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麗珠詩文吟誦學二十講
本書分從詩文吟誦的主體論(吟誦者)、本體論(吟誦技能)、客體論(詩文作品)三面向,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論述詩歌吟誦的方方面面,有助於教師之教學、學生與社會人士之學習,更對於傳揚中華傳統文化深具意義!
歷代詞話敘錄
本書敘錄自宋、元、明、清代至現代詞話,又各分專書、詩評及雜著或別錄等類別論述。有專論詞之法則,如李漁的「窺詞管見」;有專輯詞家故實,如「南州草堂詞話」;有專究平仄宮調,如「填詞淺說」;有歷評個家詞,如「詞綜偶評」等等。參考書目有清史藝文志、文獻通考、清史列傳、文淵閣書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等四十三部清代重要文獻。文末附錄未載於史冊之詞話書錄及刊於報章雜誌之詞話目錄。內容既廣又深,欲研究詞學者必讀書籍。 本書特色&& & 1.本書敘錄自宋、元、明、清代至現代詞話,又各分專書、詩評及雜著或別錄等類別論述。 2.參考書目有清史藝文志、文淵閣書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等四十三部清代重要文獻。內容既廣又深,欲研究詞學者必讀書籍。
唐詩選譯(中英對照)
本書為作者擔任故宮出版品主編期間的著作。古詩的翻譯工作實不容易,作者兼具深厚的文學根柢與英文能力,將唐詩譯得精準且動人。林語堂在本書序文中說到:「首先,要對詩的本原有所認識。其次。要在英譯的過程中不丟失詩之精髓。以上兩者實則合二為一,即要把真正的詩同詞語的一般性組合加以區別。我欣喜地看到。本書的譯者在此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中國學者沙楓在《中國文學英譯絮談》中盛讚林如斯所譯劉禹錫〈宮詞〉比兩位外國學者更準確、優美。 本書特色&& & 1.本書為唐詩最優美的翻譯著作,此為作者擔任故宮出版品主編期間的作品。 2.文學大師林語堂及中國學者沙楓均盛讚此唐詩譯作精準且動人。
止於至善
傅佩榮詳解四書三玄完結力作! 世道如此混亂,我們該如何安定身心,建構理想的世界? 其實,只要從個人的「修身」做起,朝「至善」的目標邁進便能達成。所謂「止於至善」,即是生生不息邁向善的境界,《大學》所提及的「至善」著重人際關係適當的實現;《中庸》則更深層地推及人類與萬物合一的可能性。 人我及天人合一,相信理想境界亦不遠矣。 讓天下趨近於理想境界的學問── 研讀《大學》,實現人與人之間的適當關係, 探索《中庸》,思考人類與天地萬物之間融合的可能性。 「止於至善」一詞出於《大學》開宗明義的三綱領:「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什麼是「至善」?依據儒家的說法,「善」是人與人之間,適當關係的實現。人不能脫離社會而獨自生存,因此「善」是我們修養自己、成就人生的必經之路。以個人而言,「至善」是盡到與人相處時的職責。 儒家思想發韌於孔子,完成於孟子,應用於《大學》,結晶於《中庸》。在本書中,《大學》只占三分之一的篇幅,談的較多的是《中庸》。如果《大學》是大學生的教材,《中庸》就是研究生的讀本了。《中庸》的一開始就提及:「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此三句話聚焦於人的生命原貌與人生正途。人之「道」是擇善固執,人之「性」是向善,將兩者連結在一起的是「明善」及「誠身」。《中庸》以此為出發點,進而把人類與天地萬物融合成一個整體來思考,提出一系列讓人「心嚮往之」的論述,而人類在世間所能期望的最高境界莫過於此,很明顯的,這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止於至善」。 儒家有這麼美妙的觀點,無論其是否能夠實現,我們皆應盡力學習認識其價值。 ◎傅佩榮解讀經典全系列: 《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 《人性向善—傅佩榮談孟子》 《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 《樂天知命─傅佩榮談易經》 《逍遙之樂─傅佩榮談莊子》 《止於至善─傅佩榮談大學‧中庸》
人間詞話.蕙風詞話.白雨齋詞話
晚清三大詞話完整全收錄, 深入感受古典詞曲創作的情思,帶領讀者一窺古典美學的極致境界。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是什麼心情?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都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是何等對比?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是怎樣的心境? 詩與詞是中國詩歌文化的兩大頂峰。詞出於唐,歷經發展,大盛於宋,但衰於元,直至清代,再度復興。 歷代詞家輩出,李白、蘇東坡、歐陽修、柳永、陸游、溫庭筠、李煜、李清照、元好問、納蘭性德等人……將黍離之悲、纏綿情思,盡皆入詞。 但面對眾多名家、千萬首詞曲佳作,我們到底該如何閱讀、理解與感受。詞作與人生,又有怎樣的關聯性呢? 詞話的存在,就像是賞析者的閱讀筆記,透過名家的眼光與閱歷,引領讀者感受與鑑賞詞作之美,領會不同階段人生與美的境界。 《人間詞話》本書為近代最負盛名的詞話作品,是中國文學史上重要的文學批評著作之一。王國維於本書中提出以「境界」之說,認為作品的優劣高低,皆以境界為原點,並講求性真情豐,其影響後世甚深。 《蕙風詞話》受詞家名輩推許,在境界論方面,提出「重拙大」為作詞三要;在創作論方面提出了尚天分、兼主學養的主張,並勉勵學詞者在師法之餘,要建立一己之「詞格」。與《人間詞話》號稱晚清詞話「雙璧」。 《白雨齋詞話》是三本詞話中撰寫時間最早、涉獵範圍最廣、篇幅最豐富的作品。於填詞創作中提出「沉鬱」論,創作宗旨為「本諸風騷,正其情性,溫厚為體,沉鬱為用」,與《人間詞話》、《蕙風詞話》,並稱「晚清三大詞話」。
討拍取暖詩心瘋:一本書讀懂經典古詩人(附QR Code全文情境朗讀音檔)
每位詩人都是當代流行歌手,悲歡離合皆在詩詞中起承轉合、興亡成敗! 用現代角度超譯古詩人玻璃心,還原詩詞歌賦現場,親臨感受詩心詩情詩酸澀。 ★同場加映:古詩人生活實境秀及創作花絮! 李商隱空有才情不得志,只因他是白目天真silly boy; 初唐四傑是中國第一個搖滾樂團F4,而王羲之則是「東床快婿」代言人! 蘇東坡堪稱北宋第一網紅,粉絲上自皇太后下至販夫走卒,隨便發文都有百萬按讚數; 李清照姊姊如何永保十八歲少女心,從自拍達人晉升為國民女神? 文學素養與趣味軼事兼具的另類經典詩詞讀本, 看古人為何詩興大發,如何為賦新辭強說愁,寫出絕世好文~ ★附QR Code全文情境朗讀音檔,視覺聽覺雙重饗宴。 ★好評率99.9%!蟬連亞馬遜排行榜前三名,當當網1800多位讀者佳評。 「我們讀經典,不僅僅是了解詩人背後的故事,也不只是欣賞詩詞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從他們的經歷中汲取精神的養分,豐饒我們的內心世界。 讀陶淵明,喜歡他內心的豐富平靜;讀李白,被他的天真爛漫和才華洋溢吸引,喜歡他不羈的靈魂;讀王維,喜歡他溫潤如玉的詩,以及『就算上天讓我一無所有,我仍一笑帶過』的人生態度;讀李商隱,忍不住心疼他的傻氣;讀蘇東坡,情不自禁地愛上他在歷經磨難之後依然笑看人生的豁達;還有無比熱愛生活的清照姊;和一生愛國卻屢遭打擊仍熱血沸騰的憤青辛棄疾……」 ——大老振
經典釋文論稿
陸德明《經典釋文》遍注儒道經典十四部,兼屬經學及訓詁之著作,注音釋義,析論字句,辨證異文,訓講大旨,謂之音義。本書研究《經典釋文》,包括陸德明之世系源流、學行人事、經學思想、南學思想;並藉《釋文》闡述漢魏六朝經學,考究漢魏六朝遺籍,探索《周禮正義》所引《釋文》,以至內校舉例等課題。次論《釋文》之重紐現象、唇音音系、金陵音系,揭示《釋文》之音系特色。此外結合音韻訓詁,說明《經典釋文音義辭典》編纂原理、方位詞音義結構;多音字「分」、「離」、「別」、「去」、「樂」諸字音義辨析;《論語音義》句讀辨析、陸德明與朱熹音義異同之比較等。內容龐雜,議論多端,牽涉不同範疇,或可呈現《釋文》研究之不同面相。
宋詩特色之發想與建構
本書特色 宋人面對唐詩之菁華美妙,思有以競爭超勝,必先存有創造性思維。然後,思其始而成其終,方能學唐、拓唐,而新變自得,而自成一家。 本書援引宋人筆記,從發想創意說宋詩特色;梳理宋人詩話詩集,從組合、開放、獨創、求異、反常五大思維,印證宋詩特色。據此,可見宋人知識建構之大凡。宋詩特色又雜然賦流形,表現在取材廣,而命意新方面:書中舉歐陽脩花鳥詩,從比興寄託,見詠物詩之拓展。蘇軾、黃庭堅之遷謫詩,從生命安頓,見道家之超脫自在。蘇軾、黃庭堅之禪趣詩,從禪學思維,見禪宗美學之自性自度。探討宋代詩賦之樂土意識,從興寄桃源,見宋人思維之谿徑別闢
監本詩經
本書為民初《監本詩經》之影印本。「監本詩經」為國子監校對刊刻的詩經,內容為朱熹所撰《詩集傳》。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漢初齊、魯、韓、毛四家傳《詩》,以毛氏注本最著,流傳亦廣,又稱《毛詩》。鄭玄以《毛詩》為本,兼採三家,撰成《毛詩箋》。唐孔穎達奉詔主持五經修纂,完成《毛詩正義》,高宗時頒行,為儒生習詩教本。然《毛詩》多以《左傳》中歷史事件解說《詩經》各篇章,自漢至唐之注疏亦一脈相承,以史說《詩》,往往千言,致徵引繁雜、注釋瑣細。宋歐陽修《詩本義》質疑〈毛詩序〉非聖人所作,批評毛《傳》、鄭《箋》經傳一貫之舊習,學者如鄭樵、蘇轍等遂起新解,各發己意明經。 《詩集傳》乃朱熹所作。朱熹集宋代《詩經》學之大成,汲取宋儒詩義、訓詁所得,反對以世變探《詩》之傳統,主張棄傳求經,直探本義,兼採眾說、撮要刪繁,去除原注本望文生義,及穿鑿附會、動輒比附政教之弊,由是《詩經》面目一新,展露其文學及通俗性,學子亦得一窺《詩經》純樸的真貌。《詩集傳》作為朱熹的書院教本,經多次刪改修正,文詞簡易條暢、淺白通俗,問世後廣獲刊刻。《監本詩經》即《詩集傳》官學刊本,元代科舉法始定《詩》義用朱子,猶參用古注疏,明、清兩朝更獨以《集傳》試士,至民初仍有數家刊刻石印,影響後世《詩經》學甚鉅。 本書特色 《監本詩經》為國子監校對刊刻的詩經,內容為朱熹所撰《詩集傳》,為求學士子必讀之書。朱熹參考各家訓詁,以嚴謹務實的態度注解《詩經》,用字淺白、釋義曉暢,有益學子誦讀。本書經元明清三代官學及民初民間學者修訂校讎,文字端整、版式大方,經文字大而雅,小注簡而精,兼具實用與收藏價值,為讀者案頭必備之《詩經》讀本。
唐詩三百首
歷來最經典名家評注, 引領一窺《唐詩三百首》的開闊壯麗、曲折婉約和低酌淺唱 曾有這樣一個時代,異乎尋常, 極盛之時,開闊、包容、大器、進取,盛世之壯美,無過於此, 於是,你會讀到「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誓不還」的驍勇善戰, 讀到「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壯志凌雲, 讀到「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的英雄氣慨- 讀到「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的狂放, 更能讀到「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的雄渾壯闊; 然而歲月滄桑,帝國興替,即使由盛轉衰,也與詩緊密相連, 於是你會讀到「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的戰爭殘酷, 讀到「人生有情淚沾襟,江水江花豈終極」的悲愁, 讀到「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的蒼涼寂寞, 與「世情已隨浮雲散,離恨空隨江水長」的別離哀傷。 讀詩,讀的不僅是文字,更是一整個時代的興衰, 讀詩,讀的不僅是文學,更是無數人的歷練、靈魂與情深感悟。 在詩裡優游,也因為詩而得到自由, 時距千年,相隔萬里,回到唐詩本身,重新領略語言文字之美。 唐詩豐富,包羅萬千,全唐詩近四萬餘首,歷代皆有各家選輯版本。 清朝蘅塘退士孫洙編選擷取其中膾炙人口、重要必讀的三百首詩,以《詩經》的規模標準,編選成今日我們最常見的《唐詩三百首》, 從清至今,百餘年來,注疏者眾,其中以清章燮《唐詩三百首注疏》與陳婉俊《唐詩三百首補注》 以引證豐富、注疏詳盡、註釋精簡扼要、旁徵博引為眾家之最,後代注解者幾乎都不出其宗,為研究賞析《唐詩三百首》者所必讀。 本書是第一本完全收錄章、陳兩家內容,以現代編排、歸納,整理而成的經典評註本, 保留蘅塘退士眉批,領略選輯者在萬千唐詩中,精選三百的用意所在, 並能透過章燮的注疏,感受唐詩上承下起的銜接與氣韻、集合各家詩話點評,領略詩中有畫、詩如人生的風韻。 更能依循陳氏的文句解釋,理解用詞遣字的深入與妙處,玩味文字之美。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潘麗珠教授專文導讀
詩經新繹.國風一:周南、召南、邶風、鄘風
《詩經》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五百多年間的詩歌作品。三百篇中,包括十五〈國風〉一六○篇,大部分是民間歌謠,帶有濃烈的地方色彩。雅分為〈大雅〉和〈小雅〉,共一○五篇,多用於朝會燕饗及祭祀活動,藉以反映朝政。頌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共四十篇,主要是廟堂祭祀的樂歌。 孔子對《詩經》的評價極高,曾說「不學詩,無以言」,顯示出《詩經》的重要影響。並認為讀《詩經》「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具有經世致用與陶冶情操的雙重作用。 西方漢學家稱《詩經》是古老東方知識的百科全書。《詩經》的確表現出古代豐富多樣的民情風貌、典章制度、禮樂規範,也反映出現實生活的各種面相,本書除了正文之外,還收錄詩經品物圖,涵蓋動植物、器物、宮室、天文等,希望能幫助讀者領會詩義。 吳宏一教授國學涵養深厚,治學嚴謹,考究精詳,此一新繹全集採白話直譯,注釋力求簡明精確,翻譯貼近原文韻味,「新繹」詮解,兼採眾說、折衷異同,使得這部傳誦兩千五百多年的詩集,增添不少閱讀的興味。不論是欣賞或研究,都極具參考價值。
詩經新繹全集(共5冊)
《詩經》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五百多年間的詩歌作品。三百篇中,包括十五〈國風〉一六○篇,大部分是民間歌謠,帶有濃烈的地方色彩。雅分為〈大雅〉和〈小雅〉,共一○五篇,多用於朝會燕饗及祭祀活動,藉以反映朝政。頌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共四十篇,主要是廟堂祭祀的樂歌。 孔子對《詩經》的評價極高,曾說「不學詩,無以言」,顯示出《詩經》的重要影響。並認為讀《詩經》「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具有經世致用與陶冶情操的雙重作用。 西方漢學家稱《詩經》是古老東方知識的百科全書。《詩經》的確表現出古代豐富多樣的民情風貌、典章制度、禮樂規範,也反映出現實生活的各種面相,本書除了正文之外,還收錄詩經品物圖,涵蓋動植物、器物、宮室、天文等,希望能幫助讀者領會詩義。 吳宏一教授國學涵養深厚,治學嚴謹,考究精詳,此一新繹全集採白話直譯,注釋力求簡明精確,翻譯貼近原文韻味,「新繹」詮解,兼採眾說、折衷異同,使得這部傳誦兩千五百多年的詩集,增添不少閱讀的興味。不論是欣賞或研究,都極具參考價值。
詩經新繹.國風三: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
《詩經》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五百多年間的詩歌作品。三百篇中,包括十五〈國風〉一六○篇,大部分是民間歌謠,帶有濃烈的地方色彩。雅分為〈大雅〉和〈小雅〉,共一○五篇,多用於朝會燕饗及祭祀活動,藉以反映朝政。頌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共四十篇,主要是廟堂祭祀的樂歌。 孔子對《詩經》的評價極高,曾說「不學詩,無以言」,顯示出《詩經》的重要影響。並認為讀《詩經》「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具有經世致用與陶冶情操的雙重作用。 西方漢學家稱《詩經》是古老東方知識的百科全書。《詩經》的確表現出古代豐富多樣的民情風貌、典章制度、禮樂規範,也反映出現實生活的各種面相,本書除了正文之外,還收錄詩經品物圖,涵蓋動植物、器物、宮室、天文等,希望能幫助讀者領會詩義。 吳宏一教授國學涵養深厚,治學嚴謹,考究精詳,此一新繹全集採白話直譯,注釋力求簡明精確,翻譯貼近原文韻味,「新繹」詮解,兼採眾說、折衷異同,使得這部傳誦兩千五百多年的詩集,增添不少閱讀的興味。不論是欣賞或研究,都極具參考價值。
詩經新繹.國風二:衛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
《詩經》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五百多年間的詩歌作品。三百篇中,包括十五〈國風〉一六○篇,大部分是民間歌謠,帶有濃烈的地方色彩。雅分為〈大雅〉和〈小雅〉,共一○五篇,多用於朝會燕饗及祭祀活動,藉以反映朝政。頌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共四十篇,主要是廟堂祭祀的樂歌。 孔子對《詩經》的評價極高,曾說「不學詩,無以言」,顯示出《詩經》的重要影響。並認為讀《詩經》「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具有經世致用與陶冶情操的雙重作用。 西方漢學家稱《詩經》是古老東方知識的百科全書。《詩經》的確表現出古代豐富多樣的民情風貌、典章制度、禮樂規範,也反映出現實生活的各種面相,本書除了正文之外,還收錄詩經品物圖,涵蓋動植物、器物、宮室、天文等,希望能幫助讀者領會詩義。 吳宏一教授國學涵養深厚,治學嚴謹,考究精詳,此一新繹全集採白話直譯,注釋力求簡明精確,翻譯貼近原文韻味,「新繹」詮解,兼採眾說、折衷異同,使得這部傳誦兩千五百多年的詩集,增添不少閱讀的興味。不論是欣賞或研究,都極具參考價值。
新編千家詩詳析
《千家詩》是古代蒙學教育中用以陶冶兒童性情的詩歌讀本,選輯的包含唐宋兩代五言及七言的律、絕詩作,共兩百餘首,其中有不少膾炙人口的名篇,如孟浩然的〈春曉〉、王之渙的〈登鸛鵲樓〉、杜牧的〈清明〉等。內容淺近通俗,易於朗誦與吟唱,因此數百年來廣泛流傳,深受讀者的喜愛。 為了推廣讀詩風氣、撒播文化種子,本書作者將《千家詩》的內容重新整理,依「作者」、「註釋」、「語譯」以及「講析」等四部分,對書中每一詩作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希望讓愛詩、賞詩的讀者能有更深刻的體會,從中瞭解中國近體詩的整體風貌,進而在中國詩歌文化的熏陶之下,培養出儒雅敦厚的人格特質。
論語譯解
《論語》成書於諸子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代,後世漢武帝獨尊儒術,儒家自此被治國者與天下學人奉為大道,此書更被奉為「四書」之一。它在先秦經典中亦是十分特殊的一部,文句看似簡明淺顯,實則蘊含儒家學說的宗旨與深意,道理看似基本,卻是為人處世的圭臬。因而凡是學人士子,從啟蒙初學到滿腹經綸,都離不開《論語》一書。 歷朝歷代都不乏注釋《論語》者,形成百家爭鳴的境況。然哲人已遠,後人未能親炙,僅只憑藉所學加以揣摩、解釋,但終究不免受到時空背景及人生體悟所限,而有各自不同的解讀;是故,本書作者致力於回歸《論語》的本意,摒除先入之見,試圖重現孔子學說的原初樣貌,探求孔子的本心,接近思想的源頭,追尋先哲的心跡。
古微書研究以編纂與天文曆法詮釋體系為對象
本書特色 讖緯之學,盛行於東漢,歷代屢經戰火及禁燬,幾成絕響。但讖緯思想在長久的發展中,早已滲透在中國思想及日用民俗之中,深深影響中國古代學術的演進。明人孫瑴專門輯佚讖緯,並編纂《古微書》;清代輯佚讖緯之書對此籍幾乎無不參考。故該書對於清代讖緯研究風氣之影響,不可謂不大。 本書以《古微書》為研究對象,探索早期讖緯輯佚之方式與規模,並以天文曆法為對象,以提綱挈領的方式,掌握孫瑴闡釋讖緯內涵之道,同時論及讖緯詮釋之開展;與清人對該書之評價。透過對《古微書》的具體內容與歷時性探討,深化讖緯內涵的探究。
唐詩樂遊園 套書(2冊)
大唐盛世,氣勢恢弘 最有氣魄的女人,武則天 最浪漫的君王,唐明皇 & 唐詩樂遊園 月特別亮,酒特別烈 劍特別快,花特別香 張曼娟籌劃醞釀了七年,寫下《唐詩樂遊園》 讓充滿魅力且穿越千年的唐詩,經典重現 從盛唐的李白、杜甫、王維;中唐的白居易、柳宗元 到晚唐的杜牧、李商隱……,了解他們的生命故事,你會發覺 這些詩句的情境都是可以觸摸、嗅聞、品嘗的 有時甜蜜得令人微笑,有時苦楚得引人落淚 65位詩人的生平際遇,205首詩作的歷史現場與創作啟發 邀您一起重返唐詩經典,走進《唐詩樂遊園》 張曼娟《唐詩樂遊園》以新穎的敘事風格,帶您重讀唐詩經典 詩人的生命轉折,詩作的歷史典故,詩情的創作啟發 從10歲到100歲,都可輕鬆讀懂唐詩! 唐詩穿越千年歲月,來到二十一世紀, 應該是一個少年,有著無限可能和一雙燦亮亮的眼睛。 這翩翩少年正站在樂遊園的入口處,向你遞上一張輝煌的入場券, 你可以跟著李白進入楊貴妃的牡丹園;隨著崔顥目送高樓上的黃鶴遠去; 在白居易的船上聆聽琵琶女的演奏;與杜牧一同細數江南煙雨中的樓台…… 歡迎光臨。祝你樂而忘憂。──張曼娟& & &
唐詩三百首(文庫版)
大唐盛世名家繼出,猶如碩大的繁花盛開,一路芳香至今。 邀您一同共享雋永詩句,欣賞嚴謹工整的格律,低吟抑揚頓挫的音韻,看詩人的靈魂如何生動躍然紙上,將豐富的人生閱歷重現眼前! 本書系《唐詩三百首》採清代乾隆年間蘅塘退士孫洙選編的版本,這也是古今唐詩選本中,最膾炙人口的一部。 全書依清代章注文本篇次,選編七十七位詩家、三百二十首作品。每首詩均加注音、新式標點,注釋簡明易懂,版面配置清爽。採用文庫尺寸攜帶方便,希望您能享受隨身閱讀的樂趣;選用軟皮精裝,防油防汙,細緻的觸感讓您愛不釋手,易於收納保存。 描景詠物的悠然情趣、懷人相思的幽微情思、山林隱居的恬淡心境、慘澹別離的黯然銷魂、困頓愁城的曠達自處、懷鄉遊子的溫柔惆悵……。 燈前小讀,便自成一方天地,無論您處在人生的何種處境,期盼皆能從中尋得共鳴和慰藉,陶冶心靈昇華自我! 本書特色 《人人讀經典》系列,閱讀輕享受。 輕,好攜帶 & 國內文庫版最大突破,使用進口日本文庫專用紙。讓厚重的經典變輕薄,讓閱讀不再是壓力。 小,好掌握 & 口袋型尺寸一手可掌握,方便攜帶。 新,好閱讀 & 打破傳統思維,內容段落分明,如編劇一般精彩而豐富。 讓古典文學走入現代,不再高不可攀。
宋詞三百首(文庫版)
塞上雁聲,花間鶯啼,揉碎彩箋也寫不盡的愁思…… 詞人銜筆,離人忍淚,千古不渝的情愛,你不可不知! 本書採用清末民初詞學家朱祖謀編選的《宋詞三百首》,字詞、句讀則參考近代詞學大師龍榆生《宋詞名家詞選》、上海古籍出版社蓋國梁編選《唐宋詞三百首》。內容涵蓋北宋詞、南宋及唐五代詞。 不刻意鋪陳典故或比較版本,但求注釋疏通詞義,編排清爽好讀。每首詞均加注音、新式標點,注釋簡約明瞭,版面配置清爽,採用文庫尺寸攜帶方便,希望您能享受隨身閱讀的樂趣;選用軟皮精裝,細緻的觸感讓您愛不釋手,易於收納保存。以「人人讀經典、開卷吟古韻」與讀者共求之。 宋詞淺白易讀,清麗婉約,長短句帶來的節奏更添韻味。情思婉轉,輕軟呢喃,如同春風拂來,也如同花香縈繞,來輕掬一把盈盈月光,低唱淺酌…… 「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本書特色 《人人讀經典》系列,閱讀輕享受。 輕,好攜帶 & 國內文庫版最大突破,使用進口日本文庫專用紙。讓厚重的經典變輕薄,讓閱讀不再是壓力。 小,好掌握 & 口袋型尺寸一手可掌握,方便攜帶。 新,好閱讀 & 打破傳統思維,內容段落分明,如編劇一般精彩而豐富。 讓古典文學走入現代,不再高不可攀。
詩經新繹.雅頌編:大雅、三頌
《詩經》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五百多年間的詩歌作品。三百篇中,包括十五〈國風〉一六○篇,大部分是民間歌謠,帶有濃烈的地方色彩。雅分為〈大雅〉和〈小雅〉,共一○五篇,多用於朝會燕饗及祭祀活動,藉以反映朝政。頌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共四十篇,主要是廟堂祭祀的樂歌。 孔子對《詩經》的評價極高,曾說「不學詩,無以言」,顯示出《詩經》的重要影響。並認為讀《詩經》「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具有經世致用與陶冶情操的雙重作用。 西方漢學家稱《詩經》是古老東方知識的百科全書。《詩經》的確表現出古代豐富多樣的民情風貌、典章制度、禮樂規範,也反映出現實生活的各種面相,本書除了正文之外,還收錄詩經品物圖,涵蓋動植物、器物、宮室、天文等,希望能幫助讀者領會詩義。 吳宏一教授國學涵養深厚,治學嚴謹,考究精詳,此一新繹全集採白話直譯,注釋力求簡明精確,翻譯貼近原文韻味,「新繹」詮解,兼採眾說、折衷異同,使得這部傳誦兩千五百多年的詩集,增添不少閱讀的興味。不論是欣賞或研究,都極具參考價值。
詩經新繹.雅頌編:小雅
《詩經》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五百多年間的詩歌作品。三百篇中,包括十五〈國風〉一六○篇,大部分是民間歌謠,帶有濃烈的地方色彩。雅分為〈大雅〉和〈小雅〉,共一○五篇,多用於朝會燕饗及祭祀活動,藉以反映朝政。頌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共四十篇,主要是廟堂祭祀的樂歌。 孔子對《詩經》的評價極高,曾說「不學詩,無以言」,顯示出《詩經》的重要影響。並認為讀《詩經》「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具有經世致用與陶冶情操的雙重作用。 西方漢學家稱《詩經》是古老東方知識的百科全書。《詩經》的確表現出古代豐富多樣的民情風貌、典章制度、禮樂規範,也反映出現實生活的各種面相,本書除了正文之外,還收錄詩經品物圖,涵蓋動植物、器物、宮室、天文等,希望能幫助讀者領會詩義。 吳宏一教授國學涵養深厚,治學嚴謹,考究精詳,此一新繹全集採白話直譯,注釋力求簡明精確,翻譯貼近原文韻味,「新繹」詮解,兼採眾說、折衷異同,使得這部傳誦兩千五百多年的詩集,增添不少閱讀的興味。不論是欣賞或研究,都極具參考價值。
詩境淺說
俞陛雲是清末文學家、教育家俞樾之孫,現代著名文學家俞平伯之父。他幼承家學,在文學、書法方面都有很高造詣,尤其精於詩詞。 本書是俞陛雲先生為家中孫兒女學習作詩而特意編選的啟蒙讀物,凡聲調、格律、意義及句法、字法,細細剖析鑒賞,既啟發入門唐詩的徑途,又有品味唐詩的審美之效,實為學習與欣賞唐詩的一本上乘讀物。本書將《詩境淺說》和《詩境淺說續編》集於一冊,《詩境淺說》講律詩,《詩境淺說續編》專論絕句。 推廣重點 1.大家小作,經典讀物,觀點獨特,品評精到,頗能給人啟發。 2.俞陛雲是清末文學家、教育家俞樾之孫,現代著名文學家俞平伯之父。 3.可與作者的“兩宋詞境淺說”一起推廣。
漫漫古典情【典藏新版】
學生推薦最佳詩詞古文入門讀物,與《古文觀止》、《世說新語》、《史記》共同入選「一百本好書」中「古典詞章」類別,重新修訂最新版本。 一本最適合贈人、悠閒品讀,推薦給青年學子的詩詞賞析讀物 詩詞與生活的365天對話, 天天給生活添加一點詩心與詩情,人生將更充實而富足。 ◆詩文名家樸月感性簡潔賞析,串起古今私密對白。 ◆精選365首詩詞,依四季排序,一頁一文設計,讓人寬舒心境、精鍊性靈。 ◆作者詩詞學養深厚、選材寬廣,除熟悉的詩詞外,更有許多少見但優秀的古文詩詞。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詩經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杜甫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歐陽修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業錢。──唐寅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劉希夷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 詩詞,文學天空最閃耀的星辰! 千年傳誦的詩詞古文,今時今日依然打動無數現代人,珍藏詩心,串起古今私密對白,為自己的心靈打打氣。 你,今天,讀詩了嗎? 一日一首 配合現代人匆忙的生活步調,本書以精緻短幅內容為重點,讓人隨手拾來,依興之所致閱讀,短短的一首,無壓力、無負擔,輕鬆欣賞古典詩詞。讀者每天翻閱一首,天天享受浪漫感人的詩情。 古今明月依舊,心情竟亦相似。 從耳熟能詳的詩句開卷,述詩講詞,由文入景,由景入情,帶領你認識詩、詩人、生活。 用365篇純粹的詩意描述,體會生活最真摯的悸動,發現與自己相契合的詩境。365則歷代知名詩詞,每則都是詩人淬煉情思之精華。
每天讀一點論語【附有聲朗讀QR CODE +靜心抄寫頁】
會說話的文學經典 影響中國二千多年的儒家經典 以人為本,以善為導,以學為法,建構出一座完美的道德之都 《論語》被認為是影響中華文化最深遠的古籍之一, 時至今日,許多為人處世和道德規範, 判斷事物的價值標準、說話做事的原則, 仍遵循著儒家的行為準則和思考邏輯, 參照《論語》中的道德法則而行。 《論語》對中國人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的影響深遠, 並且深入到人生、社會和生活上的各個方面。 獨家提供 真人朗讀QR Code 靜心抄寫頁 可讀、可聽、可寫, 深刻體會儒家思想的修身治國原則 孔子論君子:「君子不重則不威」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孔子論學:「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論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古有云:「半部《論語》治天下」,自古至今,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論語》一書都是一部必讀的經典。《論語》是儒家經典著作,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論的書籍。當中包含哲學、政治、教育、文學、藝術,乃至立身處世之道等,文字簡短,精練質樸,含義深遠,可做為世人為學處事、經商謀職、修身養性的根本之道。 《論語》中崇善的道德觀、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和處事修身大法, 閱讀本書,你將找到最深刻的體會。 為了更充分學習、參悟《論語》中的真義,本書採用通俗易懂、貼近生活、對人生具有啟發作用的文字解說,來解讀《論語》這部經典著作。 本書選取孔子政治、為學、為仁、行孝等多種理念中的精華,對原文進行經典解讀,提供詞語解釋,並搭配恰當的典故或實例來解說,充滿趣味性。本書著重在對《論語》的內涵進行深刻的剖析,讓讀者從源頭上認識《論語》,從不同的角度去感悟儒家學說,並能夠體會孔子的處世智慧。 本書特點 1.史上第一本可以邊讀、邊念的典藏版論語,獨家提供真人朗讀QR CODE,只要透過手機或平板電腦掃描書上條碼,就能連結上網站,聽到字正腔圓的朗讀版,隨時隨地都能邊聽邊讀,增強閱讀理解和記憶力。 2.附贈《靜心抄寫頁》,精選最膾炙人口的名句,提供手寫練習頁,讓讀者可以邊讀邊寫,靜下心來細細品味論語的深刻內涵。 3.本書精選《論語》中最廣為人知的內容做出精確的翻譯和解讀,使讀者學習孔子對於為人修養、處世哲學、做事謀略、治國之道、治人之策等方面的智慧科學。 4.書中插配很多歷代畫家繪製的山水人物繪畫,提高該書的可讀性和藝術性,是一部適合大眾閱讀的國學經典讀物。 5.閱讀本書,能使讀者充分認識《論語》中的智慧真諦,從宏觀上把握《論語》內在理念和各章節之間的邏輯關係,從更高層次上領悟到個中潛藏的深意。
一首詩的故事【插畫新版】
一本親和力滿滿的詩詞曲小天地 一本千錘百鍊的文化瑰寶、風雅古人的心血結晶 《一首詩的故事》最新修訂版,增錄詩意水墨插圖,藉由畫境領略古詩氛圍 100首耳熟能詳的古詩, 走進一段段或有趣、或溫馨、或纏綿悱惻的動人故事。 隱藏一段段真實故事的絕妙語言,訴說一縷縷鄉愁與相思的最佳獻禮, 在詩、詞、歌、賦的轉角,覓得友情、親情、愛情、忠誠的蹤跡。 你知道嗎? 所有被創造的偉大文學作品背後, 都有一段鮮為人知、隱沒於荏苒韶光的真實故事。 從先秦時代到晚近清朝,傳頌下來那精采動人的詩詞故事, 讓你低詠讚嘆詩詞意境的優美時,還能一探詩人的親身經歷, 與隱含在其中那時間流沙輕瀉下仍清晰可聞的真摯情誼。 大時代的變動與悲嘆,不論是詩人的情感糾葛,或是對外物的執著衝突, 都可以在本書嚴選的100篇故事與詩詞中,淺酌低吟、回味再三。
南唐二主詞賞析
南唐中主李璟,後主李煜的詞作純真任縱,天然渾成,是我國詞史上兩顆璀璨絢麗的明珠。 二主生逢中國政治大混亂、大分裂的「五代十國」的時期。這一時期,實際上是唐末藩鎮割據的延續。中原一帶,承遞唐朝這一正統的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代,環繞外圍的則是中國。當時,北方籠罩著戰爭的氣氛,而南方相對較安定,其中西蜀和南唐經濟較發達,文化較繁榮。 南唐中主李璟(西元九一六~九六一年),徐州人,是南唐開國國君李昪的長子。他長得眉目如畫,好學能詩,曾想過在廬山瀑布之下,修築書齋,作個隱士。但事與願違,西元九四三年,他即位做了皇帝。九五八年,南唐受到後周的威脅,他主動去掉帝號,稱為南唐國主。他的詞只流傳下來四首,但歷來評價極高。他擅長運用象徵手法,狀物抒情,情不虛發,景不空敘,筆觸細膩,含意深刻。宋朝的王安石就十分讚賞他的―—「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這樣的句子。 南唐後主李煜(西元九三七~九七八年),是李璟的第六個兒子,天資聰慧,精於書畫,妙於音律。十八歲與「通書史」、「善歌舞」的女藝術家大周后成親,後來又續娶貌美情深的小周后。他們過著風流浪漫的宮廷生活。他寫閨情「微露丁香顆」,「笑向檀郎唾」;寫幽會,「一向偎人顫」,「教君恣意憐」,都純真任縱。亡國後,他當了宋朝的俘虜,用愁與恨作經緯,交織成「多少恨,昨夜夢魂中」;「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名句。此外,眷戀故國的,如「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等,也為人傳誦。後主詞聲情一致,表裏如一,一般不玩弄詞藻,不避口語,慣用白描,隨意揮灑,自成傑作,確有敏銳的天賦。因此具有極大的移情作用,極易引起人們的共鳴。有人說,後主的詞,足當李白詩,高奇無匹。 近人王國維的《人間詞話》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中主和後主的詞可以稱得上詞壇上第一流的作品。本書把二主詞四十多首簡單加以注釋,翻譯用的是韻文,賞析時略加注意文采,同時比較通俗,以期幫助讀者領會原作,提高古典文學的素養。 本書特色 《南唐》中主李璟、後主李煜的詞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