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2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戎馬不解鞍 鎧甲不離傍

張娣明  著
萬卷樓 出版
2004/06/01 出版

本書對三國時代戰爭詩的產生背景、作品內容及修辭技巧等方面有詳盡的論述,部分戰爭詩雖是歌頌武功之作,讀來無味,但戰爭詩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文類,反映社會現實,仍非常有研讀的價值。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俗文學史

鄭振鐸  著 、王雲五主編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4/04/20 出版

『俗文學』就是通俗的文學,是民間的文學,也是大眾的文學。中國的『俗文學』包括的範圍很廣差不多除詩與散文之外,凡重要的文體,像小說、戲曲、變文、彈詞類,都要歸到『俗文學』的範圍裏去。『俗文學』不僅成了中國文學史主要的成份,且也成了中國文學史的中心。 & 『俗文學』的第一個特質是大眾的。她的第二個特質是無名的集體的創作。她的第三個特質是口傳的。她的第四個特質是新鮮的,但是粗鄙的。她的第五個特質是其想像力往往是很奔放的,非一般正統文學所能夢見。她的第六個特質是勇於引進新的東西。

79 特價3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小說史

郭箴一  著 、王雲五主編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4/04/20 出版

過去人們對於「小說」的觀念,幾乎各有不同,所以界限也模糊不清。然而,每個時代不斷有小說產生。儘管過去的目錄家忽視小說,小說的流傳卻未必因而減少。可惜的是那些佚亡的作品,作者的心血,永被沉埋在不可知中。 世事本有幸與不幸,即為各時代所宗奉的正統文學,其作者亦儘有姓名被埋沒的人,惟小說家更甚罷了。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世紀新詩選讀

仇小屏  著
萬卷樓 出版
2004/03/01 出版

本書分為兩大部分,導論及新詩賞析‧在導論的部分,總共提出了解讀新詩的十幾個角度,均有詳細說明以及實例分析:在新詩賞析的部分,則將近百位詩人的詩作分為二編:六行以下、六行以上,以收由淺入深的效果,並以結構分析的方式進行深入鑑賞‧本書可為大學通識教育、大一國文的新詩課程,以及所有喜愛新詩的讀者,提供一優質的讀本,使讀過本書的人,都將對新詩有清晰深入的瞭解‧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越界跨國文學解讀

王潤華  著
萬卷樓 出版
2004/02/01 出版

本書希望在無國界的世界,回歸人的本位,讓每個人重新思考,不要迷失在族群國家意識形態中。每個人需要一張自已的地圖。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現代化.現代性.現代文學

黃繼持  著
牛津大學 出版
2004/01/01 出版

本書收作者生前十篇關於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論述,寫作年份跨越一九八○年至二○○一年。 如作者所指出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如果稱作「現代文學」這裏的 「現代」可作怎樣的解釋?能否用「現代性」與「現代化」這類概念為參照,予以探討?在現代文學行程中怎樣去審思中國文學傳統?這些都是作者在本書中嘗試去 做的工作。

9 特價28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張潮與《幽夢影》

高旖璐  著
萬卷樓 出版
2004/01/01 出版

本書乃以審美的角度,觀照鑑賞其書其人。不管是透悉人物、聆賞多樣內容、分析雋其修辭、解讀審美技巧、引領進入批判範疇等,均值得讀者一一思索,再三玩味。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當代文學與人文生態

吳耀宗編  著
萬卷樓 出版
2003/12/01 出版

本書就二十世紀/二十一世紀東南亞華文文學的人文生態做了宏微兼具、精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引起文教和傳媒界廣泛的注意‧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放逐詩學:臺灣放逐文學初探

簡政珍  著
聯合文學 出版
2003/11/01 出版

「放逐」牽繫著被迫離棄樂土,遠離情感認同的家園,進而轉化成失樂園或烏托邦的追求,而這樣的放逐心境,伴隨著自我身分的認同,以及漂泊無依的孤寂感,成為文學創作重要的一脈,作家透過不同文學表現手法,傳達不同的放逐感。作者認為,書寫再現家園,使放逐處境變成瞬間跳脫,雖然放逐文學不能解決放逐者的客觀處境,但是成功地書寫放逐就是一個反放逐者。&在本書中,作者揀選五位當代重要作家,包括詩人余光中、葉維廉,小說家白先勇、張系國、陳若曦,針對他們作品中之放逐意識進行剖析縱論,試圖為當代台灣文學建構一套放逐詩學。不管是余光中在瞬間以意象將放逐情境戲劇化,葉維廉讓詩的意符浮動如放逐,白先勇展現敘述的力度與放逐美學,張系國以小說的各種風格顯現繁複的放逐現象,或者陳若曦在敘述與語言的縫隙裡敞開現實的一體兩面,均充分展現文學家在面對存在困境時的掙扎與奮鬥。

9 特價2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們的記憶‧我們的歷史

邱各容等  著
萬卷樓 出版
2003/11/01 出版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兒童讀物編輯小組的歷史與身影

萬卷樓 出版
2003/10/01 出版

本書包含兒童讀物編輯小組的成立與發展、兒童讀物編輯小組的組成與運作、中華兒童叢書、中華兒童百科全書、兒童的雜誌、幼兒圖畫書等。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古代文學史1:先秦~魏晉南北朝

萬卷樓 出版
2003/10/01 出版

近一個時期,我國思想界、學術界空前活躍。各種新科學方法的吸收與運用,把中國文學史的研究推進道一個新的階段。舊的研究課題深入了,新的研究課題不斷出現,隨著各種新理論、新思潮的湧入,各種交叉學科的發展所呈現的文學史與相關學科之士相互滲透,以及由此帶來的理論思維與研究方法的新變化,使中國文學史研究領域得到前所未有的擴展,對整個文學史從微觀到宏觀的許多問題都有了新的突破。編寫一部新的具有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的文學通史教材,已經成為現實需求和時代呼聲,本書乃就二十一世紀需要應運而生。

9 特價39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古代文學史2:隋唐五代

萬卷樓 出版
2003/10/01 出版

李商隱(一)李商隱的生平和著作 &&& 李商隱(公元813一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自祖父起遷居鄭州滎陽(今屬河南)。出生於小官僚家庭。九歲父亡後,「四海無可歸之地.九族無可倚之親」((祭裴氏姊文》)。發憤苦學,十七歲時以文才受天平軍節度使令狐楚賞識.聘於幕下,令與其子令狐綯同學駢文。後又得令狐綯推薦﹐於開成二年(公元837年)登進士第。令狐楚死後。李商隱入涇原節度使王茂元幕,並被招為婿。當時朝廷內部牛李黨爭激烈,令狐楚父子屬牛黨,王茂元接近李黨,李商隱因此被指責為「背恩」、「無行」.在朋黨相爭的峽谷中長期受到壓抑。除一度入京任祕書省校書郎、正字等低微官職外.先後在桂林、徐州、梓州等地作幕僚。大中二年罷鹽鐵推官,不久病卒。 他著有《玉溪生詩》三卷,《樊南四六甲乙集》共四十卷.賦一卷,文一卷(據(新唐書.藝文志》)。傳至明代,詩三卷基本保存,文集則散伕。今存有明汲古閣刻木,《唐詩百名家全集》本《李義山詩集》三卷和《四部叢刊》影印明嘉靖蔣氏刻木《李義山詩集》六卷。為李商隱詩作注釋的主要在清以後,重要的有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朱鶴齡《李義山詩集箋注》三卷。朱鶴齡輯錄,徐樹穀、徐烔加注的《李義山文集箋注》十卷,後者是傳世的第一個李商隱文集的輯本。後有沈厚塽《李義山詩集輯評》。清雍正乾隆年間,注家頗多.以馮浩《玉溪生詩集箋注》三卷(收入《四部備要》),《樊南文集詳注》八卷,內容詳密.最為流行。道光咸豐年間,錢振倫輯馮氏未收酬文,編(樊南文集補編》十二卷並箋注,今人劉學鍇、余恕誠復總結前人注釋李詩的成就,撰《李商隱詩歌集輯》(中華書局出版),並附有詳細校記。 (二)李商隱詩歌的內容 l、李商隱的政治詩 李商隱年經時就關心國事,富有政冶熱情,而對晚唐國勢,懷著「欲回天地人扁舟」(《安定城樓》)的胞負。現存約六百多首詩中,政冶詩占了八分之一,包括直接反映現實政冶的時事詩和包含著政冶批判內容的詠史詩。在晚出詩人中,很少有人像李商隱這對社會政冶問題深切關注而又敢於進行直接的揭露此判。(行次西郊一百韻)是繼杜甫《奉先詠懷》、《北征》之後又一首具有「詩史」性質的長篇政冶詩事詩。作者不但真實描寫了「依依過村落.十室無一存」的社會經濟破敗景象,而且對唐王朝從之冶到甘露之變的歷史進行了高度的概括,並著重依據治亂「繫人不繫天」的觀點對當時存在的嚴重社會危機予以廣泛揭露。從邊患日深(「筋體半痿痹.肘腋生躁膻」)到藩鎮兵亂(「中間遂作梗.狼陷用戈鋋」);從政苛民貧「國蹙賦更重,人稀役彌繁」,「盜賊亭午起,問誰多窮民」,到朝廷昏暗(「九重黯已隔,悌泗空沾唇」,「使典作尚書,廝養為將軍」),大氣包舉,直陳無諱。他生活的時代發生的許多重大政冶事件都在他的詩中有所反映,並敢於表現出鮮明的愛憎態度。 大和九年(公元835年)﹑發生了宦官大規模誅殺朝臣的「甘露之變,在嚴峻險惡的政冶氣候中,年僅二十四歲、尚未及第的年輕詩人就寫了《隋師東》、《有感二首》、《重有感》等尖銳批判宦官亂政的作品。約會昌元年(公元841年),留在制科對策中猛烈抨擊宦官的劉蕡遭眨含冤而死,李商隱懷著滿腔悲憤,先後 寫了《贈劉司戶蕡)、《哭劉蕡)、《哭劉司戶二首》、《哭劉司戶蕡》等.一系列作品,為劉蕡鳴冤,把怒火燒向,當朝帝王:上帝深宮閉九閣.巫咸不下問銜冤。黃陵別後春濤隔.湓浦書來秋兩翻,只有安仁能作誄,何曾宋玉解招魂?平生風義兼師友,不敢同君哭寢門。(《哭劉蕡》) 詠史詩是李商隱政冶詩的一種特殊形式。他的詠史詩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古鑒今,一組是借古諷今。前一類詩歌,如《吳宮》、《齊宮調》、(北齊》、《南朝》、(隋宮》、《華清宮》、《馬嵬》等作者主要選取歷史上一些因貪奢荒淫而亡國禍身的帝王作為諷刺對象。向當代最高統治者提供鑒戒。在寫法上,多截取特定場景或特徵細節加以想像渲染,以小見大,不著議論而寄意綿邈 永壽兵來夜不扃,金蓮無復印中庭。梁臺歌管三更罷,猶自風搖丸子鈴。 (《齊宮詞》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晚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馬嵬》) 以九子鈴感嘆齊的覆亡,以匕夕盟誓映襯馬嵬事變,在對歷史畫面的傳神白描中包含著作者的因果認識,確乎「詞徵而顯,得風人之旨」(羅大經《鶴林玉露》)。 另一類詠史詩,如《富平少侯》、《陳後宮》、(賈生》、《瑤池》、《茂陵》等,則有較強的現實針對性。作者借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某些相似特徵的藝術描寫,影射現實生活,達到諷諭時政的目的.用筆婉曲而意味深永。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賈生》) 這首詩採用欲抑先揚的寫法,諷刺統治者並不真正重視人才,而「問鬼神」又正是對中晚唐一些皇帝求仙好道的荒唐行徑的針砭。作者表達的從是否有利於人民來看待人才問題的卓越見解,更使這首詩遠遠高出以同一題材表現傳統的士不遇主題的其他作 2、李商隱的愛情詩 李商隱是唐代最優秀的愛情詩人。以大部分(無題)詩為代表的這類詩歌,其中有些可能另有寄託。而人們對作者的戀愛本事又不甚了然,故從古至今,各家的解釋紛紜。莫衷一,但它們以愛情描寫為文本內容。卻是無可爭辯的事實。李商隱繼承了中唐艷情詩傳統.但他不同於元稹,直接描寫自已的情感生活甚至感官享樂.也不同於李賀.只把第三者作為抒情主體.而是以真實的愛情體驗為其礎.著力於情感心理的細膩刻畫和意境的精心創造。他所描寫的愛倩,都是悲劇性的愛情,在與客觀現實環境的衝突中,在戀愛者之間的情感糾葛中,打情主人公的理想追求、忠貞品質、執著意志和纏綿情思得到極為動人的表現,它們不但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過去的時代對人性的壓迫和摧殘,也成為人類崇高美好的情感的悲歌和頌歌,其有普遍長久的藝術魅力。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島殷勤為探看,(《無題》) 這是一種為外力所阻隔而無法實現的愛情,但又是一種寧願為此承擔一切痛苦和犧牲的愛情。割不斷的思戀,無法捨棄的追求,百折不撓的意志,在絕望中燃燒的不熄的希望之火,使這首短詩成為著名的愛情絕唱,「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等等,這些感傷淒惻而又深情綿邈的詩句.是李商隱愛情詩的最強音。它所表現的超越感官滿足、追求心靈契合的審美情趣,提高了古代愛情詩的美學品味。它所特有的濃厚的悲劇情調.包蘊著深刻的社會與人生內涵。這種情調,與詩人在現實咫迫下理想抱負不得實現而又執著不捨的厄寨牢愁有某種相通或相似之處,因此,詩人的社會政冶情感就在某些愛情詩歌中找到了寄託。這就是李商隱所謂「楚雨含情皆有托」(《忡州罷吟》)的命意。但即使如此.它們也首先是愛情詩。是靠愛情主人公那纏綿悱側、固結不解之情來打動人心的。 (三)李商隱詩歌的藝術 李商隱是一個富有藝術獨創性的詩人。前人曾用「包蘊密致」((韻語陽秋)引楊億語)、「綺密瑰妍」(敖器之(詩評》)、「深情綿邈」[劉熙載《藝概》)、「沈博絕麗」「朱鶴齡《李義山詩集箋注序》)、「頓挫曲折」「阿焯《義門讀書記》) 等詞語描述義山詩的獨特風格。在李杜詩歌雄視百代,中唐諸家眾彩紛呈的情況下,李商隱詩以意蘊的深細婉曲和詞采的典麗精工開闢了朦朧詩美的新天地,為古典詩歌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重要貢獻。 李商隱善於曲折抒情,含蓄構境。他較少採用直抒胸臆的方式,總是努力使詩歌的藝術構思千回百轉、一波三折,做到「味無窮而炙愈出,鑽彌堅而酌不竭」(葛立方《韻語陽秋)引楊億語)”他常借助環境景物的描繪烘托情思或陪寓情,如以「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兗》)寫永夜不寐,相思意深;以「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燭自歸」(《春雨》)寫愛情受阻,追求無望;以「於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付暮鴉」(《隋宮》)諷煬帝以荒淫樂亡國等。他大量運用比興寄託的手法,或借古喻今,或托物詠志,或「為芳草以怨王孫,借美人以喻居子」(《謝河東公和詩啟》),如他的一些無題詩、詠史詩和詠物詩。即使是他用白描手法寫作的小詩,也極盡委曲之能事.如《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唐傳奇名篇析評

楊昌年  著
里仁書局 出版
2003/09/20 出版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蜘蛛詩人

萬卷樓 出版
2003/08/01 出版

·& 序文/郭重吉  003 ·& 評審名單  008 ·& 決審總評語/馮季眉  009 ·& 複審委員評語/吳當.洪志明.陳玉金.陳昇群.鄭淑華  015 ·& 首獎   蜘蛛詩人/廖雅蘋  021 ·& 第二名  阿溜不想換新衣/陳景聰  039 ·& 第三名  沖天炮的笑聲/黃寶璊  057 ·& 佳作   小海豚的心事/賴虹伶  071     飛翔吧,大樹!/林佑儒  085     土地公流浪去/陳沛慈  103     最後一根火柴/范富玲  121     小金豬/施養慧  141     驚奇的作文/謝鴻文  157     對話者/林慧美  173     魁星樓的多多/黃秋芳  189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日本文學思潮史

葉渭渠  著
五南 出版
2003/05/19 出版
95 特價703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六朝詩歌中之佛教風貌研究

王延蕙  著
萬卷樓 出版
2003/05/01 出版

由六朝詩歌文本著手,探尋其中隻佛教蹤跡,分析詩人透過詩歌作品所展現出來的佛較多樣風貌,探之六朝詩歌中所反映出的佛教引響當代生活的真實風貌。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童山詩論卷

邱燮友  著
萬卷樓 出版
2003/04/01 出版

本書包含有,從《詩歌與人生》到《六朝吳歌西曲分布區域的探述》這七篇是一般的詩論,大抵與詩學教學有關,稱之為「詩論卷」‧至於《從唐三彩看唐人的生活與唐詩的繁榮,稱之為「詩與地下出土卷」‧及針對李白詩而有所迴響的李白詩卷討論新詩,山歌和童詩的「新詩、山歌、童詩卷」共二十篇‧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語文學語言生態的觀想

前衛 出版
2003/02/20 出版
9 特價9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本士性的糾葛-邊緣放逐‧「南洋」虛構‧本

朱崇科  著
唐山出版社 出版
2003/01/01 出版

「……這本書搜集了作者近年對馬華以及新華文學的反思及建言,如書名副題所言,重點置於邊緣放逐,『南洋』虛構,本土迷思三方面。朱對以往的馬華文學論述作了相當豐富的介紹;從方修到楊松年、王潤華、黃錦樹,他都能指出各家的特色,並提出一己看法。同時他也討論馬華老少作家,如郁達夫、英培安、吳耀宗等人的作品;行有餘力,他更涉獵曾毓林、唐正明、九丹等通俗作家及文化現象。以外來者的身份對在地文學作考察,朱的態度不卑不亢,堪稱是有心人……以朱崇科對文學史及文學理論的深厚訓練,未來的批評必有可觀,也值得我們繼續期待。」——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王德威教授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六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

萬卷樓 出版
2002/12/01 出版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每年都會舉辦一場詩學研討會,本書是古典詩學研討會的集結,主題是明清詩學,有丁威仁、毛文芳、邱燮友、高大威等十位學者的論文,非常精采‧

9 特價30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古典詩文(三)現地考論

陳友冰  著
萬卷樓 出版
2002/11/01 出版

本書對古詩文中涉及的地點和作者行狀進行實地的考察,考察中在結合當地方志,有關典籍及傳說、口碑進行辨析,力求弄清真相,糾正歷代以訛傳訛之誤也加深了對時意、文意的理解‧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長恨歌的接受與評論:以宋人為主

陳金現  著
萬卷樓 出版
2002/09/01 出版

本書寫作的主軸是以宋人詩話筆記為主,參酌各家詩集,投射在時代哲學思潮中,探討宋人在宋學影響中對〈長恨歌〉接受態度的轉變,可以發現造成唐詩全民運動的白居易〈長恨歌〉是通往宋詩重要的關口之一。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文學的故事:不朽經典文學的導覽和介紹

好讀 出版
2002/07/08 出版

作者在此書引導讀者一覽世界文學的梗概,介紹不同時期的文學像是英國文學、美國文學、西班牙文學、葡萄牙文學不同區域的文學,用有趣的方法敘述經典文學的來龍去脈,並讓讀者在閱讀之間能清楚了解作品的優劣之處。

9 特價26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文學史的省思

楊宗翰  著
富春文化 出版
2002/07/01 出版

創造一部採新視點、新方法與新思維的《台灣現代詩史》,難道不是我們這一代學人的任務嗎?長期帶著殖民地記憶與傷痕的「台灣」,本應視為一可供演出並任各類詩風筆潮相互競逐的「舞台」。這些騷人墨客、東風西潮每一次來去之間留下的刻痕(詩作、詩集、詩刊、詩事件),都是我輩研究者必須面對的「文獻」。《台灣現代詩史》如此,《台灣文學史》何獨不然?它們同樣是我們這些「六年級同學」學術生涯中最大的挑戰。

9 特價22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共剪西窗燭

漢風 出版
2002/06/25 出版
9 特價216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詮釋學經典文選(下)

桂冠圖書 出版
2002/06/01 出版
9 特價27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戀戀莫斯科

王敬輝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02/05/30 出版

雙頭鷹是俄羅斯的國徽,一頭朝著東方的亞洲,一頭面向西方的歐洲,象徵俄羅斯雄視天下的勃勃野心。有別於歐洲的老沈與美國的年輕,俄羅斯既有悠久的歷史與深厚的文化,且隨著市場經濟的開放,也顯現出蓬勃發展潛力,其中尤以莫斯科最能展現俄羅斯的獨特風情。這個城市經過革命的洗禮、風雪的浸泡、飢荒的迫害、戰火的侵襲,依然壯碩地挺立在大北方。境內有富麗堂皇的宮廷建築、美侖美奐的教堂、還有知名的美術館、博物館與歌劇院、以及分布各處的風景名勝。她不僅訴說歷史,也陳列現代,不但景色宜人,而且充滿人文氣息。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詠物詩「託物言志」析論

林淑貞  著
萬卷樓 出版
2002/04/01 出版

詠物,本應以圖寫形貌為主,但是,自《詩經》、〈楚辭〉以降,即形成藉物起興、擬譬、託諭的詠物傳統,此以特殊的表述方式,是中國詠物詩的特質之一,詩人不僅用以客觀詠物而已,往往藉客觀之物與主觀情志關合,這種特殊的表抒方式,行程中國託物言志的蹊徑之一,作者擬藉由中國古典詩歌中的詠物模式,來探賾「託物言志」的理論基礎、物象取義、義理內容求意方法、審美效能等課題。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波赫士全集I.II.III.IV

波赫士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2/02/01 出版

《波赫士全集Ⅰ》第一位影響歐美文學的拉丁美洲作家,也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最博學的人之一的波赫士,簡練地勾勒著繁複多樣的魔幻寫實世界──不期而遇的錯置時空,正通往記憶與知識的邊陲,現實與異境形同鏡裡鏡外,此刻既是過去也是未來....目盲的先知在黑暗與光明間穿梭,把天堂想像成圖書館模樣,再把世界建構成一座座迷宮似的花園。正因為他,拉丁美洲文學才贏得世界聲譽,並開啟了西班牙語文的奇幻風貌。   第Ⅰ冊(1923~1949)收錄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激情》等最早的三本詩集;以及最足以代表魔幻寫實風格的短篇故事集:《惡棍列傳》、《虛構集》〔含《小徑分岔的花園》、《杜撰集》〕及《阿萊夫》....等。   《波赫士全集Ⅱ》作家的命運在他看來很奇特,開始總是「愛慕虛榮的巴洛克式」,多年後有可能達到的不是簡練(簡練算不了甚麼),而是「謙遜而隱蔽的複雜性」。古稀之年使他學會了心甘情願繼續做他的波 赫士。「世上的文章沒有一頁一字不是以宇宙為鑑,而宇宙最顯著的屬性便是紛紜複雜。」  第Ⅱ冊(1952~1972)收錄了具體呈現那種「簡練的繁複」的短篇故事集《布羅迪報告》;博識的散文 集《探討別集》;以及展現「語言的起源是非理性的,具有魔幻性質」、「詩歌是神秘的棋局」的 《另一個,同一個》、《影子的頌歌》、《老虎的金黃》....等知名詩集。   《波赫士全集Ⅲ》遺傳性失明讓波赫士在黑暗中透視著這世界長達三十多年。「失明是封閉狀態,但也是解放,是有利於創作的孤寂,是鑰匙和代數學。」「人人都是發現者,開始發現苦、鹹、凹陷、光滑、粗糙、彩虹的七色....,接著發現面龐、地圖、動物、天體;最後發現懷疑、信仰和幾乎完全能確定的自己的無知。」   第Ⅲ冊(1975~1985)收錄了最後的短篇故事集《沙之書》及《莎士比亞的記憶》;遊記《圖片冊》;散文集《有關但丁的隨筆九篇》;晚年詩集:《深沉的玫瑰》、《夜晚的故事》、《天數》、《密謀》....等。   《波赫士全集Ⅳ》一位王后臨終前形容自己是火與空氣,作家卻覺得自己是泥土,而且還是貧瘠的土。「然而,我仍在寫作。還能有別的甚麼選擇,別的甚麼更好的選擇?」「歷盡滄桑之後,我發現,跟幸福一樣,美是很常見的,我們沒有一天不在天堂裡面逗留片刻。」「我心裡一直在暗暗設想/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第Ⅳ冊(1975~1988)收錄了作者生前及身後的作品,包括《序言集成》;以時間為主題的《波赫士口述》五講;專欄文集《文稿拾零》;以及最晚出版的《私人藏書序言集》等。   

9 特價19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六朝賦論之創作理論與審美理論

李翠瑛  著
萬卷樓 出版
2002/01/01 出版

作者當初研究此範疇時,鮮少學者對於六朝賦論有所整理,也未見有人比較六朝賦論、詩論、文論之間的異同與時代意義,因而本書可以說是在此一個領域首先整理並闡發的工作。也期待後來之學者可以有更進一步的研究成果。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金瓶梅》女性服飾文化

張金蘭  著
萬卷樓 出版
2001/03/01 出版

本論文將金瓶梅的女性服飾按類型、質料、色彩等三種標準一一切入,分別加以論述。在這三項標準之外,更將明代社會現實及經濟發展情形,如手工業、紡織業、服飾業等融攝於其中作一研究。在析論妻妾婢妓等身分地位、各種人物性格與服飾間的交互作用。最後,則討論服飾的慣常變化與當時社會經濟興衰所支配出的儉奢社會間的密切關係。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持燈的使者

劉禾編  著
牛津大學 出版
2000/12/01 出版

本書是《今天》雜誌裡頭一個叫「今天舊話」的專欄集結,再加上幾個主要作者的訪談錄。由今天看昨天,溫暖、悵惘、喟嘆、激動;回憶不只是回憶,歷史也不再只是歷史,它們與當下交會,一個個情景讓人搞不清楚誰比誰更真實;它們與主流論述擦身而過,一個個付出參與的無名小卒教人質疑什麼才是文學史。這些地下文學活動者的故事,這些寫作者之間不帶功利性的交往憶述,真實的感情模糊了文獻史料與創作散文間的界線;他們,從今天來看,依然像是一群持燈的使者。 & 編者劉禾在此書的序言中,對這本書的來由和情感有很真切精彩的描述。「齊簡在〈詩的往事〉一文裏,提到她初次讀到郭路生的詩歌時的情景,說那是一次深刻的震撼:『記得那晚停電,屋裡又沒有蠟燭,情急中把煤油爐的罩子取下來,點著油燃權當火把。第二天天亮一照鏡子,滿臉的油煙和淚痕。』(略)我想今天的很多讀者大都會羨慕齊簡,羨慕她有過那樣的一次閱讀經驗。(略)我們今天閱讀《持燈的使者》仍被它所描述的世界如此吸引,恰恰是由於這裡的文字能夠讓我們進入類似齊簡所經驗的那一切,那些油煙,那些淚痕,和一些實實在在的氣氛。」「由於《今天》的歷史也是整整一代人的歷史,因此,我們在《持燈的使者》裏讀到的不緊緊是圍繞在《今天》的那批有理想、有才華的詩人作家的故事,還能通過不同作者的手筆感受到一些實實在在的氣氛,六十年代的氣氛,七十年代的氣氛和八十年代的氣氛,以及這三個十年之間的不同。」甚是。

9 特價32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歷史迷路文學引渡

彭瑞金  著
富春文化 出版
2000/10/01 出版
9 特價27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蘇軾選集

王水照  著
萬卷樓 出版
2000/09/01 出版

本書選詩二百四十多首、詞五十多首、文近三十篇,都按寫作先後排列。所選的包括蘇軾各體詩文的代表性作品,使沒有機會閱讀蘇軾全集的讀者在這選本中能領略蘇軾作品的大致風貌。注釋除了疏通原文外,還在原材料的核對和評論資料的徵引上多做了一些工作,希望能對進一步研究蘇軾的讀者也有所助益。

9 特價36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中國古典詩文(一)鑒賞篇

陳友冰  著
萬卷樓 出版
2000/02/01 出版

本書專論其章法結構、構思技巧,並注重討論作者為了突出其題旨和實現其創作意圖,在材料的選哲和表達上採用哪些手法,有哪些異於別人和他篇的特長,有別於一般的鑑賞書籍‧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詞林散步

陳滿銘  著
萬卷樓 出版
2000/01/01 出版

本書係供大專「詞選」教學或中等學校學生課外閱讀、社會青年進修之用。而所選作品,以兩宋為主,並兼及唐、五代享盛譽之詞家、廣經傳誦之名作,皆在選錄之列,是極佳的唐宋詞選本。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二十世紀文學紀事

鄭樹森  著
聯經 出版
2000/01/01 出版

在二十世紀結束前後,聯合報副刊推出專欄回顧這個人類歷史上進步最大變化最劇烈的世紀。本書原為聯副連載數百字的小欄,自1900年起一年一方塊每天追溯一年的世界文壇大事。成書後加入多幅珍貴的人物翦影和書影,為難得的文學參考資料。

79 特價2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詩詞新論(增修版)

陳滿銘  著
萬卷樓 出版
1999/08/01 出版

這本書收了鑑賞類、析論類、作法類、教學類、共二十多篇短文。提供了異於傳統的研析角度、呈現不同的面貌,受到頗多讀者的喜愛。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當代德國文學史

余匡復  著
志一 出版
1998/09/28 出版
9 特價4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中國古代文學史3:宋遼金元

萬卷樓 出版
1998/07/01 出版

蘇軾詩 & 蘇軾一生經歷兩次在朝-外任-貶調的過裡,既經順境,復歷逆境,榮辱、禍禍、窮達、得失兼於一身。這種坎坷的人生遭際,「身行萬里半天下」的豐富經歷,使蘇軾在詩歌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巨大成就。他一生於詩歌用力最勤,較之詞和散文.詩歌題材更廣闊,內容更豐富。風格更加多樣化,是一代宋詩的典範。 (一)蘇詩的類型 現存蘇詩共二千七佰餘首.按其題材和內容,大致可分為政冶諷刺詩、寫景詠物詩、題書畫詩、論詩詩等類型。1、政治諷刺詩關心國計民生、同情人民疾苦是蘇軾詩歌的重要內容。和歐陽修、王安石一樣,蘇軾重視文學的社會功能,主張「詩須要有為而作」.反對「浮巧輕媚、叢錯采繡之文」,創作了不少「悲歌為黎元」的詩篇。加《許州西湖》之「但恐城市歡,不知田野愴。潁州七不登,野氣長蒼莽」,譴責地方官吏役民開湖遊春而不顧連年飢荒中的百姓之苦,《送黃師是赴兩浙憲》之「哀哉吳越人,人為江湖吞。官自倒帑廩.飽不及黎元 」,抨擊官府揮霍錢糧而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黑暗現實;在鳳翔時作《和子由聞子瞻將如終南太平宮溪堂讀書》詩,揭露朝廷給百姓攤派苛重瑤役之災;通判杭州時所寫《除夜直都廳因繫皆滿,日暮不得返舍》詩,同情為餬口奔走販鹽而身陷囹圄的窮苦百姓;眨調黃州作《五禽言》、《魚蠻子》等詩。借渡河農夫和漁民一家控訴地租剝削的殘酷性;眨調惠州所作著名的《荔枝嘆),借史實批判官僚政客諂媚迎合、爭新買寵、坑害百性的可恥行徑,指名道姓指斥本朝權貴。「我願天公憐赤子,莫生尤物為瘡痏。雨順風調百穀登,民不飢寒為上瑞」,表現了詩人憂國愛民敢怒敢言的可貴精神。 && &蘇軾有些政冶諷刺詩,針眨時弊,同情人民疾苦,卻又同不滿王安石新法的情緒交織在一起,如《山村五絕)皆針對其中之鹽法、青苖法等,譏誚時政。以致得罪權臣。其二云:煙雨濛濛雞犬聲,有生何處不安生。但效黃犢無人佩,布穀何勞也勸耕? 常時販私鹽者多帶刀杖,故此詩取西漢龔遂令人賣劍買牛、賣刀買犢之事,譏諷鹽法太急。這類詩誇大了新法之弊,難免不失偏頗,但蘇軾之關心國事、民事.亦可見一斑。其他如《石炭》.《答呂梁忡屯田》等詩,寫修堤抗洪、開發煤礦,於前人很少涉及的社會問題有所開拓。亦難能可貴。 2、寫景詠物詩 蘇軾一生,足跡遍於中國,所到之處飽覽祖國山川的奇景偉觀,故其寫景詩以及由此而生發的哲理詩,最為膾炙人口.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三峽的奇艷、長江的壯闊、西湖的嫵媚、錢塘怒濤、海市的變幻、南國的秀麗,乃至於黃州海棠、惠州荔枝、儋州黎寨,一草一木,風土人情,無不紛呈筆底。蘇軾極善於觀察和捕捉自然景物千變萬化的不同特徵,以生花妙筆去描寫刻畫。構成獨特而新穎的意象和境界。如宋神宗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蘇軾在杭州所作(飲湖上初晴後雨)之一: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州憎伽塔)、(洗兒)等篇,或暗喻滿意的成果有賴於主客觀的統一,或指明大自然的變化並非由於神靈的主宰,寓深刻的人生哲理於意象之中.皆以奇趣哲理取勝。「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和千山澠池懷舊》)。像這類詩,即景寄意,因物寓理,情理交融,意在言外.情、景、理三者有機統一,義蘊無窮。這在唐詩中頗為罕見,而在蘇軾筆下則屢見不鮮,並且成功地解決了哲理詩的兩個重大藝術問題:一是寓抽象的哲理與具體的意象之中,二是融枯燥的哲理於動人的情感之中。也正是蘇軾在藝術上的成功,才使他能夠開拓哲理詩的所時代。 3、論詩、題書畫之詩 蘇軾論詩、題書畫之詩,亦有很高成就,表現出他深廣的藝術造詣和善於把握與再現各種藝術境界的才能,同時寄寓了蘇軾自己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古代文學史4:明清

萬卷樓 出版
1998/07/01 出版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夢與灰燼-戰後之學史散論第2集

楊照  著
聯合文學 出版
1998/04/01 出版

查爾斯河畔沉思者  在哈佛大學的查爾斯河畔,一方面透過反芻咀嚼這些我已一讀再讀的文學作品,另一方面則藉由左派優良傳統的協助疏裡,我在每天落下去的夕暉裡,看到一個愈來愈清楚的台灣社會圖像,這樣的過程,讓我不至於在與惡劣的現實面而相覷後因失望挫敗而犬儒化,因為我曾經在文學裡看到過那些值得終身存留記取的戲劇化,情緒化與理想化的人間光影。  多年之後,我深深慶幸自己的這河畔歲月,不斷的交雜對話,使我沒有辦法真正學好任何一家一派的理論,我對理論的吸引,永遠攙雜了現實的偏見干擾,而且還是一種經過文學變形,改造過的現實意識,文學化了的現實意識,比其他種的現實認知來得戲劇化些,情緒化些,可能也理想化些。  台灣文學,台灣社會以及普遍正義原則的交錯織錦,這是我當年在查爾斯河畔所看到的一片美麗景致,也是我相信自己應讓窮一生之力帶給更多人可以看到,可以欣賞的寶藏。 作者簡介  楊照,本名李明駿,一九六三年生,台大歷史系畢業,現為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著有長篇小說《大愛》《暗巷迷夜》,中篇小說集《星星的末裔》《紅顏》《往事追憶錄》,散文集《迷路的詩》《Cafe Monday》,文化評論集《文學的原像》《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等,曾獲賴和文學獎,吳三連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等。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的日本語文學

重水千惠  著
前衛 出版
1998/02/01 出版
9 特價12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法國小說史(上)

蕭原德  著
志一 出版
1998/01/01 出版
9 特價36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法國小說史(下)

蕭原德  著
志一 出版
1998/01/01 出版
9 特價40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歷史的偶然:從香港看現代中國文學史

王宏志  著
牛津大學 出版
1997/09/01 出版

本書討論了五十至七十年代,在香港,曹聚仁、李輝英、徐訏、司馬長風等人的中國現代文學史論述。書寫文學史面對的問題是,怎樣客觀地述歷史,同時又主觀地評價文學作家和作品。香港的這些中國現代文學史書寫,相對於當時海峽兩岸的來說,作者不約而同都強調:以個人的文學史理念、以客觀的、中立的、非政治的態度去論述中國現代文學史。本書作者指出,當文學史家宣稱採取非政治態度時,實際上就是對主流政治的一種抗衡。所謂歷史述和文學評論,取決於文學史家的立場和位置。在本書中,作者論述了個人與集體對歷史書寫的不同。從中我們可進一步質疑的是,歷史學家所謂持中、平正的史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9 特價28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頁數5/6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