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志:民間信仰[附光碟]
屏方(縣)志,是反映一個特定區域(縣)內風俗民情的地方性志書,內容包含了地理、政治、經濟、建設、醫療、產業、文化、教育、宗教、人物、藝文與社會等各種面向的歷史發展與現貌。本志書以屏東「在地特色」為基本思考點,本縣與其他地方各縣市共通性、同質性高的民間信仰現象與議題,盡量略而不論;而聚焦在讓讀者一看到章節標題,就能悟知這些民間信仰議題與縣向完全是屬於在屏東縣在地的。
屏東縣志:文化形態與展演藝術[附光碟]
文化誌的功能,既紀錄地方文史、風俗、人物,更重要的目的在於「文化解釋的權力」之書寫。本次文化誌的編撰,認為地方文化的形成,倚著文化多樣性的狀態共存、共生。面對文化多樣性存在的事實,需得追求文化建構的過程,也得理解文化存在的現實意義。文化共生是在文化多樣性的基礎上,追求未來意義的哲學思維和行動。
屏東縣志:原住民族[附光碟]
本篇章為「原住民族篇」,敘述的是屏東原住民族的故事。依據施添福等人的觀點,屏東大致上可分為平原地區、中央山地區和半島區三個區塊。平原區位於高屏溪東側,北起荖濃溪、南至土文溪;中央山地區則在平原區右側,沿著潮州斷層線,逐步往高地隆起;半島區則自士文溪以南形成狹長的地形。
屏東縣志:人群分類與聚落村莊的發展[附光碟]
本篇章稱為《人群分類與聚落村莊的發展》,在本質上,即是一班鄉鎮縣編輯地方志書的「歷史篇」。不過,屏東縣政府文化處主持下的屏東縣志編篡委員會,在多次的討論會中,決定利用專書形式,編篡一套能夠城縣屏東歷史和文化特色的史書。本篇的定名便是多次激烈辯論下的成果。它的目的是呈現自有文字紀錄以來,屏東地域的人群性質,聚落型態,土地占有和租佃形式(按:土地所有權制度),以及廣義的外力(國家)和社會的複雜關係。
屏東縣志:社會形態與社會構成[附光碟]
「人民」這個現代歷史中的新主體,既被看成是國家政府正當性的來源,卻也是當政者覺得可以操弄、輕侮的對象。但是,政治上的操弄者會更替,而人民與民間社會卻始終緜延不絕。社會篇的作者結合了史學、語言學、文學與社會學等訓練學者,在看待屏東這塊土地上人與物的長期轉變方式時,原先就有了多角度的可能。各篇章個別的撰者也都在他們所關切的問題與面向上整理出時光流轉的理路,共同點是,我們期待從人民的角度來看待四百年來這塊土地上的經濟活動與制度融合,看它們如何構成現今人們的生活、記憶與行動。
屏東縣志:產業形態與經濟生活[附光碟]
屏東縣誌最主要的意義當然是提供關心在地文化的屏東縣民了解地方歷史的管道。從政權中心的角度來看,屏東是個不折不扣的邊陲;當代人文社會科學正逐漸擺脫以往從權力中心往外看的視角,強調多元、來自邊陲的觀點。屏東的發展經驗不僅屬於屏東人的歷史記憶,也可以對台灣乃至全球的反思做出貢獻。屏東的發展歷程呈現出獨特的風貌,無論在台灣乃至世界尺度上都有其特殊意義。從清代開始,屏東的經濟就被納入更大區域乃至世界經濟中的一環。從清代初期南中國的重要米穀供應地,到清末世界重要的甘蔗栽培區,到日治時代成為糖業發展的中心、在來米的基地以及南進前哨站。到了戰後,屏東沒有工業化而走向另一條道路,以高單價的農漁牧產品做大量出口做為主要發展模式,同時成為台灣主要的蔬菜與果品供應基地。近年來在既有產業模式出現瓶頸之下,屏東重新聚焦在綠能、生物科技與觀光產業。可以說屏東這個政權的邊陲,是台灣與全球連結、交融的重要舞台。
屏東縣志:健康與醫療[附光碟]
本篇「健康醫療篇」,可說是包括了屏東醫療史、環境史、社會福利史及社區發展史等主題,使得本篇章視野顧及整體的健康生活及社會福利脈絡,位地方誌中有關醫療篇章的內容開創不同的視野。
風味新竹
新竹縣,在在展現了閩、客、原住民族群的文化多樣性,在人文科技城的發展願景下,更打造出滿足精神及物質生活需求的環境,於是,縣民在生活、學習、工作等面向得到了良好的照顧,便能體會到幸福感。 & 幸福感讓居住在大鎮小鄉的人們友善、富人情味,更在既有的歷史文化脈絡中思考如何再創新;當然,美好的生活不只是科技的便利性,持續有新的創意注入文化體系,才能對內體現我們的品味生活,對外則透過結合觀光的深度旅行,與來自各地愛好旅行的朋友分享在地的人文風情、自然生態。 & 走馬看花的旅遊,已逐漸被深度文化之旅所取代,跨領域的整合觀光,使遊客有機會更進一步認識土地、人與產業之間的關係;因此,來到新竹,地方文化館群就是認識美麗新竹的第一站,包藏歷史、藝術、生態、文學,以及影像各式文化館,將會為您述說著從這塊土地的深厚底蘊。 & 文化就在行旅生活中,歡迎來「新竹」作客,感受「風味」的幸福故事。
澎湖地區志工旅遊(volunteer tourism)推廣策略及運用模式之規劃設計與操作規劃報告書
(一) 澎湖地區先天擁有綿延白淨的沙灘、清澈無垠之湛藍海域、變化多端之玄武岩地質景觀,古厝與石滬等珍貴文化古蹟,以及燕鷗群棲、綠蠵龜洄游產卵等多樣性生態資源,故冀望導入現今新興之工作假期及志工旅遊模式,採以一種新型態休假與志工服務形式的觀念及活動,讓參與者以工作服務取代一般性的消費娛樂,並藉此融入當地自然與人文環境,或可親身投入島嶼之生態保育工作,進而帶動在地居民關心周遭環境,以達到當地社區發展與生態保育之目標。 (二) 為瞭解澎湖地區對於國際與國內旅遊志工之整體需求,並建構其推廣策略及運用模式,本案除將針對澎湖地區特有之「菜宅」、「石滬」、「綠蠵龜」等3種主題資源分別進行其志工旅遊計畫之規劃與設計外,亦將從中擇一計畫進行試操作,分析其效益,以作為本處後續推動之參考。
雲霧山林-霧台鄉觀光行銷宣傳影片[DVD]
霧台是屏東縣地勢最高的一鄉,世代居住著八個魯凱族的部落,至今未受商業影響,仍維持脫俗純淨的風貌,就像是南台灣的後花園。由南二高下長治交流道後,沿著台24線上行至霧台鄉,欣賞魯凱族的石板建築與文化,品嚐道地的風味餐,並在這個大自然的教室欣賞老鷹及多樣的動植物。
落山風作陣唱歌[附光碟/精裝]
民謠是一種根原自於土地的古老藝術形式,也是人類傳達情感最好的媒介與工具,透過歌聲抒發著生活當中的酸甜苦澀,口耳相傳的民謠之所以受歡迎,不在於精湛精美的詞藻,而是充分的反映了當時人民生活的喜怒哀樂,就像是歷史的鏡子一般,透過一首首朗朗上口的歌曲,告訴現在的孩子,阿公阿媽時代的生活樣貌和細膩情感。縣政府與在地文化組織的努力之下,透過與全縣在地的國中小結合,讓孩子們能夠發揮創意,以自己生活當中的各式情景以及人事物做為創作養分,創作出各種專屬孩子們的新世代歌謠,歌詞新穎又不失民謠創作的核心價值─源自生活,作品當中有的充滿童趣,有的深刻刻畫在地風俗民情,透過觀察與創作,重新連結孩子們與這塊土地的情感,透過孩子的眼睛,也讓我們看見不一樣的恆春半島。
金門建縣百年歷史風華[軟精裝]
2014年,適逢金門建縣百年,金門將邁向歷史進程的一個新起點,在既有良好的基礎上,再策精進,使金門永遠成為世人心目中最美麗的寶島,海上最耀眼的明珠。金門文化資產雄厚,閩南、洋樓建築群,風景名勝遍佈全島各地,歷經戰火留下豐富的戰爭遺跡及軍事工事,加上長期封閉的神秘面紗與獨特之鳥類資源等保育良好之自然生態,近年來的定期舉辦的金門的馬拉松賽、泳渡金廈、料羅海上長泳、夏豔海灘風金湖花蛤季、金沙尋找風獅爺、金寧小麥石蚵文化季、烈嶼芋頭節等等活動,讓金門魅力十足。回首百年來,先民篳路藍縷,胼手胝足,開墾森林,各項建設日益精實,民眾生活水準普獲提高。現金的金門,儼然已成為臺、澎、金馬地區最幸福的城市。
金門建縣百年歷史風華[DVD]
金門文化資產雄厚,閩南、洋樓建築群,風景名勝遍佈全島各地,歷經戰火留下豐富的戰爭遺跡及軍事工事,加上長期封閉的神秘面紗與獨特之鳥類資源等保育良好之自然生態,近年來的定期舉辦的金門的馬拉松賽、泳渡金廈、料羅海上長泳、夏豔海灘風金湖花蛤季、金沙尋找風獅爺、金寧小麥石蚵文化季、烈嶼芋頭節等等活動,讓金門魅力十足。2014年,適逢金門建縣百年,金門將邁向歷史進程的一個新起點,在既有良好的基礎上,再策精進,使金門永遠成為世人心目中最美麗的寶島,海上最耀眼的明珠。回首百年來,先民篳路藍縷,胼手胝足,開墾森林,各項建設日益精實,民眾生活水準普獲提高。現金的金門,儼然已成為臺、澎、金馬地區最幸福的城市。
臺中市優良公寓大廈精選:臺中寓見幸福[附光碟/精裝]
本次臺中市「優良公寓大廈評選」,依社區大小組別不同共有6大類,分別評選優良社區外,另外依社區特色頒發8種主題特色獎,所以今年頒發獎項特別多,希望藉由評選發楊「用心維護管理」的社區,進而能影響週邊社區共同參與,對本市的都市環境、治安、文化、生活提升有所助益,把臺中打造成更美好、幸福的城市。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海面湛藍,熠熠如鏡。海面下洄游的魚鎮熙熙攘攘,海底珊瑚一叢又一叢。島嶼遺世獨立,洋樓曾經華麗,菜宅連綿如強,玄武岩壁立擎天。寧謐的藍揮灑出這一片生態豐美的海洋淨域,閃亮亮的黑石、灰撲撲的白石,在疾風鹹雨中,靜靜說著時光的老故事。這裡是澎湖南方,在遙遠的海上,有四顆最明亮的珍珠。
讓陽光,灑落希望的土地:曹啟鴻的信任工程—養水種電(附光碟)
看著台灣燈會主燈閃耀,如果,射向天際的光源是來自養水種電的太陽能示範區,或者來自最先進的氫能燃料電池,台灣走向以再生能源為主的低碳生態島嶼,不是一個夢。2010年,希斯衛克以凸顯地球永續發展為設計核心價值的「種子聖殿」作品,奪得上海世界博覽會設計大獎,在同一年,台灣終於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2011年,日本發生福島核災,德國政府決心成為無核國家,日本在強大民意壓力下,國內所有核電廠一度全數關閉。2012年,在巴西里約召開的地球高峰會(里約+20),做成發展綠色經濟的關鍵決議,呼籲所有地球成員在綠色經濟的框架下,全力發展再生能源、消弭貧窮與不平等。循著地球永續發展綠色經濟的氛圍,英國策展人希斯衛克所設計的2012年倫敦奧運聖火,相較於百年奧運傳統,節能減碳比例高達85%特別受到世人關注。種子聖殿的核心價值、倫敦奧運的節能減碳,具體描繪出我心中的能源夢想,這也是人類的終極關懷。我的第一個任期遭遇台灣百年洪災莫拉克風災,當時自覺沒有能力帶領災民走出希望與未來,一度想逃離紛亂俗事,把縣長的第二個任期交給下一個世代的政治工作者。我把想法告訴友人,那位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告訴我,當屏東縣民需要你的時候,你的離開是逃避,當林邊、佳冬的災民把希望寄託在你身上時,你的離開是自私。這一席話把我敲醒,在天光乍現的微光下,我領受到上帝的意志。莫拉克風災是上帝給我的挑戰,我對人類的愛必須在災民身上體現,我的考驗必然伴隨著走過風雨的林邊、佳冬災民,我的夢想在災民的夢想中領受養分,我們彼此依偎、共同成長。在養水種電的能源革命中,他們,讓大家看見災區歷經5年的重建,他們,在泥濘滿地的瓦礫堆中站了起來,他們,在史無前例的計劃中扮演大無畏的先行者。
城內舊事:臺北建城130週年
「身在臺北市,心知臺北事。」臺北故事多,《城內舊事》是臺北建城130年專書,以五萬字說臺北城內百餘年陳年故事,自是滄海淘沙,但三百多張圖片的豐富內容,對於臺北城歷史知識的探求,以及城內三十七個重要古蹟的沿革,必有所助益。
木瓜健康管理技術專刊[第三版]
介紹木瓜栽培管理的注意要點,包括整枝修剪、合理化施肥及有害生物整合管理,希望農友能參考採行,以達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與安全及兼顧環境生態保育的目標。
坐看停雲:漫步雲林文創的幸福手札
這本手札結合了好物、好點與好節慶,初步連結成為雲林文創旅遊的推薦點,可以購買、可以遊賞、可以參與節慶文化,無論住民或遊客都可以享受農業大縣所提供的、具有土地芳香的文創之旅。
遶.衝.巡.渡:嘉義縣定民俗專輯
以兼具易讀性及趣味性之文字,輔以影像介紹新港奉天宮-天上聖母元宵遶境、新塭嘉應廟-衝水路迎客王、過溝建德宮-火燈夜巡、民雄大士爺廟-大士爺祭典四項嘉義縣定民俗,讓民眾體會民俗的意義,進而提升保存之意願。
暗夜謎禽:黃魚鴞[軟精裝]
本書揭開黃魚鴞的神秘面紗,讓民眾認識這個行蹤隱密的生物,並且透過維繫黃魚鴞的生存,進一步讓大家關注這塊土地,在中高海拔的森林需要有老樹,魚鴞爸媽才能找到築巢產卵的地方;需要有清澈乾淨的溪水,魚鴞爸媽才能抓取足夠的食物,餵飽巢中的雛鳥。期望透過本書,讓國人瞭解國家公園生態資源的豐富與多樣,並能在感動之餘,在生活中的舉手投足,多一分心力為環境著想,並且進而支持、投入自然保育之列,成為國家公園保育工作推展的最佳夥伴。
暗夜謎禽:黃魚鴞[DVD]
黃魚鴞是國內珍貴稀有的保育類動物,森林是牠的家,溪流則是牠的餐廳。雖然 體長有60公分,是臺灣最大型的貓頭鷹,但牠卻極為神祕低調,要聽到牠的叫 聲或看到牠的身影,是很難得的事。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孫元勳教授研究黃魚鴞生態,揭開了這種夜行性猛禽神秘的 面紗。
戀戀三重埔系列六:三重的藝術與藝術家們[精裝]
以往三重區總給外界是文化沙漠的刻板印象,為了文藝風華再現本區,俾益後代子孫與菁菁校園學子,本所除了積極蒐集藝術文史資料外,並積極派員實地訪問本地藝術家,留下訪談的文字與圖片紀錄,希望日後提供本市推動鄉土教育研究之用,同時充實本市史實資料庫。
金門的戰爭與和平:823砲戰期間美國外交文書有關金門文獻選譯[軟精裝]
823砲戰爆發時,華盛頓的艾森豪、莫斯科的赫魯雪夫、倫敦的馬克米連,北京的毛澤東,台北的蔣中正,還有各國領袖政客,他們的目光都注視著金門這個小島,會不會因為這個小島而爆發大規模戰爭,引發核戰的危機?當時台海兩岸或是美國的決策者若一失手,則結局難於想像。
雲動.風輕:雲林社造回憶錄.102年
雲林縣社區營造已推動了數十年,社區營造是民主參與的過程,是一種社會運動,是一種思想,思想產生信仰,信仰產生力量。在社區看到的每一景、每一色,都是在地的創作結晶,不同社區有著不同的人事物,進而發展出不同的在地特色。
洸彩亮沂:林洸沂/神仙與十二生肖實相錄創作展
「交趾陶」,台灣民間則有「交趾燒」、「嘉義交趾」、「葉王陶」等不同的俗稱,早期它的應用大多在台灣寺廟、民宅的裝飾陶藝品,其內容大致為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或歷史文學,前者應用藉裝飾文樣圖形以求吉慶平安,後者為教化功能以傳述歷史,訓誡子孫,教忠教孝。幾百年來,台灣民間信仰轉化為生活習俗、宗教觀念轉化為現實生活,交趾陶作品在題材上亦逐漸加入了豐富的生活意涵,更引入現代人的生活中,從早期的廟宇躍下遊走於現代建築、藏家雅玩之間,成為台灣傳統工藝美術上最具特色的藝術品。
尋花探林: 阿里山植物導覽手冊
大阿里山地區近百年來一向是臺 灣地區木本植物的主要產地,其實在濃蔭深處、山徑兩側、溪邊或潮濕山壁等容易被忽視的角落裡,隨時有很多小花小草等待您去探訪、關心。 這是一本以遊客角度撰寫的植物導覽手冊。 我們希望試著以較淺顯易懂的文字,搭配彩色圖片,介紹阿里山區隨處可見或特殊、稀有的美麗花草。除了區內主要的經濟作物及野疏菜餚之外,林木僅選擇具有特殊外表形態、用途或常見種類稍加介紹,其他則儘量在小花小草身上多作著墨、描述。
浸水營古道:一條走過五百年的路
歷時二十多年刻劃而成的報導文學史詩鉅作。古道研究權威楊南郡與徐如林,帶領大家走入「浸水營古道」,從這條路窺見臺灣五百年來的命運!沒有一條道路能像浸水營古道一樣,激發人們那麼多的思古之幽情。這一條道路的形成,可以推溯到五百年前,被稱為卑南王的卑南族總頭目,威震臺灣東部與南部各原住民的時代。五百年來,卑南族、排灣族、荷蘭人、平埔族、漢人、日本人,利用這一條路探金、納貢、交易山產、訪親、山地探險、學術調查、移民、販牛、郵遞、傳教、行軍、赴任、爭戰、討伐、山地警備、巡視、健行、山訓......,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發生在這裡。五百年來,層層疊疊的時空,訴說著不僅是浸水營古道的故事,更是臺灣的故事。
蔣中正與臺灣教育文化發展[軟精裝]
本書以「蔣中正與臺灣教育文化發展」為題,探討中央政府遷臺後的教育發展中,那些重要的教育政策是蔣中正決定的,或是受其影響的,希望透過客觀的分析,讓更多事實呈現。
雲林總鋪師‧社區手路菜
雲林縣政府文化處積極推動下,協助許多社區完成資源調查、學習成長、志工培訓、環境改造、文化產業、生活空間等社造工作,同時配合近年推動新故鄉營造計畫、社區營造點及地方文化館、社區文化之旅等計畫,特別在社區重要節慶活動、社區成果展演、文化之旅風味餐的安排,都可以看見每一個社區所推出豐盛饗宴,展現雲林各鄉鎮社區特有的手路菜。
從種苗到觀光:蘭花產業多元應用與開發研討會專刊
為推廣多年來致力於蘭科作物之研發成果,並介紹東部地區有別於西部的蘭花產業面向,故舉辦本研討會,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就蘭花繁殖量產技術建立、蘭花科技研發與蘭花的景觀及多元產業應用等主題進行專題報告;同時邀集實際從事蘭花生產且執產業牛耳的蘭花業者共同參與,針對蘭花育種的趨勢及蘭花創新商品開發與產業脈動發表豐碩成果和經驗分享,內容精彩豐富,特編印成本專刊,供有關人員參考,盼能有助於本區開創蘭花產業新氣象。
琉璃美:台日玻璃藝術展展品專輯(精裝) ]
玻璃產業為新竹市特有產業為推廣台灣玻璃產業,以立足台灣與世界連結的概念,廣徵全台灣玻璃藝術家創作與台灣印象有關的作品至宮崎縣立美術館展覽,經徵選後全台共有六十八位作者,126件作品,日本二十件作品。此次展覽作品都是從全台徵選而脫穎而出,殊為難得。
遇見新北12個旅行生活故事
本書是以12個新北市在地生活故事的私房旅遊路線,帶領遊客體驗領略新北市深度慢遊的美。以四大主題:生態山林、鐵道祕境、河海風情及文創風情等,深入介紹新北市12條路線遊程,書中並搭配手繪地圖及描圖紙,讓讀者除了參照路線造訪外,也能描繪自己的私房旅遊路線。期待本書能讓曾到訪新北的遊客想再度重遊,未到訪的遊客則會想前來感受體會,遇見新北,就是現在!
與自然對話玩皮趣李宛玲皮雕創作個展
李宛玲皮雕創作以自然為題,向大自然學習和諧與生命力,源自於她從小出生在鄉下與大自然為舞,自然而然地對自然的細心觀察刻劃在皮革上。 皮革自古與生活息息相關,日常生活隨處可看到皮革廣泛的運用在生活中,近年因個性化商品活絡與喜愛動手做的國人增加,皮革工藝更是成為熱門手藝。李宛玲從20多年前接觸皮雕就一頭栽進這個使她迷戀的手工藝,在生命面臨極大困境走不下去時,巧遇上帝,因著信仰全心投入皮雕教學,作品中傳達著上帝的愛與從這份愛中得到的力量,讓單親的辛苦因著上帝看見曙光,在辛苦缺乏的環境裡也能開出美麗的花朵。
第十六屆臺北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今年適逢臺北城建城一百三十週年,回首過往,我們發現:儘管經歷百年多的歲月淘洗,無論從傳統跨入現代,從喧囂的大稻埕到繁華的冬區,還是從泛黃城牆演變 成一棟棟摩登大樓,「文學」一直是支撐這座城市最雄偉的梁柱之一。因為「文學」,這個城市有了傳頌的故事和迷人的個性,並且代代相傳,終而成為我們豐厚的 文化資產。
觀音觀鷹:觀音山猛禽辨識手冊
觀音山猛禽辨識手冊是一本輕便攜帶型之入門工具書,本手冊圖文並茂,介紹觀音山常見猛禽生態及如何辨認種類,透過本自導式導覽手冊,可供遊客於觀音山各步道健行、踏青、賞鷹時之參考。
102年農業工程與自動化計畫成果研討會論文集(農業試驗所177號)
本論文集係彚集[102年度農業工桯與自動化計畫成果研討會]之研究論文,內容涵盖近三年農業試驗所.各區改良場及委託學校辨理之研究計畫在農業設施工桯.農業機械與自動化農業氣象與災害防範上的執行成果,連同會議專家與學者之建議彙編成冊,以供相關領域學門之產官學界參考
102年國慶焰火綻風城:攝影比賽得獎作品專輯[軟精裝]
為記錄這些精采的活動實景及留下珍貴畫面,特舉辦攝影比賽活動,以10月10日國慶當日各項活動及國慶煙火為主題,邀請全國民眾參與,經評審委員專業的角度,於參賽的500多件作品中,精選70件優秀作品,而眾所周知拍攝焰火需要高度的攝影技巧、豐富的經驗、取景的好方位,以及捕捉瞬間之美的臨場反應,好的焰火照片可說是高難度功力和可貴機緣的天作之合。能收錄在這本專輯中的得獎作品,都是從參賽照片中脫穎而出的一時之選,殊為難得。
2013葉王獎&嘉義市交趾陶協會會員聯展成果冊
葉王是臺灣本土第一位文獻可考的交趾陶名匠。本名葉獅,字麟趾,曾有作品署名「和雲葉王」。因技藝精湛而被譽稱為「王師」,世逐稱為「葉王師」。葉王原籍福建漳州府平和縣人,出生於嘉義民雄。其父葉清嶽為一陶工,葉王受其影響自小就喜歡以土捏造人物,少時遷居麻豆,常放牛田間,又以泥土塑造戲曲人物以自娛,因緣際會,跟從來自大陸的陶匠習得彩釉窯燒技法,能掌作廟尪仔得全部精髓,終成臺灣交趾陶得開山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