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2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易傳通論

王博  著
大展 出版
2004/11/01 出版

《易經》這部書幽微而昭著,繁富而簡明。五千年間,易學思想有形無形地影響著中華民族的社會生活、政治生活以及人生哲學。《周易》經傳符號單純(只有陰陽兩個符號),文字簡約(約二萬四千餘字),給後代詮釋者留出馳騁才學的廣闊天地。迄今解易之書逾數千家。近年已有光電傳播媒體,今後闡釋易學的各種著作勢將更為豐富。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孝經.二十四孝讀本

張宋翰  著
文國書局 出版
2004/10/01 出版

閱讀古籍名著,不但可以訓練記憶力,增進讀書專注力又國學常識,更可以在無形中開發本身的智慧成長,本局收錄了廣為人傳誦吟唱,膾炙人口如<唐詩三百首>、<宋詞>、<論語>、<孟子>、<老子>、<幼學瓊林>、<三字經>、<詩經>、<菜根譚>、<朱子治家格言>等白話本國學名著,其內容言簡意賅,哲理深刻,語言通俗,押韻對仗,讀來抑揚頓挫,琅琅上口,是老少、中青、婦孺居家必備、四季必讀的傳家寶典。

9 特價10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春風煦學集

陳廖安等  著
里仁書局 出版
2004/08/18 出版

目錄~題辭師生活動翦影代序壹、經學與思想一、論《易、坤》之「西南得朋東北喪朋」 陳廖安二、邵雍之易學思維簡介 江弘毅三、《中庸》「愚而好自用」章辨疑 黃忠天四、儒學思想中的「批判精神」與「保守主義」 林啟屏五、許慎《說文解字》引《易》補釋與《易》理蠡探 賴貴三六、從孔子對管仲的評價論至聖先師對「人」與「仁」的觀念七、何晏、王弼玄解《論語》之「天道觀」析論 江淑君八、張載的知識觀 張朝南 貳、文學與評論一、班《書》刪改《史記》文句之探究 王明通二、六朝美學研究在亞洲 蔡宗陽三、從審美形態論小戲藝術的美學義涵 潘麗珠四、《文心雕龍》的作品風格的審美理想 金民那五、回歸女性本質的烏托邦建構─論董啟章 《 安卓珍尼》的雌雄同體意識 許琇禎六、南朝正史中的文學思想 曾守正七、文徵明與吳中文壇─試論文人角色的定位與意義 范宜如八、金聖嘆小說評點中之虛實論 廖文麗附錄一:浙江平陽黃慶萱先生學行著述年表 賴貴三 編輯附錄二:臺灣師大黃慶萱教授指導博碩士論文─覽表 賴貴三 編輯

9 特價4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詩經讀本

文國書局 出版
2004/07/01 出版

閱讀古籍名著,不但可以訓練記憶力,增進讀書專注力及國學常識,更可以在無形中開發本身的智慧成長,本局收錄了廣為人傳誦吟唱,膾炙人口如〈唐詩三百首〉、〈宋詞〉、〈論語〉、〈孟子〉〈老子〉等白話本國學名著,其內容言簡意賅,哲理深刻,語言通俗,押韻對仗,讀來抑揚頓挫,琅琅上口,是老少、中青、婦孺居家必備、四季必讀的傳家寶典。

9 特價14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白話注解易經讀本

世一文化  著
世一文化 出版
2002/09/26 出版

"卜易"是中國古代聖人藉由龜殼占卜所得的結果,是一種上究天意、 下推人事的學問,是君王出征、農事、遷徙等的行前參考;本書列出周易原文及圖說、上下經傳,並附注解說明,提供讀者參考、研究。

9 特價9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禮記正義《曾子問~禮器》精74

臺灣古籍 出版
2002/01/01 出版
特價31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周易正義《下經》(精)(十三52)

臺灣古籍 出版
2002/01/01 出版
特價41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論語注疏《上論》(精)(十三90)

臺灣古籍 出版
2002/01/01 出版
特價2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禮記正義《檀弓》(精)(十三72)

臺灣古籍 出版
2002/01/01 出版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朱子(詩經)學新探

黃忠慎  著
五南 出版
2002/01/01 出版

本書計分正附兩編,正編<朱子《詩序辨論》新論—以二<南>二十五篇為中心的考察>、<貽誤後學乎?可以養心乎?--朱子「淫詩」說理論的在探>與<關乎朱子《詩經》學的評論問題>等三篇論文,希望藉此可以讓讀者充分明白,多數人印象中反對<詩序>不遺餘力的朱子,其《詩經》的真實風貌與特色,並決定朱子在《詩經》學史上應該如何第定位。附編收<董仲舒「《詩》無達詁」說析論>與<朱子對於所謂「淫詩」的解題>兩篇文章,前者旨在提醒讀者,董氏「《詩》無達詁」之命題實為萬世不刊,閱讀本書也宜隨時擁有這樣的認知;後者純粹是給大家在討論朱子「淫詩」說時,方便檢視而已。

特價2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尚書正義《虞夏商書》(十三經3

臺灣古籍 出版
2001/09/01 出版
特價31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孝經注疏

李學勤  著
臺灣古籍 出版
2001/09/01 出版
特價11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尚書正義(周書)

李學勤  著
臺灣古籍 出版
2001/09/01 出版
特價3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詩經集註

朱熹  著
大孚 出版
2001/08/01 出版

《詩經》不僅為我國最早的一部文學作品,地位十分重要,對於語文學及周代歷史的研究,也相關至鉅。或有問於予曰。詩何為而作也。予應之曰。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

95 特價1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青青子衿-詩經賞析

林振輝  著
成陽 出版
2000/10/06 出版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詩經集註

萬卷樓 出版
2000/09/01 出版
9 特價1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莊子今註今譯

臺灣商務 出版
1999/11/01 出版

《上冊》  內篇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人間世德充符大宗師應帝王  外篇駢拇馬蹄胠篋在宥天地天道天運刻意繕性秋水至樂  《下冊》  外篇達生山木田子方知北遊  雜篇庚桑楚徐尤鬼則陽外物寓言讓王盜跖說劍漁父列禦寇天下

9 特價79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老子讀本

文國書局 出版
1998/05/11 出版

老子  老子在中國思想史上,有著極特別的重要地他,而他學的影響更是深遠。《老子》一書,僅僅五千餘字,但它涉及到的內容卻是相當廣泛,包含了極豐富的人生哲理和處世思想。  老子對宇宙人生提出了一種與眾不同的觀點和看法,以至在政治、文化、社會……各方面,他均有特出的主張。  老子廣泛地討論各種對立關係,諸如美醜、善惡、貴賤、難易、虛實、榮辱、清濁、強弱、剛柔、厚薄、正反、得失、治亂……等等;在這其中他已經看出一切事物均是包含著相互對立,卻又相互依存的關係。  他已經看出了沒有美,那麼醜自然是不存在,沒有利又何來害可言!

9 特價1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詩經讀本

文國書局 出版
1998/05/01 出版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選集,收集了從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約五百年間黃河、長江流域各國詩歌三百零五篇。《詩經》是中國文學的濫觴,它所開創的寫實主義精神與賦、比、興的寫作手法,都成為中國文學優秀傳統的精華,其內容也是研究商周歷史文化、社會民俗、文字音韻的寶貴文獻。不過因《詩經》年代久遠,文字古奧,詩旨難求,在古籍中是比較難讀的一部。 & 本書乃是以注音、語譯和賞析,讓讀者能一窺《詩經》的內文。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尚書漫談

郜積意  著
頂淵文化 出版
1998/04/03 出版
9 特價207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禮記漫談

劉松來  著
頂淵文化 出版
1997/08/31 出版

禮  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恐怕很難找到第二種概念像『禮』那樣深刻而持久帝制曰著中國人的言行舉止和思維方式,以致於『禮義之邦』成為了中國在恰切不過的代名詞。   中國五千年經典文化的魅力--哲學之精妙,文學之燦爛,史學之輝煌,在這十三本書中做出了淺顯生動的展示--也許,這種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魅力,將永遠牽繫著今後人類文明的心脈。  然而,儘管『禮』在中國傳土文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從古到今,人們對它的評﹔價卻是褒貶參半的。褒之者宣稱:「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禮』似乎成了人們的政治、道德和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內容。 關於作者  張善文  福建長樂人,一九四九年生,文學碩士。受業於著名國學宗師黃壽祺教授,為章太炎先生之三傳弟子。現任師範大學易學研究所所長、中文系教授,兼任國家《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特約編委、中國周易學會副會長、台灣液晶學會學術顧問。曾多次應邀赴美國、馬來西亞、韓國、台灣等地講學及出席國際會議。已在海內外出版著作十五餘種,發表論文五十餘篇。  馬重奇  福建漳州人,一九四九年生,文學士。現任福建師範大學語文研究所所長、中文系副主任、教授,兼任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理事、福建省語文文字工作委員會委員、福建省語言學會會長、福建省辭書學會副會長。先後在海內外出版各類著作十部,發表論文四十一篇。

9 特價25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詩經漫談

陳節  著
頂淵文化 出版
1997/08/18 出版
9 特價23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經子解題

若思勉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1996/05/01 出版

學問之道,貴自得之,欲求自得,必先有悟入處。而悟入之處,恆在單詞隻義,人所不經意之處。精研熱誦,自有會心矣。經學舊籍卷帙浩繁,初學讀之,不知孰為可據。此書即廣羅先秦諸子之學,兼收並采各學術流別,加以參稽博考並分篇論列,客觀地舉出最近最確之說;而論述讀經子之法及應讀之書與進讀先後,為治經者提供了最佳參考門徑。

79 特價1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詩經中的經濟植物

耿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1996/03/01 出版

詩經是中國最古的詩歌集,其中提到的植物甚多,從具有經濟價值的植物,吾人得以臆測二千五百年左右至三千年前,黃河流域一帶的民生概況。 本書依據詩經中所提到具有經濟價值的植物,加以分類,考釋其名稱、性狀及屬別並由此推測周代黃河流域一帶人民的食衣住行等生活概況,篇末簡略論述中國植物之命名方法、同名異物與同物異名及若干植物的多種用途等,甚具參考價值。

9 特價9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群經概論

周予同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1996/01/01 出版

經是中國儒教書籍的尊稱,因歷代儒教徒意識形態的不同,所以經的定義逐漸演化,經的領域也逐漸擴張,由相傳為孔子所刪訂的《六經》擴張到以孔子為中心的其他書籍,如《孟子》、《爾雅》等。

79 特價12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詩經雜俎

蘇雪林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1995/02/01 出版

本書集作者對詩經研究之論文而成,名日「雜俎」,實對全部詩經有所涉獵。首先分正負兩方面探討詩經之作者、時代及地域;次就詩經所隱含卻不為正史所載的珍貴史料作一析論;再者,論及四詩名義,堅主二南獨立及商頌非商詩說;書末附「詩經與尹吉甫」,引據各種資料,對於所謂詩經三百零五篇均尹吉甫一人所作之論說,予以駁正。 全書不僅有獨特見解,更為讀者提供全部詩經常識。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春秋公羊傳今註今譯

臺灣商務 出版
1994/06/01 出版

文化的創造為生活,文化的應用在生活。離開生活就沒有文化。文化是個抽象的名詞,內而存於心,外而發於言,見於行。不知不覺自然流露,自然表現,所以稱之曰「化」。一言一默,一動一靜,無形中都受文化的影響。生命不朽,精神長存。可貴的中國文化,一代一代的寶貴經驗閱歷,皆可藉此傳播至無限遠,無窮久。因此,我認為中國古書即中國文化之結晶。 在讀者一面講,藉著典藉書冊,可與古人相交通,彼此心心相印,情感交流。最重要者應該說是文化的流傳,教訓的接納,成敗失的鑒戒,都可由此得到收穫。 古今文字有演變,文學風格,文字訓詁也有許多改變。讀起來不免事倍功半。近年朝野致力於文化復興、文化建設,讀古書即成最先急務。為了便利閱讀,把一部一部古書用今日的語言,今人的解釋,整理編印起來,稱為今註今譯。

79 特價4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白話詩經(一)

吳宏一  著
聯經 出版
1993/05/01 出版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文學總集,也是我國文學的根源、文化的瑰寶,其中不少佳言妙句已成人們琅琅上口的成語,溫柔敦厚的詩旨,一唱三歎的餘韻,更使人感動。台大中文系吳宏一教授以深邃的學養,優美的文藻,深入淺出的筆調,將詩經歌謠化,《白話詩經》將引導讀者一窺經典的殿堂,共同品味《詩三百》的芳馥。  

79 特價2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老子讀本

漢風 出版
1993/03/31 出版
9 特價117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春秋左傳今註今譯 (上)

王雲五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1993/02/17 出版

語言文字習俗之演變,古代文字原為通俗者,在今日頗多不可解。以故,讀古書者,尤以在具有數千年文化之我國中,往往苦其文義之難通。今註仿資治通鑑今註體例,除對單字詞語詳加註釋外,地名必註今名,年份兼註公元,衣冠文物莫不詳釋,必要時並附古今比較地圖與衣冠文物圖案。全書白文四十七萬餘字,今註假定佔白文百分之七十,今譯等於白文百分之一百三十,合計白文連註譯約為一百四十餘萬言。

9 特價4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詩經今註今譯

臺灣商務 出版
1993/02/17 出版

馬時盈 河南省宜陽縣人,民前六年生。河南中州大學肄業,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畢業。 曾任河南省黨部委員,北平中國大學教授,北平市立商業專科學校校長,國民參政員,立法委員等職。著作:「中國經濟史」及註釋「史記今註」、「馨兒就學記」、「苦兒流浪記」等書。

9 特價49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春秋左傳今註今譯 (中)

王雲五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1993/02/17 出版

語言文字習俗之演變,古代文字原為通俗者,在今日頗多不可解。以故,讀古書者,尤以在具有數千年文化之我國中,往往苦其文義之難通。今註仿資治通鑑今註體例,除對單字詞語詳加註釋外,地名必註今名,年份兼註公元,衣冠文物莫不詳釋,必要時並附古今比較地圖與衣冠文物圖案。全書白文四十七萬餘字,今註假定佔白文百分之七十,今譯等於白文百分之一百三十,合計白文連註譯約為一百四十餘萬言。

9 特價40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四書今註今譯

臺灣商務 出版
1993/02/17 出版

古籍蘊藏著古代中國人智慧精華,顯示中華文化根基深厚,亦給予今日中國人以榮譽與自信。然而由於語言文字之演變,今日閱讀古籍者,每苦其晦澀難解,今註今譯為一解決可行之途徑。今註,釋其文,可明個別詞句;今譯,解其義,可通達大體。兩者相互為用,可使古籍易讀易懂,有助於國人對固有文化正確了解,增加其對固有文化之信心,進而注入新的精神,使中華文化成為世界上最受人仰慕之文化。 此一舉創造性工作,始於民國五十六年本館王故董事長選定經部十種,編篆白話註譯,定名經部今註今譯。

79 特價5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墨子今註今譯

臺灣商務 出版
1993/02/17 出版

諸書選輯各篇,以表見其書、其作家之思想精神,文學技術者為準,其無關宏者,概從刪削。 所選之篇類不省節,以免割裂之病。為分落,作句讀,以便省覽。 諸書均有註釋,古籍異釋如,即采其較長者。諸書較為罕見之字,注音切,並附注音字母,以便諷誦。 諸書均有新序,述作者生平,本書概要。凡所以示朵生研究門徑者,不厭其詳。

9 特價27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孫子今註今譯

臺灣商務 出版
1993/02/17 出版
9 特價27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大學今註今譯

臺灣商務 出版
1993/02/17 出版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禮記篇名,本為小戴禮記中的一篇,全文綜結先秦儒家論人生實踐、道德實踐的要旨。大學凡有三本:一為古本大學;二為石經大學;節次不及古本,且中間竄入顏淵問仁至非禮勿動句,疑好事者為之。三為程明道先生與其弟伊川先生大學兩定本,節次均不同。全文為伊川所序次;而彙為經一章,傳十章,則為朱子所定。本書以通行朱子章句本為據,內容注釋大體係依朱註,酌採他家之說以補正。禮大學疏引鄭目錄云:「名曰大學者,以其記博學可以為政也。此大學之篇,論學成之事,能治其國,章明其德於天下,卻本明德所由,先從誠意為始。」朱熹釋大學,取其有別於幼學及小學,為大人之學也;為講究立身治世基本學問的一本書,其中包括自修身以至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一貫大道理。

78 特價4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禮記:儒家的想理國

周何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1993/02/17 出版

寶貴的文化精華  談到「禮」,給人的印象,不是很枯燥就是很嚴肅。從「禮」的儀式節目來看,的確是相當的枯燥乏味;從「禮」所具有維繫國家社會、道德人心的功能上看來,顯然也是非常嚴肅的。但如果是記載古代人物如何順禮而行的事實,那就和看故事書一樣地有趣味了;而如果能由這些小故事裏,進而瞭解了許多禮儀節目的安全和設計,原來還有那麼多深遠的用心、和社會教育價值時,那就更有意義了。  在過去,《禮記》是讀書人必須要讀的一部經書,就是因為這部書中,除了許多禮意的說明、禮事的記載外,還有更多有關正常生活必須知道的規矩,一般做人做事的原則,以及立身行事的人格修養等寶貴的資料在內。這些都是前人智慧的結晶,生活體驗的累積,也是最適合我們中國社會狀況,和人文歷史的文化遺產。時至今日,禮的形式當然會有很多改變,但是內涵的思想觀念,卻仍然應該具有著重要的指導價值,因為我們畢竟還都是中國人。  也許古代的文言文,如今形成了直接閱讀的障礙,加上已經習慣於法治的生活觀念,很容易讓人忽略了實際上根植在我們心底的傳統意識。因此如能利用平淺通俗的文字,趣味故事的轉述,加上必要的分析說明,讓人人都能從《禮記》中重新體認這些寶貴的文化精華,對現時代的社會仍然保有的指導價值,我想這應該是一件最值得認真努力去做的事了。 編撰者簡介 周何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高級班畢業、中華民國國家文學博土。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所長,國文系系主任。現已退休。  重要著作包括:春秋吉禮考辨、春秋親迎禮辨、春秋歸寧禮辨、春秋媵禮禮辨、春秋燕禮考辨、春秋昏禮餘論、父卒繼母嫁從為之服報議、左傳先配而後祖辨、左傳鄫季姬來寧質疑、論春秋立武宮、李退溪之禮學、八十年來之禮學、禮的內涵及其影響、周禮述要、中國文化概論、中國哲學思想概論、傳統文化中的家族觀念、傳統文化的現代社會價值、傳統文化的教育目標、國學導讀叢編(主編)、標準本高中國文教科書(主編)、中國訓詁學、禮學概論、古禮今談。

79 特價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列子:御風而行的哲思

羅肇錦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1993/02/17 出版

悠遊達觀的列子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最困擾,最難回答的問題。以儒家的觀點說,人生的目標是立身行事,揚名於後,以顯父母,也就是「做人」──做一個為父母所喜愛,為當世所稱道,為後代所推尊的人。當然,最好是做一個既「立德」又「立功」又「立言」的完人。但是,每當中原板蕩,干戈四起,生命朝不保夕,社會黑白不分的時候,聰明才智之士所體會出來的生命是──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 所以,消極的人就認為,生為堯舜周孔,或生為桀紂盜跖都一樣,只要在實質的生活裏,可以得到無窮的快樂,就不必顧慮死後的是非毀譽、成敗得失了。杜甫說﹕「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楊朱也說﹕「且趨當生,奚遑死後。」就是勸人別為了往來爭榮辱,而把短暫的生命搞得寂寂天欲暮。 這種幻滅的生命所吐出來的心語,便是列子一書所包羅的哲思。所以,有人說道家學說是亂世之音,那麼,我們不妨從列子書找答案。 道家之書,世以老子、莊子、列子為二大代表,但對生命表現出最達觀,最磊落態度的應該屬於列子。例如他在力命篇說「可以生而生,天福也﹔可以死而死,天福也﹔可以生而不生,天罰也﹔可以死而不死,天罰也。」又說「生非貴之所能存,身非愛之所能厚﹔生亦非賤之所能夭,身亦非輕之所能薄。」從這兩段話不難看出他對生命的體悟是何等透徹,或生或死,或厚或薄,都是天命所主宰,儘管人們用盡心力去貴之賤之,愛之輕之也奈何不了它啊! 人既然無法同天爭,便應該依順自然,樂天安命,求得真正的自我,不要為了空虛的「壽名位貨」弄得擾擾攘攘不得不休息,也不要像愚公移山、夸父逐日那麼不自量力,更不要像杞人憂天,齊景公怕死那麼可笑。一個透悟生命的人應該像拾穗老人林類(天瑞篇)那樣悠遊達觀,像東郭先生(力命篇)那樣光明磊落,才能自性自適,無入而不自得。陶淵明神釋語說「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不正是列子的清空哲思嗎﹖ 當然,列子書中,也有些比較神異(如湯問篇),比較放縱(如楊朱篇)的記載,我們不必用道學的眼光去給予批判,或用科學的精神來加以求證。因為從他的神異表現,正可以看出他對人世的了悟,從他的放縱思想,正可以看出他對禮教的反擊。例如公孫朝暮(子產兄弟)的縱慾主義,狂人端木叔(子貢後裔)的現實主義,純是為了反傳統禮教而假託的人物。又如巧奪天工的偃師,造人栩栩如生﹔替父報仇的來丹,殺人不露痕跡。純是為了表現真人與假人,報仇與不報仇都是一樣而想像的情節。 曾經有人比喻老聃像一尊神,戴人帽,著人鞋,是一篇喜劇。那麼列子便是一個浪子,光著頭,打赤腳,是一部卡通。這部卡通給觀眾的感覺是──明知是手畫的,卻那麼清新脫俗,引人入勝。(不像有的連續劇明知是真人演的,卻那麼單調乏味而又俗不可耐)也正因為列子有那麼脫俗的心境,所以居鄭圃四十年而人不識,藏形眾庶之間而國君不知(天瑞篇所記)。真是一個默默行腳的浪子,一步一步的腳程,沒有怨聲,沒有疲憊的表情,也沒有人注意。 盧重玄在列子敘論中說﹕「有用染溺,凡聖所以分,在染溺者則為凡,居清淨者則為道。道無形質,但離其情,豈求之於冥漠之中,辯之於恍憾之外耳﹖」先瞭解列子書的真旨,再去尋求列子御風而行的哲思,才可以達到「雖不中不遠矣」的境界。那時,自然會發覺列子是一個隨和可親的凡人,又是一個不染不溺的聖者,是一個孤獨堅毅的浪人,又是一個寂寞深思的賢者。不管你用凡人浪人的眼光或聖者賢者的眼光去看他,都會使人體悟到「千里一賢猶如比肩,萬代有知不殊朝暮。」 於是,當我走在大街小巷,感到人海茫茫,了無生機時,我會想到吾道不孤,千里外有人與我並肩同行。當我走過陸橋,爬上樓頂,覺得心煩慮亂,百無聊賴時,我又想到吾心不枯,因為千古以前有個知音與我同俯瞰人潮洶湧。後來,當我發覺「走在故鄉仍有異鄉的感覺」時,我也不敢再嗟嘆,因為我知道,這種感覺正是列子御風而行的哲思,藉著這陣思維,帶我去雲遊朗朗乾坤,帶我去看這個奇異世界,使我終於知道這個有情世界原來是一片無情天。 最後,在此說明,原版列子書文字不多,所以本書改寫後包含了全部內容,可以當一本完整的列子書來看。極願此書能帶給同好一點啟示,余願足矣!更願時報出版公司編印這套書的高瞻遠矚,能夠得到很好的回饋和反響。 編撰者簡介 羅肇錦  民國38年生。新竹師範、輔大中文系、師大中研所碩士、師大中研所博士。現任彰化師大國文系副教授。著作包括《瑞金方言》、《客語語法》、《御風而行的哲思》。

79 特價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宋元學案:民族文化大醒覺

楊祖漢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1993/02/17 出版

宋元學案是一部學術史,它記載了宋元兩代儒學的學派源流和學術思想。宋元兩代的儒者非常多,學理亦很複雜,要把這許多的人物和學說交代清楚,是很不容易 的,而宋元學案卻能做到。這書原來的篇幅很多,內容十分詳備,對各儒者的師友淵源,思想行誼,及學派的流衍,都能兼顧詳述。因此這書是宋元兩代學術史的佳 構,到現在仍有著不可取代的價值。細讀宋元學案,一方面固然可使我們了解當時儒學發展的情況,及各儒者的思想,行事,及對當時的政治教化所造成的影響,因 而增進我們的識見:另一方面,由於書中所載儒者的行事,大都可敬可愛﹔所敘述的思想學說,也大都親切真實,警策高明﹔所以我們會感到從字裏行間所流露出來 的,是活的精神,活的行事,而不是已經過去了的史蹟,及和我們無關的抽象理論。只要我們一旦讀進去,便自然的會開啟精神,恢弘志氣,而對人生有正確的觀 念,產生真正的理想,這當然是最重要的收穫。 宋元及明代的儒學,一般都稱做宋明理學,這是因為宋明儒者都喜歡談「理」的緣故。但其實他們所說的理,根本便是儒學的理,雖然在理論上有所發展,但在本質上,和先秦儒學是並無二致的。 理,即是法則。法則是客觀的,普遍的,是人所共認為合理的,不會因時因地,或因人的好惡的不同而有所改變。法則有很多種類,如自然的法則,思想的法則,及道德的法則等都是。宋明儒學所探討的,乃是道德的法則。 我 們只要對自己的生命活動稍加反省,都一定會感到,我們這生命活動,好像是自己所不能主宰控制的。我們一時會這樣想,一時又會那樣想;一時會因感到自己做對 了而高興,一時又會因自己做錯而內疚不安。究竟有沒有一種普遍永恆的法則,可使我們依循著去做,便不會犯錯的呢﹖若是有的話,又存在於何處呢﹖這便是對道 德的法則的探究。有時候我們明白知道是對的,卻不肯去做﹔明白知道是不對的,卻又偏去做了,究竟我們要怎樣修養自己,才能主宰自己的生命,使自己見善必 為,有過必改呢﹖這便是對修養的工夫及方法的探究﹔這種對道德的法則及修養工夫的探究,便是儒學最基本的課題。其實這亦是人所最關心的問題,不管你是哪一 行哪一業的人,都會面對這些問題,只要你不自欺,不麻木,便都會感到那是不可逃避的,必須解答的問題。因為那是關於自己生命的問題,所以這種學間,是一切 人所必要從事的人學,生命之學。宋明儒學對這生命之學講解的詳細,體會的真切,是古今中外各學派所少有的。 在宋元學案中所載的理論,有些 是比較深奧的,或者讀者在初讀時會不易了解。如北宋的周濂溪、張橫渠及程明道,他們說了很多關於天道天理的話,似乎是太玄了,但那些並不是空論,而是他們 的實踐所得。只要我們回到自己的生命上來體會,便可以了解他們所說的理論的真正涵義。他們都體悟到,整個宇宙人生都是天道的生生不已的創造,一切都充滿了 意義和價值,都是真真實實的,沒有半點虛妄,而人的道德活動,便是天道的呈現,是充滿了絕對的、無限的價值的。於是從一切都是天道的生生不已的觀點來看宇 宙人生,人便會開拓心胸,既不受內在的生理欲望所控制,亦不受外在的環境遭遇所影響,不管是成敗得失、貧富貴賤、或生死壽夭,都不會改變人的實踐道德以體 現天道的行為。比起天道天理來,一切都不足道,就是堯舜般的豐功偉業,亦不過如一點浮雲過太虛般,並不算甚麼。有這樣的體悟,人便能脫出形骸生理的限制, 不受任何環境遭遇所影響,而能真正主宰自己的生命,真正有剛健不息的人生。由此可見,無論他們的學說理論是多麼的玄遠深奧,其實都是面對生命而發的,只要 我們能切實反省體會,便一定會有所得。 這部改寫本因限於篇幅及本人的學術水平,並不能充分擷取原著的精華,所作的講解敘述,亦未必恰當無誤,因此我衷心希望各位把這本書視為宋元學案原著的導論,看完了這書,便馬上找原著來看。

79 特價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詩經(下):先民歌唱

裴溥言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1993/02/17 出版

先民歌唱  詩經是我國古老的一本詩歌,它是兩千五、六百年以前的產品,文字古奧,不易瞭解。而在我這本選讀裡,我是用深入淺出的方法來介紹給一般青少年朋友的,但原書一共有205篇,由於篇幅的限制,只能介紹其中的一部分,計:國風160篇中選68篇,小雅74篇選15,大雅31篇選5,周頌31篇選5,魯頌4篇選1,商頌5篇選1。總共是95篇。其中按比例說,大雅選的比較少,因為大雅中想介紹的幾乎都是長篇巨製,介紹起來所佔篇幅太多而影響其他詩篇的選錄,因而只好割愛了。詩經雖屬詩歌,而其中牽涉到歷史事件的詩篇不少,所以在介紹這些詩篇時,不得不敘述 編撰者簡介 裴溥言  筆名普賢,1921年生,國立女子師範學院文學士,曾任台大、菲律賓中正學院教授,現任台大中文系中文研究所、東吳大學、中山學教授。著有《經學概述》、《中印文學研究》、《詩經研讀指導》、《詩經欣賞與研究初~四集》、《詩經相同句及其影響》、《詩、詞、曲疊句欣賞研究》、《中國文學欣賞》、《集句詩研初、續集》、《詩經比較研究與欣賞》、《詩經評註讀本》等。譯有《泰戈爾詩橫渡集》、《泰戈爾詩園丁集》、《泰戈爾小說戲劇集》等。

79 特價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黃石公三略今註今譯

臺灣商務 出版
1993/01/01 出版

全書共分三章,第一章、為黃石公三略的考證及張良與黃石公的傳記。第二章、為三略白文總集校,乃本書今註今譯所依據的藍本。第三章、為今註,今譯及引證,是本書的主體。

79 特價1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尚書今註今譯

臺灣商務 出版
1993/01/01 出版

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公文之匯編古者凡公文及函劄皆名曰書。《尚書》諸篇,大部分為古代之公文,故先秦但稱此書曰「書」。至漢初始有「尚書」之稱;尚書者,意謂古代之公文也。後世因其為?經之一,故又稱之為「書經」。蓋尚書、《書經》,二者皆後起之稱,非本名也。今沿漢人例,名之曰《尚書》。相傳古者尚書凡三千餘篇,至孔子刪定為百篇。案:孔子以詩書教生徒,本書曾經孔子編次,當屬事實;惟刪書之說,恐不足信。又:先秦有百篇本《尚書》,亦無可疑(孔壁所出《古文尚書》,有百篇書序,可證。);惟此百篇本《尚書》,亦非孔子所定;以其有多篇當著成於孔子之後也。

9 特價1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詩經毛傳譯解

傳隸樸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1993/01/01 出版
9 特價40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東京夢華錄:大城小調

孟元老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1987/02/26 出版

夢華錄  本書作者為孟元老,南宋時人,但生平不詳。嚴格地說,他是北宋末至南宋初時人,出身於官宦家庭,得以隨著家人遊歷南北。在宋徽宗祟寧年間到達當時北宋的首都汴京城,直到靖康之禍時才離去往南。他在京城居住了二十三年之久。南宋高宗紹興年間寫了《夢華錄》。  《夢華錄》是帶著寫回憶錄的心情來寫。南宋初期仍在兵荒馬亂之中,孟元老親眼見到北宋亡國之痛,也親身經歷了北宋晚年首都的繁華景象,這兩種強烈的對比,有人一生中未必能遭遇到。自號為幽蘭居士的孟元老,在回首往事、撫筆追述之時,他說:「古人有夢遊華胥之國,其樂無涯者,僕今追念,回首悵然,豈非華胥之夢覺哉!」前塵往事如在夢境。  孟元老可能只是出身官家,但本人恐怕不是文人學士,也因此他寫書是白描,不渲染嗟歎,不刻意安排,倒能見其妙手,這也是我們對作者的了解。 編撰者簡介 王明蓀  國家文學博士。現任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系主任。 著有: 《早期蒙古游牧社會的結構》(專書) 《宋遼金元史》(專書) 《鐵木真傳》(專書) 《宋遼金史論文稿》(專書) 《元代的士人與政治》(專書) 《歷代學風的地理分布》(論文) 《略述元代朱學之盛》(論文) 《元代的儒吏之論與儒術緣飾吏治》(論文) 《略述元人對「隱」之看法》(論文) 《論上古的夷夏觀》(論文) 《中國北邊政策的初期形成》(論文) 《讀夏峰先生集》(論文) 《黃梨洲的詩論》(論文) 《由學術史著作之淵源看學案體裁》(論文) 《論語筆解試探》(論文) 《王安石洪範傳中的政治思想》(論文)

9 特價9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尚書集釋 (精)

屈萬里  著
聯經 出版
1983/03/03 出版

翼鵬先生舊作「尚書集釋」曾列入現代國民基本知識叢書,本書為先生積數十年學養,重新增補刪改舊作不明缺漏之處而成,是最新的教學課本。&

79 特價332
立即代訂
下次再買
頁數4/4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