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行人考(續編)
本續編論述自隋唐至清之行人外交史事,中國歷代行人考全部完成。至其體例編次、著論亦與前編略有不同。自隋以後之史局,多為大一統一朝代,多與外邦(國)交流,故而展開其多元的外交。 & 書中紀事載言俱有史法,所用資料皆注出處,以資徵信。博引羣書,足以映顯歷史真相。文筆高雅,傳神紀實,以達醇美境界。又以熟於前史,閑於近代外交事例,闡釋史事,能近取譬,溝通古今。綜觀此書,體例最善,紀事詳實,堪為外交龜鑑。 & 本書特色 & 1.本書論述自隋唐至清之行人外交史事,多與外邦(國)交流,故而展開其多元的外交。 2.是為研究中國歷朝歷代外交史重要著作。
林衡道先生訪談錄
歷史研究最重要的依據是史料,史料必須豐富,而且純真詳實,因此如何蒐集審校,並且不斷發掘新的史料,是參與修史工作者的首要任務。口述歷史為蒐集當代史料的一種新方法,在錯综複雜、快速變動的時代裏,透過訪談各界領導階層或關鍵人物,紀錄其親身經歷及所見所聞,對於歷史真相的了解,尤其有助益於文獻檔案的不足。 & & 本書詳實紀錄作者童年時代、少年時代與青年時代的生活點滴;以至於成年以後的思想見聞等紀錄。現今的文化人類學非常強調人格的形成,而幼年時代、少年時代的成長環境對人格的形成具有絕對性的影響力,基於此,本書對歷史本身雖然貢獻有限,但是對於歷史以外之幾門學術應該極具貢獻價值。 & & 讀者可以從書中一窺林家花園及林本源家族始末與發展梗概,以及台灣光復前、後的社會狀況及政經發展等全貌。是一部極具參考與研究價值的自傳體書。
歷史原來是這樣
歷史是什麼?廣義是過去發生的事,狹義是經過後人篩選過濾的事。現代人要了解歷史必須透過先人留下來的各種史書,歷史是人寫的,寫歷史的史官總會有既定的政治立場,很多主流的歷史說法也不一定是歷史真正的原貌。還原歷史真相,從不同的角度看歷史,也許會發現,我們曾經以為很熟悉的歷史會是如此的陌生。 & 本書包含以下十個主題: 一、 北魏後宮多高句麗女子。 二、 花木蘭其人、其詩、其事。 三、 掀開五胡十六國序幕的匈奴劉淵。 四、 北魏洛陽的靈異事件與西域胡僧。 五、 幾個末代皇帝事蹟。 六、 成吉思汗的霸業、容貌與陵寢。 七、 隋、唐先世多胡化。 八、 五世達賴喇嘛、噶爾丹與中俄尼布楚條約。 九、 匈牙利是匈奴的後裔? 十、 稗官野史中的武則天。 & 作者根據史料旁徵博引、交叉比對,加上本身專業的經驗與研究的修為,引領大家進入塵封已久的歷史禁地,窺探古代那些不為人知的傳奇軼事,帶給你聞所未聞的閱讀享受,看得過癮、讀得暢快─歷史原來是這樣。
歷史有問題!系列套書
歷史上最不為人知的神祕怪事與驚悚奇聞! 什麼樣的奇案,讓嘉慶皇帝親自下令四次複查,才真相大白? 蘇東坡在《遊金山寺》一詩中,竟隱藏著有關幽浮的千古之謎! 兄妹一別八年,首次相見,竟一人為娼,一人為嫖。為何如此下場? 大千世界,向來無奇不有,其彷彿成了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人們對待這些奇事也總有好奇之心。 歷史上一樁樁奇事令人們感慨,但更多的時候也令人們震撼!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在歷史上,曾發生過的這些離奇事件? 種種出人意料的結局,又到底是怎樣一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 一個案子我們可以當故事來聽,但是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更應該學會去感受一段歷史! 驚訝程度100%!你沒聽過的歷史真相 屈原為何要投江?而且還選擇在楚國認為是鬼節的五月初五這一天? 岳飛背後的「精忠報國」真的是他母親所刺?還是另有其人? 諸葛亮真的有寫過《後出師表》嗎? 李白與楊貴妃有何關係?而李白被逐出宮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顛覆你的所知! 這些歷史上的文人墨客祕案及背後的真相,將讓你大開眼界! 驚訝100% 八仙是民間所喜愛的仙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個成語家喻戶曉。八仙的神話傳說又是怎樣演變的呢?然而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其事?或者根本就是「街談巷議」的「小說家」所造? 歷史留下的問題,只有時間最終能回答。 推翻那些你曾信以為真的歷史 是歷史誤導了我們,還是我們誤解了歷史? 是弑君篡權是貪戀權位,還是別有隱情? 是千古奇冤,還是蓋棺定論? 那些流傳千古的歷史,難道是欲蓋彌彰的謊言? 歷史背後往往有著不可直說的故事 在中國漫漫歷史長河中,忠臣無數,奸佞亦不少。前者受千古景仰,後者遭萬世唾棄。然而許多歷史人物的駡名及失敗,只因他們處在一個不適合他的時代。說穿了,他們也是值得可憐的人物。 假若劉禪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如此昏庸之輩又何以在位41年? 諸葛亮是天才,但在用人上,他卻遠不及劉備和曹操…… 嚴嵩真的「無他才略,唯一意媚上」嗎? 秦始皇的異母弟弟為何投降敵國? 李陵投降匈奴的內情又是如何的不單純? 荊軻刺秦案為何最終為何失敗? 歷史永遠給人們留下許多謎題和爭議,也正是因為這些,歷史才變得更加有趣和耐人尋味。
翻開中國野史
《圖說中國野史》一共分為五個單元: 在「中國皇帝不為人知的事兒」部分中,秉筆直述帝王將相的性格心理與軼聞趣事,如漢武帝是雙性戀嗎?劉備真的有三顧茅廬嗎?李後主竟是舞林高手等。 在「皇帝身邊的女人們」單元中,敘寫後宮三千佳麗的緋豔風情,如貂蟬到底愛不愛呂布?太平公主是自由戀愛的先驅?慈禧是因為歌喉而得咸豐寵幸等。 在「宮闈裡,那些不能說的祕密」裡,則揭祕帝王后妃的宮闈內幕,比方關於始皇帝其他子女的下落?玄武門之變的真相等等。 在「無奇不有的皇室規矩」裡,更是帶您大開眼界,詳細介紹了宮闈制度典故,生動再現歷朝歷代的風情百態,如什麼朝代登堂沒脫鞋,會惹來殺身之禍?康熙為什麼要建立祕儲制等。 在「正史未載的祕聞軼事」部分中,則是記錄探究了不為人知的名人軼事,如韓非真是被李斯害死的嗎?馬可波羅真的來過中國嗎?還有,司馬相如的大名氣,竟是被刻意包裝出來的等。 本書特色 街談巷聞「稗官野史」軼聞趣事 記錄稗官不想隱藏的祕密,揭發歷史不可告人的片段! 本書採古今野史之精髓,深入描繪宮廷中之勾心鬥角與爾虞我詐;詳細講述政治權力之醜惡內幕與血腥手段,揭櫫了隱藏在歷史背後的「歷史」。 本書網羅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圖片,以及描繪宮廷生活的畫冊,讓您在窺探這些宮闈祕聞時,亦能一睹其真實面貌,宛如歷經一趟豐富多彩的歷史之旅。 為讀者提供了認識歷史的望遠鏡、顯微鏡、放大鏡和透視鏡,更重要的是倡導一種全新觀察歷史、思考歷史的方法。
和親美人計
獨抱琵琶出陽關始化干戈為玉帛 還記得那些遠去的倩影嗎? ●誰是中國第一位青史流芳的和親公主? ●誰是第一位踏上雪域高原的和親公主? ●誰從沒沒無聞的宮女,搖身一變成為有落雁之姿的王妻? ●誰一心期盼夫家打敗娘家,一場婚姻反而點燃戰爭的烽火? ●誰曾嫁祖孫三代,經歷兩姓、四任的元可汗丈夫? 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冒頓單于勾結韓信,引兵南下圍攻晉陽,劉邦親率大軍往擊匈奴,結果在平城陷入重重包圍,整整七天,只能束手就擒。劉邦為救安邊境,不得不以宗室公主嫁給匈奴單于,首開中國歷史「和親外交」先河。 歷代各朝的和親之約也有不同形式,漢代皇帝迫於無奈,以美人計和匈奴維持長期和平;魏晉南北朝時,少數民族紛紛建立政權,彼此以和親互拉外援,拆台挖腳;隋唐時期,無論是和親對象、地域範圍及目的,都更為廣泛與積極;宋、明兩代理學發達,視和親為屈辱之舉;遼、金、元各代,直至有清一朝,滿蒙一體,親如一家。 從最早的劉細君到王昭君、文成公主等19位和親公主,每個人的環境不一樣,扮演的角色也不同。一部中華民族史,既不乏金戈鐵馬,更少不了兒女情懷,有英雄的熱血,還有美人的熱淚,這些被當做計策而奉獻的和親美人也鑄就了千古青史不可或缺的一角。
悠悠我思
細味悠悠文化歷史 源遠流長啟迪我思 中國的五千年文明歷史悠久,我們要如何以古鑑今?地理與歷史又如何影響著時人?& 本書作者葛劍雄教授多年來筆耕不輟,遨遊萬裡,尤其醉心研究「歷史時期的地理」─跟歷史學黏合的地理學。本書收錄了他近年撰寫的文章,並分為四個部分:「議古•論今」、「歷史•地理」、「學者•藏書」及「書序•回憶」,以深入淺出的手法和輕鬆的筆調分析中國地理、歷史、文化、人物與現代中國的淵源和關係。除此之外,作者又分享了他對不同學人的感思、研究的心得,以及他作為圖書館館長多年的所見所聞。 「悠悠」,既表達了個人心懷的悠然意遠,也呈現了歷史的綿長與地域的廣袤。本書內容題材廣泛,每篇文章都呈現了一代學人的「思」,讓讀者跨越古今中外,進出於文本與生活,遊走於繁華都會與險峻極地之間,以傳統文化審視當下的中國。
遠東的線索:西方秩序的輸入與中國的演變
百年來對東亞歷史最大的認知錯誤是: 「用神話代替歷史,誤解自己的真實地位。」—劉仲敬 一部用秩序的輸入和輸出來解釋1912年至今百年東亞變遷的歷史與政治 遠東的近代史,實際是國際政治體系演變的「終端」 ──她的歷史演化路徑,決定於西方秩序(文明)的輸入, 從而不是自己驅動或主宰 即便是21世紀的今天也是如此 ●沒有列強,民國無法成立 1912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大清歲代表的內亞秩序瀕臨解體。而民國之所以能夠成立,是英國主導的列強為了維護遠東秩序的穩定,盡力推遲大清體系的解體之結果。換言之,沒有殖民主義秩序,中華民國無法成立。 ●列強退出東亞,意味著原本秩序輸入的中斷 一戰以後,列強忙於戰事,條約體系撤出遠東,卻被「中國」的民族主義者視為是自己成功地驅逐了殖民者。真實的情況反而是秩序輸入的中斷。北京政府一旦沒有條約體系的支持,對各省的權力就化為泡沫,這才有北伐的成功。 ●蘇聯輸入秩序,國民黨淪為特洛伊木馬 趁虛而入東亞的新秩序大致有三種:日本的泛亞主義、蘇聯的共產主義和南方知識分子構築的大中華主義。1922年,機會主義者的孫文拋棄了國民黨在辛亥時代堅持的泛亞主義,配合了亟欲擴張的共產國際,使國民黨淪為共產國際的特洛伊木馬。 ●蔣介石夾在兩強之間 1927年北伐成功後,蔣介石以重構的大中華民族主義,對抗蘇聯的共產主義與日本的泛亞主義,夾在兩強之間,以黨國體制全力吞併和破壞東亞大陸殘存的各個自治體系(指北洋時代的各省自治)。 ●國民黨並不是敗給共產黨,而是敗給蘇聯 二戰後,曾短暫成功的日本帝國泛亞主義破滅,被迫撤出了東亞。只有蘇聯才有辦法填補秩序的真空,希望以支持蔣介石在關內的統治換取自己對滿洲的統治。但大中華主義者蔣介石拒絕了對自己最有利的和平,史達林轉而支持毛澤東,最終導致國民黨的失敗,只能逃到台灣。 ●中共充當韓戰的人肉盾牌 1949-1950年,蘇聯為了支援朝鮮戰爭,為北京和平壤建立了完整的計劃經濟體系。紅色中國根據自己在冷戰當中的位置,確立了建國初期的史達林體制。毛澤東作為中共內部的梁山系,以馬基維利的手法和莫斯科支持的列寧黨苦苦周旋——中共建政後的一系列內部鬥爭都可以籍此解釋。 ●毛投入西方陣營,中國假借美國秩序韜光養晦 毛澤東臨死之前,切斷了黨內的列寧主義者(周恩來、鄧小平)重新投靠蘇聯的管道。1972年尼克森訪華,1978年中美建交。華盛頓-北京的機會主義聯盟解除了蘇聯的外部威脅,北京投入西方陣營,搭上自由主義秩序主導下的全球化快車,從而保持了長達三十年的經濟增長。也導致莫斯科兩線作戰,加速了蘇聯的崩潰和冷戰的結束。 ●臺灣轉型為民主國家 台灣在美國的保護下,社會重建漸次展開,在冷戰結束時,已經具備了恢復正常國家地位的條件,也同樣在自由主義秩序的保護下轉型為民主國家。沒有美國的自由主義秩序主導,以大中華秩序運作的台灣,絕對沒有民主化的可能。台灣屬於美國秩序的一部分,美國不允許大陸上的強權改變均勢,是它的利益所在和長期政策,臺灣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都不會改變。因此臺灣在涉及自身安全和共同體塑造的關鍵問題上,完全可以先發制人,製造既成事實。 ●中國企圖改變既定秩序,最大可能是自身崩潰 21世紀,對接英美自由主義政治經濟秩序而「崛起」的中國,力圖推行自己的政治秩序(中國夢、一帶一路、新型大國關係、南海、兩岸)。這是中共革命正當性和統治合法性的最終驗證。然而中國的認知圖景和路徑選擇,和美國主導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產生巨大衝突。如果這種認知圖景是無法改變的,未來的悲劇就是無法避免的,不到資源枯竭迫使它修改認知圖景,鬥爭就不可能結束。 劉仲敬在本書中,嘗試重新建立我們對於近代東亞歷史的認知,打破神話,重新理順東亞在世界文明體系中的位置、以及東亞地區的政治實體在當代國際體系中的真正位置。他以獨創的歷史模型和詮釋體系(秩序輸出論),分析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到現在,遠東秩序輸入和輸出的演化路徑,從而解構了「中國」的建國神話和黨國的歷史話語。 在他看來,秩序是不能容忍真空的。因為東亞世界並沒有內在生成強大秩序的能力,在歷史上,它一直被內亞輸出的秩序所主導;近代以來則是西方秩序。它排除一個秩序之後,到來的絕對不是理想王國或千年盛世,一定會有另外一種秩序繼承原有秩序的地位。遠東的歷史就像這樣在各方秩序(殖民主義、共產國際、泛亞主義、中華民族主義)的輪替、衝突之間持續演進至今。 以如上視角看待今日的政治格局,就會發現:二〇一六年以後的東亞格局酷似一九七二年以後的世界,只是層次和數量級相應地降低了。北京接替了莫斯科的角色,在政治和經濟兩方面都陷入日益狹窄的境地。它利用過去三十年贏得的紅利,試探國際社會,盡可能在亞太地區取代美國,至少爭取事實上的中美共治局面。這種策略如果成功,遠東建立集體安全體系的可能性就會消失。所有各方都會損失慘重,北京很可能是損失最大的一方。 然而作者認為,北京一直存在認知結構上的缺陷,所以這是一個歷史的決斷時刻。瓶塞一旦打開,一百多年積累的歷史運動將被壓縮,未來不得不從當初中斷的地方重新起步,而東亞的秩序真空可能引起新的入侵和潰敗。 然而開放的路徑本身就具備無窮的魅力,因為決斷時刻的毫釐之差都會留下長久和深刻的印記。
中國歷史上失落的文明(第二版)
人類活動軌跡的延續,這些活動的軌跡就叫作文明。 中國大陸黃河流域一帶在3000-4000年前就有人類活動的遺跡,隨後在各時代的遷變中,難免有些文明被破壞,損毀、遺失或消滅,然這些文明在後期陸續被人發現,挖掘出新的事證,前者已逝,後人應對於新的歷史文明,做出新的檢視與修正。 本書內頁之文物、錢幣,都背著歷史歲月的鑿痕,留下殘破的歷史記憶,希望能藉著它們,喚起人們對於過去歷史文物的重視與珍惜保存。
中國通史精華全集(白話新解)
中國為伍千年歷史悠久文化之邦,歷朝歷代典籍之多、汗牛充棟。 筆者以實用為主、生動為輔,以白話語體撰寫中國通史;本書採擷興味盎然、獨特見解、白話通順的手法,去蕪存菁、一氣呵成編篡成典完整呈現。 內容穿插稗官野史、名士流傳、民間口頌、典史正載,坊間書市無出其右,實為中國通史經典鉅作。
中國皇帝大傳
59個王朝的盛世哀歌,精選255位皇帝的人生傳奇 兩千多年的歷史興衰,帶你窺探精彩絕倫的帝王術! 中國帝王,掌握天下大權,叱吒風雲,撼動疆場! 誰盛誰衰,端看權謀算計、運籌帷幄、網羅人才、善用策略。 聖王可以興邦,昏君可以亡國,蒼生禍福,全繫帝王一身。 秦始皇,首開統一大局; 漢高祖,首位平民皇帝; 晉惠帝,何不食肉靡? 武則天,女主稱霸天下; 成吉思汗,建立橫跨歐亞霸權。 這些風雲霸主,誰敢爭鋒? 他們都在改變歷史,做為你我的借鏡教訓。 ◎全書按照朝代順序編寫,從秦始皇到清末皇帝溥儀,精選255位皇帝傳記詳實收錄,讓你快速一手掌握。本書的編寫,以史實為主軸,兼採別史、稗史的記載畫龍點睛;以政事為主,旁觸拍案叫絕的軼聞趣事。 ◎本書另設「點評」一欄,透過古今中外眾多史學家和歷史研究者的評述,加深加廣讓你對每一位皇帝的事蹟有更多的認識。 本書特色&& & ★考據大量史料,詳細記載255位皇帝精采人生 本書編寫上,包含了正史及別史、稗史的記載。因此內文敘述除了以政事為主,也包含有趣的軼聞和生動的小故事,讓你讀得欲罷不能。 ★條列式基本資料,清楚、易讀,史料一把抓 列出每位皇帝的生卒年、年號、在位時間、諡號等,讓你掌握皇帝的基本檔案。 ★近百幅精美手繪插圖,宛如皇帝如臨現場 收錄近百幅精美手繪皇帝樣貌插圖,讓你在閱讀歷史,就像這些皇帝臨場陪伴。
一本就通:中國史(二版)
傳說孟姜女哭倒長城後投海自盡,海中遂長出巨石,這個淒美故事的背後投射出人民心中什麼樣的渴望? 漢文帝親自去慰勞周亞夫的軍隊,卻吃了閉門羹。可是,文帝非但沒有處罰周亞夫,反而稱讚他、重用他。這是為什麼? 多才多藝的梁武帝四次捨身同泰寺,是為了積德行善,還是另有盤算? 楊家將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但是《宋史》對此著墨不多,當中楊繼業、楊延昭、楊文廣祖孫三代確有其人,書中作者對他們都有著怎樣的描述? 撰述從傳說時代到清朝滅亡的歷史全貌,共分十二篇,每篇另細分為小節,每小節依體例結構內容如下: 篇章概述︰介紹各個歷史時期的發展概況。 歷史故事︰用故事的形式講述重大事件中的細節或人物,注重可讀性和趣味性。 大事年表︰以編年的方式,簡要展示歷史演進線索,從中可以找到歷史故事所處的地位。 知識連接︰以名詞形式闡釋與歷史故事相關的事件。 常識介紹︰介紹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識,如典章制度、人物史實等。 圖片傳真︰選擇歷史圖片,展示講述內容的相關場景等。 圖文並茂,完全根據史料呈現。 除了將歷史長河中的點點細節連結起來,同時也注意到各個時期的發展脈絡。 適合對中國史有興趣的一般讀者閱讀,也可以作為中小學生學習歷史的輔助讀物。
中國歷史10大開國帝王(上)(圖文版)
中國歷史的演繹中,自古明君少、昏帝多、賢皇寡、暴君眾;有些開國君王,馬上得天下後,確能廣招能人賢士,任忠納諫,故能穩定政權;可是繼位的皇子皇孫,却多耽於安樂、荒誕無道,甚且淪為暴政必亡的昏君。 這類引起戰亂,帶給黎民蒼生,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結局,正是留下歷史慘痛殷鑑、後世深沉啟迪。
中國歷史10大開國帝王(下)(圖文版)
本書特色 ◎秦始皇贏& 政:叱咤風雲千古一帝。 ◎漢高祖劉& 邦:布衣平民君臨天下。 ◎漢光武帝劉秀:禦術弄權強權治國。 ◎晉武帝司馬炎:先英後昏後繼無人。 ◎隋文帝楊& 堅:迷信懼內禍起蕭牆。 ◎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之治太平天下。 ◎宋太祖趙匡胤:豪邁俠氣功成名就。 ◎元世祖忽必烈:窮兵黷武眾叛親離。 ◎明太祖朱元章:亂世崛起應天稱帝。 ◎清太祖皇太極:縱橫馳騁建立大清。
坐天下很累:中國式權力的八種滋味
不受約束的巨大權力,表面是福,其實是禍。 讀懂了中國皇帝的問題,也就讀懂了中國幾千年來的社會問題。 皇帝是天底下最自由的人,因為他的權力沒有任何限制;可皇帝又是天底下最不自由的人,因為他的權力沒有邊界。從中國古代以來,全國臣民皆為皇帝的奴隸,全體資源都以皇帝的利益為核心。因為這巨大的、絕對的、無二的權力,對古代的中國人來說,真可謂,「男的都想當皇帝,女的都想嫁皇帝」。 表面上皇帝權力巨大、榮耀無比;實際上他們是歷史上最不幸的一群。因為: 一、 平均壽命最短。中國古代人口平均壽命57歲,而皇帝平均壽命只有39.2。 二、 經常死於非命。中國歷代共有611皇帝,其中不得善終的有272位,比率高達44%。 三、 容易身心失常。因為生活品質差、生存壓力巨大、常要違背人性誅殺自己親族或被親族逼殺,因此常會出現人格異常、心理變態甚至精神分裂。二十四史本紀部分有記載的,約有四分之一有行為異常的紀錄。 一般史書寫皇帝多描寫其行為與經歷,張宏傑則著重心理層面。用寫故事的方式,分析包括王莽、楊廣、崇禎、光緒等八位皇帝,他們或是開國帝王、或是亡國之君,皆在不同時勢中產生了不同性格和作為。他們既影響歷史結果,歷史也決定了他們的命運。 本書亦為一部反思之作,作者藉由反思歷史,關照當下,讓讀者思考目前面臨的問題。讀來既有趣,又有所啟發。
後宮那些羞人答答的艷事 (全1冊)
.史上最禁忌、最辛辣的後宮出軌秘史 皇帝可以坐擁三千佳麗,後宮那些女人又何嘗不能追尋自己的情慾?歷朝歷代都有出軌的后妃、放蕩的公主、迷亂的帝王,聯合上演一齣齣讓人血脈賁張的桃色戲碼。 本書以最八卦的觀點、最詼諧的筆調,揭開36個歷史名女人紅杏出牆事件!在森嚴的皇室高塔之內,紅杏出牆無疑是禁忌中的禁忌!是什麼樣的原因,讓她們踏上放縱一途?又是什麼樣的機運,使她們輾轉於男人之間…… 本書特色 【史上最禁忌、最辛辣的後宮出軌秘史】 自古以來,皇帝一直都是權力的中心,身邊自然不乏各式鶯鶯燕燕。但,帝王家的女人,非得獨守空閨、對一個男人從一而終嗎?男人可以擁有三妻四妾,女人又何嘗不能追尋情慾? 本書用最八卦的觀點、最詼諧的筆調,揭開36個歷史名女人的紅杏出牆事件!她們幾乎都是絕世美女,而且都跟皇帝上過床,也讓他們綠雲轟頂!八卦的觀點、逗趣的文字,透過既幽默又辛辣的暗諷,讓你一口氣看完中國後宮桃色八卦史! .齊國文姜公主被鄭國王子退婚後,竟投向親哥哥的懷抱,兩人愛恨糾纏18年,甚至唆使其兄殺害自己的親夫魯桓公。 .衛國商人呂不韋為討好秦國落難王子,主動獻上一代歌姬──趙姬,趙姬誕下一子,是謂嬴政。但趙姬生下的這個孩子,真的是秦國王子的嗎? .劉邦當上皇帝以後,呂后出面干預,硬是封無戰功的鄉下土夫──審食其為侯,到底這位辟陽侯與呂后有何瓜葛?能讓呂后出面替他邀功論賞? .劉宋廢帝與其姐山陰公主交好,竟下旨送上30名面首供其使喚,沒想到山陰公主看上當朝首席帥哥褚淵,居然想用特殊手段逼對方就範! .一代女皇武則天,雖手握天下,後宮蓄養眾多男寵,但是,直到她離世時,她仍不知道那些人是愛她,還是怕她…… .據說,孝莊太后為了讓兒子順利當上皇帝,下嫁攝政王多爾袞。在她死後,也沒與皇太極合葬,孤身葬在清東陵,事實真相為何,至今依然是個謎。 .一生風起雲湧,經歷大風大浪的慈禧太后,據傳有5大情人、中西合璧,有此一說,醇親王的兒子極有可能就是她的私生子,也就是日後的光緒帝。
天下麒麟榜:那些年的那些謀士們(大元.大明.大清篇)
智賽張良的劉伯溫,運籌如神助明開國。 功競諸葛的左宗棠,力守山河扶清革新。 蒙人的元朝,漢人的明朝,滿人的清朝,三朝之動盪、昌盛乃至沒落,宛如一場又一場的煙花,綻放出三朝謀士奪目耀眼的救勢奇策。 從亂世到統一,從紛繁戰爭到安邦定國,想要守住攻掠下的版圖,每一場勝利都揭開一個又一個經世濟國的新考驗。 版圖規模超越前朝的遼闊世局,是帝王更加浩瀚的社稷,也是謀士們在改朝換代、日新月異的局勢衝擊中,洗鍊而出的睿智鋒芒。歷代謀士的智慧精華,透過這些江山代出的麒麟才,在元明清的歷史上刻劃不朽的功業。
中國歷史大事年表:元明清朝?
本書依照時間順序,相當詳盡地列舉中國元朝、明朝和清朝,三個朝代中的各項大事,讓同學在學習中國歷史時,能確切地了解這三個朝代發生的事件,知道其發生時間及先後順序,幫助讀者建立一個完整的中國歷史架構。 年表中附上有趣、可愛的插畫,讓人學習或查詢年表的時候,能會心一笑。
夢迴長白:徜徉大東北
◎作者拜訪東北近三十次,寫下大東北的壯闊山水,追溯清朝的發祥地與中國近代的紛擾戰亂。 ◎圖文並茂、印刷與裝幀精美。 ◎全書網羅中國東北三省著名景點,按圖索驥,輕鬆快意。 & 中國東北的歷史相當悠久,甚至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在這漫長歲月中,孕育許多出色的古代文明文化。 東北也是個多民族的大熔爐,加上受朝鮮、俄羅斯等多元文化影響,繽紛多樣而充滿地方特色的神話、故事、傳說,同樣精采可期。 & 「北方有「出門餃子回家麵」的習俗,人們出遠門前會吃餃子,遊子歸家後第一頓餐要吃麵──長長的麵條像繩子般,蘊含拴住返鄉遊子的期望。 每回到了東北,我總會來碗回家麵,或許這就是我得以再三重返東北的原因吧!」 & & 長白山素有「白頭山」之名;天池是世界最高的火山口湖;長白瀑布是世界最高、落差最大的瀑布。長白山脈豐富多采的自然人文景觀,引人無限遐思嚮往,被譽為「人一生不可不去的地方」。 & 走一趟東北,見到中國第一道曙光、在北極村寄出中國最北郵局的明信片、探訪雪鄉與壯美神山聖湖;巡遊中俄、中朝的邊境小鎮,彷如重返上世紀初中國近代的戰亂舞台,更見證北大荒人開拓的堅忍與拼搏精神…… & &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3584520.pdf
澳門傳統手工業口述歷史
該書是在澳門的傳統行業中挑選七種行業對其從業員進行口述歷史訪談。反映出相關手工業的技藝、傳承、發展和變遷等情況,同時讓澳門不同時期的社會精神和人文面貌得以復現。
晚清澳門華政衙門研究
本書作者廣泛收集和研讀了刊登於《澳門憲報》等報刊和澳門檔案館館藏的葡語原始文獻,就澳門華政衙門的歷史淵源、形成過程、組織結構、功能作用、建制沿革、運作狀態、歷史影響等方面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書大量徵引此前鮮有使用的葡語文獻,使本書的史料基礎大為拓寬、考察的事項和層面顯著增加,豐富了讀者對華政衙門歷史沿革的認知。同時,本書對現有研究成果中的多個疑點進行闡述,在一系列要點上做出澄清,增強了研究成果的準確性。本書還輯譯了上百篇原始文獻,為學術批評和深入研究,提供了方便之門。
澳門檔案館藏晚清民國中文檔案文獻匯編
本書對澳門檔案館館藏近代澳門政治發展、經濟演進、社會變遷、醫療慈善事業等中文檔案史料進行一次綜合性的摸查、編目和整理工作。此次系統整理館藏中文檔案,目的是為中外學界開展對於大航海時代的歐亞通商史、亞洲史、中外關係史、中國近代史、澳門地方社會研究等提供更多一手資料,提升澳門學的研究品質。本次整理工作,全面調查、搜集澳門檔案館所藏晚清民國中文檔案文獻,時間集中於1840年至1930年代,累計約80萬字。
澳門抗日戰爭研究廣州地區中文資料初編
抗日戰爭時期,澳門由於相關歷史與現實政治原因未被日軍佔領,成為遠東的“中立區”,在我國抗戰史上具有特殊性,故對其相關史料及檔案資料的整理應予以高度重視。本初編所輯報刊資料主要為《中山日報》蔣系與汪系這兩份於戰時發行,政治立場截然不同的報紙所載有關澳門的報導、廣東省檔案館藏部分零散檔案、以及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零散期刊資料。編者透過系統歸集與整理,將廣州地區現存有關澳門與抗日戰爭研究的各種史料輯錄成書,是研究抗日戰爭時期澳門社會狀況、華人群體、中葡關係以及各方勢力在澳活動的重要參考資料。
司馬遷的經濟史與經濟思想:中國的自由經濟主義者
自百年多前梁啟超以來,中外學者開始注意到司馬遷的經濟史論述中,帶有類近於西方古典學派的自由經濟主義的主張。百年來,陸陸續續有一些歷史學者、經濟學家試圖比較司馬遷與經濟學的奠基者亞當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的異同。然而,司馬遷注定不可能成為中國的經濟學之父,因為他沒有像亞當斯密般有李嘉圖等學術巨人將其奠基的學問發揚光大,成為當代的顯學。司馬遷以歷史學家的身分無疑已是名垂千古,但他身為經濟學者,注定是孤獨的,他的自由經濟主張,在中國歷史長河中,被忽略、被輕視、被煙沒。本書將探討司馬遷如何透過他的經濟史表達其經濟思想,以及他的思想發明在歷史長河中被埋沒的原因。
2017世界年鑑(附2017中華民國名人錄)
‧掌握國際趨勢的最佳工具書。 ‧彙整國內外政經變遷、兩岸發展脈動及大事紀。 ‧專題報導深入剖析2016全球大事。 ‧名人錄輯列1,600位政治、經貿、學術、藝文等名人的學經歷。
中國邊疆民族史(全二冊)
邊疆民族者,乃指居住於邊疆地區之各民族而言;中國民族者,實由漢族與諸邊疆民族,彼此經數千年之融合所形成。因此,若言邊疆民族史,即為中國民族史。本書根據地理、文化要素,若因時代不同,或就地理、國防、文化、政治而言,詳加考證敘述,足以為專史。 本書特色 1.是書為治史者必備史料。
中西交通史(全一冊)
本書涵蓋了二千年的中西交通史蹟與文化交流(含思想、藝術、宗教等層面)﹐闡明中國古代交通概況﹑元代西征﹑馬可孛羅東來﹑十五至十八世紀交通大事紀﹐以及清代鴉片戰爭交通大開之情狀﹐是為史學領域之專門學問。並收錄十六幅珍貴圖稿﹐如﹕古代亞洲圖(採自夏德大秦國全錄)﹑唐宋時代中西海上交通圖(採自馮攸譯唐宋元中西交通商史)﹑馬可孛羅行程圖(採自M. N. Penzer: The Most Noble and Famous Travels of Polo)﹑南京條約簽字圖(採自中國通商圖/The Chater Collection)以響讀者。 附錄﹕中西交通大事年表﹑中西名詞索引 插圖目錄: I.古代亞洲圖(採自夏德大秦國全錄) II.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III.唐宋時代中西海上交通圖(採自馮攸譯唐宋元中西交通商史) IV.馬可孛羅行程圖(採自M. N. Penzer: The Most Noble and Famous Travels of Polo) V.柏朗嘉賓像(採自M. Komroff: The Conlemporaries of Marco Polo) VI.羅伯魯像(同上) VII.阿多理像(同上) VIII.馬可孛羅諸人回里被拒像(採自H. Yule: The Book of Ser Marco Polo vol. I) IX.航海大發見時代圖(採自Robinson and Bear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urope) X.徐光啟利瑪竇像(採自李杕編徐文定公集) XI.乾隆時長春園線法山圖(乾隆時銅版圖原照片中國營造學社藏) XII.乾隆時長春園中遊瀛觀門柱殘蹟側望圖 XIII.十九世紀初葉世界上之大富豪伍紀榮像(採自中國通商圖The Chater Collection) XIV.鴉片戰爭以前廣州之外國商館圖(同上) XV.馬戛爾尼像(同上) 南京條約簽字圖(同上) 本書特色 1.本書專論二千年來中西交通史蹟與文化之交流(含思想、藝術、宗教等層面)。 2.收錄珍貴歷史插圖十六幅。
歷代建元考(全一冊)
本書旨在整理國故,運以科學方法,化繁為簡,為治史初步,考古之助益。內容以表為主﹑以考為輔,重建元而不重記事;本書所列建元,主以見於正史者。 附錄:歷代正潤系統表﹑歷代建元重出對照表﹑歷代建元考拾遺 本書特色 1.本書旨運以科學方法統整歷代正史所見之年號,起於西漢,終於清朝,為治史考古者必備書檔。 2.附錄:歷代正潤系統表﹑歷代建元重出對照表﹑歷代建元考拾遺。
自然緣分Nature My Fate
探險家黃效文的自然緣分 & 黃效文是CERS香港(中國)探險學會的創辦人。這個特別的非營利組織,致力於中國偏遠地區跟鄰近國家的探險,研究,保育跟教育工作。 一九八六年,在美國成立學會之前,黃效文就為當時服務的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帶領了六次的探險,定位長江新源頭是他第一件為世人所知的成就。 & 這本是探險家在各地的探險筆記,關於對當地自然的觀察,當然還有加入黃效文獨特的觀點。透過他的書寫,讀者可以一探探險家的工作跟生活是怎麼一回事。 & 書中作者將帶你進入伊洛瓦江,跟喬裝成和尚的警察一起打擊犯罪集團;欽敦江上的老鼠是會吃橡皮的,把探險船上的橡皮艇啃了個大洞;在熱帶暴風雨下探索湄公河與支流,濺到身上的水已經分不清楚是河水還是雨水;在巴拉望的珊瑚礁被兩尾尼莫觀察了十五分鐘;也在巴拉望訓練地下探洞隊;在緬甸的竹筏上看到現代化即將帶來的改變;在雲南與怒髮衝冠的新種金絲猴見面;在不丹看到瀕臨絕種的白腹鷺;在香港找到自然,空中的黑耳鳶,海裡的青蟹、花蟹、馬蹄蟹、海膽跟海參;在馬祖沒見到的藍色眼淚;在寒冬中的北海道,手腳凍到疼痛之為了拍攝野生動物。這就是探險家的工作也是他的生活。 本書特色 探險家的實地探險筆記,鮮活地描述讓讀者更能感受當地的氛圍。 & 這可以說是他的工作日誌,但是他遇到的跟見識到的事,卻是如此有趣。 & 中英文對照。攝影也是作者的作品。
山海經:黃效文與探險學會三十年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 Wong How Man and 30 Years
探險家黃效文與CERS〈香港中國探險學會〉三十年 黃效文 香港人。出生於1949年。 2005年被Times Magazine選為亞洲英雄。 他上過CNN多次,華爾街日報的頭版,探索頻道為他做了好幾個紀錄片。 他重新定位長江新源頭。 誰會對源頭有興趣?黃效文。他說飲水要思源。 他是對的。原來養育好幾億人口的河流源頭都在青藏高原。 他帶隊探索四大重要河川源頭(長江、黃河、湄公河、怒江)。 是他以藝術的角度讓世界知道藏羚羊的危險處境並給予保護; 是他深入藏區尋找並復育純種的藏獒犬; 讓緬甸貓回到家鄉也是黃效文與CERS。 黃效文是CERS香港(中國)探險學會的創辦人。這個特別的非營利組織,致力於中國偏遠地區跟鄰近國家的探險,研究,保育跟教育工作。 一九八六年,在美國成立學會之前,黃效文就為當時服務的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帶領了六次的探險,定位長江新源頭是他第一件為世人所知的成就。 沒有黃效文,現在可能就沒有純種的藏獒犬了;緬甸也沒有純種的緬甸貓;青藏高原也不再有藏羚羊。 沒有黃效文,我們可能只能在百科全書上看到海南島黎族人的傳統茅草屋。藏區東竹林尼姑寺大殿幾百年的壁畫可能只能藉由照片回憶。 沒有黃效文,我們不會知道飛越駝峰的中國機師原來那麼厲害還有那麼多的故事。我們也不會知道在古巴有一個古巴老太太會唱粵劇說粵語,並且曾經在古巴華文日報社做撿字員的工作。 為了讓青藏高原的牧民有多一點的收入,並同時提升西藏氂牛乳製品的經濟價值,他把威斯康辛大學的教授找去西藏教導藏人怎麼做乳酪。去年氂牛乳酪在法國得到首獎。 他不只是個探險家,他也做保育跟教育。他的思考邏輯也很特別。他說考一百分是浪費時間。所以他在學校的時候都不會把時間花在考一百分上,他把時間花在他的興趣上。 CERS現任董事長是林百里先生,支持他的企業包括3M、可口可樂、港龍航空、路華汽車、歐米茄、松下、聲寶集團、殼牌、廣達電腦、瑞士銀行等。支持他的人來自世界各地,甚至是奧地利王子。這些在世界各個國家享有成就的人為什麼這樣默默地支持他? 這一定是有原因的。 藉由探險學會三十周年的機會,台灣的讀者應該要好好的認識這個名揚國際的華人探險家,我們希望藉由他所做的事,以及充滿熱情的探險精神可以讓更多人看到這個世界的美好,並也為自己的人生發揮探險精神。 作者劉鋆用「黃效文影子」的角度貼身把探險故事說給大家聽。也從旁觀者的角度去觀察黃效文看事情的態度與顛覆的思考模式。 本書特色 黃效文說:好玩很重要,理性與浪漫的中間叫「好玩」。 當然設計也要反映好玩跟趣味,同時也要帶出他對自然、人文、歷史的尊重。 《山/海/經》設計說明: 《山/海/經》,這是一本關於探險家和探險協會三十年的探險紀錄, 透過文字和設計,希望將原本只屬於少數人的探險,點燃大眾對於未知的發現期待,以及對於已知的自然文化保護。 藉著這本《山/海/經》,不僅閱讀到CERS三十年之間的重要探險事蹟。 並且透過特殊的分類編輯和精裝設計,期待大家能夠感受出探險之路的艱辛難忘和成就樂趣。 內頁採用不同主題單元裝幀,讓每一個領域的探險活動能更有系列感。更有助於對於CERS多年的理想與耕耘有更深入的認識。 書籍封面則是以探險的路徑、出發點和終點為理念,「經者徑也」。作者和CERS的許多文字、經歷和體驗,在裝幀設計上都需要經過轉化成為最單純的視覺語言。 因此我們使用了點、線、面的設計元素,並且由於探險家的東方文化背景,所以特別使用書法與黃金分割的完美比例,加上印刷的特殊燙印效果處理,在內斂中顯鋒芒。 盼能完美地詮釋「探險的本身就是一門藝術」的最高境界。 <信封袋裡內容物> -黃效文1986年給CERS會員的第一封信 -駝峰大地圖 -摺紙汽車、飛機、船 -黃效文攝影的明信片
一次輕鬆讀懂二十四史故事【彩圖版】
包括從《史記》(司馬遷)至《明史》(張廷玉等), 共計24部,3249卷,約4000萬字。 「二十四史」的著作年代,前後時差計有1800年, 是世界圖書史上獨有的巨著。 「二十四史」是正史,也是中國文明和民族智慧的結晶,保留珍貴的史料。 各部古籍中散發出中國人獨特的人文氣息,展現著中國人獨特的思考方式。 「二十四史」也可說是部百科全書,凝聚中國人的文化認同, 囊括華夏民族每一步清晰而輝煌的足跡。 本書收錄「二十四史」中的精采故事和個中精髓, 加上精彩的點評和賞析, 讓讀者在閱讀中,能充分體會古籍,並感悟人生。 ★綜論古籍 「二十四史」全部按照紀傳體的形式,採取以人物為中心、以時間為順序的方式記事,翔實而細緻地記載各個歷史時期,經濟、政治、文化、科技、軍事、疆域、民族、外交等多方面的內容,以及寶貴的歷史經驗教訓。 ★精采圖說 本書精選百幅精美圖片和古畫,加入圖解說明,搭配一目了然的編排,幫助所有讀者體會二十四部史書中的精髓和智慧。 ★解說詳盡 本書精選二十四部史書中,各書經典中故事性較強的篇章,以故事體的形式呈現出來。透過優美的文字、精緻的圖片和古畫,使讀者博古觀今,充分體會精文學中的義理,了解中國歷史不可或缺的部分。 本書特色 中國傳統的百科全書,展現獨特的人文氣息和思考方式 「二十四史」全部按照紀傳體的形式,採取以人物為中心、以時間為順序的方式記事,完整、系統地記錄從人文始祖黃帝到明朝滅亡的4000多年間,中華民族形成、發展、融合、興旺的歷史軌跡,展現歷代王朝的興亡盛衰規律,翔實而細緻地記載各個歷史時期,經濟、政治、文化、科技、軍事、疆域、民族、外交等多方面的內容,以及寶貴的歷史經驗教訓。 「二十四史」是正史,也是中國文明和民族智慧的結晶,保留珍貴的史料。「二十四史」中,散發著中國人獨特的人文氣息,展現著中國人獨特的思考方式,以及細膩而多姿的情感表達方式。「二十四史」也可說是部百科全書,凝聚中國人的文化認同,囊括華夏民族每一步清晰而輝煌的足跡。 為了讓讀者能夠輕鬆閱讀,特別編纂此書,從二十四部史書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精華篇章編譯為白話文,遵循「信達雅」的原則,保持原書風貌,濃縮原著精華。為了適應現代讀者的審美需求,本書打破傳統正史讀物的條條框框,版式設計新穎別致,書中搭配多幅與史書內容、時代相近的繪畫、書法、建築、陶瓷、金銀器等精美圖片,透過這些元素的結合,將讀者帶進一個真實而多彩的歷史空間,讓讀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受中華文明和華夏民族智慧。 關於本書,你非讀不可的理由 ★以白話圖解形式,詮釋「二十四史」中,各部書籍的精彩故事。 ★本書以簡單易懂的文字解析「二十四史」,更能貼近現代人的閱讀習慣和理解面向。 ★全書以彩色圖文編排,淺顯易懂的文字搭配色彩豐富的古典書畫,能夠延伸讀者視野,並增添閱讀趣味。 ★本書編者特地從「二十四史」所收錄的眾多文章、故事中,精心最精彩、最經典的故事和篇章,能充分融入現代人的生活圈,運用在為人處事中。 ★本書以將「二十四史」中的各部著作加以組織整理,既保留原書的精髓,又在語言文字的運用上,更適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 ★本書編排新穎,除了文字敘述,更搭配多幅與史書內容、時代相近的繪畫、書法、建築、陶瓷、金銀器等精美圖片,透過這些元素的結合,將讀者帶進一個真實而多彩的歷史空間,讓讀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受中華文明和華夏民族智慧。
中國皇帝與洋人
中國帝王與外國人交流的歷史相當久遠,傳說早在堯舜禹時代,就有西方的崑崙、渠搜、析支等國前來朝貢。至於帝王主動與外國人往來,則大約始於周穆王。 到了漢代張騫出使西域以後,隨著絲綢之路開通,外部世界的資訊源源不絕地傳入,中外政治、經濟與文化交流開始繁盛起來,中國的最高統治者皇帝與外國人的直接或間接接觸也才逐漸增多。 & 中國皇帝究竟是怎麼樣與外國人交流的?他們又以什麼樣的視角看待外部世界?從歷史背景來看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異域宗教傳入中國後,與外國教士、教徒的往來;二是外國使節及其他人員來到中國,產生不同形式的交流;三是清代晚期西方國家以武力敲開中國大門之後,中國被迫與外國人廣泛接觸。這些交流儘管形式、內容各異,卻對中國及相關國家產生程度不同的影響。 & 本書透過以上三點內容為主軸去繁化簡,做有次序的整理,可以看出中國皇帝與外國人交流的整體脈絡。據此對相關史實進行客觀描述和忠實記錄,真實地反映中國歷史的一個重要側面,歷史不能改寫,但能夠啟迪未來。
極簡中國史啟示錄:中國歷史最勵志最警世的故事,只有本書讓你一口氣看完!
◎老闆(皇帝)很渾蛋,我該怎麼辦?歷代大臣都學伊尹、更要學箕子。 ◎要怎麼做投資才能富可敵國?呂不韋可以告訴你,聽說他還是秦始皇的親爸 ◎晉朝蠢、南朝亂、北朝瘋,難怪瘋看《瑯琊榜》──年頭這麼亂我該怎麼處世? ◎雍正厲行廉政、減稅、振興經濟,治理整頓,為什麼沒資格稱為明君、盛世? ◎男人統治世界,但女人統治男人,褒姒、趙飛燕、武后、呂雉、張麗華…… 她們用什麼獨特手段收服男人? 讀歷史不是死背人事時地物,我們要牢記當中蘊含的警世故事 聖經啟示錄是預言,其實,歷史正是看見未來的啟示錄: 王莽這種書呆子居然能發跡、趙飛燕如何誘漢成帝殺子亡了西漢、武則天怎麼蛻變讓她從卑微宮女變女皇、乞丐皇帝朱元璋靠朋友拉拔而崛起,五胡十六國、梁唐晉漢周遼夏金……那些亂七八糟記不住的人與事,竟然能說成一則緊湊精彩發人深省的故事,讓你愛不釋手,看到半夜還不想睡── 作者陳國強(磨劍)為知名傳記作家、編劇,專攻人物傳記和歷史小說,他將淵遠流長的中國歷史,以寫劇本的方式說給大家聽: ◎三皇五帝夏商周,好壞榜樣都有留 ‧喝酒亡國,大禹早說過: 相傳大禹嚐過酒後,隨即命令儀狄停止造酒,否則後世必會因酒而亡國。在後世的歷史上,很多王朝都應驗了禹的預言,包括他自己開創的夏王朝。 ‧伊尹「好榜樣」幫成湯稱王,也能將王流放: 伊尹在成湯帝死後露出真面目,流放其孫子子太甲,自己稱帝,他流放子太甲的行為,成為後世權臣效尤的「好」榜樣。 ‧有紂王這種老闆,箕子逃去朝鮮稱王: 紂王只愛美人不愛江山,為了取悅妲己,在宮中造肉林、酒池,整天荒淫玩樂,重臣箕子見狀待不下去了,亡國後東逃,建立朝鮮第一個王朝(別像袁崇煥)。 ◎亂世英雄多失意,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出最多勵志典範 ‧越王勾踐戰敗後到吳國為奴,嚐吳王夫差的糞便為他鑑定病因才被放回國,忍辱偷生、臥薪嚐膽十多年,終於東山再起打敗吳國雪恥。 ‧孔子夢想治國平天下,但到哪都不受國君歡迎,日子遠不如莊子老子快意,要不是六十八歲黯然退出政壇,哪能廣收弟子,最終成為萬世師表? ‧漢高祖劉邦本來是個市井無賴,被世人瞧不起,他憑什麼強項,可以讓一群精英擁戴他,甘願為他打天下? ◎大漢帝國盛世最該感謝這幾位: ‧打垮秦朝的最大功臣,為什麼是宦官趙高? ‧誰是中國皇后專政的第一人?不是武則天,是呂雉。她不嫌棄劉邦的卑微出身,她做了什麼?堪稱天下第一賢內助。 ‧史上最強冒險家張騫,為什麼說他的偉大只有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能相提並論?因為他深入地圖結束的地方──西域,打通絲綢之路,使中國晉身世界級強國。 ‧別說老闆不給資源,看看班超,他平定西域、打退匈奴,他的大軍,人數只有37人……。 ◎不管乞丐皇帝與黃金家族,成為一代帝王的不是遺傳,而是機警與多疑 ‧造就成吉思汗的不是天生,而是環境,草原上殘酷的生存環境,讓蒙古人有了憂患意識與機警,為他們日後的對外戰爭創造很好的條件。 ‧乞丐皇帝朱元璋登基後,開始小題大做,將那些出身好、才能高的大臣幾乎屠殺殆盡。誰能功高不震主、安享榮華富貴? ◎從歷史人物的悲劇下場與王朝的終結,可以看到許多警世寓言 ‧放任對手壯大自己就等著遭殃: 貴族不敵流氓,關鍵是「不聽勸」,項羽在鴻門宴上不聽范增進言,錯失剷除劉邦的好機會,劉邦羽翼豐滿後,毀盟約、偷襲,不給項羽半點翻身機會。 ‧老闆要慎選,有個豬老闆,下屬能力再好也只能坐冷板凳: 抗金名將岳飛明明連連打勝仗,窩囊皇帝高宗卻只想求和,逼迫岳飛班師回朝,連兒子岳雲都殺掉。 你想當精忠岳飛、還是守襄陽的呂文煥? ‧不要輕易讓人占便宜,否則會有更多人排隊來占你便宜: 國力衰弱的清朝跟英國簽訂不平等條約,西方列強見此也想分一杯羹,紛紛入侵中國。 成功沒有法則,只有前例;失敗常因非戰之罪,你怎麼審時度勢?這本書最勵志,也最有啟示意味。
彩圖易讀版中國史年表
閱讀中國歷史時,常會因為時間點標示不清感到困惑嗎?尤其是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等多個朝代並存的時代,是否有無論看了多少次都還是霧煞煞的困擾呢?只要善用年表,搭配重要記事一讀就通!年表貫穿全書,朝代時間、重要大事,一手掌握全書以年表為主軸,上溯遠古,下迄近代,順時序,串聯各個時期的史實、人物、文獻典籍及宗教藝術等,幫助讀者簡單、快速了解中國各個朝代的變遷。以歷史記事搭配年表,加深印象,自然記憶從長遠的中國歷史挑選百餘重要事件,於大事欄詳細敘述其發生的前因後果,讓讀者好似身歷其境,不用特別背誦,輕鬆刻劃於腦海裡。 以全彩插畫為輔,輕鬆活潑不嚴肅本書採用全彩插畫來代替隨處可見的歷史圖片,不僅增加讀者閱讀上的新鮮感,也能使歷史文字跳脫艱深難懂的印象,使歷史不再是正經嚴肅的文字敘述,而是以輕鬆愉悅的圖文來呈現。
騙局-揭祕中外古今經典騙局騙術
不論多麼天衣無縫的犯罪,只要是人做的,就沒有解不開的道理。恐懼來自於未知。什麼也比不上直接取得的證據來得重要。如果沒有想像,恐懼也就不存在了。──夏洛克‧福爾摩斯
血色曙光:華夏文明與漢字的起源
重新描述華夏文明與漢字的起源 如果漢字不是漢人創造的?如果甲骨文是北方的遊牧民族發明的? 那麼到底是什麼民族發明了最出的漢字?漢字最初表達的又是何種語言? 探索久遠的歷史訊息,尋找華夏文明起源的關鍵密碼。 中國上古史的研究長期以來一直未能有突破性的進展,原因在於文獻短缺,考古發掘不足,甲骨、金文的釋讀進度緩慢,上古音韻學的研究、擬構停滯不前。因此,對於上古史中的一些關鍵性問題常存有爭議,各派學者,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其中,更重要的是對於研究方法及素材不能有超越前人的取樣,終陷於窠臼。本書作者,有鑑於此,遂另闢蹊徑,不從歷史研究的常軌入手,卻從諸多語言史的材料上著手,提出了新觀點。 作者認為,漢字是北方操阿爾泰語語系的民族發明的,漢字的古音擬構必須從這裡入手。此說與民初的「華夏文明西來說」大抵有異曲同工之處。但如果不管說正確與否,而撇開立場與觀念的爭論,讀者們不妨看看作者在書中對於「古音擬構」、「甲骨文釋讀」的精彩論證,或許可以激發我們對於上古史的一些想像,探索久遠的歷史訊息,尋找華夏文明起源的關鍵密碼。
中國海洋史論集(二版)
中國有將近一半的領土靠海,和海洋的關係非常密切。本書先介紹從史前到清代的中國海洋關係,再詳細介紹明代的海洋政策及與周圍國家的關係。明太祖時代的海洋政策,原本是消極保守,但是到了成祖時期,開始轉變,先派遣使臣了解南海各國的情況,後來又命鄭和下西洋,不但在中國歷史上,甚至在世界歷史上,均屬盛舉。明代的海洋發展,成就顯著。華人遷徙南洋,擴大了華人的世界,本書對此也有所論述。
史記學與世界漢學論集續編
《史記學與世界漢學論集續編》為繼《史記學與世界漢學論集》之後彙編之續集,由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系主任柯馬丁教授與李紀祥共同主編。主編深盼,本書留下的不只是世界漢學與史記關係中司馬遷身後的一份風姿身影,也是與會學者齊集一堂的學術氛圍,由二位主編合作與見證。
帝國下的胭脂:她們的唐代風華
打破重男輕女的老舊社會 創造一代繁華的牡丹盛世 唐朝,一個輝煌的時代,國力強盛、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社會上瀰漫著活潑奔放的風氣。唐代婦女地位較各朝各代高,女子自我意識抬頭,她們廣泛參與政治、社交活動和官場遊戲,並有著諸多的創作,不但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女皇,也有文才出眾的女官,野心勃勃的女政治家,及一流的女詩人。 不論是武則天、上官婉兒這類政治上的積極參與者,還是和親公主們這般政治下的犧牲品;又或是身處於後宮深處的后妃、公主以及宮女、宮妓等,她們藉由舞文弄墨,抒發自己生命意志及理想抱負,奮力生存在以男性為主體的傳統社會裡,不失其光芒,在滔滔的歷史長河中,激起一連串浪花,留下許多故事供後人傳頌,所以說唐代女性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活力、最有魅力的女人群體。
饒宗頤:東方文化坐標
首部饒宗頤親自審定的傳記 & 饒宗頤學貫東西,著作等身,在文史哲藝諸多領域皆有高深造詣。本書記述了饒宗頤的人生歷程,系統地介紹了饒宗頤從韓江走向世界的整個過程,全面記述饒宗頤學術、詩詞、書畫、養生等方面的成就,解讀大師的百歲人生,是至今第一本得到饒宗頤本人親自審定的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