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花圖鑑1-平地低海拔篇
本書共蒐羅了400多種台灣海邊、平地至低、中海拔的常見野花,每種均包括植株外觀與花朵特寫的生態圖片,絕大多數並收錄果實或葉片的特徵特寫。全書以一般觀察野花時最醒目的花色、瓣數作為主要的查詢方法,簡明易懂,書後並提供中名、學名及分科索引,是認識台灣野花世界的第一本入門圖鑑,也是進行野花觀察、鑑定時最方便而實用的工具書。查索最容易~主要依花色檢索,再依瓣數、花徑大小逐漸縮小查索範圍,對入門者來說最容易。 索引方式最多元~除適合入門者之花色查索外,並附中名、學名與分科三種索引,適合不同程度與需求之讀者,方式最多元。圖像最完整~涵蓋植株群落、花、果、變異與近似種之圖像記錄,面面俱到,不易錯認。數量最多~超過四百種,一書搞定種類最常見~考量一般入門者之需求,優先收錄平地、低中海拔與海邊之常見種類。內容最嚴謹~作者數年田野耕耘,完整記錄,加上專家審定(科博館植物組組長楊宗愈博士),並邀得植物學權威學者(台大植物所黃增泉博士)及科博館館長(李家維博士)推薦編製最細膩~讀者本位的編輯設計,提供花期生態特徵等快速查核的符碼,版型清爽大方。
蕨類圖鑑1-基礎常見篇
台灣雖是蕞爾小島,卻擁有600多種蕨類植物,不但種密度居世界之冠,而且演化上的歧異性也相當高,幾乎涵蓋世界上絕大部分的類群,還有不少是遠古留存至今的孑遺物種,可說是觀察、了解蕨類的最佳天然教室。本書蒐羅了台灣34科300多種蕨類植物的精采生態照片與說明,配合特別設計的特徵圖例,並提供多樣化的查詢方法,方便快速、簡明易懂,是認識台灣蕨類世界的第一本入門全圖鑑,也是進行野外蕨類觀察、鑑定時最有利的工具書。
插技壓條嫁接分株播種
植樹方法 本書為了使讀者容易領會,利用很多插圖說明了人工繁殖法(插枝.壓條.嫁接.分株.播種)等基本方法,希望能幫助讀者有正確的知識和學習方法。 如果領會了繁殖的基本要訣,要繁殖培育植物就容易多了,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要弄錯了繁殖期,也就是不要違背了自然法則。 要把花草樹木培育好,要領在於「以愛心來培育」,筆者希望本書能提供讀者,作好植物的繁殖和培育,同享美好的人生。
台灣植物探險
台灣植物探險 本書收錄二十四個因緣際會深入台灣採集植物標本、並進行周密研究的西方人故事,因為有這些將熱情投注在不知名或鮮見的諸類台灣植物上的研究者,台灣才能藉著植物的力量,在十九世紀就揚名於國際間。 本書不但詳細記載了這些對建立台灣自然史貢獻良多的西方人士,還收錄了眾多以他們為名的台灣特有植物,資料十分詳實,是一本極富參考價值的台灣植物史書籍。 作者簡介 吳永華 1959年生,宜蘭人。曾著有《群鳥飛躍在蘭陽》、《守著蘭陽守著鳥》等生態散文集。吳氏近年投身於日治時期台灣自然史的整理工作,巳出版的作品有《被遺忘的日籍台灣動物學者》、《被遺忘的日籍台灣植物學者》、《台灣登山小史》(翻譯)等書。
臺灣植被誌(下)
台灣高山植物 本書詳述百年來台灣高山植物研究的全盤菁華,提出史無前例的高山生態調查成果,完整交待玉山山塊、秀馬山區、雪山山脈、南湖大山、合歡高地、大水窟山區、向陽三叉南二段以及南橫三山等,台灣高山生態的植物社會,並以合歡高地闡釋整合性的演化變遷植群史,細膩說明台灣高山植物自上次冰河期以降的境遇。 最後更以高山植物個論,論述歷來較深入的植物資訊,配以生態攝影的精美解說,鮮活地展現世界級珍異基因庫,譜寫台灣高山絕地綠色精靈的身世與覆歷。 本書或可宣告台灣高山植物研究的大段落,新一代更深入的生態探討亦可緣此展開。有意認知高山土地生界、培養自然情操的讀者,將可由本書獲致智性與感性的娛悅與慰藉。
百花之美
百花之美 無論是在茂密的山壑叢林,還是在廣闊的草甸牧場,何處不是散發著使人迷醉的百卉氣息。泥土的芳香、花的芳香,讓人胸襟開闊,坦蕩無垠﹔花的美、自然的美,讓人美的享受跟性情的陶冶。花是美的使者,花是造物神的恩賜。 無論是四季更替、八節輪轉,還是風雲變換、雲雨交加,一年四季花落花開,鮮豔美麗的花兒時時與君相陪,夏日炎炎,芳菲依舊,此時白蘭、茉莉....等香飄四野送清涼,還有亭亭荷花在水中開,使出淤泥而不染,可謂使人六月忘暑。 對花的愛,是人類的大自然的嚮往與追求。中國歷代文人墨客做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篇章,更有像北宋詩人林和靖許梅為妻。世界之大,花草之多,豈一小冊所能包羅,只是在百花園裡摘取一束小花獻給你。但願她能與你共享芬芳。
樹木學(上冊)
本書以記述中華民國臺灣所產之樹木為主,到目前為止,凡自國外引進而栽植之樹木,亦幾全數錄人,總計1,769種,分隸於665屬,130科及47目,按照1954年德國H. Melchior與E. Werdermann共同修正之恩格納植物分科大綱第11版之系統予以排列。本書並分成上、下二卷,共計四篇。第一篇總論,闡述樹木學之內容與樹木學相關之植物分類略史,國際植物學會議與國際植物命名規約紀要,及我國森林之分佈。第二篇各論,分述蕨類之鑑別,每均附有一標準之插圖,以輔助文字說明之不足。植物名稱以學名為主,樹木鑑識必須借助於形態術語,為便利讀者研究起見,本書特將國際植物命名規約予以中譯,同時將分類名辭略解等,作為附錄而列為第三篇,以供參考。第四篇則為中名及英名、學名之索引;本書將為目前國內唯一之樹木學專著,除可作大專與農學有關之森林、園藝、農藝、植物病蟲害學系科,及理學院生物、植物系之教本外,對於一般樹木分類有與趣者,以及有志於國家高普考之士,當有更大的參考價值。
樹木學(下冊)
本書以記述中華民國臺灣所產之樹木為主,到目前為止,凡自國外引進而栽植之樹木,亦幾全數錄人,總計1,769種,分隸於665屬,130科及47目,按照1954年德國H. Melchior與E. Werdermann共同修正之恩格納植物分科大綱第11版之系統予以排列。本書並分成上、下二卷,共計四篇。第一篇總論,闡述樹木學之內容與樹木學相關之植物分類略史,國際植物學會議與國際植物命名規約紀要,及我國森林之分佈。第二篇各論,分述蕨類之鑑別,每均附有一標準之插圖,以輔助文字說明之不足。植物名稱以學名為主,樹木鑑識必須借助於形態術語,為便利讀者研究起見,本書特將國際植物命名規約予以中譯,同時將分類名辭略解等,作為附錄而列為第三篇,以供參考。第四篇則為中名及英名、學名之索引;本書將為目前國內唯一之樹木學專著,除可作大專與農學有關之森林、園藝、農藝、植物病蟲害學系科,及理學院生物、植物系之教本外,對於一般樹木分類有與趣者,以及有志於國家高普考之士,當有更大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