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1105_深夜食堂30
1103~1105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相關主題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2026年《阡陌之森》月曆(預購)

林業保育署 出版
2025/12/31 出版

主題:《阡陌之森》 想像自己擁有鳥兒般的翅膀,飛越臺灣碧綠的山林與豐饒的田野。2026年,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推出全新主題月曆,以《阡陌之森》為核心,呈現臺灣壯闊的「大尺度地景」。月曆以生動細膩的畫面,展現森林、溪流、農田、聚落、埤塘、魚塭、沼澤與湧泉等多樣的棲地類型,帶領讀者一同探索臺灣豐富的自然地貌。同時,藉由突顯特色的動植物資源及相關的棲地保育議題,特別突顯臺灣特色的動植物資源,並關注棲地保育的議題。透過多角度的視覺呈現透過不同觀看角度,從空中鳥瞰、溪流中仰視、海平面眺望等視角,一場跨越空間的觀景之旅即將展開,引領大家一同俯瞰台灣的多元生態。 「國土生態綠網保育軸帶」對一般民眾而言,或許仍是相對陌生且難以理解的議題。林業保育署說明,《阡陌之森》月曆的主題由署長林華慶發想構思,並與同仁共同精心策劃每月主題和圖像,再由吉日創意特別邀請五位風格各具的插畫家——Page Tsou鄒駿昇、Croter洪添賢、Cindy Wume吳欣芷、Jia Dong Lin林家棟,以及Yihsin Wu吳怡欣,共同攜手創作2026年《阡陌之森》月曆,以其獨特創意和手繪技巧,完美詮釋與轉譯。

95 特價361
上市通知我
下次再買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2026年《阡陌之森》桌曆(預購)

林業保育署 出版
2025/12/31 出版

主題:《阡陌之森》 想像自己擁有鳥兒般的翅膀,飛越臺灣碧綠的山林與豐饒的田野。2026年,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推出全新主題月曆,以《阡陌之森》為核心,呈現臺灣壯闊的「大尺度地景」。月曆以生動細膩的畫面,展現森林、溪流、農田、聚落、埤塘、魚塭、沼澤與湧泉等多樣的棲地類型,帶領讀者一同探索臺灣豐富的自然地貌。同時,藉由突顯特色的動植物資源及相關的棲地保育議題,特別突顯臺灣特色的動植物資源,並關注棲地保育的議題。透過多角度的視覺呈現透過不同觀看角度,從空中鳥瞰、溪流中仰視、海平面眺望等視角,一場跨越空間的觀景之旅即將展開,引領大家一同俯瞰台灣的多元生態。 「國土生態綠網保育軸帶」對一般民眾而言,或許仍是相對陌生且難以理解的議題。林業保育署說明,《阡陌之森》月曆的主題由署長林華慶發想構思,並與同仁共同精心策劃每月主題和圖像,再由吉日創意特別邀請五位風格各具的插畫家——Page Tsou鄒駿昇、Croter洪添賢、Cindy Wume吳欣芷、Jia Dong Lin林家棟,以及Yihsin Wu吳怡欣,共同攜手創作2026年《阡陌之森》月曆,以其獨特創意和手繪技巧,完美詮釋與轉譯。

95 特價342
上市通知我
下次再買

蔣經國日記(1950)[軟精裝]

蔣經國  著
國史館 出版
2025/08/01 出版

蔣經國日記,始於1937年5月4日,終止於1979年12月31日,其中1948年闕如,而1937至1940年,以及1945、1946、1947與1949這八年的日記為抄謄本,其餘年份的日記皆為原件,且為蔣經國本人所記。蔣經國寫1950年日記記載十分詳盡,其中包括每日天氣、行程,自身對各項人、事、物的想法或看法。在日記中或抒發心情,或自我反思。甚至從閱讀的書籍文章中,抄錄不少名言佳句、詩詞用以自勵勵人,直抒胸臆。

95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經國日記(1951)[軟精裝]

蔣經國  著
國史館 出版
2025/08/01 出版

蔣經國日記,始於1937年5月4日,終止於1979年12月31日,其中1948年闕如,而1937至1940年,以及1945、1946、1947與1949這八年的日記為抄謄本,其餘年份的日記皆為原件,且為蔣經國本人所記。蔣經國寫1950年日記記載十分詳盡,其中包括每日天氣、行程,自身對各項人、事、物的想法或看法。在日記中或抒發心情,或自我反思。甚至從閱讀的書籍文章中,抄錄不少名言佳句、詩詞用以自勵勵人,直抒胸臆。

95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經國日記(1952)[軟精裝]

蔣經國  著
國史館 出版
2025/08/01 出版

蔣經國日記,始於1937年5月4日,終止於1979年12月31日,其中1948年闕如,而1937至1940年,以及1945、1946、1947與1949這八年的日記為抄謄本,其餘年份的日記皆為原件,且為蔣經國本人所記。蔣經國寫1950年日記記載十分詳盡,其中包括每日天氣、行程,自身對各項人、事、物的想法或看法。在日記中或抒發心情,或自我反思。甚至從閱讀的書籍文章中,抄錄不少名言佳句、詩詞用以自勵勵人,直抒胸臆。

95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經國日記(1953)[軟精裝]

蔣經國  著
國史館 出版
2025/08/01 出版

蔣經國日記,始於1937年5月4日,終止於1979年12月31日,其中1948年闕如,而1937至1940年,以及1945、1946、1947與1949這八年的日記為抄謄本,其餘年份的日記皆為原件,且為蔣經國本人所記。蔣經國寫1950年日記記載十分詳盡,其中包括每日天氣、行程,自身對各項人、事、物的想法或看法。在日記中或抒發心情,或自我反思。甚至從閱讀的書籍文章中,抄錄不少名言佳句、詩詞用以自勵勵人,直抒胸臆。

95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經國日記(1954)[軟精裝]

蔣經國  著
國史館 出版
2025/08/01 出版

蔣經國日記,始於1937年5月4日,終止於1979年12月31日,其中1948年闕如,而1937至1940年,以及1945、1946、1947與1949這八年的日記為抄謄本,其餘年份的日記皆為原件,且為蔣經國本人所記。蔣經國寫1950年日記記載十分詳盡,其中包括每日天氣、行程,自身對各項人、事、物的想法或看法。在日記中或抒發心情,或自我反思。甚至從閱讀的書籍文章中,抄錄不少名言佳句、詩詞用以自勵勵人,直抒胸臆。

95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的口袋美術館.線

陳姝里  著
台美館 出版
2024/05/01 出版

作者以台灣前輩畫家陳澄波的〈淡水風景(淡水)〉作為創作起源,並延伸出跨至海外更遠的場景及故事,最後回到自己的土地上。以詩作為文字創作,以木版畫作為圖像創作的媒材,手法上以大量木條拼接於木板上,強化「線條」所產生的連結和延伸性。

95 特價36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2022澎湖學第22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澎縣文化局 出版
2024/03/01 出版

本屆研討會希冀更完整地建構荷蘭時代臺灣史中澎湖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相關研究,探討此時期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成立與發展,及澎湖對外的關係與演進,乃至於澎湖現代有關荷蘭之風俗、傳說與地方歷史記憶等;是故訂定研討會徵稿主題為「荷蘭人築城風櫃尾400週年(1622-2022)」,並以下列3項子題為徵稿範圍,即1、162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至荷蘭相關史事的研究。2、十七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亞的經營(特別是與澎湖的關係)。3、有關荷蘭人在澎湖的風俗、傳說及民間信仰等歷史記憶的調查與研究。

95 特價1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兵:重尋一段被歷史遺忘的血淚青春

二戰期間,台灣因受到日本統治,約有二十餘萬人被動員到日本部隊中,送到中國及南洋戰場。戰後初期台灣人口約有六百萬人,這些二十餘萬人及其家族的記憶,就超過1/30,是這塊島嶼的重要記憶。但在二戰後,日本戰敗,台灣政權轉移,這些台籍日本兵不被任何政權所承認。國共內戰、二二八事件、清鄉、白色恐怖統治接踵而至,許多曾參與二戰的台籍老兵,始終無法倖免於各種國家暴力的傷害。在國際冷戰局勢及國內長達38年的戒嚴統治下,家庭破碎的傷痛被迫噤聲,對於國家責任的究責被迫吞忍,戰爭對於人權的殘害也無從反省。希望透過這本書的出版,找回被迫遺忘的歷史記憶、肯認台籍老兵的犧牲奉獻;在多元而分歧的社會捍衛以人權、民主、自由為共同價值的集體認同;喚醒世人正視戰爭的殘酷。對威權統治、侵害人權行為的姑息與縱容,就是對人類和平的最大威脅。

95 特價5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王盛傳與他的弟兄們 烏坵.南海部隊(軟精裝)

金門文化局 出版
2020/12/01 出版

本書為烏坵鄉南海部隊之後人與相關人員之訪談紀錄彙整。

95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高雄市市定古蹟「左營廍後薛家古厝」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高雄文化局 出版
2020/11/01 出版

市定古蹟「左營廍後薛家古厝」位於高雄市左營區海平路40號,是一座五開間帶護龍(左一右二)之三落合院。薛家先祖來自福州,原居於鳳山赤山,乾隆年間五世薛九重(1772~1846)投奔左營親戚,胼手胝足,篳路藍縷,清嘉慶道光年間(約1820前後)興建本宅前落,成為薛氏在左營奠基的開基祖。清咸豐元年間(約1850年左右),第二代薛老(1811~1880)於前落正後方興建中落。日治明治43年(1910),第三代薛賽(1854~1913)於中落正後方加建後落。至此,薛家古厝成為三落合院帶護龍之大規模住宅群,左營薛家也成為左營廍後地區代表性家族。其在民宅的選址或建築形式上,充分的反映了創建主的需求及對當時代背景與社會狀況的因應,具高度文化資產保存價值。本研究以左營薛家歷史、建築研究、現況損壞調查與分析、結構安全評估、修復再利用建議為題進行研究,並進行現況圖、損壞圖、復原圖測繪,以完整建構其史料,並作為未來修復、保存及再利用之參考依據。

95 特價66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節慶池上

走走池上  著
池上鄉公所 出版
2020/05/01 出版

當越熟悉池上,也越能發現,除了秋收的黃金稻田 之美,四季流轉的在地風光也各自有著美妙的特色,並連結著居民的習性、文化、傳統,誕生出另一種與土地和諧共生的人文風情;在池上鄉公所的規畫下,希望透過活動的攝影紀錄,將池上的活動以專書呈現。於是我們以二十四節氣作為本書的架構,來代表池上生活的 365 天,並隨著節氣的變化、四季的遞嬗、居民的習俗、在地的活動,描繪出不同的池上樣貌。

95 特價2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白色之網-葉石濤文學地景作品選集(二)共三冊

葉石濤  著
臺南文化局 出版
2018/10/01 出版

葉石濤小說輔以內容地景導覽。

95 特價5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華古典博物學論壇(一)

張述錚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5/11/07 出版

本書以中華民族所創造、所關涉的的浩浩博物為研究主體。其內容始自天宇地輿、木果穀蔬、獸畜禽鳥、水族蟲豸,直至農耕漁獵、衣食住行、巧藝遊戲等等。所涉之博物,必展現其形貌、功用及古今異同,展現中華民族生存演進的直觀畫面,瞭解他們的愛憎與嚮往,從而形成中華獨有的始自遠古連續五千載的物態文化史。本文又甚重近世的發展研究。今日,各國執政者從一國、一族之私利出發,或結邦,或聯盟,爭強鬥勝,山林破壞、大地沙化、核污染、水污染、現代戰爭與屠殺,已成爲整個人類發展的噩夢。1988年1月,七十五位諾貝爾獲獎者齊聚巴黎,瑞典物理學家漢內斯·阿爾文發表了鄭重演説:「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頭到兩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所謂「孔子的思想」,即孔子推行的敬天愛人、仁義之道。為著眼中華古今物態文化史研究探索,進而關注人類的命運,大江南北、海峽倆岸,三代相繼,三代聯手,全力以赴,編撰了《中華博物通考》。而《通考》的編撰又曾遭際筆墨文化向電腦文化的轉型期等一系列問題,一度步履維艱,此不贅述。

79 特價47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雙鉤廓填:柯良志個展

北市美術館 出版
2025/10/30 出版

「雙鉤廓填」,取自古代書畫摹本的技法。「雙鉤」,用細勁墨線鉤勒字形輪廓,「廓填」,以墨填充其內。此一技法強調形式上的描繪與內涵上的填實,其本質即是「結構」與「內容」之間的共構關係。藝術家借用這一古典手法,不只是回應書法技藝的歷史脈絡,更透過此術語轉化為一種當代藝術創作的概念模型。這個模型意味著:對於當代社會各種表象的描摹(鉤勒),以及對其內部空洞、荒謬或重複問題的批判與填補(廓填),從而形成具有批判意識的藝術語言。本展旨在思考書法於當代的語彙與形式,探索其在生活脈絡中的流動與再生,並激發觀眾對「書寫」更開放且具想像力的體驗與認知。This exhibition takes its title from a classical technique foun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Framing” refers to the outlining of character forms using fine, controlled ink lines, while “Filling” reveals the subsequent process of inking within the contours. This method emphasizes both the construction of external forms and filling of internal content while embodying a co-construc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and meaning. By adapting this historical technique, the artist not only engages with the lineage of calligraphy practice, but also reinterprets the term “Framing” and “Filling” as a conceptual model for contemporary art-making. This model implies a dual approach: the framing of contemporary social appearances, and the critical filling-in of the vacuums, absurdities, or recursive problems within. Through this, the work constructs a language of art grounded in critique and reflection. The exhibition considers the evolving form and meaning of calligraphy in contemporary practice. It investigates how calligraphy circulates and is reactivated within everyday contexts and invites viewers to engage with “writing” as an open-ended and imaginative act.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彭弘智個展:未完成之作

本次個展聚焦在他近期的跨領域嘗試:劇場界有許多已逝或英年早逝的英才,例如:田啟元(1964-1996)、陳明才(1961-2003)、周逸昌(1948-2016)等。他們對台灣的劇場界都有深遠的影響,都是開拓者的角色,可惜好像有很多應該接下來要完成的作品或事業沒有 辦法完成就離開了。他非常渴望知道這些英年早逝的英才是否有所遺憾,是不是有未完成的作品想要幫忙繼續完成?所以思考是不是經由靈媒或觀落陰的方式可以把他們找出來,問他們有沒有要完成的劇本或故事,讓我們還在現世的後輩可以幫忙完成。一開始是黑白的紀錄片,記錄著探訪靈媒的過程,問這些靈媒他們三位有沒有未完成的作品。並且跟這三位亡靈討論這個作品要如何繼續發展,後面是彩色的影片,依據訪談後結果的一個表演作品。這是跟逝去亡靈的共同合作,最後根據他們所想要做的來完成一個新的電影和裝置。This solo exhibition focuses on his recent cross-disciplinary experiments: Taiwan’s theatre history is marked by the early loss of visionary artists such as Tien Chi-Yuan (1964–1996), Chen Ming-Tsai (1961–2003), and Chou Yi-Chang (1948–2016). Each left a profound legacy, yet their sudden departures left many dreams and works unfinished. This project arises from a longing to ask: Do they have regrets? Were there stories they still hoped to tell? Through spiritual mediums and the traditional ritual of Guan Luo Yin, Peng seek to reconnect with these departed artists. The film begins as a black-and-white documentary, capturing his search for mediums and conversations with the spirits, asking what works remain incomplete and how they might continue. The second half transforms into color—a performance creat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spirits themselves. Based on the messages received, Peng carry out their imagined intentions, crafting a new video piece that blurs the line between memory, imagination, and the afterlife. This is a dialogue across realms—a continuation of art beyond death.

95 特價5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雙城踅玲瑯

臺南文化局 出版
2025/10/30 出版

《雙城踅玲瑯》是一本以臺南「安平古堡」及「赤嵌樓」為雙城主題,一起找故事、尋答案,互動走讀的筆記書。在這裡有故事介紹、地圖、今昔照片、插畫、尋寶問題、手作小遊戲,橫跨400年歷史,從防禦堡壘到觀光地標;從常民百態到工藝傳承;從經貿路線到宗教信仰;精選10個臺南特色景點,由巷仔Niau 帶你在巷弄中踅來踅去,將這些足跡刻劃進筆記頁、集章頁,裝滿屬於你的臺南記憶。

95 特價30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年報 2024[軟精裝]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24年報,內容涵蓋2024年各業務之執行成果及各項文化資產統計數字,內容共分為五大篇章,除了總論外,包含文化資產保存整體發展、有形文化資產保存維護、無形文化資產保存維護及文化資產保存科學暨修護技術等。

95 特價1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藝啟十方:工藝地圖上的繁星

工藝研究所 出版
2025/10/27 出版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於2025年辦理「藝啟十方-工藝地圖上的繁星」展覽,本書收錄展覽策展理念並集結展出的84位「臺灣工藝之家」工藝創作者之作品圖錄及介紹,將展覽精彩內容集結成冊。專刊以展覽的兩大策展核心:「永續之藝」、「幸福之源」作內容編排,透過細膩文字描述以及工藝家精美作品影像融貫其間,探討工藝與自然永續、生活質感及心靈療癒的關聯,除了展現工藝家對技巧、美感、創意的追求與探尋,並揭示「工藝」尊重自然循環、與生活緊密相連並富足人們心靈,在現下快節奏步調中,帶來更貼近人心溫度、更尊重時間及對「物的尊重」的慢活工藝精神。

95 特價61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位來_2025臺灣工藝展

「位來.2025臺灣工藝展」是本中心「2025臺灣工藝季」系列活動最重要的展覽之一,本展由國際策展人陳俊良博士以「回歸工藝本質」為策展核心,規劃三大展區,分別為【守藝】、【竹聲】、【茶筵】,並以「茶」與「竹」兩大文化素材為展覽主軸,集結超過百位工藝家參與展出,是一場跨越長、中、青世代的工藝創作盛宴,亦是臺灣工藝世代傳承演進的重要軌跡。本展打破工藝與日常的界線、探討臺灣工藝的傳統與創新傳承,為臺灣工藝未來找尋一個完美的位置與定位,開創屬於「臺灣心工藝」的未來定位。本展2樓展場以【守藝】為名,以百隻陶手展示工藝師創作的工具,聚焦從工具到工藝,手是創作、學習的核心,強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拾階而上,3樓【竹聲】以竹工藝創作裝置藝術為引,從竹的各種形態轉化,探討竹材的生命過程與聲音的感知,向外延伸至中壇展間,媒合工藝師共同創作一盞燈,下方茶桌融合茶文化,引入竹香、茶香特製「工藝的味道 」香氛,將視覺、嗅覺與聽覺交融呈現;4樓【茶筵】透過茶席文化串聯百位工藝家的技藝交流,從年輕新秀、中生代職人到工藝國寶,讓工藝真正走入生活,每張茶席上陳列著不同世代工藝家的代表作品,共同編織出臺灣工藝的深度與多樣面貌。

95 特價66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佇桃園食世界[精裝/兩本合售]

本書以圖文並茂的繪本形式,整合桃園地區的多元飲食與閩南文化,並藉由文字、圖像、藝術及美食的結合,傳達與推廣本土多元文化的魅力。這套書籍不僅深入淺出地介紹桃園的特色料理,更透過美食串聯起各族群的生命記憶與文化底蘊。透過繪本的趣味性,讓讀者在閱讀中自然而然地認識本土文化,並激發對在地文化的認同感與好奇心,進而達到文化傳承的目標。

95 特價11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2026記事案曆《繪見台灣》

光華畫報 出版
2025/10/17 出版

《繪見台灣》 & 「繪見台灣」精選十二位前輩藝術家的生平經典佳作,展現台灣近百年美術發展歷史中的多元取向與地方風貌,同時反映時代遞嬗下尋求文化主體與自我認同的建構過程。十二幅作品主題及媒材的運用各異其趣、各富特色,共同譜寫出一部跨文化、跨地域、跨世代及跨族裔的史詩式篇章,成為彰顯台灣價值、土地意識最重要的視覺材料與時代縮影。不論是鬼斧神工的山岳峰巒、風光旖旎的河口海濱,或是裝飾華麗的宗教建築、人氣鼎盛的市井街區,自然與文明、傳統與創新,內在與外來,都在此和諧共存、形成互補,展現島嶼國度深具融合性的韌性與活力。台灣美術印證這個非凡時代走過的步履足跡,真實再現其開闊、自由而意象鮮明的多重樣貌,反映畫家熱愛這塊土地及生活的真實寫照。

95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快義人生:張李德和詩文集II

張李德和  著
嘉義文化局 出版
2025/10/09 出版

本書收錄張李德和著作,依體裁分為三輯:輯一詩歌、詩鐘、聯吟等;輯二為詞賦、散文、序跋;輯三為師友贈持序跋、相關文獻資料,書末繫年表。

95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快義人生:張李德和書畫集

張李德和  著
嘉義文化局 出版
2025/10/09 出版

本書輯錄張李德和書畫作品,第一輯「花鳥」,第二輯「山水書法刺繡」,第三輯「集作與其他」則包括畫家的集體創作、友人持贈張李德和的具特別意義的作品。最後附錄張李德和手編的書畫冊剪影,以及書畫活動的老照片。

95 特價2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年報2024

陳倩慧  著
大溪木藝博 出版
2025/10/09 出版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2023年年報旨在展現博物館區域多元的生活面貌與百年古城的歷史底蘊,內容涵蓋地方需求、工藝技巧、知識傳遞與生活體驗,並作為串聯中央與地方資源的平台,致力於保存大溪的共同記憶、木藝文化與生活美學。透過年報,博物館希望能發掘大溪豐富的面貌,並發展其獨特的「大溪生活」特色,並能作為後續研究考察之參考。

95 特價20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快義人生:張李德和詩文集I

張李德和  著
嘉義文化局 出版
2025/10/09 出版

本書收錄張李德和著作,依體裁分為三輯:輯一詩歌、詩鐘、聯吟等;輯二為詞賦、散文、序跋;輯三為師友贈持序跋、相關文獻資料,書末繫年表。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地行吟:陳美惠油畫創作展

陳美惠  著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25/10/09 出版

「大地行吟—陳美惠油畫創作展」,正是能夠完整呈現他近一年來,對家鄉的觀察紀錄,展現了她內在深層的,近鄉情深。本次展出作品可分為三大主軸,包括「靜象・新韻」的水圳系列、「藝境」的蚵田風光,以及「獨白」的鹽山行。三大系列的主題,在在呈顯的是嘉義義竹、布袋鄉間的質樸之美。讓人從畫作之間,閱讀那恬靜的溫暖、內心的知足,感受返璞歸真的幸福。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水墨六十年:蔡友水墨創作的成長與蛻變:ART.豐原: 2025藝術家邀請展[精裝]

蔡友  著
臺中市立葫 出版
2025/10/01 出版

蔡友老師投入水墨創作逾六十年,此次於葫蘆墩文化中心的邀請展,特別分為兩大展區呈現其創作歷程。一樓展間以「創作成長過程展」為題,展出他重要的系列作品:包含留學日本,受當地分明四季所啟發的〈艷彩系列〉;1999年南投大地震後,以筆墨記錄家鄉景象的〈屋宇系列〉;以及赴雲南元陽旅遊,捕捉雲霧壯闊之美的〈梯田系列〉。二樓展間展出的「近期新作系列」,描繪退休後重返南投埔里定居的生活體驗,將山巒與雲霧化為筆下的靈動詩境。六十年的藝術旅程,昇華為對自然與生命的深情凝望,讓觀者隨著筆墨的律動,感受水墨藝術綿延不絕的生命力。

95 特價5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眷村觀察學:集合吧!眷村們

林思駿  著
北市文化局 出版
2025/09/26 出版

《集合吧!眷村們》不只是一本專書合輯,也是「如何繼續書寫眷村?」在觀點和態度上的宣示。延續《眷村觀察學》一貫的立場,和讀者分享我們的觀察,也邀請讀者進行自己的觀察,期待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我們,心中都能擁有一個結合自身體驗、記憶與感情的眷村形象。

95 特價17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南臺灣工藝大展:生活.美學.工藝[精裝]

蕭瓊瑞  著
臺南生美館 出版
2025/09/16 出版

由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蕭瓊瑞主編,南臺灣七縣市共81位工藝匠師,從日治時期的交趾名家葉王(1826-1949)到1970年代之後的新秀,共145件匠心獨具的作品,涵蓋彩繪、妝佛、木雕、泥塑、剪黏、交趾、玉石雕、金工、織繡、陶瓷、竹編織、陶壺、原民織布、竹工、紙糊、琉璃珠等多元類別,完整呈現南臺灣工藝的深厚底蘊與無窮魅力。

95 特價9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相遇:臺灣陶瓷的美術風景

鶯歌博物館 出版
2025/09/05 出版

本書為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於2025年舉辦之「相遇:臺灣陶瓷的美術風景」展覽專書,收錄參展之65位藝壇前輩與當代新銳藝術家共103件以陶瓷媒材的創作。在臺灣陶瓷發展的歷程中,不但陶藝家創作陶瓷作品,從二十世紀後半葉以來,也有許多水墨畫家、油畫家、水彩畫家、版畫家等領域之藝術家,以陶瓷做為載體從事繪畫與各類型的創作,形成一片多彩繽紛的臺灣陶瓷的美術風景。本展覽依據臺灣美術史的歷史脈絡,展出藝術家的陶瓷繪畫與跨媒材的藝術作品,呈現臺灣陶瓷與美術相遇的重要篇章。

95 特價7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心相:王龍德醉陶展

王龍德  著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25/09/01 出版

本次展覽「心相․王龍德醉陶展」,是王龍德「把內心世界直接表相出來」的一次呈現,體現了「境隨心轉,相由心生」。反映他步入耳順之年,放下使命,享受自在隨心的創作。他將隱藏於心靈深處的思緒與感動,透過熟稔的複合媒材技法,化為可見的藝術符號。這不僅是藝術家對自我內在的深刻剖析,亦是對人類生命經驗與當代社會現象的溫柔提問,邀請觀者一同開啟「心窗」,體會作品所傳達的內在悸動與深層意涵。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Echoing Footsteps of the American Military Presence in Taiwan: Taichung in the 1960s

中市文化局 出版
2025/09/01 出版

《華美的跫音:1960年代美軍文化影響下的臺中生活》,以「美軍在臺中」為主題,敘述1960年代越戰及美軍協防臺灣期間,美軍駐軍清泉崗空軍基地對於臺中生活和文化帶來的影響,全書以模範村、清泉崗基地、大楊油庫、美僑新村、臺中美新處、五權路、CCK俱樂部和美軍足跡館等章節,透過相關史料收集、實地訪查與珍貴照片,回顧這段重要的歷史記憶和文化生活。

95 特價42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偶遇.無心.偶然 走一迴:廖吉雄85回顧展

廖吉雄  著
大墩文化中 出版
2025/09/01 出版

回顧展以「偶遇、無心、偶然」為題,依循時間軸線,呈現廖吉雄自重拾畫筆以來的七大創作系列,展現其由寫實走向抽象、由外在風景轉入內在心象的蛻變歷程不僅體現了他在創作形式與媒材運用上的多元探索,更映照出內在心象的深刻轉化與昇華。

95 特價42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警察即決的現代:日治臺灣的違警罪與現代生活秩序

吳俊瑩  著
臺灣大學 出版
2025/08/29 出版

本書探討日治時期臺灣的違警罪與即決制度,如何在殖民治理下深入庶民日常,逐步形塑現代生活秩序。違警罪所規範者並非重大犯罪,而是圍繞文明生活所設定的行為準則,涵蓋人際交往、空間使用、交通移動與公共行為等面向。透過高密度警力與即時處罰程序,該制度在臺灣社會中廣泛運作,對常民行為產生持續影響。 本書結合法律史與社會史方法,從《臺灣違警例》的制定出發,分析警察執法、制度實踐與民間回應的歷史過程,說明該制度如何在承襲殖民母國經驗的同時,根據臺灣在地統治需求加以調整,並揭示法律如何滲入基層社會,以及人民對規範的排拒、接受與再詮釋。 透過多樣原始史料與具體案例的細緻分析,本書呈現警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形塑行為與秩序,並指出其推動對現代生活方式雖具一定成效,然在殖民統治情境下,影響多侷限於外在行為層面,未必促成價值觀的深層轉化。

95 特價5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解鎖水金九黃金密碼[精裝]

新北市政府 出版
2025/08/29 出版

這是一個參加戶外教學活動突發的穿越奇妙故事,主角水水及小久在大金瓜及小金瓜帶領下,前往水湳洞、金瓜石、九份各個重要的礦業遺址,一探從前黃金歲月中原本礦工生活環境,同時可從故事中了解水金九礦業遺址能被選為世界遺產潛力點的原因,也可以認識世界各地的礦業遺址,究竟水金九礦業聚落黃金密碼神秘之處何在?快跟著水水及小久一起展開探索吧!

95 特價30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黑潮:賴純純回顧展[精裝]

北市美術館 出版
2025/08/27 出版

本書為臺北市立美術館「黑潮:賴純純回顧展」展覽專輯。展覽由張晴文策劃,以「黑潮」為名,象徵賴純純創作純然而深邃、多變卻一貫的特質。透過「存在與變化」、「真空妙有」、「海洋與仙境」、「社會參與」等四個子題梳理賴純純1970年代至今的創作脈絡,展出油畫、壓克力繪畫、複合媒材創作、雕塑、裝置、手稿、影片與文獻等百餘件作品。展覽專輯完整收錄展出作品圖版,以及策展論述、藝術家自述、藝評家峯村敏明與獨立文字記者吳垠慧所撰寫之專文。

95 特價16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38[精裝]

蔣中正  著
國史館 出版
2025/08/21 出版

本冊為1938年蔣中正日記,這一年是抗日戰爭的第二年,對日作戰堅苦卓絕,雖然有台兒莊大捷,但亦有武漢與廣州的失陷。蔣中正在這一年的日記裡,密切注意國際形勢,關注日軍動向,以及日俄雙方在東北地區張鼓峰的軍事衝突,寄望局勢能轉趨對中方有利。日記清楚披露其心路歷程,如何藉由宗教的力量及堅毅的心智,持續領導對日作戰。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40[精裝]

蔣中正  著
國史館 出版
2025/08/21 出版

本冊為1940年蔣中正日記,這一年是抗戰爆發後的第三年,卻也是國民政府最為風雨飄搖的一年。這年3月汪精衛在南京成立政府,與重慶國民政府互為對抗。同年,歐戰爆發,在德軍攻勢下,英、法等國全面潰敗,失地千里。面對國內外的壓力,蔣中正在這一年的日記裡,清楚披露其心路歷程,苦撐待變,走出危局。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46[精裝]

蔣中正  著
國史館 出版
2025/08/21 出版

本冊為1946年蔣中正日記。蔣中正面對馬歇爾調處國共兩黨東北停戰、政治協商會議、國共內戰等重大事件的觀點與政策抉擇。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37[精裝]

蔣中正  著
國史館 出版
2025/08/21 出版

本冊為1937年蔣中正日記,上半年蔣中正記載回浙江奉化溪口休養,以及返回南京處理西安事變後續事宜,包括張學良與楊虎城的處置、中共問題、陝西部隊等。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記載蔣中正因應事變後中日戰爭開打的軍事與外交各種情勢,包括8月淞滬會戰、9月至11月國聯會議與九國公約會議、12月南京保衛戰,以及在此其間陶德曼調停的和戰問題等。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39[精裝]

蔣中正  著
國史館 出版
2025/08/19 出版

本冊日記蔣中正主要記述其如何處理汪兆銘發表豔電後的影響,包括過去曾反蔣的地方實力派人士。其次,四川的政情在劉湘逝後仍餘波盪漾,尤以8月爆發七師長反王(纘緒)的事件,讓蔣決定自兼四川省主席。再次,蔣也密切關注國際情勢的變化,並思考如何因應日蘇軍事衝突及歐戰,以有利於中日戰事。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41[精裝]

蔣中正  著
國史館 出版
2025/08/19 出版

本冊為1941年蔣中正日記,本年外交情勢劇烈轉變,國際戰局詭譎莫測。2月掃蕩新四軍、5月中條山之役潰敗、6月日軍接連轟炸重慶,造成民心動盪。另一方面,6月下旬德國與蘇聯開戰,12月珍珠港事變爆發,中、英、美軍事會議終告成立。蔣中正詳述其處理諸多國內外事務之心境,包括內政民生問題、提振軍紀、判斷戰局發展、協調國際合作,以及謀思防堵中共等。另亦敘及藉由詳讀明儒學案等書,以改善其性躁暴戾之弊,可一窺其反省反思之性格,與論人評事之理。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42[精裝]

蔣中正  著
國史館 出版
2025/08/19 出版

本冊為1942年蔣中正日記。隨著上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中日戰爭正式升級為世界性同盟與軸心陣營對壘之一部,中國民族主義情緒高張。蔣隨即出訪印度,力促解放與團結亞洲各民族,其間固然志在恢復領土完整與民族平等,也是為了日後於國際和會中取得優勢之考量謀略。未料蔣調停英印未果,盟軍於緬戰倉皇敗退,蔣尤其領會列強政治手腕,不使中國在亞洲獨自強大,成為世界新威脅之意念。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43[精裝]

蔣中正  著
國史館 出版
2025/08/19 出版

本冊為1943年《蔣中正日記》,本年伊始,1月中國和英、美分別在重慶與華盛頓簽訂《中英新約》和《中美新約》。廢除了中國近百年的桎梏,是戰時中國外交的重要里程碑。同時,本年日記亦詳述中國在鄂西會戰中取得勝利。本年11月下旬,蔣中正前往埃及參與開羅會議,與美國總統羅斯福及英國首相邱吉爾共同討論戰後亞太局勢並共同發布《開羅宣言》。此時的蔣中正展現出堅持抗戰與謀求國際支持的雙重策略,1943年的《蔣中正日記》因此具有高度史料與政治價值。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44[精裝]

蔣中正  著
國史館 出版
2025/08/19 出版

本冊為1944年蔣中正日記,這一年是抗戰勝利的前一年,卻也是國民政府最為風雨飄搖的一年。4月日軍發動豫湘桂作戰,國軍全面潰敗,失地千里,國內反動聲浪不斷,7月羅斯福致函蔣中正,要求將全部華軍指揮權交予史迪威,最終演變成嚴重傷害中美關係的史迪威事件。面對國內外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蔣中正在這一年的日記裡,清楚披露其心路歷程,如何藉由宗教的力量,苦撐待變,走出危局。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45[精裝]

蔣中正  著
國史館 出版
2025/08/19 出版

蔣中正領導中華民國發展幾近半世紀,其有長年寫日記習慣,故日記中可見重要大事的決策關鍵及其所思所想。本冊為蔣中正1945年日記,是同盟國反攻贏得勝利、聯合國成立、戰後復員、收復東北、臺、澎等重要大事的一年,也是在美、俄壓力下,對中共要求屢屢妥協,埋下日後國共內戰失敗的禍因。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65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