲望 2.幽靈與世界 3.弱點/需求 4.觸發事件 5.欲望 6.盟友 7.對手/謎題 8.對手/假盟友 9.第一次揭露與抉擇:改變的欲望和動機 10.計畫 11.對手的計畫和主要反擊&& & 12.驅動力 13.盟友的攻擊 14.看似落敗 15.第二次揭露與抉擇:執迷的驅動力、改變的欲望和動機 16.對觀眾的揭露 17.第三次揭露與抉擇 18.閘門、四面受敵、體驗死亡 19.對決 20.真實自我的揭露 21.道德抉擇 22.新的平衡 更有一套STEP BY STEP的各階段實用技巧與練習: ˙如何透過設計,讓故事更出色 ˙如何善用七大發展步驟,建構出扎實的故事結構 ˙如何塑造角色,發展出具衝擊力的衝突與對立 ˙如何確定主題、勾勒道德議題,傳達你的世界觀 ˙如何打造故事中的世界,與角色的發展產生有機連結 ˙如何讓象徵發揮特有力量,在不知不覺中牽引觀眾心緒 ˙如何活用二十二個步驟,發展高潮迭起的劇情 ˙如何串連角色與行動,交織或增減不同功能的場景 ˙如何寫作對白、創造潛台詞,為故事增加力道與深度 這一次,你一定可以跨越那道堅不可摧的創作瓶頸高牆, 寫出忠於自己的靈魂、打動人心的獨特作品。 我們將從頭開始練習說故事的傑出技巧,最重要的是你由內而外建構自己的故事,達成兩個目標: (1)把故事打造成個人的、唯你所有的;(2)找出故事意念當中獨創性之處,並加以發展。 透過本書的每一章,你的故事將逐漸發展,細節愈來愈豐富,每個部分也將相互串連在一起。 ●故事前提:從這裡開始,將整個故事濃縮為一個句子。從這個故事前提中,你能找出故事的種子,並設想如何讓它成長。這是從故事意念得到的最大收穫。 ●故事結構七大關鍵步驟:1.弱點/需求 2.欲望 3.對手 4.計畫 5.對決 6.真實自我的揭露 7.新的平衡點。這七個打造故事結構的關鍵步驟,是發展故事與隱藏於故事表象下的戲劇訊息密碼的主要階段。確定這七大關鍵步驟,能為你的故事帶來鞏固的基礎。 ●角色:接下來你開始創造角色,但不是憑空創造,而是從故事原始意念裡汲取。你要將每個角色和其他角色相互連結,並加以比較,讓每個角色都強而有力,且定位清楚,接著找出每個角色必須發揮什麼樣的作用來協助主角的發展。 ●主題(或道德議題):主題就是你的道德觀,你對人應有的待人處世方式的看法,但不要讓角色成為表達這個訊息的傳聲筒,而是將原本蘊含在故事意念中的主題表現出來。此外,我們會透過故事結構來傳達主題,這樣才會讓觀眾出乎意料,深受感動。 ●故事世界:再來,從主角衍生出故事世界。故事世界有助於定義主角,向觀眾具體呈現主角的成長。 ●象徵網絡:象徵承載了經過高度壓縮的意義。你要構想出一個充滿象徵的網絡,用來凸顯與傳達角色、故事世界和劇情的不同面向。 ●劇情:你可以從劇中各個角色發掘合適的故事形式;劇情會從你塑造的獨特角色中發展出來。藉由二十二個故事結構步驟(七大關鍵步驟,再加上其他十五個步驟),你將設計出劇情,所有事件將會在表象之外互相連結,建構令人意外但又合乎邏輯的必要結局。 ●場景編排:開始寫作場景前的最後一個步驟。你要先列出故事中的每個場景,再將所有劇情線和主題交織成漂亮的織錦。 ●場景建構和交響樂式的對白:最後就是著手寫作故事,建構每一個場景,讓主角更進一步發展。你寫作的對白不僅推動情節,更具備交響樂的特質,揉合許多「樂器」和層次。 當你看著自己的故事不斷在成長,John Truby向你保證:你會很享受這一整個創作的過程。 讓我們開始吧。

9 特價49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Re:【問卦】有沒有超級英雄的八卦?

提姆.梁  著
麥浩斯 出版
2016/02/20 出版

史上第一本,以視覺資訊圖揭露超級英雄漫畫世界中 絕對超級無敵的廢知識…… 橫跨Marvel與DC漫畫世界, 超人、蝙蝠俠、鋼鐵人、蜘蛛人、忍者龜、X-Men…… 全歐美明星漫畫人物大集合! 超級英雄的故事,總是酷炫也刺激。但……很抱歉,在本書,你無法看到超級英雄最酷帥的一面;你看見的,會是運用視覺資訊圖所製作出來的百個英美漫畫超級無敵廢知識。 哪些你從來沒想過,也不關心的超級英雄二三事,作者都想到了,而且還想得很用力: 神力女超人70年來的大腿露出長度? 小丑最愛問蝙蝠俠什麼問題? 超級英雄們的共通特點是? 高燈市警察局的公費支出都花在哪了? 《陰屍路》出場人物的平均壽命是多長? 《300壯士》裡最常被引用的是哪句台詞? 英雄跟反派最常穿著哪種顏色的衣服? DC漫畫的讀者,究竟是哪些人? 一張圖戳破漫畫世界中的隱藏祕密,透過視覺資訊圖的表現,探索漫畫世界中的服裝配色、人際關係、身高體重、電影票房、冒險地圖、心理測驗、經濟收入和 故事彩蛋。全書採用研究生做學問的嚴謹態度,處理漫畫世界中最雞毛蒜皮的無用知識;看完本書,你將了解,當冷知識加上視覺資訊圖,居然也可以爆發出這麼無 俚頭的幽默創意。 好評推薦 「《Re: (問卦)有沒有超級英雄的八卦?》很可能是我最喜歡的書!我是個百分之百的統計學阿宅,我同時也是個漫畫/科幻阿宅。我之前從來沒看過任何書可以把這兩個 領域結合得如此聰明完美。我也不會用『閱讀』來形容吸收本書內容的過程,那更像是資訊毫不費力地流進讀者的腦袋裡。」—尼爾.布洛姆坎普(Neil Blomkamp)科幻電影《第九禁區》和《極樂世界》導演,曾獲奧斯卡提名最佳導演、編劇 「提姆.梁把艱澀的阿宅資料用美得不得了的資訊圖像設計結合在一起,就像最完美的綜合巧克力花生醬,我們以前從來不知道原來自己的眼睛需要這種頂級美 食。書中有些部分極美、有些部分迷人透頂,偶爾很有挑戰性,有些內容則完全無用—換句話說,這是本藝術傑作。」—麥特.佛萊克遜(Matt Fraction)艾斯納獎得獎編劇,作品有《無敵鋼鐵人》(The Invincible Iron Man)、《驚奇四超人》(Fantastic Four)、《卡薩諾瓦》(Casanova) 「這本書我可以翻來翻去看上好幾個小時。超級有趣,聰明絕頂,而且資訊豐富。我說這話絕對是以一個虛心學習漫畫藝術的學生立場來發言,而非是一個重度 漫畫阿宅(但我還是忍不住要說,作者在分析哪位《閃電俠》演員最棒時,他的結論錯得離譜、錯得誇張,簡直大錯特錯。)」—馬克.偉德(Mark Waid)《閃電俠》、《夜魔俠》和《天國降臨》(Kingdom Come)編劇,也是《Boom! Studios》的前總編 「這本書太棒了,非常天才而且資訊豐富,同時讀起來非常有趣。超級推薦!」—保羅.波普(Paul Pope)艾斯納獎得獎編劇、漫畫家,作品有《重液體》(Heavy Liquid)、《100%》,以及《蝙蝠俠:百年》(Batman: Year 100)

9 特價359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我們的那時此刻:華語電影五0年流金歲月(附贈珍藏版書衣海報+特殊裝幀拉頁年表)

楊力州  著
30雜誌 出版
2016/02/05 出版

用電影開啟時代對話 那時,一部電影,一個時代,一場熱血沸騰的夢 此刻,一部電影,一場對話,一段互相理解的開始 ★ 珍藏版書衣海報 11部經典電影重現,15段電影與人生詰問,用一部電影做為一段人生註腳 ★ 特殊裝幀拉頁年表 100件時代大事記,50部代表電影,看時代如何影響電影,電影如何造就時代 ‧ 女扮男裝 《梁山伯與祝英台》 前衛六〇年代,梁兄是第一代花美男? ‧ 健康寫實 《養鴨人家》 農工業轉型,純樸鄉村vs.墮落都市? ‧ 愛國 《梅花》 為什麼那些年,愛國萬萬歲? ‧ 瓊瑤 《我是一片雲》 麵包=自由=愛情,女工的幸福年代? ‧ 老兵 《搭錯車》 當弱勢遇上弱勢,時代辜負了誰? ‧ 新電影 《兒子的大玩偶》 面具下的台灣,自我認同是什麼模樣? ‧ 貪婪之島 《熱帶魚》 九〇年代錢淹腳目,人性只剩貪婪? ‧ 死亡與重生 《雙瞳》 電影如人生,走到谷底如何突圍? ‧ 英雄 《海角七號》 「卡世代」怎麼辦,小人物也能變英雄? ‧ 懷舊 《我的少女時代》 年老懷舊是美好,年輕懷舊是警訊? 從「此刻」回頭看「那時」,電影是社會的鏡子,反映真實。不論昨是今非,或今是昨非,當我們否定過去,也就背叛現在的自己。 看電影,讓我們從各說各話,變成練習對話。當座位角度與銀幕平行,在開口辯論前,人與人之間任何衝突矛盾,便有機會從平行觀影的角度,看見彼此的故事,開啟世代對話。 ★五〇年電影流金歲月,爸媽的少男少女時代 為什麼秦漢、秦祥林能勾動媽媽的少女心?一代影星柯俊雄,如何成為爸爸心中永遠不敗的抗戰將軍?電影歌曲〈一樣的月光〉如何唱出時代的反省之聲?港英情懷《甜蜜蜜》,香港人「不認不認還須認」中,有著怎樣的矛盾?五〇年電影流金歲月,重現一整個時代的集體記憶。 ★時代如何影響電影,電影如何締造時代 五〇年代黃梅調電影、六〇年代健康寫實、七〇年代愛國片、八〇年代寫實新電影……電影流派不只與藝術發展有關,更扣連時代變遷。五〇年代識字率不高,歌曲是傳達知識與信仰最佳管道,《梁山伯與祝英台》大熱,家家戶戶都會唱;六〇年代農工業產業轉型,健康寫實片描寫農村人性光輝與「烏托邦」社會;七〇年代淒風苦雨,外交政治接連挫敗,唯有透過政宣片,讓全台愛國情懷高漲。 ★電影裡,十年才能看清一個世代 在電影裡,十年才能看清一個世代,死亡與重生都不是立即發生。就像九〇年代台灣電影票房低迷,國際影展的藝術成就卻空前出色,是因為八〇年代新電影的影響。一個世代衰退,就會有新世代的交替崛起,重點是在轉換的關鍵點上,我們要做什麼?為下個世代建立怎麼樣的核心價值? ★想擁有更大世界觀,就得拋棄自以為是的史觀 老電影,讓我們看見別人的史觀;新電影,帶我們探索更大的世界觀。台灣現在有一個現象:否定過去。我們不願承認過去的某些屈辱,也不願意承認某些不堪;每個人不同的生長背景,建立各人不同的史觀。但我們卻經常拿自己信仰的史觀去否定別人,甚至不知不覺地否定了我們自己。 ★觀影的方法:轉換椅子角度 溝通不再是上對下說教、面對面談判。看電影,面對銀幕的形式,任何人都有機會從平行觀影的角度往前看、往後看,對於那個你不熟悉的對方故事或心情,有機會開始理解。瓊瑤電影《我是一片雲》讓兒子聽見,「家庭即工廠」年代,女工媽媽的愛情青春嚮往;《搭錯車》回到眷村時代,當弱勢遇上弱勢,誰是被時代辜負的人?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主題曲 歌曲作為一個時代的主題曲,每一首歌曲都有一段與時代對話的旋律:從〈國歌〉沒有自信的年代;〈我是一片雲〉「相信」是那個年代的關鍵字;〈一樣的月光〉聽見時代反省的聲音;印尼民謠〈甜蜜蜜〉給不同族群一抹微笑;《海角七號》大合唱〈野玫瑰〉,像過去致敬。 ★回顧歷史,不能不懂得對「時代」憤怒 歷史告訴我們,改變當代電影最大的力量是青年;從李行到侯孝賢、楊德昌,在三十歲前後就是當代最具有影響力的電影從業者。年輕創作者最大特質,就是懂得憤怒。憤怒不是拍桌打人,而是對時代的不公不義懂得憤怒。因為有憤怒,所以想改變,追求更好的社會與生活。我們的、那時、此刻,回顧我們一同走過的歷史,是一個練習憤怒,重新思索,很棒的開始。

9 特價37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微電影製作與行銷這檔事:從日本成功案例學習YouTube活用法與影片製作法

家子史穗  著 、千崎達也  著
博誌文化 出版
2016/01/27 出版

學會最有效的影片行銷術,奠定成功的契機 以前的廣告影片可是大公司在玩的行銷手段, 不僅製作成本昂貴,也受限於只能在電視或電影上播放。 然而現在拜攝影器材廉價與網路普及之賜, 製作宣傳影片已幾乎達到人人可為的地步, 而且不受限於固定的媒體或時間點上觀看, 其帶來的經濟效益已非過去所能比擬。 拋開舊思維,不要再遲疑, 現在就跟著本書來學習影片製作與網路行銷吧! 超越競爭對手,迎向成功未來。 最近透過智慧型手機就能夠輕易地拍成影片, 另外以YouTube為首的各種影片傳送服務和平台也充實起來, 藉由SNS等來收看所傳送的影片也變得日益普及。 其中,因商業目的而想要利用影片的這種需求增加了起來, 本書就是從交流面和實用面來呼應這類需求所構成的綜合性教科書。 本書特色 ◎列舉日本11個不同業種的應用案例,說明影片實際上如何被應用並進行分析與解說成功要點。 ◎從影片的企劃談起,舉凡分鏡腳本、攝影項目、編輯要點、影片分享Know-How等等皆有清楚的系統解說。 ◎在實作上除了說明攝影方法與編輯方法外,也介紹了YouTube影片分享服務的活用方法。 ◎在編輯操作上,則以iMovie和Movie Maker等親民的軟體為介紹的主軸。 ◎回應23則常見的疑難問題。 推薦給下列的人士 →企業的行銷主管、營業員、零售店或餐飲店的人員等 →Web設計師、總監等從事Web製作的人 →想要使用或製作影片來當作促銷工具的人 →不僅是在工作上,也想要活用影片來當作交流工具的人

9 特價35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怪獸大師圓谷英二:發現日本特攝電影黃金年代

時報文化 出版
2015/12/02 出版

「我的心智有如回到童年,喜歡玩玩具、讀那些魔法故事。至今我還是喜歡。我只希望觀眾看了我的幻想電影,生活能更快樂美妙。」 ──圓谷英二,《雀躍》雜誌(Caper,1965) 當我搬到美國開始拍《哥吉拉》時,帶去的少數幾本書中就包含這本《怪獸大師圓谷英二》。圓谷為我帶來了真正的啟發,他對特效帶來的革新可說是只此一家,像他這樣的創新者恐怕在電影圈中再也不會見到了。 ────蓋瑞斯 ‧ 愛德華(Gareth Edwards) &&&&&&&&&&《哥吉拉》(GODZILLA,2014)導演 & 在《怪獸大師圓谷英二》中,奧古斯特創造一本充滿愛好熱情、描繪豐富多彩的特攝天才自傳! ──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 & 圓谷英二,日本特攝電影之神、怪獸大師, 為人們開闢想像沃土的先行者。 & 如果沒有圓谷英二,電影史上將不會有一連串歷久不衰的怪獸系列; 正因為是圓谷英二,如今我們才能體驗電影帶來的無限驚奇。 & 圓谷英二為人們打造出絢爛而龐大的特攝電影帝國, 一個以想像力帶領人們往前走的先鋒者,成為後世無數電影大導的先師, 一本電影傳奇人物的精彩一生與電影職涯全紀錄, 上百張照片珍貴紀錄帶領你走進拍攝現場, 看見大師創造電影中一景一物的技藝,以及怪獸們如何聽從大師的指揮, 用火燄與巨大腳印建構出你我心中不敗的幻想世界。 對所有熱愛日本大怪獸決鬥的人來說,圓谷英二正是他們的幕後英雄──他是《哥吉拉》、《超人力霸王》以及眾多紅遍全球的日本科幻幻想電影、電視劇幕後的創意與策劃。 & 《怪獸大師圓谷英二》帶領讀者重回五十年前圓谷英二初拍「哥吉拉」拍攝現場,跟著書裡的拍攝鏡頭,一路走向他創造出「超人力霸王」的時代,看他如何不斷精進改良拍攝器材與方法,不斷想出更新進的點子讓幻想的世界更逼進真實;上百張難得一見的幕後側拍紀錄、劇照、電影海報,不僅細說每個角色造形藝術,更收錄圓谷現場指導怪獸破壞一棟棟建築的大量精彩照片,並紀錄下合作團隊的人物側寫。 & 本書鮮活描述這位電影傳奇人物的精彩一生與電影職涯,從早期對電影、飛行和模型的著迷,到他在日本電影黃金時期的成就,以及他讓微縮模型世界與幻想人物一一活現的獨到技術革新;看他的精神遺產如何帶給後世無盡影響,以及他催生的角色們如何經過幾世代仍然歷久不衰。 &

79 特價63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電影編劇:來自法國的錦囊妙計

五南 出版
2015/11/30 出版

「如何寫好一個電影劇本?」這是每個新手編劇都會自問的問題。作為一種極為特殊的寫作文類,電影劇本在一部影片從無到有的過程中,扮演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 電影劇本存在的目的,無非就是為了被拍攝出來,因此,就定義上來說,它是不可見的。本書作者採取非常嚴謹的方式,將電影劇本細分成為以下這五大部分,並且對其逐一進行分析:頁面配置、情節、人物、衝突以及結構。除了和讀者分享一些不可不知的編寫規則和技巧之外,本書尚且帶領讀者一窺這些劇本組成要素的堂奧。 在片例這一環,透過援引大量觀眾耳熟能詳的當代流行影片,本書作者無論是在編劇方法的功能,還是在那些能夠滋養劇本寫作的美學原則和文化傳統上,均做了一番深入淺出的探討。

95 特價2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美國GV四十年:從健美猛男到真槍實幹

基本書坊 出版
2015/11/06 出版

史上第1本美國男男色情片研究專書 縝密爬梳半世紀男色影史 重度GV迷非蒐不可的案頭/枕邊書 看一代又一代男色影像創作先鋒,如何從最保守艱難的環境一路披荊斬棘、愈挫愈勇,拍出一部部令人嘆為觀止的傑作! 看一批接一批的天賦異稟的俊帥猛男,如何從淳樸小鎮走進五光十色的片場,寬衣解帶實現你、我和他們自己的性幻想! 歷經「生活就是色情片」、最狂放的六○年代性革命浪潮,到人人自危、草木皆兵的八○年代愛滋風暴,性、色情片與男同志社群,乃至美國的LGBT平權運動,彼此間又爆發過哪些激烈的辯論與撕扯,進而相互支援、甚至相濡以沫? 「男男色情片就像所有的色情片一樣,提供一個不受時間限制、不受身心因素侷限的性幻想。但它們也像是某種紀錄片,為男同志真實的性留下了紀錄。即使是最廉價的那些,也能作為男同志生命的一種辯護、說明與探索。它是一個混合體--有一部份的社會學、一部份的教育,和一部份的勃起。這些影像,幫助了剛出道的男同志認同自己的性身分,更從中學習了性與社交的規範、建構雄性特質與性的方式。」 安迪.沃荷的銀色工廠與《肉慾三部曲》/「體健模特協會」的《猛男畫報》/從抱抱親親到三點全見硬蕊片/被紐約現代藝術館MoMA典藏的男男色情片/《後排座》:到成人戲院巡弋找樂子/《沙裡的男孩》:史上首位男同志色情片巨星誕生/舊金山如何成為美國色情首都/獵鷹影視的稱霸與瓦解/新陽剛形貌:卡斯楚複製人/貨車司機公路大片賣翻全國/《威尼斯男孩》掀起瘦美男風潮/家用錄影帶普及的巨大衝擊/愛滋風暴下「自重」與「自豪」同志的分道揚鑣/戴不戴套?安全,肛肛好/渴望入鏡的海軍陸戰隊弟兄們/媲美好萊塢的造星工程/給錢就搞基:異男也來參一腳/你愛劇情片還是直接上?/「為色情片而生」的天才大導演/拍片之外,明星還幹哪些副業?/超級巨星的末日/黑人、拉丁色情片的逆襲/無套色情片的崛起與爭論……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看見,臺灣電影之光

蔡明燁  著
幼獅文化 出版
2015/11/04 出版

看國片,曾是阿公阿媽爸爸媽媽最喜歡的娛樂活動,你能想像他們也曾跟著大銀幕上的主角一起哭、一起笑,也曾像現在的追星族如癡如狂跟隨大明星的場面嗎? 曾幾何時,臺灣電影由顛峰走向衰退,長達30年的低迷後,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李安,紛紛獲得國際知名影展大獎肯定,為臺灣電影在國際影壇上取得一席之地,而且仍在發光發熱…… 本書特色 《悲情城市》主角原本是楊麗花與周潤發? 預算不足成就侯孝賢電影美學? 臺灣新電影搞垮國片? 《海角七號》掀起台灣電影界文藝復興? 微電影只是加長版廣告? 臺灣沒有電影工業,卻有影展工業?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銀幕上的新台灣:新世紀台灣電影中的台灣新形象

野島剛  著
聯經 出版
2015/11/03 出版

二十一世紀新台灣電影現象! 你能在一分鐘內說出十部近三年上映的國片嗎? 或許你不太常看國片,也不清楚台灣電影人在忙什麼。 但是,曾經想過嗎?台灣電影正是讓全世界認識我們這座島嶼的櫥窗! 《兩個故宮的離合》、《謎樣的清明上河圖》、《最後的帝國軍人》 暢銷作家 野島剛 2015年最新作品 描繪近十年來台灣電影裡所呈現的台灣新形象 收錄:侯孝賢、魏德聖、齊柏林、鈕承澤、蔡明亮、陳懷恩、陳玉勳、九把刀、李烈,九位台灣電影導演、製片人專訪紀錄。 熱愛新世紀台灣電影,看過一百多部國片的日本資深記者野島剛,以跨文化的比較性視角切入,描繪出近十年來新世紀台灣電影裡呈現出的台灣新形象。 野島剛強調,這本書並不是電影解說書,而是透過電影這扇窗去觀察台灣社會,是以記者角度出發的書: ‧台灣,對於拍攝紀錄片的人來說,這裡可是天堂。台灣擁有豐富的多元文化,充滿了矛盾,換言之就是題材相當豐富。 ‧當我看台灣電影時,總會發現有幾項不斷重複出現的元素,我想這就顯示了這些元素對台灣人的重要性,也是日常生活裡不可或缺的,甚至是電影無法避而不談的。若是不了解這些元素,也許就無法真正了解台灣電影。 ‧台灣確實存在著貧富差距和南北差距的問題,透過《不能沒有你》這部電影更可以明顯察覺到這個現象。 ‧過去的台灣電影,不管是拍攝逃避現實或是自我尋找之旅,通常以選擇海外取景的居多,像是去香港或日本等等。然而,《最遙遠的距離》的主角們則是在台灣旅行,或許也是反映了受到「本土化」影響的這一代台灣人的內心所感吧! ‧日本的喪禮通常要求必須「靜肅」,但是在台灣似乎完全不通用。《父後七日》是一部顛覆了日本常識,同時也可以認識台灣喪禮的電影。 ‧台灣的校園電影裡出現的「教官」,或許對於日本觀眾來說是比較難以理解的。但是,當電影是以一九九○年代以前的校園為舞臺時,教官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 ‧台灣電影裡比較沒有那種「我愛你」、「絕對不能離開你」或者「到死都要在一起」的台詞。恰到好處的現實感,又穿插著小小的夢想。像這樣小而美的電影,剛好體現了台灣這塊土地的特質,不是嗎?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在場影像

劉永  著
恆河出版 出版
2015/10/28 出版

全書分成八個章節,共四十二篇專文。包含對里昂雙年展的長期觀察,當代藝術中的性、巴黎年輕的藝術家、法國的策展人與藝術家訪談、藝術與城市的複雜關聯及它們在藝術創作上各種可能性、攝影影像的思考、電影影展筆記、以及電影研究隨筆。本書呈現對電影與當代藝術的多重注視,是研究當代藝術與電影不可或缺的專書。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百年台灣電影史(第二版)

徐樂眉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15/10/12 出版

電影隨著殖民文化進入台灣,走過風雨歲月進入到新世紀,在百年電影史的背後,即投射台灣百年來的興衰與榮辱。本書以散文形式,深入淺出帶領讀者進入台灣電影的精神核心,進而領略台灣電影從早先的政治附屬品,逐漸轉為商業與藝術作品的過程。 & 奇妙的是,台灣電影的體質脆弱,又韌性十足。在國民黨專政時期曾創下輝煌成績,動人畫面與歌曲,是一代人的心靈印記。卻在解嚴後,社會走向民主道路的歷程中,面臨幾乎解體的危機。如此乖謬的現象,更印證台灣電影的生命力,在充滿變數與挑戰的困境中逆風前行。在新世紀時代,富含草根文化養分的台灣電影,是否能夠風生水起再造光華,令華人電影界與大眾拭目以待。 & 作者以深刻敏銳的視野,摒除官方語言與晦澀理論,以縱橫的時空座標,深入台灣歷史的背後,記錄台灣電影嬌豔容顏下無奈的掙扎。亦以台灣兒女的情感,書寫一群為大眾忽略的藝術工作者和演藝前輩之列。因為他們默默地貢獻心力,才有今日的台灣電影。 & 《百年台灣電影史》不僅是本台灣電影史,更是一本台灣史書。它呈現人文懷舊與瞻前勇氣,透過銀幕交錯的光影人生,找尋到反省與思想。 &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影像閱讀時代:音樂.聆聽的眼睛

桑慧芬  著
五南 出版
2015/10/01 出版

配樂之於電影,就像魚之於水,兩者並存才能稱之為完美的作品, 電影中的喜怒哀樂,甚至是隱藏的影像符號,靠著配樂的起伏帶領影迷深入電影的奇幻世界。 電影不單單依賴影像說故事,配樂有時說得比視覺符號更多。《影像閱讀時代—音樂‧聆聽的眼睛》分析24部電影配樂,細說音樂的創作內涵及藝術價值,點出音樂如何稱職地發揮說書人、化妝師、旁白者和預言家的功能。透過閱讀這本書,影迷會發現伴隨視覺影像的豐富聽覺世界,將音樂變成「聆聽的眼睛」更深入影像核心,看得更開心!

95 特價30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你走了以後,我一個人的旅程:林書宇的百日告別

林書宇  著
大田 出版
2015/10/01 出版

五月天石頭的一封信: 我告訴自己接下來日子,一定會與這一百天不同…… & 【特別收錄】恩佐圖文:再見 & 傷痛,會是一種理解,會成為走下去的勇氣…… 為了前進, 為了想要找到出口, 為了逃出自己的困境, 為了她曾經的那句話, 「你會一直做下去吧」。 & 失去一生的摯愛,我唯一想得到的方式,就只是一直做下去。 於是,在第107天,我開始動筆寫下這個故事。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唐‧風尚

黃文英  著 、謝淳清  著
印刻 出版
2015/08/17 出版

從電影世界裡,重塑唐式帷幕格局;在長鏡頭下,形成空間美感。 & 一如作家以文字建構故事背景與角色性格, 電影透過空間與人物表現來推展情節, 而鏡頭背後,電影美術則是帶領觀眾入戲的前行者。 & 場景猶如表演,是美學上極致幽微的表現。 是低調含蓄、是追求「隱而不見」,是具體卻有所節制的藝術。 & 《唐 風尚》一書,以「刺客聶隱娘」電影中人物造型與場景道具為主軸,用細膩的角度及文字,舉凡行禮、談話、宴飲、沐浴淨身等生活舉止;服飾、配飾等造型元素;到因不同階級門第、宅邸、御院、閣道而構築出的建築様貌,支微末節,步步引領觀眾進入劇情,仿若置身唐風。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拜訪刺客‧唐傳奇

黃文英  著
印刻 出版
2015/08/17 出版

隱娘成為刺客,是一則傳奇…… & 聰慧卻又安靜的女孩隱娘,自幼被道姑帶走, 歷經不同層次的劍術磨練, 終於成為一個武藝絕倫的刺客。 & 藩鎮崛起,朝廷聯姻議和, 隱娘奉師命,斬情緣,殺藩鎮,取其命。 因殺一獨夫可救千百人。 然而,眼前渾沌局勢,卻讓武功絕倫的刺客,無法下手…… & 以淺顯親和之筆,生動細膩的插畫, 進入傳奇詭譎的刺客世界,探尋高手對絕的秘境, 看他們武藝啟發、神秘性格、各式絕招、弱點與內心糾結。

9 特價29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葡萄牙電影

台北市電影 出版
2015/08/01 出版

葡萄牙電影是什麼?時至今日,我們還應該用「國家」作為視框去理解電影嗎?然而,我們無論如何不能無視政權轉移、文化體制和社會氣氛對於電影創作的影響。2015第十七屆台北電影節將主題城市鎖定葡萄牙里斯本,在台灣尚未系統性介紹葡萄牙電影的考量下,為台灣觀眾引介葡萄牙電影,從經典到當代,從默片時期到當代短片潮。為記錄此一重要的努力,我們啓程飛往葡萄牙的銀幕,並邀請臺葡影人學者為本書撰文並集結成冊,俾使更多的影迷得以一窺葡萄牙豐富的電影面貌,深入認識此一古老航海民族的歷史脈絡。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30(2DVD+1書)

目宿媒體 出版
2015/07/24 出版

★角逐第71屆義大利威尼斯國際影展最佳紀錄片、入圍韓國釜山國際影展、入選 2015 法國拉羅歇爾國際影展、入選2015 台北電影節競賽片。 ★走訪法國、荷蘭、義大利、阿根廷、日本、泰國、北京、香港,獨家專訪近50位受台灣新電影影響的國際電影人。 ★紀錄片加書,內含多幅工作照、劇照、海報首次曝光,最完整的影像及文字整理記錄。 ★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ZxWRBtWAzU &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說,80年代有好幾位他很尊敬的導演,但唯獨侯孝賢讓他產生¬「這就是我想拍的電影啊!」這種感覺,他甚至認為,台灣新電影是亞洲首度出現的新型態電影;中國導演賈樟柯在台灣新電影中看到個人的世俗現實生活、個人經驗與記憶,而不是集體的政治,帶給他非常大的衝擊與啟發,更帶領他走向導演之路。 義大利影展策展人馬可穆勒(Marco Müller)回想台灣新電影,說道,他們創造出新的製片方式,有著令人詫異的自由創作氣氛。每一個人都試著用自己的獨特手法表達一個真相,是過去的電影從沒見過的。 1980年代的的台灣,民歌、民運、解嚴前夕,整個社會在自由的思潮中,即將引爆。1982年,以電影《光陰的故事》和《兒子的大玩偶》為起點,小野、吳念真、侯孝賢、楊德昌、詹宏志等人揭櫫推動新電影運動,使台灣電影無論是題材或藝術性都跳脫台灣電影以往的窠臼,就此邁入全新篇章。而侯孝賢的《悲情城市》獲得國際重要大獎,帶領台灣電影走向國際舞台。 20年後,導演蕭菊貞拍攝紀錄片《白鴿計畫》回顧台灣新電影運動,由曾經親自參與新電影運動的電影工作者把島嶼內的來龍去脈、愛恨情仇,講得差不多了。轉眼又過了10年,台灣新電影的漣漪在時代的波瀾中,已經擴散到全世界,卻在台灣漸漸被遺忘,大部分的年輕人不曉得何謂「台灣新電影」,甚至一部也沒看過。 資深電影人王耿瑜與導演謝慶齡,走訪法國、荷蘭、義大利、阿根廷、日本、泰國、中國、香港,專訪近50位世界級導演、電影學者、演員、策展人和藝術家,為了替台灣新電影影響擴及全世界寫下註腳。受訪者包括阿比查邦、阿薩亞斯、馬可穆勒、東尼雷恩、是枝裕和、黑澤清、艾未未、賈樟柯、劉小東等,從國內到國外,從資深到新銳,他們暢言台灣新電影對他們的影響與啓發,從影像的本質、社會文化的反省到個人生命的記憶,在既宏觀又內視的紀錄中,重新檢視電影運動的影響力,同時也喚回了所有關於台灣新電影的美好記憶。 本紀錄片及書籍收錄數件首次曝光的新電影時期工作照、劇照、海報,以及新電影宣言、重要座談記錄、電影評論等文獻資料,絕對是關於台灣新電影不可忽視的重要作品。 & 套書內容物: ● 光陰之旅:台灣新電影在路上 (1冊) ● 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 DVD(1片) ● 台灣新電影的六段旅程 DVD  (1片)

特價8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行雲紀:《刺客聶隱娘》拍攝側錄

謝海盟  著
印刻 出版
2015/07/01 出版

「侯孝賢──這位美感的傳播者在電影史上是屈指可數的。所以當侯孝賢以《刺客聶隱娘》闖入他從未嘗試的劍俠片類型,來結束這段長久的缺席。人們曾預言說,每一個亞洲自重的導演都得經歷過這一段。但我們必需立即說明的是,他對這件事情的付出,是所有人當中最令人驚訝的,最具顛覆性的,最莫測高深的,也是前所未見最奢華的。」──法國《解放報》 ‧ 榮獲第68屆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台灣電影大師侯孝賢睽違影壇八年最新力作《刺客聶隱娘》之全程拍攝側錄。 ‧ 國際輿論一致好評──法國《解放報》頭版盛譽:「少有一部影片那麼令人期待……《刺客聶隱娘》是我們的金棕櫚大獎!」 ‧ 完整記錄《刺客聶隱娘》自2009年劇本發想與撰寫,至2014年電影殺青,見證一部前所未見、橫空出世的武俠電影的誕生與完成。 ‧ 侯孝賢、朱天文、阿城、謝海盟等豪華編劇團隊之創作歷程全記錄。 ‧ 貼身側記舒淇、張震、許芳宜、石雋、妻夫木聰、謝欣穎等電影演員的幕前幕後。 ‧ 台灣第一流電影幕後團隊(李屏賓、廖慶松、王偉六、姚宏易等)之工作紀實。 & 在「武俠」已成為一種炫技似的、注重劇情推演的當下,侯孝賢以《刺客聶隱娘》重返九世紀的唐朝,企圖將「武俠」擺回其它可能應該擁有且更適切的位置,表現出他對裴鉶〈聶隱娘〉的電影想像。在侯孝賢刻意的簡約(與刻意的華麗)之下,這股想像不僅是今日之眼對昔日的投射,更成為一種彰顯──彰顯創作者闊廣而獲得的創作初衷。 & 《刺客聶隱娘》成為侯孝賢電影年表上的新起點──真正無愧於「新起點」意義的,一部尚且難以歸類的世紀之作。 & 本書由《刺客聶隱娘》編劇謝海盟撰寫。她全程觀察創作中的侯孝賢導演,以一位年輕寫作者的熱情心靈,時而介入、時而旁觀、時而攜手合作《刺客聶隱娘》的編創與拍攝,娓娓道來劇本討論時期「織了拆、拆了織」佩妮羅佩式的漫長過程,並記錄了世界影壇知名演員與一流台灣電影工作團隊在鏡頭內外的神采姿態。 & 另收錄電影劇情大綱與劇本。從劇本文字到電影影像的轉譯過程,成品在框內,創作則並存於框裡與框外,謝海盟以側錄文字開拓出獨立於這兩者的第三層視野,提供世人觀看《刺客聶隱娘》的全景視角。隱藏於鏡頭外的部份不再只是想像,觀者因此書同時成為侯孝賢雕刻時光的見證者。

9 特價35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絕讚映像製作講座:完整解說作業流程與知識技能

映像相關創作者不可錯過的必讀書, 不管是整體的製作概念或細部的實戰技巧, 皆能夠滿足您在求知或是實務上的需求。 & 本書是藉由經驗豐富的專家來傳授在影片製作時所必要的技術或作業等,從基礎到具體的KNOWHOW,乃至獨特的竅門。我們推薦給因興趣來享受影片製作樂趣的初學者、以進入業界為目標的學生、從事(或希望從事)婚禮、企業介紹和產品的推廣影片之創作者以及導演這樣的等級,還有實際上已經到現場從業卻對於相關知識仍有點不安的讀者來閱讀本書。同時,本書也很適合作為其他行業希望跨進影片製作領域的入門手冊。 & 近來,攝影器材的價格下跌,同時影片編輯也可以透過PC來輕易地進行。因此即使是沒有經過師徒制來磨練技術的創作者,也可以做出看起來有那麼一回事的影片;但是如果要製作出可以發表在公開市場上的影片的話,則必須要具備最低限度的知識,並且了解業界內的規則,同時取得來自周邊從業者的信賴。 & 本書的設計是由前製作業開始,直到攝影、編輯、後製作業等一連串的流程來讓讀者學習理解,因此讀者按順序讀下來可以有連貫性的理解;不過讀者也可以挑選自己感興趣的篇章來閱讀,那也是很有幫助的。 & 小編在大學時代曾修過電影、電視學之類的課程,也興致勃勃地跟同學拍了幾部短片,回想到過去的那段時光,真是辛苦!器材昂貴、租借不易姑且不說,就連實務上遇到了問題或麻煩,想要尋求解惑的參考書籍也不可得。現在有了這麼一本解說深入的參考書,相信可以減少許多讓你獨自摸索的時間,更快地得到所需的解答。 & 本書特色 & ◎由日本放送映像相關器材的綜合廠商Grass Valley所撰寫,映像專業月刊Video SALON編輯部負責編著。 & ◎書籍內容適合欲學習或從事電影、影視相關製作者來參考。深入解說影片製作中的每個環節及其注意的要點。 & ◎專欄論述日本婚禮影片製作的新趨勢、公司內部電視的內容製作,以及高校映像製作的教學實施等案例。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8/13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