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古典詩析賞(精裝)
自明鄭清代的沈光文、丘逢甲,至近代連雅堂、賴和,共選135位詩人,205首代表作,含絕句律詩古體詩。詳細註譯,深入析賞,簡介作者,是台灣古典詩最佳選集。
春風煦學集
目錄~題辭師生活動翦影代序壹、經學與思想一、論《易、坤》之「西南得朋東北喪朋」 陳廖安二、邵雍之易學思維簡介 江弘毅三、《中庸》「愚而好自用」章辨疑 黃忠天四、儒學思想中的「批判精神」與「保守主義」 林啟屏五、許慎《說文解字》引《易》補釋與《易》理蠡探 賴貴三六、從孔子對管仲的評價論至聖先師對「人」與「仁」的觀念七、何晏、王弼玄解《論語》之「天道觀」析論 江淑君八、張載的知識觀 張朝南 貳、文學與評論一、班《書》刪改《史記》文句之探究 王明通二、六朝美學研究在亞洲 蔡宗陽三、從審美形態論小戲藝術的美學義涵 潘麗珠四、《文心雕龍》的作品風格的審美理想 金民那五、回歸女性本質的烏托邦建構─論董啟章 《 安卓珍尼》的雌雄同體意識 許琇禎六、南朝正史中的文學思想 曾守正七、文徵明與吳中文壇─試論文人角色的定位與意義 范宜如八、金聖嘆小說評點中之虛實論 廖文麗附錄一:浙江平陽黃慶萱先生學行著述年表 賴貴三 編輯附錄二:臺灣師大黃慶萱教授指導博碩士論文─覽表 賴貴三 編輯
聞一多全集第一集神話與詩
聞一多先生是中國近代著名的詩人、學者和民主鬥士。其新詩講究節的勻稱和句的勻齊,藝術至上的作風,頗影響當時和以後的詩壇。他的詩人時期很短,之後轉而從事歷史和中國文學史的研究工作,就他已發表的文章來看,其眼光之犀利、考索之深博、立論之新穎,不僅前無古人,恐也後無來者。
宋詞讀本
閱讀古籍名著,不但可以訓練記憶力,增進讀書專注力及國學常識,更可以在無形中開發本身智慧成長。本書內容言簡意賅、哲理深刻、語言通俗、押韻對仗,讀來抑揚頓挫,琅琅上口,是居家必備的傳家寶典。 & 詞,是由詩蛻變而來的,是一種既可合樂歌唱,又有獨特體制的詩歌體。 & 由於詞的廣為流傳與創作,兩宋以來的詞作數量可以萬計,詞調大量被創作出來,以供填詞所需,也因此,兩宋詞家輩出,風格流派眾多,如百川匯大海,群星燦爛般,蔚為宋詞的大觀,可見詞在當代所獨具的藝術魅力。 & 若人欲了解宋代的生活文化面貌,不妨讀宋詞,相信必在文學歷史素養的陶冶增進上受益良多。
晏殊.晏幾道詩詞欣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 & 晏殊-《浣溪紗》 手燃紅箋寄人書,寫無限、傷春事。 & & 晏幾道-《留春令》 & 晏殊詞工於造語,音調和諧,詞受馮延巳影響很深,其詞中所吟詠的「愁」,多屬春風秋月的閒愁,不似晏幾道有親身經歷的「愁」。
白居易集(一)(二)
四部刊要& 集部‧別集類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於唐代宗大曆七年,卒於武宗會昌六年。貞元進士,官至校書郎、贊善大夫,後因宰相武 元衡事貶江州司馬。 長慶年間(821年-824年)任杭州刺史,寶曆二年(825年),調任蘇州刺史,後任太子少傅,因不緣附黨人,乃移病分司東都。會昌 二年,以刑部尚書致仕,最後卒於洛陽的香山。 白居易文章精切,尤工詩,作品平易近人,老嫗能解,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晚年放意詩酒,號醉吟先生。初與元 稹相酬詠,號為「元白」,又與劉禹錫齊名稱為「劉白」。 & 著有《白氏長慶集》等。尊號為「詩魔」。
最愛浪漫詩:不可不讀的唐宋抒情絕句(附CD)
我重新溫習年少時深愛的短詩,寫作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彷彿詩人們從白紙黑字間幽幽然的現身,在深夜裡與我無聲交談,現實世界的紛擾被隔在千萬重山之外,我的心靈也得以在靜謐中微笑。 只要腦海中浮現這些美麗且意味深長的清詞麗句,在生活的種種狀況中,我的嘴角就得以保持一個自在的弧度,而脣齒間始終能留著一種永不腐敗的清新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