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小狗的女人
俄國文學大師 契訶夫(1860~1904),俄國文學大師,以戲劇和短篇小說馳名世界文壇。 作品表面上以日長生活平淡面為素材,但內在切入點則往往是平凡生命裡的關鍵時刻;同情而保持距離,理解而盡力客觀,悲憫而絕不感傷。常說:「越客觀,讀者印象越深刻」。表面上白描的文筆,其實是高度濃縮精練。她曾說:「天才的姊妹是簡潔」。又說:「寫作得技巧無它,就是大力刪減」。 本書選收代表作中,又以《帶小狗的女人》最有名。一九五九年搬上銀幕,為蘇聯電影中難得一見的佳作。契柯夫的戲劇代表作為《海鷗》、《三姊妹》、《櫻桃園》、《萬尼亞舅舅》 譯者簡介 汝龍 1961年生,畢生專注契柯夫作品中譯,先後出版契柯夫中、短篇小說選集數十種。
詩選
拜倫、雪萊、濟慈詩選 拜倫(1788-1824)、雪萊(1792-1822)、濟慈(1795 - 1821),為英國浪漫主義三大詩人。 拜倫才華橫溢,作品備受矚目,亦極富爭議性,個人作風及詩文,對當日的時尚、文壇和言論,頗有衝擊,拜倫詩路甚廣,敘事長詩、詩劇、諷刺長詩等,無一不精,後因支持希臘獨立革命而去世。 雪萊也讚美自由、歌頌民族革命,除抒情詩外,有抗議詩、詩劇和散文等,都較強調思想性,後因籌辦批判性刊物出海,風暴中舟沈去世,長文〈詩辯〉為英國文論之重要文獻。 濟慈的頌詩和十四行詩代表作,均為英詩中不朽傑作,其書信亦極為精闢,後因肺病在義大利休養時去世。 本書收錄有拜倫三人的重要作品,透過中文翻譯,讀者仍可強烈地感受到其濃烈的浪漫主義情懷和精神,優美的文字裡充滿著生命的熱情和嚮往,帶給人無比的感動。另外,本書的譯者穆旦,本名查良錚(1918-1977),亦為一著名詩人及翻譯家。
尤力息斯
喬伊斯 喬伊斯(1882~1941),愛爾蘭的英語小說大師。以意識流手法寫成之巨構《尤力息斯》(1922),為西方現代主義小說之里程碑。內心獨白結合自由聯想的意識流技巧,加上大量繽紛歧異典故,另這部小說晦澀難解。但與《芬尼根守夜》(1939)相比,則又可讀的多。《尤》書最後一章的女主角內心獨白,二萬自不停不休泉湧,現代小說僅見於此,堪稱神來之筆;淡竟被指為「淫穢」,使得《尤力息斯》在英國被禁至一九三六年。 喬伊斯早年的現實功力也異常出色。短篇小說系列《都柏林人》(1914)為當時的頹敗氣息和癱瘓境況造像,入木三分。 譯者簡介 莊信正 1935年生,散文家及評論家,曾任教南加州大學及任職聯合國。著有《尤力息斯評介》。
美麗的女人
勞倫斯 勞倫斯(1885~1930),英國小說大師。因《查泰萊夫人的情人》被禁,被視為保守、頑固、虛偽的英國社會的挑戰者。 勞倫斯擅長心理刻劃,但對外在景物之描繪,也別具一功。長篇代表作《兒子與情人》、《戀愛中的女人》、《虹》,人物內心狀況絲絲入扣之餘,週遭環境氛圍亦躍然於紙上。 短篇小說部分較為傳統與寫實,另一些則肌里豐富,甚副象徵性,或時見玄秘。短篇小說多樣繁複,但整體成就之高級水準之齊一,獨步英國小說界。 勞倫斯亦為詩人、散文家、評論家。終生漂泊,足跡遍及歐洲、亞洲、中美洲和美國。因肺病去世。 譯者簡介 王還 英國文學研究者,四0年代開始中譯現代英國文學作品。
新生
美麗的愛情 但丁(1265~1321)義大利文學最偉大的作家,歐洲文學史上繼往開來的詩人。最著名的代表作為長篇史詩《神曲》,以義大利方言完成,促進義大利民族語言之統一,堪稱義大利文學之父。 另一代表作為《新生》,是散文與抒情連結的合體,對歐洲後來的抒情詩及騎士傳奇影響深遠。 《新生》為世界文學裡最美麗的愛情故事之一。但丁邂逅琵亞特麗切時,不曾言語,但認定「從那一刻起,愛統治了我的靈魂」。後詩人再度偶遇琵亞特麗切時,仍未交談,但她曾轉頭向詩人昏眩站立的方向瞥了一眼,詩人頓覺經歷了最高福祉,並將熱情鎔鑄為本書選譯的不朽篇章。 譯者簡介 楊牧 當代新詩、散文、評論、翻譯大家。
瓊斯皇帝
美國文學史戲劇大師 奧尼爾(1888~1953),美國文學史第一位戲劇大師,成就至今無出其右者。 作品數量龐大,因此有論者認為,戲劇之各種類型、表現手法、常見素材,均可見諸其劇作。代表作有《瓊斯皇帝》、《毛猿》、《素娥怨》、《長夜漫漫路迢迢》、《榆樹下的慾望》等。 《瓊斯皇帝》為表現主義名作,此類劇作強調感情宣洩而非傳統戲劇矛盾、人物泰半為類型性代表、情節較乏因果發展;舞台上則特重燈光、顏色、佈景、聲音等之設計性,而非傳統劇場之寫實性。《瓊斯皇帝》一劇曾直接影響洪深之《趙閻王》,和曹禺的《原野》。 譯者簡介 許國衡 1936年生現任德州路德大學,曾中譯現代英美獨幕劇名作選。
伊凡.伊里奇之死
關於伊凡 伊凡.伊里奇的一生是舊俄千千萬萬個官僚的一生的典型。從法律學校畢業以後,他進入了官場。他並不是個貪官污吏,他處理公務都「遵守一定的規則」,履行「一切必要的手續」,因而得到「身居高位的人讚許」。不僅在公務上是這樣,就是在私人生活中他也是這樣。他尋歡作樂總是「不失體面」,甚至他之所以要結婚,也是因為「那些身居高位的人」認為這樣做是對的。伊凡.伊里奇就是這樣一個官僚,一個處處以「遵守規則」,「不失體面」為原則的人,在家庭生活中也是如此,以致他把自己內心原有的一點點真誠的、活生生的東西全都窒息了。 正當伊凡仕途一帆風順的時候,卻突然生病了,躺倒在床上。這時,他痛苦地體驗到周圍的人們對他的命運的漠不關心。他疼得無法忍受,受盡折磨。可是誰也不來可憐他,誰也不安慰他。這也不足為怪,因為他在自己的一生中從來就沒有懷著人的感情撫慰過任何人。他在一種精神上極其孤獨的情況下死去。 作者簡介 托爾斯泰 俄國小說家、偉大的人道主義者 一八二八年出生於莫斯科附近的耶斯那.波里雅那,出身貴族之家。十六歲時入卡山大學就讀,因不能適應學校遲緩而枯橾的教育而當告學。此後數年是他一生中最黯淡的時期,沉溺於賭、嫖、飲中。 一八五二年匿名發表處女作(幼年時代)。一八五三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獲得許多寶貴的戰爭題材。一九五五年辭去軍職前往彼得堡,結識了許多當時著名的文人,痛惡於藝術家的虛偽,並深感俄羅斯民族的危機。社會的悲慘生活,萌發了人道主義的種子。一八六二年結婚,婚後十五年中,完成了劃時代的作品《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妮娜》。晚年因夫妻間觀念不同,彼此紛爭不斷,終於在一九一○年十月底的一個深夜離家,十一月七日死在亞斯塔波弗火車站站長的小屋裡。 主要作品:《伊凡.伊里奇之死》、《克羅采奏鳴曲》、《復活》等多種書。 譯者簡介 許海燕 祖籍廣東 一九四八年生 南京師範大學畢業 現任教母校中文系 一九九四年應聘韓國漢城德成女子大學擔任客座教授 譯有:《傻子伊凡》、《大為什麼而活》、《人生論》等。
戈爾德思劇作選
認識偉大的劇作家戈爾德思 如同所有稱得上偉大的作家,戈爾德思藉其劇本傳遞了個人色彩鮮明的觀照視野、人生哲學以及世界倫理觀。他質疑現存的體制和價值觀,卻拒絕為任何意識型態服務。 他質疑現存的體制和價值觀,卻拒絕為任何意識型態服務。他也了解文字是劇本創作的唯一手段。 因此不管是以完美新古典主義文筆寫就的哲學辯論(《在模花田的孤寂》)、或是轉移言談主題的發言立場抗爭(《黑人與狗的爭鬥》)、或讀似對話但實為內心的獨白(《侯貝多.如戈》),作者都能將戲劇文字的張力發揮到極致,充分展現未能訴諸言詞的對話壓力。 是劇作家對現代城市生活的敏銳觀察,與其戲劇語言的經營功力,使戈爾德思成為最受人矚目的當代法國劇作家。 作者簡介 戈爾德思 一九四八年生於法國東部的梅斯(Metz),一九八九年於創作期高峰病逝巴黎,得年僅四十一,令人不勝嘆惋。 然而他的作品文學性高,因此當得一流導演青睞,在全球各大戲院上演,而且部部劇作原創性高,實驗性強,所以前衛劇場與小劇場亦趨之若鶩,以至於戈德爾思成為最常被搬上外國舞臺的法國當代劇作家。連他的劇作也成為「子夜」出版社最暢銷的書籍之一。 譯者簡介 楊莉莉 浙江省平湖縣人,台灣大學外語系學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戲劇碩士,法國巴黎第八大學戲劇博士。現任清華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丹麥王子哈姆雷特之悲劇
這時代是全盤錯亂;──啊!可恨的冤孽,我生不辰,竟要我來糾正! 本書譯自莎翁四大悲劇之一──《哈姆雷特》── 是一齣很受觀眾歡迎的名劇,敘述丹麥國王被其弟殺害、篡位並奪取王妃,王魂乃命王子哈姆雷特為之後仇的故事。全書除了真切動人的對白,並分幕分景,添註演員之上場下場及必要的舞臺指導頗具參考性。
海狼
傑克倫敦最有名的一部長篇小說 「海狼」是傑克倫敦最有名的一部長篇小說。敘述作家亨甫來乘坐一艘渡輪在舊金山的海灣失事沈船隻後,被就上「魔鬼號」。 這船是以捕獵海豹為生的帆船,由綽號「狼」的船長賴生來指揮。結果展開動人心弦的生死搏鬥和刻骨銘心的愛情。全抒情節曲折起伏,扣人心神,相當的精彩好看,即使過了這麼多年,他一直還是許多讀者的最愛。 「海狼」在出版之前,就已經得到四萬本的預約,1904年11月出版之後,及躍登暢銷書的金榜,成為轟動文壇的名著。「海狼」與「野性的呼喚」「白牙」至今仍是和度人心的超級傑作,今天的讀者依然是非常的喜愛他們,依舊能在他的作品之中感受到作者筆端下逼人的原始生命的光輝。 「狼」不僅是船長的名字,對作者而言,他可能還是超人的代名詞,理由是傑克倫敦第一本短篇集「狼子」之中就用了這個字。而他晚年所建築的夢幻城堡也命名為「狼居」,另外,「野性的呼喚」「白牙」的主人翁不是狼,其實界是狼的同類。同時傑克倫敦的好朋友喬治史塔林每次都稱呼他為狼。 作者介紹 傑克˙倫敦 美國小說家,少年時,家境貧窮,曾作過報販、拾荒、罐頭工人等。各式各樣的生活經驗豐富了他日後作品的內容。1897年受到世界淘金熱的影響,冒險前往北國。一年後雖然身無分文的回來,但卻獲得豐富的經驗和見聞。 發表《野性的呼喚》而成為大作家。由於酗酒、飲食無度,再加上青少年時代過分的貧窮和勞動,健康嚴重受損,於1916年去世,只要作品有《野性的呼喚》《海狼》《深淵下的人們》。 譯者介紹 裘柱常 在上海市清心中學擔任歷史、語文教師。曾在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擔任編審工作。
基督山恩仇記(上.下冊)
復仇快感 這是一本敘述有關「復仇快感」的大全;其中有描繪復仇者的受騙、被背叛、忍辱、受苦等復仇前曲,也有復仇行動本身其周密之部署、細心等待、其出奇制勝、精確反擊、其痛快的懲罰等等心路情節,有一種對於復仇的幾近解剖學式的深刻描述。 大仲馬的《基督山恩仇記》特別表現了他在營造氣氛和舖陳情節方面的天賦。不只讓他的主人翁置於尋求復仇的亢滿情緒中,也讓他的主人翁置於事後空虛的狀態;一種在復仇完成後所感到的無限虛無和挫折,一種加諸於對復仇者的反省,一種在記恨與遺忘之間的辯証,一種生命中的輕/重傾斜。
理性與感性
理性與感性 依照艾瑪.湯普遜父親D.A.達倫擔任四十年執行製作的經驗,這本書似乎具備了成為一部好電影的所有條件 好電影的條件包括:傑出活現的角色,一個強而震憾的愛情故事(事實上,在這部書裡有三段動人的愛情故事),驚異的曲折情節,幽默的笑話,適切的主旨,還有一個令人摒息以待的精彩結局。於是理所當然地促成了這部電影-「理性與感性」的催生。 作者簡介 艾瑪.湯普遜 一九八二年畢業於劍橋大學英國文學系,並於畢業前已有參與劇團演出製作經驗。一九九二年以《此情可問天》中瑪格麗特.薛格爾一角,榮獲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並接連於一九九三年以《長日將盡》、《以父之名》分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與女配角的提名。 《理性與感性》是她所撰寫的第一個劇本,也是第一本書,其餘的電影作品包括《魔鬼二世》、《都是男人惹得禍》、《亨利五世》、《冉續前世情》、《那一年我們有約》和《即興曲》,新作《玻璃情人》在一九九五年坎城影展中榮獲評審團特別獎。
理性與感性
愛情路上的躓踣 戴須伍家有三個女兒:理智的長女愛蓮娜、感性的次女瑪麗安及活潑的夭女瑪嘉麗。父親過世後,謹慎沉穩的愛蓮娜遂成為母親及妹妹依賴的對象。愛蓮娜與嫂嫂的弟弟愛得華互相欣賞,可惜因兄嫂的排擠,母女四人只得另覓他處而居,而愛蓮娜及愛得華間的感情也因此受到阻隔。儘管如此,愛蓮娜仍抱持希望,等後愛得華的來訪,孰料,她等到的卻是愛得華的未婚妻...... 熱情感性的瑪麗安滿腦子浪漫的情懷,當她第一眼見到風度翩翩的魏樂比後,便不顧一切地投入熱戀中,滿心期待著幸福的未來。但是,在一次舞會中,她的希望成了泡影,魏樂比竟為了豐厚的嫁妝而另娶他人!瑪麗安傷痛欲絕,重病不起...... 究竟這兩姐妹的感情該何去何從呢? 作者簡介 珍.奧斯汀,一七七五年誕生於英國史帝文頓,一八一七年七月十八日去世,享年僅四十一歲。 幼時曾上過短期的寄宿學校,十歲後,則由酷愛文學的父親及兄長負責她的教育。珍曾一度訂婚,但後來又解除婚約,因為她不願為了身分地位而結婚。她的六部小說《理性與感性》、《傲慢與偏見》、《曼斯菲爾德花園》、《艾瑪》、《諾桑覺寺》及《勸導》反映了當時英國中產階級的生活,顯示了『家庭』文學的可能性,深深引起讀者的共鳴。
老戇出洋記
新天路歷程 馬克吐溫說這本書是「一個遊樂之旅的記錄」,而且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旅遊」,書中所記載的不僅是旅遊。副標題是《新天路歷程》,在作者奇趣的筆下,這一切卻變成偽善、荒謬而且可笑。這個遊樂之旅有變成送葬行列的危險,為了挽救,他不斷塑造一些幽默且近乎戲謔的情境與言談。 靜態的一面構成本書的風格;而動態的一面則是意外出現的種種細節。他不斷發現歐洲和聖地不像他以前想像的那樣,因此覺得很痛苦。不過戲謔的馬克吐溫和難過的馬克吐溫並未完全決裂。 抱著無限幻想在朝聖的途中逐漸感到幻滅。這痛苦發現的喜劇面就是他堅持自己是受幻想捉弄的傻瓜。但請別小看這個自稱傻瓜的美國人,他可是我熟知的馬克吐溫! 譯.導讀者 一九一四年生。原籍浙江吳興。國立北平範大學外國文學系文學士;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所)教授。 現僑居美國加州沙加緬度市。主要著譯包括:《詩的創造》(文星版)、《詩的欣賞》(文星版)、《國王的人馬》(今日世界版)、《都是夏娃惹的禍》(仙人掌版)、《一個美的故事》(純文學版)、《克麗絲蒂自傳》(遠景版)...等書。 總策劃簡介 吳潛誠 一九四九年生。美國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台灣大學外文系副教授,《中外文學》總編輯,著譯包括:《草葉集》、《聖女貞德》、《中英翻譯:對比分析法》、《美國短篇小說:欣賞與批評》、《詩人不撒謊》、《靠岸航行》、《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