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與笑(精裝版)
我願意我的生命一直伴著淚與笑。 淚能洗滌我的心靈,讓我知曉生命的真諦和奧祕; 笑能讓我走近父輩的兒孫,代表著我對神的讚美。 我流著淚分擔心的碎裂,我歡笑著,讓笑成為因存在而歡欣的象徵。 & 本書是紀伯倫哲理散文詩合集,收錄了《淚與笑》、《瘋人》、《先驅》三本書共百餘篇作品。 《淚與笑》出版時,使當時的阿拉伯世界第一次明白了什麼叫真正的詩人--真正的詩人能用自己魔幻般的手指彈撥人的心弦,讓人在醒著時聽見其靈魂在他們熟睡時發出的聲音。 《瘋人》則是紀伯倫發表的第一部用英語創作的散文詩集。在這些作品中,第一篇〈我何以變為瘋人〉至關重要,在此文中,作者將自己比作脫去了假面具的「瘋人」,卻發現了自由和解脫。 《先驅》和《瘋人》一樣,大多是一些類似寓言的短文,每一則故事中都蘊含著紀伯倫深邃的思想和他超乎常人的智慧。 & ∣紀伯倫的「淚與笑」∣: 「你們要將美視為宗教,像敬畏神一樣敬畏美,因為美是萬物完美的外在表現,是所有智慧結晶的體現。」 --〈美〉 & 幸福不追求滿足,幸福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嚮往。而滿足只是一種慰藉,很快就會被遺忘。 --〈幸福之家〉 & 請奏響你們的吉他,讓銀色琴弦的旋律在我耳際搖曳;請吹響你們的蘆笛,用優美的笛聲在我行將停止跳動的心臟周圍織起一層薄紗;請唱起輕悠的歌曲,用它魔幻的詞義為我的情感鋪就靈床。 --〈死之美〉 & 我是大海的歎息,我是天空的淚水,我是田野的微笑。愛不也是如此?它是情感大海的歎息,是思想天空的淚水,是心靈田野的微笑。 --〈組歌.雨之歌〉 & 我不再需要面具了。……就這樣,我成了瘋子。而在這瘋癲之中我卻發現了自由和解脫。 --〈我何以變為瘋人〉 & 自古以來,我們就是自身的先驅,我們還將永遠是自身的先驅。我們一生所採擷的,只是將被播撒在尚未耕耘之土地上的粒粒種子。我們是田地,又是耕耘者;我們是果實,又是收穫者。 --〈你是你自己的先驅〉 & 我飢餓的朋友,你快快走近,餐桌已經擺定,食物雖不豐盛,卻是愛的奉獻。來吧,快用你的嘴啄我的左側,銜出這籠中的小鳥,牠從此不會再鼓起雙翼,你要帶著牠飛向玉宇。 --〈臨終者與鷹〉 & ★收錄創作年表及譯後記 &
沙與沫(精裝版)
每個男人和每個女人的雙翼都有著些許的沙與沫, 而黎巴嫩詩人紀伯倫則願意將自己的擁有,毫無保留地奉獻給所有人-- 322首極富哲理的智慧格言, 字字句句蘊含真知灼見 本書包括了紀伯倫的散文詩集《沙與沫》及《大地之神》。 根據紀伯倫自己的說法,《沙與沫》是他在創作《先知》後意猶未盡的再言,這三百餘首詩儘管不是成篇的文章,有的甚至只是一句話,但每段表述都是字字珠璣,能給人以啟迪,更能淨化心靈。 《大地之神》則是一首長詩,講述大地的三尊神:其中一位擁護傳統,另一位意圖謀反,第三位則歌頌愛情;這三位各有立場的神祇彼此之間的激辯,演示了一場精采的對話。 ∣紀伯倫的「沙與沫」∣: .友誼永遠是一種甜蜜的責任,而不是自私者的機會。 .人的真實樣貌不在於他表露的,而在於他所不能表露出的那一部分。 因此,你想瞭解他,就不要去聽他說出些什麼,而要去聽他沒有說出的話語。 .當你背對太陽,便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你不能吃得超過你的所需。你所吃的一半是屬於他人的。而且,你還應留下一點麵包給突然造訪的客人享用。 .慷慨並不是你把我比你更需要的東西賜予我,而是你把你比我更需要的東西也給了我。 .兩個女人交談時,實際上她們什麼都沒說。 一個女人自言自語時,她便道出了生命的一切。 .我們都是囚徒,但是,有些人被關在有窗的牢房裡,另一些人則被關在無窗的牢房裡。 ★譯自貝魯特世代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紀伯倫英語作品阿語全譯本》 ★收錄創作年表及譯後記 書評 我喜愛紀伯倫的作品,特別喜愛他的人生哲學,對愛的追求。--作家 冰心 &
原爆詩集(2023全新翻譯文庫本)
經典反戰詩集& 正體中文版 歷經劫難,終於問世 峠三吉:「這本詩集,既是給愛全人類的人們的贈禮,同時也是給那些對全人類採取敵對行動的人的警告之書。」 ▲ 廣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科 川口隆行 教授 專文導讀。 ▲ 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 翁稷安 副教授 專文導讀。 ▲ 詩人 沈眠 專文賞析。 「這是我,不,是來自廣島的我們,給全世界的人們、給那些在人群當中,無論什麼情況下都靜靜地閃爍著與生俱來的雙眼,給那些身為人類、因對自己與他人的同理心,而不自覺地伸出的溫柔的手,所能夠獻上的最大贈禮。還請收下這份心意。」 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與九日,日本廣島與長崎的上空分別被投下一枚原子彈。這是人類史上至今唯一一次使用核武器,帶來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形式上的結束,以及數十萬平民生命的終結。 人類史上第一顆原子彈落下的時候,峠三吉不在別的地方,就在那裡,也在每一個災後現場。他帶著千瘡百孔的心與身體倖存下來,在原爆之後深受後遺症所苦的不到十年內,以詩與自己的靈魂大聲疾呼,拚命突破戰後避談原爆的輿論,渴望用他們的遭遇喚醒世界。 詩句中不僅僅有原爆所帶來的痛苦,無法忽視的還有與醜惡人禍截然相反的詩歌之美,更有對受難者、對遺屬、對這個傷害他們的世界懷抱著的深深的愛。 「閉著眼睛張開手腕& 河岸的風中/鋪滿一地白骨的這城市之上/我們也是/活生生的& 墓碑」 「你映著澄澈天空的眼眸背後/突然/升起紅黑色的雲/在天際翻騰擴散/那無聲的光的異變/在永不停止的稚嫩探問前/誰能來說那天發生的事」 峠三吉逝世七十年後,臺灣讀者終於迎來這本多舛的詩集,提醒我們:詩與戰爭,離我們都不算太遠。 還請收下這份心意。 本書特色 ★ 2023年全新譯本!以更好的翻譯品質向經典反戰詩集致敬。 ★ 峠三吉以詩句抵抗原爆之惡、重現原爆現場,帶讀者回望戰爭史最殘酷的一頁。 ★ 與末日小說《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相互呼應,直面原子彈與輻射塵對全人類的致命威脅。 &
漂鳥集【全新插畫雙語版】
325首雋永詩文,搭配全新手繪插圖,一次全收藏! 生命若然有形,在泰戈爾眼中,或許就像一隻隻匆匆飛越天際的漂鳥,乘風追逐著遠處白雲。 印度詩哲泰戈爾以生命詠歌 穿越時光長河,承載永恆不滅的喜悲哀愁 我們化身一隻隻飛鳥劃過天穹 以天地為家,看盡人間風景,嘗盡百般滋味 一首首詩輕巧如漂鳥,舞動如飛蝶, 光影變化如白晝黑夜、寓意深刻如海洋、情韻美妙如春花秋月, 彷彿將整個世界包覆起來,藏於心間。 全書中英雙語對照,搭配80幅優美插圖,反覆咀嚼,必教愛詩者不捨釋手! &
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增訂新版)
聶魯達的十四行詩, 融合了優雅與鄙俗,永恆與當下 讓愛與死,光與影共同執政。 拉丁美洲國寶詩人聶魯達,是一九七一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無數,《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可謂其最膾炙人口的雋永情詩。 聶魯達與第三任妻子瑪提爾德曲折的愛的旅行,負載著光,也負載著陰影。《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寫於一九五五至一九五七年間,和上一本《船長的詩》同樣,皆是他與瑪提爾德愛情的紀錄與信物。其中許多詩作,更可視為《船長的詩》詩集中某些主題的變奏或發展、再現,思維細膩,詩想華美。愛情並非全然的浪漫甜美,儘管帶有苦澀,卻是唯一可與死亡、挫折、孤寂等人世黑暗相抗衡的力量,在光與陰影間,構築永恆的愛的共和國。 比諸古典大師如義大利佩脫拉克,英國莎士比亞,聶魯達的十四行詩大多未依循傳統骨架。傳統十四行詩對韻腳的講求,格律的設計,強化了十四行詩情感的密度與辯證的張力。聶魯達的十四行詩則每每鬆弛如一段散文,結構開放,思緒自然流動,發展。如他在書前獻辭所言:「我十分謙卑地,以木頭為質料創作這些十四行詩,賦予它們那不透明的純粹物質的音響,傳送到你耳邊……」這些詩是木頭的,是質樸的,然而詩人說話的聲音卻自有一種黏合的力量,將這些詩行結構成完整的有機體──一間間包容詩人廣博、遊動的情思,「以十四塊厚木板」搭蓋起來的愛的小屋。 整本《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分成早晨,中午,傍晚,和夜晚四部份,季節變動的光影,死與生的形貌,愛之喜與悲的色澤,不斷閃現其中。這是詩人一日之作息,也是一生之作息。它神奇地將最屈從、最封建的詩體(十四行詩裡常可見為討贊助者歡心的騎士似的克己無私以及慇勤恭維)轉變成為一個丈夫日常作息、悲苦、隱私、憂思的備忘錄。它將一度忽而羞怯、忽而冷酷的情人,從中世紀城堡的高塔,帶進以「蠟,酒,油,╱大蒜」為武器,以「杯子,盛滿黃油的油壺」以及湯杓、鐮刀、肥皂泡為盔甲的中產階級廚房,聽著她「上樓,唱歌,奔跑,行走,彎腰,╱種植,縫紉,烹飪,鎚打,寫字……」。 聶魯達的十四行詩融合了優雅與鄙俗,永恆與當下,讓愛與死,光與影共同執政。 本書特色 ★&& &聶魯達經典情詩名作,與《船長的詩》為姊妹作。 &
聶魯達最愛雙情詩套書: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拉丁美洲詩人 聶魯達最膾炙人口的雋永情詩 從初戀到末戀,從青春到中年,不變的熱情與眷戀,跨越愛與死,永恆與當下 《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 愛情並非全然的浪漫甜美,儘管帶有苦澀,卻是唯一可與死亡、挫折、孤寂等人世黑暗相抗衡的力量,在光與陰影間,構築永恆的愛的共和國。 聶魯達的十四行詩大多未依循傳統骨架。傳統十四行詩對韻腳的講求,格律的設計,強化了十四行詩情感的密度與辯證的張力。聶魯達的十四行詩則每每鬆弛如一段散文,結構開放,思緒自然流動,發展。整本《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分成早晨,中午,傍晚,和夜晚四部份,季節變動的光影,死與生的形貌,愛之喜與悲的色澤,不斷閃現其中。 《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 年少的愛情,總讓人難以忘懷。書中所收情詩,為聶魯達為大學時期所交往的兩位女孩而作。當時他還是年近二十的年輕小伙子,但筆端已然透露出銳利的鋒芒,擁有樸拙然而動人的意象,笑中帶淚卻也一針見血地刻畫出愛的歡愉和痛楚。成長於原始森林區,最親密的友伴是花草樹木和甲蟲、鳥、蜘蛛等自然景物,詩中常有信手拈來的自然意象。 此書在一九二四年出版時突破了拉丁美洲現代主義和浪漫主義詩歌的窠臼,被譽為拉丁美洲第一批真正的現代情詩。詩中許多美麗的詩句家喻戶曉地被傳誦著,也廣為世界各地讀者和寫作者引用,成為文學經典。 本書特色 ★&& &一九七一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智利詩人聶魯達,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拉丁美洲詩人。 ★&& &著名詩句「愛是這麼短,遺忘是這麼長」即出於《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 ★&& &《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為聶魯達經典情詩名作,與《船長的詩》為姊妹作。 &
扎嘎耶夫斯基詩選
本詩選譯自A5出版社出版的《扎嘎耶夫斯基詩選》(Adam Zagajewski Wiersze wybrane,詩歌圖書館第67卷,2010)。該詩選由波蘭詩人、翻譯家雷沙德.克雷尼茨基(Ryszard Krynicki)編輯,收入扎嘎耶夫斯基從《公報》(Komunikat, 1972)到《無形之手》(Niewidzialna ręka, 2009)共十一部詩選內的近二百首詩,創作時間橫跨三十七年;之後,扎嘎耶夫斯基又增入〈關於我的母親〉、〈漢奈斯表哥〉和〈1995年夏天〉三首新作;最後,又收入扎嘎耶夫斯基過世前住院時寫下的二首詩作〈詩人晚會〉和〈四分之三〉,均由波蘭文學翻譯家烏蘭翻譯。 A5出版社位於波蘭舊都克拉科夫(Kraków),由詩人克雷尼茨基和克雷斯蒂娜.克雷尼茨卡(Krystyna Krynicka)共同創辦,主要出版同時代的波蘭詩人作品。遵循傾向出版社訂立的:「詩選應由原作翻譯而非譯本再轉譯的標準」,也為達成扎嘎耶夫斯基生前的願望,中譯本由校閱者貝嶺和張萍在烏蘭協助下修潤及加注,耗時經年。 &
策蘭詩選(增訂典藏版)(精裝)
★ 榮獲2011年奧地利文化部文學翻譯獎! 保羅.策蘭,法國籍部科維納猶太人,二十世紀最深也是最傷的詩人,歷經人世的黑暗,從德文、希伯來文、羅馬尼亞文、俄文到法文,多語言文化的流亡背景,這一切使得他的詩作豐富又複雜。每年,德國為二戰受難猶太人的哀悼儀式上,策蘭的〈死亡賦格〉為必朗誦的詩。 典藏版《策蘭詩選》,限量印製,厚達752頁,採雙語德漢對照,獲史上最高的德國歌德學院翻譯出版獎助,在策蘭自沉四十年後,由德國書亢出版社授權「傾向」出版,由流亡巴黎的詩人孟明中譯。 得獎紀錄 ★ 榮獲2011年奧地利文化部文學翻譯獎! &
四重奏(禮讚書盒紀念版)【首刷特贈神思音律紀念書票】
★&& &首刷特附神思音律紀念書票。 ★&& &特別設計典雅禮讚書盒,值得收藏與餽贈。 ★&& &封面採用高級墨黑書皮紙 + 綠灰花漾紙,以三接式裝裱,呼應《四重奏》中的信仰探索、時間和人的關係,自然呈現廣袤又幽微的議題。由外在到內容,一體呈現詩作的核心價值。 字謎般深奧難解的詩作,訴諸深邃的思辨而非純粹情感的共鳴; 突破固定的格律,自有獨特的節奏感與音樂性…… 艾略特以一己之精神世界,撼動歐美以至華文世界詩歌的創作, 自成一座劃時代的里程碑。 然而其語言的冰山顯露出的尖角之下, 往往藏著他對時間、生死、哲學、現世、宗教等深奧概念的思索與探尋; 藏著他對歷史意識與古典傳統的承載、藝術的經營、詩之本質的探究…… 令希冀追溯其影響,或僅為一窺其面目的船隻難以近身。 本書收錄詩人創作史上的壓軸之作四首〈四重奏〉。 由既是艾略特文學理論的研究學者、翻譯家,同時也是詩人的杜國清譯詩, 在字句意義的傳達之外,兼重其語言藝術、詩意、節奏和音樂性之重現及再創造, 並針對冰山之下龐大的隱喻、象徵、典故……輔以譯註與解說, 如同踏入艾略特曲折紛繁之思想世界的路標。 本書並為目前唯一採中英對照之版本, 更便於細品詩人精密細緻的文字表達安排、文句特有的音樂性。 力求完整呈現詩歌此一無法離開語言存在的藝術原有的面貌, 與曲盡全意後再創造的表現力,兩相對照之魅力所在。 &
荒原(出版一百周年,禮讚書盒紀念版)【首刷特贈荒地畫眉紀念書票】
★ 紀念《荒原》出版一百周年,特別設計典雅禮讚書盒。 ★ 封面採用高級血紅書皮紙 + 淺藍香草紙,以三接式裝裱,融合《荒原》斑駁與滄桑的荒蕪感。由外在到內容,一體呈現詩作的核心價值,值得收藏與餽贈。 & 字謎般深奧難解的詩作,訴諸深邃的思辨而非純粹情感的共鳴; 突破固定的格律,自有獨特的節奏感與音樂性…… 艾略特以一己之精神世界,撼動歐美以至華文世界詩歌的創作, 自成一座劃時代的里程碑。 & 然而其語言的冰山顯露出的尖角之下, 往往藏著他對時間、生死、哲學、現世、宗教等深奧概念的思索與探尋; 藏著他對歷史意識與古典傳統的承載、藝術的經營、詩之本質的探究…… 令希冀追溯其影響,或僅為一窺其面目的船隻難以近身。 本書收錄自二十世紀起,不斷影響現代派詩人與詩歌創作者至今的巨作〈荒原〉, 由既是艾略特文學理論的研究學者、翻譯家,同時也是詩人的杜國清譯詩, 在字句意義的傳達之外,兼重其語言藝術、詩意、節奏和音樂性之重現及再創造, 並針對冰山之下龐大的隱喻、象徵、典故……輔以譯註與解說, 如同踏入艾略特曲折紛繁之思想世界的路標。 & 本書並為目前唯一採中英對照之版本, 更便於細品詩人精密細緻的文字表達安排、文句特有的音樂性。 力求完整呈現詩歌此一無法離開語言存在的藝術原有的面貌, 與曲盡全意後再創造的表現力,兩相對照之魅力所在。 &
歷史圈套裡的獨白:波蘭當代詩選百首
不會救國或救民的詩 是甚麼? —米沃什〈獻詞〉 本書收錄名詩百首,選自七位波蘭受學界肯定的傑出詩人,四位「大老級詩人」包含二位諾貝爾文學獎詩人米沃什、辛波絲卡,以及魯熱維奇、赫伯特;三位「新浪潮」詩人扎加耶夫斯基、利普斯卡,以及巴蘭查克。 此書為國內首本針對波蘭當代七位具影響力的詩人做有系統的翻譯與評介。評介除了簡述詩人生活背景,並賞析其詩歌創作的核心理念與技巧。譯者譯筆簡潔精練、用詞雅緻,貼近原文,並附注釋助讀者盡窺波蘭詩歌獨特思維與感性之美。書末二篇〈諾貝爾獎致詞〉供讀者們進一步探索大詩人的創作理念。 &
有時你會寂寞但那並非沒有道理
有時你會寂寞但那並非沒有道理,最重要的是你有沒有能耐, 走過無數火場,準備好在黑暗中,重新出擊。 人稱猥瑣老傢伙・彷彿街邊普通人 ──布考斯基暢銷歐美、拯救數百萬讀者的詩集 傳奇問世 收錄138首深情詩作 飽受折磨的標誌性作家,藉貓與童年揭露柔軟面 查爾斯・布考斯基:「別放棄,保留你心中的那一小撮火花,永遠不要給別人,只要保有那個火花,你就可以再燃起更大的火焰。」 詩集《有時你會寂寞但那並非沒有道理》原書出版於一九八六年,總計138首深情詩作寫於布考斯基六十多歲之時,晚年的他生活穩定、內心變得柔軟,回憶童年與青少年時期自身的飢餓、貧窮與不被認可,探索這些苦痛對他往後人生所造成的巨大影響,以及更核心的是深情傳達他對身邊人事物的愛,是文學、音樂、賽馬,更是大十歲的初戀情人、已故家暴父親、第三任老婆,以及陪伴在他身邊的那五隻貓。 ▍ 飽受折磨的標誌性作家,不懈創作態度啟發無數當代知名音樂人、演員與編導 書名同名詩作〈有時你會寂寞但那並非沒有道理〉,述說面對大環境主流市場,創作不被賞識,同時因為年少沒有資源,既飢餓也貧窮,日子過得一塌糊塗,沒有人在乎自己在乎的事,那種其來有自的寂寞,布考斯基僅以一首短短的詩,寫下他捱過的數十年、增加的數十公斤有多不容易。從流浪打零工到長期成為郵局投遞員,歷經不斷退稿、惡毒評論的打擊,布考斯基卻從未想過改變自己,讓他持續努力的微光,是看著藝術家前輩們像瘋狗般地追尋理想,他不放棄任何一點希望最終直至五十歲專職寫作,而後陸續受邀出席各大文學聚會,作品被譯介而紅遍歐洲,迄今仍受全球讀者愛戴,他證明了自己的才華,傳奇一生也成了別人眼中激勵人心的光火。 布考斯基產出數量龐大、從不妥協且一路堅持不懈寫作到七十三歲過世前的態度,除了影響了各界文藝巨頭,更啟發了新世代的創作者,例如流行樂小天王哈利・史泰爾斯(Harry Styles),在演唱會中唸誦《有時你會寂寞但那並非沒有道理》的詩作、在歌詞中引用布考斯基的詩句;實力派演員羅伯・派汀森(Robert Pattinson)在訪談中提及他認為每個人都該為了自己創作,而非討好人別人,若沒有喜歡那就繼續做、到處做,最後終究會有人喜歡的,他將這樣的創作法稱之為「布考斯基法」;英國鬼才導演、編劇暨演員菲比・沃勒-布里奇(Phoebe Waller-Bridge),以情境喜劇《邋遢女郎》(Fleabag)自編自導自演極度渴望愛卻將生活搞得一團糟的現代女子獲兩座艾美獎,曾說她愛死布考斯基這條老狗,愛他如此發自內心寫下的那些文字。 ▍ 最深情的猥瑣老傢伙,是貓奴、賽馬賭客,他受暴、渴愛,並且尊敬文學、音樂與酒精 布考斯基有著一張令人過目難忘的滄桑臉龐,滿是青少年時期痤瘡留下的坑疤、飽受困頓的皺摺、父親施虐的傷痕,他因而厭惡全是美好毫無一點真實的米老鼠、聖誕節、婚禮、莎士比亞;因而在性與女人之間找尋愛,特別是那個對他殘忍卻仍佔有一席之地、大他十歲的初戀女友;因而在賽馬場與酒精中看見毫無遮掩的慾望,結交不少摯友也斷開許多虛假的情誼,這些那些的真實都被布考斯基赤裸寫下,儘管他髒字不斷、極度冒犯、噁心邋遢、狂妄不羈,被稱作「猥瑣老傢伙」(dirty old man),卻因飽含真情與溫柔讓每個讀者都臣服於他無所畏懼的詩句。 布考斯基曾在某次演講中對聽眾說出:「你們這些不懂愛的傢伙,怎麼配稱作家?環顧四周,我只看到一堆打字員。」在《有時你會寂寞但那並非沒有道理》中可以看到他愛他的五隻貓,自嘲自己是家中地位最低的,愛那個找到方法與他這頭獅子共處的最後一任老婆琳達,愛陪伴他度過所有艱難時刻的古典樂與爵士樂,一切所愛都讓他得以繼續創作、繼續付出愛。 當年還是個快要餓死的作家時我曾看過那些主流雜誌刊登的 主流作家作品(當然是去圖書館看),結果讓我感覺 很糟,因為我非常認真觀察文字與世事所以知道 他們有多假掰:我可以看出作品裡的情感都是假的 每一句話都是裝的,這令我懷疑主編們的腦袋 是否都長在屁股上──或是因為要拍有權勢的人馬屁 才會出版那些東西 但 我只是矇著頭、餓著肚子繼續寫,體重從快九十公斤掉到 六十二公斤,但把打字的技能鍛鍊得非常好,也讀了很多退稿 信。 到了體重只剩六十二公斤時我對自己說,去他媽的,不再 打字,只顧著喝酒逛大街,還跟大街上的女士們 鬼混:她們都不會去讀《哈潑雜誌》、《大西洋月刊》,或是 《詩歌月刊》。 坦白講,能像那樣停筆休養十年也不錯 後來我又重新試著寫作,結果發現主編們的腦袋 還是都長在屁股上,還有一堆狗屁倒灶的陋習 但這次我已經把自己養到一百〇二公斤 獲得充分休息 還有很多背景音樂可以聽── 我已準備好在黑暗中 重新出擊。 ──〈有時你會寂寞但那並非沒有道理〉 本書特色 ◎ 最髒的譯本,原汁原味傳達布考精神:簡潔陽剛,既粗鄙又不失幽默、細緻與深情。 ◎ 暢銷歐美傳奇問世,啟發無數知名當代創作者、拯救數百萬讀者的詩集。 ◎ 裱布精裝,經典收藏:震撼靈魂、打開生命視野的贈禮。 &
夜空穿透傷
多麼甜美。那雨。一個存在目的只是落下的東西竟只有甜美而無其他。 & 史上最年輕艾略特獎得主 王鷗行首本得獎詩集 & 孫梓評、曹馭博、潘柏霖、假牙──齊聲推薦 鴻鴻──審訂/專序 & 我進入 我的生命 一如文字 進入我── & 每一次讀詩都是一次新奇的體驗。這就是詩。──波赫士 & 本詩集收錄三十五首詩作。 & 詩集核心關於自我。詩人書寫自身的情感和身體經歷,從越南家族的戰爭創傷,與母親移民美國的生活經驗,酷兒身分認同的啟蒙,在遍歷劇變中悠然訴說起愛與失落、悲傷、記憶和欲望。深刻的主題,句句擲地有聲。傷痛宛如子彈,鑿穿他的身體,像夜空透出間隙之光,讓世人看見漆黑中活下來寫字的人。每當指尖翻動書頁,心會一次次被觸動。這是一本溫柔而真誠的書,關於王鷗行,因為這本詩集,他寫出小說《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 & 鷗行。鷗行── 站起來。你身體最美的部位 即是它要前往之處。並且牢記, 寂寞是與世界共度的 靜止時光。 ──〈總有一天我會愛上王鷗行〉 & 身體生來柔軟 是為了不讓我們 寂寞。 ──〈庖代〉 & 重力擊碎 我們的膝蓋骨只為 讓我們瞧見天空。 ──〈尤麗狄絲〉 & 別 害怕 自己如此 燦爛 如此光亮如此 空洞 ──〈自慰謳歌〉 & 你永遠記得受創最深時 自己在幹什麼 ──〈無題(藍,綠,棕):油畫:馬克‧羅斯科:一九五二〉 & 「愛上一首詩,就是愛上另一個人向我揭示部分的自我。」──王鷗行 & 眾多專業媒體書評譽為二十一世紀國際詩壇最重要的一本詩集。 & 獲獎紀錄 & ●2017年英國T. S. 艾略特獎 ●2017年英國前瞻詩歌獎(Forward Prize)& ●2016年懷丁作家獎(Whiting Award) ●《紐約時報》年度十大選書 ●《紐約客》年度選書 ●《衛報》年度選書 ●《波士頓環球》年度選書 ●《哈芬登郵報》年度選書 ●《舊金山紀事報》年度選書 ●《出版人週刊》年度選書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年度選書 ●《週日泰晤士報》年度選書 ●《每日電訊報》年度選書 ●《圖書館雜誌》年度選書 ●BuzzFeed年度選書 &
讀谷川的詩:谷川俊太郎詩選全集1+2
★首刷限量套書採布面精裝、設計書盒收納,絕對值得收藏! ★詩選由谷川俊太郎常年的譯者與研究者田原編選與翻譯 ★一、二冊合計收錄谷川俊太郎四百餘首經典作品 ★特別收錄谷川俊太郎親撰繁體字版序言,以及谷川年表簡編和譯者田原萬字專訪「寫詩是我的天職」,有助於讀者瞭解其創作的脈絡與軌跡。 「我年輕時曾立志當一名詩人,可在見到谷川的詩歌才華之後,我放棄了這一夢想。」——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 「如果我是天才的話,谷川俊太郎就更是天才。」——攝影家荒木經惟 「我深受谷川先生《二十億光年的孤獨》的影響,感覺自己渺小的生命就在宇宙中,在宇宙中喜歡上一個人。」——演員黑木瞳 閱讀宇宙詩人的沉默之聲。 語言屬於人類,沉默則屬於宇宙。 沉默中蘊含著無限的力量。 無論在任何時代,沉默,都是即使遠離語言也有可能存在的廣義上的詩意之源。 ★「我不迷戀詩,可是我迷戀這世界。」 他寫遙遠的宇宙星球,寫路旁小花,寫心愛的小狗,也寫詩人的亡靈,寫青春的少年,也寫佝僂的老人;因為喜歡雲所以寫了喜歡雲,被音樂打動時就把它翻譯成語言……記錄生活與生命的瞬間,表現詩人自我的內心世界,也追求與讀者共享感動。 谷川俊太郎是日本家喻戶曉的詩人。在日本,他擁有不同年齡層和不同文化層次的讀者――學齡前的兒童、少男少女、青壯年人、老人甚至家庭主婦以及知識階層的文化精英和大學教授等等。因此他被冠以「國民詩人」,同時還被稱為「宇宙詩人」和「教科書詩人」。因為他的作品數十年如一日,被日本每年出版的各種版本的高、中小學課本和大學教材採用。 有人曾問谷川寫詩時設想的讀者年齡層,他當時回答「從0歲到100歲」,這真不是開玩笑。 ★「靈感在超越理性的地方,把詩人與世界、人類和宇宙連接在一起。」 在超過七十個年頭的創作歷程中,谷川俊太郎寫下了許多重要作品,在日本現代詩壇,一直走在嘗試和探索詩歌的最前列。他在不斷的自我更新中成長。嫺熟的表現技巧和對日語的巧妙運用和發揮、人類的悲歡離合、孤獨與生死、存在與虛無、宇宙與想像在他的詩篇裡被表現到了極致。他的詩一邊紮根日本本土文化的土壤,一邊深得西方現代主義的文化精髓。他以平易的語言表達深刻,以簡潔的語言表達複雜,呈現出人類精神生活的共同困惑,並體現出精湛的文學品質。因此,在他的母語之外,他的作品也與域外的讀者產生著共鳴,來自不同語種的讀者,都能從谷川俊太郎的作品中得到慰籍。谷川用他的詩歌再次證明:他的詩篇不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久遠而黯淡與老朽,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時間的深處獲得新生,散發出更耀眼的光芒。 二十一歲出版第一本詩集《二十億光年的孤獨》,被公認為是前所未聞一種新穎抒情詩的誕生,轟動日本文壇。手塚治虫因此邀請他為其動畫《原子小金剛》主題曲作詞;少年時的大江健三郎閱讀谷川的作品後,自覺缺乏寫詩的天賦,放棄了詩歌創作。谷川也曾與日本藝文界許多人合作,曾為宮崎駿電影《霍爾的移動城堡》主題曲寫詞,為荒木經惟的寫真集配詩,也為瑞士畫家保羅•克利的畫配詩,與導演寺山修司合作廣播劇創作,也與松本大洋一同合作出版繪本,近期還與人氣攝影師川島小鳥合作攝影集等。 ★「我寫詩只是為了生活,至今我還靠著一支筆生活。」 曾於2014年受邀參與台北詩歌節的谷川寫下: 「十幾歲的我什麼都沒想就寫了詩 因為喜歡雲所以寫了喜歡雲 被音樂打動時我就把它翻譯成語言 我不在乎是否為詩 有些語言的關聯是不是詩 這種事人隨便決定就好了 一直寫了六十多年詩的我現在也這麼想 於台北詩歌節 二○一四年十月二十七日」 誠如谷川俊太郎詩作的譯者田原所説,「時間是詩人最大的敵人,而谷川卻一直與之抗衡。」即便已過古稀之年,谷川依舊堅持創作,做各種不同嘗試,欣然享受寫詩的意趣,年老的他也為此深感喜悅。
讀谷川的詩:谷川俊太郎詩選全集1
★特別收錄谷川俊太郎親撰繁體字版序言★特別收錄谷川俊太郎處女詩作〈二十億光年的孤獨〉,與散文詩、十四行詩等不同嘗試的創新詩作★特製雙分書線布面精裝閱讀宇宙詩人的沉默之聲。語言屬於人類,沉默則屬於宇宙。沉默中蘊含著無限的力量。無論在任何時代,沉默,都是即使遠離語言也有可能存在的廣義上的詩意之源。年逾九十高齡的谷川俊太郎,自二十一歲發表《二十億光年的孤獨》(1952年)處女詩集開始,已經寫詩超過七十個年頭。本書由谷川俊太郎常年的譯者與研究者田原編選與翻譯,一、二冊合計收錄谷川俊太郎寫作生涯中四百餘首經典作品。★「我不迷戀詩,可是我迷戀這世界。」他寫遙遠的宇宙星球,寫路旁小花,寫心愛的小狗,也寫詩人的亡靈,寫青春的少年,也寫佝僂的老人;因為喜歡雲所以寫了喜歡雲,被音樂打動時就把它翻譯成語言……記錄生活與生命的瞬間,表現詩人自我的內心世界,也追求與讀者共享感動。谷川俊太郎是日本家喻戶曉的詩人。在日本,他擁有不同年齡層和不同文化層次的讀者――學齡前的兒童、少男少女、青壯年人、老人甚至家庭主婦以及知識階層的文化精英和大學教授等等。因此他被冠以「國民詩人」,同時還被稱為「宇宙詩人」和「教科書詩人」。因為他的作品數十年如一日,被日本每年出版的各種版本的高、中小學課本和大學教材採用。有人曾問谷川寫詩時設想的讀者年齡層,他當時回答「從0歲到100歲」,這真不是開玩笑。★「靈感在超越理性的地方,把詩人與世界、人類和宇宙連接在一起。」在超過七十個年頭的創作歷程中,谷川俊太郎寫下了許多重要作品,在日本現代詩壇,一直走在嘗試和探索詩歌的最前端。他在不斷的自我更新中成長。嫺熟的表現技巧和對日語的巧妙運用和發揮、人類的悲歡離合、孤獨與生死、存在與虛無、宇宙與想像在他的詩篇裡被表現到了極致。他的詩一邊紮根日本本土文化的土壤,一邊深得西方現代主義的文化精髓。他以平易的語言表達深刻,以簡潔的語言表達複雜,呈現出人類精神生活的共同困惑,並體現出精湛的文學品質。因此,在他的母語之外,他的作品也與域外的讀者產生著共鳴,來自不同語種的讀者,都能從谷川俊太郎的作品中得到慰籍。谷川用他的詩歌再次證明:他的詩篇不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久遠而黯淡與老朽,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時間的深處獲得新生,散發出更耀眼的光芒。二十一歲出版第一本詩集《二十億光年的孤獨》,被公認為是前所未聞一種新穎抒情詩的誕生,轟動日本文壇。手塚治虫因此邀請他為其動畫《原子小金剛》主題曲作詞;少年時的大江健三郎閱讀谷川的作品後,自覺缺乏寫詩的天賦,放棄了詩歌創作。谷川也曾與日本藝文界許多人合作,曾為宮崎駿電影《霍爾的移動城堡》主題曲寫詞,為荒木經惟的寫真集配詩,也為瑞士畫家保羅‧克利的畫配詩,與導演寺山修司合作廣播劇創作,也與松本大洋一同合作出版繪本,近期還與人氣攝影師川島小鳥合作攝影集等。★「我寫詩只是為了生活,至今我還靠著一支筆生活。」曾於2014年受邀參與台北詩歌節的谷川寫下:「十幾歲的我什麼都沒想就寫了詩因為喜歡雲所以寫了喜歡雲被音樂打動時我就把它翻譯成語言我不在乎是否為詩有些語言的關聯是不是詩這種事人隨便決定就好了一直寫了六十多年詩的我現在也這麼想於台北詩歌節 二○一四年十月二十七日」誠如谷川俊太郎詩作的譯者田原所説,「時間是詩人最大的敵人,而谷川卻一直與之抗衡。」即便已過古稀之年,谷川依舊堅持創作,做各種不同嘗試,欣然享受寫詩的意趣,年老的他也為此深感喜悅。特別收錄:能持續在台灣出版作品,並帶來集結畢生經典作品的詩選全集,谷川俊太郎特別撰寫繁體版序文,向台灣讀者致意。
讀谷川的詩:谷川俊太郎詩選全集2
★特別收錄谷川俊太郎童詩創作與未收入詩集之作品★特別收錄谷川俊太郎年表簡編和萬字專訪「寫詩是我的天職」★特製雙分書線布面精裝閱讀宇宙詩人的沉默之聲。語言屬於人類,沉默則屬於宇宙。沉默中蘊含著無限的力量。無論在任何時代,沉默,都是即使遠離語言也有可能存在的廣義上的詩意之源。年逾九十高齡的谷川俊太郎,自二十一歲發表《二十億光年的孤獨》處女詩集開始,已經寫詩超過七十個年頭。本書由谷川俊太郎常年的譯者與研究者田原編選與翻譯,一、二冊合計收錄谷川俊太郎寫作生涯中四百餘首經典作品。★「我不迷戀詩,可是我迷戀這世界。」他寫遙遠的宇宙星球,寫路旁小花,寫心愛的小狗,也寫詩人的亡靈,寫青春的少年,也寫佝僂的老人;因為喜歡雲所以寫了喜歡雲,被音樂打動時就把它翻譯成語言……記錄生活與生命的瞬間,表現詩人自我的內心世界,也追求與讀者共享感動。谷川俊太郎是日本家喻戶曉的詩人。在日本,他擁有不同年齡層和不同文化層次的讀者――學齡前的兒童、少男少女、青壯年人、老人甚至家庭主婦以及知識階層的文化精英和大學教授等等。因此他被冠以「國民詩人」,同時還被稱為「宇宙詩人」和「教科書詩人」。因為他的作品數十年如一日,被日本每年出版的各種版本的高、中小學課本和大學教材採用。有人曾問谷川寫詩時設想的讀者年齡層,他當時回答「從0歲到100歲」,這真不是開玩笑。★「靈感在超越理性的地方,把詩人與世界、人類和宇宙連接在一起。」在超過七十個年頭的創作歷程中,谷川俊太郎寫下了許多重要作品,在日本現代詩壇,一直走在嘗試和探索詩歌的最前列。他在不斷的自我更新中成長。嫺熟的表現技巧和對日語的巧妙運用和發揮、人類的悲歡離合、孤獨與生死、存在與虛無、宇宙與想像在他的詩篇裡被表現到了極致。他的詩一邊紮根日本本土文化的土壤,一邊深得西方現代主義的文化精髓。他以平易的語言表達深刻,以簡潔的語言表達複雜,呈現出人類精神生活的共同困惑,並體現出精湛的文學品質。因此,在他的母語之外,他的作品也與域外的讀者產生著共鳴,來自不同語種的讀者,都能從谷川俊太郎的作品中得到慰籍。谷川用他的詩歌再次證明:他的詩篇不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久遠而黯淡與老朽,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時間的深處獲得新生,散發出更耀眼的光芒。二十一歲出版第一本詩集《二十億光年的孤獨》,被公認為是前所未聞一種新穎抒情詩的誕生,轟動日本文壇。手塚治虫因此邀請他為其動畫《原子小金剛》主題曲作詞;少年時的大江健三郎閱讀谷川的作品後,自覺缺乏寫詩的天賦,放棄了詩歌創作。谷川也曾與日本藝文界許多人合作,曾為宮崎駿電影《霍爾的移動城堡》主題曲寫詞,為荒木經惟的寫真集配詩,也為瑞士畫家保羅‧克利的畫配詩,與導演寺山修司合作廣播劇創作,也與松本大洋一同合作出版繪本,近期還與人氣攝影師川島小鳥合作攝影集等。★「我寫詩只是為了生活,至今我還靠著一支筆生活。」曾於2014年受邀參與台北詩歌節的谷川寫下:「十幾歲的我什麼都沒想就寫了詩因為喜歡雲所以寫了喜歡雲被音樂打動時我就把它翻譯成語言我不在乎是否為詩有些語言的關聯是不是詩這種事人隨便決定就好了一直寫了六十多年詩的我現在也這麼想於台北詩歌節 二○一四年十月二十七日」誠如谷川俊太郎詩作的譯者田原所説,「時間是詩人最大的敵人,而谷川卻一直與之抗衡。」即便已過古稀之年,谷川依舊堅持創作,做各種不同嘗試,欣然享受寫詩的意趣,年老的他也為此深感喜悅。特別收錄:本書詳載了谷川作品出處並附上詩人的創作年表,且收錄了譯者田原對谷川的萬字創作訪談「寫詩是我的天職」,有助於讀者瞭解詩人創作的脈絡與軌跡。
微物的情歌:塔布拉答俳句與圖象詩集
萬物從它們深深扎根的 另一個世界看我們。 - 天真的螢火蟲潛入 最亮的月光中,而非 陰影中,躲捕螢者…… & 塔布拉答,二十世紀初首位以西班牙語創作「俳句」的詩人,墨西哥現代詩和前衛主義運動的開山鼻祖。一日間的微形萬物,花草樹木、鳥獸蟲魚盡成他歌詠的對象。 & & 他以日本俳聖芭蕉和中國詩仙李白為靈感謬斯,將匕首般的愛戀和「水中撈月」皆化為圖象詩,交織成「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絕美繪卷。 & 他的詩句,讓人類與星辰、動物、樹根和解,被諾貝爾獎詩人帕斯譽為「與世界簽訂的奇妙協議」。 & 陳黎x張芬齡精心翻譯導讀,拉丁美洲俳句大師塔布拉答詩選,首度在台出版! & 「異國風情所交織出熟悉的景致與詩意,每一則短句都是晶瑩的露珠,謙虛地反射出詩人對世界的一次回眸、捕捉與讚嘆,閃耀著精緻的光芒。讓人再次體會到,這個世界是何其需要詩人吶!」 ──夏夏(詩人) & 本書特色 ★陳黎讚譽:「塔布拉答的每首詩,都是微物之神。」 ★塔布拉答的詩作最完整全彩中文譯本首度問世,見證日本俳句、中國古典詩和西方文學的交會,如何綻放出塔布拉答這朵奇花。 ★塔布拉答的俳句歌頌動植物和自然景物,充滿幽默和靈敏的洞察,輔以他親筆描繪的水彩插圖,令人愛不釋手。 ★塔布拉答的圖象詩涵蓋愛情、李白「水中撈月」等主題,並將詩句排列成匕首、高跟鞋、月亮、酒杯、鏡子等圖象,前衛大膽又趣味橫生。 &
Love and Survival
LOVE AND SURVIVAL Though not easy to find love With endurance of the faraway spirit I come close to finding you in my down time So lucky and so fortunate Your appearance is the Heavenly Glory &
新月集【全新插畫雙語版】
40首溫柔長詩,織就自然之子獻給孩童的祝福! 全新詩意插畫,搭配中英雙語對照,細細品賞猶似新月般纖細純真之詩。 & 【印度詩哲泰戈爾獻給兒童的浪漫詩集】 潛入泰戈爾詩中,我們全變成了天真孩童, 在海濱追逐潮汐、在林中縱情奔躍, 最後回到母親懷裡坐擁香甜美夢。 以深切情韻、輕淺語詞觸動所有大人小孩。 泰戈爾以純真稚子的視野,結合無窮自然幻想, 將美麗夜色化作搖籃,以猶似新月的纖細純真, 使得鄉野趣味與親子摯愛躍然行間, 為紛擾塵世創造反璞歸真的希望一隅。 & 【詩篇節選】 「但願我能行走於穿越孩子心中的道路上,毫無障礙;/ 在那裡,使者徒然奔走於沒有歷史的君主王國間;/ 在那裡,理智將它的律法當作風箏放飛,/ 真理也讓事實擺脫束縛,得獲自由。」──〈孩子的世界〉 & 「兩隻鴨子於蘆葦邊倒影上游著,而那個小孩仍靜靜地坐在那裡思考。/ 他渴望成為風,吹過你搖曳的樹枝;想成為你的影子,隨著日光增長;/ 想成為鳥兒,棲息在你最頂端的樹枝上;/ 還想像那兩隻鴨子在蘆葦與倒影間穿梭。」──〈榕樹〉 & 本書特色 & ●全書中英對照,一句未減,同時品讀兩種語言的詩韻之美。 ●新版25幅全新插圖,精巧風格帶領讀者穿梭於詩文構築的夢中世界。 ●童趣繪本風格書封,彎月搖籃溫柔盛接點點星辰與一切童年美好。 &
夢的標點:田原年代詩選
我是靈感的僕人 不為風格寫作 只願留下我 凝視這世界的姿態 北島 谷川俊太郎(Tanikawa Shuntaro) 阿部公彥(Abe Masahiko) 蓋瑞‧施奈德(Gary Snyder) ——推薦 日本國民詩人谷川俊太郎在華文世界最專精的傳譯者、旅日中國詩人田原,跨時代的傑作精選。本書為作者自1981年迄今未發表的創作結集;以十年為一跨度將全書分為四輯,收錄超過一百五十首詩作,完整呈現四十年創作歷程的步履軌跡。 作者透過詩的創作,表達對生命、對世界的熱切關懷和觀察。無論是成長的經歷、生活所在的地方,乃至於重大當代事件,或是具抽象意義的歷史事實;在在都驅使著詩人藉由文字回應靈感帶來的刺激。 隨著詩人寫作經驗的積累和人生閱歷的加深,這些類型多元、風格多變的詩作逐漸積累成為一道語言長城。豐碩的創作成果,同時標幟著一座亟待作者自我超越的里程碑,因而有跨語創作的嘗試,並透過自譯的翻轉,突顯出詩人勇於嘗試抵達詩歌本質的堅持與努力。 本書特色 日本國民詩人谷川俊太郎在華文世界最專精的傳譯者、旅日中國詩人田原,跨時代的傑作精選。 北島、谷川俊太郎(Tanikawa Shuntaro)、阿部公彥(Abe Masahiko)、蓋瑞‧施奈德(Gary Snyder)——推薦 &
紀伯倫詩集套書:先知×沙與沫【中英對照版】
哲理詩人紀伯倫,經典詩集套書:先知×沙與沫, 中英對照+詩意繪圖,附精美書盒收藏! 「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些許沙、些許泡沫,只是有些人不願吐露自己的內心,有些人則羞於展現出來。」──紀伯倫 【先知,一部洗滌無數人心靈的生命之詩】 ●紀伯倫代表作品,被譽為東方贈送給西方最好的禮物。 ●譯為二十多種文字於世界各地出版,在美國銷售已超過九百萬冊。 ●28篇對於人生與哲理的思索,包含愛、婚姻、孩子、施予、飲食、工作、歡喜與悲傷......等主題。 ●中英對照版,附28幅詩意繪圖。 全書以優美的散文詩創作,紀伯倫提出人一生中的各種課題,並藉由智者角色的回答,闡述他對生命的熱愛,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沙與沫,簡短又寓意雋永的短詩詩集】 ●紀伯倫經典作品之一,收錄三百多首短詩。 ●以「沙」、「沫」隱喻人在整個社會裡,其實如同沙般微小;一切事物則如同泡沫一般虛幻。 ●處處蘊含智慧哲理,是一本關於人生、社會、心靈、藝術、愛情的格言書,值得反覆品讀。 ●中英對照版,附多幅詩意繪圖。 「你可能會淡忘跟你一起笑的人,卻永遠忘不了跟你一起哭的人。」 「一個人有兩面;其中一個在黑暗中清醒,另一個在光明裡沉睡。」 「欲望是半個生命;冷漠是半個死亡。」 「最得我心的,是一個沒有王國的國王,及不知乞討的窮人。」 「我們犯錯時的狡辯,居然比爭取權利時宏亮,真是奇怪。」 &
葉慈詩選 塵世玫瑰:中英對照版(附贈紀念藏書票)
「以其高度藝術化且洋溢著靈感的詩作表達了整個民族的靈魂」 葉慈是愛爾蘭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詩人 中英對照版 X 紀念藏書票 Who dreamed that beauty passes like a dream? For these red lips, with all their mournful pride, Mournful that no new wonder may betide, Troy passed away in one high funeral gleam, And Usna’s children died. We and the labouring world are passing by: Amid men’s souls, that waver and give place, Like the pale waters in their wintry race, Under the passing stars, foam of the sky, Lives on this lonely face. 誰曾想像過美如夢一般地消隱? 就因為那紅唇凝聚著所有悲哀的驕傲, 悲哀著不會再有新的奇跡降臨, 特洛伊早在萬丈火焰中毀滅, 尤斯納的兒女們也無一存活。 我們和這痛苦的世界一起, 芸芸眾生的靈魂消逝於動搖與讓步, 宛如蒼涼冬日江河裡奔騰的流水, 如同泡沫般泯滅的星空, 僅存著一張孤獨的面容。 & 葉慈的一生創作豐富,其作品吸收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神祕主義、象徵主義和玄學詩的精華,幾經變革,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s my love and I did meet; She passed the salley gardens with little snow-white feet. She bid me take love easy, as the leaves grow on the tree; But I, being young and foolish, with her would not agree. In a field by the river my love and I did stand, And on my leaning shoulder she laid her snow-white hand. She bid me take life easy, as the grass grows on the weirs; But I was young and foolish, and now am full of tears. 「經柳園而下,我曾遇上我的愛, 她走過柳園,纖足雪白。 她要我自然地去愛,就像樹木吐出新芽。 但我,年少愚笨,不曾聽從。 在河邊的田野裡,我曾和我的愛人駐足, 在我傾靠的肩上,她放下雪白的手。 她要我自然地生活,就像堤堰長出青草; 但那時,我年少愚笨,如今淚濕衣衫。 愛貫穿了葉慈的生命,也貫穿於他所有的詩歌當中。在他的人生和詩集裡,愛是嚴肅而又聖潔,美麗而又痛苦的。他將青春、愛情連同死亡一同糅進循環往復、錯綜神祕的時空背景裡互相對視。 沒有任何人能夠像葉慈一樣,能將愛情讚頌發展到如此極致,甚至超越愛情中的人而存在。在這久遠、遼闊的時空裡,葉慈在孜孜不倦地構建著自己的、也是人類永恆的命題——生命、尊嚴、青春、愛情,抒寫著他對人類無限的愛。 &
里爾克:給奧菲厄斯十四行(上、下卷全譯本及評析)
此來彼去,妳仍像小女孩 瞬間把曼妙舞姿放入舞蹈 完成一系列純粹星座舞曲 超越大自然枯燥秩序 &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李歐梵、王德威聯名推薦★ & 《寫給奧菲厄斯十四行》共有上卷26首、下卷29首,跟《杜英諾哀歌》一樣在瑞士的穆佐城堡(Chateau de Muzot)完成。十四行是因紀念少女舞蹈家維拉之死,觸發而成。 & 里爾克是一個「困難的詩人」(a difficult poet),他的困難不是一般所謂的難懂或晦澀,而是他要把表達的豐富內涵壓縮在短短十四行句內。學者專家不斷證明,這些詩作不是故作難懂的虛無內容,而是分別隱藏在一個巨大豐富的系統性組合(schema),也就是藉維拉之死與奧菲厄斯神話發展成里爾克對生命奧祕的探索。這種理念能夠發揮成上下兩卷55首詩作,真是難得可貴。怪不得比他年長十二歲,更曾拒絕尼采求婚的露.莎樂美慧眼識英雄,另眼相看,相戀之餘,與他通訊不絕。 & 《杜英諾哀歌》及《給奧菲厄斯十四行》這兩部作品也是里爾克一生中最重要及富影響力的創作。
里爾克:杜英諾哀歌(全譯本及評析)
假若我呼喊,誰在天使的階位 會聽到我? &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李歐梵、王德威聯名推薦★ & 《杜英諾哀歌》(Duineser Elegien)共10首,第1首起於1912年里爾克在杜英諾城堡獨居時。里爾克曾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及憂鬱症無法寫作,拒絕讀報,自我孤絕,停筆10年,在慕尼黑等待戰爭結束。直到1922年初在瑞士的穆佐城堡(Chateau de Muzot)神思勃發,短短數天,《杜英諾哀歌》全部完成。 & 《杜英諾哀歌》及《給奧菲厄斯十四行》這兩部作品也是里爾克一生中最重要及富影響力的創作。在《杜英諾哀歌》裡所處理的題材是:人的困局及其提升超越之道,由閉塞的世界導向開放世界之過程。
里爾克《杜英諾哀歌》及《給奧菲厄斯十四行》(全譯本及評析)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李歐梵、王德威聯名推薦★ & 1911年10月冬天,里爾克到瑞士的杜英諾城堡探望瑪莉郡主(Princess Mary von Thurn und Taxis-Hohenlohe),郡主於12月中旬離開杜英諾,直到翌年4月才回來。在這四個月中,里爾克單獨留在堡內。有天,他收到一封頗為麻煩應付的信函,必須立即作一謹慎答覆,為了安排思緒,便走到城堡的外棱牆往來踱步,外邊是浪捲百尺海浪,忽地驀然停步,好像風浪中聽到第一首的首句: & 假若我呼喊,誰在天使的階位 會聽到我? & 他拿起隨身筆記本寫下這句子,知道是神祇在給他說話,跟著回到房間寫好那封信,當天黃昏,完成哀歌第一首⋯⋯ & 《杜英諾哀歌》(Duineser Elegien)共10首,第1首起於1912年里爾克在杜英諾城堡獨居時。里爾克曾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及憂鬱症無法寫作,拒絕讀報,自我孤絕,停筆10年,在慕尼黑等待戰爭結束。直到1922年初在瑞士的穆佐城堡(Chateau de Muzot)神思勃發,短短數天,《杜英諾哀歌》全部完成。同時也在這期間完成《寫給奧菲厄斯十四行》(Sonette an Orpheus)上卷25首十四行詩(成書時是26首),十四行是因紀念少女舞蹈家維拉之死,觸發而成: & 此來彼去,妳仍像小女孩 瞬間把曼妙舞姿放入舞蹈 完成一系列純粹星座舞曲 超越大自然枯燥秩序 & 里爾克是一個「困難的詩人」(a difficult poet),他的困難不是一般所謂的難懂或晦澀,而是他要把表達的豐富內涵壓縮在短短十四行句內。學者專家不斷證明,這些詩作不是故作難懂的虛無內容,而是分別隱藏在一個巨大豐富的系統性組合(schema),也就是藉維拉之死與奧菲厄斯神話發展成里爾克對生命奧祕的探索。這種理念能夠發揮成上下兩卷55首詩作,真是難得可貴。怪不得比他年長十二歲,更曾拒絕尼采求婚的露.莎樂美慧眼識英雄,另眼相看,相戀之餘,與他通訊不絕。 & 《杜英諾哀歌》及《給奧菲厄斯十四行》這兩部作品也是里爾克一生中最重要及富影響力的創作。
艾略特詩選套書
世紀詩人艾略特&翻譯名家黃國彬&繼但丁《神曲》後,黃國彬再度以精妙譯筆與深厚學養,精選譯介世紀詩人艾略特的詩作名篇。第一冊輯艾略特作品十首,不僅錄有《J.阿爾弗雷德.普魯弗洛克的戀歌》、《一位女士的畫像》等傑作,更包含英美詩歌史的里程碑《荒原》。第二冊輯艾略特作品十首,其中更包含艾略特本人最滿意、自詡為獲頒諾貝爾文學獎契機的作品《四重奏四首》。&《J.阿爾弗雷德.普魯弗洛克的戀歌》以獨白形式刻畫面對愛情害羞畏怯的男子形象,使人一窺詩人纖敏的內心世界;《一位女子的畫像》語調暗含反諷,也與諸多作品互文對話。一九二二年,世紀詩歌《荒原》一出,引起詩壇極大震撼。詩中大量剪貼死亡與重生的意象,融合宗教、哲學與歷史典故,拼湊出現代文明的荒原景象。該詩開頭瀰漫悲觀氛圍,象徵人類精神的萎靡貧瘠,直到結尾才窺見一絲救贖的希望。&《空心人》用典晦澀,論者認為該作為詩人自剖個人經歷最為深刻的作品;《聖灰星期三》以豐富意象,描摹凡人覓神的神奧歷程;《三王來朝》則化用《聖經》典故,敘寫三王迢迢朝拜聖嬰的旅途,其中心靈與信仰都經歷巨大震盪與重生。集大成作品《四重奏四首》內涵豐富,討論歷史、宗教、時間本質以至神秘經驗。意象的堆疊呼應音樂式的進行,四個部分分別對應風、土、水、火四個元素,在詩作中回溯歷史也凝視未來。艾略特在其中寄託了自己對於神性的理解,並探求人與宇宙整體的關係。&艾略特詩作以晦澀費解著稱,須經適切的指引才能進入其語言世界。黃國彬精通數國語言,翻譯時能細膩貼近原文脈絡、精求真義;同時,也在中譯的音韻節奏上字字斟酌,凝鍊詩意,並保留詩作獨特的音樂性。詩末附有大量譯註,細緻介紹創作背景、文史典故,其詳盡、精細的程度為中文世界罕見。黃國彬以中外文學的豐富學養底蘊,帶領讀者悠遊於浩繁的意象之海,洞見字句背後的文學傳統與脈絡。&研究艾略特超過半世紀,黃國彬在堅實的研究基礎上重新以客觀公允的目光審視,何以他的詩可以影響現代詩歌超過一世紀。透過《荒原》、《四重奏四首》、《J.阿爾弗雷德.普魯弗洛克的戀歌》、《空心人》等名篇的閱讀,重新建構艾略特的創作歷程,形塑對其詩藝與詩觀的了解,更能領略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時代風景與現代文明下人類的精神困境。&本書特色&★ 名作《荒原》發表一百周年紀念&★ 艾略特詩集全新譯本共兩冊,第一冊收錄世紀詩歌《荒原》,第二冊收錄詩作《四重奏四首》,為艾略特詩藝圓熟的集大成之作,被視為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關鍵&★ 翻譯名家黃國彬以其豐沛學養為基礎,不僅精譯名篇,更詳加註釋,成為理解艾略特詩作的詳盡指引&跨世代推薦&詩人、作家:王姿雯、向陽、李敏勇、徐珮芬、唐捐、陳克華、陳黎、曹馭博、崔舜華、須文蔚、楊照、蔡琳森、鴻鴻、羅任玲&學者:張寶云(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單德興(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彭鏡禧(臺灣大學戲劇學系名譽教授)、劉亮雅(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
艾略特詩選2(1925-1962):《四重奏四首》及其他詩作
跫音在記憶裡回響,傳到我們沒有走過的通道。&艾略特詩人生涯最高傑作、獲諾貝爾文學獎契機《四重奏四首》探求人與宇宙間的奧妙關係世紀詩人艾略特&翻譯名家黃國彬&繼但丁《神曲》後,黃國彬再度以精妙譯筆與深厚學養,精選譯介世紀詩人艾略特的詩作名篇。本書輯艾略特作品十首,其中更包含艾略特本人最滿意、自詡為獲頒諾貝爾文學獎契機的作品《四重奏四首》。&《空心人》用典晦澀,論者認為該作為詩人自剖個人經歷最為深刻的作品;《聖灰星期三》以豐富意象,描摹凡人覓神的神奧歷程;《三王來朝》則化用《聖經》典故,敘寫三王迢迢朝拜聖嬰的旅途,其中心靈與信仰都經歷巨大震盪與重生。集大成作品《四重奏四首》內涵豐富,討論歷史、宗教、時間本質以至神秘經驗。意象的堆疊呼應音樂式的進行,四個部分分別對應風、土、水、火四個元素,在詩作中回溯歷史也凝視未來。艾略特在其中寄託了自己對於神性的理解,並探求人與宇宙整體的關係。&艾略特詩作以晦澀費解著稱,須經適切的指引才能進入其語言世界。黃國彬精通數國語言,翻譯時能細膩貼近原文脈絡、精求真義;同時,也在中譯的音韻節奏上字字斟酌,凝鍊詩意,並保留詩作獨特的音樂性。詩末附有大量譯註,細緻介紹創作背景、文史典故,其詳盡、精細的程度為中文世界罕見。黃國彬以中外文學的豐富學養底蘊,帶領讀者悠遊於浩繁的意象之海,洞見字句背後的文學傳統與脈絡。&研究艾略特超過半世紀,黃國彬在堅實的研究基礎上重新以客觀公允的目光審視,何以他的詩可以影響現代詩歌超過一世紀。透過《空心人》、《聖灰星期三》、《四重奏四首》等名篇的閱讀,重新建構艾略特的創作歷程,形塑對其詩藝與詩觀的了解,更能領略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時代風景與現代文明下人類的精神困境。&本書特色&★ 艾略特詩集全新譯本,收錄詩作《四重奏四首》,為艾略特詩藝圓熟的集大成之作,被視為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關鍵&★ 翻譯名家黃國彬以其豐沛學養為基礎,不僅精譯名篇,更詳加註釋,成為理解艾略特詩作的詳盡指引&跨世代推薦&詩人、作家:王姿雯、向陽、李敏勇、徐珮芬、唐捐、陳克華、陳黎、曹馭博、崔舜華、須文蔚、楊照、蔡琳森、鴻鴻、羅任玲&學者:張寶云(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單德興(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彭鏡禧(臺灣大學戲劇學系名譽教授)、劉亮雅(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
最美的一首詩:世界短詩精選130家
品讀古今偉大的外國短詩 收錄131位名家,370首經典詩歌 & 這是一本眺望全球的無邊窗口, 每首詩歌,不僅包含詩人情感, 還代表了各年代、各國、各民族的動人故事。 & 【悠閒品讀世界短詩精選】 詩歌是古老的文學形式,世界各文明都出現過偉大的詩篇。有鑑於現代人對外國詩歌較陌生,閒暇時間也較破碎,本書挑選值得品讀之外國短詩,搭配作者介紹與簡短評析,讓人可隨手拾來,依興之所致閱讀,無壓力、無負擔,輕鬆欣賞詩詞。 & 【一本廣納四海的詩歌樂園】 本書收錄之詩歌作品,地區涵蓋全世界五大洲,力求東西方文明平衡,希望為讀者打開一扇眺望全球的無邊窗口。 編排則從上古至當代,為讀者建造一條貫通古今的時光隧道,認識歷史各時代的偉大作品,感受不同時期的詩歌風格。 & 【精彩內容】 & ●上古時期 古印度人的釀酒詩歌、古埃及工匠抱怨工作的詩歌、古希臘女詩人莎芙的少女愛情詩、西摩尼得斯為斯巴達三百壯士寫的詩、古羅馬詩人馬提亞爾尖酸刻薄的諷刺詩...... & ●中古時期 日本女詩人小野小町的和歌、「高麗漢詩雙璧」李奎報、李齊賢的漢詩、越南禪師僧滿覺的「請病假」詩、越南君主陳仁宗奇妙的「閨怨詩」、被譽為「詩人的詩人」哈菲茲的魯拜詩、人文主義之父佩脫拉克的十四行詩...... & ●近代時期 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日本「俳聖」松尾芭蕉的俳句精選、「韓國李清照」黃真伊的情詩、高臺教「聖人」阮秉謙的閒人詩、印度神祕主義詩人卡比爾的格言詩...... & ●現代前期 威廉.布萊克揭密工業革命不幸的社會現象詩、桂冠詩人華茲華斯強烈情感的自然詩、革命家「拜倫勳爵」對女子的讚美詩、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的抒情詩、法蘭西斯.布狄倫以太陽比喻唯一真愛的哲理詩、「俄國詩歌的太陽」普希金的哲學詩、日文國民作家夏目漱石的漢詩...... & ●現代後期 開創現代英美詩風的T.S.艾略特、「俄羅斯詩歌的月亮」阿赫瑪托娃、二戰受迫害,用山羊比喻自己的義大利詩人薩巴、四度獲普立茲獎的美國詩人佛洛斯特的農村生活與哲理詩、泰戈爾的優美哲理詩...... &
唯獨留下愛:BTS防彈少年團J-Hope推薦!韓國國民詩人羅泰柱寫給這世界每一個人的情書
\\BTS防彈少年團 J-Hope 推薦必讀!// 80萬讀者愛不忍釋, 韓國國民詩人羅泰柱寫給這世界每一個人的情書。 ★席捲韓國演藝圈,BTS防彈少年團RMJ-Hope、2PM成員Jun.K、BLACKPINKJisoo金智秀、NCT泰容、少女時代潤娥、演員宋慧喬、李鍾碩、朴寶劍都在讀的國民作家! ★韓國YES24網路書店、教保文庫、Aladin書店讀者近滿分好評! ★在日本社群媒體亦引爆話題,一發售就重版出來! ★台灣版獨家收錄〈在心中綁出的花束―─謹獻給親愛的台灣讀者〉! 人生的答案有三個, 第一個是愛,第二個也是愛,第三個還是愛。 愛是唯一解答,唯獨愛能永存。 因此我們必須去愛人,並從他人身上接收愛。 愛不是在特定情況下才能形成的彩虹, 愛是一直存於心中,早已準備好要傳達出去的一份心意。 盼人們能從詩中感受到我想傳達的愛, 此詩集謹獻給世上每一對戀人、世上每一位妻子和世上每一位女兒。 ──羅泰柱 ●「愛情來臨的時候」── 即便相隔再遠 你依然能聽到他呼吸的聲音 那就代表 你已經愛上那個人了 ●「想見你的日子」── 能夠擁有一個 想獨自偷偷呼喚的名字 是件美好到猶如夢境般的事 ●「愛情有時是」── 愛情有時是就算不說一句話 也能夠用心中的耳朵 聽見對方心中想說的話 ●「幸福」── 不是那樣的 幸福並不是藏在 人生道路盡頭的某個角落 它就在我們的人生中 妳應該知道吧? 幸福早就在我們為了尋找它 不停奔走的那條道路上等著妳 《唯獨留下愛》收錄了韓國國民詩人羅泰柱的46首經典詩作與93首最新詩作,詩人稱這些詩作為「在心中綁出的花束」。當你感到疲憊不安時,只要跟著詩一起呼吸,讀著詩人溫暖的祝福,內心將獲得溫柔的釋放。為了重新活下去,為了重新相愛,此時此刻來讀詩吧。因為──愛是怦然心動,愛是思緒萬千,愛是此生的問題,也是唯一的解答。
拜倫詩選 漫步在美的光影:中英對照版(附贈紀念藏書票)
拜倫無疑是本世紀最偉大最有才能的詩人,他既不是古典時代,也不是浪漫時代的;他體現的視現時代。我所要求的就是他這種人。 —(德)歌德 中英對照版 X 紀念藏書票 “She walks in beauty, like the night Of cloudless climes and starry skies; &And all that’s best of dark and bright Meet in her aspect and her eyes: &Thus mellow’d to that tender light Which heaven to gaudy day denies.” 她漫步在美的光影,像夜晚 皎潔無雲,繁星滿天; 明與暗最美妙的色澤 在她的容顏和明眸裡呈現: 耀眼的白晝只嫌光太強, & 在1833年由後人彙總所出的《拜倫詩集》便有十七卷之多,其中便包括《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 《異教徒》、《普羅米修斯》、《錫雍的囚徒》、《曼佛雷特》、 《該隱》、《唐璜》等詩。 而本書精選了拜倫眾多詩篇當中的 代表作,如《當初我倆分別》、《漫步在美的光影》、《我看 過你哭》……每一首都是璀璨的經典。 & “The sword, the banner, and the field, Glory and Greece, around me see! The Spartan, borne upon his shield, Was not more free.” & 拜倫一生為民主、自由、民族解放的理想而奮鬥,也致力於寫作,從學生時期便開始創作詩歌。他的作品具有重大的歷史進步意義和藝術價值,他未完成的長篇詩體小說《唐璜》,便是一部氣勢宏偉、意境開闊、見解高超且卓越的敘事長詩,在英國當地乃至於歐洲文學史上都是罕見的作品。 & “There is a pleasure in the pathless woods, There is a rapture on the lonely shore, There is society, where none intrudes, By the deep sea, and music in its roar: I love not man the less, but nature more, From these our interviews, in which I steal From all I may be, or have been before, To mingle with the universe, and feel What I can ne’er express, yet cannot all conceal” 「在那荒無人跡的森林有一種樂趣, 在那寂寥的海岸邊有一種歡欣, 這裡是一個無人侵擾的社會, 在那海的深處,海嘯伴著濤聲嗚咽。 我不是不愛人類,但我更愛自然, 從這些和自然的邂逅,我偷偷從我過去的一切中逃離, 和那茫茫廣宇融成一體,我的心緒 絕非言語所能表達⸺但也無法隱匿!」 &
相遇
如我所想 你來了 不想放我一人 & 在這綠樹成蔭的季節裡,詩人鄭明析的新詩集也來到我們身邊。 《相遇》是作者《靈感的詩》系列第八本詩集,收錄了2016到2019年間寫的七十首詩,共分為四個篇章。 & 第一篇「美麗、神祕、雄壯」╱第二篇「這樣的白天和夜晚是我苦苦等待的」 & 對故鄉的思念、懇切的等待、相遇的歡喜、生活中感受到的四季風情、歌頌大自然的神祕與美麗……作品以這些題材為主(〈絕壁松〉、〈你來了〉、〈相遇〉、〈等待的夜晚〉、〈懷念中秋〉、〈你也吟唱吧〉、〈雪花〉、〈地球宮殿〉等)。 & 詩中包含的情感可歸結為「感謝與讚嘆」此一詩語,這源自在詩人內心占據中心地位的「與聖三位之間的愛」,也可說是變化帶來的禮物。 & 長期經歷苦難後重新回到故鄉的詩人,終於能擺脫時空的制約,以自由之身吟詠生活的詩,這也表示詩人的生活和詩都迎來了復活期。因此,寫詩的對象變得多采多姿,以「詩」與「寫詩」為主題的meta詩(後設詩)也更加豐富(〈聖靈的詩〉、〈我在心裡說〉、〈離世為止〉、〈讓它漂走了〉等)。 & 第三篇「我如此生活了」╱第四篇「提升想法的高度吧」 & 在五尺房中無法自由的受難時期,比起在周遭環境獲得寫詩的靈感,更多的是以「想法」本身作為寫詩的對象(〈提升想法的高度吧〉、〈若想法化為落葉〉、〈別相信〉、〈確認吧〉、〈箴言〉、〈雜念〉等)。為了在每天與自己的爭戰中獲勝,也為了承擔時代性的使命所做的掙扎奮鬥,都融入了作品當中(〈我該走的路〉、〈筆尖兩千里〉、〈做事的滋味〉、〈即使辛苦仍要行走生命路〉等)。 & 「無論是誰,隨著如何運用想法,會左右生活的勝敗」,這些詩點出了此一事實,也導出了關於人生與永恆的深刻思維。 & && 此刻,全世界正在經歷陣痛,痛苦呻吟著。但願詩人所傳達的訊息能化為溫暖的力量,支撐人們克服這段艱辛的時期。 &
就像現在這樣
韓國國民詩人「羅泰柱」 × 韓國摩西奶奶「金斗葉」 感性的現代詩碰上充滿童趣的畫作,交織出76首觸動心弦的繪畫詩集。 全書中韓對照,暢遊文字的藝術之中, 讓年屆古稀與耄耋的人生前輩,為疲憊的心靈給予安慰與希望。 詩人生涯超過50年,出版超過100本詩集,廣受韓國國民愛戴的詩人「羅泰柱」,與83歲執起畫筆,94歲出版繪畫詩集的畫家「金斗葉」,帶著76首詩和75幅畫,為你的每一刻獻上祝福。 從路邊的花草、雲層後的太陽、夢中的場景……他們把人生的每一個「現在」深刻咀嚼後,化為真摯又單純的文字與圖畫,告訴我們不必汲汲營營,只要擁抱過去,活在當下,珍愛未來,就會發現幸福一直都在身邊,就像現在這樣。 「如果可以 想像十年後的自己 將那副模樣放在心上 這樣的話不知不覺 十年後的你 就會是你所刻劃的模樣 那就是你的人生 也是我的人生 是我們每一天的人生」 ——擷取自〈別這樣問〉
濟慈詩選 夜鶯頌:中英對照有聲版(附贈紀念藏書票)
「濟慈的夜鶯歌會永遠在人們的記憶裡存著」 余光中、徐志摩也讚賞不已 世界浪漫主義詩歌代表作 中英朗讀雙語詩選 X 紀念藏書票 “That I can never tell what mood is best. I shall as soon pronounce which grace more neatly Trips it before Apollo than the rest.” 「我永遠說不出你哪種情致最好: 就想很難說哪位優雅女神 在阿波羅面前舞得最美。」 & 《夜鶯頌》、《伊薩貝拉》、《秋頌》等著名長詩,都是濟慈於1819 年所創作的作品。在胞弟逝世、身陷經濟壓力、愛而不得的痛苦下,濟慈將一切傾注於詩歌。 & 在弟弟離開人世、自己也身患重病,與心愛女子也無法長廂廝守,受困在現實所帶來的囹圄中,夜鶯即代表了詩人所渴望的自由與一切美好,他渴望如夜鶯一般,純潔、美麗,在空中自在遨翔。 & “Beauty is truth, truth beauty” & 詩歌鮮明如圖畫、又如飄揚樂聲,「美即是真,真即是美」,濟慈的詩完美地體現了西方浪漫主義的特點,以古文明為背景,寫象徵和神話,強調想像與自然,表現出理想和希望,抒發個人的主觀感受和情緒,卻在浪漫主義之下又同時兼具現實主義,既藝術地描寫美好的理想生活,又真實地再現當時的社會生活。也因為如此,他留下來的詩篇才能帶給我們無限的精神享受。 & “But though I’ll gladly trace these scenes with thee, Yet the sweet converse of an innocent mind, Whose words are images of thoughts refin’d, Is my soul’s pleasure; and it sure must be Almost the highest bliss of human-kind, When to thy haunts two kindred spirits flee.” 「儘管我願意和你觀賞這些景物, 但我更樂於和純潔的心靈親切交談; 傾聽精妙思想中的意象及語言, 這是我心靈的快樂;我相信 這必定是人類最高的樂趣, 兩個投緣者的共棲之地。」 &
我的心稍微大於一整座宇宙【佩索亞|詩選】
葡萄牙國寶作家 與聶魯達並列「最能代表20世紀的詩人」 & ❖ 再疲憊的人生也不能沒有詩意, 再豐滿的生活也不能失去佩索亞。 寫下便是永恆,感受即是存在。 「我知道真理,於是快樂。」 ❖ & 每次離別都是一次死去。 在這班我們稱為人生的火車 我們只是彼此的生命過客, 到站時刻,我們不免失落。…… 充滿我內心的,全是死亡及世界的哀婉。 那些消亡皆存在於我心中。 …… 而我的心稍微大於一整座宇宙 & ◤全書收錄佩索亞本人與四位異名者詩作共238首詩。「異名者」是佩索亞創造出來的文學人格,他們有不同的思想、觀點、文學風格,甚至常與他們的創造者佩索亞觀念牴觸。 本書四位異名者分別為: ‧大師卡埃羅:牧羊人,同時也是從未接受過教育的「自然詩人」,其學徒坎普斯、雷斯以及佩索亞皆視他為大師。 ‧雷斯:旅居巴西的葡萄牙醫師,作品風格承襲卡埃羅作品的知識層面及多神信仰,偏向禁慾、理性。 ‧坎普斯:輕佻、吵鬧、愛好冒險(只在心靈上、幻想中),繼承了卡埃羅的情感層面,亦受惠特曼詩作影響。 ‧舍奇:使用英語的異名者,與佩索亞本人同年同月同日生,其詩作涵蓋以上三位異名者的主要創作主題。◢ & 「沒有任何葡萄牙作家能夠企及佩索亞的那種偉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薩拉馬戈(José Saramago) &
夏季雪
連續兩屆桂冠詩人獎 三屆國家圖書獎 普立茲詩歌獎 得主羅伯特.哈斯,首部中文譯本 善於捕捉大自然中繽紛絢麗的顏彩,詩風浪漫抒情, 在人道主義精神中,為生命與死亡、喜悅與痛苦謳歌。 比欲望更古老的是什麼? 枯樹問。 悲傷,天空說。 悲傷是條河 比欲望古老。 ──〈二月:問題〉 《夏季雪》是美國桂冠詩人羅伯特.哈斯睽違十年出版的詩集,再次奠定他身為美國最富盛名詩人之一的崇高地位。關懷自然界向來是他創作的重要主題與特色,在詩集中,他以微妙的幽默感,結合人生經驗與寬廣的胸懷,書寫失落的淒情傷感、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妙聲響,以及欲望的多變,富有高層次的藝術美感與黠思機趣。 他的詩總是色彩紛呈,綠松藍、翡翠綠、鴿子白、尖酸黃……,還有「死亡的歌是濕紫羅蘭的顏色」,還有「久雨過後是咖啡歐蕾的顏色」;詩中眾聲嘹亮,群鳥啁啾,鴴鳥、鸛鳥、冠小嘴烏鴉、烏鶇、吉拉啄木鳥……,還有甲蟲、線蟲、蛇、獅子,以及羽松、仙人掌、夾竹桃等各色即景,與詩人一同領略自然所賜予的寂靜與暴虐,有時還能聽見「沙漠植物在熱氣中呵癢的聲音」。 儘管詩風富有浪漫主義色彩,但哈斯對於戰爭、政治、道德主題也極度關注,他認為這些問題均違反了自然準則,並以此做為詩歌的兩個極端,創造出更深層的美學效應。書中一系列的輓歌,擁有特殊的情感力量,「他的死有種特殊魅力,/即使那魅力是絕望,他或許曾喜歡上/也可能想像過,而那都不是他應該經歷的」;同時他也在詩裡銘刻下與好友、作家們的對話,邀請讀者參與他在冥想時的諸般歷程。 哈斯的詩歌始於他的生活以及對自然的熱愛,他曾揚言要去其他詩人不去的地方,勇於觸碰政治與戰爭議題,在黑暗與自然的世界中自在穿梭,讓豐富的感官刺激與思想交互激辯,也創造更多閱讀的樂趣與心靈交流的光與電。 臺灣詩壇齊聲推薦 陳黎、張芬齡、夏夏、曹馭博、廖宏霖、蔡琳森 哈斯將荒謬的喜劇性提升至高尚的層次,讓日常事件轉化成形上和倫理的思維,賦予個人經歷普遍性的社會意義,讓衝突的元素在詩作裡奇妙地結合:富含文學性,卻又雜亂無章;散漫迂迴,卻又浪漫抒情。──陳黎、張芬齡 好幾次我停下來,彷彿聽見富有慧黠、優雅與自信的聲音從紙頁間傳出,還有無數種氣味、色彩與光,不可思議地豐盈且耐人尋味。接著,又在還沒意識到的時候,跟著羅伯特.哈斯的文字靜悄悄地被推向遠方(這次我確定聽見他的笑聲了)。──夏夏 媒體/名人推薦 他的詩就像是以最平凡無奇的樂器──美國日常語言──演奏出技藝精湛的卓越音樂。──《紐約時報》書評 哈斯讓一切都變得獨特,變得溫暖。同時也像一本翻開的書──每個人都該讀的書,無論哪個面向都值得觀注。──《紐約客》雜誌 讀羅伯特.哈斯的詩就像踏入水溫與空氣差不多溫度的海洋般,你幾乎毫無知覺,直到感受到一股暗流在拉你,才發現已進入了另一個自然環境中。──史坦利.庫尼茲(Stanley Kunitz)美國桂冠詩人 沒有哪個詩人比羅伯特.哈斯更有天賦。──彼德.戴維森(Peter Davison)美國詩人暨編輯 他的詩賦有音樂性、敘事性與冥想性。──佛雷斯特.甘德(Forrest Gander)美國普立茲詩歌獎得主暨美國詩人學會會長 閱讀他的詩或聽他說話,予人一種發自內心的愉悅。──卡洛琳.凱澤(Carolyn Kizer)美國普立茲詩歌獎得主 &
艾略特詩選1(1909-1922):《荒原》及其他詩作
「四月是最殘忍的月份──」&《荒原》發表一百周年世紀詩人艾略特&翻譯名家黃國彬&詩人、作家:王姿雯、向陽、李敏勇、徐珮芬、唐捐、陳克華、陳黎、曹馭博、崔舜華、須文蔚、楊照、蔡琳森、鴻鴻、羅任玲學者:張寶云(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單德興(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彭鏡禧(臺灣大學戲劇學系名譽教授)、劉亮雅(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繼但丁《神曲》後,黃國彬再度以精妙譯筆與深厚學養,精選譯介世紀詩人艾略特的詩作名篇。本書輯艾略特作品十五首,不僅錄有《J.阿爾弗雷德.普魯弗洛克的戀歌》、《一位女士的畫像》等傑作,更包含英美詩歌史的里程碑《荒原》。&《J.阿爾弗雷德.普魯弗洛克的戀歌》以獨白形式刻畫面對愛情害羞畏怯的男子形象,使人一窺詩人纖敏的內心世界;《一位女子的畫像》語調暗含反諷,也與諸多作品互文對話。一九二二年,世紀詩歌《荒原》一出,引起詩壇極大震撼。詩中大量剪貼死亡與重生的意象,融合宗教、哲學與歷史典故,拼湊出現代文明的荒原景象。該詩開頭瀰漫悲觀氛圍,象徵人類精神的萎靡貧瘠,直到結尾才窺見一絲救贖的希望。&艾略特詩作以晦澀費解著稱,須經適切的指引才能進入其語言世界。黃國彬精通數國語言,翻譯時能細膩貼近原文脈絡、精求真義;同時,也在中譯的音韻節奏上字字斟酌,凝鍊詩意,並保留詩作獨特的音樂性。詩末附有大量譯註,細緻介紹創作背景、文史典故,其詳盡、精細的程度為中文世界罕見。黃國彬以中外文學的豐富學養底蘊,帶領讀者悠遊於浩繁的意象之海,洞見字句背後的文學傳統與脈絡。&研究艾略特超過半世紀,黃國彬在堅實的研究基礎上以客觀公允的目光重新詮解這位影響現代文學甚鉅詩人的作品。適逢《荒原》發表百年,透過全新翻譯,讀者不僅得以深入賞析艾略特的詩歌藝術,更能領略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時代風景與現代文明下人類的精神困境。&本書特色&★ 名作《荒原》發表一百周年紀念,艾略特詩集全新譯本★ 翻譯名家黃國彬以其豐沛學養為基礎,不僅精譯名篇,更詳加註釋,成為理解艾略特詩作的詳盡指引&
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增訂新版)
「愛是這麼短,遺忘是這麼長。」 & 青春的情詩,是歌詠愛情的浪漫獨白, 是傷痕累累的愛情印記,撩撥起美麗與哀愁並陳的青春追憶。 & 年少的愛情,總讓人難以忘懷。書中所收情詩,為聶魯達為大學時期所交往的兩位女孩而作,知名詩句「愛是這麼短,遺忘是這麼長」即出於此。當時他還是年近二十的年輕小伙子,但筆端已然透露出銳利的鋒芒,擁有樸拙然而動人的意象,笑中帶淚卻也一針見血地刻畫出愛的歡愉和痛楚。 & 他成長於智利原始森林區,最親密的友伴是花草樹木和甲蟲、鳥、蜘蛛等自然景物,詩中常有信手拈來的自然意象,大自然儼然成了聶魯達專屬的巨型愛情隱喻貯藏庫。在情慾飽滿或情感找不到出口時,年輕的聶魯達在有些時候會直接表露他的悲喜憂歡,忘情地吶喊、嘶吼,有時也以輕柔的詩作,讓狂放的情緒沉落積澱,取而代之的是耐人玩味的美麗與哀愁。 & 此書在一九二四年出版時,突破了拉丁美洲現代主義和浪漫主義詩歌的窠臼,被譽為拉丁美洲第一批真正的現代情詩。如今這本詩集被譯成多國語言,在全球銷售已達億本,而詩中許多美麗的詩句在拉丁美洲當地像流行曲調或諺語般家喻戶曉地被傳誦著,也廣為世界各地讀者和寫作者引用,成為文學經典。 & 本書特色 & ★ 一九七一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智利詩人聶魯達,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拉丁美洲詩人。 ★ 聶魯達第二本詩作,著名詩句「愛是這麼短,遺忘是這麼長」即出於此。 ★ 全球發行上億冊,二十世紀的情詩聖經。 &
泰戈爾詩選 漂鳥集:中英對照有聲版(附情境配樂朗讀音檔QR Code&紀念藏書票)
電影《返校》中的禁書 詩聖泰戈爾 X 翻譯鄭振鐸 搭配中‧英朗讀情境配樂音檔及紀念藏書票 & 325首動人詩篇,引領您有如漂鳥暫離塵世喧囂, 沈浸於極富生命哲思與自然禮讚的字裡行間。 & 《漂鳥集》是泰戈爾於1913 年所創作的代表作之一,該詩集共收錄短詩325首,是一部富於哲理的英文格言詩集,也是世界最傑出詩集中的一部佳作。 本詩集包含了兩種背景,其中一部分是由泰戈爾自譯,以孟加拉文格言著寫的詩集《碎玉集》,另一部分則是在他1916年訪問日本的三個月間即興創作的英文詩作。所以這一詩集有著鮮明的深刻哲理與篇幅簡潔的特色。 日出與日落、背叛與自由、火花與冰刃、夏花與秋葉這些矛盾的存在,都被泰戈爾以凝練的語句融合成深刻的人生哲理,成為引領世人尋求智慧與探求真理的源泉。 “The leaf becomes flower when it loves. The flower becomes fruit when it worships. The roots below the earth claim no rewards for making the branches fruitful.” 「樹葉戀愛時便成了花。&花崇拜時便成了果實。 埋在地下的樹根使樹枝產生果實,卻不求回報。」 & 熱門電影《返校》中所出現的字句,泰戈爾以植物作詩,表達出無私、愛與崇拜三者的關係。這一部乍看僅由零碎的思緒所組成的散文詩集,卻抒發著對人生、自然的諸多省思。泰戈爾以抒情的詩篇記錄著他對人生、自然與宇宙的深刻體悟,藉助詩篇給予世人許多人生啟示。初讀這些小詩,清新之感,猶如初雪降落後的清晨,看著窗外閃亮著冰晶的積雪,韻味獨到、引人深思。 & & “The song feels the infinite in the air, the picture in the earth, the poem in the air and the earth; For its words have meaning that walks and music that soars.” 「歌聲在空中感到無限,圖畫在地上感到無限, 詩呢,無論在空中、在地上都是如此; 因為詩的文字含有能行走的意義與能飛翔的音樂。」 詩,除了閱讀的形式之外,吟誦更能呈現與眾不同的韻味。因此本書特別邀請專業中、英文錄音人員抒情朗讀全書325首短詩,並襯以情境配樂,希望讀者也能以聆聽的方式細細品味漂鳥集的詩意。&&&& &也建議大家親口跟著音檔朗誦,或許可以更好地體會每首詩蘊藏的意涵。
時間的奔馳:阿赫瑪托娃詩集
《時間的奔馳》是俄國詩人阿赫瑪托娃心中認定的《第七本詩集》,然而在其生前從未以詩選集的方式單獨出版。本版中譯本試圖一圓詩人單純的夢,僅收錄一九四○年至一九六五年詩人晚期的詩作,並以詩組的方式分類,藉此一探這位俄國的薩福、詩壇的月亮,即使她在被打壓的蘇聯時期仍堅持創作的心路歷程:在「王者的冠冕」詩組中她哀悼同時代被整肅的詩人和作家──曼德爾施坦、茨維塔耶娃、巴斯特納克、布爾加科夫、皮利尼亞克,他們皆不幸因整肅而死,或是受言論攻擊而鬱鬱以終,阿赫瑪托娃將他們的斑斑血淚化作獻予的詩歌,將他們復活,同時也唱出大恐怖時期被整肅者的苦痛;在「一九四○年」詩組中她編織一片片被遺忘的白銀文化的碎夢;在「戰爭之風」裡阿赫瑪托娃用詞語的力量對抗敵軍砲彈的攻擊,激勵蘇聯士兵的士氣;而愛情,始終是她心裡的太陽,詩人將自己整顆被愛情燒煉的心獻祭給神聖的詩歌技藝,寫出「技藝的祕密」、「短歌集」等詩組;而其一生未曾凋謝的戀慕之情則讓阿赫瑪托娃在晚年寫出如「薔薇花開」、「午夜之詩」、「Cinque」等詩組中絕美純粹的情詩,同時她在這親手栽種的繁花夢境裡不時閃現身影。
薇奧菈在草地嬉戲:拉娜‧德芮詩集【獨家中英對照版】
「我的生活是我的詩 求愛是我不朽的存在」 累積超過15億人次追捧的創作能量,寄愛與生命於詩的文學昇華—— 「迷幻復古女伶」拉娜・德芮(Lana Del Rey)首本全創作影像詩集! ★超過三十首現代詩與影像創作,收藏拉娜・德芮所有神祕、親密與放蕩不羈的叛逆 ★美國亞馬遜網站近5星滿分,超過7,000名讀者一致讚賞的驚艷才華 ★收藏珍貴打字機手稿,見證以文字譜寫迷幻藝術的誕生過程 ★中英雙語對照,真實還原詩人寄愛與生命於詩的情感投射 「〈薇奧菈在草地嬉戲〉是這本書的主打詩,也是我寫的第一首詩。有些詩在我想到時就已經很完整,我便用語音輸入記了下來;有些則是我費勁斟酌用字遣詞,才成為一首完整的詩。這些詩很真實、格式與內容皆不受拘束,只想成為它們最初的樣子,所以我以它們為傲。書寫這些詩的時候,我的靈魂是真實的,詩也因此而真實。」——拉娜・德芮 美國知名歌手拉娜・德芮(Lana Del Rey),以一曲〈生死相守〉(Born To Die)震撼國際樂壇,並以演唱電影《大亨小傳》的主題曲〈年輕貌美〉(Young and Beautiful)成為全世界最知名的巨星之一。拉娜・德芮以她多變的音樂屬性為人所知,不論是夢幻流行樂、巴洛克式音樂、迷幻搖滾,或帶有嘻哈特色的Trip-hop,遊走在獨立音樂與流行之間,甚至被樂評人稱作「好萊塢的悲核」。 《薇奧菈在草地嬉戲》是拉娜・德芮首次跨足文學的集大成之作,讓原本就被賦予歌唱本質的詩篇,以不同的形式供樂迷與粉絲收藏。《薇奧菈在草地嬉戲》收錄超過三十首由拉娜・德芮的創作詩,並穿插許多作者本人攝影的作品,是一本影像與文字相輔相成的原創詩集。 & ▍經典詩句摘錄 「LA/我是個作夢的人/但我名不見經傳/哪有資格作夢」——〈LA,我哪有資格愛你?〉 「你願不願意讓我佔有艷陽/把大海當作我兒/儘管我是孤兒」——〈LA,我哪有資格愛你?〉 「我伸手就能摘下星辰/他們在我身邊一個個隕落/我成為了天使」——〈開心〉 「你一沒打來我就緊張兮兮/我順著呼吸隔空對你/說別訓練我的堅毅」——〈手機鈴聲〉 「甜美是我喚你名字嘴裡的感覺/甜美是我還年輕時,與你有說有笑開過大街小巷」——〈謝謝你當地人〉 「我的生活是我的詩/求愛是我不朽的存在」——<沙拉曼達>
吉檀迦利(中英對照精裝本;泰戈爾逝世八十週年,奠定其諾貝爾文學獎地位的詩之讚歌全新譯本)
泰戈爾逝世八十年,奠定其諾貝爾文學獎地位的詩之讚歌全新譯本。 特別收錄:葉慈與紀德,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當年為其親寫之序。 《吉檀迦利》( Gitanjali)出版於1912年,共收詩103首,是印度著名詩人、文學家、哲學家泰戈爾的經典代表詩歌,由泰戈爾本人自其多部孟加拉文詩集中選出並譯為英文,所收錄的詩歌充分代表了泰戈爾的思想觀念和藝術風格的作品。1913年,泰戈爾憑《吉檀迦利》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亞洲人。泰戈爾的獲獎理由是: 「由於他那至為敏銳、清新與優美的詩;這詩出之於高超的技巧,並由於他自己用英文表達出來,使他那充滿詩意的思想業已成為西方文學的一部分。」 《吉檀迦利》是泰戈爾的代表作之一,這本詩集的孟加拉文於1910年出版。原著本是有韻的格律詩,1912年泰戈爾自己將它翻譯成英文在倫敦出版,為準確表達原著的神韻,泰戈爾特地採用了散文詩的形式,拋棄原文的格律,把詩譯為散文,卻保留了詩的「情韻」。 在這部作品中,泰戈爾以輕快、歡暢的筆調表達了對於生命的深沉思索。103首詩歌,英語為泰戈爾當年親譯。最高的自我,向上帝無私奉獻的愛,連葉慈讀了都大為感動並大力推薦,很快此書便風靡英倫三島。 《吉檀迦利》的風格:追求梵我同一、神人合一,給人以無窮啟發。從作品的內涵來看,泰戈爾不僅讚美自然和神,也歌頌愛情和人生,同時也不放棄自己肩負的社會、歷史使命。泰戈爾作為一個永遠在有限的世界裡追求無限的泛神論者,他的確創造了一些幽微、朦朧等帶有神祕意味的詩歌,抒發了泛神主義情懷,但他作為一個經受過西方近代文化濡染的民族主義者,他的創作中所表現的重大社會主題是決不遜色於同一時代作家的。 神祕又濃厚的深情、深沉又令人嚮往的心之世界。 對神的禮讚,對自然的歌頌,以及對世界的愛語。 泰戈爾逝世八十年後,獻上其跨越時代,依然深愛世界的禮物。 本書為中英對照全新譯本,搭配精美彩色插畫,以精裝型式再現原著的意境和神韻。「Gitanjali」在孟加拉語中是「獻給神的讚歌」。在無垠的時光荒野裡,送一首美好的詩給自己當禮物吧。 各界好評 這些詩歌顯示了我畢生夢寐以求的境界。這是最高的文化成就。――威廉.巴特勒.葉慈(192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正是通過他自己的創造,通過他自己造物的世界,通過他這樣的思想,才賦予了他的一些詩歌以最完美的生命。――安德烈・紀德(194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蝴蝶的重量:奈莉.沙克絲詩選
金石堂強力推薦書 ! & 我想再看看我的愛人,他們卻奪去了我的眼睛── 諾貝爾文學獎史上唯四獲獎女詩人 在台譯作的最後一塊拼圖── 奈莉.沙克絲 // 她隨身帶著的只是旅程的骸骨—— 肉身皆因渴望而耗損—— 她想再看看她的愛人—— 但是魔鬼 閃避人眼瞥見的愛之鏡 而將之擊碎 ──詩劇《伊萊》 // 它們已準備好要把最後幾兩憂鬱 也裝進背包,當作蝶蛹, 終有一日化為蝶翼 帶它們抵達旅程的終點。 ──〈所有的國家都準備好了〉 「她傑出的抒情與戲劇作品,以感人的力量闡述了以色列的命運。」──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 奈莉.沙克絲是史上第二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詩人。49歲那年,她為躲避納粹黨的迫害而逃亡至瑞典,自此詩作因苦難、逃亡、殺戮而生,但不見指責、控訴與受難者姿態。沙克絲的詩極具神祕色彩,以憂傷而唯美的隱喻慟悼殉難者,闡述戰爭、死亡與無家可歸。 《蝴蝶的重量》精選自奈莉.沙克絲的九本詩集,特別收錄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予以高度肯定的重要詩劇《伊萊》。
惡之華(三版)
「我們迷上波特萊爾,就像罹患了一場瘋病。」——瘂弦 & 惡名昭彰的詩集,顫慄了現代詩篇的第一束神經 & 1857年6月25日,經過多年蓄積與磨礪,《惡之華》如「一道新的顫慄」,出現在巴黎的書店。當時只收錄百首詩作,由波特萊爾的友人慕尼葉手工製作的精裝本,限量二十部,封皮呈現多色的雕紋皮革質感。 & 《惡之華》一度被認定為淫亂讀物,當局禁止其中六首詩刊印,波特萊爾與出版商遭到罰款。經過一百五十五年,它仍舊是現代詩歌不可逾越的地平線。 & 稀世之花開枝散葉,連結為不斷延伸蔓衍的地下莖;樹立的典範,雨露均霑地澤披不同世代、不同地域、不同領域的詩人。 & 本書特色 & ★收錄跨世代詩人瘂弦、陳克華、孫梓評、楊佳嫻、印卡、鄒佑昇交輝撰文,恣意綻放花般罪惡,佈署多重的詩意窗格。 ★楊照、李智良、鯨向海等與波特萊爾遙相對話,一展極限詩情。
二十億光年的孤獨【繁體中文新版】
凝視青春的孤獨與未來,一個人面對宇宙的絮語。少年詩人最美的情感。華文世界首次出版日本國民詩人谷川俊太郎的處女詩集,2021年繁體中文新版,中日文對照,一覽詩人的初心。谷川俊太郎是日本家喻戶曉的詩人。在日本,他擁有不同年齡層和不同文化層次的讀者――學齡前的兒童、少男少女、青壯年、老人甚至家庭主婦以及知識階層的文化精英和大學教授等等。因此他被冠以「國民詩人」,同時還被稱為「宇宙詩人」和「教科書詩人」。他的作品數十年如一日,被日本每年出版的各種版本的高、中小學課本和大學教材採用。谷川用他的詩歌再次驗證了四個字:「易讀」和「耐讀」。他創作於半個多世紀前的作品,至今仍被廣泛地閱讀,他的一本詩選數十年來可以重印五十多版次,累積銷售八十餘萬冊。時間、讀者和谷川俊太郎自身的詩歌都已經證明:他的詩篇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久遠而黯淡與老朽,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時間的深處獲得新生,散發出更耀眼的光芒。谷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過這樣一段意味深長的話:「作為人有兩種存在:社會存在和宇宙存在。詩人的情況稍有不同,對我而言,宇宙存在更為重要。為什麼這麼說?為什麼我更看重宇宙存在呢?因為當一個詩人建立一種宇宙觀時,他才能夠超越這個時代的局限性。然後詩人的眼光也許會放得更遠,能夠看到更遙遠的未來,或者眺望到更遙遠的過去。我的第一本詩集叫作《二十億光年的孤獨》,從這個書名你可以看出,我是作為一個宇宙中存在的詩人出發的,而不僅僅是在某一個特定社會和時代生存的詩人。」或許正如他所言,他才用「詩歌這種無政府語言」(谷川俊太郎 語)跟現實生活與時代政治保持著適當的微妙距離,超越這個時代並創造出一種嶄新的語言和詩情。這本寫於詩人17至19歲的詩集出版,是當時日本詩歌界的一樁「大事件」,被公認為是前所未聞一種新穎抒情詩的誕生。這個事件的鮮活性至今沒有因時光的流逝而淡出讀者的視野和記憶,讀者的閱讀熱情也不曾因時代的變遷而消減。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即使再過一百或五百年,我們相信,時間會證明谷川詩歌文本的普遍性;證明他與生俱來、與眾不同的一流想像力和感受性,以及一流的語感和他詩藝渾然一體的平衡性;證明這些詩篇具備了穿越語言、時間與空間的力量。
花束集
★ 捷克公認最偉大童話故事作家埃爾本經典敘事詩,出版百年首次授權繁體中文版! ★ 13篇敘事詩,搭配13幅細緻蛋彩畫插圖,絕美詩集描繪捷克民族不朽精神! ★ 捷克當地流傳最久遠的民間傳說與童話,送給世界最真誠的警世箴言! ★ 關於愛與死亡、幸福與懺悔的古老傳說,娓娓道出捷克傳統社會嚴謹的道德觀! & 《花束集》是作者埃爾本根據畢其一生採集而來的捷克民族傳說故事,以敘事詩的體裁進行創作成集。一篇篇遞層且相互呼應的寓言或是警世箴言,不僅成功地詮釋捷克傳統社會嚴謹的道德觀,也完美地描繪出捷克民族的靈魂。捷克文學家、音樂家與藝術家深受其影響,包括史麥塔納(Bedřich Smetana, 1824-1884)、聶魯達(Jan Neruda, 1834-1891)、德弗札克(Antonín Dvořák, 1841-1904)、楊納傑克(Leoš Janáček,1854-1928)與馬爾蒂努(Bohuslav Martinů, 1890-1959)等,皆紛紛以各種文學作品、音樂或是藝術方式來表達對於民族主義意識抬頭的渴望。其中,最為知名的應是德弗札克在1890年代創作的四首交響詩,其文本取材便是來自《花束集》四篇同名詩作:〈水妖精〉、〈午間女妖〉、〈金紡車〉、〈鴿子〉。而〈水妖精〉也是德弗札克於1900年完成的著名歌劇《露莎卡》(Rusalka)中的角色靈感來源;知名捷克導演布拉貝茨(F. A. Brabec, 1954)於2000年擷取其中七篇敘事詩成功拍攝同名電影《花束集》,橫掃2000年「捷克金獅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音樂獎等四項大獎。直至現代,本書一直是捷克小學重要的捷克文學基礎教材。 & 埃爾本對於《花束集》原版的十二篇敘事詩也有別出心裁的安排。作者就每首敘事內容的屬性採鏡像排列:同書名的開場詩〈花束〉與最末篇〈女先知〉都是關乎國族命運的寓言;第二篇〈寶庫〉與第十二篇〈女兒的詛咒〉則是講述母與子的關係;第三篇〈新郎衫〉與第十篇〈柳樹〉論及男與女的關係;第四篇〈午間女妖〉與第九篇〈水妖精〉則提及人與超自然力量的關係;第五篇〈金紡車〉與第八篇〈札霍爾的刑床〉談論的是內疚、懺悔以及最終的救贖;第六篇〈聖誕夜〉與第七篇〈鴿子〉則是對比幸福與悲傷,以及愛與死亡。這樣極具巧思的篇章排列,漸層遞接,如同書名,好比一紮花束。 & 好評推薦 & 「中文讀者,對英美德法等西歐北美的浪漫主義作品,多半耳熟能詳,但對東歐民族的浪漫傳統認識,尚待開發。《花束集》中譯本的出版,正好可以彌補此一不足,十分可喜。」──詩人 羅青
禮物:蘇菲大師哈菲茲詩選
波斯的美麗心靈——他 讓尼采為之傾倒 讓布拉姆斯為之譜曲。 最接近神的男人:蘇菲大師哈菲茲 首部繁體中文譯本 250首好詩,為你重新設定、再次啟動人生 「成熟之人 不再傷害自己或他人 只是鍥而不舍 雕刻著 光。」——哈菲茲 如果,你也喜歡魯米,就更不能錯過哈菲茲 十四世紀伊斯蘭世界最知名波斯抒情詩人, 公認為是神意的傳達者,最接近神的男人。 在伊朗,不論是城市到鄉村, 每一個家庭都會珍藏一本哈菲茲的詩集。 若遇上什麼生活上的難題, 便會隨意翻開詩集的一頁,在詩句中尋求解答。 他們也會在冬至夜, 親朋好友齊聚一堂誦讀哈菲茲的詩歌,直到夜深。 連在公開場合, 政治人物也愛引用幾句哈菲茲。 ●哈菲茲是伊斯蘭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波斯詩人 ●詩集發行量僅次於《古蘭經》 ●據說英國女王維多莉亞在面對難題時,也常以哈菲茲的詩來占卜 ●連柯南道爾都要讓神探福爾摩斯引用他的詩句 我們不能掌控愛, 但可以成為愛的容器。 讓哈菲茲的詩句幫助你度過生命中的難關, 藉由詩歌的引導, 擁抱生活的一切經歷: 全然地喜悅、全然地知、全然地愛, 活得自由在在。 英譯者拉丁斯基以深夜爵士樂配好酒的氛圍來詮釋哈菲茲的詩, 中詩譯者則是詩人孫得欽, 聯手將這份「神的禮物」,投遞到各位讀者的心裡。 觸動推薦 宋尚緯|詩人 吳俞萱 |詩人. 蔡源林|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 (依姓氏筆畫排序)
英詩經典中譯及解讀70首
本書是作者在臺灣師範大學講授英詩,積二十餘年的鑽研與教學經驗而寫就,可供英文系修讀英詩課程學生參考之用,並提供愛好文學的讀者一個得以原汁原味瞭解及欣賞英詩的平臺。在中譯方面,作者試圖推至直譯的極限,以保持原詩的語言風格及修辭特質,同時方便詩篇講解。在直譯有所不及之處,作者會在講解裏引用原文,加以字義及風格上之解釋,這是本書的特色。本書在學術及解讀深度上,有所加强,講解以文本的細膩分析為骨,而分析之進行以講授二十餘年融會貫通後的當代文學理論爲基礎,故本書不僅挑選具有代表性的英詩以供讀者欣賞,也提供了讀詩的各種模式與方法。本書更有一個比較文學層面,在恰當的場合把中國文學中足以相提並論的有關詩文引進,以豐富閲讀。本書文筆流利,深入淺出,舉重若輕。讀者可單獨欣賞譯詩;可同時參閱解讀自我思辨,在美感中作知性分析之旅;亦可與英詩原作並讀。所選英詩包括莎翁十四行詩,玄學詩人鄧恩,浪漫詩人華茲華斯,柯勒律治,拜倫,雪萊,濟慈;下及白朗寧夫人,以及最負盛譽的現代詩人葉慈。葉慈解讀裏,更插入詩人與Maud Gonne的纏綿而殊異的世紀愛情,讀來引人入勝。
像看花一樣看著你
韓國全民瘋讀! BTS防彈少年團隊長RM必讀推薦 韓劇《男朋友》劇中定情書 李鍾碩‧宋慧喬‧朴寶劍‧BLACKPINK主唱Jisoo都讀他的詩 「讀羅泰柱的詩,就像收到一份禮物,心靈得到了慰藉。我想把這樣的時刻和更多人分享。」──李鍾碩 ★韓國國民詩人羅泰柱最受歡迎詩選,收錄名詩〈草花〉 ★霸佔各大排行榜,一個月暢銷10萬冊,累積銷量達55萬冊! ★李鍾碩最愛的詩人,破天荒合作攝影詩集 ★BTS防彈少年團隊長RM、J-Hope・BLACKPINK主唱Jisoo力薦 ★2018年韓劇《男朋友》,劇中朴寶劍與宋慧喬的定情書 當你徬徨、孤單、忘了如何去愛的時候, 他的詩像一個大大的擁抱,療癒你心上的傷,帶你看見幸福的可能。 《像看花一樣看著你》這本詩集從IG、推特、部落格等網路平台上,收羅年輕讀者喜愛的羅泰柱詩作精選115首。寫詩60載的羅泰柱爺爺,是韓國國民詩人,又因常寫花草入詩,被稱為草花詩人。羅泰柱在小學任教40餘年,與孩子每天的一來一往,讓他的文字始終真誠,充滿溫暖的人生智慧。最有名的〈草花〉一詩曾獲選為韓國全民最愛的一首詩,收進國小及國中教材,深受讀者的愛戴。羅泰柱2007年離開教職後,重病被醫生宣告不治後痊癒,他重新感受到人生的珍貴與無常,進而在家鄉創建草花文學館,並開辦多項文學獎鼓勵創作人,成為韓國文壇一束溫暖曙光。 「我想成為一個有用的詩人。我想為那些在生活中掙扎、疲倦的人,當他們的手帕,當他們的花,當那隻靜靜放在他們肩膀上的手。」──羅泰柱 & 詩人的筆── 寫「愛」: 不那麼美的看作美,是愛 不那麼好的想成好,是愛 即使有討厭的事也忍下來 不只起初如此 直到後來,很久很久的後來都一直如此 就是愛。 & 寫「思念」: 有不准走卻想走的路 有告訴自己不要見卻想見的人 有不許做卻更想做的事 那是人生,那是思念 那是你。 & 寫「幸福」: 天黑時,有可以回去的家 疲憊時,有可以想起的人 寂寞時,有能獨自哼唱的歌。 & 寫「生活」: 不要像我一樣生活 要像你自己一樣生活 不要做自己擅長的事情 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 詩人的話── 關於「寫詩」,他說: 我寫詩很長一段時間,最開始是16歲的時候。那時有了心上人,想要寫情書給她沒寫成,取而代之開始寫詩。那之後,60年來我沒有一天不寫詩。這麼多年來,我從沒改變的是,始終以寫情書的心情來寫詩,將想法傳達給世人。我會為了寫一首詩而從睡夢中爬起床。即使在夢裡,即使是一首不完整的詩,也必須抓住它並寫下來。你必須抓住任何東西並珍惜它,這就是我至今不去尋找詩的原因。詩,俯拾即是,就像在街上撿到被遺棄的珠寶,到處都是寶石,任何觸動我心的東西都可以是一首詩。 & 關於「讀詩」,他說: 不能用像準備入學考試那樣來讀詩(笑),如果不理解,盡情享受就好。某些東西本來不懂,但某個時刻會突然發現它說得通了。詩不是用「理解」的,而是用「感覺」的,就像我們不了解樂理仍能感受並享受音樂一般。& & 關於「好詩人」的定義,他說: 必須擁有一顆善良且柔軟的心,在廣泛的領域中學習,過好自己的生活。除了詩,我還閱讀很多兒童讀物、小說、評論、戲劇和散文。努力生活,努力學習,努力工作,懷抱一顆善良且溫柔的心。如果你生活在一個美麗的世界,你就會寫出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