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醫藥國際化研討會
將委託中國醫藥大學於2006年9月30日、10月1日舉辦2006中醫藥國際研討會,取得演講者錄影授權所製作之2006中醫藥英文研討會DVD光碟套書及現場演講內容印製專書合輯出版,提供中醫藥相關工作人員業務參考。
建構中藥用藥安全環境研究計畫(2004-20
本書分析近五年「中藥用藥安全環境研究計畫」項下補助及委託研究計畫,包含計畫編號、計畫名稱和執行機構,並以分析統計方式呈現每年計畫件數、人力及經費之運用情形。
中醫藥基因體研究及其核心技術訓練(三)研
本研討會由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補助臺北醫學大學辦理,以整合中央研究院等各大學與研究機構資源,並以學術研討會與核心技術研習會(Workshop)併行方式培訓中醫藥基因體相關人才,希望培育之人才投入臺灣中醫藥界後,能加速推動臺灣中醫藥基因體相關研究,進而達成臺灣中醫藥現代化與國際化的長期目標。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學術暨臨床應用研
本套專書涵蓋中醫師各項學術研討、中醫藥相關法規宣導、中醫藥國際與兩岸學術交流、中醫藥向下扎根計畫、中醫藥科技研究發展、中醫護理學術交流與中醫藥典籍暨成果發表等重點,強調中醫藥發展應具前瞻性,我國現已具備相當優勢,面對國際情勢、環境變遷,台灣如何保持領先,進而邁向寬廣大道,使台灣中醫藥能永續經營。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學術暨臨床應用研
本套專書涵蓋中醫師各項學術研討、中醫藥相關法規宣導、中醫藥國際與兩岸學術交流、中醫藥向下扎根計畫、中醫藥科技研究發展、中醫護理學術交流與中醫藥典籍暨成果發表等重點,強調中醫藥發展應具前瞻性,我國現已具備相當優勢,面對國際情勢、環境變遷,台灣如何保持領先,進而邁向寬廣大道,使台灣中醫藥能永續經營。
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在皮膚疾病醫療的對話
邀請中西醫專家學者,針對「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在皮膚疾病醫療的對話」作討論,完整紀錄及整理內容,作為國人醫療之參考。?
傳染病防治法規彙編4/E
將2007年7月修正公布之「傳染病防治法」與「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及其子法規分類編集彙整成冊,用以推廣法制教育,並作為衛生機關同仁依法行政之依據,期達保障個人權益與維護社會安全,並與國際接軌。
注意力缺失過動症之中醫藥典籍研究(典籍
利用相關古籍,做資料檢索及整理,發現「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在臨床上20多種可能症狀中做整理,發現大部分的症狀與「胃熱」最有關係,另外一些則與脾肺氣虛、肝風內動、腎虛有關,而「嗜食肥甘」可能與現代「注意力缺失過動症」最有關係。
中醫調護典籍文獻分析研究(典籍叢書14)
本書主要目的係從近代中醫護理研究論文及近代中醫護理專著中搜尋中醫護理的內涵、整理、分類並撰寫中醫護理調護大綱及內容,以提供中醫護理教學、臨床及研究之參考。
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心臟血管疾病的診斷與醫
邀請中西醫專家學者,針對「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在心臟血管疾病醫療的對話」做討論,完整記錄及整理內容,做為國人醫療之參考。
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等病毒性疾病中醫
討論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之病史、流行病學、病因病機、症狀、診斷、治療、食療、保健、重要醫家論治、醫案等及相關中醫典籍的討論,除了西醫的資料外,對於SARS的中醫治療也廣泛的收集大陸及臺灣的治療經驗。
臺灣建構中藥用藥安全環境計畫2006研究成
本會於93年起執行建構中藥用藥安全環境計畫,為促進本行政院核定用藥安全政策之宣導及遠景溝通之目標,本會特將研究成果編輯成冊,以利推展業務與政策,進而建構安全用藥環境,其中,2005年成果部分已刊載本會2006年出版之「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學術暨臨床應用研討會成果彙編」一書中,而本書特擇定2006年之13件成果報告,以全文報告方式呈現,供中醫藥界及民眾分享。並希藉由本計畫之實施及結合國內產官學研之合作,訂定我國中藥的未來的遠景與目標,建構一個讓民眾免於用藥恐懼之安全環境,並發揮我國中藥產業的國際優勢,加速我國生物科技的發展。
臺灣建構中藥用藥安全環境計畫2006研究成
本會於93年起執行建構中藥用藥安全環境計畫,為促進本行政院核定用藥安全政策之宣導及遠景溝通之目標,本會特將研究成果編輯成冊,以利推展業務與政策,進而建構安全用藥環境,其中,2005年成果部分已刊載本會2006年出版之「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學術暨臨床應用研討會成果彙編」一書中,而本書特擇定2006年之15件成果報告,以全文報告方式呈現,供中醫藥界及民眾分享。並希藉由本計畫之實施及結合國內產官學研之合作,訂定我國中藥的未來的遠景與目標,建構一個讓民眾免於用藥恐懼之安全環境,並發揮我國中藥產業的國際優勢,加速我國生物科技的發展。
建構中藥用藥安全環境計畫2004-2006研究
本書分析近三年「建構中藥用藥安全環境計畫」項下補助及委託研究計畫,包含計畫編號、計畫名稱和執行機構,並以分析統計方式呈現每年計畫件數、人力及經費之運用情形。
社區高齡教育的跨科際整合
從相關老人教育政策的研訂、學理的探討,以及實務推動等角度觀察,的確展現出漂亮的成績單。然而,令人關心的是,在社區高齡教育的政策面與實務面兩者間實際情形為何?相關跨學科的研究成果,以及彼此間協同驅力究竟如何?能否灌注實務工作產生加乘效果? & 基此,本書將第一部分聚焦於社區高齡教育理論的深化研究,抓緊相關重要議題的探索;第二部分則立基於台灣社區高齡教育實際現況剖析,並據以匯聚多維經驗,提出問題與對策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學術暨臨床應用研
本套專書涵蓋中醫各科學術研討、中醫藥標準作業流程及相關法規宣導、國際交流業務、中醫藥人才培訓、中醫藥科技研究發展、臨床試驗訓練工作等重點,強調中醫藥發展應之前瞻性。
台灣生命教育的發展歷程:Mannheim知識社會學的分析
從目前台灣關於生命教育的研究論文來看,降低青少年自殺率與犯罪率似乎是各界對台灣生命教育起源的看法,而生命教育該應當包含哪些課程內容也有了初步的共識。 & 這個學術發展的聚合現象固然可能反映出學科發展的成熟度,但它也可能暗示台灣的生命教育已出現瓶頸。為了更深入釐清台灣生命教育發展的時代意義、衝突與侷限,本書採取Mannheim的知識社會學研究取向,嘗試從不同社會階層價值與利益糾葛的角度,釐清台灣生命教育的發展進程,以做為未來政策方案發展的重要參考。
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對話論壇專輯(四)傳
邀請中西醫專家學者,針對「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在肥胖治療的對話」對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做討論,完整記錄及整理內容,做為國人醫療之參考。
全球中醫藥網路資源導覽
介紹全球中醫藥網路資源,包括臺灣、大陸、香港、澳門、西藏、新加坡、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十三個地區之全球中醫藥網路資源導覽,附連結網站之光碟,以方便讀者使用。
臺灣市售易混淆中藥圖鑑(精)
本書透過訪問臺灣地區中醫醫療院所、中藥商、中藥房(局)以及學術界專家等,共選錄臺灣中藥市場最常見的易混淆品種64組,並依根及根莖類、莖木類、皮類、葉類、花類、果實及種子類、全草類、動物及其他類等8項分類,除了貝母(有4種比較藥材)外、其餘每組首置正品藥材1種,另取易混淆者1種進行比對,並依藥材中文名、來源、性味效用、品質鑑別、編語等項順序編寫,而藥材之性狀辨別特徵則搭配彩圖解說,版面皆採比較方式的編排,易學易懂,為幫助讀者認識臺灣市售易混淆中藥的最佳讀物之一。
缺血性心臟病中醫典籍彙編
利用典籍文獻整理分析之方法針對缺血性心臟病主題進行研究、歸納,將中醫歷代重要典籍,依照本研究之關鍵詞逐筆查尋,編輯成中醫缺血性心臟病資料庫。
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典籍彙編
整理中醫古典醫籍中與現代醫學類風濕性關節炎有關之內容,並依照病名、病因、診斷、治療、食療、保健等方面歸類整理並作綜述性的結論。
休閒概論
本譯著《休閒概論》原名為「Introduction to Recreation and Leisure」,為美國運動休閒著名出版社Human Kinetics於2006年出版。本書集美國、加拿大33位跨領域的教授和專業實務人員所撰寫而成。本著作由黃金柱教授審訂,並由其邀請國內休閒相關系所教師翻譯。全書共有三篇十八章,每一章節均極為言簡意賅,另從內容觀之本著作實為現今國際休閒發展趨勢的一種反映:尤其是治療休閒、矯正休閒、園藝休閒和不同宗教信仰者休閒等。 & 各章論述內容與能力培養,乃配合「美國閒暇與休閒協會」和「全國休閒與公園協會」資格認定委員會所認定的能力標準(詳見書中附錄)。 & 從歷史、哲學和社會面向,論述休閒產業,有助學生用以打好其對休閒領域的知識基礎。 & 提供有關非營利性與營利性休閒,以及觀光產業經營的新觀點。 & 論述經營者提供所有消費者愉快教育計畫與服務的方法。 & 探討下列方面的國際主流休閒服務:運動、戶外活動、適能與安適,以及藝術與文化等。 & 配合21世紀服務業的國際發展潮流,提供主修休閒相關系所學生,作好職業抉擇和生涯方向規劃的指引。 & 為方便讀者查閱和複習重點內容,編有名詞索引和討論問題,相信有助學生考試的準備和分組討論的進行。 & 各章均有「傑出畢業生」範例,對未來擬進入休閒相關工作與服務者,在在學教育,實習和專題著作等之規劃、精進,具不少的方向指引效果和工作態度養成的啟示。 & 各章均有可進一步查詢的相關網站,有興趣者有機會再查閱相關資訊。
Visions on Chinese Med
The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2006 edition, referring to the background,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CCMP and the status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in Taiwan now and in the past, includes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CCMP, an analysis of SARS research,
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對話論壇專輯(一)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對話的啟動與機制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委託中醫藥促進基金會,針對中西醫的結合擬定「落實WHO傳統醫藥與現代醫藥全球策略—中醫醫整合全人照護模式之探索研究計畫」,正視傳統醫療之價值,深入研究,去蕪存菁,以促進傳統醫學的現代化與科學化,使之成為主流科學的輔助及另類醫學。內容提供傳統醫學的分類、分佈、現況及困難之處,闡述各國對傳統醫學的看法、觀念及政策,對於本國的傳統醫學進行概述性的解說及將傳統醫學如何進入現代化、觀念、方法等的說明,這一系列的對話論壇內容編輯成書,供國人參考,希望將有助於中西醫藥之研發與應用,截長補短、替代與整合、相輔相成,以造福國人,進而擴展至全球各地。
中藥GMP飲片廠暨中藥商實務
本著最高中醫藥行政機關之責,在推動及落實藥廠全面實施GMP、制定科學化之評估標準及相關平臺技術的同時,特於本年度執行「建構中藥用藥安全環境五年計畫」。項下補助中國醫藥大學辦理「建立中醫藥產業科技人才培訓中心(機制)計畫」,以充分培訓中草藥專業人才,該項計畫亦舉行「中藥GMP飲片廠暨中藥商實務研討會」,有鑑於中藥業界踴躍參與且對於研討會內容讚譽有嘉,特集結該研討會內容出版成冊,期能促成政策宣導及成果擴散,以達願景溝通之目的。
臺灣中醫藥資訊典籍新世代
隨著資訊科技的蓬勃發展,對於一向被認為傳統古典的中醫藥典籍也好像被賦予新生命般,無論固有典籍的整理、編纂、研究與編印,或者運用西方現代醫學方法所為之臨床實證與研究成果,即所謂中醫藥新典籍之發表與傳揚,皆必須進行數位化與資訊化。利用數位資料易於檢索、重複使用和便於歸類與管理的特性,再加上網際網路無遠弗屆的便利,形成普及化、現代化與國際化的利器,故中醫藥典籍之傳承與發揚自然而然與資訊科技相結合,進而創造出「臺灣中醫藥資訊典籍新世代」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本書完成為數30餘萬字,2583種藥用植物搜集、編寫工作。內容包括「前言」、「凡例」、「目錄」、「內文」、「中英文索引」、「主要參考文獻」等。
臺灣原住民藥用植物彙編
收錄臺灣原住民藥用植物278種以植物分類次序編列分隸211屬87科記述植物外觀形狀特徵及臺灣地區分布情形及原產地、藥理活性包括藥理作用機轉、效果、毒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