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日月 [精裝/附光碟]
(泰雅族故事) 尤達士準備好了竹筒飯,背起了籐籃,腰掛著開山刀和水壺,就帶著我們三個小蘿蔔頭,浩浩蕩蕩邊唱歌邊聊天的往竹園出發了。早在十七世紀漢人大量移入台灣之前,原住民早已在這座葡萄牙水手稱為「福爾摩沙」的島嶼上生活了好幾千年,那時的台灣應是林木蓊鬱、動物成群的快樂天堂。
鰻魚傳奇:蘭博叢書07
鰻魚外銷曾經為臺灣賺進大筆外匯,如今卻榮景不再,換來的是每年冬季,宜蘭河口邊的海岸,擠得滿滿的捕鰻人和供他們休息的簡易帳篷,以及每尾喊出天價鰻魚苗。全世界的鰻魚資源都在近幾年內銳減,箇中原因跟鰻魚的生態、文化都有關係,請讓本書娓娓道來。《鰻魚傳說》深入淺出的報導一書,讓一般人有機會更接近鰻魚的世界。
永安夕照 [精裝/附光碟]
(永安漁港漁人的奮鬥) 船身搖晃得讓明義非常難受,他曾聽老師說過有一次出海,暈船暈到連綠色的膽汁都吐了出來。邱傑繞了半個地球之後,決定棄捨在加拿大精心佈置的玫瑰小築,重回台灣。尋尋覓覓,尋得了新屋鄉永安村一小塊田,用以耕讀植栽,希望在台灣打造出另一座玫瑰小築。
柴棺龜:澤蟹和虎皮蛙(附光碟)
(楊梅食水坑溪河流生態) 忽然,遠處山上的楊梅樹、樟樹與楠木、山黃麻等樹木,激烈搖晃,紛紛倒下。隱約聽到五色鳥媽媽哭喊著:「我的孩子還在樹洞裡面啊!」。台灣五百萬年來,因板塊推擠,形成海拔三千公尺之高山就超過兩百座,為多高山之海島。由於土地狹長,又位於北回歸線上,因此擁有五種以上的氣候區,相當適合各種動植物生存。
田水甜 [精裝/附光碟]
(農家生活及農務智慧) 我是調皮的小孩,一粒粒野果是佳餚,一朵朵藏著蜜的花兒是美酒,我把美酒瓶瓶喝光,醉醺醺地把曬穀場跑遍。玩泥巴、捏人偶,當藝術家。一打開回憶的寶盒,往日的一點一滴都湧上心頭,似乎回到童年,嗅著土地濃濃的芳香,聞著田水甜甜的氣味,也見到了往日一起奔跑田間的玩伴、還有呵護著我們成長的所有鄉親。
學田湮波 [精裝/附光碟]
(石門水庫上游淹沒區記事) 「文生伯!我家的房子已淹掉一半,水就快要滿到你們家的田地了。」 隨著石門口壩體的增高,水庫內的水快速地蓄積起來。石門水庫一九五六年七月公告開工,一九六四年六月竣工。只要在堤霸上放眼石門水庫內外或看到洩洪時的澎湃洶湧,人人都會不約而同的讚嘆這壯觀的工程奇景。
2012彰化媽祖信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附光碟]
以「媽祖信仰與文物」為主題,分成「信仰傳播」、「文物圖像」與「信仰傳說」三個議題,邀請專家學者發表論文,並由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林美容教授專題演講,透過學術研討達到以下目的: (一)創造議題,發揚媽祖信仰文化之意義。 (二)擴大全球華人關懷臺灣宗教活動之廣度及深度。 (三)提升節慶活動之文化意涵,透過媽祖、民間信仰及文物之多面向思考,發掘媽祖信仰及相關事物的文化意義,進一步能形塑本地的文化特色,使地方文化能與觀光產業結合,創造融入地方生活的無形文化資產,發展整體性觀光產業。 (四)發揚彰化媽祖遶境進香活動之文化意義,深化相關信仰研究,使其成為無形文化資產。
烽火仁師 [精裝/附光碟]
(桃園縣書法名家黃群英) 在他們日夜兼程趕路之際,不幸在山區遭遇土共伏擊,一個孩子的小腿被流彈擊中穿透,頓時血流如注,群英趕快撕下衣襟為他包紮止血。在台灣熱心推廣書法教育,卓而有成者甚多,但像老師這樣不計名利,默默耕耘,以一己之力,全新奉獻,老而彌堅者,卻不多見。
龍.涼傘與小男孩 [精裝]
「踏涼傘」是澎湖特有的傳統民俗表演技藝,如圖中出現的元宵節慶典、神明遶境、或神明壽誕時彼此祝壽,「涼傘」都是重要角色,本書以小男孩和擬人化的龍的相逢,牽引出涼傘在澎湖的重要意涵。「涼傘」是這本書的主角,作者細細描繪了各式各樣的「涼傘」-- 大的、小的、遠的、近的、靜止的、舞動的…多姿又多采,華麗而壯觀。
夢想.騎馬旅行 [精裝/附光碟]
夢想.騎馬旅行 (桃園縣油畫名家賴傳鑑) 「爺爺的畫室像個小動物園耶!小魚和小鳥天天轉個不停?牠們不會累嗎?」 「金魚和小鳥都是我的模特兒,有一天我會帶著牠們到畫室外的世界去玩。」人人有夢想,可是實踐夢想的方式各有不同。如果夢想的可行度比較高,那就不會變空想。如果實踐夢想的意志力比較強,夢想就不會永遠停在夢中。
遶境 [精裝.附光碟]
(大溪廟會) 活動正值暑假,陣頭裡許多青少年及小學生熱情參與,雖然個子小小的,但舞龍舞獅、敲鑼打鼓,各個有模有樣,熟練的動作毫不遜於大人。台灣廟會的社團陣頭普遍有幫派滲入的負面形象,導致許多沒有信仰的家長對小孩參與廟會活動嗤之以鼻,許多重要的民俗技藝因此漸漸流失,這是很可惜的地方。
台北‧一遊未盡筆記書
Taipei,Always More Delights!鳥瞰生機茂密的臺北天空,就像看到一棵大樹,由家家戶戶組成的社區,在大街小巷伸展開來,每一個枝末都充滿無限驚喜:轉一個角,會發現迷人的景點;拐一個彎,可以感受到親切的人情味,處處綻放著開花結果的可能性,總是讓人回味無窮,流連忘返,意猶未盡(一遊未盡)。
濕地 [精裝/附光碟]
溼地跟我們是如此的接近,是否太方便取得水資源,竟讓我們如此的不珍惜它。我們會為了那所謂節省時間的路程,而任意填平一處溼地,也為了創造所謂的經濟效益,而願意摧毀一大片的海岸溼地。這些溼地一旦遭受破壞,就很難再回復原貌,這種粗暴對待大自然的事件,卻在這美麗的島嶼上一直上演著。
高雄市歷史建築原頂林仔邊警察官吏派出所災害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
以文字、照片紀錄本次修復工程之所有設計監造、施工工法及施工過程,包括會議及決議過程各相關文件資料。
第五屆臺北學:Design City x Taipei
第五屆臺北學,以Design City x Taipei為主軸,舉辦了創意設計工作坊,徵選了99位來自各行各業的設計師參與,工作坊包含認識臺北史蹟的體驗導覽行程,以及各領域專家達人的實務分享,深入文化底蘊,學習一線操作。偷過親臨現場,體驗建築設計、名人故居、老宅商號、美食文化等城市生活風格,從設計觀點,發現老臺北的原汁入味。
知母六與霄裡大池 [精裝/附光碟]
(八德開發記事) 由知母六和墾首共同主持儀式,大家一一焚香向大地膜拜。先對平埔族先人表達敬意,然後祈求地基主恩准在此掘池,並保佑工程平安、順利。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陳其澎教授研究室,所提供的研究資料指出:「從史料中對霄裡的介紹,泰半集中於清領時期的開招過程,霄裡的生活實錄,卻是霄裡歷史的一段極大的空白。」
2012木雕藝術創作采風展:新北市客家藝術協會會員聯展
為保存作者個人藝術風格,將展出之木雕藝術創作作品,編印成冊,以供大眾欣賞。「木雕藝術創作采風展」,便是木雕博物館歷年所辦理的重要系列展覽活動之一,每年透過邀約不同的國內個人或藝術團體,深入探討台灣當代木雕藝術的發展。並提出不同以往的觀點,進而創造出屬於台灣在地木雕藝術文化。
2012木雕藝術創作采風展:林進昌個展
為保存作者個人藝術風格,將展出之木雕藝術創作作品,編印成冊,以供大眾欣賞。「木雕藝術創作采風展」,便是木雕博物館歷年所辦理的重要系列展覽活動之一,每年透過邀約不同的國內個人或藝術團體,深入探討台灣當代木雕藝術的發展。並提出不同以往的觀點,進而創造出屬於台灣在地木雕藝術文化。
2010新竹市第八屆風城美展
山媚、水美是許多人對新竹的印象,第八屆「風城美展」是藝術創作者透過水墨、書法、膠彩、攝影、油畫、工藝、陶藝、版畫、水彩,共九類七十二件集一生心血,成就人類最珍貴的永恆,靜止之間,內外之美,品味再三總讓人流連和讚嘆。藝術的追求是沒有竟界,更沒有終點,「風城美展」只是提供一個舞台,和一個創作園地,希望每位創作者能達到從學習內化到超越,讓「春風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塵」,創造新竹獨特的文化遺產,與史跡紀錄,值此畫冊付梓之時,藝壇期盼,為逐夢踏實的藝術大師留下巧頁和永恆,更希望「風城美展」能年年匠心獨運,創意有新,不但在新竹發光,也讓各界引領企盼,成為國內藝壇舉足輕重的新竹之光。畫家梵谷曾說:「偉大的事絕非偶然,而是堅定意志的成果」謹此與先進後學共勉,為新竹市注入源源活水成就新竹塹,迎盈晨曦,挹爽山水。
廖瓊枝藝師薪傳折子戲:回窯.草橋結拜.三娘教子 [DVD]
廖瓊枝藝師傳承劇目一:〈回窯〉 相爺王允三千金寶釧拋球選婿,選中乞兒薛平貴,奈王允嫌貧重富,寶釧遂隨平貴至寒窯受苦。後平貴遭設計,從軍被害,幸代戰公主相救,做了西涼國王。十八年後,中原旱災,寶釧請神鳥代傳血書。平貴接信連夜趕回中原,途遇採桑的寶釧,故意調戲以試貞節..... 廖瓊枝藝師傳承劇目二:〈草橋結拜〉 祝英台與ㄚ環銀心,女扮男裝欲赴杭州求學,途中迷路,遇梁山伯與書僮四九,互相詢問探究來去之路徑後,不僅明瞭杭州往那兒去,且義結金蘭一同前往。此時之英台其實已對山伯一見鍾情,而山伯卻將對方當成兄弟,全然不知英台之心思。 廖瓊枝藝師傳承劇目三:〈三娘教子〉 夫婿薛子羅遭害亡故,大娘、二娘(薛義之生母)捨子改嫁,獨三娘春娥守薛家扶養薛義,孰料薛義在學堂不好好讀書,並以欺負同學為樂,春娥得知,怒訓之,薛義竟目無尊長言語失當,致春娥痛心萬分。 院公得知詳情,面告薛義知恩圖報的道理,薛義心有悔意,遂拜託院公幫忙,前去向三娘懺悔請求原諒。
將軍之屋:故事(附光碟)
走進屏東市的勝利新村,映入眼簾的是棋盤式街道,花木扶疏的庭院中一棟棟日式風格的眷舍,彷彿讓人掉進時空隧道中。昔日將軍正在庭院裡一邊哼著家鄉歌謠,一邊修剪花木;或者是將軍夫人正站在街口,喚著在防空洞前玩耍的孩子們回家吃晚飯。每一棟眷舍裡,都曾經發生過許多動人的故事,有些溫馨、有些哀傷、有些激勵人心。眷村的保留讓我們能體驗那些曾經發生在這足以見證時空轉變的歷史。您準備好了嗎?跟著腳步走進眷村裡,聽上幾則關於將軍與眷村的故事。
快點:南海藝教叢書105 [精裝]
「快點」像是個倒數計時器,不斷提醒我們「快點!時間就要到了。」只是,為什麼我們要被催促「快點」呢?是不是要檢查一下自己的事前準備和步調,才能從容的「慢慢來」。每天,我們從家裡到學校,總會聽到家人、老師的叮嚀和提醒:「快點起床!快點出門!快點安靜下來!快點…」腦袋裡、耳朵裡塞滿了「快點」,如果行動來不及跟著「快點」,結果反而弄巧成拙,跌了一跤。
從進步走向幸福:臺灣新文化運動在彰化特展專刊
1920~30年代當時,臺灣人民在面對現代化文明鋪天蓋地的時代洗禮時,以及殖民進步主義與帝國資本主義的剝削下,臺灣新文化運動的先賢們,仍為追求自身文化主體性而努力,例如在1928年間,在彰化的賴和即對殖民進步主義提出質疑,倡導真正的幸福感更是要由殖民地人民自行發掘與創造。
青蛙村夏夜演奏會事件:南海藝教叢書106 [精裝]
精采的活動,令人難忘,活動前真的準備,是非常繁重且忙碌的,如果準備過程充滿阻礙,那就更艱難了,不過別擔心,只要透過大家分工合作,相信活動將會進行的更加完美、成功。青蛙村一年一度最期待的夏頁演奏會即將到來,村裡的防衛塔卻突然警報大響,青蛙們慌亂一團,四處查問到底發生什麼……
爺爺的摩托車:南海藝教叢書107 [精裝]
你是不是也有最珍貴的寶貝?而且希望它能永遠陪伴我們!只是當寶貝變得老舊或不合用時,該留下來或丟掉呢?動動腦,改造一下,讓它能繼續陪在身邊,成為我們最珍貴的寶貝。綽號「黑炭」的爺爺一輩子最珍貴的寶貝,是奶奶的結婚嫁裝-摩托車。摩托車陪伴爺爺從年輕到年老:青春年少時,摩托車戴著爺爺奶奶踏遍寶島;壯年時,摩托車協助爺爺擔起家庭經濟重任;年老時,摩托車陪伴爺爺參與孫女成長的歡樂時光。
蘭陽文學的星空:第五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本書為102年第五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徵選作品包括小說、散文、傳統詩及民間故事四類組,內容為呈現蘭陽風土民情特色之文學作品。這裡的文學有著與蘭陽平原的歌調相似的優雅,自在且從容;它們也如溪流與海洋的溫柔和包容一般,納收異款的情感與紛呈的花樣。蘭陽文學獎貯存一篇篇文學作品及其背後所飽含的文化能量,留下好字在蘭陽。
兄妹:南海藝教叢書109 [精裝]
真的希望妹妹從此消失嗎?故意搗蛋,像跟屁蟲一樣,一天到晚問東問西的弟妹……真的是個讓人厭煩的小鬼嗎?或者只是太喜歡哥哥姊姊,希望引起注意,並且讓他們參與你們的活動?有個經常對哥哥惡作劇卻又喜歡跟在後面的調皮妹妹,真是令人討厭!只要她在,不是製造噪音,就是破壞東西,即使闖了禍,過沒多久又可以若無其事的玩起來。
透明的蚯蚓:南海藝教叢書108 [精裝]
「好奇心」是與生俱來的,是引發創造力的動力;「追根究柢」是追查探索問題的精神。因為追根究柢的好奇心,所以能堅持到底的發現新奇有趣的事物,開創出多元豐富的美好世界。「世界上有一種透明品種的蚯蚓,不會老死,會不斷繁殖,偶爾會出現在下大雨後的積水處…」像謎語一樣的蚯蚓,引起了尋找答案的決心!
魚樹:南海藝教叢書110 [精裝]
朋友的關心最能創造奇蹟。好朋友不只是遊戲、開心的時候在一起,更要互相關心、陪伴,加油、打氣,分享所有快樂與不快樂。這樣滿滿的關懷,就像充滿生氣的陽光,能甩開不愉快,更能創造出不可思議的奇蹟。為了讓受傷而不能活動的桔子開心,花豆和小米費了好大的功夫,到渣老闆的園藝店找了一棵最特別的樹-魚樹,並且種在花園裡陪伴桔子。
國定古蹟「原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災害復建工程工作報告書
以文字、照片紀錄本次修復工程之所有設立十監造、施工工法及施工過程,包括會議及決議過程各相關文件資料。
2012木雕藝術創作采風展:英國藝術家貝馬丁藝術創作個展
為保存作者個人藝術風格,將展出之木雕藝術創作作品,編印成冊,以供大眾欣賞。「木雕藝術創作采風展」,便是木雕博物館歷年所辦理的重要系列展覽活動之一,每年透過邀約不同的國內個人或藝術團體,深入探討台灣當代木雕藝術的發展。並提出不同以往的觀點,進而創造出屬於台灣在地木雕藝術文化。
高雄市市定古蹟鳳山縣城殘蹟(平成砲台、澄瀾砲台、訓風砲台)災害復建工程工作報告書
以文字、照片紀錄本次修復工程之所有設計監造、施工工法及施工過程,包括會議及決議過程各相關文件資料。
繪本裡的密碼-淡水28處古蹟的探訪紀錄
「繪本裡的密碼」為姜念之先生與他的兩個孩子姜寧、姜雲所共同創作,書中介紹了淡水28處的文化資產,圖書間佐以簡明的文字介紹,讀來清新可喜,讓人在翻閱的同時,彷彿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了一場尋訪淡水古蹟與歷史建築的旅程。淡水除了紅毛城、老街及漁人碼頭等知名景點外,尚有許多有形文化資產點值得一遊,在此誠摯的邀請您,不妨於假日閒暇時,帶著本書遊歷淡水,跟著作者的腳步探訪本地特有的歷史文化,體驗淡水獨特的人文魅力。
磺溪文學第20輯彰化縣作家作品集:大肚溪邊e歌詩
作者從八卦山頂寫到彰化市區、和美、大肚溪岸,海邊寫海浪、海鳥、瓊花,回頭寫北斗肉丸、溪州、濁水溪畔,往東寫社頭「銀河鐵道」,爬昇到百果山,全彰化 皆入詩作,可說是彰化的觀光圖冊,亦是作者個人成長歷史、地理、人情,空間、時間、世間,無所不包,真的是在地人的歌詩。
海中孤軍:明代澎湖兵防研究論文集
海中孤軍明代澎湖兵防。本書,即是一部研究明代澎湖兵的專門著作,作者現為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平日在授課教學之餘,著力於明代東南海防問題的研究,前後以近十六年,著有專書《浯嶼水寨:一個明代閩海水師重鎮的觀察》以及論文十數篇,並發表於國內的專業學術刊物上。
公與義的堅持-二二八事件司法人員受難者紀念特展專刊
本書介紹二二八事件中林桂端、王育霖、湯德章、吳鴻麒、陳金能、許壬辰等司法界前輩等受難始末。今年適逢二二八事件65週年,舉辦「公與義的堅持-二二八事件司法人員受難者紀念特展」,別具意義。因今天的民主法治得來不易,當紀念、銘刻、感謝二二八事件受難私法前輩,為人權及民主法治所做的努力。
屏東之眼世界之窗:屏東縣政府出國考察心得分享輯(2010:2011年度) (第一輯)
屏東縣政府致力推動遠見、行動的幸福屏東,需要廣納各方的智慧與經驗,針對屏東的特質,導入前瞻性的做法,注入新思惟得創意,才能讓屏東保有自身特色,走出開創性的新局,近年縣府推動各項獨特的政策,正式在此基礎下孕育而成。「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縣府團隊這二年來深入歐亞等國家取經,帶回許多彌足珍貴的經驗,希望透過這本「屏東之眼,世界之窗」的出國報告心得分享輯,將這些知識與資訊有效整合與保存。
敬藝2012桃園縣美術家邀請展
本年度由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所舉辦之「2012桃園縣美術家邀請展」廣邀縣內149位水墨、膠彩、書法、篆刻瓷刻類大師及藝術創作者參與。當東方媒材遇上國際化的城市,古今交乘,併發強烈的藝術能量。許多作品融合桃園在地源素,從地方出發,輔以宏觀的視野及創新的技法,超脫傳統的框架,又不忘本質根栺。每件作品均是藝術與文化涵養的極致表現。
獅情畫意:2012李金生陶藝展
1962年生,獲選第二屆大墩工藝師。1993年成立摘星樓閣陶藝創作工作室,曾應邀於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新北市文化局、臺中縣文化局、臺北火車站文化藝廊、國立臺中圖書館舉辦個展。作品曾獲和成文教基金會第四屆金陶獎金獎、民族工藝獎二等獎、傳統工藝獎三等獎、國家工藝獎三等獎、金壺獎第三名、全省美展優選、紐西蘭富雷裘陶藝競賽入選、韓國國際陶藝雙年入選、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入選。2012年受臺中市立大墩文化中心邀請舉行個展。
藝動風華文化大觀-2011彰化縣藝文成果專輯
為完整記錄本局慶祝台灣建國一百年舉辦各項之文化、社區、藝術等重要藝文活動,如百歲百傑、百載百詩、2011彰化國際戲曲節、2011彰化縣媽祖遶境祈福、2011台灣跑水祭、德國柏林廣播交響樂團演奏會、藝響廳開慶十年等,成果亮眼,呈現本局長期對人文藝術所付出之努力及成效,精彩展現文化工作之多元性及豐富性,特出版「藝動風華 文化大觀-2011彰化縣藝文成果專輯」。