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孩子讀唐詩《下》
唐代的詩人特別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聞名的偉大詩人,但除他們之外,還有其他無數詩人。他們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詩》中的也還有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唐詩的題材非常廣泛。讓孩子藉由唐詩來了解古代先賢智慧的結晶,是最適合不過的題材
我教孩子讀唐詩《上》
唐詩是祖國文化中最燦爛的篇章,是我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 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儘管離現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唐詩中的許多詩篇還是廣為傳誦。然而由於語言、時代的隔膜,今天的兒童對於傳統中國文學的精粹缺乏應有的瞭解,許多家長和老師也疏忽了這方面的教育。為了能幫助兒童增進對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瞭解,我們為家長和老師們編著了這本《給孩子講唐詩》,以方便家長和老師們為孩子講解。本書在體例設計上,除了詩歌本身內容、作者簡介和賞析外,還輔以相關有趣的故事,以便於講解時增加趣味性,從而加深對詩歌的理解。我們希望通過本書,能夠使唐詩成為我們的孩子成長、成材的良師益友。
唐詩三百首(50K)
《唐詩三百首譯注評》是一部以中等文化水平的讀者為主要閱讀對象,集知識性、通俗性、趣味性和學術性於一爐的唐詩讀本。編撰本書的初衷,是想讓廣大讀者擁有一本能讀得明白、讀得輕鬆、讀得舒暢的唐詩學習輔導課本,其性質類似自學輔導教材。讀者只需花上十來分鐘,就能將一首唐詩融會貫通、消化吸收,化為自身的精神財富,達到「無師自通」的目的。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相信通過不懈的努力,擁有本書的讀者一定會從唐詩的喜愛者進而成為唐詩的精通者。為本書絕句、律詩、古詩分撰前言的是徐竹、孟慶文、鐘林斌三位教授,他們均是學識淵博、德高望重的學者,亦是三名著者的導師。今得其熱情洋溢的序言,對本書無疑是錦上添花,對著者無疑是勉勵鞭策。特別要指出的是該書選題是由遼寧古籍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徐徹教授和總編輯助理高虹提出並策劃的,在編寫過程中亦多次給予指導,並提出具體修改意見,在此深表謝意。
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譯注評》是一部以中等文化水平的讀者為主要閱讀對象,集知識性、通俗性、趣味性和學術性於一爐的唐詩讀本。編撰本書的初衷,是想讓廣大讀者擁有一本能讀得明白、讀得輕鬆、讀得舒暢的唐詩學習輔導課本,其性質類似自學輔導教材。讀者只需花上十來分鐘,就能將一首唐詩融會貫通、消化吸收,化為自身的精神財富,達到「無師自通」的目的。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相信通過不懈的努力,擁有本書的讀者一定會從唐詩的喜愛者進而成為唐詩的精通者。 為本書絕句、律詩、古詩分撰前言的是徐竹、孟慶文、鐘林斌三位教授,他們均是學識淵博、德高望重的學者,亦是三名著者的導師。今得其熱情洋溢的序言,對本書無疑是錦上添花,對著者無疑是勉勵鞭策。
唐詩宋詞的十五堂課
唐詩宋詞不僅語言節奏優美,更有源自生活的詩意,讓人從浮華喧囂中返歸寧靜淳樸。本書介紹唐詩的發展與名家,如王維、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等,並說明詞的起源與演變,列舉詞人,如歐陽修、蘇軾、李清照……等,帶你走進唐詩宋詞瑰麗多采的境界。「人文講堂」為一套多學科普及讀物,涵蓋文學、歷史、哲學、宗教與藝術領域,以滿足社會上各類讀者獲取知識的需求,也可作為大學通識課的教材。此系列每本書都有獨立的學科範圍和專業性,並且深入淺出,每本內容都有「十五課」,是為了在較少的篇幅內講清楚某一學科領域的知識。作者皆為有學術建樹與豐富教學經驗,又能將學問清楚傳達的重量級教授,並採用學術講座風格,有意保留講課時的生動口氣,增加臨場感,讓讀者透過這系列書,親炙名家名師講堂。唐詩、宋詞標誌著詩、詞這兩種詩歌形式達到的全盛時期。因為能夠深沁人心的不僅是優美的語言和節奏,更有那種源自生活的詩意,可以融入小說、戲劇、音樂、美術等,滋養一切的文藝形式,並讓人感悟人生,使人從浮華喧囂中返歸寧靜淳樸,回到人的本真,重新認識生活的意義。本書介紹詩在初唐走向高潮,到盛唐而精采紛呈,如王維、孟浩然的山水田園詩;高適、岑參的邊塞詩;李白將盛唐浪漫精神深化;杜甫集詩歌藝術之大成並開創新局。繼而有中唐元稹、白居易的新樂府;柳宗元的山水詩;晚唐的杜牧、李商隱等人。詞則發源於五代民間曲子詞,主題以「小橋流水、細雨梧桐」的意象為主。宋初因文人名臣作詞如晏幾道、范仲淹、歐陽修、柳永等,詞風由男歡女愛轉為感慨人生,形成獨特風貌;蘇軾革新詞的內容風格、用調音律,並奠定豪放詞派的地位。其後有周邦彥致力於詞的律化;李清照、辛棄疾反映時代的詞作。閱讀本書,將可帶你走進唐詩宋詞瑰麗多采的境界。
唐詩三百首(注音版)
有別於一般唐詩單調的編排,本書特別根據詩中不同的風采意境,繪製了精美的畫作,幫助小朋友理解詩意,加深對詩句的感動;詩歌內容提材豐富,有描述憂國憂民、兒女情長、田園風光、山河壯闊、邊塞戰爭…等。學習唐詩,不但能幫助小朋友加強文辭運用,更能提昇文學欣賞能力,是每個家庭必備的國學工具書! 本書特色附注音全國第一套親子詩畫讀本
值得大聲朗讀的50首唐詩(附光禹朗讀CD)
考試是一時的,閱讀卻是永遠的。 讀詩最好的方式,就是給它一個故事,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 那麼,那首詩就會深深進入你的生命,跟你一起活著。 黃雅歆副教授用絕妙文詞,分享自己對唐詩的感動;知名廣播主持人光禹則以專業磁性的嗓音,讀出唐詩的美好音韻。他們透過文字與聲音,真心誠意傳達一種讀詩的自由與快樂。當你大聲朗讀出詩歌的韻律、了解詩人的心意,那麼喜樂哀愁的表情,就會在聲音中自然浮現,詩也能因此深化於心了。 關於CD策劃朗讀光禹 有人說,他是廣播界的藏鏡人。但他說,他只想做個普通人。 有人說,他是出版界的黑馬。但他謙虛的說,他寧願是個千里馬。 他的人,就在他的書和文字間,及廣播節目裡,與你真情相見。 他的作品每一本都讓人耳目一新、無限感動,創下熱銷的紀錄。 目前仍在飛碟電台擔任「夜光家族」節目主持人,週一至週六每晚11:00?1:00,與所有家族的老少朋友在空中相會,永遠做大家的好朋友。
唐詩選給現代人的啟示
二十一世紀來臨的今天,我們所面臨的,是一個急遽變化的時代。世界固然如此,就是我們的國家、商場、家庭和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也莫不隨著而有了很大的改變,因為這樣,更導致人們價值觀的不同,這些改變來得如此迅速而劇烈,所以在人與人相處的人際關係上,造成了難以調適的困難。 對這樣的情形,我們該採取什麼因應措施,才能使自己能有個圓通、順利的人生呢?我們以為古籍將能為我們提供許多資訊和答案。 所謂﹁鑑往知來﹂,即明識往事,可以推知未來。例如,我們閱讀史書,多識古事,可以鑑往知來,有助於做人、做事,甚至為政治國。 在古籍裡,無論歷史著作、文學作品、哲學思想、處世訓誡,或兵法,都是經過激烈的政治環境的變化過程而完成的,因此,書中的人物透過作者的文筆,呈現出來的思想,是很可以作為我們參考的。何況,這些古籍都經過悠久歷史的考驗,而被流傳下來,自然最能為我們提供適應生存與變化的學問。 另外,古籍作品的可貴在於,在這些著作裡,它雖然表現出彈性的風貌,以期能適應中國長期以來政治變化多且大的環境,但是,在這些著作的精神裡層,每一部不同的書籍,都還保持著它們自己的主觀性的個性。 對現代的人們而言,我們所要探討的主題之一,是有關於心的問題。 ……被周圍物質環境所包圍的空虛的心。 ……很難再以合理的方式去抓住人們的心。 生活在今天的社會,雖然物質生活不虞匱乏,但是,許多人多多少少曾遭遇過有關心靈的問題。而在這一方面,古籍是能有所幫助的。因為,時代、社會制度雖然在改變,然而人的心靈卻終究是不大有變化的,而古籍卻能幫助我們透徹的了解到心的深處。 這就是為什麼在醫藥如此發達的現代,而中國醫藥的方法仍被世人重視的原因。中國的醫藥重於改變體質,可以使現代醫學難以治療的慢性病痊癒。我們以為,古籍也能將現代人有病的心,予以治癒。 這套叢書就是以這樣的觀點,將歷史、思想、文學等古典作品集合起來,希望給現代社會帶來一些貢獻。 古籍相當繁多,我們擇取與現代社會有關的作品,並從此作品中選出意義較深的名言,加以解釋和說明,這也可以說是抽取精義的一種作法。 經歷了數百年,甚至數千年考驗的先人的遺產,若對今日社會人心的智慧有所啟發。或以之作為人生的指南針,為人們帶來些心靈的安靜,或對諸位有任何幫助,這是本叢書出版者最高興和光榮的事。
中文經典100句-唐詩
「中文經典100」此一新書系可說是「中文可以更好」系列的概念延伸。對於「文字」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之後──不再寫錯字、念錯音、用錯成語──進入經典古籍的世界是提升中文語文能力必經的下一步。在浩瀚如煙的古籍寶藏中,如何敲開大門,擷取必備知識,轉換為現代生活實用資料庫,是本系列希望能為讀者服務的目標。在經典古籍的內容介紹上,藉由形式上的突破,喚醒讀者接近經典的興趣,輕鬆閱讀,有效學習,達到自我提升中文能力、語文涵養以及靈活「再創造」的可能性。
杜甫自秦入蜀詩歌析評
杜甫自秦入蜀詩歌主要包含了紀行詩二十四首以及在中途站同谷寫作的〈萬丈潭〉與〈同谷七歌〉。本書嘗試由杜甫個人與詩歌流派的角度多方審視其紀行詩的成就,並由龍、鳳象徵為線索提供合讀〈萬丈潭〉與紀行詩中的〈鳳凰臺〉之可能,最後處理了〈同谷七歌〉的意義結構與其開創性,期望能較精切的標定杜甫入蜀詩歌在文學史中的地位。 靜宜大學中文系黃盛雄教授評論本書為:「集中大部分論文皆以修辭學的方式切入研究,研究之方法妥切,亦頗有個人之創建。」中正大學中文系許東海教授評論為:「本書以修辭視角深入剖析其中之幽微意蘊及其創作成就。大體而言,乃別具一格,自有特色。有助於杜詩研究的閱讀門徑,可資學術參考。」
唐詩三百首(彩圖注音版)
唐詩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顛峰盛期,其詩歌內容不但有描述憂國憂民、兒女情長、田園風光、山河壯闊、邊塞戰爭等,題材豐富!學習唐詩,幫助小朋友加強文辭運用;提昇小朋友欣賞文學能力。為了幫助小朋友更融入詩境,本書特別繪製了精美的畫作,傳達詩中不同的風采,幫助小朋友理解詩意,加深對詩句的感動。
白居易集(一)(二)
四部刊要& 集部‧別集類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於唐代宗大曆七年,卒於武宗會昌六年。貞元進士,官至校書郎、贊善大夫,後因宰相武 元衡事貶江州司馬。 長慶年間(821年-824年)任杭州刺史,寶曆二年(825年),調任蘇州刺史,後任太子少傅,因不緣附黨人,乃移病分司東都。會昌 二年,以刑部尚書致仕,最後卒於洛陽的香山。 白居易文章精切,尤工詩,作品平易近人,老嫗能解,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晚年放意詩酒,號醉吟先生。初與元 稹相酬詠,號為「元白」,又與劉禹錫齊名稱為「劉白」。 & 著有《白氏長慶集》等。尊號為「詩魔」。
最愛浪漫詩:不可不讀的唐宋抒情絕句(附CD)
我重新溫習年少時深愛的短詩,寫作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彷彿詩人們從白紙黑字間幽幽然的現身,在深夜裡與我無聲交談,現實世界的紛擾被隔在千萬重山之外,我的心靈也得以在靜謐中微笑。 只要腦海中浮現這些美麗且意味深長的清詞麗句,在生活的種種狀況中,我的嘴角就得以保持一個自在的弧度,而脣齒間始終能留著一種永不腐敗的清新氣息。
公孫策說唐詩故事
在古典詩詞中,有太多的典故,這些典故對於當時的文人雅士來說,可屬於「基本常識」,但是千百年後的現代人,所受的教育比起古人範圍寬廣得太多,因而不可能對「經史子集」裡的典故都瞭若指掌,於是乎,每讀到詩詞曲賦中較不熟悉的典故,那種感覺就跟蜀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一樣,窒礙難行了。對於古典詩詞中深刻的意境,往往因此而有隔靴搔癢的遺憾。擅長察諸時事、說古論今的公孫策,這一次鎖定詩詞文學,要為讀者大眾說說詩詞典故中有趣的歷史故事,提供現代人一把快速解讀古典詩詞艱澀典故的黃金鎖鑰。一旦揭開了詩詞背後的典故故事,對於詩歌的體會便能立即升級,同時還能由讀詩而知史,並由知史而體會詩境,大幅提升國學涵養。全書涵蓋近六十篇古典唐詩,公孫策以其淺顯易懂的筆調、輕鬆活潑的文字,緊扣現代人的生活感受,娓娓道來詩詞歌賦中的經典典故故事,讀者大眾並可藉此途徑輕鬆掌握歷史、神話傳說、名人軼事中的文化智慧,一舉數得。本書巧妙結合歷史與文學兩大層面,可說是學生、教師以及喜歡閱讀詩詞與歷史故事讀者的最佳選擇。
不可不讀的50首唐詩(附吳淡如讀詩頌詞CD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讓人墜入往事難追的感傷;「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帶你走進秋山夜遊、臥地觀星的青春記憶;「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說明了揮之不去的愁苦無奈;「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生命悲憾更是不言而喻! 即使身在現代,有些心情就是要依賴古典詩來下註腳才傳神!本書是由台北師範學院黃雅歆副教授精選50首優美易讀的唐詩,再配合詩意盎然的圖片,讓你輕鬆品味千古名詩的絕妙意境,喚醒年少讀詩的美麗心情,帶你走進一讀便鍾情難忘的唐詩世界。
唐詩三百首(握可讀)
歷代唐詩的選本也不少,但最膾炙人口、最為人熟悉的是,清乾隆間一位別號「蘅塘退士」的人所編選的《唐詩三百首》。是依體裁的不同而編,即五言古詩、七言古詩、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 是按一般的品味編選,上至學者,下至婦孺都能接受,稱得上是最雅俗共賞的選本,也是昔人家傳戶誦,啟蒙詩教的第一選擇,因此流傳最廣。《唐詩三百首》各方面的題材大致都有,以明白易解為主。也是唐代生活的縮影,題材內容反映時代,從前讀書人,惟一的出路是出仕,出仕為了行道,自然也為了衣食,一些如出仕前的隱居、干謁、應試或落第等,及出仕後的恩遇、遷謫,乃至憂國憂民,甚或個人辭官歸田都是常見的題材,如相思、離別、慈幼、友愛等,讀之可收陶冶性情之益處,亦可修養感動激發人意。 本書對每一首詩歌中生僻的字詞、典故都有詳盡的解釋,然後用流暢、優美的散文化的語言意譯全詩。 方便讀者不單是理解詩歌的內容,也力圖剖析詩人的思想,將唐詩地適當地通俗化,以接近古人,也更深入了解詩中的弦外之音。
精選唐詩三百首.千家詩
本書內容分&唐詩三百首&和&千家詩&兩部分,皆收錄唐、宋兩朝的著 名詩作,文前並附朱自清之&唐詩三百首指導大概&一文,引領讀者深入詩文的優美殿堂,除了解詩意外,更能體會詩的意境與美感。
新解唐詩三百首(軟精裝)
唐朝,在中國詩歌的發展史上,是一個空前絕後的盛世;崢嶸獨出,培育出上千傳世名家,甚至村童野老,幾乎人人皆可吟頌;其浩大蓬勃之景況,堪稱為詩之國度。 《唐詩三百首》共選唐詩三百餘首,收錄七十七家詩。選錄標準,就詩體而言,包括古體、近體、樂府三類;就詩家而言,盡錄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時期重要詩人之重要作品;就內容而言,更是包羅萬象,無論酬答、送別、懷古、抒懷、詠物、閨怨、宮詞等盡皆含容;致使本書體裁完備、豐富,除能由中窺探有唐一朝的風華歲月,更得一睹一場華麗多彩的文藝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