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講義 第二十一輯
此書為平實導師始從2009/7/21演述至2014/1/14之講經錄音整理所成。世尊一代時教,總分五時三教,即是華嚴時、聲聞緣覺教、般若教、種智唯識教、法華時;依此五時三教區分為藏、通、別、圓四教。本經是最後一時的圓教經典,圓滿收攝一切法教於本經中,是故最後的圓教聖訓中,特地指出無有三乘菩提,其實唯有一佛乘;皆因眾生愚迷故,方便區分為三乘菩提以助眾生證道。世尊於此經中特地說明如來示現於人間的唯一大事因緣,便是為有緣眾生「開、示、悟、入」諸佛的所知所見──第八識如來藏妙真如心,並於諸品中隱說「妙法蓮花」如來藏心的密意。然因此經所說甚深難解,真義隱晦,古來難得有人能窺堂奧;平實導師以知如是密意故,特為末法佛門四眾演述《妙法蓮華經》中各品蘊含之密意,使古來未曾被古德註解出來的「此經」密意,如實顯示於當代學人眼前。乃至〈藥王菩薩本事品〉、〈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普賢菩薩勸發品〉中的微細密意,亦皆一併詳述之,開前人所未曾言之密意,示前人所未見之妙法。最後乃至以〈法華大意〉而總其成,全經妙旨貫通始終,而依佛旨圓攝於一心如來藏妙心,厥為曠古未有之大說也。大約25輯。每輯300元。
我們一起讀阿含:長阿含部
追隨佛陀行道足跡,領會真實的佛義--讀《阿含經》,是踩著肉身佛陀的足跡,猶如隨侍在側的阿難及諸佛弟子,不曲真實的佛義,接力邁向每一個人類世代,展現自性光輝的一份幸福。特別是當今學大乘者,讀好阿含,將更感精神抖擻,意懷寧遠。本書作者周勳男先生深入經藏,以他豐厚的學養,平易信實之筆,順入阿含如深密叢林的全程文本,巧妙裁接,約化釐出其中每一件佛所說法的情節分脈及事理主軸,客觀地托顯法義與相關佛法正見背景知識,更於重要轉折處輕扣其節,言省而意足。
佛心流慧泉:親近大師,你會更智慧
處處圓融,隨緣自在,自在隨緣,這就是生活,這就是修行。 普通人對禪的認識的最大誤區之一,就是把做事與修行分開。 其實,黃粟禪師開田、種菜,溈山禪師和醬、採茶,石霜禪師磨麥、篩米,臨濟禪師栽松、鋤地,雪峰禪師砍柴、擔水,還有仰山禪師的牧牛、洞山禪師的果園等等,都在說明禪在生活中,生活就是禪。 人生是一場難得的修行,注定會歷經千迴百轉,學習以佛心感悟人生,始能提升生命的高度! 佛法大師論修行,解析身邊大小事! 集弘一大師、星雲大師、聖嚴法師、淨空法師等諸多高僧無上智慧的修行必讀書,教你善用修行智慧,應對變化無窮的生活。 人生的長度,就是一呼一吸之間 認真去經歷人生的種種,就是修行的最佳方式 弘一法師說:「真正的福報是什麼呢?清淨無為。心中既無煩惱也無悲,無得也無失,沒有光榮也沒有侮辱,正反兩種都沒有,永遠是非常平靜的,這個是所謂上界的福報──清福。」 如今,在物欲的追逐中,我們離初心越來越遠。我們常以為,只要能夠追逐到物質,就能擁有幸福;獲得了大量金錢,就能擁有許多東西。其實,就連我們腳下所踩的那一丁點兒土地也不為我們所有。很少有人能擁有心靈的平和與自在。 淨空法師說:「一切都看破了、放下了,那個時候才有真正的自由自在。這個時候就沒有什麼區別了,街上的乞丐和寶座上的國王有什麼區別?天堂和地獄有什麼區別?住別墅和住茅棚都一樣。不要攀這個、攀那個,不要去求這個、求那個,那不是學佛。你有所求就不是學佛,你有所攀就不是學佛。結緣,了緣,有多大的福報就享受多大的福報。」 生活其實很簡單,就是在當下;修行其實也很簡單,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體現修行,修行時時處於生活。生活的不如意,就是修行上的一點點精進,一分分增上。處處圓融,隨緣自在,自在隨緣,這就是生活,這就是修行。 修行有很多內容,特別是今天,面對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人類比任何時候都要經受更多的誘惑。如果不能有一個正確的是非標準,不能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我們隨時都可能成為欲望的奴隸,從而在人海中迷失自己。 因此,每天每時,我們都要記住:我們是在進行一場修行。讓我們一起踏入修行之路,一條通往人類內心最深遠處的道路。而在這條道路的盡頭,我們可以找到一種智慧,這種智慧能夠讓我們瞭解到生命的真諦,使我們的生命達到充滿喜悅的圓滿狀態。 花開結果,即是菩提。如果,我們能學會用一顆佛心來感悟人生,那麼在塵事中,你就會慢慢地修煉成一朵花,人生就會變得幸福快樂。 【名言】 *感謝折磨,讓我們更強大 只有歷經折磨的人,才能夠更快、更好地成長,生活,只能在折磨中得到昇華。——證嚴法師 *降低一份欲望,得到一份幸福 大大小小的河流,大都流歸大海。欲望不能滿足,貪愛沒有止境。——《佛說生經》 *別為小事抓狂 心寬則不計較,能忍則不躁動,不計較、不躁動便是淡然。——海濤法師 *千佛萬佛,不如「你自己」管用 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金剛經》 *無論順境、逆境,都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處逆境,心須用開拓法。處順境,心要用收斂法。——弘一法師
法華經講義 第二十輯
本書特色 此書為平實導師始從2009/7/21演述至2014/1/14之講經錄音整理所成。世尊一代時教,總分五時三教,即是華嚴時、聲聞緣覺教、般若教、種智唯識教、法華時;依此五時三教區分為藏、通、別、圓四教。本經是最後一時的圓教經典,圓滿收攝一切法教於本經中,是故最後的圓教聖訓中,特地指出無有三乘菩提,其實唯有一佛乘;皆因眾生愚迷故,方便區分為三乘菩提以助眾生證道。世尊於此經中特地說明如來示現於人間的唯一大事因緣,便是為有緣眾生「開、示、悟、入」諸佛的所知所見──第八識如來藏妙真如心,並於諸品中隱說「妙法蓮花」如來藏心的密意。然因此經所說甚深難解,真義隱晦,古來難得有人能窺堂奧;平實導師以知如是密意故,特為末法佛門四眾演述《妙法蓮華經》中各品蘊含之密意,使古來未曾被古德註解出來的「此經」密意,如實顯示於當代學人眼前。乃至〈藥王菩薩本事品〉、〈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普賢菩薩勸發品〉中的微細密意,亦皆一併詳述之,開前人所未曾言之密意,示前人所未見之妙法。最後乃至以〈法華大意〉而總其成,全經妙旨貫通始終,而依佛旨圓攝於一心如來藏妙心,厥為曠古未有之大說也。大約25輯。每輯300元。
智光莊嚴經密意
這本經之重要,在於它正面解說諸佛境界,同時說出入這境界的觀修法門,如是顯示如來藏的基道果。 1999年,從布達拉宮所藏梵本貝葉中,發現了本經《入一切佛境界智光莊嚴經》 (Sarvabuddhavis?aya?vata?ra-J?a?na?loka?lam?aka?ra)與《維摩經》合為一綑。細加對讀,即知二經同說如何由三解脫門入不二法門,這便即是入一切諸佛境界的觀修,亦說為道,道上有層層次第,兩經所說基本相同,讀者可參考導論以及本經的註疏。 本經說不生不滅、隨緣自顯現、大平等性,是次第說覺知一切諸佛境界的基礎。圓融此三境界,即知諸佛境界唯一,由此即能說取證菩提。既知取證菩提,復須知如何取證菩提,覺入菩提的境界,即是兩種菩提心雙運的境界,此境界更可依菩薩行而行。 上來所說便是本經的結構,知道結構,研讀本經應該沒有困難。讀者雖然不能由讀本經而得入佛境界,但最少也知道 諸佛境界到底是甚麼一回事,於學佛時若能依讀本經之所得,來抉擇自己之所學,那就不會落於偏見、宗義見,由是才能積福德智慧二份資糧。若利根行人研讀本經,得本經的指示,其成就自然比積資糧更高。
首楞嚴經直解:中冊(修訂版)
千生萬死難有慈航明燈,照破千年幽暗;百千萬劫幸得正法慧日,點開本明智慧。當末法過後,滅法來臨時,首楞嚴經將是第一部消失之經典,其餘經典,也將逐漸而滅。所以有人認為,只要還有首楞嚴經在,正法就還住世,正法就還能現前,一旦首楞嚴經緣滅消失了,大地四處災煙迭起,眾生也就不再相信三寶,不喜歡唸佛聽佛經,更沒有意念去看佛經,那個時候就是滅法來臨了,屆時不可能聽聞到佛經,再也沒有人講解佛法。因此筆者深深的期盼以此「首楞嚴經直解」,能普緣起行者,讀誦這部殊勝難得大乘佛典,以達究竟解脫,永遠脫離生死苦海。
首楞嚴經直解:下冊(修訂版)
千生萬死難有慈航明燈,照破千年幽暗;百千萬劫幸得正法慧日,點開本明智慧。當末法過後,滅法來臨時,首楞嚴經將是第一部消失之經典,其餘經典,也將逐漸而滅。所以有人認為,只要還有首楞嚴經在,正法就還住世,正法就還能現前,一旦首楞嚴經緣滅消失了,大地四處災煙迭起,眾生也就不再相信三寶,不喜歡唸佛聽佛經,更沒有意念去看佛經,那個時候就是滅法來臨了,屆時不可能聽聞到佛經,再也沒有人講解佛法。因此筆者深深的期盼以此「首楞嚴經直解」,能普緣起行者,讀誦這部殊勝難得大乘佛典,以達究竟解脫,永遠脫離生死苦海。
法華經講義 第十九輯
此書為平實導師始從2009/7/21演述至2014/1/14之講經錄音整理所成。世尊一代時教,總分五時三教,即是華嚴時、聲聞緣覺教、般若教、種智唯識教、法華時;依此五時三教區分為藏、通、別、圓四教。本經是最後一時的圓教經典,圓滿收攝一切法教於本經中,是故最後的圓教聖訓中,特地指出無有三乘菩提,其實唯有一佛乘;皆因眾生愚迷故,方便區分為三乘菩提以助眾生證道。世尊於此經中特地說明如來示現於人間的唯一大事因緣,便是為有緣眾生「開、示、悟、入」諸佛的所知所見──第八識如來藏妙真如心,並於諸品中隱說「妙法蓮花」如來藏心的密意。然因此經所說甚深難解,真義隱晦,古來難得有人能窺堂奧;平實導師以知如是密意故,特為末法佛門四眾演述《妙法蓮華經》中各品蘊含之密意,使古來未曾被古德註解出來的「此經」密意,如實顯示於當代學人眼前。乃至〈藥王菩薩本事品〉、〈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普賢菩薩勸發品〉中的微細密意,亦皆一併詳述之,開前人所未曾言之密意,示前人所未見之妙法。最後乃至以〈法華大意〉而總其成,全經妙旨貫通始終,而依佛旨圓攝於一心如來藏妙心,厥為曠古未有之大說也。大約25輯。每輯300元。
打開月光童子的佛法寶盒:岡波巴大師經典《勝道寶鬘》
★11世紀的名醫遠離紅塵而證悟的實修建言★ ==給忙碌的現代人必備的精要修行手冊== 在長久思惟噶舉祖師的口傳教導後, 為了我親傳與遠承的有緣弟子, 我將此非常珍貴的口訣, 撰寫成這本《勝道寶鬘》。——岡波巴(1079-1153) 月光童子是誰? 就是《三摩地王經》中,由佛陀授記的岡波巴大師! 佛法寶盒裡面有什麼? 有岡波巴大師經典──《勝道寶鬘》, 還有堪布拉布講授「閉關等級」的止觀禪修。 岡波巴大師的口訣與當代閉關嚴師的實修法寶, 有如打開無比珍貴的佛法寶盒, 源源不絕的法教無比閃耀。 閱讀岡波巴大師的經典是大福氣,遵循閉關重點作止觀禪修就是大智慧!這兩點,本書講授者堪布噶瑪拉布為您一次把握,讓您有所體悟。 岡波巴大師是佛陀授記月光童子的轉世,藏傳佛教噶舉派三祖師之一。他是噶舉傳承的集大成者,利益四大八小派無數的弟子成就。岡波巴大師所講述的經典《勝道寶鬘》,不僅見書如見本人,足令實修者的解脫近在眼前!而堪布拉布特別講授本經典適合現代人實修的部分,協助現代人發現實用又珍貴的成佛大道。讓眾人在忙碌之餘,反覆聞、思,增長福慧資糧。 除此之外,堪布拉布並講授閉關行者修習的「止觀禪修」──以師徒兩人之間,直接了當的問答方式,教導大家學習、體悟真正的禪修!「止觀禪修」的方法無二,即是安住加上分析、觀察,反覆練習並由上師不斷提問,引導如何安住於心、看透自心、看出妄念與煩惱、最終與妄念做朋友。這些正是「止觀禪修」的致勝口訣。 本書結合聞、思、修三種精要,反覆閱讀者,必定受益良多。佛法的成就無二,唯有不斷聞、思,確定正念正知後,實修再實修,自有一條康莊大道,為您開啟。 【創古文化】 FACEBOOK:thrangudharmakara 微信平台公眾號:Rain-of-Dharma 本書特色 ★開拓噶舉教派的重要祖師——岡波巴大師 ●岡波巴大師為佛陀授記的大成就者,當時佛陀授記當時為其弟子的月光童子將化身為措嘉比丘,將投生在「若嘿達」河邊,有五百位菩薩眾將化身為他的五百位弟子。 ●藏傳佛教噶舉派在岡波巴大師之後,由其弟子傳承開展為四大八小的分支,具有如噶舉教派之母般的重要性。 ●結合噶當派的教義與源自密勒日巴尊者的大手印密續傳承,讓噶舉派兼容教法與實修,具有豐富引導弟子證悟的珍貴傳承。 ★聞思岡波巴大師經典《勝道寶鬘》 ●有「見書即見本人」之親口授言 ●完整收錄《勝道寶鬘》經典中譯版本 ●文字精簡,內容深廣,包含佛陀三轉法輪之小乘、大乘、金剛乘的內容 ★當代閉關嚴師堪布拉布教授「止觀禪修」 ●有如親自閉關之珍貴實修指導 ●堪布特別傳授兩種止禪修持與口訣,幫助你修持突破困境,更進一步 ●以問答傳授禪修心要,直指問題,深入核心
觀音:最具丈夫相的女性
>作者王薀老師繼《隱藏在心經背後的故事》、《這,也是金剛經的重點》又一本佛教大作,從許多顯密各宗派的名僧、法王處,交流及聽聞許多不同的觀音法門及故事,您絕對不可錯過! >王薀老師從師父處親聞的知名佛門人物的真實故事,弘一大師(李叔同)、豐子愷、夏丏尊、煮雲法師……。 >最真實修持觀音的感應故事,讓您更加了解修持觀音法門對現代人的重要性! 在本書中,作者詳盡地介紹了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的法門,書中提及觀音證悟解脫的方法,主要是善用「能」和「所」而得到解脫;用大家最熟悉,從出生到往生片刻不相離的耳根方法,藉由返聞覺知,生起人人本具的根本智。如何能在這個充滿各式聲色的資訊社會,保有一份內在的和平及安寧,耳根圓通法門可說是最適合現代人的法門,長久薰習,自然可以看淡世間一切紛擾。 完整介紹觀世音菩薩的由來及相關故事 ◎很多人從小就聽過「家家有彌陀,戶戶有觀音」的說法。在佛教的許多經典中,觀音也是被介紹最多的菩薩之一,清涼大師根據梵文的翻譯,認為觀世音菩薩正確的意思是指「觀察娑婆世界所有一切眾生的聲音」。 ◎佛陀對除蓋障菩薩說:「這個咒語,我是在蓮花象王佛的足下求得此咒的。而蓮花象王佛當年非常地有心……最後阿彌陀佛請觀世音菩薩傳這位蓮花象王佛六字大明咒。」 顯教、密教不同觀音法門的修行方法及竅訣介紹 ◎淨蓮老尼師:「如果碰到有人身心有急難需要救助,便可在持誦大悲咒之前,先準備一個淨碗或茶杯,裡面準備乾淨可以飲用的水,用無名指置於杯緣,然後先用無名指沾水在水上……」 ◎一位我認識了將近二十年的上師甫從印度的關房出關……他用他有著濃厚康巴口音的國語告訴我說:「當你正在禪修時,如果心裡面屬於能取的部分漸漸地消失,這是你已經準備進入止的狀態。當你所取的意思也慢慢消逝時,表示你已經將要進入止和觀雙融的前行……。 最真實的佛門異聞錄 ◎這位上師是蒙古貴族之後,九歲便被認證進入寺廟之中,一生修持過無數的本尊,他看到有一鍋正在沸騰的鍋中烹煮的熱食,他卻不顧油燙,隻手便往鍋中如同探取何物一般,不顧那超過百度沸騰的油鍋,但上師的臉卻沒有露出任何的痛楚表情,後來上師伸出手掌,原來裡面有兩隻已經往生的蟑螂,早已支離破碎……。 ◎多次夜晚經過如梵法師的房間時,都見過毫光遍滿整個屋室的情境。曾經有一次小沙彌好奇地從門縫中窺視,發現如梵法師從口中到全身都充滿金黃色的霞光,令這小沙彌看傻了眼!遇到鄉民有疑難雜症等惱人的怪病,如梵法師只要大聲唸誦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聖號,吹氣於水中令人服用,幾乎都立即痊癒……。 觀音菩薩的感應故事集 ◎她兒子和媳婦雖然也不是修行之人,但在母親醫藥無效的狀態,只能寧可信其有地聽從老和尚的指示。回到醫院之後,那一晚徹夜未眠地誠心禱唸「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就這樣直到天明,奇蹟般地他的老母親睜開了雙眼,一直說口渴跟他們要水喝。 ◎幾年前有一位年輕人,因為小時候發燒,家人沒有照顧好而變成啞巴,他聽勸每天跪唸〈普門品〉,近來已經可以開始發音說話,旁邊的人都覺得奇蹟不可思議。 知名佛門人物事蹟 ◎……據我對李老師(弘一大師)的了解,他認為原本追尋的一切藝術都已經無法滿足他內心的需求,但自從讀誦了經文和唸誦了觀音菩薩的聖號之後,霎時之間突然有種頓悟的感覺,他說這種感覺超越了世界上一切藝術的領域……。 ◎煮雲老和尚很慈悲地舉了〈普門品〉裡面所說的,觀世音菩薩最經常示現在娑婆世界,可以救度一切眾生的七大難——火難、水難、風難、刀難、鬼難、刑難、賊難。
三句擊要:以三句口訣直指大圓滿見地、觀修與行持
「三句擊要」是以 一、直指本來面目(直指本元) 二、唯於此中決斷(決定堅定) 三、對於解脫得把握(立定解脫) 此三句竅訣擊中關鍵要點,進而見到內心的實相! 《三句擊要》是大圓滿非常重要的核心教義,為大圓滿初祖極喜金剛所傳下的教法精華。當極喜金剛在涅槃化成虹光身時,弟子文殊友再三祈請賜教,於是他賜給文殊友一個珍寶做成的小盒子,寶盒裡留下了《三句擊要》,用三句口訣直指大圓滿的見地(見)、觀修(修)和行持(行),一切煩惱自然斷除,了悟自心本性! 作者大堪布徹令多傑仁波切,是寧瑪派白玉傳承南卓林寺培育畢業的5位第一屆優秀資深堪布之一。堪布逐步依據「根本誦」解釋,並穿插許多精采佛法故事、生動舉例,以及口訣,令聽聞及閱讀者生起信心,了悟力增長。 本書四大特色: .大圓滿不共見、修、行教法 .根據頂果欽哲法王註解教授 .現今寧瑪派大堪布親自教學 .講解阿底瑜伽更密口訣範圍
法華經講義 第十八輯
此書為平實導師始從2009/7/21演述至2014/1/14之講經錄音整理所成。世尊一代時教,總分五時三教,即是華嚴時、聲聞緣覺教、般若教、種智唯識教、法華時;依此五時三教區分為藏、通、別、圓四教。本經是最後一時的圓教經典,圓滿收攝一切法教於本經中,是故最後的圓教聖訓中,特地指出無有三乘菩提,其實唯有一佛乘;皆因眾生愚迷故,方便區分為三乘菩提以助眾生證道。世尊於此經中特地說明如來示現於人間的唯一大事因緣,便是為有緣眾生「開、示、悟、入」諸佛的所知所見──第八識如來藏妙真如心,並於諸品中隱說「妙法蓮花」如來藏心的密意。然因此經所說甚深難解,真義隱晦,古來難得有人能窺堂奧;平實導師以知如是密意故,特為末法佛門四眾演述《妙法蓮華經》中各品蘊含之密意,使古來未曾被古德註解出來的「此經」密意,如實顯示於當代學人眼前。乃至〈藥王菩薩本事品〉、〈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普賢菩薩勸發品〉中的微細密意,亦皆一併詳述之,開前人所未曾言之密意,示前人所未見之妙法。最後乃至以〈法華大意〉而總其成,全經妙旨貫通始終,而依佛旨圓攝於一心如來藏妙心,厥為曠古未有之大說也。大約25輯。每輯300元。
阿彌陀佛心詩
▋紅、橙、黃、綠、藍、靛、紫‧虹彩光音第一輯。 ▋隨身的,輕盈的,覺悟的,禪觀密法的心要直指。 ▋日日用功,一天一本,靜心誦讀,隨宜修法。 具足光明的阿彌陀佛,就像我們的慈父一般,在黑暗的處所,永不疲累地以自性的光芒,普照著我們。《阿彌陀佛心詩》為作者洪啟嵩感其一生中,深受佛陀的慈恩教誨,為阿彌陀佛永無止盡的大悲情懷,而深深地感動,更期望能像阿彌陀佛一般,用無邊的生命,在無盡的宇宙中,自然無悔地幫助眾生,走向安穩的無上菩提大道。 作者洪啟嵩於二○○二年著成了《阿彌陀佛大傳》,而本書《阿彌陀佛心詩》結集了其中三十八首心詩,透過這率真清靈、光明洞徹的心詩,讓讀者在心靈深處與阿彌陀佛深心相應。在心詩中,我們將見到真實的內心、清明的心緒,輝映在阿彌陀佛的無盡慈願中,我們的生命亦將永遠脫離恐懼憂惱,安住在圓滿究竟的榮光之中。 ■虹彩光音系列,結集了地球禪者洪啟嵩所修造的法要偈頌、詩詞,傳承古代大成就者「道歌」的傳統,將修法心要,總攝於短短的詩篇中,便於行者的隨身攜帶修持,是修行者的無上寶藏,更是現代人智慧的心靈活泉。 第一輯由繽紛的彩虹顏色陸續出版,紅、橙、黃、綠、藍、靛、紫七個顏色、七個不同主題,讓您時時安住在如虹彩般美麗的清淨自性,成證虹光身,圓滿成佛。
阿彌陀經 譯註
《阿彌陀經》是淨土宗正依三經的結經,承續《觀經》流通分而來,羅列依正莊嚴,三次勸願往生,也是釋迦本師擺落方便,直說得生方法,而表露本懷的最為直接的一部經典。本書以便於現代人閱讀的白話來傳譯經文,主要依準善導大師《法事讚》等一系著作,側重要義的探討,鉤索隱微,還原淨土法門面目,將彌陀本願的他力救度思想闡釋無遺。在幾已滿世的同經註釋本中,本書自是特色鮮明的,是有心學習淨土、廓清疑惑的重要參考資料。本書特色:一、無問自說——此經是世尊在無人請問的情形下,以舍利弗尊者為對告眾,主動宣說,故稱「無問自說」之經。二、讚極樂依正——世尊自開金口,先讚依報國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成就救度眾生往生之處所;接著讚正報佛身,無量光壽,無有障礙,成就救度眾生往生之力量;接著讚極樂聖眾,其數無量,皆得不退,一生補佛,示現已獲往生之利益。三、勸眾生願生——既有如此功德利益,勸眾生應當願生。四、貶少善不生——說明稱名之外皆為少善根,不能往生極樂寶國。五、明念佛必生——專稱彌陀佛名是多善根,上盡一形,下至七日一日,心行專一,必得聖眾現前,慈悲加佑,正念往生。六、諸佛證誠——如此高妙國土,少善不生,稱名即生,眾生難信,故諸佛皆出舌相證明。七、嘆難勸信——世尊與諸佛互嘆「為五濁惡世眾生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而勸勵聞者應當深信。
妙法蓮華經(3版1刷)
本書特色 本品敘述釋尊說法的時間,地點,聽眾的盛況。在會中釋尊放光現出瑞相,啟發彌勒菩薩的發問,及文殊菩薩的引古證今,提示將說妙法蓮華經。又引述過去世佛說法華經的種種因緣,又修行的各種途徑。希望大眾奉持佛法,實踐六度,發揮一乘大道的真理,廣積福慧,智深志固,勤求佛道,為眾說法,滿足希求佛道者的志願,創造建立真善美的世界。
是佛所說 滅罪第一
一部簡潔易懂的懺悔經典,僅僅觸摸,便能消滅世人無量劫難! 幾經佛教興衰,歷久彌新寶典――三十五佛懺。 虔誠懺悔,換來「不後悔」的人生,注定成就你想要的一切! 如果你總揹負巨大壓力,感覺快撐不下去了, 「三十五佛懺」為你卸下重擔,快樂、輕盈、勇敢再出發。 如果你迷惘困惑,不知何去何從, 「三十五佛懺」為你撥開迷霧,指出方向。 如果你經常憂鬱痛苦,找不到依靠和解藥, 「三十五佛懺」就是最佳庇護,佛會傾聽你的心聲,給予強大的安頓力量! 如果你或親友罹患身心重病, 「三十五佛懺」清淨業障功德第一,將帶來絕處逢生的希望! 許多焦慮、恐懼、不安、煩躁,來自以前曾犯的過錯。 透過「三十五佛懺」,重新正視自己,洗滌心靈。 在寧靜祈禱中,勇於和惡習決裂,清淨負面能量。 埋藏心底的遺憾與創傷,將獲得彌補和療癒。 然後自信、舒坦、微笑,宛如新生! 本書特色 一、收錄 洛本天津仁波切開示寂天菩薩《入菩薩行論》〈懺悔品〉,為深入修學《三十五佛懺》奠下基礎。 二、收錄《總懺悔文》與《三十五佛懺》漢藏對照,以利唸誦。 三、融合龍樹菩薩《菩薩懺悔墮罪經注疏》、洽美仁波切《菩薩墮懺儀軌簡疏》、勉東倉巴仁波切《菩薩懺悔墮罪釋義――甘露水流》等注疏精華。 四、詳述三十五佛之妙相莊嚴,輔以噶瑪噶居寺典藏精美唐卡,清晰對照,利於觀想。 五、三十五佛藏文名號,與歷代漢譯四種版本進行對照,以利會通。
法華經講義 第十七輯
本書特色 此書為平實導師始從2009/7/21演述至2014/1/14之講經錄音整理所成。世尊一代時教,總分五時三教,即是華嚴時、聲聞緣覺教、般若教、種智唯識教、法華時;依此五時三教區分為藏、通、別、圓四教。本經是最後一時的圓教經典,圓滿收攝一切法教於本經中,是故最後的圓教聖訓中,特地指出無有三乘菩提,其實唯有一佛乘;皆因眾生愚迷故,方便區分為三乘菩提以助眾生證道。世尊於此經中特地說明如來示現於人間的唯一大事因緣,便是為有緣眾生「開、示、悟、入」諸佛的所知所見──第八識如來藏妙真如心,並於諸品中隱說「妙法蓮花」如來藏心的密意。然因此經所說甚深難解,真義隱晦,古來難得有人能窺堂奧;平實導師以知如是密意故,特為末法佛門四眾演述《妙法蓮華經》中各品蘊含之密意,使古來未曾被古德註解出來的「此經」密意,如實顯示於當代學人眼前。乃至〈藥王菩薩本事品〉、〈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普賢菩薩勸發品〉中的微細密意,亦皆一併詳述之,開前人所未曾言之密意,示前人所未見之妙法。最後乃至以〈法華大意〉而總其成,全經妙旨貫通始終,而依佛旨圓攝於一心如來藏妙心,厥為曠古未有之大說也。大約25輯。每輯300元。
古今梵文佛說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咒經(附光碟)
《大隨求陀羅尼神咒經》是唐朝不空三藏法師譯,當時的官話是河洛語,從翻譯的漢字我們可以看得出來,譯師盡其可能以接近梵音的河洛語,做為咒語拼音的的用字。由於現代很少人能完全懂得河洛語發音,因此,本書以四種不同文字,並採六行對讀,第一行是悉曇體,第二行是天城體梵文,第三行是河洛語(唐朝官話)的漢字拼音是古德音譯資料,第四行為現代羅馬拼音(羅馬注音採用 Sanserif Pali 字體比較通用且不易變型),第五行是編者所注的漢音,第六行則是咒語的解釋,編者按莊錫慶教授所提供的解釋做為譯文,讓讀者更能掌握咒語的梵文原音與原義,尤其仔細聽編譯者讀誦的梵音,邊學著唸誦其效果會更好。唸誦時若有遺漏或唸錯,記得一定要以補闕真言來彌補,補闕真言唸七遍讓整個持誦功德圓滿。 《大隨求陀羅尼神咒經》非常珍貴殊勝,是三世諸佛經無量劫、大日如來自法界智中經歷恆河沙劫才求得。此咒為無數億恆河沙佛根本智,無量諸佛從此咒出。每個經文都有其獨特功德利益,《大隨求佛母》梵文名maha-pratisara,藏密稱為「梭章瑪佛母」,又稱為「隨求大明王」,是《普遍光明焰鬘清淨熾盛如意寶印心無能勝大明王大隨求陀羅尼》的本尊,此法門為唐密極重要的大法,功德廣大,贊不能盡;此咒等同於佛,威德力量罕見,主要體現在滅罪、成佛、滿願、除災、退敵等方面。書寫咒語戴在身上,能夠得到一切如來的神力加持,一切菩薩同心守護,一切聖眾隨逐加持,一切天、仙、善神、龍王、金剛、鬼神皆來護持,自身則成金剛堅固之身、等同佛身、等同一切如來藏身、成就如來熾盛光明身、是如來眼、是不壞甲冑、退一切怨敵、燒一切罪障、淨地獄道。——摘自《金剛頂瑜伽最勝秘密成佛隨求即得神變加持成就陀羅尼儀軌》。 本書特色 本書附持誦CD,是最接近梵音的印度口音教學,由編譯者黃力查親自唸誦。本書著重於實用性的梵文學習,是最適合大家研習與持誦的讀本,不同大專院校所開的梵文課,沿用歐西的古老方式教學,著重於文法。而坊間能找到的梵文書,也都較注重於學術性,總是讓初學者望而卻步。但克實而論,以現今的訴求而言,只要知道自己持誦的梵文經咒義理就夠了,並沒有必要用梵文做為溝通工具,除非您是要做學術研究,否則本書已足以讓您認識古今梵文經咒。 《大隨求陀羅尼》的功德: 1.成就一切真言法:也就是能成就其他的密咒,因為唸此咒後,等於入一切壇。「一切真言法,皆悉得成就,成入一切壇,得成三昧耶」、「若修密言時,此護最為勝,安樂修諸明,悉得無障礙,一切密言教,悉皆得成就,成入一切壇,速成三昧耶」 2.能滅除極惡的重罪。 3.鬥戰危險處,不被怨沮壞;他敵皆滅壞,終無怨敵怖畏。 4.壞滅諸魅鬼:猛惡吸精氣,常害有情類的魅鬼皆悉被滅除。 5.咒詛法無效,不被蠱毒中:別人作的黑法、降頭都被化解。 6.水火、刀杖(戰爭)、雷電、霜雹和黑風惡暴雨等災難皆得解脫。 7.所求願悉成:一切所希願,悉皆得如意。 8.若有女人懷胎,持此陀羅尼,都能使胎兒平安,生產安樂。 9.出言令樂聞,所至獲恭敬:所說的話,別人都能樂意聽;所到的地方,都能得到別人的恭敬。 10.惡夢不能侵:都能得到深熟甜蜜的睡眠。 11.拔救亡者生天:凡是罪惡眾生,死墮地獄,只要把此咒系放在亡者頸下,隨屍帶於身上。亡者所受的苦痛,悉得停息,地獄所有猛火,由於此陀羅尼威德力的關係,悉皆消滅。罪障也隨著消滅,得生三十三天(忉利天)。 12.能息一切諸天鬥諍言訟:代表著能息一切官司。 13.能除一切農作物的蟲害,一切苗稼,花果,藥草悉皆增長,其味香美柔軟潤滑。 14.氣候旱燥不調,由此陀羅尼威力,龍王會歡喜下雨,及時福澤百姓。 15.求子女:求男得男,求女得女。 16.能離種種障難魔業,能摧一切魔眾,能斷一切魔羅罥。 17.能斷一切習氣。 18.能令噁心眾生起大慈心。 19.能於一切處獲大供養,如佛大師兩足之尊。 20.日日誦持者,得大聰慧、大威力、大勤勇、大辯才成就。 21.當令精氣入身,增加威力,身心常得喜悅。 22.若有傍生禽獸,耳根所聞,彼等悉皆於無上菩提永不退轉。 23.證大涅槃。
江東良一流大乘佛教經典文摘
以深入淺白文字演說《大乘佛教》精髓 & 大乘佛教認為,大小乘教法的區分,主要在於自利與利他的不同;能夠自利利他,圓滿成佛的教法為大乘;而只求自利,斷除自身煩惱的教法,則稱小乘。在《法華經》譬喻品中,將聲聞之道譬喻為「羊車」;將修菩薩道者,稱為「大乘」,因其度眾生多,以大「牛車」喻之。又如《大方等大集經》稱「其乘廣大故名大乘」,大乘佛教以「普渡眾生」成佛為目地 本書以深入淺出文筆檢討佛法的意旨,和就有關經論自身的說法,來看大乘佛教思想。 & 讓讀者學習跳出「不捨世間」之情,從新感觀世界的態度,貫通一切大乘經論,而表現於空、佛身等重要觀念中。
人間佛教見思錄
《人間佛教見思錄》一書,是滿義法師多年隨侍大師在世界各地弘法的見聞記實,及其對大師弘揚人間佛教的悲心宏願、精神理念之體會與感悟。 作者從各個面向,廣泛的探討人間佛教,有理有事;不但有系統的介紹佛光山各項弘化行事,及對當代社會人心所產生的影響與貢獻,尤其藉由各種實例,闡述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精髓,佐以佛教經論理證,提供讀者深度閱讀。 藉由本書闡述,更能讓人體會人間佛教的真善美。 本書有十六章及附錄二篇。第一章至第五章,作者從星雲大師近年的著作《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人間佛教語錄》、《百年佛緣》及「人間萬事」等及從佛光山的宗風談及人間佛教如何安定人心,對社會的影響;第六章至第十一章是作者多年隨侍大師在世界各地弘法的見聞記實,將大師一生以「無我」的大悲、大智精神,傳弘人間佛教的盛況及攝受各界人士、感動人心的實況做詳實的報導;第十二章至第十六章介紹大師的出生、家庭、修學、性格等到一生弘傳人間佛教,對國際的影響及貢獻等。 附錄二篇是演講稿,編輯《星雲大師年譜》的心得分享及從大師推動人間佛教來談人生的意義。
從佛典中探討超薦亡靈與魂魄之研究
本書探討四個主題:亡靈的超薦與超度、佛教的「三魂七魄」說、鬼神的存在與附身、《正法念處經》中提到有關四大部洲之「中陰身」研究。您對亡靈的「超薦」與「超度」一直感到迷惑嗎?佛教是如何去理解道教「三魂七魄」的觀點呢?本書將幫助您解開鬼神存在問題,以及如何治療鬼病干擾與附身的問題,全文計16萬多字。
果濱學術論文集(二)
本書收錄筆者研究《華嚴經》與《楞嚴經》有關的論文作品,共計12萬多字。《華嚴經》與《中論》「緣起性空」哲學思想研究--以〈十定品〉及〈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經文為例。《楞嚴經》「想陰十魔」之研究。從《楞嚴經》中探討「世界相續」的科學觀。從《楞嚴經》中探討八指頭陀燃指的行門意義。期待本書能獲得廣大迴響,為佛教學術界提供更多的研究成果。
永嘉證道歌唱和 (網路限定)
禪門第一寶典、修行必備之書 唱和之間得悟真理 唐朝永嘉真覺大師原著之《永嘉證道歌》係禪門最重要的經典之一, 它是由兩百多句詩歌所組成, 藉以傳達大師己身所證悟真理。 《永嘉證道歌》不只是中國禪宗的傳世寶典, 它還影響了諸多漢傳佛教的重要著作, 曾被佛教起源地的印度譽為《東土大乘經》。 明風居士在本書中引用《永嘉證道歌》原文, 以逐段唱和方式, 表達自己對禪學修行的領悟; 所用文字淺顯易懂、音韻抑揚, 既有旁注效果, 吟誦閱讀之時亦可聆賞聲韻之美。 本書特色 【雙色印刷、字體加大,閱讀輕鬆不吃力】 證道歌以黑色字體標示,唱和部分為藍色字體,分段清晰,兼且全書字級均較市面常見書籍為大,方便各年齡層閱讀。 【裝幀精緻,襯托出經典價值】 全書採穿線硬殼精裝,細緻的裝幀足以襯托出這部經典的重要性。此外,方背設計也便於攤平閱讀或捧讀。
<<華嚴經>>的空間美學以<入法界品>為主
<<華嚴經.入法界品>>描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故事,善財參學的對象不侷限在佛教的出家人或在家人,而是廣泛地參訪各類型的善知識,或是一般以為的惡知識,這種令人驚訝的寬容,正顯示了《華嚴經》的廣大圓融。而《華嚴經》也常在「託事顯法」中暗喻隱蔽的真理,這使得詮釋的空間有了玄妙的開放性。 本書依此精神,以古德的註疏和義理為詮釋核心,東、西方的思想多為重意義開發的軸線,掘發「五十三參」意蘊豐富的內涵及活潑高度的生命智慧,並透過空間現象學的美學視角,探向每一位善知識的生命核心,召喚各參的場所精神,開啟各參隱喻的真理,由此略窺佛陀百花莊嚴的華嚴境界。
法華經講義 第十六輯
本書特色 此書為平實導師始從2009/7/21演述至2014/1/14之講經錄音整理所成。世尊一代時教,總分五時三教,即是華嚴時、聲聞緣覺教、般若教、種智唯識教、法華時;依此五時三教區分為藏、通、別、圓四教。 本經是最後一時的圓教經典,圓滿收攝一切法教於本經中,是故最後的圓教聖訓中,特地指出無有三乘菩提,其實唯有一佛乘;皆因眾生愚迷故,方便區分為三乘菩提以助眾生證道。世尊於此經中特地說明如來示現於人間的唯一大事因緣,便是為有緣眾生「開、示、悟、入」諸佛的所知所見──第八識如來藏妙真如心,並於諸品中隱說「妙法蓮花」如來藏心的密意。然因此經所說甚深難解,真義隱晦,古來難得有人能窺堂奧;平實導師以知如是密意故,特為末法佛門四眾演述《妙法蓮華經》中各品蘊含之密意,使古來未曾被古德註解出來的「此經」密意,如實顯示於當代學人眼前。乃至〈藥王菩薩本事品〉、〈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普賢菩薩勸發品〉中的微細密意,亦皆一併詳述之,開前人所未曾言之密意,示前人所未見之妙法。最後乃至以〈法華大意〉而總其成,全經妙旨貫通始終,而依佛旨圓攝於一心如來藏妙心,厥為曠古未有之大說也。大約25輯。每輯300元。
思益梵天所問經
敘述佛為「網明菩薩」及「梵天殊特妙意(思益梵天)菩薩」等諸菩薩,說諸法空寂之理,依高麗藏本分〈序品〉、〈四法品〉、〈分別品〉、〈解諸法品〉、 〈難問品〉、〈問談品〉、〈談論品〉、〈論寂品〉、〈仂行品〉、〈志大乘品〉、〈行道品〉、〈稱嘆品〉、〈詠德品〉、〈等行品〉、〈授不退轉天子記品〉、〈建立法品〉、〈諸天嘆品〉、〈囑累品〉等十八品。宋、元、明三本及契丹藏本則分二十四品[2]。 二十四品本之〈菩薩正問品〉中,載有網明菩薩與思益梵天之問答,頗可藉之以見全經大義[2]: 『梵天言︰以是因緣,當知佛不令眾生,出生死、入涅槃。但為度妄想,分別生死、涅槃二相者耳。此中實無度生死至涅槃者。所以者何?諸法平等,無有往來,無出生死,無入涅槃。爾時世尊贊思益梵天言︰善哉善哉!說諸法正性,應如汝所說。』 本書特色 思益梵天所問經(Brahma-viśeṣa-cintī-paripṛcchā),又名梵天所問經、網明菩薩經,簡稱思益經、梵問經、明網經等,收於大正藏〈經集部〉。本經敘述佛為「網明菩薩」及「梵天殊特妙意(思益梵天)菩薩」等菩薩,解說諸法空寂之理,其要旨為:「諸法平等,無有往來,無出生死,無入涅槃」。
三摩地王經實修講記
「三摩地」 是心之確實了悟 達到三摩地的那一剎那 心無所起,捨棄重擔 貪欲變空了 瞋怒平息了 愚癡也被驅散了 & 「三摩地」一詞之意為「心之確實了悟」。三摩地的教法極其珍貴與重要。經由修習三摩地,能得到究竟的成果,生起覺悟者不可思量之身、語、意的證悟特質。藉由甚深三摩地,在一生之內即身成就金剛乘行者的圓融境界—全然開悟,是可能的。佛陀藉由三摩地的修持而完全覺醒,證得開悟的功德。由此可知,三摩地是一種極為重要、深妙及珍貴的心之境界。 《三摩地王經》是佛陀應月光童子菩薩的請求,於王舍城靈鷲山宣說一切諸法體性平等的三摩地王法門。月光童子是藏傳教噶舉派祖師岡波巴大師過去生的轉世之一。岡波巴大師曾廣泛引用《三摩地王經》,做為修持三摩地漸進次第及教授大手印的輔佐,直至今天,以此經為基礎之大手印教授傳承千年間從未間斷,是藏傳佛教的重要經典,也是修持大手印三摩地的典範。 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在錫金隆德寺創立那瀾陀佛學院時,也將此經定為佛學院的教本,做為大手印的輔佐性經典,重要性可見一斑。本書是第十七世大寶法王的總經教師創古仁波切以心要教法的風格,闡釋《三摩地王經》的精義開示,內容涵蓋大手印的要旨,是以經典為背景及個人實修為輔佐的典型,對希望修持大手印的行者而言,瞭解《三摩地王經》的意義至為重要,也是修持大手印的重要論注。 【創古文化】 FACEBOOK:thrangudharmakara 微信平台公眾號:Rain-of-Dharma 本書特色&& & ■秋吉尼瑪仁波切・特別推薦(噶舉寧瑪講修寺住持) 堪千創古仁波切是一位至為崇高的修行者,與慈悲合一不二,也是一位非常傑出的佛法上師,具足學問淵博、舉止清淨及心地高尚三種功德。 ■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教派修習大手印主要教法的基礎 岡波巴大師引用《三摩地王經》作為修持的經典後,近千年來至今仍是噶瑪噶舉教派大手印修持的經典,第16世大寶法王亦將此經列為那瀾陀佛學院的教授經典。 ■三摩地的修持,能於一生內全然開悟 三摩地的教法極其珍貴與重要。經由修習三摩地,將會生起覺悟者不可思量之身、語、意的證悟特質,在一生之內即身成就金剛乘行者的圓融境界—全然開悟,也是可能的。 ■讀誦《三摩地王經》之四大功德 佛陀說如果能精通此經、恒常讀誦此經,並廣為他人解說此經,將能成就四種大功德。第一種功德是經由此種行持所累積的福德,將不可磨滅。第二種功德是大無畏,受怨敵攻擊時不為所壞。第三種功德是智慧無邊,智慧將無限量地增長。 第四種功德是成就無量無邊的辯才。
法華經講義第十五輯
此書為平實導師始從2009/7/21演述至2014/1/14之講經錄音整理所成。世尊一代時教,總分五時三教,即是華嚴時、聲聞緣覺教、般若教、種智唯識教、法華時;依此五時三教區分為藏、通、別、圓四教。本經是最後一時的圓教經典,圓滿收攝一切法教於本經中,是故最後的圓教聖訓中,特地指出無有三乘菩提,其實唯有一佛乘;皆因眾生愚迷故,方便區分為三乘菩提以助眾生證道。世尊於此經中特地說明如來示現於人間的唯一大事因緣,便是為有緣眾生「開、示、悟、入」諸佛的所知所見──第八識如來藏妙真如心,並於諸品中隱說「妙法蓮花」如來藏心的密意。然因此經所說甚深難解,真義隱晦,古來難得有人能窺堂奧;平實導師以知如是密意故,特為末法佛門四眾演述《妙法蓮華經》中各品蘊含之密意,使古來未曾被古德註解出來的「此經」密意,如實顯示於當代學人眼前。乃至〈藥王菩薩本事品〉、〈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普賢菩薩勸發品〉中的微細密意,亦皆一併詳述之,開前人所未曾言之密意,示前人所未見之妙法。最後乃至以〈法華大意〉而總其成,全經妙旨貫通始終,而依佛旨圓攝於一心如來藏妙心,厥為曠古未有之大說也。大約25輯。每輯300元。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述
本書第一部分:〈般若心經大意〉,二○○八年春講於北京,老和尚以最淺顯的方式講解《心經》的首段經文,引導讀者契入般若智慧的觀照法門。 第二部分:〈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述〉,二○○七年應普壽寺僧眾之請,歷四次講座圓滿,完整呈現《般若心經》的義理結構與超越智慧。書中的科判文句,經夢參老和尚過目斧正。 第三部分:〈般若心經講述〉(上中下三卷),一九九四年在溫哥華開講。本次講述特別之處是遵循《心經》譯者唐玄奘法師的唯識思路,以〈大乘百法明門論〉的名相解析作為入手處,並二度隨機答覆與會道友的疑問。 本書特色 夢參老和尚在北京、五臺山及溫哥華三次講解《心經》的合輯本。 認識佛法的基本入門書。
藥師佛儀軌:《琉璃水流》套書 儀軌本注解本(共兩冊)
療癒身心大醫王 利樂離苦藥師佛 藥師琉璃光如來: 「若諸有情眾病逼切, 無救無歸,無醫無藥; 無親無家,貧窮多苦; 我之名號一經其耳, 眾病悉除,身心安樂!」 藥師佛最初發心修持佛法時,發了十二大願,這十二大願具備了未來可以利益無量眾生的力量跟加持。因此,修持藥師佛法門,能夠讓我們得到身心的健康跟快樂。對於本來已經健康的人能夠維持健康;對於有疾病的患者,能夠慢慢恢復健康。如果能夠以如親見藥師佛的信心,修持藥師佛法門,一切心想,必得圓滿順遂,這是藥師佛法門具有的特殊意義。 藥師佛儀軌:《琉璃水流》由恰美仁波切彚編自伏藏大師明就多傑所流傳下來的天法伏藏。藏地金剛座拉薩之大昭寺主尊前,以及桑耶寺大菩薩座前,都是依此版本為藥師佛修持儀軌。彚編此伏藏的恰美仁波切說:「一切古今經續典籍,其功德利益無有勝於此部藥師儀軌。」 歷來藥師佛儀軌有許多版本,本儀軌言簡意賅,屬無上密法,修持者無須斷除酒肉,以及洗淨和淨化等清淨儀式。然而,必須獲得此法的灌頂與口傳才能修持。修持時只要在藥師佛唐卡前,依自己能力陳設供品,若無法陳設,也可依於意幻供養,是一部極易於修持,卻又具有極大利益的法門。 =修持藥師佛儀軌的利益= .一切心想,必得圓滿順遂。 .此世安享豐衣足食。 .病魔、咒詛、王法等虐,悉皆消滅。 .蒙受金剛手、梵天、帝釋、四大天王及十二藥叉大將及眷眾之護衛。 .可免於十八種非時死,以及敵人、猛獸之傷害。 .若為僧眾,將不壞失戒律;若有毀犯,罪得清淨,不墮惡趣。 本書特色 ■藥師佛儀軌:《琉璃水流》【儀軌本】 ◎藥師佛儀軌:《琉璃水流》以八蚌寺〈大寶伏藏〉文集為版本,由當代藏文譯師堪布羅卓丹傑根據八蚌寺〈古籍重刊壇城儀軌彙編集〉親自對勘審訂。 ◎儀軌以藏文的貝葉經方式編排,依藏文原本呈現,採中文讀音與中文意譯對照方式,並以廣開膠裝方式,翻閱時可全部攤平,極易於隨文觀修。 ■藥師佛儀軌:《琉璃水流》【注解本】 ◎藥師佛儀軌:《琉璃水流》注解本為原《利樂離苦藥師佛》一書重新改版校訂。儀軌注解內容由創古仁波切開示,觀修內容並於修訂時,由譯師堪布丹傑親自請示創古仁波切確認觀修內容的疑慮之處,注解內文並根據儀軌詳盡的修持步驟作解說,是一本修持藥師佛法門的必備注解本。 ◎注解本另收錄創古仁波切之《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的開示,介紹藥師佛的十二大誓願,以及念誦或修持藥師法門的利益,幫助修持者更進一步的了解藥師佛的願心,並因此生起信心,解脫煩惱,身心安樂。 ※本套書另附贈彩色藥師佛唐卡一張 ※包裝:進口美術紙精緻包裝書盒,易於收藏保存
一行禪師講金剛經&阿彌陀經(套書)
修行者必讀經典!! 跟著一行禪師 領略佛陀的智慧教導 到達幸福的彼岸 【一行禪師講《金剛經》】 ●《金剛經》是經中之王,掌握此經,您的生命就開始有了轉機。 ● 閱讀和修習《金剛經》能夠幫助我們,斬斷無明和邪見並且超越它們,將我們度到解脫的彼岸。 ● 一行禪師,以他特有輕鬆、易親近的言語──透過日常生活的實踐來詮釋《金剛經》的絕妙特色。 ● 在文中饒富詩意且寓意深遠的23篇啟示,讓《金剛經》更柔軟、更深入您我的心。 誠如一行禪師開宗明義說道:「《金剛經》是禪修的基本經典。在夜深人靜時,獨自唸誦《金剛經》帶來喜悅。《金剛經》如此饒富深意且殊勝絕妙,它自有獨特用語。當初第一位讀到金剛經的西方學者,認為它全是胡言亂語,不知所云。它的文辭用語似乎神祕難解,但是當你深深看入時,你就能懂。」 【一行禪師講《阿彌陀經》】 ● 淨土不在式遙遠的他方,當我們舉手投足揭發自正念,當下就是淨土。 ● 我們在哪裡,淨土就在哪裡;其實,淨土始終存在我們心中。 慈悲的一行禪師,除了逐字逐句講解《阿彌陀經》,亦藉此機會點醒我們,只要我們發自內心培養良善、正念、慈愛、謙卑、同理等美好特質,那麼根本無須走到遠方,淨土在此時此地、當下一刻就已顯現在我們心中。當我們懂得如何安樂自在的生活,能夠在紛擾之中停下腳步,靜心傾聽林中的風聲、鳥兒的歌唱,細細觀察雲朵的變幻、花兒的芬芳,當我們一舉手一投足皆發自正念時,我們所處的環境,就是佛陀的淨土,也是世上最平和安寧之地。
無礙智無量光:牟尼密意顯明論
無礙智 無量光──牟尼密意顯明論 從0到100的圓滿成佛智慧書 & Teachings on Sakya Pandita’s Clarifying the Sage’s Intent & 文殊怙主薩迦班智達 著作 堪千阿貝仁波切 講授 班智達文化出版 & 學佛多年,卻仍舊原地踏步? 聽聞許多教法,煩惱卻仍舊不斷滋長? 成佛是一種修行上的安慰劑?或是真正能夠達成的目標? 這是一本講授菩薩完整成佛之道的書, 西藏史上,薩迦班智達傳講最廣,最受歡迎的著作, 真實文殊菩薩化身留給後世的成佛智慧書。 & 身為佛弟子,聽聞、學習佛法是進入修行關要的重要步驟。我們知道前面有一個目標,叫做成佛,但是從正在學習的當下起,我們並不知道這條路還要走多久,也不清楚這條路上會遭遇什麼險阻,遇到什麼困難,以及真正的化解之道。 & 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針對八萬四千煩惱而宣說了八萬四千種法門。佛陀的教法由淺入深,有簡略、有方便、有精微、有深奧;但在這重重的修行法門之中,修行人有時會不知道自己是否仍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薩迦班智達以其深廣的智慧,將佛陀浩瀚如海的教法,整理濃縮成一簡明易懂的版本,告訴有志求取菩提的修行人,順著這條路徑,就能抵達彼岸。同時,薩迦班智達以非常淺顯的文字,闡述了佛陀教法中隱藏的意趣,再以現代人都能懂得的敘述方式,完整地表達出來,撰著成《牟尼密意顯明論》。 & 本論的書名,牟尼是指釋迦牟尼佛,密意是指秘密的意旨,顯明就是把這種秘密的意旨闡述清楚,讓眾人能夠了解,因此這是一部能夠幫助行者了解菩薩成佛之道的書,是一本現代的成佛指南,也是成佛的Lonely Planet,適合所有的佛弟子閱讀。 & ◇本書特色 •第41任薩迦法王、第42任薩迦法王、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聯合推薦。 •第42任薩迦法王大寶金剛仁波切親自設計、指導,七年《完整法道》(The Complete Path, TCP)課程指定用書。 •本書西藏史上第一位班智達,最受歡迎的著作。 •四大教派一致推崇的佛教大師,宗薩仁波切的上師,堪千阿貝仁波切講 述。 •簡單易懂,一次了解菩薩成佛道次第的必經過程。 •鞭辟入裡,走出學佛的誤區。 •一窺佛陀已宣說卻未言明的佛法奧義。 •導正錯誤的學佛觀念,學佛其實很簡單 & ◇本書解答你多年的學佛疑問 •跨越經書是否違犯皈依戒? •生病時,應該看病吃藥?還是只要唸經持咒就好? •替親友修了很多藥師佛儀軌,做了很多放生,舉辦多場長壽法會,為何親友還是往生了? •菩薩是怎麼累積福報的? •一直努力布施,為何沒有立刻致富?
袖珍型《佛說無常經》課誦本暨「臨終開示」(全彩版)
本書主要是收錄唐‧義淨大師所譯《佛說無常經》,此經亦名《三啟經》。除了收錄《佛說無常經》外,還有《佛說阿彌陀佛經》,以及非常重要的「為臨終亡者開示內容」,這部份是根據佛教經典《修行道地經》的〈五陰成敗品〉而整理並參考《西藏生死書》內容。為了方便大家「讀誦」,字體已經加大,並加上「彩色」標示。
法華經講義 第十四輯
本書特色 此書為平實導師始從2009/7/21演述至2014/1/14之講經錄音整理所成。世尊一代時教,總分五時三教,即是華嚴時、聲聞緣覺教、般若教、種智唯識教、法華時;依此五時三教區分為藏、通、別、圓四教。本經是最後一時的圓教經典,圓滿收攝一切法教於本經中,是故最後的圓教聖訓中,特地指出無有三乘菩提,其實唯有一佛乘;皆因眾生愚迷故,方便區分為三乘菩提以助眾生證道。世尊於此經中特地說明如來示現於人間的唯一大事因緣,便是為有緣眾生「開、示、悟、入」諸佛的所知所見──第八識如來藏妙真如心,並於諸品中隱說「妙法蓮花」如來藏心的密意。然因此經所說甚深難解,真義隱晦,古來難得有人能窺堂奧;平實導師以知如是密意故,特為末法佛門四眾演述《妙法蓮華經》中各品蘊含之密意,使古來未曾被古德註解出來的「此經」密意,如實顯示於當代學人眼前。乃至〈藥王菩薩本事品〉、〈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普賢菩薩勸發品〉中的微細密意,亦皆一併詳述之,開前人所未曾言之密意,示前人所未見之妙法。最後乃至以〈法華大意〉而總其成,全經妙旨貫通始終,而依佛旨圓攝於一心如來藏妙心,厥為曠古未有之大說也。大約25輯。每輯300元。
藥師經的濟世觀
◎講述藥師佛的十二大願,其救人濟世精神是世人應該深入體會與效法。 ◎南師深入極微細處,並以自他人生經歷,舉例融會經義,諄諄告誡,處處提示,親切幽默,使人必能有所領悟。 & 《藥師經》是一部不易懂的經典,一九八一年為了十方書院的出家同學們,南懷瑾大師特別安排了《藥師經》講解。 藥師如來,顧名思義,大約是一位醫生如來,是專門治療我們身心疾病的佛。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們,多多少少都會害病,人人也都需要結識這位藥師佛。許多慢性病纏身的人,更要禮拜藥師佛,祈求藥方,希望早日痊癒。 藥師佛如何治我們的病?給我們什麼藥?能夠教給我們祛病強身長壽的方法嗎?這些都是人人有興趣,想知道的。 &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9405812.pdf
六祖壇經新繹:圓融淡定的生命智慧
國家文學博士& 吳宏一 重磅之作 日本人都在學 德國人都在看 現代人不可不讀的人生三書 《論語》、《老子》、《六祖壇經》三本代表儒、道、釋思想的經典著作,為我們揭示安身立命之方、為人處世之道,是現代人不能不讀的三本「聖經」。它們都言簡而意賅,字句精簡,容易記誦,字裡行間卻蘊涵哲理,可以啟發智慧、增廣見識,使我們省思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 世界的資產,具全球影響力 《六祖壇經》是佛教禪宗的經典,有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俄文、韓文、日文、泰文、柬埔寨文、緬甸文等語言譯本,英國哲學博士艾倫‧瓦茨(Alan Watts)認為它是「東方精神文學的最大傑作」。 & 六祖惠能是中國佛教發展史上一位重要的關鍵人物,也是中國佛教史上影響最大的宗派禪宗的創始人。《六祖壇經》是惠能演講佛法的紀錄,言簡而意賅,仔細體會,必能增進智慧和見識;其中偈語優美雋永、意義深遠,更值得再三涵詠玩味。 本書從禪宗的創始傳說說起,介紹《六祖壇經》的傳本,以及六祖惠能的生平行誼、學佛求法和宣講《壇經》的經過。並按內容將全書重新分為六十章,分章分段,順乎文氣,合乎文理,校注詮譯,解析詳盡,論辨分明,常能從文學的角度由《壇經》而佛典,由小故事說明大道理,因而使讀者不覺得枯燥,而興味盎然,可說是了解佛法的重要參考書。 & 為什麼要讀吳宏一的版本? 注解簡明 用字精審 版本求精 折衷異同 對於歷來有歧說異義的字句、各種不同版本的說法,或字面意義與現代用法不同時,加以補充說明。 釋義精確 貼近原文 把握原意 文白流暢 盡量依照原文的句型逐字逐句譯成白話,使讀者能明白原文每一字的意義。原來有押韻的字句,也盡量求其音節的和諧。 檢討舊說 提出新解 視野寬廣 時有新意 對字句的音義、寫作的技巧以及文字背後的含意等等,作種種不同的詮解,並闡述各章旨趣及意涵,提供更寬廣的視野。
一生吉祥的三十八個祕訣
什麼是真正的吉祥? 怎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吉祥? 所有的秘訣都寫在《吉祥經》裡! 這是風行全球近三千年的古老秘笈 更是佛陀親授的三十八種智慧方法 不僅僅要聽聞、要讀誦,更要依之而行 便無往不勝,無處不安,無時不順! 《吉祥經》是一部無比珍貴、締造幸福與吉祥的經典!佛陀以大智慧、用精簡文字,教導世人怎樣獲得世間的幸福吉祥,以及怎樣獲得出世間的究竟吉祥,內容豐富且寓意深奧,全面而詳細地闡述涵蓋事業、婚姻、財富、健康、人際交往、家庭教育、居住風水、心靈成長……等生命議題,前八段偈頌主要是對居家生活的指導,關於這部分可以在儒家、道家等聖賢教言裡找到相同或者相似的內容;而第九至第十段偈頌則是關於出世間證悟解脫的內容,更為殊勝! 這是一本適合在家修行的教言,更是幸福與快樂的指引!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句,融合作者飽學的傳統文化,不離現代社會現象,加入不少可能就是發生在你我身邊的生活案例,精準又生動地闡釋經典之勝,引導讀者領略進而實踐三十八種智慧方法,必能消除所有痛苦的因,種下所有快樂的因,達到人生中真正的「吉祥如意」,得到最大的安穩與幸福!
一行禪師講《阿彌陀經》
《阿彌陀經》是一部古老且為人熟知的大乘經典,而今,在一行禪師的帶領下,我們經由閱讀《阿彌陀經》而得以重新思考:一直以來我們所追求的「淨土」,其真諦究竟是什麼?淨土在哪裡?想追求淨土,一定得歷經重重困難嗎?一定非得是遙不可及、十全十美的地方,才是淨土嗎? 慈悲的一行禪師,除了逐字逐句講解《阿彌陀經》,亦藉此機會點醒我們,只要我們發自內心培養良善、正念、慈愛、謙卑、同理等美好特質,那麼根本無須走到遠方,淨土在此時此地、當下一刻就已顯現在我們心中。當我們懂得如何安樂自在的生活,能夠在紛擾之中停下腳步,靜心傾聽林中的風聲、鳥兒的歌唱,細細觀察雲朵的變幻、花兒的芬芳,當我們一舉手一投足皆發自正念時,我們所處的環境,就是佛陀的淨土,也是世上最平和安寧之地。 請牢記一行禪師的叮嚀: 我們在哪裡,淨土就在哪裡;其實,淨土始終存在我們心中。
法華經講義第十三輯
本書特色 此書為平實導師始從2009/7/21演述至2014/1/14之講經錄音整理所成。世尊一代時教,總分五時三教,即是華嚴時、聲聞緣覺教、般若教、種智唯識教、法華時;依此五時三教區分為藏、通、別、圓四教。本經是最後一時的圓教經典,圓滿收攝一切法教於本經中,是故最後的圓教聖訓中,特地指出無有三乘菩提,其實唯有一佛乘;皆因眾生愚迷故,方便區分為三乘菩提以助眾生證道。世尊於此經中特地說明如來示現於人間的唯一大事因緣,便是為有緣眾生「開、示、悟、入」諸佛的所知所見──第八識如來藏妙真如心,並於諸品中隱說「妙法蓮花」如來藏心的密意。然因此經所說甚深難解,真義隱晦,古來難得有人能窺堂奧;平實導師以知如是密意故,特為末法佛門四眾演述《妙法蓮華經》中各品蘊含之密意,使古來未曾被古德註解出來的「此經」密意,如實顯示於當代學人眼前。乃至〈藥王菩薩本事品〉、〈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普賢菩薩勸發品〉中的微細密意,亦皆一併詳述之,開前人所未曾言之密意,示前人所未見之妙法。最後乃至以〈法華大意〉而總其成,全經妙旨貫通始終,而依佛旨圓攝於一心如來藏妙心,厥為曠古未有之大說也。大約25輯。每輯300元。
因是子佛學入門(第二版)
佛學入門的第一本書。 作者蔣維喬先生同時具有學者和修行者雙重身份,因此,能更好地以理性、客觀的角度來談佛學與佛教。 對於剛接觸佛法的有心人,本書有助於領悟佛法的深刻內涵,正信而不迷信;對於已經入門的實修者,也可以藉此機緣,自我檢視,彌補基礎學識之不足,梳理佛法之精義,進一步扎實修為。 本書從佛學的定義、佛學和學佛的區別、佛教的成立開始講起,介紹佛教的歷史、教理、經論,並講述了佛家的修行方式 ── 戒定慧、禪觀、念佛及持咒等,內容豐富淺顯,易於領會,是佛學界公認的普及讀物中的絕佳版本。讀之,可快速地直達核心,了解佛教的整體概貌。
如觀自在:千手觀音與大悲咒的實修心要(增訂典藏版)
最完整的千手觀音與大悲咒修持法門! 家喻戶曉的大悲觀世音菩薩,感應無數,其廣為流傳的大悲咒更是靈驗不可思議。本書詳解大咒及千手觀音的持物秘義,並總攝為實用的修持法軌,迅速開啟我們與觀世音菩薩相應的心靈頻道,獲得不可思議的廣大守護,一切所求願滿!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出生千手千眼救度眾生,而大悲咒正是其靈驗不可思議的神咒。本書詳解大悲咒十大心要,及千手觀音的形象及修法、千手觀音修持法軌,幫助學人入於觀音大悲心海,獲致無上守護!
法華經講義第十二輯
本書特色 此書為平實導師始從2009/7/21演述至2014/1/14之講經錄音整理所成。世尊一代時教,總分五時三教,即是華嚴時、聲聞緣覺教、般若教、種智唯識教、法華時;依此五時三教區分為藏、通、別、圓四教。本經是最後一時的圓教經典,圓滿收攝一切法教於本經中,是故最後的圓教聖訓中,特地指出無有三乘菩提,其實唯有一佛乘;皆因眾生愚迷故,方便區分為三乘菩提以助眾生證道。世尊於此經中特地說明如來示現於人間的唯一大事因緣,便是為有緣眾生「開、示、悟、入」諸佛的所知所見──第八識如來藏妙真如心,並於諸品中隱說「妙法蓮花」如來藏心的密意。然因此經所說甚深難解,真義隱晦,古來難得有人能窺堂奧;平實導師以知如是密意故,特為末法佛門四眾演述《妙法蓮華經》中各品蘊含之密意,使古來未曾被古德註解出來的「此經」密意,如實顯示於當代學人眼前。乃至〈藥王菩薩本事品〉、〈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普賢菩薩勸發品〉中的微細密意,亦皆一併詳述之,開前人所未曾言之密意,示前人所未見之妙法。最後乃至以〈法華大意〉而總其成,全經妙旨貫通始終,而依佛旨圓攝於一心如來藏妙心,厥為曠古未有之大說也。大約25輯。每輯300元。
圓覺經略說
《圓覺經》是可以徹底解決人生痛苦煩惱的經典, 且看南懷瑾先生深入淺出精彩講解。 本書是南懷瑾先生於1983年在台北十方叢林書院講述《圓覺經》的紀錄,當時採用明憨山大師註解之《圓覺經直解》版本,南師講解深入淺出,為初學者學佛之入門。 書中有多處如何明心見性的明白指示,裨益於有心習禪或參研佛法的讀者。 《圓覺經》是了義經,是可以徹底解決人生痛苦煩惱的經典,這是指引如何修行成佛的經典,而且經文文字優美。這部經透過南懷瑾先生深入淺出的講解,對初學者而言,淺顯易懂,沒有文字上的障礙,可作為學佛之入門;對於有心習禪或參研佛法者而言,書中有多處如何明心見性的明白指示;至於修行上的諸多問題,如修止、修觀、修禪那,亦作了原則性重點的提示。所以,無論是頓悟或漸修,在見地、修證及行願上,均詳細舉例説明。 《圓覺經》是由十二位菩薩一一上來提問題,這十二位菩薩排列的順序,隱藏很大的祕密,南師已在書中告訴各位了。這十二位菩薩中,四位菩薩為一組,第一組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第二組是大乘漸修法門,第三組是漸修法門的入手,而後到大澈大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