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際遇難逢:朱玉昌的古典詩詞新詮
33首千古唱誦的詩詞曲賦,新編新選, 跳脫傳統賞析視角,考究裡,盡是亮眼發掘; 新譯下,詳解書寫背景的人時地事物及水落石出的關鍵。 在低沉沮喪,在不盡如人意中,歌詠、抒懷、詠嘆、感念,一世人生。 & 且聽15首新編歌曲,任心靈翱翔 再跟著文字, 以身歷其境的自如,遍訪過往文人的詩心。 & 一首好詩,辭句長短、句中字數、押韻與否都在其次,重點是如何拿捏日常,將生活細瑣轉換成讓人動容的篇章。一詩一詞交相輝映,當可列為文學美談一樁。 & 歷史趣味常出於知識分子借古諷今之手,從歷史必然裡細細揀選偶然,讓小小一個點擴散成洋洋灑灑的畫面且活靈活現。 & 讀詩,著重的是種感覺,可以輕輕提起,放下時足夠蕩氣迴腸,不用太多情節,那怕沒來由地切入,或在任何地方嘎然停止,都能讓人有所感悟;只要作者落筆時揮灑出心裡的真誠,無須技巧性結構鋪陳,也能刻劃出好作品,能不能從詩裡讀到詩人的心,那才是詩作最動人的地方。 & 古典詩詞的奧妙,貴在文字精練下隱含的深意;不同畫面和穿越時空環境,賦予多樣不同的情景氛圍。 & 讀蘇軾詞〈定風波〉,直接領受到作家那分幽默風趣和可拿起文字演奏音律的功力,在他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詩作,深深體悟他憑藉著大自然色彩變化,完成了一次心境上的療癒對話。 溫庭筠詞〈菩薩蠻〉其一,看到起句「小山重疊金明滅」七個字,劈頭感應到的是溫庭筠極其露骨,用意會的筆柔柔描繪女性身體的訊息。 & 中文字辭構成具有多解的特質,作者以直觀感受,朝最貼近人、事、時、地、物等多重可考史料交錯鑽研、推敲,並尋求答案。根據有限史料旁敲側擊,釐出最適切的解釋,潛心探究並推廣詩、詞、曲。 & ◢ 集結「UDN新聞網」文章與《新頭殼》朱玉昌古典新詮專欄 33首,千古唱誦的詩詞曲賦,新編新選;不為人所知的緣起、解析、新譯;人時地事物的水落石出、關鍵探索。 詞末彩蛋、詩人詞人人物速寫;一則寓言、一種冥想、一段遭遇、一個故事、一分傳奇、一世人生。 & ◢ 聆聽15首漢光教育基金會「舊愛新歡-古典詩詞譜曲創作」動人作品 &
理想的讀本:國文 1 (新版)
《理想的讀本》從先秦至清末,縱貫數千年的經典詩詞中,優選諸子百家文章與傳世古詩詞,以及當代文學作為理想中的國文讀本。由懷抱經典傳承使命的「一爐香」策畫編輯出版,財團法人漢光教育基金會贊助,共同推出《理想的讀本》;邀請多位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系主任 ;以及各大學名家教授及文學院院長等共同執筆書寫。 執筆教授們以使命情懷投入,並以博古貫今的才學,爬疏經典文脈,文章處處用心;教授們透過一次次的文章討論會,相互間無私地品評修正文稿,反覆修訂補充,詮釋深入,篇篇文章皆令人擊節讚賞;務求將絕學貢獻給青年學子,厚植新世代的文學底蘊。 我們懷抱希慕聖賢的心取道經典, 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寶山中尋寶,《理想的讀本》六冊系列的選文,以高中六個學期的國文為主軸; 每一冊課文,十篇文言文,五篇白話文; 書寫體例以作者出處,課文與注釋,作為青年學子的閱讀基礎;範文賞析則是文學思想精髓所在,教授們以深湛的功力,將經典文學條分縷晰,詮釋文學之美; 延伸閱讀以語言萬花筒型態開展,以古為今用,跨越時空,古今相映。體例安排由淺入深,希冀成為學生、老師、家長、及不同年齡層跨代閱讀國學經典與當代文學的「理想讀本」。 命的基調;詩人心靈裏的人文精神; 讓我們從古典詩文中品讀出鳶飛魚躍、萬紫千紅的繽紛生機;以及「猛志逸四海」的豪情,「大濟於蒼生」的壯志; 篇篇文章閃耀著艮古洞察宇宙規律的智慧光芒。 令人神往的桃花源,是普世追尋的理想國; 在文學的精神世界,《理想的讀本》是我們希冀為跨世代構築文學桃花源的一種嘗試。
不廢江河萬古流:悅讀唐詩三百首(平裝)
《唐詩三百首》一直是華人世界裡相當普及的詩歌選本,可惜多年來大家對其中詩歌的理解多半止於蜻蜓點水的簡評,辭不達意的語譯,隔靴搔癢的解讀,甚至以訛傳訛的說明,始終缺乏對這本書作全面細膩而深入的賞析與導讀,因此無法讓大家真正悅愛詩歌,享受到美好的賞讀經驗。為了彌補這個缺憾,本書作者耗費二十年的時間,經過十餘次的修訂,以清暢優美、言簡意賅的散文,引導讀者深入三百一十五首唐詩的情境之中,去充分領略唐詩藝術的宗廟之美、百官之富。
漢字裡的故事(四)藏在漢字裡的古代家國志
從漢字裡的故事,了解古人的家國情懷 & 三千多年前的古人有怎麼樣的國家概念? 士大夫如何侍奉君主? 大臣犯了錯會受到什麼懲罰? 古人如何帶兵打仗? 用什麼樣的武器? 如何對待長輩和兒童? 如何面對出生和死亡? 這些問題,古人都在造字時,把答案藏在漢字中 & 每個漢字的字形演變,都述說著悠久的歷史文化 & 本書精選102個能展現古人家國情懷的漢字,詳細介紹每一個漢字的演變,從字形入手,講解與此漢字有關的古代生活形態、日常禮儀和文化常識,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深入了解古人文化。 & 「君」是神職人員手持權杖傳達神的旨意;「罪」是用刑刀割犯人的鼻子; 「德」是在十字路口要行得正;「善」則是有如目光和善的羊一樣美好。 & 每個漢字不僅有故事,也有不同的遭遇! 哪些字光看長相就知道它要說什麼? 哪些字被誤用、錯用了一兩千年? 哪些字命運多舛,讓人完全忘了它原本的意思? & 在研究漢字的過程中,作者許暉常常被漢字的美麗形態所打動而深感震撼。 & 藉由一個個漢字的深入研究,本書以最淺顯有趣的一則則小篇章,呈現三千多年前古人對君臣關係、德行、生死的看法,以及如何打仗和執行律法。 & 打開漢字裡的文化奧祕,再現古代人的生活日常! & ※「漢字裡的故事」系列:《藏在漢字裡的古代生活史》、《藏在漢字裡的古代風俗史》、《藏在漢字裡的古代博物志》已經出版! &
日日讀古文,句句是經典:主題式賞析歷代古文300句,提升中文讀寫力
沉浸醲郁,每日一讀文學經典 含英咀華,句句盡是絕妙好詞 & 諷諭針砭、山光水色、風俗世情、人生感悟…… 細讀歷代名句,鑑賞反思,深入中文經典堂奧! & ★提升閱讀素養、增進寫作力的必備案頭書! & 讀歷代名家的作品,不僅能感受其生命體悟,也讓我們更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並豐富語文表達能力。本書為了降低閱讀古文的門檻,除了白話語譯、生難字詞的注解,也詳述原篇意旨,帶讀者重返作者創作的歷史現場。每天讀一句,只要五分鐘,輕鬆提升文章的鑑賞能力。 & 全書所收名句,從先秦、漢魏到唐宋八大家,下及明清名家之作,蒐羅極廣;並以「主題情境」區分章節,搭配心智圖分類,查找語句更容易。此外更說明如何在現代語境下正確使用名句,讓文章變得更有深度。 & 本書每篇體例統一,無論讀、寫、教、學,皆適用,每篇包含單元有: 【白話讀名句】名句原文的白話語譯,輕鬆讀無障礙。 【字詞的注解】解析生難字、詞,澈底掌握原文內容。 【題旨與故事】介紹名句的創作背景故事或作者生平。 【使用的場合】說明名句的適用情境,寫作信手拈來。 【名句的出處】節錄名句上下文,有助記憶名句大意。 & ──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白話讀名句】 打敗山裡的賊寇容易,但要打敗心中的賊性卻是相對困難的。 【題旨與故事】 本句出自明代思想家、軍事家王陽明的〈與楊仕德、薛尚謙書〉。當時四十六歲的陽明,平定南方流民暴亂後,準備移兵贛州繼續剿匪,途中他有感而發,於是寫給門下弟子一封信,提到他認為弭平民變匪患,對他來說其實一點都不難,破除人的貪邪惡念或改掉壞習慣,才是人心的大考驗。「心中賊」不僅存於「山中賊」的內心,事實上也深植在每個人的心中。 【使用的場合】 本句可用來說明克服內心的欲望或惡習是極為不易之事。 &
盛唐五人團:完全看懂他們只示範一次的詩人哲學──孟浩然、王維、王昌齡、李白、杜甫
唐詩是古典詩歌發展的巔峰 盛唐詩人則是巔峰上的巔峰 孟浩然、王維、王昌齡、李白、杜甫 更是盛唐詩人中各據一方的霸主 盛唐五人團,正式出道! & 只有完整了解詩的人生平,才能讀懂詩作的內涵。 只有清楚詩作的涵義,才能完整貼近詩人的心情。 生活在最輝煌盛唐的詩人,如何相互激盪出各自的人生故事與傳世名作? 五位詩人,分別代表「仕」、「隱」兩條人生道路, 以及「佛」、「道」、「儒」三種處世哲學, 完整呈現盛唐的文化氛圍。 & 【隱】孟浩然──恨無知音賞的風流隱士 想當官竟是因為不甘寂寞?卻在人生的最後,選擇做回自己,做一位拒絕出仕的隱士。 & 【佛】王維──我心素已閒的佛系青年 人生大部分的時間都處於「若有似無」的狀態,不寫詩、不浪遊、沒有推薦人,緣分到了,自然會當官(假的!) & 【仕】王昌齡──一片冰心在玉壺的求仕之路 誰說會讀書就一定能官途順遂?因個性「不護細行」而屢遭貶謫,無論其天才橫溢比肩王維、李白,都無助於他的仕途。 & 【道】李白──飛揚跋扈的謫仙人 「莫使金樽空對月」是日常,趁著醉意寫詩填詞是獨門絕招。酒醉仍能出好詩,我就謫仙人李白。 & 【儒】杜甫──人溺己溺的乾坤一腐儒 有一種苦,叫「杜甫覺得一定有人比他更苦」。詩作反映了戰亂下的人生百態,以及當時最真實的生活。 & 作者以溫暖的文字、風趣的筆法,按照時間、事件排序,搭配詩人在所處事件當下有感而發的詩作,將詩人們精彩豐富的人生與詩作,以及五人團彼此之間的互動,如故事般一一呈現。 & 「如果古詩的優美不小心誘惑了你,希望大家看完《盛唐五人團》的詩作和生命故事之後,也能知道我們在人生的各種分岔道路上,始終有重新選擇的機會──詩人已經用盡全力示範給我們看了,而且,他們只示範這一次。」──趙啟麟 & 本書特色 & ★最完整動人的詩人故事& ★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 ★最精采清楚的詩作解說& ★加深成人的詩詞感受 &
漢字裡的故事(三)藏在漢字裡的古代博物志
從漢字裡的故事,了解古人眼中的萬物 三千多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 他們生活中會認識哪些動物? 哪些動物可以吃?哪些動物難以對付? 天空中飛翔的鳥類有哪些故事? 他們還認識那些植物? 花朵、果實和種子是什麼樣的? 他們如何感受大自然? 如何記錄春夏秋冬的季節轉換? 如何觀察太陽和月亮、河流和山岳? 這些問題,古人都在造字時,把答案藏在漢字中 每個漢字的字形演變,都述說著悠久的歷史文化 本書精選了101個能展現古人對世界萬物理解的漢字,詳細介紹每一個漢字的演變,從字形入手,講解與此漢字有關的古代生活形態、日常禮儀和文化常識,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深入了解古人文化。 「物」是指雜色的牛;「狂」是瘋狗跑到別處去了;「來」是一株成熟的麥子 「旦」是太陽從海面上冉冉升起;「岳」是疊在一起的兩座高大山峰 「疑」是牽著牛去參加祭禮的祭司迷路了; 「蠻」是指南方人說話像亂絲一樣聽不懂! 每個漢字不僅有故事,也有不同的遭遇! 哪些字光看長相就知道它要說什麼? 哪些字被誤用、錯用了一兩千年? 哪些字命運多舛,讓人完全忘了它原本的意思? 在研究漢字的過程中,作者許暉常常被漢字的美麗形態所打動而深感震撼。 藉由一個個漢字的深入研究,本書以最淺顯有趣的一則則小篇章,呈現三千多年前古人對世界的觀察,讓你了解古人如何看待蟲魚鳥獸、花花草草,以及如何觀察地形景觀和大自然的變化。 打開漢字裡的文化奧祕,再現古代人的生活日常! ※「漢字裡的故事」系列:《藏在漢字裡的古代生活史》、《藏在漢字裡的古代風俗史》已出版,《藏在漢字裡的古代家國志》即將出版,敬請期待! &
唐詩三百首評註(典藏版)
蘅塘退士選編的《唐詩三百首》最為著名,可謂必讀的詩歌啟蒙讀物; 註釋深入淺出,經典權威,是讀者了解唐詩的上佳選本。 七十餘位唐代詩人,三百餘首唐詩, 領略中國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 題材寬泛,眾體兼備,格調高雅,平易近人, 無論啟蒙或是欣賞,皆為必讀的詩歌集。 名家註釋輯評,了解詩人,細味詩義,一覽前人評論, 適合古典文學愛好者的典藏本。 唐詩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巔峰,唐以後的歷代文人多視唐詩為圭臬,奉唐人為典範。 對於現代中文讀者而言,眾多的唐詩選本中,尤以蘅塘退士選編的《唐詩三百首》最為著名,可謂必讀的詩歌啟蒙讀物。 金性堯先生是著名的古典文學專家,他的註釋深入淺出,經典權威,深受讀者歡迎。本書自一九八〇年出版以來,各版本累計已發行近三百萬冊,是讀者了解唐詩的上佳選本。此次的新版更附加了其女金文男所做的輯評,每首詩作和每個詩人後,皆輯有歷代重要評論,更提高了此書的欣賞和參考價值。 本書特色 ●大家之作 近代以來影響讀者最廣泛的唐詩選本 ●權威經典 著名古典文史大家金性堯晚年大成之作 ●註釋翔實 博而能約,淺而能切,通而能清 ●輯評豐富 全部詩作和詩人後輯有歷代評論 編輯推薦 1.以典雅風格精裝設計,古典文學愛好者的典藏本; 2.蘅塘退士選編的《唐詩三百首》最為著名,可謂必讀的詩歌啟蒙讀物; 3.註釋深入淺出,經典權威,是讀者了解唐詩的上佳選本。
宋詞三百首評註(典藏版)
以初刻本為底本,詳加註釋、另撰評析、彙輯前人評述; 專家學者的新釋輯評,兼顧欣賞誦讀和深度品析之需,適合各類型讀者; 深入理解特定的詞學宗旨、藝術特色和鑑賞要法。 八十八家詞人, 三百首經典詞作, 堪稱兩宋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 以初刻本為底本,詳加註釋、另撰評析、彙輯前人評述, 使讀者在滿足賞析誦習之需外, 更能深入理解特定的詞學宗旨、藝術特色和鑑賞要法。 詞在兩宋迎來極盛,宋人詞內容豐富、形式靈活,多種風格爭鳴盛放,韻律美與神致美自然渾成,成為堪與唐詩媲美的中國古典文學代表性成就之一。 上彊村民編選的《宋詞三百首》是宋詞的經典普及選本,自一九二四年初版以來,一直受到廣大讀者的青睞和歡迎。在近百年的流傳中,選目幾經增刪,版本眾多,初刻本反而被忽視。本書特選擇初刻本為底本,以恢復選本之原貌,忠實反映編選者的詞學觀念和審美旨趣。更收錄王水照、倪春軍等專家學者的新釋輯評,兼顧欣賞誦讀和深度品析之需,適合各類型讀者。 本書特色 ●經典選本 流傳最廣、備受讚譽的宋詞入門讀本 ●評析透闢 精妙賞析詞作的文學高度與精神旨趣 ●輯評豐富 每首作品後輯有歷代學者評論精粹 編輯推薦 1.以初刻本為底本,詳加註釋、另撰評析、彙輯前人評述; 2.專家學者的新釋輯評,兼顧欣賞誦讀和深度品析之需,適合各類型讀者; 3.深入理解特定的詞學宗旨、藝術特色和鑑賞要法。
古籍知識手冊(三)文化知識(再版)
國學範圍廣泛,牽涉知識甚夥,市面上少有著作能全面而有系統地蒐集這些基本的國學知識。幸好有這本《古籍知識手冊》,將國學知識進行有系統地歸納整理,可說是國學必備入門書。本套書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古籍知識」,內容包含版本、目錄、辨偽、輯佚等方面的知識;第二部分是「漢語知識」,內容包含文字、音韻、訓詁、語法、詞彙、修辭等方面;第三部分是「文化知識」,內容包含天文、地理、曆法、禮俗、宗法制度、姓氏、稱謂、諡法、避諱等知識。為方便檢閱,分為三冊,以便讀者檢閱。
古籍知識手冊(二)古代漢語知識(再版)
國學範圍廣泛,牽涉知識甚夥,市面上少有著作能全面而有系統地蒐集這些基本的國學知識。幸好有這本《古籍知識手冊》,將國學知識進行有系統地歸納整理,可說是國學必備入門書。本套書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古籍知識」,內容包含版本、目錄、辨偽、輯佚等方面的知識;第二部分是「漢語知識」,內容包含文字、音韻、訓詁、語法、詞彙、修辭等方面;第三部分是「文化知識」,內容包含天文、地理、曆法、禮俗、宗法制度、姓氏、稱謂、諡法、避諱等知識。為方便檢閱,分為三冊,以便讀者檢閱。
古籍知識手冊(一)古籍知識(再版)
國學範圍廣泛,牽涉知識甚夥,市面上少有著作能全面而有系統地蒐集這些基本的國學知識。幸好有這本《古籍知識手冊》,將國學知識進行有系統地歸納整理,可說是國學必備入門書。本套書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古籍知識」,內容包含版本、目錄、辨偽、輯佚等方面的知識;第二部分是「漢語知識」,內容包含文字、音韻、訓詁、語法、詞彙、修辭等方面;第三部分是「文化知識」,內容包含天文、地理、曆法、禮俗、宗法制度、姓氏、稱謂、諡法、避諱等知識。為方便檢閱,分為三冊,以便讀者檢閱。
字句鍛鍊法〈定稿本〉
細說作文修辭的祕訣 綿延五十八年完成的大書 2022年全新定稿本 黃永武教授對中國古典和新文學深入體悟之後,高明創製的修辭文論,考量懇切而週詳,旁徵博引,對於現代人作文屬稿的秘密、過程、甘苦、突破,無不以實際貼切的方法加以剖析討論,古今中外雄文蔚采之句例集於一書,美不勝收。本書初版於一九六八年,是臺灣最早的修辭書,其後歷經三度大幅增訂改版,二○二二年最新定稿本臻於完善,盡顯作者治學立言之堅毅和功力,為學子研究寫作的指南,教學、自修、賞讀的良友。
漢字裡的故事(二)藏在漢字裡的古代風俗史
從漢字裡的故事,了解古人有趣的風俗 三千多年前的古人,有哪些獨特的風俗? 對於古人而言,祭祀為什麼如此重要? 他們是如何祭祀的? 要獻祭那些動物?要用到那些物品?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舉動? 他們如何舞蹈?如何唱歌? 如何到別人家中作客? 古人的審美觀如何? 這些問題,古人都在造字時,把答案藏在漢字中 每個漢字的字形演變,都述說著悠久的歷史文化 本書精選96個能展現古人風俗的漢字,詳細介紹每一個漢字的演變,從字形入手,講解與此漢字有關的古代生活形態、日常禮儀和文化常識,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深入了解古人文化。 「福」是恭敬地捧著酒器供獻於祭臺上;「卜」是龜甲灼燒後的裂紋 「慶」則是用心捧著鹿皮去別人家裡慶賀,而「眉」是一隻大眼睛上有好看的眉毛 每個漢字不僅有故事,也有不同的遭遇! 哪些字光看長相就知道它要說什麼? 哪些字被誤用、錯用了一兩千年? 哪些字命運多舛,讓人完全忘了它原本的意思? 在研究漢字的過程中,作者許暉常常被漢字的美麗形態所打動而深感震撼。 藉由一個個漢字的深入研究,本書以最淺顯有趣的一則則小篇章,呈現三千多年前古人多樣的風俗,讓你了解古人如何祭祀?如何跳舞?如何到別人家中作客? 打開漢字裡的文化奧祕,再現古代人的生活日常! ※「漢字裡的故事」系列:《藏在漢字裡的古代生活史》已經出版,《藏在漢字裡的古代博物志》、《藏在漢字裡的古代家國志》將陸續出版,敬請期待!
漢字裡的故事(一)藏在漢字裡的古代生活史
從漢字裡的故事,了解古人真實的生活 三千多年前的古人到底是怎麼樣生活的? 他們吃什麼?喝什麼? 穿什麼樣的衣服? 住什麼樣的地方? 住的地方會講究什麼? 他們怎麼出行趕路? 打獵時會遭遇什麼趣事? 日常生活中會用什麼物品? 有什麼是他們珍視的東西? 這些問題,古人都在造字時,把答案藏在漢字中 每個漢字的字形演變,都述說著悠久的歷史文化 本書精選101個能展現古人生活的漢字,詳細介紹每一個漢字的演變,從字形入手,講解與此漢字有關的古代生活形態、日常禮儀和文化常識,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深入了解古人文化。 「炙」的意思簡單明瞭,就是一塊肉放在火上烤。 「臭」則是狗聞著氣味尋蹤追跡,但「家」卻是屋子裡養了頭豬? 「乘」是爬到樹上去瞭望敵情? 每個漢字不僅都有故事,也有不同的遭遇! 哪些字光看長相就知道它要說什麼? 哪些字被誤用、錯用了一兩千年? 哪些字命運多舛,讓人完全忘了它原本的意思? 在研究漢字的過程中,作者許暉常常被漢字的美麗形態所打動而深感震撼。 藉由一個個漢字的深入研究,本書以最淺顯有趣的一則則小篇章,呈現三千多年前的古人生活,讓你了解古人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住在什麼樣的地方? 打開漢字裡的文化奧祕,再現古代人的生活日常! ※「漢字裡的故事」系列:《藏在漢字裡的古代風俗史》、《藏在漢字裡的古代博物志》、《藏在漢字裡的古代家國志》將陸續出版,敬請期待!
現代語境中的國語文教育
本書收錄的是作者近年來針對國語文教育所發表的四篇專題論文,透過了教科書、報刊雜誌及相關專著以探索新文化運動以來國語文教育的發展,論涉了重要教材、教法的內涵及其演變,對語文教學領域具有實績的專家亦有深入的探討。本書從國語文教育在現代語境裡提出的種種設想和方案切入,既希望理解其變化脈絡,也期盼能經由對過往論述的反思,而對未來的方向產生積極的參考作用。
迦陵各體詩文吟誦全集:14種文體×310篇經典詩文,葉嘉瑩吟誦傳承之作【附QR code線上音檔】
當代講授詩詞最負盛名、影響力最為深廣的國寶級學者葉嘉瑩親自選編、吟誦匯集14種文體、310篇經典詩文,最完整的吟誦傳承之作傳承古典詩文意蘊之美隨書附QR code,古典平仄韻律隨掃隨聽讓跨越世紀的聲音,演繹延續千年的文化遺產「作為一個終身從事古典文學教育的96歲的老人,我以為吟誦是體會中國各體古典文學意蘊之美的一個重要途徑。」——葉嘉瑩葉嘉瑩老師是譽滿海內外的中國古典文學權威學者,致力推動古典詩詞在海內外傳播。她也是將西方文論引入古典文學從事比較研究的傑出學者,其詩論新意迭出,別開境界,對學界產生重大影響。高齡97歲的葉嘉瑩老師,在講台上從事古典詩詞的教學和研究工作,迄今已經七十餘年,足跡遍及全球各地,所教過的學生有幼稚園的小朋友,也有大學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從青年到老年,可以說是有教無類的教育典範。而傳承中華古典詩詞的吟誦,是葉嘉瑩老師晚年最大的心願。本書由葉嘉瑩老師親自選編,涵蓋中國古典詩賦詞曲駢散文等多種文體,共計310篇經典詩文。並特別收錄葉嘉瑩老師關於吟誦的代表性論文和講稿,完整地展現了她對吟誦的理論研究和闡釋。搭配426支吟、誦兩種不同演繹版本的音檔,不只是迄今最完整的一部吟誦合集,更是集大成之作!引領讀者一同品味古詩文的現代情。★14種文體——囊括中國古典詩賦詞曲駢散文等多種文體★310篇——親自臻選中華傳統文學大家代表作★426支音檔——演繹古典平仄韻律的吟誦,傳承古典詩文意蘊之美★70餘年躬耕教育——傳承古典詩詞的吟誦為其晚年最大的心願★特別收錄〈談古典詩歌中興發感動之特質與吟誦之傳統〉、〈葉嘉瑩先生論吟誦〉,兩篇吟誦相關的論文和講稿,完整展現葉嘉瑩老師對吟誦的理論研究和闡釋「遺音滄海如能會,便是千秋共此時!」
有一種豁達,叫「蘇東坡」:賞讀詞人的快意人生
面對人情世態的奇思妙想 身處仕途逆境的悠然自適 大宋生活玩家蘇東坡── 將一路困厄艱苦,活成了一生朗月清風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東坡一生三起三落,卻能在時空變化裡,尋得生命的安頓。 他認為人生困境彷彿樂曲的休止符,可利用暫停的時光再思與自省,蓄積再次跳躍的力量。「以順處逆,以理化情」,把被貶謫的悲苦視為另一種喜樂,一切鬱積自胸中滌除,用智慧、寬容與樂觀的心,擁抱世界的美好。 從三十四首蘇東坡詞作中,探索其隨遇而安、豁達自在的人生觀所由何來,細細品味之餘,除了欣賞優美的古典文學外,對現世生活能有更寬闊的體悟與收穫。 「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蘇東坡比其他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林語堂 「蘇東坡之偉大,因他一輩子沒有在政治上得意過。一生奔走潦倒,波瀾曲折都在詩詞裡見。但處艱難的環境中,他的人格是偉大的。」──錢穆 名人推薦 林晉士(高雄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 林佳蓉(臺灣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專文推薦 衣若芬(蘇學專家,《陪你去看蘇東坡》作者) 李文鈺(臺灣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凌性傑(作家) 解昆樺(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昭朗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本書從曠達的角度切入東坡樂府,可謂深得其中三昧。全書以富文學性之流暢筆觸,深入探究東坡詞作,無論是知人論世之討論,架構作品書寫之語境,發抒作品內在之情志,還是分析作品寫作之技巧,都有精闢獨到之處,實在令人佩服。──林晉士(高雄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
漢語動貌的歷史語法研究
本書所要討論的內容包括以下幾項:一、動貌的定義;二、諸家對漢語動貌現象的見解及我們的質疑;三、動貌在句中承擔的語法功能及所形成的體系;四、動貌在方言中的使用情形;五、動貌有關(「了」、「著」和「過」)的助詞之歷史演變。
元曲選(全四冊)拆封不可退
本書為明代人臧懋循編的戲劇選集,其中收錄了九十四種元人的戲劇作品和六種明初的戲劇作品,合計一百種,故又稱為「元人百種曲」。在眾多明人的元曲選本中,本書是最流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元劇主要作家和作品都被收羅在內,經編者的整理校訂,科白俱全,最便閱讀,值得收藏。 本書特色 1.&& &明代人臧懋循編的戲劇選集,其中收錄了九十四種元人的戲劇作品和六種明初的戲劇作品,合計一百種,故又稱為「元人百種曲」。 2.&& &本書是元曲選本中最流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 &
文選李善注:附清胡克家考異(全四冊)拆封不可退
文選又稱《昭明文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詩文總集,由南朝梁蕭統與文人共同編纂。歷代注者眾多,其中以唐高宗時李善所注六十卷被認為最佳,又宋孝宗淳熙年間尤袤所刻李善注本對後世影響最大。 本書特色 1.&& &文選又稱《昭明文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詩文總集。 2.&& &歷代注者眾多,其中以唐高宗時李善所注六十卷被認為最佳。 &
經史百家雜鈔(全四冊)拆封不可退
清人曾國藩編纂的一部文言散文選集。共二十六卷,所選分為論著、辭賦、序跋、詔令、奏議、書牘、哀祭、傳志、敘記、典志、雜技等十一類。 本書特色 1.&& &由清重臣曾國藩編纂的一部文言散文選集。 &
宋六十名家詞(全四冊)拆封不可退
本書是明毛晉所編選的宋詞總集。全書收錄晏殊《珠玉詞》至盧炳《烘堂詞》等共六十一家(北宋二十三、南宋三十八家),每家後均有介紹詞人和作品風格的跋文。內含明末毛氏汲古閣刊及清光緒十四年汪氏振綺堂刊本。是現存匯刻宋詞中刻印最早的一部總集。《四庫全書總目》謂此書「蒐集頗廣,倚聲家咸資採掇」。 本書特色 1.&& &明毛晉所編選的宋詞總集,是現存匯刻宋詞中刻印最早的一部總集。 2.&& &《四庫全書總目》謂此書「蒐集頗廣,倚聲家咸資採掇」。 &
十八家詩鈔(全四冊)拆封不可退
本書為古代詩歌選集,清曾國藩編選,共28卷。此書分詩體,各體按入選詩人時代先後編次。十八家為魏晉南北朝的曹植、阮籍、陶淵明、謝靈運、鮑照、謝朓六家,唐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李商隱、杜牧八家,宋蘇軾、黃庭堅、陸遊三家,金元好問一家,共選古、近體詩6599首,有評點和校注。 本書特色 1.&& &本書為古代詩歌選集,由清重臣曾國藩編選。
續古文辭類纂(全四冊)拆封不可退
黎庶昌選輯,成書於光緒十五年,共28卷上中下三編,收文449篇。此編將姚鼐《古文辭類纂》書予以擴增。姚書始自《戰國策》不及六經;黎書乃補經、子為上編,又據《經史百家雜鈔》之目補列敘記、典志兩類。姚書不錄史傳;黎書乃補史為中編,採選史記、漢書、資治通鑑諸文。下編選清文,但亦限於方苞、姚鼐前後。此書主要在拓展選文領域,改纂編體例,匡補姚書之不足。近代文總集。 本書特色 1.&& &黎庶昌選輯,將姚鼐《古文辭類纂》書予以擴增,收文449篇。 2.&& &近代文總集。 &
小倉山房詩文集(全四冊)拆封不可退
清詩人袁枚所作詩集。全書共八十二卷,編年詩集三十七卷、補遺二卷、文集二十四卷、續文集十一卷、外集文八卷。小倉山房為其居室名。 本書特色 1.&& &清詩人袁枚所作詩集,清乾嘉時期代表性詩作。
東坡七集(全四冊)拆封不可退
別集名,北宋蘇軾著,共一百一十卷,有《東坡集》、《後集》、《續集》、《奏議集》、《外制集》、《內製集》、《應詔集》七種。據現存最古版本:明成化四年江西吉安府程宗刻本及清光緒年間繆荃孫校刊本,編訂而成。 本書特色 1.&& &北宋蘇軾文集。 2.&& &據現存最古版本:明成化四年江西吉安府程宗刻本及清光緒年間繆荃孫校刊本,編訂而成。 &
陸放翁全集(全六冊)拆封不可退
南宋著名詞人陸游的詩詞文全集,本局四部備要版本共一百五十三卷,分《劍南詩稿》八十五卷並附逸稿,《渭南文集》五十卷,《南唐書》十八卷附音釋。是為《陸游集》即《陸放翁全集》。 本書特色 1.&& &南宋著名詞人陸游的詩詞文全集。 2.&& &分《劍南詩稿》八十五卷並附逸稿,《渭南文集》五十卷,《南唐書》十八卷附音釋,又名《陸游集》。 &
天光雲影共徘徊:歐麗娟品讀古詩詞(上)
當你覺得文學離生活很遙遠時,歐麗娟是名引渡的說書人。 & 她旁徵博引,上溯神話、下至唐宋詩,跨越七個時代、涵蓋四十七位詩人,梳理典故意象在文化長河中的流變,串起《詩經》、張九齡、卞之琳的月亮,以及我們夜深人靜時沒來由的孤寂。在她的述說中,我們總能從古人的故事裡,辨認出自己的心事。 & 當你覺得自己離文學很近時,歐麗娟又是個偵探。 & 她看見了你沒留意到的蛛絲馬跡,以實事求是的考究精神探尋字句真意,還原一個更撼動人心的詩歌世界:悠然形象深植人心的陶淵明,在他生活的時代裡貧窮、孤獨而邊緣,他的超脫之下是怎樣的掙扎與智慧?現代看來浪漫的楓樹,在古代為何成為鬼魂出沒常見的背景?& & 而當人世紛亂擾攘,讓你憂傷無奈時,歐麗娟看見文學如何照進人心最複雜幽深之處:遠古人類面對流行疫病、毒蛇猛獸所帶來的無所不在的死亡恐懼,發展出變形神話,以再生和對抗意識將恐懼昇華;《詩經》中先上車後補票、心靈出軌,丈夫移情別戀而被拋棄的種種婚戀苦惱,原來也可以如此面對;他人在歲月中逐漸質變、遺忘自己年輕時的理想或善良,當我們不得不身處於這樣的職場之中時,幸好我們總有比同樣遭遇的屈原更多一點的選擇…… & 現實縱然空虛疏離,相距千百年前的字句,卻反而深刻觸動著心靈:原來我們從不孤獨。
天光雲影共徘徊:歐麗娟品讀古詩詞(下)
當你覺得文學離生活很遙遠時,歐麗娟是名引渡的說書人。 & 她旁徵博引,上溯神話、下至唐宋詩,跨越七個時代、涵蓋四十七位詩人,梳理典故意象在文化長河中的流變,串起《詩經》、張九齡、卞之琳的月亮,以及我們夜深人靜時沒來由的孤寂。在她的述說中,我們總能從古人的故事裡,辨認出自己的心事。 & 當你覺得自己離文學很近時,歐麗娟又是個偵探。 & 她看見了你沒留意到的蛛絲馬跡,以實事求是的考究精神探尋字句真意,還原一個更撼動人心的詩歌世界:悠然形象深植人心的陶淵明,在他生活的時代裡貧窮、孤獨而邊緣,他的超脫之下是怎樣的掙扎與智慧?現代看來浪漫的楓樹,在古代為何成為鬼魂出沒常見的背景?& & 而當人世紛亂擾攘,讓你憂傷無奈時,歐麗娟看見文學如何照進人心最複雜幽深之處:遠古人類面對流行疫病、毒蛇猛獸所帶來的無所不在的死亡恐懼,發展出變形神話,以再生和對抗意識將恐懼昇華;《詩經》中先上車後補票、心靈出軌,丈夫移情別戀而被拋棄的種種婚戀苦惱,原來也可以如此面對;他人在歲月中逐漸質變、遺忘自己年輕時的理想或善良,當我們不得不身處於這樣的職場之中時,幸好我們總有比同樣遭遇的屈原更多一點的選擇…… & 現實縱然空虛疏離,相距千百年前的字句,卻反而深刻觸動著心靈:原來我們從不孤獨。
天光雲影共徘徊:歐麗娟品讀古詩詞(套書)
當你覺得文學離生活很遙遠時,歐麗娟是名引渡的說書人。 & 她旁徵博引,上溯神話、下至唐宋詩,跨越七個時代、涵蓋四十七位詩人,梳理典故意象在文化長河中的流變,串起《詩經》、張九齡、卞之琳的月亮,以及我們夜深人靜時沒來由的孤寂。在她的述說中,我們總能從古人的故事裡,辨認出自己的心事。 & 當你覺得自己離文學很近時,歐麗娟又是個偵探。 & 她看見了你沒留意到的蛛絲馬跡,以實事求是的考究精神探尋字句真意,還原一個更撼動人心的詩歌世界:悠然形象深植人心的陶淵明,在他生活的時代裡貧窮、孤獨而邊緣,他的超脫之下是怎樣的掙扎與智慧?現代看來浪漫的楓樹,在古代為何成為鬼魂出沒常見的背景?& & 而當人世紛亂擾攘,讓你憂傷無奈時,歐麗娟看見文學如何照進人心最複雜幽深之處:遠古人類面對流行疫病、毒蛇猛獸所帶來的無所不在的死亡恐懼,發展出變形神話,以再生和對抗意識將恐懼昇華;《詩經》中先上車後補票、心靈出軌,丈夫移情別戀而被拋棄的種種婚戀苦惱,原來也可以如此面對;他人在歲月中逐漸質變、遺忘自己年輕時的理想或善良,當我們不得不身處於這樣的職場之中時,幸好我們總有比同樣遭遇的屈原更多一點的選擇…… & 現實縱然空虛疏離,相距千百年前的字句,卻反而深刻觸動著心靈:原來我們從不孤獨。
北美耄齡桑榆自吟(七)
本書內容以詩詞體裁紀錄作者耄齡在北美生活點滴,採紀年方式。正是:往事過烟雲,今已耋老人,生活多少事,點滴望留痕。This book is dedicated to my familyHolly,Anna,Joe,Emilie,Joy,Eric,Scott,Ellie,Sheree,Jon,Ruby,Patricia,Zach,Lucy,Julian。
宋詩選註 <增訂本> (5)
系列總說: 錢鍾書是當代博學鴻儒,也是民國以來最傑出的文學家之一。錢氏文學創作《圍城》、《人、獸、鬼》、《寫在人生邊上》早已膾炙人口;學術著作《談藝錄》、《管錐編》等書,也是研究中國古典文學,比較文學的經典作。夏志清先生在《中國現代小說史》中推崇《圍城》是「中國近代文學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可能亦是最偉大的一部」。 & 錢氏之著作坊間早年充斥舊刻之複印、盜印,即或重排亦多脫謬訛誤,不忍卒睹。我們推出的《錢鍾書作品集》則是錢氏生前認可之最終增訂校對的定本,增補及附錄皆是錢氏親自提供的資料,經仔細校訂整理才面世,讓愛書人得以在「讀書首重善本」的樂趣下,細細品味在世界文學上卓然自成一家的錢鍾書作品。 & 宋詩選註: 本書對柳開、晏殊、柳永、歐陽修、王安石、蘇軾、秦觀、黃庭堅、楊萬里、陸游、文天祥等八十位詩人的近三百首宋詩的獨到評注。 & 是宋詩選本的經典,選詩極有特色,註釋翔實。每一詩人前有小傳,作者高屋建瓴地對宋代詩人的個性以及宋詩的淵源發展、成敗得失,乃至古典詩歌的基本理論進行了精彩的點評和梳理,旁徵博引,語妙天下。
古典詩的現代面孔:「清末一代」舊體詩人的記憶、想像與認同
本書是聚焦於「清末一代」(生於清亡前二十年間之社會世代,1890-1911)舊體詩人的首部著作,所關注的十位詩人包括:遜清皇族溥儒與溥傑、袁氏子弟袁克權與張伯駒、汪系文人陳公博與胡蘭成、國軍將領羅卓英與李則芬、中共作家蕭軍與聶紺弩。他們從屬的政治或文化群體在一定程度上有與時遞進的情況,其詩作兼具共時性與歷時性,反映出二十世紀中國複雜的時局,也呈顯了現代舊體詩豐富多變的內涵。本書尋繹他們作品中的記憶、想像與認同。(博雅集林.文學10)
香港中小學中華經典詩文多媒體課程:視頻篇
.邊聽邊讀 每篇文章配有專屬音頻,一掃即收聽 .精彩動畫 動畫以生活出發,精彩演繹文學經典 .輕鬆解讀 五分鐘妙解詩文輕鬆重點學習 《香港中小學中華經典詩文多媒體課程》由「知書」製作及出品,聯合電子出版有限公司及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課程分為「音頻篇」和「視頻篇」,輔以紙書版本,方便學生在閱讀中國經典古詩文的同時,可以利用音頻或短片加深對詩文的了解,豐富學習體驗。 由中學中文科名師蒲葦編著及主講,妙解100篇經典詩文,更涵蓋了DSE範文及必學之經典,領略詩文之美之餘,更能靈活應用於生活。
香港中小學中華經典詩文多媒體課程:音頻篇
.邊聽邊讀 每篇文章配有專屬音頻,一掃即收聽 .專業內容 大學及中學名師通力合作內容專業紮實 .深入賞析 原文誦讀和詳解詩文重點,學生輕鬆讀懂古詩文 《香港中小學中華經典詩文多媒體課程》由「知書」製作及出品,聯合電子出版有限公司及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課程分為「音頻篇」和「視頻篇」,輔以紙書版本,方便學生在閱讀中國經典古詩文的同時,可以利用音頻或短片加深對詩文的了解,豐富學習體驗。 由賴慶芳、黃坤堯、招祥麒、曹順祥四位中國文學名師撰文賞析並主講,妙解100篇經典詩文,更涵蓋了DSE範文及必學之經典詩文,深入解讀,感受詩詞散文之美。
文協精神臺灣詩
這片土地長出來的臺灣詩── & 探勘一百年前文協志士們豐美多元的古典詩詞, 以淺近易解的詮釋與當代社會對話。 & 遙想百年前成立的文化協會,著眼關懷臺灣人的精神與價值,結合仕紳階層與知識青年,共同致力臺灣社會改造及文化啟蒙運動,包括在各地辦演講會、巡迴電影放映、發行報紙雜誌、設置讀報社、辦理夏季學校、創立中央書局等各種途徑,喚起民心覺醒,宣揚民主理念、掀起一波波的臺灣新文化運動,影響深遠。 & 在這些文協志士們所創作的古典詩篇詞作裡,可以看見殖民統治下的他們:追求自由民主、反殖民意識、關心弱勢民眾、批判迷信、重視女權、土地認同、對臺灣文化及庶民生活的關注等精神。 & 然而這些情懷,與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並無差別: & 「歷劫尚當甘墜落,幾生修得到芳菲?」 ──林幼春〈獄中感春賦落花詩以自遺〉 因治警事件而入獄服刑的林幼春,將自身際遇緊扣落花來抒懷,描述自己堅定不悔的志向與純潔的節操不染雜塵。 & 「風濤萬里重洋隔,欲吐哀音只賦詩。」 ──林獻堂〈步文芳君冬日雅集原韻〉 反映國民政府來臺時的紛亂時局,並在字裡行間的濃厚悲愁中,看見林獻堂一生始終以臺灣民眾為念的衷懷。 & 「革故應思設置,天心自古從民意。」 ──蔡惠如〈敬依醉落魄調並和元韻〉 以蔡惠如一貫的瀟灑神態,展現追求臺灣前途的決心,更反映他不屈服於日本殖民政權的信念,積極爭取臺灣人權益的嶄新思維。 & 「欲替同胞謀幸福,也應悟到死方休。」 ──賴和〈送林獻堂先生之東京〉 林獻堂為臺灣議會請願運動奔波不停的寫照。賴和歌頌了林獻堂想為同胞謀幸福的崇高人格,且抱有至死方休的大愛精神。 & 精選跨越五十年的臺灣文化協會四位詩人畢生代表作六十二首── 引領讀者進入臺灣歷史、山川、以及個人抒懷的風土世界。 & 本書由臺灣文學教授廖振富擔負引路人,藉由各領風騷的四位臺灣文化協會鬥士──林幼春、林獻堂、蔡惠如、賴和之詩篇詞作的細讀賞析,深入勘探他們的內心世界,進而思考何謂「文協精神」,提供當代人借鏡省思。 & 作者試圖彰顯文協時代臺灣古典詩的進步性與時代性,讓一般大眾有機會閱讀有血有肉、能激盪性靈的好詩,並且完整揉合了臺灣古典詩裡可親可敬、可悲可歎的萬千面貌,正是與你我緊依相連的在地意識與現代精神。 & 本書特色 & ●適合閱讀群:中學以上的學生、學校教師,與有興趣吸取新知的一般國民。 & ●蒐錄林幼春、林獻堂、蔡惠如、賴和共62首詩篇詞作,以白話譯解、字詞注釋,與當代觀點之賞析,使人人皆讀得懂、讀出興趣,甚至受到感動。 & ●詩詞創作年代跨越1899~1952年,完整記錄臺灣從日治到戰後初期時代動盪的變貌。 & ●收錄19幅臺灣文化協會創立前後之重要事件與人物的史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