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詩雋-柳宗元詩選
柳宗元以古文與山水遊記知名,但他的詩歌同樣清麗醇正,耐人尋味。尤其寫於貶謫永州,柳州的田園詩,山水詩,可與陶淵明,謝靈運比美,也和他的山水遊記相互輝映。柳宗元詩歌傳世約一百六十餘首,本書選注其中一百四十七首,從十八歲時的應試詩,到四十七歲亡於柳州任上的絕筆之作,篇篇都可觀想其人精神風貌。而其心境由逐臣謫宦的抑鬱孤憤,逐漸轉為雍和坦蕩,安於山水的豁達雋爽,更呈現了因痛苦而偉大的文學心靈,值得仔細品賞。
唐詩選讀-律詩
唐詩選讀 詩歌是古代人的情感濃縮而成的,它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生活實景﹔也是中國文學史中最精緻的作品。而唐詩又是詩歌發展過程中的黃金時代,當時詩作之多,題材之廣泛,單就《全唐詩》中收錄了四萬八千九百多首詩篇來看,就可想而知了。作者則包含了初唐、盛唐、中晚唐的詩人,他們的生平簡略,依筆劃順序排列,收錄在附錄中提供參考。 唐詩,是唐代的人所作的詩歌,以字數來分,可分成五言詩和七言詩之別﹔以長短來分,則可分為四句(絕句)和八句(律詩)之分。詩的內容包括了描寫山水、塞外風光、農村生活、征夫、思婦、遊子和詩寵失意的宮怨詩等等,表現了多采多姿的生活。因此,唐詩它不僅展現了絕世的風華,更蘊含了天地間最真摯、最悠遠的情感和許多探索不完的文化寶藏。所以一直以來,只要是用心去體會唐詩的人,心弦都會被詩中的情景牽動而引發共鳴。 《唐詩選讀》便是收集了自古以來,能夠引起人們共鳴、淺顯流暢而又膾炙人口的詩篇來重新編輯,為了配合讓小朋友容易背誦、容易瞭解唐詩意境的先決條件,作者精心編製了這套《唐詩選讀》。
歷代詩選注(全一冊)
詩歌選集 中國詩歌的歷史源遠流長,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作品,並非出自盛唐,但歷來選家卻多偏好,形成處處遺珠。 里仁書局有鑑於此,特邀請鄭文惠、歐麗娟、陳文華、吳彩娥四位詩學專攻的青壯年學者,選詩自漢迄清,凡古今選家所習選,其作足供傳誦著,悉在甄收之列。 詩前有作者小傳,詩後附注,並彙擇諸家評語。 選注者:鄭文惠,國立政治大學文學博士,現任教政大中文系副教授;歐麗娟,國立台灣大學文學博士,現任靜宜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陳文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現任台灣師大國文系教授;吳彩娥,國立政治大學文學博士,現任彰化師大國文系教授。
唐詩三百首(普及本)
唐詩 自三國、南北朝以來,漢民族歷經了三、四百年的流離紛亂,也因而長期地和其他民族融合、同化,外來的宗教、哲學、藝術以及物產,不斷地輸入中原,致使中原文化在物質和精神方面都受到了激盪,也得到啟發。使得繼起的唐朝開創出空前的盛世,散發充沛的民族生命力。 這個時期的文學發展,也呈現出豐富、多樣的色彩,諸如古文運動的興起,傳奇的盛行,變文的出現……等;而其中最令人注目,也最足以代表唐代文學的,自然是非「詩」莫屬。相對而言,唐朝亦是中國詩歌史上的黃金時代;在形式方面,無論古體律絕,五言、七言,唐詩都是處於一個由完備而全盛的階段。 作者簡介 蘅塘退士 選輯
唐詩三百首(普及本)
唐詩 自三國、南北朝以來,漢民族歷經了三、四百年的流離紛亂,也因而長期地和其他民族融合、同化,外來的宗教、哲學、藝術以及物產,不斷地輸入中原,致使中原文化在物質和精神方面都受到了激盪,也得到啟發。使得繼起的唐朝開創出空前的盛世,散發充沛的民族生命力。 這個時期的文學發展,也呈現出豐富、多樣的色彩,諸如古文運動的興起,傳奇的盛行,變文的出現……等;而其中最令人注目,也最足以代表唐代文學的,自然是非「詩」莫屬。相對而言,唐朝亦是中國詩歌史上的黃金時代;在形式方面,無論古體律學,五言、七言,唐詩都是處於一個由完備而全盛的階段。 作者簡介 莊惠宜 註譯
唐詩賞析
唐詩 在中文學史上,唐詩猶如一顆炫目的星星,它散發出的光芒,使中國文學史的夜空,增添了無限燦爛與輝煌。 詩歌的歷史或許更早於語言歷史,在語言、文字尚未發明之前,詩歌就已經在先民的口中傳誦著,歷經了數千年的孳乳、蘊育,終於創造出一個燦爛的唐詩時代。而唐詩,在中國文學中,最令我們這些後代子孫自豪。 身為中國人的我們,必須探討,了解的學問實在太多了。而「詩」在眾多學問中,佔有重要的一席,因為中華民族號稱「詩之民族」,擁有詩之民族美稱的我們,對「詩」能不多寄予一分關懷嗎? 這本「唐詩賞析」是專為初讀詩的人編寫的,只要對它發生興趣而詳細閱讀,保證能帶您走進美麗的唐詩世界。
唐宋詞選:跨出詩的邊疆
跨出詩的邊疆 從中國詩史上看,詞是很特殊的體裁,它不僅發揮了中國文字的音樂潛能,也展示了抒情傳統的魅力。詞不僅跨出唐詩的邊疆,更昂首闊步地走進傳統文學宮殿裡,扮演起重要的角色。自來詞作的數量繁多。品質上,精華、糟粕紛陳,任何人面對詞家一千一百餘人,作品兩萬多闋(據《全宋詞》)的情況,一定會有不知如何的感覺。固然。從清代以來,有關詞的權威選本應運而出,可是都不盡理想。但憑選者個人偏狹興趣評選。罕見兼容並包與客觀性。我們的嘗試正針對上述的缺點,希望能編得更理想。更客觀。因此我們選擇重要詞家二十三人,代表作品七十 編撰者簡介 林明德 民國35年生。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畢業。現任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著有《金源文學家小傳》、《金代文學批評資料彙編》、《晏幾道及其詞》、《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叢刊》、《唐詩的境界》、《中國新詩賞析》、《中國傳統文學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