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1105_深夜食堂30
1103~1105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熱賣排行榜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中醫脈證治方

大展 出版
2022/09/01 出版

本書分兩篇,第一篇介紹了中醫脈診概述,描述了13種脈象特徵,分析了這些脈象在疾病中的表現,並用現代醫學理論剖析了這些脈象病理機制。第二篇為辨證論治,將各個脈象結合到疾病證候中,然後分別以脈象、病因病機、證候析、主要症狀、治療原則、處方用藥、臨床應用等方面加以詳述,將脈診和辨證論治融為一體,便於臨床應用。本書可作為脈診方面的工具書,適用於廣大中醫院校學生、中醫臨床人員。

79 特價4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西醫合奏(增訂版)

花千樹 出版
2022/08/29 出版

中西醫結合=1+1的治療? 究竟中西醫理論之間有沒有衝突? 中醫和西醫是兩種不同的思維哲學,兩者的醫學理念更可謂南轅北轍。簡單概括的話,西醫以去除病因作治療,中醫則因勢利導回復身體平衡。西醫認為症狀都是因病所致,應該要處理;對中醫來說,症狀可以是病所引起的,亦可以是身體好轉的反應,必須結合整體情況來考慮和識別。余秋良醫生是先取得西醫資格再獲取中醫資格;蘇子謙醫生則是先取得中醫資格再獲得西醫資格,所以每當治療病人時,他們都會以中西醫互相啟發的思維,去診治不同的疑難雜症,名副其實「醫徹中西」!增訂版新增文章十四篇,分布於不同章節,涵蓋不同範疇,尤其多加篇幅探討中西醫治癌的方案和康復調理,以及一些病徵不明顯的「周身唔妥」等。不少人認為中醫依靠「望聞問切」,有別於西醫的科學判斷,事實上現代中醫和西醫同樣重視科學性和嚴謹性。書中分享的不同個案,展示了中西醫協作治療,能為病人提供最佳及最妥善的治療方法。

9 特價66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拉筋拍打神奇效果(暢銷版)

吳世楠  著
康鑑 出版
2022/08/27 出版

天天拉筋拍打,遠離大病小病筋柔骨正,筋緊骨歪失眠‧肥胖‧便祕‧頭痛‧高血壓‧心悸‧胸悶濕疹‧手腳冰冷‧頻尿五十肩‧脊椎側彎‧腰椎痠痛‧長短腳‧骨刺關節僵硬‧四肢痠麻●由內調外,改善體質養生法「拍打」排除體內毒素,使免疫系統正常運作。「拉筋」協助身體恢復應有的柔軟度,讓神經系統發揮正常功能。跟著本書一同「拉筋拍打」,喚醒人體的自癒力,遠離病痛,找回健康!●方法簡單安全,保健就要這樣做《黃帝內經》:「筋長一寸,壽延十年。」「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拉筋拍打」透過雙手或輔助工具,使氣血循環暢通、新陳代謝順暢,避免惱人的小毛病、難纏的慢性病,輕鬆祛病除根,無病一身輕!●身體力行,您就是最好的醫生「拉筋拍打」歷史淵遠流長,從傳統醫學開始出現,「拉筋拍打」即已存在。透過親自實踐,您會發現「拉筋拍打」的神奇效果,「健康靠自己」,您就能解決常見的身體問題!本書特色2000人拉筋拍打心得分享拍打拉筋治百病,健康養生靠自己拉筋拍打,讓您健康到99老毛病、慢性病,或小問題如影隨形,遠離疾病難道遙不可及?自己就是最好的醫生,時時「拉筋拍打」,促進氣血循環,找回身體自癒力。常見卻無法根治的健康問題,只要透過「拉筋拍打」,不用吃藥就能輕鬆擁有健康長壽。

9 特價43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圖解中醫 體質篇

香港中和 出版
2022/08/16 出版

相同的食物,為甚麼有的人吃了很舒服,有的人吃了卻會生病? 為甚麼有的人怎麼吃都不胖,有的人喝涼水都長肉? 同是疫症感染,為甚麼有的人病勢洶洶,有的人症狀輕微? 中醫講的陰虛、陽虛、氣虛,到底是甚麼意思? & 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人和人之間在外形特徵、生理功能、物質代謝、脾氣秉性等方面都有不同⸺這就是體質的差異。 & 本書採用圖解的形式,從中醫角度簡要介紹了體質的分類、體質與健康的關係、體質的測定、影響體質的因素等內容,重點分析了九種常見體質的特點、成因、表現和調養原則,使養生、疾病防治更有章可尋,也為探究中醫的奧妙,提供了全新的閱讀和學習體驗。 &

79 特價3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換個方法學中醫:中醫開方速成法

本書作者以中醫整體觀、系統論為依據,將臨床上常用的300多個方劑整合為30多個,並用30年來的實踐證明其行之有效。系統化的通治方優於常規的「分型論治」,既簡化了辨證論治,又減少了辨證論治中的失誤。本書以五臟為中心,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腫瘤等各科疾病均採用通方系統論治法,對各級臨床醫生、中醫院校的學生及西學中醫務人員、廣大愛好者都是一本難得的工具書和參考書。只要學會系統化的辨證方法,即可以駕馭各科臨床雜病,本書將為您快速進入臨床實戰助一臂之力。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臨證真傳

張顯臣  著
大展 出版
2022/08/01 出版

《臨證真傳》既強調中醫傳統的辨證論洽,又不拘泥於一般的辨證方法,而是辨證與辨病並重,突出介紹單驗方及獨特方法的運用,所涉及的治療方法和方藥以及針灸手法,都經過作者反復運用,確實有效。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慶雲閣醫學摘粹

大展 出版
2022/08/01 出版

本書分為7部分,第一部分為傷寒十六證類方,介紹了傷寒十六證的治療方法。第二部分為傷寒證辨,介紹了如何辨證傷寒。第三部分為四診要訣,介紹了中醫望、聞、問、切的診斷絕學。第四部分為雜證要法,介紹了運用經方治療各種雜證的方法。第五部分為本草類要,介紹了各種藥物的功效及臨床應用。第六部分為傷寒證方歌括,介紹了治療傷寒病的用藥歌訣。第七部分為雜病證方歌括,介紹了治療雜病的用藥歌訣。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醫經心悟記:中醫是這樣看病的

橡樹林文化 出版
2022/07/16 出版

世界上好的東西,都需要一番刻骨銘心的追求,需要不斷積累,醫之道更是如此。 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心存一話頭,反覆參究,細細琢磨,或心思之,或身行之,醫道必有頓悟之日。 不獨領悟醫道中片言隻語,更能將這參究精神貫徹終身。 全書圍繞選自醫經典籍中的名言名句,即所謂醫門話頭,通過任之堂師徒參究、琢磨這些被臨證者奉為圭臬的經典醫理知識的過程,說明學習中醫就要不斷體悟領會經典,將經典內化為自己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在臨證應用時得心應手,從而解決臨床變化多端的疾病和問題。 醫經中的很多基本概念和經驗總結,好比數學中的定理公式,中醫看病的過程就像解數學題,由已知的定理公式出發,經過嚴密的推理,能夠得出很多有用的推論,最終解決實際的臨床問題,這一過程就是中醫不斷積累經驗、不斷提高的過程。 全書分為陰陽、臟腑、氣血、經脈、治法和取象六章,共收錄100篇文章。每篇文章以一兩個醫門話頭開篇,文中選取與該話頭相關的醫案,詳述任之堂師徒辨證、思考、立法、用方的全過程,通過師徒間的問答、思辨,層層解析,抽絲剝繭,深入淺出地解釋一個個經典的醫門話頭。篇末,還特別列出參究提示,為讀者留下繼續探討的思路和方向。書中根據每篇文章的核心內容配有知名畫家手繪的插圖,或簡潔明快,或寓意深長,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文章。 &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經絡穴位拍打大全

張必萌  著
大都會 出版
2022/07/09 出版

★「不通則痛」 ★氣血通暢了,身體就好了 ★認識12條經絡與常見穴位 ★正確拍打,精準按壓,簡單、清楚、好操作 ★迅速舒緩不適,長期調理體質,平時保健養身 基礎知識要紮實 拍打方法、拍打順序、時間頻率、12經絡的位置、常用穴位的分布,建立清楚認知,輕鬆找到經絡穴位,準確操作。 日常保健養生不能少 健脾養胃、疏肝解鬱、宣肺理氣、美容養顏、排毒通便、清熱瀉火……,13種強身健體保健法,讓你做好平時防護。 持續調理體質顧健康 氣虛、陽虛、陰虛、血虛、氣鬱、血瘀、痰濕、特稟體質,認識8大體質,用拍打經絡與穴位按摩輕鬆調理。 立即拍打舒緩不適 手腳冰涼、感冒頭痛、胃痛肚疼、腰間疼痛、頸椎不適、精神疲勞……,囊括11種常見病痛,當下拍打舒緩症狀。 保健養生,防患未然 輕壓臉部、捏捏耳朵,提振精神,面容光彩。 調理體質,延年益壽 扣擊腳底、拍打腹部,消去寒氣,屏除濕氣。 本書特色 ★循序漸進好安心 認識經絡、常見拍打法、穴位所在,帶你一步步打好基礎。 ★完整圖片超清楚 全身圖、局部圖,真人示範搭配插畫,一看就懂,一按就通。 ★從小病小痛、日常保健、到體質調養,顧到方方面面 無論想舒緩不適、強身健體,或者希望更認識自己,本書都適合各個狀態的你。 專業推薦 中國醫藥大學暨附設醫院 教授/顧問醫師|孫茂峰 養生教授、宜陞中醫診所 院長|吳宏乾 &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醫四物所:淺易圖文╳趣味漫畫,從中醫知識懶人包到分析日常病痛的眉眉角角,IG人氣平臺帶你無痛理解中

臉譜文化 出版
2022/07/07 出版

「中醫也要白話文運動。」 IG知識型圖文作家 中醫四物所 首作 & 用17篇生活漫畫、30幅插圖 帶你秒懂老祖宗的健康智慧 打通經絡、讓氣血運行順暢、調和五臟六腑⋯⋯這些中醫師常說的話,是不是也常常讓你覺得虛無飄渺好難懂,甚至覺得「咦?這不是只會出現在武俠小說裡的劇情嗎?」 事實上,中醫離你我並不遠,從小吃店裡的陳年老滷,到便利商店裡的人蔘飲,再到網路上各種節氣食譜與養生資訊,中醫的概念已經和我們的飲食和生活密不可分。但我們一般人要怎麼理解這個歷史長達千年、結構又如此龐大的中醫世界呢?我們又要怎麼在各種健康資訊氾濫的社群時代中,建立起更正確、開放、中立的健康觀念?沒關係,用白話文來說中醫,你就一定可以懂了! 在本書中,作者——IG知識型圖文作家——中醫四物所,將他們經營自媒體的初衷延續到這部作品裡,兩位所長將帶你從四個人物的互動中,以簡單、趣味的方式了解中醫怎麼看待人體?和西醫有什麼不同?面對日常的小病小痛,中醫師會怎麼解釋,我們自己又可以怎麼舒緩?並且,本書也將破除一些常見的中醫迷思,像是「中醫師說我腎虧,我該緊張嗎?」、「夏天喝青草茶最退火?冬天就是要吃薑母鴨進補?」等,此外,你也將發現中醫其實也是一門與時俱進的科學,也有很跟上時代、很潮的一面,像是雷射針灸、脈診儀,甚至家中的毛小孩也可以看中醫?! 如果你也準備好和書中的四個主角:陰寶、陽寶、阿圓和樂咖一起了解神祕廣大的中醫學世界,那現在就翻開本書,一起學習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珍貴智慧吧! 食物、藥物的性味指的是什麼?咖啡是熱性還是涼性? 為什麼民間信仰是說「金木水火土」,中醫卻說「木火土金水」? 醫生說我心虛、體內濕氣重、體質很寒,這些是什麼意思? 臟和腑其實不一樣?五臟六腑究竟是指哪些? 乾眼症,眼科醫師要我點人工淚液,中醫師為什麼卻說要治療我的肝? 第一部分──了解中西醫的差異以及一些中醫的人體觀、疾病觀等。 第二部分──從現代人常見的小病小痛,舉凡乾眼症、失眠、便秘、婦科疾病、傷科疾病等,以中醫角度分析症狀及其背後可能的原因,並附上有舒緩解方,包括經絡穴道與保健茶飲。 第三部分──將以中藥為主要討論的核心,告訴你應該了解的中藥知識,並且解答關於中藥的迷思。 第四部分──將聚焦在現代中醫的發展,包括中醫如何看待如重量訓練?中獸醫是什麼?什麼是雷射針灸?等。 &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自我療癒全集:為新地球預備的聖愛經書(自癒的福音-究竟的療癒!)

漢世紀數位 出版
2022/07/01 出版

《自我療癒全集》為美國音樂院(ACM)教科書,由美國音樂院(ACM)校務卿、香港自我療癒世界總會會長兼理事長嚴克映博士主編,是為新地球預備的聖愛經書,自癒的福音-究竟的療癒!三次元的人類長久以來習慣外求,使自身陷於低頻能量中,身心靈備受煎熬而無法自拔,靠著不斷的輪迴轉世靈魂仍無法進化揚升;如今26,000年一次的光子帶來臨,地球本身以及極少數準備好的人類正在揚升中,人類的95%睡眠DNA得以逐漸開啟,但也唯有透過自我療癒開啟內在維度、內觀、觀照自己的身口意思言行起心動念以及小我意識,學會覺察、覺知與分辨,才能真正的淨化身心靈,意識不出偏,處於中軸,也唯有透過自我療癒才可以真正的遠離三次元的疾病,自我療癒祂是來自靈魂神聖意志的究竟療癒,祂是心法,因為“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獻給所有的地球人類~來自無條件的愛~

9 特價13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經方使用標準

王克窮  著
大展 出版
2022/07/01 出版

經方,千古相傳,方小、力專、故宏,經歷代上千億次實驗而屢試不爽。當今善用經方者甚少,開方大而雜,忽略法度;用藥多而重,有欠精純。學以致用經方,醫術方能精進。《經方使用標準》從《傷寒論》歷代書目、《金匱要略》歷代書目著眼發現問題,然後從統計學入手,結合日本漢方醫學腹診編撰而成,簡潔明快。通過作者三十年來的臨床使用,安全有效,尤其對初學之人或有裨益。

9 特價29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神農本草經》校注

大展 出版
2022/07/01 出版

《神農本草經》簡稱《本經》,是現存最早的中藥學專著,作者神農氏,約成書於秦漢時期。清朝孫星衍、孫馮翼將《神農本草經》考訂輯復後,成為現在通行本。

9 特價29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醫醇賸義》校注

大展 出版
2022/07/01 出版

《醫醇賸義》為清代醫家費伯雄著於同治二年(1863年)的中醫古籍。書分四卷,卷一載脈法、四家異同、重藥輕投辨、同病各發、中風、中寒、暑熱濕;卷二載秋燥、火、勞傷、腦漏、鼻衄、齒牙出血、關格;卷三載咳嗽、痰飲、結胸、痃瘧、黃癉、三消;卷四載痿、痹、脹、下利、諸痛、三沖。彙錄費氏其生平治療心得,言語簡要,論病述方,井井有條,以察脈、辨證、施治為三大綱,先論病症,次載醫方。費氏治病講究實效,善於變通,書中載自創新方近200首,是一本較好的臨床參考書。

9 特價29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辨證奇聞

陳士鐸  著
大展 出版
2022/07/01 出版

《辨證奇聞》多以靈樞、素問、仲景諸說立論,遵古訓而不拘其法,師古法而不泥其方,辨證有準,用藥靈活,實補前賢之未備。後世清‧錢松(浙江紹興人,字鏡湖,為清代太醫院院使)將原書刪定為十卷本。

9 特價52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開始冥想吧!15分鐘,讓身心重回平衡,擁抱零焦慮生活的輕冥想

宝彩有菜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22/06/16 出版

迎接平靜,學習與自己獨處。 隨時隨地,誰都做得來的冥想入門。 日本知名冥想家獨創的「15分鐘輕冥想練習」,拭去腦中雜念,消除心靈倦怠感、釋放家庭工作壓力……讓你身、心、腦神清氣爽、煥然一新! Michelle Chu 《正念陰瑜伽》作者|RuRu(蔡佩茹) 專業瑜伽老師____聯合推薦 冥想是「最簡易的頭腦整理術」, 也是「最有效的身心充電法」! 生活中,經常感覺心情煩躁、悶悶不樂或焦慮難安嗎? 工作時,老是被繁瑣人事壓得肩膀沉重、嘴角下垂、眉頭緊鎖出皺紋來…… 付出超多時間心力,效率卻始終低落? 只要透過15分鐘的輕冥想練習,進入「不思考任何事」的狀態,讓混沌雜亂的大腦獲得休息與恢復,隨即擁有身心放鬆、頭腦清晰的驚人改善! 【冥想好處說不完】 ◆可安穩並優化心靈狀態 .不再心煩意亂、鑽牛角尖、焦慮難安 .變得笑口常開、個性開朗 .煩惱減少了、抗壓性增強 ◆讓緊繃僵硬的身體放鬆 .練習腹式丹田呼吸,氣血循環變順暢 .改善夜晚輾轉反側情況,舒心好眠 .肩頸僵硬、腰背痠痛情況減少 .體內臟器規律運作,消化吸收能力變強 ◆活化頭腦並強化各項功能 .提升專注力、理解力,工作效率加倍 .記憶力增強,學習能力跟著變好 .判斷力洞察力更加精準敏銳 .企劃力、人際交涉各方面靈活展現 ◆本書為2015年出版之《開始冥想吧!:洗滌心靈,消除雜念,找回屬於你的美好生活》改版。 &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人氣醫師彭溫雅的養胃護腸祕方(附腸胃健康自我檢測表)

彭溫雅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22/06/11 出版

八成已知疾病都跟腸道有關! 「57健康同學會」、「醫師好辣」等節目人氣醫師彭溫雅 教你全面調理腸胃問題的聖經! 「胃腸好,人不老;內傷脾胃,百病叢生!」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面臨腹瀉、脹氣或胃食道逆流等困擾, 但可不是只有胃痛或拉肚子,才代表腸胃出狀況! 從氣喘、心血管疾病到異位性皮膚炎,都與腸道不健康有關! 本書結合系統性的中醫觀點X科學性的西醫理論, 從養胃、護脾到潤腸,讓你揮別各種惱人的腸胃困擾! 學貫中西的人氣醫師彭溫雅要教你: ◆5個檢視腸胃問題的部位 舌苔太厚,表示體內濕氣過重、容易腹瀉、腹痛; 鼻頭長痘,可能是胃火過旺,吃了太多對胃有負擔的食物…… 從雙手、舌頭、穴位、皮膚到氣味,都藏著腸胃健康的訊息! ◆7種中醫體質與調養方式 痰濕體質易導致身體肥胖,必須少碰肥甘厚味; 血虛體質容易疲倦與營養失調,可以嘗試細嚼慢嚥幫助腸胃吸收…… 認識自身體質,才能有效找到調理方式,健脾強胃、遠離疾病! ◆10種常見疾病的原因與處理方式 脹氣時可以按壓「關元穴」,刺激腸胃蠕動; 急性腸胃炎可以按壓「足三里穴」,有效止瀉與強化脾胃…… 各種腸胃問題都可以從日常簡易的照護中緩解! 順應節氣、體質、飲食性質,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腸胃調理方式, 告別痛苦的便祕、胃痛與腹瀉等腸胃困擾! &

79 特價2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圓機活法:習醫十五年心悟

田耿  著
大展 出版
2022/06/01 出版

《圓機活法:習醫十五年心悟》是作者學習中醫過程中對傳統醫學的見解和心得的記錄,作者認為中醫講求靈活,是以一人一方,同一種病,證型不一樣,方子也就不一樣,另外還需要考慮到病人的兼證、年齡、生活環境、當下時節等因素。中醫流傳兩千多年,門派眾多,臨證時又存乎一心。書中將作者多年來對中醫的感悟寓於臨證案例之中,敘述深入淺出,可讀性很強,適合年輕中醫師及中醫學生閱讀參考。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針灸學概要

莊金聰  著
大展 出版
2022/06/01 出版

針灸有著悠久的歷史,並與穴位息息相關,針灸可以舒解疼痛,以及減少止痛藥物的使用量。穴位按壓可能有助於減緩疼痛。熟練的針灸技術是必需的,如何確保針灸在正確的穴位上,本書將介紹針灸與十四經脈之關係。

79 特價2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炁息

王薀老師  著
善聞文化 出版
2022/05/26 出版

佛、道、儒三家於東方盛傳數千年,鑽研沉浸其中而獲有所得的大德高人無數,如安那般那、天台的止觀法門及道門的吐納之術等,流傳的法門汗牛充棟。本書作者王薀老師以常年求學及教學經驗,發現其中的核心在於心及呼吸,如何藉調息以調心,用調心以養生,當是三教靜坐法門之重心,故於《靜坐》系列付梓後,再度以多年積累經驗寫就此書,幫助現代人以最簡單的方式掌握靜坐的重點。 「我在初期學習靜坐的時候並非一骨碌地一直打坐,而是一邊靜坐,一邊參考研讀和禪定相關的經論,打坐固然和資養色身有直接的關係,但是打坐過程當中的心意識更是重要,所以道家講『心息相通』,這個道理是對的。如果你無法了解沒有了呼吸,心意識也就沒有作用,打坐就沒有意義了,如果這個道理通了,也可以理解,理解以後就可以知道打坐當進入初禪境界的時候,所謂的氣住脈停,那個才是初初體會到呼吸停止了,妄想也隨之停歇的感受。」 「在密宗許多伏藏大師所取的竅訣中,也有許許多多修持禪定時遭逢障礙如何破除的口訣,有的觀想不同顏色的明點在不同的位置上,有的觀想不同的本尊安住在不同的脈輪上,有的則持咒消除,也有的要你把意念關注在鼻尖五指處,有地、水、火、風、空諸色做代表,用來消除因為靜坐而產生四大不調的障礙……總而言之, 這些都是要消除你在靜坐過程當中,因為散亂和昏沉、掉舉所引發出來的副作用,所以在進入『止』的過程中,首先要消除的便是昏沉、掉舉。」 「像我的一位金剛乘的師父,他第一次閉關修拙火就是在二十歲以前,很容易相應,我和他相識將近四十年,從來沒有看過他發過一次脾氣,是否和此有關,不得而知。但是這並非一通永通,也有些修行人後來在心性上面沒有再繼續追求智慧的解脫,走偏掉的也有,所以真正的禪定還是得配合般若才是穩當。」 「這位斯里蘭卡的比丘曾經大略地說到他是如何去修持安那般那法門,他說他們會選擇在清淨的寺廟或者在大樹下,或者去人跡罕到的空地進行十種修法。剛開始,依照自己個人的身心狀態,觀察呼吸的進出,目的是一定要守護好自己的覺知,如果自己出去的氣比較長的時候,覺知上要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出息比較長;自己進來的氣,進來的呼吸比較長的時候,也要很清楚地知道進來的氣比較長;氣呼出的時候比較短…….」 「也有人為了靜心,很憂心地和我研討過如何還有更好的方法?我曾經建議以心應心、轉心,對於沒有心地方法功夫的人而言,很難從祖師的隻字片語獲得體悟,如果沒有辦法靜心,那便要從安心和歡喜心做起。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各式各樣的布施,但是一般人沒有方法下手,布施等同道家很著重的積德,從善感應天神的眷顧,進一步便可獲得明師指點或者福至心靈,意解心開。」 「據師尊所言,此處也可以稱做『神闕穴』,它是主宰身體渾身上下很重要的樞紐,一切的大小經絡,四肢百脈,內部的臟腑各處,還有眼、鼻、口、舌多處,細至所有身上孔竅出處都和肚臍有關,因此不容小覷。道家更是把中臍視為煉丹結穴、長生得道重要之所,這種能量如果繼續修持,會讓自己如同進入冬眠一般,久而久之可得氣住脈停之相,沒有入息亦無出息。」 本書特色 ★亞馬遜Amazon、博客來、誠品書店暢銷第一名《靜坐》系列,最新續作! ★最宏觀的靜坐修行視角,函括儒、釋、道三教精要! ★想要讓自己的靜坐修行更深入堂奧者必讀之書! ★從健康到圓滿的人生,讓身、心、靈全面昇華的竅訣!

9 特價27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圖解經絡穴位按摩保健大全:完整收錄全身14條經絡、141個人體大穴,居家保健疏通經絡,必備手冊

華威 出版
2022/05/25 出版

掌握正確穴位,常保身體健康 打通經脈、活絡血路 不須尋醫的靈丹妙穴,不用害怕藥物所帶來的副作用 ˙完整全面:以全身十四條經絡為主軸,介紹94條常用穴位的對症主治、命名由來、所在部位、功效、自我取穴技巧與指壓按摩方法。 ˙生活實用:專家獨門簡便取穴技巧,隨時隨地輕鬆應用。解說詳細,一看就懂。對症按壓,快速舒緩身體不適;養生穴位,日常保健調理必備,做自己的按摩師,輕鬆提升自癒力。 ˙圖表解說:附有各部位常見病症的對症穴位速查表、中醫推薦必學穴位以及常見疾病穴位按摩級取穴方式,查找方便,簡單易懂,是家庭保健的最佳幫手。 最天然、環保的養生祛病自療法 中醫學認為人體經絡「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本書精選十四經絡中的一百四十一個穴位,並介紹每個穴位的療效和按摩方法,幾乎涵蓋了所有常見疾病的穴位療法,與其他穴位圖書不同的是,本書還介紹了醫學專家的私藏簡便取穴技巧,並搭配大量的圖解步驟,可以讓讀者在幾秒內準確找到穴位。 &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五臟保養書:養生,必先調五臟!(經典暢銷版)

全國優良中藥商指名推薦!救命養生帖全收錄! 用五味滋養五臟,調氣、補身、防病面面俱到! & 以五色、五味藥膳滋養你的臟腑健康! 學習以生活藥膳照顧自己, 在家就能輕鬆DIY養生藥膳, 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 所謂的「五行」,指的是火、金、木、土、水,分別對應人體「五臟」中的心、肺、肝、脾、腎,如果能好好調養五臟,使之陰陽平衡,身體大約也就健康無礙了。 & 人體以五臟為中心,無論何種保健方法,最終都必須落實在對五臟的養護上,藥膳補養可說是成本最小、容易執行、從根固本的好方法,一個來自古老,卻比現代更科學的根本大法。 & 藥膳近年來蔚為流行,因它較平和,將食物與中藥的藥用價值搭配,既保持了藥物的療效又不失食物的色、香、味等特性。專業藥膳不是簡單的「食物」與「藥材」的相加,而是以漢方理論為依據,配合個人身體狀況與季節量身訂做的健康料理,以維持與生俱來的平衡狀態。 & 食療篇是本書的焦點,在作法介紹與食材、藥材挑選上皆十分詳細與平易近人,相信能普及運用在一般家庭。在現今忙碌的社會中,讓大家只花一點點時間,就能為家人創造健康與幸福。 & 在藥材挑選方面有國內最具公信力的中藥公會把關、指導,本著絕不藏私的精神,嚴選最常用五臟保養藥材,從最佳產地、藥性、外型到挑選方法,一一進行精要圖解說明,幫助讀者在購買藥材上,更能得心應手、買得公道、煮得安心;在烹煮調製方面,由得獎無數的金牌主廚特別設計,是一本值得您收藏、按圖索驥操作的好書。 & ◎ 實用收錄: 如何買對好藥材,不再買錯、買貴! 獨家研發小吃藥膳,秘方首度公開! & 本書特色 & ※讀懂五臟向你發出的危險信號! ˙味覺遲鈍、一活動就胸悶氣短,當心心臟出現問題; ˙嗅覺不靈敏、經常咳嗽、感覺缺氧,這是肺功能不佳的標誌; ˙嘴唇易龜裂、睡眠時愛流口水,常常是脾有了狀況; ˙雙目乾澀、手指甲易斷裂,恐怕是肝出了毛病; ˙耳朵嗡嗡作響,聽力下降,伴隨腰痛、尿頻,表示腎功能正逐步衰退。 & ※專業藥膳,不是食物與中藥的簡單相加! 疾病不會忽焉降臨,通常是日積月累的勞損,五臟在生病前,通常會向你發出信號,傳統中醫認為,五色中藥跟五臟相對應,善用藥物的氣味、顏色屬性,作為藥膳配伍的思考點,正是在用藥上徹底發揮五行概念的做法。 & ※以五色、五味藥膳滋養你的臟腑健康! 護心:想要氣血順暢、思維靈敏必須注重心臟保養,可多吃紅色、苦味食物。 強肺:想要美肌潤膚、必須注重肺臟保養,可多吃白色、辛味食物。 保肝:想要耳聰目明、身強體健必須注重肝臟保養,可多吃綠色、酸味食物。 健脾:想要滋養身體、膚美豐滿必須注重脾臟保養,可多吃黃色、甘味食物。 益腎:想要強精固氣、滋陰補陽必須注重腎臟保養,可多吃黑色、鹹味食物。 & 名人推薦 & 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 司長& 黃怡超 日本大學醫學部醫學博士& 陳旺全 中藥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林承斌 &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認真的糟糕療法:中國篇

光子  著
漫遊者 出版
2022/05/09 出版

近200張珍貴圖片 ╳ 300起診療案例 帶你手撕不可思議的醫療怪奇現象 一覽最獵奇的中國醫療史 .引述廣泛:涵蓋超過300則出自《本草綱目》、《華佗傳》、《黃帝內經》、《針灸甲乙經》、《神農本草經》等數十部知名藥典的診療範例 .解說精闢:以現代科學為據,用簡單易懂的醫療知識,擊破《洗冤集錄》、《三國演義》、《西遊記》等各種古文詩詞著作中的醫療謬論 .圖片豐富:蒐羅近200幅來自古籍藥方、出土墓藏、中外報章的罕見圖片 從古籍中擷取醫療案例,用現代科學方法驗證療效 你以為是鄉野奇譚,其實都出自古方或典籍 中國由古至今最匪夷所思的「奇葩療法」大公開! ♦晨起喝杯尿,包你百病消 《本草綱目》:「凡人精氣,清者為血,濁者為氣;濁之清者為津液,清之濁者為小便。小便與血同類也,故其味鹹而走血,治諸血病也。」 《本草經疏》:「人尿為除勞熱骨蒸、咳嗽吐血及婦人產後血暈悶絕之聖藥。」 →尿液是經過人體腎臟過濾吸收後排出體外的排泄物,大部分的營養成分已經被吸收完畢,剩下的是有害物質,並無治病的功效。 ♦注射公雞血,能治病強身 「雞血療法」:流行於二十世紀五○至七○年代,抽出一年生大公雞的血注射至人體,會像吃了補藥一樣,面色發紅,精神亢奮。 →因為雞血注射進人的肌肉組織被吸收後,異性蛋白引起人體免疫系統的排異和過敏反應,因此才會有皮膚潮紅、心跳加快等表現,如果過敏反應太嚴重,就會導致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神奇轉胎術,包你要兒得兒,要女得女 《單方》:「凡人純生女,懷胎六十日,取弓弦,燒作灰,取清酒,服之,回女為男。」 《竹林寺女科秘傳》:「凡婦人始覺有孕,即取明雄黃一兩,以縫袋盛之,佩於身左,則生下必男。」 →胎兒性別早在受精一瞬間就已決定,根本無法後天更改。 ♦魚刺卡喉不慌張,漁網燒灰沖服即可消 《保幼新編》:「魚網罨口而飲水,則刺自下。又魚網燒存性,和水服之。」 →認為漁網是魚的「敵人」,這種方法能對付魚刺,實為無稽之談。 本書深入研究中國古代及現代耳熟能詳的古怪治療法,包含提煉長生不老藥、滴血驗親、割股療親、尿療、巫術、化骨水等各種奇怪醫術及藥物,或是性能力不好多吃牛鞭,心臟不舒服,來點豬心,以形補形這種偏方,作者用通俗幽默的語言,介紹在古代醫學不發達的時期,人們如何療傷治病,以及現代人一窩蜂崇信實踐的荒謬養生法。內容除了驗證這些光怪陸離、駭人聽聞的治療法不可信之外,也揭示中國長久以來的醫療進程。 內容不只有趣,也涵蓋豐富的歷史、文化、科學、及醫學知識,搭配豐富、精美的圖片,增加了可讀性和吸引力。 【全書精彩內容】 1.收驚解厄,招魂治百病 魂魄若被鬼攝去,魂不附體會生病,招魂自古有方法,威逼利誘很容易。請巫師念咒,吐口水、罵鬼不守規則,取柴燒火、宰雞取血嚇唬鬼;將代表金銀的米裝碗蓋紅布,倒扣背上右三圈、左三圈叫名字,冀望有錢能使鬼推磨,請鬼收錢放魂魄。 2.長生不老、金槍不倒,王羲之也瘋煉丹 丹砂煉黃金,入口能成仙;處女初經血煉紅鉛,一夜十次沒問題;五石散讓人亢奮、飄飄欲仙,吃了還想再要;李白、杜甫、韓愈、杜牧、白居易等各大王公貴族、風流才子皆無法抵抗丹藥魅力,以身試藥。 3.美麗要付出代價,跟著趙飛燕學減肥 吃下仙人掌,可以養顏排毒、控制食慾;每天冥想半小時,三個月就能瘦到被風吹走;香肌丸放肚臍,讓人膚白貌美;吃砒霜讓你皮膚白淨透亮,抹鉛粉讓你亮白無瑕,水銀、丹砂更是去疤除痘良方,生命誠可貴,為美皆可拋。 4.尿可外敷內用,楊貴妃都這樣保養 童子尿煮雞蛋滋補養顏還能安胎,早晨第一泡尿營養價值等同初乳,不僅可以用來漱口、泡澡,還對燙傷、扭傷有療效,切記蔬菜要泡尿再炒,煮飯要以尿代水,喝尿兩週可治好口腔潰瘍、六個月可改善視力、九個月後禿頭生華髮,連對付不治之症都超有效。 &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養生從放鬆開始(改版):全球超過百萬人使用的身心解壓寶典(附 放鬆導引QR Code線上音檔)

洪啟嵩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22/05/07 出版

讓心平和無畏,讓呼吸安穩溫柔,讓身體柔軟放鬆,我們的心靈、呼吸、身體,完全放下了, 與大地合為一體,不再有沉重的負擔,而具備了無窮的威力。──〈地球禪語〉‧洪啟嵩 這是同時修養身體、呼吸、心靈的放鬆心法 環境、工作造成的壓力,煩悶、焦慮在心中糾結……你會這樣嗎? 那麼,你需要放鬆了。 放鬆不是身體鬆垮、心理鬆懈。 真正的放鬆,會讓身心像充滿了氣的球,充足飽滿,又有活力與彈性。 放鬆不需要工具,更不必花大錢, 是一種最經濟的生命投資,是身心保持最佳狀況的方法。 &養生以道家為大宗,本書是極少數由「禪」的角度,教導人們放鬆身心的方法。 本書所教授的放鬆法,簡單易學,且能馬上感受得到效果,加上使用一些能夠檢測與處理壓力的技巧,可以將身心過去所累積的各種壓力,掃除得一乾二淨。 作者從十歲開始涉獵各家身心鍛鍊的生命技術,在十三、四歲時已體證,人體的呼吸、心跳、血壓、溫度都可做一定程度的控制; 而且,更經歷了接近十次的意外瀕死經驗。所以,希望綜攝古來的生命技術加上自身的體會,讓現代人以最少的生命投入獲得最高的生命產出。 這套放鬆的方法可以很快地改變身心狀況。然而對古代的人而言,這是很難達成的,這可能與有實證的經驗者是否肯把自己的經驗傳授下來, 以及他本身的技術是否正確、完善,有很大的關係。 本書的這套方法經由千錘百鍊,透過革命性的想法與技術, 能幫助大家安全、有效、迅速的達到前人苦修數十年而無法達到的成就。 只有真正放鬆,才能解除壓力。 只有不斷地保持健康而有力的身心,才能達到生命自由的目的。 本書共分為七章: 第一章為身心壓力的檢測,分別從頭、臉、頸、腰等生理狀態,及煩悶、焦慮等心理狀態,來觀察壓力在身心留下的痕跡。 第二章說明放鬆對身心的利益,為何現代人需要放鬆。 第三章開始進入放鬆禪法的教學,包括放鬆禪法的理論基礎,及練習前環境、穿著、姿勢等準備工作。 第四章正式進入放鬆禪法的階段練習,從骨骼、皮膚、肌肉及全身各大系統的放鬆,進而化成水、空氣、光明,讓身心徹底放鬆。 第五章為現代人解除壓力的心法,透過「壓力丟棄法」、「太極推手法」、「通明禪」等心法,有效解除壓力。 第六章從生活中體會放鬆,集合了生活中行、住、坐、臥、飲食、呼吸,使用電腦等生活情境的放鬆功法。 第七章二十四小時的養生計畫,綜攝了一天從早晨起床開始一天的生活,讓生活中二十四小時都能以放鬆養生,也是本書幫助讀者再進行最後的總複習。 本書所附的「放鬆禪法中英文導引」線上音檔,由洪啟嵩老師親自錄製,除了開車時為避免立即放鬆入睡,或需要從事高度注意力的工作不宜聆聽之外,其他時間都可以使用,採用立姿、坐姿或臥姿皆可。若是在睡眠時使用,聽到結束的引 罄訊號,可不必隨導引醒來,繼續安睡即可。若能依照導引每天練習,必能日起有功,漸入佳境。 &

79 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古今名醫臨證醫案

白漢忠  著
大元書局 出版
2022/05/04 出版

中國醫學博大精深,五千多年的醫藥文明,一脈相承,綿延不斷, 創造出了很多醫學奇蹟,傳承了大量古典醫學書籍,湧現出許著名醫藥學家,閃爍著燦爛的光輝。& & 《易經》將一切事物均納入陰陽的範疇,對後世的哲學,社會、堪 輿、天文、地理、醫學……都具有重要的影響。中醫的理論認為,「五行中和,一世無病。」人體的陰陽要保持中和。若陰陽失衡,則疾病必隨之而來。意即身體一直保持中和之氣,會百病全無。所以「尚中」和 「中和」是中醫之「中」的真正含意。& & 中醫的治病方針是什麼?就是調和陰陽。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致中和,寒就要讓熱,熱就要寒,結就要散,逸就要勞,勞就要逸。& & 《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說的是中和,萬物存在的理想狀態。 天地就各得其所,萬物便生生不息。中醫學說所闡明的「陰陽和合」 「陰平陽秘」的生理機制,正是儒家致中和思想的體現。& & 1997年出版了《占星與中醫》,之後改版為《八字占星與中醫》,多次再版,後來因關注防疫醫學,整理《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獲得廣大迴響,因而續有本書的結集,古代醫案很多,學者必需花費很多時間研究,本書將歷來醫家所作的醫案,現代比較流行的疾病擷取一部 份,可作為學人研究醫案的開端。本書所搜集的醫案,只是個人研究過的一部份名醫醫案,摘錄出對於時下常見的流行疾病,實則如同中醫大海的一小撮砂子,提出個人的經驗,希望讓學習中醫醫案與占星初入者得到門徑,其中更附加了多年研究天文占星與疾病的關連性,針對疾病的診斷參考以及預後的判斷都有正面的意義。 &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山元式新頭針:刺激點按壓保健法

高資承  著
晨星 出版
2022/05/01 出版

50年的臨床應用,150萬個患者的感動見證 15個常見病痛,自己按按就有效 全世界數十萬名醫師都在使用的YNSA療法 日式針灸達人,台灣山元式學會理事長——高承資醫師—— 師承山元式新頭針療法(YNSA)創立者——山元敏勝醫師 多次跨海學習YNSA,見證一針病除的神奇即效力 突發性耳聾、足底筋膜炎的臨床治療,深獲眾多患者肯定 ▏什麼是YNSA?▏ 有別傳統中醫針灸在穴道或經絡上施針,日本麻醉科—山元敏勝醫師所研發的山元式新頭針療法(Yamamoto New Scalp Acupuncture, YNSA),在頭部與身體各部位相對應的體感刺激點上施針,療效迅速且無副作用。 ▏可以用在哪些疾病上?▏ YNSA適用於治療多種病徵,以下幾類經常困擾現代人的不適,更有多年的臨床實證。如: ★身體不適疼痛:急性扭剉傷、下背痛、肩頸痠痛、足底筋膜炎 ★自律神經失調:耳鳴、頭暈、突發性耳聾、梅尼爾氏症 ★各種疑難雜症:中風後遺症、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硬化症 ▏居家保養,自己治病,可能嗎?▏ 當然可以!位於頭皮的YNSA七個基本點,分別對應人體的頸椎、肩胛骨、上肢、腰部、下肢、胸椎骨、髖骨、膝關節;四個感覺點對應五官;以及解決自律神經問題的大腦點與小腦點。只要找到正確刺激點,免服藥、不針灸,居家按摩就可改善長年宿疾。 ◎ 七大基本點、四個感覺點、大腦與小腦點,圖解+文字,對點就對症 ◎ 落枕、鼻子過敏、媽媽手、眼睛乾澀不再是困擾,動手按摩十分鐘,不吃藥、不用針,立即就緩解 ◎ 臨床病例見證,解決患者多年頑疾,提高生活品質 ◎ 早晚按壓10分鐘,小病小痛自己治 本書特色 ◎圖解YNSA體感刺激點的位置,以橫縱軸幫助讀者,輕鬆找到正確定位。 ◎自我居家按壓手法詳解,按壓反應與輔助治療建議。 ◎十五種現代人常見病症的對應刺激點解說。 ◎YNSA的神奇即癒力,十五個臨床實例見證。 ◎高醫師分享跨海研修YNSA與病例發表紀錄,介紹YNSA於全球推廣的沿革與現況。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三部六病臨證發微

大展 出版
2022/05/01 出版

三部六病學說以《傷寒雜病論》為依據,以辨征唯物墨義為指導,遵循對立統一規律,將人體劃分為三個部分,即表部、樞部(半表半裡部)、裡部,簡稱「三部」;每部存在的病症,根據其陽(實、熱)和陰(虛、寒)的不同病性,劃分為六類症候群,簡稱「六病」。三部六病學說因此得名。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黃帝內經:對症養五臟(三版)

石晶明  著
大都會 出版
2022/05/01 出版

跟著黃帝學養生,順著五行養五臟! & 大自然五方、五季、五氣、五化、五色、五味、五音,及人體五臟、五腑、五體、五官、五液、五志、五聲,無論大宇宙還是小宇宙,皆對應天地間陰陽五行而運作,所以「五」在中醫裡正是一個充滿奧妙的重要關鍵數! & 我們的身體是一個王國,五臟代表中央,心是君主,腎是國母,肺為宰相,肝是將軍,脾是大內總管,而六腑則是地方,想要保持健康,就要依據五行相生相剋之道,讓臟與臟、臟與腑之間相互協調運作,才能讓這個王國達到國泰民安與風調雨順。 & 面、手、足三診,望、聞、問三方,教你簡單測試五臟健康!輕鬆透過食療、食補、運動、按摩、以及情志療法來攝生與養生。 &

75 特價28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生存力的丹田!圖解腹部十二調律點.肚臍十字穴,掌握全身體狀態:最全面的「腹診」保健專書,調氣血、解心病、調五臟的養腹健康之道

井本邦昭  著
和平國際 出版
2022/05/01 出版

身體的所有訊息,都能從「腹部」得知! &讓身體健康舒適的鑰匙──「腹部12調律點」 日本醫學博士教你 揉‧按‧捏腹部,強化內臟機能,開啟免疫力大門! 【腹部12個調律點剖析】┼【14式力學體操】┼【33個對症按摩】 ●摸摸自己的肚子,是否有以下狀況呢? 右側腹部僵硬冰冷,可能是肝臟機能出問題! 肚臍上方凹陷疼痛,最近是否常常胃痛、噁心想吐? 左側肋骨下方僵硬常拉肚子,代表你長期於處高壓狀態! 腹部是人體的重要部位,不但可藉由腹部獲得體內的情報,甚至可以了解腹部裡的腸胃、肝和腎等器官的運作,就連心臟、肺部、大腦、血液等部位的狀態都能一窺究竟。 腹部能擁有這麼大的力量,完全歸功於人體的全部器官是相互合作、互相輔助的,當身體某個機能出現異常時,其他器官就會開始進行輔助,由於這個功能會增加自身的負擔,所以後續就會出現第二、第三次輔助作用。這麼一來,體內的狀況就會顯現在腹部。我們平日就能利用手指的觸感和腹部對話,了解器官之間的關聯和變化,作為進一步判斷的資訊。 ●解讀腹部訊息,不錯過任何變化! 經常因為飲食過度或不知名原因,而造成腹脹不舒服? & 經常覺得氣喘胸悶,卻不一定是心臟問題!摸摸肚臍左方與上方的位置發現硬度不同? 夏天反而容易咳嗽,痰也總是咳不出來,摸摸肚臍下方才發現竟是腎臟問題? 本書透過腹部十二個不同的點位,帶領讀者仔細解讀腹部的訊息,並設計按摩及身體伸展的動作,來疏通這十二個點位的柔軟度,達到改善身體不適、日常保健的效果。 【三大部位 X 六大確認指標】 藉由腹部探測身體狀態時,共有三大部位必須仔細體會探索,並藉由六項指標來判斷健康情況。 三大部位 腹部外緣──腹部外緣的調查點共有六處,分別在左右兩側的季肋部、側腹部、鼠蹊部(髖關節附近)。 腹部十二調律點── 從腹部右上方開始順時針依序標號為 1、2、3 ……至12。由外往內,手指邊滑邊摸較容易了解正確位置。 肚臍十字──上下左右以及中心(肚臍處)共計五個地方。 六項指標 如何分辨「不健康」的腹部警訊? 溫度:是否太冷或太熱,太冷是血液循環不良,太熱可能是發炎。 軟硬度:像麻糬一樣柔軟有彈性是最理想的狀態。 肌膚觸感:肌膚要保持光滑平整的觸感。 濕度:理想的溼度是摸起來濕潤有吸附感。 光澤感:膚色有光澤感表示健康,太蒼白表示血液循環差。 ●痠痛壓力快速消除的「腹部能量按摩法」 有別於市面上的養生書籍,本書作者為傳統整骨技術及針灸術權威專家,因此從多年的臨床看診經驗累積,透過腹部十二個不同的點位,帶領讀者仔細解讀腹部的訊息,每天觸摸腹部,和腹部對話,就能找到提升免疫力的鑰匙! 詳細說明各種觀察、觸摸、解讀腹部的方法,更特別強調腹部十二調律點和肚臍十字的重要性,藉由探測腹部這些關鍵點來掌握健康。一方面讓讀者了解腹部是非常重要的部位;另一方面,也希望透過這些地方摸索出現在的症狀,找出過去的病歷和未來疾病的徵兆,實際感受到腹部的力量。 藉由身體調節對策與輔助體操,逐漸改變身體素質,充分發揮自身所擁有的自然免疫力和恢復力,身心自在生活著。 專文推薦 李嘉菱 醫師/中醫腹診專家•馥芊中醫診所院長 高堯楷 醫師/暢銷書《養氣》作者、右東中醫診所院長 &

79 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圖解家庭中醫養生一點通

鄧月娥  著
南門書局 出版
2022/04/30 出版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健康標準是什麼?您是哪種體質?不同體質的人如何進行飲食調養?中老年如何食補?有哪些好的健身方法?有哪些頸椎病的鍛鍊方法?生活中如何預防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生活中如何預防癌症?如何自我按摩保健?四季養生的細節有哪些?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人們理解的健康含義是人人享有高品質、有意義的生命,未來醫療服務的對象不僅僅是患者,還有相當多需要得到健康生活指導的人,未來醫學的任務也不僅僅是治病,而主要是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及提高人的生命品質。本書以問答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人們的實際生活,深入淺出地介紹中醫養生知識,宣傳中醫養生理念和傳播中醫養生方法,服務普遍大眾實為可貴。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黃帝內經╳量子糾纏:情志相勝、運氣調頻、分子營養與量子信息醫學實證

張淵豪  著
博思智庫 出版
2022/04/28 出版

微觀醫療,頻率共振的生命科學! 量子作為物質的最小單位,打開了人們微觀世界的尺度,正是一種「以小見大」的微觀生命科學。 《黃帝內經》作為古老的全息密碼,開啟微觀身體的小宇宙,也是最早的量子醫學實證,帶領我們以一種嶄新的眼界,看待身體與頻率關係,提醒見微知著的健康原理。 當回頭審視上古醫學典籍《黃帝內經》的養生之道,發現竟與量子有著神秘的關聯……。 & ★微觀身體,最早量子醫學★ 讓全球陷入恐懼、擔憂的新冠肺炎,累計至2022年4月初,染疫人數高達4億9千多萬例(台灣2萬4千多例)、死亡人數600多萬(台灣850多例)……,回過頭來說,當癌症、疾病、瘟疫內外夾攻,若是能夠減少負面情緒、維持身心靈的平衡,做好風險管理、健康維護,自然就不用過度恐慌了。 「在疾病產生之前,調理身心靈,重新找回健康!」就是本書所要傳達的「治未病」理念,如今是個與疫病共存的時代,我們應該多花一些心思照顧自己,由內而外平衡免疫力、啟動自癒力。 & ★意念生波動,《黃帝內經》的養治之學★ 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忙於工作及家庭庶務裡,身心不免感到勞累,這些揮之不去的壓力,可以說是如影隨形。這樣的負能量,就會在日常生活產生量子糾纏,使人生變得一團亂。 若是再加上失眠、缺乏營養素、作息不正常種種內外在因素,長時間下來,就算是健康的人也會生病,導致慢性病,影響一生……。 作為古代自然醫學的先行者,《黃帝內經》提到維持健康意念,著重日常調養,防患於未然,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內無思想之患,以恬偷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蔽,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等,正是這些與物理創見、科學研究與量子糾纏遙相印證的醫學實證。 & ★尋找情緒出口,遠離致病危害★ 《黃帝內經​》是中醫理論體系根基,更是身心合一的實證醫學。在這個紛亂失序的時代,運用氣的共振來調整內在頻率,對症四時的五臟調理體質,進而喚醒身體內在自癒機制,遠離負面情緒帶來的致病危害。 《黃帝內經》的內容歷久彌新,可以幫助人們於日常洞見疾病;正所謂「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就是採取預防性治療,以保身心的長治久安。 & ★調治先機,開啟全息密碼★ ☑ 情緒致病,預防重症危機|黃帝內經自然醫學 ☑ 情緒治病,情志相勝療法|黃帝內經平衡之道 ☑ 未病先防,疏泄和暢|黃帝內經健康體現 ☑ 量子調頻,調攝體質|五運六氣與季節養護 ☑ 分子營養,自然節律|量子分子整合療法實踐 & 得獎紀錄 & 2021年世界傑出醫學家傑百林名人獎(美國)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醫養心【對症篇】:名醫楊力教你控三高,保護心臟,遠離心血管病

楊力  著
境好出版 出版
2022/04/07 出版

\\ 名醫楊力匯集45年心腦血管研究從醫臨床經驗& 重磅巨作 \\ 明明很健康、有運動習慣,為什麼會遇到秒殺級「猝死」? 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心肌梗塞……護心現在開始 對症穴位X養心小叮嚀X臨床驗方X養心食譜 ★獨家公開─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防控驗方★ 【用中醫控三高,預防心腦血管病】 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比癌症還可怕的第一殺手。人最寶貴的是血管,血管就是生命,血脈就是命脈,保養血管就是保養生命。該如何保護血管?怎樣延緩血管老化、阻止血管變性和壅堵呢?答案就是積極防治「三高」(即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三個元凶自內到外,讓血管逐漸變厚、變硬、變狹窄,甚至整條塞住,從而引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想扼住就是要科學飲食、健康運動,降脂、降壓、降糖,讓我們的血管永遠年輕不衰老。 ●降三高驗方─山荷飲、澤瀉湯、丹七飲。 ●高血壓的食療─地瓜玉米粥、香乾炒芹菜、清蒸鮭魚。 ●血脂異常的飲食調理─小米粥、蘑菇冬瓜湯、木耳清蒸鯽魚 ●糖尿病的飲食調理─枸杞子豆漿、山藥燉烏骨雞、洋蔥炒牛肉 ●科學飲食─健康運動, 降脂、降壓、降糖,讓我們的血管永遠年輕不衰老。 【針對心腦血管疾病,對症詳解】 針對冠心病、心絞痛、心律不整、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頸動脈狹窄、肺源性心臟病 腦中風,一一詳細解釋病因及危害、表現症狀、哪些人容易罹患,並且提供楊力驗方、飲食調理(宜吃食物、特效食譜)、特效推拿方、日常保健功法。 ●糖尿病調理 ☉枸杞子豆漿:平穩血糖,改善糖耐量 ☉山藥燉烏骨雞:控制餐後血糖 ☉洋蔥炒牛肉:預防心血管併發症 ●冠心病的飲食調理 ☉百合蓮子綠豆湯:調節血脂 ☉蒜泥茄子:增強心腦血管抵抗力 ☉清蒸三文魚:調節膽固醇,保護心血管 ☉特效推拿方─掐按內關穴、點壓神門穴 ●心絞痛的飲食調理 ☉果仁燕麥粥:益氣補腎,調節膽固醇 ☉玉米濃湯:降膽固醇,補鈣益氣 ☉熗炒生菜:清熱解毒,降膽固醇 ☉心絞痛特效推拿方:按揉膻中穴、點按內關穴、點按至陽穴、按揉靈道穴 ●心律失常 ☉花生菠菜:改善心律失常 ☉鳳梨粥:解油膩,保護心臟 ☉胡蘿蔔燉羊肉:養血補鋅,緩解心律失常 ☉特效推拿方:按壓內關穴、按揉心俞穴穴 ●風濕性心臟病的飲食調理 ☉鮮桃汁:保護心臟,增強抵抗力 ☉山藥燉鴨:預防動脈硬化,保護心臟 ☉特效推拿方:按揉心俞穴、按揉內關穴、掐按大陵穴、按揉三陰交穴 ★溫馨提醒:書內藥物驗方、處方等僅為廣大讀者提供參考,具體用藥時,要經過醫師診斷,並根據自身情況,謹遵醫囑。 專業護心推薦 孫茂峰&&&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院長 陳峙嘉&&& 雅丰唯心中醫診所院長 &

79 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醫養心【養生篇】:心累、心悶、防心病,名醫楊力45年臨床驗方首度公開!

楊力  著
境好出版 出版
2022/04/07 出版

\\ 名醫楊力匯集45年心腦血管研究從醫臨床經驗& 重磅巨作 \\ 明明很健康、有運動習慣,為什麼會秒殺「猝死」? 80%的心臟病可以預防,「養心」是最有效的養生法 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心肌梗塞……out! 66個養心對症穴位X 26個養心小叮嚀 X49帖楊力驗方X47道養心食譜 & 每26分鐘奪走一條命!現代人「三高」,嚴重破壞心臟,讓心腦血管病早發、高發,也讓壽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中醫的心包括了西醫的心與大腦的功能,心的功能影響的是身體五臟的運作,且壓力大、心神不寧、失眠都是與心相關,百病由心生,透過中醫養心安神是最好的養生開始。如果你是久坐不動者、飲食太油膩者、吸菸者、肥胖者、酗酒者等五大心臟高危險群,跟著楊力中醫教授一起控三高,保護心臟,遠離心血管疾病。 & ◆中西醫「心」大不同 西醫,心是一種形態器官─心位於胸部左下方,約為人的拳頭大小。中醫,心是一種功能系統─心是主宰人體生命活動、協調五臟六腑生理功能。中醫的心是皇帝,西醫的心乃在外征戰的大將軍。皇帝雖不在戰場上,但他的指示卻無處不在,一個命令便能夠決定戰場的進與退、戰與和,也就是說,中醫學中的心一旦功能失調,整個身體就會出現異常。 & ◆ 心腦相通, 心通則腦明 思考依靠大腦,心臟透過血液,把營養物質運輸到大腦,保證它正常工作。當我們感到頭暈、頭痛,有時可能是供血不足,頭腦自然不清醒。所以要想頭腦清晰,需要強大的心來幫忙,養心即護腦。(((養心補腦小撇步)))手梳頭──先用手略微用力揉後頸,使新鮮氣血往頭部流動,再用手指從額頭向後腦勺梳頭,每天用手指梳頭10~15 分鐘就可以了。 & ◆身體小信號,是心臟生病的重要警告 1.嘴唇色紫:血瘀氣滯、心臟病& & & & & & 2.呼吸急促:心臟缺血的徵兆 3.劇烈牙痛:心絞痛示警& & & & & & & & & 4.左肩疼痛:可能是冠心病 5.兩臂血壓差:心腦血管疾病的「預警器」& 6.手指和腳趾末端粗大:心臟缺氧 7.下肢水腫:心臟衰竭徵兆& & & & & & & & 8.突然出冷汗:注意心腦梗塞 9.扁桃腺發炎:可能引發心肌炎、風心病& & 10.無法控制的流口水:中風的前期表現 & ◆中醫養心大法 ☉心情鬱悶,全身經絡也會瘀堵─ 壓力勞累加上生活習慣不良,一些人壯年發生心源性猝死,是什麼原因造成呢?簡單地說,就是過勞導致的心氣不足。許多人到了40 歲之後,就覺得疲勞而力不從心,這就是心氣不足的表現,所以養心氣是非常重要。心臟不好的人,情緒激動時心氣易渙散,容易導致心臟病突發及血壓升高。中醫認為酸味具有收斂作用,能有效阻止心氣太過渙散,保護心臟,防止心臟病突發。當人感到疲乏時,建議小憩片刻,順應自然靜心養氣。 & ☉順應四時養心調神─ 春夏秋冬,養心的方法也不一樣。春季人體肝氣較旺,可多食用蔬果,如菠菜、蘋果、紅棗等。幫心臟排毒可以喝蓮心茶、吃苦瓜、綠豆湯來排毒。夏季夏天容易上火,可吃同時具有清熱去火、生津潤燥等功效,如苦瓜、生菜、苦菜等。入秋後天涼了,容易口乾舌燥、鼻出血;喉嚨也癢癢的,頻頻乾咳,時應該多吃山藥、銀耳、蓮子、豬蹄、藕、梨等食物。冬天寒冷,人體陽氣不足,陰氣最盛。所以在飲食上要選擇一些滋補陽氣的食物, 如羊肉、韭菜、糯米、紅棗、桂圓、花生、山藥、核桃等。 & ☉一粥一飯就能養心─ 養心首選紅色或苦味的食材,養心重在調節飲食在顏色中,心與紅色相對,紅色食物具有補血養心、消除血管內瘀血的作用,多吃可以安定心神,如番茄、紅豆、蘋果、山楂等。五味之中,心與苦味相對。味苦的食物具有清瀉心火的功能,如苦瓜、萵筍……等 & 蓮子紅豆花生粥─蓮子清心醒脾,安神明目;紅豆可補心血;花生能養血止血,有益心血管;紅糖則是補氣血的好食材。功效。 ▲木耳紅棗湯─木耳補血活血、益胃潤燥;紅棗可補血養顏。 ▲胡蘿蔔燒牛腩─牛肉具有補中益氣、強健筋骨、滋養脾胃的功效,搭配胡蘿蔔適量食用,更有補脾養心的作用。 ▲歸參豬心湯─當歸益氣活血,黨參補脾益氣,豬心養血安神,一同食用有養心安神的功效。 & ☉養心重在穴位調理─ 保證心這個君主,能夠正常發揮功能的有兩條經絡,一個是心經,一個是心包經。時常按揉這兩條經絡的穴位,能夠發揮養心安神、防治心臟病的功效。 & ★溫馨提醒:書內藥物驗方、處方等僅為廣大讀者提供參考,具體用藥時,要經過醫師診斷,並根據自身情況,謹遵醫囑。 & 名人推薦 & 【專業護心推薦】 孫茂峰& &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院長 陳峙嘉& & 雅丰唯心中醫診所院長 &

79 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初學中醫藥的18堂課:名師引領您進入【中醫堂奧】的捷徑

林國華  著
四塊玉文創 出版
2022/04/07 出版

想學習中醫藥卻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嗎? 由名中醫總結親授中醫藥學。 包括豐富理論、藥方精華、穴位圖解。 由淺入深,引領初學者一探中醫藥學的奧妙。 學好中醫藥的秘訣在於: ▲從理解開始學習中醫藥。 中醫的精隨在於概念原理與實踐調配,而非艱澀難懂的文言文,所以書中以淺白的文字、中醫看診的實際紀錄及各類圖表,用輕鬆有趣的方式總結中醫藥的知識與概念,讓初學者能快速學習中醫藥的專業知識。 ▲清晰明瞭的講解方式 書中內容分成18個章節,從基礎理論到實踐案例,讓讀這本書的你循序漸進,讀懂中醫藥到底有什麼秘密? ☯五行生剋怎麼用在治病上? ☯原來生病和陰陽失調有關? ☯吃中藥不只治病還可以塑身美容? ☯刮痧與按摩居然是中醫必備的技巧? ☯針灸竟然能治好失聲? ☯中醫透過望、聞、問、切到底能知道甚麼? ☯把脈真的能測出病情嗎? 一切解答都在本書中。 本書特色 ◆以淺顯易懂的案例講解中醫原理 以實際行醫個案,講解中醫藥的原理及療效,加上使用特製圖表輔助講解中醫原理和學說,讓中醫藥的學術理論不再抽象難解。 ◆獨家自創口訣大放送 收錄中藥要訣、經脈穴位口訣等,輕鬆記憶常見藥方配方,以及人體經脈運行原理,遠離死記硬背專業術語,使學習中醫藥有趣又實用。 ◆超大圖解人體經脈穴位,一次明瞭穴位運行原理 包含特別翻譯的經脈古典文獻和簡潔流暢的人體穴位圖,除去晦澀古文和密集經脈圖片的傳統形象,讓你發現學習經脈穴位也可以很簡單。 &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董氏奇穴臨床治療精華

大展 出版
2022/04/01 出版

董氏奇穴因其顯著的療效,在針灸界引起了不同的反響,尤其因其取穴少、療效顯著的優勢被廣大患者所青睞。本書對近200種疾病介紹了董氏奇穴特效精簡治療方案,所用處方均達到了精穴疏針的目的。力求治法簡明、實效、易學、易用、易於複製推廣,是針灸臨床醫師、董氏奇穴研究者和愛好者、醫學院校學生及針灸愛好者閱讀參考用書。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針灸衛道去邪之延年益壽抗衰老

劉仲軒  著
博客思 出版
2022/03/16 出版

中醫針灸抗衰老延年益壽方法: 本書作者劉仲軒先生是一名中醫師,卅七歲時修習道門丹道,突破煉炁化神境界,自此視野大幅擴展,以「內視反聽」之法得見自己的五臟六腑、經脈絡穴,並依此修正了大量自《黄帝內經》以降,古代及現代針灸的錯誤。作者親手治癒的二十萬人次病歷為基礎,海納融匯中西醫學、道術,分析療法,療效重新修整六臟六腑、道門丹道、太極拳、抗衰老等六大平行療法而著本書,是一本絕然不同於古今中外同類的書籍,作者將針灸療效推向極致,完全發揮針灸現下被忽視的防病、健身、養生、延年益壽抗衰老的功能。 本書作者將艱澀百千年、莫衷一是的中醫針灸,善以眾所熟悉的史事、小說人物譬喻,以淺入深,行文流暢兼備大眾與專業的視角,對有中醫針灸基礎者,容易理解與閱讀。

79 特價4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氣的原理(暢銷紀念版):人體能量學的奧祕

湛若水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22/03/03 出版

劃時代的氣的總整理!! 本書以流傳數千年的道書與現代科學驗證為經, 以「練氣化精、練精化炁、練炁化神、練神還虛」為緯, 在氣的種類、性質、功用及修練上闡述氣的原理, 為氣功建立初步架構,並描繪出人體能量學的藍圖。 & 數十年來,世界各國已有很多科學家投入氣功的研究,而且得知氣功可以改善健康、提高智力及調動先天潛能,但這些局部的研究發現仍難以一窺氣功的全貌。而中國的氣功發展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只是氣功修練過程所產生的種種現象,常脫離人們的生活經驗,道家修練語言與現代數、理、化、生、醫用語無法接軌。 筆者幸得偶遇進入在中國已經傳襲兩千餘年的梅花門學功夫,在將近三十年的練功過程中,無時無刻不在思索心法中所蘊含的道理,並找尋氣功與現代科學的相通之處。本書即以道家練氣公式為綱目闡述氣功原理,在氣的種類、練化、功用及修練方法等面向,試圖為氣功建立初步的架構,並描繪出「人體能量學」的藍圖。 一般而言,在闡述古代經典時,我們大都是舉出現代的經驗資料或科學數據加以解釋,這是「以今證古」;但在修道練氣這方面,古人的成就顯然比現代人高多了,所以本書採取「古今參照」的論述方式,相信更能讓我們了解氣功的真貌。 & 古人練氣修道的目在於悟道成仙,健康只是副產品,但是中國幾千年來發展出來的養生術,卻成為人類追求健康長壽的最有效方法。目前這個時代,健康是練習氣功的主要目的,因此本書即偏重在練氣與健康之間的關係,讓學習氣功的人得以明白功法原理,俾能正確地運用養生術。 & 古傳道書大都是得道高真所述的高階心法,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本書從基礎的入手功法談起,即使沒有練過氣功的人,也可以透過本書對自身能量的運作有個概括了解。 &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本草類方

大展 出版
2022/03/01 出版

本書系將《本草綱目》中的附方分類編輯而成。分為諸風、痙風、項強、癲癇、卒厥等113類,每類均分列病症及其所用的方藥。現存多種清刻本。

9 特價63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睡.覺:從改變身體到掌控環境,從入睡到覺醒,讓睡眠成為可控制的行為,不用吃藥,睡出高效率。

梁冬  著
任性出版 出版
2022/02/25 出版

金石堂強力推薦書 ! & 睡覺的重點不只好睡,還要好醒。 第一本從中醫角度,教你怎麼好睡、睡好。 & ◎老人家在家不愛開燈,你以為他圖節省?其實跟他的褪黑激素有關。 ◎人應朝東西向還是南北向睡?都對也都不對,但有四個方位絕不能睡。 ◎助眠的最好方法,不是絕對安靜,而是白噪音,例如海浪般的沙沙聲。 ◎睡不著就數羊?如果這對你沒效,建議改數「水餃」,這是一種意識錨定。 & 本書作者梁冬,是正安自在睡覺創始人, 師從國醫大師鄧鐵濤、民間中醫大家李可、郭生白。 & 他花了十多年研究睡眠,2009年成立「正安自在睡覺機構」, 專門教人如何自在睡好覺。根據他的研究發現: 如果人體是一輛車,那麼睡覺,不是把車開進停車場,而是把車開到加油站。 因為,睡覺的重點不只是睡,還包括你如何醒 (睡完後的表現), & 他說,未來,助人入睡和覺醒,都將成為一種明星產業, 幫助人們將睡覺變成一種可自我控制的行為,連做夢都是快樂的狀態, 不用藥物也能睡出高效率。 & ◎氣不順、胃不安、血不和,都會影響睡眠 & 氣不順三誘因:鼻炎、鼻涕、張嘴才能呼吸,都會降低睡眠品質。 怎麼辦?準備一個智能止鼾枕,讓你舒服入睡,一覺到天明。 & 胃不安:積一肚子宿便去睡覺 (吃太多),或沒吃飽,都會睡不好, 作者推薦一種飲食方法,能解決上述兩種問題。 & 血不和:老是大魚大肉,血會變濃稠,結果就是你睡覺時缺氧。 有三種方法讓你血液流動順暢更好睡:深呼吸、輕斷食、泡澡。 & && ◎你在哪兒睡:怎麼「設定」自己的床會好睡?如何快速適應別人的床? 人應該睡東西向還是南北向?有四個地方絕對不睡。 睡覺的房間該大還是小?給你一間總統套房,為什麼反而讓你更睡不好? 床的高度和寬度會影響睡眠嗎?會,特別是老人。 北宋作者陳直寫了一本老年養生書《養老奉親書》,就具體給出了床的標準。 & 還有其他你必須知道的關於睡覺的研究 :& ‧睡到半夜老是醒?原因出在你缺乏安全感,「揉腹」可以解決。 ‧眼罩,其實是最好的助眠神器,但最好選真絲的。為什麼? ‧熬夜對身體一定不好?其實幾點睡真的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睡了多久。 & 梁冬說,以他過去接觸患者的經驗,睡得好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這本書就是要教你── 從改變身體到掌控外在環境,讓睡眠成為一種可控制的行為, 不用吃藥也能睡出高效率。 & 名人推薦 & 中西醫專科名醫、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講座教授/陳旺全 《養氣》作者、右東中醫診所負責人/高堯楷

79 特價3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八面當風:絕處逢生

溫嬪容  著
博大 出版
2022/02/23 出版

長年沉浸中醫學理的溫嬪容醫師,面對源源不絕的求醫者,問診之外,還能抽絲剝繭、撥雲見月,找出病源關鍵所在。 《八面當風──絕處逢生》是溫醫師繼《七情掛心》之後的第8本著作,收錄了37篇診間裡生動的醫案故事。期在浩瀚無垠的人海與醫海之中,為病魔與心魔所苦的芸芸眾生,點一盞明慧之燈。 本書特色 新冠肺炎病毒漫天橫掃全球,面對大疫劫難之時,如何避瘟疫度過劫難,溫嬪容醫師把抗疫秘笈寫在文章中,用心就能讀懂它。 《八面當風》書中分享諸多醫案,如視網膜剝離手術失敗後,還可以回貼恢復正常,採用斷食療法對身體的影響;膽結石可以不用開刀。溫醫師特別論述房事如何成為養生術,對成人讀者來說,更是不可錯過精華篇章。

9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解身體的鬱

郝萬山  著
沐光 出版
2022/02/20 出版

《養氣》+《養心》暢銷作者 高堯楷中西醫師 專文推薦【向中醫問道,看見病痛的背後】情緒是身體裡的困獸,悲哀愁憂令五臟六腑皆搖。悲傷、憤怒、壓力、執著性格都可能讓你生病,東漢張仲景所著中醫內科學經典《傷寒雜病論》中,早有理法方藥記載。作者是研究傷寒論的當代泰斗,以其五十多年的臨床實證,提供具體因應之道,如:意守丹田法、意守物外法、腹式呼吸法、體呼吸法、入靜法、吞津法、穴區拍打、搓八膠法與各種食療方,用全面的角度助你學會與情緒相處。【向中醫問道,看見病痛的背後】作者是研究傷寒論的當代泰斗,以其五十多年的臨床實證,提供具體因應之道,如:意守丹田法、意守物外法、腹式呼吸法、體呼吸法、入靜法、吞津法、穴區拍打、搓八膠法與各種食療方,用全面的角度助你學會與情緒相處。要驅逐頑強的疾病與痛苦,必須先處理盤旋不去的情志糾結。【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情緒是頭腦、神經和每一個細胞之間的連結,影響著全身的運作。心理壓力會透過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系統,影響人體的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內臟系統,以及肌肉骨骼系統。任何一種情緒,都會導致細胞、內臟、血管、內分泌、免疫機能等人體活動發生變化。 【怒則氣上,恐則氣下,勞則氣亂,驚則氣耗,思則氣結】擁有情緒是人的本性,也是值得慶幸的事,但負面情緒的累積則是另一回事。過去我們經歷過痛苦和創傷,會轉化成不明所以的病痛,折磨著身體。真正需要調整的並非生理狀態,而是自己面對情緒的處理能力。【該治療的,也許不是身體,而是情緒】想從各種痛苦束縛中解放自己,只有面對情緒,看到它、接納它,把過去的結,一層一層打開,才有機會改善莫名疼痛與難癒痼疾。病隨心轉,答案就在這本書裡。*本書原書名 《病由心生》

9 特價32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一看就懂超實用,圖解中醫面診手診脈診:從臉部及手部外觀、脈象種類,輕鬆判別健康狀況,立刻調理改善

橡實 出版
2022/02/14 出版

輕鬆掌握中醫望診及脈診的訣竅 從臉部、眼睛、耳朵、鼻子、口唇、舌頭的顏色和形態; 手掌的大小、涼熱、青筋、顏色、掌紋、五指形態; 指甲的形態、顏色、斑點、紋路、半月痕; 以及28種脈象、40種常見疾病的徵象等, 迅速察覺疾病上身的蛛絲馬跡, 在第一時間進行穴位及藥膳調理, 就能避免疾病惡化,順利恢復健康。 人體的十二條經絡和任督二脈,都連接著五臟六腑,因此有「症現於四肢五官,而病存於五臟六腑」之說,透過觀察手掌和面部(臉部)器官,可以體察臟腑、氣血、筋骨、經絡、精氣的變化,進而判斷病因、病機、病勢、轉歸、預後等資訊,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面診、手診、脈診是中醫神奇的瑰寶,本書首先介紹面診、手診、脈診的基礎知識,接著詳細講解多種常見疾病的面診、手診和脈診方法,並針對每種疾病提供中醫外治和食療等方法。內容豐富、圖文結合、通俗易懂,讓零基礎的中醫愛好者也能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是一本實用的中醫自診自療指導書。 ◎面診入門知識 面診屬於中醫望診,主要是觀察面部形態、顏色、皮膚、瑕點分布等方面,從而得知臟腑、經絡、氣血功能的狀態,判斷人體全身與局部的病變情況。 中醫認為,五臟開竅於五官,可以透過觀察五官來瞭解五臟六腑的健康狀況。目為肝竅,所以肝臟有病多反映在眼睛上,如眼睛赤紅且腫,多為肝火或風熱所致;腎開竅於耳,所以腎臟有什麼異常,多會在耳部有所表現,如耳輪乾枯焦黑,多為腎精虧耗;肺開竅於鼻,如果肺部出現了病變,則鼻子也會有異常表現,如鼻翼翕動為邪熱蘊肺。 望舌診病主要觀察舌質和舌苔,舌質是舌的肌肉部分,舌苔是舌面附著的苔狀物,舌質可以反映五臟的虛實,舌苔可以察外邪侵入人體的深淺,正常人的舌頭呈淡紅色,舌苔薄白。舌頭異常一般從顏色和舌苔兩個方面來判定,如紅舌主熱,淡白舌主虛、寒,紫舌主瘀血,黃苔主裡證、熱證,白苔主表證、寒證。 ◎手診入門知識 手診是指運用視覺、觸覺等方式,透過觀察手的紋路、形態、變化、規律等方式,對人體器官的變化進行推測的一種輔助手段。 健康人的手掌呈淡紅色,色澤光潤,掌部肌肉富有彈性。如手掌呈白色,表示肺部出現疾病;手掌晦暗無華,表示腎臟有病變;手掌呈黃色,表示脾胃或肝臟有病;手掌呈絳紅色,表示心火過盛;手掌呈綠色,表示患有脾胃病或貧血;手掌大小魚際出現片狀紅赤,為肝掌,多表示患有慢性肝炎、肝硬化;手掌呈土黃色,雙側掌指黧黑,表示可能患有癌症;經常掌心冒汗,表示可能為神經衰弱;掌心出現瘀血狀紫色,掌心肉較軟,缺乏彈性,用手指按壓後遲遲不能平復,可能是危急信號,表示心腎功能衰竭。 指甲為筋之餘,肝主筋,望指甲不僅可以測知肝膽病,還可以瞭解全身其他臟腑的情況。正常指甲色澤淡紅,平滑光亮,以手壓之,放鬆後血色立即恢復,表示氣血充足,經脈流暢。指甲顏色不同,主病不同,如白色多主寒證、虛證,紅色多主熱證,黃色為濕熱薰蒸之故,青色多寒凝。 掌紋可分為主線、輔線和病理紋。有的是先天生成的,不易改變,反映先天的身體狀況,如生命線、智慧線和感情線。有的是後天各種現實因素造成的,會隨著身體健康狀況的變化而生長或消退,如健康線、過敏線或干擾線等。病理紋則是一些特殊的紋理,是身體出現疾病的比較明顯的信號,不同部位出現這些病理紋,表示相應的五臟部位可能出現了問題。 ◎脈診入門知識 脈象是手指感覺脈搏跳動的形象,或稱為脈動應指的形象。人體的血脈貫通全身,內連臟腑,外達肌表,運行氣血,周流不休。所以,脈象能反映全身臟腑功能、氣血、陰陽的綜合資訊。 脈象與肺的關係:肺主氣,司呼吸。肺對脈的影響,首先體現在肺與心,以及氣與血的功能聯繫上。一般來說,呼吸平緩則脈象徐和;呼吸加快,脈率亦隨之急促;呼吸勻和深長,脈象流利盈實;呼吸急迫淺促,或肺氣壅滯,則呼吸困難,脈象多細澀;呼吸不已則脈動不止,呼吸停息則脈搏亦難以維持。 脈象與脾胃的關係:脾胃能運化水穀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氣血的盛衰和水穀精微的多寡,表現為脈之「胃氣」的多少。脈有胃氣為平脈(健康人的脈象),胃氣少為病脈,無胃氣為死脈,所以臨床上根據胃氣的盛衰,可以判斷疾病預後。 脈象與肝臟的關係:肝藏血,具有貯藏血液、調節血量的作用。肝主疏泄,可使氣血調暢,經脈通利。肝的生理功能失調,會影響氣血的正常運行,引起脈象的變化。 脈象與腎臟的關係:腎藏精,為元氣之根,是臟腑功能的動力源泉,亦是全身陰陽的根本。腎氣充盈則脈搏重按不絕,尺脈有力,是謂「有根」。若精血衰竭,虛陽浮越則脈象變浮,重按不應指,是為無根脈,表示陰陽離散,病情危重。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徐延祚醫學全書

大展 出版
2022/02/01 出版

本書介紹了清代末年遼寧名醫徐延祚的所有著作。徐延祚為遼寧名醫,自幼棄儒就醫,鑽研其道者數十年,精通內、外、婦、兒多科雜病,供職太醫院。先後編寫了鐵如意軒醫書四種,包括《醫粹精言》四卷,《醫意》二卷,《醫意內景圖說》(又名《醫意臟腑圖說》)二卷,《醫醫瑣言》(續說一卷)二卷等。書中內容涉及醫學倫理,各家學說,名醫論述,醫書名著,養生調息,防病未治,醫德養性,學習讀書,藥性藥味,炮炙服法,相畏相惡,名方驗方,臨症經驗,用藥心得,古方變通,醫案醫話,病因證名,六經辨證,瘟疫防治,診脈辨證,外治諸法,及臟府解剖,經絡循經,針灸砭石,導引按摩等諸方面。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新編少林秘傳養生功:伸展吐納法、八段錦、十二段錦、彈肚功、易筋經與卻病延年法

莊豐源  著
元氣齋 出版
2022/02/01 出版

「八段錦」已傳承千年,很多人都能隨口說出:& 兩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鵰, 調理脾胃須單舉、五勞七傷往後瞧…。 其實八段錦還分文、武與十二段錦,如能與 「秘傳少林易筋經」等同練,養生保健效果加倍!& & ◎凡購買本書剪下截角,附回郵16元,即贈 「少林伸展吐納法、八段錦、少林武僧秘傳易筋經」動作示範光碟。 & 〈推介本書〉 若說「八段錦」是流傳最廣的養生功法,應該沒有人有異議;尤其在70、80年代,過了中年、開始注重飲食與運動的人,幾乎都可隨口說出口訣,如:兩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鵰,調理脾胃須單舉、搖頭擺尾去心火,五勞七傷往後瞧…,而且隨手比畫兩下,面露得意之色。 & 後來各種「氣功」陸續出現且大力宣傳,養生功曾經沉寂一陣子。然從傳承千年的歷史來看,八段錦大約每隔一個世代就會大風行一次,現在正是時機。 & 其實八段錦還分文、武(立式、坐式),如能與十二段錦、彈肚功、甩手功、卻病延年功法與「秘傳少林易筋經」等同練,祛病強身就如「桌頂揑柑」般容易! &

7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圖解方劑學

李家雄  著
五南 出版
2022/01/28 出版

․《圖解方劑學》以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內科學、中醫診斷學、中藥學爲基礎,是學習中醫藥處方的入門經典。․透過圖示與表列,提供多元的中醫藥診治觀念,值得為醫者於臨床上處方反覆參酌,據以提升醫療診治功力。《圖解方劑學》奠基於《醫方集解》、《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各中醫藥經典之藥方內容,闡明方劑之配伍規律,融合現代臨床實用性,醫生可藉此獲取多元處方資訊,進行辨證與辨病,有效提高醫療品質。自2014年出版《圖解內經》,之後《圖解傷寒論》、《圖解金匱要略》、《圖解溫病學》、《圖解中醫診斷學》、《圖解難經》……,此圖解系列兼顧作學問與教本之效,《圖解方劑學》延續其實用性,除可施之於臨床診治外,確實可因應研究所及中醫師國家考試。

79 特價4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輕熟女的舒緩漢方生活

楓葉社文化 出版
2022/01/21 出版

~顧心又養胃的日常漢方養生~ 還不至於需要就醫卻煩到不行的小毛病, 依據你的身體體質對症下藥! & 你屬於哪一種中醫體質? ☐氣虛:能量不足,沒有精神 ☐氣滯:氣阻滯不暢,煩躁易怒 ☐血虛:血不足,氣色不佳,容易暈眩 ☐血瘀:血液運行不暢,氣色晦暗 ☐陰虛:津液不足,身體燥熱,皮膚乾燥 ☐痰濕:水分不易排除,容易水腫,體型圓潤 & 漢方將適合自己的改善方法稱為「養生」,製作出屬於自己體質的生活指南,即為養生。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來表達中醫學的理論與概念,因此將其統稱為「漢方」, 第1帖:辨別自己屬於6大體質中的哪一種類,並找到個人養生的注意事項; 第2帖:針對個人身體所出現的小毛病,告訴您「如何應因」及如何飲食; 第3帖:將依照心理狀態去判斷自己最欠缺的養生之道,不讓憂慮或暴躁影響健康; 第4帖:針對輕熟女面臨更年期如失眠、健忘及慢性疲倦等等症狀調節; 第5帖:針對皮膚狀態去探究自己的身心狀態。 & 漢方醫學將「氣」、「血」及「水」的平衡狀態視為「健康」。氣將身體所需的能量流布各處,不僅能運送血及水分,對於外在環境的調節也頗具重要性;血除了傳送養分到身體各部位,同時也是保持精神平穩的關鍵;水(津液)不僅搬運老舊廢物,同時也讓身體保持潤澤與柔軟度。 & 這些平衡一旦被打破,就會出現許多症狀,所以在全面了解自己的體質、毛病、心態及膚質之後,無論是食補、補充睡眠或休息時間,或是調適心理狀態,針對自己最欠缺的平衡調節自己的生活。本書將會告訴各種體質的你,如何加強或改善這三者中平衡不足的部分,經過調養體質之後,能進一步讓自己的面容及氣色更加亮麗,也能難解長期積鬱的情緒。 & 讓日本人氣櫻井大典醫師以日本人的角度出發,再結合西方症狀及中醫養生心法,以及搭配精美易懂插畫,教你從每天調養身心開始,讓自己逐步走向舒緩的漢方生活吧! & 本書特色 & ◎5帖漢方心法,從了解體質開始,再針對毛病、心理症狀以及皮膚狀態,剖析你最需要改善的生活方式 ◎氣虛、氣滯、血虛、血瘀、陰虛及痰濕型6大體質介紹與「氣」、「血」、「水」平衡詳解 ◎精美漢方女子插畫讓你更貼近漢方生活

79 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

張仲景  著
今日軒 出版
2022/01/07 出版

《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四大經典之一,為東漢末年醫學家張仲景所著,流傳至今版本多樣,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即為其中之一。1939年中醫學家黃竹齋先生于浙江寧波訪書期間,從桂林醫家羅哲初先生處得張仲景四十六世孫張紹祖家藏《傷寒雜病論》第十二稿手抄本,是書16卷,內容與通行本《傷寒雜病論》有差異,多出1/3。《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包含了,六氣主客、傷暑脈證并治、熱病脈證并治、濕病脈證并治、傷燥脈證并治、傷風脈證病治、寒病脈證并治等篇,是與通行本《傷寒雜病論》不同之處,亦為本書特色。

9 特價31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一手即點超簡單,全身穴位雙圖解大全:最簡便的養生調理法,輔助改善各種病症與痠痛

劉乃剛  著
橡實 出版
2022/01/03 出版

精準點取全身409個穴位 & 每個穴位皆附上「骨骼定位圖」和「真人示範圖」, 搭配文字說明該穴位的功效、主治、按摩方式、精準定位及取穴法, 適用於按摩、指壓、拍打、刮痧、拔罐、艾炙、針刺、導引等, 是專業人士及一般民眾的最佳工具書。 & 以十二經脈區分章節, 並依【身體各部位】、【功效】、【主治症狀】、【常見病症】編輯多種索引, 方便讀者在各種情況下查找穴位。 & 本書一共收錄十四經脈所屬腧穴361個、經外奇穴48個,對每個穴位的精確定位、快速取法、功效、主治、按摩方法等要領,都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不僅配有準確的骨骼定位圖,還有真人示範圖,方便一一對照,達到易學易用的目的。無論是有專業基礎的醫學工作者,都會受益匪淺。 & ◎十二經脈簡介 ‧手太陰肺經 一側11個穴位,左右共22個穴位,分布於手部和前胸上部。首穴中府,末穴少商。 主治病候:喉、胸、肺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咳嗽、氣喘、咳血、傷風、胸部脹滿、咽喉腫痛,以及手臂內側前緣痛、肩背疼痛等。 & ‧手陽明大腸經 一側20個穴位,左右共40個穴位。首穴商陽,末穴迎香。分布於手部,清熱、消腫、止痛的效果極佳。 主治病候:頭面、五官、咽喉病、熱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例如:口乾、鼻塞、齒痛、頸腫、面癱、腹痛、腸鳴、泄瀉、便祕、痢疾等。 & ‧足陽明胃經 一側45個穴位,左右共90個穴位,分布於腿部前外側面、腹部、胸部和頭面部。首穴承泣,末穴厲兌。 主治病候:胃腸病,頭面、目、鼻、口、齒痛,神志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例如:胃脹、腹脹、水腫、咽喉腫痛、鼻衄(鼻出血)、胸脅部疼痛等。 & ‧足太陰脾經 一側21個穴位,左右共42個穴位,分布於胸部至足部。首穴隱白,末穴大包。 主治病候:胃病、婦科、前陰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例如:腹脹、便溏(大便不成形)、下痢、胃脘痛、噯氣、身重無力、舌根強痛、下肢內側腫脹等。 & ‧手少陰心經 一側9個穴位,左右共18個穴位,分布於手部和腋窩。首穴極泉,末穴少衝。擅長寧心安神、活絡止痛,能改善心痛、心悸等症狀。 主治病候:心、胸、神志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例如:心痛、咽乾、口渴、目黃、脅痛、上臂內側疼痛、手心發熱等。 & ‧手太陽小腸經 一側19個穴位,左右共38個穴位,分布於手部、肩部、頸部和面部。首穴少澤,末穴聽宮。 主治病候:頭、項、耳、目、咽喉病,熱病,神經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例如:少腹痛、耳聾、目黃、頰腫、咽喉腫痛、肩臂外側後緣痛等。 & ‧足太陽膀胱經 一側67個穴位,左右共134個穴位,分布於頭面部、頸部、背腰部,以及腿部後正中線和足外側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陰。 主治病候:頭、項、目、背、腰、下肢病症,神志病。 & ‧足少陰腎經 一側27個穴位,左右共54個穴位,分布於腿部、胸腹部。首穴湧泉,末穴俞府。 主治病候:婦科病,前陰病,腎、肺、咽喉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例如:咳血、氣喘、舌乾、咽喉腫痛、水腫、大便祕結、泄瀉、腰痛、脊股內後側痛、萎軟無力、足心熱等病症。 & ‧手厥陰心包經 一側9個穴位,左右共18個穴位,分布於手部和胸部。首穴天池,末穴中衝。 主治病候:心、胸、胃、神志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例如:心痛、胸悶、心悸、心煩、癲狂(精神錯亂)、腋下腫、肘臂攣急(肌肉緊張或抽動)等症。 & ‧手少陽三焦經 一側23個穴位,左右共46個穴位,分布於手部、頸部和頭部。首穴關衝,末穴絲竹空。 主治病候:頭、耳、目、胸脅、咽喉病,熱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例如:腹脹、水腫、遺尿、小便不利、耳鳴、耳聾、咽喉腫痛、目赤腫痛、頰腫、耳後、肩臂肘部外側疼痛等症。 & ‧足少陽膽經本經 一側44個穴,左右兩側共88個穴,分布於腿部外側面,以及臀、側胸、側頭部。首穴瞳子髎,末穴足竅陰。 主治病候:頭、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熱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例如:口苦、目眩、瘧疾、頭痛、頷痛、下肢外側痛、足外側痛、足外側發熱等症。 & ‧足厥陰肝經 一側14個穴位,左右共28個穴位,分布於腿部、胸腹部。首穴大敦,末穴期門。 主治病候:肝病,婦科、前陰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例如:腰痛、胸滿、呃逆、遺尿、小便不利、疝氣、小腹痛等症。 & ‧任脈 一名一穴,共計24個穴位,分布於面部、頸部、胸部和腹部的前正中線上。 主治病候:腹、胸、頸、頭面的局部病症和相應的內臟、器官疾病,如腹脹、腸鳴、泄瀉、失眠、健忘、嘔吐、心悸、胸痛、喉痺、咽腫等病症。 & ‧督脈 共28個穴,分布於頭、面、項、背、腰、骶部的後正中線上。首穴長強,末穴齦交。 主治病候:頭腦、五官、脊髓及四肢的病症,例如頭痛、項強、頭重、腦轉、耳鳴、眩暈、眼花、嗜睡、癲狂(精神錯亂)、腰脊強痛、俯仰不利、抽搐、麻木及中風不語等。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8/46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