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業人士倫理
本書特色 本書的出版,將深化目前關於法律倫理的討論。本書分析了這個主題,並將之類型化。本書的分析運用了具體的法律脈絡與哲學家的論述方式,說明了部分重要的議題。它呈現出這這個主題並非純粹是理論性質。它影響了人民的法律權利,就如同在數量龐大的訴訟個案裡所喚起的權利。類型化的議題、援引法條、案例與重要的文章,這些都讓本書成為有價值的研究工具。 哪些人適合閱讀本書呢?對司法官與律師而言,這是本非常有用的書。尤其對於律師專業團體來說,更提供了指導方針。對法律學者而言,本書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資料。我個人認為本書應該列在法學院學生的必讀書目。它對新入行的律師來說也是非常有用的參考書。簡而言之,在本書所屬的專業領域裡,它是很有用的研究工具,甚至也能當作訴訟中的佐證資料。我相信社會大眾對這本書也會感到興趣。
租稅正義與人權保障-葛克昌教授祝壽論文集
本書特色 葛克昌教授作育菁莪、芳騰桃李,欣逢葛克昌教授華誕,為感謝葛教授對於法學教育及研究的卓著貢獻,本書特別集合國內外知名學者,就國內最新學說、實務動態撰文集結成冊。 本書所收錄之論文,見證了葛教授對國內稅法學的貢獻、對發揚法律學術的信念,更展現了葛教授這位亦師亦友、學識淵博的學者,作為臺灣法學界承先啟後、薪火相傳之典範,絕對值得法律人典藏!
這是一本立法程序與技術解題書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讓讀者可以盡情依據個人需求準備考試的解題書! 本書謹遵命題大綱,嚴選經典考題,希望透過有層次有體系的編組,有作用有順序的整合,密密相聯,層層相接,讓讀者可以在最短時間,澈底掌握「立法程序與技術」的解題技巧。 為什麼要買這本?作者告訴你 有些題目,若不曾特別針對「立法程序與技術」準備,等於直接來送死! 有些題目,光憑「法學緒論」、「憲法」與「行政法」法感好像也能拿分? 為了讓讀者可以揮別「少準備會不放心,多準備怕不值得」的矛盾心情,本書將題目以ABCD定性。讀者可以選擇全面研讀所有題型,完整掌握本科的體系與細節;也可以在準備「法學緒論」、「憲法」與「行政法」等科目時隨時同步參閱跨界性題型,以收觸類旁通之效;更可以在考前倒數時刻,針對本科難記易忘的專屬性題型進行特別複習與考前猜題。
跨境犯罪:大學用書系列<一品>
適用對象1.有意投考警察特考相關考科者。2.對於跨境犯罪理論思維有研究興趣者。適用時間無限制使用功效本研究採用深入訪談法(in-depth interview),輔以文本分析(the narrative analysis)及個案研究(case study),針對海峽兩岸重大跨境犯罪分析其成因與模式,包括電信詐欺犯罪、人口販運以及毒品犯罪等。並分析臺灣海峽兩岸共同打擊跨境犯罪積極合作機制下,以全球化觀點、非傳統安全之相關理論與實務結合,嘗試提出具體之建議與重點方向,期能作為跨境犯罪治理之重要指標。改版差異無書籍特色作者認為,21世紀跨境犯罪,將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而跨境犯罪有關議題不僅複雜且牽涉廣泛。本書係以全球化觀點、非傳統安全視角、國際警務合作等理論與司法互助、情資交換與實務結合,探討兩岸跨境犯罪治理之研究,並聚焦於影響較大之跨境犯罪主要類型,包括:電信詐欺犯罪、人口販運以及毒品犯罪等,本研究採用深入訪談法,輔以文本分析及個案研究,針對海峽兩岸重大跨境犯罪分析其成因與模式,期能作為跨境犯罪治理之政策具體建議。
犯罪不法利益剝奪手段的檢討與重建:學術專論系列<一品>
適用對象欲研究刑法沒收與追徵等剝奪手段之讀者。適用時間無期限 書籍特色本書所論述的主軸,概念上稱剝奪手段,具體體現的效果,為沒收與追徵。這是一本檢討剝奪手段定性與本質屬性的論著。現行法將沒收與追徵等剝奪手段,定位為從刑,在本質上應屬於錯誤的定位關係,因此種本質屬性的定位錯誤,使得斯等效果的對應關係,顯得相當混淆。學理與立法上應對於剝奪手段重新定位,其本然的屬性,應是一種平行於刑罰的獨立性效果。本書嘗試從法律效果對應對象,以及法律效果作用關係的辯證,導出剝奪手段應為獨立的刑法法律效果,現行從刑的性質,應是一種理解上的錯誤,應加以修正。
大陸刑法總論的重要問題
本書特色 大陸刑法源於前蘇聯刑法,近期大陸學界亦試圖參考日本刑法理論加以詮釋。想要了解某個國家的刑法,必須以總則的理論性與體系性思考,結合分則的各別犯罪規定,始能有明確的認識。對此,本書利用臺灣與日本的學說、實務見解,考察大陸刑法總論的重要問題,試以釐清大陸刑法的整體概念與思考方向。
公共政策:現象觀察與實務操作
本書有幾項特色。 & 第一,利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詮釋公共政策這個學門的內容,以避免讀者因為接觸到太抽象的概念而卻步,或誤解某些理論或方法的內容。 第二,將公共政策這個學門的內容區隔成「現象觀察」與「實務操作」兩個部分加以說明,以方便讀者清晰地理解公共政策在理論結構與方法技術這兩個不同層面的重點。 第三,本書的內容涵蓋政策問題的認定、方案的規劃、政策形成、決策、政策合法化、政策執行、政策評估、管制政策、分配政策以及重分配政策等等主題。 & 在各個主題當中,除了詳細詮釋理論內容之外,也提供完整的實務操作方法與技術。本書不僅適合初學入門者,同時也適合提供給學術研究者以及實務工作者的參考。
美國專利法與重要判決
1.清楚介紹美國專利法基本內容與重要原則 2.挑選近十年來美國最高法院與上訴法院重要判決30則,分入各章,以瞭解實務運作 3.各節比較美國與台灣制度之不同,引領同學思考 4.可作為美國專利法中文教材供教學使用,亦可作為美國重要判決選編供研究參考
刑法總則新理論與實務
刑法總則對莘莘學子而言一般被視為較艱澀難懂的學科。因此,本書為使學習簡單化、生活化,特在課文之後附加許多情境模擬的實例予以說明,使讀者能在將來面對實際個案時能將刑法總則的基礎理論與刑法分則各罪條文結合作最妥適的應用。此外,本書以「問題思考」啟發問題意識、「選擇題練習」及「考題觀摩」引領讀者學習重點,對於易混淆概念以表格化呈現予以辨異,故除可作為有志研究刑法學的參考資料,對準備考試及初習者而言,亦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入門書。
清晰論法:公司法爭議問題研析:董事篇
鑑於股份有限公司為公司最重要之形態,相關企業法規制度均建立於公司法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規定之上,故其可謂企業法規之碁石,研修公司法領域者,自當透徹探索研修,不可不究。本系列專著係分別剖析股份有限公司各機關之常見實務爭議問題。本書為第一冊「公司法爭議問題研析-董事篇」,蒐羅目前我國公司運作及司法裁判實務中,有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及「董事會」之爭點,整理羅列一百O八個問題,深入淺出探討其箇中理論與實務見解,試對列舉之問題,提出可行答案,以求解決制度爭議。學海淵博浩瀚,理論眾家紛紜,希冀藉由本專著之提出,祈各方不吝賜教交流,共同推動健全公司法制之目標。
警察法典
本法典編撰宗旨在於僅針對警察相關考試的核心法條,除了警察三四等特考所明定的母法法規外,更涵蓋考試上有關聯且重要的相關子法、最新大法官釋字(至釋字731號)以及重要實務見解(最高行政法院決議)做為參考,節省考生自行再去查閱的時間浪費。體例上則主要可分為三部分:憲法、警察刑事法與警察行政法,相關的大法官釋字與重要實務見解均在適當的部分,就考試上具參考價值之部分予以摘錄。 本法典之編撰主要係在協助欲參加警察相關類科的考試所設計。希望本法典的問世,可以協助徘徊在警察類相關考試的考生順利準備,免除不必要付出的時間、勞力與費用,最後金榜題名,完成人生階段的自我期許。
法律與生活—個案探討(14版)
法律是社會生活之規範,本書舉出生活上時常發生的實例為出發,有助於非法律系學生及社會人士生活於法治社會裡,知悉法令如何遵守及法律上的權利如何維護。民法、刑法、行政法、勞工法、程序法的相關概念、內容、案例討論在書上都有詳細的解說,期使讀者能充分瞭解法律規定的內涵。另配合讀者知的權利,適時增補最新法令修訂資訊,俾便利讀者能達到閱讀本書增進法律知識之目的。
國際私法實用:涉外民事案例研析
這本書以「國際私法實用」為名,是要讓國際私法脫離艱難術語的雲端,精煉成為可驗證研析的具體案例。作者萃取了最高法院在2015年以前作成的所有涉外民事裁判的菁華,設計並研析了60則案例,再附上相關實務案例中的精選理由,成為這本活的教科書(living textbook)。作者用言簡註少、淺顯易懂的體例,在法條為經、實務為緯的實用軸線上,對精雕細琢的案例及研析再予以剪裁改寫。作者刻劃出新、舊法條適用比較的路徑,沿途描繪著立法和實務演變的場景,讓讀者看清學術思想和實務見解交會的軌跡,以及未來實務及立法的趨勢。 & 本書對於學習國際私法和參與涉外司法實務工作,都將大有裨益。
民法概要(第三版)
民法體系博大精深,是學習法律的必要入門科目,也是了解民商法律關係的重要基礎,民法在近來頻繁修正,主要原因在反映社會經濟發展,強調男女平權,符合當代社會所需的夫妻財產制及限制繼承制度。 2015年配合法律的修正,「民法概要」修訂三版問世,內容有「總則、債、物權、親屬和繼承」等五大編民法體系,本書主要是以圖表及案例的方式呈現艱澀難懂的法條,包括法律導覽、案例解析和實用Q&A。 此外,針對最新民法的議題,例如,物權有關抵押權「擔保物權」的問題;債編各論增訂「旅遊」、「合會」、「人事保證」;親屬有關結婚的要件,在男女平權理念下的夫妻財產制修正等,本書均加以討論分析,相信此書適用於各大學院相關科系教學之採用。
不動產投資(第二版)
本書以簡潔的方式,將繁雜的不動產投資內容加以歸納整理,引導讀者按部就班,輕鬆學會不動產投資。 各章章首列出該章重點提示,讓讀者學習時能提綱挈領掌握重點;各章內容去蕪存菁,整理出重點內容,好讀易記;章末列出名詞解釋,既避免在行文中太過冗贅,又方便讀者集中查閱及複習。是一本讓老師教得輕鬆、學生也學得很有成效的大專院校「不動產投資」相關課程教科書。 本書共計十九章,包含三大面向: 完整詳盡介紹不動產投資原理,重點清楚、條理分明,為讀者奠定不動產投資之理論基礎; 對於不動產投資相關實務操作層面,詳細介紹財務數學、分析方法,並以投資實例加以詳實的分析解答、示範計算過程,有助於讀者投資財務之計算演練; 精要整理國內不動產投資之重大政策與相關實務研究課題,幫助讀者掌握學理研究與實務發展的現況與趨勢。 本書淺顯易懂,不僅適合大專院校做為「不動產投資」相關課程教科書,也是大眾讀者學習不動產投資的入門書籍。 隨著國內不動產投資環境的轉變,從蕭條泡沫化到逐漸再次展露復甦跡象,加上不動產證券化的實行,不動產投資的榮景應是可期。因此【不動產估價師】證照考試也十分熱門,報考者甚眾。 本書最後一章專章整理民國90年到103年的「不動產估價師」考試中「不動產投資」的考題及詳細解答,快速掌握命題趨勢與考試重點,是準備參加【不動產估價師】證照考試之最佳研讀教材!
追求真相:商業秘密訴訟論爭
1997年間,四維集團總裁楊斌彥以中華網協理事長身分赴美考察美國網球公開賽,期間突然遭到美國FBI以「圖謀獲取艾利公司的商業秘密」罪名被逮捕。從此展開美國、台灣和大陸三地的官司訴訟。楊斌彥被稱為「華人膠帶之父」,我們常使用印有「鹿頭商標」的膠帶,即為四維集團的產品。四維公司的萬能膠,用於商標紙和膠帶上,是重大的技術突破。據作者張玉瑞資料指出與書中所寫,艾利公司曾派人參觀四維公司,瞭解這項技術,該公司後來有所「商業行動」,涉及「營業秘密」之奪,但後來卻反而運用法律手段,指控四維公司觸犯營業秘密,因而先後在美國、台灣與大陸有相關的訴訟。該相關的法律訴訟,仍在大陸進行。作者根據2014年11月間的大陸訴訟相關事項,有最新的書寫,本書涉及的是營業秘密、專利侵權,有很重要的代表性,因此本書可當成一個重要的教案。
私生活之權利—探索歐洲,反思臺灣
本論文集收錄了作者過去發表關於歐洲私人生活權利之論述文章,用以提供讀者反思台灣當前之隱私權利以及個人資料保護等諸議題之參考。
證據蒐集與紛爭解決(2版)
證據法之改善是跨世紀民事訴訟法修正要點之一。新法之修正核心係加強擴充當事人蒐集事證之手段,使其在起訴前或訴訟前階段即可依簡速程序,取得事案解明所需之事證資料。此項制度變革之目標在於,確保當事人公平接近事證之權利,維護實質的武器平等原則,且使其得與他造甚至法院共用該等事證資料而形成共識,賦予當事人較量系爭實體利益與所涉程序利益之大小輕重,並抉擇何者優先追求之機會,期待其能基於此項資訊,自主決定、選擇紛爭解決之方式。為此,本書闡述起訴前及起訴後之各項證據蒐集制度,既揭示諸制度改革之法理根據,並說明如何循以解釋、運用各該程序規定,藉以充分發揮其應有之機能。
憲政與法治(0912501)
介紹目前國家憲政與常用法律的大專通識用書。 1.架構清楚:以清楚完整的架構,重點介紹我國憲法與法律概要。 2.結合時事:第一篇憲政部分,結合重要憲政時事,納入課文講解。 3.案例說明:第二篇法治部分,各章設計案例二至三則,透過案例了解重要法律。 4.重點練習:各章後面提供練習題目,供學生掌握學習重點。
行政基本六法—法規判解輯要(3版)
本書為行政法規之綜合性法典,以行政程序法、行政罰法、行政執行法、訴願法、行政訴訟法及國家賠償法等行政基本六法為骨架,編輯最新行政法規及憲法相關基礎法規,精選實務判解於基本六法之中,並逐步增納體系表解與流程圖示,以兼具實用性與完整性。選錄法規之順序依次為: 1.行政基本六法; 2.憲法及相關法規; 3.行政程序法及相關法規; 4.行政罰法及相關法規; 5.行政執行法及相關法規; 6.訴願法及相關法規; 7.行政訴訟法及相關法規。 8.國家賠償法及相關法規; 本書為公法教學研究及行政實務工作的必備工具書,兼可供認識行政法基本體系的實用入門書。
訴訟文書撰寫範例:非訟編
撰寫非訟書狀乃是相當需要專業知識及實務經驗,方能達到言簡意賅之效果,因此常常必須委託專業律師代為之,但遇有需要而又必須親自撰擬時,究竟應做哪些準 備及如何撰寫呢?本書特針對一般常用書類及各種不同案由實務上常見之書狀,由當事人及關係人角度書寫,很適合一般民眾及初涉法庭經驗之律師參考。
海商法與海洋法釋論:大學用書系列<一品>
適用時間 & 無期限 & 使用功效 & 1.針對考題大綱重點撰寫,迅速掌握考科樣貌 2.對於重要概念明確瞭解,闡析法律內涵 & 改版差異 & 一版尚未改版 & 書籍特色 & 一、文字淺顯易懂,可讀性甚高。 二、章節編排、結構完整清晰。 三、兩大主題,體系完整,得以相互呼應。 四、各自體系得以相互整合。 五、參考國內外學者先進專書文獻,內容完整。 六、本書專為準備國家考試的考生精心設計
比較商標法
本書特色本書有以下幾點特點,第一,國際化程度高,探討巴黎公約、商標國際註冊馬德里協定、馬德里協定議定書、與貿易有關智慧財產權協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商標法條約與新加坡商標條約等最重要的六項國際規範。第二,比較層面廣,參照美國、歐盟、德國、中國大陸、日本、英國法制。第三,涵蓋面完整,實用性強,說明力大,儘可能輔以具體商標圖示探討商標的意義、功能、創立與維護及新發展趨勢、我國商標法的起源、沿革與現代化、商標的要件、非傳統商標成分及四大種類商標、商標註冊申請、智慧局審查、審查後的公共參與審查機制、商標近似、商品或服務近似、混淆之虞的認定與商標註冊、著名商標相關規定,歸納整理商標司法實務與公平法實務,事前申請認定及事後彙整並公示著名商標案件的相關實務,以市場調查客觀認定商標混淆之虞及減損識別性與信譽之虞採用時機、方式及限制、在法律實務上應注意事項。再者,本書理論性深,例如提出混淆之虞及著名商標保護的一般理論,以網際網路關鍵字廣告最新的商標法爭議為例說明如何在新科技運用的便利與市場公平競爭尋求平衡,並探討商標法與其他法律的橫向關係、商標權的主要權能(即排他使用權)與各種限制(至少包括合理使用、權利耗盡與言論自由)。最後,本書富批判性,直指司法判決及立法諸多錯誤或不足(例如註冊保護主義及著名商標保護規定)之處。
國際關係:理論與應用
開設「國際關係」做為通識課程的大專院校越來越多,各校均十分重視藉此培養學生更廣闊的國際視野,瞭解國際局勢的變化。本書以理論為經、實務為緯,提供相關理論的重點與最新知識,輔以區域實務研究來印證理論的信度,幫助讀者強化應用層面,是國際關係課程的最佳教材。 全書分為兩大部份:第一部份為國際關係的基本理論,共13章,介紹各種國際關係的主要理論,包括全球化理論、恐怖主義、決策理論等;第二部份為國際關係的應用分析,共4篇個案,是應用理論來做實務研究的範例。 面對全球化的趨勢,國際關係已不僅僅在於政經與軍事層面。本書個案即包含了與氣候變遷、複合式災變相關的研究,相信對於初學者具有啟蒙作用,也希望讀者透過本書的理論背景說明,進一步引發實務研究的興趣。
兩岸關係研究(第三版)
本書編著陣容堅強,包含多位各相關系所的所長或卸任所長,是權威性很高的一本兩岸關係研究專書。第一版與第二版出版後均廣受各校教師採用。 第三版延續第二版的編著陣容,依最新的時事現況與資料加以修訂更新。 台灣長期藍綠對立,兩岸關係既複雜又敏感,在眾多政策議題中,無論是一中原則或一國兩制,始終沒有一個名詞或術語是讓大家都能滿意的方案。兩岸關係是學理問題還是智慧問題?是要講得清清楚楚、圖窮匕見,還是保留一個可讓大家發揮的彈性空間?本書拋磚引玉,期盼開創兩岸和平的新思維。
比較憲法與政治(第二冊)—英國憲法論
本書特色本書首先點出英國憲法與其權利的特色,英國沒有人權宣言這種被成文化的憲法法典,其對人權看法與歐陸法不一樣。英國人民主要有「社會‧經濟的權利」與「市民‧政治的權利」,而其中市民的自由之內容是:從「自由的整體」減去「法的限制」,而「剩餘之物」就是實際的自由,這是英國法的特色。更且英國的統治機構是以國會至上為中心,國王因為國會的抵抗、奪權而成為虛位,並從這裡產生議會內閣制、監察官制度、地方制度,在對外的關係上,大英國協、加入歐盟始終以國會至上主義來處理。更且議會內閣制隨著時代發展產生選舉獨裁,使得英國產生議會復活的改革,而努力於恢復民主主義。本書含括了英國憲政的主要部分:議會、王制、內閣、國防、監察官、地方自治、選舉制度與政黨及公民投票、大英國協、歐洲聯盟。英國的憲政雖然影響全世界,但是其發展絕非熟悉歐陸法系的人所能理解,熟讀本書即可理解其中緣故。
路人變被告:「走鐘」的刑事司法程序/Convicting the Innocent : Where Criminal
本書特色本書針對美國250件因DNA證據而獲平反的案件進行分析,完整呈現冤獄成因及改革方案。曾榮獲美國律師協會2012年銀法槌榮譽獎(Silver Gavel Award, Honorable Mention),2011年憲法紀實獎(Constitutional Commentary Award)。透過本書,讓我們一起看見冤案,然後思索改變。
刑法釋論Ⅱ:大學用書系列<一品>
刑法釋論分I、II二冊,採取釋義式的教科書方式撰寫,將刑法總論的內容,依理念的邏輯方式,分為四編(I冊二編、II冊二編):第一編導論,主要詮釋刑法指導性原理原則、刑罰權認定的基礎關係,以及刑法適用的基礎理念;第二編犯罪行為論,詮釋刑法評價對象及評價關係,從不法的認定到可罰性的確認關係;第三編法律效果,主要探討形式制裁手段的本質,形成關係以及具體運用的問題;第四編刑罰執行轉向與時效,詮釋刑罰確認後的執行問題,包括易刑處分關係、緩刑與假釋問題,以及追訴及行刑時效的規範內容。本書對於刑法總論的法律規範,作相當詳盡的詮釋,並對於理念與具體概念有疑義之處,提出反覆的辯證,是一本充實刑法基礎理念的教科書,也是實務運用的重要參考書。
不動產估價概要:理論與實務(第四版)
隨著不動產估價此領域漸成顯學之際,新的人才及技術紛紛投入此領域之研究及發展,又加上近幾年國內不動產一片蓬勃,更是帶動社會上一片投資不動產之流行,本書便是在這樣的榮景下誕生的書籍,目的是要提供對不動產估價事務有興趣的人士一個有效的資訊來源。 本次第四版改版之肇始,主因不動產估價技術規則之更新(2013.12.20),故本書針對最新的法規及技術規則進行了內容之更新與調整;此外,本次改版亦檢視了各章之內容,並針對各方法論進行修訂,修訂方向說明於下: 1. 於比較法方面,加入試算價格如何以權重推估比較價格。 2. 於成本法方面,加入如何以方程式的方法求解土地總成本及建物總成本。 3. 於土地開發分析法方面,加入不用已知土地價格比率即可正確以一元二次方程式正確求解土地開發分析價格,並提出考試時可以疊代法快速求解。 4. 於收益法方面,導出建物價格日期當時價值未來每年折舊提存率的公式,並對新技術規則第41條第二款認為應有問題,提出修正想法。 期望本書四版更新之內容,能夠對有志於房地產估價實務的學生及社會人士有所幫助。
刑法構成要件問題研析
自從刑法犯罪判斷體系成形,刑法構成要件一直是第一主角,無論是犯罪論或各種犯罪類型,也無論是錯誤問題或犯罪競合,都與構成要件的解釋與適用密切相關。刑法構成要件實為古老又新穎的議題,作者以兩大編共十四個深入的論文架構成本書。上編為「構成要件之理念與理論」,下編為「構成要件之實務與檢討」,全書要旨以書名做為統合。本書亦針對2014年刑事訴訟法新修條文,加以論述,有相當深入而符合現況的評析,可做為關於刑法學的研究,對於理解刑法要義也極有幫助。
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 第八輯 上冊
本書特色 本書(上、下兩冊)乃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於2011年12月9日及10日舉辦第八屆「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經雙向匿名審查後出版之論文集。 全書以「國際化潮流下的憲法」為主題,收錄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法學院院長Prof. Dr. Barak Medina之主題演說一篇,以及國內知名學者王泰升、張嘉尹、李建良、陳怡凱、陳淳文、王必芳、孫迺翊等人之論文七篇。各篇論文分別從法制史、比較法等 不同論述角度出發,觀察國際化潮流對臺灣法律與社會制度所產生的影響,藉此反思臺灣自身的定位。
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 第八輯 下冊
本書特色 本書(上、下兩冊)乃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於2011年12月9日及10日舉辦第八屆「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經雙向匿名審查後出版之論文集。 全書以「國際化潮流下的憲法」為主題,收錄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法學院院長Prof. Dr. Barak Medina之主題演說一篇,以及國內知名學者王泰升、張嘉尹、李建良、陳怡凱、陳淳文、王必芳、孫迺翊等人之論文七篇。各篇論文分別從法制史、比較法等 不同論述角度出發,觀察國際化潮流對臺灣法律與社會制度所產生的影響,藉此反思臺灣自身的定位。
新公司法論
公司法,是商事法範疇之一環,是規範以營利為目的之社團的法律基礎,是從事商業經營,在創始之初就必須理解的基礎法律。本書以教科書的寫法,簡明扼要但很深入詳盡梳理公司法的精義,除了適合法律系課程之需,更是符合國家考試準備的考試書籍。由於公司法為創業者必備的基礎法律,也是商學院必開的課程,因此作者在寫作策略上,採取深入淺出的方式,用最容易閱讀、邏輯最清晰的樹狀寫作方式,讓一般讀者也能從中得到收穫。作者為民法領域的研究者,通過司法官、律師資格考試,並於多所大學任教相關課程,本書為其授課精華和個人研究的心得,因此很適合做為授課教材,也很適合考試和實務使用。
政權論:孫中山政治思想研究(二)
孫中山先生所謂「政權」即是「政治主權」,這與「法律主權」是相對的,其實就是人民的「參政權」,他要使人民普遍擁有直接行使四種參政權(選舉、罷免、創制、複決)的機會,讓人民當國家的主人,才算是真正的民主國家。舉凡政府的組成,政策的施行,要基於人民的同意。如果制定「公民投票法」,卻又設計阻撓人民公投的「審議委員會」,這是假民主。 孫中山主張實施「直接民權」,強調「主權在民」的重要,蓋為避免國內戰爭,預防政府專制腐化,以順應世界潮流。過去中國常發生內戰,造成人民顛沛流離的痛苦,破壞許多文化遺產,少有建設,實因大家爭做皇帝,亦即爭國家領導權,這種野心家代代不絕。孫中山提倡「主權在民」,即在避免野心家爭「皇帝」時造成災難。 本書特色 ★以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演講為基本骨架,並加上《孫文學說》、《國父全集》等相關言論著作,整理出的教科書性質書籍。作者長期系列研究, ★以政治學研究法長期分析,區分為政黨論、政權論、政府論三篇,此為第二冊。
智慧財產權觀念與實務(第三版)(0910302)
本書內容涵蓋整個智慧財產權,包括商標、著作權、營業秘密與專利的基本觀念,解讀申請專利範圍、專利檢索和專利侵權鑑定的基本觀念,適合大專生、研發人員與科學家等必讀的常識。
核能法體系(一)—核能安全管制與核子損害賠償法制
台灣能源法學會所出版之第一本著作「核能法體系(一)──核能安全管制與核子損害賠償法制」,共收集來自法國、日本、中國大陸及我國原子能法專家學者有關核能安全管制及核子損害賠償法制等八篇論文,讀者除可從核能利用先進之法國,借鏡其核能規範法制與核子損害賠償制度外,並經由與東亞擁有多數核電廠之日本,以及正積極發展核能之中國大陸與韓國學者之研討交流,更能相互深刻體會,東亞各國不可能獨善其身,亦決不應因本國管理疏忽,而釀成核電災害或以鄰為壑。東亞區域事實上已然形成核能安全之命運共同體,福島核電廠事故即為適例。本書各作者從比較法角度之論述與主張,定能提供我國及東亞區域有關核能安全管制與核子損害賠償法制建制之參考。
全球品牌商標案例簡析
本書特色 全球品牌產生國家形象價值、產業產值、產品價值、促進經濟穩定。任何永續營業體對目標市場,均應訂定營運模式地圖、品牌地圖、產品地圖、智財地圖,而依時限提出作戰計畫,其中品牌地圖對永續營運最為重要。台灣傳統產業面臨價格競爭壓力,唯有品牌化、精品化,並善用知識經濟、智財管理模式,才有生存空間。本書介述全球品牌管理策略及法制,並對全球品牌YSL、可口可樂、Microsoft、W Hotel、KFC、Toyota、Procter Gamble、Johnson Johnson、Louis Vuitton、愛馬仕、雅虎等重要商標案例為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