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2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封建秩序的黃昏:左傳

楊照  著
聯經 出版
2013/12/19 出版

拋開冷硬的課文題解,穿過層層的過度解讀, 楊照經典講堂以最貼近歷史真實的讀法, 帶你一次讀懂兩千年前的漢語經典! 最平易的語言、最扎實的分析 打破時空限制,直接從原典文句汲取千年智慧 提供最立即的知識趣味 ★&& &楊照全程領讀、解讀,漢語經典完全解碼 ★&& &台灣新品種文庫版,隨身伴讀 無「傳」不成「經」。 《春秋經》是記載魯國歷史的編年體著作,也是後世研究東周初期歷史的重要材料,經文筆法簡省,用字遣詞遵守嚴格體例,意在彰顯封建秩序的價值觀。但是,單獨研讀《春秋經》本身的簡潔文字,並無法讓我們了解它所承載的意義,必須配合與每條經文相關的史實說明,我們才有辦法明白它為何提出那樣的價值判斷,而《左傳》正是這樣一部解明春秋大義的史書。 《春秋經》記事前後長達二百四十二年,《左傳》則多了十三年,在這麼長的時間裡,豐富的史事被記錄下來,經傳合計超過二十萬字,即使有時間通讀全書,可能也被紛亂的事件模糊了焦點。 在《封建秩序的黃昏:左傳》裡頭,楊照為我們挑選了他認為最值得注意的三十年,這三十年正是周朝封建秩序嚴重崩壞,霸主體系逐漸崛起的關鍵時期。專注研讀這一時期的歷史,更能讓我們體會到,《春秋經》以文字褒貶來維持封建秩序最後尊嚴的期望。 在這本書裡,我們可以看到「辦外交像走親戚」的封建體制如何運行,可以看到哪些諸侯德行有虧,因而招來滅國之禍,還可以看到「才能」取代「血統」、「計謀」凌駕「禮法」的觀念轉變,更可以看到第一位霸主齊桓公如何取代周王室成為國際衝突的仲裁者。這本選讀,正是帶領讀者進入東周時代,體驗春秋巨變的最佳指引。

79 特價1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漫畫菜根譚.孝經

蔡志忠  著
大塊 出版
2013/12/02 出版

【菜根譚】 為人處事應保持著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如此幸福快樂才會源源而來。《菜根譚》以儒家思想為本,兼採佛道學說之理,是一部曠古通今的警世訓言,以簡鍊的論述,談性命、論性情,教人修身養性、正心育德,淡泊人世的同時,也通透了人情義理。 【孝經】 我們的身體髮膚,都來自父母,不敢損毀傷殘,就是「孝」的開始,孝道是德性的根本,一切教化都由孝道而生。《孝經》提出五種孝的內涵,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各有需要尊崇的標準。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沒有不廣為傳誦的。

7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錢鍾書先生論《詩經》《楚辭》

林祥征  著
五南 出版
2013/12/01 出版

《詩經》和《楚辭》先秦時期兩座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豐碑,並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建構產生深遠影響。中國詩經學會理事長─林祥征,由錢鍾書的思想出發,用錢學的角度出發,重新闡釋詩經的多方面研究,從心理學、修辭學、訓詁學以及藝術研究,更闡述詩經在全球視野下的發展。本書特色《詩經》、《楚辭》為中國古文化經典,裡面蘊涵了古人千年智慧與結晶。透過錢鍾書先生精闢的見解,從各個不同面向剖析兩部經典著作,論出了與他人不同的獨到思想。

95 特價26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的儒家下冊:五經餘論 文字訓詁(簡體中文版)

張成秋  著
漢世紀數位 出版
2013/10/01 出版

儒家是我國學術的主流,也是中國文化的代表。我在進高中得時候,老總統蔣公下令高中學生一定要學習《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其實就是選編《四書》的精華。所以我高中畢業之後,對於儒家思想已經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以後進了師範大學,還要修《四書》,另外加上經史子集。大學畢業,教高中國文,更是天天講《四書》。所以後來我進入研究所碩士班的時候,儒家思想已經熟得不得了了。在寫碩士論文的時候,就想到要找一個有挑戰性的,所以沒寫儒家方面的題目,而寫了《先秦道家思想研究》。可是到了我博士班快畢業的時候,因為考慮到經學終究是我國傳統的第一等學問。經學是不好搞的,有人一輩子都搞不通。所以說「青春作賦,皓首窮經」,你作文學家還容易,但是要把經書搞通,非得一輩子的功夫、頭髮白了才可以。就這樣,我一頭栽進了中國的經典,由青春搞到年老。總算對於中國的經典有了概略的認識。我的博士論文是研究《詩經》的,後來又研究了《易經》。講中國文化,不懂中國經典,那是笑話。對於中國經典,用外國人、仇視中國人的眼光去看,你永遠無法正確的瞭解。我,一個平凡的中國人;請不要說我是民族自大狂,或是什麼義和團思想。中國文化好的地方當然要表揚;中國文化不好的地方當然也不必諱疾忌醫。我就是用這種態度來看儒家經典、中國文化。不同意的可以來討論,但絕不接受帝國主義的跟班來無理取鬧。我就是這麼一個態度。提起儒家思想,一定要說到四書、五經。所以,四書、五經就成了我這部書的主軸。為了體諒一般讀者的接受能力,我一開始有一道開胃菜,包括:弟子規、孝經新講、王陽明家訓講疏、朱子治家格言。以引起讀者的興趣。第二部,四書之部,羅列了以「四書新講」為主的資料,還有相關的討論,並附「荀子」請您往下看去。《四書》比起《五經》,當然是淺了許多。可是卻是儒學的大綱,瞭解其他經書的鑰匙。第三、四部,五經之部,包括了《易經》《詩經》《書經》《禮經》和《春秋經》的討論。我個人是以詩經為主的國學博士,也研究易經多年。我對五經自然是有一些見解。以前人說,「青春作賦,皓首窮經」,搞通經學是不容易的。要頭髮白了,才能略有心得的。在漢朝時代,能通一經就能當上經學博士,所有經書都通,談何容易!個人的淺見,要通五經,必須先通四書。四書是通往五經的鑰匙。因為通了四書,才能理解孔孟是用什麼思想、邏輯詮釋五經。最後一部,是樸學之部。主要是以文字學、訓詁學為主的考證之學,由此方可知道經書的真正意義,打下經學的堅厚基礎。向來一貫是以樸學作為經學的一部分的。書成,聊綴數語,以就教於當世方家。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的儒家下冊:五經餘論 文字訓詁

張成秋  著
漢世紀數位 出版
2013/10/01 出版

儒家是我國學術的主流,也是中國文化的代表。我在進高中得時候,老總統蔣公下令高中學生一定要學習《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其實就是選編《四書》的精華。所以我高中畢業之後,對於儒家思想已經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以後進了師範大學,還要修《四書》,另外加上經史子集。大學畢業,教高中國文,更是天天講《四書》。所以後來我進入研究所碩士班的時候,儒家思想已經熟得不得了了。在寫碩士論文的時候,就想到要找一個有挑戰性的,所以沒寫儒家方面的題目,而寫了《先秦道家思想研究》。可是到了我博士班快畢業的時候,因為考慮到經學終究是我國傳統的第一等學問。經學是不好搞的,有人一輩子都搞不通。所以說「青春作賦,皓首窮經」,你作文學家還容易,但是要把經書搞通,非得一輩子的功夫、頭髮白了才可以。就這樣,我一頭栽進了中國的經典,由青春搞到年老。總算對於中國的經典有了概略的認識。我的博士論文是研究《詩經》的,後來又研究了《易經》。講中國文化,不懂中國經典,那是笑話。對於中國經典,用外國人、仇視中國人的眼光去看,你永遠無法正確的瞭解。我,一個平凡的中國人;請不要說我是民族自大狂,或是什麼義和團思想。中國文化好的地方當然要表揚;中國文化不好的地方當然也不必諱疾忌醫。我就是用這種態度來看儒家經典、中國文化。不同意的可以來討論,但絕不接受帝國主義的跟班來無理取鬧。我就是這麼一個態度。提起儒家思想,一定要說到四書、五經。所以,四書、五經就成了我這部書的主軸。為了體諒一般讀者的接受能力,我一開始有一道開胃菜,包括:弟子規、孝經新講、王陽明家訓講疏、朱子治家格言。以引起讀者的興趣。第二部,四書之部,羅列了以「四書新講」為主的資料,還有相關的討論,並附「荀子」請您往下看去。《四書》比起《五經》,當然是淺了許多。可是卻是儒學的大綱,瞭解其他經書的鑰匙。第三、四部,五經之部,包括了《易經》《詩經》《書經》《禮經》和《春秋經》的討論。我個人是以詩經為主的國學博士,也研究易經多年。我對五經自然是有一些見解。以前人說,「青春作賦,皓首窮經」,搞通經學是不容易的。要頭髮白了,才能略有心得的。在漢朝時代,能通一經就能當上經學博士,所有經書都通,談何容易!個人的淺見,要通五經,必須先通四書。四書是通往五經的鑰匙。因為通了四書,才能理解孔孟是用什麼思想、邏輯詮釋五經。最後一部,是樸學之部。主要是以文字學、訓詁學為主的考證之學,由此方可知道經書的真正意義,打下經學的堅厚基礎。向來一貫是以樸學作為經學的一部分的。書成,聊綴數語,以就教於當世方家。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管子今註今譯(上下)

臺灣商務 出版
2013/02/01 出版

《管子》以春秋時代政治家、哲學家管仲命名,其中也記載了管仲死後的事情,並非管仲所著,文章大概出自深受管仲影響的稷下學派之手,但仍被認為可以體現管仲的主要思想。此書內容很龐雜,其書非一人所作,亦非一時代之書,甚至間有牴牾,文章有很強的法家色彩,包括大量具體的治國方術。本書共八十六篇,其中有十篇文已佚。全書分上、下二冊,九十三萬言,內容可分八類:〈經言〉九篇,〈外言〉八篇,〈內言〉七篇,〈短語〉十七篇,〈區言〉五篇,〈雜篇〉十篇,〈管子解〉四篇,〈管子輕重〉十六篇。每篇皆冠以題解及考評,與註釋均用淺近文言文;今譯部分則用白話文。本書特色★ 「古籍今註今譯」為臺灣商務印書館與文復會(國家文化總會)、國立編譯館合作出版,為中華文化之精髓,註譯者皆為地位尊崇之國學大師,絕對是此類書籍權威之大作!

79 特價11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詩經講義稿

傅斯年  著
五南 出版
2013/01/25 出版

《詩經講義稿》是傅斯年在講授《詩經》時的課堂講義,雖名為講義,但其內容之深之廣,已可稱得上一部詩經通論。在書中,傅斯年先提出泛論,提出研究詩經應有三個態度:一是欣賞他的文辭,二是作為極有價值的歷史材料,三是作為一部極有價值的古代言語學材料。為詩經研究提出了新見解、新方向。之後分論風、雅、頌,對於詩經的影響、文辭賞析的藝術性也有論述,可謂一部研究者不可錯過的詩經研究經典。本書特色本書為傅斯年講授《詩經》時的課堂講義,涵蓋詩經的研究歷史、研究方法、地理及藝術性,是研究者及文學愛好者不可或缺的經典著作。

9 特價20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尚書

李振興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12/07/24 出版

《尚書》是我華夏民族最早的一部史料彙編,內容包括《虞書》(堯舜時代)、《夏書》、《商書》、《周書》。所記大多是政治性的文誥。《尚書》是文化的根源,也是一部「政書」,包羅內聖外王之理,,乃至天文、地理、教育、經濟、官制、刑律等,無不含蘊其中。李教授改寫時採取力求淺近的做法,盡量做到深入淺出,使它大眾化、通俗化。讓人願意接近它、閱讀它,進一步借以喚起國人研究《尚書》的興趣,以期達到發揚固有文化的終極目標。

7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禮記

周何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12/07/24 出版

《禮記》是讀書人必須要讀的一部經書,就是因為這部書中,除了許多禮意的說明、禮事的記載外,還有更多有關正常生活必須知道的規矩,一般做人做事的原則,以及立身行事的人格修養等寶貴的資料在內。利用平淺通俗的文字,趣味故事的轉述,加上必要的分析說明,讓人人都能從《禮記》中重新體認這些寶貴的文化精華。

9 特價22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爾雅今註今譯

臺灣商務 出版
2012/03/01 出版

《爾雅》為一本通解古今四方異言之字義的書,也可說是中國第一部綜合性辭書,在中國古代文化史上實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性。今本《爾雅》為三卷十九篇。所收詞語和專用名詞多達二千二百零四條,四千三百多個詞。各篇卷內容,依其性質又可細分成五類:1.語言文詞類:包括〈釋詁〉、〈釋言〉、〈釋訓〉。此三篇計收六百二十五條常用詞語,二千多個詞,都是在解釋古代的文獻詞語;2.人倫關係類:包括〈釋親〉。此篇共有九十三條詞語,都是古代親屬的種種複雜情況,又分宗族、母黨、妻黨、婚姻之親四類;3.建築器物類:包括〈釋宮〉、〈釋器〉、〈釋樂〉。這三篇共有二百五十七條詞語;4.天文地理類:包括〈釋天〉、〈釋地〉、〈釋丘〉、〈釋山〉、〈釋水〉。這五篇共有三百七十二條詞語;5.植物動物類:包括〈釋草〉、〈釋木〉、〈釋蟲〉、〈釋魚〉、〈釋鳥〉、〈釋獸〉、〈釋畜〉。這七篇共收八百五十七條詞語。本書兼顧學術與普及,今註力求精覈充實,今譯力求簡明扼要,庶幾《爾雅》這部經典名著能以全新的面貌呈現於世。本書特色★「古籍今註今譯」為臺灣商務印書館與文復會(國家文化總會)、國立編譯館合作出版,為中華文化之精髓,註譯者皆為地位尊崇之國學大師,絕對是此類書籍權威之大作!

79 特價7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文經典100句:左傳

佘佳燕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11/09/30 出版

學習名句100篇,輕鬆閱讀經典,深入中文堂奧「中文經典100句」此一新書系可說是「中文可以更好」系列的概念延伸。對於「文字」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之後──不再寫錯字、念錯音、用錯成語──進入經典古籍的世界是提升中文語文能力必經的下一步。在浩瀚如煙的古籍寶藏中,如何敲開大門,擷取必備知識,轉換為現代生活實用資料庫,是本系列希望能為讀者服務的目標。在經典古籍的內容介紹上,藉由形式上的突破,喚醒讀者接近經典的興趣,輕鬆閱讀,有效學習,達到自我提升中文能力、語文涵養以及靈活「再創造」的可能性。【名句的誕生】:呈現原文,同時節錄上下文,有助於理解與記憶完整段落。【完全讀懂名句】:難字與難詞的意義解釋。整段原文的白話語譯。【名句的故事】:名句本身的名人軼事、字詞語的典故故事、歷代的品評。【歷久彌新說名句】:介紹相關主題或主旨的古今中外名句,並完整說明故事背景與應用情境。《春秋》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編年體史書,主要記述魯國的歷史。由於《春秋》寫得過於簡略,需要做傳來為它做註解,《左傳》因此誕生。《左傳》是解釋《春秋》的史書,相傳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全名《春秋左氏傳》,又稱《左氏春秋》,簡稱《左傳》。《左傳》大量蒐羅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以佐證《春秋》經文的內容,以簡練的語言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二十七年共254年的史事,人物栩栩如生,事件歷歷如繪,也因此被視為先秦極其重要的歷史散文,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如今我們熟知的成語「大義滅親」、「一鼓作氣」、「舉棋不定」……等皆出自其中。《中文經典100句──左傳》為系列第二十六本,自18萬字的精采歷史敘述中,擷取100則精華名句,以活潑的文字,就該名句的相關語文知識與歷史故事,提供一篇完整而實用的介紹。書中介紹了如「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欲加之罪,其無辭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等經典名句,值得我們不斷反覆思索咀嚼! 本書特色《左傳》是是儒家的重量級經典,先秦最重要的史學著作,其刻畫人物的技巧更對《史記》、《漢書》以降的史書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書擷取《左傳》中最精采實用的100句名言,不僅有原文、註釋,更包含名句背後的故事,以及後人對名句的應用,方便工作忙碌的現代人、課業繁重的學生在短暫閒暇時間,能快速閱讀吸收其中的實用智慧。

9 特價23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詩經密碼(第五、六、七卷)

馮毅新  著
百香果 出版
2011/09/30 出版

本書重新將中國最古老、最完整的書—《詩經》做最正確的解釋,本書歷經十餘年的撰寫,一系列套書總字數高達五百萬字,堪稱歷史上的巨著。除此之外,本書含括歷史學、天文學、政治學、地理學、文字學、玄學、宗教學等,讓您全方位地認識詩經。本書特色◎全新的詩經註釋◎適合歷史學者、中文系所學生及對詩經有興趣的讀者研讀

9 特價43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古籀彙編(上/下)

臺灣商務 出版
2011/09/01 出版

古籀文字啟於七國,亡於秦,興於漢,昌明於宋,盛於清而發皇於當代。本書係編者萃集甲骨刻辭、鐘鼎款識、周宣石鼓、秦漢吉金,及古匋、古幣、古兵器之文字,以說文繫甲骨、大小篆,並依諸家解釋彙編而成。

9 特價86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周濂溪集今註今譯

臺灣商務 出版
2011/08/01 出版

周敦頤以儒家思想為基礎,融合佛、道之說,將人道與天道統合為一,並提出性、命、道、德、心、理等命題,為後來的理學家程頤、程顥、張載、朱熹等所承繼,而開展出宋代的理學。《周濂溪集》為瞭解周敦頤的思想、探究宋代理學的始源最主要的依據。本著作依《周濂溪集》所收錄的作品先作解題,再針對生難詞語,尤其是牽涉到理學內涵的用語,以簡明淺近的語體文作註釋,並將所有作品翻譯成語體文,期有裨於現代人透過本著作瞭解周敦頤的思想及文學成就,進而對宋代理學奠立基礎性的認識。本書特色「古籍今註今譯」為臺灣商務印書館與文復會(國家文化總會)、國立編譯館合作出版,為中華文化之精髓,註譯者皆為地位尊崇之國學大師,絕對是此類書籍權威之大作!

9 特價22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詩經密碼(第三、四卷)

馮毅新  著
百香果 出版
2011/06/10 出版

本書重新將中國最古老、最完整的書—《詩經》做最正確的解釋,本書歷經十餘年的撰寫,一系列套書總字數高達五百萬字,堪稱歷史上的巨著。除此之外,本書含括歷史學、天文學、政治學、地理學、文字學、玄學、宗教學等,讓您全方位地認識詩經。本書特色◎全新的詩經註釋

9 特價43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詩經密碼

馮毅新  著
百香果 出版
2011/05/13 出版

本書重新將中國最古老、最完整的書—《詩經》做最正確的解釋,本書歷經十餘年的撰寫,一系列套書總字數高達五百萬字,堪稱歷史上的巨著。除此之外,本書含括歷史學、天文學、政治學、地理學、文字學、玄學、宗教學等,讓您全方位地認識詩經。本書特色◎全新的詩經註釋

9 特價43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晏子春秋今註今譯(新版)

臺灣商務 出版
2011/04/01 出版

★ 「古籍今註今譯」為臺灣商務印書館與文復會(國家文化總會)、國立編譯館合作出版,為中華文化之精髓,註譯者皆為地位尊崇之國學大師,絕對是此類書籍權威之大作!★ 馬英九總統專序推薦!《晏子春秋》為儒家要籍,記載中國春秋時期齊國丞相晏嬰言行活動的一部書,成書於戰國時期,班固《漢志‧諸子略》,列此書於孟荀前。劉向《敘錄》以為「其書皆忠諫其君,文章可觀,義理可法,皆合六經之義」。今本《晏子春秋》分內外二篇,二百一十五章,自漢迄今,荒亂頻仍,書曆數厄,而此書卻光嶽氣完,獨留天壤間。晏子春秋古無善本,通行者若四部叢刊景印明活字本,四部備要排印經訓堂本,世界書局諸子集成本,鼎文書局中國學術類編本,或白文無注,或音義奧衍,或援據駁雜,或敘事繁重,於初學多感不便。本書註譯,其正文:以吳則虞《晏子春秋集釋》為藍本;其註釋:則參考孫星衍音義,張純一校注,鄒太華逸箋居多,他若盧文弨《晏子春秋拾補》,王念孫《讀書雜誌》,俞樾《諸子平議》,於鬯香艸校書,孫詒讓劄迻,劉師培補釋,亦間或採擇。每章首述章旨,次注原文。其譯句:以直譯為主。惟《晏子春秋》乃先秦舊典,行文或脫、或?,或衍文,或錯簡,加以後人之誤校,誤釋,不能卒讀者,又以意譯以濟其窮。

79 特價47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周金疏證

臺灣商務 出版
2011/04/01 出版

彝器銘文之難,為一字多形,一字數義;且歷世綿長,致金文字形於今多難於識別,字義亦不易通讀。本書為魯實先教授於1967-1973年間任教台灣師範大學時講授「周金疏證」課程之筆錄。本書輯錄周代彝銘二十九器,每器先說明其器跡,即器之出土、收藏及箸錄,次則隸定銘文,再則銘文解定。先生每講皆精闢卓絕,精采動人又頗多創見,無論於解字、釋辭、說義,皆能博徵旁引,理真證足,發前人之所未見,達前人之所未達。本書所錄彝銘雖僅二十九器,但舉證論事所及之彝器逾數百之多,歷來解說彝器銘文者,內容未有若斯之豐富與精善者也。

9 特價58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荀子今註今譯(新版)

臺灣商務 出版
2010/12/01 出版

周衰,到了春秋戰國時,王官失職,諸子百家紛紛雜出。能守孔子志業,以荀子與孟子為最重要的人物。戰國學術,集載於荀子。荀子主性惡;法後王;隆禮義;非難諸子。荀子之非難諸子,在辨別是非;他以禮為生於聖人之偽,非固生於人之性,為自外來。他的學說,是糅合墨法而為儒的。本書特色★「古籍今註今譯」為臺灣商務印書館與文復會(國家文化總會)、國立編譯館合作出版,為中華文化之精髓,註譯者皆為地位尊崇之國學大師,絕對是此類書籍權威之大作!

9 特價64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春秋繁露今註今譯(新版)

賴炎元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10/09/01 出版

  春秋為解說諸事之意,繁露意指聯貫之象。  《春秋繁露》,乃漢董仲舒所撰,計十七卷八十二篇,現在流傳的本子缺第三十九、四十、五十四3篇,實七十九篇。其中17篇發揮春秋微言大義,20篇論治國原則與方法,30篇闡發天人相應之道,12篇發揚尊天敬祖的道理,總而言之,《春秋繁露》主要是以天道及陰陽五行之說來闡發春秋公羊傳之大義。本書特色  ★「古籍今註今譯」為臺灣商務印書館與文復會(國家文化總會)、國立編譯館合作出版,為中華文化之精髓,註譯者皆為地位尊崇之國學大師,絕對是此類書籍權威之大作!

79 特價4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詩經與楚辭

吳宏一  著
聯經 出版
2010/03/25 出版

《詩經》,原來只叫做《詩》或《詩三百》或《三百篇》。到了戰國末年,才和《易》、《書》、《禮》、《春秋》等書,被儒家尊重為「經」。著成的年代,最早的詩篇,大約在西周初年,最遲的已在春秋中葉。產生的地域,除了極少數的篇章,來自現在湖北北部江漢一帶之外,其餘各篇大約都在現在的黃河流域,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四省境內。它包含了這段期間、這些地域的民間歌謠、士大夫作品和祭祀的頌辭。全部有311篇,其中〈小雅〉裡的〈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等6篇只有篇名沒有詩,所以實際上只有305篇。一般泛稱的楚辭,指的原是戰國後期,流行於南方楚地的一種新詩歌,主要的作家有屈原、宋玉等人。從《史記》、《漢書》等相關史料看,「楚辭」這個名稱,是從西漢初年才開始出現的,指的就是屈、宋等人的作品。甚至有時候專指屈原的作品而言。這些「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富於個人或地方色彩,和《詩經》頗不相同。《楚辭》的成書,是西漢末年的劉向,輯選屈原、宋玉、賈誼等人的作品而成;東漢末年的王逸,據此纂成《楚辭章句》,流傳後世,既久且廣。因此,《四庫提要》將它列在四部的集部之首,並且稱之為總集之祖。黃河、長江在華夏大地上,澤被萬里;《詩經》、《楚辭》在中國文學史上,也輝映千秋。假使我們想要溯流尋源,認識中國詩歌,乃至中國文學、中國文明,就不能不讀《詩經》、《楚辭》。

7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周易智慧名言故事

張樹驊  著 、李秋麗  著
文經閣 出版
2010/01/06 出版

《周易》智慧名言故事被冠以「群經之首」的《周易》,是我國最古老的典籍之一。它蘊含著神妙的智慧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古往今來,對《周易》進行的注解和詮釋,可謂卷帙浩繁,汗牛充棟,而且各家又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給後人增加了許多理解上的困難。再者,《周易》本來就是在記載古人占筮活動的基礎上形成的一部經典,這就更使《周易》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周易」一詞,最早的記載見於《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者。」《左傳‧昭公七年》又有記:「孔成子以《周易》筮(筮音筮)之。」可見,「周」、「易」兩字合用最晚不會晚於戰國時期。「周」字有兩種理解:一是周普,二是周朝。「易」字主要指變化。總之,「周易」指普遍的變化,而《周易》一書就是古人對宇宙、人生變化規律的總結。《周易》一書是在不斷發展中形成的。「易道深矣,人更三聖,世歷三古。」(《漢書‧藝文志》)春秋時期,《周易》只有六十四卦卦畫和卦爻辭。到了戰國時期,《易傳》成書。因此,我們今天見到的《周易》就包括《易經》和《易傳》兩部分內容。一般認為,《易經》是文王被商紂王囚於羑里(今河南湯陰)時而作;《易傳》是儒家的作品,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其實,不管是《易經》還是《易傳》,皆非一時一人所為,而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傳」是對「經」的解釋和闡發。戰國初期和中期,以解釋《易經》為宗旨的《易傳》成書了。漢代的人稱其為「十翼」,包括《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上、下,《文言》、《說卦》、《序卦》和《雜卦》。《易傳》對《易經》作了深刻的闡發,使《易經》所蘊含的智慧和哲理得以發掘,從而圓滿地彰顯出來。它揭示了卦與卦之間、卦象與卦辭之間、爻象與爻辭之間、卦與爻之間的內在聯繫,發揮了儒家的倫理思想,從現實社會人生和道德的角度詮釋《易經》,為《易經》這一原本用於卜筮的書增添了修身治國的色彩,使其能更好地用來指導紛繁複雜的現實社會人生。《周易》思想博大精深:「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四庫全書總目‧〈易〉類小序》)《周易》在古代雖為占筮之書,然透過神秘的占筮外衣,其所包含的整體思維、陰陽觀念、符號系統、中庸原則、變化思想等,至今仍然煥發出奪目的光芒。尤其是,它揭示了「崇德廣業」的內聖外王之道,告訴我們應如何安頓我們的生命和回應外在的世界;提供了謙讓憂惕、居安思危等諸多修養原則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治國之道,對我們當今社會仍有很大的借鑑意義。在這個意義上說,《周易》是一部觀照人生的哲學著作。在本書的撰寫過程中,筆者本著傳承文明、開拓創新的原則,力圖使《周易》這部經典穿越五千年的時空隧道來與我們現代社會對話。本書力圖發掘《周易》的精華,給予創新的詮釋。本書從體例上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是名言。《周易》一書中蘊含著古人對社會、人生探索的智慧結晶。所選名言所依據的版本是阮刻《十三經注疏》本。本書共選取了五十一則膾炙人口、發人深省的名言警句,主要是關於修身養性和治國安邦的理論。古人歷來重視道德修養,《周易》在總結這方面經驗的基礎上,予以精闢的闡述,為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思想財富。本書選取的經典名言,主要涉及持正不阿、堅守氣節、勤儉節約、自律改過、謙恭禮讓、奮發圖強、嚴己寬人、言行謹慎、持之以恆、虛懷若谷、尊師重道、居仁行義、自我修養等。這些名言反映了《周易》一書對社會人生的道德關懷。在強調道德修養的基礎上,《周易》繼而提出了一套治國安邦的理論。選取的這方面的名言主要涉及愛民、恤民、以民為本、損上益下、教化治國、居安思危、以德服人、窮則思變等。其次是要義。由於《周易》本身獨特的表述方式,所以本書對要義的闡釋比較詳細。主要對爻畫、卦畫、爻象、卦象、卦爻辭本身的含義等進行介紹和說明,對名言中的生僻字詞進行注釋,由名言本身的含義引申推導出它的現代意義。最後是故事。本書中選取的大多是歷史故事,配以具體、準確的史料,以求更貼切地闡釋名言,通俗易懂。所選故事有的發生在《周易》成書前,有的則在《周易》成書後,不求時間上的限制,只求更貼近名言本身之內涵。透過這些故事,不僅可以更確切地理解名言本身的含義,還可以瞭解歷史的發展。名言、要義、故事三位一體,是一種很好的解讀經典的方法。本書力圖從學術、知識、通俗實用的不同層面來適應讀者的不同需求。

9 特價2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詩經智慧名言故事

張樹驊  著 、楊曉偉  著
文經閣 出版
2009/12/16 出版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書中所收作品,其成詩年代從西元前十一世紀至西元前六世紀,前後約六百年,產生於今陝西、山西、河北、河南、山東、湖北等地。相傳周王室有專人收集民間詩歌的制度,稱為「採詩」,《詩經》中不少作品的輯集與這種制度有關。《詩經》本只稱《詩》,至西元前二世紀漢武帝時,被列為儒家五經之一,故稱《詩經》。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詩》中本含有三千多首作品,後經孔子刪定,存留三百零五篇,因此也被稱為「詩三百」。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焚燒了諸家典籍,不過《詩經》因為是韻文,易於傳誦,所以得以保全,至漢代重新開始流傳。傳詩者共有四家:齊人轅固所傳的叫《齊詩》,魯人申培所傳的叫《魯詩》,燕人韓嬰所傳的叫《韓詩》,魯人毛亨所傳的叫《毛詩》。此四家之詩,原文與章節幾無差異(個別字句因通假而不同,個別地方分章不同),對詩的解釋則差別很大。自東漢鄭玄為《毛傳》作箋後,《毛詩》一系漸盛,其他三家則逐漸亡佚。現在的《詩經》,就是毛亨所傳。《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大類。所謂「風」,據《毛詩序》所說,有「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之意。籠統言之,「風」就是某一個地方的民間歌曲。《詩經》中的《國風》,包括周南、邶風、衛風、鄭風、齊風等十五個國家的民間歌曲,共一百六十篇。所謂「雅」,《毛詩序》訓為「正」,即政,言王政之意。政有大小,故《雅》有《大雅》、《小雅》之分,共一百零五篇。在風格上,《風》、《雅》、《頌》的區別很清楚。鄭玄釋「頌」為「容」,認為《頌》之詩歌主要是稱頌聖德,其詩篇多屬祭祀、祈禱、讚頌。《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共四十篇。《詩經》的題材,大致可以分為這樣幾個方面:一、描繪婚姻與愛情的詩,這一類詩在《詩經》中數量最多,具有濃郁的抒情色彩,是藝術價值最高的部分;二、鞭撻黑暗現實、反映勞動人民生活場景的詩,這一類詩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重要的歷史價值;三、有關上古神話傳說、英雄事蹟的詩,這一類詩成為我們瞭解上古社會的珍貴資料。《詩經》的三種主要創作方法是賦、比、興,用朱熹的話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外。」「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簡而言之,「賦」是鋪陳敘述法,「比」是比擬法,「興」是聯想法。同時,《詩經》還大量使用疊字、疊句、疊章的方式,富有一種音樂的節奏感,表現出民歌的特點。《詩經》中的許多作品語言樸素自然,同時又鮮明生動,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力。《詩經》是我國幾千年文學創作的源頭,它不僅奠定了我國以抒情為主的詩歌傳統,而且為後代詩人的創作提供了範本和母題,對中國文學的發展產生了無可企及的深遠影響。同時,《詩經》中的一些篇章還對當時的生活場景及歷史事件作了真實的描繪和記錄,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學價值,同時也是一種寶貴的思想資源。幾千年來,解《詩》的作品多不勝數,我們撰寫這本《〈詩經〉智慧名言故事》,就是希望透過這種前人較少採用的方式,來向閱讀習慣有所改變的現代讀者介紹《詩經》,使人們重新領略《詩經》的語言、意境之美以及其所蘊含的深刻哲理。本書在內容上包括名言、要義、故事三個部分:首先,在名言選擇上,按照《詩經》的特色,注重這樣幾點:一是濃郁的藝術氣息。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文辭曼妙,意境深邃,是歷來所稱頌的佳句。二是積極的思想意義。如「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衿寡,不畏強禦」(《大雅‧蒸民》),頌揚了堅韌不屈的民族性格。三是強烈的諷喻色彩。如「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懸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魏風‧伐檀》),表達了被壓迫者的心聲。四是重要的史料價值。如「厥初生民,時維姜嫄」(《大雅‧生民》),是關於周人的史詩。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所選的詩句,絕大多數不僅為歷代文獻經常引用,而且至今仍為人所熟悉,成為名副其實的「名言」,如「窈窕淑女」、「投桃報李」等等,這說明《詩經》中這些詩句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其次,在要義解釋上,除了註明原文的出處、將冷僻字翻譯成現代語之外,還特別注意對原文含義進行合乎歷史事實的解釋。這是因為,自從各家為《詩經》作注以來,歧義紛出,尤其是當《詩經》被奉為儒家經典之後,注疏家常常對其含義作歪曲附會的理解。如《關雎》本是一首抒寫戀情的愛情詩,卻被附會為歌頌周代的「后妃之德」。因此有必要按照唯物史觀,還其本來面目。此外,我們還對原文的現代意義有所闡發,以利於讀者更深刻地瞭解《詩經》中這些名言所以久傳不衰的原因所在。再次,在故事取材上,我們一方面注意了其與名言、要義在內容上的銜接,將其作為兩者的生動詮釋和意義的再度闡發;另一方面,也注意了其本身所具有的相對獨立和完整的含義,將其作為名言所含意義的拓展和延伸,目的是讓讀者在趣味性閱讀中真切地感受這些看似簡單的詩句之中所蘊含的豐富寓意。這些故事採自古代的史傳、筆記、小說、民間故事和傳說,時間範圍從上古神話時代直到明末清初,在忠於原著的基礎上對文字作了潤色,力求真實性與可讀性。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詩經》之不同於先秦其他典籍之處在於,它是以抒情詩為主的文學作品,所以選入的許多段落往往只表達了一種朦朧的意緒,既無明確所指,亦不能簡單地框定在一個故事之中,由此給我們的選材帶來一定的難度。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盡可能地選取一些富有詩意的故事,並引入了後代意境相近的一些詩詞,與原文形成比照,以期啟發讀者從審美的視角來感受古典詩歌的藝術魅力。本書在參考《毛詩正義》(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詩集傳》(宋朱熹著)、《詩毛氏傳疏》(清陳奐著)、《毛詩傳箋通釋》(清馬瑞辰著)等通行已久的注本的同時,還廣泛吸收了近人的研究成果。書中如有偏頗疏漏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9 特價2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周易今註今譯(新版)

南懷瑾  著 、徐芹庭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9/11/10 出版

《易經》是中國文化最古老的典籍,歷代正統派的學者,用許多不同的文字贊揚它,推崇它為「群經之首」,致予無上的敬意。《易經》原是上古卜筮的學術,但到了商、周之際,經過文王的整理和註述,把它由卜筮的範圍,進入「天人之際」的學術領域,由此《周易》一書,便成為中國人文文化的基礎。本書特色「古籍今註今譯」為臺灣商務印書館與文復會(國家文化總會)、國立編譯館合作出版,為中華文化之精髓,註譯者皆為地位尊崇之國學大師,絕對是此類書籍權威之大作!

9 特價41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春秋左傳今註今譯(新版) (中)

李宗侗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9/11/10 出版

春秋因魯史而修者也,所記共七條,左氏春秋是集合各國的史書而成,此種議論實由唐朝趙匡發其端,記有十三條,這些皆能證二書的不同。春秋與左氏春秋皆開始自魯隱公,而所書紀年只以晉國事而論,晉事常舉三軍或六軍帥佐的姓名,必是抄自宋晉各國史官所記載的。至漢劉歆必須將左氏春秋改為春秋左氏傳,而博士弟子必說「左氏不傳春秋」,以示抵制。至西晉杜預更「分經之年與傳之年相附」(見杜預春秋序)遂成現行的體系。本書是依「隋書經籍志春秋左氏解誼」及「春秋左傳經傳集解」。隋書經籍志載有春秋左氏解誼三十一卷,漢九江太守服虔注。他所分卷數與杜預的春秋左傳經傳集解三十卷不同。杜預書亦載於隋書經籍志,自唐作正義就用了他,遂為唐後學者通用的書。本書依服虔例分為三十一卷,所不同的是莊公杜預只有一卷,而本書分為二卷,其餘則與杜預相同。本書特色「古籍今註今譯」為臺灣商務印書館與文復會(國家文化總會)、國立編譯館合作出版,為中華文化之精髓,註譯者皆為地位尊崇之國學大師,絕對是此類書籍權威之大作!

79 特價5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庸今註今譯(新版)

宋天正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9/11/10 出版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中庸,本為小戴禮記中的一篇。漢書藝文志六藝略有中庸說,隋書經籍志有梁武帝中庸講義,中庸早有單行本,至宋儒特別加以提倡,南宋時朱熹把它和大學,從禮記中取出與論語、孟子合而為四書,復為之章句集註,家弦戶誦。本書據此本,分為三十三章,每章內容皆加以扼要的闡明,使讀者獲有系統的觀念。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溝通儒、道,綜合天、人;融匯了儒、道思想以建立一周密之「天人合一」觀。故而論天道、析人性,述中和之理,可視為孔門最高哲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三句,是中庸全書的綱要,全書說明了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不取極端,不取對立,而取中和。」其味無窮,非筆墨所能盡傳者。如能真實領悟中庸所講天命天道與人性一致之理,便可成為合乎天理,循乎人性,堂堂正正,於天地間俯仰而無愧。為自己立定做人的基礎,深明於中和之說,始有以深知「中庸」天人合一之道。本書特色「古籍今註今譯」為臺灣商務印書館與文復會(國家文化總會)、國立編譯館合作出版,為中華文化之精髓,註譯者皆為地位尊崇之國學大師,絕對是此類書籍權威之大作!

79 特價18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春秋左傳今註今譯(新版) (下)

李宗侗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9/11/10 出版

春秋因魯史而修者也,所記共七條,左氏春秋是集合各國的史書而成,此種議論實由唐朝趙匡發其端,記有十三條,這些皆能證二書的不同。春秋與左氏春秋皆開始自魯隱公,而所書紀年只以晉國事而論,晉事常舉三軍或六軍帥佐的姓名,必是抄自宋晉各國史官所記載的。至漢劉歆必須將左氏春秋改為春秋左氏傳,而博士弟子必說「左氏不傳春秋」,以示抵制。至西晉杜預更「分經之年與傳之年相附」(見杜預春秋序)遂成現行的體系。本書是依「隋書經籍志春秋左氏解誼」及「春秋左傳經傳集解」。隋書經籍志載有春秋左氏解誼三十一卷,漢九江太守服虔注。他所分卷數與杜預的春秋左傳經傳集解三十卷不同。杜預書亦載於隋書經籍志,自唐作正義就用了他,遂為唐後學者通用的書。本書依服虔例分為三十一卷,所不同的是莊公杜預只有一卷,而本書分為二卷,其餘則與杜預相同。本書特色「古籍今註今譯」為臺灣商務印書館與文復會(國家文化總會)、國立編譯館合作出版,為中華文化之精髓,註譯者皆為地位尊崇之國學大師,絕對是此類書籍權威之大作!

9 特價58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禮記今註今譯(新版)上/下

王夢鷗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9/11/10 出版

孔門後學所共同宣說儒家思想的一部叢書禮記,是千年來的經典,為讀書人所必讀。自北宋時代,禮記便正式列為禮經之唯一要籍,而且一直相沿到了近代。禮記不但是打通儀禮周禮二書之內蘊的鑰匙,同時亦是孔子以後發展至於西漢時代,許多孔門後學所共同宣說儒家思想的一部叢書。這部經典突出百家學說,崇禮和樂,構築一個安世太平所需的秩序;禮記在禮經中雖為後起之書,但所記載的,恰就是那種理想。全文以「記」形式,深說大義為主,從制度、儀節、禮法、樂理、教育、服物、生活與風俗、規範與習俗,不費周折,對於儒家學說理論有直接介紹,義理深微,在當時的環境中,作為修身踐言的圭臬,並依其理想,循藉這些禮俗儀文來輔導人們走向健康幸福的生活之路。本書特色「古籍今註今譯」為臺灣商務印書館與文復會(國家文化總會)、國立編譯館合作出版,為中華文化之精髓,註譯者皆為地位尊崇之國學大師,絕對是此類書籍權威之大作!

9 特價86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尚書今註今譯(新版)

屈萬里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9/11/10 出版

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公文之匯編古者凡公文及函劄皆名曰書。《尚書》諸篇,大部分為古代之公文,故先秦但稱此書曰「書」。至漢初始有「尚書」之稱;尚書者,意謂古代之公文也。後世因其為群經之一,故又稱之為「書經」。蓋尚書、《書經》,二者皆後起之稱,非本名也。今沿漢人例,名之曰《尚書》。相傳古者尚書凡三千餘篇,至孔子刪定為百篇。案:孔子以詩書教生徒,本書曾經孔子編次,當屬事實;惟刪書之說,恐不足信。又:先秦有百篇本《尚書》,亦無可疑(孔壁所出《古文尚書》,有百篇書序,可證。);惟此百篇本《尚書》,亦非孔子所定;以其有多篇當著成於孔子之後也。本書特色「古籍今註今譯」為臺灣商務印書館與文復會(國家文化總會)、國立編譯館合作出版,為中華文化之精髓,註譯者皆為地位尊崇之國學大師,絕對是此類書籍權威之大作!

79 特價2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學今註今譯(新版)

宋天正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9/11/10 出版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禮記篇名,本為小戴禮記中的一篇,全文綜結先秦儒家論人生實踐、道德實踐的要旨。大學凡有三本:一為古本大學;二為石經大學;節次不及古本,且中間竄入顏淵問仁至非禮勿動句,疑好事者為之。三為程明道先生與其弟伊川先生大學兩定本,節次均不同。全文為伊川所序次;而彙為經一章,傳十章,則為朱子所定。本書以通行朱子章句本為據,內容注釋大體係依朱註,酌採他家之說以補正。禮大學疏引鄭目錄云:「名曰大學者,以其記博學可以為政也。此大學之篇,論學成之事,能治其國,章明其德於天下,卻本明德所由,先從誠意為始。」朱熹釋大學,取其有別於幼學及小學,為大人之學也;為講究立身治世基本學問的一本書,其中包括自修身以至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一貫大道理。本書特色「古籍今註今譯」為臺灣商務印書館與文復會(國家文化總會)、國立編譯館合作出版,為中華文化之精髓,註譯者皆為地位尊崇之國學大師,絕對是此類書籍權威之大作!

79 特價1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白話詩經(二)新版

吳宏一  著
聯經 出版
2009/10/20 出版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文學總集,也是我國文學的根源、文化的瑰寶,其中不少佳言妙句已成人們琅琅上口的成語,溫柔敦厚的詩旨,一唱三歎的餘韻,更使人感動。台大中文系吳宏一教授以深邃的學養,優美的文藻,深入淺出的筆調,將詩經歌謠化,《白話詩經》將引導讀者一窺經典的殿堂,共同品味《詩三百》的芳馥。

79 特價237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白話詩經(三)

吳宏一  著
聯經 出版
2009/10/20 出版

本書是吳宏一教授承接《白話詩經》(一)(二)兩冊之作,譯解《詩經.國風》中〈唐風〉以迄〈豳風〉共47篇作品。白話譯文,採用直譯的方式,扣緊原來的字義和句型,對讀者閱讀原典,應有莫大的幫助;解析的部分,以〈毛詩序〉為基礎,兼採三家詩之說,同時參考歷代《詩經》學者的說法,相同者酌而採之,不同者考而正之,期使讀者在了解作品的內容旨趣和形式技巧之外,對於作品的產生時代和地域特色等等,也有進一步的認識。

79 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詩寫易經

黃漢龍  著
爾雅 出版
2009/05/01 出版

黃漢龍向高深經典挑戰,向古人對天命之究竟剖解借火,以現代詩體裁詮解《易經》,是前無古人的創舉。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理事長劉君祖期許《詩寫易經》:「七彩色光混合成白色,既彫既琢,復歸於樸,沖和平淡才是美的最高境界,登峰造極,氣象萬千。」

9 特價2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春秋公羊傳今註今譯(新版)

李宗侗  著 、葉慶炳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9/05/01 出版

漢時春秋諸傳,公羊最顯。公羊傳好褒貶,但其不重述事,而專重析義,對春秋經每字詞詳加分析,自設問答,裁斷是非,於文學、史學價值豐富,更是明春秋不可闕失之鑰。

79 特價5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春秋穀梁傳今註今譯(新版)

薛安勤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9/05/01 出版

春秋穀梁傳是對春秋經所做的闡釋。穀梁傳言辭清朗、含義婉曲、簡短明快;寫得引人入勝,讀來入情入理。 & 其多以自問自答的方式,或運用多側面、多層次的描寫議論,層層遞進地剖析歷史史實,東漢鄭玄在六藝論中評述:「左氏善於禮,公羊善於讖,穀梁善於經。」猶見春秋穀梁其在闡釋經文用語的義例的特點,穀梁氏對經文潛在的義例,進行了縝密地思辨,並做了不厭其煩的解釋和說明,即使是最粗心的讀者,經過穀梁氏這樣一點撥,也會撲捉到經文的細微精審之處了。

79 特價5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孝經(中英對照)

法界書苑 出版
2009/04/11 出版

孔子說孝是一切德之本,是一切教之源,是天之經、地之義。宣公上人也說「一切教不離開孝」,孝這一門課,總括「無邊無際的課」。在1983年7月29日開示中又提到「孝」在「世間法中是木本水源,應該慎追遠,孝順父母,恭敬師長,這是天經地義之事」。這與孔子所教遙相呼應。如今人心不古日甚,孝道不彰已久,祈藉此<<孝經>>之重譯,一則略略喚醒已在「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中忙昏了頭的人們;二則以「孝道」這一門課與所有學子共勉,將修圓滿,是為至盼。

9 特價14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文經典100句:荀子

季旭昇  著 、文心工作室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08/07/03 出版

學習名句100篇,輕鬆閱讀經典,深入中文堂奧「中文經典100」是「中文可以更好」系列的概念延伸。對於「文字」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之後──不再寫錯字、念錯音、用錯成語──進入經典古籍的世界是提升中文語文能力必經的下一步。在浩瀚如煙的古籍寶藏中,如何敲開大門,擷取必備知識,轉換為現代生活實用資料庫,是本系列希望能為讀者服務的目標。在經典古籍的內容介紹上,藉由形式上的突破,喚醒讀者接近經典的興趣,輕鬆閱讀,有效學習,達到自我提升中文能力、語文涵養以及靈活「再創造」的可能性。本系列內容,精選中文經典名句100則,就該名句的相關語文知識,提供一篇完整而實用的介紹。文字活潑,揉合現代風格,趣味性高。每一篇結構統一,包括單元有:【名句的誕生】呈現原文,同時節錄上下文,有助於理解與記憶完整段落。【完全讀懂名句】難字與難詞的意義解釋。整段原文的白話語譯。【文章的背景】文章創作的背景故事,主旨的說明,或是題解。【名句的故事】名句本身的名人軼事、字詞語的典故故事、歷代的品評。【歷久彌新說名句】介紹相關主題或主旨的古今中外名句,並完整說明故事背景與應用情境。《中文經典100句──荀子》內容所介紹的名句有: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強自取柱,柔自取束、川淵深而魚?歸之,山林茂而禽獸歸之、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等等。本書選擇其中的一百名句,對忙碌的現代人而言,閱讀吸收極為方便。「荀子學說流傳至今已有二千多年了,《荀子》一書,其中當然不乏流傳至今的名言佳句,這些均可印證荀子洞悉人性、預言文明發展的智慧。……透過本書精挑細選的一百句,不僅可以掌握荀子思想的輪廓,學習荀子的智慧,同時可以激勵個人的學習動機,做為人生的座右銘。」──淡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周德良 強力推薦《荀子》一書除了闡述儒家思想外,更融合內法家、道家、墨家等學說,可說是一部總結百家思家、充滿哲學、經濟、政治、人文、社會思想等,重要的辯論說理之作。

9 特價23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文經典100句:老子

季旭昇  著 、呂婉甄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08/03/06 出版

學習名句100篇,輕鬆閱讀經典,深入中文堂奧  「中文經典100」是「中文可以更好」系列的概念延伸。對於「文字」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之後──不再寫錯字、念錯音、用錯成語──進入經典古籍的世界是提升中文語文能力必經的下一步。在浩瀚如煙的古籍寶藏中,如何敲開大門,擷取必備知識,轉換為現代生活實用資料庫,是本系列希望能為讀者服務的目標。在經典古籍的內容介紹上,藉由形式上的突破,喚醒讀者接近經典的興趣,輕鬆閱讀,有效學習,達到自我提升中文能力、語文涵養以及靈活「再創造」的可能性。  本系列內容,精選中文經典名句100則,就該名句的相關語文知識,提供一篇完整而實用的介紹。文字活潑,揉合現代風格,趣味性高。每一篇結構統一,包括單元有:【名句的誕生】呈現原文,同時節錄上下文,有助於理解與記憶完整段落。【完全讀懂名句】難字與難詞的意義解釋。整段原文的白話語譯。【文章的背景】文章創作的背景故事,主旨的說明,或是題解。【名句的故事】名句本身的名人軼事、字詞語的典故故事、歷代的品評。【歷久彌新說名句】介紹相關主題或主旨的古今中外名句,並完整說明故事背景與應用情境。  《中文經典100句──老子》內容所介紹的名句有:道可道,非常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治大國,若烹小鮮等等。  《老子》內容雖然只有短短五千餘字,但探究其意卻可發現其深奧天地,因此自古至今,眾多學者投入此書之研究,與老子思想的相關著作更高達數千本。本書選擇其中的一百名句,對忙碌的現代人而言,閱讀吸收極為方便。  《老子》又名《道德經》,是道家學派的重要著作。其中關於「道」闡釋,以及「無為而治」的觀念,在中國思想史上有著很重要的影響。

9 特價23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來自遠古的情感密碼:詩經的第一堂課

林晉士  著
圓神 出版
2008/02/29 出版

本書特色.曾志朗推薦。.經典新讀,進入《詩經》世界的入門書。.一趟越過時空象限的「美感之旅」,一把解開遠古情感密碼的鎖鑰,結合人生經歷詮釋《詩經》的新嘗試。傳自遠古的詩歌,讓我們變得更幸福除了感受優美的文字韻律更為你我創造一段人間好時節★原來,《詩經》可以這樣讀很多人喜歡《詩經》,但又不知該怎麼踏出第一步,以下提供兩個小秘訣,願大家讀《詩經》愉快!1. 試著找一首你最喜歡的詩歌,先看作者對這首詩的詮釋、這首詩的注解,然後好好感受一下它所要傳達的意境。接下來就會意猶未盡地找下一首…… 2. 愛情是永恆的課題,要修一輩子的學分。《詩經》中收錄了許多雋永有味的愛情詩篇,你可以藉由《詩經》,遙想前人在不同年代、不同社會中生活時,又是如何看待愛情、享受愛情…… 《詩經》是全世界最美麗的情詩經典,這本名著,等待你與它對話!

9 特價23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中文經典100句:曾國藩家書

商周出版 出版
2007/11/11 出版

「中文經典100」是「中文可以更好」系列的概念延伸。對於「文字」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之後──不再寫錯字、念錯音、用錯成語──進入經典古籍的世界是提升中文語文能力必經的下一步。在浩瀚如煙的古籍寶藏中,如何敲開大門,擷取必備知識,轉換為現代生活實用資料庫,是本系列希望能為讀者服務的目標。在經典古籍的內容介紹上,藉由形式上的突破,喚醒讀者接近經典的興趣,輕鬆閱讀,有效學習,達到自我提升中文能力、語文涵養以及靈活「再創造」的可能性。本系列內容,精選中文經典名句100則,就該名句的相關語文知識,提供一篇完整而實用的介紹。文字活潑,揉合現代風格,趣味性高。每一篇結構統一,包括單元有:【名句的誕生】呈現原文,同時節錄上下文,有助於理解與記憶完整段落。【完全讀懂名句】難字與難詞的意義解釋。整段原文的白話語譯。【文章的背景】文章創作的背景故事,主旨的說明,或是題解。【名句的故事】名句本身的名人軼事、字詞語的典故故事、歷代的品評。【歷久彌新說名句】介紹相關主題或主旨的古今中外名句,並完整說明故事背景與應用情境。《中文經典100句──曾國藩家書》內容所介紹的名句有:「吾不望代代得富貴,但願代代有秀才」、「養生以少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居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根好株好而後枝葉有所託;柱好梁好而後椽瓦有所麗」、「讀書之法,看、讀、寫、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等等。透過淺白的文字,深入了解近代風雲人物曾國藩治家、交友、為政、處世、理財之道。《曾國藩家書》收錄了曾國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近 1500封書信。他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為其贏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稱譽。

9 特價23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中文經典100句-昭明文選

商周出版 出版
2007/09/18 出版

「中文經典100」是「中文可以更好」系列的概念延伸。對於「文字」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之後──不再寫錯字、念錯音、用錯成語──進入經典古籍的世界是提升中文語文能力必經的下一步。在浩瀚如煙的古籍寶藏中,如何敲開大門,擷取必備知識,轉換為現代生活實用資料庫,是本系列希望能為讀者服務的目標。在經典古籍的內容介紹上,藉由形式上的突破,喚醒讀者接近經典的興趣,輕鬆閱讀,有效學習,達到自我提升中文能力、語文涵養以及靈活「再創造」的可能性。 &   本系列內容,精選中文經典名句100則,就該名句的相關語文知識,提供一篇完整而實用的介紹。文字活潑,揉合現代風格,趣味性高。每一篇結構統一,包括單元有: & 【名句的誕生】呈現原文,同時節錄上下文,有助於理解與記憶完整段落。& 【完全讀懂名句】難字與難詞的意義解釋。整段原文的白話語譯。& 【文章的背景】文章創作的背景故事,主旨的說明,或是題解。& 【名句的故事】名句本身的名人軼事、字詞語的典故故事、歷代的品評。& 【歷久彌新說名句】介紹相關主題或主旨的古今中外名句,並完整說明故事背景與應用情境。 &   《中文經典100句──昭明文選》內容所介紹的名句有: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咸自以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等,優美的名言佳句,令人目不暇給。 &   《昭明文選》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所編的文選。為我國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選錄自先秦至南朝梁的詩文辭賦,不選經子,史書亦僅略選綜緝辭采、錯比文華的論贊。開始注意到文學與其他類型著作的區分。

9 特價2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史記講讀

王冉冉  著
五南 出版
2007/08/01 出版

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魯迅    《史記》是文學的歷史,也是歷史的文學。上至黃帝,下迄漢武帝太初年間,共記載三千多年的歷史變遷,兼具史學典範與文學經典的地位,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文學、天文、地理、醫學占卜等,一直被後世所欣賞、閱讀和研究,可說是文學的歷史,也是歷史的文學。    《史記》的價值在於對史體的創例與破例,以人為中心的「紀傳體」體例影響後世敘事文學,不僅能表現人物的外部特徵,還描繪出人物的內心想法。《史記》的章法用詞有其獨到之處,後世詩文也常引用其典故。    本書精選《史記》十二篇,五種體例皆具,其中有〈本紀〉四篇;〈表序〉、〈平準書〉兩篇;〈世家〉兩篇;〈列傳〉四篇。各篇體例包括題解、正文(原典)、文化史延伸、文學史連結、集評、問題與討論等,並採以教師教導的「講」,與學生深入了解其涵義的「讀」結合的「講讀」方式,認識《史記》這部偉大的經典,足為後世莘莘學子及有識之士認識及推介的好書。

95 特價3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學術新視野:經學之部

林明德  著
五南 出版
2007/06/01 出版

本書為「國科會文學一學門90-94研究成果發表會」中經學領域的論文集結。 & 發表者包含國內八大教育與學術單位的教授、學者十五人,論述範圍涵括:儒學研究方向的反省;歷代經學大師如鄭玄、朱熹、王闓運、戴震等 的著述輯證,與現今學人對《詩經》、《尚書》、《周易》、《左傳》、《論語》、《孟子》等的研究;明清以來三百餘年間,臺灣《易》學歷史的發展脈絡;曾被 儒家視為異端的佛家思想在經學中的援引及滲透;姚際恆、崔述、方玉潤等說《詩》取向跳脫舊有注疏桎梏在學術史上的意義;《十三經著述現存版本目錄》編纂過 程及其學術價值;《論語》與《詩經》在日、韓的傳播及影響,乃至較少人論及的公孫尼子及其論述考辨,皆有精闢深入的獨到見解。 & 本書為兼具歷史研究傳承與地域流傳分布的研究成果,可謂臺灣學術界近年經學研究之重要里程碑。

95 特價5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經學與思想

劉家和  著
唐山出版社 出版
2006/05/22 出版

儒家經典中與史學關係最密切的莫如《尚書》、《春秋》與《左傳》,金毓黻先生在其《中國史學史》曾辨析「六經皆史」之說,以為五經中唯《尚書》與《春秋》(含《左傳》)可以稱為史學,其餘各經只能視為史料,所見極是。因此本書作者在探討史學與經學關係的時候主要也集中注意於《尚書》、《春秋》與《左傳》。此外為顧及本國讀者閱讀本國典籍時,可能會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之蔽,所以在本書特別安排數篇評論外國學者的《尚書》、《春秋》與《左傳》研究的文章。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讀詩經的方法學(軟皮精裝)

東方橋  著
玄同 出版
2005/10/26 出版

詩經是從「人」開始,是從「男,女」的愛情開始的.....是給我們自由欣賞.你愛怎麼欣賞,就怎麼欣賞:你不要管別人怎麼欣賞?你只要管自己怎麼欣賞,就是對的.詩經,是歌謠.歌謠,是人民的「生命」,是萬物的生命;是宇宙大道的生命.

9 特價43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中文經典100句-詩經

林宛蓉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05/08/03 出版

每一篇結構統一,包括單元有:【名句的誕生】:呈現原文,同時節錄上下文,有助於理解與記憶完整段落。【完全讀懂名句】:難字與難詞的意義解釋。整段原文的白話語譯。【文章的背景】:文章創作的背景故事,主旨的說明,或是題解。【名句的故事】:名句本身的名人軼事、字詞語的典故故事、歷代的品評。【歷久彌新說名句】:介紹相關主題或主旨的古今中外名句,並完整說明故事背景與應用情境。例如名句有「榖則異室,死則同穴」,從周朝一位感情奔放的女子,「門不當戶不對」地愛上一個比自己社會階級更高的貴族男子。挺身而說出:「無法出生在同一個房子,但希望死後葬在同一個墓穴。」到漢代焦仲卿與劉蘭芝相約:「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這〈孔雀東南飛〉的故事;從詩經到漢樂府;從婚姻觀念與制度的演變到偉大愛情千古不渝,都有完整而精采的闡述與演繹。

9 特價216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詩經今注詩三百篇探故(精裝)

高亨  著
頂淵文化 出版
2005/03/29 出版
9 特價4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易學與史學

吳懷祺  著
大展 出版
2004/12/03 出版

周易》系統典籍,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繼承和發揚這份珍貴的遺產,是學術界的一項艱巨任務。近年來,海內外出版了多種易學著作,形成了一股周易熱。  關於周易文化的論述,提出許多問題,發表許多見解,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又為易學愛好者和關心傳統文化的讀者帶來許多困擾。有鑑於此,東方國際易學研究院的同仁,在自己研究的基礎上,編寫了這套叢書,參加爭鳴,希望能為讀者澄清一些問題,將弘揚傳統文化引向較為健康的軌道。我們編寫這套叢書,依據以下幾條原則:  (1)倡導以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研究和評介周易文化,區別精華和糟粕,突出易學文化中的智慧和哲理。《周易》系統典籍,所以長期流傳不息,關鍵在於其中蘊涵的智慧或思維方式,吸引歷代學人不斷追求和闡發。這套叢書的重點在於闡述其智慧,使讀者從中受到教益,故定名為《易學智慧叢書》。  (2)《周易》系統典籍或歷代易學,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涉及到自然和人文各個領域,如古人所說「易道廣大,旁及天文、地理……」等,在人類文明史上獨樹一幟。弘揚易學智慧,不能局限於《周易》經傳本身,如歷代經學家所從事的注釋工作;還要看到其在實際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和影響。編這套叢書,著眼於從傳統文化發展的角度,闡述易學智慧的特色及其價值。  (3)任何傳統文化的研究,都應同當代的文明建設聯繫起來考量,走現代化的道路,即古為今用的道路,傳統文化方能重新煥發出其生命力。編寫這套叢書,亦力求體現這一精神。總之,弘揚傳統應根植於現實生活之中。  (4)《周易》系統的典籍,文字古奧,義理艱深,一般讀者難於領會。編寫這套叢書,一方面立足於較為踏實的學術研究的基礎上,對原典不能妄加解釋和附會,一方面又要以較為通俗易懂,用當代學人所能接受的語言,敘述易學智慧的特徵,易學文化流傳的歷史及其對中華文化所起的影響,行文力求深入淺出,為易學愛好者提供一入門途徑。  以上四條,是我們編寫此套叢書的指導方針和要求,參加撰寫的同仁,大都按這些要求努力工作。  有的稿本改寫多次,付出了艱巨的勞力,至於是否達到上述目的,要待廣大讀者的批評指正了。  總之,編寫這套叢書是一種嘗試,旨在倡導一種學風,拋磚引玉,以便同學術界、文化界的同行,共同實現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任務。  (朱伯崑先生現任東方國際易學研究院院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易學與科學研究會理事長。)

9 特價20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3/4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