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系統設計(下冊)
本書分上下兩冊,從工程設計角度出發,上冊詳細梳理和論述了操作與移動兩大主題概念下的現代工業機器人系統總論,工業機器人操作臂系統設計基礎、工業機器人操作臂機械系統機構設計與結構設計;下冊詳細梳理和論述了工業機器人操作臂系統設計的數學與力學原理、工業機器人操作臂機械本體參數識别原理與實驗設計、工業機器人操作臂驅動與控制系統設計及控制方法、工業機器人用移動平臺設計、工業機器人末端操作器與及其換接裝置設計、工業機器人系統設計的模擬方法、面向操作與移動作業的工業機器人系統設計與應用實例、現代工業機器人系統設計總論與展望等內容。 本書為下冊內容。 本書適合於機器人相關研究方向的大學高年級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從事機器人創新設計與研發的研究人員、高級工程技術人員閱讀。
智慧製造系統與智慧工廠
本書圍繞智慧製造系統和智慧工廠的基礎共性技術,從切削參數智慧優選、智慧工藝規劃、智慧製造工廠及調度、工藝規劃與工廠調度智慧整合四個方面系統地介紹了製造系統的智慧化技術及應用。本書突出基礎理論與工程實踐相結合。基礎理論部分較為清晰地闡述了製造系統智慧化的基礎問題,包括智慧製造核心支撑技術,切削參數優化、工藝優化和調度的基本理論和模型,智慧製造工廠模型的基本概念、智慧優化方法等。工程實踐部分列舉了大量研究案例,力圖較為清晰地闡述了製造系統智慧化的基礎問題,每一章均有典型的案例,使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章涉及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 本書可供從事智慧製造研究與開發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作為高等院校機械工程、智慧製造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業工程等相關專業師生的參考書。
通信系統:類比與數位(第七版)
本書內容多為基礎理論,並配合適當的數學推廣,目的在提供通信系統分析與設計的基本概念。全書大致可分三部份:類比通信、數位通信、以及通信的基礎理論與信號分析的數學工具。本書適合作為專科或大學電子系教科書,此外,對通信系統有興趣者與相關技術者也有很大的幫助。
電機機械(第七版)(含升研究所、高考、特考)
本書內容涵蓋電機機械的基本問題、變壓器、直流電機、交流同步、多相感應電動勢、單相感應電動機、機電能量轉換等,並針對各型電機參數、等效電路、作用與運轉原理有詳細的說明。本書特色之一是提供了民國60年迄今有關各類試題,可增加讀者對電機機械問題之處理能力與試題之解析能,適用於準備考研究所、高考、特考考生及一般電機從業人員之必備經典。
物聯網概論(第二版)
近年來人工智慧(AI) 應用無所不在,帶動大數據分析、雲端運算服務及物聯網(IoT)的科技升級,快速滲透到金融、零售、醫療、交通、保全、娛樂及製造等各式各樣產業。但是,迎接AI時代來臨,具備完善的大數據分析、雲端服務及資料運算平台,似乎不足以展現在AI領域的最大綜效,另一項融合新科技的創新能量「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已經悄悄在近年來蔓延發燒。隨著硬體功耗的增加及成本下降,物聯網的整合,它創造的大數據及透過AI理解的能力,嶄新時代必將來臨。
泛用伺服馬達應用技術(第四版)
本書是以伺服馬達使用者應用層面為主,由淺入深的方式讓讀者能更快速的進入伺服馬達的應用相關領域。本書將泛用伺服馬達系統架構分章依序說明,讓初學者更容易了解,控制器部份運用較基礎型控制模組,將通用且必要的知識先作說明介紹,再以進階型控制模組將伺服馬達的控制觀念作加強,如此一來往後對於其他型號控制器,能有效應用,而本書將作者的工作經驗及從事自動化教育訓練心得整理成冊,以供讀者參考,相信必然可省去不少自我摸索的時間,能更快進入相關知識領域。
微感測系統與應用
微系統是一門融合機、電、光、磁、生、化等多個交叉尖端學科的領域,具有微型化、集成化、智慧化、低成本、高性能、可批量化等優點,已經並將繼續在生物醫療、能源環境、汽車電子、消費電子、無線通訊、軍事國防、航空航天等領域產生深遠影響。 & 本書以微系統中最具代表性的微感測系統為核心,結合當前的無線通訊以及物聯網技術、能源收集技術、柔性電子技術等新興尖端科技,對廣義微感測系統的相關技術進行了全面系統介紹,包括微系統加工技術、矽基微感測技術、非矽基微感測技術、自供電微感測與微能源技術。同時也介紹了微感測系統在智慧工業、智慧農業、生物醫療、軍事、航空航天等各個應用領域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電動汽車主動安全駕駛系統
本書內容包括電動汽車主動避撞系統體系結構、汽車系統動力學建模、考慮駕駛員特性和路面狀態的縱向安全距離模型、基於約束的再生制動強度連續性的制動力分配策略、四驅電動汽車縱向穩定性研究、車輛狀態與車路耦合特徵估計、基於車輛邊緣轉向軌跡的側向安全距離模型、基於半不確定動力學的直接横擺力矩魯棒控制、四驅電動汽車穩定性控制力矩分配算法研究、四驅電動汽車側向穩定性研究。本書可供從事電動汽車主動安全系統研究的科研人員、相關科系的研究生或高年級大學學生使用。
特種機器人技術
特種機器人是除工業機器人之外的、用於非製造業並服務於人類的各種機器人的總稱。特種機器人的研究涉及機器視覺、模式識別、人工智慧、智慧控制、感測器技術、電腦技術、機械電子和仿生學等諸多學科的理論和技術,是一門高度交叉的尖端科技學科。本書系統地介紹了特種機器人的基礎知識、路徑規劃算法,以及廢墟搜救機器人和文字問答機器人的應用實例,內容涉及近幾年機器人領域的研究熱門問題,是作者多年來在該領域研究成果的積累和總結。主要內容有機器人的定義與分類,特種機器人的發展現狀及核心技術;主要應用領域:機器人的驅動系統、機構和傳感技術,移動機器人的定位算法和路徑規劃算法,廢墟搜救機器人的系統組成和自主運動控制研究,文字問答機器人的體系結構、關鍵技術和典型應用等。本書可作爲從事特種機器人研究和開發及應用的科學研究工作者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也可作爲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電子工程等學科研究生或高年級本科生的教材。
機電產品智慧化裝配技術
本書圍繞機電産品裝配,重點闡述了藉助人工智慧技術提昇機電産品裝配規劃的能力,實現機電産品智慧化裝配的關鍵技術。本書共8章,第1~3章詳細介紹了智慧化裝配及人工智慧技術的相關基礎知識;第4~8 章結合實例展示了人工智慧技術在機電産品裝配中的應用,如面向裝配序列智慧規劃的時空語義知識建模與知識獲取、基於知識檢索與規則推理的裝配規劃、基於神經網絡的産品裝配規劃及其仿真、裝配生産線數學模型、重卡裝配生產線的調度優化設計與裝配車間3D仿真等,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理論結合實際,實用性強,是人工智慧與製造技術深度融合的典型範例。本書可供從事數位化設計與製造等領域研究的科研人員以及從事計算機積體製造的企業界科技工作者閲讀,也可作爲大學機械工程、自動化及計算機應用等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參考用書。
複合材料雷射增材製造技術及應用
雷射增材製造先進複合材料的研發是發展尖端技術的重要基礎,該類複合材料性能穩定性問題是工業生產中經常遇到的,有時會延緩甚至阻礙整個生產進展。為適應現代化製造工業的發展需要,實現雷射增材製造材料局部組織與性能一體化精準控制,進一步改進雷射增材製造複合材料的品質已非常重要。複合材料雷射增材製造技術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具有非常顯著的經濟及社會效益。本書對複合材料雷射增材製造技術的發展及應用進行介紹,全書共7章:第1章介紹雷射加工與增材製造技術的基本原理與發展情況;第2章介紹雷射增材製造工藝與裝備;第3章介紹複合材料雷射熔覆層局部-整體界面的結構、演變機理、結合機制及性能;第4~ 6章針對近年來廣受人們關注的先進材料,如金屬基/陶瓷複合材料、非晶- 奈米化複合材料、金屬元素改性複合材料等的雷射製造問題進行介紹;第7 章給出一些雷射增材複合材料的應用示例,用於指導相關理論研究及實際工業生產。全書針對近年來廣受人們關注的複合材料的雷射增材製造問題,對其製造原理、工藝特性、成形機理及局部組織等做了系統闡述,並給出了相關的應用示例,可指導相關理論研究及實際工業生產。本書可供從事材料開發及雷射增材製造領域的相關工程技術人員使用,也可供大學相關科系師生閱讀參考。
焊接機器人技術
焊接機器人是從事焊接作業的工業機器人,是工業生產中重要的自動化設備。焊接機器人已廣泛地應用於汽車製造、工程機械、電子通訊、航空航太、國防軍工、能源裝備、軌道交通、海洋重工等多個領域。本書從焊接生產應用的角度簡要介紹了工業機器人基本原理,系統介紹了工業機器人本體結構組成、焊接機器人感測技術、焊接機器人系統配置及要求、焊接機器人應用操作技術、維護及維修技術以及常用機器人焊接工藝,並結合具體工程結構的焊接製造給出了焊接機器人的典型應用實例。本書適用於從事焊接機器人系統開發及應用的工程技術人員、技術管理人員和焊接機器人操作工人等,也可供大學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科系的大學生和高職院校焊接科系的學生學習使用。
金屬粉床雷射光增材製造技術
增材製造(俗稱3D列印)屬於一種先進製造技術,但與傳統製造工藝相比,它在成形原理、材料形態、製件性能上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特别是隨著增材製造技術規模化和產業化的發展與進步,傳統的工藝流程、生產線、工廠模式和產業鏈組合都將面臨深度調整,增材製造帶來的影響遠遠超出了製造範疇,給生產甚至是生活帶來了重大影響,被認為是有望深度影響未來的策略前沿技術。金屬粉床雷射增材製造技術是目前金屬增材製造工藝中製件精密度最高、綜合性能優良的工藝方法。本書綜合海內外相關成果編寫而成。全書共7章,第1章概述技術原理、特點及應用; 第2~6章闡述工藝原理與系統組成、原料特性要求、數據處理技術、製造流程及品質控制以及製件的組織及性能,涵蓋原理、材料、數據、品質和性能五方面內容;第7章以實際案例闡述金屬粉床雷射增材製造技術在隨形冷卻模具、個性化醫療器件和輕量化構件三方面的應用,重點展示在複雜結構製造和特殊性能構建上的獨特優勢,達到舉一反三、啓迪創新的目的。
機器人力觸覺感知技術
本書共11章,分別從力觸覺感知系統原理、設計方法、分析、建模、研製和應用等方面展開闡述,對力觸覺感知系統的設計和研製、建模方法研究、多維力/力矩資訊的智慧資訊處理模型的建立、高精度標定和解耦方法等內容進行了重點講解。本書注重實際的力觸覺系統的設計和應用,使讀者在瞭解了機器人力觸覺感知技術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現狀的同時,對力觸覺感知系統的實際開發有深入的瞭解。本書圖文並茂、實際應用性強,適合機器人技術相關方向的研究者和大專院校師生學習,也適合智慧新技術領域的從業人員參考。
海洋智慧裝備液壓技術
本書主要介紹應用於海洋裝備中的液壓傳動技術。全書將傳統的液壓技術基本知識與近年來其在海洋裝備中的實際應用相結合,全面介紹了液壓流體力學基礎、主要元器件(包括液壓泵、液壓馬達、液壓缸、液壓控制閥、液壓輔助裝置等)、基本回路、典型液壓系統、伺服系統及其在海洋中的應用,同時,介紹了海洋裝備液壓系統的設計與計算。本書中的許多實例是作者近三十年在液壓技術和海洋工程交叉領域科研方面所做的工作。書中元件的圖形符號、回路以及系統原理圖全部採用最新圖形符號繪製,並在附録一中列出;附録二列出了常見液壓元件、回路、系統常見的故障與排除措施。本書可供從事海洋工程與裝備技術工作者參閲使用,也可作爲工科專業相關研究方向的教學參考書。
複雜製造系統的可重構計劃與調度
本書包括3篇內容,第1篇可重構體系篇,針對複雜製造系統的生產計畫與調度整體需求與特點,構建具有可重構能力的生產計畫與調度體系結構,並討論體系結構的可重構特性以及體系的重構過程和方法。第2篇可重構單元篇,在複雜製造系統生產計畫與調度體系的整體框架下,分別討論體系結構中的四個核心單元,即中期生產計畫單元、短期生產計畫單元、實時調度單元和重調度單元。第3篇可重構實施篇,首先給出了實施本書體系結構設計的可重構計畫與調度體系原型系統的實現,然後應用此原型系統,結合案例對單元級和系統級的體系結構重構過程加以分析說明。本書面向從事複雜製造系統計畫、調度和最佳化等相關領域研究工作的科學研究人員,微電子等複雜製造產業的生產管理或工程技術人員,也可作為系統工程、工業工程、自動化、機械工程等科系大學研究生和教師的學習用書。
機器視覺技術
本書分上下兩篇介紹機器視覺的構成、圖像處理方法以及應用實例。上篇「機器視覺理論與演算法」包括:機器視覺、圖像處理、目標提取、邊緣檢測、圖像平滑處理、幾何參數檢測、Hough變換、幾何變換、單目視覺測量、雙目視覺測量、運動圖像處理、傅立葉變換、小波變換、模式識别、神經網路、深度學習、遺傳演算法。下篇「機器視覺應用系統」包括:通用圖像處理系統ImageSys、二維運動圖像測量分析系統MIAS、三維運動測量分析系統MIAS 3D、車輛視覺導航系統。本書匯集了圖像處理絕大多數現有流行演算法,以淺顯的圖文並茂的方法講解複雜的理論演算法,每個演算法都給出了實際處理案例。書中所講案例均來自生產實踐,都得到了實際應用的檢驗。本書不僅適用於機器視覺和圖像處理專業理論結合實踐的教學,對於本科系及相關科系的課題研究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先進材料連接技術及應用
歷史上每一種新材料的出現,都伴隨著新的連接工藝的出現並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先進材料連接技術的應用産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研究開發更是多學科相互滲透的結果,在電子、能源、汽車、航太、核工業等部門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書針對近年來受到人們關注的先進材料,如高技術陶瓷、金屬間化合物、複合材料、功能材料等,對其連接原理、焊接性特點、技術要點及應用等做了系統的闡述,給出一些典型工程結構連接的應用示例,可以指導新産品研發。本書内容反映出近年來先進材料連接技術的發展,特别是一些先進技術的發展,對推動先進材料的焊接應用有重要的意義。本書供從事與材料開發和焊接技術相關事業的工程技術人員使用,也可供大專院校師生、科研院所和企事業單位的科研人員閲讀參考。
動態系統運行安全性分析與技術
本書以大型工業過程系統與複雜工程系統為對象,對系統安全性的概念、運行危險分析、事故演化、系統運行異常工況識别、面向系統故障安全的故障診斷、系統安全性分析與評估等內容開展深入分析和論述。本書適合從事工業和工程系統狀態監測、故障診斷及運行安全性評估和智慧維護的研究人員、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和參考,也可作相關科系的教學參考書。
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
鋰離子電池因其具有比能量大、自放電小、重量輕和環境友善等優點而成為行動式電子產品的理想電源,也是電動汽車和混合電動汽車的首選電源。因此,鋰離子電池及其相關材料已成為世界各國科研人員的研究熱門議題之一。鋰離子電池主要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電池隔膜四部分組成,其性能主要取决於所用電池內部材料的結構和性能。而電極材料决定着電池的性能,同時也决定電池50%以上的成本。本書結合作者多年來電化學及化學電源科研與教學經驗,介紹了各類電極材料以及電極的制備方法與結構,着重介紹了高性能鋰離子電池正極的設計與功能調控,包括了:層狀電極材料、尖晶石電極、磷酸鹽正極材料、矽酸鹽正極材料、碳負極材料、鈦基電極材料以及鈦酸鋰電極材料等多種電極材料的設計與性能。適宜從事電池電極設計與製造的科研及技術人員參考。
複雜系統彈性建模與評估
本書聚焦複雜系統的彈性建模與評估方法,第1章總結評述了關於系統彈性研究的大量已有成果;第2~3章論述了系統彈性模型,包括基於性能函數的系統彈性模型、基於聚合隨機過程的多態系統彈性建模;第4~7章論述了系統彈性分析與評估方法,包括面向彈性的部件重要性分析、基於蒙特卡羅的系統彈性評估、擾動識別與系統彈性測評、複雜網路系統彈性規律研究。本書適合控制科學與工程方向的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閲讀,也適於相關科系碩士、博士研究生學習。
波浪能發電裝置設計和製造
波浪能發電裝置作爲最有潛力的可再生能源裝備以及海洋能源開發裝置之一,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本書基於海洋能和波浪能的基礎知識和相關理論,詳細介紹了波浪能發電裝置的分類和模型實驗,波浪能分佈及波浪能發電裝置選址,波浪能發電裝置的設計、製造和試驗,涵蓋了波浪能發電裝置設計製造的各種層面,並給出了典型的設計實例,內容系統全面、技術新穎。本書可供海洋工程、能源開發等相關行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研究人員及師生閲讀參考。
攀爬機器人技術
機器人技術的進步是無止境的,目前機器人的普遍應用並不代表機器人技術已達到巔峰階段。相反,機器人技術本身還存在著各方面的問題,在理論、方法、設計以及工藝實現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需要加以研究解決。比如,工業機器人的功能和技術指標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在一些場合下,機器人在靈活性和精密性等方面還不能滿足人們的應用需求,在人和機器人互動過程中機器人的性能還不夠理想,機器人還不能取代人來完成一些對柔順性要求高的工作。這些問題的解決還依賴於機器人相關理論和技術的進步,機器人的設計水準也有待進一步提升。本書以架空輸電線路巡檢機器人和壁面攀爬行動機器人爲典型實例,詳細介紹了相關機器人移動機構、嵌入式控制系統、通訊以及能源系統等的設計與實現。本書可供從事機器人及相關領域的研究和技術人員參考。
工業過程執行狀態智慧監控:資料驅動方法
隨著工業生產技術的不斷發展,對產品品質、規格等要求的不斷提高,現代工業生產過程無論是在生產工藝、生產流程,還是在生產技術等方面,都日趨複雜化、自動化。工業過程運行監控方法是當前智慧工廠研究領域的前沿和焦點,其涵蓋了運行狀態評價、異常檢測與診斷等幾個方面的內容。本書圍繞工業過程運行狀態智慧監控的若干核心問題展開論述。第1章介紹了工業過程運行狀態監控的重要性與前人工作。第2章綜述了工業過程運行狀態監控的理論基礎,重點闡述以主元分析、偏最小二乘、費雪判別分析等爲核心的多元統計分析方法。第3~5章主要介紹了針對工業過程正常運行狀態優劣的區分與分析,具體包括基於綜合經濟指標的運行狀態評價方法、分析狀態間的優性相關資訊的評價方法以及針對非高斯多模態過程的運行狀態評價。第6~9章主要介紹了異常檢測與診斷方法,書中主要基於多元統計分析方法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研究。本書可供從事自動化過程監控研究、設計、開發和應用的廣大工程技術人員閱讀,也可作爲自動控制或資訊科學等相關專業研究生的教學參考書。
工業機器人整合系統與模組化
本書圍繞工業機器人整合系統與模組化,從開發角度出發,對工業機器人規劃與控制、機器人結構優化及組合模組結構形式等進行理論探討,對工業機器人本體及零部件進行應用開發。在工業機器人整合系統研究中,主要對機器人機構建模、機器人基本配置、機器人系統配套及成套裝置、機器人整合系統控制等進行理論分析;在工業機器人模組化研究中,主要對機器人本體模組化過程中的組合模組構成、本體模組化等進行機器人運動分析和本體設計。透過模組化設計案例,全面系統地剖析了工業機器人本體模組化的本質和意義。同時對模組化工業機器人的運動原理進行研究與設計,提出了機器人模組化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模組化設計建議或相應的原則性解決方案。全書主要包括:工業機器人特點及作業要求、工業機器人整合系統、工業機器人本體模組化、工業機器人主要零部件模組化、工業機器人其他部件模組化。全書理論與應用相結合,以多用途工業機器人、電鍍用自動操作機、定位循環操作工業機器人等為設計案例進行剖析,應用性強。本書可供機器人設計及其應用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作為機械系大學生、工科研究生的教學參考書。
撲翼飛行機器人系統設計
本書第1章介紹了仿生撲翼飛行機器人的研究現狀與應用情况;第2章集中介紹了在進行仿生撲翼飛行機器人系統建模和穩定性分析時所用到的基礎理論;第3 章至第5 章分别針對單柔性翼系統、雙柔性翼系統和剛柔混合撲翼系統進行建模分析,並對不同結構的仿生撲翼飛行機器人柔性翼進行動力學分析、邊界控制器設計以及系統穩定性證明;第6 章針對仿生撲翼飛行機器人系統中存在的輸出約束問題進行研究,設計能够解决輸出約束限制的主動邊界控制器;第7章通過ADAMS設計和搭建3D半實物仿真平臺,並聯合SIMULINK對邊界擾動情况下柔性樑PD控制和邊界控制進行仿真模擬驗證;第8章設計神經網路控制算法來對仿生撲翼飛行機器人的位姿進行自主控制分析;第9章詳細介紹一款舵機驅動仿生撲翼飛行機器人的機械結構設計以及硬體系統搭建;第10章設計了仿生撲翼飛行機器人的飛行實驗。本書適合機器人設計相關專業的人員閲讀參考。
機器人環境感知與控制技術
機器人是集感測技術、控制技術、資訊技術、機械電子、人工智慧、材料和仿生學等多學科於一體的最新技術産品,是先進製造業中不可替代的先進技術裝備,也是國際先進製造業的發展趨勢。本書詳細介紹智慧機器人的環境感知與控制技術及其應用——將機器人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相結合,透過典型應用實例的講解使讀者對智慧機器人環境感知與控制技術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具體。全書共6章,分别從智慧機器人力覺感知、智慧機器人環境視覺感知、行動機器人的自主導航、行動機器人運動控制方法、環境感知與控制技術在無人機系統的應用展開了系統和全面的闡述。本書注重實際的機器人環境感知與控制技術的設計和應用,讓讀者在瞭解機器人環境感知與控制技術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現狀的同時,對機器人感知與控制系統的實際開發有深入的瞭解。本書内容全面、圖文並茂、設計案例豐富、實際應用性强,非常適合機器人技術相關方向的研究者和學生閲讀, 也適合智慧新技術領域的從業人員參考學習。
應用電子學(第二版)(精裝本)
作者依教學經驗及專業知識,並為兼顧學習內容及學習效果,本書由最基礎的半導體材料及PN接面開始講起,到雙層元件(二極體)、三層元件(電晶體)、四層元件(閘流體)、線性積體電路-OP,到常用的應用電路包括:運算放大器構成之應用電路、電壓調整器、主動濾波器、功率放大器等,使學生可習得電子元件及其構成電路的基礎知識。另修習本科目的學生可能來自不同的專業背景,對電學的觀念及基礎或有所不同,為顧及對電學較生疏學生的需要,特別增加「電學基本概念複習」一章(第零章),使學生具有起碼的電路基礎,以協助學生進入電子電路之領域,並助益往後的教學。
工事安全衛生精實管理
基於「以人為本、生命無價」的信念,我把服務外商(加拿大/日本)多年的安全衛生管理實務經驗,藉由這本新書分門別類及條理有序的內容,讓讀者能夠了解到營建工程安全衛生精實管理機制的運作,暨如何提高工程安全度及提升管理效率的作法。 精實管理的機制在工程作業中必須落實,作業前進行施工風險評估才能劍及履及達成工程零職災的目標。工程施工作業的期間,風險無時、無刻,無處不在,本書針對風險管理以蓮藕現象分析應用圖示解說其因果關係,在研討作業上使用建築資訊模型,簡稱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研討出有效的風險防制對策等作法,將使讀者能夠一目了然,記憶深刻。 創改型工法――因應國內勞工嚴重短缺的情況下,各類新工法被研發運用在工程上。關於確保新工法的本質安全暨相關衛生管理的作法,本書章節也有許多精闢的說明。作者誠摯地盼望所有的讀者在開卷有益的意念下,相信本書內容會使您感受到創新的思維及了解工事精實管理的作法,最後期盼工程人員一起拚搏,共創台灣營建業美好的願景。 Character of Edition Based on the faith of “Human oriented、Life is invaluable”. The publication has been understood to improve the safety degree promote the efficiencies means of safety health lean management to construction project which content of edition in classification systematic organized that relied upon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during the many years I have serviced in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companies as Canada Japan. Lean management of safety health should have fulfilled at construction in progressing, which key work of risk assessment has completed prior the operation of sub divisional work which is initial mean as thinking with doing to achieve the goal of Zero Occupational Disaster. Risk what arise all the time everywhere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that was directed towards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with diagrammatic illustration of Lotus’s Root Phenomenon which makes readers at a glance for understanding good memory. Relatively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was applied in the discussing of work operation for the efficient strategy to prevent the risk. Creation Improvement Method would be used operated gradu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field that countermeasures are to the problem of manpower in shortage seriously of domestic construction. Ensure the intrinsic safety of new work method with related the health management at work site that has lots of chapters for incisive illustration in edition. Author expected sincerely readers who have the thought of unwinding beneficial that readers deeply felt the thinking of innovation various means of lean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Lastly, author was look forward engineering staff to strive together for building the good vision of construction field in Taiwan.
甄戰大學-決戰新課綱【工程學群電機類】[大學18學群/個人申請入學/二階口試擬答/學習歷程工具書]
電機(與控制)工程學系、(微)電子(工程)學系、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電腦(與)通訊(工程)學系你瞭解這些科系的不同嗎?你知道不同的科系有不同的應考策略嗎?你知道就讀科系後的未來出路在哪裡嗎?想贏在第一步從甄戰開始!甄戰 傳授五招得勝技巧 讓你邁向理想學校!第1招: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認識工程學群電機類,什麼樣的特質適合工程學群電機類?第2招:萬中選一非你莫屬:工程學群電機類科系琳瑯滿目,哪裡是你的歸屬?第3招:欲善其事先利其器:豐富完善你的學習歷程!第4招:滿腹珠璣出口成章:口試技巧公開,一樣的意思怎麼說更好!第5招:劍走偏鋒出奇制勝:精選各校口試考古題,讓你事先備好創意回答!一〇八課綱實施後,一一一學年起的大學入學制度又一次進行調整,大學選才標準更為多樣化和豐富化,這些改變體現在「多元入學」的制度上,「多元入學」不僅代表入學管道的多元化,參採的項目也越來越多元,因此對於同學和家長而言,「選擇」的重要性就大幅提升,入學管道需要選擇、高中學習時間的配置需要選擇、學群科系需要選擇,更重要的是每一個選擇背後都需要大量的資訊和資料整理,甄戰大學叢書即是為同學和家長準備的升學工具書,希望藉此讓同學和家長輕鬆掌握重要的升學資訊,不會因為資訊落差而在升學路上錯失良機。甄戰學習顧問的多年輔導經驗,讓我們深刻理解高中生對於大學的校系及其學習領域知之甚少,在現今的多元入學制度下,同學若在高中期間沒有計畫性地認識未來校系或準備學習歷程,未來升學時會非常茫然,目前大學甄選的校系組已經超過2000個系組,要逐系認識幾乎不可能,因此透過十八學群進行初步分類,以學群的概念將同性質的學系歸類在一起,讓高中生在興趣與志向探索時有所依據,而本書即是對於工程學群電機類有興趣的同學特別撰寫的書籍。本書一共分為三篇,第一篇為學群篇,包含兩章,第一章為工程學群電機類的認識,主要介紹工程學群電機類相關科系發展以及目前產業趨勢,好讓同學對於工程學群電機類有初步認識;第二章為工程學群電機類的科系介紹,主要針對幾個主要科系作詳細的介紹,讓同學更能清楚選擇自己的未來出路。第二篇為學習歷程篇,包含兩章,第三章為學習歷程的觀念與實作,主要是介紹學習歷程概念和實施方式,也會針對工程學群電機類推薦一些多元表現的項目;第四章則是申請大學的審查資料完備,主要是提醒學習歷程作為大學入學評量時,同學應該知道的撰寫技巧。第三篇為口試篇,包含兩章,第五章為口試觀念建立和模擬,先建立口試的基本觀念,接著在介紹幾種口試型態,最後的部分為各校中常出現的口試題目,其中會以一班同學回答的範例和建議範例作比較,好讓同學參考並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回答方式;第六章則為模擬練習,收錄了許多常見的口試類型。
高手系列:學SOLIDWORKS 2020翻轉3D列印
本書共分十五章,常用指令的應用有深入淺出介紹外還有動態檔案說明學習。在基礎章節部分以思考繪圖步驟引導讀者進入繪圖之思考架構。並以2D平面圖配合3D實體圖之範例說明,不只能使讀者迅速學習軟體指令之應用外,更可藉以提升工程圖之識圖能力。最後有3D列印的實例,將自己繪製的作品印出增加趣味性與學習成就。
半導體元件物理:理論與實務
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系統性地介紹目前主流半導體元件(CMOS)之元件物理與製程整合所必須具備的基礎理論、重要觀念與方法、以及先進製造技術。內容可分為三個主軸:第一至第四章涵蓋目前主流半導體元件必備之元件物理觀念、第五至第八章探討現代與先進的CMOS IC之製造流程與技術、第九至第十二章則討論以CMOS元件為主的IC設計和相關半導體製程與應用。由於強調觀念與實用並重,因此儘量避免深奧的物理與繁瑣的數學;但對於重要的觀念或關鍵技術均會清楚地交代,並盡可能以直觀的解釋來幫助讀者理解與想像,以期收事半功倍之效。 & 本書宗旨主要是提供讀者在積體電路製造工程上的know-how與know-why;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地介紹最新半導體元件的物理原理與其製程技術。它除了可作為電機電子工程、系統工程、應用物理與材料工程領域的大學部高年級學生或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為半導體業界工程師的重要參考 & 本書特色 & ●包含實務上極為重要,但在坊間書籍幾乎不提及的WAT,與鰭式電晶體(Fin-FET)、環繞式閘極電晶體(GAA-FET)等先進元件製程,以及碳化矽(SiC)與氮化鎵(GaN)功率半導體等先進技術。 & ●大幅增修習題與內容,以求涵蓋最新世代積體電路製程技術之所需。 & ●以最直觀的物理現象與電機概念,清楚闡釋深奧的元件物理觀念與繁瑣的數學公式。 ●適合大專以上學校課程、公司內部專業訓練、半導體從業工程師實務上之使用。 &
做工的場所:工地認知心理與健康促進
帶您關注工地文化、辛勤工作的職人們最真實的一面,藉由歷年工地田野調查、行動計畫,用積極的角度與實際層面,尋求工地職場環境與心理、健康的扶持及支撐力道。 & 本書係根據認知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等相關理論的回顧,選取其中對應工地環境與工人行為的相關論述,再佐以歷年在工地田野調查與行動計畫回饋的心得編寫而成。 & 主要有兩個核心主題,一是營建業的「工人」,工人指的是「在營造職場的工地中付出勞動力的人」,並非個人身份的標籤。每個人長期在特定的環境中工作,都會出現這個社群特有的習慣。工地的環境是一個極為特殊的職場,在其中工作的人受到這個環境極大的影響,這方面的探討是屬於認知心理範疇。本書的第二個主題是「健康」。根據勞動部110年的資料,全國營造工程業受僱的員工人數超過94萬人,他們的身心健康狀態直接關乎大約270萬的家戶人口。建築、醫療、公衛與護理專業,社會與支持團體對於職場工人健康的促進行動,是對社會與經濟的重要扶持力量。
INTRODUCTION TO JAVA PROGRAMMING AND DATA STRUCTURES, COMPREHENSIVE VERSION 12/E (GE)
本書為JAVA基本程式設計概念和技術的基礎介紹,將程式設計、資料結構和演算法整合到一本書中,本書採用「物件在後」的撰寫方式為讀者奠定基礎。作者以問題導向的方式介紹程式設計,重點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語法,且本書提供大量不同難度的習題以供練習。-- --A fundamentals-first introduction to basic programming concepts andtechniques Introduction to Java Programming and Data Structures seamlessly integrates programming, data structures,and algorithms into one text. With a fundamentals-first approach, the textbuilds a strong foundation of basic programming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beforeteaching students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and advanced Java programming.Liang explains programming in a problem-driven way that focuses on problemsolving rather than syntax, illustrating basic concepts by example andproviding a large number of exercises with various levels of difficulty forstudents to practice. The 12th Edition is completely revised in everydetail to enhance clarity, presentation, content, examples, and exercises.
攀爬機器人技術
機器人技術的進步是無止境的,目前機器人的普遍應用並不代表機器人技術已達到巔峰階段。相反,機器人技術本身還存在著各方面的問題,在理論、方法、設計以及工藝實現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需要加以研究解決。比如,工業機器人的功能和技術指標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在一些場合下,機器人在靈活性和精密性等方面還不能滿足人們的應用需求,在人和機器人互動過程中機器人的性能還不夠理想,機器人還不能取代人來完成一些對柔順性要求高的工作。這些問題的解決還依賴於機器人相關理論和技術的進步,機器人的設計水準也有待進一步提升。 本書以架空輸電線路巡檢機器人和壁面攀爬行動機器人爲典型實例,詳細介紹了相關機器人移動機構、嵌入式控制系統、通訊以及能源系統等的設計與實現。 本書可供從事機器人及相關領域的研究和技術人員參考。
實用人因工程學(第六版)
人因工程是一門實用科學,其領域涵蓋了工程、設計、生理學、心理學、行為科學、管理科學等。本書以人體的安全與健康為主軸,依人的基本特徵來呈現人體測計、力學行為特徵、生理/新陳代謝特徵、肌肉骨骼傷害等,此外更提供許多相關知識及調查數據,以達理論與實務並重。人因工程的知識已廣泛的應用在產品、空間、設施、工作、與環境的設計上。不僅適合作為大專相關系所授課教材,也十分適合一般業界人士進修使用,造就「人因工程」技術專長人才。& & 本書特色 & 1.本書內容完善,充分了解人體的各種特徵、行為與限制,更可將這些知識運用在工作環境的設計改善中,提昇工作效率。 2.理論及方法介紹後,配合調查數據與例題說明,使讀者活用理論、貼近實務。 3.章後設有「自我評量」單元,加強重點記憶與學習回饋,提昇學習效果。
基本電學(精華版)(第三版)
本書循序漸進的介紹基本電學知識,並在每一個定理、定義、敘述之後,均有例題加以說明,幫助讀者迅速的瞭解本書內容,奠定將來學習電子學、電路學及其它亦專業課程的基本觀念,是本非常好的入門教科書。& & 本書特色 & 1.本書作者以其多年的教學經驗,參考國內外之基本電學、電路學電路分析方面的書籍,並加上個人教學心得,編纂而成此書。 & 2.本書詳盡的介紹基本電學之基本定理與定義,是進入電子學、電路學之領域不可或缺的一本入門書。 & 3.各章加入生活中的電學應用─電學愛玩客,介紹藍牙、太陽能電池、光纖等,祈使讀者更能靈活思考基本電學之應用。
高頻電路分析與設計(第六版)
本書為高頻電路設計方面的專業書籍,內容涵蓋電晶體振盪電路、阻抗匹配電路、濾波電路分析及設計等,其中並針對特定頻率範圍以S參數、Y參數來設計高頻電路,並以理論作為分析的基礎。詳讀本書,讀者可進一步設計出理想的高頻電路。本書適用於大學、科大電子、電機、光電系「高頻電路設計」課程或相關業界人士及有興趣之讀者。
通訊系統原理(第三版)
本書內容可分三個部分:第一部份包含信號分析、調波原理、數位傳輸與多工通信;第二部份包含發射機、接收機、電波、天線、微波;第三部份為光纖通訊、衛星通訊及勘誤編碼術,內容力求配合我國教育體系與尖端科技之社會需求,是一本適合大學、科大電子、電機系,作為「通訊系統」課程的導論性書籍。
Altium Designer電腦輔助電路設計:疫後拼經濟版
本書包含實用的電路繪圖、電路板設計、電路圖零件設計、電路板零件設計與整合式零件庫設計等工具,而其所提供的功能,與其操控順暢,更是前所未有!本書除豐富的內容外,每章都提供習作,以驗證學習成效,與練習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