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_貓與罰
1113_李珠珢主場日記

相關主題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Echoing Footsteps of the American Military Presence in Taiwan: Taichung in the 1960s

中市文化局 出版
2025/09/01 出版

《華美的跫音:1960年代美軍文化影響下的臺中生活》,以「美軍在臺中」為主題,敘述1960年代越戰及美軍協防臺灣期間,美軍駐軍清泉崗空軍基地對於臺中生活和文化帶來的影響,全書以模範村、清泉崗基地、大楊油庫、美僑新村、臺中美新處、五權路、CCK俱樂部和美軍足跡館等章節,透過相關史料收集、實地訪查與珍貴照片,回顧這段重要的歷史記憶和文化生活。

95 特價42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偶遇.無心.偶然 走一迴:廖吉雄85回顧展

廖吉雄  著
大墩文化中 出版
2025/09/01 出版

回顧展以「偶遇、無心、偶然」為題,依循時間軸線,呈現廖吉雄自重拾畫筆以來的七大創作系列,展現其由寫實走向抽象、由外在風景轉入內在心象的蛻變歷程不僅體現了他在創作形式與媒材運用上的多元探索,更映照出內在心象的深刻轉化與昇華。

95 特價42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解鎖水金九黃金密碼[精裝]

新北市政府 出版
2025/08/29 出版

這是一個參加戶外教學活動突發的穿越奇妙故事,主角水水及小久在大金瓜及小金瓜帶領下,前往水湳洞、金瓜石、九份各個重要的礦業遺址,一探從前黃金歲月中原本礦工生活環境,同時可從故事中了解水金九礦業遺址能被選為世界遺產潛力點的原因,也可以認識世界各地的礦業遺址,究竟水金九礦業聚落黃金密碼神秘之處何在?快跟著水水及小久一起展開探索吧!

95 特價30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警察即決的現代:日治臺灣的違警罪與現代生活秩序

吳俊瑩  著
臺灣大學 出版
2025/08/29 出版

本書探討日治時期臺灣的違警罪與即決制度,如何在殖民治理下深入庶民日常,逐步形塑現代生活秩序。違警罪所規範者並非重大犯罪,而是圍繞文明生活所設定的行為準則,涵蓋人際交往、空間使用、交通移動與公共行為等面向。透過高密度警力與即時處罰程序,該制度在臺灣社會中廣泛運作,對常民行為產生持續影響。 本書結合法律史與社會史方法,從《臺灣違警例》的制定出發,分析警察執法、制度實踐與民間回應的歷史過程,說明該制度如何在承襲殖民母國經驗的同時,根據臺灣在地統治需求加以調整,並揭示法律如何滲入基層社會,以及人民對規範的排拒、接受與再詮釋。 透過多樣原始史料與具體案例的細緻分析,本書呈現警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形塑行為與秩序,並指出其推動對現代生活方式雖具一定成效,然在殖民統治情境下,影響多侷限於外在行為層面,未必促成價值觀的深層轉化。

95 特價5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黑潮:賴純純回顧展[精裝]

北市美術館 出版
2025/08/27 出版

本書為臺北市立美術館「黑潮:賴純純回顧展」展覽專輯。展覽由張晴文策劃,以「黑潮」為名,象徵賴純純創作純然而深邃、多變卻一貫的特質。透過「存在與變化」、「真空妙有」、「海洋與仙境」、「社會參與」等四個子題梳理賴純純1970年代至今的創作脈絡,展出油畫、壓克力繪畫、複合媒材創作、雕塑、裝置、手稿、影片與文獻等百餘件作品。展覽專輯完整收錄展出作品圖版,以及策展論述、藝術家自述、藝評家峯村敏明與獨立文字記者吳垠慧所撰寫之專文。

95 特價16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地圖專輯(全二冊)[精裝]

臺北市立文獻館為協助讀者了解本館典藏特色及文史學者或文創業者利用地圖史料資源,規劃挑選出典藏臺北市相關地圖予以出版,同時邀請地圖專家學者分別撰文,以達介紹推廣目的,內容章節分為1導論、2臺灣全圖及地形圖、3臺北市街及行政區域圖、4都市計畫圖、5交通旅行觀光地圖、6軍事地圖、7產業資源設施地圖、8原住民族群。

95 特價34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桃仔園‧澗仔壢雙城舊事[軟精裝]

桃縣文化局 出版
2025/08/15 出版

桃園與中壢為桃園市南北二大城,歷史紋理豐厚,惟歷經荷西、鄭氏、清領、日治、戰後的時間長河,其歷史文化發展脈絡面貌逐漸模糊,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因此辦理《桃園舊城人文史地歷史調查研究計畫》,透過歷史與建築、交通與產業、城區生活與老店、名人與文學等主題探查、梳理、盤點,歷經11個月的努力,不僅查找到桃園和中壢舊城區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還採訪到諸多在地家族,如桃園的陳合發家族、泰益商行彭姓家族與信東商店吳姓家族,中壢則有丸永運送公司曾家、彭元吉刃物五金和創辦以文吟社的中壢吳家、後寮朱家等,成果可謂豐碩。此外,還規劃中壢區巷仔46主理人陳俊有與桃園區陽明一街實驗工坊藍博瀚帶領走讀,透過沈浸式的導覽,體會中壢與桃園舊城區故事挖掘與記錄的重要性。不僅完成桃園和中壢舊城區的歷史文化盤點,還獲得逾四十位市民的熱情共筆。從而將這些實證的調研成果整理、編輯成本書《桃仔園‧澗仔壢雙城舊事》。

95 特價3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徐鴻志縣長專書:文武兼備的桃園縣長徐鴻志[精裝]

桃縣文化局 出版
2025/08/15 出版

為記錄桃園行政百年發展,藉由歷任縣長口述訪談,以作家視野書寫桃園,記載城市變遷、歷史記憶及縣政發展。本案計畫以機關委託之作家,深入調查徐前縣長鴻志生前事蹟所撰寫之文稿,透過作家視野、歷史回顧與史料相呼應,委託專業廠商進行專書編印,以文學出版形式重現桃園縣政發展,以及徐鴻志前縣長生平的重要軌跡。

95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拾夢鑼鼓[精裝]

仁德糖廠的前身為日治時期創設的「車路墘製糖所」,成立於1909年。當地居民掌握種植與製糖的技術,帶動農耕與經濟發展,仁德地區成為國際糖業供應的重要生產地,並留下「北茶南糖,各領風騷」的美譽。仁德糖廠於2003年停止製糖業務,轉型為文化與休閒產業。2005年,十鼓擊樂團進駐仁德糖廠閒置廠區,設立了「十鼓文化村」,將這座百年糖廠轉型為以鼓樂藝術為主題的文創園區。園區結合靜態展示與動態表演,廠區內保存完整的製糖機具與煙囪等設施,展示了台灣糖業的歷史脈絡。

95 特價1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家來寫村史54輯 二水上豐村的繁華歲月:歷史演變與螺溪硯發展

彰縣文化局 出版
2025/08/12 出版

本書深入探討上豐村的歷史脈絡、人文風貌與產業變遷,並聚焦於當地獨具代表性的文化資產——螺溪硯。全書由緒論出發,說明村史撰寫的重要性,再從原住民東螺社的起源談起,延伸至宗教信仰、教育武術、社區發展等層面。地理環境與產業發展則呈現村落與自然共生的特色。螺溪硯的興衰傳承,更展現地方技藝的生命力。書末透過人物訪談與小傳紀錄,具體還原上豐村昔日風華,是一部兼具歷史價值與地方情感的文化記錄。

95 特價2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家來寫村史55輯 百年風華.花現秀水金陵

李忠孝  著
彰縣文化局 出版
2025/08/12 出版

本書完整記錄金陵村自清領時期至今的發展歷程,內容涵蓋聚落起源、地名演變、宗族分布、宗教信仰、教育發展、水利交通建設與現代產業轉型。透過田野調查與深度訪談,勾勒出村內傳統建築、人文藝術與地方風俗。特別聚焦社區營造歷程與村民共同參與的故事,展現濃厚人情與地方凝聚力。書中亦收錄許多在地耆老、小人物與知名人士的生命故事,呈現金陵村百年風華的真實樣貌,是一本集地方記憶、文化傳承與教育價值於一體的村史佳作。

95 特價2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家來寫村史56輯 二林東興里風華:閩、客共榮的新文化地區

彰縣文化局 出版
2025/08/12 出版

本書全方位記錄東興里的歷史演變與多元文化特色,從地理環境與聚落發展談起,涵蓋水利設施、交通道路、村落地名沿革、宗教信仰、教育機構、產業經濟進程、飲食文化與傳統技藝。書中特別強調閩客族群的互動與生活融合,呈現出地方文化共榮的面貌。內容並延伸至社區發展協會、特色建築與未來展望,反映在地居民面對環境變遷與時代轉型時的努力與願景。全書結構豐富,圖文並茂,是深入理解東興里文化底蘊的重要地方誌著作。

95 特價2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桃園文獻的實踐與展望:2024桃園學[軟精裝]

桃縣文化局 出版
2025/08/12 出版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在2024 年規劃了「桃園文獻的實踐與展望:2024 桃園學研討會」,在既有基礎上深化桃園學和地方學的研究水準和能量,透過專家學者的集思廣益,思索未來桃園學在歷史文獻上的典藏、展示和各種開發新資料的議題,這本書就是眾位學者的智慧結晶。

95 特價52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塊無盡:張倍源書法創作展專輯

張倍源  著
彰縣文化局 出版
2025/08/12 出版

張倍源老師為彰化員林人,自台中師專畢業後,開始習書。此次展覽「大塊無盡-張倍源書法創作展 彰化縣美術家接力展第115棒」展出張老師習書三十餘年的成長紀錄,以規矩的篆隸入門,到獲獎連連的大作聯屏。張倍源老師近期藝術能量爆棚,創作風格工整放逸兼具,賦予觀者新的視覺盛宴。

95 特價3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虎口的難題:李登輝的抉擇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精裝]

國史館 出版
2025/08/12 出版

本論文集除了主題演講之外,收入16篇論文。內容有蔣經國與李登輝、李登輝總統任期赴國民大會國情報告情形、李登輝與台灣團結聯盟、1994年出訪東南亞的曲折、從李登輝與柯林頓往來函件看1990年代臺美關係轉折、重探民主轉型時期的經濟政策與績效(1988-2000)、公營事業民營化與新銀行設立、「兩稅合一」的成果、對中國大陸政策、李登輝的國防改革、李登輝對原住民族「正名運動」扮演的關鍵角色、從「大陸代表」到「全國不分區」的演變、李登輝的憲政選擇、美國《紐約時報》視野下的李登輝與臺灣現況(1988)、民主路上的他者

95 特價3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2024-2025年工藝遶境專輯

工藝研究所 出版
2025/08/12 出版

2024年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藉由「工藝遶境」展覽,展開六個地區的跨域「巡」禮,致敬臺灣第一代西畫家顏水龍自1937年開始長達五個多月的全臺火車環島行,以工藝巡禮展現「活工藝 工藝活」的相生循環。

95 特價61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安居蠔藔

故事內容主要是用蚵仔串起蚵寮豐厚的人文風景,訴說蚵寮人的蚵仔人生和虔誠宗教信仰的緊密連結,祈求「蚵寮庄主」-全臺開基池府千歲等神尊庇佑,讓在海波浪中討生活中的財叔公和財嬸婆,能順利養蚵和採蚵,以達到安居樂業。

95 特價1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精裝]

陳佳琦  著
嘉義市立美 出版
2025/08/04 出版

本展以嘉義重要前輩藝術家林玉山(1907-2004)的寫生和旅行速寫為核心,管窺「寫生」此一貫穿林玉山一生最重要的創作精神。 林玉山,本名林英貴,別號雲樵子、諸羅山人、桃城散人,出身嘉義美街(今成仁街)風雅軒裱畫店,自幼受民間畫師啟蒙習畫,後赴東京深造,專長膠彩與水墨創作,且自第一屆臺灣美術展覽會(1927)起,即屢屢入選。戰前林玉山在故鄉嘉義創立畫會、參與詩社,積極推動藝文風氣。戰後則移居臺北、長年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致力水墨寫生教學,對臺灣戰後水墨發展影響深遠。 自從1920年代開始習畫,林玉山即勤於寫生,畢生累積為數龐大的習作速寫。起初多描繪家鄉田園風景,後因工作移居臺北,加上對旅行的興趣,足跡漸漸遍及全島,隨後更因社會逐漸開放、出國旅行風氣漸興,加上林玉山於畫壇及學術地位深厚,出國展覽講學日增,逐漸踏上世界各地,足跡廣及亞洲、歐美等地。 林玉山曾提到旅行是他的靈感來源。每趟旅行,無論在顛簸的船、汽車或飛機上,皆透過筆墨留下許多寫生紀錄。這些紀錄經歷數十年之積累,逐漸織成了畫家生命中的壯遊圖景。從他的寫生紀錄之中,亦可看出他作畫與構圖的基礎實來自大量勤奮不輟的速寫草稿。 本展從嘉義市立美術館館藏之寫生作品與速寫本為起點,結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品以及「林玉山:臺灣寫生地圖與足跡」線上展之資料,展出33件原畫作品、7本實體寫生冊與1本數位寫生冊,以及35件數位輸出作品,總計77筆圖像作品,透過展覽規劃將水墨畫作與素描線稿並呈,感受林玉山畫作與寫生底蘊之連結。

95 特價7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背光[精裝]

陳佳琦  著
嘉義市立美 出版
2025/08/04 出版

「背光」一展旨在閱讀郭東榮、陳銀輝與詹浮雲三位臺灣資深藝術家的繪畫創作與藝術命題,並透過當代藝術團體「阿木司」的創作,進行跨世代的藝術對話,並期待能與觀眾重新產生連結。 展題「背光」具備雙重意涵︰(1)三位資深藝術家多受日治時期寫生觀念的啟蒙,乃至他們繪畫的美學養成;(2)此外,背光更意味著他們身負藝術使命之「光」,在大時代的陰闇逆境之下,勇敢往前邁進,將藝術之光傳承給下一個世代的使命。 郭東榮、陳銀輝與詹浮雲三位畫家均出生於一九三○年代的嘉義,受前一代畫家的啟蒙,擅長油畫創作,各自開創出不同的藝術風貌。本展旨在閱讀他們的創作,理解他們如何回應時代的挑戰,包含以現代藝術觀點革新繪畫,解構形象的限制,探索抽象的表現形式,顏料層次堆疊間捕捉光等等。與此同時,他們亦經歷過大時代的變動與所壟罩的陰影,如殖民的歷史、戰爭的摧殘,以及社會的變化動盪,這些時代所投射在畫作中的陰闇背景,成為他們藝術實踐的條件,並激盪出迷人璀璨的光彩。

95 特價42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靜.物

王瑋婷  著
北市美術館 出版
2025/08/04 出版

孩童時期的我們都是「物件」大師,一根樹枝就是一個人、一座橋,餐桌上的飯粒可以排成長長的火車,腳踏車可以成為帳篷的支架,棉被是用來搭建魔幻的小屋,客廳的地毯就是海洋。簡單的日常物品,便能讓孩子利用它們發揮想像與創造力,將它們變成玩具、道具、舞台或是一個有生命的個體,形成許多故事、遊戲,甚至是仿如朋友般的存在。藝術家其實也跟孩子們一樣,他們發揮對物件的探索與研究,在不同時期發展出大相逕庭的靜物作品。本次教育計畫以「靜物」為主軸,透過典藏作品及委託互動裝置的展出,期望讓觀眾與作品在展場迸發一場有趣的互動,一同探索藝術家是如何透過「物件」的繪製、製作,在創作上呈現多元觀點的真實上演。透過簡單的「物」,藝術家們就可以創造與溝通,如同孩子般發展出有趣的關係,展覽將以「物與物的關係」、「時光定格」、「物的再創造」等三個子題拆解靜物畫,鼓勵觀眾以新穎的視角看待周圍的世界。在此,不僅是靜態的藝術品,部分作品還是可以操作、組合的,讓觀眾在體驗的過程中,探索並重新定義這些物件的意義。

95 特價46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文化風采 樂趣體驗:113-114年北區文化體驗教育計畫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辦理113-114年北區文化體驗教育計畫,已邁入第8年,113-114年共有16個藝術團隊獲得補助,成果手冊收錄16個藝術團隊入校教學之師生互動體驗與學習,提供一般民眾從中認識文化體驗與藝術入校之多元藝術教學及創作成果。

95 特價2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有德之境 在地之筆 林有德創作紀念展

林有德  著
臺中市立葫 出版
2025/08/01 出版

林有德老師1911年出生,1926年進入臺北師範學校就讀,在校期間師事日本畫家石川欽一郎老師,奠定水彩畫基礎,也養成勤於戶外寫生,從大自然汲取創作靈感的習慣。於學校畢業後,進入教職服務,並曾先後擔任豐原首任與次任鎮長、臺中縣議員等公職。政務繁忙,卻始終不曾間斷創作之路,持續以畫筆記錄生活、抒發情懷,展現對藝術的熱愛與堅持。此次的紀念展,距離林有德老師1988年首次於葫蘆墩文化中心展出之「第一屆臺中縣美術家接力展」已有37年,別具意義。展出作品橫跨林有德老師近75年創作歷程,涵蓋早年探索、中年成熟,至晚年沉潛的各個時期,完整呈現其一生創作的軌跡。林有德老師擅長描繪山水田園與日常風景,筆觸細膩、色調淡雅,作品中流露對家鄉的深厚情感,深具人文溫度與在地韻味。透過本次紀念展,期盼讓觀者走進他的視野,細細品味,感受他對土地的深情與藝術的恆久力量。

95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2025臺中市當代藝術家邀請展[兩本合售]

大墩文化中 出版
2025/08/01 出版

2025「臺中市當代藝術家邀請展」,受邀參展藝術家高達362位,作品集粹自從千禧年出生的20多歲至80歲以上的創作者們,參與年齡橫跨一甲子的藝術家,一同在這個舞台上攜手為臺中市的當代藝術發展畫下重要的一筆。本屆則加入17位首度展出者,足以看見臺中市的藝術創作充沛豐盈的動能,藝術新星也逐漸嶄露頭角。2025年8月17日至9月3日在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大墩藝廊隆重開展。歡迎各方的藝文愛好者,開始為這個夏天規劃一趟精彩的臺中藝文走讀之旅。

95 特價80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觀物而審,形神兼備:從國美館典藏林玉山畫作析論其「三知寫生」理念的貫徹[兩本合售]

黃冬富  著
台美館 出版
2025/08/01 出版

2023年2月國立臺灣美術館以構築林玉山完整創作歷程及藝術特質、成就和畫風發展脈絡為目標,委請學者黃冬富教授以2019年至2022年林玉山家屬捐贈之林玉山水墨、膠彩畫、寫生冊、畫稿等典藏作品為主要研究內容,執行「林玉山藏品研究及撰研計畫」,從國美館林玉山典藏品中,精選出正式作品53件(水墨、膠彩為主軸),手繪稿203件(包括寫生冊中各類型速寫稿件),先針對這256件作品分別進行圖說分析,統整分析結果,進行專文論述;2024年8月完成研究成果,內容包含林玉山藝術生涯簡述、藝術風格特質及其獨到的寫生理念之分析、發展脈絡的梳理,作品創作年代約從1920年至2000年,是林玉山一生創作精華的珍貴畫稿;其筆鋒描寫天地萬物之真實,風格精麗寫實,不論花卉、植物、禽鳥、畜獸、人物及自然景觀等,類材多元、無所不專,呈現豐富的藝術美學及人文底蘊。縱觀林玉山創作橫跨清代傳統繪畫啟蒙、日治現代繪畫洗禮、戰後中原文化滋養,與臺灣歷史脈動息息相關,亦是臺灣美術史發展的縮影。現將研究內容完整彙編成《觀物而審,形神兼備:從國美館館藏林玉山畫作析論其「三知寫生」理念的貫徹》專輯套書出版,以提供學者專家研究之用並呈現本館典藏林玉山作品之內容樣態。

95 特價19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經國日記(1950)[軟精裝]

蔣經國  著
國史館 出版
2025/08/01 出版

蔣經國日記,始於1937年5月4日,終止於1979年12月31日,其中1948年闕如,而1937至1940年,以及1945、1946、1947與1949這八年的日記為抄謄本,其餘年份的日記皆為原件,且為蔣經國本人所記。蔣經國寫1950年日記記載十分詳盡,其中包括每日天氣、行程,自身對各項人、事、物的想法或看法。在日記中或抒發心情,或自我反思。甚至從閱讀的書籍文章中,抄錄不少名言佳句、詩詞用以自勵勵人,直抒胸臆。

95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經國日記(1951)[軟精裝]

蔣經國  著
國史館 出版
2025/08/01 出版

蔣經國日記,始於1937年5月4日,終止於1979年12月31日,其中1948年闕如,而1937至1940年,以及1945、1946、1947與1949這八年的日記為抄謄本,其餘年份的日記皆為原件,且為蔣經國本人所記。蔣經國寫1950年日記記載十分詳盡,其中包括每日天氣、行程,自身對各項人、事、物的想法或看法。在日記中或抒發心情,或自我反思。甚至從閱讀的書籍文章中,抄錄不少名言佳句、詩詞用以自勵勵人,直抒胸臆。

95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經國日記(1952)[軟精裝]

蔣經國  著
國史館 出版
2025/08/01 出版

蔣經國日記,始於1937年5月4日,終止於1979年12月31日,其中1948年闕如,而1937至1940年,以及1945、1946、1947與1949這八年的日記為抄謄本,其餘年份的日記皆為原件,且為蔣經國本人所記。蔣經國寫1950年日記記載十分詳盡,其中包括每日天氣、行程,自身對各項人、事、物的想法或看法。在日記中或抒發心情,或自我反思。甚至從閱讀的書籍文章中,抄錄不少名言佳句、詩詞用以自勵勵人,直抒胸臆。

95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經國日記(1953)[軟精裝]

蔣經國  著
國史館 出版
2025/08/01 出版

蔣經國日記,始於1937年5月4日,終止於1979年12月31日,其中1948年闕如,而1937至1940年,以及1945、1946、1947與1949這八年的日記為抄謄本,其餘年份的日記皆為原件,且為蔣經國本人所記。蔣經國寫1950年日記記載十分詳盡,其中包括每日天氣、行程,自身對各項人、事、物的想法或看法。在日記中或抒發心情,或自我反思。甚至從閱讀的書籍文章中,抄錄不少名言佳句、詩詞用以自勵勵人,直抒胸臆。

95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經國日記(1954)[軟精裝]

蔣經國  著
國史館 出版
2025/08/01 出版

蔣經國日記,始於1937年5月4日,終止於1979年12月31日,其中1948年闕如,而1937至1940年,以及1945、1946、1947與1949這八年的日記為抄謄本,其餘年份的日記皆為原件,且為蔣經國本人所記。蔣經國寫1950年日記記載十分詳盡,其中包括每日天氣、行程,自身對各項人、事、物的想法或看法。在日記中或抒發心情,或自我反思。甚至從閱讀的書籍文章中,抄錄不少名言佳句、詩詞用以自勵勵人,直抒胸臆。

95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雲之此端.彼端:卑南遺址陶器古雲紋印記探索[精裝]

葉美珍  著
東縣文化局 出版
2025/07/31 出版

本書《雲之此端.彼端——卑南遺址陶器古雲紋印記探索》(Across the Clouds Exploring Ancient Cloud Patterns Imprinted on Pottery from the Pei-nan Site),作者葉美珍巧妙透過各種雲彩的鋪陳,帶領讀者一同去探索卑南遺址陶器古雲紋可能的來歷。本書為第一手資料的濃縮轉化,透過本書,我們可以認識卑南遺址的陶器、卑南文化與三和文化的關係,以及三和文化如何傳播、有哪些代表性聚落等等。有了這些入門的概念,讀者可以帶著想像的翅膀,跳上作者準備的觔斗雲,一起回到2500年前的卑南遺址去看看。

95 特價2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轉古鑄今話臺灣:林澄水墨創作展/ 藝術薪火相傳—2025臺中市美術家接力展

林澄  著
臺中市立葫 出版
2025/07/31 出版

臺中市美術家接力展第270棒接力展藝術家林澄老師1984年出生,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系博士班,曾赴巴黎高等藝術學院(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 de Paris )留學,透過跨文化思潮的激盪,發展出極具辨識力的個人風格,作品曾榮獲全國美展水墨類銅牌獎、臺灣美術新貌獎評審團獎、臺灣銀行藝術祭優選、Art Olympia國際藝術競賽、大墩美展、南瀛美展入選等多項獎項肯定。 林澄老師為霧峰林家第十代後裔,此次入選臺中市美術家接力展,以「轉古鑄今話臺灣」為策展主軸,結合古地圖與歷史文獻為創作素材,融入地方地景與個人生命記憶,透過筆墨與時代對話,形塑具歷史厚度與當代表述的水墨圖像。本次展覽共展出三個系列:<順風相送>、<海上的島>及<展開城市>,內容爬梳臺灣的前世今生,透過空拍鳥瞰視角、圖像拼貼等多重技法,展現其對文學與歷史的深刻理解,以及對生活、文化的獨到詮釋。

95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虛空之境[精裝]

台美館 出版
2025/07/29 出版

本書為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虛空之境:當代攝影中的領土與都市凝視」展覽專輯,試圖在法國與臺灣兩種截然不同的政經背景與文化下,尋找現代性困境其中的共鳴。以影像為媒介,引導觀眾重新審視我們自身與自然、城市的關係,並思考如何在脆弱與衝突不斷的現代世界中,尋找新的方向與希望。

95 特價91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114年全國美術展

台美館 出版
2025/07/29 出版

「全國美術展」今年已邁入第15屆,「114年全國美術展」徵件類別包括水墨、書法、篆刻、膠彩、油畫、水彩、版畫、雕塑、攝影、新媒體藝術、綜合媒材類等共11類,經國美館公開徵件獲全國近千件作品參賽,經由各類評審委員縝密而審慎的初、複審評審作業,評選出100件展出作品包括:各類金牌獎、銀牌獎、銅牌獎共32件、入選作品68件;此外並邀請「免審查獎」計有水墨、書法、篆刻、膠彩、版畫等類共六位藝術家,提供各具風格特色之創作共襄盛舉參與展出。本專輯為「114年全國美術展」紀錄,內容包括有館長序、評審委員作品、免審查藝術家作品,以及得獎參展藝術家作品的圖版介紹。

95 特價7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竹夢憲藝 張憲平:2017國家工藝成就獎得獎者專輯[精裝]

工藝研究所 出版
2025/07/29 出版

「國家工藝成就獎」是臺灣工藝類表彰「人」的最高榮譽獎項,肯定並表揚長期致力於工藝志業且具卓越成就貢獻者,以「國家」榮銜來表達對獲獎工藝師的崇高敬意。自2007年首屆辦理以來,至2025年已邁入第19屆,希望透過辦理特展、出版專輯或拍攝影片等多元方式擴大推廣得獎者的成就與貢獻。2017年獲得第十一屆國家工藝成就獎的張憲平藝師,於竹籐編工藝界耕耘已近一甲子,家傳事業原是藺草編織,在因緣際會下投入竹籐編織,繼而開創新局,2000年榮獲教育部頒發第6屆民族藝術薪傳獎,另於2016年榮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重要傳統藝術暨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授證「竹籐編」技術保存者。除了精進工藝技術外,張憲平藝師不斷嘗試改良竹編工藝中用來劈割竹篾的機器,希望能解決竹編材料中竹片細窄厚薄等的問題,並同時提高竹編材料的品質與製材效率。在精進竹編技法外,張憲平藝師對於傳承工藝技法及提攜後進著有績效,在多所大學院校及苗栗南庄鄉公所教授竹籐編織工藝多年,著名的賽夏族竹編工藝家章潘三妹女士也是他的學生。張憲平藝師將畢生心力奉獻予竹籐編,除了研發機械處理竹材,亦充分掌握竹籐特質,獨創生漆髹塗技藝,其作品造形多元典雅,展現飽滿張力。創作匯集包括漢人閩族、客族與原住民傳統,亦將日本、中國與東南亞竹籐編織特色與技法融於一爐,作品呈現開闊的心胸與藝術視野,在跨界的藝術形式中展現個人創新特色。張憲平藝師以堅定的毅力和持續不斷的努力,將臺灣竹籐工藝向世界推廣輸出,作品除了獲得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之外,更多次代表國家到海外各國參展,推廣臺灣竹籐編文化不遺餘力,獲得國家工藝成就獎乃實至名歸。

95 特價14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承心?藝 陳?村:2020國家工藝成就獎得獎者專輯[精裝]

工藝研究所 出版
2025/07/29 出版

「國家工藝成就獎」是臺灣工藝類表彰「人」的最高榮譽獎項,肯定並表揚長期致力於工藝志業且具卓越成就貢獻者,以「國家」榮銜來表達對獲獎工藝師的崇高敬意。自2007年首屆辦理以來,至2025年已邁入第19屆,希望透過辦理特展、出版專輯或拍攝影片等多元方式擴大推廣得獎者的成就與貢獻。1963年出生於臺南的陳啓村工藝師,為臺灣福州派粧佛重要代表性匠師之一,致力於木雕領域已逾50年。2019年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傳統木雕重要匠師保存者登錄,成為傳統木雕最年輕的「人間國寶」,更於2020年獲頒國家工藝成就獎。他以「工藝」為志業進行創作,傳達中西融合獨特的木雕美學,以細膩的刀工刻劃人物的神韻與姿態,作品雅致而簡潔,情感深厚而有層次,有別於傳統卻不失傳統,成就他獨特的創作風格。創作主題多元,除日常生活與歷史民俗主題外,他善於掌握人物造型,流露對生活的關注,以不懈的匠人精神開啓木雕創作的新思維,對臺灣神佛像雕刻領域賦予新的詮釋。他亦不吝分享傳承技藝,除擔任多項工藝相關協會理事長發揮產業火車頭的功能,也熱心投入社會進行工藝推廣服務,獲頒國家工藝成就獎,乃實至名歸。

95 特價15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對白[精裝]

黃子彥  著
國家人權 出版
2025/07/29 出版

本繪本主要發想為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數字詩人曹開的詩作〈零與圓的對白〉,故事藉由零與圓的對話,帶出了筆名為小數點的曹開前輩於威權時期身陷囹圄的經歷。曹開是台灣數字詩的開創者,二十歲時被誣陷入獄服刑十年,在威權牢籠中有話不能直說,他於是在獄中寫作獨創的數字詩,將思想情緒壓抑隱藏在數字中,以數學符號比喻真實世界,抒發自己化身為卑微囚犯編號的苦悶、嘗試分解其不公的遭遇,也於當中蘊藏了對現實的批判。

95 特價94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時代劇場: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北市美術館 出版
2025/07/29 出版

「時代劇場: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簡稱「時代劇場」)展覽關注在科技快速進展下,報導攝影從類比時代專業的攝影技術發展至人手一機的數位攝影時代,從紙媒到數位平台以至數位演算所生產的數位影像,從拍攝者﹑影像生產與影像內涵所產生的變化與反思。美國觀點藝術先驅索爾.勒維特(Solomon "Sol" LeWitt,1928- 2007)在《觀念藝術散敘》中提到「觀念成為製造藝術的機器」的概念,也正是當代紀實攝影的核心價值。展覽以日本攝影家杉本博司《劇院》系列為隱喻,反思創作者、攝相機功能、攝影與時間、影像生產之間的關係。進入數位影像的時代,當代攝影家基本上採取一種反報導(anti-reportage)的創作方式,改變與放慢先前報導攝影的拍攝節奏、不那麼重視決定性瞬間與衝突時刻﹑或使用中片幅或大片幅相機,試圖以一種設想周全的、沈思的態度,以風格化的手法呈現其主觀的世界。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於《論攝影》(On Photography)指出:「攝影本身無法解釋任何事情,但卻是無窮無盡的演繹、推測和幻想的邀請。」展覽從「持攝相機的拍攝者」、與「使用攝相機的影像紀錄的創作者」兩個面向,與涵蓋「隱形的主角」、「轉變與重生」、「視覺風景」等3項子題,從攝影作為一門藝術類型所具有的獨特屬性,透過17位藝術家的攝影、動態影像、影像裝置、攝影劇場、攝影電影等多元化的作品,探討當代紀實影像所反映的現實為何,與再思考之於人類社會的觀點、影響及義意。

95 特價85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城隍祭的祕密任務客語版[精裝]

謝爾庭  著
竹市文化局 出版
2025/07/24 出版

城隍祭的袐密任務啤露仔和阿新的秘密任務是什麼呢?竹妹為什麼不敢參加城隍祭遊莊?竹妹有吃到求平安的水潤餅嗎?相傳每年農曆七月新竹城隍廟都會舉行一個月的城隍祭,為人們消災解厄,城隍爺也將遶境出巡……城隍祭有哪些重要儀式?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吧!

95 特價3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深邃.萬瑪才旦

北市文化局 出版
2025/07/24 出版

本書為2025臺北文學.閱影展專書,以中國藏族導演萬瑪才旦為主題,介紹其人物生平、作品風格、影片介紹及相關評論等等。萬瑪才旦作為「藏地電影新浪潮」的領航者,創作一向有著鮮明的現實主義色彩,旨在突破過去電影中描繪藏區時常落入的刻板印象,力求展現藏族人的真實面貌和情感世界。本書收錄久美成列、廖偉棠、白睿文、楊元鈴、松太加等創作者的相關評論及訪談。

95 特價1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風起05—前空軍桃園基地設施群「05警戒區 」開館誌[線裝]

桃縣文化局 出版
2025/07/22 出版

本書以風起05為題,訴說跑道頭過往的輝煌戰績,探討文化資產與博物館園區的願景,從戰備用途到文化展演,警戒機庫角色的轉變,體現了空間再生,就如同探索文化資產再利用的無限可能般,它將與無數的下一代共同展翅翱翔。

95 特價14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13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第13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於2024年8月29、30日在本館文獻大樓舉行。本次研討會聚焦於「日治時代臺灣規畫與治理」,試圖從文獻史料、檔案中,探索日治時期政府對臺灣的規劃與治理實況。本專輯收錄此次研討會發表的11篇論文,另6因投稿其他期刊等因素,不予收錄。 11篇論文依其發表場次編輯,這些文稿都是目前學者專家針對此次研討會提出最新個人研究成果,於會後彙編專輯出版,以提供有志研究臺灣史人士參考。

95 特價3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_我們的島嶼之海[精裝]

北市美術館 出版
2025/07/17 出版

在人類世環境危機的背景下,藝術扮演著連結自然、科技與人類之間深層對話的角色。本次巡迴展覽「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Olafur Eliasson: Your curious journey),不僅是一場感官與思想的探索,更是臺北市立美術館透過藝術介入回應當代議題的重要行動。這是藝術家奧拉弗.埃利亞松於臺灣的首次大型個展,展覽打造出一個多層次的空間,使藝術得以在體現、經驗、感知、氣候行動與超越人類中心觀點的脈絡中,於自然與人造環境之間擔任媒介角色。我們期盼本展能促進全球與在地觀點之間的連結與關懷。 展覽「你的好奇旅程」集結藝術家生涯中的經典與新作,旨在強調觀眾的主體性,同時反映人類對世界持久不衰的好奇心。從《美》(Beauty)的彩虹景象到《冰河的最後七天》(The last seven days of glacial ice)對氣候變遷議題的深刻凝視,喚起觀眾對環境共生的思索。《漂流指北針》(Adrift compass)將冰島海岸漂流木與地磁定位,恆指向北;《地震儀對距離的證言》(The seismographic testimony of distance)以藝術品運輸過程的顛簸記錄,思考全球物流足跡如何成就藝術的旅程。《被活動定義的物體(當時)》(Object defined by activity (then))、《生命沿線而生》(Life is lived along lines)、《單色房間》(Room for one colour)、《多重影子屋》(Multiple shadow house)將視覺感知與物體或人體的運動敏感地聯動。設置於美術館公共空間的《循環扇》(Ventilator)和《立方結構的演化計畫》(The cubic structural evolution project)兩相對照,引人思索複雜系統的恆常變化。此展覽詩意地轉化藝術家對世界的深邃情感,同時細膩且深刻地反映環境變遷與人類行為之間的交互作用。 本次展覽專輯有賴與藝術家工作室密切討論,試圖拓展藝術所能含納的理想境界,並以「旅程」的概念作為貫穿全文的主軸。專輯副標題「我們的島嶼之海」(our sea of islands)援引太平洋思想家艾培力.郝歐法(Epeli Hauʻofa)之觀點,他主張島嶼並非孤立分散,而是透過海洋彼此連結。這樣的視角呼應本書對跨物種、跨文化與跨地域流動的探索。臺灣社會學家張君玫人類與非人生命之間的深層糾纏,引用達爾文的自然選擇理論,挑戰以人類為中心的觀點,揭示跨物種共創在當代藝術與生態思考中的潛能。另一方面,作家徐振輔則透過一位移工與鳥類的相遇,檢視語言與認同之間的交會,呼應臺灣作為太平洋邊陲島嶼的歷史潮流。兩篇文本並置對話,提供多元的觀點與敘事回響,進一步指涉「旅程」一詞在全球遷徙與生態變遷不斷移動的地景中,所蘊含的多重意涵。兩者同時激發觀者的想像開放性,並更新我們對錯綜複雜的生命網絡的意識,深刻呼應本展的核心精神。

95 特價14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傳承之美:永恆的蒙藏宗教與藝術

文化部 出版
2025/07/02 出版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本次以《傳承之美》為展覽主題,串聯「傳承」與「藝術」兩大主軸,不僅梳理宗教文化的源流脈絡,亦呈現宗教文化與藝術創作密不可分的連結。「漢傳佛雕藝術之美」、「藏傳佛教的傳承法脈」、「曼荼羅」及「蒙藏工藝」四個單元展出包括立體雕像、平面唐卡圖像、法器及日常生活配飾等工藝器具,約兩百件宗教文物,隨著不同時代發展演變,每件文物展現各自工藝之美,也蘊含人們對於宗教信仰之虔誠,從展覽入口的十五世紀慈祥柔美的菩薩立像,帶領觀眾展開一場難得的藝術之旅。

95 特價83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金門歷史建築導覽《第一冊》

黃振良  著
金門文化局 出版
2025/07/02 出版

金門歷來非常重視中國傳統所特具的「宗族文化」,源自儒家孝道思想的宗族文化,一直普受金門人的重視,金門有190座以上的各姓氏大、小宗祠,其中經公告為歷史建築者就有11處;閩南民間信仰的寺廟9處、基督教堂1處,另有4處墓葬,都是家族開基祖或具有功績的地方名人之墓。金門長達四十年以上的「戰地」角色,當然會有一些戰地史蹟,如軍事碉堡、紀念碑等,還有既是教育場所也多少戰地分不開的「軍事教育」場所,這些都是金門最寶貴的文化資產,本書文中主要敘述。如建築物主人與該建造物的生活背景有較特殊或較大關係者,則文首會針對當時的時空背景先作簡單的分析,以幫助讀者了解那段時空與該建築物的關係。

95 特價5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金門歷史建築導覽《第二冊》

黃振良  著
金門文化局 出版
2025/07/02 出版

金門歷來非常重視中國傳統所特具的「宗族文化」,源自儒家孝道思想的宗族文化,一直普受金門人的重視,金門有190座以上的各姓氏大、小宗祠,其中經公告為歷史建築者就有11處;閩南民間信仰的寺廟9處、基督教堂1處,另有4處墓葬,都是家族開基祖或具有功績的地方名人之墓。金門長達四十年以上的「戰地」角色,當然會有一些戰地史蹟,如軍事碉堡、紀念碑等,還有既是教育場所也多少戰地分不開的「軍事教育」場所,這些都是金門最寶貴的文化資產,本書文中主要敘述。如建築物主人與該建造物的生活背景有較特殊或較大關係者,則文首會針對當時的時空背景先作簡單的分析,以幫助讀者了解那段時空與該建築物的關係。

95 特價5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花之微境:曾祥軒陶藝與彩繪創作專輯

曾祥軒  著
彰化美學館 出版
2025/07/02 出版

曾祥軒的創作主題多以「花」為象徵。從彩繪工筆花卉的嚴謹描繪,到寫意筆觸中花朵綻放的神韻,再結合顯微鏡下花蕊與花粉的結構觀察,他將這些微觀元素拆解為單位型,進行量化、解離與重組,創造出可自由伸展、變化方向的花之結構體。這些作品藉由繽紛色彩與律動形構,表現花的向光性與生命力,也象徵其對資訊時代視覺傳遞、記憶儲存與感官互動的反思。此外,曾祥軒將陶瓷雕塑作為媒介,在工藝與藝術之間尋找平衡。花微觀的系列作品中,尖錐體的向光性結構象徵生長與接觸的渴望,球狀漂浮體呼應花粉在空氣中減阻的自然設計;整體架構不僅挑戰陶瓷燒成支撐點的技術極限,也傳達一種克服與飛躍的意象。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宰相的故鄉:后壟

林怡種  著
金門文化局 出版
2025/07/02 出版

后壟,位於金門東半島北隅,原名「甌隴」,雖是個廿餘戶人家的聚落,但已走過六百多個寒暑。明朝萬曆年間,出生后壟的林釬,殿試「探花及第」,最後官拜「東閣大學士」,由於明朝廢宰相制,「大學士」相當於宰相,因此,后壟「林氏宗祠」正廳,高懸「探花宰相」的匾額,說明后壟是有歷史、有故事的聚落。

95 特價2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慶閱兵:金門民眾自衛隊

金門文化局 出版
2025/07/02 出版

民國64至76年,金門民眾自衛隊連續12年挑選二、三百名男女隊員,接受一個多月嚴格集訓後,派赴臺北參加國慶閱兵大典(其中65年沒有踢正步分列式閱兵,只有軍備車隊展示與花車遊行),展現戰地兒女雄糾糾氣昂昂的威武颯爽英姿,贏得中外觀禮嘉賓讚賞,尤其透過「老三台」電視實況轉播呈現在國人眼前,並傳播到全世界,打響金門名號。  本書訪談年齡53至84歲的閱兵隊員,記述那段「洗冷水戰鬥澡」集訓,到「昂首挺胸閱兵總統府前」的歷史光影

95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2/65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