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古蹟導覽(4版)
本書是介紹「臺南市古蹟」的歷史。歷史是人類在時空中行為的成果,是累積、也是延續,是變遷、更是永恆。古蹟文物是先民智慧的結晶,其大美為歷史寫下證言,替文化提出詮釋。臺南是近代臺灣最早開發的地方,就眾多考古遺址及出土文物的證據來看,包括「左鎮人」,以及在南科陸續出土、橫跨距今數千年的大坌坑、牛稠子乃至較晚近的大湖,蔦忪各文化層,可以說臺南也是臺灣本土文明的原鄉。
澎湖縣縣定古蹟西嶼彈藥本庫及東鼻頭震洋艇格納壕調查研究
本調查研究之主要對象為產出於臺灣史日治時期的「西嶼彈藥本庫」及「東鼻頭震洋艇格納壕」。前者為日人領臺期間由日本陸軍所建構,作為儲存火砲彈藥的場所;後者為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軍用來隱藏海軍特別攻擊艇的儲藏壕洞。兩據點同位於西嶼的牛心灣東鼻頭山腳,因此在古蹟指定時合併為一案,但在實質研究上仍需兩個不同的研究對象分別處理。
新域:東亞當代陶藝交流展
21世紀,陶瓷文化已成為東亞文化中關鍵性的活動,具體地呈現在當今臺灣、大陸、韓國及日本活躍的現代陶藝發展。今日,透過學校教育,這些國家展現了當代陶藝的新氣象,由於陶藝老師們或是受到西方思潮及現當代藝術洗禮,或是具備留學海外的背景,他們持續栽培對陶藝有熱誠的新世代青年學子,自身也不間斷地創作與提升,在此當下,舉辦聯合四地大學美術院校陶藝相關科系的交流展,展示東亞鄰近國家獨特傳統與現代潮流調和出不同的陶瓷風格,也建構出激盪與拓展亞洲新世代陶藝新視野與美學思維的藝術平臺,具有時代的意義。
2011彰化縣媽祖遶境祈福
媽祖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航海守護神,最重要的是媽祖信仰已經成為全球華人認同的精神力量,對炎黃子孫有著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長久以來,彰化縣一直是臺灣媽祖文化的發展重鎮,是全國媽祖廟最多的地方。本縣自2008年起舉辦「彰化縣媽祖聯合遶境祈福」以來,成功結合政府和民間力量,獲得數十萬名信眾熱情支持,更凝聚了在地文化的向心力,為媽祖文化演繹出嶄新的生命力,不僅成為彰化縣每年重要的文化盛會,更成為臺灣重要的大型宗教慶典之一。
品美‧玩藝‧小日子:101生活美學簿
本書紀錄101年度本館辦理藝文展覽、美學推廣、藝術扎根、文創加值等方面之活動成果。本館自民國10年建成以來,不論是最初的工會堂時期、中山堂時期、社教館時期,還是現在的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一直都是新竹民眾集會及藝文展演的重要場所。美學的推廣並無止境,未來,我們將持續深耕、提升民眾美學素養,讓美學的種子在各地遍地開花!於付梓之際,僅抒數言以為感激。
101年澎湖縣美術家聯展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每年一度舉辦澎湖縣籍藝術家聯展併出版專輯誌慶,今年由 1百多位藝術家參與盛會,內容有油畫、水彩、國畫、書法、攝影、多媒材、雕塑,並收錄今年新秀獎得獎之新秀作品,不但可為澎湖美術史之參考依據,也可以提供學生認識本地作家,是推廣鄉土美育最好教材。
蘭陽地景:噶瑪蘭水路行旅
蘭陽平原有恬靜的田園,居民生活其中步調多優雅自在。促成這種予人清雅愜意的深刻印象,更有豐厚的歷史人文涵養,值得多方面詳加探討。近年來,以環境保育、鄉土認同、文化深耕、清廉勤政,及鍥而不捨追求卓越而聞名的宜蘭經驗,更讓幸福僅僅擁抱著宜蘭。經過「環保立縣」、「觀光立縣」、「文化立縣」三個歷史階段,蘭陽平原已成為一個讓人不能不嚮往的美地。
閱讀世界.深耕屏東:屏東縣政府出國考察心得分享輯(2010-2012)(第2輯) [上下二冊不分售)
閱讀是一座橋樑,聯繫世界的接點,跨越不同的領域;閱讀是一種潮流,跟上時代的脈動,開展全新的視野;閱讀是一種必須,滾動生苔的巨石,翻轉生命的精采;閱讀是一種渴望,發掘潛在的力量,探索未知的事物。閱讀,只是一個開始,站在巨人的肩膀,我們看到遼闊的世界;行動,才是蛻變的關鍵,唯有踩在自己的泥土上,深耕屏東,才能位我們的孩子種下未來。
第八屆2012雲林文化藝術獎/美術獎/表演獎/貢獻獎專輯 [精裝]
雲林是農業首都,大多數人從事農業的勞動工作,藝術的起源有一種說法是來自勞動。人類在合力工作時,發出生命的呼聲,日久先沿產生音樂、詩歌等,狩獵練習成為舞蹈,勞動記錄成為繪畫、雕刻。藝術的本源與生活是不可分離的,雲林的整理環境與活力,提供了藝術創作最佳的養分。本專輯收錄美術獎、表演藝術卓越獎兩類得獎作品。
臺灣礁點-東沙環礁特展專輯
臺灣礁點-東沙環礁特展專輯,介紹臺灣第一座海洋國家公園,東沙環礁的海洋生態環境特色及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及重要性,讓民眾進而親海、知海、護海。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搖籃,做為海島型國家的臺灣,我們的氣候、地理環境、自然產物甚至是生活習慣和文化,都深深地被環抱著我們的海洋所影響。
藺香歲月-草編藝術家林黃嬌 [附光碟]
臺灣藺草編製品因有著特殊的色澤與香氣,自清代開始便深受許多國內外人士的喜愛,其中又以大甲、清水一帶的「大甲藺」發展最為蓬勃,以藺草編製的帽蓆,更曾是臺灣外銷經濟重要的一環。儘管臺灣的藺草產業已褪去往日市場榮景,但直至今日,臺中不只仍致力保存這項百年技藝,也陸續投入許多心力於教育推廣工作,並期待能與新的工藝創意結合。如何為藺草編在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將之帶往「藝術」與「創作」的方向,成了我們不斷努力和精進的目標!基於這樣的理念,臺中市政府近年來也積極透過工藝獎勵、研究出版、展覽活動、技藝教作等各項文化政策,讓藺草編這項傳統技藝能從生產線回歸生活,成為兼具實用、美學與創意的生活工藝。
此地.他方:徐素霞作品集
徐素霞老師於臺中市立大墩文化中心舉辦繪畫個展,配合展覽出版專輯。藝術品傳遞了藝術家的心聲,情感與意念,感動了觀眾,導向正面思考與情緒,發揮了無限的功效。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徐素霞教授的作品正是如此。畫作懸在牆壁上,靜靜的,不惹眼的,當你經過時卻會被吸引住,停下腳步佇立觀看,會停很久,眼光在畫面來回探索,不斷的有巧妙精采之處出現,愈看愈沈醉其中,不知離去。
2012新北市博物館產業國際論壇會議實錄 [附光碟]
自新北市成立了國內首座的縣級博物館,隨著時代演進的變遷,十年來,陸續針對地方產業特色及文化發展,建立四座公立博物館,並串連其他博物館,成立了博物館家族,使新北市成為博物館群聚的城市。直到今日,博物館已經不只是博物館,文化已儼然成為一種產業形式,挑戰著博物館功能及經營觀念的蛻變,開啟了臺灣地方博物館發展的新趨勢。然而,如何接軌其他國際城市汲取其經驗並建立交流及合作模式,是新北市政府文化局舉辦本次國際論壇之主要目的。
世界遺產亮點在金門 [DVD]
沒有一個地方,像金門一樣,承載著這麼多的故事,這裡曾經是一個異鄉,從一千六百多年前,中原世家大族移居開始,每一階段的發展,都在此地留下許多豐富的文化遺存。處在歷代重要海防戰略位置的金門,讓這座島嶼烙印下無數戰役刻痕,在老人家的回憶裡,彷彿都是昨日的事;現今金門各地仍保有許多世界冷戰時期,所遺留下來的特殊珍貴戰地工構史蹟,可作為世界知名戰地遺存的重要見證。金門不僅具有獨特的古建築群,這裡所擁有豐富的閩南文化及習俗,至今仍處處可見;金門是一個活的文化體系,它所保存的閩南文化及文物的真實性與整體性,在現今世界上是十分珍貴且稀有的,可以作為全球成千上萬閩南人的根源。
樂活綠動新屏東:悠遊休閒農業完全攻略2
本書主要提供屏東縣休閒農業休憩場域,介紹縣境內休閒農業區、休閒農場內主題遊程,包含農業產業、人文特色及地方美食與特色伴手禮,讓遊客可以按圖索驥,悠遊屏東體驗農村生活與農業。
金門出洋客:菲律賓.砂勞越.汶萊影片(DVD)
<金門出洋客>影片製作,完整紀錄、呈現早期大批金門鄉親離鄉背井,至南洋地區如菲律賓、砂勞越、汶萊等地發展謀生,所拓展出獨特的金門鄉僑文化,與宗族組織、信仰祭祀流傳至僑居地後,融合衍生狀況發展,讓各界透過影片欣賞,更為深刻地了解金門鄉僑文化,所蘊含的異鄉遊子艱苦奮鬥過程始末。
新北市口述歷史:傳統藝術類:李煥章先生口述歷史影像紀錄專輯:手燦紙花二月春風暖藝傳(附光碟)
敦厚的身影、親切的笑容,為了宣揚剪紙藝術,高齡近九十歲的李煥章老師,每日穿梭來往於各機關學校,教學之餘,也主動學習其他才藝。他,沒有近視、身手敏捷,也沒有藝術家慣有的乖張孤僻,從他身上,你只會看到一位背負薪傳使命的年邁老者,對於生命與藝術所勃發源源不絕熱情,為他的堅持感動、為他的真實柔軟、為他的光芒震攝。
有夢千頃:2011第一屆臺中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輯錄臺中縣市合併後首屆舉辦的臺中文學獎得獎作品,象徵一個文學新世代的降臨。諸多得獎者以文字素描城市的新形貌,產生更多優秀的文學作品,為這座城市加添更豐沛的無形文化力量
澎湖媽祖的故事[精/附光碟]
以澎湖具代表性的媽祖故事為題,圖、文編排皆有一定的水準,樸實簡潔的畫風、可愛的繪圖,貼近小朋友的心,將有關澎湖一級古蹟,天后宮的故事,詮釋的平易近人且富童趣,幫助兒童了解澎湖風土文化。 《澎湖媽祖的故事》是作者,特別為家鄉的小朋友繪畫的故事書,希望小朋友們會喜歡。
高雄市美濃區市定古蹟風災後緊急加固和復建工程工作報告書
為保存美濃區重要的文化資產,莫拉克颱風後高雄市政府針對五處市定古蹟進行修復(瀰濃庄敬字亭、金瓜寮聖蹟亭、龍肚庄里社真官伯公、九芎林里社貞官伯公、瀰濃庄里社真官伯公)。除將損壞處進行修補加固,並全面進行修繕。本工作報告書以文字和相片紀錄五處市定古蹟修復過程,是完整的古蹟修復文獻。
高雄市民權遺址搶救發掘暨民生國小B、C遺址試掘之後續調查研究報告書
高雄市那瑪夏區因莫拉克風災需重建行政機關基學校等設施,部分行政機關所擇選重建之預定地,經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進行台閩地區考古遺址資料比對後,發現規劃基地之範圍正好位於「民權遺址」、「民生國小B」及「民生國小C」遺址的分布區域內,為儘早完成行政機關之興建,即分別進行搶救發掘及試掘評估工作。工作告一段落後即進行後續之遺跡、遺物整理與報告撰述工作,同時依遺址發掘資格條件審查 辦法規定,於一定時間內完成發掘報告並正式發表。三處遺址整理發掘出土所見之遺跡、遺物等考古標本出土數量共約370箱。
高雄市歷史建築美濃舊橋調查研究計畫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樹德科技大學進行「高雄市歷史建築美濃舊橋調查研究計畫」,除了呈現美濃舊橋興建沿革與圖面外,亦調查美濃舊橋的建築設計手法與構造細部特色,對於日後的修復與再利用工作,將有所助益。
高雄市歷史建築美濃分駐所調查研究計畫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樹德科技大學進行「高雄市歷史建築美濃警察分駐所調查研究計畫」,除了呈現美濃各時期派出所興建沿革與圖面外,亦調查還原美濃警察官吏派出所與其宿舍的建築原貌、建築形制與各構造細部工法,對於日後的修復與再利用工作,將有所助益。
金門鄉僑訪談錄(十):印尼續篇 [軟精裝]
金門原是避禍天堂,有「仙洲」的美譽,然因戰禍連連,森林砍伐,生態破壞,沃土流失,謀生不易。清中葉以後,適逢五口開放通商,年輕人紛紛向海外發展。金門鄉親因能吃苦耐勞,頗受雇主的歡迎,僑親省吃儉用,按月寄錢回家,贍養家計;事業有成,返鄉興建華宅,安置族人;甚至投入公益事業,造橋修路、購輪通航、建校興學、救濟貧困,對金門的地方建設具有莫大的貢獻,對地方經濟的榮枯也有決定性的影響。本書主要目的在記錄鄉親在海外拼搏的故事,將其冒險犯難,在逆境中求存的無畏精神,作為激勵年輕朋友的教材,勇於向未知的世界挑戰。
金門軍事遺產的普世價值:金門世遺系列叢書 [軟精裝]
金門雖是位處福建東南海隅、面積僅一百五十平方公里土地的島嶼,因為長期累積下來的這些軍事相關史蹟,凸顯金門這座小島險要的軍事地位,以及其歷年來所經歷過的軍事事件,進一步探討金門人在這樣的環境下,是如何伴隨著軍事威脅過日子?又怎麼在這樣的環境下,永不放棄的追求和平,追求這普世的價值。
金門與世界文化遺產保存暨觀光發展探微 [軟精裝]
金門雖是位處福建東南海隅、面積僅一百五十平方公里近年來國內積極推動觀光,世界各國也推動人類之互動與了解,金門擁有閩南文化之精髓,充滿戰地遺跡與風情,更是南洋僑鄉之發源地金門擁有極佳的文化觀光資源,因此被文化部列為國內十八處申請列入世界遺產名單的潛力點。金門縣政府及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也致力於文化觀光的推展,期能以文化為主軸發展金門的觀光產業,同時做為金間申請世界遺產之基礎。
嘿,你到西拉雅打卡了嗎? [附光碟]
介紹西拉雅國家風景區之景點、美食、住宿、購物、伴手禮等資訊。西拉雅國家風景區,位於臺南市嘉南平原東部與平原的交接處,範圍涵蓋臺南市14個區,以及嘉義縣的2個鄉鎮,而其最大的特色,就是那純樸善良的風土民情,與擁有豐富產業內涵的鄉村景致。區內的大多數以務農、水果種植、養殖等傳統產業為主,且憑藉著豐饒山水所滋養的沃土,孕育出南臺最甜美的作物。
北臺八縣市藝術家聯展:城鄉.山海.記憶[精裝]
透過北台灣巡迴走透透的方式呈現,讓更多民眾能夠一次閱覽各地藝術家經年累月所淬煉的精華成品,同時認識其他各縣市的風景人文,達到交流的目標。藝術需要時間醞釀,美麗向上的力量需要不停邁進,自101年12月8日起至102年6月24日止,北臺八縣市不同的城鄉美景、山海壯闊、動人記憶的藝術作品,值得細細探訪品味,臺灣人情味,藝術鄉土情,等待您們作客體驗!
我的新朋友:認識十三行博物館
文化教育必須從孩提時期開始扎根,從小讓孩童接觸不同領域的讀物,可協助兒童從閱讀到瞭解,從了解到欣賞,從欣賞到感動,進而發自內心去關心、認同不同文化,培養出具備文化知識涵養的未來公民。為增進孩子對本館之認識,本書內容以童趣、想像為故事發想,以淺顯易懂的圖文介紹十三行文化,編織適合親子共同閱讀之繪本,相信能使博物館教育落實於孩子們的成長。
現妙明心:歷代佛教經典文獻珍品特展圖錄 [精裝]
本書為「現妙明心──歷代佛教經典文獻珍品特展圖錄」圖錄,選錄國家圖書館及中華海峽兩岸文化資產交流促進會二典藏單位之藏品,包括從南北朝至民國時期的歷代佛教典籍珍本,分藏經、禪境二個範圍,依出版序為文介紹。並邀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釋自衍撰寫「佛經傳播對中國文獻發展的影響」一文作為導讀。
2012木雕藝術創作采風展:新北市客家藝術協會會員聯展
為保存作者個人藝術風格,將展出之木雕藝術創作作品,編印成冊,以供大眾欣賞。「木雕藝術創作采風展」,便是木雕博物館歷年所辦理的重要系列展覽活動之一,每年透過邀約不同的國內個人或藝術團體,深入探討台灣當代木雕藝術的發展。並提出不同以往的觀點,進而創造出屬於台灣在地木雕藝術文化。
2012木雕藝術創作采風展:林進昌個展
為保存作者個人藝術風格,將展出之木雕藝術創作作品,編印成冊,以供大眾欣賞。「木雕藝術創作采風展」,便是木雕博物館歷年所辦理的重要系列展覽活動之一,每年透過邀約不同的國內個人或藝術團體,深入探討台灣當代木雕藝術的發展。並提出不同以往的觀點,進而創造出屬於台灣在地木雕藝術文化。
第五屆臺北學:Design City x Taipei
第五屆臺北學,以Design City x Taipei為主軸,舉辦了創意設計工作坊,徵選了99位來自各行各業的設計師參與,工作坊包含認識臺北史蹟的體驗導覽行程,以及各領域專家達人的實務分享,深入文化底蘊,學習一線操作。偷過親臨現場,體驗建築設計、名人故居、老宅商號、美食文化等城市生活風格,從設計觀點,發現老臺北的原汁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