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鄉鎮圖書館空間配置
圖書館館舍空間配置理想與否,對其經營成效有決定性的影響。各館在興建之前,應先了解圖書館的功能與任務,再進行規劃設計。因此,本書試圖探討目前鄉鎮圖書館內部空間配置之現況與問題,分析圖書館業務運作乃其空間關係與需求,並規劃鄉鎮圖書館內部空間配置型態,以提供我國鄉鎮圖書館規劃內部空間時之參考。謹將走訪本省部分鄉鎮圖書館後彙整分析之資料匯集成書。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在蘇聯
本書是關於中國古典文學的專著。是蘇聯漢學界對我國古典文學研究的成果及觀點方法的介紹和闡釋。書中全面介紹了自十九世紀以來俄國和蘇聯的中國古典研究者的各種著作及其主要內容,並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史料。
圖書館自動化導論
近三年來在美國University of Illinois香檳校區兼任客座教授,從事圖書館自動化專題研究,予以綜合,及系統化地整理,分十章撰述簡淺的導論,說明圖書館自動化之定義、功能與目的;範圍和類別;電腦設備與標準;採訪作業;編目作業;期刊管理;出納制度;參考服務;館際合作和資訊網;系統設置及選擇須知等。 & 本書涉及理論之研議及實務之報行,必有疏漏之處。但期以之建立基本觀念,并提供實務和趨勢方面的認知,作為研究和運用圖書館自動化作業之參考。有關中文圖書自動化作業方面,除了對標準及國外實務作簡單的說明外,國內中文圖書自動化的發展,與高深的圖書館自動化應用方面之課題,將另撰書說明。
康德:判斷力之批判(上冊)
「判斷力之批判」分兩部,一部是「美學的判斷力之批判」,一部是「目的論的判斷力之批判」。前者講美和崇高莊嚴偉大,後者講自然的目的論。美與崇高偉大以及自然的目的論,依康德,皆被攝屬於判斷力中來處理-作批判性的處理。判斷力是知性與理性之間的一種能力。 本上冊即為「美學的判斷力之批判」之一部。
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
有明王學展播全國,支配國人精神思想百有餘年。旗致良知與知行合一之旨,至今仍為我國哲學一擊天高峰,而四句之教,聚訟數百載,火尚未闌。東渡而異地開花,于明治維新,給大生力。此強健思想之源泉,乃傳習錄也。
中國哲學原論 原道篇卷二
本書要不外對唐以前中國前哲所開之諸方向之道,朔其始於吾人之生命心靈原有之諸方向,而論述其同異與關聯之際,惟宗趣。故其性質在哲學與哲學史之間。其大體順時代之序而論述,類哲學史;其重辨析有關此諸道之義理之異同及關聯之際,則有近乎純哲學之論述,而亦有不必盡依時代之先後而為論者。
老子釋義【POD印刷不退書】
老子這本書雖然只有五千言,但是它卻深深地影響了幾千年來中國人的思想言行,所以歷來研究它的人特別多。本書希望輯各家的正確解說,提供給讀者參考,讓大家對於老子思想有明確的認識。在註釋方面,以河上公、王弼註為主,並旁參古今中外名家解說。在版本方面,參考朱晴園老子校釋。韻讀方面,以江有誥老子韻讀為主,並旁參姚文田、高本漢諸家說法。以便初學者研讀。
線上資訊檢索:理論與應用
資訊檢索是今日資訊爆發時代所面臨最重大的課題之一。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配合資訊儲存與檢索的經營理念,進而成為圖書館與資訊科學領域中之重要工具。線上檢索之最終目的在滿足讀者的資訊需求,進而解決問題。有關線上資訊檢索之文獻不計其數,唯或偏技術性的介紹或重理論性的研究,獨少見兩者並重之論著。本書有鑑於此,乃針對線上檢索之基本理論配合實際應用加以闡述,盼對讀者有所助益。
中國人之思維方法
徐復觀(1903-1981)為當代著名思想家、史學家,畢業於湖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武漢大學前身),復以榜首進入湖北省立武昌國學館。二十七歲負笈日本留學。中年曾受教於新儒大師熊十力先生門下。五十歲遠離軍界、政界,潛心講學著述。《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中國藝術精神》、《兩漢思想史》、《中國文學論集》、《中國思想史論集》等皆為傳世之作,深為學界所推崇。徐氏從事學術領域著述之前,曾為學子迻譯兩本日人著作:一為荻原朔太郎所著《詩的原理》,一為中村元著《中國人之思維方法》。中村元為當代日本著名,學者,治思想、佛學、哲學,廣受日本學界推崇。原著卷帙浩繁,徐氏精選其中有關中國人之思維方法,擷精取華,精心迻譯。譯筆典雅明潔,允稱學子瞭解中國人思維方法之最佳入門典籍。二本譯品皆由學生書局重新排印刊行,僅此鄭重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