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與劇本寫作:文創、電影、電視、動漫、遊戲
文化創意產業是國家產業重點發展方向。本書倡導「文創以故事為核心」,闡述故事的意義與功能、傳授說故事的技藝,以及介紹說故事的人與人生。 更進一步,本書介紹故事於內容產業(電影、電視、動漫、出版、遊戲等)的應用,以實例說明如何編作劇本,包含主題、結構、角色、情節的發展等。附習題及案例,適合作為大專「故事與劇本」相關課程的基礎教科書。
影像的訊息傳播
1980年代數位科技開始進入「人類文明」,2000年代數位科技已經完全成熟,人類生活無處不受數位科技影響,至今生活充斥著各樣3C產品,尤其是智慧型手機的誕生,更是徹底改變人類生活形態的模式。從1970年代發展至今,已進入電子數位媒體急速發展與網際網路尖端科技的時代,隨著個人電腦日益普及,可說是完全進入「複合媒體」與「新媒體」新視界的形式。 本書共分九章,從影像新認知、讀圖時代新觀念、影像訊息原理、美學概念、影像傳播,到攝影未來之路的發展,由淺入深並淺讀易懂,是本書內容最大特點之一。對於影像創作者,如何透過影像傳達理念與想法;對於觀者,如何接收影像的訊息,瞭解創作者的思維,這正是所謂的影像本質與核心價值,也是本書內容最大特點之二。最後,談論新媒體所帶來影響力,及攝影在新媒體新科技衝擊之下,如何開創一條新出路,則是本書內容最大特點之三。
整合行銷傳播理論與實務
現代行銷的成敗,大致取決於行銷傳播工具的選擇。一個適當而有效的傳播工具,將使您的行銷個案事半而功倍,如選擇多種適切的傳播工具,更具有相乘的效果。 本書係由整合傳播工具的行銷企劃面去構思不同行業的需求,同時含括以非營利為目標的組織團體,完整地探討行銷個案中主要的傳播工具,俾利研讀者全方位地瞭解,在不同行業的傳播工具,何者最有利於行銷作為。 當眾多的傳播工具提供給行銷人員時,應該考量的是效果還是花費的金錢?疊床架屋的行銷工具,總是讓人無所適從,因此,本書彙整13個實際案例,藉由案例索引的傳播技巧,來加強理論與實務結合的應用。
數位時代的影片分析
面對21世紀數位時代,本書主要目的在把電影影片分析的方法由傳統推向數位語境,已建構一新興且符合電腦作業環境的影片分析方式,稱作多模態影片分析方法。本書藉助社會符號和系統功能理論,取材橫跨默片、傳統、現代和後現代電影時期,可視為電影影片分析的範例和實作。內容是透過影片分析的例證和基礎概念如:「鏡頭」、「空間」、「構圖」、「蒙太奇」等,建立一循序漸進的認知方式,並由互文性分析探究和挖掘影片的潛在與可能意義。其效果一方面在去除抽象和邏輯式的分析,以一種更親近讀者和名析的方式顯現,另一方面在提升我們的創作和解析能力,對創作者或觀眾兩者皆是。 這是一本有關數位時代的影片分析入徑,其影片分析法能讓我們從靜態的組合段分析進入動態的聚合關係分析,並向新的傳媒語境敞開。本著作是一探究起步,在新時代中肯定仍有許多議題待克服,但此一影片分析由傳統單一化、水平組合,走向多元化、垂直系統的模型,已為讀者帶來新世代的分析方法。
傳播研究與效果評估
大學部「研究方法」課要寫論文,研究生畢業取得學位,也要寫論文,大學教師升等,更要寫論文;事實上寫論文,不難,只要合乎體例與邏輯性,就是一篇中規中矩的論文。社會科學學門的論文分為五章,這是不能挑戰的體例,每章環環相扣就是邏輯性。 第一章「研究目的」:想題目或研究問題,可以從傳播現象找出問題,再以理論印證之,或從傳播理論找出問題,再以傳播現象證明之,如此就可以 第二章「文獻探討」:討論與研究目的有關的理論或論述,文獻當然要回應研究目的,不過應聚焦集中而不是包山包海充篇幅。 第三章「研究方法」:說明解決「問題」的方法,本書列舉傳播研究常用的七種方法:調查法、內容分析法、焦點團體座談、德菲法、深度訪談法、文本分析、個案研究,可對應研究目的找出最適切的方法。 第四章「研究結果與發現」:是經由第三章研究方法所得的結果,研究結果一定要呼應研究目的,為確保關聯性不致脫線,本書建議研究目的(一)就在本章第一節呈現,研究目的(二)就在第二節,以此類推。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要從第四章研究結果萃取成結論,結論必須具抽象性,方有較大的關照面(scope)與概化能力(generalization),此外,第五章也需與理論對話,以充實理論或修正理論,亦即第五章從第四章而來,然後回應第一章與第二章。 寫論文,真的不難,本書就是研究方法的「食譜」(cookbook),只要依樣備料下鍋,起鍋後雖不是名廚之作品,但宜家常或可宴客。
影視美術設計概論
當電影在法國誕生的時候,同時也就誕生了一種新的造型藝術——電影美術。電影美術是美術與電影「嫁接」而形成的一種既有美術的基因,又具有電影特性的造型藝術。它的特殊魅力和優勢就在於其他造型藝術無法達到的運動造型。電影美術從其終極形式來講,它是一種銀幕造型藝術,是創造「運動中發展的造型形象」;是時間與空間、視覺與聽覺相容的藝術形態。電影美術的創作方式是屬於二度創作,電影美術設計是集體的精神創作,合作的藝術。設計任務不是單一的「佈景設計」,而是包括環境、人物、鏡頭畫面造型設計以及一系列工藝、技術製作在內的雙重性的藝術與技術總體造型設計。美術創作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影片的視覺品質及整體氣氛。
傳播倫理與法規(第二版)
本書從四大面向來聚焦與傳播倫理法規之相關議題。首先,在總論部分,先將我國傳播法規體系作一鳥瞰,同時介紹我國有線電視系統經營之法規與現況;第二部分是介紹新聞倫理與法規,內容包括傳播倫理與媒介第四權,電視新聞報導之法規倫理,傳播誹謗與隱私保護,網路時代的新聞報導與著作權,情色資訊、兒少保護與表意自由。廣告倫理與法規是本書置焦的第三部分,內容除了先陳述廣告代理與公關業之倫理外,進而說明廣告自律、虛偽不實廣告與吹牛廣告之相關內容,接下來則分別敘述食品、化妝品、藥品與競選廣告之倫理與法規;在結論部分,本書亦將兩岸傳播交流法規作了歸納分析,現今社會中之傳播現象與媒體素養的重要性也是值得關心的議題。在討論完這些主題後,良知與實踐:傳播倫理與法規的重構,除了作為本書的總結外,亦期待能夠激起社會對相關議題之正面反思。
編劇與腳本設計(第二版)
本書有別於一般編劇類學術書籍,不是只側重理論,而且強調實務與創意的重要,本專書旨在建立讀者的編劇概念,鍛鍊編劇技巧,同時也加強其文化創意的養分。 眾所皆知,文創的養分與環境對一個劇作家能否寫出好作品,是關鍵中的關鍵,這其實是有跡可尋的。例如,華人作家中最暢銷的金庸、張愛玲、瓊瑤、韓寒、九把刀等人,其創作都脫離不了自身生長環境帶給他的影響軌跡。因此,為使讀者在未來市場更具決勝力,本書分成兩部分:實務篇與創意篇。 第一部分為「實務篇」,編劇為創作的核心能力,現代文創事業,無論遊戲、動畫、漫畫、繪本、廣告、戲劇……等各類創作產業,均需要編劇能力。同時,本書實務篇的特點,也將加強腳本設計的概念。 腳本設計在一般的編劇學術類書中較少提及,這其實就是將劇本的圖像視覺設計,依照出場順序安排虛擬人物、道具在場景裡演出;因此,劇本與腳本設計最大的不同,就是其中包含真實世界不常見的人物動作、道具、運鏡、特效與氣氛,尤其在動畫類的腳本設計,這樣的狀況更明顯,腳本設計可在動畫未完成之前使之呈現粗略景像、節奏,因為動畫製作非常耗費人力與金錢,所以在腳本尚未定案之前,動畫製作不會進行。 文字劇本繪成分鏡腳本後,導演表定每一景演出的時間,在進入錄音室先行配音;配音員也會參考腳本情緒節奏錄製對白。圖像與聲音確定後進行動態腳本剪接,包含影像、運鏡、對白以及時間,導演從中就可以掌握故事的情緒與節奏,那是文字劇本所無法傳遞的視覺設計。如果導演親手畫出理想中的影像概念,不管內容有多粗略,對於影像的溝通與製作都會有積極正面的幫助! 本篇末尾收錄了作者的兩篇短篇小說,讓讀者實際體會由小說到腳本的過程。 本書的第二部分為「創意篇」。首先從全球化的語言與在地化的特色出發,以台灣作家九把刀作品改編的青春熱門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為例,幫助讀者瞭解:一個成功的文創作品,必定脫離不了全球在地化的因素。並從這些點出發,找到屬於自己創作的土壤與養分。這必定對於讀者將來在「題材的選擇與考量」、「故事大綱的發想」等實務創作上,從生活與成長過程中擷取感動、訓練直覺與創造力,發現靈感有重大的幫助。 近年來,代表軟實力的動漫文化,受到各國重視,而普羅大眾喜愛的圖像表達形式-「漫畫」,其實也是需要強大劇本的奧援,才能發揮其「第九藝術」的魅力。因此在第二版特別增加關於大量漫畫腳本的範例,與作者實際完成的漫畫作品,期使各位讀者藉由劇本文本與具體的圖像呈現,體驗劇本轉化為影像或圖像的魅力。 全書最後不忘附錄著作權法,提醒讀者在進行文創時要注意到著作權法,除了避免侵害到他人的著作權以外,也要瞭解自己的作品,應該受到的保障。
媒介管理(第二版)
本書將實務發展與理論演進同時俱陳,再將國內各媒體的最新現況、生態做一全面性的掃描,使同學不只入門,還可以一窺堂奧,全書並對台灣各平面與電子媒體的經營策略與管理做一深入的分析,使同學有實際的案例可為參考,最後再以管理的藝術與必要知識加以補充。特別要提出的是本書在附錄部分,作者從實務觀點為企業發展提出諍言。本書除為一般新聞科系同學作為入門書籍之外,對管理科系的同學而言,也極具參考價值。 本書特色 *符合需要:配合媒體現況之管理需求而編著 *實務導向:理論與實務兼備 *深入淺出:全書讓同學對媒體現狀與發展有全方位的認識 *特質培養:著重管理者之領導統御的藝術與技巧 *觀點前瞻:鑑今知未來,掌握媒體趨勢 *職業取向:可作為有志媒介組織管理工作者的參考
策略公共關係:理論與實務-初版
隨著公關專業知識不斷推陳出新,公關人所面對的挑戰就愈多,透過本書,您將全盤瞭解21世紀新公關概念與技術,掌握公關的脈動。公關這個古老行業與時俱進,成為社會科學裡的新星,而數位公關更為它賦予新貌,為組織與內部及外部利害關係人,透過不同的溝通工具與管道,運用管理技巧與創意,建立雙向溝通的橋梁。 本書以中、美、英等國際學者及協會發表的研究報告及新書為依歸,並參酌台灣本地發展,以簡潔的筆調,深入淺出的方式,將公關的理論與實務介紹給讀者。內容涵蓋公關規劃與管理、道德與法律、議題及危機管理、八個國際得獎案例,及台灣具代表性十大公關公司,實為初學者、一般管理者,及對公關有興趣者的最佳參考書籍。 本書特色 本書以中、美、英等國際學者及協會發表的研究報告及新書為依歸,並參酌台灣本地發展,以簡潔的筆調,深入淺出的方式,將公關的理論與實務介紹給讀者。實為初學者、一般管理者,及對公關有興趣者的最佳參考書籍。
輕鬆進入家電世界(第二版)(0600901)
家電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但是一般人對於它們卻又一知半解。市面上大都是針對某種電器的專門書籍,內容嚴肅又枯燥乏味。本書除了一般小家電外,還有介紹各式各樣的大型家電,以DIY的方向解說,內容生動活潑;筆調輕鬆幽默,配以大量小常識及彩色插圖,淺顯易懂的說明,另外文後還提供作者真實案例和一般家庭常見Q&A,可使讀者自然而然融入家電世界,輕鬆成為家電達人。本書依作者原意書名叫【透視家電】,但是全華編輯部的美女帥哥們認為【透視家電】太嚴肅,改為【輕鬆進入家電世界】好像更有親和力,因此作者順應編輯部的意思改為現名。
衛星導航(06209)
衛星導航是指利用衛星所發射的無線電信號,進而計算並確定物體在地球上之位置的技術,而此一應用早已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衛星導航是現今相當值得重視與發展的科技之一,本書統整了所有衛星導航之相關專業學科,讓讀者可以學習必要基礎知識並進而了解衛星訊號之接收、定位等流程,已期讀者對於衛星導航有一定程度上的認知與了解,本書適用於科大電腦應用工程系「衛星定位系統概論」課程以及對衛星導航有興趣之讀者及相關從業人員。
輕鬆學會SolidWorks Professional(附動畫影音教學光碟)(10349007)
1. 本書全面介紹SolidWorks Professional的命令使用方法,針對3D設計功能之外的模組進行說明其目的與功能的操作。2. 本書的目的在於讓SolidWorks用戶能更加利用軟體裡面的附加模組,讓3D設計圖的效能發揮到最極致。3. 本書為市面上首本針對SolidWorks Professional作詳細操作的書籍。4. 適用對象為機械、設計工程師、大學及科大機械系「電腦輔助製圖」等相關科系之學生等。& & 「輕鬆學會SolidWorks Professional」是市面上首本介紹SolidWorks Professional模組的書籍,本書全面地介紹了SolidWorks Professional的命令使用方法,針對3D設計功能之外的模組進行說明其目的與功能的操作。 本書的目的在於讓SolidWorks用戶能更加利用軟體裡面的附加模組,循序漸進的介紹,讓3D設計圖的效能發揮到最極致。適合的讀者為機械、設計工程師、機械專業學生等。本書所使用的SolidWorks軟體版本為2009版。&
危機傳播:公共關係與語藝觀點
坊間的危機管理書作所在多有,但鮮見以傳播為主體之危機論述 本書即以傳播為核心,觀察組織在危機過程中的溝通策略與言行反應 作者以危機傳播最主要的兩個研究觀點-公只關係與語藝批評為例,從「基本論述」與 「版圖擴展」兩個面向,剖析傳播學者在危機而究領域的努力成果有鑒於網路危機日趨嚴重,本書亦闢專章討論網路危機的類型、因應策略與研究趨勢。在實證研究部分,也列入作者近年完成的三個研究案例,做為進一步說明並驗證理論取向之用。本書最後綜合比較兩種危機傳播觀點的論述特點,加進作者研究所得之後,建構出一個整合公共關係與語藝觀點的危機傳播整合架構,提供後續研究及實務弄人士參考。
有線電視技術(第三版)(0269302)
1.將有線電視細分為中心系、傳送系、端末系,逐一作有系統的介紹。 2. 詳述傳送線路監視與訂戶管理、有線電視系統設計與性能。 3.本書以實用性為主,對各設備及裝置有詳細的圖解說明,並對CATV系統有完整的介紹,且附實際設計範例可供參考。 4.本書附有各國有線電視之相關法規及參考資料。 & 有線電視已成為科技發達國家家庭娛樂的一部份,因而在相關技術的發展上急需改善,本書以實用性為主,對各設備及裝置有詳細的圖解說明,並對CATV系統有完整介紹且附有實際設計範例可供參考,內文中並附有各國有線電視之相關法規及參考資料,是一般從事有線電視工程及維修技術人員的最佳參考書籍,也可做為CATV視聽專業技術課程的最新教材。
無線射頻辨識(RFID)原理與應用(06144)
1. 系統化的方式介紹RFID的原理趨勢。 2. 使用常見的LabVIEW和Visual Basic兩種軟體應用程式,執行相關實務上的系統操作,整合應用及進階的專題設計。 3. 運用大量的圖示,介紹軟體的使用方式與系統操作過程。 & 本書以一個系統化的方式來介紹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FID),從RFID的發展和趨勢,各種辨識系統,RFID的原理、頻率、應用及優點,一直到安全機制的介紹。在應用方面使用了兩種常見的軟體應用程式LabVIEW以及Visual Basic來開發RFID,執行相關實務上的系統操作,整合應用及進階的專題設計,操作的步驟更是使用了大量的圖示介紹。在理論與實作的相互結合下,除有助於學生及相關研究人員初次踏入RFID的使用外,更能快速了解操作模式。& &
傳播研究方法
《傳播研究方法》是華人社會第一本由身居台灣、中國大陸、與美國的四位華人傳播學者共同書寫,可算是目前華人傳播學界最為完善的傳播研究方法教科書。本書內容包含了奠基篇、設計篇、方法篇、與統計篇四大部份,除了研究方法本身,也涵蓋了方法學與方法論的基本原理和論述,並詳細地說明了統計分析的原則與操作法;舉例方面,也都能從華人社會的角度出發,以配合華人的閱讀。整合起來,可讓讀者在井然有序的編排與精簡扼要的解說情境下,窺覽到一個完整的傳播研究方法全貌,以及習得傳播研究的操作技術。本書很適合對社會科學,尤其是傳播學,研究有興趣的學生、學者與實務界人士使用。
口語傳播
口語傳播是一門關乎人(人心、人性與人類行為)的學科,而其對於互動性、情境性、口語性、以及訊息交換過程的重視,也凸顯此學門和其它社會科學、或是人文學科的差異。 本書兼顧理論與實務,除透過系統性的介紹,使讀者能夠全面瞭解口語傳播的理論基礎與歷史發展,並進一步思考口語傳播在本地與亞洲發展的可能性外,亦運用每章清楚的學習目標與末後所附型態多元的作業,幫助讀者將書中內容與實際生活扣連,並靈活運用以解決問題與建構生活世界。 本書不僅是作者們對於自己所學熱情的展現,也期待能改變許多人對於口語傳播只停留在工具層面的認識,就如杜威(Dewey, 1939)所說「傳播之美好,為萬事之最。」傳播之所以美好,乃在於意義、價值、熱情、愛和美善都必須經由它來體現。
民視午間新聞幕前幕後:雙語產製與台灣認同
本書是一本理論與實務兼顧的電視新聞產製過程研究專書。以目前仍長期穩定播出的民視無線台雙語午間新聞為分析對象。全書內容包括以下幾部份:(1) 民視雙語午間新聞誕生的歷史背景因素與製播動機、(2) 雙語新聞與族群認同間的理論關聯、(3) 探索民視雙語午間新聞產製過程的研究方法、(4) 民視雙語午間新聞在語言使用與新聞取向上的特徵、(5) 民視雙語午間新聞在製作團隊社會背景、新聞產製過程,以及節目成本與效益等方面的深入剖析、(6) 觀眾對民視雙語午間新聞的認知、評價與建議。本書特色台灣第一位留英新聞學博士主播以親身雙語播報經驗,剖析民視午間雙語新聞產製的幕前幕後,榮獲國內外五大傳播暨產經學教授專業推薦。本書為國內第一本由電視新聞主播經親身參與觀察後,以新聞傳播理論為經,自身電視新聞實務工作經驗為緯,對其所長期播報的雙語午間新聞產製過程,完成的第一手個案研究專書。因為有此特性,使本書在新聞理論與實務兩方面,皆具有相當重要的參考價值。換言之,本書既可以做為大專院校有關電視新聞製作課程之教科書或參考書,也可以被當做是一本相當難得的、使社會大眾對電視新聞製作過程更加了解的媒體素養讀本。
新聞採訪與編輯:理論與實務
本書分為兩大部分:採訪與編輯,先採訪後編輯,是為了讓同學可以有順序,條理分明的進入學習新聞領域。從教學內容而言,同學可以先了解新聞的產生與採集,再執行內容的製作與完成,因此,它是一本涵蓋了新聞產製原理的教科書。從媒體實務而言,本書把資深新聞工作者的多年心得,首次完整而有系統地提供給同學,讓學生可以更直接、更有效率的學習,讓理論與實務之間的距離變小。新聞的學習首在實踐。本書依照實際媒體的運作、操作模式,以循序漸進由淺而深,由理論而實務的方式,闡釋新聞的產製原理與統合技術,是大傳科系同學與通識課程最好的入門學習教材。
新產品創新與研發
企業欲在如此競爭的環境下生存,必須有新產品綿延不斷地推上市場,以確保產品的市場佔有率,才得以使企業存活下來。因此,新產品或新科技研發對於各個企業可謂非常重要。結合過去學者研究與實務界的經驗,本書將新產品或新科技的研發程序,作一系統性的彙總,使任何一新產品或新科技的研發,在最少的資源與開支下,獲得最佳的研發成果。 隨著科技時代的演進,新產品的誕生由傳統式的研發轉為符合時代潮流及以顧客為導向的研發工程,其研發的過程可謂千頭萬緒,而考量的層面可謂極為廣泛。但如何在這錯綜複雜的程序中獲取產品研發的成效,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藝術;就如同市場上任何的時刻、地點都有新的產品在發表或上市,但最終能在市場上存活下來,並且獲得消費者青睞的產品可說不多,而其關鍵的因素在於產品研發過程中缺乏諸多因素的考量,而造成產品研發的失敗。 因此,如何掌握產品的創新與研發變成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是身為一個市場經營者、產品研發者,或相關管理者必備的一項基本知識。
總統電視辯論語藝策略與類型批評
候選人電視辯論已成為美國總統大選的慣例,也是台灣近年主要選舉中常見的一項重要過程。目前至少已有二十多個國家舉行了總統或領導人選舉電視辯論,國內外也有超過八百篇的學術論文研究這項日益普遍的選舉訊息。《總統電視辯論:語藝策略與類型批評》一書,是國內首次以專書型態對電視辯論進行的學術研究。本書的研究對象包括1996年以來所有三屆台灣總統大選,分析的文本則涵蓋了辯論協商、辯論之前、辯論會(2000年政見會)、辯論之後等四階段的語言攻防。研究過程是先整理國外電視辯論的策略類型,再以國外候選人辯論的類型描述為基礎,分析台灣的總統電視辯論。除了分析國內外總統電視辯論的各階段語藝類型,本書也提供讀者選舉電視辯論的背景知識與研究文獻。
投影幾何學(修訂版)(0379901)
本書內容包含無限大平面之平面跡、交線、展開與陰影,內容解說詳盡,由淺至深,可訓練讀者3度空間的想像能力,及繪製交線展開圖。 & 每章後並附有習題及工作單,習題有選擇、填空、簡答題或作圖題供讀者自我評量;工作單則是摘錄該章節之重點,非常適合教師選用做為學生課堂練習之用,書中圖例用詞一律符合CNS工程製圖標準及工程圖學名詞。 & 不論是想學習投影幾何這類科的學生或是對投影幾何學有興趣的人,此書將是一本讓您學習快速且獲益良多的好書。 本書適用機械科五專四年級、二專二年級、大學機械系及工業設計系選修課程。&
廣電暨新興媒體寫作的理論與實務(初版)
當前大學教育的新聞傳播寫作訓練,已經難以滿足廣播電視與網際網路等新興媒體的需求。本書特別結合了學界與業界菁英,逐一探討電視新聞、電視節目與戲劇、廣播新聞、廣播劇、網路新聞、網路廣告、部落格等媒體的寫作技巧。 本書作者包括:公共電視總經理胡元輝、大愛電視採訪組副組長余遠炫、東森電視執行副總經理馬詠睿、TVBS新聞部副總編輯兼主播詹怡宜、中廣公司新聞部經理馮小龍、中廣公司台長吳晶晶、劇作家陳世杰、劇作家宋轅田、東森新聞報總編輯蔡慶輝、東森新聞報組長顏嘉宏、聯廣公司網路行銷部總監林建志、蕃薯藤整合行銷暨業務處副總經理陳中和、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王毓莉、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賴祥蔚。
有線電視實習(修訂二版)(0273702)
本書詳細說明有線電視的完整系統架構及實際操作之測試步驟,書中對測試時所根據的原,以公式或圖表列出,方便讀者計算、查閱,並以「有線電視系統工程技術管理規則」做為實習的規範,有助於有線電視查驗的瞭解,極適合做為私立科大、大學電子、通訊科系做為「電視工程實習」課程之教科書。& & ■ 本書優點特色 & 1.有線電視利用光纖或電纜將電視信號送入終端用戶,因為是封閉式傳輸所以不受地形及高層建築物的影響,較容易克服電視影像疊影、頻道干擾、雪花干擾等現象。 2.有線電視能充分利用頻譜資源,它能夠有效的抑制頻道間的干擾,使同一套傳輸設備可以同時承載數十個節目,並且有線電視也不會產生高頻輻射妨礙身心健康。 3.近代電子技術的發展,有線電視可提供互動式的雙向服務,一自伺服器至客戶端的下載傳送,另一為客戶端到伺服器的上載要求。它可以進行資料索取、天氣預報、預定車船機票、提供國際長途電報、電傳、國際檢索等許多服務。
傳播政策基本原理:電子媒體管制的原則與過程
本書即企圖將這些基礎原則之概念加以釐清並賦與分析功能。本書提供這些基礎原則的歷史、學理、及應用三方面完整的解析。此外,本書也探究傳播政策制定過程的動態因素,以期解釋這些原則長久以來一直被模糊定義與不一致地被使用的原因。在此媒體科技匯流的趨勢下,傳統管制模式嚴然已遭摧。因此,讓這些傳播政策指導原則的定義能被清楚與一致性地使用已是刻不容緩的要務。《傳播政策基本原理》一書乃是目前正在深入了解電子媒體管制與政策原理的政策制定者、政策分析家、學者與學生之無價資源。
媒介消費:閱聽人與社會
現代公民必須同時面對兩種環境變遷:媒介社會與消費社會,也就是公民必然同時扮演閱聽人與消費者的角色。由於傳播媒介的發展與消費資本主義之間具有密切關聯,因而凡欲了解現代社會的人,都必須將它們同時納入觀察與探討的範圍。 本書主要說明媒介與消費社會的關係,包括介紹重要的消費理論、日常生活的特性、家庭關係以及家庭與外在社會的聯繫、認同與自我、家庭中的科技消費、閱聽人的權力、公共領域及社會參與等等。藉由說明它們與媒介消費之間的關係,本書試圖為閱聽人在當前社會中的角色與可能發展提供一個觀察與思考的背景。
影像壓縮技術(05606)
本書循序漸進,對於多媒體編碼的基礎理論與實際應用技術作詳細的解說。 & 第一章介紹關於數位影像所需最基礎知識 第二章則是透過簡單的編碼演算法概述影像壓縮編碼的觀念 第三、四章分別介紹熵編碼化觀念與量子化誤差的統計處理方法 第五章詳細地說明JPEG、MPEG等常用的編碼方法 第六章簡介實際應用於JPEG或是MPEG的DCT編碼方式 第七章著眼於動態影像壓縮編碼方法 第八章企圖對資料率的失真理論作些許的介紹 最後第九、第十章則分別在實際應用情形中,對JPEG與MPEG的概要說明。本書能為許多讀者們在理解編碼的原理與流程時提供一些幫助。
廣告創意
創意無遠弗屆!這本書從一開始,就讓讀者先檢視自己的人格特質、生活和思考習慣是否具有創意人的基本能力。分數的結果可能讓許多傳統思維模式的人立即否定自己,但是在了解廣告創意人所具有的藝術性和策略性,並且認識廣告創意人的角色與任務後,此書打開生命的另一扇窗,其實廣告創意是可以靠後天有計劃訓練而成的。而在創意執行層面上,本書介紹如何將一個偉大的創意策略透過平面和立體的形式呈現在閱聽眾面前,再加上新興媒體創意,以便達成加乘的效應。當然,創意並非天馬行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廣告創意必須是有控制性的創意(controlled creativity),本書也分別就創意評估的準則和創意人素養的問題加以深入探討。好的廣告創意,在賣給消費者之前,如何取得客戶(廣告主)的青睞順利產出端賴「提案技巧」。本書傳授成功提案祕訣為創意加分。最後,並蒐羅了十個生活中創意觀察作為示範,讓讀者充分明白生活創意的真諦。
閱聽人與媒體文化
二十一世紀為數位科技的紀元,但是不少社區與社群生活卻存在著數位落差現象。不可否認,這是一個需要閱聽人採取行動、善用回饋的數位時代。 & 本書整理並介紹閱聽人回饋與媒體文化的相關理論與案例研究,全書分為理論方法篇、整體結構篇、接近使用篇及回饋參與篇等四部分,共分十六章,以回饋概念貫串全書,嘗試呈現台灣民眾(特別是弱勢族群)的媒體近用權與對電視的回饋行動。第一、二、三章屬理論文獻的建構;第四章介紹觀眾回饋的研究方法,其餘各章分屬不同主題的實證研究。全書組織井然,結構分明。 & 閱聽人是多變的,節目訊息評估、閱聽人回饋意見的蒐集與分析,不容輕忽。本書也是呈現美國加州閱聽人研究中心(Audience Survey Institute, ASI),獲悉閱聽人回饋的節目訊息測試方法,希望提供閱聽人、媒體市場分析及應用參考。
近代VLSI設計-第三版(修訂版)(0393001)
本書譯自WAYNE WOLF所著之「MODERN VLSI DESIGN」第三版。本書是以系統設計的觀點,來探討積體電路的設計,並強調數個有關VLSI與系統設計的基本主體: & 1 . 從電路到架構之有系統的設計方法 2 . 強調高階模型由上而下的設計 3 . 測試與可測性設計 4 . 設計的演算法。內容有:數位系統與超大型積體電路、電晶體與佈局、邏輯閘、組合邏輯線路、循序機器、子系統設計、平面規劃、架構設計、晶片設計、電腦輔助設計系統和演算法。本書適合大學、科大,電子、電機科系「超大型積體電路設計」「VLSI設計」課程使用。
廣播節目企劃與電台經營
本書從最基本的認識電台與節目企劃談起,延伸到電台的經營面向,深入淺出,不論新手還是老鳥,只要有夢想成為全方位廣播人,有意邁入經營階層,本書應屬必讀之作.
數位寬頻傳播產業研究
本書分別闡述科技匯流趨勢,寬頻技術發展與數位寬頻影音產業研究的學理背景與依據,電視產業相關業者的競爭力與未來因應之道,電信產業經營與生態,網路產業先趨勢及相關產業研究等內容,適合相關業界人士及傳播科系學生當成參考用書或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