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分析、迴歸與預測
在各個可能需要量化資料的學門中,「統計」都是基礎入門的必修學科。其實數學計算只是統計的一小部份,本書有許多實際決策的例子,如果你覺得統計理論很無趣,或許可以先翻到每一章的最後看看作者舉的關於管理方面的決策實例,了解一下經理人是如何運用統計及各種運算結果(如圖表、迴歸模型等)來做預測及進一步的決策訂定,不太了解時,再看看該章的內文。當然,若先閱讀章節內文再看案例,和經理人一起想辦法解決他們面臨的問題,更是訓練自己運用統計概念的好方法。本書適合於稍有統計概念,但對其應用不熟悉的人,或是學了統計,但需要釐清該怎麼應用此等概念的人。或許你不相信數字會說話,但仔細閱讀本書後,你會發現你手邊的統計資料必定在暗示些什麼,先懂得數字的語言,才能了解它們的暗示。這就是統計美妙之處。
作業研究
作業研究 本書的特色有: ‧本書的內容能使教師依需要自行編排順序。 ‧每一章的開始都有內容大綱。 ‧在「應用」專欄中,提供真實世界的案例,使學生瞭解如何將管理科學的技術實際應用。 ‧在「全球觀點」專欄中,介紹商業世界的全球化特性,以及相關技術如何應用到全世界。 ‧專有名詞部份整理出每一章的關鍵字。 ‧問題部份呈現每一章的概念,使學生思考每一章所探討的概念。 ‧習題部份提供學生練習的機會,可以利用各章所介紹的技術求解問題。有時會要求學生提供有管理涵義的解答,而不只是利用所學的技術求出數字而已。 ‧有些章節最後會有案例,使學生能有機會利用所學技術解決較大型的問題。在這些問題中會要求學生提供管理報告,使學生能將相關的資訊組織起來。這是一般最常用的管理方法。 作者簡介 Michael E. Hanna Michael E. Hanna是休士頓大學澄湖校區(University of Houston-Clear Lake)決策科學(Decision Science)系的副教授,在德州科技大學(Taxes Tech University)分別取得經濟學學士、數學碩士與作業研究博士學位。 在超過20年的教學生涯中,Hanna博士曾經在統計、管理科學、預測以及其他數量研究的領域授課,經驗豐富。他曾獲得許多教學方面的殊榮,並且對管理學院學生的數學焦慮症發表過多篇論文。Hanna博士對於教育方法的發展與創新一直不遺餘力,貢獻了許多心血。 目前Hanna博士的研究領域包括:成本預估方法、目標規劃、以及最小絕對值迴歸法等,並在作業研究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電腦與作業研究(Computer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海軍補給研究季刊(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Quarterly)以及其他國際知名季刊上多有論文發表,目前他並擔任電腦與作業研究雜誌的編輯。 Hanna博士在決策科學學會(Decision Sciences Institute)中非常活躍,在許多分會都擔任過委員,尤其在西北區分會中,他甚至還擔任會長。Hanna博士在休士頓大學澄湖校區也擔任許多行政職務,包括:決策科學系的課程協調人以及經濟、財務管理、行銷管理以及決策科學系的系主任。 譯者簡介 李茂興 學歷/政治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 現職/經濟部經濟研究室研究員
人力資源策略管理
人力資源策略管理 本書旨在協助企業經理人、人力資源專業人員及大學院校研究生,瞭解人力資源管理之策略性意涵。內容特別偏重於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與事業策略之間的關聯性,以及強調人力資源策略如何協助高科技企業創造競爭優勢。 本書延續過去學者在策略性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源策略等領域的探索,以企業競爭優勢之維持及建立,作為未來人力資源管理之主要訴求。除試圖提升人力資源管理在組織之主導地主外,這些論述對於後續研究將可提供相當專業之參考方向。 作者簡介 李漢雄 1953年出生於台灣雲林,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人力資源發展博士。教育部副教授證書副字23069。 曾任職於國內大型企業擔任人事、訓練、行銷等部門主管。 現任教於中正大學勞工關係系及中興法商學院企業管理系。 兼任企業人力資源發展學會理事與人力資源學報編審委員,財團法人勞工研究資料中心董事,中華勞資關係研究所副研究員,及行政院勞委會職業訓練局諮詢委員與企訓聯絡網顧問等職。
企業概論
企業概論 企業概論給了學生們一個縱覽企業的宏觀視野,讓他們在進修財務、行銷、管理和人際關係等專業科目之前,先打好基礎底子。 企業概論提供學生一些來自於真實世界的實質資訊,不 管是在課堂內或課堂外,都為學生扮演了一個催化成功的角色。 企業概論是專門為學生精心設計的,要讓他們以整合式的角度眼光來觀察這個刺激有趣又生機重重的商業世界。 本書企業概論不僅以透視的角度來看整個商業環境,同時也在主題上進行深入的探究,所以能夠為主修商業的學生們奠定紮實的基礎,讓他們在進修更高深的學科時,展獲成功。 除此之外,許多非主修商學的學生們在選修過這門企業概論的課程之後,都對我們在主題上的深入淺出和活潑生動大表讚賞,因為其中的許多內容都和日常生活習習相關。我們的課文內容能夠讓學生們作出最明智的消費決定,也可以讓他們瞭解在今天這個全國和全球市場上,商業所扮演的角色究竟是什麼。
行銷學:競爭、策略、個案
行銷學 本著作係市場行銷頗具策略性的行銷經典之作,其內容提及競爭態勢、再定位、行銷戰略以及個案研究等,均為策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之有效內涵,值得觀摩學習。 企業經營成功之秘訣在於70%市場行銷戰與30%經營理念之統合戰力。沒有企劃,就沒有企業;沒有策略,就沒有行銷。因此市場行銷作戰要講求戰略;唯有賴行銷的動態活動與策略運作,方能在市場上找出適合本身商品的市場空隙與市場發展利基。 本書針對市場行銷應著重的理念、定位、市場、競爭、策略等作全方位論述,以期回饋學生及企業界之要求與需要。 作者簡介 許長田 曾任教於英國Henley Management College與澳洲梅鐸大學。 曾任美商Pretty House國際企業執行副總裁、麥斯威國際行銷公司總經理。
猶太成功商法
成功法則 現代,最熱心教育且在世界上的經濟、政治、宗教、文化等思想大眾傳播各領域,皆有驚人成就的民族,除了猶太人之外大概再也找不出其他的了。 今天的我國,確實也對教育工作十分熱心,在經濟面也有世界大國之稱,但與猶太人那驚人的力量比起來,卻不得不自嘆弗如。 猶太人那種力量的秘密,與其歷經五千年的傳統性宗教教育有關,如果這個流浪民族沒有受過這項教育,今日的世界歷史必定有相當改變。 猶太人約在二千年前失去了國家,直到進入本世紀後才建國,在這段長久的時間中,一直沒有袓國的疪護,而流浪於全世界,但他們也從各種迫害及異族所給予的屈辱中,學會了生存和戰勝一切的商業法則,要從未經過失國之痛的我們,去理解猶太人由逆境中所獲得的商業才能,這或許是件很困難的事。 然而,從這個比任何民族都要艱苦,雖為少數民族卻能領導世界邁入國際化,並建立全球性商業基礎的猶太人之想法和平衡感中,應有很多借鏡。 本書是將猶太人的商業想法和成就,整理成一百項而寫成,若能因而對各位讀者有些許的助益,則實感榮幸。
人力資源:組織.管理.發展
第二篇為「管理與發展」篇,包含管理概論、人力資源理論、人力資源發展、組織生涯管理等章;第三篇為「職業與生活」篇,包含生涯發展、職業生涯發展、組織生涯發展、職業生涯規劃等;第四篇為「教育與訓練」篇,包括教育與訓練、教育與訓練計畫、職業訓練、績效評估與薪酬等;第五篇為「政策與服務」篇,包含勞動政策、勞資關係、勞動與就業服務、退休及女性人力資源運用等。
現代決策應用與方法分析
隨著我國的經濟迅猛發展,決策學已日益顯示出其重要性,引起各界的重視。本書第一篇研究了應用經營決策問題,也就是如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運用決策基本原理與方法探索企業經營中的現實問題。第二篇則研究了決策分析方法,也就是對多目標模糊決策、多屬性決策、多目標規劃決策方法作了探討。第三篇是決策綜合問題,其中將心理學、社會學、行為科學等知識用於決策,以利決策轉化為行動並迅速實現。本書是以作者的論文集《決策方法研究》和《決策應用研究》的基礎上而撰寫的,由淺入深,期讓讀者能對決策學科體系有進一步了解。
人力資源管理:取得競爭優勢之利器
人力資源管理 本書強調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與有效管理所有的其他組織資源同等重要,並且能將公司引至競爭優勢之路。因此本書明顯地為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作更適切的澄清與說明。 並且針對其有助於公司形成競爭優勢潛在貢獻加以討論。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書籍不是採取「從微處著手的方式」(呈現出數量驚人的技術方面細節),就是採取「從大處著眼的方式」(含括了大量的主題,但都只是觸及皮毛而已)本書試著找出這兩種方式的中間地帶,其前提是身為未來的經理人才,學生需要對重要的人力資源管理課題與實行有概念上的瞭解,同時能善用各種管理利器,提升競爭優勢。 譯者簡介 劉秀娟 學歷/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家政教育學系博士研究生 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法學碩士 現職/實踐設計管理學院生活應用科學系兼任講師 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兼任講師 空中大學生活科學系、社會科學系兼任講師 經歷/東吳大學心理系專任研究助理 張火燦 學歷/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 現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教系教授 東海大學企管研究所兼任教授 中華民國企業人力資源發展學會理事 實踐設計管理學院推廣教育中心專任助理 樹人高中家政科專任教師
品質管制實習
品質管制實習 學校對品質管理的教學,大都著重理論的傳授,在實務方面的課程略嫌不足。為達到理論與實務的配合,以培養各企業所需的品管人才,作者撰寫了本實習教材的目的在希望能藉由此實習教材,以加強學校技職教育的落實。 本實習教材適合一學期的課程,共計十六個實習單元。實習一至實習四為品質改善工具,內容包括QC七大手法及新QC七大手法的改善方法;實習五至實習九為管制圖的製作與研判,內容包括計數值管制圖與計量值管制圖;實習十至實習十一為抽樣方法,內容包括各種抽樣方式的實習;實習十二至實習十六為抽樣表之使用,內容包括計數值抽樣表及計量值抽樣表等主題。 作者簡介 林成益 學歷/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畢業 經歷/安信橡膠公司生管組長 現任/東南工專工業工程與管理科講師 著作/《品質管制實習》 《品質管制》 張東孟 學歷/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畢業 經歷/台灣菲利浦採購 南僑化工採購 現任/東南工專工業工程與管理科講師 著作/《品質管制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