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台灣一瞥葡萄牙文
介紹中華民國台灣的概況,全書共分12篇,包括台灣的自然環境、人口、歷史、政府、外交關係、兩岸關係、經濟、高科技、教育、文化、大眾傳播及觀光等配以圖片及統計圖表,攜帶方便,可快速了解台灣國情資訊。
軍隊社會工作暨軍事社會學第十六輯
此書為心社系社工組老師每年例行出版之論文輯,107年度將出版第十六輯。各章的題目與作者如下: 軍事社會化與全控制度(錢淑芬)、從衝突論探析我國軍隊福利政策(胡正申、簡斌虔)、國軍志願役退除役官兵核心就業力與就業狀況相關性研究(林昱辰、丁華)、「軍校社區化」的新圖像:一場以社區工作實務技術導入軍校與社區關係的教學行動研究(崔艾湄)、戰時共軍心理服務工作實施要項之研究 ─ 兼論對國軍之啟示(陳依翔)、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從實務反思重新理解優勢觀點社會工作的理論概念與操作議題(邱保龍、鄧啟明)、軍隊與國家:分割還是鑲嵌?(郭盛哲)
軍事傳播向運算轉
本書分別以文本探勘、社會網絡分析、語料庫分析、資料探勘等大數據相關的運用取徑,在遭遇新傳播科技影響下的軍事傳播範疇中的應用作為主軸,探索軍事傳播研究像運算轉之可能性。英文內容大要: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changing the publics’ lifestyle, including social behavior, information preceding procedure, and entertaining — this changing of lift style left enormous information online, such as shopping decision, conversation on public agendas, and media using footprint. While these so-called “digital footprint” data are collectible, the communication landscape is expanding to solve research difficulties that previous research paradigm cannot solve. This crux trends would impulse social science paradigm shifting. Variety of unique research challenges are considered possible while big data and computational data are available. This book is elaborating this trend into two ways, including theoretical framework constructing and practice case studies. The editor-in-chief is brought in some vital points of military communication issues, such as data mining, text mining, and corpus content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focal point of military communication research.
大數據時代下政治作戰理論的應用與創新
編者本書旨在跨時代解析軍事政治學於當代網路時代之應用,俾利供政府政策建議。因此,本書主題訂以「大數據時代下政治作戰理論的應用與創新」,範圍涵蓋:軍事與社會、文武關係、軍隊制度、國防政策、軍備發展、政治作戰、國防戰略、國防經濟、人才培育及軍隊褔利等現代軍事社會科學領域,期盼藉由專家學者之專題發表,引導問題討論與引介實務應用,俾各界人士更進一步地了解政治作戰與軍隊、國家及政治之關係,有助軍隊與社會關係之良性發展。
2018文化政策白皮書
這本白皮書,一方面匯聚了全國文化會議暨分區論壇近五千位參與者對臺灣文化發展的想像與藍圖,另一方面更具備可執行性,讓這一年來所討論的各項文化議題‧經過不斷地思辯及凝聚共識之後,在未來可以努力務實推動。惟有將理想藍圖轉化為具體可行的策略方案,才能讓臺灣充沛的文化力,持續成為推動臺灣前進的力量。
合法性的政治:當代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平裝版)2版
當代中國政權的合法性基礎為何?何以近年經濟發展給中國帶來的卻是政治上的更嚴厲控制?從政治、經濟、輿論的多重角度,一解當代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本書彙集作者二十多年來針對政權合法性基礎與國家社會關係形態的研究成果,界定並論證了建立統治合法性基礎的三維「理想類型集」:意識形態合法性、績效合法性,以及程序合法性。不同的合法性基礎將會激發不同的社會理性,從而塑造出不同的大眾政治認知模式和行為特徵。以此理論為基礎,本書分析了當代中國政治的各個面向,包括:為什?由毛澤東發動的文革會終結於武鬥和派系政治?為什?民族主義運動在鄧小平時代的中國很難發展?為什?「八九」學運會以血腥鎮壓告終?為什?績效合法性在中國的傳統和現代政治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國近幾十年來經濟飛速發展的關鍵因素是什??為什?經濟績效良好的中國,在政治上仍然具有比較大的不穩定性?為什?中國的傳統媒體和社群媒體(social media)有很大的反體制傾向,而官方媒體卻很難建構中國的政治輿論?民主體制在當代社會中的生命力和局限為何?經由本書從政權合法性出發,對當代中國政治、經濟和輿論形態所做的全面論述,盼能充分展示政權合法性理論與相關的社會學原理在經驗研究上的廣泛適用性,從而使讀者在了解當代中國國家性質與國家社會關係現狀的同時,也能具體掌握當前的世界局勢。
與地圖的時空對話-國家檔案地圖中的故事(附臺灣鐵道線路圖)
為呈現國家檔案的多元類型及廣泛應用,本局首度以國家檔案中的地圖為主軸,從目前典藏之國家檔案中,萃取出48幅具歷史意義的重要地圖,並結合地理空間與比例尺概念,規劃「看見臺灣」、「生活尺度」、「點線之間」3大單元,帶領讀者從臺灣島的高空,漸次往下,以不同的視角探索我們所生活的空間。此外,本書從中再精選11張焦點地圖,搭配QR Code,讓讀者可以從書中「聽」到更多的地圖故事,並透過書中透明片、等高線手繪等的設計,增加讀者與本書的互動性。同時,為更進一步推廣國家檔案應用,本局特以1931年 (昭和6年)繪製的「臺灣鐵道線路圖」製成復刻版地圖,隨書附贈。
2018-2019台灣一瞥英文
介紹中華民國台灣的概況,全書共分12篇,包括台灣的自然環境、人口、歷史、政府、外交關係、兩岸關係、經濟、高科技、教育、文化、大眾傳播及觀光等配以圖片及統計圖表,攜帶方便,可快速了解台灣國情資訊。
南島文化對新南向政策之意義:通案性案件調查研究報告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為南島文化圈重要資產,亦為我國文化外交的一項軟實力,政府應善用此一優勢規劃新南向政策。有鑑於行政部門如火如荼推動新南向政策,攸關全球及兩岸互動格局,而在盱衡我國現處環境所能掌握的優勢、劣勢條件下,應整體規劃我國所能善用的條件,運用「軟實力」的文化力量,強化對外政策的整體效果。政府新南向政策的戰略目標究為何?在全球與兩岸互動格局的定位為何?如何適應國際競爭局勢並找到戰略利基點?在具體的行動方針上是否仍以經貿的發展為規劃重點?是否能從文化交流的「軟實力」角度強化同南島文化圈的東南亞國家交往及納入太平洋友邦整體加強區域鏈結的效果?新南向政策工作計畫標榜「以人為本」之理念,在人才交流之政策方向及目標,除針對僑民、新住民及其第二代等力量進行論述外,是否已納入原住民族人才交流之思考?等重要議題均值深入研究。本院爰以「南島文化對新南向政策的意義」為題,進行通案性調查研究。
107年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暨戰略與國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局勢下的亞太戰略思維
2018年為全球局勢詭譎多變的一年,尤其是亞太地區,南北韓高峰會及川金會談牽動東北亞局勢、中美貿易戰對全球經貿的影響、美太平洋司令部更名印太司令部及在南海地區主張自由航行權的戰略意涵、中共軍力現代化快速發展對區域安全影響等等,不僅僅影響亞太地區整體布局,也使得全球戰略勢力產生變化,對我國是嚴峻的挑戰,也可能是另一項契機。
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相關法規彙編
為加強延攬及僱用外國專業人才,提升國家競爭力,「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業於106年11月22日經總統公布,並經行政院核定於107年2月8日施行,勞動部配合該法發布外國特定專業人才聘僱許可期間一次最長核給5年、外籍藝術工作者核給個人工作許可、取得永久居留外籍專業人才的隨同居留成年子女得在臺申請工作許可等申請規定及書表。 勞動部表示,依據「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第4條及第7條規定,雇主欲聘僱外國特定專業人才,須符合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告的科技、經濟、教育、文化藝術、體育、金融、法律及建築等8大領域所定外國人資格,並由雇主向勞動部申請聘僱許可,經許可後,其聘僱許可期間最長為5年,不受就業服務法第52條最長許可3年的限制。目前科技部、金管會及法務部已將科技、金融及法律等3領域的外國人資格公告發布,勞動部配合發布應備文件規定,外國人符合上開規定領域及相關資格者,雇主申請聘僱許可的期限,得1次最長申請5年。
流浪的種子:移動與遷徙–從地方到他方的故事 國際當代藝術交流計畫 特展專刊
本特展在博物館與當代藝術兩種視角下以雙策展形式,探討區域間移動與遷徙的過程及其相互影響。從新的角度發現文物及自然史的文化意涵,進而反思人類遷徙的歷程與意義。
中華民國106年退除役官兵輔導統計要覽
「退除役官兵輔導統計要覽」為有系統彙集散布於各退除役官兵統計報告數據,其內容包含榮民(第一類退除役官兵)及第二類退除役官兵人數與基本特性、就學服務與職技訓練、就業服務、就醫服務、就養服務及服務照顧之各項業務執行經過與結果,以活潑生動美觀的統計圖表及簡明扼要的文字敘述,簡要分析潛藏在統計背後的具體意義及歷史脈絡,藉以對退除役官兵輔導政策與業務有清晰之輪廓與認知。
中華民國106年國防報告書
國防部依國防法第30條,根據國家目標、國際一般情勢、軍事情勢、國防政策、國軍兵力整建、戰備整備、國防資源與運用、全民國防等,定期出版國防報告書。Pursuant to Article 30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Act: "The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MND) shall periodically submit the National Defense Report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goals, general international situations, militar y situations, defense policy, force buildup, combat readiness preparations, utilization of defense resources and implementation of all-out defense." The MND shall compile a National Defense Report every 2 years in order to describe changes to the current strategic situations and status of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policies.
中華民國106年國防報告書-漫畫版
國防部依國防法第30條,根據國家目標、國際一般情勢、軍事情勢、國防政策、國家兵力整建、戰備整備、國防資源運用、全民國防等,定期出版國防報告書。另繪製漫畫版,以吸引年輕族群、擴大宣傳效果。Pursuant to Article 30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Act: "The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MND) shall periodically submit the National Defense Report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goals, general international situations, militar y situations, defense policy, force buildup, combat readiness preparations, utilization of defense resources and implementation of all-out defense." The MND shall compile a National Defense Report every 2 years in order to describe changes to the current strategic situations and status of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policies.
國際軍事廉政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國防廉政之實踐與展望
本部於106年6月2日辦理「國際軍事廉政學術研討會」,本書集結研討會成果,包含9篇論文及1篇專題,有助於深入研究國防廉政議題。
Economic Development R.O.C. (Taiwan) 2017
Economic Development, R.O.C. (Taiwan) 2017
中華民國僑生手冊106年版
為使僑生同學瞭解相關的各種問題及法令,僑務委員會特編印僑生手冊,除以文字敘述外,更輔以流程圖表,期能藉此解答僑生各項切身問題,並對學校僑輔人員在處理問題上有所幫助。
中華民國一瞥2017法文
介紹中華民國台灣的概況,全書共分13篇,包括台灣的自然環境、人口、歷史、政府、外交關係、兩岸關係、經濟、高科技、教育、文化、大眾傳播、觀光及華語教學等配以圖片及統計圖表,攜帶方便,可快速了解台灣國情資訊。
中華民國一瞥2017阿拉伯文
介紹中華民國台灣的概況,全書共分13篇,包括台灣的自然環境、人口、歷史、政府、外交關係、兩岸關係、經濟、高科技、教育、文化、大眾傳播、觀光及華語教學等配以圖片及統計圖表,攜帶方便,可快速了解台灣國情資訊。
中華民國一瞥2017葡萄牙文
介紹中華民國台灣的概況,全書共分13篇,包括台灣的自然環境、人口、歷史、政府、外交關係、兩岸關係、經濟、高科技、教育、文化、大眾傳播、觀光及華語教學等配以圖片及統計圖表,攜帶方便,可快速了解台灣國情資訊。
中華民國一瞥2017馬來文
介紹中華民國台灣的概況,全書共分13篇,包括台灣的自然環境、人口、歷史、政府、外交關係、兩岸關係、經濟、高科技、教育、文化、大眾傳播、觀光及華語教學等配以圖片及統計圖表,攜帶方便,可快速了解台灣國情資訊。
中華民國一瞥2017英文
介紹中華民國台灣的概況,全書共分13篇,包括台灣的自然環境、人口、歷史、政府、外交關係、兩岸關係、經濟、高科技、教育、文化、大眾傳播、觀光及華語教學等配以圖片及統計圖表,攜帶方便,可快速了解台灣國情資訊。
英烈千秋 : 紀念對日抗戰八十週年專輯(軟精裝)
一、為中國小說請註明長、短篇;二、為翻譯小說請註明作者國籍)紀念對日抗戰八十周年,精選十五位名將,介紹其抗戰事蹟與個人生平,並介紹十場重要戰役,以茲紀念
中華民國一瞥2017越南文
介紹中華民國台灣的概況,全書共分13篇,包括台灣的自然環境、人口、歷史、政府、外交關係、兩岸關係、經濟、高科技、教育、文化、大眾傳播、觀光及華語教學等配以圖片及統計圖表,攜帶方便,可快速了解台灣國情資訊。
中華民國一瞥2017日文
介紹中華民國台灣的概況,全書共分13篇,包括台灣的自然環境、人口、歷史、政府、外交關係、兩岸關係、經濟、高科技、教育、文化、大眾傳播、觀光及華語教學等配以圖片及統計圖表,攜帶方便,可快速了解台灣國情資訊。
中華民國一瞥2017印尼文
介紹中華民國台灣的概況,全書共分13篇,包括台灣的自然環境、人口、歷史、政府、外交關係、兩岸關係、經濟、高科技、教育、文化、大眾傳播、觀光及華語教學等配以圖片及統計圖表,攜帶方便,可快速了解台灣國情資訊。
中華民國一瞥2017西班牙文
介紹中華民國台灣的概況,全書共分13篇,包括台灣的自然環境、人口、歷史、政府、外交關係、兩岸關係、經濟、高科技、教育、文化、大眾傳播、觀光及華語教學等配以圖片及統計圖表,攜帶方便,可快速了解台灣國情資訊。
中華民國一瞥2017德文
介紹中華民國台灣的概況,全書共分13篇,包括台灣的自然環境、人口、歷史、政府、外交關係、兩岸關係、經濟、高科技、教育、文化、大眾傳播、觀光及華語教學等配以圖片及統計圖表,攜帶方便,可快速了解台灣國情資訊。
中華民國一瞥2017俄文
介紹中華民國台灣的概況,全書共分13篇,包括台灣的自然環境、人口、歷史、政府、外交關係、兩岸關係、經濟、高科技、教育、文化、大眾傳播、觀光及華語教學等配以圖片及統計圖表,攜帶方便,可快速了解台灣國情資訊。
中華民國一瞥2017泰文
介紹中華民國台灣的概況,全書共分13篇,包括台灣的自然環境、人口、歷史、政府、外交關係、兩岸關係、經濟、高科技、教育、文化、大眾傳播、觀光及華語教學等配以圖片及統計圖表,攜帶方便,可快速了解台灣國情資訊。
小泉政府的外交政策
本書係作者博士論文〈小泉政府邁向大國的外交政策:大國外交模式之分析〉經修正後付梓,曾先後在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相關論文,乃從宏觀角度研析小泉純一郎政府逐步走向「大國外交」的外交政策。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曾任小泉政府第三次內閣「官房長官」,他倡議「積極和平主義」新戰略,主張修改憲法第九條,以強大軍力為後盾,有意成為舉足輕重的世界大國,其理念承襲小泉政府邁向大國的外交政策。 本書可作為瞭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外交趨勢和內涵的參考;同時,文中論及21世紀日本外交政策,以大國外交模式分析,提出甚多新穎觀點,有助於讀者認識當今日本企圖透過日美基軸外交,重振雄風縱横天下之國家策略。
中華民國106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英文版
國防部依「國防法第31條」,須於新任總統就職後十個月內提出「四年期國防總檢討」,配合總統任期檢視與確立國防及軍事戰略,並闡述未來國防施政方向。The MND, in compliance with Article 31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Act, is required to submit a QDR within ten months after each presidential inauguration. In addition to this introduction, the 2017 QDR consists of seven chapters: Strategic Environment, Strategic Guidance, Force Buildup, National Defense Reform, Defense Industries, Civil Protection Operations, and Cooperation with Allies (compiling structure is shown as the figure below).
金問泗日記下冊(1931-1952)精裝
金問泗 (1892-1968),號純孺,祖籍安徽休寧,生於浙江平湖。復旦公學畢業,1915年獲天津北洋大學法學士學位,1916年以優異成績通過北京政府首次舉辦的外交官領事官考試,進入外交部。1917年派為駐美使館學習員,同時就讀紐約哥倫比亞大學 (Columbia University),專修國際公法與外交學。1919年應駐美公使顧維鈞之邀出席巴黎和會,負責研究恢復關稅自主權問題,準備提案。1921年參加華盛頓會議。1922年調回北京政府外交部,曾任職中俄會議會務處,參加特別關稅會議。1928年出任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第一司司長,1931年底任外交部代理常務次長。1932年奉派前往日內瓦,參加國際聯盟討論〈李頓調查團報告書〉會議。會議結束後,旋出任中華民國駐荷蘭公使,於1933年9月到任,其後數年屢次受邀出席國際聯盟會議。1943年3月特任駐荷蘭大使,另兼任駐比利時、挪威、捷克、波蘭等流亡政府大使。戰後專任駐比利時大使,先後出席多項重要國際會議,至1952年退休。著有《從巴黎和會到國聯》、《外交工作的回憶》。本日記起自1931年,迄於1952年,主要記錄了其在駐歐期間的公務與私事,為這一時期中國外交的一手史料。
國軍將士紀念碑(軍史036)
國軍官兵秉持保國衛民天職,堅守崗位,戮力從公;期 間不論捐軀沙場,成仁取義、或捨己救人,成就大愛、 或埋首山林,獻身建設,曾由政府或民間於臺、澎、 金、馬地區設立紀念碑,俾留存官兵獻身保國與垂範後 世之事蹟,以為後人景仰。 國防部為彰顯與傳承國軍官兵保國衛民之光榮傳統,爰 編纂「國軍將士紀念碑」專輯,俾傳頌國軍光榮史實, 並藉表彰先烈先賢成仁取義之軍人武德,以慰英靈,以 彰忠藎,期能展現三軍將士「知廉恥」、「辨生死」、「負責任」、「重氣節」,戮力從公與奮鬥不懈之高貴情操與忠貞氣節,並作為國軍官兵效法之典範。
登革熱/屈公病/茲卡病毒感染症防治工作指引(第九版)
登革熱、屈公病和茲卡病毒感染症都是由斑蚊傳播的疾病,是一種環境病、社區病,因此只要環境中存在適當的孳生源,就有這三種疾病流行的可能性。即使只是一個被任意丟棄的空杯、空罐、空盒、廢保麗龍箱或廢輪胎,都可能是孳生源,更遑論目前仍有為數不少的空地、空屋或廢棄的工廠等建物,更是病媒蚊孳生的溫床。因此登革熱、屈公病和茲卡病毒感染症防治工作,絕非單一機關、組織或單位能獨挑大樑的。對地方政府而言,若希望這些病媒傳染病的防治工作能效益顯著,地方首長必須強力召集縣市政府各單位共同參與,才能有效清除病媒蚊孳生源。所以「跨局處(室)的合作機制」絕對是這些病媒傳染病防治成功與否的最重要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