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_深夜食堂30
1118~1119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熱賣排行榜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文學四十講:常識與慧悟

劉再復  著
聯經 出版
2021/08/26 出版

當代最熾熱的人文捍衛者 拋卻晦澀的假說,探問無窮的真理 燭照心靈,告別蒙昧,進入文學的最短捷徑 世界那麼豐富複雜,人生那麼廣闊無邊,人性那麼紛繁多彩,文學面對這一切,自然也可以展示自己的一番風采神韻。完全不必去納入某種政治意識形態的狹隘框架,無論是來自左方的框架,還是來自右方的框架。自由也完全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惟有對於自由有了覺悟,才有真自由,完全不必等待自由的客觀條件成熟之後才進行創造。——劉再復 2013年以及2016年,劉再復接受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與高等研究院的聘請,擔任客座教授,並開設「文學常識二十二講」以及 「文學慧悟十八點」兩堂課程,本書即為此兩堂課程之內容。依講述課程,全書分為兩部。上部〈什麼是文學:文學常識二十二講〉娓娓道來中西文學常識,從文學的定義到文學的狀態,最終要在現實生活中追求「文學的心靈」;下部〈怎樣讀文學:文學慧悟十八點〉,則細究閱讀文學作品時需要去思考的各項要點,以求領悟進入文學堂奧之妙。。 劉再復引用古今中外的文學經典,深入淺出地闡述文學於人生、於社會、於人類文化的意義,不但是了解文學意義和價值的最佳入門書,也完整呈現劉再復的恢宏文學觀。 & 名家推薦 知名文學思想家劉再復的《文學四十講:常識與慧悟》遠遠超越通常的文學概論,縱論東西方文學的經典,反思現時代流行的意識形態與思潮,從人性和人的社會生存條件出發,探討古今的文學,論述深刻,極有見地。對愛好文學的讀者來說,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案頭書;對從事創作的作家來說,也會大有啓迪。——高行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今天的中國或華語世界裡,我們很少看到如劉再復這般熾熱的文學捍衛者了。不論後現代還是後革命,他在束縛重重的語境裡定義自由向度,找尋第三空間,思考「文心」的有無。他的文字澎湃而有詩情,每每噴薄而出,如此天真直白,甚至超越年紀。——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暨比較文學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79 特價4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林庚《中國新文學史略》

香港中和 出版
2021/08/17 出版

●文學史遺珠 北大著名學者林庚未刊講稿 ●現場實錄 新文學二十年的親歷和反思 ●多元視角 文學內部外部因素互動共生 & 本書原是林庚先生在國立北平師範大學的授課講義,約編寫於1936年至1937年間。時值新文學革命發生後二十年,作為新文學運動的親歷者,林庚對那剛剛逝去的文學階段進行了完整的「現場」總結和反思,堪稱中國新文學二十年的一部反思錄。 & 全書分為「序言」「前奏曲」「啟蒙運動」「新文學的獨立」「文學與革命」五個部分,既提供了一種原生態的文學圖景,也體現了林庚審視文學史的獨特眼光和闊大的視野。史料的呈現與創見的闡發充溢着一種彌足珍貴的新鮮氣息和元氣淋漓的現場感,「那時一片新鮮的朝氣,與那一瀉千里不可遏制的氣勢」令讀者耳目一新。 & 推廣重點 & 1. 「清華四劍客」「北大中文四老」之一的林庚先生早年未刊行的授課講義; & 2. 新文學參與者的「實錄」,洋溢着彌足珍貴的新鮮氣息和元氣淋漓的現場感; & 3. 摒棄單線條的歷史軌跡,從作家、創作、流派、出版、翻譯、學院、教育、文化、商業、政治的多元角度呈現新文學的豐富面貌; & 4. 詩性敘述與理性評騭相交融,發前人所未發,無後來之套語,富歷史批評眼光與個人藝術感悟之創見。 &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軟紅塵:《金瓶梅》與中晚明世情

卜鍵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21/08/10 出版

明代小說高度繁榮,但很少有一部書能像《金瓶梅》這樣深刻厚重、形象鮮活,刺時警世。魯迅論其「描寫世情,盡其情偽」。 & 本書將《金瓶梅》細緻拆解,以小說的故事脈絡為軸,用十個單元剖析人物群像,解析市井生活,講述世情百態,向讀者呈現出一幅中晚明社會圖景。同時作者橫向比較了《金瓶梅》與《紅樓夢》的異同之處,以及與《水滸》不同的文學處理方式。 & 推廣重點 & ●權威解析 《全本詳注金瓶梅詞話》校注者卜鍵 ●剖開世道人心 比《紅樓夢》更為複雜殘酷的人性 ●窺探末世荒唐 一幅中晚明社會全景式生活畫卷 & 1. 透過小說解析世道與人心,窺探末世荒唐景象; 2. 呈現一幅中晚明全景式生活畫卷,一段明代經濟社會史; 3. 文史學者、《全本詳注金瓶梅詞話》(內地版)校注者之一卜鍵先生權威解析; 4. 文化學者、香港藝術發展局顧問鄭培凱先生題寫書名。 &

9 特價52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文學焦點話題(上、下冊)

古遠清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1/08/01 出版

本書主要研究兩岸與港澳的當代文學,以當代文學史、類文學史及專題史為軸心,剖析文學發展背景、文學制度、文學論爭、作家結構、文學專著與文學史觀等等議題,兼及現代文學研究和當前的文學評論。透過本書,可見作者在面對不同意識形態和社會環境的迥異、地區文學生存狀態的差別、以及作家作品的複雜性,仍從容應對,且游刃自如的態度。也看見作者如何在浩如煙海的作品與文獻中,梳理出臺灣的文學研究焦點。

9 特價10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百年文學制度史

古遠清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1/08/01 出版

文學史的討論,多侷限在作家作品的討論,較少討論文學思潮、文學運動,文學制度則幾乎缺席。故作者撰著本書,增加文學制度的研究視野。本書以文學社團的組織機制、報紙雜誌的傳播機制、文學獎勵機制、文學教育體制和作為制度保障的文藝政策的制定等等為主軸,探討一九二○年至二○二○年的臺灣文學制度。透過本書,可見作者歸納、剖析浩瀚文獻的深厚功力,是制度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

9 特價63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微型臺灣文學史

古遠清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1/08/01 出版

本書是作者論述臺灣文學篇幅最短小之作!著者將臺灣文學劃分成「明鄭以來」、「日據時期」、「光復以後」等三個時段,並論述其經典性作家之成就。藉由對作家的評析,闡述各時期的文學活動、文學特徵。文學發展的脈絡,也娓娓道來。以歷史爲經,作家爲緯,交織出獨具特色的臺灣文學論著!

9 特價61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上海.香港.時代曲紀夢詩

唐山出版社 出版
2021/08/01 出版

樂教早因天下裂,往而不返待何為。 眾聲一任喧騰處,顧曲申江知問誰。   海派時代曲是我們華人流行音樂的始祖,具有自身的特色,尤其華洋交雜的特質,這與當時上海的多元文化環境密切相關。時代曲的歲月終結後,這個詞語作為流行曲的涵義已經漸漸淡去,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種老派稱呼。「時代曲」現在特指一九二○至一九七○年代,先後在上海和香港創作、傳播,具有華洋合璧之海派風格的華語流行音樂。 時代曲的地位有點像拉丁文,早已成為過去式;拉丁文被各種「活生生」的語言取代,時代曲也早被臺港大陸的各種流行曲取代。當然,時代曲由於各種緣故,卻並沒有拉丁文那般被「高高掛起」的資格與待遇。 時代曲可以上達下達的「中層」性質,知識分子的大力參與,對於城市生活的反映,在民歌以外對於古典音樂和爵士樂的吸收,乃至於旋律、歌詞的徵引互文情況,以及某些歌詞的解讀……還是具有一定原創性的。 本書共分為上中下三卷:上卷為〈時代曲紀夢詩〉六十二篇,每篇以七絕一首開始,隨後是千餘字的散文,聊作詩註。上卷分為六編,內容依次為總論、論作曲家、論作詞家、論歌手、論音樂、論文化。中卷為〈時代曲雜詩百八首〉,每首專論一支時代曲,作為上卷的補充。下卷為演講稿〈花一般的夢:淺談海派時代曲的知識體系與文化記憶〉,是在韓中國教授學會會議的大會主題發言,內容可與上卷互參。   各方推薦 【嚴佐之教授序】有契於心,積思成夢 【岑詠芳博士序】記憶、情懷與夢 【陸潤棠教授序】生花妙筆寫年華 【范宜如教授序】繁華一夢歌未央 各界菁英為本書作序引薦,嚴佐之為「嚴氏三雄」之哲嗣,岑詠芳為銀嗓子姚莉的姪媳,陸潤棠向以流行曲研究著稱,范宜如為臺灣最高學府中文系良師。

9 特價3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史學家的望遠鏡

王大智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1/08/01 出版

青演堂叢稿已然來到第七輯,遵循著小說、隨筆輪替的規律,接在情節精采的《流星會館》後,作者再以《史學家的望遠鏡》提出對於社會、對於現狀、對於各種現象的觀察,並作出精闢立論。其以文藝復興之歷史影響,作為思考起點;分類地,講述人類各種社會現象。這本書,可以看作有核心思想的文明文化史。書的題目,雖然標明了史學家三字,但是涉及考古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以及生物學的想法。畢竟史學是一種資料之學,說到觀念與理論,各種社會科學都有獨到之處。至於說生物學,它似乎與人文社會風馬牛不相及。事實上,考古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等等社會科學,發展的時間都不長。它們都是以唯物的科學角度觀察人類;異於傳統以唯心人文角度觀察人類。這種態度的極致,就是將人類還原為生物;視人類為一種高級猴子。這種態度的應用,可以剝開人類種種文化包裝,透視人類行為的原始動機,進而理解個人、社會的運作模式。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早期羌人居徙研究

武剛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1/08/01 出版

本書根據甲骨卜辭、金文、漢簡及各史籍中論及「羌人」的割裂現象,提出「早期羌史」的觀念。「羌人」的詳細資料得益於《後漢書》記載,然而後世的研究者多著重於其中〈西羌傳〉論及的「西羌」,即主要分布於甘肅省西部、青海省東部的一支,卻大都忽略了其中論及「東羌」的資料,這批「東羌」在地源、遷徙上極可能異於「西羌」。藉由卜辭等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的差異,作者認為東羌與西羌是看到羌史的兩種視角,「早期羌史」則是跳脫傳統以「西羌」角度研究羌史,轉以關注東部地區與中原王朝長期互動的羌人文化發展。本書就早期羌人族群的問題做出辨析,其一為羌人部族的族群追溯,包括對相關考古學文化屬性的辨析,也包含了東羌族群史料的探索和解讀;其二是對先秦時期的「氐羌」稱謂進行辨析,古文獻中記載的「氐羌」也只是早期羌人的別稱或分支,並藉此論述東羌的發展脈絡。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儒道佛陶染的詩文美學詮釋

吳幸姬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1/08/01 出版

本書以「儒道佛陶染的詩文美學詮釋」命名,乃試圖從哲學美學的詮釋進路來闡述古典詩文之意境的義蘊。概言之,中國儒、道、佛三家各有其精神生命所要追求的終極價值與修身養性之道,亦各依其不同的價值關懷而孕育出獨特的文學藝術之審美品味。魏晉以降之士子,當他面臨政治社會現實的存在困境時,往往在儒、道、佛三家之陶養習染下覓得安止精神生命的住所,進而創造出饒具文藝之美的詩篇。例如:阮籍的《詠懷》、陶淵明的《詠貧士》和《形影神》三首、以及王維的禪詩等等。書中諸篇雖非一時之作,然皆興發於同一個問題意識,且對作者的生命歷程有一「前理解的視域(horizon)」考察後才完成的。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清華簡伊尹五篇研究

許文獻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1/08/01 出版

清華簡伊尹五篇以湯與伊尹之諮議內容為主,包括:〈尹至〉、〈尹誥〉、〈赤 之集湯之屋〉、〈湯處於湯丘〉與〈湯在啻門〉等五批簡,分見於《清華(壹)》、《清華(參)》與《清華(伍)》等三冊。此五篇以戰國文字寫成,其部分字形來源與字句訓釋,頗具特色,學界討論熱烈,勝義紛呈。本文在諸家之論證基礎上,以文字考釋為主軸,綜論各篇之形制編聯、字詞校詁、篇章釋讀等內容,並嘗試對此五篇之字形特色、文本斷代與來源、文本所見古史傳說等向度,進行綜合分析。

9 特價10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周策縱論詩書

初文 出版
2021/07/30 出版

本書收錄的文章,時間跨度超過半世紀,收錄的文章,總括而言有好幾大類,第一類包括了一九四九年周教授去國前的文章,大部份見於香港浸會大學特藏部的周策縱資料檔案,分散於他晚年的書信資料夾。第二類見於他四九年之後發表在《大陸雜誌》的幾篇與專家學者討論文學研究的文章,與之書信往還的均是一時名家。第三類則是周教授去國之後早年曾以單行本出版的兩部小書:《續梁啓超《苦痛中的小玩意兒》——兼論對聯與集句》與《論王國維《人間詞》》。這三類文章,加上周教授其他探討古典文學、書法象棋以及追憶故人的文章,全書稿總計超過十五萬字,可以說是探究周教授文學批評典範不可錯過的文集。

9 特價5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寫出你的村上春樹FU:用47個村上式造梗技巧,找出自己的寫作風格

中村邦夫  著
幸福文化 出版
2021/07/28 出版

【讓文字創作人靈感湧現的好評推薦!】 「煎蛋前得先懂得打開蛋殼」──村上春樹 5大比喻類型x33項文字密碼x14種寫作技巧 寫出屬於你的村上風格! ★★★★★「這本書太好了,不止對喜歡春上村樹風格的人,也對喜歡創作的人,都太有幫助了。」& ──李崇建/千樹成林創意作文創辦人、作家 1979年,自從村上春樹以處女作《聽風的歌》問世後四十多年間,他總共創作14本長篇小說、17本短篇小說、23本散文,並嘗試各種令人驚奇的內容創作,甚至還於餘力翻譯自己熱愛的英文小說。 日本知名藝術斜槓人暨村上研究家──中村邦夫,以其敏銳地觀察結合自身實踐,揭開村上春樹的各種創作手法及特徵,來幫助有志於寫作的人,藉由模仿來提升寫作功力、抓住讀者目光的技巧。 「所謂完美的文章並不存在,就如完美的絕望不存在一樣‧」──《聽風的歌》 不論你想寫的是故事,或是臉書、IG、推特發文,甚至想為YT影片下個吸粉的標題,本書提到的技巧都能治癒你匱乏的靈感,提供源源不絕的好點子。 ▍例如:「語言是液體,那文章或許就是飲料吧」 像這樣寫,是不是就很有春樹味呢? 原因1 像格言一樣強而有力 原因2 比喻精準 原因3 講話迂迴 答案是以上皆對。 像這樣一點一滴吸收村上春樹的文風菁華,融入自己的作品,就能讓文章充滿魅力。 如果你想像村上春樹一樣,寫出風格清新、文字如同音樂充滿節奏感的話,只要參考本書提示,並將其小說、散文當作「文章教科書」來閱讀,在感受十倍樂趣之餘,便能學會如何寫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內容。 ▍用食物比喻故事情境:更能衝擊讀者的感官 「陰莖和陰道合起來是一組啊。就像捲麵包和洋香腸一樣」──《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 讀下來雖然令人有些難為情,但以文學角度而言,措辭卻非常精采。把場景或狀況比喻成食物,不但方便、實用,還能強調感官,讓讀者更容易理解。 ▍謎樣的長標題:關鍵字相互激盪,反而更有想像力 村上的代表作《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的標題,其實致敬了路易斯・卡洛爾的《愛麗絲夢遊仙境》,並以美國歌手史琪特・戴維絲的名曲《世界末日》(The End of the World)為故事樣板,光是短短一行標題,就融合了豐富的資訊及故事情節。 ▍14種風格,學會貫穿讀者心房的方法 《1973年的彈珠玩具》中,藉由第一人稱的「我」展開一場令讀者感同身受的幻想之旅。《聽風的歌》中,村上結合了翻譯文體的語句,打動了新人文學獎的評審。至於《海邊的卡夫卡》則怎學會如何塑造出個性鮮明的角色。 「煎蛋前,得先懂得打開蛋殼」又或者「上菜前,得先學會如何揮灑香料」 村上春樹豪不避諱地表示自己的文體深受馮內果、費茲傑羅等作家影響,而且承認總是「從音樂學習文章的寫作法」。 本書正是為了告訴讀者,如何藉由「挑一名喜愛的作家,進而模仿」的新式寫作技巧,幫助你透過模仿,磨練出屬於自己的文體。 【香料之1】用5字訣「阿好嗯咦喔」,就能寫出村上文體? 藉由5段式故事架構,學會掌握住寫作主題。 【香料之2】欠缺靈感時,不妨讓電話響一下 利用神秘人物突然來電,推主人翁踏上冒險之旅。 【香料之3】謎樣的長標題,用關鍵字引發化學效應 在命名中濃縮故事情節,更能激發讀者的想像力!   【香料之4】突然間,重要的什麼消失了 反覆歷經失去與重生之間,讀者也參與了角色的成長。 【香料之5】以半自傳型式,描寫自己的化身 寫作是一種自我療癒之旅,你自己就是最動人的香料。 超越不了村上春樹,沒關係! 只要懂得模仿,也能寫出自己的風格! 本書特色 日本知名藝術斜槓人暨村上研究家──中村邦夫,以其敏銳地觀察結合自身實踐,統整歸納出村上春樹的各種創作手法及特徵,來幫助有志於寫作的人,能藉由模仿來培養抓住讀者目光的技巧。

9 特價32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朝向漢語的邊陲:當代詩敘論與導讀

楊小濱  著
釀出版 出版
2021/07/26 出版

是詩,不斷將漢語推向極端和極致,以各異的嗓音,發出有關現實世界與經驗主體的精彩言說。 在本書中,學者楊小濱或以長篇專文宏觀論述詩史,或以短小精悍的評析探究詩的文字句法,以評論之鋒,一對一拆解詩的語言,與詩人千姿萬態、錯落有致的精神獨唱,相應唱和。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城市回眸:香港文學探論

張燕珠  著
初文 出版
2021/07/09 出版

劉以鬯──香港文壇巨匠,寫「娛人娛己」的小說,開創不同小說技法的先河,貫穿中國現當代小說發展史。他的作品跨代文人共同探究的對象,體現香港最重要的作家的文學特色、創新精神等。侶倫──香港文壇少數的拓荒人,見證香港文學踏出舉步為艱的第一步。他是作家、編劇、副刊編輯,在戰亂中,物資短缺下,在狹縫裡找到自己的角色和位置。閱讀他的作品,可以認識早期香港文學的風貌。舒巷城──香港城市作家,能古詩詞、能新詩、能散文、能小說的業餘作家,通過文字找到另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選讀他的專欄散文,能認識作品中呈現的生活氣息與地方色彩。也斯──香港文化跨界作家,是教授也是評論家。從他的作品內容、寫作手法,了解多重身分的作家透過文字呈現時代脈搏、城市轉變、沉殿式自省等。本書評論劉以鬯、侶倫、舒巷城、也斯這四位文壇巨匠的作品,他們一生筆耕不斷,活躍於香港文壇,是香港文學的標誌。他們的作品影響數代香港作家, 意義重大。研讀他們的作品的評論,重構香港文學與城市、時代、社會、文化、生活等脈絡。他們曾經在相同的時代中,在同一天空下,留下自己的聲音、人文情操等,成就香港文學的特色、價值與地位。在文學評論中,回望作品呈現的熟悉 與不熟悉的城市,展望後來者的作品所呈現的可能與不可能。藉著是次結集機會,讓我們重新思考香港文學往後的發展道路。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鬥陣寫作俱樂部:《鬥陣俱樂部》作者恰克.帕拉尼克拆解逾30部知名小說,從打造小說質地、建立作者權威到加強故事緊張感,全方位專業作家教戰手冊

麥田 出版
2021/07/03 出版

寫作這件事情,絕對是一場團體戰! 與《史蒂芬.金談寫作》齊名的暢銷小說寫作書 邪典教主恰克‧帕拉尼克解剖社群時代的創作攻略 ◎亞馬遜讀者4.8星好評、榮獲亞馬遜編輯精選最佳讀物 ◎19部小說與+12部非小說& 獨家書單精準分析小說技藝 ◎11張明信片 揭開職業作家生活的神祕面紗 ◎《華盛頓郵報》、《柯克斯書評》、《紐約書評》、《書單》、《出版者週刊》等各大媒體齊聲讚嘆 ◎高翊峰(小說家)、陳思宏(作家)、陳栢青(作家)、膝關節(作家、影評人)強力推薦(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內容簡介 所有的寫作者都是孤獨愛好者,但寫作這件事,只有單打獨鬥是不行的! ──社群時代專業寫作者的全方位自我經營 找一個寫作工作坊!尋找任何可以逼你產出作品的社會結構。 持續和人分享切磋,除了聽取建議,也可以確認這個點子是不是已經被用過了。 拍一張恰如其分的作者照,用真實來突顯虛構作品的魔力。 在別人忘記你前,維持一年至少出一本書的節奏。 昏倒也好、染血也好,舉辦一場讓人印象深刻的簽書會吧! ──帕拉尼克的獨門寫作祕笈 讓角色掏槍──請適時思考可以讓誰死掉?為故事建立緊張感。 用「鐘」限制故事長度,學習《七夜怪談》的精神,告訴讀者「你將在七天內死去。」 不要寫夢。小說已經是虛構的,不必用更假的玩意來稀釋它。 多使用具體的動詞,讀者喜歡,而且負責你作品的國際翻譯會愛死你。 別用太多逗號,句子寫短一點,讀者喜歡短句。 不要用死亡來幫故事收尾。你的讀者明天還得起床去上班。 別怕老哏,向經典學習,從《大亨小傳》、《飄》到《憤怒的葡萄》等三十部作品,拆解暢銷小說的公式。 本書是帕拉尼克給新手作家的教戰手冊。從影響他至深的「寫作工作坊」談起,強調社群對一個作家的重要性,包括對觀眾大聲朗讀作品的好處,以及彼此間透過討論、反覆實驗而激盪出的暢銷小說寫作原則。除了經典分析、技術指導,也分享宣傳、撰寫廣告文案等當代作家的生活面貌。在此要分享一條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視的真理:所有的寫作者都是孤獨愛好者,但寫作這件事情,是一場貨真價實的團體戰! ▍職業作家生活軼事 ──奪走你氧氣的小說 恰克‧帕拉尼克一直想要寫一部引發大眾焦慮的小說,於是〈腸子〉誕生了,這是一部駭人又疏離的作品。他第一次公開朗讀時,人群外圍有個年輕人昏倒了。隔天晚上另一場朗讀會上,兩個站著聽的觀眾昏倒了。之後昏倒人數不斷累積,如今已經超過七十三人。 ──血濺史蒂芬‧金簽書會 在一場簽書會中,史蒂芬‧金手上傷口的血不小心沾到讀者的簽名書上,他立刻要求主辦單位協助止血,現場讀者嚴正抗議道:「金先生如果在他的書上沾血,那也要在我的書上沾!」那天他為每本書簽名並抹上血痕。五千人,一人三本書。 ──凶狠又悲傷的作者照 自從開始出書以來,帕拉尼克因為自覺脖子太長,總是挑高領、立領的衣服。有一天他自問,何不乾脆以醜照來面對讀者?因此打算扮成凶狠與悲劇的結合體:囚犯。他用刺青貼紙蓋住半邊脖子、半張臉,還有光頭。那張照片就印在小說《革命的那一天》的封面上。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抒情傳統論與中國文學史

陳國球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21/07/02 出版

2022年第十一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 中國文學究竟有何特質? 經歷數千年發展的中國文學,是否構成一個自成體系的傳統? 中國的「抒情」觀念其來有自,「抒情傳統」論述則是中國文學研究者在「現代狀況」下對研究對象的文化歸屬及其意義的省思。《抒情傳統論與中國文學史》聚焦於陳世驤、高友工二人如何開展「抒情傳統」論述;再以捷克斯洛伐克漢學家普實克的文學著述為觀察對象,審視一位擁抱左翼革命又精熟結構理論的文學研究者,如何著迷於中國新舊文學傳統中揮之不去的「抒情精神」。 陳國球又以幾種於不同面向與「抒情」論述有所勾連,而又別具異色的文學史書寫並置參照,包括:林庚在戰火期間以其敏感心靈捕捉「詩性」以撰就的《中國文學史》、胡蘭成流放日本後以文學為肉身之不潔作祓禊的《中國文學史話》、司馬長風在殖民地香港懷想一個「非政治」的烏有之鄉而寫成的《中國新文學史》。 「中國文學」未必會因本書的論述而得出確鑿不移的「唯一」真相;然而,文學與其所處之文化境域因「情」與「文」之汩汩流注而兩相映照,其間風流萬象得以昭顯,或許是文學研究的興味與慧覺之萌櫱所在。 名家推薦 王德威(中央研究院院士、現任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暨比較文學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專文導讀 李歐梵(中央研究院院士) 林啟屏(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梅家玲(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廖棟樑(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鄭毓瑜(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座教授) ——共同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75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透視我城:香港文學文化十二講

蔡益懷  著
初文 出版
2021/07/02 出版

一個城巿有她的面相,還有內在的肌理,探究一個城巿的文化現象,除了看她的表相,還要掌握脈相,細察肌理。在這次的研究與教學中,集中探究了香港文學文化的一些熱點、焦點議題,如都巿性、現代性、本土性等,並以這些維度展開不同的扇面,對都巿文化空間、社會意識型態、集體記憶、族群意識與身份認同等現象展開論述。此外從不同的側面切入,以點帶面,探索香港文學文化的不同版塊與元素,如香港大眾文化中的忠義元素、生死愛欲、懷舊風潮、流行歌曲、居住空間、飲食文化等,以形成一張大致展現香港文學文化風貌的拼圖。

9 特價32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不容青史盡成灰:馬華文學裡的馬共傳記書寫

陳煥儀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1/07/01 出版

本書的創新之處在於選材與討論角度的全面性,歷史的獨特性使馬共在1989年簽署合艾和平條約(合艾條約)陸續走出森林之後,才獲得在馬來西亞出版書籍的機會,在此之前只能透過馬華作者在小說中杜撰的故事想像馬共,然而透過對馬共傳記的研究,不僅可以梳理其中的文學性,對還原歷史亦有極大的助益。本書撰作目的乃是有感於馬共傳記作者逐漸凋零,於是較全面地整理馬共傳記文本,從傳記內容、特點、產生原因及其地位等多角度切入,期盼在還原歷史之餘,亦能發掘馬共傳記的特殊文學性。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青林果熟星宿爛:落蒂新詩論集

余境熹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1/07/01 出版

落蒂本名楊顯榮,筆耕半世紀,著有詩集《詩的旅行》、《一朵潔白的山茶花》、《臺灣之美——詩寫臺灣》、《風吹沙》、《大寒流》、《鯨魚說》等多部,堪為當代指標詩人。本書以落蒂其人其詩為研閱對象,彙整簡單短小的篇幅,構成四部:第一部〈青林果熟星宿爛〉,析說落蒂詩作的「重情」基調,及里程碑式詩集《大寒流》和《鯨魚說》的魅力;第二部〈修竹風來環佩鳴〉則是藉由刻意「誤讀」出落蒂詩原意以外的訊息,吹響新曲,見證種種詩篇經得起一再詮解;第三部〈翠影扶疎僧宇靜〉,回顧落蒂《煙雲》、《春之彌陀寺》等舊作,一探靜靜僧宇,發現其中的深邃詩思;第四部〈吟餘屋角見雲生〉,由三位編者續以妙筆畫彩雲,或從佛典,或從顏色意蘊,或從自然書寫,研閱落蒂詩章。

9 特價5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暫時無語

林彬懋  著
漢世紀數位 出版
2021/07/01 出版

在二十一世紀,要想將民初以來就飽受西方邏輯敘述影響的「中國文學」重置於「玄學」與「經學」之間,必須顛覆時下思想:首先將行之有年的「中國文學」解構開來,以掀起過分沉澱於中國社會的西方思想,逆溯「二分法」,使之停留於一個不能二分的層階;其次、將這個不能二分的內省沉澱於似是而非的語境,以變體的故事將真實的贈予(authentic giving or hospitality) 轉變為一個事實與「非事實」俱存的狀態。西方文學界將這種敘述方式統稱為「解構」(deconstruction),並建議以特例來暴露、顛覆長久受各類型的「現象學、存在主義與結構主義」所捆縛的二元對峙,因此在文學上,這個特例必須具備尋找「創造性思想」的力度,而在哲學上,這個「解構」則必須直指「形而上思想」──迴盪於哲學與文學之間的文字就是希臘詮釋「宇宙秩序的根本原理」的logos,因其居於「三位一體」第二位,所以又有一個「理性」意義,居中調和與維繫「形而上思想與形而下敘述」。請上www.binmaulin.com交流。

9 特價13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江城潛研:中國學術思潮叢論

劉芝慶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1/07/01 出版

本書為論文集,任教以後所作,範圍所涉,論董仲舒、講楊倞注荀、談榮格與易經,說近代思想史中的身體觀,而竟陵派的生死情切,更是博士班以來,持續關注的議題。悠悠晃晃,一轉眼,到湖北已近六年,從當年的博士畢業生,變成四十大叔,這些年確實用功,期刊發了不少,如今收齊始末,芟夷繁猬,裒成一集,題名「江城潛研」,以紀念生命中的旅程。此書,獻給多年來,大家在武漢或是學校,共事、成長、論學,一起暢談、飲酒、嘻嘻哈哈的朋友們。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老北大講義 中國古代文學史講義

傅斯年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21/07/01 出版

「老北大講義」系列叢書,收錄集傅斯年、魯迅、孟森、馬衡、吳梅等各個領域的大師經典著作,甚至是開山之作,涵蓋文學、史學、藝術等多個學科,在現代學術和思想史上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對現代學術的發展具有啟迪意義,同時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 《中國古代文學史講義》是傅斯年在北大任教期間的講稿,雖未最終完成,但現存部分亦有許多真知灼見。該書系統地講解、分析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名家名篇,包括詩經、楚辭、詩、書、論語、五言詩等方面,是國學愛好者與研究者常備的一部資料文獻,其研究理論與方法在相關領域內仍具有深遠影響。傅斯年去世後,胡適撰文說他,是「人間一個最稀有的天才,是最能做學問的學人,同時又是最能辦事、最有組織才幹的天生領袖人物,是最溫柔、最富於理智、最有條理的一個可愛可親的人」。

9 特價23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老北大講義 中國小說史略

魯迅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21/07/01 出版

「老北大講義」系列叢書,收錄集傅斯年、魯迅、孟森、馬衡、吳梅等各個領域的大師經典著作,甚至是開山之作,涵蓋文學、史學、藝術等多個學科,在現代學術和思想史上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對現代學術的發展具有啟迪意義,同時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 《中國小說史略》是中國一部小說史專著,書中對從上古神話到清末譴責小說的中國歷代小說進行了精闢的論述,總結了中國小說的歷史發展和成就,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學術著作。就連胡適先生也給了它很高評價,說它「是一部開山的創作,搜集甚勤,取材甚精,斷制也甚謹嚴」(胡適《白話文學史》);郭沫若先生更是將《中國小說史略》和王國維的《宋元戲曲史》並譽為「中國文藝史研究上的雙璧」,認為二者所從事的,「不僅是拓荒的工作,前無古人,而且是權威的成就,一直領導著百萬的後學」。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文學學科入門

古遠清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1/07/01 出版

本書分為上下二編,上編為名詞條目,以臺灣文學的關鍵事件著手,同時聚焦文學相關的運動、現象、論爭,來界定臺灣文學的特色與內涵。下編則羅列一九二○至二○二○年間所發生的重大文學事件、文化熱點、重要作家活動與文學創作等等,編寫出臺灣的百年文學年表,帶領讀者窺見臺灣文學的發展脈絡,發現臺灣文學的種種殊相,找到臺灣文學的存在坐標。

9 特價7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在地全球化的新視域:2020第七屆屏東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萬卷樓 出版
2021/07/01 出版

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20第七屆屏東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以「在地全球化的新視域」為主題,宗旨在於從屏東文學出發,進行屏東與跨國地方文學的切磋交流,以凝聚屏東地區的地方感,落實地方文化與鄉土語文的關懷。本次會議論文發表,題目創新,見解精闢,從屏東文學的作家別論、兒童文學、眷村故事,到書法文化、臺語歌謠、電影攝製,甚至跨境韓國、馬來西亞的地方文史議題,研究面向多元。本書共收錄海內外學者八篇論文,綜觀內容特色有三:(一)增益屏東文學研究的新能量、(二)開啟跨國地方文學交流的新視域、(三)拓展地方學探賾的新材料。我們期待在全球化的語境中,讓屏東在地文化價值被看見,也為本系深耕屏東文學奠定更厚實的基礎。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新世紀新詩社觀察(一)

萬卷樓 出版
2021/07/01 出版

新的世紀已經過了五分之一,詩人們推出各種詩刊與活動,豐富讀者的視野與想像。本書以野薑花詩社、台客詩社、風球詩社、好燙詩社、吹鼓吹詩論壇、歪仔歪詩社、人間魚詩社等七個詩社為觀察對象,收錄其成員組成與發展經過等觀察報告,以及學界對詩社與成員作品風格的相關評論。這本書只是對臺灣新世紀新詩社的一個階段性觀察與成果檢視,須知詩人的精神一直以各種形式堅持與傳承,彷彿勇士般的犧牲奉獻,勇往直前、至死不渝。新世紀新詩界新思路,讓我們一起發現新詩發展的無限可能!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新世紀新詩社觀察(二)

萬卷樓 出版
2021/07/01 出版

新的世紀已經過了五分之一,詩人們推出各種詩刊與活動,豐富讀者的視野與想像。本書以野薑花詩社、台客詩社、風球詩社、好燙詩社、吹鼓吹詩論壇、歪仔歪詩社、人間魚詩社等七個詩社為觀察對象,收錄其成員組成與發展經過等觀察報告,以及學界對詩社與成員作品風格的相關評論。這本書只是對臺灣新世紀新詩社的一個階段性觀察與成果檢視,須知詩人的精神一直以各種形式堅持與傳承,彷彿勇士般的犧牲奉獻,勇往直前、至死不渝。新世紀新詩界新思路,讓我們一起發現新詩發展的無限可能!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李家同閱讀筆記

李家同  著
五南 出版
2021/06/28 出版

本書是集結作者在社群媒體臉書上「我的閱讀專欄」的發文文章分享。李家同教授在《大量的閱讀》一書中所言,大量閱讀,為什麼重要呢?因為是基礎教育的起點。所謂大量閱讀,其實就是雜書,也就是不偏食的閱讀。而閱讀的題材各式各樣,本書所選包括電影、小說和書籍,李教授分享己見己聞己思,和讀者聊電影、聊小說、聊好書,希望讀者除了滑手機的選項外,也能多多看好的電影和書籍。因為多元閱讀絕對是應該提倡的,而且閱讀也不必一本正經,不必要有什麼偉大的目的。現在,就同李教授走進閱讀世界中,一同享受閱讀的文藝氣味、緊張刺激、迷惑不解、偵探解謎、現實事件、人生縮影等各種風味吧!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導讀莫言

楊小濱  著
釀出版 出版
2021/06/10 出版

《酒國》中「吃嬰兒肉」的野蠻行徑、《豐乳肥臀》裡的性愛「醜學」以及《生死疲勞》的魔幻與荒誕感……,莫言的小說,在在令人震撼驚異。 學者楊小濱認為,在莫言的小說中,敘事者不再居高臨下,亦不具備綜觀歷史的全知全能,反而在過度的修辭或高度反諷的敘事中,顯示出自身的不足與困境。中國現代小說中的絕對表現範式因此受到挑戰:「『表現』同時表現為『對表現的質疑』。」這樣的質疑,卻不導向虛無主義,而是意味著意識到自身缺陷的歷史主體。 莫言說,「文學的最大的用處,也許就是它沒有用處。」 這個否定性的修辭或許可以看作莫言小說寫作的秘密。 楊小濱以此為入口,透過十個短篇,與我們一起閱讀莫言。 本書特色 學者楊小濱十篇短文,精到剖析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小說的內裡與核心。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成為書寫的人:普魯斯特與文學時間

楊凱麟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21/06/08 出版

嘗一小口馬德蓮,因「這個曾存在過一次」而享有完整生命的一瞬。 小說裡的普魯斯特時刻,讓我們愈洞徹時間是什麼, 就愈洞徹創作是什麼,也愈洞徹事物的本質是什麼。 時間就是作品所創造之物,做作品就是做時間,也就是做時間的觀念。 成為書寫的人,意謂成為做時間的人。 & 《追憶似水年華》是理解當代思想不可或缺的文學經典,普魯斯特以飽含詩意的巨量文字述說著遲遲無法寫作的故事。主角馬塞爾繾綣於社交與愛情的糾葛,優柔於自己的創作志業;當綿延二千餘頁的小說走到盡頭,懸命以待的作品卻仍未真正現身,燦然懸浮於終卷之後的空白不可見之處。作品臨陣,只是永遠缺席。 & 楊凱麟在《成為書寫的人:普魯斯特與文學時間》中,縝密地探索普魯斯特對於愛情、繪畫、音樂、戲劇的深刻思考與想像,試圖回應《追憶似水年華》所留下的一個嚴苛又燒腦的問題:何謂當代文學? & 創作不應是生命經驗的再現,而必須奠基於觀念的創造。《追憶似水年華》在文學史上的重量級分量,在於普魯斯特使書寫成為一種基進革新的行動,而其神祕內核便是觀念,特別是時間觀念。做作品,必須先創造差異的時間,而差異的時間則差異化時間中的一切,這是小說所操作的時間增維。成為書寫的人,意味著成為做時間的人。《追憶似水年華》最後終於觸及做作品的契機,關於書寫,再無疑慮。 & 名家推薦 & 朱嘉漢(作家) 胡淑雯(作家) 陳雪(作家) 童偉格(作家) 黃崇凱(作家) 駱以軍(作家) ——書寫的人齊聲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批判性寫作:西洋文史閱讀素養

EZ叢書館 出版
2021/06/03 出版

本書教你如何閱讀,解析寫作架構。 批判性思考,應戰各類作文、申論考題, 不讀外文系也需要的英文心得寫作指南! 西洋文學看似遙不可及,熟記歷史事件只為應付考試。 文學、歷史存在意義並非僵化學習思考。   本書採用美國教學方法 培養「閱讀素養」,讓你細細品味文學、洞悉觀察社會現象, 具備「批判性思考」,條理邏輯清晰,寫作闡述自我觀點。 「跨文化閱讀寫作準則」適用古今中外文學品讀、歷史評論。 ★透過心得寫作逐步反芻文學經典,批判思考歷史重要意義。 ★美國高中教師,作者用字平易淺白、幽默輕快風格,貼近讀者觀點。 ★「閱讀寫作」三大步驟:如何閱讀、開始寫作、校對完成,詳盡說明各階段筆記要點。 ★解析多元作文主題,具體比較優、劣範文。應用縝密寫作邏輯,避免鬆散文章結構。 作者傑西•利伯曼任教紐約高中十餘年,致力培育當代莘莘學子「閱讀素養」。透過邏輯、系統性閱讀心得寫作技巧,探索各類經典西洋文學角色關係、情節脈絡、時空背景等變化發展。從經濟、政治、外交等多元面向,針對歷史事件鼓勵學生提出個人觀點思維,帶領讀者深刻體會閱讀的從中樂趣,思考歷史事件背後的重要價值。 本書如何培養「閱讀素養」? 1.從基本「閱讀筆記」作起 許多人的閱讀習慣,可能只是把書看過,但記憶破碎,且無法完整理解主旨。作者建議閱讀的同時一定要做筆記,蒐集書中重要訊息(角色、關係、時空變化、中心思想等),作為參考資料並適用於評論寫作。若對書中某處有特別的感想,必須寫下頁碼,才能夠快速翻到對應的頁面,找到該語錄。 2.「打靶式」批判性寫作 作者比喻五段式小論文寫作就像一場打靶競賽。第一段瞄準紅心目標,設定明確的論述核心。接著三段內文引用書中訊息,像射飛鏢般緊緊命中論述主題。最後一段結尾不只是重述,更要提出自己論點為何對該文學著作理解有幫助,說明分析該歷史事件的價值。掌握以上「打靶式」批判性寫作要點,就能從競賽中脫穎而出! 3. 用對「寫作架構」才有說服性 本書提出優與劣各三種小論文寫作架構,示範閱讀寫作好與壞的文章。舉例好的「金髮姑娘型架構」,比較三者只有一者「恰到好處」。《傲慢與偏見》中,伊莉莎白為何兩次拒絕男子殷勤,最後卻接受達西先生的求婚,由此中心帶領讀者深入探討女主角的內心變化。 舉例壞的「科學怪人型架構」,把所有訊息沒有系統地隨意拼湊,全部放到文章寫作裡,只會結構鬆散,不知所云。 4. 欣賞與個人詮釋才重要 閱讀古典詩文不要卻步,想像成音樂歌詞、電影故事來欣賞,貼近個人生活,能夠引起共鳴。此外,每個人見解感受都不一樣,那怕是批判文豪莎士比亞,只要你說的有理,都值得鼓勵!這才是「閱讀素養」、「批判性思考」的本質。

79 特價2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現代詩寫作教學研究

張玉明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1/06/01 出版

本書旨在以一系列的現代詩寫作教學實踐,指導學生創作現代詩,並以「形式技法論」與「創作教學論」為理論基礎,期望能以理論結合實務,進行一個多學期的現代詩寫作教學設計與實作。本研究側重於現代詩寫作教學流程的系統性建立及學生實作,最後將教學成果呈現,再重新檢討教學設計是否需要修正。此書共收納十四份現代詩寫作教學步驟,兼顧現代詩創作的各個面向;筆者任職的高中一、二年級學生實作十四份寫作步驟,也於研究中呈現十四份寫作成果,並對學生作品加以評析。最後請學生填回饋表,以此了解學生在這段時間的現代詩寫作教學中學到哪些創作的能力,也從學生的回饋表中,了解學生較不熟悉的概念,或設計不夠完善的寫作技巧,以此作為日後現代詩寫作教學上的改進。

9 特價4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戰後臺灣文學理論史(全四冊)

古遠清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1/06/01 出版

臺灣文學是一座富礦,然而目前臺灣文學的研究多只討論作家或作品,若要在文學研究中建立完整的理論觀念,也需借鑑相關的文學思潮、運動、爭論、事件及各家學者的理論。本書以一九四五年光復後至今的臺灣文學為主軸,尤其重視思潮史、運動史、論爭史等研究,同時對臺灣戰後的文學發展進行歷史性回顧與學理性反思,並以不同的視角,簡析臺灣文學發展,將學術評論融入娓娓動聽的叙述之中,為讀者展現全新的文學浪潮。

9 特價34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查禁文藝書刊史

古遠清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1/06/01 出版

本書討論臺灣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八七年,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時期發展出的文學藝術。從「查禁」角度觀察「戒嚴文化」,論述查禁文學制度出現的時代背景及其機構產生的原因,剖析該時期禁書實踐的社會想像、操作流程和內在矛盾。作者從學理性著手,以批判和審視的態度,從政治、社會、思想、文化等等層面探討臺灣的禁書文化,從中瞭解臺灣當代文藝的政治性、時代性與現實感,企圖在歷史領域裡重新解讀查禁文藝書刊的文化現象。

9 特價7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怪異與想像:古代小說文化與心理研究

陳世昀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1/06/01 出版

本書藉由幾篇文章,勾勒出傳統「異」世界的一隅,有血災異性的想像、姑獲鳥、紫姑隱藏的祈願,以及縊鬼背後難以察覺的文化意義。這些看似怪異的背後,不僅是人對未知的恐懼,想像的背後,帶有表面意圖與真實根基之間的微妙關係,這種種構成我們思維的模式。對事物的看法,看似充滿怪異與想像,卻是我們習以為常的「常」。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通俗與經典

陸潤棠  著
初文 出版
2021/05/28 出版

本書橫跨幾類文本論述,有英語學習的探討,流行文化的分析,電影及舞臺演出的評論,以及一些往事掠影的散文和短篇。內容有通俗淺出的、亦有較學術性深入的闡述。「通俗篇」的文章環繞着流行音樂與文化,「經典篇」的文章觸及文字及媒介表達的問題,結尾部份加入七篇有關「啓蒙與成長」主題散文和創作,構成一往事掠影的卷外篇。這本集子的文稿都是自香港中文大學退休後東扯西湊,毫無心理壓力下寫成。文體帶點像西方自十九世紀流行的Causerie味道,這種書寫又稱Causeries du lundi,英語即 Monday Chats,具文藝性之餘,亦可下具家常,街談巷議,而不需服膺一般學院式的Publish or Perish 的標準,在人到「聽雨僧廬下」的境地,亦誠一樂事。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談文學

朱光潛  著
五南 出版
2021/05/28 出版

朱光潛說:學文學第一件事是要多玩索名家作品,其次是自己多練習寫作,如此才能親自嚐出其中甘苦,逐漸養成一種純正的文學趣味,學得一副文學家體驗人情物態的眼光和同情。到了這一步,文學的修養就大體算成功了。如果不在這上面下功夫,即使讀完任何討論文學的書籍也無濟於事。這本書說淺一點不能算是文學入門,說深一點不能算是文學理論。主要是我學習文學的甘苦談。文學是我的第一個嗜好,這二十多年以來很少有日子我不看到它、想到它。這些短文就是隨時看和隨時想所得到的一點收穫。在寫它們的時候,我一不敢憑空亂講,二不敢道聽途說,我想努力做到「切實」二字。在這一點上,我希望這本書和坊間一般文學入門之類的書有所不同。我願與肯用心的、愛好文學的讀者們彼此印證經驗。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四方雲集:臺.港.中.新的繪本漫畫文圖學

衣若芬  著
遠流 出版
2021/05/27 出版

本書是學術界第一本用「文圖學」的方法論視角研究繪本和漫畫,也是第一本統合臺灣、香港、新加坡和中國大陸繪本漫畫發展的專書。 全書分為二卷,第一卷為理論和概觀,論述文圖學的建構;宏觀臺灣、香港、中國大陸和新加坡的繪本及漫畫的發展。第二卷為理論應用示例,選取臺灣、香港、中國大陸等地具有代表意義的傑出作品,進行深入探析。 本書適用於對研究圖像與文學有興趣的學者,開創新的研究領域;也對一般繪本和漫畫的讀者具有一定的閱讀引導作用。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經典與非典:文學世紀初

周芬伶  著
蔚藍文化 出版
2021/05/20 出版

周芬伶的經典與非典 二十一世紀前二十年的臺灣文學觀察 嚴謹的論述,不嚴謹的對談 這是典律的經典式微的時代 也是孕育非典型經典的時代 因為現在是 分歧而豐富的 二○年代 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周芬伶最新文學評論力作,時間跨度長達二十年的臺灣文學觀察,對上一個世紀的經典多有新論,對新世紀的作家與作品投以犀利的眼光,並抱以深切的期待。 本書有嚴謹的論述,也有不嚴謹的對談,評論有輕有重,大約紀錄這二十年來的文學觀察,在學院內,也在學院外,在創作內,也在創作外,算是當代論學文集,重要的是抓住此時此刻,並望向未來。如果它們紛雜而跨度太大,正說明了我們的時代多麼分歧,也多麼豐富。 本書特色 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周芬伶最新文學評論力作,時間跨度長達二十年的臺灣文學觀察,對上一個世紀的經典多有新論,對新世紀的作家與作品投以犀利的眼光,並抱以深切的期待。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素朴の心

張良澤  著
蔚藍文化 出版
2021/05/12 出版

作者為每一期《臺灣文學評論》所寫下的編者手記〈素朴之心〉不但見證了臺灣文學的演進變化,也將讀者、作者,甚至是編者之心牽繫一起。淡水工商管理學院最早創立臺灣文學系,張良澤教授回臺後,擔任第一代系主任,張教授創辦季刊《淡水牛津文藝》,繼而轉型為雙月刊《臺灣文學評論》,兩份刊物發行共計十四年。《臺灣文學評論》刊載不少文人作家們的珍稀文稿,從文學到藝術的創作、譯作,作品多如天上繁星,更受到學界相當的重視,並同時在華人世界中,扮演著維繫文壇彼此之間,往來交流的重要媒介,在臺灣文壇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本書《素朴の心》是從這龐雜的編輯手記中,挑選與時事相關,或重要文學記事,彙集成冊,雖僅按發表先後排比,略無連貫,卻頗堪回味臺灣文壇的文友交誼。「十月八日,美軍開始轟炸阿富汗。正巧前兩天(週六)吾兒道功完婚。人類的幸福大概不會太久,因為地球上已無前線後方之分,炸彈、毒菌、毒氣甚至核彈都隨時有可能爆發於任何人的身邊。回想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天,我決心創刊此雜誌,冥冥中似乎預感人類文明將面臨最大的挑戰。這場戰事沒有宣戰,也將沒有終戰,人們每天都生活於戰爭中。台灣的命運更難預測,在重重內外的危機中求生存,如若台灣人依舊醉生夢死,依舊你搶我奪,依舊山頭林立,依舊吵嚷不休,則何時沈淪連自己都不知道,文學是靈魂的呼喚,大家不妨於動亂中靜下心來,讀讀文學作品,聽聽自己的、民族的、乃至人類的靈魂之呼喚。」——《臺灣文學評論》第二卷第一期 二○○二年一月一日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波聲外文思漾:黃鑑村(青釗)文學作品暨研究集

顧振輝  著
蔚藍文化 出版
2021/05/12 出版

本書讓我們看見日治時期的臺灣劇本與五〇年代的科幻預言小說,資料極為珍貴。黃鑑村。筆名青釗,曾就讀臺南一中,先後創辦無線電傳習所及《無線電界》,是臺灣無線電技術的開拓導師,其著作影響深遠,此次發現的文學作品在當時有重要開創性。本書將無線電研究學界的學者黃鑑村,在過去以筆名「青釗」曾發表過的,包含戲劇作品,雜文等作品重新梳理。更將一篇發表於非文學雜誌上,雖署名「黃鑑村」的科幻預言小說,挖掘出其背後真正的作者身份,與相關的創作經緯,替台灣大眾小說自戰後消失的二十年當中,補上另一段極為重要的史料拼圖。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鍾肇政大河小說論(第二冊)

錢鴻鈞  著
元華文創 出版
2021/05/12 出版

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作者提出顛覆性觀點,對鍾肇政的兩部大河小說《濁流三部曲》、《臺灣人三部曲》提出新看法。從對鍾肇政的訪談、書信、手稿、演講等記錄,提出歷史證明。鍾肇政的寫作初衷,就是要寫出臺灣人的民族史詩、臺灣人是英雄,鍾肇政以小說手法,寫出了臺灣人的精神史。 本書作者針對鍾肇政最重要的六部小說,一一提出新看法,並給予結構上綜合性的詮釋。兩部大河小說互相比美,堪稱一套臺灣人靈魂的交響曲。 本書特色 「我的生命主題:臺灣是什麼、臺灣人又是什麼!」—— 改自《鍾肇政回憶錄1》 《濁流三部曲》與《臺灣人三部曲》的交響—— 出自錢鴻鈞之《鍾肇政大河小說論》& & 解讀鍾肇政大河小說的最佳論著。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們這一伙人

辛鬱  著
文訊 出版
2021/05/04 出版

為了記錄、懷念在患難與共的年代裡,共同創作,互相勉勵,甚至共度苦難的點點滴滴,辛鬱答應了《文訊》雜誌的約稿,提起筆來,開始了「我們這一伙人」專欄的撰寫。從2008年3月開始,整整兩年八個月,辛鬱寫了30位作家:彭邦楨、羊令野、尼洛、彩羽、王璞、洛夫、向明、張拓蕪、趙玉明、沙牧、姜穆、管管、大荒、商禽、魯蛟、丁文智、麥穗、周鼎、張默、楚戈、瘂弦、碧果、秦松、劉菲、梅新、許世旭、方艮、辛牧、張堃、方明(依齒序),加上他自己的一篇自述,總共介紹了31位。 辛鬱筆下的「這一伙人」,有寫詩的「林口幫」,第一個來訪者商禽命名的「同溫層」,照護覃子豪的「青年軍」,還有難忘的紅燒五花肉、骨頭蘿蔔湯……,他們在創作上與生活中,既互相扶持砥礪,亦無形中良性競賽,逾一甲子相濡以沫的深厚情誼,誠然「交情老更親,人間重晚晴」;從中,我們也看到了台灣現代詩人奮力前進的努力及熱情!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兩岸文學對話錄

文訊 出版
2021/05/04 出版

2016年12月9、10日,由臺灣師範大學全球華文寫作中心、中國現代文學館主辦之「兩岸文學對話——社群時代的閱讀與寫作」,邀請兩岸作家、學者三十多人與會,以「網路社群時代的閱讀與寫作」、「在吳爾芙的房間讀詩:我是女生」、「閱讀與批評之間:身分的轉換」、「我正在讀一本書」、「文學的跨界演出:漫畫、影視、兒童文學」五個主題,展開對話與思辯。 不同區域、風格的作家之間,作家與讀者之間,永遠需要進行有意義的對話。《兩岸文學對話錄》收錄論壇精彩內容,期能加深此次文學交流的影響,並為兩岸創作者、讀者激揚寫作的力量。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蕉風與非左翼的馬華文學

林春美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21/05/04 出版

《蕉風》可說是「非左翼」馬華文學史的一個縮影。 透過它,可以看到一個和左翼觀點截然不同的馬華文學史。 《蕉風》誕生於馬來西亞建國前夕,不僅是大馬最重要的華文純文學雜誌,也是世界出版史上最悠久的中文文學刊物。相對於冷戰時代激烈的革命文學主張,《蕉風》站在「非左翼」立場,大量引介文學新思潮與世界文學,並提供文壇新人嘗試創作的舞台,捍衛文學的獨立性,為馬華文學留下可貴的遺產。由於只發表中文作品,也讓《蕉風》與大馬華人的命運緊緊捆綁在一起,一定程度地見證了華人在這個民族國家的處境。 《《蕉風》與非左翼的馬華文學》以歷史為經,人物為緯,藉由文獻收集與細膩分析,定位《蕉風》在馬華文學發展脈絡中的歷史座標。林春美通過南來文人的著述與理念,闡釋《蕉風》初期的「純馬來亞化」主張,並爬梳馬華新文學體制建立之歷程;繼而藉由分析60至70年代馬華現代主義文學作品,觀照在蕉風椰雨中成長起來的本土第一代現代小說家。 名人推薦 黃錦樹(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專文推薦 王德威(中央研究院院士) 李有成(前《蕉風》月刊編輯,前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所長) 高嘉謙(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張錦忠(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兼人文研究中心主任) ——共同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75 特價26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新寶島

黃崇凱  著
春山出版 出版
2021/05/04 出版

以小說思考臺灣問題,打開臺灣文學的經緯度之作 & 臺灣問題不再是中國與臺灣的問題,而是全世界的問題。 ──廖文奎《福爾摩沙發言》 & 二○二四年五月二十日,臺灣新任總統宣誓就職,正式開啟史上第一位原住民總統的新紀元。慶典般的氣氛才稍稍褪去,跨入二十一日午夜時分,由於不知名的原因,臺灣與古巴兩座島嶼的住民發生了大交換:兩千三百萬臺灣人在鄰近美國的古巴島上醒來,眼前是陌生的加勒比海。一千一百萬古巴人則來到臺灣島,隔著海峽與中國相望。兩國人民互換到相隔一萬四千五百多公里的陌生島嶼,劇烈擾動國際地緣政治的秩序,也瞬間改變兩個島國的命運。 長年在夾縫下求生存的兩個島國,即使交換地理位置,仍然處在大國陰影下。臺灣第一任原住民總統、也意外成為第一位在國土之外行使職權的總統,他要如何面對前所未有的局勢?無意間形成的臺灣─古巴命運共同體,該如何協調彼此步伐,重新立足世界?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又怎麼在巨變下試圖抓住僅有的日常? 在憂鬱亞熱帶的反覆交涉下,同樣落居北回歸線上的臺灣和古巴,在時間長河中不斷梳理自身的存在。或許未來就是過去,而過去可能是未來的變奏。在時空的層疊開展下,小說多線並置,以訪談、書評、讀書會紀錄、重層虛構等形式複調演繹,消融既定疆界。小說時而從近未來迂迴邁向新世界,時而從新大陸通往繁複存在的可能歷史,也一再叩問當下:臺灣意味著什麼? & pasola xmnx na mansonsou! 願您每回呼吸都順暢! 裝幀設計:洪彰聯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會通養新樓學術研究論集 卷二.語言文字學編

莊雅州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1/05/01 出版

本書係作者繼《會通養新樓經學研究論集》後有關語言文字學的心血結晶。收錄論文十七篇,分成文字學、訓詁學、語言文字學科際整合三輯。語言文字學為一切載籍之始基、歷史文化之津涉,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端賴於是。作者對《爾雅》、《說文》用力至勤,博稽群書,以文字、聲韻、訓詁互相求,在以形索義、因聲求義、比較互證之餘,亦不忽略二重證據。進而以新材料賦古典以新貌;以新方法煥辭章之異彩。全書取材豐富,綱舉目張,析論詳明,行文條鬯,內容形式並重,宏觀微觀兼具,是值得細讀的好書。

9 特價7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6/48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