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on the Map: From big city lights to small town sights(十大觀光小城)
英文版觀光小冊,介紹台灣十大觀光小城。
豇豆健康管理技術專刊: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5
豇豆是台灣俗稱的菜豆,易與俗稱敏豆之菜豆混淆。原產於印度,為重要的豆類蔬菜,由於可以全年供應,深受國人歡迎。本書是介紹長豇豆栽培管理及病蟲害管理注意事項,供農友參考採行,以達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品質與安全及兼顧環境生態保育的目標。
102年國慶焰火綻風城:攝影比賽得獎作品專輯[軟精裝]
為記錄這些精采的活動實景及留下珍貴畫面,特舉辦攝影比賽活動,以10月10日國慶當日各項活動及國慶煙火為主題,邀請全國民眾參與,經評審委員專業的角度,於參賽的500多件作品中,精選70件優秀作品,而眾所周知拍攝焰火需要高度的攝影技巧、豐富的經驗、取景的好方位,以及捕捉瞬間之美的臨場反應,好的焰火照片可說是高難度功力和可貴機緣的天作之合。能收錄在這本專輯中的得獎作品,都是從參賽照片中脫穎而出的一時之選,殊為難得。
神工傳藝:雲林宗教工藝風華[精裝]
工藝,是工業革命的前身,是先人用手、用汗水、用生命完成作品的過程。宗教工藝是人、土地、信仰與文化交織的生命樂章,百年來,雲林藝師們一步一腳印,從打雜學徒、獨當一面的出師到傳承技藝給下一代,父子檔,兄弟檔,夫妻檔,世世代代堅守傳統,默默傳承,傳達堅持古法的「頂真」(purity)的工作態度,展現雲林生命力。本專書建立工藝項目29類,77位雲林藝師資料,將雲林宗教工藝細分為廟宇裝飾、神像雕塑、祭祀器物、廟會慶典及生活工藝等五大章節,分別記載著的「3年4個月」、「目頭要巧、腳手要勤快」的習藝歲月「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創新技藝,藝師一生除了堅持手工技法,還講求創新變化,追求工藝之美的最高借鏡,將經驗轉化為智慧。
看見淡水山.河.海的記憶[DVD]
淡水區是全臺古蹟高密度的行政區,迄今共指定27處古蹟、登錄5處歷史建築,隨著國人日益重視文化資產的保存及維護,並為活化該區有形文化資產,同時賦予其新生命,前臺北縣政府特於94年7月1日成立本館,負責營運管理紅毛城、滬尾礮臺、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等3處古蹟,並將整修完成之紅毛城重新開放供民眾參觀。近年來,隨著本區發展文化觀光所需,本館新增淡水藝術工坊、漁人碼頭滬水一方藝文空間(100年開幕)及歷史建築程氏古厝(101年開幕)、得忌利士洋行等4營運點,蒞館參觀人次從99年度的83萬餘人次、隔(100)年大幅增加為148萬餘人次,至101年度更首度突破150萬人次。 除為滿足數量如此龐大的遊客與外賓參訪本館時,能迅速且全面地獲取本館各項服務內容、所轄各營運點歷史沿革,及迄102年度的活化再利用情形,與未來發展方向等相關知識之需求,同時對淡水區現有31處有形文化資產產生基本的認識外,亦為行銷宣傳本館於保存、維護、活化該區有形文化資產、扶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積極爭取淡水紅毛城及其周遭歷史建築群申登世界遺產等各項作為之成果,爰規劃製作本館及淡水區31處有形文化資產簡介影片,以作為本館形象宣傳等相關計畫之運用,同時為本市保存珍貴文化資產紀錄,作為歷史的見證。
逐鹿台江 [DVD]
十六、十七世紀的台江,是一片由北線尾、鯤身嶼等沙洲圍繞而成的內海,西元1624年,荷蘭人占領大員,建立起熱蘭遮城與市鎮,荷蘭東印度公司以此做為遠 東貿易據點,並由大量引進漢人開墾大員與赤嵌一帶。 居住在台江內海邊緣的西拉雅原住民族群,在短短數十年間經歷了劇烈的變化,西拉雅族麻豆社長老Mammu Tarie在鄭成功攻打荷蘭人之際,回憶起這段與族人共同經歷過的時光…
魚音繞梁:戀唸台江 [DVD]
台江,是臺灣重要的開臺史地,17世紀漢人移民臺灣,先民勇渡黑水溝與在臺墾拓的冒險精神便在這塊土地留下印記,在滄海桑田變幻之中,居民展現尋求安身立命的生活智慧與生命態度,在中西政權交替之中,養成勇敢、包容、多元的海洋性格,人與土地的故事在這一塊至今從未停止變動的土地上,世世代代有如台江內海的海砂般,層層堆積,形成豐富的生活樣貌,也發展出獨特的產業文化。
東沙珊瑚生態圖鑑[軟精裝]
本圖鑑介紹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海域常見的珊瑚物種,以石珊瑚為主,加上一些常見的軟珊瑚及其他八放珊瑚,共彙整285種。珊瑚分類參考國際間最新的分類系統,編寫方式則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搭配簡明的圖示與照片,說明東沙海域的珊瑚分布型態與生態特徵。
添薪傳藝:蔡楊吉木雕工藝薪傳展
從學徒到師傅,從氣勢磅大木構到精巧華麗小木件,從廟宇雕刻轉型到創作,蔡楊吉老師融合精湛技法與原創新意,以雕刻刀遊走木頭之間,將鬼斧神工的傳統木作雕刻轉為藝術創作,先後於2008年獲選為工藝之家、 2011獲選為台灣木雕工藝師,並獲登錄新竹市無形文化資產[木雕類]保存工作者。自1990年獲教育部甄選民族重要藝術薪傳藝生以來的20年間,他用才情與認真,鑴刻出木雕藝術家的桂冠。本次展覽為本市第58檔次薪火相傳展,展出蔡老師70件作品,件件精微細膩的雕工與維妙維肖的氣韻讓人嘆服,蔡老師在廟宇木雕之外,也鐫刻出另一藝術新頁。
龍眼奇緣-屏東縣立鹽埔國中68級三年一班畢業手記 [軟精裝]
《龍眼奇緣》以國中生為主角,以鹽埔國中、鹽埔鄉鄰近村莊、大武山、隘寮溪、圳溝與小土地廟、堤防畔的養鴨寮等為舞臺,敘寫少年成長過程中的追求與失落,包括理想與志趣、友情與愛情、聯考壓力、師長期望、農村生活、賽洛馬超級颱風等題材。引人回首少年十五、十六時,筆觸活潑生動。
沿著山的光影-185線紀行 [軟精裝]
這是一部充滿濃厚文化地理學的文學書寫,郭漢辰聚焦在185線的山下景象-那些以大武聖山為信仰、神話與生活的核心,所形成的聚落歷史與景致。他以身體中的通感,包括眼、耳、鼻、舌和觸覺,敏銳地從表象的風景深入探索排灣和魯凱的社群、文化、歷史、藝術與人物,使這部文本不僅是優秀的地方誌,也是文化詮釋的創作。
隱世哲人-陳冠學紀念文集 [軟精裝]
回顧陳冠學的一生,他遠離塵囂,回歸田園達三十餘年,從未半途離開或潦倒以終,而是隨順自然,積極且正向地完成自我。本書由知名作家周芬伶主編,集結了心岱、余昭玟、郭澤寬、陳文銓、陳文發等人的論述,為陳冠學的文學一生留下詳實周全的剖析,藉由此書讓讀者得以識得這位屏東瑰寶-現代的隱士哲人。
相遇在風的海角-阿朗壹古道行旅 [軟精裝]
阿朗壹古道所在的海角,為中央山脈與太平洋交會之地,青山無路,煙波浩渺。歲月在此無限靜緩,而風,卻顯得過於氣盛,時而撩人衣衫,時而奪人巾冒;那因風掀動的層層波浪,年復一年,亙古推送不息的潮歌,彷彿殷勤吟誦隨人解讀的禪意。如今走在阿朗壹古道上,古道的風依然吹送舊時的氣息,人們依然只能以雙腳一步步體驗風裡的往事,一步步聆聽太平洋的呼吸,一步步閱讀驚濤裂岸之下的岩石日記,一步步驚奇於海岸生命的堅毅多姿……。
2013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發現彰化社會力論文集
2013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以「發現彰化社會力」為主題,議題包含「社區組織發展」、「非營利組織與運作」、「企業社會責任」、「文化工藝傳承創新」、「文化資產保存」及「環境責任與永續發展」等,藉由專題演講、主題座談與論文發表方式,將彼此研究成果相互交流並展現出來。
大武山下的美麗韻腳-屏東小站巡禮 [軟精裝]
若能跟著火車閱讀這片大地的美好,肯定會發現,傳唱了八十多年的詩歌,依舊無怨無悔地在阿猴平原上多情地唱著,每當火車穿梭高屏溪,聽著下淡水溪鐵橋發生鏗鏘有勁的歡呼聲,離南國的美麗小車站越近,離家也就不遠……。這本書,是寫給永久駐守在屏東土地上的小火車站們的深情情書。
金門戰地文化實錄[軟精裝]
書寫金門戰地文化歷史。1914,這個中國近代使用最耐人尋味的年份,它不僅是一個數字或一個紀年年代,更是攸關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一年。這一年,金門在歷史的偶然之下無可奈何的成了前線戰地,在許多先輩的犧牲奉獻下,在海峽兩岸各省、各角落無數人力的傾注下,開啟了史無前例的各項禁忌,卻又創造了史無前例的安定與繁榮。
中華民國101年臺灣地區國際觀光旅館營運分析報告
為協助旅館業者、投資人、學術機構及研究單位,瞭解臺灣地區國際觀光旅館營運狀況,每年均蒐集國內各國際觀光旅館之住用率、平均房價、住宿旅客國籍、住宿旅客類別、員工人數統計、平均員工產值、平均員工薪資、營業收入、營業支出、稅捐與外匯收入、客房與餐飲收入比率、餐飲收入與餐飲成本比率、客房部、餐飲部、夜總會部門獲利率、稅前營業獲利率、稅前獲利率、稅前投資報酬率及餐飲部坪效等營運資料予以統計分析,以提供有關業者、人士及相關單位做為日後經營方針之研究與參考。
浮生情旅:徐素霞繪畫薪傳展作品集
本市藝術家徐素霞生長在農村,自小就愛畫畫,不論是水彩、油畫、水墨、素描,都帶給她無限的樂趣,對環繞在身邊的大自然懷有無比的情感,師專畢業後留學法國,在旅居歐洲的歲月裡,異國文化與生活上的種種波動,更豐富了她的人生及創作靈感,徐教授除了純藝術創作外,也熱衷於兒童圖書插畫,藉由插畫,傳達親子生活、有情生命、童趣以及人文的關懷,其2002年編著的「台灣兒童圖畫書導賞」一書,也欣獲第一屆政府優良出版品獎。本局為宏揚徐教授對藝術教育的貢獻,特策劃邀請展出,並企盼透過展覽分享其對藝術的執著並加以傳承。
藝憩北岸:石門、金山、萬里
本書介紹新北市石門區、金山區、萬里區之藝術家及其創作,並介紹本地區之藝文空間,勾勒出在地藝術版圖,使民眾能按圖索驥,探訪本區藝術家、藝文空間,引領大眾更深入了解新北市藝術文化現況與內涵。吸納大自然的養分、沉澱深心靈,停駐在石門、金山、萬里的藝術家,在創作類型或思維上多了一份反璞歸真、靜思與禪意,有的關懷環境與土地;有的記錄自然、與山海對話,綿延出藝境深遠創作場域,迴盪北海岸。
藝享悠境-汐止、平溪、雙溪、貢寮
本書介紹新北市汐止區、平溪區、雙溪區、貢寮區之藝術家及其創作,並介紹本地區之藝文空間,勾勒出在地藝術版圖,使民眾能按圖索驥,探訪本區藝術家、藝文空間,引領大眾更深入了解新北市藝術文化現況與內涵。汐止、平溪、雙溪、貢寮昔日發展步調緩慢,卻保留今日美好的自然生態。區域特色各異,好山好水相連相繫,悠閒的生活情調、廣闊的場域條件、兼具自然與人文之美,眾多藝術家在此落腳,連綿出藝術悠悠的山水新貌。
藝蘊鷺洲:三重、蘆洲
本書介紹新北市三重區、蘆洲區之藝術家及其創作,並介紹本地區之藝文空間,勾勒出在地藝術版圖,使民眾能按圖索驥,探訪本區藝術家、藝文空間,引領大眾更深入了解新北市藝術文化現況與內涵。昔日「鷺洲」蘆葦花絮紛飛、鷺鷺棲息沙洲間,今日三重、蘆洲閃耀出水岸城市的時代新貌。詩書畫的人文雅趣、多元文化的涵養堆砌、百花盛開的藝文繁景,宛若探索不盡、趣味無窮的都會寶庫。
金門風獅爺、新郎燈及剪黏調查實錄 [軟精裝]
針對金門全島民俗代表之風獅爺設置緣由、樣貌特徵、傳說故事、分佈地點數量、日常維護方式等,及金門代表之傳統工藝美術類,例如:製作新郎燈、剪黏等項目,進行保存紀錄出版。
2013木雕藝術創作采風展:夢世代曾俊豪雕刻藝術
為保存作者個人藝術風格,將展出之木雕藝術創作作品,編印成冊,以供大眾欣賞。本次個展中以新世代之夢為主題表現,即是探討現代新人類對時尚流行與生活慾望、夢想為主軸的表達。展覽中呈現出一方面對自我雕刻生涯的總體檢,另外一方面將現代木雕之美持續的以個人之風格呈現出這段時間的想法與觀察,經由傳統的雕刻基礎與現代文化中抽取出屬於自我世代的新心靈密碼。
2013木雕藝術創作采風展:清心綻放莊清勳紀念展作品集
為保存作者個人藝術風格,將展出之木雕藝術創作作品,編印成冊,以供大眾欣賞。莊清勳作品情意豐富,具古典溫柔抒情味道,如小品文般舒服且充滿美善,而非浪漫激烈的表現。中國象徵系統是直觀自然與人生,例如石榴使人想到多子多孫,因此,近來以台灣造形作荷葉的捲立、平臥姿態,試圖將祥和喻義與台灣結合,產生祈福、祝福的藝術效能。
2013木雕藝術創作采風展:木之美意先行走羅興發木雕展
為保存作者個人藝術風格將展出之木雕藝術創作作品編印成冊以供大眾欣賞。從事木雕創作以來,依方面鉅細靡遺地觀察創作題材,期能神似逼真;另一方面,又要在其中絞盡腦汁地利用技巧,釋放出破除形象緊縛、令人廓爾亡言的深遠意境,期能似而不似,或不似而類似。企圖在一鑿一斧間,將我對生命的熱忱與體驗,不露痕跡地沁入每一件作品當中,即「意在刑先」,以致每一件作品都無法完全地表達出我原本之意,偶而僅能三言二語地說明,但願這些簡易該言能與觀賞者的內心互動,一起進入無際的思海中遨遊。
臺灣風土 [精裝/全四冊不分售]
「臺灣風土」為前文建會主委陳奇祿先生於民國三十七年迄四十四年間,在「公論報」主持的一個雙週刊專欄,共出刊一九五期。內容涵蓋臺灣歷史地理、風俗文物、掌故軼聞、宗教、藝術、語言、謠諺,甚至思想哲學,還有一些漢詩作品,可謂包羅萬象。【第一冊】文獻與歷史之部、【第二冊】考古與原住民之部、【第三冊】民俗與民間文學之部、【第四冊】漢詩與旅記雜文之部。
臺灣風土 [平裝/全四冊不分售]
「臺灣風土」為前文建會主委陳奇祿先生於民國三十七年迄四十四年間,在「公論報」主持的一個雙週刊專欄,共出刊一九五期。內容涵蓋臺灣歷史地理、風俗文物、掌故軼聞、宗教、藝術、語言、謠諺,甚至思想哲學,還有一些漢詩作品,可謂包羅萬象。【第一冊】文獻與歷史之部、【第二冊】考古與原住民之部、【第三冊】民俗與民間文學之部、【第四冊】漢詩與旅記雜文之部。
2014年記事曆:巧瓷珍藏‧故宮瓷器精選 [精裝]
位於台北的國故宮博物院,收藏著舉世矚目的無價珍寶與中華藝術品精華,凡是到台灣的國際旅人,總要前往一睹真跡。其中瓷器與書畫是台北故宮最豐碩的收藏,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很少能出其右,經由故宮推薦,我們精選出近60件代表作品,從新石器的原始質樸,宋金元的典雅,裝飾紋樣多變,到清代官窯的氣勢非凡,仿古又創新。翻閱這些典藏國寶,像是走進一條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了古物美麗如昔的容顏,也看到她滄海桑田的歷史,值得珍藏與細細欣賞。 中、英、法、西、德、日六種語言對照
萬象小報:近代中國城市的文化、社會與政治
本書所收錄的九篇論文,從文化建構、社會行動、政治運作三個面向探討近代中國城市所萌生的「小報問題」。儘管小報一直被認為是「邊緣型媒體」,但在本書作者的研究中,它透露出豐富的城市生活內容與意涵,呈現新的思想與文化規範,不但是觀察文人心態的窗口,也是作者與讀者的接觸點,更提供文化圈內性別關係的洞見。對國家而言,小報的「另類」言論有時隱含著難以監控的顛覆性論述;對知識份子而言,它卻可能是掌握地方社會權力及提倡啟蒙觀念的工具。藉著各種不同角度的研究,本書指出更多的小報研究可能性:小報不但是城市史的資料來源,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城市現象。
中華民國101年觀光業務年報
101年觀光業務施政成果報告,繼建國百年「旅行臺灣,感動100」後,觀光局為持續開創臺灣觀光市場的感動扉頁,將101-102年度的宣傳主軸定調為「Time for Taiwan-旅行臺灣 就是現在」,用貼近旅客的心來推動具開創性、可突顯臺灣特色、提升來臺旅遊友善度與滿意度的各項活動及措施。
臺灣地名辭書卷16臺北縣(上下不分售)
臺北縣地名辭書以荷治、清領、日治、民國等階段區分,探討轄內之林口、八里、五股、蘆洲、泰山、三重、新莊、樹林、鶯歌、三峽、土城、新店、中和、永和、深坑、板橋、汐止、石碇、坪林、烏來、瑞芳、貢寮、平溪、雙溪、萬里、金山、三芝、石門、淡水等29個鄉鎮市之地名沿革、行政區域、地方特色等,並以圖表、數據等詳述地名演變。為研究臺北縣地名及推廣鄉土教育之重要參考書籍。
中華民國101年觀光業務年報 (光碟)
101年觀光業務施政成果報告,繼建國百年「旅行臺灣,感動100」後,觀光局為持續開創臺灣觀光市場的感動扉頁,將101-102年度的宣傳主軸定調為「Time for Taiwan-旅行臺灣 就是現在」,用貼近旅客的心來推動具開創性、可突顯臺灣特色、提升來臺旅遊友善度與滿意度的各項活動及措施。 &
臺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專輯102年 [附光碟]
傳統藝術既存歷史意義,更具藝術價值,是以民間與政府無不積極於傳統藝術的發揚與保存,視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環節。為此,臺北市政府特別設立「臺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藉以表揚對傳統藝術具有特殊貢獻之個人或團體,希望更多人士投入傳統藝術的維護與發揚,促進傳統藝術後續研究與推廣。
暗夜飛翔的勇者-黑蝙蝠中隊 [軟精裝]
故事內容講述,少年空軍受祖父的影響,從小耳濡目染,常常聽祖父談起在黑蝙蝠中隊服役期間所發生的事蹟。那份光榮與傲氣,讓他心生崇拜,立志要跟隨祖父的腳步,翱翔天際,報效國家。本書以回憶式的口吻道出黑蝙蝠中隊的英勇故事,引領孩童認識黑蝙蝠中隊的歷史,以達到國防教育之推廣。
舞蹈風情-101學年度全國學生舞蹈比賽攝影專輯 [精裝]
101學年度全國學生舞蹈比賽攝影專輯,人透過肢體動作表達意念,以音樂營造情境,呈現舞蹈的動態美,時而磅礡時而幽靜,感動人心卻消縱即逝;因每支舞作都是得來不易的作品,透過攝影手法,捕捉舞者生動的表情、曼妙的姿態,將舞作之靜態每保留下來,細細品味。101學年度全國學生舞蹈大賽商請彰化縣攝影學會出動多位攝影師,於決賽期間全程拍攝,其費時費力之辛勞不在話下。
新北市口述歷史-傳統藝術類-李煥章先生口述歷史專書-剪紙藝師:李煥章
李煥章先生民國14年出生於山東省臨沂縣,現居於新北市三重區。他是臺灣最重要的剪紙藝術大師之一,民國80年獲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今文化部)頒發「民族藝術薪傳獎」,民國100年新北市政府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李煥章先生為新北市傳統藝術「剪紙」保存者。本書係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撰寫、編輯而成。
黑蝙蝠中隊的故事:前仆後繼-李崇善先生特輯III [軟精裝]
本書收錄李崇善上校在黑蝙蝠中隊服役期間之文史記載及三位前黑蝙蝠中隊隊員的回憶紀錄。分為六大章節,包括「光輝戰績」、「奮戰不懈」、「永遠懷念」、「美好回憶」、「訪談紀錄」及「資料統計」,每篇章節都是隊員切身體悟,讓後人緬懷英烈保家衛國的精神,並重現不為人知的歷史。
世界珍稀相機特集 [精裝]
這次世界一流珍稀的古董相機展出,其中也包含一台登上月球拍攝外太空影像的希世珍品絕版相機,更有早期黑白需求大型蛇腹式相機,還有各家經典的紀念絕版相機與情報員使用的迷你相機,琳瑯滿目,期望讓參觀者有機會鑑賞到世界頂級古典相機,為證明此些身價不斐的相機,特別付印集結成冊以嘉惠大眾,並見證此段歷史。&
中華民國褒揚令集續編(十四) [軟精裝]
本書係就民國94年之褒揚令及相關資料編印成冊。收錄受褒揚者包括陳河東、辜振甫、李志鵬、櫻井義晃、孫治平、吳修齊、印順導師、蔡瑞月、高玉樹、呂佛庭、張富雄、毛松年、孫觀漢、張明等14位。
2013木雕藝術創作采風展:台中市雕塑學會第27屆會員聯展
三義,它是一個綻放木雕文化底蘊的美麗小城,擁有豐富的山林資源,進入三義即聞到濃郁的木頭芬芳,來自全國木雕工藝師匯聚於此,形成獨特的木雕之鄉,帶動了國內木雕藝術的多元發展,且在國際上享譽盛名。「木雕藝術創作采風展」,為木雕博物館歷年持續辦理的重要展覽活動,透過全國傑出創作者及藝術團體精采作品的邀請展出,提供展覽與觀摩交流的平臺,營造出一系列心靈的藝術饗宴,在此同時也保存作者個人的藝術創作成果,將展出之木雕藝術作品編印成冊,提供學術界與喜好木雕藝術的朋友,觀賞與參考的文獻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