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的句子與子句結構
Sentenc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Subject, Topic and Topic Chain in Chinese. Basic Simple One-topic Sentences. Sentences with Local Secondary Topics. Sentences with Non-local Secendary Topics. Sentences with Special Topics. Telescopic Sentences, Compound Sentences and Clause Connectives. Complex Sentences.
書簡
唐君毅(1909-1978),四川宜賓人。師從熊十力、方東美、梁漱溟等,是新儒家學派代表人物。1949年違難赴港,與錢穆、張丕介諸位先生創辦新亞學院,1975年應台灣大學之邀,來台任哲學系客座教授。先生之學,體大思精;長於辨析,善於綜攝,馳騁於東西哲學之中,而一歸於中國聖賢義理之學。其著作奧衍浩瀚,馳騖八極,要以立足於人生,開闢生命之本源,建立道德理想之人文世界。1976年於病榻之際猶親作最後一校之《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凡一千二百餘頁,乃其生平學思之綜化,亦即其思想體系之完成。涵攝廣大而一以儒家之盡性至命為歸極。先生逝後,學界對全集出版之倡議多有呼籲,而唐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多交由學生書局出版或再版,故在唐夫人授權下,於1981年著手籌備,嗣後成立全集的編輯委員會,由霍韜晦教授總其成,集聚港台兩地唐門弟子之全力,終於完成了艱鉅任務,向學術界作一交代。本卷為「書簡」,收集唐君毅先生歷年所寫書簡,凡言情說理,皆委婉陳詞,推心置腹,可見其篤厚之親情,懇切之友誼,愛護後輩學生之熱忱,和夫妻相待之道。
年譜.著作年表.先人著述
唐君毅(1909-1978),四川宜賓人。師從熊十力、方東美、梁漱溟等,是新儒家學派代表人物。1949年違難赴港,與錢穆、張丕介諸位先生創辦新亞學院,1975年應台灣大學之邀,來台任哲學系客座教授。先生之學,體大思精;長於辨析,善於綜攝,馳騁於東西哲學之中,而一歸於中國聖賢義理之學。其著作奧衍浩瀚,馳騖八極,要以立足於人生,開闢生命之本源,建立道德理想之人文世界。1976年於病榻之際猶親作最後一校之《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凡一千二百餘頁,乃其生平學思之綜化,亦即其思想體系之完成。涵攝廣大而一以儒家之盡性至命為歸極。先生逝後,學界對全集出版之倡議多有呼籲,而唐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多交由學生書局出版或再版,故在唐夫人授權下,於1981年著手籌備,嗣後成立全集的編輯委員會,由霍韜晦教授總其成,集聚港台兩地唐門弟子之全力,終於完成了艱鉅任務,向學術界作一交代。本卷為「年譜、著作年表、先人著述」,年譜及著作年表之編撰,除根據唐君毅先生之著述、日記、書信及新亞書院、新亞研究所之文獻外,亦參考唐先生逝世後之紀念文字。先人著述則收唐先生父親唐迪風所著《孟子大義》、唐先生母親陳卓遷所著《思復堂遺詩》二書。
年譜.著作年表.先人著述
唐君毅(1909-1978),四川宜賓人。師從熊十力、方東美、梁漱溟等,是新儒家學派代表人物。1949年違難赴港,與錢穆、張丕介諸位先生創辦新亞學院,1975年應台灣大學之邀,來台任哲學系客座教授。先生之學,體大思精;長於辨析,善於綜攝,馳騁於東西哲學之中,而一歸於中國聖賢義理之學。其著作奧衍浩瀚,馳騖八極,要以立足於人生,開闢生命之本源,建立道德理想之人文世界。1976年於病榻之際猶親作最後一校之《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凡一千二百餘頁,乃其生平學思之綜化,亦即其思想體系之完成。涵攝廣大而一以儒家之盡性至命為歸極。先生逝後,學界對全集出版之倡議多有呼籲,而唐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多交由學生書局出版或再版,故在唐夫人授權下,於1981年著手籌備,嗣後成立全集的編輯委員會,由霍韜晦教授總其成,集聚港台兩地唐門弟子之全力,終於完成了艱鉅任務,向學術界作一交代。本卷為「年譜、著作年表、先人著述」,年譜及著作年表之編撰,除根據唐君毅先生之著述、日記、書信及新亞書院、新亞研究所之文獻外,亦參考唐先生逝世後之紀念文字。先人著述則收唐先生父親唐迪風所著《孟子大義》、唐先生母親陳卓遷所著《思復堂遺詩》二書。
中國哲學思想史 清代篇
這本哲學思想史的分期,依照當代研究中國思想史的學者所做的分期,即先秦篇、兩漢南北朝篇、魏晉隋唐佛學篇、宋代篇、元明篇、清代篇,每一時期為一冊,共為六冊。
兒童圖書館理論.實務
第三版序& & 「兒童圖書館理論/實務」於民國七十四年再版時,僅將原版疏誤之處予以勘誤或略作增補。近日學生書局來洽云,因再版存書售磬,且前版已時隔六年,亟宜新訂第三版,以應時下公眾要求。爰就第二版內容再予勘正補強外,附錄中「建議繼續研讀西文資料(一)(二)」已嫌陳舊,酌予刪去,另增刊八十年六月出版之「臺北公私立兒童圖書館(室)現況調查研究」報告摘錄,俾供讀者參考。尚祈愛好本書人士繼續不吝指正和支持。
戰爭與中國社會之變動
如何讓中文學界與歷史學界的研究方法相互激盪、整合,進而促使中國文學研究在質與量兩方面都能有所突破,一直是淡江大學中文系學術發展的重點工作之一。基於此,淡江大學中文系一連串地舉辦四屆「中國社會與文化」學術研討會。期望藉此讓中文歷史學界的學者能相互切磋相互影響。前三屆主題分別為「晚清文學與文化變遷」、「晚明思潮與社會變動」、「晚唐的社會與文化」,本文集則為第四屆主題「戰爭與中國社會之變動」的學術會議論文。 &
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
第一講 中西哲學會通的可能性:哲學真理之普遍性與特殊性 第二講 中國哲學底傳統:中骨哲學所關心的事「生命」,而西方哲學所關心的其重點在自然 第三講 西方哲學底傳統:柏拉圖傳統,萊布尼茲、羅素傳統以及康德傳統:從來布尼茲、羅素傳統說起-萊布尼茲思想之下尾與上提 第四講 康德的「經驗的實在論」與「超越的觀念論」此對反于「經驗的觀念論」與「超越的實在論」;由於經驗的實在論融攝知識範圍內一切實自在論的思想,由超越的觀念論融攝一切關于智思界者的思想 &...
外文醫學參考工具書舉要
全書共分十二章:醫學參考書目,捷徑性的連續性出版物,醫家名人錄,醫學手冊,醫學指南,醫學目錄與索引,醫學字典與辭典,醫學百科全書,藥典及其輔助工具書,醫學各科核心著作選等,各具特色。就捷徑性的連續出版物,它似書非書,似刊非刊,容易被人疏忽可是它具有專指主題論文,質量很高,資料新穎,報道各科最新進展,向讀者推荐以宏效用。醫學各科核心著作選目,是依據Alfred N. Brandon和Dorothy R. Hill逐年在《Bulletin of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發表的新書目錄選定,可供讀者追踪參閱。
漢代的相人術【POD印刷不退書】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漢以前相人術的發展 第三章 漢代相人術略說 第四章 漢代看相行為的考察〈1〉 第五章 漢代看相行為的考察〈2〉 第六章 結論
古音學入門
古音學是語言學的一個部門,目前社會上對語言學的研究,風氣未開,少數談語言問題的,不是從文學的觀點看語言,就是從哲學的觀點看語言,真正由語言學來談語言的著作,實在不多見。特别是目前的人文學界,對於漢語言的認識了解,可以說相當的貧乏,而語言學又是一切人文學科的一門基礎科目,我們看看各大學中文系所開的課程,有關語言學的就只有文字、聲韵、訓詁而已,學生們在漢語言基本知識普遍空白的情況下,乍然接觸這些科目,又難免有適應困難的情形,因此,擔任這些課程的教授們往往需付出更大的耐心與毅力來幫助同學們解決困惑。本書的編纂正是針對這樣的狀況,企圖提供有志漢語言學習的人一條方便的門徑。同時,我們也希望藉這本小書,能多少改變一下當前大學中文系重「文」輕「語」的學術風氣。 & 本書分兩部分:上編〈中古音入門〉,由林慶勳執筆,下編〈上古音入門〉,由竺家寧執筆。初學者應該先閱讀上編,具備了中古音的知識,再閱讀下編。
宋代文學與思想(精裝本)
本書分二編: 甲編、文學類:宋代福建的樂舞雜技和戲劇、嫁軒詞的神話出處與運用、宋詞的再評價、宋詩與翻案、黃山谷的學古論等等。 乙編、思想類:張載的生平及其思想、朱子理學在明代前半期的變化與發展、東坡易傳之思想及朱熹之評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