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2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法國文學的故事

徐霞村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1996/12/01 出版

小仲馬從他父親承繼到一種真正的戲劇本能和對於舞台條件的敏銳之感。雖然在戲劇的情節裏有時流露浪漫主義色彩,但在理論上,他是寫實主義者,並相信舞台是社會改良最好的工具。

79 特價1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晚清小說史

阿英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1996/11/01 出版

晚清的小說,在中國小說史上,是一個最繁榮的時代。期間所產生的小說種類,估計至少在一千五百種以上。作品裡所呈現的作家思想也極複雜,形形色色,充分表現一種過渡期的現象。 晚 清小說有幾個特徵:第一,充分反映當時政治社會的情況;第二,當時的作家以小說作為「武器」,不斷對政府和一切社會惡象加以抨擊;第三,利用小說形式,從 事新思想新學識的灌輸,作啟運動;第四,描寫兩性私生活的小說,在此時期不為社會所重。直至吳研人創「寫情小說」,此類作品始復抬頭,成了後來鴛鴦蝴蝶派 小說的因子。晚清小說雖有「辭氣浮露,筆無藏鋒」之缺點,然其優勝處,如受西洋小說及新聞雜誌體例影響而產生新的形式等,無一不導引中國小說走向新的道路 及更進一步的發展。

7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楊喚與兒童文學

林文寶  著
萬卷樓 出版
1996/07/01 出版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隋唐文學批評史

臺灣商務 出版
1996/04/01 出版

隋唐文學取法周秦兩漢之文,打倒魏晉六朝之文,是古文運動的劃新時代。雖文重道德教化,詩重聲韻格律,但因六朝的淫巧之文造成文學的作風,故有”沿江左餘風,絺句繪章,揣合低卬”的文學,又有反六朝”緣情體物,雕蟲小技”的文論。 & & 作者將中國文學批評史依年代分為周秦兩漢、魏晉六朝、隋唐、晚唐五代敘述,並列專題思想之演變及文學理論之展開。 & 其探批評奧蘊,搜覽務全,銓敘務公,袪除陰陽褊私之見,存歷史事實之見。

79 特價2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晚唐五代文學批評史

臺灣商務 出版
1996/04/01 出版

晚唐五代文學由救世刺世轉於自娛娛人,此種現象反映為變相的古文及其文論,豔麗文學的提倡與詩格的盛興。 & 作者將中國文學批評史依年代分為周秦兩漢、魏晉六朝、隋唐、晚唐五代敘述,並列專題交織探討,以明文學思想之演變及文學理論之展開。其探批評奧蘊,搜覽務全,銓敘務公,袪除陰陽褊私之見,存歷史事實之見。

79 特價11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魏晉六朝文學批評史

臺灣商務 出版
1996/03/01 出版

魏晉六朝的文學觀轉為重藝輕道,重文輕質,重作輕述,重子輕經。葛洪是此時期代表人物,他認為”今勝於古”,主”清富贍麗”與”江濊博富”的意見,領導了六朝的文學。 作者將中國文學批評史依年代分為周秦兩漢、魏晉六朝、隨唐、晚唐五代敘述,並列專題交織探討,以明文學思想之演變及文學理論之開展。其探批評奧蘊,蒐覽務全,銓敘務公,袪除陰陽褊私之見,存歷史事實之見。

7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周秦兩漢文學批評史

臺灣商務 出版
1996/03/01 出版

周秦諸子”託古”,兩漢儒生”泥古”,在兩者壓迫之下,產生反動的力量,桓譚指出貴古賤今的錯誤的觀念;王充進而完成”文無古今”的見解。這種見解,至今仍歷久彌新。 作者將中國文學批評史依年代分為周秦兩漢、魏晉六朝、隋唐、晚唐五代敘述,並列專題交織探討,以明文學思想之演變及文學理論之開展。其探批評奧蘊,蒐覽務全,銓敘務公,袪除陰陽褊私之見,存歷史事實之見。

9 特價1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殖民與後殖民文學

博埃默  著
牛津大學 出版
1995/07/03 出版
9 特價369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隧道的盡頭是光明抑或光明的盡頭是隧道

牛津大學 出版
1995/07/01 出版

作者經歷了中國現代史的大半個世紀,自三十年代開始已積極參與中國革命。四九年後又從不間斷的參加中國的文化、出版工作。這部別緻的回憶錄,記錄了一個平凡的人的不平凡的文化體驗、理想實踐以及與個人生死攸關的中國革命的歷史。

9 特價306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楚辭探奇

鄭在瀛  著
萬卷樓 出版
1995/04/01 出版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言情小說史

吳禮權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1995/03/01 出版

本書是第一部研究中國古代言情小說創作的專門史。中國的小說創作源遠流長,成就頗大,而言情小說則更加突出。因此,本書不僅清晰地疏導了中國言情小說創作的源與流,而且對其不同歷史時期的創作特點及歷史背景、盛衰緣由等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分析。在縱覽全局的基礎上特別對《金瓶梅》、《紅樓夢》等傑作作了典型解剖與評價,從而將中國言情小說發展史勾勒得既全面而又線條分明。

79 特價3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文學批評史

郭紹虞  著
書泉 出版
1994/09/01 出版
9 特價4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中國分類戲曲學史綱

謝柏梁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1994/06/01 出版

中國戲曲發展近一千年,劇種約三百六十,劇團三千多個。如此浩如姻海之藝術,不可無博大精深之戲曲學。 本書從精深入手,對戲曲悲劇學、戲曲演劇學、戲曲創作學、戲曲序跋學和戲曲流派學等重要專題予以類研究,意在發前人所未發,品戲曲學之精華。凡所論列多所創舉,為中國分類戲曲學獨創性的專書。

79 特價47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古代的小說

張國風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1993/10/01 出版

我國古代的小說,由神話、歷史傳記、志怪志人小說,發展至唐人傳奇,漸趨成熟。語言的華麗,抒情色彩的濃郁,情節的浪漫,是唐傳奇的特色。宋元以後,分為文言、白話小說兩大支流。宋元話本的產生,是中國古代小說史上的一大變遷,其情節曲折,語言通俗,節奏明快,故事完整,這些特點對中國小說傳統的形成產生深遠的影響。明清是古代小說的大發展時期,當時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聊齋誌異》、《儒林外史》等皇皇巨著,為我國文化寶庫留下了一筆寶貴的遺產。

79 特價11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筆記小說史

吳禮權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1993/08/01 出版

《中國筆記小說史》是一部筆記小說的專門史。 & 全書共分七章,首次對”筆記小說”的概念作了明確地界定,將中國筆記小說的發展史概括為六個時期,並從理論上分析、闡述各個時期的筆記小說 創作特點與發展原因;對於各個時期的重要作品的成就與不足作了較詳盡而中允的評價,對於各個時期的其他非重要、非主流的作品亦從中國筆記小說發展史的整體 角度予以足夠地估價,從而比較全面地勾勒出中國筆記小說發展史的基本輪廓。

79 特價2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韻文史

臺灣商務 出版
1993/01/01 出版

從修辭上文學(Literature)可分為韻文(Proas)和韻文(Vrtse)兩種。 散文稱為文章,或文韻文則有詩歌或詩歌稱呼。這二者相合通稱詩 文,說到這二者間的區別,即韻文有韻律(Bhythm),散文沒有韻文有形式的限制的限制,散文也沒有。 可是中國的韻文,固定可以此為根本的區別標準,而日本和西洋的韻文卻不能單靠這標準來區別。

79 特價1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散文史

陳柱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1993/01/01 出版
9 特價12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世界文學史(上)

何欣  著
五南 出版
1993/01/01 出版
95 特價41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世界文學史

何欣  著
五南 出版
1993/01/01 出版
95 特價41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法國文學史

臺灣商務 出版
1993/01/01 出版

吳達元教授在法國語言和文學的研究和教學上傾注了他畢生的心血,在研究、寫作、翻譯 和教學等方面從來都是嚴謹、一絲不苟的。他對自己一貫嚴格要求,為人忠誠,…譯稿 還在四川&&文史雜誌&&分期登載

79 特價3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文學史大綱

顧實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1993/01/01 出版
9 特價89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中國文學批評史(上)

王運熙  著 、顧易生  著
五南 出版
1991/11/01 出版
95 特價4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文學批評史(下)

五南 出版
1991/11/01 出版

中國文學批評史(下冊)  第一編介紹先秦的文學批評、漢代的文學批評。第二編有魏晉的文學批評、南北朝的文學批評、劉勰《文心雕龍》、鍾嶸《詩品》四章。第三編介紹隋和唐代前期的文學批評、唐代中期的討論、唐代古文運動的理論、唐代晚期和五代的文學批評。第四編介紹北宋、南宋的詩文批評、宋代詞論、金元的文學批評。第五編介紹明代的詩文、戲曲及小說的批評。第六編有清初思想家的文學觀、清代前中期文論、清代前中期詩論、清代前中期詞論、戲曲批評及小說批評六單元。第七編介紹近代的詩文批評和詞論、戲曲理論批評的發展和演變,及小說理論批評三個單元。

95 特價4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文史通義:史筆與文心

章學誠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1987/02/26 出版

史筆與文心  章學誠,字實齋,浙江會籍人。生於清乾隆3年,卒於嘉慶六年(1738-1801)。一生在貪困不得意中度過,而能力學不倦。從事教學、幫地方官修方志等工作以餬口,卻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著作。其中最有價值的有《文史通義》、《校讎通義》和《方志略例》。  他把漢劉向等的《別錄》和《七略》、唐劉知幾的《史通》、宋鄭樵的《通志》等,融會貫通了,倡「六經皆史」的說法,擴大史學的領域,主張要修通史,採用紀事本末體。方志是供國史取裁,而不重沿革。文辭重在載道,而和文士之文有別。又批評《漢書.藝文志》、《通志.藝文略》等錯誤的地方,倡別裁互著等方法。這些說法,多有創見,而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 編撰者簡介 喬衍琯  民國18年生。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國文系畢業。先後服務於臺南高工、中央圖書館特藏組,任教於政治大學中文系。著有《陳振孫學記》、編有《書目叢書》。

79 特價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古巫醫與[六詩]考:浪漫文學探源

周策縱  著
聯經 出版
1986/04/30 出版
9 特價1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中國文學史

孟瑤  著
大中國 出版
1974/08/01 出版
95 特價3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頁數6/6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