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1015_BLACKPINK
1012~1013_10月選書

熱賣排行榜

相關主題

金石堂電子書使用超方便

想知道金石堂電子書怎麼用?無論通勤或在家,電腦或手機都能看,輕鬆運用零碎時間,讓閱讀更融入生活。

看更多

買電子書?金石堂最划算

金石堂超殺回饋!無論買紙本書、電子書皆可獲得金幣回饋,現金折抵無上限

看更多

【正年】那些國寶名伶們

他們演過無數角色,走過半生,無論什麼身分,都沒有主配角之分。

看更多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用生命影響生命 中介學校戲劇教育實戰手冊「牽風箏的人 戲劇社團師資培訓紀錄」

青少年聯盟 出版
2023/07/01 出版

本書適合有志從事藝術教育的教師、特殊教育、輔導等相關人員閱讀。「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與光明,「藝」術能啟發自我成為完整的人,「盟」有跨域連結、攜手努力的意涵。青藝盟選擇以劇場為媒介,啟發創造力、思考力,透過戲劇教育的真實體驗發揮藝術的魔力,啟蒙青少年自我發展,創造臺灣永續的未來。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空谷幽蘭:洪惟助教授八秩華誕祝壽文集

萬卷樓 出版
2023/07/01 出版

洪惟助教授長期致力於崑曲藝術之研究、保存與推廣,與曾永義教授二人共同推動崑曲傳習計畫,執行《崑曲選輯》錄影計畫,並遠赴大陸為崑曲老藝人與正當盛年的優秀崑劇演員留下珍貴的演出紀錄與藝術傳承。崑曲傳習計畫後,洪教授更成立臺灣崑劇團,持續崑劇藝術的傳承與推廣,成立崑曲博物館,進行文物保存與研究。洪教授緣此結識兩岸崑曲學者、表演家、曲家,而成為摯友。其用心贏得海內外人士的敬重。欣逢教授八十壽慶,特邀集教授門生、故交與共同為崑曲努力的摯友們,撰文四十餘篇,共分四輯:不畏浮雲、振興崑曲、師生善緣、崑曲路上,呈現教授為人與精神,學術研究之成果,與為振興崑曲所做的努力。有學者對教授學術成就的討論,學生們對教授孺慕之情,更有崑曲之路行來,與教授共同努力的夥伴們對教授的祝福與讚頌。卷首照片輯中收錄教授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知交故友之留影,書後附錄教授小傳、年表與論著目錄。

9 特價59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日治時期台灣文化協會新劇運動系譜

白春燕  著
新文豐 出版
2023/06/30 出版

本書是以台灣文化協會為起始的新劇運動和社會運動之綜合研究,關注「新劇運動者大多數是社會運動者」的特殊現象,跳出既有的新劇運動史研究路線,從社會運動史找尋線索,釐清劇人和劇團的社會網絡,考辨劇目來源,描繪台灣文化協會的演劇系譜。同時,本書指出台灣新劇運動的意義:它不但以新的載體傳播思想現代性,也達到戲劇現代性的傳播作用;亦即它從台灣人的主體性出發,進行戲劇再生產,創造日治時期台灣獨有的戲劇風貌。(典範集成.藝術3)

95 特價78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劇場演員大補帖:百老匯演員手把手教你劇場潛規則與禁忌,一本搞懂戲劇職人的神祕世界

大塊 出版
2023/06/28 出版

世界名劇《悲慘世界》出演者的專業撇步大公開最具代表性的業界必讀之書,習得規則、避雷等職人技術,把技能通通點滿!你知道演員們上台前都在做什麼嗎?你知道如何成為一個好觀眾嗎?你知道莎士比亞的《馬克白》被認為是帶有詛咒嗎?本書將掀開你所有的好奇心,帶給你前所未有的世界觀!這是一齣交織笑與淚的戲劇,他們持續排練著……本書從劇場裡的倫理講起,接著從排練到巡演間一步步說明劇場演員各環節該注意的事項,還說一些在劇場上的禁忌,中間收錄了數十位資深美國劇場和影視演員的肺腑之言,講述了許多身為演員的必要條件,包括該有的禮儀(對其他演員的尊重、遵守時間還有照顧好身體等)、也告訴你如何跟劇場相關人員相處(也就是社交技巧)、還有說明如果在劇場上遇到性騷擾或是虐待等狀況,你可以怎麼做,還包括一些迷信。還說明到如何成為一個好的劇場觀眾,大部分都留傳至今,比方關掉所有會發出聲音的電子儀器,禁止錄音錄影等,有個比較特別的是謝幕的時候不可以離席,因為這會讓演員認為你不喜歡他們的演出。總而言之,本書以直白的口吻說了關於劇場的各種祕辛,不論你是演員還是觀眾,都能從這本書裡找到你需要的答案。我認為《劇場演員大補帖》的影響會超越寫這本書的人、參與這項工作的人、以及啟發這一切的人。滿滿的智慧、聰明才智,和關愛,本來就該如此這般。好樣的!──肯‧佩基,百老匯傳奇演員(Ken Page, Broadway legend)迫切重要卻經常被忽略的劇場教育環節之一:專業態度。《劇場演員大補帖》應該被規定成每個有心投身劇場的學生們的必讀內容。──賴瑞蘇沙,導演兼編舞家,波士頓伯克利學院戲劇教授(Larry Sousa, Director/Choreographer, theatre professor at The Boston Conservatory at Berklee)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成為人氣聲優:精準打造聲音的表情!配音、動畫、戲劇、表演、自媒體工作者都該知道的30件事

平光琢也  著
原點 出版
2023/05/31 出版

動畫《網球王子》《遊戲王》 音樂劇《美少女戰士》、《HUNTERXHUNTER獵人》 日本著名音效指導、舞台導演、劇本作家、演員…… 平光琢也告訴你: & 成為人氣聲優 第一線就是需要的是這樣的人 & & & & & & 配音演員∣動畫∣戲劇∣表演∣自媒體工作者 精準打造聲音的表情!從現在起非做不可的30件事 & & ▋一次弄懂聲音表演,不再令人出戲 「身為動畫音效指導,以及曾在演劇圈中打滾的我,以站在戲劇及聲優第一線的立場,把想跟各位說的話整理成了這本書。有別於市面上眾多介紹一般聲優知識或如何踏上聲優之路的書,這本書特別致力於如何更上一層樓地提升身為聲優的實力。」…………平光琢也 & 破除迷思-- •釐清「真實」的意思 •釐清「張力」的意思 •釐清「誇張」的意思 & 關鍵技巧-- 練習用兩個字來表達「場景情感」 練習口是心非與心口一致的台詞 練習把情緒集中到下半身 & 深度思考-- 培養深度解讀力的兩種方式 說話瞄準對方--掌握聲音的距離感- 在錄音室裡要注意的事情 向短劇學習聲優必備技巧 外國影集配音vs.動畫配音 用「倒推式」演技掌握動畫角色情緒 & ▋不只是聲音,還有專業工作者的自我經營學! 關於成名∣關於甄選∣關於演技∣關於音效指導& & 在這個多媒體、自媒體的盛行世界,聲音的展現與表情成為重要一環,Vtuber、戲劇、舞台表演,動畫……書中除了技巧的提示,還提供所有想要成為搶手的表演工作者都該知道的個人經營秘訣。 & •成名的三步驟? •找出你的假想敵,了解對方的「特質」 •思考你是什麼樣的商品? •什麼樣的聲音樣本最好? •拿到劇本時,該怎麼做?& •如何在配音現場脫穎而出 •配音工作者和演員的聲音表演有什麼不同? & 本書特色 & ◆動畫配音、影視配音、聲音表演者以及自媒體工作者都需要的一本書·。 ◆告訴你許多人對聲音表演的迷思與誤解。 ◆告訴你如何更上一層樓地提升身為聲優的實力。 ◆從業近30年的日本音效指導、舞台導演、劇作家、演員給你的專業配音書

79 特價36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五月三十五日:創作.記憶.抗爭

六四舞台  著
1841出版 出版
2023/05/24 出版

兩個等待死亡的老人,兒子三十年前死於不自然,卻在強權高壓下無力反抗苟活偷生。 以前顧著生存不去抗爭,現在死亡也要來了,還有甚麼好怕的? 於是,他們決定在5月35日當天堂堂正正去那個染血的廣場拜祭兒子。 在不正常國家的陽光底下,做正常的事也是不合法。 & 劇本喚起的,與其說是三十三年前那個夏天無可挽回的悲劇,不如說,更是這三十三年來日日上演的,噤聲、低頭、忍辱的悲劇;與其說是「六四」的悲劇,不如說是「5月35日」的悲劇;與其說是抗爭的悲劇,不如說是失去哀悼權利的悲劇;與其說是死難者的悲劇,不如說是苟活者如何度過餘生的悲劇。 —— 鴻鴻(臺灣著名劇場、電影導演) & 「八九六四,五三十五,見證時代,永世不忘。謊言與禁忌,終究遮掩不了歷史與真相。」 ——于善祿(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助理教授) & 本書除收錄書寫八九六四的得獎劇本《5月35日》外,更記錄了劇作的創作歷程及相關評論,透過這齣「六四舞台」最後在香港公開演出的劇目,映照香港人如何以創造力和生命力,在艱難的路上堅持追尋公義。 & 《5月35日》曾獲「第29屆香港舞台劇獎」五大獎項:最佳劇本、最佳製作、最佳導演(悲劇/正劇)、最佳燈光設計和年度優秀創作。 由日本劇作家石原燃翻譯的《5月35日》,獲「小田島雄志.翻譯劇本獎」。 & 本書收錄粵語、國語、英語三語劇本,讓爭取民主自由的風箏飛得更遠。 & 相約在5月35日,來個光明正大的紀念 當現實荒謬,劇場卻讓人恢復正常 & 「草芥被擠壓到粉身碎骨前,迸發的勇敢與良善情操。」——鴻鴻 「他們的故事,也就是我們的故事。『不想回憶,未敢忘記』,是我們自身命運的呼喊。」——羅永生 & 得獎與推薦記錄 .《5月35日》獲「第29屆香港舞台劇獎」6項提名,並最終奪得5個獎項:最佳製作、最佳導演(悲劇/正劇)、最佳劇本、最佳燈光設計和年度優秀創作。 .日本劇作家石原燃翻譯的《5月35日》獲「小田島雄志.翻譯劇本獎」。 .本書由八九六四民運學生王超華、香港著名文化研究學者羅永生、臺灣著名導演及詩人鴻鴻聯合撰寫推薦序。 & 本書特色 .《五月三十五日——創作.記憶.抗爭》除收錄了書寫八九六四的得獎劇本《5月35日》外,更記錄了這劇作的創作歷程及相關評論,透過這齣「六四舞台」最後在香港公開演出的劇目,呈現香港在過去幾十年來作為悼念六四的前線,如何在《香港國安法》通過後備受打壓而消亡,創作及言論自由如何遭到扼殺。 .本書通過全面的編輯工作,以《5月35日》劇作為核心,勾勒出2019以降的全民抗爭氛圍面對各式政治打壓的頑抗,本書有八九年之痛,也有香港人當下的痛。 .購買本書正是保留六四記憶,反抗打壓與抵抗遺忘的行動。 .除《5月35日》原著粵語劇本外,本書更載有國語及英語翻譯劇本,讓更多人可以認識本劇,及易於在世界各地搬演。 .本書資料詳盡,製作精明,配有上演時的彩色劇照,有助讀者想像演出情況。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與「曉劇場」將於2023年6月2-4日在臺灣搬演《5月35日》,該版本將以國語演出5場及以粵語進行1場讀劇。 .願我們一同以創作對抗強權打壓,為民主自由搖旗吶喊! &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一條蜿蜒的河流:表演藝術研究與評論報導

廖抱一  著
翰蘆圖書 出版
2023/05/08 出版

對於喜歡聽故事的朋友們──這本書將告訴您,劇場中我們都耳熟能詳的前輩們,挑戰過哪些事,又是如何面對挑戰。在看似有點迢遠的那個年代,前輩們塑造了台灣表演藝術的豐富面貌,對我們今日的生態產生一定的影響。那些前輩的風華,我們都該知道。 & 對於想知道表演藝術秘密的朋友──這本書將告訴你,成功創作的訣竅究竟在哪裡。專業舞團及劇團的作品,為什麼會那麼吸引人們矚目?它們的取材又是如何地扣合著時代的脈動?這些表演的形式是如何產生的?這些問題,每個編創者的內心都曾自問過。本書將提供一個經驗交流的機會,透過創作過程的剖析,讓不同時代、不同領域的人互相映射與關照。 & 對於想知道更多表演藝術理論的朋友──這本書將提供一個當代劇場中不可或缺的「雙筒鏡」,一邊是「現象學」,另一邊是「符號學」,當代表演藝術的各種理論就在這兩個基礎上延展開來,表演實務也透過這個「雙筒鏡」得以洞見蘊藏在形式之中的多元內涵。 & 這本書的內容,就是一場知識性的表演藝術的呈現! &

特價4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太古傳宗.琵琶調西廂記曲譜》之研究

施德玉  著
國家 出版
2023/04/30 出版

中國戲曲音樂中,曲牌體的形式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明代以前所形成的戲曲聲腔,如海鹽腔、崑山腔,以及由明清俗曲發展而成的戲曲劇種,大多為曲牌體形式的音樂內涵。本書研究明代《太古傳宗‧琵琶調西廂記曲譜》形式、結構,將其「曲牌音樂」內容、特色一一論述。《太古傳宗‧琵琶調西廂記曲譜》是一本以絃索樂器伴奏而歌唱《西廂記》故事的曲譜,全書音樂部分以工尺譜記之,並且僅抄錄絃索伴奏曲譜,而非以唱腔為主的曲譜;唱詞部分是以曲牌聯套形式歌詠《西廂記》故事。本文從《太古傳宗‧琵琶調西廂記曲譜》的曲牌音樂內容,深入探討曲牌音樂的變奏形式及其宮調之運用情形;其次論及曲牌音樂中「套曲」結構的多種變化,《太古傳宗‧琵琶調西廂記曲譜》的音樂內容就是由多個套曲銜接而成;另外曲牌之聲韻對於音樂旋律也有非常大的影響,關係密切。凡此,也都在探討之列。從以上四方面之研究,得知《太古傳宗‧琵琶調西廂記曲譜》絃索音樂是反映明、清戲曲發展情況的一部重要音樂書籍。

9 特價14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浴火玫瑰:台灣現代舞先驅蔡瑞月口述史

蔡瑞月  著
前衛 出版
2023/04/26 出版

她把來自土地的動作,澆灌為台灣現代舞的花朵 在白色恐怖的烈焰灼燒中,為生命、為舞蹈全身躍動…… 以身體呼喚台灣現代舞的降生 以生命銘刻台灣白色恐怖的傷痕 威權燒灼後的歲月,從餘燼中重生的歷史 台灣現代舞先驅蔡瑞月口述史,重新面世 蔡瑞月,中了舞鞋魔咒的女子 兒時,她的身體總是不自覺律動著。她十六歲赴日本,拜入日本現代舞先驅石井漠、石井綠門下。年方二十四,已在日本、新加坡、東南亞等地巡演逾一千場。 蔡瑞月,為台灣執迷不悔的女子 為了故鄉,她捨棄在日本發展舞蹈事業的大好前程,回到被譏為舞蹈荒漠的台灣,播撒舞蹈藝術種子。她曾在台灣各地開闢過七個舞蹈社,全盛時期,舞蹈社片刻不得閒。 蔡瑞月,何其天真的女子 為了一張明信片,國民政府強行驅逐她的夫婿雷石榆。她在岸邊相送,仍想先在台灣完成個人舞展後,再攜子赴港與夫婿相聚。怎知一別就是四十年!更沒想到黑牢一坐就是三年! 蔡瑞月,惡火無法焚燬的舞蹈魂 儘管心愛如「女兒」的舞蹈社遭遇火劫,她仍強忍悲痛,堅持做該做的事,在焦黑廢墟中重建二十支舞蹈作品。她像一朵浴火玫瑰,她為舞蹈而生,為「舞蹈、土地與愛」奉獻一生,為台灣典藏不朽傳奇! 本書特色 1.台灣現代舞重要奠基者蔡瑞月口述史,為台灣戰後舞蹈發展之重要史料。本書於1998年出版後遭遇舞蹈社大火,睽違25年重新修訂,浴火出版。 2.揭露初版當年囿於時空之舞蹈社改名祕辛,與蔡瑞月、雷石榆重逢團聚始末。 3.收錄多張蔡瑞月不同生命階段的珍貴歷史與舞蹈活動照,完整呈現一位台灣女性、舞蹈家、白色恐怖受難者的艱困奮鬥。 4.追記附錄與年表,詳實呈現蔡瑞月舞蹈社登錄古蹟、搶救保存運動之珍貴過程。 名家力薦 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吳叡人專序引讀 收錄國際級舞蹈大師伊莉莎白.陶曼、石井綠深情專文 &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的生活,伊莎朵拉.鄧肯自傳:在臺上半裸身軀,翩若驚鴻,她是眾人的維納斯,一生只為愛和自由

財經錢線 出版
2023/04/10 出版

「舞蹈是一種偉大的原始藝術, 是一種能喚醒其他藝術的藝術。」 & ★☆「現代舞之母」伊莎朵拉.鄧肯親述傳記☆★ & 「這是紅色,我也是紅色的,這是生命與活力的顏色。」 波士頓的舞臺上,我裸露著胸部,奮力揮舞手中的紅色圍巾。 & 從小即展現舞蹈天賦,年僅6歲就開班授課, 芭蕾舞卻只學了三天便放棄——太制式僵化了! & 「老師要我用腳尖站在地上,我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說『因為這樣美』,我說這樣既難看又彆扭。就這樣,上了三節課之後,我就離開了,而且再也沒回去。他竟然將這種做作而又陳腐的體操動作稱為舞蹈,這只會干擾我對舞蹈的理想……」 & 除了追尋舞蹈上的自由,鄧肯也十分關注社會議題, 12歲時立志反對婚姻對女性的束縛,爭取未婚生育的權利; 並在誕下女兒的過程中,憤然抨擊現代醫學對女性的漠視。 & 「有種觀點認為,女人必須承受這種可怕的折磨的。這實在是一種空前絕後的野蠻行為的表現。這種觀點必須得到糾正,必須予以制止。現代科技如此發達,無痛分娩早就應該實現了,但卻始終無法做到,這真是一種罪過,就像醫生做手術時不用麻醉藥一樣,絕對是不可原諒的!……如果不能設法讓婦女們完全擺脫這種毫無意義的痛苦,那麼我們也就沒有必要去奢談什麼『婦女運動』或『普選權運動』了。」 & 前後幾段轟轟烈烈的感情,鄧肯孕育了一雙子女,& 豈料一場車禍溺水意外,奪走了愛子愛女的性命, 鄧肯傷心欲絕,精神狀況每況愈下,終日產生幻覺。 恍恍惚惚間,她遇見了一個來自義大利的雕塑家, 不知道哪來的勇氣,竟開口向對方索求一個孩子…… & 痛失至親的鄧肯,她的雙腳還能再次舞動嗎? 又為何走上了共產主義的道路,為〈國際歌〉編舞? 身處反共情緒高漲的美國,這位叛逆的藝術家該如何立足? & 本書特色 & 本書為現代舞之母伊莎朵拉.鄧肯親筆傳記。出生不久父親即破產,跟著母親四處打零工;早早發現自己的舞蹈天賦,卻又不屑於機械化的舞蹈學習;主張舞蹈不該受到人為的桎梏,而應以崇尚自然韻律為依歸,深刻影響了後世舞壇以及其他領域的名家。第一人稱的筆法令讀者更加貼近鄧肯的內心世界,一窺知名藝術家的真實想法。

9 特價44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演員筆記:表演工作者的實務手冊

這是一本極為實用的演員工作手冊,涵蓋的範圍很廣。從演員的基本技巧訓練、如何準備上場、與導演和其他演員的相處之道,以及道具和裝飾如何運用等等,都在本書討論之列。在引言中,知名劇作家大衞.馬梅指出演員必須排除有關「天分」的迷思。一個致力於表演藝術的好演員不需要天分,只要憑藉著勇氣、堅強的意志力和常理認知,他或她一定會擁有自己的一片天。 「簡單,明瞭,精簡,完全符合人們的需要。這是一本趣味盎然又寶貴的好作品。」~導演薛尼.盧梅(Sidney Lumet) 「這本簡單明瞭的手冊對演員的重要性不亞於斯特倫克 (Strunk)和懷特 (E. B. White )所著《英文寫作指南》(The Elements of Style) 對於作家的重要性。~作家約翰.古雷(John Guare) 這是一本極其精采的好書,清楚、直接了當、切中要點,完全沒有大多數舞台相關書籍中的廢話,尤其是在表演這一塊。我增長了不少知識。~導演羅伯.班頓 (Robert Benton) 這本精采好書對我所知的最深奧難懂的表演技巧提供了清楚的指南。每一位年輕的演員都應該一讀再讀,並且將它一直放在枕頭底下。~演員林賽.克洛斯(Lindsay Crouse) 《演員筆記:表演工作者的實務手冊》是一本解析表演藝術的書,簡單明瞭但不可或缺。作者是一群年輕的演員。他們在與普立茲獎得主劇作家大衞.馬梅(David Mamet)、演員威廉.霍爾.梅西(W. H. Macy)及導演喬治.穆舍 (Gregory Mosher)一起工作時,發展出一種精練的表演技巧。這本書是為所有上過表演課程卻感覺挫敗的學生而寫,因為這些課程既籠統含糊又毫不客觀,無法提供一套值得信賴的工具。作者群指出,演員的職責是「找到一種方法,在戲劇的想像情境內真實地活著。」這本精采絶倫的書之基本內容乃是由演員獲取這種真實面的種種方法架構而成。 &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京戲啟示錄

李國修  著
印刻 出版
2023/03/03 出版

華人劇壇的驚嘆之作 《京戲啟示錄》經典永傳李國修追思父親而創作的半自傳作品「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圓滿了。」「屏風表演班」飾演舞台上的《風屏劇團》,風屏團長「李修國」堅持推出新作《梁家班》,而「梁家班」正在排演京劇《打漁殺家》。《梁》劇的故事靈感來自李國修堅持做手工戲靴的父親,從一個戲靴師傅的角度,看見四○年代梨園衰頹的過程。獨特層層套戲的編劇手法,不僅呈現一個跨越半世紀令人神往的故事,也讓觀者對戲劇與人生有了更深刻的體認。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圖解歌劇世界:帶你暢遊西洋歌劇史

時報文化 出版
2023/02/21 出版

最精美迷人的圖解西洋歌劇史! 透過本書的豐富圖像,以各種面向呈現音樂類型中「最令人讚嘆」的一種──歌劇, 帶你精準把握歷史背景、經典演出劇目與著名演出者。 歌劇自四百多年前誕生以來,作為所有藝術形式中最精緻的一種,始終吸引著人們,並為社會帶來感動。 這本圖解豐富的書展示了包含韓德爾、莫扎特、威爾第、華格納、史特勞斯、普契尼等許多傑出音樂人才在內的歌劇歷史,以及對歌劇這一行業的獨到見解。 透過章節附錄的小知識欄,介紹劇作家、舞台設計師、導演、藝術總監、音樂家等,詳細描述了不同世紀歌劇的多樣性風格。 ※本書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共同出版※ 名人推薦 【名家推薦】 ♪ 王寶祥/臺灣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 鴻鴻/詩人、導演 【專序推薦】 ♪ 簡文彬/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總監 ♪ 耿一偉/臺北藝術大學、衛武營戲劇顧問 &

75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自由玩:生活與藝術的即興指南

黑眼睛文化 出版
2023/02/09 出版

藝術工作者必備的創作指南 即興無所不在的奧秘:從巴洛克音樂到爵士樂、從視覺藝術到舞蹈與戲劇表演 繼西班牙文版、義大利文版、瑞典文版、日文版後,繁體中文版首度問世 余彥芳專序推薦 這本書是寫給各領域中想要接觸並強化自身創造力的人,其目的是要傳達一個想法:當人的想像力得到充分發揮時,諒解、喜悅、責任與和平也會翩然而至。——納赫馬諾維奇 &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打開雲門【50週年‧限量書衣海報珍藏版】:解密雲門的技藝、美學與堅持(全新增訂)

果力文化 出版
2023/02/06 出版

「雲門舞集,一個流動跳躍的台灣象徵。」——《紐約時報》讚譽 1973,林懷民創立雲門舞集。 陪伴台灣走過半個世紀,是三四代人共同記憶,將台灣帶給全世界—— 雲門,是我們的記憶,我們的驕傲 2023,雲門舞集50週年 《打開雲門》特別推出全新增訂版 精裝典藏設計一次擁有 全書衣珍藏海報、經典舞作劇照、林懷民〈說舞・說人生〉 帶你一探舞者的身體技藝 解密舞台魔幻時刻、劇場美學與時代精神! 1973,林懷民創立雲門舞集。2023,雲門舞集50週年。 至2022年底,雲門為台灣觀眾呈現了246齣舞作,經典作品是三四代人的共同記憶,定期下鄉巡演將藝術帶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演出已逾 4053場;雲門共走訪38個國家240座城市,於華語世界、亞洲乃至於國際社會,雲門都是台灣原創精神的驕傲。 「雲門不只是今日台灣文化的核心,也是世界最好的舞團之一。」——德國德勒斯登藝術節總監迪特・耶尼克 雲門 50,在舞台上創造出無數令人屏息的魔幻時刻,它集結了編舞者的靈思創想,舞者身心意志的鍛鍊,舞台、燈光、服裝、音樂、佈景、多媒體等跨領域專業工作者的心血。 從早年京劇元素運用、新店溪野地訓練,到 80 年代後引入太極導引、內家拳、武術,雲門將東方美學內化為獨特的身體語言;從 70 年代小劇場成長為百餘人的專業舞團;從一卡皮箱拎了就走的舞台道具,擴增到一整個 40 呎貨櫃的國際巡演;《九歌》800 支燭台瞬間燃亮的燈河,《流浪者之歌》3.5 噸金色稻米自天而降,《狂草》以身體舞書法、研發先進的紙張滴墨,《屋漏痕》傾斜8度的舞台與流動的水墨雲⋯⋯ 陪伴台灣走過半個世紀,是三四代人共同記憶,將台灣帶給全世界——雲門,仍不斷續寫紀錄。 2019年,英國《衛報》將林懷民《關於島嶼》選入「21世紀頂尖20舞作」。新任藝術總監鄭宗龍與年輕舞者們的《十三聲》、《毛月亮》、《定光》、《霞》驚豔國際,贏得「世界50位當代編舞家」榮耀。 本書深入雲門工作現場,訪問創辦人林懷民、藝術總監鄭宗龍、不同世代舞者、行政製作團隊、劇場專業工作者,梳理第一手珍貴文獻,以身體技藝、劇場美學、創意管理、時代精神、未來宣言、與年輕人的對話,解密雲門。 書中以創新的編輯體例、示意圖解,解析雲門身體訓練、劇場美學以及專業團隊的運作。對於關心、支持雲門的朋友,將透過本書視角深入認識舞台下的雲門;對於喜好藝文活動,與有志投入表演藝術、劇場、美學領域的讀者,這是一本必須收藏的創意解密之書。 本書特色 ★ 直擊工作現場——編舞X燈光X服裝X舞台X音樂X多媒體,世界級舞作幕後創作心血 ★ 林懷民〈12個片刻・12 Photos〉、〈說舞・說人生〉——深情自述編舞、創作與人生,及他對台灣年輕創作者的期許 ★ 專訪現任藝術總監鄭宗龍——分享雲門新風貌、獲選「世界50位當代編舞家」心路歷程 ★ 魔幻時刻大揭祕——瞬間燃亮 800 盞油燈、傾斜 8 度舞台的極限挑戰、抗拒物理現象的舞紙流墨、3.5 噸黃金稻穀如瀑而下⋯⋯ ★ 剖析舞作的經典瞬間——以身體舞書法「行草三部曲」系列、經典文學新詮《白蛇傳》《紅樓夢》《九歌》、記錄世代記憶《薪傳》《我的鄉愁,我的歌》《家族合唱》、求道與佛偈的體悟《流浪者之歌》《水月》、墨法自然的東方哲思《屋漏痕》⋯⋯

9 特價9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薪傳.薪傳(雲門經典全紀錄,特別收錄林懷民專文〈吶喊與突圍〉)

古碧玲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23/01/17 出版

雲門舞劇《薪傳》45年,不能遺忘的史詩經典 第一部臺灣史舞劇 創作演出跨世代全紀錄 雙面書衣,六十五幀唯美攝影照片,完整收藏紙上《薪傳》,凝結感動瞬間 & & & & & && 【特別收錄】 ■林懷民新撰萬字專序〈吶喊與突圍〉 ■十三位跨世代菁英名家專文推薦 & 據說,雲門經典《薪傳》是一齣「跳一次死一次」的舞作。 薪傳《薪傳》的通關密語是: 免驚,袂死,再來一次! & 一九七八年,雲門舞作《薪傳》首演當天,美國宣布將與臺灣斷交。 & 燃燒靈魂的編舞家,和看不到前程的舞者,在混亂的時局裡,用青春的毅力與能量,演出「柴船渡黑水,唐山過臺灣」的史詩舞劇,鼓舞了萬千觀眾。 & 《薪傳》是臺灣集體記憶裡最重要的一支舞。 & 古碧玲生動記下首演季幕後的奮鬥與突圍,以及四十五年來,八代舞者突破自我限制,重現這齣把舞者力氣榨光、讓舞者跳到虛脫,觀眾感動沸騰的舞作的故事。 & 每一代年輕人都可以創造傳奇。 每一天都是突圍的好日子。 & 《薪傳》是以漢族先民拓殖台灣的歷史為主題,陳達吟唱「唐山過臺灣」的部分歌詞為「幕間曲」的八幕舞劇。 &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六日,舞作在嘉義首演的早上,美國宣布將與台灣斷交。演出時,臺上舞者和臺下的觀眾,滿懷孤臣孽子之心,淚水和著掌聲久久無法止歇。第一齣以臺灣史為題材的舞劇,就在如此悲壯的情勢下,展開它四十五年的旅程。 &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從家族溯源為靈感,展現百年來生活在臺灣土地上千千萬萬人與天爭、不向時勢屈服的突圍與吶喊,不分族群與世代的觀眾,都能從中看見自己的身影,找到自己所屬的位置。 & 《薪傳》是支要人命的舞,能讓所有舞者聞風喪膽,但只要站上舞臺,他們都願意為它挑戰極限,以靈魂獻祭,即便已歷經數代舞者的更迭,也毫無代溝地傳承這份拚搏的精神,並且發揮得淋漓盡致,這正是《薪傳》所展現的獨特能量與魔力。 & 全書收錄《薪傳》創作靈感、編舞歷程、道具與音樂創作軌跡,也記錄舞者們淚水與汗水交織的不服輸精神,此外更邀請各界知名人士,分享他們與《薪傳》的相遇及感動。搭配六十五幀精美攝影照片,完整收藏紙上《薪傳》。

66 特價32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阮劇團2020劇本農場劇作選VIII

遠景 出版
2023/01/06 出版

《那棟鬧鬼的透天厝》劇情大綱: 三十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燒毀了一棟透天厝。那是一棟曾經輝煌、有著大家族居住痕跡,經火吻後現已完全廢棄的老屋,那是李家祖厝。三十年後,該房子被當地政府下令拆除,男子李承穎(35歲)舊地重遊,看著拆除中的那棟房子,回憶起三十年前失火那夜的往事。 那年夏天,他的父親(李聰民,30歲)公司剛受到泡沫經濟波及倒閉,李聰民以讓罹患帕金森氏症而記憶錯亂的奶奶(李陳玉嬌,68歲)回老家休養為由,帶著一家老小返回李家祖厝。然而,他真正的目的其實是躲避債主,同時連絡代書評估這棟房子能賣多少錢,打算將房子賣掉還債。 關於父親的真心,母親(辜欣芳,28歲)並不知情,雖然知道老公因生意失敗欠債,卻不曉得危機早已逼近。自小在城市長大的辜欣芳,李家祖厝對她而言總有一股揮之不去的陰森感。 隨著暴力討債集團的步步進逼,屋子裡也開始發生各種難以解釋的古怪現象,每個人都必須在這棟屋子裡面對他們內心最深的恐懼。鬧鬼的究竟是屋子,還是人心? 《雲夢幻遊》劇情大綱 傳說,飛渡天門,即能脫去凡胎,羽化登仙,凡人一生僅有一次機會。 屈靈均失去楚王信任後,罹患抑鬱之症,自我放逐的他,意外進入雲夢仙境,多情女神瑤姬戀慕靈均,傳授登天之術。 青年才俊宋玉在巫女靈芝幫助下,潛入仙境尋找恩師屈靈均,希望他回返人間阻止楚王赴秦,未料師徒相逢,靈均竟指責宋玉是以文章邀寵獻媚的小人。宋玉無端遭受誤解,內心怨憤難平,決定設法阻止靈均登天。 天門即將開啟,靈均憶念起年少時與楚王立下的誓盟,一時徘徊不定…… 《動物們的限時動態》劇情大綱 點開⼿機,滑著限時動態。 看到蜉蝣出⽣、狐獴亂跑、蒼蠅談戀愛 看到猴⼦霸凌、螞蟻⼯作、海⾺⽣⼩孩 看到⿃類遷徙、孤狼漫步、樹懶趴著睡覺 咻—— ⼀則⼜⼀則的限時動態 咻—— ⼆⼗四⼩時後,還有哪些繼續存在? 觀看著這⼀切發⽣的我們,也在其中扮演了⼀個⾓⾊;持續上演著,我們⾃⼰的限時動態。 &

9 特價28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是非論愛情

無境文化 出版
2023/01/05 出版

《是非論愛情》融合了哲學對話錄的思辨與戲劇交談的活潑與機趣,將愛情的精髓,一層層抽絲剝繭呈現出來。在精神分析的舞台佈景上,兩個聲音,一正向一負面,巧妙地將人的境況,人與慾望的依存、拉扯、角力,在輕鬆的對話裡鋪展開來。愛是什麼?愛,就是自己與自己對話。本書於作者九十八歲時出版,不僅是拉維先生的最後作品,也是他贈予世界、贈予愛情的最美好回顧。《是非論愛情》,論的是愛情,以及愛情的是是非非。還有呢?它是一本薄薄的對話,一齣簡短的戲劇。還有呢?這齣戲,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戲,可以是對手戲,也可以是獨角戲,一如……愛情。愛情,究竟是兩個人的事,還是一個人的事?或者,是三個人的事?甚至四個人?又可能,僅如《是非論愛情》中的兩股聲音,在心中、在腦海裡、在體內發出交擊衝撞的聲聲吶喊,而本來無一事?當舞台揭幕時,我們立即明暸,愛情,就是等待。然而,在等誰?在等什麼?等的是一個人、或是一分愛、還是一種無以名之的幻想、甚且是一點點的自戀滿足?舞台上的兩個聲音,「是」與「非」 —— 肯定與否定,深信與懷疑 —— 牽引著讀者,在愛情的迷宮中,探索每一個思緒可能與不可能抵達的角落。每一次,我們相信愛了,但下一刻,我們又懷疑不愛了。字裡行間流逝的時間,是等待的時間。等待中,愛情的每一分、每一秒,「是」與「非」都在交談,都在對質,都在試圖說服對方……以及說服自己。愛一個人,是不是一個說服自己的過程?漫長的過程,與乎等待的過程。然而在作者清晰思路與輕快詞語的協助下,我們不知不覺就度過了等待,看見了愛情的到來,以及是是非非的消失……《是非論愛情》由精神分析的關懷出發,結合了文學的兼容並蓄與哲學的條理分明,兩種特性,構成一部獨特而又屬於任何一個人的「小品」。固然它讓人想起羅蘭巴特的《戀人絮語》,但它帶給我們更多的勇氣,面對愛情的勇氣。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Networked Bodies: The Culture and Ecosystem of Contemporary Performance 身體網絡(英文版)

“This publication assembling the practices and discourses of ‘Asian contemporary performance’ is assuredly a statement of ‘the world we have made’ for the now and the future, as well as a means of connecting TPAC and other ‘worlds.’ ”-Ruo-Yu LIU, Chairwoman of 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 & “While it is now hardly unusual to find choreographers working in an exhibition setting, or visual artists performing on a stage, it is still rare to see practitioners from the different fields working together, as can be found at ADAM.”-John Tain, Head of Research at Asia Art Archive & “With various understandings from multiple disciplines, life journeys and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this publication is neither a collected manifesto, nor an imprint of harmony and integration. On the contrary, it is the very embodiment of incarnations and trajectories of the world history and the network of contemporary corporeality.”-Chun-Yen WANG, Art Critic & “The anthology sheds light on contemporary, situated approaches to ‘the notion of composition,’ breaking with linear processes of gathering through decolonial and collective movement-based practices.”-Madeleine Planeix-Crocker, Associate Curator at Lafayette Anticipations & Asia Discovers Asia Meeting for Contemporary Performance (ADAM) was founded by 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 in 2017. Jointly conceived with River Lin, a Taiwanese artist and curator currently living and working between France and Taiwan, the project aims to build a research and exchange platform for cross-cultur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performance art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Different from other similar networks and art markets that focus on transactions, ADAM emphasizes an ‘artist-led’ concept and practice. It invites artists to disrupt the relationships and dialogues between institutions and artist communities through the ecological processes of concep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production, and also provides sustenance and companionship to artists while they embark on their journeys in creative research and co-creation. & This book is based on the exchanges, research and practices undertaken by artists from across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nd beyond who have worked with performance as a medium, form and method during the 2017-2021 editions of ADAM (Asia Discovers Asia Meeting for Contemporary Performance). It proposes or questions work-in-progress mode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the glocal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performance. This publication documents the trajectory of ADAM, and further expands the discursive process for the problematique related to issues such as geopolitics, community and social engagement, cross-cultural studies, and interdisciplinary art. &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全球視野下的表演作為方法:歷史記憶、主體技藝、文化生產

中山劇藝系 出版
2022/12/31 出版

本論文集脫胎自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於民國一○八年舉行之同名國際研討會,該研討會以「表演作為方法」為主旨,探討近年來表演藝術學界關於歷史記憶(historical memory)、主體技藝(technology of the self)以及文化生產(cultural production)等諸多面向的議題。 論文集收錄的論文橫跨古今中西,以及當代臺灣,更見西方理論與非西方素材的辯證交織對話,希望本論文集能拋磚引玉,持續推動相關議題的探索,並在當代臺灣知識生產板塊下留下深刻痕跡,供往後的學術對話以及研究發展參考。

特價3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當世界學習倒著走:當代德國劇作選3

書林 出版
2022/12/20 出版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 耿一偉 專文導讀 & 精選五位當代劇作家――馬琉斯.馮.梅焰堡(Marius von Mayenburg)、湯瑪斯.梅勒(Thomas Melle)、諾拉.阿卜杜勒―馬克蘇德(Nora Abdel-Maksouds)、黎娜.葛蕾莉克(Lena Gorelik)、米蘭.加特(Milan Gather)――的作品,集結成《當世界學習倒著走――當代德國劇作選3》。 & 這五個劇本均由多個短場景構成,敘事節奏快速,主要以對話呈現,體現了當代劇本與文化的特徵。故事分屬不同類型,卻都帶出了當代的重要社會議題――宗教、教育、兒童性侵害、社會政策與階層問題、失智,此外也包括對既有規則的重新想像。而這些議題不僅在德國發生,也是全球都會面臨的,藉由將之呈現於舞台上,與公共領域產生對話與反思。 & 殉道者 Märtyrer/馬琉斯.馮.梅焰堡 Marius von Mayenburg 班雅明.蘇德拒絕上學校的游泳課,他說是因為穿比基尼的女生傷害了他的宗教情感。他的母親認為這只是無聊的笑話,但生物老師蘿特卻認為這是班雅明呼救的方式。班雅明的宗教狂熱不只說說而已,他的行動挑戰了學校的日常:穿著衣服鞋子跳進泳池裡,並以種種方式挑釁教學,從工業化、演化論,到同性戀與兩性平等,都在他以聖經引用打造的世界裡受到審判與攻擊。他極端的宗教立場,也激起各個成年人之間既有的價值衝突,不僅涉及包容多元世界觀的界線,也讓潛在的厭女、反猶等權力壓迫的社會機制浮上檯面。就在母親推卸責任、教學者在無助與縱容間相互拉扯之際,班雅明招募到了他的第一位門徒—被其他人霸凌的同學葛歐格。班雅明慫恿他展開一項謀殺計畫,悲劇看來即將無可避免。當蘿特老師和班雅明對質時,眾人不相信的卻是她。最終,她自己成為了殉道者。 & 我們的照片 Bilder von uns/湯瑪斯.梅勒 Thomas Melle 事業有成的媒體集團經理耶斯科接到一張手機上匿名傳來的照片,上面是自己青少年時期被拍下的裸照。這引起向來成功自信,且早已將青少年時期的過往塵封已久的耶斯科極度的恐慌,開始從舊時同學處著手,希望能找到蛛絲馬跡。昔日同學現多在各領域身居要職,同學之一康斯坦丁卻因過去的經驗頹廢潦倒,無力面對人生。同學中曾經看似最風光亮麗的馬圖什卡也因持有兒童色情圖片入獄服刑。眾人或選擇完全否認或壓抑,或選擇自我毀滅,又或是選擇將其解讀為大環境影響下的共同記憶。隨照片的出現,眾人皆被迫面對過去。 & 吉普車 Jeeps/諾拉.阿卜杜勒―馬克蘇德 Nora Abdel-Maksouds 在戲的一開頭就指出,在德國「每年有四千億歐元的遺產被繼承,每五個孩子當中有一人是窮人」。劇中安排遺產在死後由政府接管,繼承權(包含負債)則開放以抽籤方式重新決定。而業務的承辦單位正好就是負責社會救濟金發放的就業中心。作品將時間拉到繼承法改革的三個月之後,兩名在單調沉悶的就業中心裡工作的行政人員,遇到兩個婦女衝進辦公室,用手槍對著他們的胸口,威脅要把其中一人用多年積蓄所買的心愛吉普車炸毀。繼承巨額遺產是一種幸運或是社會的不公平?就像出生的巧合一樣,「卵巢彩券」的出現打亂了一整個世代的人生規劃。 & 當世界學習倒著走 Als die Welt rückwärts gehen lernte/黎娜.葛蕾莉克 Lena Gorelik 這齣戲劇裡的主要角色是兩名小學生尤西和米拉。尤西雖然是男生,卻喜歡穿洋裝,可是他並不想當女生,他只是覺得洋裝很漂亮。由於與眾不同,尤西經常遭到別人嘲笑,這令他非常氣憤。小女生米拉不喜歡別人制訂的規定,比如必須用「您」稱呼老師;要準時不能遲到等等。到底是誰決定一切都必須這麼運作?難道就不能不一樣嗎?還有,如果有另外一個世界,在那個世界裡另有它自己的規定,比如尤西的媽媽突然要求他早上繼續躺在床上別起床,而米拉的爺爺居然搬到狗屋裡居住,這樣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各種奇思妙想、荒謬怪事接二連三地出現,各種物品也都瘋瘋癲癲:內褲想要戴在別人頭上;鞋子啃咬著狗狗;狗狗不只喵喵叫,還想用牽繩遛人!更怪的是,除了尤西和米拉,其他人和所有的物品似乎都認為這些都正常不過!起初這一切怪事還挺有趣的,但尤西和米拉很快就發現,如果這個世界只是變得不一樣,並不代表事情會變得更好。那麼,當世界天翻地覆,他們/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 莫妮卡奶奶――什麼? Oma Monika, was war?/米蘭.加特 Milan Gather 這部戲劇由兩名演員演出,講述小學生巴塔薩和祖母莫妮卡奶奶的祖孫情誼。和一般祖孫相處不同之處在於,莫妮卡奶奶開始出現失智現象。起初巴塔薩並沒有察覺奶奶異常的地方,因為平時爸媽下班後便會接他回家,兩人相處的時間沒有那麼長。但是這一次爸媽出差,他必須在奶奶家過夜,也因此他才驚覺奶奶有一些不太對勁。一開始他感到驚慌失措,甚至想打電話向爸媽求助,但最後他決定利用身邊的物品喚起奶奶的記憶。貼心的巴塔薩一步一步引導奶奶重回過往的時光:她和爺爺共同生活、相識,結婚生子,她從前的工作,甚至莫妮卡奶奶和她爸媽的生活片段等等。一步一步,巴塔薩拼湊出奶奶的過往,也一步一步引領奶奶回到當下,認出如今在外面(不久前她認不出巴塔薩,還將他趕出去)的男孩是她摯愛的孫子,並且請他回來和自己說說話。填字遊戲串連這部戲劇多處劇情,不僅是巴塔薩與莫妮卡奶奶愛玩的遊戲,在巴塔薩喚起奶奶記憶的過程中,也出現幾處類填字遊戲的元素,比如奶奶想不起「白天」該怎麼說,只能用「不是晚上,是在太陽……」加以描述,而巴塔薩立刻猜出奶奶想說的是「白天」,可說是祖孫二人共同創造的「填字遊戲」。 & 本書特色 & 1.歌德學院(台北)德國文化中心為促進台德文化交流特別推薦且協力出版此書,取得獨家授權第一手資訊。 & 2.劇本類型多元,包括偶劇、青少年戲劇,反映德國當代社會議題。 & 3.適合戲劇系、文學╱劇本創作及研究者、德文系所師生閱讀。 &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學京劇‧畫京劇:生旦淨丑

崧燁文化 出版
2022/12/08 出版

行當是舞臺上扮演人物角色的分類, 根據性別、性格、年齡、地位等劃分。 如今,歸納為生、旦、淨、丑四大類…… & 即使從未接觸過京劇,本書也能讓你一秒愛上 & ▎何謂行當 行當是舞臺上扮演人物角色的分類。 行當的劃分由來已久,大約在七八百年以前, 元雜劇就劃分出來很多行當,當時稱作角色。 明末清初,昆曲盛行,劃分也日益細密,已有十二種之多。 & ▎京劇行當 京劇最早有「十行角色」,即生旦淨末丑、副外雜武流。 現在歸納為生、旦、淨、丑四大類,每個大類之中又包含若干小類。 & ◎生──成年男性角色 大致分為老生、小生、武生、紅生、娃娃生等幾類, 除去紅生和勾臉的武生以外,一般生行都是素臉的。 【老生】 扮演中年以上、性格正直的正面人物,因多戴鬍子,又稱「鬚生」, 可分為唱功老生、做功老生、靠把老生、短打老生和文武老生。 【小生】 主要扮演青年男子,扮相清秀英俊、儒雅倜儻。 又分為扇子生(使用扇子的書生)、紗帽生(多在朝為官)、 雉尾生(風流帥才)和窮生(未得功名的讀書人)。 【武生】 扮演擅長武藝的年輕男子角色,分為長靠武生和短打武生。 & ◎旦──女性角色的統稱 根據人物身分、年齡、性格及表演方式的不同, 分為青衣、花旦、花衫、刀馬旦、武旦和老旦。 【青衣】 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 扮演人物端莊、正派,大多是賢妻良母、大家閨秀。 【花旦】 扮演性格活潑或潑辣的青年女性角色,常帶喜劇色彩, 如大戶人家的丫鬟、小戶人家的未婚少女或美豔妖嬈的少婦等, 【武旦】 扮演武藝高超的女性角色,如武將、江湖人物中的各類女俠。 & ◎淨──又稱「花臉」,臉上勾畫誇張的臉譜 多為性格粗獷豪爽、剛烈正直或陰險凶狠之人, 淨分為銅錘花臉、架子花臉、武花臉和油花臉。 【架子花臉】 多扮勇猛豪爽、剛烈強悍的正面人物。 【油花臉】 以形象奇特笨重、舞蹈身段粗獷而嫵媚多姿為特點。 & ◎丑──又稱「小花臉」,常在鼻梁上抹一小塊白油彩 通常扮演較滑稽的角色,分為文丑和武丑兩大類。 京劇界有「無丑不成戲」之說,可見丑角的重要性。 【文丑】 京劇中的各類詼諧人物大多由文丑扮演。 【武丑】 扮演擅長武藝、性格機警、語言幽默的男性角色。 & 本書特色 & 京劇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結晶,具有其獨特的藝術表達。京劇最早有「十行角色」,即生旦淨末丑、副外雜武流。經過兩百多年的整理,現在歸納為生、旦、淨、丑四大類,每個大類之中又包含若干小類。本書正是為幫助讀者更全面地了解京劇藝術中的「生旦淨丑」而設計。 &

9 特價3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學京劇‧畫京劇:多彩頭面

崧燁文化 出版
2022/12/08 出版

頭面是登臺的行頭,也是一個演員的臉面, 不同類型的飾物象徵人物不同的身分地位。 & 本書角度新穎,深入淺出, 展現知識性、趣味性和藝術性相結合的特色 & ▎硬頭面 硬頭面分為點翠頭面、水鑽頭面和銀錠頭面三種。 每套有五十多件,可全套使用或半套使用,也可單用。 ◎點翠頭面 在京劇舞臺上,戴點翠首飾的女性多為宮廷貴婦、官宦眷屬。 目前,點翠材料已被藍色絲帶或綢布取代,因此也稱為「點綢」。 ◎水鑽頭面 水鑽頭面為京劇舞臺上年輕美麗、性格活潑的女子所插戴。 各色的水鑽頭面,增添了旦角的美麗風采,是頭面中最為華麗的。 ◎銀錠頭面 為京劇舞臺上貧寒、寡居的婦女所用,如《武家坡》中的王寶釧。 為了增強舞臺效果,現在一般都在銀錠頭面中摻進一些水鑽頭面。 & 【葫蘆簪子】 通常為已婚婦女所用。 【小蝙蝠】 蝙蝠寓意「遍福」,象徵幸福、如意或幸福綿延無邊。 【鳳挑】 主要用於結婚或喜慶的日子。 【鳳冠】 「冠」為有身分的貴族所戴,后妃通常戴鳳冠。 【如意冠】 為《霸王別姬》中的虞姬所戴, 既代表著妃子的身分,又有武勇的象徵。 & ▎軟頭面 也稱為青頭面,是固定硬頭面的輔助飾物或頭面的軟裝飾物。 軟頭面是演員頭部化妝的基礎,插戴硬頭面都要在軟頭面上進行。 【吊眉帶】 也叫勒頭帶,將演員的眉眼向上拉,使看上去更有精神。 【線簾子】 也叫線尾子,是旦角的假髮,可以使形象更美。 & 本書特色 & 京劇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結晶,具有其獨特的藝術表達。京劇的旦角演員登臺都需要「頭面」。頭面象徵著人物的身分地位,分為硬頭面和軟頭面,軟頭面又分成點翠頭面、水鑽頭面和銀錠頭面三種。本書正是為幫助讀者更全面地了解京劇藝術中的「多彩頭面」而設計。 &

9 特價3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學京劇‧畫京劇:百變臉譜

崧燁文化 出版
2022/12/08 出版

每個人物都有獨特的譜式和色彩, 圖案、色彩均有特定的象徵意義。 & 本書主要以圖片展示為主,同時配有「畫一畫」 在有趣的填色繪畫中學習京劇,在愉悅的狀態中掌握京劇知識 & ▎起源與差異 在中國古代,祭祀活動中有巫舞和儺舞,舞者常戴面具。 北齊蘭陵王生性勇猛、武功高強,但相貌俊美,敵人不怕他。 於是,打仗時他就戴上面具,以顯得面目凶狠,帶來震懾效果。 & 臉譜起源於面具,只是臉譜是將圖形直接畫在臉上, 面具則是把圖形畫或鑄在物品上,然後再戴在臉上。 & ▎淺談京劇臉譜 不少古老戲曲劇種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臉譜, 京劇臉譜尤以「象徵性」和「誇張性」著稱, 即透過誇張和變形的圖案來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徵。 內行的觀眾透過臉譜就能分辨出該角色是英雄或壞人。 & 臉譜主要用於淨和丑,在形式、色彩和類型上有特定格式, 但並非絕對固定,因劇碼、角色年齡、演員臉型而略有差異。 & ◎基本顏色 不同顏色的臉譜,代表不同類型的人物個性。 【紅色】象徵忠誠、勇敢。 【白色】象徵奸詐、多疑。 【藍色】象徵剛強、有心計。 【綠色】象徵勇猛、莽撞。 【黑色】象徵正直、智慧。 【黃色】象徵勇猛、暴躁。 【紫色】象徵剛正、穩練、沉著。 【金色和銀色】象徵神仙、高人。 & ◎譜式分類 京劇臉譜的構圖,被稱為譜式。 常見譜式有整臉、三塊瓦臉、花三塊瓦臉、 十字門臉、碎花臉、歪臉、丑角臉、象形臉等。 & 【整臉】以一種顏色為主色,眉、眼部有變化。如關羽、包拯、曹操。 【花三塊瓦臉】在三塊瓦臉的基礎上增添許多紋樣。如典韋、曹洪等。 【十字門臉】從額頂到鼻尖畫一通天立柱紋,兩眼窩間以橫線相連。如張飛。 & ◎經典人物 在京劇臉譜中,各種人物都有自己特定的譜式和色彩。 常以蝙蝠、燕翼、蝶翅等為圖案,在眉、眼、面、額等部位上色。 & 【荊軻】 用紅色作為臉譜主色,表示他忠勇的性格, 前額上的圖案是一把匕首,代表他的刺客身分。 【龐統】 劉備帳下的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 他的額頭上有八卦圖,表示神機妙算。 【項羽】 項羽是一個悲劇人物,所以為「哭臉」。 只用黑白二色,「壽」字眉,兩頰白色,眉眼向下垂,& 表現了一個拔山蓋世、剛愎自用、有勇無謀的失敗英雄。 & 本書特色 & 京劇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結晶,具有其獨特的藝術表達。臉譜的產生有著悠久的歷史,起源於面具,而後成為中國傳統戲劇裡演員的臉部彩妝。本書正是為幫助讀者更全面地了解京劇藝術中的「百變臉譜」而設計。 &

9 特價3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學京劇‧畫京劇:華美服飾

崧燁文化 出版
2022/12/08 出版

京劇服飾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藝術手法, 戲曲行中有著「寧穿破,不穿錯」的俗語。 & 本書帶你感受京劇魅力所在, 開拓藝術視野和提高藝術素養 & ◎服飾類 京劇服裝又稱「戲衣」,可分為蟒、帔、褶、靠、衣五類, 基本上概括了各種人物形象的禮服、常服、戎服、便服, 表現出劇中人物的社會地位、生活境遇、人格特質等差別。 & ▎蟒──帝王后妃、公侯將相的禮服 男蟒紋樣主要有龍和海水江牙, 女蟒紋樣主要有牡丹、和仙鶴等。 【男白蟒、粉蟒】 一般用於英俊儒雅的青年武將,如周瑜、呂布等。 【女秋香蟒】 多為老郡主、老誥命夫人穿用,人物造型莊重、沉穩。 & ▎帔──帝王將相、豪門貴族的家居常服 皇帝用團龍;皇后、貴妃用團鳳;太后用團龍鳳; 其他人物視年齡、身分用團花或枝子花等。 【女花帔】 為深閨少女的閒居服,色彩較鮮豔。 【對兒帔】 專用於夫妻間,色彩一致,紋樣相同或相稱。 & ▎褶──京劇服裝中的便服 寬身闊袖,有花素之分,用途廣泛, 男女老少、貧富貴賤、文武皆可用。 【富貴衣】 把不規則形狀的雜色布塊綴在衣上,表示窮困潦倒。 因劇中穿著此衣的人物日後都會顯達,故稱「富貴衣」。 【文丑花褶子】 多用於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小碎花或吉祥紋樣遍布全身。 【武丑花褶子】 用於非偷即盜的江湖人物,紋樣為飛燕、飛蝠等,寓意身輕如燕。 & ▎靠──武將所穿的戎服 「硬靠」象徵全副武裝,即將開戰。 「軟靠」用於非戰鬥場合的武將。 【杏黃靠】 一般為老將所用,如黃忠。 【藍靠】 威武勇猛的人穿藍色靠,如夏侯惇。 【改良靠】 緊身、合體、輕便,但不及傳統靠威武。 & ▎衣──除了蟒、靠、帔、褶之外,其他都可稱為衣 一般分為長衣、短衣、專用衣、配衣四類。 【宮裝】 也叫宮衣,多用於仙女、千金小姐及貴妃娘娘等。 【旗袍】 又稱旗裝,為異國后妃、公主或清代婦女常穿的便服。 【茶衣】 多為酒保、樵夫、漁夫所用,色彩較單純、樣式較樸素。 & ◎盔帽類 依照外觀、質地和功能,可分為盔、冠、巾、帽四類。 有著塑造人物形象和彰顯人物身分、性格的重要作用。 & ▎盔──武將在打仗時用來防護頭部的帽子 盔一般為硬胎,綴有絨球、珠子作為裝飾。 【翎子】 為俊秀英武的青年將帥、武藝高超的女將等所戴。 【七星額子】 為女將軍所戴,如《楊門女將》中的穆桂英。 【倒纓盔】 帽檐上卷,帽頂豎倒纓,為兵卒所用。   ▎冠──比較鄭重的禮帽 皇帝戴九龍冠,皇子、太子戴紫金冠, 皇后戴鳳冠。 【員外巾】 色彩與服裝相配,為富紳和退職的官僚所戴。 【鴨尾巾】 為貧窮的小生、老生所戴,如《白蛇傳》中的許仙。 & ▎帽──上至君臣,下至百姓,皆可戴 典禮、日常所戴的禮帽、便帽均歸此類,有硬有軟,種類繁多。 【王帽】 又稱皇帽,為皇帝專用的禮帽。 【紗帽】 為除宰相以外的各級文官所用。 【羅帽】 為江湖俠客所戴。 & ◎鞋靴類 京劇舞臺上的各種鞋靴,分為靴、履、鞋三種。 靴為連筒之鞋,履指單底鞋,履的底比鞋厚。 & 【厚底靴】 可以增加身高,具有明顯的塑身作用。 【朝方靴】 為丑角所扮演的文武官員及太監穿用。 【快靴】 鞋底薄,打鬥時能輕捷,以便於跳躍翻打。 & 本書特色 & 京劇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結晶,具有其獨特的藝術表達。京劇服飾可以鮮明地展現人物的身分、年齡、職業等。在傳統京劇演出中,表演程式成為服裝類型化的主要依據,進而形成了一整套衣箱制。本書正是為幫助讀者更全面地了解京劇藝術中的「華美服飾」而設計。 &

9 特價3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學京劇‧畫京劇:道具樂器

崧燁文化 出版
2022/12/08 出版

道具根據位置及形式的擺放差異,象徵著不同的環境和實物, 樂器影響著人物的表現、情境的描繪、氣氛的渲染…… & 基礎知識、精美圖片、繪畫塗色、劇碼故事 遍覽京劇的祕密花園,本書帶你欣賞傳統藝術 & ▎關於道具 在京劇舞臺上,大大小小的道具和一些簡單裝置統稱為「砌末」, 主要包括生活用具、舞臺裝飾、宮廷官府用具、儀仗、交通工具、兵器和旗子等。 & ◎一張桌子,多種用途 飲茶時當茶几,擺上酒杯便是飯桌, 陳列筆硯是書案,放上印匣便是公案, 擺出香爐又是供桌香案…… ◎擺放有所差異,象徵便會不同 不同位置、不同形式的擺放,代表著不同的環境和實物, 「桌子可當山, 椅子似牆板,桌椅雙合併,便是城郭顯」。 & ➔生活用具 【手絹】 綢質或布質,方形,多為花旦所用, 可烘托舞臺氣氛、刻劃人物的性格和內心世界。 【酒具】 京劇以酒壺和酒杯表示豐盛的宴席。 根據酒具的外觀可判斷人物的身分, 龍頭酒壺並貼金為宮廷或王公貴族使用, 而無雕花的則為平民使用。 & ➔宮廷官府用具 【魚枷】 木質,魚形,雙扇合一,頭與尾部三圓孔束縛犯人的頸和手, 為劇中女犯人所用,如《女起解》、《三堂會審》中的蘇三。 【拶指】 四片木片,各長七寸,貫以繩索,為一種刑具。 施行酷刑時夾住犯人的手,接著急速收緊。 & ➔交通工具 【車旗】 一種為黃緞,繡有車軲轆,使用者身分較高; 一種為紅布,繪有車軲轆,大多為押送物品使用。 【馬鞭】 馬鞭代表馬、騎馬或馬鞭本身。 不同顏色彰顯著主人身分的差異。 & ▎關於樂器 京劇樂器由管弦樂和打擊樂組成。 & ◎重唱功的文戲 管弦樂包括京胡、京二胡、月琴、弦子、笛子、笙、嗩吶、海笛等, 一般為重唱功的文戲伴奏,因此京劇伴奏中的管弦樂隊也稱為「文場」。 ◎重武打的武戲 打擊樂包括鼓板、大鑼、鐃鈸、小鑼、大堂鼓、小堂鼓等, 一般為重武打的武戲伴奏,因此傳統習慣稱打擊樂隊為「武場」。 & ➔以樂器烘托 【月琴】 彈撥樂器,聲似珠落玉盤,晶瑩透亮, 在伴奏中發揮著表現人物、描寫情境、渲染氣氛、 加強戲劇節奏、烘托表演、美化演唱的作用。 【大堂鼓】 奏時置於木架上,以鼓棒捶擊發聲,聲音低沉雄壯, 用於戰爭場面能夠加強氣氛,亦用於曲牌伴奏。 & 本書特色 & 京劇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結晶,具有其獨特的藝術表達。在京劇舞臺上,大大小小的道具和一些簡單裝置統稱為「砌末」,而京劇樂器由管弦樂和打擊樂組成,樂隊以為文戲或武戲伴奏分成「文場」、「武場」。本書正是為幫助讀者更全面地了解京劇藝術中的「道具樂器」而設計。 &

9 特價3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韓國影劇故事結構聖經【圖解】:韓國影劇征服全世界的編劇法則

吳基桓  著
漫遊者 出版
2022/12/07 出版

.2020年《寄生上流》拿下坎城影展金棕櫚獎,以及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導演與最佳原創劇本獎 .2021年Netflix影集《魷魚遊戲》紅遍全世界,也贏得美國電影學會電視類特別獎,更是首部入圍美國艾美獎劇情類影集主要獎項的非英語劇集 .2022年的坎城影展有5部韓國作品應邀競逐獎項…… 不論藝術電影或大眾影視 韓國正在成為全球影劇市場的故事寶庫! 全球第一本【系統性解析】韓國影視敘事手法的寫作教戰書 最簡明的【五個○】圖解公式帶你寫出心裡的那個原創故事 ◆ 「……我們一起走在名為『電影』的這條錯綜複雜道路上。本書就如同這條路的指標。所有以成為電影人為夢想的人,我希望都可以來讀。」——「韓國奧斯卡獎」大鐘獎、百想藝術大獎得主+電影 《茲山魚譜》、《思悼》、《王的 男人》等導演李濬益推薦 ■ 本書可以幫助你: 1破解韓國經典影視作品的隱藏結構 2理論學習→寫出劇本:攝取最精華的劇本理論,快速投入寫作實務 3簡明的圖解公式→有機體故事:將故事理論化為最清晰的公式,帶你打造出充滿原創性的故事 ■ 齊聲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知名編劇講師 東默農|韓國文化研究者 陳慶德|韓國影視研究專家 黃孝儀(艾爾)|台灣影評人協會副理事長 膝關節 「全方位解析成功戲劇的必要條件,值得細讀的吳基桓導演創作錄。」 ——————陳慶德 ◆ 解決所有寫作教戰書的痛點,帶領你從公式出發, 跨越「理論」與「創作」之間的斷裂! ◆所有劇本寫作書都說結構最重要,但你就是消化不了那些複雜的理論,怎麼辦? 本書作者從實務經驗出發,幫你讀透那些經典理論,轉化為獨創的圖解公式:從主角的公式、敵對力量的公式到結構的公式,甚至類型故事的公式! ◆每個人都能理解,既能應用也能用來學習,掌握好故事緊扣人心的的祕密! 【五個○】公式包含了: 1情節三角(經典三幕劇結構):布局、敵對者或困境、高潮 2主角行動的起始、敵對力量的三個攻擊點、奔向高潮的結局 ◆不分商業或藝術電影,都能套用【五個○】公式來分析或進行創作 從賣破1200萬觀影人次的商業片《七號房的禮物》,到李滄東贏得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獎的藝術片《人生之詩》,都能拆解為【五個○】……你的故事也可以! ◆不限於單一媒介,21世紀的韓國電影或影集都適用 除了電影,也引用《Signal 信號》、《W-兩個世界》、《愛的迫降》、《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SKY Castle 天空之城》等曾經創造高收視率的電視劇佐證公式的廣泛應用性,包括從劇集整體的篇幅(16集或較少或更多集數)來思考完美的「情節三角」應該落在哪些集數。 ◆適用各類型故事:挖掘成功作品裡隱藏的經典結構 細分為愛情、人性/社會 、體育、恐怖 、懸疑/驚悚、諜報、犯罪、動作、災難共9個常見類型,以公式拆解各類型的成功案例,帶你看出暗藏在經典類型故事中的結構,同時提醒各類型故事在公式之外如何擄獲觀眾的關鍵,例如: 《七號房的禮物》揭露了人性/社會類型片需要一句喚起最大共鳴的台詞; 《屍速列車》等災難片必須創造所有觀眾都能感同身受的災難形態; 旁白是《捉迷藏》等驚悚片的敘事特色,但旁白在《機密同盟》這類動作片無法產生效果,等等。 ◆熟悉各類型故事的創作特性,精進你的寫作技巧 本書帶領你從主角的公式出發,逐一進行價值的確立、布局與高潮的釐清,包括主要敵對者與次要敵對者的設定,以及設計表層敘事與深層敘事、進行交叉檢查等,一步一步讓你的故事成形。 最後,作者再一一解析各類型寫作的「特性」,例如犯罪片《神偷大劫案》的表面敘事是偷取鑽石,深層敘事是計畫這一切的主角要進行報復;他偷竊的對象不會只是單純的物體,而是與他的過去或我們社會關聯的象徵。 入門就從公式開始—— 從提筆的那一刻起,任何人都可以完成那個只屬於你的故事 現在就開始吧! 本書特色 ■ 獨家圖解公式解析21世紀韓國知名影劇作品之隱藏結構 ■ 超前韓國版!特別增補給台灣讀者的新作解析:《茲山魚譜》、《逃出摩加迪休》+全球夯劇《魷魚遊戲》 ■ 利用「圖解公式」挖掘韓國影視劇本結構的奧祕,寫出你自己的爆款故事 ■ 讀者讚譽為「韓國版《故事的解剖》」!帶你建立劇本創作最關鍵的技巧與觀念 ■ 非影視專業也看得懂!小說創作者也適用!韓影韓劇愛好者深入韓國戲劇門道的唯一指南 &

79 特價4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技藝與展演:雜技演員的身體民族誌

郭憲偉  著
師大書苑 出版
2022/12/05 出版

本書企圖從身體的角度為出發點,除探究雜技演員如何實踐與展現自己的身體,面臨傷痛之時如何應對自我與他者,以及分析男/女雜技演員身體表現的差異與變化,並找尋身體體現的主體性與自我認同,以及演員的身體是如何被觀眾欣賞,在一次次展演中身體又是如何表達與詮釋,通過雜技演員的身體論述,試圖回到身體的原初,並透過身體技藝為國家/民族一次次進行海內外展演,是為本書之目的。這本書的撰寫將引領我們瞭解雜技演員獨特的身體世界。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賽門‧史蒂芬斯的劇作家日記

書林 出版
2022/11/30 出版

才華洋溢的劇作家賽門‧史蒂芬斯在2014有個收穫豐富的一年,有極多作品進行世界首演,包括在家鄉曼徹斯特的皇家交易所劇院(Royal Exchange),在倫敦皇家宮廷劇院(Royal Court)Downstairs Space上演重要新作,在楊維克劇院(Young Vic)上演契訶夫譯作;人氣劇作《深夜小狗神秘習題》移地百老匯演出,同時期也在德國進行許多新創作計畫。除了這些創作之外,他也持續扮演年輕輩劇作家、演員與導演的導師,更敢於在劇本創作界發聲,持續不懈地提出犀利、具有洞見的發言。 & 透過史蒂芬斯每天的日記、工作實踐、內心最深處的思緒,以及劇場、藝術與政治哲學等,他毫不保留地坦誠一切,讓我們一窺前人從未見過的21世紀重要劇作家內心。 & 本書特色 & 1. 桃園鐵玫瑰藝術節合作出版 2. 台灣首度出版人氣劇作家賽門‧史蒂芬斯創作心法 3. 真誠不藏私,分享創作劇本過程與思考 4. 文字、戲劇創作者的重要參考 &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物的力量:從道具到物件劇場

書林 出版
2022/11/02 出版

本書匯集了關於演出中使用物件的理論與實務觀點,包括這些物件如何成為劇場景觀的一部分,成為演出的伙伴,甚至是具有地位的自主物件。作者詳細分析特定演出,檢視演員訓練、舞台設計、材料、組裝技術,以及物件劇場等,探討批判性的問題: & 劇場道具與日常物件有何不同? 觀眾如何反應演員使用道具的各種不同方式? 和「東西」一起集體創作,是否會影響製作過程,或對物質產生不一樣的看法? & 從以假亂真的糖漿假血,到滾燙沸水與真人頭顱,本書探討各種物件真假案例在日常與劇場之間的來回,對戲劇、設計與道具製作的學生、劇場工作者、研究者來說,是一本絕佳的基礎指南。 & 本書特色 & 1. 桃園鐵玫瑰藝術節合作出版 2. 關於劇場道具使用的跨領域研究專書,理論與實作兼具 3. 戲劇、舞台設計相關領域的實用指南,適合戲劇、美術、設計相關科系閱讀 &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在規劃與變化之間:編創與即興舞蹈

古名伸  著
五南 出版
2022/10/25 出版

生命是一首無法排練的作品。對生命而言,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即興的專家。 舞蹈的編創vs.即興,兩者看似不同的概念,要如何在舞台上相輔相成? 舞蹈創作講求動作在時間性與空間性安排下的組合,輔以為了表現意念與內涵所建立起的印象而特別拿捏的動作質地。終其目的是為了要在表演行為裡呈現創作者的意念。即興講求當下起心動念時,在時間性與空間性的拿捏,佐以在動作執行的當刻,因為動作質地的表現所產生的形象。一旦當即興行為變成一個表演活動時,所有的呈現也都成了引起觀眾想像的依據。唯一差別的是,舞蹈創作在事先已經預設了要對觀眾述說的內容,而即興表演要到最後才知道原來對觀眾表達的樣貌是什麼。 本書試圖解析舞蹈作品形成的各個面向,理清創作的思考脈絡、舞蹈美學與風格被確立的依據。希望以這份創作書寫做為作者自己舞蹈創作階段性的總結,讓這個總結成為對後人及這個時代的見證,以為再出發的依據。 &

95 特價3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戲曲新繹境:傳統、創新、跨域

馬薇茜  著
國家 出版
2022/10/20 出版

本書分為戲曲傳統、創新與跨領域三個面向,作者根據多年學術研究和教學現場經驗,從戲曲藝術教育場域及展演實踐出發,逐一討論人才養成、交流推廣、產學合作、終身教育、教學模式、數位科技等相關議題,結合理論與實務,進行深入探索,為強調多元發展的當代社會及教育工作者提供新思路。第壹篇介紹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之沿革,以及戲曲教育歷來如何與地方連結,共同推動人文發展。第貳篇藉著重新詮釋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說明戲曲教育的養成理念。第參篇闡述臺灣京崑劇團如何藉SMART策略推廣臺灣戲曲,並創造跨國交流機會。第肆篇解析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的產學合作案例內容及其所產生的效益,值得學校和企業借鑑。第伍篇透過戲曲學院的樂齡大學計畫,一窺戲曲教育對今日社會的貢獻及其可能性。第陸篇、第柒篇則以國立成功大學配合高教深耕計畫進行的戲曲表演藝術相關課程為例,融合藝術在地化與歷史化,分析情境式教學和跨領域專業在課堂上的運用與結合,並分享如何透過現代科技與藍海策略,為受到疫情衝擊的教學現場開闢新的方向。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自由之舞鄧肯:以復興為起點創新,現代舞的奠基者

崧燁文化 出版
2022/10/11 出版

回歸藝術表達的本質──情動於衷 & 她厭倦使芭蕾舞喪失意義的僵化訓練; 她痛恨資本主義帶來的藝術精神消亡; 她決定做個異端,來一次驚世駭俗的復興。 她是現代舞蹈之母──鄧肯! & 「舞蹈能啟示一切蘊藏在音樂中的東西,鄧肯把肉體動作發展為靈魂的自然言語」──波特萊爾 & ▎無師自通的天才,舞蹈的本質是感受 鄧肯從小就展現出驚人的舞蹈天賦,她無師自通,但凡有感受便有舞蹈。她喜歡自由的動作、肢體的舒展,每一個骨節都是情感的延伸。6歲那年,她開始教街坊鄰居跳舞,成為年紀最小的舞蹈教育家,她知道,她就是為跳舞而生。 & ▎藝術完成前的流浪,貧窮跟理想比之微不足道 為了藝術的追求,鄧肯舉家四處搬遷,到芝加哥、倫敦、巴黎、德國、希臘……每一次都落得身無分文,每一次都絕處逢生,每一次都找到新的藝術靈感來源,每一次都是累積,尤其是在歐陸的遊歷,讓鄧肯吸收了古藝術的動態美感,為她登上舞壇巔峰搭好了天梯。 & ▎名滿歐陸成立學校延續理想,移居蘇聯求資源 鄧肯這顆鑽石總算被看見,藝術家說她是繆思,為她而創作,她終於等來名利雙收的一天,為了延續她的理想,她四處創辦學校,用低廉的學費招收貧苦而有天分的孩子,財務的漏洞越來越大,歐洲卻找不到贊助人幫助她的理想。蘇聯一紙友好的邀約,讓她不顧一切前往這個剛成立的新國家。 & ▎反對一切社會道德,如舞般自由的生命 她向來藐視一切固定的規矩與道德,所以她總是穿著輕紗,若隱若現地起舞,她甚至未婚生子,她為了自己而活,而非迎合社會的規範。這也為她招致罵名,所幸人性的汙穢最終不敵藝術的聖潔,她對傳統的革命宣告成功。 & ▎募款辦學,殘忍的紅圍巾 蘇聯斷了她的辦學援助,她賣房賣畫都難以填補財務漏洞,為了籌措學費,她開始巡迴演出。她在波士頓的演出中甩著紅布高喊「我是紅色的」,在反共意識強烈的美國引發軒然大波,她被撤銷美國籍,回到歐陸巡演。某天和朋友聚會完回到車上時,她的紅圍巾脫落並被捲進車輪底下,最終不幸身亡。 & 本書特色 & 鄧肯是史上第一位現代舞舞者,她反對芭蕾舞痛苦且無意義的訓練,認為舞蹈是感受與想法的表達語言,應該要注重內涵而非形式,追求自然舒展的肢體動作,為現代舞的蓬勃發展奠定了扎實基礎。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鄧肯如其舞般自由、無拘無束的人生。 &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劉鳳學舞蹈全集《第二卷》唐宮廷讌樂舞研究(二):通古今之變.春鶯囀.蘇合香

劉鳳學  著
文訊 出版
2022/10/03 出版

《劉鳳學舞蹈全集》預計出版十卷,書目和收錄舞作依序為: 第一卷 唐宮廷讌樂舞研究系列(一) 尋找失去的舞跡.重建唐樂舞文明(貴德、皇帝破陣樂) 第二卷 唐宮廷讌樂舞研究系列(二) 通古今之變(春鶯囀、蘇合香) 第三卷 唐宮廷讌樂舞研究系列(三)(團亂旋、傾盃樂、拔頭) 第四卷 劉鳳學作品第109號《曹丕與甄宓》(上) 第五卷 劉鳳學作品第109號《曹丕與甄宓》(下) 第六卷 中國現代舞系列──傳統/現代的詮釋(火花、十面埋伏、門神、冪零群、拉邦三環創作法實驗、俑之一──漢俑) 第七卷 與宇宙共舞──臺灣原住民舞蹈及中國少數民間舞系列(九族基本舞步、賞月舞、青春舞曲、嘉戎族狩獵舞、西拉雅姆、虹彩妹妹、農家樂、太極劍舞) 第八卷 儒家舞蹈研究(人舞、化成天下、威加四海) 第九卷 劉鳳學作品第107號《沉默的杵音》 第十卷 劉鳳學作品第127號《揮劍烏江冷》 & 每一卷內容包含「論述」和「劇場演出實錄」兩大部分,前者以歷史經緯、田野調查、學術研究為梗概,後者以拉邦舞譜、樂譜、設計圖稿、影像呈現,理論和實踐並陳,顯示出劉鳳學逾一甲子的舞蹈創作、舞蹈學術、舞蹈教育的廣博,也透過其個人與她的舞者、龐大的藝術工作群,形塑臺灣當代舞蹈史從微觀至巨觀的多種面向。 & 本書為全集第二卷.唐宮廷讌樂舞研究系列(二),以中古世紀唐(618~907)讌樂舞為研究對象,上篇收錄四篇論文,呈現唐樂舞在中國、日本、韓國發展的概覽和對照;下篇為劉鳳學重建唐大曲《春鶯囀》、《蘇合香》兩支舞作的樂譜與舞譜,以及服裝與頭飾設計者、舞者訪談,呈現更多舞作重建的過程和細節,並附有劉鳳學小傳、相關圖片和演出劇照等。 & 本書特色 & 《劉鳳學舞蹈全集》是臺灣第一部舞蹈全集,劉鳳學更是臺灣首位出版「舞蹈全集」的舞蹈家。 &

9 特價13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如影而行:鍾喬劇本選輯

鍾喬  著
遠流 出版
2022/09/29 出版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做的事 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夢想 讀克萊門斯的《作弊》 看見創意力與行動力的完美結合! 佐伊是娜塔莉最好的朋友,他覺得娜塔莉寫得小說很棒,很值得出版。但是一個十二歲的小女生,有出版社願意幫她出書嗎?佐伊想到了一個辦法:娜塔莉可以取個筆名,偽裝成大人,由佐伊來當她的經紀人。 不過,兩個六年級生想在大人的世界裡出頭可不容易,即使得到了大人的幫助,還是會因為年紀太小而被質疑啊!在爾虞我詐的大人世界中,娜塔莉有機會成為真正的作家嗎? 娜塔莉的故事帶領讀者發現創意的無限以及成功必備的行動力,是每個孩子與大人追夢時的最佳借鏡。 【安德魯‧克萊門斯校園小說系列特色】 ★博客來網路書店「年度之最」選書、誠品選書、開卷好書獎最佳青少年圖書、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文化部中小學生推薦優良課外讀物...... ★國外獲獎無數:美國學校圖書館期刊年度最佳圖書、克里斯多福獎、美國家長評選大獎、號角雜誌推薦書...... ★系列全球暢銷數百萬冊,已譯成德、法、義、英、日、韓......等十餘國語言版本 本書特色 & ●創意與行動力:完成夢想的兩個重要面向。 兩個個性互補的角色,所代表的是創意與行動力兩個面向,夢想的發起還是需要積極的行動來推使它完成,否則也是枉然。故事藉由兩個角色,帶領小讀者領會成功的必須條件。 ●貼近前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前所未有的校園小說題材,貼近青少年成長心境。 整個故事以六年級孩子的角度,呈現出這個時期孩子對自己能力的自信、表現以及慧黠的一面,極能引發孩子的共鳴。 & ●主副兩線並行的故事安排:在追求夢想之外,還有親情與愛。 娜塔莉藉由故事的書寫學會淡化傷痛,並且將對父親的愛寄託在作品中,與母親之間也重新溝通體諒。書中許多大人角色都很願意同理孩子,充分表現了人性中的善與真。 &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認識布袋戲的第一本書:從尪仔製作到手玩尪仔說唱故事去~(修訂版)

林明德  著
五南 出版
2022/09/28 出版

找回失落的臺灣意象手感──布袋戲 本書符合十二年國教「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的核心素養內涵 布袋戲不僅是臺灣珍貴的偶戲文化資產,也是一種豐沛的軟實力,更是魅力無窮的表演藝術。 從野臺搭棚看戲到電視的霹靂布袋戲。它是生存於民間的文化藝術,也是上一代人共同的記憶,更是臺灣民俗藝術揚名國際的標記。 隨書附贈:臺灣布袋戲重大事紀示意圖、臺灣布袋戲劇團地圖及QR code等雙拉頁地圖、珍稀影片+精采劇目(DVD) &

9 特價3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不舞之舞:論當代藝術中的舞蹈

張懿文  著
書林 出版
2022/09/20 出版

本書集結了表演與文化研究學者張懿文過去十多年的觀舞紀錄及舞蹈評論,介紹了在多樣化場域及展演形式的跨域舞蹈,並探討在當代視覺藝術中的跨界「編舞」,以及現代科技如何解構並重塑了編舞美學。 & 作者從編舞理論出發,考察了過去被「正統」舞蹈論述所忽視的跨界表演,如在美術館或替代空間中的行為表演、科技藝術中的身體裝置,甚至是面向普羅大眾的社交舞蹈和世界舞蹈,並進一步從舞蹈和表演理論的觀點,提供視覺藝術跨域身體展演的分析和討論。 & 本書上篇「論舞」,以「舞蹈展演空間——跨場域實驗」、「表演科技實踐——跨進人類世」、「當代舞蹈反思——跨文化對話」三個角度切入,探討表演的美學演變、身體展演。下篇「話舞」是賞析二十多場舞蹈,以「論舞」的三個角度深入評析,並論證台灣當代編舞與歐陸「非舞蹈」實驗的交互影響,展望國際,同時關照在地的文化視野。 & 鑑賞推薦 & 陳雅萍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副教授/台灣舞蹈研究學會理事長 邱誌勇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學士班主任/科技藝術研究所所長 &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身體網絡:當代表演的文化與生態

21世紀亞洲當代表演於跨文化及跨領域實踐的新視野讀本 「這本關於『亞洲當代表演藝術』的實踐與論述集結,無疑宣告了『我即世界』、『世界即我』的當下與未來,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連結世界的途徑。」──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 劉若瑀 & 「儘管編舞家在展覽配置中工作或視覺藝術家在舞台上表演已比比皆是,但能像亞當計畫那樣,讓來自不同領域的藝術家一起工作實則十分罕見。」──亞洲藝術文獻庫研究總監& 譚鴻鈞 「這一本收納各種不同認識、擅長於各種領域、敏感於生命歷程與跨國表現的閱讀,不是集結而成的宣言、也不是和諧與同質(integrated)的標誌;相反地,這本書本身就是世界歷史與當代物質網絡的化身(incarnations)與軌跡(trajectories)。」──藝評人& 汪俊彥 亞當計畫──亞洲當代表演網絡集會(Asia Discovers Asia Meeting for Contemporary Performance,ADAM)是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於2017年創辦,攜手旅法臺灣藝術家及策展人林人中共同構想、策劃及打造一個位於亞太地區的跨文化與跨領域藝術表演的研究及交流平台。有別於其他類同網絡與著重在節目交易的藝術市場集會,亞當計畫強調「藝術家主領」的觀念與實踐,邀請藝術家從創意發想、研究發展到作品生產的生態鏈來擾動機構與藝術家社群間的關係與對話,並孵育、陪伴他們的創作研究與合創過程。 本書奠基在「亞當計畫」於2017至2021年間,呈現亞太及各地藝術家透過表演作為媒介、型態與方法所進行的交流、研究與實踐上,試圖在當代表演的全球在地語境裡提出或提問一種「仍處於過程中」的知識生產。它記錄了這個計畫平台的生成與運動軌跡,更並進一步延展與地緣政治、社群與社會參與、跨文化研究及跨域藝術等相關問題意識的交往。 亞當計畫的起心動念為要搭建一個開放且異質性的基礎設置,並藉由藝術家的研究與實踐,去尋找去中心且非二元對立式的當代表演文化論述。這本將工作現場的實況、幕後及反響轉化為意義生產的讀本,也回應了新冠疫情對社會及藝術生態系統造成的衝擊與改變。2022年,隨著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開幕,亞當計畫以此書繼續提問,在亞洲與全球當代藝術裡擾動那不穩定的網絡與身體。 &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進擊的台劇:故事×技術×IP放大,瀚草與合影視如何打造影視台流,走向世界!【隨書附贈《這些年的台灣影視得獎作品》別冊】

聯經 出版
2022/07/14 出版

從瀚草到合影視、GrX,他們打造的台劇,很酷! & 《茶金》、《誰是被害者》、《麻醉風暴》、《紅衣小女孩》 & 等代表作獲得巨大成功,並開啟與國際平台接軌契機的「瀚草影視」, 儼然已是新一代台灣影視產業最耀眼的團隊之一。 瀚草的兩位關鍵人物──曾瀚賢、湯昇榮, 究竟如何共同創造出這片「無中生有」的榮景? 又將引領台劇航向何處呢? & ● 隨書附贈《這些年的台灣影視得獎作品》別冊 & 《進擊的台劇》從瀚草的「前世」,談到瀚草的「今生」,不僅敘述曾瀚賢和湯昇榮如何結識,也挖掘、掌握他們如何以「非主流」迎擊主流,如何堅持核心價值彼此互補分工,如何摸索出獨特有效的製作流程,如何因應措手不及的變數,如何與國際影視平台交手,進而成立國際影視公司! & 每個環節都是台劇影視工作者合作砥勵、永不放棄,打開國際影視市場大門的一面明鏡! & 本書還訪談了影視相關工作者陳國富、李淑屏、徐青雲、程偉豪、莊絢維、林君陽、陳信吉、吳明憲、許瑋甯、吳慷仁、黃河、藍正龍、黃健瑋、温昇豪……從他們的視角,談談與瀚草合作的過程及台劇的未來。 & 一個人可以做自己的事,一群人可以完成大家的事!曾瀚賢與湯昇榮從2002年開始到2022年,從合影視、GrX Studio瀚草文創啟航另一段新的旅程了,歡喜邀請大家同行,一起走一段實現夢想的冒險之路!&& & ▍瀚草的經營策略 探勘:以有系統的開發機制,讓多元的好故事持續誕生,與業界共享。 育才:以「野草計畫」開發編劇潛能、媒合投資者,關注影視人才培育。 共好:以有機的型態與同業聯手,優勢互補合擊,共創影視精品。 放大:領先佈局國際平台合作,追求創新,突破市場格局。

79 特價4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編劇心理學:在劇本中建構衝突

五南 出版
2022/07/10 出版

本書對電影編劇、拍電影的人、電影分析者,以及電影和心理學的學生而言,是一本必讀的書。要使你的故事生動起來,編劇必須瞭解人類行為。運用這本書,編劇可以讓佛洛伊德、容格、阿德勒、艾瑞克森和約瑟夫‧坎伯成為他們的寫作伙伴。《編劇心理學》以具心理衝擊的角色和衝突,協助你書寫的技巧,你將學習到如何創造有說服力的動機、令人信服的認同發展,以及能產生逼真銀幕光影的原型。有對人格與心理分析理論清晰的闡釋、簡明的指導原則、激發想法的練習、鮮明的電影畫面,和來自古典電影數以百計的範例,以具說服力的說故事技巧,引發我們的迴響。

95 特價4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京崑劇場述評:劇目傳承、解構與歷史紀述

劉慧芬  著
國家 出版
2022/06/10 出版

本書具備「地域性」(臺灣觀點)、「劇場性」(劇場影像)、「真實性」(歷史文獻)三大特性,作者針對京劇與崑劇在臺灣發展的劇目傳承、劇場演出歷史紀錄、經典崑劇當代詮釋與臺灣京劇教育等實務性議題展開論述,紀錄了臺灣京劇文化保存之獨特現象與歷史軌跡,亦開闢了當代臺灣京劇學研究之新領域。全書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四文,記錄、歸納並分析部分「臺灣京劇劇目傳承」的歷史現況,驗證臺灣京劇的特殊地位及價值。中篇二文,選擇青春版《牡丹亭》與《桃花扇》兩部古典戲曲,進行「古典解構、臺灣演繹」之探討;雖以明清傳奇為題,也以「臺灣觀點」分析經典古劇,面臨現代社會「改弦歌之」的創作策略,並對其實驗觀點與執行手法進行細部的分析與深入的省察。下篇四文為「臺灣戲曲文獻與歷史紀述」,撰析臺灣京劇發展的歷史軌跡與故宮珍藏之戲曲相關檔案。書中並採用數百幀珍貴的圖片以為佐證,俾於形象化地使讀者認識京劇劇目的歷史演化與傳承經過。

9 特價9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狂言賽博格(附印刷簽名越前和紙扉頁&野村家名物「蜻蜓肩衣」典藏書卡)

野村萬齋  著
這邊 出版
2022/06/01 出版

傳承600年歷史的底蘊 日本國寶級藝術家的「狂言」! 他是夢枕貘筆下安倍晴明的化身,花式滑冰選手羽生結弦請益的對象, 他是舞台上的中島敦與伊底帕斯王,影劇中的高杉晉作與哥吉拉, 他是當代最受推崇的表演藝術家之一,他是日本未來的人間國寶, 他是狂言師──野村萬齋 ※獨家收錄野村萬齋親撰臺灣版後記 ※附限量印刷簽名越前和紙扉頁野村家名物「蜻蜓肩衣」典藏書卡乙張 「狂言」素有「笑的藝術」之稱,與「能劇」合稱「能樂」,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傳統藝術之一,始自14世紀的室町時代,以詼諧逗趣的表演詮釋人性,廣受歡迎。 狂言中最重要的概念稱為「型」,是一種經過不斷模仿而習得的制式表現手法。演出時一擧一動都必須由固定的「型」來表現,彷彿電腦程式植入身體般,歷經徹底的程式化訓練,反覆著模擬與除錯的過程,最終成就精準如機器的演出⸺在這層意義上,狂言師正可說是一具「狂言賽博格(cybrog)」。 野村萬齋本名武司,是日本當代最負盛名的狂言師。出生於狂言世家,3歲初登舞台,至今不斷透過海內外公演與影視跨界合作推廣這項傳統藝術,致力為狂言開創嶄新視野。 在《狂言賽博格》中,他不僅從「身體」、「感覺」與「性質」三方面揭露狂言的本質,更忠實記錄了靑年時期的演出經驗與心路歷程,以及對傳統藝術的思維。 從武司到萬齋,從宿命到使命,在古典與現代、聲音與身體之間,本書將帶領你一探狂言賽博格的方法論與人間狂言師的半生記。 誠摯推薦 林懷民/雲門舞集創辦人 林于竝/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副教授 邱瑗/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 簡文彬/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總監 (依姓氏筆畫排序) 各界好評 唯有最不保守的人,才能傳承最古典的藝術。野村萬齋是與我們一起呼吸的同時代人,儘管曾有顆叛逆的心,六百年的表演技藝卻仍舊活在他的身體裡。這是一本讓我們深度了解日本傳統藝能的書,但你盡可以用一種出國旅遊的心情來閱讀。極力推薦!──林于竝/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副教授 他來自傳統又保守的日本藝能世家,從小接受的都是條條框框的格式化訓練,但他所發展出來的表演藝術形式卻是那麼地不羈、不拘格式。他以幽默風趣的口吻撰寫被賽博格化的狂言,又真性情地自傳式記錄編年史,他是表演藝術專業人與愛好者都應該認識的「呼吸當代空氣的狂言師」──野村萬齋。──邱瑗/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 「吾乃當地人」──2019年,野村家首度在臺三代同台演出,當野村萬齋一現身衛武營戲劇院,滿場觀眾爆出熱烈掌聲,傳達出對狂言、對萬齋的熱切期待。東京空運來臺的能舞台讓演員們的腳打拍聲聲作響,劇院裡迴盪著中氣十足的台詞,直至今日,觀眾的熱情仍留在衛武營。這本書,勾起當時的演出回憶,也讓讀者更深入了解日本傳統表演藝術「狂言」。──簡文彬/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總監 &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激流與倒影(平裝雲門《水月》雙面書衣)

林懷民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22/05/27 出版

金石堂強力推薦書 ! & 台灣文學獎金典獎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獎首獎 梁實秋文學大師獎散文大師獎優選 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 亞洲週刊全球華人十大好書(非小說) & 藝術大師 人生代表作 雲門舞集《水月》雙面書衣 50張珍貴照片 全彩印刷 跳舞是末路,寫作是窮途 他都豁出去了 他十四歲發表第一篇小說。二十二歲出版的《蟬》,仍是華人世界必讀的長銷傑作。 二十六歲創辦雲門舞集,成為國際級的編舞大師,讓世界看見台灣。 半世紀,他編了許多舞,卻惜墨如金,偶爾發表的文章屢屢驚豔文壇。 《激流與倒影》精選的二十五篇散文,顯影林懷民的狂熱靈魂,以及他所創造的風起雲湧的時代,是「文青小林」到「編舞家老林」的人生代表作。 林懷民:「大疫中,準備出書,重讀舊作,才意識到雲門四十六年,我竟然去過那麼多地方,做了那麼多事,編了九十齣舞,文章卻極稀少…… 七八○年代,台灣的舞蹈資訊很少,我找不到聊舞蹈的對象,就認真閱讀舞蹈家的傳記和西方媒體的舞蹈訊息,並把心得寫出來,跟大家分享。如今閱讀,發覺我敬仰的舞蹈大師各個特立獨行。他們篤信,堅持。書寫這些偶像,其實是孤獨中的自我勉勵。 九○年代後,年輕的舞蹈寫手倍增,我歇業,不再寫介紹西方舞蹈的文字,偶然的書寫多是新舞創作的背景與心境。真正讓我徹夜思索,不得不寫的是悼文,像儀式,寫過了才能保住親長師友的體溫,記住他們的風範與囑咐。 上下飛機,幕起幕落,江湖匆忙,趕場隙縫寫就的文字──像瘂弦〈深淵〉的詩句『激流怎能為倒影造像』──都沒寫好,沒寫下來的事,更如過眼煙雲,忘了……」 林懷民 六十年精選輯 天才小說家+國際級編舞家的人生歲月 本書特色 ★雙面書衣,展現雲門舞集《水月》舞台印象,可作為海報珍藏。 ★精選六十年來林懷民的經典文章及近年散文新作。 ★林懷民人生歷程與內心情感最真實的文字呈現。 ★記錄了台灣文化藝術的歷史,刻畫時代的變遷。 ★紀念東西方舞蹈、藝術、文化界的多位大師,重現其身影風範。 ★收錄五十張珍貴照片,全彩印刷。 名人推薦 吳淡如、林奕華、桑布伊、桂綸鎂、莫子儀、連俞涵、曾寶儀、焦元溥、童子賢、楊照、詹朴、詹宏志、謝盈萱、簡文彬、簡靜惠、聶永真 一致讚譽肯定(按姓氏筆畫排序) &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霹靂盛典:風起雲湧40年(悅讀版)

時報文化 出版
2022/05/24 出版

不只素還真, 布袋戲與霹靂是台灣人最重要的瑰寶! & 第一本霹靂董事長黃文章(強華)著作 第一本徹底洞悉布袋戲技藝 第一本收錄百張幕後花絮與偶照 & ***** & 那時候片廠員工之間的情感非常緊密,就好像家人一樣⋯⋯大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要吃好吃的就大家一起去,要認真拚就大家一起熬夜不睡覺。那時候經常動不動就在攝影棚過夜,大家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好計較的。 星期天不用拍戲的時候就會一起出去玩,或是去打球,大家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 一起經歷過那個時代的老幹部,就會跟霹靂有堅深的革命情感。 & ***** & 清乾隆、嘉慶年間,布袋戲隨著閩南移民進入台灣。 由泉州來台授藝的黃阿圳傳藝給落籍西螺的蘇總(人稱「總師」)。 總師後來把戲班「錦春園」交棒給來自雲林土庫的徒弟黃馬。 台灣布袋戲第一世家──雲林黃家──的故事就此揭開序幕。 黃馬正是五洲園黃海岱先生的父親、 黃俊雄先生的祖父、 霹靂布袋戲黃文章(強華)和黃文擇的曾祖父,也是黃亮勛的高祖父。 黃家五代人鍥而不捨地改良布袋戲、推廣布袋戲, 成就如今台灣掌上傳奇當代盛典。 & 布袋戲是台灣相當重要的民間藝術,也是最為人知悉的常民文化。 霹靂布袋戲發展史中那些趣味、情感、戲劇性的事件,一則則串起了整個台灣布袋戲橫跨40年的歷史脈絡,也正好契合著台灣人所共同經歷的40年生命經驗。其中不僅能看到不同世代對傳統藝術的嚮往期待,更能帶領尚未接觸布袋戲的新世代讀者一窺民間技藝的豐富多彩。 本書由霹靂布袋戲創辦人黃文章(強華)自布袋戲起源聊起,看布袋戲百年變化,技術革新與登上電視、電影的革命;同時進一步深入布袋戲文化、布袋戲人的語言、音樂、武俠夢,以及心路歷程;並回顧那些年與台灣觀眾一起走來的歲月,與未來布袋戲將如何再戰100年。 &

79 特價4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霹靂盛典:風起雲湧40年(典藏版)

時報文化 出版
2022/05/24 出版

不只素還真, 布袋戲與霹靂是台灣人最重要的瑰寶! & 第一本霹靂董事長黃文章(強華)著作 第一本徹底洞悉布袋戲技藝 第一本收錄百張幕後花絮與偶照 & ***** & 那時候片廠員工之間的情感非常緊密,就好像家人一樣⋯⋯大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要吃好吃的就大家一起去,要認真拚就大家一起熬夜不睡覺。那時候經常動不動就在攝影棚過夜,大家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好計較的。 星期天不用拍戲的時候就會一起出去玩,或是去打球,大家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 一起經歷過那個時代的老幹部,就會跟霹靂有堅深的革命情感。 & ***** & 清乾隆、嘉慶年間,布袋戲隨著閩南移民進入台灣。 由泉州來台授藝的黃阿圳傳藝給落籍西螺的蘇總(人稱「總師」)。 總師後來把戲班「錦春園」交棒給來自雲林土庫的徒弟黃馬。 台灣布袋戲第一世家──雲林黃家──的故事就此揭開序幕。 黃馬正是五洲園黃海岱先生的父親、 黃俊雄先生的祖父、 霹靂布袋戲黃文章(強華)和黃文擇的曾祖父,也是黃亮勛的高祖父。 黃家五代人鍥而不捨地改良布袋戲、推廣布袋戲, 成就如今台灣掌上傳奇當代盛典。 & 布袋戲是台灣相當重要的民間藝術,也是最為人知悉的常民文化。 霹靂布袋戲發展史中那些趣味、情感、戲劇性的事件,一則則串起了整個台灣布袋戲橫跨40年的歷史脈絡,也正好契合著台灣人所共同經歷的40年生命經驗。其中不僅能看到不同世代對傳統藝術的嚮往期待,更能帶領尚未接觸布袋戲的新世代讀者一窺民間技藝的豐富多彩。 本書由霹靂布袋戲創辦人黃文章(強華)自布袋戲起源聊起,看布袋戲百年變化,技術革新與登上電視、電影的革命;同時進一步深入布袋戲文化、布袋戲人的語言、音樂、武俠夢,以及心路歷程;並回顧那些年與台灣觀眾一起走來的歲月,與未來布袋戲將如何再戰100年。 &

75 特價56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霹靂盛典:風起雲湧40年【限量典藏盒】

時報文化 出版
2022/05/24 出版

霹靂盛典——風起雲湧40年 限量典藏盒 ~內含ABC~ A《霹靂盛典——風起雲湧40年》典藏版乙冊 B【悅讀霹靂手提肩背袋】乙個 尺寸:33*37cm(寬*高) 底寬:10cm 材質:12安帆布 加工:手提把與側背帶 印刷:雙面不同版 C【與霹靂同在驚喜紀念品】乙個(以下3物隨機入1) -霹靂無敵紀念胸章- 尺寸:5.6*5.6cm 材質:馬口鐵 款式:33+1款(隨機1款) -霹靂膠卷風書籤- 書籤尺寸:22*5.5cm 包裝尺寸:22*22cm 材質:PET 款式:6款(每款4入)(隨機1款) -魔吞十二宮晶透鑰匙圈- 尺寸:9.5*5cm 材質:金屬、壓克力 款式:6款(隨機1款) ***** 不只素還真, 布袋戲與霹靂是台灣人最重要的瑰寶! 第一本霹靂董事長黃文章(強華)著作 第一本徹底洞悉布袋戲技藝 第一本收錄百張幕後花絮與偶照 ***** 那時候片廠員工之間的情感非常緊密,就好像家人一樣⋯⋯大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要吃好吃的就大家一起去,要認真拚就大家一起熬夜不睡覺。那時候經常動不動就在攝影棚過夜,大家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好計較的。 星期天不用拍戲的時候就會一起出去玩,或是去打球,大家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 一起經歷過那個時代的老幹部,就會跟霹靂有堅深的革命情感。 ***** 清乾隆、嘉慶年間,布袋戲隨著閩南移民進入台灣。 由泉州來台授藝的黃阿圳傳藝給落籍西螺的蘇總(人稱「總師」)。 總師後來把戲班「錦春園」交棒給來自雲林土庫的徒弟黃馬。 台灣布袋戲第一世家──雲林黃家──的故事就此揭開序幕。 黃馬正是五洲園黃海岱先生的父親、 黃俊雄先生的祖父、 霹靂布袋戲黃文章(強華)和黃文擇的曾祖父,也是黃亮勛的高祖父。 黃家五代人鍥而不捨地改良布袋戲、推廣布袋戲, 成就如今台灣掌上傳奇當代盛典。 布袋戲是台灣相當重要的民間藝術,也是最為人知悉的常民文化。 霹靂布袋戲發展史中那些趣味、情感、戲劇性的事件,一則則串起了整個台灣布袋戲橫跨40年的歷史脈絡,也正好契合著台灣人所共同經歷的40年生命經驗。其中不僅能看到不同世代對傳統藝術的嚮往期待,更能帶領尚未接觸布袋戲的新世代讀者一窺民間技藝的豐富多彩。 本書由霹靂布袋戲創辦人黃文章(強華)自布袋戲起源聊起,看布袋戲百年變化,技術革新與登上電視、電影的革命;同時進一步深入布袋戲文化、布袋戲人的語言、音樂、武俠夢,以及心路歷程;並回顧那些年與台灣觀眾一起走來的歲月,與未來布袋戲將如何再戰100年。 &

75 特價9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某種認可:五部劇作(2017-2020)

紀蔚然  著
印刻 出版
2022/05/17 出版

國家文藝獎得主紀蔚然,2017-2020五部劇作 紀蔚然的劇作突破傳統對白撰寫的慣習,刻意運用斷裂的語言企圖建立出文本的文學性,為台灣留下近數十年當代生活語言發展的紀錄,以及集體記憶中慾望與救贖互為辯證的核心價值,不但本質上具有寫實的社會意義,更具備了寓言式的象徵意義。──王友輝(節錄自「第17屆國家文藝獎 藝術家素描」) 從戲謔到遊戲,從冷情轉為溫暖,從幻滅到認可 將世俗的疲乏提煉翻新,讓垮掉的字詞贖回意義 安娜與齊的故事:愛與理解,虛實交鋒,勾勒婚姻關係中的「無政府狀態」 整人王:高手過招,計中藏計,看破人性又找回人性的顛笑喜劇 衣帽間:兩人分飾十二角,語言是旋木,演繹舞台的純粹魅力 再見,歌廳秀:重現1990年代秀場實境,在「進步」與「退場」之間跳恰恰 雨中戲台:融合歌仔戲、胡撇仔戲與現代戲劇的魔幻混搭大戲,細數戲子伶人的悲歡傳奇 捉寫關係與恐慌,詐騙與械鬥,裝扮與身分 隱喻與象徵藏在日常裡,門裡門外,轉身都是戲 還有戲台人生穿插奇情胡撇仔,百無禁忌歌廳秀的最後告別 瘋癲、反諷、鬥智、幽默,絕無冷場的五部當代劇作 劇本演出記錄: 《安娜與齊的故事》:2017年11月,創作社於國家劇院戲劇廳首演 《整人王:新編邱罔舍》,2017年12月,金枝演社於雲門劇場首演 《衣帽間》,2018年8月,中國福建人民劇院首演 《再見.歌廳秀》,2020年5月,故事工廠於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首演 《雨中戲台》:2021年2月,春美歌劇團&金枝演社,台灣戲曲中心首演 *本書獲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出版補助。 本書特色 好戲連台,紙上拚場,紀蔚然2017-2020五部劇作 &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孽子舞台劇二○二○全紀錄

允晨文化 出版
2022/05/01 出版

《孽子舞台劇二○二○全紀錄》可說是一部橫空出世的舞台劇全紀錄,不管是就全球或華文世界的出版品來說。 從小說名著《孽子》延伸出的電影、電視劇,引起的話題不斷,造成風潮不衰,已是華文世界中的異數,2014年更首度登上國家戲劇院舞台,造成轟動。2020年,原班製作團隊重從新調整劇本,舞台劇以更謹飭的節奏,精致的舞台演出,讓觀賞者忘情喝采,幕落後仍難以忘懷。 這套全紀錄的出版即以精彩的舞台劇照影像,搭配劇本情節的推進,讓錯過現場觀賞的廣大群眾得以紙上觀賞並回味。尤其難得的是,除了劇本,更廣邀學者作家、製作團隊、藝文人士、演員群、作曲者、觀眾等,從多角度多面向書寫,組合成最不可思議的寫手陣容,包含白先勇、董陽孜、奚淞、王童、童子賢、王安祈、陳小霞……,編成華麗夢幻的文集,值得典藏,也是允晨文化成立四十週年的代表鉅獻。 &

66 特價19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3/17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