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2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熱賣排行榜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跟著我唸常春藤名校

蘇玉守  著
博客思 出版
2016/11/10 出版

這是一本精彩感人、具啟發的旅美留學傳記,忠實呈現作者在常春藤校園三年的進修情景、師生應對過程、找尋利用資源、體會人文歷史、發掘建築與都市美學、均衡家庭生活與親子教育等面向,讓你親歷其境,一起品味留學生活。 本書為準留學生、留學生必讀的工具書,教你如何善用校園資源,讓你留學期間遭遇的問題能夠迎刃而解,提供留學生活最佳指引,也是家長得以了解子女留學生活、縮短彼此心理距離的參考書籍。 本書也是一本都市美學、建築、景觀設計參考書,讓賓大設計學院博士作者親自帶你感受美國費城大學城的規劃與都市空間美學,跟著作者一棟一棟仔細地品味二百七十六年校園的獨特建築、公共藝術、文化、美學,啟發你在空間、建築與景觀設計的思維。 本書更紀錄著全家首次赴美國,菜鳥留學生的家庭生活與親子教育,讓你感受異鄉親子教育的點滴。最後,本書鼓勵每位平凡人追求夢想,帶你親身體驗築夢、信仰的過程。

9 特價28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教育大未來1: 軟體打造科技大未來--程式設計是下一代最重要的生存技能

徐宏義  著 、羅曼如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16/11/05 出版

科技是未來進步之鑰,程式設計是未來人力熱門需求! 你,還認為小孩學程式設計只是一種才藝學習嗎? 科技迅速改變我們的生活,程式設計不只是未來進步之鑰,更是未來人力熱門需求!軟體正在吃下全世界,科技未來世界就在眼前。但讓硬體運轉的是軟體,所以創客訓練和學習程式設計正蔚為風潮,也是科技社會重要趨勢。 孩子的未來不能等,擁抱程式學習,擁抱科技,你還在遲疑嗎? 作者徐宏義與羅曼如長年關心教育與科技發展,因而成立了EDUx基金會,提倡以數位科技和新的學習方式,希望能改變下一代的學習方式。 在本書第一部中,他們先以各種生活中的例子,如Drone(無人機)、Amazon、Facebook、Spotify、Airbnb、Twitter……說明軟體在各種領域,如零售、娛樂、音樂、電玩遊戲、電影、汽車、醫療、教育……等有何等威力,分析為何科技是我們的未來;接著,他們介紹了未來學家眼中的未來面貌,這是未來十年、二十年……五十之後就有可能發生的事;第三章則以各種已經可見的例子,如穿戴式科技、3D印表機、人工智慧律師、機器人助教……等,來說明未來世界其實就在眼前,連藝術領域也有活生生受科技影響的例子。 第二部的重點在目前頗為風行的Hour of Code(一小時學電腦程式設計),作者先說明Hour of Code的發展簡史、目前在全球的發展趨勢,還有EDUx基金會如何在台灣推廣Hour of Code,並提供了Hour of Code的各種學習資源,讓有心人可以嘗試與學習,而且學習程式設計從來不嫌早,四、五歲可以開始,也從不嫌晚,九十幾歲也都還來得及。Hour of Code不僅在英美是必修課程,在台灣也即將成為教育政策之重點。 那麼,一小時學電腦程式設計之後呢?作者接著說明為什麼小孩應該要學程式語言設計?他們列舉出十一大項理由,簡單歸納後就是:學習程式語言設計是一種思考訓練,可以學會程式設計的人獲得自由和快樂、提升他們的思考力、創造力、演算力、溝通力,還能訓練寫作和表達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以及軟體人才的前途無量。 但學程式設計只有一個小時怎麼夠呢?因此,作者接著說明目前最熱門的視覺程式語言是什麼、有哪些較常用的視覺程式語言(如Scratch、ScratchJr、Blocky、Kdou、Alice……),先讓為人父母者了解視覺程式語言以及小孩該從視覺程式語言開始學習的理由,同時也提醒父母師長應注意自己的盲點,千萬不要隨意進階,反而破壞了孩子學習程式設計的熱情,打壞了他們的學習胃口。最棒的是,作者在此介紹了一個Unplug(不使用電腦)的學習方式,讓家長和孩子可以愉快的學習到程式設計的精隨:演算(Algorithm)與程式(program)。 最後的單元則簡介了目前常用的各種程式語言,如:Python、JavaScript、PHP、Ruby、Java、C、C++、C#、SQL,還有網頁常會用到的HTML和CSS,說明它們的運用層面和差異,並從不同的需求分析如何選擇自己要從學習哪種程式語言開始?對父母引領小孩學習或是成人自主學習,都相當有益。 最後,作者提出一些值得省思的問題,希冀讀者能在閱畢後思考,從本書中獲得最大利益。

9 特價30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教育大未來3:超強未來父母手冊--你不能不知道的11個教養觀念與作法

徐宏義  著 、羅曼如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16/11/05 出版

讓焦慮的父母不再焦慮,天才父母的經驗與做法! 如何善用科技培養孩子未來的生存能力? 如何用腦神經科學改變孩子的行為? 如何能正確使用電腦,享受電腦的威力,不受電腦之害。 父母以為不好的,其實是好的! 作者的親身經驗與實際教學分享, 父母與教育者的疑問完全解答! 作者徐宏義與羅曼如長年關心教育與科技發展,因而成立了EDUx基金會,提倡以數位科技和新的學習方式,希望能改變下一代的學習方式。因為他們經常在與家長的交談中被問到一些重覆的問題,聽的的次數愈多,表示這是父母最關心的,或是最困擾的問題;再加上有些問題沒有人問到,多少表示許多家長或年輕人忽略了這些重要的問題。為了這些焦慮的父母,他們寫下了本書的內容。 作者在第一部分享他們在實驗教學裡碰到最大的問題是,小孩子在傳統的教育方式底下,養成出一種「只做你教我的」的習慣,於是在要求孩子自己發揮創造力時,有許多學生常常瞪著老師,不知道要如何思考。但是未來社會裡,許多事情都是全新或第一次碰到的,在無前例可循的狀況下,工作者就必須要能提出解決的辦法,創意、創新、創造力就變得很重要。因此第一章就是談如何訓練小孩的創造力。 第二章談自學(Self-Learning)。在傳統教育中,最大的問題是填鴨式的教育。作者指出許多有成就的人最大的特色之一是早早就輟學(離開學校的原因不一),但有一點不變的是,他們停止了學校教育但從未停止過學習。有些人甚至認為,離開學校才能真正開始學習。這就是自學的重要性。 第三章談無私的分享(Sharing),談到小孩社交生活的重要性。作者從人類的群性大腦(Social Brain)出發,談到小孩子如何由同儕合作,透過同儕學習的機會,學會如何領導與被他人領導,並且讓自己的學習更深入。 接下來,討論大腦和行為的相關性,深入探討如何讓小孩具備自我動機,他能自己驅動自己,追求他的熱情,是父母夢寐以求的事。但是許多父母的行為其實是反大腦學習,是撲滅學習動機的作法。作者在這一部提及何謂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以及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動機。 另外,作者並探討了「習慣」(Habit),因為想要改變什麼壞習慣,如果不知道大腦是怎麼運作的,習慣在大腦內是怎麼形成的,就根本無法改變習慣。如果了解大腦怎麼看待習慣,就會知道如何對付壞習慣,永遠的去除惡習。這裡便提出父母可以怎樣幫助孩子去除某些壞習慣。 接著,作者談到電腦,並回答了三個父母最關心與最常問到的問題:一、要不要買電腦給小孩?二、用電腦會傷害小孩眼睛怎麼辦?三、小孩沉溺在電玩或電腦裏,怎麼辦?並提出他們的親身經驗和做法分享。 最後,作者提出一些非常重要但父母師長經常誤解的事:成長理論中的失敗,以及如何看待失敗;電玩遊戲不是洪水猛獸,以及好的電玩遊戲其實可以幫助孩子學習;還有,為什麼學業成績不怎麼樣的學生反而會是推動未來世界的舵手,作者舉了許許多多各行業成功人士的實例,解釋為什麼他們能反敗為勝。 作者總結道:如果能花時間在專業的學習上,或把語言念好(不是考試,而是真能運用),或追求某一種嗜好,人生不但更有趣,而且會更成功。

9 特價30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居美人

高淇  著
漢世紀數位 出版
2016/11/01 出版

居美人,是名字。 居美人,居住在美國的人。& 本書是描述一個移民美國的中國人,在接受中西不同教育之下的所見所聞。 作品不是熱衷描寫華人在美國如何拼搏或無奈與徬徨地選擇去留,相對的,作者選取了獨特的幾個人和事,體現了在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下,人們所營造的不同生活環境中,方方面面的精神生活及人生價值觀。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教育哲學

于偉  著
五南 出版
2016/10/25 出版

兩岸學術自1949年後受制於政治因素,一度中斷近40年,自1980年代末期才得以恢復交流。大陸近年來教育哲學的發展也一日千里,東北師範大學于偉教授2015年的新作,算是其中的代表。該書不僅客觀評析西方教育哲學發展,也對國民政府1930年代以降發展之原委,作了很翔實的討論,對台灣教育哲學學術的惺惺相惜,尤令人動容。其中,更悠遊現代、後現代教育思潮之間,發人深省。該書也分別探討自由、民主、公正、道德以及美學與教育的關係,適時提出對中國的反思。此外,該書對同屬左派馬克思傳統,流行北美的批判教育學,也有饒富生趣的討論。作為第一本引進台灣的大陸教育哲學專著,台灣的學者可藉本書大致掌握中國大陸教育哲學發展態勢,研究生們可領略大陸教育哲學的研究水平與議題,學子更可藉此瞭解大陸師資培育的重點。相信本書的引介,不僅可以強化兩岸文教交流,對台灣教育提供相當借鏡,更可一新台灣對中國大陸近年教育學術發展的新視野。

95 特價66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家庭教育導論

黃迺毓  著
五南 出版
2016/10/25 出版

本書共分為三部分,包括十二章。 第一部分探討家庭教育的理論基礎,首先認識家庭的本質及家庭教育的本質,其次討論家庭成員的角色,並介紹家庭生命發展的概念,再談到教養的一些經典策略。第二部分則就各階段的發展需要及特性,談及不同時期的家庭教育重點。第三部分針對一些有特別需要的家庭及兒童,提出其教育上可能存在的挑戰及解決問題的建議,最後探討家庭的趨勢及研究方向。

95 特價3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青春的夢與遊戲:探索生命,形塑堅定的自我

河合隼雄  著
心靈工坊 出版
2016/10/18 出版

現在的青年並不比過去的青年軟弱,但因加在他們自我上的負擔增加了,同時環境未明確指示他們應該塑造什麼樣的自我,使得他們看起來軟弱。──河合隼雄 「青春」絕不只是人生的一個時期而已。繼《孩子與惡》及《轉大人的辛苦》兩本解析兒童成長心理的經典,河合隼雄再次以詼諧筆調,講述成長的另一個重要階段──隨著時代而改變樣貌的「青春」,以及它令人驚奇、充滿矛盾,又帶著激烈衝擊的迷人樣貌。 面對一切彷彿已完成、但其實百廢待舉的現代社會,巨大無力感令青年們在貌似平穩的青春底下,承受著難以言說的焦慮。現代的青春,到底是浪漫熱血,還是徬徨無措? 本書為河合隼雄少數以「青春」為題的作品,他透過詼諧的筆調,從個案故事與夏目漱石、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樹、吉本芭娜娜等文學家筆下的角色,剖析不同時代的青春,講述這個人生重要階段與所面臨的問題;並帶領讀者探索夢境和遊戲玩耍的深層意義,及其對人生的啟發,作為撥霧前進、形塑自我的依據。 自我、性、背叛、傷害、死亡與別離,是青春的關鍵字。儘管這段探索的歷程難免傷痕累累,但各種因傷人或被傷而引發的自責與省思,正是邁向成熟自我的重要契機。不曾受傷的人無法長大成人、拒絕接受惡的存在就是拒絕長大。作者期待年輕人能體會「青春」的意義,將其中的養份延續下去,在告別青春時,帶著離別所賦予的嶄新禮物,邁向成熟的人生。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明日教育

親子天下 出版
2016/10/05 出版

芬蘭X英美X日本X台灣 課綱改革 X 程式教育 X 適性學習 X 實驗教育 繼《翻轉教育》《翻轉教育2.0》後,另一橫跨國內外教育現場力作 統一課程、進度、教科書,用考試分發淘汰「不良品」的教育生產線,已然落伍; 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未來10年,70%的工作會消失。 面對變動的明日, 今日的教育體系,需要大膽想像,打破重建, 給每個孩子學得會,學得好,用不同方式學習的機會。 芬蘭每十年一次的課綱改革,如何著力於培養孩子面對未來的7種關鍵能力?這給107課綱即將上路的台灣,帶來哪些啟示? 為什麼程式教育被形容為「新一代的讀寫能力」?美國如何讓兒童愛上寫程式、英國如何讓老師不怕教程式?程式教育能培養孩子哪7種能力? 從中輟生到進入哈佛的教育學者,為何主張打破「平均的迷思」?主張「適性而教」的老師與學校,他們是怎麼想?如何做? 107課綱不斷提到的核心素養、學習歷程檔案、校定必修選修,究竟是什麼?將會如何撼動目前高中現場? 2014年底,台灣實驗教育三法通過,隔年就有19所新設立的公辦公營學校。雨後春筍般冒出的實驗教育學校與自學團體,背後代表了什麼意義? 當OECD會員國,自2008年起的6年間早已進行了超過450次的教育改革, 當執全球創意牛耳的史丹佛大學,已準備打破系所高牆,擘劃以能力為中心的學習基地, 當教育大國,都在朝跨界多元、呵護異才的道路上邁進…… 我們不禁急切探問: 如何鬆開僵固的學習步調與教學模式,讓適性揚才不再只是一句口號? 本書特色 勾勒近年先進國家重大教育趨勢,記錄台灣教育現場變化軌跡, 從「課綱改革」到「實驗教育」,一次掌握未來五年的教育關鍵字。 明日教育,應該是讓老師能夠適性而教,孩子得以適性而學, 讓我們陪著孩子,預見明日課程,遇見明日學校。 @了解重要學習趨勢浪潮:掌握世界所需人才的關鍵能力,了解為何OECD國家近6年共推動了450次以上的教改,以及芬蘭課綱、程式教育著眼培養孩子哪7種應對未來的能力。 @深入探訪國外教育現場:從芬蘭、美國、英國、日本等教育改革,眺望世界最新教育發展,了解先進國家如何重新思考基礎教育。 @聚焦國內教育現場變化:解析107課綱精神所欲培養的核心素養與能力,將如何改變高中教學現場;了解「台灣教育史上最大開放」的實驗教育三法,帶動了哪些改革與變化。 @匯聚重要教育領袖觀點:哈佛教育學者陶德•羅斯(Todd Rose);前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課綱主席哈梅琳(Irmeli Halinen);英國推動程式資訊教育非營利組織CAS創始成員湯姆•柯里克(Tom Crick);美國最大公辦民營學校KIPP創辦人麥克•芬柏格(Mike Feinberg);均一教育平台創辦人方新舟、台灣華德福教育推手張純淑、偏鄉小校轉型先行者陳清圳、原民課程改革者伍麗華…… 關鍵字:課綱改革、程式與資訊教育、教育改革、實驗教育、適性學習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北美教研生涯記自咏(七)

吳治  著
漢世紀數位 出版
2016/10/01 出版

北美教研生涯記錄作者在北美海軍學院(U S Naval Academy) 和約翰、霍浦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教學及研究逾卌年生涯。計劃寫多集。第一集至第五集均已出版。第一集包含就職前,助教授時期,副教授時期前段,及萬里行,共四章,涵蓋1966年至1972年,書號ISBN 978-1-62503-071-9。第二集包含副教授時期後段,及正教授時期第一段,共十六章,涵蓋1973年至1988年,書號ISBN 978-1-62503-097-9。第三集包含正教授時期第二段時期,共四章,涵蓋1989年至1992年,書號ISBN 978-1-62503-142-6。第四集包含正教授時期第三段時期,共五章,涵蓋1993年至1997年,書號ISBN 978-1-62503-194-5。第五集包含正教授第四段時期,共三章,涵蓋1998年至2000年,書號ISBN 978-1-62503-236-2。第六集包含正教授第五段時期,共三章,涵蓋2001年至2003年,書號ISBN 978-1-62503-271-3。本書為第七集,採用紀年式,包含正教授時期第六段,及退休。涵蓋2004年至2006年。以後數集將包含榮譽終身教授時期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等。記兩校培才,說灌溉耕耘。錄經歷見聞,寫教研風雲。咏胸懷意境,憶甘苦愉辛。積詩數千首,抒情發為文。吾非學文,亦從未認真學過平仄及音韻格調,不曾登堂,何敢言詩詞!然歌謎詞賦,平素所愛,惜指引乏人,只靠自行摸索,未諳創作之道。七十歲退休前,因工作忙碌,無暇他顧,偶有吟咏習作嘗試,均隨寫隨棄,並未收藏留稿。今年七十將四矣,教研生涯完全結束,東風重拂,白髮逢春,野翁心熱,始與和余背景相同數同窗友好對古典文學有興趣者互相唱和,聊志訴情,再興詩詞之念,又憶錄舊作及記咏昔年往事感懷,重握斑管,輯成此集,以留紀念。明知雪泥鴻爪,轉眼無痕,然敝帚之賞,亦可解老年一時之悶,親朋後人翻閱,權作念我。如此而已,豈有他哉?正是:教研多事堪回憶未曾入室寫詩詞,林泉消閑且為之,教研多事堪回憶,梗概留後庶可知。取名自吟集教研生涯敘詳實,不求聞達不求利,無意搏取後世名,詩詞故取自吟集。

9 特價51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班級經營-理論知能與實務技巧

謝金青  著
黃金學堂 出版
2016/10/01 出版

「班級經營」(class management)之理論知能,是一位教師角色扮演成功的基礎,班級經營的實務技巧,則是教師角色扮演成功的充份條件。 教師應該具備何種能力結構,應用何種班級經營策略,可以應用歸納與分析而得,進一步成為班級經營課程學習的內容。教師要做好班級經營,宜從培養個人能力著手,學習良好之經營技巧,再經由教學現場回饋改進,進一步進修學習提升專業成長,最終成功扮演教師角色。 本書內容豐富,匯聚班級經營之豐碩學理與實務技巧,在在俱見理論與實務之穿梭驗證。教師透過閱讀的理解與內化,人人都能從生手變成專家。 本書特色 《班級經營-理論知能與實務技巧》一書,包括了十二篇的章節,從「緒論」、「學理基礎」一直到「經驗傳承」、「專業成長」。單一章節之內,則又分別闢有「班級花台」、「辯證觀點」、「錦囊妙計」、「個案研討」以及「自我測驗」等方塊文章或課後學習教材。全書十二篇章的架構完整、內容詳實,已將班級導師的角色任務及工作內容全部含括在內,無一遺漏,也能適度詮釋班級導師從生手蛻變成為專家的學習成長歷程。 本書具有三大特色:(一)理論實踐兼具:每章均有核心理念辯證以及實踐作為,理論兼具實踐;(二)做中學有作品:每章均設計班級花台、個案研討、錦囊妙計等操作型活動;(三)關注價值教育及智慧教育:本書的理論基礎概述、辯證觀點及個案研討,將教師的班級經營引導到價值教育及智慧教育。

特價50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笑傲班級--班級經營實用祕笈(二版)

林玫伶  著
小魯 出版
2016/10/01 出版

班級經營挑戰大,實用祕笈來幫你! 引導小學教師如何成功、自信地經營一個班級! 書中備有各項活動表單,使用方便、立即上手! 本書分為四單元:面對開學、生活常規、學習指導與親師合作,每個單元都針對教師所面臨的各項班級經營難題,逐一條列說明最佳處理方法,並附上各種活動表單,幫助教師輕鬆上手。 臺北市國語實小林玫伶校長以親身經驗,具體翔實地記錄、規畫成功的班級經營方法,書中分為四單元,分別是面對開學、生活常規、學習指導與親師合作,每個單元都針對老師所面臨的各項班級經營難題,其中包括:如何向學生自我介紹?如何訂班規、處理班費、校外教學、布置教室、家庭訪問、辦親師座談會……等六十餘種有趣的狀況,逐一條列說明各種情況的最佳處理方法,並附上各種活動表格單。 本書2016年新版,特地增闢「家務事變公務事」、「有話想對家長說」、「我的孩子不會說謊」、「賴來賴去好不好?」等單元,幫助教師輕鬆上手。

9 特價243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新教育哲學

五南 出版
2016/09/25 出版

教育哲學在英美世界不僅是教育學的重要理論基礎,也是師資培育的重要科目。惟教育哲學之概念抽象,初學者容易卻步。本書由簡成熙博士主編,號召一群臺灣各校教育哲學的優秀團隊,為初學者提供最新的引介。全書大致涵蓋英美最重要的教育哲學派別,如杜威的實用主義及英國分析的教育哲學,近年崛起的後現代、後結構主義,並畫龍點睛中華文化的代表-儒家教育觀。第六章,則展現了歐陸對「教育」之哲思,主編希望能為初學者同時提供不同文化的視野。第七章以降,分別探討課程教學、倫理學、懲罰、美學、宗教等主題,仔細析論其教育蘊義。近年來,廣為重視的人權、生態、科技發展,也都作了哲學的反思,最後以另類教育作結。& 本書增添新的哲學派別與議題,希為修習師資培育學生奠基,也能為各教育領域研究生們提供一深邃的視野,基層教師更可從中反思在實務工作上的意義,故名為新教育哲學,允為教育理論之優秀讀本。

95 特價39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奧林匹克教育:培育具國際觀的地球村公民

許立宏  著
冠學文化 出版
2016/09/06 出版

奧林匹克主義是一種人生哲學,倡導提升並結合身體、意志及心智,結合身體力行與意念思維和心靈合一的學習理念,強調全人教育理念,著重在統整知識的課程,以及廣闊視野與完整人格的培養。 奧林匹克教育哲學理想已超越了一般傳統的學校體育教育目標中所強調的認知、技能及情意功能。奧林匹克教育能帶動國內教育改革的熱潮,將全人教育的理念真正落實,以最純真的身心靈來學習豐富的知識與實作技能。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良師、典範與卓越-郭為藩教授八秩華誕祝壽專輯

師大書苑 出版
2016/09/01 出版

本專輯共計19篇文章,包括教育改革及基本思維、學校經營管理、博雅教育、資訊教育、家庭教育、幼兒教育、特殊教育及高齡教育等領域的大作。恰逢國內教育改革風起雲湧之際,郭師均能秉持,教育專業的精神,學者質疑辨難的態度,並展現政務官的胸襟,從容理性的面對問題,並以智慧解決問題,終能化危機為轉機,也轉化社會大眾對教育的關心與支持,共同協助政府推動教育改革,為提升教育品質,邁向卓越教育而努力。郭師在教育學術界地位崇高,學術涵養廣博深遠,備受尊崇;在師範教育領域,有一代宗師之稱;在特殊教育領域,亦有特教之父美譽,可謂實至名歸。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教育的另一片天空

果哲  著
大塊 出版
2016/08/31 出版

★ 包羅萬象的台灣教育改革專書,為過去二十年台灣實驗教育的最佳寫照。 ★ 系統性介紹台灣二十多個不同形態的實驗教育辦學機構、團體的實作經驗。 ★ 涵括最早創校體制外的實驗學校,一直到近年成立的民間組織團體;還有近年在體制內如火如荼的自發性教改運動,和越來越受重視的偏鄉原住民教育議題。 他們選擇了一條人跡稀少的路,而後來的一切都截然不同。 台灣的民間實驗教育一路走來孤獨無援、艱辛困頓,卻始終堅定不變。各實驗學校一、二十年的實驗成果,始終是體制內教育的重要領航。從最初政府的反對阻止,到現今政府的向民間求教,不但撼動了台灣百年的傳統教育,連東亞各國也為之驚艷。 本書側重值得與外界分享的各校實作經驗,而不在詳述辦校過程與全貌;書中各學校團體之間,各自秉持的教育理念與實作方式,有同有異,由於有差異懸殊的背景,本書希望自然呈現一個社會結構的多元面貌,在不同層面下的不同思考與不同需求。 二○一四年,立法院通過了「實驗教育三法」,人民終於可以自由辦學。台灣的實驗教育,將從單打獨鬥時代,進入群體合作時代——需要體制內外實驗教育的攜手,需要企業與各界的支持,更需要全民的投入。台灣是不是可以在危機中再現奇蹟,不能只是觀望和等待,而是,你我立即開始行動! 本書共分五個部分: (一)實驗教育學校、機構、自學團 (二)偏鄉、原住民、弱勢的實驗教育 (三)體制內的實驗教學法 (四)哲思教育 (五)弱勢課後輔導的民間團體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圖像溝通心視界

汪士瑋  著
張老師 出版
2016/08/16 出版

圖像是一種探索式的工具, 會隨著使用者在過程中關係、情境的不斷變化, 而產生更豐富的意義。 運用圖像, 除了能更容易與數位世代的孩子溝通, 幫助師長找出孩子內在優勢的語言, 也可以幫助師長們在面臨一連串變化當中, 安頓與觀照自己的心情。 本書從教育現場中「生活教育」、「學習輔導」、「生涯發展」的需求出發, 結合生命教育、人際溝通、自我探索等二十五個案例, 搭配運用三套特別設計的「鼓舞卡」、「天賦卡」、「互動卡」, 協助師長於日常輔導或班級經營中, 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特長,進而對學習產生興趣、對未來更有信心! 鼓舞卡:給予孩子自行詮釋的最大空間,進行主動式的意義投射與自由聯想。透過圖像,從不同角度呈現事件脈絡與可能的正向意義。 天賦卡:共有八種顏色,每種顏色代表一種特質能力。從孩子的選擇中,可了解孩子對事件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與歸納能力。 互動卡:讓孩子在溝通中充分探索自己及對方的內在觀點、感受與期待;亦可進一步藉由情境組圖卡,做為練習溝通時的背景。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學第六件事

研出版 出版
2016/08/10 出版

踏進人生的新階段,夢想真的就在不遠處? 終於,有人醒覺,學懂待自己誠實,掙破長久以來的枷鎖; 有人思考因何而活,絕不重覆別人走過的路; 有人摸清追夢的界限,發掘心中的至善; 有人學懂以生命影響生命,重新堅定曾經疑惑的信念; 有人知道了放下,以體驗失敗來造就更好的自己…… 「你希望把你作的夢,投放在大學的三年,還是投放到你的一生?」 - 老鬼 「有些事,十年前不喜歡,十年後也不會喜歡。」 - KAY 「在奮鬥和努力之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你要經歷失敗。」 - Chris Wong 「我也許永遠也是毒男,但至少我會嘗試改變。」 - 毒男 「每一個遇到的人,每一件發生的事,都有它到來的意思,都是為了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 - 姐姐 「做任何事情,最最最重要的是心態。當有了目標之後,一直走向目的地就是。」 - TA 「不要害怕成為人群中的小眾,而甘願讓自己的聲音埋沒於人群之中。」 - Mocha 賣點: & 【人氣網絡作家-藍橘子熱血推薦】 「追尋夢想不是肯拋棄多少,而是為了追夢,你願意做多少不喜歡的事…… 十年後當你猶豫,甚至想放棄追夢的時候再把書翻開,看看那個為了追夢想而努力,純粹的自己。」 (藍橘子推薦序摘錄) 【大學第六件事?不是只有五件事嗎?】 大學五件事 ─ 讀書、上莊、住hall、part time、拍拖。我在大學期間,甚或我在一些中 學的圈子裏,聽過無數次。但如果,我跟你說,大學應該有第六件事呢?我們想說的,是理想。 「只有理想才能支撐一個人在殘酷的現實中生存。」要在這瘋狂的社會生存,並不是把理想、理論掛在嘴邊而已。而是須直面、認清殘酷的現實,再踏實地把那瘋狂的現實,改造成我們理想的模樣。而改造的方式可以是推倒現有制度,亦可以是順著那制度一步一步向前。而前提是我們須衡量我們的能力,以及我們願意付出的代價。 以上便是我們七人在大學的體驗,亦是我們想分享予你、你、及你的想法。這亦是我們撰寫此書的原因。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兒童健康與安全

郭靜晃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16/08/01 出版

本書力求文字簡潔,並輔以實務為例,冀望提供家長及托育機構從業人員能對安全有多一層認知之外,也期望透過安全教育之實施,能給兒童實用的安全訊息及技能。 本書共分十三章,包括〈緒論〉、〈家庭中的安全〉、〈托育機構與學校中的安全〉、〈社會中的安全〉、〈安全教育內容與時機〉、〈安全技能管理──學齡前階段〉、〈安全技能管理──小一至小三〉、〈安全技能管理──小四至小六〉、〈安全教育的規劃與實施〉、〈環境安全的規劃〉、〈健康照護的安全規則〉、〈事故傷害處理〉及〈兒童安全之資源運用〉。內容除了介紹兒童所處環境之危險因子之外,闡述兒童安全教育之內容及實施方式,最重要的是如何掌握教導的時刻、機會教育以及遵守教育及臨床工作人員所恪遵之適齡方案。除此之外,本書更提供進一步規劃兒童安全的環境,以及提供萬一遇到事故傷害之處理原則及如何運用相關兒童安全資源。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通往知識的祕徑:通識課程理念與教學實務

開學文化 出版
2016/07/19 出版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數位化的時代,如何成為一位具有「知識競爭力的人」?過去在高度分工的社會中,人們需要從專業知識裡獲得一技之長。隨著社會的轉變,在專業知識與技能外,還必須具備跨領域的知識。「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強調學科之間的整合,並培養學生批判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推動高教改革與創新的重要基礎。 長期深耕通識教育的「通識在線雜誌社」,有鑑於課程內涵對翻轉教育的影響性,特別精心挑選二十一門曾在100~101學年度,獲得教育部「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計畫」補助的績優課程。從課程理念到教學實務,有系統地規劃設計每門通識課程,希冀能鼓勵更多教師投入。 本書橫跨四大知識領域,從人文學科、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生命科學中探討希臘羅馬神話、詩與當代生活、人類與環境、政治與民主、性別與法律、媒體與社會、生物科技與倫理等跨領域的通識課程,分別由來自全國十八所大專院校的教師,累積多年實務經驗撰寫而成。文中除了闡述如何設計一門好的通識課外,並附有圖表輔助,提供一般讀者或想要經營通識課程的教師參考,值得讀者研讀的通識教材。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那些孩子教我的事

獅子老師  著
立京文化 出版
2016/07/18 出版

三屆美國藝術教育「最佳啟蒙老師獎」 獅子老師 闊別文壇三年最新力作! 細膩的文字、柔情的溫度, 輕巧地化融了每個大人小孩的心,娓娓細訴: 在鋼琴課裡,有些事比音樂更重要! 「教學相長」不是空談,更非虛妄言詞; 成為老師之後,在教課的每一天都發現新的體悟和感動…… 當孩子說:「謝謝老師。」 我更想對孩子說:「謝謝你,成為我的學生。」 *************************** 【這一次,獅子老師告訴我們】: 每個孩子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帶領我們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如何克服忘譜恐懼,大步走上舞台演奏; 學會了,比賽只要盡力,就是最好的經驗; 明白再淒涼的遭遇,也絕不放棄自己的人生; 懂得超越自己,比超越別人更難,卻更有意義; 理解只要「喜歡」,就是往前邁進的最大動力…… 【這一次,獅子老師驚喜發現】: 每一次相遇,孩子都讓我們再次認識自己、發現另一種可能 正視自己的軟弱,再不害怕丟臉出糗,懂得不轉身輕易放棄的勇氣; 洞澈人生的際遇無常,只要不放棄,就能駕馭,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搶破頭卯足全力競爭之際,恍然明白,所謂「進步」的真正涵意; 驚駭察覺,只要願意,只要相信,夢想並非想像中一班遙不可及; 體悟競賽無所不在,成功不是標的,踉蹌狼狽,也是生命另種甜美…… 【這一次,獅子老師再次叮嚀】: 讓音樂成為孩子的朋友,讓孩子成為我們最純心的老師 古典音樂課嚴肅又遙遠? 其實近在呎尺,盈滿千百種不同情緒、幻化萬千模樣, 人生百味都能在其中找到對應的旋律節奏! 當我們懂得安靜聆聽孩子話語,願意溫和客觀理解孩子的行為, 和孩子的相處時光就不會出現有效期限,因為我們都是彼此最美好的良師益友。 因此,我要說,孩子,謝謝你們教會我人生新的每一個第一次 我是老師,也是人生路上最幸福的學生 本書特色 1、鋼琴課也能輕鬆又有趣 透過流暢寫意的文字,分享教學現場點滴,完全不見教條式闡述 2、找回成人遺忘已久的純真與熱情 向孩子學習純粹美好的特質:盡情熱愛、執著堅持甚至面對恐懼…… 3、換個立場、觀點,以全新視野理解對待孩子的言行舉止 學會對於孩子的行為與情緒,以理解代替批判,用等待代替壓制催促 4.認知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解讀孩子細膩的心思,學會將他們看作縮小版的大人,而不只是個孩子 5.學音樂不是為了得獎、贏得比賽、進入好學校 而是讓音樂成為一輩子的朋友,用來表達快樂、紓解哀傷…… 6.如何透過音樂理解孩子、激勵孩子 透過不同的音樂角度,一窺孩子內心世界,可以多麼客觀又無比深刻 7、以音樂為基調,開展屬於自己的人生故事 成長、學習路上的起伏跌宕、悲喜哀愁,一一化入音符之中與獅子老師唱和生命之歌

9 特價27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深入教學現場

吳英長等  著
小魯 出版
2016/07/11 出版

本書特色 ◎臺灣教育家吳英長教授,留給教育界最實用的專家教師養成指南! ◎深入剖析三十個教學現場,展現教師專業自主的必讀書籍。 本書收錄臺灣教育家吳英長教授及其學生所撰寫的三十個教學案例,每個案例包含教學現場敘述、教師內在省思與第三者評論三個部分,以教學案例的形式與讀者分享、省思與互動,並在每個案例後面親自詮釋、評論,融貫深厚的理論與實務基礎,剖析教學案例出神入化,教學研究者與實務工作者皆能從中獲得深刻啟發。 本書是吳教授多年教學、研究的成果結晶,期盼藉由此書協助每位教師提升專業、展現自信,成為專業自主的專家教師,向社會大眾展現教師專業面貌。此書也見證吳教授三十年如一日的春風化雨,以及這段師生之間教學相長、交流回饋的動人情誼。

9 特價26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教室裡的溫柔革命家-吳英長

王健文  著
小魯 出版
2016/07/11 出版

◎那些年一起教過我們的老師─吳英長老師,是老師們的老師,看他如何在教室中的進行溫柔的革命。 「一生之志,作育英才;願以一己之力,變舉世之風。」(吳英長老師臺南一中畢業紀念冊上留言,1966) 教育─是個奉獻及贈予的終身志業。 在過去,教師形象總是充滿威嚴不容質疑,吳英長老師卻打破自己與學生間的隔閡,彎腰傾聽孩子的聲音,並以「您」來稱呼學生。一生為教育獻身,讓許多已為人師的學生追憶難忘。作者集結了吳英長老師的日記照片、學生們的點滴記憶,漸漸拼出這位教室裡的溫柔革命家─吳英長老師於公於私的姿態。

9 特價26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繪本的讀寫遊戲

林美琴  著
小魯 出版
2016/07/01 出版

◎逐步引領學生從手作繪本愛上閱讀與寫作 本書從讀寫合一的角度發想,從硬體形式開發(手作繪本)到內容創作發想(從閱讀到實作),展現了如何指導學生從手作繪本愛上閱讀與寫作的訣竅。每種手作繪本分為【玩家上路】【閱讀發想】【你可以這樣做】【創作構想單】【作品舞臺秀】等單元,超級實用,操作簡單有趣易上手,讓孩子創作出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私房繪本! 邊做→書上的【玩家上路】單元,提供各式手作繪本輕鬆做,小小訣竅掌握好,基本型、變化型樣樣做得又美又巧。 邊看→書上的【閱讀發想】單元,提供六十多種書籍舉例,激盪創作發想的方式;加強美感經驗,提供美育薰陶。 邊想→書上的【你可以這樣做】單元,提供六十種具體發想步驟,啟發各式繪本內容創作的靈感發想,心中的靈感與創意恣意揮灑。 邊寫→書上的【創作構想單】單元,提供以繪本創作結合閱讀與寫作教學的策略,培養孩子圖文整合、段落安排、組織統整能力。 邊玩→書上的【作品舞臺秀】單元,提供看繪本、讀故事、做小書的成果展示發表園地。

9 特價34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面對新世代的課程實踐

時序走進二十一世紀,我們的社會因著科技與網路的急速發展,出現許多前所未見的新現象。來自科技的強烈衝擊,使得人們的價值觀念與行為模式均有所變化,新世代因著可塑性,容易受到社會的影響,也同樣因著這可塑性,可以讓學校教育發揮功能。教育研究者與實踐者有責任因應新世代學習者的特質,以前瞻的課程與有效的教學,引導學習者在價值序階上向上爬升,以期裨益新世代的個體幸福與群體福祉。 秉於以上理念與認知,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年度專書,遂以「面對新世代的課程實踐」為主題公開徵稿,獲刊文章均具新世代所需之時宜性。全部分為「新世代創新篇」、「新世代生命篇」、「新世代改革篇」、「新世代實踐篇」四個篇章,十七篇文章融入了對時代精神的掌握與對教育現況的細膩觀察,值得細細閱讀與反思。

95 特價71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寶貝要上幼兒園了!給特殊兒家長的入學準備工具箱

袁巧玲  著
遠流 出版
2016/06/29 出版

在充滿期待及未知的學前階段,特殊兒家長到底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身為父母的你是不是也有同樣的疑問: ★孩子可以上學了嗎?應該加強哪些方面的能力? ★選擇幼兒園須考慮哪些條件?哪一種教學法比較適合孩子? ★上學之後是不是要繼續療育課程? ★如果孩子跟不上學校進度該怎麼辦? 小寶貝要去上幼兒園了,真的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幾乎所有特殊兒的家長都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孩子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到學校學習、交到好朋友、不要受到差別待遇。正因為如此,不管孩子目前在哪個發展階段,期待孩子能回歸主流的教育體系,特別是能融合在普通班級,和同齡孩子一起成長,是許多慢飛天使的爸媽最終的目標。 這樣的理想非常美好,但並不是將孩子送到學校,一切就會自然發生。特殊兒上幼兒園前,家長應該先了解和釐清的事情包括── 迷思:孩子去上學就能模仿同齡孩子的行為。 真相:沒有「模仿」及「觀察性學習」能力,孩子上了幼兒園也不能從老師與其他同學身上學習。 迷思:早點讓孩子上學,就可以早點適應團體生活。 真相:適應並不是真正的問題,能力夠不夠才是。就算能適應學校生活,並不表示孩子能聽得懂老師上課的內容,也不代表他能自動與其他孩子互動。 迷思:只要不幫孩子貼標籤,別人就不會發現他有什麼不一樣。 真相:當孩子缺乏社交能力、對同學沒反應,或經常做出不適當的行為時,其他孩子會自動幫他貼上標籤。 早療專家袁巧玲博士以多年來輔導特殊兒的經驗,一步一步陪伴爸媽認識幼兒園的環境,了解孩子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並建議如何在家中幫助孩子以遊戲方式培養不同的學習技能。除了掌握各種可能造成孩子不適應的因素,父母自己也要調整好心情,增強維持良好親師關係的溝通技巧,做好充足的準備,期待每個孩子都能順利融入校園生活,快樂學習。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開創終身教育新契機--社會教育六十週年紀念專輯

本書包括社會創新與社會教育的新契機、終身教育、高齡教育、社區教育、非營利組織等相關主題。面對全球在地化的反思浪潮,社會教育的未來需要以宏觀的視野和創新的思維,重探新時代的社會教育願景,並正視社會教育人才的轉型發展、社會教育專業的場域開拓以及社會教育領域知識的創新統整。藉由全球在地化的對話及反思,以創新統整的視野和尊重包容的涵養,更可以創造終身學習時代的新契機。

特價5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學習評量:概念與應用

麗文文化 出版
2016/06/22 出版

「學習評量」為師資培育生及教育學程生的必修課程。教育部於2013年6月發布/函頒《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對照表實施要點》,原必修課程「教育測驗與評量」已修訂為「學習評量」,聚焦在教室或課堂內的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評量。 本書特色 ◎兼容並蓄-從評量的相關議題到成績評量與報告,內容充實,特重實例; ◎概念與應用並重-各評量方法之重點、應注意事項具備,並舉實例說明; ◎各種主、客觀題目之命題方法-講求重點,提供足夠例證作為示範; ◎各種不同層次的認知學習,從知識到創造。均有不同實際例證示範; ◎第八至十一章之命題方法,均提供「命題檢核表」檢視題目的恰當性與公平性; ◎第十五章非認知行為傾向與技能之評量,附列「檢核表」審查該方法的恰當性; ◎每章開頭列示「教學目標」,章末附列「本章摘要」,並附列「自我評量」。

95 特價61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孩子與惡:看見孩子使壞背後的訊息

河合隼雄  著
心靈工坊 出版
2016/06/18 出版

自我實現的萌芽,時常是以惡的形態顯現的。 ──河合隼雄 為了避免孩子惹事生非,家長、教師往往極力防堵孩子犯下惡行,一心想調教出走在「正軌」的「好孩子」。但日本榮格分析心理學泰斗河合隼雄認為,一味地「排除惡」,恐會引來更大的惡。表面上的「惡」,可能背後藏著珍貴的成長訊息,值得我們深入思索。 河合隼雄發現,許多才華洋溢的人,年少時都是「壞孩子」──霸凌、偷竊、說謊、拒學……這讓他不禁開始思考:什麼是惡?上帝創造世界,為什麼把惡也放進來? 「一個人為了成為他自己,必須破壞過去支撐他的支柱。」個人的成長與獨立、革命性的創造和進步,往往是從突破既有規範開始,而「破壞規矩」會讓一般人覺得孩子開始「變壞」了。惡,讓人驚恐,卻又魅力無窮,因為那是人發展健全自我的動力。 本書從日本許多名人青少年時的「壞行為」出發,直搗人心深處「害怕惡」又「想作惡」的矛盾心理,提出發人深省的建議。勇敢接納孩子天性裡的惡,並不意謂縱容孩子胡作非為,而是要拿出更大的耐心傾聽、不過早論斷是非,才能幫助孩子找到突破成長瓶頸的門道。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謝琴寧學校(書+DVD):人類的新未來

拾光雪松 出版
2016/06/16 出版

一所讓學童迫不及待上學的學校! 數千名學童排隊等候入學! 含16頁學校實景彩圖+《謝琴寧學校》紀錄片DVD 俄羅斯的一所謝琴寧森林學校,因為《鳴響雪松3:愛的空間》一書對此深刻的描述而一舉成名。它每年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眾多的訪客,等候入學的孩童更是多到讓他們應接不暇。謝琴寧學校究竟有哪些不同於傳統學校的地方,讓這麼多孩子迫不及待想進去就讀呢? 謝琴寧學校的特色: •校舍的建造、設計、彩繪,完全出自於孩童之手,無需大人在旁指導。 •孩童是學生也是老師,自己制定教科書、研發教學方式,上課可以來去自如。 •孩童在一年內即可完成整個十一年的課程;十八歲之前,通常會獲得一兩個大學文憑。 •孩童擅長各種才藝:繪畫、手工藝、合唱、武術、民俗舞蹈等等。 •孩童自己照顧日常所需(煮飯、做家事等)、自行規劃活動、管理在校的所有行政事務 。 •孩童活在當下、思考生命的意義、沉浸在大自然中;對於電視和電玩則是不感興趣。 &&&&&&謝琴寧校長的三大基本教育原則: 一、學校不是為生命做準備,學校就是生命本身! 二、認識每一位孩子。 三、每個孩子都應該知道自己生命的意義,了解自己的根,看到未來的目標。 此書不僅搭配精采的紀錄片,讓我們一探校園裡的生活實景、細細品味學童純真又帶智慧的言語、聽聽校長的崇高理想;另外也收錄更多關於學校的介紹、校長的智慧之言,以及美麗夢幻的學校實景彩圖。讀者能從中充分了解,謝琴寧學校是基於怎樣美好的理念,讓校內孩童個個有驚人的全能表現,過著精神富足、自由與快樂的生活。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笑裡藏道睞一下

胡國強  著
清涼音 出版
2016/06/10 出版

教育儼然成為未來社會成敗的關鍵,可惜的是沒人看好這個未來,殊不知,家庭教育才是決定孩子未來的最重要因素。 看一位演講十年,已超過兩千場的社會教育觀察者,如何看待我們社會的當下與未來?或許一針見血已不足以形容他觀察一件事的精準,他總是說要一刀見骨,才能讓犯錯的人感受到真痛,而唯有痛徹心扉,才能痛定思痛、痛改前非。 這本書,讓我們看到素人的堅持,台灣底蘊的力量,也看到我們社會整體有多少可以改善的空間,或許有些許的醜陋、尖銳,但只要能讓台灣整體向上提升,這就是一種善的力量。 用一個個簡單的觀念與口語化的文字,帶您一起看台灣教育、社會與種種不可思議,甚至光怪陸離的現象。 愛台灣不是口頭上說說就好,要能夠正本清源找到問題的源頭,才能治標又治本。 就讓笑裡藏道的幸福演說家~胡國強老師,帶著您一起抽絲剝繭,一起看台灣、Line台灣、愛台灣!!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溫美玉備課趴:情緒表達與寫作的雙卡教學實錄

溫美玉等  著
親子天下 出版
2016/06/07 出版

攪動全台教學現場,夯到中國、新加坡的情緒卡、性格卡教學全蒐羅 教學現場一本通,從親師溝通、班級經營、繪本閱讀到各式文體教學 教學名師溫美玉x情緒專家楊俐容﹦搭造辨識情緒、讀寫合一的鷹架 & 「讀完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想?」「沒有,」一片寂靜。 「這本書好看嗎?」「不錯,」一片寂靜。 「今天心情如何?」「還好,」頓時安靜。 很熟悉的對話吧?憑空說出抽象的感受,不容易。 表達,是需要「鷹架」的! & 「『阿強,老師不想再問事件的細節,今天我想要跟你一起來看看這件事帶給你的情緒。你可以告訴老師當你做這件事時的心情嗎?』他先是愣了一下看著我不知該從何著手。我提示他從桌上的情緒卡選擇,只見他突然像開了竅,一張一張慢慢地讀,兩眼盯著卡片上的情緒語詞,專注間還喃喃自語,似乎想確定並核對抽象的文字是否就是他心底的吶喊。」 情緒卡、性格卡,就是表達的「鷹架」! & 說不出的感覺比什麼都痛苦!提供儲備豐富的「情緒詞彙」,就可以幫助孩子揀選語詞,活絡他內心的小劇場,克服他靜默不語或無從訴說的窘境;也唯有先處理了情緒,孩子才能夠靜下心來思考道理。 & 本書除了提供由情緒教育專家楊俐容根據心理學專業,精挑精確有強弱層次的情緒、互有對應的性格詞彙,並由翻轉名師溫美玉帶領全台最大教師專業社群「溫老師備課Party」的資深老師們示範演練如何運用情緒卡、性格卡來教學,再無趣的課文都能凸顯不同深度和層次的教學。 & 運用雙卡教學,安住孩子的心,鼓動老師的教學熱情,營造最動人的課堂風景! & 本書特色 30+篇教案,幫助老師按表操課,內容涵蓋各課文版本,橫跨各年級 10本繪本教學,多元應用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亮點 6類依6種層次的36個情緒詞彙,兩兩相應的15組30個性格特質詞彙,豐富情緒倉庫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振葉尋根:澳門教育史、歷史教育與研究

張偉保  著
萬卷樓 出版
2016/06/01 出版

本書共收錄文章十九篇,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為澳門教育史,包括澳門的特種文獻、早期新式中文教育及近期特殊教育法例等方面的專題;第二部分為教育人物專題,包括范禮安、布朗、陳垣、梁披雲等,均為中國教育史上重要而尚待深入探究的人物;第三部分為歷史教育的專題,包括傳統至現代的歷史教育的不同課題,也涉及新式歷史教科書、歷史課程與鄉土歷史教材的方面的探索;第四部分是對中國歷史上一些較特殊的個案加以分析,尤為本書的精粹所在。書名為「振葉尋根」,是開宗明義地說明學術研究必須從根本處著手,亦即對原始資料的閱讀和研習為起點,在閱讀中發現問題,從而開展相關的研究。同時,各個課題必須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並重視研究的價值。實事求是,不作空論。

9 特價4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教室裡的小劇場:圖畫書戲劇教學示例

葛琦霞  著
天衛 出版
2016/06/01 出版

圖畫書,好看、好玩、好創作! 每個孩子都是角色扮演大師, 一進入圖畫書的想像世界裡, 將盡情馳騁無限創意! 教室裡的小劇場,上演的是一幕幕什麼樣的劇碼呢? 葛琦霞老師匯聚多年教學經驗,透過22本圖畫書, 分享如何讓課堂更活潑、更有趣的祕訣。 孩子都是天生的表演大師, 本書分「肢體動作」、「角色扮演」、「情境想像」、「故事劇場」、「小小演出」五大單元, 透過戲味十足的活動,示範如何帶領孩子在表演遊戲中創作戲劇, 逐步引領孩子進入圖畫書的戲劇世界中,開發孩子天生具有的戲胞。 同時也激發孩子的創意,建立孩子的語文創作成就感。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會說我會做:常見動作分解篇

劉萌容  著 、馬樂穎  著
五南 出版
2016/05/25 出版

共有11組活動,每組內容可拆成4個步驟,共有44張圖卡。 活動包括:洗手、洗臉、刷牙、上廁所、穿衣、烤麵包、沖泡飲品、慶祝生日、放學回家要做的事、打電話、接電話等。 可應用此系列圖卡刺激和擴展孩子對動作連續性的理解,教學者可先呈現單張圖卡給孩子看,教導孩子單張的內容,再慢慢加入其他張。也可以在開始先呈現所有圖卡,讓孩子先有動作發生完整的概念,再逐一教導單張內容。建議教學者也可在此部分加入句子間的連接詞,如:一開始、然後、接著、最後等,鼓勵孩子能練習說出完整的表達語句。 另外附有16頁小冊子說明圖卡使用。

95 特價66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會說我會做:動詞篇

劉萌容  著 、馬樂穎  著
五南 出版
2016/05/25 出版

內容包含有50張卡片,每一張為一個動作語詞。 動詞內容有頭部、手部和肢體動作三類,頭部以臉部動作為主,如:看 聽、說、吃、喝等。手部動作有:丟、拿、拖、拉、貼等。肢體動作則有:走、跑、跳、坐、踢等內容。 刺激和擴展基本的動詞語用技能,教學者可呈現圖卡給孩子看,命名該動作或結合動作示範來增進孩子的理解,亦可藉由指出/選出/做出/說出等方式與孩子互動,增進其學習成效。 另外附有16頁小冊子說明圖卡使用。

95 特價66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我會說我會做:以肢體動作理解意圖和情緒篇

劉萌容  著 、馬樂穎  著
五南 出版
2016/05/25 出版

共有20張圖卡,包括:手阻擋要對方停止、防衛抱胸、雙臂打開表示歡迎、肚子痛、生氣插腰、害怕、不感興趣手攤開等。 教學者在孩子能辨識臉部表情的情緒後,可以指出圖卡主角表情的不同,並且讓孩子理解相同的動作搭配不同的表情或情境可能有不同的意義。 教學者也可以透過肢體動作的示範,引導孩子注意非語文的肢體語言所表達的情緒意涵,邀請孩子跟著一起說出/做出類似圖卡情境中的動作,或猜測情境中的人物可能會說的話語。 另外附有16頁小冊子說明圖卡使用。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會說我會做:情境所引發的情緒篇

劉萌容  著 、馬樂穎  著
五南 出版
2016/05/25 出版

共有20張圖卡,包括:不想分享食物、想再吃更多、自己領獎、同學領獎而自己在台下為同學開心、同學領獎而自己在台下若有所思、自己弄壞玩具、同學弄壞我的玩具等。 教學者使用這些圖卡時可以示範如何用句子說出圖卡呈現的內容、說明圖卡的情境細節內容,同時解釋圖卡主角可能產生的情緒或想法。目的在教導孩子觀察、理解情境後能說出圖卡主角情緒的歸因,教學者也可以延伸引導孩子思考自己在情境中是否也會有類似的情緒,以及可以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做出適切回應。 另外附有16頁小冊子說明圖卡使用。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會說我會做:表情篇

劉萌容  著 、馬樂穎  著
五南 出版
2016/05/25 出版

內容包括六大基本情緒的臉部表情,包括:高興、生氣、難過、驚訝、害怕、厭惡等,每一種情緒有6張稍微不同的表達方式,共有36張圖卡。 這些情緒為控制情境背景後單純的臉部表情圖片,每個情緒在臉部都可能有些微不同的表現方式,教學者可引導孩子注視情緒的共同性,如:高興時的眉毛、眼睛和嘴角的變化,也可以比較情緒間的不同,如:生氣和討厭的五官差異。 另外附有16頁小冊子說明圖卡使用。

95 特價5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教育研究法

周新富  著
五南 出版
2016/05/20 出版

本書專為初次接觸到教育研究工作的大學生、研究生及現職教師而寫,內容共十四章,包含四個部分:教育研究緒論、研究設計、研究方法及研究報告撰寫。 本書以量化研究為重點,從開始尋找研究題目到完成報告,均作了詳細的說明,並且列舉了許多實例來相對照,讓讀者在沒有老師引導之下,仍然可以學會如何進行教育研究。

95 特價49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教育這種病

廖振順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16/05/17 出版

師鐸獎得主,25年的教育省思 & 當今教育現場: 過度關心:介入專業輔導,給予錯誤指引 只會要求:學生該進步,自己卻止步不前 化身名嘴:無所不罵,讓學生對誰都不信任 二元對立:只問對與錯,導致學生之間摩擦更嚴重 & 直擊最真實的教學現場,挑戰最艱困的教育難題 做個有遠見的老師,帶孩子看見有希望的未來! & 好老師並非與生俱來,身為人師該如何自我精進?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標又是什麼?擁有二十五年豐富教育經驗的師鐸獎得主──廖振順老師,在書中理性剖析、知性道來,為老師們帶來改變的勇氣,期望共同打造有希望的未來教育。

79 特價2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教育品質

五南 出版
2016/05/06 出版

本書以眾所關注的「教育品質」為題,九位撰稿者從不同面向探討教育品質議題。在理論方面,提出協同資本來論述教育品質中的跨界協同,以及從教師專業發展行動理論觀點,分析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提升教學品質的關鍵要素;在政策方面,針對建立師資培育品質保證機制,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財務政策關注教育品質;在學校層面,則包括中小學校務評鑑強化整體教育品質的評估,特色學校發展探討教育品質,以及專任輔導老師的諮輔效能及兼代理教師的教學與行政服務品質;甚至在融合教育上關注如何保障身心障礙學生的受教品質。

95 特價26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陪著你玩」優質關係經營系列:遊戲治療叢書.繪本.媒材套組(2016年版)

麗文文化 出版
2016/05/04 出版

《「陪著你玩」優質關係經營系列--遊戲治療叢書、繪本、媒材套組》 內容物包括: 01.《結構式遊戲治療--接觸、遊戲與歷程回顧》一本 02.《結構式遊戲治療個案實務與分析》一本 03.《圖卡媒材在遊戲治療上之應用--覺察、表達、行動、撫育、整合》一本 04. 家庭遊戲卡(13張) 05. 情緒臉譜(一盒/52張) 06. 行動語句(一盒/52張) 07. 能量圖卡(一盒/52張) 08. 能量語句(一盒/52張) 09. Good Day 盒套(一個) 10.《小熊的守護天使》繪本一本 11.《陪著你玩》繪本一本 12.《我的魔法箱》繪本一本 13.《親密關係探索卡說明書》一本 14.親密關係探索卡(一盒/52張)

特價28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中國近代國立大學學科建制與發展研究(1895-1937) 下冊

斯日古楞  著
萬卷樓 出版
2016/05/02 出版

學科是相對獨立系統化的科學知識體系,是大學的組織細胞。以學科建制為組織基礎,學科發展從高深知識的傳播、創新到應用,逐漸完善了大學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職能。本書以宏觀的視角、翔實的史料、嚴謹的考證,著力闡述清末、民國初期、國民政府時期國立大學學科建制、學科調整與學科發展演變過程,結合綜合研究專門考察了中國近代國立大學教育學科建制的演化進程以及國立東南大學(中央大學)與私立廈門大學學科發展之異同。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近代國立大學學科建制與發展研究(1895-1937) 上冊

斯日古楞  著
萬卷樓 出版
2016/05/02 出版

學科是相對獨立系統化的科學知識體系,是大學的組織細胞。以學科建制為組織基礎,學科發展從高深知識的傳播、創新到應用,逐漸完善了大學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職能。本書以宏觀的視角、翔實的史料、嚴謹的考證,著力闡述清末、民國初期、國民政府時期國立大學學科建制、學科調整與學科發展演變過程,結合綜合研究專門考察了中國近代國立大學教育學科建制的演化進程以及國立東南大學(中央大學)與私立廈門大學學科發展之異同。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7~12歲兒童心理與性格發展教育百科

錢源偉  著
漢宇國際 出版
2016/05/02 出版

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成功率! 最貼心、最好懂的兒童發展入門書 掌握8個教養重點 輕鬆培育未來競爭力! 小學是孩子正式踏入團體生活的第一步, 是孩子模仿學習最快速的階段, 孩子內心會受到較劇烈的影響與衝擊, 因此,本書從8大面向幫助孩子調適心境, 並協助他在開發大腦潛能、培養個性品德及鍛鍊運動體能等各方面打下良好基礎, 只要掌握關鍵黃金教育時期, 引導激發個人優勢,就能培養全方位人才! 「學齡時期」更不能鬆懈,把握機會為孩子打下良好基礎 度過幼兒時期,將孩子送入學校後, 父母可能覺得有老師的協助,可以稍微輕鬆一點, 其實此時應更為積極, 與老師、孩子多方溝通,營造最適合孩子的成長環境, 孩子有了良好的環境,未來自然就能站在大社會的頂點。 家庭與學校相輔相成,用孩子的高度來教養,效果加倍 剛進入小學的孩童,不僅有大量新資訊等著他吸收, 且周遭的人事物和生活作息也大幅改變, 心理無法避免地會感到不安,以致影響人際關係、學習狀況等, 因此父母和老師應協同傾聽孩子的聲音, 及時掌握其內心及想法, 讓孩子的學齡生活更安穩、順利。 試著站在學齡兒童的角度看世界,唯有探索他們的心理,才能給予最適當的引導! & 本書特色 ●各種能力分類獨立,教養孩子快、狠、準! 本書各章節皆為獨立,可從最感興趣或最緊迫的問題入手,輕鬆又快速地理解孩子的問題所在,並針對其進行教養。 ● 附錄多項測量表,探索孩子心理想法一點都不難! 本書於每一章末皆附錄多個心理評量表,讓父母可以更確切地探索孩子的想法,進一步理解他們。

9 特價40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課本上沒有,老師不教的50堂心理挫折課

唐學芬  著
宇河文化 出版
2016/04/21 出版

50個恰到好處的小憂傷讓心靈成長 挫折是上帝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 接納痛苦,才能收穫成長;突破困境,才能看到希望。 那些不能擊垮你的挫折,只能讓你更強大! & 沒看這本書,明天的太陽照常升起。 但是,孩子的人生會多走不少冤枉路。 來自課堂之外的挫折教育, 寫給無數次跌倒卻依然努力奔跑的孩子。 & 本書從孩子成長的實際出發,分別列出他們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的50個常見問題,並結合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知識給予解答,為家長和青少年共同面對及學會應對挫折提供幫助。 & 希望孩子從認識自己開始,直面挫折,應對挫折,戰勝挫折,做一個內心強大的自己,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絢麗多彩的快樂人生。

9 特價20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熱情讓我擁有全世界:歐洲上學大不同,交換學生教會我的事

「給孩子魚吃,不如給他釣竿」是教育的目的之一,讓學習不只是在教室,打開孩子的格局與視野。 一群15~18歲的孩子透過「交換學生」,實現了「學習不只在教室」的概念,為了體驗不一樣的教育環境,增廣國際視野,他們決定出走一年,到德、法、瑞士、奧地利、荷蘭、瑞典、挪威等國當交換學生。 這一年,這些孩子學到了什麼?成長了哪些?書中收錄這些孩子的故事與經驗分享,很多人都是第一次離家,到了異地,在生活上,他們住在接待家庭中,要適應新環境,更要適應接待家庭中每一份子的個性,學習和新家庭相處。在學校裡,陌生的語言變成日常工具,接受異國教育的上課方式,學習不一樣的思考模式;培養如何分辨且消化正確資訊的能力,並懂得如何找出問題。 經過一年從裡到外接收不同文化的洗禮之後,這些孩子都深刻了解到,交換學生不像是遊學或是出國度假,在這些過程中,會遇見許多困難,他們學會了面對困難並且著手解決的決心和能耐,他們用一年交換的是一扇通往世界和轉變的門窗,放大了自己的格局,進一步成為負責任、有能力、擔當、擁有多元文化背景、想法且創新的青年。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2/36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