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的技巧與指導(2版)
本書特色 朗讀是一門語言詮釋的藝術。一段文句要怎麼念,才能展現出語音的美感?一篇文章要怎麼詮釋,才能忠實的為作者呈現藝術的加工?這是一項很專業的學問。它彷彿是在為文學作品,譜上了有聲的曲子,也就是為沒有聲音的文章,做出有聲的藝術設計。當然,朗讀不是漫無規範的,必須先要瞭解語言表達的規律,那就是在朗讀時,聲音何處該輕、該重?節奏哪裡要快、要慢?語氣何時上升、下降?一段長句在哪裡停頓,怎麼停頓,才能展現語言的力與美?此外感性的句子怎麼表達?說理的句子怎麼呈現?快樂的句子怎麼發揮?憂愁的句子怎麼刻劃?再加上標準語言的運用,這些都是朗讀者成敗的關鍵。 作者以擔任二十餘年語文競賽、縣市選手培訓,以及於彰師大、中教大授課之心得,撰寫本書。由於目前海峽兩岸,尚未出版任何一本完整探索朗讀指導的專書,因此本書的內容,在語句的詮釋方面,著墨甚多,這也是前所未有的。希望藉由作者文字深入淺出的分析,以及讀者透過手機或平板掃描QRCODE連結上網,就能聽到作者親自錄音示範的朗讀版,隨時隨地都能邊聽邊學,為學習朗讀者提供最有效的指導。
少年事件處理法論文集:一部以贖罪心理與道德決斷形塑出來的法律
本書收錄七篇獨立論文,充分表達作者對台灣少年司法的懇求、論證、期盼。作者先以簡單的文字闡述表達對司法實務界的懇求,從心理與道德決斷這兩件事情形構出對於少年司法的想像,企圖在建構與解構中反覆驗證,中間提出台灣新少年司法與矯治制度的經驗與展望報告,最後以實務操作要點的建議作結尾,並加入處理少年事件守密原則,作為本書的補充。適合正在研究或是研習少年事件處理法的研究者與學生閱讀。
交通刑法理論與實務-大學用書.警界適用<一品>
適用對象大學用書適用時間無期限使用功效1主要在於探討實務上經常發生酒醉駕車、肇事逃逸、危險駕車及交通事故等衍生的交通刑法議題。2由不同角度切入分析論述,可作為學術研究參考書籍。改版差異全新書書籍特色由於交通犯罪類型的多樣化與數量增加,生活上稍有疏忽即可能成為案件的加害人或被害人,影響之大更遠超乎一般人所能預料,對此複雜多元的交通問題,當事人仍須面對、接受與處理,無法選擇逃避。本書命名為交通刑法理論與實務,主要在於探討實務上經常發生酒醉駕車、肇事逃逸、危險駕車及交通事故等衍生的交通刑法議題,就實務與學理,從現實生活個案中,由不同角度切入分析論述,內容淺顯易懂,除對於一般民眾發生交通問題時,可以清楚地瞭解自己的權益及處置之道,並可作為學術研究參考書籍。
民事法的學思歷程與革新取徑: 吳啟賓前院長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
吳院長熱愛司法,他的認真與勤勉,數十年如一日,堪稱實務工作者的最佳典範!本書係吳院長在實務界及學術界的朋友以及後輩,針對新近民事法學的重要議題所發表之研究論文選輯而成,期能以本書恭賀吳院長八秩華誕,並繼續引導臺灣民法理論與實務界標竿前進! 吳啟賓前院長簡介 出生年月日:26年9月13日 出生地:臺灣省臺南市 學歷: 臺灣大學法律學系畢業 司法官訓練所司法官第七期結業 經歷: 一、二審法院檢察官、法官、庭長 司法院第一廳幫辦(即現司法院民事廳& 副廳長) 最高法院法官、庭長 臺灣高等法院院長 最高法院院長(96年9月11日退休) 榮譽: 當選第十五屆十大傑出青年 榮獲台南一中第六屆校友傑出成就獎 現職: 司法院顧問 東吳大學兼任教授 司法官學院講座 著作: 租賃法論 土地法規與民事審判實務 保障名譽權與言論自由之衝突(論文集) 法窗夜語 今事今判
執行力客觀範圍擴張論
本書係作者有關執行力客觀範圍擴張論之集大成。針對向來強制執行實務所承認:為實現執行名義之給付利益,執行力之客觀範圍不以其上所載執行債權為限,以及從來民事訴訟學說所未論:確定判決之執行力及於系爭物特定繼承人或為當事人利益之占有人時,請求實現之權利已逾經裁判訴訟標的之範圍,提出執行力客觀範圍擴張說之一貫理論,賦予前者以理論上根據,並於後者揭明既判力擴張與執行力擴張之不同,藉以銜接權利判定程序與權利執行程序,致力於實現債權人之實體利益與程序利益,並在程序保障之下,統一解決有關紛爭。
兩岸民事法學與多元典範觀點
本書為2016年國立政治大學民事法學中心舉辦學術研討會之重要研究成果。本中心長期以來致力於推展兩岸及國際民事法學之交流活動,其內容包含民事實體法與程序法相關重要議題之研討與交流。本次論文集收錄了關於兩岸民法財產權最新法制、民事訴訟與家事事件程序最新立法趨勢之學術性論文,其內容豐碩、觀點多元且新穎,使兩岸民事法學之研究更加充實與深入。此外,本書尚收錄德國前弗萊堡大學法學院Gerhard Hohloch教授關於德國給付障礙法、瑕疵擔保法、消滅時效法及消費者保護法最新發展趨勢之重要論文,更加拓展民事法學比較法及國際化之新視野。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民事法中心簡介 政治大學法學院民事法學中心設立於2000年8月,以建構整合世界及兩岸學術交流平台為宗旨,研究成員及領域涵括民事實體法與程序法學。中心為促進民事法學研究的本土化、專業化及國際化,積極提供交流對話的多重管道,除不定期邀請德、日及大陸學者來台參與演講、研討會及相關學術活動以外,更與國際名校合作,以交換學生等方式,進行法學交流,促進法學發展。
軍人犯罪學之實證研究-卡其領貪污及職權式性犯罪之白領特徵-大學用書<一品>
適用對象對軍人犯罪學有興趣之讀者。適用時間無期限使用功效國內第一本理論與實務兼具之軍人犯罪學專業論著,透由完整的實證分析,客觀、忠實地以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及法學研究方法進行「另類白領犯罪」的探討,更是本土化卡其領生態圈犯罪預防、相對應刑事政策,及創造專業軍事犯罪學科之首選參考書。改版差異全新書書籍特色亞洲知名犯罪學者許春金、楊士隆等教授共同推薦--「犯罪」是由「人」造成的,「特殊的犯罪」則是由一群「特殊的人」所製造出來的;犯罪學常提及的一項金科玉律是:「今日的少年犯,很有可能就是明天的成年犯」;同樣地,「今日的軍人犯,也很有可能是明天的社會犯」;畢竟,所有執干戈的軍人,終有褪下軍服復歸社會的一日,卡其領的犯罪預防工程就如同一般社會犯罪預防同樣重要,甚至更加的重要,不容輕忽。本書為國內第一本理論與實務兼具之軍人犯罪學專業論著,透由完整的實證分析,客觀、忠實地以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及法學研究方法進行「另類白領犯罪」的探討,更是本土化卡其領生態圈犯罪預防、相對應刑事政策,及創造專業軍事犯罪學科之首選參考書。
現代金融法(3版)
本書對於體系龐大、內容繁雜之金融法規,進行系統性整理及分析,乃作者長年來從事金融監理實務及金融法教學之心血結晶,不僅為結合理論與實務之教科書,亦為具有高度實用價值之工具書。本書分為總論及各論二編,兼具廣度及深度。總論共分八章,主要介紹金融監理、金融立法、跨業整合、公司治理、關係人交易、金融商品銷售、金融隱私權、金融安全網、洗錢防制及打擊資恐等金融法制之共通議題,使讀者能充分掌握金融市場之監理重點及規範原則。各論共分六章,係以規範銀行市場、票券市場、資產管理市場、保險市場、資本市場及期貨市場之重要法規為主軸,從解釋論之觀點,體系性介紹銀行法、票券金融管理法、信託業法、保險法、證券交易法及期貨交易法等六部金融業法之重要內容,讓讀者能完全體認金融機構之業務內容、經營規範及監控原則。
任何人都可以學會的解題術 刑法總則
將知識有效轉換成分數的超級解題術 近年來的考試越來越困難,除了要讀熟數百條法條以外,實務見解、百家爭鳴的學說理論更是多如牛毛,讀通之後,還得面臨日新月異的考試題型。如何能在考場上盡數發揮自己百分百的實力,這就仰賴對於考題的熟悉度跟作答技巧。鑑往可以知來,考題雖非一成不變,但考古題終究有其重要性,故本書詳列蒐羅近10年考古題,其中包含高普考考題以及部分三等考試,藉此,希望可以幫讀者加強解題的能力以及熟稔度;而在編著上,本書係以法條編列體系為主軸,並以三階理論為架構,希望能讓讀者在閱讀時同時建立作答的體系,且可以有效率地練習題目;最後是在每個題目的解析,本書盡量以簡化扼要、貼近實際考試時可能的作答內容呈現,而不是將整個實務見解作為答案,提供讀者作答之參考。綜上,期待本書能讓讀者一方面掌握考試重點,一方面熟悉考試題型,讓您兼顧學科實力以及考試技巧。
刑法各論(二):人格法益篇
本書以當代德國刑法理論為基礎,重新詮釋我國刑法各罪規定與相關學說實務見解,並援用大量精彩實例辯證概念差異與各罪適用關係,每一個罪名都先切入保護法益與體系結構,再就不法構成要件個別要素作細緻的論述,以進行合目的體系的價值論證,相信能為讀者帶來更好的學習效果與思考樂趣。本書不但適合當配合上課學習與準備考試的教材,對於實務工作者或想要深入研究人格犯罪議題的人士來說,本書亦能發揮適當的指引功能。要特別推薦的是,醫療刑法的核心內容就在人格法益犯罪,本書對此有相當深入的討論。本書是針對人格法益的第二冊,筆者將盡可能地早日出版公共法益的第三冊。
查稅!你不可不知道的稅務調查?
本書特色 實務上稅務案件繁多,解釋函令更是多如牛毛,然而一般民眾對於稅務調查的流程,往往不甚了解,一旦遭遇突如其來的稅務調查,更容易因不瞭解程序及救濟方式而不知所措。本書即是為了讓民眾瞭解稅務調查而寫作,除整理與稅務調查相關之法規外,更利用淺顯易懂的案例與文字,說明稅務調查流程中常見議題並釐清相關觀念,並清楚說明救濟之管道以及面對稅務調查時可據以主張、應對之方式,希望以本書建立對稅務調查流程、救濟方式之基本瞭解後,得以更加從容不迫面對稅務調查。
集體勞工法-理論與實務
集體勞工法是一個具有豐富的內涵,但卻又極具爭議性的法域。可以說,它是具有某種程度的「政治法」。集體勞工法的領域中擁有三個法規範者,分別是立法者、司法者及團體協約自治當事人,各司制定法律、形成個案見解及訂定團體協約之責任。相較於他國,我國的勞動三法形式上的完備並不遑多讓。但實質上並未具體落實所謂的國家中立原則、協商與爭議對等原則、禁止過度原則等重要的集體勞工法的原理原則。此實有待於修正中的勞動三法加以矯正過來。
行政法:案例式(4版)
行政法為公法之基本法,規範公法之法律關係,其內容浩繁,涵蓋範圍甚廣,故如何掌握法律規範之重點,正確解釋及適用法律,將行政理論應用於實際之行政事件或行政救濟 ,誠屬重要課題。作者本於教學及實務之經驗,認行政法為理論與實用之法律學,故行政法之運用應以實務見解為主,學說理論為輔,參諸國內實務見解及學說理論,而以行政法之基本概念、行政組織法、行政作用法及行政救濟法等項目,作為本書之撰寫架構,並標註司法官、律師、高考法制及檢察事務官等考試之相關出處,使本書兼具實務、理論及考試等用途。 本書除著重總括及系統化之解說外,並以例題之方式,說明及分析法律之原則,使實務與理論相互印證,將行政法理論轉化成實用之學科。職是,本書計有實例86則,茲於探討各章節之理論前,先提出例題,使讀者產生問題意識,繼而說明及分析原理,最後解析例題解答,俾於有志研習者除能全面瞭解行政法之原理原則外,亦可應用於實際之具體個案,期能增進學習效果及實務運作。
行政法體系.爭點與實務-大學用書系列<一品>
適用對象 各類科的行政法考生、大學行政法用書 適用時間 無限期 使用功效 快速掌握行政法體系、命題重點,快速複習,掌握爭點。 改版差異 新版 本書特色 1、完全掌握命題重點: 本書已經將行政法所有選擇題及申論問答題,完全整理在各章節中,考生只要依序閱讀,自可掌握所有考試重點。 2、體系化整理清楚明瞭: 本書將行政法教科書學理、司法實務爭點、現行法制,加以體系化整理,清楚明暸,簡單易懂。 3、體系架構脈絡化: 本書將行政法體系架構脈絡化,輔以表格圖示,讓研讀的考生可以清楚掌握學習的方向。 4、輕鬆掌握命題重點: 本書已將行政法學理論述、司法實務、相關法律規定內容,將關鍵重點加以標註「反黑」,考生更易掌握命題關鍵重點。 5、行政法一次搞定: 本書已將行政法的所有討論內容,做成精華整理,清楚、簡單,請依序研讀必得高分,讓行政法在這裡一次搞定! 6、本書適用之對象:對於行政法內容太多記不起來,不知道行政法內容體系,唸起來毫無頭緒,還有想增強行政法實力,快速掌握高分的學習者。 適用於行政法的選擇式測驗題,包含律師司法官一試、高普考、警察三等四等特考、地方政府特考、各種特考之所有行政法選擇題,均可以在本書中完全掌握命題重點! 適用於行政法的申論問答題,包含律師司法官二試、高考、地方政府特考三等、司法三等書記官、執行官、調查局,司法四等法警、執行員,關務特考三等及四等、公務員升等考,所有行政法申論問答題之快速複習。
著作權法:案例式(4版)
著作權法所稱著作,係表現出作者之獨特性及須有原創性之精神上創作。我國著作權法就著作權之本質採二元說,認為著作權包含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前者有公開發表權、姓名表示權及不當變更禁止權;後者可分有形利用權、無形傳達權及改作與編輯權。著作權為智慧財產權領域之一環,以保護文藝性與文化性之精神活動成果為目的,為有價值之權利與財富,自應受法律之保護。因各類著作存在各領域,是著作權與人民日常生活有密切之關連,是欲掌握著作權法之規範重點,而正確解釋及適用法律,將著作權法理論應用於實際之具體事件,就法律人而言,誠有重要之課題。 作者從事民事審判逾20年,本於教學及實務之經驗,本諸國內、外學說、實務見解及審判經驗,將本書內容分為緒論、著作權主體、著作權客體、著作權內容、著作權限制、著作權變動、製版權、權利管理電子資訊及防盜措施、著作權侵害之判斷、著作權侵害之救濟、網路服務提供者之責任、集體管理團體與委員會等12章,為總括及系統化之解說,並以例題之方式,說明及分析法律之原則,使實務與理論相互印證,將著作權法理論轉化成實用之學。本書為使考生知悉國家考試之方向,茲將歷屆考題出處標示於內文,俾於掌握研讀重心。再者,本書計有案例82題,先於介紹各章節理論之前,先提出例題,使讀者產生問題意識,繼而說明及分析原理,最後解析例題解答,俾於有志研習者除能全面瞭解著作權法原理原則外,亦可應用於實際之具體個案,期能增進學習效果及實務運作。
財經法制論文輯(卷一)
本書特色 本書乃中部地區大學院校法律系、所,與台灣企業法律學會所聯合舉辦之「中部地區財經法制研討會」各場次所發表之研究論文選輯而成。各研討會場次分別由中興大學法律學系、東海大學法律學院、靜宜大學法律學系、亞洲大學財經法律學系、逢甲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等辦理。 與會之學者、實務家,以及中部地區各大學院校法律系、所的盛情支持,台灣企業法律學會謹此致謝!謹此,透過本書之選輯、出版,作為各位與會貴賓共襄盛舉之回饋;也期盼本書之出版,能供為我國財經法制踐履革新、健全發展之參考。
國際私法理論與案例研究(二)
進入新世紀後,臺灣國際私法學研究也開始邁入嶄新的階段。作為司法實務與學說理論結合的橋樑,案例評析乃成為國際私法學上一股新興的研究趨勢。本書之作成,即為此一新趨勢的見證。 本書為作者進行臺灣國際私法案例評析系列的第二冊,彙整了作者近年來在國際私法學上研究的成果。全書分為「法律衝突論」與「管轄衝突論及其他」二大部分,針對國際裁判管轄權與外國人權利領域中之選購法院問題、涉外假扣押問題、外國人民事法律地位問題,以及法律衝突領域中之外籍配偶繼承權、涉陸婚姻事件、涉外網路誹謗及特徵性履行等相關司法實務案例進行整理,檢討與分析,並提出具體、明確的解決方案。
專利實務論(第七版)
作者以自身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將專利由基本概念到實際應用,循序漸進、鉅細靡遺的介紹,內容主要針對專利的申請、審查、期限、年費、侵權、使用、保護,以及他國專利和與專利相關之國際公約及組織,皆有詳細的解說與範例,書末並附上最新修正之專利相關法律條文,供研讀此書之讀者參考。
電信法
本書特色 本書為我國第一本電信法教科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我國電信法的主要核心議題,包括:電信網路及技術概述,電信事業及業務,電信事業之間的網路互連(interconnection)、數據互連(IP peering)及批發服務(wholesale services)管制,電信零售資費管制,電信資源(無線頻譜、號碼及路權)管理,以及電信普及服務規範。作者群來自學術界、電信界及研究法人,本書內容反映理論與實務之整合。 藉由本書可深入瞭解我國電信法之規範體系及重要議題,並可從中發掘值得進一步研究的議題。本書適合做為大學或研究所開授之電信法律課程的教材。
智慧財產權導論與專利實務(第四版)
本書內容涵蓋整個智慧財產權,包括商標、著作權、營業秘密與專利的基本觀念,解讀申請專利範圍、專利檢索和專利侵權鑑定的基本觀念,適合大專生、研發人員與科學家等必讀的常識。 本書特色 1.以法院的判決作為案例的說明,並穿插有時事或相關報導,可使讀者體會出IPR的精義。 2.從書中可學會IPR的觀念、解讀專利說明書的技巧、上手做專利檢索和分析專利侵權的認定。 3.本書可作為大專院校通識課程的教材,也是研發人員、工程師與科學家等所必備的參考書。 4.附錄中收集有台灣國家考試的相關試題,提供參考答案,具有複習和參考的價值。
種類之債與給付不能
本書特色 民法有關債之關係之規範主要乃立基於特定之債上,給付內容暫時未能確定之債之關係則屬例外,種類之債之規定則屬此等例外給付內容暫時未確定之債之關係之規定。一般而言,債務人之給付標的若屬不代替物者,原則上固成立特定之債;債務人之給付標的若屬代替物者,原則上則成立種類之債,惟並不盡然。從而,所謂「種類之債」之概念,其內涵為何? & 其與特定之債又如何區別?乃至兩者間之區別實益又何在?皆有必要進一步加以闡釋。再者,種類之債的特色之一乃係種類之債之特定。然而,民法第二百條第二項所定「交付其物之必要行為完結」,究何所指?其後續效果又為何?亦有待釐清。 & 此外,何謂「給付不能」,民法對此並未明文規定其定義,我國實務亦僅提出依社會觀念判斷給付是否陷於不能之標準。所以,有關給付不能之定義自有必要更為周延詳盡之說明。抑有進者,所謂「債務不履行」,乃係指債務人違反其給付義務或附隨義務之行為,然而,為何民法將違反給付義務之行為區分為給付不能、給付遲延以及不完全給付等三種類型?其實益與區別標準何在?亦值探討。針對以上各項議題,在本書中皆有完整之討論。
通訊傳播法研究 第二卷
本書特色 本卷共收錄十二篇論文,兩岸各六篇,可以分為四大主題:互聯網法律問題(三篇關於互聯網產業的競爭法規範,三篇關於互聯網商標侵權的探討)、通訊法(共三篇)、傳播法(共一篇)以及濫用關鍵智慧財產權的反壟斷規制(共二篇),相當程度反應「互聯網+」的諸多特徵與爭議問題,值得閱讀與收藏。
刑事訴訟法理論與運用
刑事訴訟法之規範目的,主要是合法追訴、發現真實、保障人權及實現正義。因此,在實務的運作上,刑事訴訟法的意義相當重大。由於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繁瑣,學習法律之人往往覺得枯燥,而不易吸收。作者著重案例上的引導,以圖表的方式加以敘述,不但能減輕閱讀上的困難,更能強化理解的效果。本書不但適合初學者研讀,同時可作為考試者的攻略,更能供作研究者的參考
地方制度法釋義
「地方制度法」作為一種法律學門,無論學院研修、文官基礎紮根或高階公務人員訓練,其面向都應廣泛地包括基礎理論闡述,府際互動與府會運作剖析,並進行法制與行政實務的解說。惟學界相關著作,或偏重學術討論,或局限外國法制,多缺乏本土的全面關切。本書以地方自治理論、全球化趨勢與我國發展歷程及地方制度法逐章釋義三大部分為經,而以憲法、大法官解釋、現行法制與司法、行政實務的闡述為緯,兼具理論探討與實務需求價值,在國內堪稱唯一。其次,本書結合公共行政學的研究,把地制法背後有關地方治理的思維,從歷史演變、國際比較到制度選擇,都作了必要的說明,讓讀者在知其然以外更能知其所以然,此一視角上的跨域和方法上的匯流,毫無疑問也成了本書的一大特點。
民主與法治的出路
民主是人民當家作主,法治是國家依法統治,兩者相對而生,結合發展,人類生活的任何層面均已離開不了,對國家社會的現在與未來也有無與倫比的重要性。兩者本應同等重視、平衡發展,惟當今國人不乏重民主而輕法治者,誠屬遺憾!本書分從這兩個角度出發,分別探討理論與實務層面,並提出改進建議,期能找到美好的出路。民主與法治二者俱是當前社會最重要的主流價值,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很高興可以撰寫本書的修正版序,這表示本書闡述的理念,尚能得到讀者諸君的認同,亦能經得起市場的檢驗。約莫二年前,本書即已售罄,出版社不斷催促再版,只因自我要求與堅持,如要再版一定得從頭徹尾檢視與修正,故只應允先以「加印」方式面對市場需求,容後再修正出版。惟因筆者蹉跎再三,在「修妝補容」一番,稍可見人後,終於走出來了。本次修正再版,主要是配合實際現況酌予修正,另增列一些章節,如行政法人法、遊說法等節,亦因現在法規查考方便之考量,而刪除原附錄的相關法規。修正後全書仍分6 篇,但擴增為64 節。筆者才疏學淺、能力不足,內文如有謬誤之處,尚祈諸先進方家 叼在「學術本一家」之旨,不吝珠玉誨正,是所至盼!
西洋政治思想與法思想史(第三篇【中】)—近現代政治思想
本書特色 本書所處理的部分有很多是屬於科學政治學的部分,例如本書從實證主義發展的角度來探討實證政治學的發展,其中華萊士與邊特利是科學政治學的先驅,本書更進一步介紹了以行為科學理論為基礎的芝加哥學派的重要理論,如邊特利、梅利安、拉斯威爾與杜魯門等的理論,也介紹了當斯、賴克等數理政治學以及計量政治學的發展。在系統論上,本書介紹了德意奇的政治通信與控制系統、帕森斯、伊士頓、阿蒙德的系統理論,對於理性在政治中的有限性則介紹了賽蒙、波帕、林德布洛姆、奧克修特等的思想。從近代史的發展過程來看,進化論影響世界甚深,而社會主義思想的發展仍然以不同的面貌持續影響著現今的世界,本書對此二部分詳加介紹。面對社會的快速變遷,一戰前後英國的拉斯基的政治多元主義與1970年代的停滯性通膨時代所產生的新協調主義,也是政治思想發展中的代表性理論,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對於社會科學與政治學的衝擊非常大,本書一一加以介紹。
臺灣民眾的媒體選擇與統獨立場
統獨立場牽動著臺灣民意政治的發展,在民主化後歷次總統選舉的議題中,幾乎沒有缺席過。媒體在臺灣的政治發展中無疑是政治傳播重要的推手,影響著民眾的政治生活。然而,在民主進程中,兩大重要的因素並非各自發展,而是互相牽動。本書以經驗研究的角度,探討政治與傳播長久關注的爭點,究竟是民眾的媒體選擇影響了他們統獨立場的變動,抑或是民眾的統獨立場影響了他們的媒體選擇。本書採用內容分析法和調查研究法,並以定群追蹤資料釐清兩者的因果關係。研究兩者的因果關係,使我們看見民主進程中媒體統獨立場與民眾統獨立場的細微變化,並勾勒十二年來媒體設定的統獨圖象,和民眾統獨立場的政治框架,最後發現臺灣民眾的統獨立場並非堅固的意識型態,他們是會吸收媒體政治資訊,做出統獨判斷的理性公民,這也為「政治」和「傳播」跨領域的理論與實務,提供未來的方向和建議。
中國政府與政治(第三版)
中國政府是如何運作的? 中國政治過程是如何推動的? 中國政治生活的特殊性是什麼? 研究中國政府與政治的主要線索有哪些? 中國改革開放時代的政治生活發生了哪些關鍵性的變化? 本書運用政府過程的方法,從對以「黨政關係」主線的政治權力結構和社會階層結構的剖析開始,漸次展開對意見表達、意見綜合、決策和施政四大基本環節的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對政務資訊傳輸、社會監督、「單位」的政治功能與承擔政府職能、政府的主要經濟行為、縱向間府際關係、城市和鄉村的政治運行等問題做了較為全面和很有新意的界說。
審判獨立與權利救濟、行政訴訟之發展與變革—海峽兩岸公法學論壇論文集(三)
本書特色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近年來持續進行兩岸法學之學術交流及研究,與各法學領域皆有一定的進展及收穫。政治大學法學院公法學中心於2015年第六屆兩岸公法學論壇,對於憲法議題的討論則聚焦於審判獨立與權利保障,針對法院審判、違憲審查制度與人民權利保障之關係,進行較深入的討論。此外,更進一步將交流討論的議題擴大至行政爭訟法制之研討,建立關於兩岸行政訴訟法制研討交流的平臺。2015年第二屆兩岸行政訴訟法法制比較研討會則以兩岸行政訴訟法之實踐經驗為主軸,針對雙方行政爭訟制度之改革及實際經驗進行深入討論。 本書彙整上述研討會之部分論文,並依主題區分為「審判獨立與權利救濟篇」與「行政訴訟之發展與變革篇」兩篇,呈現兩岸學者對於憲法及行政訴訟法領域中,對於審判獨立及行政訴訟法制之研究成果。
判例國際公法Ⅱ
本書特色 在世界著名法學家的眼中,台灣的法律地位如何?1945年國民黨代表盟軍佔領台灣時,有無權利逕行取得台灣領土主權?台灣應否宣佈中立?「中華民國」對南海的十一段線主張是否合法?退回與中國之間的服貿協議,有沒有影響國家的誠信?菲律賓海巡在公海上掃射台灣漁船,應負何種責任?「中華民國」政府能否不讓達賴喇嘛與熱比婭入境?對於上列問題,《判例國際公法II》都將提供給你最正確、最完整的解答。 《判例國際公法II》是2013出版之《判例國際公法I》的續篇,涵蓋了另外22個國際裁判機構與各國法院之判決與諮詢意見。透過研讀這些判決、分析與應用其揭示之原則,讀者既可認識特定國際法規則的應用情境與條件,也可確信其為實體且具拘束力之法律。
就是這本海洋法體系+解題書?
為什麼要買這本?作者告訴你 & 面對考試,同學常會有「唸過了未必看得懂」、「看得懂未必記得起來」、「記起來未必寫得出來」、「寫出來未必寫得完」的經驗,本書提供了最新穎最完整的海洋法理論,提供可操作性的實務見解,結合考試出題方式與答題結構,務求同學能「唸過」、「看懂」、「記起」、「寫出」、「寫完」,而這也是一本好的考試用書應有的態度。
醫療過失犯罪中的信賴原則:理論及其適用問題研究
本書是中國刑法學界第一次為醫療活動當中,可能適用信賴原則的領域所進行之全方位的理論性勾勒,為刑事司法實踐中信賴原則適用,以及相關醫務人員之責任認定等問題的解決,奠定了具有相當規範性參考價值的理論基礎。作者親赴德國一年進行研究,後又經22個月對中國的24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的80多家機構中4475名法律、醫務工作者,進行實地問卷調查。
法律與生活(第三版)
本書從法律的基本概念談起,由淺入深引導讀者瞭解法律內涵,並以生活實例解題分析,讓讀者認識到法律與生活息息相關。 全書分為8章:第1章緒論,介紹法律的意義與功用;第2章說明法律的社會功能與其他社會行為規範;第3章到第5章分別闡述憲法、民法、刑法;第6章探討經濟相關法規;第7章綜合彙編,介紹性騷擾防治法、少年事件處理法及行政法;第8章帶領讀者認識我國司法制度,並瞭解現行司法制度的爭議以及我國的司法改革。 書末附錄一與附錄二分別收錄中央法規標準法、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七次);附錄三提供「法律書狀」模擬書寫;附錄四與附錄五分別是「中華民國憲法」與「法學緒論」的命題大綱;附錄六則為最新國家考試「法學知識」的試題彙編。 第三版除了依最新修訂的法律加以改寫之外,增列了《消費者保護法》、《公平交易法》、《民法‧繼承編》等和生活關係密切的相關法律知識,並在增加了「中華民國憲法命題大綱」、「法學緒論命題大綱」,幫助讀者除了練習考古題之外,更進一部掌握命題方向。 本書習題解答編於書中,方便自學讀者使用,適合準備應考公職的讀者。
新學林隨身典—綜合法典(18版)
本書特色 蒐集至105年1月6日最新之總統府公布修正法規。 本版新增修法規如下: 新修法規 公務人員退休法(104.12.2) 公務人員保障法(104.12.23) 行政程序法(104.12.30) 政府採購法(105.1.6) 勞動基準法(104.12.16) 消費者保護法施行細則(104.12.31) 金融控股公司法(104.9.30) 家事事件法(104.12.30) 仲裁法(104.12.2) 中華民國刑法(104.12.30)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104.12.30)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10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