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_深夜食堂30
1118~1119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熱賣排行榜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黃肇松文集:凝視台灣

黃肇松  著
三陽文化 出版
2011/01/23 出版

凝視台灣匯聚信心作者的新聞生涯,始自1982 年在紐約參加《美洲中國時報》的創刊,發揮於1980 年代中期至21 世紀頭幾年。在這個跨世紀的大時代,遇到台灣民主化波濤壯闊的發展以及兩岸前所未見的接觸交流。而這兩件跨世紀的大事,又有密切因果關係,本書所集,就是這個階段作者針對台灣政局發展、兩岸關係、港澳主權回歸及台灣社會的未來或寫、或評、或訪、或談的文字紀錄——紀錄了大時代驚天動地的變化,也紀錄了庶民溫馨自得的生活情趣。台灣社會發展關鍵的1987 年1987 年是台灣政經社會發展劃時代的一年,也是媒體界突破發展的一年,蔣經國總統在生命的最後時光,先是在這年年初宣佈解除「報禁」,7 月間解除「戒嚴」。11月宣佈開放老兵赴大陸探親(其後一路演進,水到渠成,由探親發展觀光、旅遊、成親成家及經商設廠),蔣先生於翌年1 月13 日與世長辭,這幾項重大決策相激相盪匯聚成台灣政治改革的高潮,打造了台灣的信心,型塑了新世代的民主文化發展,也開啟兩岸交流之門。作者當年工作的《中國時報》在這一年6 月把我從紐約調回台北總社,準備接任總編輯,我參加了報紙由原來受限制的三大張擴充為六大張、八大張,乃至十大張、十二大張的擴版規劃,篇幅大幅增加,內容自由調配,批判火力加強;但若干媒體對記者編輯訓練不足,資源配備趕不上擴張速度,報導有時失真,評論亦不免偏差,社會上有人以「娛樂業」、「製造業」,甚至「屠宰業」來形容媒體工作,其中有值得新聞界深刻檢討之處,但是,總體而論,從1980 年中期開始,媒體在推動改革、傳播資訊、擴充視野和追求專業上所作的努力和貢獻,不容抹煞。舉一個作者本身體驗的實例來說明,1988 年初,作者開始擔任《中國時報》總編輯,目睹台灣社會波瀾壯闊的發展,政治民主化、經濟自由化、文化人文(精神)化、社會多元化、男女平權化及族群平等化,導致各項運動風起雲湧,造成工運、學運、農運、社運、婦運的勃興,環保及消費者保護運動隨之,甚至夜宿街頭的無殼蝸牛(無房者)運動,搶救母語運動及退伍老兵要求政府早日兌現「戰士授田證」運動,也在社會注目下,理直氣壯的展開。在民主先進國家,這些運動是歷經數十年,甚至一兩個世紀慢慢演進發生,但台灣幾乎是在解嚴之後,同時出現。有些媒體主管面對如巨浪來襲的種種運動,擔心動輒得咎,不免保守對待,但作者仍期勉編採寫同仁據實報導、公正評論,且需切中時弊,督促政府改革。我自已也根據這個原則,撰文論述或安排專訪、主持電視辯論,較為重要的論述收錄於本書「卷一」。陪伴台灣走向民主,是我自覺沒有白費青壯歲月的欣慰之處。謝謝所有與我同行的老同事、老夥伴。台灣以十足信心開啟兩岸交流之門民主化的完成,社會改革的蓬勃推動,讓台灣人民對於開啟與大陸的接觸,有了信心,逐漸展開行動。作者在紐約工作期間,偶而回台公差,單趟要飛20 多小時,仍感覺「很近」,因為來往方便;台北北京直飛只需三小時,卻感到北京有如在另一個世界。兩岸交流大門打開之後,雖要經香港轉機,但北京已是「近得不得了」。兩岸媒體的交流也開始了。而在漫長的新聞工作歷程中,除了為台灣民主化發展盡媒體一份子的言責,作者自認另一項著力甚深的「工程」是,為兩岸的新聞及文化交流盡了些心力。在台灣解嚴之前,報紙對大陸新聞的處理,是壓在報紙的角落裡,而且泰半為負面新聞,當時大陸報紙對台灣新聞的處理,應該也是如此。政府開放探親之後,我隨即在《中國時報》編輯部成立「大陸新聞中心」的一級單位,以新聞價值考量,而不用政治角度,來處理大陸新聞,並且開始派記者到大陸的新聞現場作實地採訪及報導。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應當是20 年前具有歷史意義的採訪,1990 年秋,在台灣開放大陸探親之後兩年,兩岸民間往來日趨頻繁,有待解決的問題也逐漸浮現,若干美日政客熱衷為兩岸傳話,作者認為應直接訪問中國國家主席,也是當時中共中央「對台工作小組」召集人楊尚昆。經副總編輯兼大陸新聞中心主任俞雨霖前來北京接洽安排,作者率同中國時報採訪團,於1990 年9 月24 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進行專訪。楊尚昆提出「同胞不會打自己同胞」、「統一沒有時間表,但要開始溝通」。作者認為這次訪問特具重要性,不僅是因為訪問對象特殊,更重要的是,楊主席的談話要點,在1994 年千島湖慘劇發生之前,一直是兩岸關係的基調。美國國務院於1990 年9 月26 日分送給白宮(當時美國總統為老布希)及相關行政部門的「全球輿情簡報」,也直言:「這是一項值得特別注意的訪問」。其後,還陸續專訪上海市委書記吳邦國(現任中共人大主席)、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現為中國國家副主席)及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已歿)。此外,作者及《中國時報》同仁還主辦了兩岸新聞交流的若干第一次。包括新華社記者首度赴台的參訪團(1992年由總編輯南振中率領)及中國新聞社第一個訪台團(1992年由社長諸有鈞率領)。估計從1991 年到2008 年6 月作者從《中國時報》退休,其後轉往中央通訊社工作迄2009 年底為止,作者接待過的大陸各地媒體訪問團及新聞學術參訪團超過兩百個。其中,印象深刻的是,1991 年8 月,新華社記者范麗青和中新社記者郭偉峰申請來台採訪「閩獅漁事件」,《中國時報》受託協助邀請,同時協助安排入台事宜。8 月12 日兩位記者來台,具體實現了兩岸新聞採訪的雙向化,在此之前是台灣記者前往大陸的單向採訪。「春江水暖鴨先知」,兩岸媒體能正常交流,則其他方面的交流也才能落實。有關作者「放眼大陸」的紀錄,收錄於本書「卷二」。「卷三」則是1997 年、1999 年港、澳主權移交,作者都親率採訪團前往採訪,並撰文紀錄直擊印象。以更開闊的胸襟,營建更堅定的信心台灣早期以逐步開放的經濟政策,打造了「四小龍」之一的經濟奇蹟;其後又以政治上的開放,打造了由里長到總統都是公民直選的全民民主政治。台灣政經社會的正常發展,營建出與中國大陸接觸交往的信心。在「全球化」(globalization)襲捲國際的當下,台灣應汲取以往經驗,以更開闊的胸襟和更開放的政策,厚植競爭力,調動全民活力,營建更堅定的信心。作者能處身世紀交替的大時代,已感幸運;而在此驚天動地的變局中,能長期從事與時代脈博緊緊相貼的新聞工作,更為難得。本諸媒體人無可旁貸的職責,對台灣社會、教育、文化、藝術、媒體如何發展,以提振台灣的「軟實力」,本書「卷四」收錄近作短評六十篇,略盡媒體人的言責。黃肇松

9 特價31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書中的祕境

博雅書屋 出版
2011/01/22 出版

「故事能不能夠改變我們和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曼古埃爾  文學大師曼古埃爾是閱讀的愛好者,自從出版了他的成名作《閱讀地圖》之後,似乎就與書籍產生不可劃分的關係。當我們的世界興起許多暴力和不寬容態度後,這次他以嶄新觀點進行審視,剖析每一個社會都千方百計尋找自身的定義,但每一條邊界都既排外又包容,那麼,究竟我們為什麼會在一起?  他憑藉其商標式的機智與博學,提議了一個新穎的探討方法:我們不妨看一看夢想者、詩人、小說家、散文家和電影製片人的意見,到底該怎樣來建構社會。說不定我們所講出的故事,掌握了可用於開啟人們內心世界的秘密鑰匙。從卡桑德拉到傑克.倫敦、從《吉爾伽美什史詩》到《二○○一太空漫遊》那部電影裡面的「霍爾」電腦、從《唐吉訶德》到《冰原快跑人》,曼古埃爾把我們當今世界的個人實務與政治實況,拿來跟神話、傳說和故事的世界進行比對,找出了二者之間既迷人又具啟發性的相似處。  他深度剖析「故事」裡各種隱含的意義,討論了二十一世紀「說故事的人」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故事」是否擁有改變整個世界的巨大力量。曼古埃爾同時也提到科技發展對文學及出版產業所帶來的傷害,尤其是對於作者(說故事的人)。此書不僅討論閱讀的藝術,並且提出「故事」改變世界的可能性。本書特色  本書是由曼古埃爾2007年的演講以及CBC的廣播節目整理而成。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散文名句鑑賞辭典(上下不分售) (新版)

天人(編)  著
好讀 出版
2011/01/14 出版

中華文化經典詞句寶庫──經典名句鑑賞辭典完整蒐集先秦至清代散文名句學習參考、寫作應用、文學品評不可錯過的工具書本書從古至今蒐集完備選取散文名篇中的精華,彙編出中國名言的智慧,兼備工具書及文學書的兩種效果,是文學愛好者不可錯過的經典之作本書特色:◎ 蒐羅齊全將中國先秦至清代數千年來的散文名篇,彙編出中國名言的智慧,並去其雜蕪、取其精華,選取這些散文名篇中的名句。◎ 詳細實用每篇散文名句均註明出處、詳細注釋與分析鑑賞,讓讀者很快便能掌握古文名句並加以運用。◎ 查找方便本書以朝代與作家為順序列出,另文末附有筆劃索引,方便讀者查找所要名句。◎ 輕鬆閱讀本書之難字注釋與白話鑑賞幫助消除古文障礙,使讀者容易閱讀理解,輕鬆欣賞中國散文的思想與藝術的精華。

9 特價4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呷新娘茶講好話(修訂版)(書+CD)

李赫  著
稻田 出版
2011/01/14 出版

「講好話」是台灣婚禮中的一個特色,尤其在「喝新娘茶」時所說的好話更是充滿了趣味,可惜今天會說「好話」的人已經無幾,想說的也無「話」可說。本書分成兩大部份,一部分是作者所創作的「好話」,一部分是流傳於民間的「好話」,兩者都妙趣橫生,值得想說「好話」的人參考。另外,為了因應時代的變化,作者新增了兩則好話:一新郎人品真優秀, 新娘賢慧擱溫柔;今晚兩人光溜溜, 明年生一個馬英九。二新郎做人有本領, 新娘學問第一等;今晚兩人大戰爭, 明年生一個郭台銘。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都市蜃樓:香港文學論集

本書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及香港教育學院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合編,書名《都市蜃樓:香港文學論集》喻意香港文學於香港都市現實中的處境,取文藝理念於香港都市既真亦幻之義。論文共分三輯,書分「歷史的追跡」、「刊物與作品」、「都市與文學」三輯,收文二十一則,從晚清文人生活到當下的創作潮流,從中國文學史裡的「香港文學」,到小說家筆下的「歷史記憶」與「身份書寫」,討論一個多世紀的潮起潮落中,香港這個大都市的異樣風采及其文學表現。這回「香港文學論集」的焦點,在「都市生活」——生活在如此五光十色變幻莫測的國際性大都市,香港作家能做什麼,他/她們提供的是「寫生集」還是「詠懷詩」?是「畫夢錄」還是「長恨歌」?是「燃犀鑄鼎」,還是「鏡花水月」?是探測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還是深究其五臟六腑?所有這些,有賴於學者們的深入解讀。作為研究者,我們需要理解城市,理解作家,理解那些並不透明的文類及其生產過程,更需要理解我們自己的七情六欲。說實話,無論作家還是學者,之所以尋尋覓覓,不就因為還有個撇不清、挪不開、擱不下的「我」。面對「東方之珠」的急劇轉型,作為讀書人,你自然會不斷叩問「我」從哪裡來,要到何處去,怎樣在這大轉折時代裡安身立命。

9 特價40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吹笛到天明

鄭培凱  著
牛津大學 出版
2011/01/01 出版

作者說,還是古人說的好,為樂當及時,不如飲美酒。說是這麼說,像作者的隨筆一樣,文學家還是文學家,哲學家還是哲學家,喝著酒行樂,也會從蘇格拉底談到胡塞爾談到海德格。翻書開卷,眼前浮現的,有飲酒暢談的身影,有嚴肅、通俗文化的趣事,有清明上河圖,也有「清明上網圖」──本來深藏故宮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圖, 忽然走紅,成了媒體的新寵兒,成了有史以來最風光的榮耀,成了家喻戶曉的驕傲。創意來自文化傳統,就是本書的主題。全書收作者近年最新寫作的百餘篇散文,琴棋書畫戲曲茶藝,樣樣皆能,讀來賞心悅目,讀來讓人重溫消逝了的歡樂歲月。文化也許就是這樣的,有如陳簡齋的《臨江仙》: 憶昔午橋橋上飲,座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劉熙載說此「詞之好處有在句中者,有在句之前後際者。」「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好,理由是前面有「憶昔」開篇,後面有「一夢」引出的感懷,因此,這兩句就「不覺豪酣轉成悵悒,所謂好在句外者也。」

9 特價306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中學生的第一本中國文學書(二)

謝純靜  著 、張貽婷  著
知識風 出版
2010/12/29 出版

你害怕看古文嗎?你覺得文言文像天書、看不懂嗎?現在,就讓我們從簡單學起,透過老師的講解,讓經典的中國文學,不再遙不可及。本書特色  1.這是一本針對國小高年級、國中生設計的書。每三課為一單元、每四單元為十二週課程。  2.透過三國演義、西遊記、幽夢影、老殘遊記等四大主題,每個主題各三課,全書共十二課,學習份量適中。  3.包括課文、字詞大解密、文意細判讀、讓我想一想、知識加油站、語文動動腦、字辭練功坊、作文魔法棒等八大單元,每單元附有邊學邊做的學生習作空間;並設計「小狀元」主角人物串場;穿插活潑插圖;讓你學得紮實、生動又有趣。   4.每課起始,都會從作者、原文寫作過程、書中內容、在文學歷史中的價值等方面,對該經典做清楚簡明介紹,拉近你對中國文學經典的距離,達到「認識經典、活用經典」的學習目的。  5.以循序漸進、靈活有趣的方式將內容呈現,不僅可認識中國文學、提升國學常識與作文能力,也可成為自我學習的良師益友。

9 特價19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23個歷史名人的頂尖SHOW TIME

且志宇  著
西北國際 出版
2010/12/27 出版

釋迦牟尼佛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孔子說;「天生德於予。」孟子說:「當今天下,舍我其誰。」說到底,他們都渴望作秀,熱愛作秀,而且享受作秀!政治人物愛作秀自古皆然,讓23個歷史名人告訴你怎樣秀出你的真本事!This is your show time!你絕對想像不到這是一本歷史書,因為沒人這樣說歷史!本書特色23個歷史名人告訴你怎樣秀出你的真本事!作秀最高境界:神出鬼沒,不著痕跡!結合真實與爆笑的歷史,讓你讀來酣暢淋漓、捧腹不已!在平劇中白臉的是曹操,紅臉的是關公,黃臉的是秦叔寶,歷史人物的臉譜顏色並不是單一的。智慧化身的諸葛亮曾有「蘭生當戶,不得不鋤」妒賢嫉能的私密事……千古明君李世民曾有殺兄娶嫂的尷尬事……史上最大的賣國賊秦檜還曾經很愛國……這是一本非傳統、非實用、非主流歷史書,他告訴你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但卻是以全然不同的現代詼諧筆法來敘述,在正經八百的歷史故事中,帶給讀者一種閱讀的快感。

9 特價19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我在我不在的地方:文學現場踏查記

文訊 出版
2010/12/24 出版

  《我在我不在的地方——文學現場踏查記》,是一本以追索作家創作現場,彰顯台灣新文學與土地空間的關聯的好書。文學書寫現場,既然具有歷史、地理和集體記憶的三層內在性,通過青壯代作家的慧眼、彩筆,進入現場而重建圖像,照亮灰暗長廊,重現歲月色澤,讓我們在閱讀過程中回到作家創作的某一個時間點、某一個關鍵場所,印證我們閱讀作家作品的心得,召喚我們的感動,並且因而更深刻了解文學作家的創作風格、精神和生命,正是這本書最為可貴之處。——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所所長林淇瀁.詩人向陽

9 特價43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唐宋散文研究論集

萬卷樓 出版
2010/12/01 出版
9 特價50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胡適口述自傳(平裝)

胡適口述  著 、唐德剛譯註  著
遠流 出版
2010/10/28 出版

一般人對口述歷史的了解,大抵是從唐德剛這部《胡適口述自傳》開始的。這是他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口述歷史學部」所公佈的胡適口述回憶十六次正式錄音的英文稿,和他自己保存、並經過胡氏手訂的殘稿,對照參考,綜合譯出。是他在哥倫比亞大學與胡適親身交往,提著錄音機完成的一項偉大「口述史傳工程」。胡適先生此書的重點是對自己一生的學術作總結評價,而這評價反映出胡適晚年期的思想,與他中少年期的思想簡直沒有甚麼出入,所以正如唐先生所說,讀過胡適《四十自述》的人,在這一本口述中很難看到新東西。但唐德剛先生在把英文口述譯為中文後所作的注釋評論,卻是不可不讀的好文章。本書「傳」與「注」已成為一不可分割的整體,就學術價值和史料價值而言,注釋部分的分量,恐怕還遠在傳文之上。七十年代海外史學界盛稱「先看德剛,後看胡適」。唐先生在這些注中所表現出來的學養見識具有難得一見的才情風致,真正讓人有讀其書想見其人的欽慕之感。就寫作的體裁來說,本書倒不失為別開生面、自成一格的「學術性的自傳」。也是一本簡單明瞭,童叟無欺,而包羅胡適學識、思想、生活、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小書。是一部最淺近的、最適合青年讀者需要的、胡適自撰的「胡適入門」。研究中國近代文史的專家們,抽空瀏覽過,這本小書或許也可幫助他們,把他們概念中的「胡適」,整理得更有條理。因為它是一本辭簡意賅、夫子自道的「胡適學案」。一般遣興讀者,工餘飯後翻翻,也可大略體會出,胡適底「反動言論」和「毒素思想」的來龍去脈。至於它是毒草還是香花,胡適自己並沒有「自賣自誇」;他只是「據實招來」而已。賢明的讀者們──不論批胡也好,擁胡也好,既批又擁也好──自然會各自做其正確的判斷。

9 特價27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序外人間序裏情:序跋彙編

黃啟方  著
國家 出版
2010/10/15 出版

本書收與編者相關序跋文,兼選古人名作以為對照。分上下兩編。第二編前並概要介紹序跋文之淵源,以便讀者參考。上編第一輯係作者為人所寫二十九篇序。第二輯九篇序文,則師友為作者所寫者。第三輯自序十五篇。第四輯四篇則代作之序。人間情懷,俱見其中。下編以姚鼐《古文辭類纂》為據,除司馬遷、劉向外,只選唐宋八大家之作為例;但姚鼐不選蘇軾序文,因錄蘇軾為范仲淹、歐陽脩二人文集所作序文,既以見范、歐陽二人之文章功業,亦足知東坡之胸襟氣度,蓋均可以為典範者。前四輯文字中,編者與師友之互動,情現乎辭,而編者之為人與風格,亦自然可知!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兩宋詩文論集

黃啟方  著
國家 出版
2010/10/15 出版

本書共收作者有關兩宋詩文之論述十二篇。蘇軾〈祭柳子玉文〉發微一文,作者自二○○○年動筆,斷斷續續,前後十年,掘幽發微,頗有可參證者!二○○三年年底,作者參加第一屆「語言、文學與資訊」研討會,與語言、資訊領域學者,共同思考資訊科技如何支持文學研究問題。所提論文,為《冷齋夜話》、《苕溪漁隱叢話》與東坡詩文異文問題,宜可推而廣之,以見宋人筆記叢談之關涉。二○○四年初夏,作者赴安徽師大訪問,在詩學研究中心以「兩宋無題詩」做學術演講;此一課題,前此尚無全面觀察之作,亦自有可觀!二○○四年秋,作者因親睹蘇軾〈海市詩〉石碑搨本,而寫〈文學與地理的邂逅〉一文,對文學作品之產生與地理之因緣關係進行探討,並擴而充之,續寫〈投荒萬死鬢毛班〉、〈萬里雲天雁斷行〉兩篇考論黃庭堅貶謫心情之作。二○○七年,歐陽脩誕生一千年,臺大中文系召開學術會議以示紀念;作者以〈歐陽脩《于役志》析論〉為題,發表論文。對歐陽脩由「于役」至「歸田」之心情轉折,細加析論,足以為認識古代文士或仕或隱幽微心理之指標。二○○九年秋,作者應邀參加四川大學中文系主辦之第六屆宋代文學會議,撰就〈類編增廣黃先生大全文集考述〉一文,對黃庭堅詩文之版本問題,有所釐清。作者近年帶領研究生研讀文本,藉共同資料整理之助,先後完成:〈《雲谷雜記》與其作者張淏〉、〈王十朋與《百家注東坡詩》〉兩文,並分別刊載於二○一○年五月北京大學《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十二輯與二○○九年十二月東華大學《東華漢學》第十期。張淏與《雲谷雜記》素為人輕忽,而王十朋與《百家注東坡詩》之關係,則頗有爭議。作者所論,亦足自成一說。〈趙挺之〉與〈徐禧父子〉二文,原為作者《黃庭堅研究論集》中之章節,該書篇幅繁重,而趙氏與徐氏父子事蹟向被忽略,為求方便翻檢運用,作者特加整理,單獨成篇,一併收入本書。作者所作諸文,一本避熟就生之態度,欲求開闢榛蕪,以啟山林。作者謙稱所得有限,惟蓽路藍縷,實事求是,蹞步千里,是可以自勉者!

9 特價63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現代小說的史與學:向夏志清先生致敬

王德威編者  著 、作者群  著
聯經 出版
2010/10/13 出版

重讀〈金鎖記〉、《秧歌》和《赤地之戀》新讀《小團圓》、《易經》和《雷鋒塔》我們看見中國文學評論巨擘夏志清的慧眼如果沒有他的評介,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可能少了沈從文、姜貴、張天翼、張愛玲、錢鍾書的名字。由於他的極力推崇,這些重要作家從此登上世界文學舞台。今天重讀中國現代小說,不能忘記夏志清先生!向中國文學評論巨擘夏志清先生致敬!他是中國文學研究界最重量級的學者之一。歐美漢學界裡,以涉獵之廣博,影響之深遠,而又在批評方法上能自成一家之言者,夏志清先生可謂是第一人。夏志清先生在中國現代文學批評上最大的意義是開創了西方學院內現代中國文學研究的基礎他的思想學說、研究方法、問題討論影響了東西方漢學界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方法!任何有志中國現代文學文化研究的學者及學生,都是不可或缺的參考!!夏志清先生以85歲高齡當選2006年7月第26屆中央研究院院士,所有院士皆認為:夏志清先生榮耀遲到三十年。這份榮譽是實至名歸的,是早該給夏志清先生的肯定。因為他們對中國文學的認識,都來自夏志清先生的著作。《中國現代小說的史與學》由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王德威先生主編,召集及彙整了目前在美國、加拿大、台灣、香港、中國的漢學界卓然有成的26位學者專家們,以各自的專業領域呈現出夏志清先生影響下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之變與不變,延伸與延異(演繹),播散與推陳出新,開創了「後夏志清時代」的文學典範。他們的參照、辯難、反思,在在凸顯了夏志清先生在中國現代文學批評上的開創之功。本書在夏志清先生專著的基礎下,呈現新世紀裡現代中國小說研究的動向。全書撰寫者有夏先生的門生友人、再傳或私淑弟子,也有夏濟安先生的學生和故舊,還有與夏先生時相往來的大陸、台灣、香港等地傑出學者。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半數以上的學者都畢業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哥大是夏先生曾經任教三十年的名校,也是夏志清先生的學術發揚光大的重鎮。各篇專文的作者也許未必完全遵照夏先生的路數,但他們所念玆在玆的是文學的「史」與「學」之間的關係,以及文學所承載一個時代的人文精神的脈絡。關於夏志清夏志清(C. T. Hsia, 1921-)一位在砧板上寫作,被譽為中國文評第一人的重要文學評論家,中國滬江大學英文系畢業,美國耶魯大學英文系博士。曾任教於北京大學、美國密西根大學、紐約州立大學、匹茲堡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著名學府。1991年退休前,曾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中國文學29年。現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退休教授。他學貫中西,中英文著作皆極具份量,且影響深遠。中文著作有、《愛情.社會.小說》、《文學的前途》、《人的文學》、《新文學的傳統》、《雞窗集》、《夏志清文學評論集》、《歲除的哀傷》、《談文藝.憶師友:夏志清自選集》,英文著作有The Classic Chinese Novel: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C.T. Hsia On Chinese Literature。

9 特價44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錢鍾書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

牛津大學 出版
2010/10/01 出版

  錢鍾書先生雖為學問大家,然向以小說家自居,蓋因小說家是創作者,可以如上帝般創世。當然,這個新創的文學世界並不曾脫離作者所生存的現實世界。作者的寫作,也只是為了表達他對現實世界的認識和感慨。錢先生站在人生邊上,向紅塵滾滾的人間世望去,他所見到的,只是一個個形影相吊的孤獨人和一座座無法逃避的“圍城”。人類為了生存與發展而進行種種衝進或逃出“圍城”的努力,也不過是為了擺脫孤獨而已。  錢先生是“通人”,學問博大精深,汪洋恣肆,會通中外古今。讀他的書,讀者常常苦於學力的不足。如今約請學界中的人士,來寫紀念這位中國學術界一代宗匠的文章,人們自然會充分對其學術上的卓越成就做出評估。  編一本紀念錢先生的文集,其意義遠遠超越了親朋好友們寄托對錢先生的緬懷之情,更重要的,我們是想通過出版這本文集,再一次呼喚學術界、文化界加深認識錢先生學術貢獻的重大價值,進一步推動新生代學人學習錢先生學術成就的自覺;希望他們能夠擔當起傳承與發展錢先生為代表的一代宗師篳路藍縷開創的文化大業的重任。出版緣起  今年(2010)11月21日是者錢鍾書先生一百周年誕辰,中國社會科學院決定舉辦學術紀念活動,編輯出版《錢鍾書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約稿函是春節以後發出的。在很短時間內,編委會就陸續收到稿件五十餘篇。年屆八旬的原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丁偉志先生冒著酷暑審讀全部稿件,提出修改意見,再呈百歲老人楊絳先生過目定奪。  來稿選錄標準:首先,全文應是第一次發表。所有的文章,論題自應與錢鍾書先生的研究有關,且言而有據。

9 特價4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文學的鏡象:語言文學/文學語言

邱湘雲  著
萬卷樓 出版
2010/09/01 出版

本文探討《孟子》、《荀子》、《莊子》、《六祖壇經》、唐代禪詩、王維詩、許渾詩、韋莊詞及張炎禽鳥詞中的語言表現。期望本書之作能幫助讀者認識文學語言的特殊風格,進而感受到語言藝術的魅力所在。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張以仁先生文集

張以仁  著
國家 出版
2010/09/01 出版

張以仁先生一生潛心學術研究,治學之暇,熱愛文藝創作,在學術與文藝之間,從容出入,悠遊無間。本集收錄先生自民國三十九年以來發表於海內外各報章雜誌的現代文學作品,包括小品、時評、雜文及小說等,共計一○三篇。或緬懷師長,或關懷社會,或評論時事,「詩邊閒話」等專欄短文,更渾化金針,指引詩詞之賞析與創作。題材廣博,見解獨到,時時流露對人、對物,以及對文化、社會國家的深情摯意。藉由本文集,可以略窺一代學人豐富的生命內涵與情采。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霧與畫: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

楊照  著
麥田 出版
2010/08/10 出版

  詩人王爾德曾說:「在惠斯特的畫出現前,倫敦沒有霧。」他強調,通過惠斯特的畫,人們才真正「看到」倫敦的霧。  用同樣邏輯,楊照指出,大部分的我們不見得「看到」台灣真正的面貌,反而要透過文學創作,我們才能看見社會、看見歷史。於是我們可以大膽地說,「在沒有文學之前,這裡其實沒有社會,也沒有歷史」。  楊照曾形容,「小說是表演的魔術,詩是固執得有點天真的煉金術,而散文卻和讀者們活在同一個空間裡」。在《霧與畫》中,他不只談論了小說、詩與散文,更拉開時間的縱深,從五○、六○年代的反共文藝、現代主義文學,到七○年代的「現代詩論戰」、「鄉土文學論戰」,還有八○年代的浪漫轉向,一直論及九○年代的代表作家。  楊照更橫向論述不同的文學類型,不論是歷史武俠、愛情羅曼史,亦或是大河小說、成長小說,從陳映真、林懷民,到張愛玲、朱天心,再到葉石濤、鍾理和,描繪了戰後台灣文學這塊豐美場域。  在這本書中,楊照卸下公共知識分子的沉重武裝,走下滔滔不絕的講堂,回歸最單純的創作者,回歸最簡單的自己,誠懇地面對自我、面對作品、面對文學,寫下最誠實的文學評論與文學觀察。  他強調,藉由對文學史的理解,可以洞悉作品與作品間的對話、互文關係,並將作品置回其產生的時代與社會,更能明確地察知作品在文學中與現實中的時間的位置。本書的寫作時間跨越二十二個年頭,涵蓋過去出版的《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夢與灰燼》二書,可謂楊照文學評論的代表作。  楊照的文學史觀,在本書中完全展現。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青少年一定要讀的6大奇書

秦漢唐  著
婦女與生活 出版
2010/08/02 出版

  俗語說:「打蛇要打七寸」。凡事皆要訣竅,讀書猶為甚之。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開啟孩子的智慧之門?據報導指出,目前青少年有一半以上國文程度低落,多半原因起於閱讀不夠,更別說捉不到重點,基於搶救我們孩子的國學基礎,因此我們精挑了一系列有紮實內容的叢書,希望幫助父母師長選購對孩子帶來正面的助益,培養讀書的興趣。  《青少年一定要讀的14本文學雜記》這是一本中國文學的入門導讀,即使孩子身處升學壓力下,也只要用讀完一本書的時間,就能吸取一輩子該讀的中國文學經典精髓。讓中國5000年璀璨經典,透過每篇章開頭的精采閱讀導讀(包括作者生平背景,書中人物及內容大綱),用故事淺顯易懂的敘述,不僅讓你置身於中國文學之殿堂,更讓自己如同坐上時光機回到過去,與書中當代人物共同起舞,在手不釋卷的情況下加深加強你的國學常識,「歷史」這門討厭的課程也將瞬間幻化成一個個奇趣故事,讓你不禁佩服起我們老祖宗的文采與智慧。  這是家長與老師的最佳選擇 ! 是青少年課外讀物、暑期讀物之首選 ! 讓孩子脫離填鴨式的吸收知識,讓他們在愉悅中有系統的融會貫通中國歷史與文學吧 !

9 特價207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情感、想像與詮釋:古典小說論集

許建崑  著
萬卷樓 出版
2010/08/01 出版

本書收錄了作者研究〈虬髯客傳〉、〈杜子春傳〉、〈霍小玉傳〉等唐人傳奇和「三言」、《水滸傳》、《西遊記》、等明代小說的八篇力作。作者重視古典小說寫作素材的借取與再造,擅於探析小說作品的深層結構和寫作技巧,心理分析與技巧鑒賞均有特出之處,讀來既有深度又有新意,令人愛不釋手。

9 特價2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創作的型錄

許悔之  著
有鹿文化 出版
2010/07/16 出版

 「文學或許就是覷盡紅塵,偶開天眼。」  「觀念就是藝術家看世界的方法。」  二十一世紀倏乎十年將過,有什麼足以呈現這個時代的一角?  《創作的型錄》為許悔之十年來散文創作的結集,內容圍繞著擁有卓越心靈的創作者及其作品,包含文學、音樂、藝術各方面,亦即廣義的文化興味和感受。本書正如指向夜空明月的手指,指出文學藝術的光芒與美好,並以文字圖片呈現這些精采創作,讓人感受到世界如此新奇,如此值得依戀。  文學家、音樂家、藝術家──這些創作者,就像盜火的普羅米修斯,為我們點燃照亮世間的火炬,使得原本被遮蔽的事物開展了意義和秩序。字與詞、音符與音節、素材與構想──創作正是為了衝破鴻濛,要為大千世界化育的萬物,找出特質、位置和關係,讓我們在這個世界安身立命、從容而勇毅。

9 特價25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青少年一定要讀的14本文學雜記

秦漢唐  著
婦女與生活 出版
2010/07/12 出版

  俗語說:「打蛇要打七寸」。凡事皆要訣竅,讀書猶為甚之。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開啟孩子的智慧之門?據報導指出,目前青少年有一半以上國文程度低落,多半原因起於閱讀不夠,更別說捉不到重點,基於搶救我們孩子的國學基礎,因此我們精挑了一系列有紮實內容的叢書,希望幫助父母師長選購對孩子帶來正面的助益,培養讀書的興趣。  《青少年一定要讀的14本文學雜記》這是一本中國文學的入門導讀,即使孩子身處升學壓力下,也只要用讀完一本書的時間,就能吸取一輩子該讀的中國文學經典精髓。讓中國5000年璀璨經典,透過每篇章開頭的精采閱讀導讀(包括作者生平背景,書中人物及內容大綱),用故事淺顯易懂的敘述,不僅讓你置身於中國文學之殿堂,更讓自己如同坐上時光機回到過去,與書中當代人物共同起舞,在手不釋卷的情況下加深加強你的國學常識,「歷史」這門討厭的課程也將瞬間幻化成一個個奇趣故事,讓你不禁佩服起我們老祖宗的文采與智慧。  這是家長與老師的最佳選擇 ! 是青少年課外讀物、暑期讀物之首選 ! 讓孩子脫離填鴨式的吸收知識,讓他們在愉悅中有系統的融會貫通中國歷史與文學吧 !

9 特價207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搜爆三犬子

孫慧玲  著
新雅文化 出版
2010/07/01 出版

本書以「犬眼看世界」,從警犬Nona的視角出發,透過記述她日常與其他警犬相處的片段,以及緊張刺激的執勤經歷,描寫大都市的人生百態。書中更有圖文並茂的警犬介紹,讓你認識一下這些永遠盡忠職守、無怨無悔地為香港市民服務的好朋友。香港奧馬保安工作啟動,阿爽、巴治奧和大飛挑起大樑,組成「搜爆三犬組」。慢著,大飛是誰?阿爽和巴治奧都已熟識:兩隻瑪蓮萊警犬嘛。大飛是士賓格獵犬,自封警犬隊搜爆一哥。三犬當道,即負此重責,非凡的考驗時刻到了。奧馬安保工作強度之大,範圍之廣,且不論說,犬類之間爭搶風頭,爭強好勝,亦讓犬防不勝防……更有好事記者設局考驗安保工作的嚴謹,「盲眼老人」策劃恐怖襲擊事件……三犬能否順利完成奧馬保安工作?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9 特價19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城堡風華錄:全國高職與高苑網路文學獎專集

黃連忠  著
萬卷樓 出版
2010/07/01 出版

本書以提昇全國高職學生現代文藝創作能力,培植優異文化素養與增進對社會的關懷為目的,結合數位時代網路學習的交流功能,創造新時代文藝的價值。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人生是否有Take2

桃默  著
山邊出版社 出版
2010/07/01 出版

高大俊朗、品學兼優、家境富裕,在籃球隊中表現矚目……謝志舜可謂有著最得天獨厚的條件。可惜一次意外,他被一個粗心的見習天使送進了鬼門關,糊裡糊塗結束了短短16年的生命,更止步于學界精英籃球總決賽前夕! 為彌補弄錯死者的過錯,見習天使使出「借殼還魂」一招,以圓他參加總決賽的遺願。豈料禍不單行,這個冒失天使給他的新軀體,竟是身材矮小、家境貧窮、沒有人緣、品味差勁的高中男生周拔萃!當型男變宅男,生命是否可再次綻放光彩?一場籃球賽,是否真的可以讓他找到生命存在的證據?人生能否精彩,並不在於最後結果,而是充滿喜怒哀。

9 特價243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遇見最美的人生光景

歐宗智  著
遠景 出版
2010/07/01 出版

  文學是生活、藝術和思想。只要是好的文學作品,都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其中,小說的形式咸認較能表現最多面的人生,它也是人生的切片,小說家必定擁有豐富的人生經驗,更是廣義的思想家、哲學家,帶給讀者寶貴的人生啟示,經由小說的閱讀,分享作家的人生哲學,真是一種極其美妙的經驗。  經過歲月淬煉的小說,跨越時空,依然感動著讀者,除了有精采的故事、生動的人物,最重要的是,蘊涵令人深省的思想以及作家的人生哲學,值得靜下心來,細細去體會與回味。本書引領讀者鑑賞紫式部、夏目漱石、谷崎潤一郎、芥川龍之介、太宰治、松本清張、三浦綾子、村上春樹、斯湯達爾、毛姆、米蘭.昆德拉…… 等名家小說,閱讀本書,就像參加一場世界經典文學饗宴,接受心靈的洗禮;讀過原典的人看本書,更可以進一步獲得寶貴的人生啟示。

9 特價23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大眾文學的十五堂課

范伯群  著 、孔慶東  著
知識風 出版
2010/06/23 出版

本書特色  「人文講堂」為一套多學科普及讀物,涵蓋文學、歷史、哲學、宗教與藝術領域,以滿足社會上各類讀者獲取知識的需求,也可作為大學通識課的教材。  此系列每本書都有獨立的學科範圍和專業性,並且深入淺出,每本內容都有「十五課」,是為了在較少的篇幅內講清楚某一學科領域的知識。作者皆為有學術建樹與豐富教學經驗,又能將學問清楚傳達的重量級教授,並採用學術講座風格,保留講課時的生動口氣,增加臨場感,讓讀者透過這系列書親炙名家名師講堂。  今日傳媒的寵兒──電視節目、戲劇、流行歌曲等取材,大部分是屬於大眾範疇,能與市井小民生活密切呼應。文學的本質,即以「大眾(即通俗)」起家,其特色是與世俗溝通、淺顯易懂、具有娛樂消遣功能。  本書包括通俗文學概說……到社會言情小說、有禮有力的武俠小說、武俠小說的革命巨人金庸、偵探小說、詩與真之間的歷史小說、針砭諷諫的幽默滑稽文學、亦科亦幻的科幻小說…… 等,正視大眾文學,並期盼新時代豐富的社會生活和藝術累積,孕育出更繁茂的大眾文學景觀。

9 特價28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經典中的信仰獨白

齊宏偉  著
宇宙光 出版
2010/06/01 出版

齊宏偉為每部經典下了不同的篇名,如充滿戲劇張力、被拍成多部電影的《蒼蠅王》,篇名為心魔。而《安娜˙卡列尼娜》的篇名為「慾望」,作者在此篇道出了托爾斯泰對自己筆下人物的描寫及情感的糾葛。反映出托爾斯泰本人在人生中對於情感,對於道德,對於信仰以及生命與文明的對抗。作者獨有的觀點,讓人從不同的角度重新閱讀每一部經典。同樣的著作,能解讀出不同的寓意,端看每位讀者如何看待,喜愛經典的讀者,喜愛異文化所帶來不同的賞析,千萬不要錯過齊宏偉這本,帶有西方基督信仰的文學觀點,評論經典名著的書籍。安娜的戀愛和列文的鄉村生活,都是人類精神中最偉大的自發性風景,托翁交叉筆墨分兩條線索來寫,精神實質卻是合一的。托翁說小說的「圓拱砌合得使人察覺不出拱頂在什麼地方」,說「這座建築物的聯結不靠情節和人物之間的關係,而靠一種內在的聯繫」,都是指這種精神聯繫而言。安娜熟悉卡列寧那一套,心裡十分厭惡,因為他靈魂中的全部貨色無非是沽名釣譽、飛黃騰達,至於高尚的思想、熱心教育、篤信宗教,無非是被利用來往上爬的敲門磚。她在心裡為自己的偷情辯解說:「我是一個壞女人,一個墮落的女人,但我不愛撒謊,也不能容忍謊言,可他(卡列寧)撒謊卻是家常便飯。他明明知道這一切,明明看見這一切,還要撒謊。既然他能若無其事地撒謊,這人還能有什麼感情呢?如果他殺死我,殺死伏倫斯基,我倒還會尊敬他。可是不,他要的只是謊言和面子……」本書特色本書精選二十部經典名著,透過作者專業的文學評論及基督信仰的觀點,賦予二十部經典全新動人的詮釋。並有專業美術家葉士豪先生為其中十部著作畫插畫,透過圖畫讓讀者富有更多想像的空間,更容易進入每一部百年暢銷,歷久不衰的經典名著裡,享受文學的美好。

9 特價22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叛逆排球夢

鄭國強  著
新雅文化 出版
2010/06/01 出版

  鄭國強傾情推出最新力作——《叛逆排球夢》,它以排球運動為題材,為你講述一個少年人努力拼搏,追求排球夢想的青春故事!  剛剛組建的晴空女子排球隊,只有一個教練,七個隊員,然而三個月的短暫訓練之後,她們將迎來第一場友誼賽。  不料,比賽未至,隊員姍蓉卻因為手腕受傷缺席訓練,而穎楓、珈葆、珈茹因為害怕失敗、害怕受傷紛紛退出球隊……  面對去年元朗區B Grade季軍如此強勁的對手,僅剩下三名隊員的球隊能否堅持到最後?當得知如果輸掉這場比賽,排球隊便要結束時,離隊的隊員們會回來和隊友一起守護球隊,守護她們的排球夢嗎?  也許,青春的我們會迷茫,但夢想一如既往!請跟隨晴空女排,一起向著夢想進發吧!

9 特價19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曠世詩仙李白評傳

陳香  著
國家 出版
2010/06/01 出版

李白的思想觀念游離不定,非常複雜,是儒家、墨家、釋家、道家思想哲學的總糅合,且又縱橫交錯、明滅浮沉,令人難以捉摸。要體認其思想,若從眾說紛紜中去探求是難得要領的,最可靠的辦法,就是從其「詩」中去發掘和分析,這也是歷來人們最樂於接受、最有興趣領略的方式。李白的詩,囫圇粗讀,便會有鏗鏘明快、雄渾纏綿之感。但這僅屬儀態風韻,並非其作品的血肉靈魂所在,若欲精研細味,一一尋求來龍去脈,又茫然不知從何著手。因此,本書作者編纂了一套有條理的研究資料,擷取前人的灼見或穎出的宏議,將之加以引伸歸結,依思想、成就、家世、軼事與遺跡等各個方面,針對李白的作品,重點的進行賞析、檢討與評論,俾供同好者參考,期能有助於讀者體認李白詩文之美。封面文字李白是我國偉大的詩人,亦是詩史上的權威。這是眾所周知的,唯若問:「李白何以偉大?」想必大多數人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解開「李白何以成為李白」的這個「結」,最好的方式,就是從他的「詩」中去探求其不凡之所在。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呂祖謙《古文關鍵》文章論研究

仇小屏  著
萬卷樓 出版
2010/06/01 出版

呂祖謙《古文關鍵》是第一本融合「選本」與「評點」的文學批評專著,本書致力於抉發其中所蘊藏的文章論,並得出以下重要研究成果:「肯定其創立文學批評的新形式」、「肯定其『讀寫結合』的理念」、「肯定其對唐宋古文運動的發現與闡揚之功」、「標舉出形式要素之呼應」、「標舉出『圓形結構觀』、『先內容後形式』、『先整體後局部』重要觀點」、「標舉出重視『意』的成果」、「標舉出重視『法』的成果」、「歸納出『評論符號』之功能」,以充分呈現呂祖謙《古文關鍵》之價值。

9 特價59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小書房大天地

蔡明燁  著
立緒 出版
2010/04/01 出版

成功大學外文系教授讚譽作者的系列相關著作是當代華人出版界中,對二十一世紀西方文壇動態,最新穎、最豐富與最完整的報導與評析,本書與其前兩本同性質的專書《英倫書房》(2001)及《英倫蛀書蟲》(2004)或可稱為華人書市的「英倫三部曲」。一個久不提筆的作家算不算作家?一個沒有讀者的作家算不算作家?一個筆耕不輟,又有眾多親友當讀者但從未出版的作家,算不算是作家呢?------------------------------------------------------------------------------------------------------不知道明燁這會兒流浪何方?又會從哪一個國家哪一個區域鑽出來?收到明燁的信,我還會有一種恍惚:明燁織就了她的文學世界地景,……-慶幸本書的出版,成為我的以及許多人的閱讀地圖。什麼因緣,讓一個人的足跡遍佈世界?而這樣一個旅者,又憑藉什麼信念安頓他的足跡,使他的軌道不致渙散、荒唐?---吳鈞堯這是一本以文學為軸心,穿梭於二十一世紀西方文壇作家、市場與讀者三者交織的文學專書。在當代英美作家作品中,作者透視他們獨特的人生視鏡,以及文字之外的「心事」。文學之外,作者以平易近人的文字暢談近幾年來文學大獎,爬梳諾貝爾文學獎百年來的發展史,並對此做了鉅細靡遺的整理與分析。同時以身為讀者的身分,分享閱讀英美文學後的生活隨筆與觀察雜感,感性與知性兼具。本書分三輯:作家的心事、文學獎的背後、隨筆與報導。這三輯相互交融,卻又獨立而完整。作者敏銳的觀察、獨特的剖析及洗鍊的文字,在最濃縮的時空帶給讀者最完整的文學整體動態。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輕之觀後感I

HAHA  著
白象 出版
2010/02/01 出版

在輕小說的發源地--日本,穩居評論界龍頭地位的評論集每年定期公布最新排名,從近期名單來看,台灣出版社往往取得當年「三十名著」大部分的發行權,由此可見,台灣的輕小說閱讀風氣已經漸漸趕上日本,成為時下青少年次文化的另一種風貌。經過長期的閱讀、觀察與思考,HAHA公開了他的輕小說私房心得,《輕之觀後感I》終於誕生。集合了《文學少女》、《乃木(土反)春香的祕密》、《笨蛋,測驗,召喚獸》、《狼與辛香料》……等輕小說經典,匯入中國古典小說觀點之後,本書可大致分為五個段落:輯一〈情為何物〉著重在分析輕小說中每段愛情呈現的不同風貌,以及「情場如戰場」的種種攻心絕招,還有充滿Kuso意味的男性思考,令人捧腹;輯二、輯三則鎖定輕小說經典《文學少女》及《乃木(土反)春香的祕密》,深入不同角色層層解析,賦予文本全新的解讀觀點;輯四〈階級鬥爭〉另出機杼,以無產階級的鬥爭觀念解析輕小說,通篇革命術語俯拾即是,惡搞意味十足,令人捧腹;輯五〈綜合篇〉是HAHA廣覽群書後精挑細選,終於問世的讀後心得。無論您是輕小說的讀者,或是不怕「劇透」的好奇朋友,透過《輕之觀後感I》,相信每位讀者對「輕小說」都將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本書特色◎首開新局,為國內第一部輕小說評析。◎涵蓋時下流行的輕小說經典,有志深入閱讀者不容錯過。◎從不同角度層層解析,使讀者深入原著,看見輕小說經典的另一風貌。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隱喻‧記憶‧創意:文學與文化研究新論

羅秀美  著
萬卷樓 出版
2010/01/01 出版

在這部以「隱喻.記憶.創意」為名的論文集裡,收錄了六篇學術論文。它們是在「古典/經典與當代對話」以及「學術與生活/生命結合」這兩大概念之下的產物。因此,六篇論文依內容性質可分為「文學的隱喻」、「文學的記憶」與「文學的創意」等三大主題。首先,「文學的隱喻」指的是研究文學文本的隱喻性質及其所透顯的主體特性。收錄的兩篇論文,一為<隱喻的文本•沉陷的欲望—以拉岡的精神分析觀看屈原《九歌》中的自我/主體建構>,另一篇為<物戀化凝視.旁觀她者的痛苦—以「視覺文化」重讀施蟄存<石秀>對女體的凝視與暴力的觀看>。其次,「文學的記憶」亦收錄兩篇論文,一為<銀杏的文化身分與文學記憶—以文化研究/大眾文化為視域>、<大塊假我以文章.漢字召我以情感—唐諾《文字的故事》與張大春《認得幾個字》如何記憶漢字>。最後,「文學的創意」所收錄的兩篇論文,一是<旅行至「文學家的房子」—以西西和鍾文音的旅行文學觀看「文化觀光產業」的創意>,另一篇是<如何烹製一頓文學盛宴-「飲食文學」課程設計與教學實例>。以上六篇論文,大致涵納當代文學與文化研究領域裡的幾個重要議題,不僅以跨界視野重探古典,更以多元觀點掘發文學文本的無限可能性,值得深思與探究。(340)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一九四九以後

王德威  著 、許子東  著
牛津大學 出版
2010/01/01 出版

現代中文文學到了1949 年出現前所未有的轉變和分流。中國大陸出現嶄新的「社會主義文學」,文人身份與干部體制、作家協會與國家機器關係複雜,此消彼長。從「十七年」到「文革」再到改革開放三十年,宣傳與挑戰主流意識形態始終是當代文學發展的矛盾主線。台灣則在日據五十年後建設了「國語的文學」,由「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現代主義,再到「世紀末的華麗」,不少佳作樹立了當代中文文學的標準。而香港文學從「左右戰場」到「本土性」自覺,再到「九七」「後殖民」書寫,同樣自成一派風景。轉眼六十年過去,在新的世紀裏回顧當代中文文學這段「三江分流」的得失與成就,此其時也。

9 特價4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天籟元音 (一書四CD)

楊維仁編  著
萬卷樓 出版
2010/01/01 出版

◎天籟吟社為台灣久享盛譽的傳統詩社,為礪心齋書房林述三先生所創,成立至今已有九十年歷史。天籟吟社長期並重傳統詩的創作與吟唱,對於推展詩學不遺餘力,向為台灣詩壇最重要的社團之一。◎天籟調原為林述三先生傳授門人吟唱詩詞之吟調,後來成為台灣流傳最廣、影響極深的吟詩方式,至今仍為詩詞吟唱的範本,常見於各種詩詞吟唱教學、比賽、表演的場合。◎《天籟元音》收錄文學作品範圍甚廣,包括近體詩、古體詩、詞、曲、駢文約一百首,除了〈春江花月夜〉、〈清平調〉、〈秋風辭〉、〈金陵懷古〉之外,更多的吟唱作品其實湮沒已久,此一專輯的出版,對於台灣古典詩研究者、詩詞吟唱愛好者而言,誠然是研究、參考、學習的珍貴素材。◎林錫牙(1913~1996),字爾崇,曾任天籟吟社第三任長、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第二屆第三屆理事長,著有《讀父書樓詩集》。吟詩得自父親林述三翁之真傳,於推廣天籟調居功厥偉。◎凌淨嫆(1914~1979),名水岸,字淨嫆,一名真珠,師事礪心齋林述三夫子,並參加天籟吟社,為「天籟三鳳」之一,被譽為天籟調最負盛名的代表人物。遺著《淨嫆遺詩》。◎林安邦(1922~2006),字肖雄,號得中生。少入礪心齋書房,師事林錫麟夫子,日治時期即已加入天籟吟社,為現任張國裕社長之師兄。曾任中華民國傳統詩學秘書長。

9 特價5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陳映真創作5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文訊 出版
2009/12/21 出版

小說家陳映真從1959年9月在《筆匯》發表〈麵攤〉,半世紀以來,創作出多部充滿人道關懷的作品如《將軍族》、《華盛頓大樓》、《忠孝公園》等,獲得評論界高度推崇,譽為台灣文學經典。陳映真不僅在台灣文學上占有一席之地,參與《筆匯》、《文季》等重要文藝刊物;他創辦的《人間》雜誌,以關懷邊緣族群、提出社會批判為宗旨,開啟紀實報導與影像敘事的先河,激起1980年代的台灣社會關注這些來自底層的故事。為向陳映真致敬,由學界與文化界人士協力發起的「陳映真創作5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9月26、27日於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辦,是台灣首度為陳映真舉辦大型討論會,邀請來自台、港、中、日、韓,關心、專研陳映真創作的重要學者匯聚一堂,以陳映真的小說觀、社會思想、對台灣文學史以及東亞、第三世界的影響等抒發議論;並安排兩場座談會,分別為「陳映真與知識分子的人道關懷」、「擁抱一切良善與罪惡——陳映真的文學世界」,參與者或為陳映真老友,或在文學與文化、社會運動方面各有關懷。本書收錄會議中發表的15篇論文、論文講評,並附錄兩場座談會紀錄、會議側記等,為此次研討會留下完整的紀錄。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20堂北縣文學課臺北縣文學家採訪小傳

楊在宇等  著
印刻 出版
2009/12/18 出版

為使大眾對臺北縣文學家、文學作品有更深入的認識,聯結社會大眾對臺北縣文學家、文學作品的在地情感,期以「臺北縣文學家採訪小傳」的出版為開端,藉由貼身的採訪、訪談記錄讓大眾更加認識這群終日伏蟄於書案、默默筆耕的文學家們,讓讀者們除能藉由閱讀文學作品遨遊作者的文學世界或分享作家所思所感之外,亦能藉由專業執筆者貼身採訪,親近文學家們的生活領域,從不同的視野分享文學家們的創作生命。& & 周夢蝶--孤獨國的苦行僧 畢 璞--寫作是永遠不必退休的行業 王鼎鈞--走盡天涯,歌盡桃花 施翠峰--多才多藝的本土文化耕耘者 黃文範--辛勤六十載,無愧譯一生 楊思諶--兒童文學的推手 蔡文甫--不凡的「凡夫俗子」 廖清秀--勤寫不輟的文壇公務員 張拓蕪--殘而不廢的文學大兵 管 管--「美麗的瘋子」詩人 商 禽--極現代極東方的詩人 麥 穗--寄情山野的森林詩人 黃美序--推動臺灣現代戲劇的旗手 張 放--在荒涼莽原上的孤獨趕路者 鄭清文--臺灣本土文學的深耕者 薇薇夫人--樂在生活的專欄作家 段彩華--以幽默嘲諷人生的寫作者 郭 楓--踽踽獨行的文學信仰者 李魁賢--詩的理想實踐者 陳映真--最後的烏托邦主義者

9 特價216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文化與歷史的追索:余英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

田浩編著  著
聯經 出版
2009/11/30 出版

為什麼這位學者的英文著作比較少,可是在哈佛、耶魯、普林斯頓三所名牌大學任教數十年,而且是頭一位獲頒克魯格獎(Kluge Prize)的亞洲歷史學家?這位學者就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余英時教授。研究中國歷史是余先生畢生志業之所在,他多年來在海外嚴肅的用中文發表學術著作,不但提升了中文著作在海外的學術地位,也提升了海外中國研究的水平。余先生是國際知名的學者,他的學術思想博大精深,研究範圍縱橫三千年中國思想史,在中國史學研究有多方面開創性的貢獻,更培養了許多出的中外研究人才。余先生在2006年克魯格獎得獎演說的題目是〈我對中國文化與歷史的追索〉,本書所收的各篇論文,也正是想要從各個不同的面向呈現對中國「文化與歷史的追索」,以表達對余先生的敬意。

9 特價10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家變六講:寫作過程回顧

王文興  著
麥田 出版
2009/11/05 出版

《家變》被譽為五四以來最偉大的小說之一「《家變》在文字之創新,臨即感之強勁,人情刻畫之真實,細節抉擇之精審,筆觸之細膩含蓄等方面,使它成為中國近代小說少數的傑作之一。總而言之,《家變》就是『真』。」 ──顏元叔文學其實是藝術,文學對於語言的運用,它已經脫離了平常做為溝通的一個媒介。──王文興台灣文學史上,王文興的《家變》是一本具爭議性與傳奇性的重要長篇小說。《家變》1973年一出版即造成軒然大波。因為《家變》從內容到形式、情節、結構,語言文字,在當時的台灣文壇都是創新的,甚至創新到被某些人認為是「離經叛道」的「異端」,為了這部作品,台灣文學界曾經開過多次座談會,發表過多篇文章來討論。《家變》是王文興的顛峰代表作,也是台灣文學史上的重要文學經典之一。讀一流的小說,從《家變》開始;讀《家變》,從《家變六講》入門。《家變六講──寫作過程回顧》由王文興親自導讀、解析、回顧《家變》的創作過程,為讀者一一導讀說明:小說的結構安排、文字的精心鑄鍊,場景的戲劇舖陳、意象的精彩展現……。每講並有知名學者呂正惠、林秀玲、柯慶明、康來新、張靄珠、梅家玲、陳萬益與王文興作深入對談。本書不謹讓讀者有機會一睹《家變》的創作過程,更是理解《家變》、理解王文興的文學創作觀,最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說書人的異想世界

張子樟  著 、林傳宗繪  著
幼獅文化 出版
2009/11/04 出版

本書是作者在這十多年閱讀大量西方青少年小說的反思,讓喜愛青少年小說的讀者按圖索驥,找到作品的多面向意涵。全書共分七大類,21篇文章,撰寫方式分有兩種。一種是按照主題分類,分為「女性主義」、「族群歧視」、「自然生態」、「校園傳奇」、「幻想、荒誕與科技」、「傳說故事新風貌」、「冒險犯難」等七類。每篇文字按類別加以細論,不同作者但同一主題的作品是一種;另一種是大師作品討論,如麥克.安迪、羅德.達爾等人。書中介紹的每本書都是可以一讀再讀的好書,每篇文章是筆者多年閱讀經驗的成果,而詳論的每一本優質作品的作者都是以筆代口的偉大說書人。因此取名《說書人的異想世界》。本書啟示閱讀這些少年也許是我們小時候曾渴望得到的東西,但長大後卻隨著想像力的退化而遺忘的小說。張老師的這本書,相信可以讓學校老師、故事媽媽及找不小說看的讀者,找到一個重新閱讀小說入門的機會!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2008年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獎作品集

萬卷樓 出版
2009/11/01 出版

「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獎」以劇本為徵稿對象,以培養劇本的創作條件自期,藉這一次兒童文學獎的公佈,向所有關懷兒童的戲劇工作者致敬。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文學的流離與回歸:三○年代鄉土文學論戰

橫路啟子  著
聯合文學 出版
2009/10/24 出版

他們都說:要填補三○年代台灣文學史的空白,本書非讀不可!向陽、江寶釵、何寄澎、吳佩珍、李瑞騰、林明德、郝譽翔、陳芳明、陳建忠、彭小妍、彭瑞金、焦桐、劉紀蕙、蔡振念、鄭明娳(推薦人按姓氏筆劃排列)一九三○年代處於日本統治下的台灣發生了「鄉土文學論戰」。回顧台灣文學研究史,當初視此論戰為二○年代「台灣新文學運動」的一部分,強調台語保存運動的訴求。即使戰後國民政府接管台灣,鄉土文學論戰的定位隨之改變,然而在討論「鄉土 / 本土」、「台灣意識 / 中國意識」等議題時,日治時期的鄉土文學論戰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出發點。被納入日本帝國殖民地之後已過三十五年後的台灣,台灣人民逐漸遺忘其母語---台語。在此種時代背景之下,發生「鄉土文學論戰」的意義何在?本論文由「鄉土文學論戰」開始,探討一九三○年代當時的台灣社會狀況以及台灣知識分子的思惟。

9 特價36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世界,文本,批評者

立緒 出版
2009/10/06 出版

本書是薩依德於1969至1981之間完成的系列文字,這些文字涵括了當代文學批評裡的四種主要類型,分別是實用批評、學院式文學史、文學賞析與闡釋和文學理論。薩依德在本書中更試圖超越上述四種類型所進行的嘗試,即對這些批評活動所奠基的專業和慣例賦予特色。薩依德論述了文化的特質,認為文化權力絕不小於國家權力,文化常常與國家、家園、共同體和歸屬的一種盛氣凌人的含義相關聯。他認為假如文化創造了讓人們感到有所歸屬的環境和共同體,那麼,它也將一直存在著對於文化的抵抗。這種抵抗又往往出於宗教的、社會的或者政治的原因,而採取了徹底的敵視形式。 薩依德同時討論了文本與現實世界的關係,認為,文本生產是一種「世界化」的過程,不存在不食人煙的離世文本,文本一旦產出就構成了「文本世界」。文本「供應世界、占領空間、隨著讀者對它的謄寫和閱讀而坐大」,因此只有聯繫著文本與世界的「世俗批評」,著眼於文本背後政治權力的生產以及知識霸權的再現,通過誰的再現、如何再現和再現什麼的檢視,才能析離出文本在現實世界中的作用。薩依德更主張批評家應與下面兩者保持距離,一是批評理論,二是權威體制的既有思考。他提倡批評家應對歷史、政治價值觀、社會價值觀與異於我們的生活經驗保持自由意識和獨立思考,不向權威靠攏,也不向權力低頭。而這些特徵在他的作品中展露無遺,更有別於其他的作家和作品。 學界咸認為薩依德在本書中為批評理論領域提出了新方向。

9 特價40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楓香夜讀:陳芳明文集9

陳芳明  著
聯合文學 出版
2009/09/23 出版

在政治大學的校園中,在通往文學院的上坡路上,必經一座橋。教授陳芳明經常踏在這座楓橋上,在楓紅與楓香的陪伴下,緩步抵達他的研究室。無論窗外是夜色已深,抑或曙光初露,陳芳明在研究室中,讀文學,讀人物,讀詩,讀歷史,讀政治。在這一冊散文集中,學養豐富的這位「嗜讀」學者,已將這些智慧揉雜、交會,將閱讀中領略的種種,濃縮為五十篇深度、廣度以及浪漫、柔軟度兼具的散文。醞釀出「晚風渡詩」、「星下書寫」、「孤窗觀史」、「夜讀漫思」這四個輯子。陳芳明的一生中,多次漂泊、轉向,以一顆細膩的文學心靈,見證台灣社會的歷史、社會、政治變化。他的文字使人跨越時間、空間限制,彷彿步入另一個記憶深處的祕密庫房。開啟它,你將被感動、被震撼、被喚醒。細讀它,你將被充盈、被擴張、被引領。喜愛陳芳明作品的你,不可錯過這一部揉合他閱讀文學、歷史、詩、人物及書籍的精神結晶。持有這樣一本《楓香夜讀》,是你全面認識這位當代重量級作家、學者的必要之徑。邀請您,一同踏上陳芳明為讀者鋪就的這道「楓橋」,進入深度閱讀的境界。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觀點:書話東西文學地圖

李奭學  著
九歌 出版
2009/09/01 出版

精擷文學評論家李奭學精采鴻文,以台灣觀點看中國與世界的「虛構性文類」,立論獨特,引領讀者一窺世界文學堂奧。包括評論文學家艾略特與費茲傑羅的文學淵源、總評史學大師史景遷著作中譯本、剖析台灣翻譯書籍的魅力,淺談二十世界西洋文學文壇之笑談。除了有寫出中國人阿Q精神的魯迅、後殖民主義大師薩依德、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等名家,凡傳記、評論、新詩等文類琳瑯滿目,簡筆勾勒台灣以外舉世文學圖貌之一斑。本書特色:*文學評論家李奭學教授 針對「虛構性文類」的評論文章。 *包含總論艾略特與費茲傑羅的文學淵源、總評史學大師史景遷、中國人阿Q精神的魯迅、後殖民主義大師薩依德、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等名家,凡傳記、評論、新詩等文類琳瑯滿目,簡筆勾勒台灣以外舉世文學圖貌之一斑。

9 特價24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變身暢銷小說家:倪采青談小說寫作技巧

倪采青  著
馥林文化 出版
2009/08/28 出版

【本書特色】正當經濟不景氣、失業率飆升時,創業成為熱門話題,尤其是起始成本低、經營風險小、技術門檻較易克服的微型創業,更是新鮮人與中年待業人士趨之若騖的生存之道。在微型創業風潮中,資深小說家倪采青自告奮勇傳授寫小說賣錢的祕訣,讓小說從個人心靈抒發的途徑,轉變成人人可以嘗試的致富途徑。除了新鮮人與中年待業人士可以利用小說創業,工作時間穩定的上班族也很適合把小說創作作為額外收入來源,為這個不景氣年代儲備存糧。而這一個不需成本的微型產業,入門的門檻並沒有一般人想像得那麼高,就如同倪采青在書中提到:「許多人以為寫作需要天賦,但我以親身經歷向你保證,寫小說絕對可靠後天練習達致專業。」【本書簡介】本書是針對「寫出好看的大眾小說」為目標所撰寫的教學書。所謂「大眾小說」,包含言情、都會、奇幻、推理、武俠等類型,著重娛樂性和通俗性,要求精彩、可讀。由於市場上以長篇小說為消費大宗,因此本書也以長篇小說為主,但不侷限於長篇。如果您屬於以下這些人士,本書對您會有助益。● 想出版大眾小說● 網路小說寫手(網路小說幾乎均是大眾小說)● 為娛樂別人而寫● 想當劇作家● 想當小說分析家、批評家如果您屬於以下這類,則本書也許可以提供一點參考。● 想寫嚴肅的純文學、實驗小說、藝術小說、哲學小說等小眾文類如果您屬於以下這些,就不一定需要這本書了。● 為自娛而寫● 為自我療癒而寫● 只想看小說,不想寫小說

9 特價34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打開中國文學史之史傳文學

喬力  著
培育文化 出版
2009/08/12 出版

《百喻經》全文兩萬餘字,其中的寓言主要敘寫幽默可笑的故事,有的以小喻大,有的借古諷今,既富有情趣,又蘊涵哲理,詼諧幽默。源於古代人民群眾的口頭文學,是民間故事的精華,是在虛幻的人物中反映寫實的人生,其故事樸實生動,寓理通俗易懂,富有啟迪和警示作用。所以,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作為為人處世的經典讀物而廣泛流傳【封底文案】#.詐言馬死喻*【引語】做事情如果弄虛作假,總有露出破綻的一天,人要正大光明,實話實說。學習、工作同樣也如此,一時的欺瞞終究抵不了一世。因此,人要謙虛,不懂就問,不會就學。從各個方面充實自己,不要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遺憾。【原文】昔有一人,騎一黑馬入陣擊賊,以其怖故,不能戰鬥,便以血污塗其面目,詐現死相,臥死人中,其所乘馬為他所奪。軍眾既去,便欲還家,即截他人白馬尾來。既到舍已,有人問言:汝所乘馬今為所在?何以不乘?答言:我馬已死,遂持尾來。旁人語言:汝馬本黑,尾何以白?默然無對,為人所笑。世間之人,亦復如是。自言善好,修行慈心,不食酒肉,然殺害眾生,加諸楚毒,妄自稱善,無惡不作。如彼愚人詐言馬死。【譯文】從前有一個人騎著黑馬到戰場上和賊人作戰。他因為害怕,不敢和敵人交手,就用血污塗在臉上,躺在死人堆裏裝死,他騎的馬也被別人搶走了。等到軍隊都撤走了,他想回家,就割了其他人死去的白馬的尾巴。到了家以後,有人問他:你騎的馬現在在什麼地方?你為什麼不騎馬回來呢?他回答道:我的馬已經死了,我把它的尾巴帶回來了。旁邊的人說:你騎出去的是匹黑馬,怎麼帶回來的是白尾巴呢?他張口結舌,回答不出來,被人們譏笑。

9 特價26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38/48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